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层经理手册读后感
这段时间,一直在学习,看两本书:《中层经理手册》和MBA《公司发展战
略》,其实《中层经理手册》早在05年左右就读完。这段时间只是重温。因为以前较忙,也没有时间写读后感,今天抽了点时间,写了一些自己的感受。供大家交流学习之用。
《中层经理手册》主要目录有:
一、角色认知
二、时间管理
三、有效沟通
四、目标管理
五、有效激励
六、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
七、打造高绩效团队
八、有效授权
九、领导艺术
十、高效会议管理技巧
记得小时候,看电视的时候,有一个主人公对自己贪玩的孩子说,无论你看什么
电影?看什么书?玩什么游戏?最重要的就是要从这些里面能获得什么,这句话,当时对我很有启发,所以一直记住这句话。
今天这本书已经看完了,最大的收获就是:
第一:如何认清自己,只有真正认清自己的职责,才能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管理好下属,作为管理者,应该作出表率。下属的眼睛是铁亮的。因为上司直接影响着下属的做人、做事能力等。
第二:就是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在一本书看到,觉得很有道理,所以今天
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大概意思是:每天都是24小时,每天人的睡眠时间是8小时,上班时间也是8小时,还剩下8小时,这个8小时,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一生。这个8小时往往每个人都与众不同。今天重温这句话,确实很有意义。在管理学中有一个2/8原则,这个原则,基本上可以用于一切。可以用在销售,也可以用在评价培训效果的评定。等等。时间往往与处理事情是密不可分。所以当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是否也想过,要花点时间在比较紧急又严重的事情上呢?处理事情,那就要找出哪件事最严重最紧急、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实施方案、以后如何可以预防、如何教会下属以后不要再犯错。如果一个下属犯错,作为上司,也要负有一定的责任。在本次事件中,作为好的上司,必须要找出原因所在,同时要指导下属去处理,同时要教导下属在以后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第三:还有一个沟通问题。我目前所就职的公司,常常听到各级主管和员工之间的议论。他说某某人怎么怎么样,总之,好的不多。然后,又在另一个地
方,听到她,又说某某人怎么怎么样,别人,好像永远没有对的。我在给主管级培训的时候,给他们讲一个故事就是关于避雷针的故事,我说,在以前盖楼房的时候,也就是在避雷针发明之前,经常听到,高楼被雷击以后会倒塌,当时,有的楼主就找到开发商要个说法,说,房子造得如何如何的不好。有的说开发商偷工减料、有的说房子的选址不对说法云云。作为投诉,那么作为开发商,首先要处理的事情就是要找到原因所在。直到有一天,作为开发商,找到一个物理学家,才真正的解开谜底。那就是楼房太高的时候,如果不装避雷针,就会遭到雷击。导致楼房倒塌。这个故事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就是,善疏则通,能导必安。这里再讲一下,也就是沟通,必须要找到当事人,比如,这个人有问题,你就直接找他沟通就可以了,而不是在背地里跟这个人说,跟那个人说。
第四:就是目标管理(MBO),很喜欢一句话,先瞄准,再开枪。作为目标必须要
具有以下特征才能真正算得上是目标,即SMART。
Speciflc指明确的,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chievable可实现的Result—Oriented结果导向
Time—based时间限制
不管大家在做什么事,最重要的就是目标,我所在的公司,我的一个下属就
是,刚进来的时候,好像整天没什么事做一样,所以很多主管和员工都跟我提建议。为了这件事我有一天,在晨会上遭到了所有主管的炮烘。说我包庇下属,我当时,一句话,也没有说,第一,她刚进入公司,我要给她熟悉公司一个时间。然后要熟悉一下我们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等这些结束后,我安排让她整理医疗器械变更注册资料、相关注册证资料、检验报告、产品的检测。当时,我只是给她指个方向,然后,我会跟她说,什么时候做好,如果需要帮助要及时提出。我会给出指导。同时,我也会不定期的抽查工作进展情况。直至工作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在这些过程中,也要适当的运用奖惩机制。不过,这件事我一直都没有跟下属去讲。
第五:关于激励这个话题,已经不是新话题了,我只讲一句话:用人贵在激励。
激励的方法当然也要因人而异。与人结合。与事结合。这些都是相当重要的。
第六:关于绩效管理,我也提一些自己的看法。以前考核很注重优、良、差等。
这些都是很抽象的评定,根本上没有多大意义。现在要求就是科学,合理、公平、定量的分析员工的工作表现。现在讲究定量分析。很喜欢这个概念:定量。
第七:关于团队,我也提一下自己的收获,我很喜欢看动物世界,很喜欢两种动
物,一是狼,一是大雁,它们是动物中发挥团队精神最好的。现在越来越多被企业所利用。如果大家想了解此类动物,敬请关注动物世界。
第八:关于授权话题,我这里讲讲我的一些工作经历。仅供大家参考学习。我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大型眼镜零售店工作。后来又进入一家大型眼镜零售
店工作。同样面临着两个不同的经理。第一个经理:公司无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样,什么事都让我自己做,但做什么事都要经过经理的最后审核。所以2年工作平平。我选择跳槽。临走的时候,经理跟我说过一句话。希望你能在外面吸收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及管理经验。以后,有时间再合作。有幸。我今年去那个经理那里。一见如故。让我回去帮他。我进去以后,只是简单的跟员工沟通一下,员工的抱怨很多。但这个经理听不进去。我最后跟经理说过一句话。如果要改,就必须从自己开始。如果能做到,我就帮你,如果做不到,实在抱歉,我帮上忙。最终没有谈成。第二经理:公司有着完善的管理制度,什么事我都自己做,自己对自己负责,经理很少过问我的事情。所以半年后,我顺利的被提升为技术主管。一直工作了4年。所以,大家,从上面这个例子当中,能学到些什么。不同的经理会造就不同的下属及业绩。但在这里,我要讲的是另一点。下放权力的前提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否则,就不要授权。
第九:领导,这个词,我有自己的体会。其实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就要用好人,要懂得用人的艺术,更要有丰富的经历。这非常的重要。
第十:会议:会而有议、议而有决
我所在的公司,很搞笑,有时候,开会开一下午,开会的时候,要求发表意
见,没人敢说话,背地里又一大堆问题。每次能真正称得上会议的。没有几次,都是议而不决。失去开会的意义。
开会时,大家都是一样的,平等,不分职务,级别高低。
每周开会一次,对于部门来说。
每两个月开一次会,对于整个企业来说。
开会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开会最佳人数是5—7人。
通知开会最佳时间为提前一周告知与会者。
对于处理突发事件的会议,要随时召开。
对于一对一的会议,要按需召开。
第二篇:中层经理这样当读后感——
《中层经理这样当》读后感
做英雄还是做领袖?这个问题不是两难题,其实我是想做英雄,也想做领袖!中层经理该怎么做好自己的事情?带领好自己的团队?这是不是一个两难题,我觉得这是一个资源优化题,我们总是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冷静想一想,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而不是像习得性无助一样,遇到事情就不知所措,不去努力改变,还要为自己找开脱。坚决对一切不积极的因素说NO!
富士康有句话: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理由。偷懒的员工流行一句口头禅:“有事找领导”。意指你有什么事情不要跟我说,先跟领导讲,让领导安排,我的工作是领导安排的,我无权做主。事情无论大小都要经过经理,经理在岗位还好,偏偏部门经理又是个忙人,忙到事必躬亲,其实是对员工智慧的扼杀,往往事与愿违。长此以往,员工容易形成惰性,责任心大大降低,把责任全推给管理者。情况严重者,会导致员工产生腻烦心理,即便工作出现错误也不情愿向管理者提出。人无完人,这样的情况的出现,是不是和我们这些中层相关呢,确实相关。高层的领导是不能全身心投入到了解下属的工作中去,我们中层是最能看得到基层员工的人,所以我们要主动关心他们,把情况及时反映,把上级的指示及时传达,做到一个团结部门,维持正常上下属沟通。其实这个案例中还透露出一点,那就是应该去包容你 的下属,去分担领导的一些压力。主动积极地做事情,有方向地把控住发展方向,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穷极”。有的中层经理能干又不缺热情,但工作中处处碰壁,甚至闹得默然退场,更可悲的是自己临
终都不明原因。功夫在事外,人在职场,中层经理应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绝非在大学课程或公司规章里所昭示。当上怀、同僚、下属皆与你相处甚欢,你尚有何不可为?总之就是一切有利于团队建设,正常运转的,都是一个中层经理应该去做的。
老企业家的儿子问父亲怎么做管理。父亲拿了一根绳子放在桌上,先让儿子把绳子往前推。儿子从后往前推这根绳子,结果一推绳子就弯了。这时,老企业家说,你再换成从前面去拉绳子,看看效果如何?儿子一拉,绳子自然随之而动。老企业家说,管理其实非常简单,你只需要用目标把大家拉动起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意识到这点,每天HSE例会的举行,不正是把大家的目标说出来,把大家的想法归一块,把大家的问题拿来一起解决吗?所以我们的工作只有不断向前发展,而不会出现纰漏。
真正决定企业的未来,我认为是自己的员工队伍。自己的员工队伍决定了自己企业的未来,某种意义上讲。自己的员工队伍的高度和强度,决定了自己企业未来的高度和强度,作为中层干部我觉得这些是要靠建设一个优秀的团队来维持。在中化的企业文化中,其实重视团队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优秀的团队是中层最合适的注脚。现在HSE部能够发展到今天,我觉得是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下属的积极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作虽然有一定的进展,但是我觉得自己的努力还是不够,还是不能做到所有的事情都能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总结,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想去做,做到自己能力的穷极,为中化的明天尽一份绵薄之力。
第三篇:中层经理核心技能读后感
读《中层经理核心技能》有感
董亚军
本期向您推荐新桥矿业公司员工董亚军的《读〈中层经理核心技能〉有感》。中层经理人需要掌握的核心管理技能一是娴熟的业务能力,二是授权激励员工、发展员工、衔接沟通等能力,如果做到二者兼备,就能够上不负领导信任,下不失信于员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层经理。
经黄总推荐,我有幸拜读了狄振鹏老师的《中层经理核心技能》一书,书中就中层经理角色的定位,如何锻炼心智思维以及进行相关授权,如何沟通、管理,如何掌握员工培育技巧、进行团队建设等方面都有精彩的解说和具体的行为指示,读后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作为一名上任时间不长,管理经验还不够丰富的中层管理者,自担任富源分公司经理这个职务以来,我就遇到了诸多管理工作上的小状况,也时常感到彷徨与困惑,经过学习,我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阳光的深切感悟。
如何像一座桥梁一样把上层和基层紧密连接起来?如何深层次地进行剖析和运用好的方法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从而使工作更加到位?通过学习,我发现自己之前有太多的不足之处,而书中明确告诉我们,在进行任何工作之前,首先要对自己的角色正确定位,分清管理的层次,不要轻易替下属背“问题猴子”,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
通过学习,我对管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作为一名管理者,我要时时告诫自己,不能将自己定位于业务骨干而埋头于各项事务,从而忘记了自己管理的职责是计划、安排、督导。在管理工作中,我们不能过于急躁,方法不能简单粗暴,真正做到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敢于管理、严格管理、善于管理、掌握技巧。
正确评价和定位自己,适当地表现自己,但不要锋芒毕露,因为成长需要耐心,在努力完成工作绩效的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千万不要让它成为未来成长的障碍。加强学习,应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锻炼意志,认真学习成功的七大规律,并且争取做到学以致用。
学习的目的就是要熟练掌握中层经理人必须具备的核心管理技能——授权激励员工、发展员工、节省精力、减少瓶颈,管理者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进行思考,克服与上司以及下属之间沟通的障碍,更正不足之处,完善自身的修养,以家长式的心态理解、爱护员工,就可以在激励员工方面无往不胜。对员工进行激励后,还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对其加强培训和指导,这样就具备了建设一个高效团队的基础。
经过对本书中重点内容的反复揣摩学习,我更加体会到作为一名管理者的工作压力。但同时我清醒地认识到,压力是成长的前提,有压力才有动力,因此我会朝着提高管理能力这个方向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使自己不但具备普通员工应有的娴熟业务技术,更要具备作为一名基层领导所应有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能,只有二者兼备,才能不负领导对我的信任,也不失信于员工。
做好自己、干好管理,打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团队是我的工作目标;从细处着手,逐步完善,为矿业公司的发展添砖加瓦,希望矿业公司的明天会更好。
第四篇:团结就是力量—读《中层经理手册》心得体会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将成为一盘散沙,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也将无所作为。一个有高度竞争力的企业,不但要求有完美的个人,更要有完美的团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在当前大多数组织中仅是一个口号,而不能深入和发挥。虽有“人心齐,泰山移”的说法,但随着我们生活环境(风俗文化)的不断改变,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化,很难让我们古人说的这句话成为现实。在一个团队中,只有每个成员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团队的整体威力,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如果团队建设中的任何一件小事、任何一个细节做不到位,都会影响团队成员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团队整体的威力。所以,汪中求先生强调“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是非常有道理的。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面面相觑,无法回答。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个人再完美,也就是一滴水;一个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就是大海。一个有高度竞争力的组织,包括企业,不但要求有完美的个人,更要有完美的团队。讲一个取乒乓球的故事,这是一名专家给一群小学生出的一道智力测试题。在一个罐头瓶里,放进六个乒乓球,每个球用细绳系着,要求在最短的时间里,从瓶里全部取出。几个小组的同学,各人都想在第一时间里从瓶里取出,结果在瓶口形成堵塞,谁也出不去!只有一个小组成功做到了,他们采用的办法是六个人形成一种配合,依次从瓶口出来。这道测试题考的就是团队有无相互协作精神,就是我们常说的团队精神。所谓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作风。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奉献,奉献成为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动力,为工作注入能量。团队精神的精髓是承诺,团队成员共同承担集体责任。没有承诺,团队如同一盘散沙。做出承诺,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团队精神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在团队与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强烈归属感,团队成员把团队当成“家”,把自己的前途与团队的命运系在一起,愿意为团队的利益与目标奋斗。团队成员极具团队荣誉感,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的关系时,团队成员采取团队利益优先的原则,个人服从团队。团队与其成员结成牢固的命运共同体,共存共荣。第二,在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团队精神表现为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团队成员彼此间利益共享,相互宽容,彼此信任。在工作上互相协作,在生活上彼此关怀。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凝聚力强,追求团队的整体绩效。第三,在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态度上。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全心投入。团队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成员参与管理、决策。团队成员在处理团队事物时尽职尽责,充满活力,洋溢热情。现代社会发展,对人际交流与合作的要求大大提高,人们的生产和工作方式将趋向集团化,而不再是分散的方式。个人不可能孤立地工作,而是要与人交流与合作。从发展的观念看,没有形成团队协作,不可能获得成功。企业员工相互沟通、交流和合作已成为一种必然。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精诚团结,善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工作,发展事业。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不善于与人合作,到头来只能是走更多的弯路,影响事业的发展。团队精神是现代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企业凝聚力、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精神力量。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企业内部上下同心,企业各部门相互支持,协调一致。一个人,一个公司,一个团队莫不是如此。如果只强调个人的力量,你表现得再完美,也很难创造很高的价值,所以我们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第五篇:中层经理培训(范文)
关于企业中层管理者培训的新思考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教育化经营和员工学习化生存”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战略化的员工培训不再是支离破碎的大拚盘,也不再是短期的阶段性任务,而是系统化思考和全方位规划的长期性工作,它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长期从事管理培训和咨询顾问工作,使我们更多地接触到不同规模的各类企业。我们发现,许多企业的高层领导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规划,但问题往往存在于中间管理层,由于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中层的管理水平、领导素质和执行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运营的整体效果。为此,我们针对中层干部素质和能力要求,专门开发设计出MDP(Management Development Programs)课程,这是基于高层发展计划的EDP(Executive Development Programs)概念在中级培训领域的引伸,从理念上讲是比MTP(Management Training Program)更进一步的课程设计,MTP是中阶管理培训计划,而MDP则是中层管理者的发展计划(EMDP是EDP和MDP的结合),这样的理念是从中层管理者职业生涯的角度出发去思考的,更有利于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有利于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事业共同体”三个共同体。为此,我们初步的思路是:“战略着眼,系统思考;全面规划,分步实施;个性设计,分类培训;既重创新,更重实效。”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系统化、全方位员工培训规划设计,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分阶段组织培训实施,在具体工作中注重企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文化基础的员工,进行个性化的课程设计,注重培训的实际效果。基于战略化系统化的培训思路,我们要达到以下培训目标:一是提升中高层管理者的思想素质。如组织纪律性、服务基层的意识、自我角色的认知,协调沟通能力、企业发展的使命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其内在的精神活力和创造力;增强中高层管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提升中高层管理者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执行力。包括基础理论和科学管理方法;提升中高层管理者的综合领导能力,包括宏观的战略决策能力、策略谋划的能力、资源整合的能力、计划组织的能力、人员管理的协调能力和业务运营的执行能力,以及在企业运营中的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执行力创新等能力。三是提升中高层管理者的领导水平。包括辨才识才的水平、招才引才的水平、组织凝聚团队的水平、用才授权的水平、考核监察的水平、驾驭下属的控权水平,提升中高层管理者的影响力和领导艺术。针对这样的培训目标,我们设计出以下两类课程:一类是基础课程:如《管理者的角色认知》、《沟通管理技巧》、《时间管理与工作统筹技巧》、《员工激励与精神管理》、《团队建设与管理》、《商务礼仪与职业形象塑造》、《会议管理》、《谈判技巧》、《员工发展与职业生涯设计》。二类是提升课程:如《管理学基础知识》、《组织行为学概略》、《工作计划与目标管理》、《战略化人力资源管理》、《薪酬设计与员工福利管理》、《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企业转型与机制变革》、《企业文化建设》、《REP与企业信息化建设》、《领导授权与控权的艺术》、《企业战略管理》、《品牌营销策略》、《卓越领导力修炼》、《高绩执行力修炼》等。针对以上课程的培训实施,要体现出以下八个特色:一是课程思路的战略性:课程思路必须基于战略化的思考,如基于战略的制度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战略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化的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等。二是课程设计的系统性:针对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必须进行系统性的课程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微观到宏观,适合企业用于员工队伍的全面素质提升内训。三是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要潜心研究方法论,在理论家和企业家之间建立一座沟通的桥梁,课程内容注重对企业管理的直接指导价值,即操作层面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四是授课程序的逻辑性:讲课首先要从相关理论入手,概要介绍课程必须的理论常识,其次找出与工作实践相关的关键点,随后通过案例分析给予印证。五是授课过程的互动性:MBA互动式教学已为现代教学广泛采用,可通过分组讨论、开展竞赛调动气氛,引导学员积极思考问题和参与课堂互动。六是授课氛围的激励性:讲课老师始终要充满激情,语言中蕴含着精神力量,富于感染力和煽动性,能使学员产生强烈共鸣,从而打开心灵之门,激发出无尽的热情和动力。七是综合效果的艺术性:授课老师要求各学科知识丰富,擅长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教学之中,强调教学方法的丰富多样,如各类游戏、户外运动、寓言故事等,增强教学的艺术性。八是动态发展的创新性:未来竞争的唯一优势是比别人更快一步的学习的能力,在培训行业,创新才是硬道理,越是个性的越会有价值,因此授课者讲课一定要常讲常新,不断研究新问题,开发新课程,以最快的速度把最新理念提供给有需求的人。
民企中层管理者培训应如何进行
要成为优秀企业,中层干部是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优秀的中层队伍是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部分。民企有必
要把中层管理者培训提上今天的管理日程。参与嘉宾卓翠丽:MBA、广州宏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经理江南:研究生学历现任中联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臧根林:信息产业部高级项目经理培训讲师、MBA、广州科韵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1.培训普遍流于形式记者:作为企业管理者和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的直接参与者,大家认为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在中层管理者培训方面做得怎样?臧根林:还很欠缺。据我观察一般民营企业的员工培训原因可以分三类:一是为了申请某些资质必须的培训,或为了招标时经常需要的证书派人去参加培训,是企业营运平台建设的一部分;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企业哪些项目或哪些方面管理已经出了问题了,不培训不行了,只好尽快安排培训,是补漏式的培训;三是由于员工有学习的要求,特别是中层干部,是企业的业务骨干力量,企业为了留住人才,把培训作为一种奖励或福利。卓翠丽:这要分开来看:一方面民营企业的高层人士自认为非常重视中层管理队伍培训,他们认为“培训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人才是培训出来的”,“培训是稳定人才的手段”;但值得注意的是另一方面,大部分的中层管理人员认为公司并不重视培训。然而,这些中层管理人员个人却对培训表示出极大的关注。他们认为“如果不培训,能力就会下降”,“培训是公司应当提供的”。记者:培训机制是否还很不完善?卓翠丽:对。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民营企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培训体系。如在培训管理机构方面,仅有少数设有自己的培训部门;在培训制度方面,部分的民营企业声称有自己的培训制度,但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承认自己的培训制度流于形式;在培训负责人方面,只有少部分的负责人在任职前从事过培训管理工作;在培训需求方面,没有一家企业有过规范的培训需求分析;在培训评估方面,有个别的企业曾做过二级评估,绝大部分企业均没有进行过三级或四级评估;在课程体系方面,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中层管理培训课程;在教材方面,仅有极个别的民营企业设计过中层管理人员专用教材;在培训设施方面,绝大部分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培训教室(教室、教学设备等)。更严重是,尽管超过半数的民营企业有自己的培训计划,但大部分的计划都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其中很多企业每次培训的计划是临时制定的。记者:江总,你怎么看?江南:我就我企业的实际情况说说吧。我们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就涉及规划、计划、运输、仓储、配送等多个环节的管理,因此,中层管理干部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的效率和竞争力,还有服务质量、成本、安全生产和员工士气,需要较高的管理与沟通艺术。我们企业对中层干部的教育培训较为重实效,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练什么,遇到什么及时培训。去年下半年我做了一个计划,从公司理念、业务提高、个人素质、领导艺术等方面系统地对中层干部进行培训,虽然我不是专职培训师,但我喜欢亲自培训,因为我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培训要求,同时,针对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剖,更贴近企业实战要求。2.企业对中层管理者培训怎么看记者:这样看来,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还很难。你们认为它难在哪里?臧根林:难就难在它无法估量,因为民营企业都比较实际,希望培训的内容能直接为企业带来利益或好处。具体来说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成本问题:人才培训又花时间又花钱,民营企业一般都一个萝卜一个坑,人人都任务比较满,去培训半个月意味着这个人的业务就可能会停半个月,成本很高;二是人才流动问题:中层干部往往不是企业的核心层(如股东),而他们又是企业的业务骨干,机会多,其他企业也容易挖他们,培训有时可能反而提高了他们的流动速度;三是诚信问题:很多公司给员工培训都会签订培训合同,比如说要求受培训的员工必须在企业服务满多少年多长时间,但这样的合同起不到真正的制约作用,很多人不守约,违约了就算把培训费还给公司,也还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比如说时间成本的损失。卓翠丽:难在培训的随意性较大,将培训视为“救火”。绝大部分的培训计划是临时敲定的,如公司开会时发现公司最近在管理上出现了较大的问题、经营业绩不好,需要对中层进行培训。这样,培训势同“救火”,无法规范操作。记者:高层怎么看?卓翠丽:部分高层对培训的认识存在误区。相当多的企业高层对本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不是很满意,并抱怨“好的想法得不到贯彻”、“公司有肠梗阻”、“不少人把我的经念歪了”。大部分高层认为这个问题是“没招好人”或“只有通过人员调整来解决”。只有少数高层认为可以通过培训来解决。这说明民营企业高层对培训的认识还有相当大的误区。记者:这样看来,企业对培训的期望肯定很高。卓翠丽:对。企业安排一次培训不容易,对一次仅2-3天的培训抱有过高的期望,希望能解决面临的许多问题,于是,培训中普遍存在内容庞杂、目标过大、人员过杂的现象。中层管理队伍的许多问题需要长期的培训计划解决,况且,许多问题并不是单靠培训就可以解决的,如制度问题、市场问题等。而且效果难以评估。记者:为什么?卓翠丽:从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培训体系来看,尚无法保证有限的培训投入产生出理想的培训效果,因此,尽快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在制度、机构、人员、经费、课程、教材、设施、运作机制等方面规范化、制度化是民营企业的当务之急。另外,培训经费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目前民营企业的培训经费(民企892元/年,外企5020元/年,国企1362元/年)不仅在绝对值上低,而且,有限的培训费用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表现在培训经费使用的随意性,高层觉得什么培训好,花钱多点没关系,觉得培训不好,一分钱也不花;民企派人外出进修的费用占培训费的68%,这是很不合理的(外企一般占5-15%)。3.什么内容更合适和更有效?记者:你们认为中层培训什么内容更合适?臧根林:我觉得主要是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其实企业文化、敬业精神、诚信问题等都是很需要培训的,但民营企业更注重实效,注重直接可以产生效益的相关培训。卓翠丽:我认为应包括销售技巧、管理技能、团队建设、谈判技巧、MBA课程、其他管理等。至于方式上可 以有多种选择,如请公司高层讲课、请专家或知名人士讲课、发放书籍自学、请培训公司、外派进修等等。记者:怎么样的方式更有效?臧根林:主要看企业培训计划是否做得合理、培训的讲师是否足以胜任、被培训的学员是否真正投入等。现在培训行业发展很快,搞培训的公司很多,但鱼龙混杂,主要是师资实力问题。我觉得中国大学的老师们比较缺乏实际经验,学院派的居多,从理论到理论,缺乏鲜活的实际案例,会影响培训效果。卓翠丽:我认为培训与工作轮换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定期改变中层管理者的工作部门或岗位,让他们到各个部门或岗位去
丰富工作经验,扩大对企业各个工作环节的了解,以使他们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或其它岗位的职责有更全面的了解。江南:我觉得将培训与参与企业决策同时进行,效果会更明显。让中层人员参与企业高层次决策,让他们就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管理人员的奖酬机制、部门之间冲突的协调等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促使中层管理人员为自己的决策承担责任,再在培训中寻找差距。如果总经理能亲自对中层人员培训,对宣讲公司的经营理念、树立自身威信、迅速提高中层素质都很有帮助。4.培训将日益受到市场重视记者:各位对民营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的前景和趋势有什么看法?卓翠丽:企业高层和中层都对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寄予厚望,并希望通过培训解决和改善企业管理水平。企业高层领导基本认为通过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可以“提高管理技能”,“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更新观念”,“提高业绩”,“增强企业凝聚力”,“员工职业发展”。总体看来,高层注重中层实际能力的提升。中层自己认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业绩”,“提高管理技能”,“职业发展”也应成为企业对他们培训的重要方向,说明中层对培训表示出较大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就这两方面的认识,培训工作在民营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当中有着广泛的市场和机会。臧根林:目前的民营企业中真正成长为具有自身文化底蕴的大型企业还不多,不少公司生意是做得挺大,但说到企业的文化底蕴还是很浅的,要成为IBM、HP、ORACLE这样的大公司在中国也许还需要很长时间,但只要国家给我们一个稳定的政策,总会有部分成功的企业会发展到那一步。伴随着企业的成长,中层干部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越多企业要求发展,培训的市场就会越大,所以我觉得未来的中层培训市场是很可观的。随着企业对培训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将成就一些真正有实力的培训公司。
成功经理的核心能力培训企业内训
培训对象:
经理和即将成为经理的员工。
培训提纲:
1.序言:从专家到经理
A)经理的职责
B)了解你自己
C)了解你的团队
D)管理你的老板
E)领导力的产生
2.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
A)目标设定的六大原则
B)绩效考核的三个关键
3.辅导下属、提升业绩
A)识别辅导机会
B)营造辅导氛围
C)确认辅导需要
D)陈述问题
E)寻找解决方案
F)制定行动计划
G)评估行动计划
4.分派工作、授权、激励下属
A)分派工作的原则
B)授权的技巧
C)激励下属的理论
5.领导团队
A)高效团队的基本要素
B)团队的五个阶段
C)个人绩效与团队绩效
D)化解冲突、携手合作
6.领导变革、促进创新
A)对待变革的四种态度
B)领导变革的四个步骤
C)释放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