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思潮到维新思潮

时间:2019-05-14 07:4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新思潮到维新思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新思潮到维新思潮》。

第一篇:从新思潮到维新思潮

从新思潮到维新思潮

一、听我讲过去的历史故事(19世纪四五十年代)

故事1距梁启超出生还有33年,鸦片战争爆发了,不久林则徐被遣戍伊犁,途经镇江,身在扬州的魏源渡江而来。那是1841年7月的一天,当晚两人同宿一室,“万感苍茫”,“倍觉中国官府对外国政事之全然不知”,遂彻夜长谈。此前一年,林则徐在钦差大臣任上,曾指挥他的“翻译小组”编译英国人所写的《世界地理大全》,集成《四洲志》,未及出版。当晚,林则徐将书稿以及其他一些资料全部交给魏源。魏源接受嘱托,一年后成书,并于1843年1月刻印于扬州。他在《海国图志原叙》中指出:"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而作。“

 学习行为1:魏源基于什么背景、在哪本书中表达了何种基本思想?用你的历史语汇重新表述魏源思想的含义;并且用现代化史观阐述它的思想价值。

故事2距梁启超出生还有12年,太平天国与清政府鏖战江南,作为林则徐的得意门生冯桂芬提出了“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观点。此时正洋务运动兴起,谈洋务者都以各种方式表达这种思想,并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到梁启超呱呱坠地时,脱胎于洋务派的早期维新派提出了像西方那样实行君主立宪的设想。梁启超23岁那年,他协助老师康有为发起了公车上书,就在这时《万国公报》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当1898年的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开展时,洋务派干将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猛烈批判维新派,反对政治制度改革,此时离“百日维新”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 学习行为2:从冯桂芬到张之洞,学西方求变革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与魏、林的思想有怎样的师承和发展关系?简述其演化历程

故事3(1890)18岁的梁启超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也结识了33岁的康有为,投其门下,同赴广州万木草堂,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在广州,康有为写下《孔子改制考》等著作。1895年春康梁再次赴京会试,发起“公车上书”。随后梁主持北京《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并赴长沙主持时务学堂,发表《变法通议》等一系列文章,充满激情地提出:变者古今之公理,要伸民权、设议院。然后,再赴澳门筹办《知新报》,1898年回京参加变法运动,看到了新出版的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深为进化论所折服,7月,他受光绪帝召见,赏六品衔,遂与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同在朝廷参政,在频繁的政令颁发中忙忙碌碌。9月政变发生,梁亡命日本,时年26岁,在日本他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

 学习行为3:维新思想是否也属学西方求变革的思想?在诸多宣传维新思想的有识之士中,梁的政治主张更直接也更明朗,且影响更广泛。结合教材和本材料,比较康、梁、严的不同主张,说明这一结论的依据。

故事4当90年代京师(北京)嚷嚷着变法的时候,广东却有一部分人筹划着推翻清政府的革命运动。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这部分人就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孙中山断发改装,以示与清政府决裂。当革命派将“创立民国”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为奋斗目标时,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参与组建海外保皇党,创办了《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成为改良派的主将,因其文风的明白晓畅、激情洋溢,影响着一部分知识分子。

 学习行为4:兴起于19世纪末发展于20世纪初的学习西方、求变革的思想是什么?其实

践价值表现在哪里?梁启超在日的作为及其影响,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复杂性何在?

二、帮我理出故事里纷乱的头绪

 在梁启超呱呱坠地的19世纪70年代,既有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又有了早期

维新派的宪政思想;当梁启超20岁出头正血气方刚时,历史进入了90年代,“中体西用”的变革思想开始对阵“君主立宪”的变法思想,有趣的是,“中体西用”的变革思想受到大部分官员和士大夫的赞赏,光绪帝还在1898指示各省广泛刊发,其实张之洞的主张与维新派有很大不同,而更激进的民主共和的革命思潮已在暗流涌动,“风起于青萍之末”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接近而立之年的梁启超作为改良派的主将,对阵革命思想,由于其学者功底、文章家的水准,同样有“风起于青萍之末”的架势……

 学习行为5:思想的涌动是浪花翻卷千堆雪,交错层叠,而不是单一的线性递进。试将19

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思想史各切开一个横截面,佐证这一历史认识。

 历史故事里涉及到林则徐、魏源、冯桂芬、张之洞、梁启超、孙中山等有识之士,串联起

了思想史的发展脉络,期间不同的思想往往呈犬牙交错的状态,特别是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九十年代的时候。但即便犬牙交错,也总有一些新出现的主流思想傲然潮头。

 学习行为6:梳理线索(1)划分出晚清思想史的历史阶段(2)每个阶段的主流思想的命

名(3)思想史的犬牙交错状态的描述。(4)按照时段与派别、代表人物、主流思想、实践价值四个栏目,制成一张表格并正确填写。

三、助我剖析维新思想的内核

 朝士即有言西法者,不过称其船坚炮利制造精奇而已;所采用者,不过炮械军兵而已,无

人知有学者,更无人知有政者。自甲午东事败后,朝野乃知旧法不足恃,于是言变法者乃纷纷。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官制之义乃在伸民权、设议院。

——梁启超《变法通议》  学习行为7:(1)“朝士“所言”西法”指什么?(2)“言变法者乃纷纷”的直接背景会是什么?

(3)作者认为变法的“要其大成”在哪里?指出这一“大成”的实质。(4)这一“大成”在1898年6月演化为哪一政治事件?这一事件的实际结果怎样?

 戊戌时期,梁启超因感奋国事阽危而升腾起变法自强的使命感,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向传统观念求助。„„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这是维新志士新旧杂糅的共同心理特征,梁启超也不例外。

——李华兴《梁启超与中国近代化》

 学习行为8:(1)理解材料中的“国事阽危”和“政治制度近代化”的历史含义;(2)所谓维新派“小心翼翼地向传统观念求助”,你能找到什么史实作根据?(3)材料中的“一方面”和“另一方面”体现出维新思想的特征是什么?(4)维新派的“资本主义近代化目标”实现到了什么程度?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 《少年中国说》发表16年后,梁启超参与鼓动的倒袁(世凯)运动结束。同年孙中山偕宋

庆龄到海宁。面对惊涛汹涌、万马奔腾的钱塘大潮,孙中山叹为奇观,挥笔写下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 这是什么潮流?民主宪政之潮,少年责任之流。 这是历史潮流还是现实潮流?是历史也是现实。

四、我们一起倾听:历史深处的潮流声响

 在鸦片战争的炮火声中,林则徐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我炮不能及,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展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魏源如此惊叹: “中国官府,全不知外国之政事,又不询问考求,故至今中国仍不知西洋。”“惟林总督行事全与相反”——他们开眼看世界了。

 梁启超流亡日本两年多以后,大洋彼岸的《纽约时报》在1900年12月23日发表了评述中国政治命运的文章:当社会改革露出端倪时,改革的拥护者并非那些无知的或不分是非的人,而是属于这样的人,即他们敢于独立思考,并能从商业的观点预测到大清国未来除非融入世界其他民族的发展行列,否则可能发生巨大的政治灾难。

据材料推断当时的潮流是什么?改革者希望“大清国”如何融入?所谓的“政治灾难”是否发生了?这一“灾难”是什么?

——融入世界其他民族的发展行列,进行社会改革。——维新变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

 梁启超流亡日本一百年后,上海社科院李华兴发表《梁启超与中国近代化》:戊戌时期,梁启超因感奋国事阽危而升腾起变法自强的使命感,…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这是维新志士新旧杂糅的共同心理特征,梁启超也不例外。

当时的世界潮流在“也不例外”的梁启超身上,表现出怎样的中国特征?面对世界潮流,“也不例外”的梁启超表现出怎样的个人品质? ——摆脱不了封建羁绊的资本主义近代化。——振兴国家的使命感

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亡命日本,他鼓吹改良反对革命,但并不意味着他走向“民族振兴、中国发展”的反动。且看他1900年的《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第二篇:浅析素质教育思潮[范文模版]

浅析素质教育思潮的发展历程及内涵

浅析素质教育思潮的发展历程及内涵

【摘要】自从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之后,关于提高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与口号逐渐流行、普及,短短的十余年间,形成了滚滚向前的思潮。在这种思潮的引领下,中国大地上纷纷兴起了素质教育的实践,并已然成为中国教育界的主流。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目前在理论上与实践中均有一些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在此仅就素质教育兴起的背景和内涵作一浅显的论述,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发展历程、内涵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全国范围悄然兴起,并很快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但是,有学者却强调指出:“近几年中国通过政府行为用素质教育猛攻应试教育,却久攻不下,应试教育仍巍然不动。究其所以,源于素质教育致命的理论缺陷。”实然,由于素质教育内涵外延十分复杂、深刻,因而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有必要认真回溯素质教育思潮兴起的过程、系统阐释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以确保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素质教育思潮的发展历程

素质教育是改革开放时代所产生的新生事物。对于这一论点,恐怕教育理论界并不完全认同。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施虽然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里是引发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一场革命,但从形体上看似乎并不是全新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史上,曾飞溅出素质教育的思想火花。从《礼记·学记》、《荀子·劝学》、《论语·先进》等论著中都可以寻找到两千多年前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荀子等先师们提出的“求出,故兼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教也智,长善而救失者也”教育观中均闪耀着素质教育思想。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五育主义”(即军国民教育、实创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美育和世界观教育)亦颇具素质教育的特征。那么,为什么此种先进的思想在当时不能得以弘扬、发展而遭到扼杀呢?究其原因,无非是政治制度等深层次的原因:在封建社会里教育成为统治阶级的为其利益服务的工具,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及其附庸科举制度与创造、创新教育格格不入。

吸取了经验教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汲取了历史的教训,采纳了古今的先进教育思想,制定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毛泽东同志在/ 4

09级4+2李玲玲

1957年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规定:“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让人扼腕的是,当时由于受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以及其他原因,教育并没有完全按照自然规律发展,虽然教育要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但过分强调它的服务性、政治性就使教育偏离自身发展规律的航线。上述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发展教育思想虽蓄含着一定的素质教育成分,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并没有完全贯彻执行。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出现,应当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算起,至今已有20多年,其间大约可以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具体如下:

1.酝酿萌发阶段(约1985—1990),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其标志是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其第一部分的标题就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随后,即有几位学者撰写了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章,阐述了民族素质的内涵、提高民族素质的意义,以及它与培养人才的关系。在《决定》的启示下,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柳斌于1987年4月在一次重要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基础教育不能办成单纯的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此后的两年中,又有几位学者发表文章讨论素质教育问题,并提出了培养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技能素质与身体素质等,作为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所有这些,为素质教育的正式出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初步实施阶段(约1990—1999),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标志是1991年7月29日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实施(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此文件强调指出,要“把高中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从只面向重点学校和升学有望的学生转向全体学生”。此后的数年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1996)等文件,对提高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等重要问题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与要求。在此期间,柳斌发表了3篇“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的文章,燕国材撰写了有关素质教育问题的“九论”(9篇文章),徐仲安还出版了《中学生素质教育》一书等。所有这些,都为素质教育的初步实施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3.全面推进阶段(约1999---2007),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其标志是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全面而系统地规范了素质教育的目的、重点、内容、原则、方法和途径,还阐述了推进素质教育与深化教育改革的关系,并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以及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的要求。它的出台,宣布了素质教育初步实施阶段的结束,使素质教育的发展转向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在此之前的1996年,湖南省汨罗市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经验的总结与发表,为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发出了信号。在此之后,许多学者纷纷发表文章讨论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还出版了《素质教育论》、《素质教育论丛书》等一类的专著。所有这些,都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动作用。

4.内涵发展阶段(约2007至今),我国的素质教育历经上述三个发展阶段之后.可以且应当转向第四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内涵发展阶段,其标志应当是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讲话。必须强调指出,鉴于素质教育的前三个发展阶段中,由于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曾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种种偏差,因此,在今后的内涵发展阶段中,必须自觉地贯彻科学发展观思想,认真地处理好素质教育自身内部及其与外部各个方面的关系。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要知道什么是素质教育,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素质。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而在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次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揭示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培养目标。

由内涵观之,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有: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教育空间的开放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教育价值的多元性、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等。因此,为了确保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应该加深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的认识,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广大教师要在全教会精神的指导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

结束语

素质教育的出现不是思维过程中偶尔飞溅出的火花,而是埋在肥沃土地中的种子发芽破土,委实让我们欢欣鼓舞。可以说素质教育既是对传统的先进教育思想的承传,又是特定的时代所酿就的、所推出的新的教育思想。继承与发展始终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主题,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一直薪火相传,岁月的转换并不能导致其完全断裂,中国教育亦是如此。由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也与其它时期有所不同,那么,教育思想也不应一成不变,否则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诚然,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其相似的一面,但较之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有其更广的社会背景、更深的思想内涵,是新时期中对全面发展教育观的发展与创新,颇有新意,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参考资料:

[1] 易宏.《对素质教育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09)

[2] 燕国材.《论素质教育与人本教育》[J].探索与争鸣,2009,(08)

[3] 燕国材.《素质教育的回溯、成就与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03)

[4] 王会朋.《素质与素质教育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09)

[5] 苏君阳.《素质教育认识论的误区及其超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06)

[6] 郭文安.《值得重视的素质教育思潮》[J].新西部,1997,(02)

[7]《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第三篇:保守主义思潮

保守主义思潮

保守主义是西方社会的右翼政治思潮,也是西方社会的主流政治思潮之一,历久而不衰,在当代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保守主义来源于法文conservateur,是波旁王朝复辟时保王派的创造。保守主义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保守主义?顾名思义:“保”就是保持现状与稳定,“守”就是守住传统和秩序。进一步说,保守主义认为信仰高于理性,传统高于科学,等级高于平等,集体价值高于个人主义,神的法则或自然法高于世俗法;保守主义还认为现行的社会形态,尤其是对权力、财富和地位的分配,都是“存在即合理”因而是值得保存的。因此保守主义反对变革,尤其是激烈的变革,当然最反对革命。事实上,历史上保守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就是由革命或激进变革所引发的反动,例如伯克的理论核心便是针对法国革命及其思想渊源启蒙运动的批判;而保守主义的另一位主要思想家哈耶克的主张也离不开对罗斯福“新政”及其指导思想凯恩斯主义的抨击。

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

保守主义思潮虽然始终存在,但却并非一直占上风,只是掀起过几次浪潮。

(一)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近代保守主义形成近代意义上的政治保守主义出现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即18世纪末。其特点是反对革命,反对革命中涌现的民主潮流,反对激进主义和理性主义,斗争的焦点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

保守主义的鼻祖为英国思想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著有《法国大革命反思录》(1791)、《诉诸我党老前辈》(1791),都猛烈攻击法国大革命。伯克不仅不反对自由主义,而且标榜自己追求自由。他认为英国治理国家的经验是“保留了合乎自然的方法”。经验教导人们,除了世袭王位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方法能够“使我们的自由得以经常地延续下去,并作为我们世袭的权利而保持神圣性。”

他说:“我也并不排斥变动,但即使当我改变的话,那也是为了有所保存。”保守主义并不拒绝变革,更不反对变革,而是主张渐进的变革。

他否定启蒙学者的理论,认为其最大错误就是把人的理性抬到不恰当的高度,而忽视了人的非理性的一面。

他认为革命中涌现的民主潮流必然流于暴民政治,出现无政府状态,造成政治退化。在他看来,合乎自然的国家不是平民政治,而是贵族政治。把许多天赋不等的人集合为一体,必定要以智能较高的人为领袖。

(二)19世纪中期:保守主义浪漫化

19世纪初,由于拿破仑的失败,波旁王朝复辟,欧洲大陆革命潮流下落。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确立,另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弊端的暴露,以及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出路似乎就在于削减平民与政党对政治的影响,加强行政权力。这就使得保守主义一度占据优势。其集中表现是历史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特点是反对民主政治,拥护君主制度,主张集权与国家主义。

这一时期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贵族波纳德(1754—1840),他认为,社会是同类的聚合,是三个元素(权利、权利的执行者和服从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民主政治中,虽然大众可以议论国家事务,但最终作出决定的仍是一个特定的掌权人物。君主政治和民主政治的区别只在于,前者决定意志的是一个固定的人,后者却不固定。所以君主制比民主制稳定。稳定是秩序的必要前提,而秩序是人类自我保存的前提。君主制是合乎自然的制度。他强调,贵族是一种义务,一种职责,是行使最高权力的工具。平等违背自然规律,与秩序的基本原则不相符合。保守主义者反对平等,认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根据人的能力分配任务的等级制度才是“真正的平等”,秩序观念、淘汰观念、等级观念应该成为现代生活的基础。

另外一位代表人物是被称为“傲慢的政治专制主义的先知”的黑格尔(1779—1831)。他认为,人民当前面对的是一个无秩序的混乱的时代,需要维护秩序与安全,需要确立国家的至高权威。个人只有在国家生活中才能保持为自由和有理性的主体。所以,感恩戴德地服从国家权威是个人基本的义务。国家的统治是绝对的。国家除自身的利益之外不顾及任何东西。他被批评为“热衷于国家集权”,“把个人仅仅当成国家的一个小卒”。

(三)20世纪30—50年代:传统保守主义抬头

这一时期保守主义的突出特点在于反对集权主义、社会主义。美国学者奥斯里维针对社会主义前苏联的情况强调,早期的主要威胁来自自由主义的狂想,它摧毁一切道德权威的社会政治秩序。20世纪,威胁不再是自由主义者过分的个人自由,而来自过度的国家权力。

30—40年代反社会主义的精神领袖当推哈耶克。他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中认为,计划经济是通向奴役的道路。主要论点是:(1)经济上的计划化会导致政治上的独裁,其结果是经济得不到发展,政治上却失去了自由。(2)计划经济对私有权的否定,必然导致政治上的极端主义和对个人的奴役。私有制是实现自由的基础。因为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是由许多独立的个人掌握的,所以没有人能控制他人,即使一无所有,穷人也可以有选择雇主的自由。公有制的生产资料实际是由一个人或一小撮人控制。前者是“富人得势的世界”,后者是“只有得了势的人才能富的世界”。(3)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认为这必然导致计划经济。

反共的代表人物还有美国著名的政治评论家李普曼,20世纪反共产主义的现代保守主义中,影响最大者为德国的沃格林。

(四)20世纪70—80年代:新保守主义崛起

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传统保守主义发展为新保守主义,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对西方的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到80年代主宰西方政治舞台。新保守主义以美国为中心。

60年代末,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弊端,物价持续上涨,挫伤劳动者、投资者积极性,降低企业竞争力;国家干预针对扩展导致行政机构膨胀,政府财政危机,官僚主义滋长;此外,个人主义的国度发展导致社会物欲横流,道德贬值,价值相对主义流行,引起精神危机,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保守主义实行供给学派的理论和政策,认为解决赤字的最好的办法式借债,而不是增税,因为通过政府借债,可把资源从利用效率最低的地方转移出来。他们的主张是:鼓励自由市场竞争,缩小政府干预,削减个人所得税,与凯恩斯主义决裂,实行小政府、小税收、小开支政策,鼓励投资,刺激供给,建立军事优势,反对共产主义。

(五)20世纪90年代:当代新保守主义咄咄逼人

当代新保守主义被看作是一种“特别的鹰派”。他们把美国的利益、价值观和“世界使命”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布什主义代表共和党保守势力,突出地表现在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方面,其战略目标是谋求“单极霸权”,追求“绝对安全”,取得绝对优势,遵循“美国利益至上”、“以实力求和平”原则,以更加强硬和保守的态度追求美国的国家利益,奉行“共和党色彩的国际主义”路线。布什提出要让美国“成为国际社会的自由先锋和正义力量”。

保守主义的气质与理念

保守主义是种经验主义思潮,没有系统、严密的理论体系,其理论主张色彩斑斓,但也有基本一致的理论内容。

(一)秩序第一说

保守主义讲秩序第一,不是否定自由,只是拿自由跟秩序比,强调秩序的优先性。自由主义也重视秩序,可出发点和落脚点却在个人自由。

1、与自由相平衡的秩序

保守主义的所谓“自由”,是有序的自由。它排除自我放纵,强调个人判断力的道德感、责任心,是内在的“良知的统治”,人要对其自由意志、自由行动承担后果。在保守主义看来,自由与秩序不属于同意层次,秩序属更高层次,自由是在秩序内部展开。

2、秩序是自由的秩序和道德秩序

保守主义追求的是自由的秩序,而不是扼杀自由的秩序。在保守主义看来,没有统一目标的秩序才是自由的秩序,若把统一的公共目标强加给个人,就谈不上个人自由,就会扼杀个人的任何创造精神。保守主义所谓的秩序即“道德秩序”,它来自自然法,来自上帝,超越了人的主观意志的范围。秩序、正义、自由是漫长而痛苦的社会经验的产物,是多少世纪以来不断尝试、反思和实践的结果,是自发建构并自我维持的,不是人为设计的。

(二)权威主义观

保守主义主张权威主义,人为维护秩序有赖于权威,民主也有赖于权威的保障,把权威推上绝对的地位。

1、热衷于权力,把权威绝对化

哈耶克:“保守主义者,只有在确信有某种更高的智慧在关注和监督着变革进程的时候,只有在知道有某个权力机构在负责使变革‘有秩序地’展开的时候,才会感到安全和满意。”

保守主义认为,需要权威的统治是人的天性。李普曼的看法是:“对于集群而居的人们来说,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受统治更为必要的东西了。如有可能,则自治;如果幸运,则受到良好的统治;但无论如何,总要受统治。”

2、政治权威与社会权威

关于权威问题,保守主义者有不同的主张。有的强调,他所谓的权威不是政治权威,而是社会权威,主张限制政治权威,推崇社会权威。社会权威不是来自政府的压制,而是来自民间自主享受的自治。社会权威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为构建的。服从权威就等于服从客观真理和道德秩序。

更多的保守主义者讲的是政治权威。

(三)精英民主论

保守主义认为现代民主仍然是精英民主,政治精英仍然是历史、权利和政治舞台的主角。提倡精英民主,反对大众民主,但并不是反民主。

保守主义者认为,“大众民主”不存在,大众在政治生活中是被动的,无法清除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能理智地独立作出决定,易受强烈的情感冲动支配,易受外部势力左右,听从政客和团体的摆布,因而只能在不同的精英意志中进行选择。所以民主不是什么人民的统治,而是为人民所接受的“政治家的统治”。因此,民主政治的意思只能是:人民有接受或拒绝将要来通知他们的人的机会。

柯克认为,社会要由精英来统治与维持。他们是天然的统治者,拥有很大影响力量。只有依靠他们才能保存社会组织中最美好、最稳定的东西,反抗大众革命和革新倾向。

(四)反对平等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

保守主义并不是一般地否定个人自由,而只是否定平等的自由,反对平等主义;也并不完全反对国家干预,而是反对国家干预一切的国家干预主义。

1、反对平等主义

保守主义认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人的体力、智力、品质都存在差异。不平等是天然秩序。社会政治体内必然存在等级差别,社会只能由素质优秀的贤人来领导。一个良好的社会应建立在这种差异的基础上,各人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人们结成社会,需要有等级差别、贫富差别。社会的目标是公正,而不是平等。根据人的能力分配任务的等级制度才是“真正平等的”,秩序观念、淘汰观念、等级观念应当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基础。

2、反对国家干预主义

保守主义认为,结果平等的社会工程必然导致权力的集中和国家的干预,从而违背有限政府原则,对个人的自由和权力的平等导致威胁。

(五)崇尚传统与渐进

保守主义崇尚传统,尊重经验,强调谨慎,拒绝冒险。

1、因袭传统,贬抑理性

保守主义认为,国家作为民族的载体,在时代相袭的过程中形成了值得人们尊敬的传统,这就是文明。文明传统式人类智慧的积淀和财富的积累,是进步和发展的唯一保证,不应轻易毁弃或砸烂。社会的传统或规则体现了具有永久价值的智慧和深意。

崇尚传统就要否定理性主义。在保守主义看来,唯一的智慧是实践理性,它来自经验、传统和习俗。因此,既要珍惜传统中积聚起来的理性,又要正视人的理性的局限性,承认人世间永远达不到的至善的理性境界。

2、强调审慎、稳健、克制

保守主义者对于传统和经验是依赖的,对人的认知能力是怀疑的。他们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意识到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知识范围的局限性。人的知识不仅有限,而且会出错,因此审慎是必要的。而克制是政治家的美德,是成年人的“政治本能”,是政治上成熟的表现,体现了一种责任感,是成功之本。

3、主张社会的渐进进化

保守主义强调社会发展的连续性,认为社会是以过去为根基的有机体,是以自然的方式发生变化的,是历史缓慢演变的自发产物。要承认现存秩序,容忍目前的小恶,而不要去恶务尽,甚至把旧秩序的一切都当做恶,加以扫除。保守主义拒绝任何终极目的和对重大社会问题的整体性解决办法。它认为不可能建立一个一切从零开始的全新社会,只能持续不断地渐进。而且,进化本质上时无法预

料的,未来的进化是不能控制的,不存在什么“进化规律”。

对保守主义的诘难

对保守主义的诘难可以区分为对保守主义的一般原则的诘难,对保守主义不同流派的诘难,甚至是对与保守主义无关的保守派的诘难。

保守主义的“罪状”举不胜举,它是受到抨击最多的主义之一,但保守主义的长盛不衰表明,它也是最经得起挑剔的主义。

1、保守主义缺乏系统的学说,自相矛盾,缺乏原则,理论不系统,说理“不科学”;

2、保守主义缺乏远见,无纲领、对理论有偏见;

3、保守主义的人性论贬低人的能力,为自私自利辩护,放纵贪婪,主张强存弱汰,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倾向;

4、保守主义重视物权,轻视人权,把财产权看得比生命权还重要;

5、保守主义有威权主义、精英主义和贵族政治倾向,对自由、民主疑虑重重,一些保守主义者国家主义思想太浓;

6、保守主义主张维持现行的制度,对穷人的困苦漠不关心,有阶级偏见,导致两极分化;

7、保守主义反对进步,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不愿意承认、尝试新事物,难免流于守旧、顽固乃至反动;

8、保守主义重视经济自由、轻视政治自由和其他社会自由;

9、在当代,保守主义不合时宜,只不过是小业主、小农的意识形态,已过时落伍;

10、由于保守主义的缺陷,保守党按照《论自由》的作者密尔的说法是“愚笨党”,因为它缺乏远见,缺乏智慧,只重实际,只重常识。

以上的指责虽然有些地方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歪曲误解之嫌,但并非全是无中生有。但意识形态在一些看法上的差异属于见仁见智,而不存在观点科学与否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匡萃坚: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刘军宁:保守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3、任晓,沈丁立:保守主义理念与美国的外交政策,上海三联书店,20034、徐大同:现代西方政治思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四篇:欧洲艺术思潮

欧洲曾以光辉灿烂的古代绘画闻名于世,而从19世纪以来,又以色彩缤纷的现代派绘画惊骇环球。特别是西欧,从马奈、莫奈、修拉、塞尚、高更、梵高等为代表的印象派出现后,流派日益纷繁,尤其令人瞩目。法国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是大家公认的20世纪现代主义绘画的最早流派,跟它同时出现的有德国以凯尔希纳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稍晚一点,毕加索为代表的主体主义、意大利卡拉•博乔尼等为代表的未来主义,康定斯基为代表的抽象主义,在瑞士首先出现的达达主义以及阿尔普、克利等人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等,流派一个接一个地出现,艺术运动的高潮一波接着一波,形成了万态纷呈的局面。这些流派虽出现于1945年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却仍然绵绵不绝。首先,这些流派的创始者或骨干画家,在当代仍然活跃,并有佳作问世。如马蒂斯、毕加索等人,在50年代,还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

毕加索的和平鸽及油画《朝鲜的屠杀》、《战争》、《和平》等作品的反对

侵略战争、歌颂和平的内容,在他的创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还涌现了一批新的绘画流派,如发端于美国、波及全欧的抽象表

现主义、在奥地利形成的幻想现实主义、萌发于英国的波普艺术、产生于法

国的塔希主义、偶发艺术、观念艺术、奥普艺术、人体艺术思潮、地景艺术、新表现主义等等。总之,现代主义绘画出现了新的发展,后现代主义绘画更是高潮迭起,传统的现实主义绘画也仍有一席之地,出现了多元的新局面。

超现实主义绘画

超现实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达达主义内部分化出来的一个艺术流

派,它吸收了达达主义反传统的自动性创作的观念,但扬弃了达达主义那否定一切的偏颇之处,在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影响下,强调偶然的结合,无意识的发现,梦境的真实再现,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揉合,以达到一种绝对的超现实的情境,其手法是写实、象征和抽象等,20世纪30年代后,超现实主义在经过一段冷寂的时期后,50年代又在欧洲再度兴旺起来。这时的代表人物,在法国有福特里埃、杜桑等。杜桑是达达主义的鼓吹者,曾作《带胡须的蒙娜丽莎》,以表示对众人崇拜的名画的蔑视而闻名,这时也成了超现实主义的积极支持者。在意大利有卡腊和基里科。在德国有厄尔莱等人,他们都创作了较好的作品。超现实主义绘画在立体主义、抽象主义等强调优先考虑造型而忽视绘画内容之风盛行的时候,刻意揭示作品内涵以及复兴奇特的异国情调风格等方面,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超现实主义有两个支系,一支是绝对超现实主义,以不受意识控制的无意识行动为主,其作品虽有某种程度的形象化,但却接近抽象派的特征,创作强调偶然机遇或自动行动。代表有西班牙的米罗,他的绘画除具有幻想的幽默外,那空想的世界相当生动。他笔下的植物、动物,甚至无生命的物体,都充满一种勃勃生机,似乎比在生活周围的真实对象更加真实。其它艺术家还有马宋、马塔等人。另一个支系是叫做超级现实主义。这派表现的大多是可以认识的场面或物体,注重细致地描绘事物的细部。但从整体而言,却又脱开物体的自然结构,以幻想的方式以描绘对象变形,并结合成梦境中的东西,以创造不受理性控制的潜意识的形象。代表人物有西班牙的达利和比利时的马格里特、德沃尔等人。达利的作品往往表现凶残的梦幻或奇特的宁静气氛,爱用双重的或隐藏的形象。马格里特的绘画世界,充满了日常琐事的各种幻境,善于夸大突如其来的精神感觉,创造幻觉想象。

抽象主义绘画

抽象主义绘画在欧洲十分盛行。抽象主义或称抽象艺术,并不是一个有宣言、纲领的社团,而是一种反对模拟自然形态,主张抽象表现的艺术思潮和流派。它的特征是不描绘具体物象,而通过线条、色彩、块面、形体、构图等手段来表现各种情绪,激起观众的想象,启迪人们的思维。抽象艺术有两类:一是将自然的外形加以简化、变形,形成极为简单的、概括的形象。

一是不以自然的外形为基础的几何构成。最早的抽象主义绘画是康定斯基在1910年创作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抽象艺术的代表除康定斯基外,还有荷兰的蒙德里安。像康定斯基等重视感情表现的抽象艺术叫抒情抽象或热抽象;而蒙德里安等表现理念的抽象艺术叫理念抽象或冷抽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抽象主义在欧洲不仅盛行,而且还有发展。1952年,法国美术评论家塔皮耶首先用“塔希主义”一词概括的那些作品就是抽象艺术的新样式。塔希就是斑污、斑点的意思。而塔希主义就是用偶然的彩色斑点和色块所形成的绘画。法国的阿特兰、布仁、马蒂卮、阿勒、迪比费等人,就是塔希主义抽象画派的画家。这时抽象艺术的成绩突出的艺术家英国的戴维、尼科尔森,霍克尼的《强调安静的画》、《蛇》等作品,也是抽象主义的作品。60年代后,他转向写实风格。1948年,英法美首先在西柏林举办了抽象画展,德国中青年艺术家积极开展了非传统艺术的探索,打破了法西斯上台后形成的德国艺术与欧美艺术阻隔的墙壁,使德国艺术与欧美艺术接轨,其中特别活跃的沃尔斯、哈通、温特尔等就是较为出色的抽象艺术的画家。当代欧洲的抽象绘画,应该特别提到的是华裔法国画家赵无极(1921—),1951年他在瑞士看到克利的作品,唤起以中国古代象形文字演变为符号作为艺术构思的意念,又吸取中国画不求形似的传统,使其50年代后期的创作获得新的突破,形成了他别具一格的抒情抽象的风格。

波普艺术及与之有联系的其它艺术

波普是英语单词的缩写,意指流行艺术、通俗艺术。1952年,萌发于英国,后遍及欧美。现代主义艺术避开都市文明的压力,反对机械化、非人性的消费文化。而波普艺术家则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明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重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1956年,汉密尔顿在“这是明天”的展览会上,陈列了握着“POP”

字母的网球拍运动员的拼集作品《是什么使得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往常,如此丰富多彩?》,被认为是波普艺术的第一件作品。1961年,举办的《当代青年艺展》,更表现了波普艺术强大的冲击力。英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还有保罗齐、蒂尔森、霍克尼、史密斯、琼斯等。法国的波普艺术家代表应推雷塞。波普艺术虽以英、美两国为主,但旁支迭出,影响极广。一般认为:偶发艺术和集合艺术就是波普艺术的两个支系。波普艺术强调艺术与生活结

合,因此便对人们周围的事物以及大众文化寄予关注。集合艺术就是把机械文明和大家消费的废弃物,收集起来,重新组合,并赋予它一种新的含义的艺术。集合艺术家的作品,常常把现成品,如易拉罐、塑料瓶、机器的废旧物等结合起来,制成平面或立体形式的、可看、可模的艺术品。将这些在室内、室外环境中布置出来,产生精神上的感受,便又是环境艺术了。将艺术和大自然结合,直接借助大自然的景观而不借助造型艺术的传统媒介,或者把大自然稍加施工或润饰,旨在使人注意大自然,使人从中获得异于平常的审美体验,便是“大地艺术”了。在欧洲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阿尔曼、谢乍,德国的史维塔斯、尔麦斯特,西班牙的塞尔拉诺、齐吉达,意大利的卡塞拉等人。他们的作品有的是绘画,有的是雕塑,但许多时候却很难按传统的方式划分类别了。

偶发艺术出现于60年代,它是以表现偶发性事件或不期而致的机遇为手段,重视人的行为过程,揭示人的本能反应的艺术,是拼贴艺术和环境艺术的继续和发展。拼贴艺术和环境艺术还借助物质材料,偶发艺术却强调活动的机遇性,艺术活动在于即兴发挥,往往变成无情节的表演,而艺术家的身体也可作表演材料,使其艺术和生活融为一体,所以也称“表演艺术”。如法国的画家马修带上盔甲进行绘画表演,并给在画布上演出起名“中世纪的战斗”。法国另一位画家克莱因,他从二楼的窗口爬出,伸展双臂,平衡身躯,冒着死伤的危险,跳向空中,就是用自己身体创作的“绘画”作品。1970年,法国还出现了“零社”的艺术组织,到处演出他们的艺术。

观念艺术是60年代从偶发艺术及环境艺术中逐渐演化出来的艺术。它排除传统艺术的造型性,认为真正的艺术品并非艺术家创造的那种物质形态的作品,而是概念或观念的组合。因为观众从物质形态作品上所获得的信息量,不会比从概念及事件的意义中获得的信息多,这样,观念艺术家便以图表、文字说明、录相以至自己的身体为媒介,以表现观念的形成、发展及变异过程,使观众通过这些而在自己头脑里形成、完成艺术品的塑造。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阿尔芒,荷兰的布朗,意大利的曼佐尼,英国的阿纳特、伯金、克拉克、希利亚德等人。最早的观念艺术以语言为媒介,后从达达主义艺术家杜桑用小便池制作的《泉》中得到启发,表现手法便日趋丰富了。如1960年阿尔芒在巴黎办个人画展,展品是两卡车垃圾;布朗展览的作品是份文字说明,上写“阿姆斯特丹所有鞋店都举行我的作品展览”。

人体艺术是以艺术家本人的身体或别人的身体作为媒介进行创作的艺

术。它是由波普艺术的分支偶发艺术发展而来的。这种艺术不叙述事件,也不表现艺术家的感情,只是那没有个性的身躯活动的现场记录而已。观众通过观看表演过程,去体会艺术家的作品。1961年,法国艺术家克莱因让两个女模特,浑身涂满油彩,在画布上互相拖拽滚打以制作绘画作品,这是欧洲人体艺术的序幕。此后,人体艺术在欧洲便风行起来,而且越到后来就越离奇,引起人们的非议。

波普艺术及与之相联系的集合艺术、偶发艺术、环境艺术、大地艺术、表演艺术、观念艺术、人体艺术都属后现代主义范畴,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很难界定,因为它们本身便是互相掺杂的,只是由于出现的时间略有不同,或是侧重点有点差异,便往往出现不同的名称。这些艺术,目前还在发展。

新表现主义等艺术

这是20世纪80年代从欧洲兴起的一个艺术流派。1980年,它首先在德国出现,并在欧、美艺术界引起较大的震动。新表现主义是在过去表现主义的基础上,吸收了后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的一些手法,如色场绘画的色场层次组织、最少数派艺术的直接表现法及波普艺术的形象等,运用绘画语言传达强烈感情的艺术。其特点是追求自由表现,自由联想,表现强烈的率直、天真的情绪。实际上,它是对缺乏个性,缺乏感情的某些后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的弱点的反拨,是现实主义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代表人物有德国的巴泽利茨,他的作品联想自由,想象奔放,色彩鲜明,甚至塑造人头朝下的人物形象,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彭克的作品以自由幻想的形式,表现强烈的内心活动见长,整个画面具有稚拙的情趣。波尔克运用波普手法,使绘画与雕塑融为一体,伊门多夫的作品,在整体上给人的感受是虚幻的,但在细部又注意写实。新表现主义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都能反映艺术家的个性。写实主义绘画

欧洲有着写实主义的传统,19世纪30至70年代,以法国为中心掀起过强大的现实主义绘画思潮,代表人物就是法国的库尔贝。20世纪以来,尽管现代派绘画日渐成为主潮,但现实主义仍绵延不绝,放出自己的异彩。在英国,代表现实主义或社会现实主义的有布拉特比,史密斯等人。霍克尼起先热衷于抽象主义,60年代后,他也转向写实手法。他常常把光源和光线作为描绘对象,真实而生动地刻划人物和道具。法国的富热隆是社会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远在1936年起,他便不断有表现工农、市民生活和斗争的作品问世,如油画《1943年的巴黎街头》,揭露纳粹占领期间的悲惨生活。

50年代,他在诺尔省煤矿居住一段时间,创作了组画12幅的《矿乡》,以深沉严峻的笔触,表现出恶劣环境下工人的痛苦,拼搏和期待。他继承了库尔贝等写实主义画家的传统手法,也吸收了现代派的一些技巧,使其作品具有独特风格。直到70、80年代,他仍有大量作品展示在观众的面前,如《地铁——工作——睡觉》(1978)等。著名画家热莱原是抽象主义的巨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创作了写实的作品。德国在战后初期,曾出现过描绘战争灾难、痛恨法西斯罪恶的现实作品,但很快转向现代派的绘画。60年代后,现实主义又掀起了复兴的热潮,代表人物有施特克尔、伊门多夫、基费尔等人。格罗斯在战后的作品中,相当的一部分是以漫画的形式,揭露专制政权、腐败道德及战争的残暴、恐怖的内容。迪克斯作品中的现实内容也是明显的。

当代欧洲的现实主义画家中,成就突出的还有意大利的古图索(1912—1987),他在1943—1945年间,就发表素描和速写集,揭露法西斯纳粹占领期间的罪行。1946年与卡西纳里、科尔波拉等11位艺术家签署宣言,共同发起新艺术阵线,表明其坚持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态度。他的作品总是围绕人们关心的现实问题取材,表达一种深刻的思想。如《占领西西里荒地》、《讨论会》(1960)、《陶里亚蒂的葬礼》等。

西欧的绘画流派很庞杂,除上述列举的外,还有抽象表现主义、新达达主义,新抽象派等等,可以说,当代西方有什么绘画流派,欧洲便有什么流派,很难一一介绍。不过,上述所举的内容,也足以概括欧洲当代绘画的基本面貌了。

(2)东欧的绘画

前苏联绘画有着深厚的传统,在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现代

绘画兴起于西欧时,苏俄出现过构成主义的绘画。抽象派绘画的创始人康定斯基就是俄国画家。但是十月革命后,苏联批判了形式主义、构成主义等绘画流派,规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从此,在漫长的岁月里,现实主义绘画便成为苏联绘画的主流,其它绘画流派,特别是现代主义绘画几乎在苏联绝迹了。

在当代,前苏联绘画主要是现实主义的绘画,以60年代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期,前后时期的绘画有不完全相同的特点。

1941年,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苏联进入全民性的卫国战争时期,艺术家也毫不例外地投身保卫祖国的斗争,创作了大量的宣传画。

内容大多是反对战争、保卫祖国、歌颂英雄、宣传团结对敌等,充满了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顽强的战斗力。战后一段时期,这种主题的宣传画仍占有显著的地位。其代表人物是伊万诺夫、普罗科夫等。

伊万诺夫创作了100多幅宣传画,普罗科夫的《争取和平》(1950)等作品,曾风靡一时。此外,反映苏联人民高昂的革命热情的油画,特别是军事题材的油画,其成就也很突出。代表人物有莫伊谢延科、克里沃诺戈夫、涅普林采夫等等。历史画、风俗画,以谢罗夫的《农民代表访问列宁》(1950)、普拉斯托夫的《割草季节》(1945)、女画家亚布隆斯卡娅的《粮食》(1949)

等作品就有代表性。

1960年以后,前苏联绘画仍以现实主义为主,但在风格、样式方面出现了新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出现了严格现实主义绘画流派和严肃风格绘画。严格现实主义绘画流派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取材,表现普通群众的生活习俗、精神风貌。代表人物为科尔热夫、特卡乔夫兄弟等人。严肃风格绘画的代表人物有波普科夫等。在5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经济的繁荣及民主空气的淡化,苏联画坛上出现了一种曲意美化,粉饰太平,甚至阿谀谄媚的不良风气,其作品华丽、浮泛、空洞。这时,“60年代一代人”的画家涌现画坛,力矫时弊。因此,他们提倡的严格现实主义、严格风格都是针对上述不良风气而发的,具有一种明显的战斗性。

70年代,一批艺术家从欧洲文艺复兴和俄罗斯民间艺术中汲取经验,塑造现实和理想结合的形象,形成了新古典主义的绘画热潮。如亚布隆斯卡娅的《傍晚,古老的佛罗伦萨》(1973)、《亚麻》(1977),就带有理想化和浪漫色彩,这正是她对古典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并从中汲取养料,追求古典式尝试的结晶。

80年代,前苏联社会进一步开放,西方现代派绘画如潮水般涌入,苏联艺术家也大批出国访问、交流,现代派的艺术便在苏联画坛上日益增加,打破了长期以来现实主义绘画一统江山的局面。前苏联绘画长期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具有主题鲜明、内容深刻的特点,同时样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如油画、水粉画、版画、镶嵌画、政治宣传画、肖象画、风景画、漫画、插图画等等,各个画种都有举世瞩目的名家和名作。莫伊谢延科的油画很出名,作品有《胜利》(1972)、《歌》(1980);基布里克、什马里诺夫、普罗科夫等都是著名版画家,他们的作品《啊,这就是美国》(1949)、《国际新闻》(1968)等,就闻名于世界。杰伊涅卡的镶嵌画也很出色,克里姆林宫会议大厅的画就是他的代表作。萨里扬以热衷为知识分子作肖象画而出名。梅利尼科夫艺术兴趣广泛,他除了以肖象画擅长外,其历史画、风俗画、风景画、大壁画都很有特色,主要作品有《在和平的田野上》(1950),《告别》(1975)等等,苏联许多画家都是插图画的高手,如法沃尔斯基、格拉西莫夫、基布里克,什马里诺夫在50年代,为高尔基的《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及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等所作的插图,曾轰动画坛,被认为是杰作。

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家的当代绘画也是以现实主义为主

导,波兰的科瓦尔斯基的《无产者》(1948)、匈牙利多马诺夫斯基的《出钢前》(1954),都是表现工人题材的作品。库列塞维奇曾创作了大量组画,如《华沙,1945》、《革命与和平战士》(1952)。他是波兰世界知名的版画家。保加利亚的季米特洛夫—马伊斯托拉,长期深入农村,以农村题材的作品见长,作品有《保加利亚姑娘》(1952)等。保加利亚的版画也很有特色。60至80年代,重视形式上的变化和探索,具有当代造型风格。罗马尼亚的现实主义油画的代表为巴巴•雷尼等人。60年代后,民族特色日益浓烈。捷克的绘画,在1948年,官方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后,曾经活跃的现代主义作品便大量减少。艺术家或揭露纳粹的罪行,或表现新的生活,作品的思想倾向日趋强烈。70到80年代,新现实主义绘画风靡起来,代表人物为依洛德克、费夏雷克等等。这些国家也象前苏联一样,在80年代的末期,绘画艺术走向了多元化的道路。

第五篇:思潮论文

浅谈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摘要: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经历,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时刻以敏锐的目光,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其中他的经济思想是近代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先生的经济思想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对于我国人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很大的鼓舞和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 “民生主义”及建设近代化国家两个方面来阐述孙中山先生的经济思想,并进一步说明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孙中山;经济思想;现代启示

一、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一)“民生主义”的经济思想

孙中山的经济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民生主义”,以及他对这一纲领的理论解释。孙中山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故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民主主义是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济纲领和小资产阶级主观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在一起的思想体系。它主要包括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这两个纲领。如果解决了土地和资本这两个关键问题,就为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这两个纲领,就是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纲领。

1、“平均地权”的思想

近代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消灭这种经济基础,才能消除封建势力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孙中山很早就特别重视平均地权的问题。他说:“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那么,社会革命已完成七八分了。”早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孙中山就已经特别注意农业方面的改革,在《上李鸿章书》中强调指出:“农政之兴,尤为今日之急务。”只有“平均地权”才能彻底地消灭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孙中山用资产阶级自然法的观点,从理论上论证地主阶级土地占有制是非法的。他说:“原夫土地公有,实为精确之论。人类发生之前,土地已自然存在,人类消亡之后,土地必长此存留。可见土地实为社会所有,人于其间又恶得私有耶?或谓地主之有土地,本以资本购来,然试扣其第一占有土地之人,又何自购乎。”把“第一占有土地之人”宣布为最先窃取社会所有制的强盗,这对土地私有制的辩护者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孙中山宣称,他的平均地权纲领,就是要在革命胜利后消灭私人对土地的占有,把土地收回国有。可是,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对封建土地所有制还认识不清,他不是把平均地权看作是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革命手段,而是作为防止未来贫富不均和私人垄断的“社会主义”政策。孙中山虽然从理论上论证了土地国有的合理性,但他在实际上并不主张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而主张向地主买地,以实现平均地权。他说:“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要杀四万万人之半,夺富人之甲为己有,这是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求平均之法,有主张土地国有的,但由国家收买全国土地,恐无此力量。”他的具体办法是:社会改良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在之地价,仍属于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享。孙中山在旧民主主义时期所规定的平均地权的实施办法,基本上是一种资产阶级土地国有化方案,但在激进程度上落后于他的平均地权纲领,带有妥协性。到新民主主义时期,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对中国的土地向题和农民被剥削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公开为平均地权规定了“耕者有其田”的内容,他看到了封建生产关系对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认识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对解放生产力的作用,这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一个重大发展。

2、“节制资本”思想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节制资本”,包括“节制私人资本”和“节制发达国家资本”。他想通过工厂立法和征收企业所得税等措施,限制私人资本的恶性膨胀。又想把事关国计民生的经济部门和生产事业都掌握在国家手中,以防止私人资本形成垄断。孙中山想通过这种办法,既要迅速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又要避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出现的社会矛盾。这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要求国家维护其经济地位和权益的普遍愿望。这一主张具有反帝国主义,发展民族经济的意义。但孙中山的“节制资本”的主张,在资产阶级掌权和未能打倒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的情况下,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软弱无力的资产阶级对外没有同帝国主义大垄断资本竞争的实力而对内又“节制资本”,这与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是冲突的。历史已经证明,“节制资本”只有在完成了民主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才能顺利的实现。

(二)关于“民生主义”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1、民生是国家之本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建设稳步推进。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在现代,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思想给我们带来了重要启示。人民始终是国家政治之根本,在当代社会只有处理好教育、就业、医疗、住房、保险等各种社会问题,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经济建设才能平稳有序地进行,人民生活才能幸福安康。

2、土地是农业之本

土地问题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近代的历史实践证明只有正确的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农业生产力才能迅速解放,革命事业才能顺利发展。孙中山先生提出“平均地权”的思想用来解决土地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加入“耕者有其田”。由于受其阶级立场和所处时代的限制,这些思想没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但对当代中国处理土地问题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带有“平均地权”的性质,只是两者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不同,因此“平均地权”就有了“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区别。总之,土地问题事关农业发展全局,任何时代都需要高度重视,我们党和政府要总结我国历代以来处理农业问题的经验教训,适时制定正确的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的土地政策。

二、孙中山建设近代化国家的经济思想

(一)建设近代化国家的经济思想

在本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建设近代化国家与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伟大设想。孙中山的经济思想不同于小资产阶级的经济思想,把落后的小生产理想化,而是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来解决民生问题。孙中山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抱有强烈的信念和宏伟的理想,他深信中国在实行进步的政治的条件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就能尽快地赶上西方发达国家。他建设近代化国家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学习西方,赶超西方,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与欧美并驾齐驱,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孙中山建设近代化国家的思想内涵丰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1、利用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对外实行开放。

孙中山研究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工业的历史经验,认为中国要大规模地进行实业开发,必须解决资金和技术“两大要务”。他说:“款既筹不出,时又等不及,我们要用此开放主义,凡是我们中国应兴事业,我们无资本,即借外国资本,我们无人才,即用外国人才,我们方法不好,即用外国方法。物质上文明,外国费二三百年功夫,始有今日结果。我们采来就用,诸君看看便宜不便宜?”他认为,政治上有国界,至于经济、实业本无国界可言,此国之人,可以投身于彼国之实业界,而图其发展。孙中山特别强调:“唯可利用其资本人才,而主权万不可授之于外人。”“唯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若能使借债之条约不碍主权,借债亦复何伤?”由于当时中国没能建立起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权,不具备利用外资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条件,孙中山的这些思想自然不可能得到实现。但是,他的这些见解,今天对于我们加深理解和贯彻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有益的。

2、实业建设中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政治改革的关系

孙中山把发展经济和政治改革联系起来,认为政治改革是发展经济的前提。他指出:“是今日图治之道,兴利尚可缓,而除害尤为急。一国害一除,则利自兴,而富强之基于是乎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皇帝后,政权落到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手里,而他认为民国已经建立,可以着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在他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亲自担任全国铁路督办,要用全部精力从事建设。但是,他在以后的实践中,在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帮助下,逐渐认识到,从前推翻清朝统治,又生出许多督军省长来,他们都是满清留下的旧官僚,还在实行皇帝的职权,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仍然存在,中国仍受列强的压迫。因此,民族主义只是实行了一半,民权主义也是不能实行,民生主义更是没有功夫去做。于是他又提出,对内打倒军阀,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口号。孙中山一生奔走革命,并能够随着时代的潮流不断前进。他想用革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他过早地逝世,这一伟大的理想未能实现。

(二)关于“建设近代化国家”的经济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1、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之所以落后于西方国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盲目排外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引进国外资金和管理经验,从此我国经济走上了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孙中山先生在其建设近代化国家的思想中就高度重视实行对外开放的问题,其实,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同时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努力提高实行对外开放的能力。

2、经济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应该相辅相成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是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案,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经济革命等各个方面。其民生主义的经济思想始终是与其政治革命联系在一起的。今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己经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条件。但是,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过的曲折发展道路,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证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还有一个如何处理经济建设与政治改革的关系问题。如果仍然沿用过去的政治体制——党政不分,政企不分,国家直接管理企业,领导人完全由国家任命,忽视民主管理等等,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以深入开展。因此,当前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还要认真研究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便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选集》。

2、孙中山:《民生主义与社会革命》。

3、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孙中山选集》上卷。

4、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与方法》,《总理全集》第二集。

5、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孙中山选集》上卷。

6、孙中山: 《孙中山选集》上卷。

7、孙中山:《同盟会宣言》,《孙中山选集》上卷。

8、孙中山:《总理全集》第二集。

9、孙中山:《实业计划》,《孙中山选集》上卷。

下载从新思潮到维新思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新思潮到维新思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学主要思潮》读后感

    《社会学主要思潮》读书笔记 经过近一个礼拜的“奋战”,终于拿下了雷蒙.阿隆的《社会学主要思潮》这本书,说拿下,也许言过其实了,因为要完全掌握了其思想要旨才算“拿下”,所以用......

    百年法家思潮

    百年来的新法家思潮 如果说到“新法家”,一些人就不免惊诧:“新法家”是什么?现代中国有一个和新儒家比肩而立的“新法家”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谁又是“新法家”的代表人物......

    西方思潮简介

    第一章从自然主义到现代主义一、简介19世纪欧洲的纯文学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作家成了文化英雄。如乔治·桑、巴尔扎克、狄更斯、雨果等。诗人和小说家承担了以前属于教士的......

    学生会引思潮

    “一流的学生会引思潮,二流的学生会搞维权,三流的学生会办活动。”这个说法提出已久,西安交大学生会在努力办好各项精品活动、不断尝试新的服务服务同学的活动的同时,将着眼点放......

    《当代世界思潮》随想

    假日有闲,我读了《当代世界思潮》一书。该书系统介绍了当代西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哲学的各种思潮,对主要的代表性人物和观点进行了详细阐述。我们知道,在人类社会生活的......

    当代艺术思潮讲稿

    当代艺术思潮讲稿 西方现当代艺术的主要美术思潮、美术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西方现当代艺术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一是现代主义时 期,它主要是指自1870年以后的后印......

    当代西方经济思潮

    《当代西方经济思潮》简介 一、课程名称:《当代西方经济思潮》 课程英文名称:《TheWestEconomicThoughtOf The Contemporary Era 》 二、学时与学分:32学时1学分 三、课程类别:......

    中国商业思潮(5篇)

    中国商业思潮 李 楠 商业中国 这是一次让我们颇感无力的策划:中国现代商业发展史,一直被诟病为思想与理论的荒漠,因为本土化商业精神稀缺,可以称之为思潮的更是贫瘠而隐蔽。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