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船舶课程,目标
1、计算机应用基础、轮机英语、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轮机维护与修理、船舶电气设备、船舶管理、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钳工工艺、焊工
培养目标:符合国际海事组织1995年修正的《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和我国海船支持级船员适任标准,并达到中级工标准的海船轮机员(机工)。毕业生可从事
船舶机舱管理、船舶机械设备制造、安装、维修等工作。
2、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识图、汽车基础知识、汽车涂装、应用美术基础、汽车驾驶技术、汽车护理、汽车美容与装饰、汽车美容工(中级)
就业:4S店的主营业务与市场营销、汽修业务管理,能成为4S店及一类、二类汽车修理厂的高级管理、技术型人才。
3、药剂专业:开设主要课程: 解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药、理学、药用英语、药剂学、药用植物、市场营销等。
就业方向: 如:医院,西药制剂、中成药制剂、中药提取、中药饮片加工包装、冻干粉针剂、大、小输液制剂 灯检化验。大型医药连锁店营业员、药品调剂、医药营销、医药仓管物流、保健品的生产销售等相关行业。
4、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建筑装饰设计、建筑画及表现手法、建筑装饰构造、建筑装饰材料、建筑装饰施工、建筑CAD、3Dmax、Photoshop、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就业方向:装饰施工管理、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咨询、建筑装饰预算或工监理等。
第二篇:船舶安全目标考核奖惩制度
目标考核奖惩制度
1、合同保证金按每月5%考核。每年十二月份,全年一次性结清,若中途退 岗不返还保证金。
2、内务守则工资按每月工资5%考核,当月结清,若有违犯,扣出当月内务 守则工资。
3、安全工资按每月工资的5%考核,每季度结清壹次。如发生安全事故,扣 除当班人、船长领导责任人。扣除全体船员季度安全工资,并全年奖金一票否决。具体指标如下:
(1)由于操作,技术失误(除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靠泊修理8小时以上 事故,扣除当班人当月工资5%的安全工资,并处罚款1000元。船长领导责任人 当月工资的3%的安全工资。并处罚款1 000元。
(2)由于操作技术失误(除不可抗拒因素),造成靠泊修理24小时以上事 故,扣除当班人当月工资5%的安全工资,并处罚款2000元。船长领导责任人当 月工资5%的安全工资,并处罚款2000元.
(3)连续一季度没有出现安全事故,奖励当月工资的10%。
(4)全年未出现安全事故,奖励一个月工资。
4、考核办法:
(1)将船员的平时考核表包括内务守则考核表,按规定每月20号一月一次 上报取公司人事科。
(2)公司将派人事科、安全科、财务科到船上不定期不通知上船来平时考 核、走仿调查。将船上船员考核、公司平时考核、汇总考核报公司总经理审 查备案,作为安全季度年终奖惩依据。
安全奖惩考评兑现制度
公司年初制定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与各船签订责任目标管理,季度进行一 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作为年终考评的依据,年终进行考评奖惩 兑现,特制定本制度。
1、公司根据上述制度及安全生产责任书所规定的事项完成执行情况对各单 船安全工作考评,对评出的先进单位及责任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公司给予考评出的安全生产船舶及责任人最高奖金奖。
3、对因工作不力而导致重大、特大事故发生的责任船舶及责任人处以重罚,(及时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直到追究刑事责任。
4、奖惩以现金支付方式进行奖惩兑现。
第三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转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本次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程结构的这种转变,与课程功能的转变遥相呼应,折射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新时期的培养目标,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的这一转变,力争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此外,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课程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往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而我们把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视为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即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一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二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三是要将评价看做是一个系统,从形成多元的评价目标、制定多样的评价工具,到广泛的收集各种资料,形成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每一个环节都是通过评价促进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记录,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主要方向。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本次课程改革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妥善处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次课程改革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中的职责分工,调整了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增加了一定的弹性,让地方和学校拥有相应的选择余地。
第四篇:课程和教学目标
“课程与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aims)、教育目标(goals)、课程与教学目标(objectives)这三者的定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三者的涵盖面有大小差异,教育目的涵盖的范围最广,教育目的是对教育目标和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宏观指导,而课程与教学目标又是教育目的最具体的表现。另一方面,教育功能亦有所不同,就教育目标来讲,美国学者麦克唐纳人物,教育目标具有明确教育进展方向、选择理想的学习经验、界定教育计划的范围、提示教育计划的要点、作为评价的重要基础等五项功能。而对课程与教学目标而言,其功能主要包括: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与教学的组织、课程实施、课程与教学评价等活动提供依据。
课程与教学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定教育价值观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具体化反映,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包括:“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
“普遍性目标”取向是中国当代教育实践中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主要取向,体现了“普遍主义”的价值观,虽然认为任何课程与教学目标都能够并应当运用于所有教育情境。但是这种目标取向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目标菜单,仅仅是一般性的原则,很难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作出解释。
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博比特在课程与教学领域最早确立了“行为目标”,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对“行为目标”理论进行发展,指出,课程目标应根据对社会生活的研究、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三种来源而得出,并要通过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的筛选,强调在目标确立之后,应当用一种最有助于学习经验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指导的方式来陈述目标,指出课程应关注学生学会一般的行为方式。20世纪中期以后,布卢姆、克拉斯沃尔、梅杰等人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继承并发展了泰勒的“行为目标”理念,并在梅杰的影响下,将“行为目标”发展到顶峰。
“行为目标”取向指明了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布卢姆等人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明确了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确定了教育目标要以学说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描述,提出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这些提法使得“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启发性的概念框架,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时期的教育提供了一套价值观念和质量保障体系,将教育目标由注重“知识”转向注重“理智的能力和技能”,提出对每一类目标都以具体的、外显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加以陈述,从而为目标的及时评价和反馈创造了条件。“教育目标分类学”还创造性地处理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提出“教育目标分类学”应以心理学为基础,认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理论框架的建立决不是既有的心理学理论的简单运用或引申,而是意味着在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上进行某种程度的创新。
虽然“行为目标”体现了“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一度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缺陷,一方面,作为“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夸大了“技术理性”的成分,忽略了人作为行为主体富有创造性的行为,忽略了人的行为的不可预知性。过分强调把课程开发、教学设计、人的学习过程作为一个机械过程,割裂了目标与手段、结果与过程间的联系,泯灭了人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创造性和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另一方面,目标分类并未充分贯彻逻辑一致性原则,各行为目标之间以及行为目标与亚类行为目标之间的界限不是十分明确,也有人认为,与其将“教育目标分类学”视为层级结构,不如将各目标视为平行范畴。各个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程序都不一样,课程与教学目标也应具有“领域特殊性”,没有一种可以应用于所有领域的分类学。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也可认为是过程性目标,其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程性,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认为,学校教育主要包括“训练”、“教学”、“引导”三个过程。认为与批判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相比,技能和知识信息都是次要的和工具性的,“训练”和“教学”理应服从“引导”。斯腾豪斯认为应该把教师从被“防备”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虽然说“生成性目标”取向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而且在学习中,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感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这个过程是持续终生的,也必将促进终生学习。但是“生成性目标”过于理想化,一方面,“生成性目标”的运用要求教师要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但大多数教师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即使有这方面能力的教师,也不可能完全运用这种互动性教学方法,因为这需要额外的计划和努力,而且学生需要教师告诉他们应该学习什么。
“表现性目标”取向由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提出,反应了学生反应的多元性,强调个性化,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表现性目标”适合表述那些复杂的智力性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指向人的自由与解放。艾斯纳把课程与教学视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的过程,视为提升人的个性差异、发挥人的自主性和主体性的过程,表现出对“解放理性”的追求。
在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时,首先要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泰勒认为,课程目标的来源主要有: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
学习者的需要,即儿童人格发展的需要。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在确定学习者的需要的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是漠视学习者需要的个性差异,并且把成人认为的学习者的需要等同于学习者自己的需要。
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包括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两个方面,不仅指从儿童所在的社区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需求,也指社会生活的当下现实需要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趋势与未来需求。泰勒曾把当代社会生活分为“健康”、“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公民”7个方面,以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
学科的发展,指的是在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时,应将学科专家的建议作为重要来源。泰勒认为,由于学科专家谙熟自己的领域,他们能够根据这门学科的训练方法和内容,指出这门学科能对其他人作出哪些可能的贡献。并且指出学科知识具有指向学科本身创造与发现的价值和指向学科知识运用的价值。
思考:“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也招致不少批评,人们认为它存在如下缺陷。第一,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这似乎是人为的,因为在人的发展中,这三个方面是互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第172页。)此处提到了对教学目标划分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认为在人的发展中,这三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的,不应人为进行划分。而在我国,新课改所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即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也是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提出来的,出发点是相同的,这是否可以认为在理解的时候可以讲这三个方面理解为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应该是三个单独的目标。
第五篇:船舶导航定位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解析
《船舶导航定位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4020020 课程中文名称:船舶导航定位系统(双语)
课程英文名称:Marine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Systems 课程性质:专业指定选修课 考核方式:考查
开课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探测制导与控制 开课学期:6
总学时: 32(其中理论28学时,实验4学时)总学分:2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船舶导航定位系统是导航与控制的技术专业课,它是在船舶导航仪器等专业基础课后,直接为船舶导航定位技术服务,解决导航、制导和船舶控制工程实际问题。本课程讲授内容涵盖经典导航技术、惯性导航技术、卫星导航技术、无线电导航技术以及基于融合理论的组合导航技术。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可掌握船舶导航定位基本原理和各种导航系统的实际应用。本课程为双语教学课程,在教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英语文献阅读能力和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1.了解导航定位系统课程内容及其学习方法;
2.掌握导航技术基础知识,包括地球坐标系及各种导航系统的基本导航思想; 3.掌握导航定位最基本的推算航位计算公式,了解陆标定位,天文定位,无线电导航数学模型及应用方法;
4.了解卫星导航的发展历程及应用,了解GPS导航系统组成,掌握GPS定位原理; 5.掌握惯性导航的基本原理,了解两种惯性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误差分析以及初始对准方法。6 了解组合导航系统的定义,掌握组合导航系统种类及数据处理方法。7 培养学生阅读英文文献及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开设两次实验,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并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篇
船舶导航定位系统概述(4学时)第一章 船舶导航定位系统的基本概念(1学时)介绍导航的基本概念,结合实例讲解导航在实际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二章 船舶导航定位的历史。(1学时)介绍人类导航发展的历史。第三章 导航的分类。(1学时)介绍各种实用的导航系统。(1学时)第四章 地球的形状及坐标变换(1学时)
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的纬度、经度及主曲率半径,子午曲率半径,卯酉曲率半径。重点了解大地坐标系曲线坐标表示的位置矢量。同时能理解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原因及我国54坐标系及美国84坐标系相互转换的基本方法。
第二篇
经典导航系统(6学时)第一章 计算航法(2学时)
计算航法的定义及无风流时计算航法数学公式推导。分析推算航行误差产生原因,并能对推算航位精度估计。
第二章 陆标定位(1学时)
船位线概念,陆标定位基本要素及原理。陆标定位方法及其数学模型的分析推导。第三章 天文导航(1学时)
天体概念及天球坐标系,天文定位原理 第四章 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1学时)
无线电波及分类,无线电导航中所用测量方法,无线电导航系统分类及基本要求。第五章 雷达导航(1学时)
雷达测距,测向基本原理,雷达避碰原理。第三篇
GPS导航定位系统(6学时)
第一章 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概述(1学时)第二章 各种卫星导航系统简介(1学时)第三章 GPS定位系统组成(1学时)第四章 GPS定位原理(1学时)第五章 GPS误差分析及补偿(1学时)第六章 GPS应用(1学时)第四篇
惯性导航系统(6学时)
第一章 惯性导航系统概述(2学时)第二章平台式惯导系统(1学时)第三章 捷联式惯导系统(1学时)第四章 惯导系统误差分析(1学时)第五章 惯导系统初始对准(1学时)第五篇
组合导航系统(6学时)
第一章 组合导航系统概述(2学时)
组合导航的特点,基本类型,组合导航数据处理方法。
第二章 典型组合导航系统(2学时)
第三章 电子海图应用系统及综合船桥系统(2学时)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黑板和投影结合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
课程实验1:双自由度陀螺仪的基本特性实验, 通过实物接触并通过实验的方式观察双自由度陀螺仪进动性、稳定性(定轴性)以及陀螺力矩和陀螺效应的三大特性,加深学生对惯性导航的理解。(2学时)
课程实验2: 天文导航中航海时间计算与定位方法实验,使用天文定位模拟器熟练进行各种航海时间的计算,进一步掌握各航海时间自动计算方法,并完成包括太阳移线、双星、三星定位方法的定位操作。(2学时)
七、前续课程、后续课程 前续课程:高等数学A、专业导论课 后续课程:现代船舶导航系统理论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Richard R.Hobbs.《Marine Navigation: Piloting and Celestial and Electronic Navigation》, US Naval Institute Press.1998.(2)赵琳,赵玉新等.《船舶导航定位系统(双语)》.“十一五”国防特色教材,预计2008年出版。参考资料:
(1)Nigel Calder.《How to Read a Nautical Chart : A Complete Guide to the Symbols, Abbreviations, and Data Displayed on Nautical Charts》, International Marine/Ragged Mountain Press.2002.(2)Thomas J.Cutler.《Dutton's Nautical Navigation》, US Naval Institute Press.2003(3)艾佛里尔.B.查特菲尔德.武凤德等译.《高精度惯性导航基础》.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4)赵琳.《卫星导航系统》.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5)孙枫,袁赣南,张晓红.《组合导航系统》,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6.(6)苏振奋,周成虎等.《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技术与应用》,海洋出版社.2006.(7)程禄,焦传道,黄德鸣.《船舶导航定位系统》,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本课程采用的外文教材以《Marine Navigation: Piloting and Celestial and Electronic Navigation》为主,该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船舶导航的相关基础知识,实用性较强,且通俗易懂。同时,鉴于外文教材与我国现行的教学基本要求相差较大。课程负责人及成员已经获得“十一五”国防特色教材资助,计划在2008年出版《船舶导航定位系统》双语教材。其他参考资料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参考引入。
撰写人签字:
院(系)教学院长(主任)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