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规划工作情况的汇报
关于自治区城市规划工作情况的汇报
自治区建设厅厅长、自治区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李建新
2009年4月9日
尊敬的杨刚常务副主席、努尔兰•阿不都满金常委,自治区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各成员单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下面,我代表自治区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向自治区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汇报全区城市规划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坚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快城市规划编制步伐,努力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切实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城市规划效能管理。特别是自治区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之后,各地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城乡规划作为重要公共政策,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扩内需、保增长、促民生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目前,全区城市规划编制方法不断改进,保障实施机制逐步建立,城镇规划体系初步形成,城市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得到加强,有力地保障了全区城市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一)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不断加强,规划体系日趋完善
城市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基本实现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规划编制质量稳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明显增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该规划对全区城镇结构、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进行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为促进全区城镇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全区城镇化率达到39%,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库尔勒、伊宁、喀什、石河子市等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天山北坡城镇带城镇间的相互协作日益紧密,乌昌经济一体化稳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绩。为深化实施《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我们正在组织编制《乌鲁木齐都市圈规划》、《南疆铁路沿线暨南疆石化产业带发展战略规划》和《自治区沿边境城镇发展带战略规划》,目前编制工作进展顺利。
各地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力度明显加大。阿克苏地区等7个地州完成了地州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工作;各县市都已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任务,完成了近期建设规划和住房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70%以上。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各地积极开展以村庄布点为主要内容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对村庄整治工作的科学管理,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全区所有建制镇和80%的乡(集镇)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40 %以上的行政村编制了村庄规划,30个小康社会示范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
(二)城市规划管理体制逐步健全,规划实施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
根据自治区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我们切实加强了对各地城市规划工作的监督指导,督促各地建立完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目前,各地、州、市均成立了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及相应的专家委员会,城乡规划重大决策都由规划委员会审定,提高了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自治区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充分发挥自治区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对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和开发区总体规划组织进行审查论证,对阿图什市、伊尔克什坦口岸、乌鲁木齐“500”工业新城等一批城市总体规划、口岸规划、工业园区规划编制(修编)组织进行了评审,保证了规划成果质量。按照《自治区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试点工作方案》的部署要求,自治区启动了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试点工作,已向喀什地区、昌吉州、伊犁州派驻了城乡规划督察员,第一阶段督察工作基本完成。
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扎实开展。按照《自治区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实施方案》和《城乡规划绩效考核评分标准》,各级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和监察部门密切配合,严格落实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检查督导、整改落实“四个到位”要求,通过自查自纠、集中检查、绩效考核等方式,着力解决当前城乡规划工作中滥用职权,不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有关法律法规,规划许可工作拖沓、推诿、扯皮和违规许可,以及城乡规划实施事前、事中监督不够,领导干部失职、渎职等问题,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保障城乡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结合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全区上下组织开展了重大建设项目选址和建设用地规划审批管理、开发区(工业园区)规划管理、城乡规划编制质量专项检查,将查办重大违法建设案件作为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的突破点,针对城乡规划领域存在的违背城市发展规律、随意更改规划、提高容积率、擅自改变用地性质、侵占公共绿地、无证开工等突出问题,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案件990起,拆除违法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处罚金额1031万元,并将27个重点违规项目在全区进行了通报,有力地保障了各项建设活动的顺利实施。
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得到加强。自治区坚持以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情况为重点,不断加大城市规划执法检查力度,规范规划行政审批管理,加强规划强制性内容和相关标准规范实施监管,及时通报县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督促落实整改要求。各地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一书三证”制度,完善行政许可审批程序,规范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以城市规划为指导,加大了城市道路、污水、垃圾处理、学校、医院、公园、体育馆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城市危旧房、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快,城市规划在调整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合理利用土地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居住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调控作用日益增强。
(三)《城乡规划法》宣贯工作深入开展,城乡规划政务公开稳步实施
《城乡规划法》学习宣传活动取得初步成效。自治区组织开展了《城乡规划法》一系列学习宣传活动,举办《城乡规划法》培训班10期,全区城乡规划管理、编制单位1200余人参加了培训;《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已经自治区人大颁布实施,走在全国前列,相关的学习宣传工作也已全面展开。各地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采取学习讨论、集中考试、走进“行风热线”直播间、“送法上门”、设立宣传咨询台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贯彻《城乡规划法》,营造了良好的城乡规划法制环境。
各地积极引入城乡规划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大力推行“阳光规划”,建立完善了规划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和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政府决策的规划审批制度。各城市专门建立了城市规划展示馆、展示厅,为公众了解规划、参与规划创造条件;大部分城市在组织编制城市规划时,实行专家咨询论证和规划编制方案批前、批后公示,积极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意见;各地调整完善了城市规划行政许可程序,在确保依法行政、依规办事的前提下,对规划审批流程进行了优化,减少了前置审批条件,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限,方便了办事群众,提高了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申报和保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各地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建筑保护条例》和《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全区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个、名镇2个、名村1个,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2个。自治区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专门指导,规范了各地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建筑保护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组织审查了喀什市、吐鲁番市、特克斯县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成果;重点抓了喀什市老城区、库车县热斯坦街、伊宁市南市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保护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改善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组织开展了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建筑保护专项检查,促进了保护工作的开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城乡规划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地区仍然存在随意调整城市规划、变更规划强制性内容的现象,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门违反城市规划规定,无视规划强制性内容,擅自批准建设项目,随意扩大建设规模,突破了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用地规模和范围,改变了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方向;有的为了迁就开发商或建设投资方的要求,在城市规划工作中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规范。二是城乡规划编制工作滞后于城乡建设发展需要,受领导重视程度、规划编制技术力量和地方财力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市、县未按法定要求将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部分地、州还未开展地州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和储备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全区仍有20%的乡(集镇)和60 %的行政村没有编制乡(集镇)规划和村庄规划。三是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违法建设问题还比较突出,部分城市规划日常管理和规划行政执法脱节,相关部门协作机制不完善,重大违法建设项目没有得到及时查处,影响了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四是工业园区(开发区)设立、规划编制、实施管理不规范,一些市、县未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擅自设立工业园区(开发区);部分工业园区(开发区)未经法定程序批准,擅自扩区或改变区位;大部分工业园区(开发区)规划未按法定程序及时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个别城市将工业园区(开发区)规划管理权下放给工业园区(开发区)管委会,违反了城市规划集中统一管理的规定。五是村镇规划管理工作十分薄弱,全区大部分县、市缺乏乡村规划管理人员及编制,大部分乡镇没有设立村镇规划管理机构,大部分乡村未全面实施乡村规划许可制度,难以确保村镇规划建设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今后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全面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广泛开展《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宣传活动,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及城乡规划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提高城乡规划工作水平。自治区计划今年上半年完成对各地、州、市建设局(规划局)领导、业务干部及师资人员和规划编制单位技术骨干的培训工作;各地、州(市)负责组织对所属县市城乡规划管理人员及编制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同时,自治区将加快制定与《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相配套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确保政策合理衔接,为顺利实施《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打好基础。
进一步端正城乡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扩内需、保增长、促民生的一系列政策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区上下要以保障性住房、抗震防灾工程、抗震安居工程、城市棚户区改造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排水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做好城乡规划服务工作,严把规划审批关,确保经审批的项目符合扩内需、保增长、促民生政策要求,着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对于符合城乡规划的建设项目,要简化规划审批手续,加快审批速度,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建设。
(二)继续做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指导各地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要改进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和编制内容,促进城乡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变,突出“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和公众参与”的规划过程,提高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要从资源环境条件入手,促进城市增长方式转变,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突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要科学指导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建设群众急需的住房、医疗卫生、文化活动中心、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基础设施;要发挥城乡规划在空间资源配置、发展目标协调、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等方面的综合调控作用,增强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
按照《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有关规定,大力推进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全覆盖,实现一级政府、一级规划、一级事权的规划编制要求。自治区将开展《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实施评估工作,修编和深化《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完成《自治区沿边境城镇发展带战略规划》、《南疆铁路沿线暨南疆石化产业带发展战略规划》、《乌鲁木齐都市圈规划》和《自治区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同时,要完善城乡规划实施评估机制,严格城乡规划编制、审批、修改、备案程序,建立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备案制度;各地、州要尽快完成地(州)域城镇体系规划;各市、县要加快推进城镇近期建设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00%覆盖,保证控制性详细规划真正成为土地出让与转让的前提条件和各类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直接依据;各乡、镇、场要在近期内完成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保障城乡规划依法实施。
(三)保障城乡规划全面实施。要加强城乡规划实施监管,积极配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开展工作,加快建立快速反馈、有效监督、及时处理问题的规划监督机制;建立完善人大监督、上级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全方位规划监督机制,严格执行规划批前公示、批后公布制度;建立规划效能建设长效机制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监督机制。要加强对各级政府以及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执行《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情况的监督检查,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容积率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城乡规划违法案件查办力度,对随意改变城乡规划、违反规划强制性内容、侵占公共绿地、公共设施用地等损害群众利益、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以及城乡规划领域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公开曝光,真正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
(四)加强城乡规划管理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做好城乡规划学习培训工作,建立健全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制度,提高城乡规划人员管理水平,逐步建立一支政治水平高、业务素质强的城乡规划管理队伍;要定期组织开展市长、县长城乡规划知识培训,重点教育广大领导干部增强规划意识,严格依法行政;要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疆为重点,突出城乡统筹,区域协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关注民生问题、公共利益和弱势群体利益,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要有计划地选送各地规划业务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到国内先进省、市和高等院校学习,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城乡规划工作整体水平;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警示教育。
四、需要自治区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协调解决的事项
一是尽快落实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的规定。《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贫困地区城乡规划编制经费由自治区财政给予适当补贴。自治区财政在依法保障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经费的基础上,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用于对贫困地区城乡规划编制补助。希望自治区能够协调落实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
二是加强城乡规划队伍建设。根据《自治区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试点工作方案》,自治区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办公室设在自治区建设厅,自治区首批督察员已在派驻地开展工作,但无机构和人员编制,无专职工作人员,制约了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工作的全面开展,恳请自治区协调解决督察员办公室机构及人员编制问题。健全乡镇村镇规划管理机构,配备相应专业管理人员,全面实施乡村规划许可制度,确保村镇规划建设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进一步协调理顺城乡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执法的关系。城乡规划行政执法作为城乡规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法定职权,成立行政执法局的城市应与规划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执法,其他城市要将城乡规划行政执法职能统一划归规划部门负责,有利于发挥规划部门的专业技术优势和综合调控职能,从建设项目源头加强规划监管,落实管理责任。
四是尽快纠正城市规划管理权下放的行为。城市规划具有整体性、战略性特点,不允许被部门利益所分割,城市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是城市规划工作协调高效运转的前提条件。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要求,协调有关部门纠正部分城市下放规划管理权的行为,统筹配置城乡规划管理资源,确保城乡规划集中统一管理。
五是提请自治区党委常委主席联席会审议《乌鲁木齐都市圈规划》。等会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将汇报《乌鲁木齐都市圈规划》方案,请自治区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审查。乌鲁木齐都市圈是新疆经济发展的先导地区和创新中心,对于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起着关键的辐射带动作用;乌鲁木齐都市圈规划对协调城镇间发展关系,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引导跨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保护并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建议经本次会议审查并修改完善后,尽快提交自治区党委常委主席联席会审议。
六是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近期召开 “自治区城市规划工作会议”。2005年,召开了 “自治区城市规划工作会议”,自治区主席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城市规划工作。为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进一步提高对城市规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城市规划工作,建议今年4月底召开一次“自治区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由自治区主要领导做重要讲话。
今后,在自治区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我们将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全区城市规划工作新局面。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第二篇: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汇报
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县积极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自治州会议精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建设项目资金,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将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城市规划,指导城市建设。
(一)城市规划方面。
XX县城市总规编制于2011年底完成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修编,已通过州人民政府评审并批准实施;聘请重庆大学规划院、XX市规划院、XX市建筑规划设计院三家规划设计水平高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完成了12.46平方公里城西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2030)和城市设计、9.6平方公里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2030)和城市设计和9.19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a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2030)。完成城西新区道路、供水、排水、供热四个专项规划。
(二)乡镇村规划方面
1、乡镇规划编制进展情况
XX县辖七镇四乡、77个行政村,根据自治区、自治州统一安排,除去城市总规覆盖的两镇一乡和那拉提镇(2010年已完成镇总体规划编制)外,还有阿热勒托别镇、塔勒德镇、喀拉布拉镇,肖尔布拉克镇、坎苏乡、吐尔根乡,阿勒玛勒乡7个乡镇没有编制总规,因此,这7个乡镇总规编制列为今年的规划编制任务。其中由XX市规划院编制3个镇总体规划,伊犁州规划院编制4个乡镇总规,目前,这7个乡镇总规编制成果已完成,正在组织规划评审报批。
2、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情况
我县有77个行政村,除去城市总规和乡镇总规覆盖的以外,还有50个行政村需要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今年将完成40个行政村的规划编制任务,目前,40个行政村的规划成果已完成,正在组织规划评审和报批。
(三)规划编制经费情况
我县今年城乡规划编制经费计划为750万元(不含地形图测绘费用),其中乡镇和村庄规划390万元,360万元用于总规及控规、专项规划的编制费用。各项规划完成后,县域规划覆盖率达到100%。
二、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一)道路改造工程进展情况
2011年对县城五号街、劳动街、别斯托别街、团结路和天山街进行改造,由于工程量大,工期紧,2011年完成道路铺油、供热、供水、排水、电力、通讯等管网和过路综合管沟建设,续建工程于今年4月开工,目前,五条街路改造已完工。
(二)城市亮化工程
投资1800万元在则新路(环城北路至则克台镇段)安装路灯400盏路灯,已投入使用,投资15万元在恰普河路、文化路和建设街安装满天星1800余条,led流星雨灯管1000余只,电线6000余米。
(三)城市绿化工作。
我县在不断加大城市绿化的同时加强城市入口景观建设,今年投资600万元对省道316线恰普河大桥入城景观进行建设,对恰普河桥头两侧2.6万平方米进行绿化,种植草坪1.2万平方米、栽植“援疆友谊林”3000余株、安装叠水瀑布1处、铺设绿地步道,安装射灯、大理石凳、草坪灯和步道路灯70余盏,辅装微喷管道3000米,安装喷头3000套,安装奇石11处,安装路缘石3100米,修筑防渗水渠500米,拆除城南公园、唐加勒克纪念馆围墙1100米,在原基础安装亚光护栏。使桥头绿地、城南公园和唐加勒克纪念馆的绿地相衔接,打造了城市入口绿化景观带,形成城市小生态系统,为县城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处所。秋季对恰普河大桥周边补植乔木灌木11997棵,同时,还加大城市绿化密度,县中队门前、人武部门前,老石油公司补植乔木灌木,进一步提高绿化标准,增强城市绿化生态效应。2010年2月获得国家级园林县城,2011年被评为宜居宜业典XX县。
近年来,我县积极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自治州会议精神,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建设项目资金,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将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城市规划,指导城市建设。
(一)城市规划方面。
XX县城市总规编制于2011年底完成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修编,已通过州人民政府评审并批准实施;聘请重庆大学规划院、XX市规划院、XX市建筑规划设计院三家规划设计水平高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完成了12.46平方公里城西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2030)和城市设计、9.6平方公里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2030)和城市设计和9.19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a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2030)。完成城西新区道路、供水、排水、供热四个专项规划。
(二)乡镇村规划方面
1、乡镇规划编制进展情况
XX县辖七镇四乡、77个行政村,根据自治区、自治州统一安排,除去城市总规覆盖的两镇一乡和那拉提镇(2010年已完成镇总体规划编制)外,还有阿热勒托别镇、塔勒德镇、喀拉布拉镇,肖尔布拉克镇、坎苏乡、吐尔根乡,阿勒玛勒乡7个乡镇没有编制总规,因此,这7个乡镇总规编制列为今年的规划编制任务。其中由XX市规划院编制3个镇总体规划,伊犁州规划院编制4个乡镇总规,目前,这7个乡镇总规编制成果已完成,正在组织规划评审报批。
2、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情况
我县有77个行政村,除去城市总规和乡镇总规覆盖的以外,还有50个行政村需要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今年将完成40个行政村的规划编制任务,目前,40个行政村的规划成果已完成,正在组织规划评审和报批。
(三)规划编制经费情况 我县今年城乡规划编制经费计划为750万元(不含地形图测绘费用),其中乡镇和村庄规划390万元,360万元用于总规及控规、专项规划的编制费用。各项规划完成后,县域规划覆盖率达到100%。
二、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一)道路改造工程进展情况
2011年对县城五号街、劳动街、别斯托别街、团结路和天山街进行改造,由于工程量大,工期紧,2011年完成道路铺油、供热、供水、排水、电力、通讯等管网和过路综合管沟建设,续建工程于今年4月开工,目前,五条街路改造已完工。
(二)城市亮化工程
投资1800万元在则新路(环城北路至则克台镇段)安装路灯400盏路灯,已投入使用,投资15万元在恰普河路、文化路和建设街安装满天星1800余条,led流星雨灯管1000余只,电线6000余米。
(三)城市绿化工作。
我县在不断加大城市绿化的同时加强城市入口景观建设,今年投资600万元对省道316线恰普河大桥入城景观进行建设,对恰普河桥头两侧2.6万平方米进行绿化,种植草坪1.2万平方米、栽植“援疆友谊林”3000余株、安装叠水瀑布1处、铺设绿地步道,安装射灯、大理石凳、草坪灯和步道路灯70余盏,辅装微喷管道3000米,安装喷头3000套,安装奇石11处,安装路缘石3100米,修筑防渗水渠500米,拆除城南公园、唐加勒克纪念馆围墙1100米,在原基础安装亚光护栏。使桥头绿地、城南公园和唐加勒克纪念馆的绿地相衔接,打造了城市入口绿化景观带,形成城市小生态系统,为县城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处所。秋季对恰普河大桥周边补植乔木灌木11997棵,同时,还加大城市绿化密度,县中队门前、人武部门前,老石油公司补植乔木灌木,进一步提高绿化标准,增强城市绿化生态效应。2010年2月获得国家级园林县城,2011年被评为宜居宜业典XX县。
(四)重点项目重大工程进展情况
1、XX县集中供热工程
我县集中供热面积达71万平方米,不能满足城市供热需求。由于县财政资金有限,为进一步落实民生工程,二热采取bot和bt方式新建第二热源,总投资3.5亿元,二热源工程分二期完成,一期工作完工后,供热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将满足目前城区供热需求,二期工程完工后供热面积达500万平方米,今年完成投资1.6亿元,工程于2012年5月11日开工建设,目前,主体建设已完成,1号锅炉已安装完成,2号锅炉设备已安装完成,正在进行风道建设;2*10公里主管网已全部完工;建设换热站15座,已完成14座,剩余1座正在施工中。
2、污水处理厂项目
污水处理厂位于七十一团六连,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处理能力近期1万立方米/日;远期2万立方米/日,主要工艺:采用卡罗塞式氧化沟。工程于2010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2011年投资1925万元,日处理污水1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已完工,正在试运营。
3、XX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生活垃圾处理填埋场工程库容80万立方米,项目总投资3022.42万元,日处理136吨的卫生填埋场位于XX县别斯托别乡哈姆斯特,采用卫生填埋处置方式。工程于2010年10月15日已开工建设,2011年,完成了垃圾处理场的挖方工程、护栏、防洪坝、排水渠、进场路等工程,2012年,完成排水渠、进场道路铺油硬化、新建防洪桥等工程,目前,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4、供水项目工程
XX县供水水厂维修、维护工程主要对水厂入水口改建、老水厂沉淀池改建、新建扬水站一座、排泥渠改造及其它附属设施维护。工程中标价格903.99万元。工程于2011年9月25日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入水口改建设、排泥渠改造、扬水站蓄水池、1号、2号沉淀池等构筑物基础浇筑等工程,目前,正在进行外维护结构工程,计划11月20日完工并投资使用。
5、城西新区建设情况。
由于XX区开发成本较高,我县采取新城开发和老城棚户区改造并举的形式加大城市建设,在XX区采取放宽开发建设的楼层高度,在XX区以打造世界级的特色城市建筑风格和旅游、宜居、宜业、生态城市,启动了城西新区开发建设工程,目前,土地征收工作已完成报批5批次,城西新区路网正在建设中,天山街已延伸至新区行政服务中心,新区行政服务中心于2012年4月底开工建设占地558.78亩,已完成“三通一平”即:通路、通电、通路和土地平整,目前,县委办公楼、政府办公楼正在建设中。
三、细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我们牢固树立“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意识,加强城市监管力度,提高居民环卫意识,加大建筑业、房地产业管理,确保城市建设健康发展。
(一)加强城市监管,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加强城市监察队伍建设,增加监察队员,提高城市监管力度,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与公安局联合建设治安城管监控平台,配置对讲机,使各类案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提高了城市执法效率。加大流动摊点、私搭乱建、乱倒垃圾建筑工地等整治工作,按照新城市总体规划,顶着城区居民上访严格执行新总规,清理整治则新路等违章违法建筑,严格按新总规落实执行,做到文明执法,依法办事,有理有据,并对街道车辆乱停乱放情况进行整治,确保了交通秩序。
(二)提高居民环卫意识,加大城市卫生清扫。对全县居民进行进行环卫知识宣传,做到户户讲卫生,强化日常保洁,实行了主要街道7小时巡回保洁,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采购酒水车,对街道洒水由按照气温每天2-3次,提高了路面的洁净度,还购置垃圾压缩车、摆臂车等十余辆。同时,提高环卫工人待遇将环卫工人的工资及福利待遇,把环卫工人工资由原来的650元/元,提高到1000元/元,并交纳“三金”。还在夏季发放高温补助,通过“环卫工人节”对环卫工人进行慰问等形式进一步提高环卫工人的待遇,对临街门店、单位、住户的垃圾全部上门收集。目前,共清除全县垃圾死角共达80余处,清运垃圾16万余吨。我们还在全县范围实施周五大扫除活动,并组织全县各单位每天一个单位在县城范围内对城市街道,背街小巷进行捡垃圾活动,县委书记带头清捡垃圾,制止随手垃圾、乱吐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纠正,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环境卫生保洁意识。为了方便了居民垃圾的投放,在城区内增设了大垃圾箱170个,小垃圾箱400个,果皮箱400个。
(三)狠抓规范,促进建筑市场全面发展。开展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改进和完善建筑市场监管机制,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对《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自治区制定的《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宣传,为今年工程建设夯实法制基础。成功创建2个自治区级安全文明工地XX县中医院工程、人行新源办公楼工程。今年3月质监安监工作人员都参加了自治区质量监督员培训,6月质监安监人员及建筑工地安全员参加了州建设安全部门组织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培训,提高了业务水平。
(四)抓好房地产市场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我县今年房地产开发近30万平方米,金马花园、丽景阳光等一批小区相继开工建设,为确保我县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我们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严格商品房预售制度,对全县居民商品房需求进行统计,为开发商提供准确数据,降低房地产开发风险,使我县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确保了房地产业合理、可持续开发。
2012年XX县保障性住房任务853套,其中廉租房72套,公租房631套,棚户区改造150套。廉租房集中新建廉租楼,工程于5月17日开工,目前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公租房631套,其中教育系统397套,目前已完成342套,其余55套已全部开工建设计划年底竣工;剩余234套,其中建设系统72套,工程于6月23日正式开工,目前已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卫生系统22套,那拉提镇80套,喀拉布拉乡60套,均已开工建设,年底完成主体建设。棚户区改造150套,已完成150户的征迁工作,并签订了房屋征迁安置协议,安置建设工程正在进行中。
四、加快安居富民工程建设。
2012年我县安居富民任务户数为5340户,补助资金7581万元已全部到位,按照安居富民工程备工备料及工程进度逐步拨付。由江苏省XX市人民政府对口援建资金2250万元,用于安居富民工程,资金按工程进度拨付。目前,安居富民工程开工5340户,开工率为100%,竣工5340户,竣工率100%,入住3738户,入住率70%,信息档案录入5340户,录入率为100%。
为确保安居富民工程的顺利开展,本着早着手,早准备的原则,投入686.8万元储备各类建材1万余吨,储备建房材料达到建房总量的30%,并与建材供应商签订建房材料供给合同,并预留农村工匠500人,年初培训建房户、建筑工匠、村镇助理员等5000余人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XX县2012年安居富民实施》,并召开了安居富民工程工作推进会,与各乡镇签订了安居富民目标责任书,推进了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并借鉴自治区、州安居富民建设户型较好的户型设计,如喀拉布拉镇结合林果业,阿热勒托别镇结合孕马尿基地,那拉提结合旅游业等,结合我县乡镇的地理条件、经济发展项目、旅游环境等,综合设计出13套型户型及实施图,免费给农牧农提供规划、户型设计和施工图,由建房户选择建设,更好的推进了安居富民建设进程。
通过不断努力,我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县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县将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备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城市竞争力。
第三篇: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
(1)从福安富春溪滨水景观建设浅析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的理念 兰成全
(3)对承德县“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的思考 杨宏伟
(4)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 朱蓉
工程管理
(5)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分析 王秋明 靳立军
(6)谈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 肖锋
(7)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 杨军
(8)桥梁静动载试验的方法研究 戴泽涛 张春凤
(9)对建筑施工管理的相关问题分析 袁堂众
(10)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对工程质量相关影响分析 张春凤 戴泽涛
(12)城际轨道车站市政配套建设的管理问题 张小龙
(13)泵站设备安全管理初探 李胜云
(14)市政道路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陈迪立
(15)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勘察方法与评价 卜勇
(16)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 黄晓燕
(17)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常见问题及应对对策 黄健明
(18)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 李新胜
(19)对地铁竣工验收测量的探讨 曾波
(20)关于我国公路工程评标办法和评标程序中的要点分析 李扬 魏超
(22)水利工程决算审计分析 吴慧萍
(23)谈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研究 岳岭
(24)Excel在公路工程清单复核中的简单应用 曹原萍 金松灿 郭俊虎
(25)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的几点分析 李快贤
(26)哈大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建设物资管理模式浅析及思考 刘海燕
(28)高速公路养护管理 刘伟
第四篇:城市规划
财经学院 财政学 李晓梅 2010410054
如何进行城市规划
目前中国的城镇化已进入中后期的特殊阶段,应摒弃初期广为流行的疾风暴雨式的“大开大发”、“大拆大建”,推行“微降解、微能源、微冲击、微更生、微交通、微创业、微绿地、微医疗、微农场、微调控”,这将成为城市转型、生态城和生态住宅规划建设的新原则。
研究城市问题,首先明确城市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最早的城市是以建筑美学为主体形成的,当人类文明发展到工业革命的时期,功能主义的城市涌现,到现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在不断扩张,在功能主义的城市中出现能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崩溃,大气污染等问题,人类的认识便慢慢转向生态文明,提出宜居生态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与大自然共生,自组织系统为主的城市。
自然界没有简单的事物,只有被人简化的事物,越简化我们就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越远。城市作为一种“组织”,其生存发展之道在于不断深化为最能发挥其功能的形态和找到最佳的“生态位”。未来不在历史的延长线上。我们是生活在未来的后面,城市的规划如果没有预见性,我们注定是失败的。两三百年前,香港就是一个村庄,但是现在经济无比发达;三十年前的深圳,就是一个小城,但是现在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城市,不认识到这种相互联系,那么城市规划最终会贻害历史。诺贝尔奖得主普利高津曾说,我们已经走入一个“确定性终结”的时代,必须树立把自然和创造性囊括在内的新自然法则,这种法则不再是基于确定性,而是基于偶然性。也正基于这种偶然性,可以判断出,未来并不在历史的延长线上,未来是一种动态的,不可捉摸的。城市的未来是一系列的不连续事件的积累,而规划只有承认和适应不可预见性,才有机会在21世纪获得成功。然而当前,不少地区的规划却是以可预见性来否定城市的突变与生存性,包括城市规划、土地管理。为了行动上的管理方便,不少城市形成了功能分区,尽管是简洁明了,充满秩序的,但实际上割裂了有机构成,形成富人区、贫民窟、城中村、民族村等的对立。“僵化的城市规划和算命先生式的审批制度早就不适应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充满变化的。”仇保兴说,只有通过规划、设计使我们的城市适应外部各种各样的干扰,最终成为百年建筑,百年历史,我们的城市这才是可持续的,低碳的。
重建城市“微循环” 大自然是充满了微循环,这种微循环是大自然的习性,而城市是人类狂妄自大的产物。正因为狂妄自大、无知的构筑,所以城市对生态的冲击极其巨大,80%的废气是城市排放,80%的能源是被城市消耗,80%的温室气体是城市造就,所以城市的转型就要解决这三个80%。实际上,在“十二”五规划中,拆迁法的改变正是一个关键的启发。显然,城镇化初期的大拆大建的弊端已经被人们深刻的认识到,接下来以城市为单元来实现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日益明确。首先要对微循环做微降解。垃圾的循环、水的循环、材料的循环,各种各样的循环,把城市恢复到大自然的微循环的状态。举个例子,在中文大学的旁边,就有一个污水厂,但大学每个楼宇都应该微循环,减轻这个污水厂的压力,把他的废气分解、回收、利用,燃烧转化成能源。第二是微能源。目前传统的集中电力供热,整体效率≤30%,我们用70%的能源消耗在输电系统,这是巨大的浪费。建筑的结构就是挡风挡太阳,但我们把风能、太阳能利用起来,这一切就会变得更美好。农村的房子是灰色的瓷土作为吸热墙,把太阳能吸收储存起来,晚上再把这个能源释放出来。第三是微冲击。城市为什么被大自然冲击巨大,就因为城市不是一个自然体。所以城市规划的新原则,就是不改变原来地表、生态和山水城格局等,每一个城市的单元都力求零排放,自循环。例如在一个街道旁边的小天然湿地,就能够削减雨水的洪峰,同时能够冲击雨水带来的污染物,得到人工系统的回第四是倡导微更生。所有的城市是历史的,如果减少了大拆大建,我们能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我们能够实现历史与未来共存,包括北京的菊儿胡同,上海的新天地,“鞍山新村改造”等都是实现了“有机更生”。使流向河流的污染物减少95%。第五是微交通。城市最稀缺的是空间资源。步行的空间利用率是小汽车的50倍,我们的自行车空间利用率是自驾车的20倍,按道理讲,应该把空间利用率最高的交通工具放在顶端,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做,我们经常把最浪费的、能耗最高的交通工具摆在第一位,这就是我们的失败,我们许多城市是机动车可达,但是步行和自行车不可达。第六,微创业。现代化的通讯工具,高速信息化,是创业的空间虚拟化,小型化,新加坡的“创业无定所”,硅谷的“车库的革命”,都使我们想到如果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不干扰环境,都可以批准作为创业的场所。北京的798就是从原来一个废气的工厂变为最具有创意的城区。第七是微绿地。微绿地从美化景观到节能减排都有很好效果。建筑外立面绿化与外遮阳可以减少夏季50%空调。在夏天我们停车的时候都希望能够停在树荫底下,为什么,因为停在树荫底下和没有停在树荫底下的车子的温度相差10多度,甚至更高。第八是微医疗。建立社区医院和家庭医生、全科医生,加上现代化的网络诊断,因为小型的医院,没有现代化的诊断体系,可以用网络诊断的方式,从重医疗到重预防,我们恢复中医的传统,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和开支,我们把这个社会就变得无比的美好。第九是微农场。把我们生物的供应链搞得无比的遥远、漫长,任何一个环节都是能耗,都是不确定的污染,都是食物的风险。我们在每一个建筑、城市、小区都能产出一个微农场,与现代的技术相结合。第十是微调控。如果我们每一个社区是自治的、健康的、低摩擦的,和谐的,我们的城市就充满了生机,我们就会零冲突。当我们所有的政府都处在数字的管辖之下,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市民们严厉的监督,每一个公务员都奋起,政府就变得更加清廉、更加良治,社会就更加美好。就拿我的家乡汕头为例,汕头市正全力贯彻“四个理念“打造宜居海滨城市。借改革开放的春风,汕头市经过30年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建成区面积从7.9平方公里发展到172.78平方公里,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打造出生态优美的城市环境、人居环境。
大气魄的“三大经济带”规划,大手笔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精细化的城市管理,生态优美的人居环境,是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文化为要、品质至上”城市建设理念的体现,使人深深感受到“改革成果惠及百姓,城市建设为了人民”的题中之义。在城市建设中,汕头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落实“三问四权”,即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切实做到规划设计贯彻人本思想,项目安排符合群众意愿,建设管理体现人文关怀,征地拆迁维护群众利益。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突出宜居要求,强化宜居意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实施,通过加快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建设,使汕头的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风更爽、气更顺、城更美。坚持文化为要的理念,按照“传承历史、延续文脉”的思路,突出“有机更新”理念,运用了“总体构架保留、细部有机更新”的处理方式,努力将汕头文化“找出来、保下来、亮出来、用起来”,彰显汕头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味。坚持品质至上的理念,着眼于景观细节的精雕细刻,通过打造一批景观小品、雕塑、灯光工程,下大力气做好“显山露水”文章,充分体现多元共生、多元融合、多元和谐的特点,给人以步移景异的美好感觉和无限回味。围绕“建设老百姓的城市、最宜居的城市、生态型的海滨城市”的目标,汕头市委、市政府更加注重大手笔大气魄谋划城市建设,更加注重城市大框架下的精雕细琢,更加注重城市筋骨间的血肉通融,使汕头城市建设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同时,市委、市政府以超前思路和超常措施,大胆创新投融资方式,运用BT、BOT、TOT等形式,实行市场化运作,积极筹措建设资金,推进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海滨路、中山东路、机场路、金砂东路、天山北路、汕樟北路、黄山路等一大批市政道路改造建设相继推开,一
批绿化、灯光、环保、景观工程也加快推进。至目前,市区道路总长和面积已分别达到1500公里和265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面积6257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13平方米。
参考文献(广东建设信息网)
(南方日报)
第五篇: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应由精英主导
德罗尔(Y.Dror)认为,规划即拟定一系列决策以指导未来行动,最终实现既定目标,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决策集合与新的追求。那么,城市规划即给城市未来发展拟定计划。城市规划所拟定的目标,体现出该座城市的发展趋势及目标,随之而来的是该城市的整体形象。城市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带给公众怎样的第一印象及折射出城市的发展水平。因此,城市规划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关注。
但究竟城市规划是由精英主导好,还是公众主导,我认为精英主导更加合适。
公众对城市的规划没有什么概念,他们评价城市的规划是好是坏,绝大部分只从他们本身的利害关系和审美角度来考虑,并没有以整个城市为出发点。此外,他们缺少对经济、政治、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认识,还有对城市的宏观把控,所以他们对城市规划也是主观性的,片面性的。
相反,“精英”是指在某一或多项领域上的优秀人才和领导者。因此,精英对城市规划的认识及考虑就有别于普通民众。他们会从各个方面(比如:经济体系,城市生态系统,人口发展,城市文化和人的心理感受)进行调查、研究、探讨。
下面就讲讲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更能说明这项工作更适合由精英主导。
由于生产力和人口高度集中,城市问题十分复杂,城市规划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技术与艺术,以及人民生活的广泛领域,因此它具有综合性。城市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建设问题,又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发展要求;它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计性。因此,它又是一项长期和经常性的工作。
通常情况下,这些精英会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团队,并与政府协商,最后形成某种理念或某个体制。
在城市规划中,温哥华属于建设宜居城市的典范。
人口急剧增长给温哥华城市发展带来结构上的转变,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连续增加等。为此,温哥华遵循“精明增长”理念,走发展紧凑型都市区之路。市政当局通过刺激中心城市区的人口增长,促进就业岗位和住宅数量之间达到平衡以减少对机动车交通的需求。这不仅有助于形成更加紧凑的城市形态,而且避免了低密度的城市扩散。具体而言,温哥华注重营造多中心、多级别的都市中心:运用“集中增长模式”,在划定范围内统一公共基础建设及其他城市服务;增加公共交通,鼓励人们改变出行方式,劝诫单独使用交通工具;减少土地消耗,防止低密度扩张、集约和“精明”地使用土地。为营造亲切宜人的城市氛围,温哥华设计指导思想是,通过贯穿整个地段类型多样的开敞空间体系,将建成区分为若干独立规划的居住组团,合理布置低层和高层住宅,在保持人性化尺度的同时,实现居住高密度。
对于高密度的中心城区,温哥华的城市规划注重规划、比例和色彩等,令现代化城市设计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
可以说,温哥华是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创造宜居和充满活力的空间,树立了打造宜居大城市的典范。
这活生生的成功例子不是由公众主导的城市规划,而是由政府和精英们共同规划并实施而产生的。
不过,公众参与是不可缺少的。
西雅图在宜居城市建设方面,率先提出并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西雅图”模式。在整个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由政府,专家和利益相关人共同协商制定,公众进行评判和监督,因而高质量、高效率,系统而程序化的公众参与是西雅图成为宜居城市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