第一篇: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内容
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潮内容及解析
自由主义的具体表现和特色是不同的,但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思潮或流派,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或思想内涵是基本一致的,这就是强调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主张维护个性的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专制主义,认为保障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是国家存在的根本目的。正是这种核心价值与思想倾向,使它区别于激进主义、保守主义等其他社会政治思潮,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严格地说,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是西方的舶来品,而自由主义的到来,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广泛流行的、占主导地位的民族心理因素如求同斥异心理、狭隘平等心理、重情轻法心理、怕官拜官心理、重义轻利心理等或与自由主义的主张相反,或难以与自由主义的主张相容,它们都对自由主义起着抵制作用。环境之于自由主义的命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是研究者一致认同的,在这个基础上,一些研究者还尝试着从更广泛的领域或角度解释导致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失败的原因。
自由主义以个人主义为思想基调,着重强调个体独立和自由的价值。但近代中国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却赋予以对民族表示高度认同为特征的民族主义以不可替代的优先性。作为舶来品的自由主义如何应对民族主义这个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自由主义者到底是把自由作为一种终极性的价值还是工具性的价值,这是研究者无法回避也是乐于考究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在自由主义者那里只是为实现富强而借用的一种工具。自由主义者对西方文化关注的焦点并不在自由,而是一种能发挥富强的社会动力或达成国家富强的手段,把自由作为提高社会功效的工具,并因此作为获得富强的最终手段。他们认为个人是为了国家而存在,个人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他的主体价值,这种思想引起自由主义者的强烈反应。因为一方面他们是真正理解英国的自由主义的,另一方面则指出在实际主张上仍然把国家的自由、富强、救亡远远放在个人自由之上,这就构成理论思想与实际主张重大的内在矛盾。
自由主义不仅被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以后整个中国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的轨迹亦如此。五四时代知识分子尽管也承认个人主义的诸价值,但他们心灵深处把这些价值与民族主义联系,在他们眼里,这些价值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它们促使形成一种人格或能力,而这正是促使西方文明取得飞速进步的核心所在,中国为了御侮图强,必须学习接受西方这些价值,个人自由在这里不知不觉成为一种手段。
另一种观点则承认自由在自由主义者那里并不仅仅是工具,自由与富强、个体与群体之间是可以相互兼顾达至平衡的。在这一共同体中,个人与社会,公与私都处于互动﹑和谐的关系中。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可以携手并进而不相冲突。个人价值是建立在群己平衡的基础上的,并且在自由主义者的思想中一直保留着对民族主义的几分关怀,民族主义的情绪终其生并不稍减,只是隐与显的问题。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发展状况问题,美国学者格里德的分析迄今依然称得上是最精辟的,他认为:“自由主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中国那时正处在混乱之中,而自由主义所需要的是秩序。自由主义的失败是因为,自由主义所假定应当存在的共同价值标准在中国却不存在,而自由主义又不能提供任何可以产生这类价值准则的手段。它的失败是因为中国人的生活是由武力来塑造的,而自由主义的要求是,人应靠理性来生活。简言之,自由主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中国人的生活是淹没在暴力和革命之中的,而自由主义则不能为暴力与革命的重大问题提供什么答案。”
同时,自由主义是与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鼎立而存的一种意识形态,对它的成败分析事实上离不开对其他思潮的评价,也不能片面的去对待,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保守主义或革命主义的全盘胜利,也不表示它们有着天然的冲突。因为,这不是成败与否的问题,而是它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多少合理资源与价值,不要无限地夸大它们之间冲突,而是要理性调整三者的关系,取其精华,弃之糟粕。
第二篇: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
在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史中,有两个时期特别引人注目:一个是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近代历史时期。这两个时期,都恰逢中国社会大转折大变动的时刻。社会的剧烈变动,许多全新问题的提出,必然带来人们思想的空前活跃,各种不同社会思潮的形成和冲突,以致某种社会思潮逐渐取得主导的地位。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受到欧美、日本思想文化的冲击、影响,也打上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更是近代中国社会特定的历史产物。近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状态,它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千古未有之奇变”。这种变化,并非仅仅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冲击的后果,而且也是中国社会内部因素自然演化的必然。它带来的社会变化复杂而深刻,表现为多层面的运动过程,各种内外、新旧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又使各个层面的发展不是同一趋势,而是呈现出多层面的立体交错运动的态势。在这块社会土壤中滋生蔓长起来的社会思潮也就呈现出社会转型期的突出特征。第一,主题突出,政治性和现实性较强。就中国近代109年的历史来说,大多数人共同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一是如何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而实现富国强兵。这两个问题,从它的提出到人们设计种种不同的方案(当然也有反对的方案),彼此间展开激烈的争论,直到问题得到解决,是个完整的过程。要解决前一个问题,就必须高扬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旗帜,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要实现后一个目标,则需要以民主、科学为思想武器,进行一系列近代改革与革命。因此,爱国主义和民主、科学便是贯穿近代各个时期各种进步思潮的两大主题。无论是革新与守旧的交锋,还是中西思想文化的冲突,都与这两大主题息息相关。由于这一特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涌现的社会思潮大都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经世派,提倡“经世致用”,“以经术为治术”,面向现实,解决实际问题,兴利去弊,强国御侮。他们的主张为当时中国思想界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即向西方学习的方向。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人物的洋务思潮,将魏源的“师夷”主张付诸实践,“借法以自强”、“船炮工商”、“制械练兵”以求富,使中国向近代化发展。1860年前后,中国社会政治思潮出现转折,早期维新派兴起,其标志是洪仁的《资政新篇》与冯桂芬的《校?庐抗议》,皆要求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诸方面,实行全面的变革。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倡导变法运动,疾呼救亡图存,保种保国;严复“大受刺激,自是专致力于翻译著述”,他所介绍的达尔文进化论,适应了当时救亡图存、奋发图强的需要。甲午战后,进化论为人们所接受,成为一种主要的社会思潮,成为资产阶级变法维新的理论基础。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认为,要救国只有革命,推翻清朝政府,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无论是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他们的政治主张虽然带有超越现实的主观幻想,但从其整个活动看,却充满了求实精神。面对现实、改造中国,始终是他们的出发点和归宿。民族的长期屈辱使中国人不得不以追求国家的富强为最高目的。这一目的本身自然是高贵的,然而仅以富强为目的却使中国人走上了急功近利和专重物质成就的道路。最有代表性的是吴稚晖先生的一段有名的话:现今鼓吹成一个干燥无味的物质文明,人家用机关枪打来,我也用机关枪对打,把中国站住了,再整理国故,毫不嫌迟。从机关枪的意识出发,最多只能吸收西方的科技,而缺乏“为真理而真理”的精神和理念。由于强调政治制度变革,中国近代思想家宣传民主民权也主要是从救亡图存出发的。因而他们肯定民主价值的标尺不是人权,而是用来作为救国手段和治国方策。他们的宣传不是强调人格独立、人权平等、人性解放,而是强调国家独立解放和富强。近代中国人对科学的追求也主要还是出于功利的动机,而不是对科学知识本身有真正的兴趣,更没有注意到科学背后的文化凭藉。这是由中国特定的国情和时代背景所决定的,也是中国社会现实和为变革这个社会现实所需要的。第二,名目繁杂,丰富性与激变性并存。社会思潮是一种动态的意识现象,具有“浪潮”的特征。犹如涓涓细流汇成的潮涌,沿地表峰谷奔泻一样,作为一种意识潮流,自然也会有起有伏。在已有的中国近代中国思想史或思潮史研究中,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研究倾向,即重视知识精英思想,忽视下层民众思想;重视“先进”思想,忽视“落后”思想;重视进步思潮,忽视中间思潮和反动思潮;重视考察思想或思潮本身的演变,忽视对思想或思潮产生的社会土壤的深层剖析。于是,近代中国思想史或思潮史大多成为精英人物的先进思想史,这就难以反映近代社会思潮的丰富内涵和真实面貌。从社会与思潮的互动关系,知识精英与下层民众、上层人物的相互影响,进步思潮与带有“中间”色彩的思潮、反动思潮之间的比较、竞争等层面来看,由于近代中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和中国社会变化得非常迅疾,迫使中国社会在短短的百余年间就匆匆向前迈过西方社会几百年内所经历的历史途程,因而,时代催促志士仁人尽早地登上历史舞台,急切地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尽快地呈现各种改造社会的方案。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这百余年间,各种社会思潮纷呈泉涌,目不暇接,形成中外历史上罕见的奇观。改良主义、立宪主义、国粹主义、复古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实验主义、国家主义、法西斯主义等各种各样的主义名目繁多,匆促上阵;曾几何时,又仓皇退潮。同时,西方各种各样的思想学说纷至沓来,诸如民主主义、民治主义、平民主义,康德主义、黑格尔主义、柏格森主义,人文主义、科学主义、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等等。在同时并存和前后相继的各种思潮间,存在着激烈的交锋和斗争,如革命和立宪之争、共和与复辟之争、尊孔与反孔之争、问题和主义之争、科学和玄学之争、本位文化和西方文化之争等等。在各种思潮的反复较量和长期斗争中,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有:经世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思潮、(教育、实业、科技)救国思潮、民主革命思潮和新文化思潮等,尤其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思潮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出现的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思潮,脱颖而出,赢得了广泛而热烈的认同,成为历史的主流、时代的强音。社会思潮在酝酿形成和涌动过程中,感性意识要素居主要地位。由于不同阶级、阶层和人群所处经济地位和社会关系不同,他们的利益也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社会思潮,有主流、有支流,有潜流、有逆流,有先进、有落后,综合构成一幅极为复杂丰富、多姿多彩的历史图画,带有非常明显的紧迫性和超前性、过渡性和多变性特征。比如,辛亥革命时期,曾同时出现超越和复古两种不同的思潮,而刘师培、何震等人却把超越和倒退奇异地结合在一起,逐渐走上复古倒退的老路。此后,既有新文化运动思潮,又有国粹思潮;既有联省自治思潮,又有国家主义思潮。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前发生的新文化运动思潮,作为辛亥革命失败后出现的封建复古思想逆流的对立物,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专制与迷信,无疑具有进步意义。但是,与这种基本倾向相伴随的却有无政府主义主张、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形式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等偏颇。且两者以极端的形式具有内在联系。其实,这也是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规律之一。因为在历史上,一种社会思潮的流行,由于它在一段时间内涌动迅猛,“包打天下”,因而与之相对立的思想情绪、心理倾向等,便被暂时地压抑和掩盖下来;当着这种思潮被人们普遍放弃时,借助思维惯性的作用,人们往往易于走向其反面,因而与之相对立的理论、思想、心理等便像顿开闸门般地涌流出来。于是便有新的社会思潮发生,并把其与旧思潮对立的一些因素推向某种极端。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认为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历史发展只能在两极对立中运动。因为某种社会思潮消退之后,人们的认识并不总是表现为另一种社会思潮的形式。其中,较为正确深刻全面的认识,则一般以一定科学理论学说体系的创立为其结晶。历史表明,同思想运动相比,社会思潮就其整体而言,缺乏统一明确的思想指导原则和它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及目标的自觉意识,这就不能不使它的思想内容包含较多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极端性。第三,文化转型,传承性与融合性交替。一般来说,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有三个机制:一是文化的纵向传递,即文化传统的承继性;二是文化的横向传播即文化交流;三是文化的主体创造即在现实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再创造。文化的横向传播即文化交流与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关系极大。任何一种文化没有它种文化的冲击、碰撞、交汇和伴随而来的平等融合、交媾和再生,都不可能实现由一种质向另一种质的飞跃。近代中国文化转型是在西方文化强行侵入、中国文化自身进程被打断的情形下发生的,具有明显的屈辱、被动和非自觉性,正如人体器官移植必将引起排异反应一样,西方文化的楔入,给中国传统文化造成激荡之深切是空前的。这就使中国文化步入近代时,蒙上了浓厚的民族感情和正义理性的道德因素,同走向世界、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产生矛盾,从而加深了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变的艰难性。如何评估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对待西方文化,这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长期思考和争论的问题。其间经历了非常曲折的道路,有着许多痛苦的经验,曾形成东西两种文化派别:一种是西方文化派,哲学思想上受了实用主义、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的影响,带有崇洋色彩;另一种是东方文化派,哲学思想上受了尼采唯意志论、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影响,又倾向于封建复古。至今,“崇洋”与“复古”仍然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长河中尚未根本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文化继承既具有客观性品格,又赋有主体自觉的特征。中国文化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复杂的统一体,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其历史传统的文化。每个时期、各个学派都有各自的精彩的独立贡献,不能把某一时期或某一种思潮视为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代表。通常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在中国封建社会居统治地位的文化。它既有优秀的一面,又有落后陈腐的一面。历史经验证明,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建立在前一个时期文化的基础之上的。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吸收和创新。传统和现代不是水火不容、绝对对立的。黑格尔说得好:“这种传统并不是一尊不动的石象,而是生命洋溢的。犹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8页)以章太炎、刘思培为代表的国粹派,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基础,从民族、历史、地域的有机联系形成文化传统观念,力图将保存和发扬传统文化与破坏现存秩序的社会革命结合起来。他们通过清理传统文化固有的糟粕,拨除封建统治者对传统文化的歪曲,以恢复和维护传统文化的价值。以梁漱
溟、熊十力为代表的新儒家,怀着强烈而悲苦的民族危机意识和使命感,致力于传统文化之精神价值的弘扬、发掘和民族自我的重建。钱穆先生最具中国情怀,他从史学的观点出发,并不把中国文化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东西;相反地,中国文化是在长期历史中不断演进和发展而形成的。他重点关注的是文化理想的保存与实现,从文化传统中发掘出现代有关联的成份,作为发展科学与民主的基础。孙中山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接受过来,发挥为民权思想,他肯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哲学”,但对之加以改造,将“修身”的解释提到抛弃陋劣习气、进于文明生活、培养文化素质的高度;他称赞“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传统道德规范,但在其中注入了许多革命民主主义的内容。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大炮、商品、传教士而来的,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传播。汤因比曾云:“在西方文明的排山倒海的冲击之前,中国原是一个和谐而宁谧的人文世界,有高明的人生乐趣,有深刻的生命情操,也有弥漫的尘世乐趣。虽也有一治一乱的循环,与反复扰襄的战争,然而却摇撼不了中国人文世界内在的积极性。可是西潮汹涌袭来之后,中国人却在痛苦中趋于分裂,西化乎?俄化乎?本位乎?中国人在此挑战下,尚未表现出强有力的创造性回应。”(《历史研究》,陈晓林译,台湾桂冠图片公司出版,图78说明文字)对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的心态是复杂的,既有因伴随侵略所带来的反感,又有以怀着对固有的信念和感情的抵拒,更也不能不睁开眼睛正视现实。西方文化的冲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从原来对域外事物一无所知的封闭状态中走了出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有所比较而逐渐反省、认识。从林则徐、魏源到孙中山、陈独秀,再到毛泽东,都曾对中西文化进行思考、比较,究其得失,寻其长短。正是从比较中认识到要救国就必须改变现状,就必须学习西方,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到精神文化都加以吸收,于是在中国大地上相继出现了引进器物科技的洋务运动、为实现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维新运动、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革命运动,以及批判封建传统的新文化运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一百多年间的历程,都没有离开中国的传统,是在不断会通融合中外文化的过程中来创建中国的新文化。由于欧洲与中国间社会发展程序的拉大,文化交流也因之打破了平等均衡、长短互补的格局,而变成了倾斜的、中国单方面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由于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反侵略这种尖锐的政治背景,这时中国向西方的学习,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落后向先进学习,而是为着寻求解决中国的政治危机,具有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政治性质。但由于政治风云的急剧变化,经济发展的很不平衡,以及文化本身杂糅着中西文化陈腐的东西,新文化的建设很不完善、很不成熟。例如对文化的急功近利,忽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不尊重文化发展自身的规律等,都影响了近代文化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中西两种文化的冲突集中在: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同近代科学技术的冲突,封建君主专制与近代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政体的冲突,纲常名教与自由平等博爱的冲突。冲突的性质决不是所谓的东方精神文明与西方物质文明的冲突,而是古老的东方与近代崛起的西方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全面的冲突。中西文化的冲突必然导致融合与会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许可以说是中西文化会通的最低层次,尽管本体不变,只是吸收西方文化中的自然科技,要以中学包容西学,但它是这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甲午战争后,中西文化会通融合的趋势更为明显,要融中西文化成一国之学,这正如梁启超后来回顾的,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新学。从洪秀全、洪仁、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孙中山等人的个人情况看,也都程度不同地体现出中西文化融合的趋势。中西文化既矛盾冲突又会通融合的过程,也就是中国文化变化和发展(既有衰落消亡的一面,又有改造新兴的一面)、走向世界、进入近代化的过程,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历史变迁,但其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文化体现了人类掌握自己,人类同自然和社会关系的程度。人类理性的高度决定着政治变革的成败和归宿。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政治变革之所以遭到挫折和失败的原因应当从文化和文化哲学中寻找。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哲学,本身就带有一种惰性力量,不是“力今以胜古”,往往是“好古而忽今”,所以,只重继承而轻创新,只重视外来文化的模仿和吸取,而忽视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变革和更新。在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上,保守派和激进派的认识都失之偏颇,“保守派指责现代化破坏了传统的价值,而激进派则怨恨传统阻碍了现代化的进程”,其结果都是庸人自扰。余英时认为,中国传统中并不乏现代化的合理因子,如能及时地善加诱发,未始不能推动现代化的发展。主张毁弃传统,这更是浅薄的。只有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善于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新文化建设才会富有成效。
第三篇: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发展脉络研究
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发展脉络研究
内容摘要:激进主义思潮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具有从政治激进主义向文化激进主义转变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是在中国面临深重民族危机的历史大背景之下,由近代知识分子作为主要的思想推动力量,以救亡图存为目标的爱国主义思潮。实际上,它是由一系列救亡试验组成的。具体地说,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主义思潮是以爱国主义为原动力,以进化史观为世界观,以传入中国的西方思想为重要资源,以不断进行的各种改革和革命为具体内容的一种复合型的社会思潮。关键词:激进主义、发展脉络、社会思潮
在激进与保守的论争中,对于激进主义思潮历史脉络的梳理上,尽管学者们的观点有细微的差别,但是大体上都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视为中国近代激进主义思潮的表现。激进主义思潮的发展主要由激进的思想构成,但是其自身的发展进程是递进的,以戊戌、辛亥、五四最为突出,但是这三者之间是有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正体现了激进主义思潮的发展。根据激进主义思潮表现强度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酝酿期,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败之前。激进主义思潮已经开始露出尖尖角,但是是以隐流的形式存在。第二个时期为凸显期,从甲午战败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激进主义两次以主角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作用,但迅速地又退居幕后。尽管以隐流的形式却以强劲的势头发展。第三个时期为深化期,主要指五四新文化运动 时期,激进主义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和规模出现。
(一)鸦片战争一甲午战争:酝酿期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处于文化专制主义与文化排外主义的笼罩之下,举国以了解接触西方为耻,认为是通敌叛国的行为,不仅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甚至会受到政治上的攻击,乃至人身不保,依然坐着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迷梦。鸦片战争,是中国与西方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中国以惨败告终,不仅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而且要进行巨额赔款。一批先进人士开始认识到了解西方的重要性,并开始了这一过程。以林则徐、魏源、姚莹等为代表,他们纷纷著书立说,介绍西方的情况。并且在介绍西方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师夷长技以治夷”的可贵思路。尽管他们所著述的书中存在着许多的纰漏,他们的思想也没有付诸实践。但他们的主动了解认识西方的行为,以及他们的所形成的不成熟的思想在当时通体保守的社会氛围之中,仍然被认为是十分激进的,但是却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方向的。这一小小的激进思想的萌芽,开始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渗透,介绍西方的书籍在到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已经在民间扩大了其流传的规模,了解西方的愿望要求也在强。
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之后,“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思路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且是清朝政府的重视。以总理衙门的创立为开端的洋务运动开始将“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思路付诸实践,激进主义思潮开始从纯理论探讨进入到实践阶段。从为了御敌而开办军事工业,到为了求富而开办民用工业;从对技艺的的学习深入到对学理的学习。洋务运动伴随着将“师夷长技以治夷”的付诸实践,也在不断深化自己的理论,而洋务派所主倡的“中体西用”也越发无法承受深刻的变革所带来的理论上的要求。在洋务运动后期,开始出现对洋务运动的检讨与反省。马建忠、郑观应主张在经济制度上进行改革,并提出了“重商富民”的思想。中国传统的经济主张是“重农抑商”,“重商富民”的思想对传统思想提出了挑战。不仅在经济上主张变革,而且洋务运动后期人物还提出了政治上的改革要求。钟天纬在批评洋务运动的不足的同时提出建立一种“通民情、参民政”的政治制度。“它表明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洋务派中的激进分子,已经意识到要想学习西方治富强之‘体’就必须对中国自己固有的君主专制的‘体’进行一番。大有更张’的根本改革。”(1)洋务运动历来是被视为不彻底的改革,但如果将它置于它的历史环境中就会发现,洋务运动思想的深入和行动上的推进都要与当时的保守势力进行一番拉锯式的较量。相对于当时的历史结构环境而言,它的具有激进的特点。特别是洋务运动中的激进派的观点有力地推进了激进主义思潮的发展,为激进主义思潮的凸显蓄积了力量。
(二)戊戌变法一辛亥革命:凸显期
甲午战争的失败直接催生了激进主义思潮的凸显,使激进主义思潮从历史舞台的幕后来到台
前。洋务运动激进派人士可以视为维新派的先驱。维新派进一步继承并深化了维新派先驱关于政治经济变革的观点,并以变法的形式把它付诸实践。康有为五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他强调变法的紧迫性,他说“外衅日迫,间不容发,迟之期日,事变之患,旦夕可至。”同时强调变法的彻底性“全变则强,小变则亡”。(2)光绪帝颁布了百余道上谕,试图进行全面的变革。湖南的维新运动形式更为突出,梁启超任时务学堂总教习的时候,公开在课堂上借《孟子》、《论语》而阐述民权、平等的思想。
与此同时期的,比维新派思想更为激进的思想也有出现。严复在甲午战败之后,在他所创办的报纸上发表了《原强》、《辟韩》等文章。他反对固守儒学道统,反对借助儒学教条来提倡西学,并且对中国的君主政治进行了批判。“君不能独治也,于是为之臣,使之行其令,事其事。是故民不出十一赋,则莫能为之君;君不能为民锄其强梗,防其害者则废”(3)何启、胡礼垣尖锐地批评康有为用“经义取才”代替八股取士,认为“事若可行,何必古人先我。”主张“以今通今”。(5)
梁启超斥责君权至上论是“民贼之辟论”,认为政体之最良者,唯有民主政治而已”,赞扬“君联邦之制,以实行民主之政,则其国势之强盛,人民之自由,比可以震铄今,而家为后世万国法者。”(6)在当时的报纸上也出现了这样的言论,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开始大力宣传学习西方,反对专制,争取民权的重要性,把矛头直指清王朝。他们宣称“无朝廷而国势盛”,“有朝廷而民心散涣”。“中国欲自强,必将以能举民权之时为起点也。”
清末新政所创造的相对开放的言论环境,为革命派提倡的西方民权平等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使革命思想深入人心。以及清政府“皇族内阁”的欺骗性,使人们彻底的对清王朝失去了最后的信任,辛亥革命的暴发是绝不是历史的偶然,它是激进主义思潮发展到那个时候的必然产物,同时它也赋予了激进主义思潮新的形式。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深化期
辛亥革命之后,革命果实被篡夺,袁世凯、张勋的复辟,军阀混战,各股势力在追出权力时的恶劣行径,使中国再度出现一片混乱。救亡人士看到的不再仅仅是政治的落后,更看到了中国社会日益败坏的道德,而这些都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中国人的劣根性。“其结果只能促使激烈的知识分子愈来愈鱼中国传统的中心价值体系疏离。”而对传统的反叛自然而然的就是传统文化象征的孔子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反对孔教著称,但是批判孔子并不开始于五四时期。这种思想是革命思想的组成部分,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同时这种思想也预示着改造中国传统文化论式,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源流。
五四新文化运动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学革命,同样体现了强烈的反传统主义。“二千年来所为学问,所谓道德,所谓政治,无非推衍孔二先生一之学说”,“欲祛除三纲五伦之奴隶道德,当然以废孔学为唯一的办法”。(7)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的大规模的反叛和更深程度的反叛,使它成为激进主义思潮在近代发展到顶蜂。
从被迫承认“我不如人”到学习西方的技术、学问;从在传统政治体制内的变革发展到否定传统的政治体制;从在政治制度内的变革发展到推翻原有的政治制度;从政治变革,政治反思发展到文化反思,甚至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价值,激进主义思潮的发展呈现出大体上升的趋势,同时又有起有落,但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无论是在高潮期还是在低落期,激进主义思潮都有自己相应的代表人物,相应的思想主张,并呈现出前后相联的继承性。“它既是历史的又是动态的,因为结构性变化的每一个较后阶段都与前一个阶段休戚相关。”(8)
【1】丁伟志、陈崧.中西体用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67。
[2]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载汤志钧主编,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3]严复.辟韩主编,严复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33
[5]胡礼垣.书保国会第一集演说后.新政真诠(第4编),上海:格致新报馆,1901年,16—17
[6]粱启超.饮冰室合集。饮冰室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28,29,89-110
(7)钱玄同,尝试集序.新青年,4卷2号,1918年2月
(8)卡尔.曼海姆.保守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59
第四篇:保守主义思潮
保守主义思潮
保守主义是西方社会的右翼政治思潮,也是西方社会的主流政治思潮之一,历久而不衰,在当代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保守主义来源于法文conservateur,是波旁王朝复辟时保王派的创造。保守主义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保守主义?顾名思义:“保”就是保持现状与稳定,“守”就是守住传统和秩序。进一步说,保守主义认为信仰高于理性,传统高于科学,等级高于平等,集体价值高于个人主义,神的法则或自然法高于世俗法;保守主义还认为现行的社会形态,尤其是对权力、财富和地位的分配,都是“存在即合理”因而是值得保存的。因此保守主义反对变革,尤其是激烈的变革,当然最反对革命。事实上,历史上保守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就是由革命或激进变革所引发的反动,例如伯克的理论核心便是针对法国革命及其思想渊源启蒙运动的批判;而保守主义的另一位主要思想家哈耶克的主张也离不开对罗斯福“新政”及其指导思想凯恩斯主义的抨击。
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
保守主义思潮虽然始终存在,但却并非一直占上风,只是掀起过几次浪潮。
(一)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近代保守主义形成近代意义上的政治保守主义出现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即18世纪末。其特点是反对革命,反对革命中涌现的民主潮流,反对激进主义和理性主义,斗争的焦点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
保守主义的鼻祖为英国思想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著有《法国大革命反思录》(1791)、《诉诸我党老前辈》(1791),都猛烈攻击法国大革命。伯克不仅不反对自由主义,而且标榜自己追求自由。他认为英国治理国家的经验是“保留了合乎自然的方法”。经验教导人们,除了世袭王位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方法能够“使我们的自由得以经常地延续下去,并作为我们世袭的权利而保持神圣性。”
他说:“我也并不排斥变动,但即使当我改变的话,那也是为了有所保存。”保守主义并不拒绝变革,更不反对变革,而是主张渐进的变革。
他否定启蒙学者的理论,认为其最大错误就是把人的理性抬到不恰当的高度,而忽视了人的非理性的一面。
他认为革命中涌现的民主潮流必然流于暴民政治,出现无政府状态,造成政治退化。在他看来,合乎自然的国家不是平民政治,而是贵族政治。把许多天赋不等的人集合为一体,必定要以智能较高的人为领袖。
(二)19世纪中期:保守主义浪漫化
19世纪初,由于拿破仑的失败,波旁王朝复辟,欧洲大陆革命潮流下落。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确立,另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弊端的暴露,以及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出路似乎就在于削减平民与政党对政治的影响,加强行政权力。这就使得保守主义一度占据优势。其集中表现是历史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特点是反对民主政治,拥护君主制度,主张集权与国家主义。
这一时期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贵族波纳德(1754—1840),他认为,社会是同类的聚合,是三个元素(权利、权利的执行者和服从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民主政治中,虽然大众可以议论国家事务,但最终作出决定的仍是一个特定的掌权人物。君主政治和民主政治的区别只在于,前者决定意志的是一个固定的人,后者却不固定。所以君主制比民主制稳定。稳定是秩序的必要前提,而秩序是人类自我保存的前提。君主制是合乎自然的制度。他强调,贵族是一种义务,一种职责,是行使最高权力的工具。平等违背自然规律,与秩序的基本原则不相符合。保守主义者反对平等,认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根据人的能力分配任务的等级制度才是“真正的平等”,秩序观念、淘汰观念、等级观念应该成为现代生活的基础。
另外一位代表人物是被称为“傲慢的政治专制主义的先知”的黑格尔(1779—1831)。他认为,人民当前面对的是一个无秩序的混乱的时代,需要维护秩序与安全,需要确立国家的至高权威。个人只有在国家生活中才能保持为自由和有理性的主体。所以,感恩戴德地服从国家权威是个人基本的义务。国家的统治是绝对的。国家除自身的利益之外不顾及任何东西。他被批评为“热衷于国家集权”,“把个人仅仅当成国家的一个小卒”。
(三)20世纪30—50年代:传统保守主义抬头
这一时期保守主义的突出特点在于反对集权主义、社会主义。美国学者奥斯里维针对社会主义前苏联的情况强调,早期的主要威胁来自自由主义的狂想,它摧毁一切道德权威的社会政治秩序。20世纪,威胁不再是自由主义者过分的个人自由,而来自过度的国家权力。
30—40年代反社会主义的精神领袖当推哈耶克。他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中认为,计划经济是通向奴役的道路。主要论点是:(1)经济上的计划化会导致政治上的独裁,其结果是经济得不到发展,政治上却失去了自由。(2)计划经济对私有权的否定,必然导致政治上的极端主义和对个人的奴役。私有制是实现自由的基础。因为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是由许多独立的个人掌握的,所以没有人能控制他人,即使一无所有,穷人也可以有选择雇主的自由。公有制的生产资料实际是由一个人或一小撮人控制。前者是“富人得势的世界”,后者是“只有得了势的人才能富的世界”。(3)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认为这必然导致计划经济。
反共的代表人物还有美国著名的政治评论家李普曼,20世纪反共产主义的现代保守主义中,影响最大者为德国的沃格林。
(四)20世纪70—80年代:新保守主义崛起
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传统保守主义发展为新保守主义,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对西方的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到80年代主宰西方政治舞台。新保守主义以美国为中心。
60年代末,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弊端,物价持续上涨,挫伤劳动者、投资者积极性,降低企业竞争力;国家干预针对扩展导致行政机构膨胀,政府财政危机,官僚主义滋长;此外,个人主义的国度发展导致社会物欲横流,道德贬值,价值相对主义流行,引起精神危机,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保守主义实行供给学派的理论和政策,认为解决赤字的最好的办法式借债,而不是增税,因为通过政府借债,可把资源从利用效率最低的地方转移出来。他们的主张是:鼓励自由市场竞争,缩小政府干预,削减个人所得税,与凯恩斯主义决裂,实行小政府、小税收、小开支政策,鼓励投资,刺激供给,建立军事优势,反对共产主义。
(五)20世纪90年代:当代新保守主义咄咄逼人
当代新保守主义被看作是一种“特别的鹰派”。他们把美国的利益、价值观和“世界使命”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布什主义代表共和党保守势力,突出地表现在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方面,其战略目标是谋求“单极霸权”,追求“绝对安全”,取得绝对优势,遵循“美国利益至上”、“以实力求和平”原则,以更加强硬和保守的态度追求美国的国家利益,奉行“共和党色彩的国际主义”路线。布什提出要让美国“成为国际社会的自由先锋和正义力量”。
保守主义的气质与理念
保守主义是种经验主义思潮,没有系统、严密的理论体系,其理论主张色彩斑斓,但也有基本一致的理论内容。
(一)秩序第一说
保守主义讲秩序第一,不是否定自由,只是拿自由跟秩序比,强调秩序的优先性。自由主义也重视秩序,可出发点和落脚点却在个人自由。
1、与自由相平衡的秩序
保守主义的所谓“自由”,是有序的自由。它排除自我放纵,强调个人判断力的道德感、责任心,是内在的“良知的统治”,人要对其自由意志、自由行动承担后果。在保守主义看来,自由与秩序不属于同意层次,秩序属更高层次,自由是在秩序内部展开。
2、秩序是自由的秩序和道德秩序
保守主义追求的是自由的秩序,而不是扼杀自由的秩序。在保守主义看来,没有统一目标的秩序才是自由的秩序,若把统一的公共目标强加给个人,就谈不上个人自由,就会扼杀个人的任何创造精神。保守主义所谓的秩序即“道德秩序”,它来自自然法,来自上帝,超越了人的主观意志的范围。秩序、正义、自由是漫长而痛苦的社会经验的产物,是多少世纪以来不断尝试、反思和实践的结果,是自发建构并自我维持的,不是人为设计的。
(二)权威主义观
保守主义主张权威主义,人为维护秩序有赖于权威,民主也有赖于权威的保障,把权威推上绝对的地位。
1、热衷于权力,把权威绝对化
哈耶克:“保守主义者,只有在确信有某种更高的智慧在关注和监督着变革进程的时候,只有在知道有某个权力机构在负责使变革‘有秩序地’展开的时候,才会感到安全和满意。”
保守主义认为,需要权威的统治是人的天性。李普曼的看法是:“对于集群而居的人们来说,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受统治更为必要的东西了。如有可能,则自治;如果幸运,则受到良好的统治;但无论如何,总要受统治。”
2、政治权威与社会权威
关于权威问题,保守主义者有不同的主张。有的强调,他所谓的权威不是政治权威,而是社会权威,主张限制政治权威,推崇社会权威。社会权威不是来自政府的压制,而是来自民间自主享受的自治。社会权威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为构建的。服从权威就等于服从客观真理和道德秩序。
更多的保守主义者讲的是政治权威。
(三)精英民主论
保守主义认为现代民主仍然是精英民主,政治精英仍然是历史、权利和政治舞台的主角。提倡精英民主,反对大众民主,但并不是反民主。
保守主义者认为,“大众民主”不存在,大众在政治生活中是被动的,无法清除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能理智地独立作出决定,易受强烈的情感冲动支配,易受外部势力左右,听从政客和团体的摆布,因而只能在不同的精英意志中进行选择。所以民主不是什么人民的统治,而是为人民所接受的“政治家的统治”。因此,民主政治的意思只能是:人民有接受或拒绝将要来通知他们的人的机会。
柯克认为,社会要由精英来统治与维持。他们是天然的统治者,拥有很大影响力量。只有依靠他们才能保存社会组织中最美好、最稳定的东西,反抗大众革命和革新倾向。
(四)反对平等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
保守主义并不是一般地否定个人自由,而只是否定平等的自由,反对平等主义;也并不完全反对国家干预,而是反对国家干预一切的国家干预主义。
1、反对平等主义
保守主义认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人的体力、智力、品质都存在差异。不平等是天然秩序。社会政治体内必然存在等级差别,社会只能由素质优秀的贤人来领导。一个良好的社会应建立在这种差异的基础上,各人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人们结成社会,需要有等级差别、贫富差别。社会的目标是公正,而不是平等。根据人的能力分配任务的等级制度才是“真正平等的”,秩序观念、淘汰观念、等级观念应当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基础。
2、反对国家干预主义
保守主义认为,结果平等的社会工程必然导致权力的集中和国家的干预,从而违背有限政府原则,对个人的自由和权力的平等导致威胁。
(五)崇尚传统与渐进
保守主义崇尚传统,尊重经验,强调谨慎,拒绝冒险。
1、因袭传统,贬抑理性
保守主义认为,国家作为民族的载体,在时代相袭的过程中形成了值得人们尊敬的传统,这就是文明。文明传统式人类智慧的积淀和财富的积累,是进步和发展的唯一保证,不应轻易毁弃或砸烂。社会的传统或规则体现了具有永久价值的智慧和深意。
崇尚传统就要否定理性主义。在保守主义看来,唯一的智慧是实践理性,它来自经验、传统和习俗。因此,既要珍惜传统中积聚起来的理性,又要正视人的理性的局限性,承认人世间永远达不到的至善的理性境界。
2、强调审慎、稳健、克制
保守主义者对于传统和经验是依赖的,对人的认知能力是怀疑的。他们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意识到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知识范围的局限性。人的知识不仅有限,而且会出错,因此审慎是必要的。而克制是政治家的美德,是成年人的“政治本能”,是政治上成熟的表现,体现了一种责任感,是成功之本。
3、主张社会的渐进进化
保守主义强调社会发展的连续性,认为社会是以过去为根基的有机体,是以自然的方式发生变化的,是历史缓慢演变的自发产物。要承认现存秩序,容忍目前的小恶,而不要去恶务尽,甚至把旧秩序的一切都当做恶,加以扫除。保守主义拒绝任何终极目的和对重大社会问题的整体性解决办法。它认为不可能建立一个一切从零开始的全新社会,只能持续不断地渐进。而且,进化本质上时无法预
料的,未来的进化是不能控制的,不存在什么“进化规律”。
对保守主义的诘难
对保守主义的诘难可以区分为对保守主义的一般原则的诘难,对保守主义不同流派的诘难,甚至是对与保守主义无关的保守派的诘难。
保守主义的“罪状”举不胜举,它是受到抨击最多的主义之一,但保守主义的长盛不衰表明,它也是最经得起挑剔的主义。
1、保守主义缺乏系统的学说,自相矛盾,缺乏原则,理论不系统,说理“不科学”;
2、保守主义缺乏远见,无纲领、对理论有偏见;
3、保守主义的人性论贬低人的能力,为自私自利辩护,放纵贪婪,主张强存弱汰,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倾向;
4、保守主义重视物权,轻视人权,把财产权看得比生命权还重要;
5、保守主义有威权主义、精英主义和贵族政治倾向,对自由、民主疑虑重重,一些保守主义者国家主义思想太浓;
6、保守主义主张维持现行的制度,对穷人的困苦漠不关心,有阶级偏见,导致两极分化;
7、保守主义反对进步,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不愿意承认、尝试新事物,难免流于守旧、顽固乃至反动;
8、保守主义重视经济自由、轻视政治自由和其他社会自由;
9、在当代,保守主义不合时宜,只不过是小业主、小农的意识形态,已过时落伍;
10、由于保守主义的缺陷,保守党按照《论自由》的作者密尔的说法是“愚笨党”,因为它缺乏远见,缺乏智慧,只重实际,只重常识。
以上的指责虽然有些地方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歪曲误解之嫌,但并非全是无中生有。但意识形态在一些看法上的差异属于见仁见智,而不存在观点科学与否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匡萃坚: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刘军宁:保守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3、任晓,沈丁立:保守主义理念与美国的外交政策,上海三联书店,20034、徐大同:现代西方政治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五篇:中国近代音乐史
1、我国清代戏曲的四大声腔有哪些?
答:昆腔、高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
2、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代表性曲艺音乐品种有哪些?各举一例
答:北方的鼓词(山东大鼓,京韵大鼓),南方的弹词(苏州弹词)
3、什么叫“学堂乐歌”?
答:自1904年左右开始,在新式学堂开设的“乐歌课”上教习的歌曲(1903年,张之洞首先将音乐课作为课程在新学堂中施行)。这些歌曲的曲调太多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歌曲(包括一些艺术歌曲),由一些留学欧日回国的学人填上具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内涵的新词而成。代表曲目有《何日醒》(夏颂莱编词)《中国男儿》《十八省地理历史歌》《黄河》《扬子江》等。
4、创作和教习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沈心工(重点了解)曾志泯,李叔同(重点了解),高寿田,冯亚雄等
5、学堂乐歌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中的意义?
答:1学堂乐歌是欧洲音乐文化大规模传入中国的开端,也是中国新民族主义文化在音乐领域的萌芽,2学堂乐歌为中国“新音乐”的诞生和发展开启了源头;3为后来我国的军歌,工农革命歌曲和群众歌曲体裁的发展开了先河;4为欧洲音乐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5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现代意义上的音乐家。
6、歌曲《满江红》(岳飞词)的来历?
答:1925年,“五卅运动”中杨萌浏将元代诗人萨都喇作词的《金陵怀古》一曲,填上岳飞的《满江红》词而成,这首歌曲从1920年代下半叶以来,在我国传唱甚广。
7、从20世纪以来的“新民歌”看民歌的传承演变规律。
答:民歌在传承中,其曲调的变化比较缓慢,但歌词总是在满足现实需要的动机作用下随时处于变化之中,如《五更调》《孟姜女》《苏武牧羊》等,以及30-40年代的“红区民歌”和“解放区民歌”等都体现这一规律。
8、我国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是?
答:上海国力音乐专科学校,成立于1927年,这所学校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音乐的开始。
9、“五四”时期中国文化界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主流价值判断是什么?
答:(P53-P54)欧洲音乐中心“以西为师”和“西化”;中国音乐“落后”和“不科学”。
10、王光祈对中国音乐学建设的主要贡献?
答:王光祈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在音乐学领域中努力进行探索的理论家。主要著作有《中国音乐史》、《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等。通过这些论著,他第一次向中国人系统地介绍了欧洲音乐文化和理论,并促使人们重视以科学的方法来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此外,他还在世界第一个提出了欧亚上存在的三个主要音乐体系的理论。
11、萧友梅对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历史贡献。
答:(P58)萧友梅是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创办者和首任校长。他在专业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教材,教法,音乐创作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培养了大量本土的专业音乐人才,中国的专业音乐作曲也自他而始,改变了中国历史上音乐的“集体创作”和“依曲填词”的创作传统。
12、赵元任的“中国化”音乐发展观与实践。
答:(P62—P69)要点:第一个注意到中国语言与中国音乐之间的特殊关系,第一个明确提出“中国化”的中国音乐发展道路,对于其“中国化”音乐发展观的实践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实践(如《教我如何不想她》,中国化的和声探索等)。此外,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大型合唱曲《海韵》的曲作者。
13、刘天华对中华民族乐器发展的贡献。
答:(P75—P80)要点:1在五四及以后西化之风甚嚣张上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改进国乐”的主张,明确提出中国音乐的未来发展应该“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神,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2批评了音乐的贵族化倾向,提倡音乐为民众服务;3通过二胡音乐的创作,表演,研究和教学,身体力行并卓有成效地实践了自己“改进国乐”的主张。4此外,他还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中最早和有意识地对中华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搜索和整理的先驱人物之一。
14、1920年代工农革命歌曲与“学堂乐歌”在音乐风格方面的主要区别?
答:前者大量采用了中国民歌中的城市小调进行重新填词而成,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特征,如澎湃用海陆来民歌填词的《田崽骂田公》、《五一劳动节》等;/后者的曲调来源则主要是欧洲和日本的歌曲,故而以西洋和东洋音乐为主。
15、瞿秋白对工农革命歌曲传播和创作的贡献。
答:(P84—P86)要点:《国际歌》传入中国的最早介绍者和译词者(1923年6《新青年季刊》);工农革命歌曲中最早的创作歌曲之一《赤潮曲》的作者(1923年6《新青年季刊》)。16、1920-30年代红色根据地革命歌曲的主要音乐风格特征。
答:(P88—P93)与工农革命歌曲相似,主要由民歌(城市小调)曲调填词而成,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音乐风格(传统民族化音乐风格),如《红区干部好作风》就是用江西兴国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曲同填词而成。
17、我国第一部清唱剧体裁歌曲的曲目,创作年代,创作者背景和作者。
答:(P106—P108)《长恨歌》1932年—34年,上海“一"二八事变”,黄自。
18、聂尔对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贡献。
答:(P124—P134)要点:左翼音乐运动的旗手,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音乐家,电影和戏剧音乐的早期重要创作者之一;《国歌》(《义勇军进行曲》,1932)的曲作者。
19、冼星海对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贡献。(重点)
答:(P153—P170)要点:抗日救亡音乐的旗手;中华民族新音乐(中国传统+西方风格的音乐)的成功实践者;中国现代合唱套曲的最伟大创作者之一(《黄河大合唱》1939年,中国合唱套曲创作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
20、什么叫“秧歌剧”?
答:1940年代初,在陕甘宁根据地开展的“新秧歌剧运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歌舞小戏,其特点是:以故事化的歌舞表演为主,人物,情节,化装,表演上都比较简单,一般在露天的广场演出,其音乐多采用陕北民歌曲调和地方戏曲,曲艺音乐填词改编,其内容大多与抗战,生产和反帝反封建相关。其代表性剧目有《兄弟开荒》、《夫妻识字》、《周子山》等。
21、什么叫“新歌剧”?(定义重点)
答:以1945年歌剧《白毛女》的上演为起始标志的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民间音乐风格特征的歌剧体裁,新歌剧产生于西方歌剧与边区秧歌剧相融合的实践基础之上,其音调广泛地采用了中国民歌(如河北民歌《小白菜》)和戏曲曲艺音乐教材,并吸纳了欧洲歌剧中戏剧化的音乐表现手段(如咏叹调,宣叙调的不同功能应用,人物的主导性音乐主题及其发展,和声、复调、合唱、伴唱、重唱和管弦乐队的应用等)。新歌剧的代表性歌剧作有《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小二黑结婚》、《柯山红日》《红珊瑚》《洪湖赤卫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