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潮论文(5篇)

时间:2019-05-14 00:2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潮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潮论文》。

第一篇:思潮论文

浅谈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摘要: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经历,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时刻以敏锐的目光,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其中他的经济思想是近代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先生的经济思想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对于我国人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很大的鼓舞和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 “民生主义”及建设近代化国家两个方面来阐述孙中山先生的经济思想,并进一步说明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孙中山;经济思想;现代启示

一、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一)“民生主义”的经济思想

孙中山的经济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民生主义”,以及他对这一纲领的理论解释。孙中山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故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民主主义是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济纲领和小资产阶级主观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体系。它主要包括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这两个纲领。如果解决了土地和资本这两个关键问题,就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这两个纲领,就是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纲领。

1、“平均地权”的思想

近代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消灭这种经济基础,才能消除封建势力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孙中山很早就特别重视平均地权的问题。他说:“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那么,社会革命已完成七八分了。”早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孙中山就已经特别注意农业方面的改革,在《上李鸿章书》中强调指出:“农政之兴,尤为今日之急务。”只有“平均地权”才能彻底地消灭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孙中山用资产阶级自然法的观点,从理论上论证地主阶级土地占有制是非法的。他说:“原夫土地公有,实为精确之论。人类发生之前,土地已自然存在,人类消亡之后,土地必长此存留。可见土地实为社会所有,人于其间又恶得私有耶?或谓地主之有土地,本以资本购来,然试扣其第一占有土地之人,又何自购乎。”把“第一占有土地之人”宣布为最先窃取社会所有制的强盗,这对土地私有制的辩护者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孙中山宣称,他的平均地权纲领,就是要在革命胜利后消灭私人对土地的占有,把土地收回国有。可是,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对封建土地所有制还认识不清,他不是把平均地权看作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革命手段,而是作为防止未来贫富不均和私人垄断的“社会主义”政策。孙中山虽然从理论上论证了土地国有的合理性,但他在实际上并不主张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而主张向地主买地,以实现平均地权。他说:“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要杀四万万人之半,夺富人之甲为己有,这是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求平均之法,有主张土地国有的,但由国家收买全国土地,恐无此力量。”他的具体办法是:社会改良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在之地价,仍属于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享。孙中山在旧民主主义时期所规定的平均地权的实施办法,基本上是一种资产阶级土地国有化方案,但在激进程度上落后于他的平均地权纲领,带有妥协性。到新民主主义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对中国的土地向题和农民被剥削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公开为平均地权规定了“耕者有其田”的内容,他看到了封建生产关系对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认识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对解放生产力的作用,这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一个重大发展。

2、“节制资本”思想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节制资本”,包括“节制私人资本”和“节制发达国家资本”。他想通过工厂立法和征收企业所得税等措施,限制私人资本的恶性膨胀。又想把事关国计民生的经济部门和生产事业都掌握在国家手中,以防止私人资本形成垄断。孙中山想通过这种办法,既要迅速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又要避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出现的社会矛盾。这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要求国家维护其经济地位和权益的普遍愿望。这一主张具有反帝国主义,发展民族经济的意义。但孙中山的“节制资本”的主张,在资产阶级掌权和未能打倒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的情况下,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软弱无力的资产阶级对外没有同帝国主义大垄断资本竞争的实力而对内又“节制资本”,这与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是冲突的。历史已经证明,“节制资本”只有在完成了民主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才能顺利的实现。

(二)关于“民生主义”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1、民生是国家之本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建设稳步推进。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在现代,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思想给我们带来了重要启示。人民始终是国家政治之根本,在当代社会只有处理好教育、就业、医疗、住房、保险等各种社会问题,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经济建设才能平稳有序地进行,人民生活才能幸福安康。

2、土地是农业之本

土地问题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近代的历史实践证明只有正确的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农业生产力才能迅速解放,革命事业才能顺利发展。孙中山先生提出“平均地权”的思想用来解决土地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加入“耕者有其田”。由于受其阶级立场和所处时代的限制,这些思想没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但对当代中国处理土地问题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带有“平均地权”的性质,只是两者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不同,因此“平均地权”就有了“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区别。总之,土地问题事关农业发展全局,任何时代都需要高度重视,我们党和政府要总结我国历代以来处理农业问题的经验教训,适时制定正确的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的土地政策。

二、孙中山建设近代化国家的经济思想

(一)建设近代化国家的经济思想

在本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建设近代化国家与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伟大设想。孙中山的经济思想不同于小资产阶级的经济思想,把落后的小生产理想化,而是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来解决民生问题。孙中山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抱有强烈的信念和宏伟的理想,他深信中国在实行进步的政治的条件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就能尽快地赶上西方发达国家。他建设近代化国家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学习西方,赶超西方,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与欧美并驾齐驱,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孙中山建设近代化国家的思想内涵丰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1、利用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对外实行开放。

孙中山研究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工业的历史经验,认为中国要大规模地进行实业开发,必须解决资金和技术“两大要务”。他说:“款既筹不出,时又等不及,我们要用此开放主义,凡是我们中国应兴事业,我们无资本,即借外国资本,我们无人才,即用外国人才,我们方法不好,即用外国方法。物质上文明,外国费二三百年功夫,始有今日结果。我们采来就用,诸君看看便宜不便宜?”他认为,政治上有国界,至于经济、实业本无国界可言,此国之人,可以投身于彼国之实业界,而图其发展。孙中山特别强调:“唯可利用其资本人才,而主权万不可授之于外人。”“唯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若能使借债之条约不碍主权,借债亦复何伤?”由于当时中国没能建立起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权,不具备利用外资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条件,孙中山的这些思想自然不可能得到实现。但是,他的这些见解,今天对于我们加深理解和贯彻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有益的。

2、实业建设中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政治改革的关系

孙中山把发展经济和政治改革联系起来,认为政治改革是发展经济的前提。他指出:“是今日图治之道,兴利尚可缓,而除害尤为急。一国害一除,则利自兴,而富强之基于是乎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皇帝后,政权落到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手里,而他认为民国已经建立,可以着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在他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亲自担任全国铁路督办,要用全部精力从事建设。但是,他在以后的实践中,在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帮助下,逐渐认识到,从前推翻清朝统治,又生出许多督军省长来,他们都是满清留下的旧官僚,还在实行皇帝的职权,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仍然存在,中国仍受列强的压迫。因此,民族主义只是实行了一半,民权主义也是不能实行,民生主义更是没有功夫去做。于是他又提出,对内打倒军阀,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口号。孙中山一生奔走革命,并能够随着时代的潮流不断前进。他想用革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他过早地逝世,这一伟大的理想未能实现。

(二)关于“建设近代化国家”的经济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1、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之所以落后于西方国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盲目排外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引进国外资金和管理经验,从此我国经济走上了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孙中山先生在其建设近代化国家的思想中就高度重视实行对外开放的问题,其实,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同时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努力提高实行对外开放的能力。

2、经济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应该相辅相成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是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案,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经济革命等各个方面。其民生主义的经济思想始终是与其政治革命联系在一起的。今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己经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条件。但是,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过的曲折发展道路,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证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还有一个如何处理经济建设与政治改革的关系问题。如果仍然沿用过去的政治体制——党政不分,政企不分,国家直接管理企业,领导人完全由国家任命,忽视民主管理等等,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以深入开展。因此,当前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还要认真研究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便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选集》。

2、孙中山:《民生主义与社会革命》。

3、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孙中山选集》上卷。

4、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与方法》,《总理全集》第二集。

5、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孙中山选集》上卷。

6、孙中山: 《孙中山选集》上卷。

7、孙中山:《同盟会宣言》,《孙中山选集》上卷。

8、孙中山:《总理全集》第二集。

9、孙中山:《实业计划》,《孙中山选集》上卷。

第二篇:当代教育思潮论文

当代教育思潮论文

论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 要:孔子,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有教无类的大众化教育,强调德育和智育的有机结合,总结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和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身体力行的倡导乐学和终身教育,期望通过教育培养士和君子推行德政礼治,构建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他首先开启了私人讲学,并加以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关键词:孔子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一、孔子生平

贵族出身:孔子的祖上是殷商王室的后裔,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灾逃到鲁国的陬邑定居。叔梁纥是孔子的父亲,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圣人降世: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儒略历公元前551年,格里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申时于陬邑昌平乡诞生。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yú dǐng,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早年经历: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征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迎娶了宋国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步入仕途:鲁昭公十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鲁昭公十一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鲁昭公十七年,郯子来到鲁国朝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出仕修经:鲁定工六年,孔子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众多弟子跟着他走遍各国,跟随他学习。鲁定公十一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鲁国大治。

周游列国: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而在下一年又回到鲁国。鲁哀公二年,孔子再次从鲁国来到卫国,之后去到离开卫国经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和叶国,鲁哀公七年,孔子又回到卫国。驾鹤西归: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

二、思想来源

(一)源于民本主义的“仁”的思想

孔子学说是仁学, 它源于民本主义, 其主要内容是继承西周以来的敬德保民思想。仁学是孔子首创的, 但“ 仁” 字却早就出现在孔子之前。《尚书》《仲馗之浩》有“ 克宽克仁, 彰信兆民” , 《大甲》有“ 民阁食怀, 怀于有仁.” 《泰譬》有“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孔子继承了他以前的仁的思想, 最终把仁发展、完善成为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仁在孔子思想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它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人道主义。孔子非常重视人和人的社会作用, 他第一次把人们对子社会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归之于伦理。事实上, 他所希望的社会就是要有一个圣君、贤臣、好民。由此社会观出发, 提出了“ 泛爱众而亲仁” 的思想。孔子的人道主义, 在当时客观地起到了照顾人民利益的作用, 很自然地把人与君, 人与臣, 臣与宕, 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起来, 使得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达仁是修身的目标。

理想人格。它侧重于人格完善, 以扬真善、美, 抑假、丑、恶为宗旨, 通过人的自觉行为去追求仁, 确如“ 民之于仁也, 甚于水火。”(《论语·卫灵公》下引《论语》不再注明)孔子的理想人格主要反映在他对圣人, 君子, 仁人, 成人的寄托上。他把人所具有的最美好的品德都集“ 君子”一身。这种借助自觉力量去求仁的功夫, 完全区别于宗教式的盲目信仰。孔子一再宣称是个人的气节与操守, “ 可以托六尺之孤, 可以寄百里之命,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任重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 “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人, 有杀身以成仁。” “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一句话, 孔子的理想人格就是要做仁人, 使得人的世界观与理想紧密结合, 融为一体,井由此形成了孔子思想伦理型的特征。

协调作用。由上述人道主义, 理想人格所规范的行为准则, 必然构成一种以人格完善为目的的, 具有一定广泛性, 并为人们所容易接受的心理结构, 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这种协调关系就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和“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两句话。这样所达到的一种思想境界是崇高的, 逾几千年而不衰, 并深深凝聚在民族精神之中。成为有别于其它国家和民族的中国人民独有的美德。

(二)源于宗法制的“礼”的思想

“礼” 产生于氏族公社后期的宗法制, 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直接来源。章学诚讲:“孔子 之大, 学周礼一言可以蔽其全体。”

孔子的礼, 大则治理国家之大法, 小则为人处事之礼貌, 它有三个主要特征。尊卑之序。这是孔子礼的核心, 孔子终生恪守周礼, 尤其是在对待君、巨、父、子关系方面, 表现的更为尽致。《论语·乡党》篇记叙孔子过君位, 虽然君并没有在那里, 只是一个空位子而已。可他仍然毕恭毕敬, 面色矜庄, 言语中气不足,憋着气好像不能呼吸一样,一直到退住堂屋,面色才稍微放松。

节己修身。孔子把礼为节序又应用到节己修身方面,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他非常注意强调人们要“ 忠” “ 信” “ 义” “ 让” “ 敬” 等。对于这些内容, 孔子并不是单单对上层统治阶攀西宣的厂对所有的人都是适用的。孔子的礼不象过去的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 而是广泛于所有民众之中, 大家都有行礼达仁的权力, 从天子以室庶人都被制约在礼之中`、因此犷这种礼的下放,严格讲来也是提高庶人的地位, 不管什么人, 只要按礼去规范自己的行动, 井在能近取譬中告达仁, 都可以成为高尚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孔子的社已经不再是专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专利品,而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则。

仁礼的相互制约性。仁是内容, 礼是形式, 仁礼是矛盾的, 又是一致的。礼是宗法制的产物, 其实质是它的等级性、保守性和由此表现出来的反动性。仁是在原绍民本主义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有其明显的民主性和由此荞现出来的进步性。因此, 从客观上讲, 仁的民主性无疑要冲击礼的局限, 而礼的保守性义必然午方百计地限制仁的民主性。

(三)无过无不及的“中庸” 思想

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 是孔子学说的哲学方法, 也是孔子的唯物主义思想部分中最核心的内容, 是辩证法在孔子思想中的典型运用, 中庸贯穿了整个孔子思想体系。

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他认识客观世界和修养主观世界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方法。最能反映孔子中庸思想的是孔子答子贡的一段对话: 子贡问: “ 师与商也孰贤” , 子曰: “ 师也过, 商也不及。” 曰: “ 然则师愈与? ” 子日: “ 过犹不及” , 孔子认为, “ 过” 与“ 不及” 都不是中庸, 这就如同我们现在讲“ 左” 与“ 右” 都不好, 最好的则是把握两端, 取其中间。当然, 这里的中间不是一个简单的长度概念, 并非刚好二分之一处, 实际上是恰到好处, 即适中。

中庸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极为丰富。在人伦方面, 它体现了一种美德;在教育上, 则主要反映和体现在“ 性” “习” 之间的辩证关系方面;在评价人方面, 中庸则表现为“ 无求备于一人”;在施政方面, 中庸财表现为宽猛相济。

(四)“天下为公” 的大同思想

大同思想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形成一个完整的孔子思想体系, 它是一个奋斗目标, 是纲领, 寄托了孔子的远大政治理想, 是孔子入仕行道,终生为了奋斗的最终目的。

孔子基于对远古社会的道念和对当时社会的示满弓片以人道主义为出发点, 借助神话传说的内容、形式, 继承和发扬了和、同、平、均的思想, 构画出了一个以“ 天下为公” 为主要侍征, 老安, 少怀, 友信的社会扩客观上反映了被压迫者的愿望与要求。关于这方面的内容, 《论语》中已经很多, 但更完整和有代表性的,还是《礼运·大同章》。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

(一)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1)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

播学于平民:不分贵贱、贫富、等级 播学于四夷:不分地域、种族 2)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南郭惠子)

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括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子贡)(《荀子·法行》)

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

(二)教育作用

1、教育的社会功能

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

2)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

2、教育的个体功能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

2)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阳货 》)

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4)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

(三)教育目标

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

2)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子路》)3)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

(四)教育内容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

1、道德教育内容 礼与仁: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2)伤人乎?不问马。(《乡党》)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孝悌:

1)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学而》)2)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学而》)3)孝慈则忠。(《为政》)

忠信:

1)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

2)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子路》)3)民无信不立。(《颜渊》)

2、知识教育内容(新六艺-六经)

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2)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3)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

(五)道德教育

1、德智关系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

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2)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2、德育过程

知:有德者必有言。(《宪问》)情: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子罕》)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意: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卫灵公》)

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

3、教育原则与方法

立志乐道: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自省自克: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改过迁善:

1)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2)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张》)

(六)教学原则

1、启发诱导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八佾》)

2、因材施教

1)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四书集注》)2)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雍也》)

3、学思并重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4、温故知新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谦虚诚实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七)论教师

1、言传身教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

3、循循善诱

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子罕》)

作为一个未来教育者,一个未来的教师,我们首先要做好榜样,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教师要教好学生,要是学生学好,就要身体力行:即要求言行相顾、言行一致。孔子认为道德认识的真假与深浅,依靠道德践履的检验证实。就要广于见闻:即要博学,学识要广。就要教学相长:即孔子认为师生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可以互相启发,在教学上收到良好效果。子游在武城当行政官,治理很有政绩,孔子参观,听见弦歌之声,笑着说“割鸡焉用牛刀”。在孔子看来礼乐制度用于治理国家,治理武城这样的小地方是大材小用。子游听到后说:“以前我在老师那里收到的教育,君子学习礼乐,就会有博大胸襟去爱别人,小人学了礼乐,就能懂得道理,容易听从指挥。”孔子听后说:“前言戏之耳。”说刚才是孔子自己和子游开的玩笑。还要克己内省,即勇于面对学生,承认自己的不足等等。

因此,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做好榜样,还要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不仅要为学生解惑,还要为自己解惑,提升自己。同时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贡献,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良好发展,为现代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孔子的教育思想就为教育者如何不断地完善 发展自己?如何促进他人、奉献他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论指导。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者的作用,他们在教育的指引以及教育方针、政策的实施、实现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促进现代教育的实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现代教育事业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方延明.孔子思想的四个来源和四个组成部分.求索,1985年第五期

第三篇:当代社会主义思潮论文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和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空前活跃,这些纷繁缭乱、复杂多变的社会思潮对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当代社会主义思潮论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思想界出现了多种影响广泛的思潮,诸如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等。这些思想鲜明表达了不同社会群体、阶层在急剧变动的时代的愿望与感受。当代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力军,是时代的敏感者,更是被时代冲撞和牵掣的前沿主体。由于当前多元社会思潮碰撞交锋,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青年大学生非常容易陷入主体性困惑中,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成才,特别需要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使他们拥有充满阳光,积极向上的人生。因而,研究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和根据这些影响制定相关的对策,对大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的信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与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学生;影响;对策

一、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涵义

社会思潮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建立在特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上,在某种范围之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并具备某种相关的理论形态,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趋势。具有重复性、政治性、现实性、群体性、可引领性的特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在文化领域中的反映,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精神表现,反映了不同群体与阶层在当前社会变革中的感受、期望和经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各种思潮不断产生,它们之间相互碰撞,交流传播。使当代中国思潮除了具备了政治性、群体性、现实性等一般特征的同时,又具备了自己不同于其他思潮的特质,如:既有生态主义思潮爱国主义思潮等进步的、正确的社会思潮,又有一些诸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思潮。它们此消彼长,互相对立,对社会产生不同影响。

二、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社会思潮对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理想信念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稳定时期,受其影响更是深刻。作为对社会思潮最敏感的人群,当代社会思潮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正确的因素给他们以思想熏陶、推进其社会化的进程、激励青年大学生为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而积极奋斗;另一方面,消极甚至错误的因素则会严重阻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与社会发展。

(一)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维

当代社会思潮多种多样: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文学、艺术……内容无所不包无所不论,为当前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大餐。首先从思潮所涉及的内容方面,既有关于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性问题,描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为未来勾画蓝图的思想,例如全球化思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化思潮等;又有审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缺陷,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路径的思想,如民主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危机理论、新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等;另外有些思潮还从价值伦理的视角研究公平与正义、民主、和谐、善与恶、美与丑,而后现代主义从反思的角度质疑资本主义现代文明更是引起特别关注,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当代社会思潮内容丰富,种类多样,视角独特,使大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开阔,分析问题的思路得到了拓宽,使他们更能够多角度的思考现实问题。

(2)增强了民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一方面,热爱国家,关心民生及政治责任感等多种社会关怀在大学生身上始终体现着。在与社会思潮相关联一些生命价值、事业追求、政治理想等方面,相应地表现为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立志报国,理性的克服灰色文化中的过多的如存在主义、现实主义和个人主义等消极成份。另一方面,在高校强调办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的指导下,开辟和疏通各种渠道反映广大师生利益需求,当代大学生的愿望和要求基本能够充分表达。受到相关社会思潮影响,各高校以学生为中心,开辟多种渠道满足学生需求,同时,随着利用网络、论坛等大众媒体,表达利益诉求的日益增多,大学生的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意识明显增强。

(3)提高了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开放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是也更加多样化、全方位。特别是随着网络和手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变得多样化,这样的变化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风险,同时也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来比较与鉴别。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同时更有助于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在客观上达到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妨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理想

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本质上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同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社会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它作为目前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思潮,其主要表现就是思想上的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推崇个人自由,实现自我价值,反对外在干预,主张自由竞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观点对青年大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它促使很多大学生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严重妨碍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与理想。

(2)消费主义倾向呈现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从我国封建社会到近现代,一直是人们信奉不疑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来,由于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受到了严重冲击,同时也在多方面的影响到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首先,消费主义导致了大学生盲目从众、竞相攀比。如追求名牌,崇尚档次等。受到消费观念的误导,引发了大学生盲目消费行为,充斥校园的每个角落的攀比消费、超前消费、媚俗消费、赶潮消费、“面子”消费、等高消费行为更是屡见不鲜。其次,消费主义思潮对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起到了阻碍的作用。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的强烈性与无节制性使大学生变得贪图享受、独立性差、讲排场、爱慕虚荣等,遇到问题总是习惯性倾向拿金钱去衡量与解决,而失去了自己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最后,消费主义思潮还是导致大学生走向犯罪道路的一大原因。由于受到强烈的消费欲望、嫉妒性的攀比意识的影响,引发了一些大学生在物欲面前失去自制力,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3)价值取向唯功利化

市场经济的目的是追求利润。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的弊端充分显现,轻过程,重结果,因此造成了多种社会病与心理病,例如贫富差距拉大和急功近利等。这种市场不仅在经济领域形成重要影响,还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青年大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急功近利的社会心理的熏染,他们都期望迅速成长、建功立业,不可否认,一定的功利心理可以激发青年大学生自立自强,锐意进取,奋发图强,进而开拓自己的幸福生活,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然而过分地急功近利,会不可避免地腐蚀着不少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其陷入功利主义的迷途。从而使价值取向唯功利化,失去了自由追求全面发展的向上心理。

三、大学生正确应对社会思潮的对策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谐社会。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思潮并存是客观事实,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面对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的特征,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的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大德育教育。

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所以需要对这种力量进行正确引导,发挥其对大学生接受新思想、修身明德、立言正行的重要作用。因此,要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来大力营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组织融思想、学术、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哲理深刻、富有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了解国情民意,了解外国与中国,了解历史与现实,从而使他们摆脱颓废虚无的后现代主义、吃喝享乐的消费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同时为大学生提供多种思想交流的平台,让他们通过自由、平等的对话、讨论,来表达对当代社会思潮的认识与理解,使他们学会在思想的碰撞中多角度来思考问题,得出对社会思潮的正确认识。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识别能力

首先,大力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使大学生掌握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研究、解决问题。要加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消除大学生对消极的社会思潮的神秘感、新奇感。在此基础上,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用开设选修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来研究和回答学生关心的各种社会思潮,并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讨论。让学生在学习与对比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发挥其主动性与积极性,自觉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及发展奉献聪明才智。其次,要通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先进社会思潮、抵制不良思潮,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5,12.[2]陈学明:当代中华民族主义与青年政治社会化[J].理论与改革,2005(6):10-12.[3]查国平:全球化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惟政治教育立异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4]侯惠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凤凰网,2011-10-11.

第四篇:科学主义思潮小论文

社会科学是立国治国的根本,社会科学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科学主义思潮小论文,欢迎阅读。

科学主义思潮小论文一

浅析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

摘要:一流大学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包括政府及学校制定的各项政策与办法。政策与办法的合理制定与实施,能够促进大学的良好发展,继而使得大学促进社会的进步。本文以“985”高校人文社会科研奖励办法作为研究对象,对人文社会科研奖励体系及办法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奖励体系与办法进行补充与完善。

关键词:“985”高校 人文社会科研奖励办法

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在其《沉思录》中庄严宣告了科学研究与人类理性的伟大与光辉。毫无疑问,科学与理性不仅推动并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也将照耀和指引人们继续阔步前行。最近,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报告发现,在近30年的时间里,MIT通过科研所创造的收益相当于世界第十一大经济体的收入,这无疑彰显了科学研究巨大的造富能力。虽然,较之于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文与社会科学不能直接创造经济财富,但它启蒙大众思想,狂掀社会思潮,再造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

同样,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国家政策的引导

1986年11月颁行的《国家教委科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试行)》,而后由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在1992年下达了《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文件,从而保障了我国人文社会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此后,国家教委在1996年、2002年、2006年2011年分别颁行了旨在发展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相关文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分别在1993年、1997年、2001年、2007年颁布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有效的规整了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与发展。另外,教育部在2003年、2008年分别颁行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鉴定和结项办法》,极大的提高了研究项目的质量和推广率。

参照相关统计数据,201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标课题有135项,2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共2136项;[1] 2012国家社科基金共受理申报课题25243项,比2011年增加4061项,增幅为19.2%,共有3291项课题获得立项资助,其中重点项目160项,一般项目1806项,青年项目1325项。今年立项总数比去年增加408项,平均立项率为13%,比去年降低了0.6个百分点。重点项目每项资助25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的资助强度均为15万元。在所有立项课题中,高校系统共立2861项,占总数的87%。[2]

尽管如此,但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人文科学研究还处于落后地位,研究领域单

一、科研实力薄弱、发现与创新不足,这就需要加快人文科学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在2000年第一期的《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了由众多专家、学者参与的一篇笔谈,题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科学》,其中包括夏勇、袁行霈、林非、谢冕、茅于轼、孙立平等人。他们分别从自己的学科领域分析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各学科在新世纪需要开拓的新领域、新课题;值得研究、借鉴和采用的新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学术研究应遵守的学术规范。这些都切合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实际问题,意义非凡,任重而道远。

据此,国家教育部在2002年5月21日颁行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3]其目的在于表彰先进,鼓励创新,进而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教育部在2009年3月12日又重新颁布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4]在发展方向、指导思想、奖项设置及评选等内容上作了修改与补充,使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奖励方式与方法更加科学化。

另外,为贯彻中央精神,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大举措,教育部、财政部自2003年开始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调动了高等学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进一步繁荣发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在2004年1月5日年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5]《意见》中共提出六点,分别就任务、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建设工程、体制改革、科学队伍建设到等方面作了说明,随后在5月29日胡同志发表题为《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重大紧迫的战略任务》的讲话,[6]他强调要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一个新的更大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其后各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 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于2011年11月7日制定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 年)》。[7]这些充分显示出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日益重视。

三、结论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成绩的背后也存在着问题。我国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资源分配不均、资源利用率不高、项目与课题至上等问题,这与国家人文社会科研奖励政策的出发点相违背。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案与奖励措施,没有让相应的科研奖励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所以,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奖励方式、方法乃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领域的当务之急。

科学主义思潮小论文二

浅议社会科学方法论演进

摘 要:与“科学方法论”相对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学说是一种现代的产物,从纯理论上说,它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最终确立主要得益于莱布尼茨、休谟、康德和韦伯等哲学家以及实证主义和新康德主义两大哲学思潮,莱布尼茨和休谟对不同真理和知识所作的区分,休谟和康德对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自然领域和自由领域所作的著名的勘定,是为社会科学方法论之源起,康德之后,实证主义和新康德主义哲学家从不同的哲学观念和研究进路进一步推进了方法论的研究,奠定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此后,德国哲学家韦伯在前贤的基础上对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使得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得以最终确立。

关键词:社会科学方法论;康德;新康德主义;韦伯

自从苏格拉底提出探求真理的“辩证法”方法以来,方法论就一直是哲学认识论的重大问题,不过,近代以前的哲学家大都是方法论上的统一论者,他们认为人类无论研究自然、研究人、还是研究社会,其研究方法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都是方法论上的一元论者,他们无法想象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会有在原则上根本不同的研究方法。近代以后,一元论受到挑战,这种挑战源自两个背景,一个是科学方面的,另一个则源自哲学。从科学方面说,近代自然科学的崛起和胜利,使得科学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同时也出现了对这种科学方法的反弹,特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也日益凸现;从哲学方面看,近代认识论的特有论说,特别是其有关事实与价值的观点从哲学层面催生了社会科学方法论学说的产生。当然,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本文撇开了科学方面,仅从哲学方面作一些粗略的探讨。从哲学方面说,始于莱布尼茨、休谟等人的知识分类说以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区别的观点是为社会科学方法论之源起。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源起

哲学家们很早就对各门科学知识进行过分类,比如,亚里士多德就把各门科学分为理论的、实践的和制造的三大类,但它并未促成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诞生,这主要是因为,(1)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知识分类说大都是基于研究对象的;(2)这种分类并未触及价值判断的特殊性问题;(3)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哲学家都是方法论上的一元论者,即都认为各门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宏观上和根本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而自莱布尼茨以来,近代哲学家提出了一种不同于古代的独特的知识分类说,正是这种知识分类说以及相关的价值判断问题成为了社会科学方法论得以成立的前提。

与古代的知识分类说不同,近代的知识分类说不是基于研究对象的不同,而是基于一种判断、一种知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的不同,莱布尼茨率先提出了这种知识论,他说:“有两种真理: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它们的反面是不可能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它们的反面是可能的。”①莱布尼茨的“两种真理论”意味着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真理,一种是推理的、必然的知识,这种知识只需要依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即可证明为真,而且必然为真,另一种是事实的、偶然的知识,这种知识则需要借助外在的经验观察才能确定真假,而且这种真只具有或然性。

休谟则提出了与莱布尼茨几乎完全一致的知识分类理论,休谟说,科学知识或者是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如数学和逻辑等形式科学。但与莱布尼茨不同的是,休谟知识分类说的本义是要明确科学知识的定义和范围,以表明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非科学,从而把一切非科学的东西从科学领域中清除出去。为此,他更进一步提出了将“是”与“应当”、“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作出严格区分的观点,即人们不可能从“是”推出“应当”来,“是”的判断(事实判断)与“应当”的判断(价值判断)是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判断,因此,必须严格区分作为科学研究的事实领域与作为道德研究的价值领域(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科学)。这样,休谟不仅进一步确定了基于判断之真理性的知识分类说,而且凸现了现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一个核心问题——价值问题。

莱布尼茨和休谟的上述观点在康德哲学中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和深化,康德将知识分为先天分析知识、后天综合知识以及康德所独创的先天综合知识三大类,前两种知识分别对应于莱布尼茨和休谟的观念关系的必然知识和事实关系的或然知识,由于康德认识论的原意是如何证成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因此在这三种知识中,康德本人更重视第三种知识即先天综合知识,整部《纯粹理性批判》可以说都是对先天综合知识的论证,然而出乎康德意料的是,他的认识论中的前两种知识,先天分析知识和后天综合知识却得到了后世哲学家更多的认同和研究。

另一方面,康德的认识论有一个与休谟相同的目的,即为科学定性和划界,他是通过对人类理性认识能力的分析来进行论证的,康德一方面论证了科学(康德把它叫做“理论理性”)的价值和意义,在经验的范围内,科学真理(理论理性)具有普遍必然性,但若超出了经验的范围则科学(理论理性)必然陷入二律背反,成为一种先验幻象,这说明科学(理论理性)及科学真理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在科学的范围之外还有一片广阔的领域,这就是价值世界(康德把它叫做“实践理性”),康德与休谟一样,敏锐地触及到了科学的有限性和价值问题,但与休谟排拒价值世界不同,康德认为正是因为科学(理论理性)的有限性使得价值(实践理性)成为必要和可能,此所谓“扬弃知识,以便为信仰留下位置。”②在康德哲学中,在科学(理论理性)的范围之外是广阔的价值(实践理性)的领域,而且与科学(理论理性)的经验性、必然性相对应,人类的价值(实践理性)领域则是超验的、自由的王国,其重要性甚至在科学(理论理性)之上。

因之,康德不只是区分了科学和价值,而且从哲学上对这两大领域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此举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极为重大,因为,在康德之前,人们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区别虽然早有认识,但这种区别 “并没有从基础上以哲学的方式建立起来。人们一般认为,一切知识都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由于自然科学的成就,特别是逻辑、数学和物理学知识的确定性,这些科学的规范、原则和哲学基础似乎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切科学知识的准则。就认识论而言,康德并没有超出这样一种观念。但是,康德的伟大之处在于为人的行为的可能性留出了一块自由的畛域。哲学所要证明的,不仅包括人们达到对于自然的普遍必然的认识的可能性,而且还包括人们意志自由的可能性,也就是独立于自然法则的自由法则的可能性。康德的这一观点虽然尚未涉及文化科学的各种具体学科,也未涉及文化科学一般方法论问题,但是为一切主张文化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思想提供了最基本的哲学根据,这就是人的行为的自由本性,人的行为以及由这种行为构成的社会的历史性。”③

综上所述,莱布尼茨以来的认识论有两个重要的观点,1,基于知识的形式特征(与经验有关还是无关)和真理性(必然真理还是或然真理)的近代特有的知识分类说,这种知识分类说将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经验无关的、具有必然性的逻辑——数学知识,另一类是与经验有关的、只有或然性的经验知识;2,与这种知识分类说密切相关的“价值论”,休谟和康德都区分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在科学领域之外划出了一片价值的领域,“价值论”特别强调了与逻辑和事实判断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不同,价值判断是主体的和主观的领域。近代认识论的第一个观点将包含了价值判断的社会科学排除在自然科学之外,不管作出这种分类的哲学家的主观意图如何,它在客观上确认了存在着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社会研究,导致了社会科学的独立存在。第二个观点以“价值”统摄社会科学,这不仅点出了社会科学的根本特征,而且对“价值判断”的分析讨论日后也成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命题,因此近代认识论的这两个观点事实上构筑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前提。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奠基

康德等人区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观点是社会科学方法论得以建立的起点,也是一个获得今日学术界广泛认同的观点,但进一步而言,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事实与价值之分?特别是应该如何看待包含价值判断的社会科学?则又是一个引发了广泛争议的问题,由是而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潮,因而康德之后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是沿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路径发展的,一种是主张社会科学科学化的实证主义,另一种是主张社会科学特殊性的历史主义,两种思潮都建基于休谟和康德的理论之上。

广义的实证主义包括圣西门、孔德、密尔、斯宾塞、马赫及逻辑实证主义等一系列人物和思潮,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科学主义倾向的哲学思潮,实证主义继承了休谟和康德哲学中有关只有逻辑和经验研究(自然科学)才是科学,价值判断并非科学的著名观点,从这一基本理念出发,实证主义认为,价值判断和社会科学或者根本就不是科学,或者必须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整合和分析。而自然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除了研究对象上的原因以外,研究方法上的优越性是一个关键因素,这种优越性使得自然科学的原则、规范和方法应该而且事实上是一切知识的准则,因此,社会科学要成为科学,只有使用统一的自然科学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实证主义与古代哲学家一样是方法论上的统一论者,认为只要是真正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就既可以认识自然,也可以认识人和社会。实证主义并未承认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社会科学研究有何特殊性,但实证主义仍对社会科学方法论有以下几项贡献:

1、实证主义专门探讨了科学研究(包括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2、实证主义强烈主张社会科学应与自然科学一样具有经验性和科学性;

3、具备了科学性的社会科学同时也应该是客观的、价值中立的。

对社会科学方法论作出了更大贡献的是新康德主义,这主要建基于这样的事实,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自然事实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之间存在着重大的、甚至是本质上的差异。相对于无目的、无意识的自然事实而言,社会事实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意向性,因为社会事实都是人类行为的结果,而人类行为的主观性、能动性、选择性和价值性都是客观的自然事实所不具备的。而且由于这种区别,自然科学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如实验法等实际上也无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加以运用。所以,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除了运用与自然科学相同的一些方法以外,也应该存在不同于自然研究的、社会研究的特定方法,也即有一种所谓“社会科学的逻辑”,新康德主义正是从这里出发,肇始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

首先是狄尔泰,狄尔泰一生的伟大抱负是完成所谓“历史理性批判”,他对历史和历史科学的独到见解开启了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真正建构。他先从存在论的角度区分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狄尔泰看来,以历史事物和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与以自然事物和现象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有着原则区别,自然科学以外在的物理世界为研究对象,而人文科学则以人的内在生命、人的精神世界为研究对象,自然的物理世界本身没有意义,或者其意义需要人去赋予,而人类生活则是有意义的,由于这种区别,因此,从研究方法上说,“在自然科学中,任何对规律性的认识只有通过可计量的东西才有可能,……在精神科学中,每一抽象原理归根到底都是通过与精神生活的联系获得自己的论证,而这种联系是在体验和理解中获得的。”④这就是说自然科学通过感觉、思维等外在的认识方式来进行,它是用因果关系描述和解释的科学,而人文科学则应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内在地去领会,它是用将心比心式的心灵交互来体验的理解的科学。“社会事实是被人们从内部理解的。我们可以根据对我们自己状态的观察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它们在我们之中再现。我们理解它们,就可以通过爱和憎,通过我们激情的变换,而使历史世界再现。”⑤

与狄尔泰从存在论角度研究人文科学的特殊性不同,新康德主义西南学派的代表人物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则主要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探讨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社会科学)的区别。文德尔班认为,由于自然“规律”是始终存在、反复出现、不断起作用的东西,因而自然科学使用普遍化的方法,目的在于寻找自然界的“规律”、“齐一性”、“共相”、“不变的形式”,它是“制定规律”的科学。而历史“事件”则只有一次性、个别性和独特性,因而社会历史科学则使用个别化的方法,目的在于把某一过去的事件栩栩如生地再现于当前的观念之中,它是“描述特征”的科学。

李凯尔特进一步从质料和形式两个方面区分了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所谓“质料的分类原则”即从研究对象上来划分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李凯尔特认为自然是那些从自身中生长起来的、自生自长的东西的总和。文化则或者是人们按照预定的目的生产出来的。在这里,价值是区分自然和文化的标准,而所谓价值就是独特性,一切自然的东西都是普遍的、重复的,因而没有价值,都不能从价值的观点加以考察。反之,一切文化产物之所以具有价值,在于它们的独特性,它们的一次性发生过程。⑥ 与“质料的分类原则”相比,李凯尔特更强调“形式的分类原则”,即从研究方法上来对科学进行分类。从研究方法上说,自然科学是试图从事物的普遍因素中形成普遍概念,因此,它必须采取“普遍化的方法”。文化科学所面对的是特殊的、一次性的研究对象,因此,它就只能采用“个别化的方法”。当我们从普遍性的观点来观察现实时,现实就是自然;当我们从个别性和特殊性的观点来观察现实时,现实就是历史和文化。

新康德主义从康德关于自然领域和自由领域相区别的观念出发,论证了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之相互区别在存在论(狄尔泰)和方法论(李凯尔特)上的内在根据,指出了历史事实和文化现象与自然事实相比所具有的诸多特殊性,如价值性、个别性等,第一次明确地从学科类型上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文化科学)区分开来。同时,新康德主义还对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比如:狄尔泰对“意义”的分析、对神入型理解的阐述,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对“价值”的强调、对个别化方法的探讨等等,这些成就一方面正式开启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另一方面,其中的许多观点后来都成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原则。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确立

如果说新康德主义开启了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的话,那么,20世纪德国最伟大的思想家韦伯则把这种研究向纵深推进,并最终确立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框架和研究原则。

韦伯的方法论思想异常丰富,涉及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几乎所有的关键问题,首先是如何界定社会科学,划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界限,在这一点上,韦伯基本上接受了新康德主义的观点,认为社会科学应从存在论和方法论两个方面加以界定,社会科学既有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更由于有着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而有其独特性。

其次,如何看待价值问题。自休谟、康德以来,“价值”乃是不同于“事实”的另一种判断和另一个领域,是社会科学得以成立的基本前提,新康德主义更是以价值论为中心来建构人文社会科学,无论是韦伯时代还是在现代,价值问题都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问题,韦伯在价值问题上的观点是一方面强调价值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反对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反对用寻找“规律”等来取代社会科学在对象和方法上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反对德国唯心主义,坚持社会科学也是一门客观的经验科学,不赞成用直觉等含混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具体而言,韦伯的基本主张是试图将“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在方法论上统一起来。

韦伯认为社会科学首先是“价值关联”的,这表现为价值是社会科学形成的先决条件,也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别所在,同时,“价值关联”也表明社会科学家必定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念的背景下去从事研究的,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目标的确定与研究者的信仰、利益和偏见等密切相关。因此,价值关联既是建立社会科学的前提,又是解释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兴趣的根据,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分析则是价值关联的具体化,它具体地揭示了文化意义之所在,它们是经验分析必不可少的前提,但还不是经验科学本身。

如果说“价值关联”是社会科学得以确立的基本前提的话,那么,“价值中立”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它向社会科学提出了一个客观性的要求,这种要求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要求是一致的。区分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将价值判断从科学认识中剔除出去,这个由休谟率先提出的原则在韦伯手上得到了明确而系统地阐述。

韦伯认为,前述价值关联的有效性只限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确立,它不能代替对实在所作的科学分析。韦伯一方面通过一些具体事例,如对当时流行的工团主义理论和信念的分析阐述了科学与价值的分野,另一方面,在《“价值中立”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中的意义》和《社会科学和社会政策中的客观性》等文中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应把纯粹从逻辑上可推演的断定和经验事实断定与实际的伦理价值判断或哲学价值判断区分开来,这种观点是正确的。”⑦因之,“价值中立”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论原则表达了三种规范,(1)必须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区分开来,(2)价值判断无法取代科学认识,(3)科学知识也无法得出有关价值的结论。“价值中立”表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必须追求真理,必须满足客观性要求,学者不是先知,教师不是宣传家,讲台不是布道所,韦伯反复强调的这个原则如今已成为社会科学界大多数人的共识。

韦伯“价值中立”说的另一个意蕴是社会科学的价值论域没有事实领域那样的客观真理,一切价值都是相对真理,无法在终极的意义上比较高下,价值论域是“诸神彼此之间永无休止的斗争。⑧真、善、美是无法统一的,正所谓“一事物之所以为神圣,不但不因其为不美所妨碍,而且唯其不美,方成其为神圣……一事物之所以为美,不但不因其有不善之处所妨碍,而且唯其有不善之处,方成其为美……一事物之可以为真,不但不因其为不美、不神圣、不善所妨碍,而且唯其为不美、不神圣、不善,方可成其为真……”⑨因此,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和终极信仰都是平等的,哪一个都无权宣称具有绝对的正确性和优先性,禀持不同价值信念的人均应相互理解和宽容。

韦伯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另一个贡献是提出了“理解”和“理想类型”两个研究范式。韦伯认为,“理解”或是合理性的,即逻辑的或数学的理解;或是神入的,即对他人心理和行为的重新体验。韦伯着重分析了神入性理解。神入性理解的必要性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如价值观念、终极目标、激情行为及所有的非理性行为都很难用逻辑的方法来解释,而只能作神入式的理解。神入性理解的可能性在于在大致相同的环境下,人们会产生大致相同的内心活动,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分析在被理解者所处的情景中将会出现的内心活动来类推他人的内心活动。当然,由于这种神入性理解不具备合理性理解的逻辑明晰、普遍性和规范性,因而其正确性和有效性始终是有争议的,不过,正如安德列斯基所说,尽管神入性理解有种种局限,但若无神入性理解,社会秩序在几秒钟内就会崩溃,因而它是无法从社会科学中排除出去的。⑩

“理想类型”是韦伯提出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另一个范式,韦伯认为,由于研究者面对的社会事实纷繁复杂,要做出接近真实的研究颇为不易,因此需要建构一套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概念系统,它是从历史事件中抽取和归纳出来的一种概念构架,是为了透视实在的因果关系而构造的非实在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类型”。韦伯的“理想类型”论以及韦伯在他自己的研究中提出的几种“理想类型”:如新教伦理、科层制、三种统治形式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显示了巨大的力量,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因休谟和康德提出事实和价值的分野而肇其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到韦伯时代已完成了初步建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已经建立起来,并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比如,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分离在今天已是学术界的共识,也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分类标准,经济学据此就有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之分。又如,根据价值中立的研究原则,现代社会科学家都力求避免用价值判断来代替科学的实证研究,以求得研究结果的客观公正。另外,价值与事实的不同还表现在价值判断并没有事实判断那样的客观性,各种价值具有不可公度性,而社会科学研究又无法回避价值判断,因此在价值问题上,社会科学家要坚决反对和摒弃唯我独尊的沙文主义,坚持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和平等对话的原则。

总括本文,从休谟到康德、从新康德主义到韦伯,现代社会科学方法论由是得以建立。

引文注释

① 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商务印书馆,1975:488.② 杨祖陶,邓晓芒编译.康德三大批判精粹[M].人民出版社,2001:59.③ 韩水法.韦伯.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8:37-38.④ 转引自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人民出版社,2000:125.⑤ 转引自韩水法.韦伯[M].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8:40.⑥ 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M].商务印书馆,1986:20.⑦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杨富斌译.华夏出版社,1999:100.⑧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杨富斌译.华夏出版社,1999:28.⑨ 转引自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255.⑩ 转引自韩水法.韦伯[M].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8:69.

第五篇:保守主义思潮

保守主义思潮

保守主义是西方社会的右翼政治思潮,也是西方社会的主流政治思潮之一,历久而不衰,在当代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保守主义来源于法文conservateur,是波旁王朝复辟时保王派的创造。保守主义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保守主义?顾名思义:“保”就是保持现状与稳定,“守”就是守住传统和秩序。进一步说,保守主义认为信仰高于理性,传统高于科学,等级高于平等,集体价值高于个人主义,神的法则或自然法高于世俗法;保守主义还认为现行的社会形态,尤其是对权力、财富和地位的分配,都是“存在即合理”因而是值得保存的。因此保守主义反对变革,尤其是激烈的变革,当然最反对革命。事实上,历史上保守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就是由革命或激进变革所引发的反动,例如伯克的理论核心便是针对法国革命及其思想渊源启蒙运动的批判;而保守主义的另一位主要思想家哈耶克的主张也离不开对罗斯福“新政”及其指导思想凯恩斯主义的抨击。

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

保守主义思潮虽然始终存在,但却并非一直占上风,只是掀起过几次浪潮。

(一)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近代保守主义形成近代意义上的政治保守主义出现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即18世纪末。其特点是反对革命,反对革命中涌现的民主潮流,反对激进主义和理性主义,斗争的焦点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

保守主义的鼻祖为英国思想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著有《法国大革命反思录》(1791)、《诉诸我党老前辈》(1791),都猛烈攻击法国大革命。伯克不仅不反对自由主义,而且标榜自己追求自由。他认为英国治理国家的经验是“保留了合乎自然的方法”。经验教导人们,除了世袭王位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方法能够“使我们的自由得以经常地延续下去,并作为我们世袭的权利而保持神圣性。”

他说:“我也并不排斥变动,但即使当我改变的话,那也是为了有所保存。”保守主义并不拒绝变革,更不反对变革,而是主张渐进的变革。

他否定启蒙学者的理论,认为其最大错误就是把人的理性抬到不恰当的高度,而忽视了人的非理性的一面。

他认为革命中涌现的民主潮流必然流于暴民政治,出现无政府状态,造成政治退化。在他看来,合乎自然的国家不是平民政治,而是贵族政治。把许多天赋不等的人集合为一体,必定要以智能较高的人为领袖。

(二)19世纪中期:保守主义浪漫化

19世纪初,由于拿破仑的失败,波旁王朝复辟,欧洲大陆革命潮流下落。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确立,另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弊端的暴露,以及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出路似乎就在于削减平民与政党对政治的影响,加强行政权力。这就使得保守主义一度占据优势。其集中表现是历史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特点是反对民主政治,拥护君主制度,主张集权与国家主义。

这一时期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贵族波纳德(1754—1840),他认为,社会是同类的聚合,是三个元素(权利、权利的执行者和服从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民主政治中,虽然大众可以议论国家事务,但最终作出决定的仍是一个特定的掌权人物。君主政治和民主政治的区别只在于,前者决定意志的是一个固定的人,后者却不固定。所以君主制比民主制稳定。稳定是秩序的必要前提,而秩序是人类自我保存的前提。君主制是合乎自然的制度。他强调,贵族是一种义务,一种职责,是行使最高权力的工具。平等违背自然规律,与秩序的基本原则不相符合。保守主义者反对平等,认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根据人的能力分配任务的等级制度才是“真正的平等”,秩序观念、淘汰观念、等级观念应该成为现代生活的基础。

另外一位代表人物是被称为“傲慢的政治专制主义的先知”的黑格尔(1779—1831)。他认为,人民当前面对的是一个无秩序的混乱的时代,需要维护秩序与安全,需要确立国家的至高权威。个人只有在国家生活中才能保持为自由和有理性的主体。所以,感恩戴德地服从国家权威是个人基本的义务。国家的统治是绝对的。国家除自身的利益之外不顾及任何东西。他被批评为“热衷于国家集权”,“把个人仅仅当成国家的一个小卒”。

(三)20世纪30—50年代:传统保守主义抬头

这一时期保守主义的突出特点在于反对集权主义、社会主义。美国学者奥斯里维针对社会主义前苏联的情况强调,早期的主要威胁来自自由主义的狂想,它摧毁一切道德权威的社会政治秩序。20世纪,威胁不再是自由主义者过分的个人自由,而来自过度的国家权力。

30—40年代反社会主义的精神领袖当推哈耶克。他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中认为,计划经济是通向奴役的道路。主要论点是:(1)经济上的计划化会导致政治上的独裁,其结果是经济得不到发展,政治上却失去了自由。(2)计划经济对私有权的否定,必然导致政治上的极端主义和对个人的奴役。私有制是实现自由的基础。因为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是由许多独立的个人掌握的,所以没有人能控制他人,即使一无所有,穷人也可以有选择雇主的自由。公有制的生产资料实际是由一个人或一小撮人控制。前者是“富人得势的世界”,后者是“只有得了势的人才能富的世界”。(3)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认为这必然导致计划经济。

反共的代表人物还有美国著名的政治评论家李普曼,20世纪反共产主义的现代保守主义中,影响最大者为德国的沃格林。

(四)20世纪70—80年代:新保守主义崛起

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传统保守主义发展为新保守主义,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对西方的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到80年代主宰西方政治舞台。新保守主义以美国为中心。

60年代末,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弊端,物价持续上涨,挫伤劳动者、投资者积极性,降低企业竞争力;国家干预针对扩展导致行政机构膨胀,政府财政危机,官僚主义滋长;此外,个人主义的国度发展导致社会物欲横流,道德贬值,价值相对主义流行,引起精神危机,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保守主义实行供给学派的理论和政策,认为解决赤字的最好的办法式借债,而不是增税,因为通过政府借债,可把资源从利用效率最低的地方转移出来。他们的主张是:鼓励自由市场竞争,缩小政府干预,削减个人所得税,与凯恩斯主义决裂,实行小政府、小税收、小开支政策,鼓励投资,刺激供给,建立军事优势,反对共产主义。

(五)20世纪90年代:当代新保守主义咄咄逼人

当代新保守主义被看作是一种“特别的鹰派”。他们把美国的利益、价值观和“世界使命”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布什主义代表共和党保守势力,突出地表现在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方面,其战略目标是谋求“单极霸权”,追求“绝对安全”,取得绝对优势,遵循“美国利益至上”、“以实力求和平”原则,以更加强硬和保守的态度追求美国的国家利益,奉行“共和党色彩的国际主义”路线。布什提出要让美国“成为国际社会的自由先锋和正义力量”。

保守主义的气质与理念

保守主义是种经验主义思潮,没有系统、严密的理论体系,其理论主张色彩斑斓,但也有基本一致的理论内容。

(一)秩序第一说

保守主义讲秩序第一,不是否定自由,只是拿自由跟秩序比,强调秩序的优先性。自由主义也重视秩序,可出发点和落脚点却在个人自由。

1、与自由相平衡的秩序

保守主义的所谓“自由”,是有序的自由。它排除自我放纵,强调个人判断力的道德感、责任心,是内在的“良知的统治”,人要对其自由意志、自由行动承担后果。在保守主义看来,自由与秩序不属于同意层次,秩序属更高层次,自由是在秩序内部展开。

2、秩序是自由的秩序和道德秩序

保守主义追求的是自由的秩序,而不是扼杀自由的秩序。在保守主义看来,没有统一目标的秩序才是自由的秩序,若把统一的公共目标强加给个人,就谈不上个人自由,就会扼杀个人的任何创造精神。保守主义所谓的秩序即“道德秩序”,它来自自然法,来自上帝,超越了人的主观意志的范围。秩序、正义、自由是漫长而痛苦的社会经验的产物,是多少世纪以来不断尝试、反思和实践的结果,是自发建构并自我维持的,不是人为设计的。

(二)权威主义观

保守主义主张权威主义,人为维护秩序有赖于权威,民主也有赖于权威的保障,把权威推上绝对的地位。

1、热衷于权力,把权威绝对化

哈耶克:“保守主义者,只有在确信有某种更高的智慧在关注和监督着变革进程的时候,只有在知道有某个权力机构在负责使变革‘有秩序地’展开的时候,才会感到安全和满意。”

保守主义认为,需要权威的统治是人的天性。李普曼的看法是:“对于集群而居的人们来说,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受统治更为必要的东西了。如有可能,则自治;如果幸运,则受到良好的统治;但无论如何,总要受统治。”

2、政治权威与社会权威

关于权威问题,保守主义者有不同的主张。有的强调,他所谓的权威不是政治权威,而是社会权威,主张限制政治权威,推崇社会权威。社会权威不是来自政府的压制,而是来自民间自主享受的自治。社会权威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为构建的。服从权威就等于服从客观真理和道德秩序。

更多的保守主义者讲的是政治权威。

(三)精英民主论

保守主义认为现代民主仍然是精英民主,政治精英仍然是历史、权利和政治舞台的主角。提倡精英民主,反对大众民主,但并不是反民主。

保守主义者认为,“大众民主”不存在,大众在政治生活中是被动的,无法清除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能理智地独立作出决定,易受强烈的情感冲动支配,易受外部势力左右,听从政客和团体的摆布,因而只能在不同的精英意志中进行选择。所以民主不是什么人民的统治,而是为人民所接受的“政治家的统治”。因此,民主政治的意思只能是:人民有接受或拒绝将要来通知他们的人的机会。

柯克认为,社会要由精英来统治与维持。他们是天然的统治者,拥有很大影响力量。只有依靠他们才能保存社会组织中最美好、最稳定的东西,反抗大众革命和革新倾向。

(四)反对平等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

保守主义并不是一般地否定个人自由,而只是否定平等的自由,反对平等主义;也并不完全反对国家干预,而是反对国家干预一切的国家干预主义。

1、反对平等主义

保守主义认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人的体力、智力、品质都存在差异。不平等是天然秩序。社会政治体内必然存在等级差别,社会只能由素质优秀的贤人来领导。一个良好的社会应建立在这种差异的基础上,各人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人们结成社会,需要有等级差别、贫富差别。社会的目标是公正,而不是平等。根据人的能力分配任务的等级制度才是“真正平等的”,秩序观念、淘汰观念、等级观念应当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基础。

2、反对国家干预主义

保守主义认为,结果平等的社会工程必然导致权力的集中和国家的干预,从而违背有限政府原则,对个人的自由和权力的平等导致威胁。

(五)崇尚传统与渐进

保守主义崇尚传统,尊重经验,强调谨慎,拒绝冒险。

1、因袭传统,贬抑理性

保守主义认为,国家作为民族的载体,在时代相袭的过程中形成了值得人们尊敬的传统,这就是文明。文明传统式人类智慧的积淀和财富的积累,是进步和发展的唯一保证,不应轻易毁弃或砸烂。社会的传统或规则体现了具有永久价值的智慧和深意。

崇尚传统就要否定理性主义。在保守主义看来,唯一的智慧是实践理性,它来自经验、传统和习俗。因此,既要珍惜传统中积聚起来的理性,又要正视人的理性的局限性,承认人世间永远达不到的至善的理性境界。

2、强调审慎、稳健、克制

保守主义者对于传统和经验是依赖的,对人的认知能力是怀疑的。他们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意识到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知识范围的局限性。人的知识不仅有限,而且会出错,因此审慎是必要的。而克制是政治家的美德,是成年人的“政治本能”,是政治上成熟的表现,体现了一种责任感,是成功之本。

3、主张社会的渐进进化

保守主义强调社会发展的连续性,认为社会是以过去为根基的有机体,是以自然的方式发生变化的,是历史缓慢演变的自发产物。要承认现存秩序,容忍目前的小恶,而不要去恶务尽,甚至把旧秩序的一切都当做恶,加以扫除。保守主义拒绝任何终极目的和对重大社会问题的整体性解决办法。它认为不可能建立一个一切从零开始的全新社会,只能持续不断地渐进。而且,进化本质上时无法预

料的,未来的进化是不能控制的,不存在什么“进化规律”。

对保守主义的诘难

对保守主义的诘难可以区分为对保守主义的一般原则的诘难,对保守主义不同流派的诘难,甚至是对与保守主义无关的保守派的诘难。

保守主义的“罪状”举不胜举,它是受到抨击最多的主义之一,但保守主义的长盛不衰表明,它也是最经得起挑剔的主义。

1、保守主义缺乏系统的学说,自相矛盾,缺乏原则,理论不系统,说理“不科学”;

2、保守主义缺乏远见,无纲领、对理论有偏见;

3、保守主义的人性论贬低人的能力,为自私自利辩护,放纵贪婪,主张强存弱汰,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倾向;

4、保守主义重视物权,轻视人权,把财产权看得比生命权还重要;

5、保守主义有威权主义、精英主义和贵族政治倾向,对自由、民主疑虑重重,一些保守主义者国家主义思想太浓;

6、保守主义主张维持现行的制度,对穷人的困苦漠不关心,有阶级偏见,导致两极分化;

7、保守主义反对进步,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不愿意承认、尝试新事物,难免流于守旧、顽固乃至反动;

8、保守主义重视经济自由、轻视政治自由和其他社会自由;

9、在当代,保守主义不合时宜,只不过是小业主、小农的意识形态,已过时落伍;

10、由于保守主义的缺陷,保守党按照《论自由》的作者密尔的说法是“愚笨党”,因为它缺乏远见,缺乏智慧,只重实际,只重常识。

以上的指责虽然有些地方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歪曲误解之嫌,但并非全是无中生有。但意识形态在一些看法上的差异属于见仁见智,而不存在观点科学与否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匡萃坚: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刘军宁:保守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3、任晓,沈丁立:保守主义理念与美国的外交政策,上海三联书店,20034、徐大同:现代西方政治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下载思潮论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潮论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文艺思潮的论文5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文艺思潮的论文,我们来看看。受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论文(范文模版)

    当代中国,各种西方社会思潮随着全球化涌入,给青年带来了新思想也带来了思考与困惑。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论文,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激进主义总是......

    传统文化杂说结业论文--传统节日引发的思潮

    传统节日引发的思潮——寻根主义 班级:179xxxxx学号:1120xxxxxx姓名:J4寻思良久,最后还是选择了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作为这次结业论文的主题。 说到端午,自从2008年它被列为法定节假......

    生态学思潮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新思路论文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实施培养的主要渠道。从本世纪早期推出的行为主义教育,历经了建构主义理论,直至生态思维,是一个渐变的探索过程。生态主义教育学融认知学......

    当代艺术思潮讲稿

    当代艺术思潮讲稿 西方现当代艺术的主要美术思潮、美术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西方现当代艺术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一是现代主义时 期,它主要是指自1870年以后的后印......

    中国商业思潮(5篇)

    中国商业思潮 李 楠 商业中国 这是一次让我们颇感无力的策划:中国现代商业发展史,一直被诟病为思想与理论的荒漠,因为本土化商业精神稀缺,可以称之为思潮的更是贫瘠而隐蔽。 这......

    学生会引思潮

    “一流的学生会引思潮,二流的学生会搞维权,三流的学生会办活动。”这个说法提出已久,西安交大学生会在努力办好各项精品活动、不断尝试新的服务服务同学的活动的同时,将着眼点放......

    当代西方经济思潮

    《当代西方经济思潮》简介 一、课程名称:《当代西方经济思潮》 课程英文名称:《TheWestEconomicThoughtOf The Contemporary Era 》 二、学时与学分:32学时1学分 三、课程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