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净沙(本站推荐)
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
2.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融入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怀。
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诗歌。
2.融入诗歌意境体会作品意蕴。
教学设想:
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眼中的秋天都是什么样子啊?也许硕果累累,也许多愁善感,是金色的童话。那么,在一个游子心中,秋天是不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致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吧!
二、解题: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元曲,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与唐诗宋词一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也就是戏曲,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天净沙〃秋思》就是属于小令。“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学习这首小令有助于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三、朗读诗歌:
(1).先由学生自由朗读
(2).再由学生齐读
(3).老师抽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仔细体会诗歌意蕴
(4).师配乐泛读并让学生找出诗中的景句及景物,并由老师板书出来.(5).学生配乐朗读,老师提问:作者为什么用枯藤、老树、昏鸦而不用青藤、绿树、晨鸦?
四、引入作者介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马致远这首诗中如此多的景语又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语呢?诗人在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所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马致远吧!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和许许多多的青年人一样,他也是意气风发的。早年热衷于功名,甚至有着“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想要在官场上崭露头角,却又屡不得志。他经历了漂泊生涯二十余载,看透了人生耻辱,五十岁入仕,对官场腐败极为不满后隐居山林,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曲中游”的生活。据说在京西门头沟区王平镇韭园村西落坡村口有他的故居,似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意蕴。所以这首诗可以说是他漂泊生涯的真实写照。
六、品析鉴赏:
(1).播放课件,学生根据优美的图片展开自己的联想,进入诗中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诗中的景语中有哪些景物?并说说这样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能够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3).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该是怎样的人?
(4).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问题由学生自由讨论,老师适当的点拨。
(1).这首小令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是“惜墨如金”,但是凝练儿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分别用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来修饰。使本来极具生命力的景物显得萧条颓废,本来没有感情的景物也显得格外失意,一切在深秋春色的笼罩之下与诗人凄苦、愁楚的心境遥相呼应。
(2).“枯”字本身就含有破败凄凉之意,“老”字更是显露出生命末端的凄凉垂死的意味,在加“昏”字光线也是暗淡的。“小”、“流”、“人”却又把原本普通的“桥”、“水”、“家”刻画的富有生气,显得清新儿幽静。与上一句的凄清形成对比,所以这两句就勾勒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说明很少人走,显得荒凉,而“西风”原本就是一种固定的诗歌意象,如:昨夜西风凋碧树、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要表达一种凄凉之感。“瘦马”就更添悲凉了,西风萧瑟的秋天,只有羸弱的老马陪着诗人在荒凉的古道上踽踽独行。“夕阳西下”又为这幅凄凉的画面加上一点惨淡的光线,常言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在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正好是四十来岁,还未进入仕途,觉得自己这一生不会再有什么机会驰骋沙场了,就像夕阳一样慢慢隐退,可自己的梦想却未实现。依然在外漂泊,没有一个能安心居住的家。“断肠人在天涯”一语道出主旨,诗人将自己的失意、痛苦、悲凉、孤独等一切衷肠用一只枯颓的笔同吐倾诉,他心驰物外,却又将意溢于境。直观而贴切的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七、让学生根据诗中意境,用语言描绘出这幅深秋村野图。
(例)枯萎的藤蔓缠绕着垂死的老树,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停留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又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安谧而温馨;而荒凉的古道上,疲惫不堪的瘦马脱着我踽踽独行,凛冽的西风吹起我单薄的衣衫,饥渴交加的我多希望那边是自己的家乡啊!可是夕阳已经西下,乌鸦都有了自己的巢穴,我还漂泊无依。何处是归宿啊?这叫我怎不愁肠寸断?
6.在理解文章内容后再让学生自由朗读,细细体会。直至背诵。
八、拓展延伸:
读白朴的《天净沙〃秋》并将其与本诗对比,体会两者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板书设计:
景语情语
枯藤老树昏鸦(意境)冷落暗淡
小桥流水人家(夙愿)清新幽静
古道西风瘦马(画面)萧瑟凄苦
夕阳西下(光线)更添荒凉
断肠人在天涯(情感)愁肠寸断
诗中画 →凄清的意境 →清新僻静的村野图景 →荒凉的昏暗画面 →惨淡的光线 →漂泊游子
第二篇:《天净沙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思维活跃,基础较好,接受能力强,但学习过程中不够细心。不能理解 诗词中的意境。【教材分析】:
《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写的一首元曲,全篇仅五句二十八个字,用十八个字,九个词。写了九种事物,一词一景,用词凝练。这首曲在语言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因此作品能够经久不衰。【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元曲的特点。
2、体会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写出的一幅幅美妙的风景图,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过程与方法】:
1、借助品读、想象,领会元曲凄婉萧瑟的意境与悲秋思乡的思想感情。
2、重点理解元曲中景物描写和抒发感情的佳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古诗文修养,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难点】:
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
诵读、探究与品析相结合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
环节一:导入
1、导入课堂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国度,唐有唐诗,宋有宋词,元有——元曲。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元曲。
2、介绍体裁
(1)我们来读一遍注释⑨: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现在北京)人,著名戏曲作家。
(2)读过注释,我们可以来猜一猜,元曲具有什么特点?预设:可以唱。这个“曲”字告诉我们,这首秋思在古代是可以唱的。因为是元代的作品,我们把它叫做元曲。简单地说,元曲就是元代的可以唱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
(3)“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就是这首曲的题目。
环节二:诵读感知
1、从秋思二字,我们可以想一想,这首曲可能会写哪些内容? 引导:可能是写秋天的想法,也可能会写一些秋天里看到的景物。
2、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
3、我们刚才想了,马致远可能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景物,写了一些秋天里的想法。我们想到了吗?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景物,哪几句写了秋天里的想法?
4、前四句写了哪几种景物?在文中勾出。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西下
5、分析景物:
①我们先来看这一组景物。
藤 树 鸦
对于这些景物,我们想到了什么?加上这几个字呢? 枯藤 老树 昏鸦
从“枯藤老树昏鸦”这句的景物描写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秋的荒凉和凄清。为什么这几个字就能给我们带来这种感觉?换成“青藤大树乌鸦”还有这种感觉吗?
引导分析:枯:枯萎,没有生命力。老:苍老,光秃秃的。昏:黄昏使得乌鸦飞不动了,变得没有精神。这些词都给我们一种荒凉、凄清、没有生命力的感觉。秋天的味道就出来了。
②读下面这些词,看能给我们带来秋的什么味道? 古道 西风 瘦马
古道是什么样的道路?年代久远,杂草丛生,没有什么人在行走。西风是什么样的风?换成微风或清风好不好?秋风,吹在我们的感觉是孤独,寒冷。
要求学生读出孤独寒冷之感。让人感到寒冷。瘦马,说明行了很长时间的路,旅途劳顿,精神疲惫。
③让我们构思这样一个画面:有一个游子,骑着瘦马,吹着西风,独自走在杂草丛生的古道上,他看到古道边上枯藤和老树互相缠绕,乌鸦栖息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凄厉地叫着。心里涌起一阵又一阵的悲伤。他往另一边一看,看到了什么?小桥流水人家。
有桥有水这没有什么,加个“小”字,桥立刻显得——温馨了;水流动起来,立刻显得生动了,再加上人家,整幅图画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非常温馨,似乎是一幅温馨柔美的江南农村图景。流水潺潺,一座小桥跨过小溪,小桥后露出了几户人家的屋檐。
这种氛围好像与我们刚才感受到的凄凉、悲伤的氛围好像矛盾了,为什么要写这句,我改成“荒村古墓残霞”不是更添悲凉之意吗?
分析:这是反衬。行人见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景象,想到自己却是身处在古道西风瘦马之中,更加悲伤了。
补充:这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我们也把这一句朗读一遍,读出一种温馨中带着些苦涩的感情。
④这时行人又往西边一看,看到了什么?夕阳西下 夕阳西下了,该干什么了?回家。
夕阳西下了,远处人家飘出了缕缕炊烟,就连乌鸦也不再飞翔,停在树上休息了。而自己却在哪里?古道西风瘦马。
于是我们知道,行人伤心并不只是因为秋天的景色太过凄凉,而是因为他想家了。他的悲伤到了什么程度?断肠!形容人痛苦到了极点。
6、小结: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
环节三:
作业
背诵《天净沙·秋思》。
第三篇:《天净沙》赏析
《天净沙》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在旅途中寂寞悲凉的心情。下面是关于《天净沙》赏析的内容,欢迎阅读!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断肠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赏析: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
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第四篇:天净沙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 》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体会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写出的一幅美妙的风景图,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创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古诗词修养,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点】
1、体会本首诗词的意思和包含的情感。
2、品味诗词的特点。【教学难点】
1、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1、朗读法、联想法、讨论点拨法
2、采用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2、了解什么是元曲及特点。
3、理解词语意思。
4、初步感悟本首曲的意思和表达感情。
二、课前检查
课前小组长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作好记录。老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课堂展示
(一)导入新课:
1、师诵读童谣《秋天到》,让学生体会秋天到处是丰收的景象,空气中弥漫着果实的浓香。
2、大雁南飞时,在外打工的人也开始准备回家的行囊,希望在新年之夜和亲人欢聚一堂。
3、在大家沉浸在丰收的喜悦,回家的迫切之情时,有一个人牵着瘦弱的老马,一个人孤独的走在荒凉的小道之上,他就是——元代马致远(板书)。
4、今天我们来欣赏他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板书课题)
(二)、预习展示
1、简介元曲及特点。(出示课件)
作者生活于元代,在元代最著名的文化遗产是元曲,“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 是元代的新诗体。
2、简介作者:(课件)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3、写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是“曲”。
(三)、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1、通过课题大家知道了哪些信息?(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季节是秋季、在秋季时表达的感情等等)
2、今天我带来了马致远人在他乡的旅途中所经过了这一处景色,(出示课文插图),现在请你观察插图,看看图中有哪些景物。
3、学生小组根据课文插图讨论并在插图中圈出来。
4、学生回答观察到的景物。(枯萎的藤蔓、苍老的大树、黄昏归巢的乌鸦、小小的石桥、潺潺的溪水、荒凉的小道、一匹瘦弱的老马、西落的太阳、孤独的人)
5、教师出示课文课件。6.试读一遍,找出问题。
教师小结:正音:枯藤(téng)
瘦马(shòu)
夕阳(xī)7.下面请大家听教师朗读,划出节奏。(配音乐师朗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抽查学生根据理解的节奏来读文。
9、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
10、学生观察本曲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根据特点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魄无助的生存境遇。
11、根据理解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1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13.小组朗读,并推举代表在班级朗读。
(四)合作学习
1、学生通过情景插图和课文对照整体感知小令意思。
2、检查学生在预习时所理解的词语意思。
3、小组合作把词意带入文中理解意思。
4、小组推选代表译文。
5、师生共同归纳译文。
(五)深入学习
1、景物描写,通过朗读,我知道作者写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景物。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2、感情的抒发,通过朗读,我感受到这首小令真切的表现出天涯沦落人思念家乡、孤寂愁苦的感情。
3、主题理解,通过朗读,我觉得,这首小令的主题是表达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思乡
之情。_。
(六)感受意境美及思想感情。
1.根据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和联想,小组讨论和交流,体会本文所勾画的深秋晚景图与天涯游子的心绪之间的联系。讨论结果:
(1)正面衬托(以哀景写哀,衬托凄凉无比):
枯藤:给人一种荒凉感。老树:让主人公联想自己的人世沧桑,给人一种人生暮年的凄凉感。昏鸦:黄昏归巢,增添凄惨之感。古道:道路苍凉。
西风:冷风,吹在游子的身上,吹冷身体,更吹凉孤寂的内心。瘦马:乃游子所骑,由马瘦自然可以联想到主人的清贫。
夕阳西下:日暮乡关何处是?天色渐晚,我将投宿何方?安身何处?看来,今天晚上,又是一个无比孤独、凄凉的夜晚!
教师小结:你看,景物描写,不着一字,字字含情。这是衬托,正面衬托的效果。(2)反面衬托(以乐景写哀,反衬悲意更浓):
小桥 流水 人家:孤独的游子走上弯弯小桥,看到流水潺潺,人家屋顶炊烟袅袅,一派幽雅、安宁、温暖的景象,这样安详温馨的画面,突然撩起主人公无尽的归思之情,使流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教师小结:这一句,同样景中融情,不过,与刚才那几句所不同的是,这里用的是反衬,从反面衬托。
(3)教师小结: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想:又是一个深秋的黄昏,一天快要结束了。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它依依不舍地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謚。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回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2.这首小令,最能体现主题的诗句是那一句?你认为,这篇作品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主题句:断肠人在天涯。
主题: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的表现出天涯沦落人思念家乡、孤寂愁苦的感情。
(七)、学以致用。
1、学生根据本课所学自由创作
2、个人读创作作品,简单点评。
(八)课堂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读懂了一位漂泊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一起领略了景中融情,情景交融的高妙写作技巧,还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正是收获巨大!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读今古群书,写绚烂华章。做少年雅士,竞时代风流!(九)作业布置
根据本课所学,展开想象和联想,拿起手中笔,把这首小令改写为一篇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为一体的散文。
(十)、板书设计
枯藤
老树
昏鸦
以哀景写哀
衬托凄凉无比
借景抒情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西下
思乡之情
小桥
流水
人家
乐景写哀
反衬悲意更浓
第五篇:《天净沙秋思》教案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诗歌,掌握文学常识。(2)品析诗歌中的几个意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魅力,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教学重点:品析诗歌中的几个意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教学方法:诵读法,品析法,研讨法。教材分析
1、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首《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古典诗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散曲是学生新接触的一处诗歌形式,所以,这一课就显得尤其重要。要让学生在学习名家名篇的过程中,领悟散曲的独特魅力,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学习热情,启迪学生思维。
学情分析
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已经学了许多诗歌,但还没有接触过散曲,二者在学习中的方法类似,都要品析意象,赏析写法,理解诗歌所表达思想感情。所以学生学习本课应该有一定基础,对于作者情感的理解会稍难一些,需要学生预习,了解作者的经历,查找相关资料。
教法和学法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中的小令,是艺术成就很高之佳作。教学这首散曲必须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情趣,使学生受到如临其境的感染。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诗意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堂
请大家欣赏两幅幅图画,并齐声吟诵所配诗句郁达夫《故都的秋》与辛弃疾《水龙吟》中有关写秋的文字。(稍作停顿)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国度,唐有唐诗,宋有宋词,元有元曲。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元曲。(展示课件)
二、介绍体裁
1.学生齐读注释⑨: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现在北京)人,著名戏曲作家。
2.教师提问:
(1)元曲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交流后回答:
明确:这个“曲”字告诉我们,这首秋思在古代是可以唱的。因为是元代的作品,我们把它叫做元曲。简单地说,元曲就是元代的可以唱的一种文学作品体裁。
(2)“天净沙”是什么意思呢?跟这首元曲的内容有关系吗?
明确:(可引导:注释里是怎么说的?)曲牌名。那也就是说,“天净沙”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而与它的——曲调有关系。它是表明一首曲的曲调的。
(3)而与内容有关的是哪个部分?
明确:“秋思”。那么“秋思”就是这首曲的题目了。
三、诵读感知
1、媒体播放朗读,学生听读。(注意节奏、情感)
2、学生跟读,体悟情感。
教师提问:一曲小令、一缕情丝,你认为这曲小令当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这种情思、这种思念?请找一找。(略等:大家一起来告诉我,是哪个词呢?)
学生回答,教师追问:大家都认为是“断肠”,那么有谁知道断肠是什么意思?
明确:形容人悲伤到了极点。而断肠人,多指漂泊在外、思念家乡或亲人的人。
(出示组图)生活当中可以描写的秋景有黄山的秋日,有香山的红叶,也有长江的渔家唱晚,在诸多如画的秋景中,马致远弃而不用,为什么偏偏选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些秋景呢?请同学们思考并相互讨论一下。
学生自主分析,小组交流。
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是借景抒情。在平常生活里,藤、树、乌鸦,这些都是很普通的景物。假如是你在开心的时候,看到这些景物会不会在这些词之前加上“枯、老、昏”这些形容词呢?
一切的景象都是因为断肠人思念亲人,心情非常低落凄苦,所以自然会选取一些最能表达自己心情的景物。
(教师播放音频)学生闭目静听,感受情景,并交流感受。体悟诗歌妙处。学生小组交流 明确:
化景为情,情从景出。语言凝练,刻画准确。格调清逸,音节和谐。
四、对比赏析
试比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与刘禹锡《秋词》的不同。学生诵读、思考后回答。
明确:简言之,从《秋词》中可以读出刘禹锡心中的豪气干云之境,从《天净沙〃秋思》中可以读马致远心中的萧索凄凉之境。
明确:情由景生,诗由心生,刘禹锡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一股昂扬的气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已将心中的豪迈之气推向高潮,是一幅生气勃勃的画。而马致远则是将一件件反应秋天萧瑟气息的物象连缀,形成一幅整图。这样便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令人一读便在脑中马上浮出那幅萧索悲凉的画面。而“断肠人”三个字便是对所描写的那些景物的最好诠释,景断肠,人更断肠,3 而这样的秋季不是显得天涯萧索,满目荒凉吗?
五、师生小结
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小令,将文字转化成画面,体会了它的意象,从总体感受到了小令的意境;再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了作者绘秋的思乡之情,进入它的艺术境界,我们的文学素养自然有了一些提升。
五.作业
①背诵并默写《天净沙〃秋思》。
②课下查阅图书或网络与“秋”有关的诗词曲,选择你认为经典的欣赏背诵。
教学反思
以上教学设计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打算发挥插图的作用,帮助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却不料有此节外生枝的环节,幸好我没有武断地依自己的预先设想独断专行,不然伤害了同学的自尊不说,更扼杀了同学们的创造力,那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啊!教学中我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学生有着那么敏锐的观察力,那么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对课文及插图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让教学有了独辟蹊径地纵深发展。想起以前的诗歌教学,惟恐学生不能体会其中的妙处,罗罗嗦嗦,林林总总,最后倒弄得意境全无,诗歌欣赏成了理性的知识图解,而今是学生帮我巧妙地运用了教材中的资源,话语不多却尽得文章真意,可以说本案例切实体现了“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新理念。
一、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参与意识。本节课中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
终,无论是对文本的解读,还是对诗歌意境的感悟,都不是由教师直接传递、告知的。在课堂上学生拥有充分的鉴赏权和发言权,教师自始自终没有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而只是在教学的组织上作了适当引导,教师成了课堂的引导者、开发者与欣赏者。整个教学片段中,由于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尊重学生的参与意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质疑、交流、争辩和探讨,从而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演练场。
二、体现开放式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创造与探究。新课程提出开放式教学思想,提倡多元化教学,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学生自己获得求知的方法”。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不拘泥于现成的教学设计,而能准确把握住教学的动态过程,敏锐捕捉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发现、自主感悟,学生亲历了知识的发生、探究与创造的过程,最终产生了属于自己的“活化”的知识。在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诗歌意境时,学生参与意识强烈,思维敏捷,优美而生动的语言更是令人赞叹,这一切都是教师运 5 用开放式教学、开放式评价的结果。开放使学生拥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开放使教学多了一份主动,多了一份生动。
三、营造氛围,珍视学生的成功体验。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整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始终以平等、鼓励的对话方式营造出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适时点拨、热情鼓励,使学生能以极大的热情无所畏惧地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探究图片的瑕疵时,时而疑惑、时而顿悟,教师则时而赞许、时而期待,从而有效激发起学生积极求知的欲望,显示出了较高的思维、探究潜力。实践证明只有处在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情绪高昂地乐于参与、乐于探究,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享受到成功的体验。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上述教学片段表明:我们学生的头脑不是等待灌装的容器,而是等待我们去点燃的火把,他们是有思想、有创造精神的。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能弯下腰来,聆听学生的心声,放飞学生心灵的翅膀,重视学生的发现和探究,不必刻意,创新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和你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