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思考

时间:2019-05-15 04:3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大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大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大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思考

关于大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思考自我监控主要是指以元认知为基础,运用认知策略和适宜的学习方法对思维进行控制,以维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过程。目前对大学生学习的自我控制研究还没有展开,对于自我控制和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也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训练手段,应加强这方面的应用研究。

一.自我监控的内涵及其心理学基础

1.自我监控的内涵

自我监控是主体在实践和交往中把自己当作自己活动的客体,实行自觉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 唤醒自己的生理、心理潜能,“有效地选择和约制自己的情感、意志, 促使自身特性和需要与环境条件相适应,在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按照自己所理解的方式去思考、去认识、去行动。”自我监控主要是指以元认知为基础,运用认知策略和适宜的学习方法对思维进行控制, 以维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过程。董奇等人在《自我监控与智力》一书指出, 自我监控的静态结构可划分为自我监控知识、自我监控体验和实际自我监控三个不同性质的部分。自我监控知识包括实践主体、实践材料、实践任务以及实践策略等方面的知识,自我监控体验包括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而实际自我监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监控。我们可以看出, 自我监控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的,因而所包含的内容必然以认知和策略为主,强调的是认知和策略对个体控制的影响。自我监控知识和自我监控体验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监控,实际自我监控所谓的控制,主要也是指个体在知觉和判断基础上的内在思维过程的控制。

2.自我监控的心理学基础

学习者自我监控的心理机制就是元认知(metacognition)。它是指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识和调节,即“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现在国内多数学者则认为,元认知由三部分组成: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知识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影响认知活动的有关因素的认知。元认知体验是主体关于自己整个认知过程的觉察和感受。如关于自身在认知活动中遇到的障碍或困难以及如何克服它们的体验,关于是否达到目标或完成认知任务的收获的体验。元认知监控是指主体在认知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调节和监控, 它包括计划、监视和调节等环节。元认知的发展是人们认知发展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们认知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元认知是人的自我意识在认知过程上的具体表现。而大学生正值青年期,随着其身心的迅猛发展,自我意识也突出发展。因此,在大学里,努力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元认知,增强其学习自我监控能力,不仅十分必要, 而且也完全可能。

二.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的意义

1.教育机制改革的需要

教育机制改革更新的关键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在教育活动中,坚持一切从学生出发,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手段,达到促使学生不断发展的目的。其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性是教育机制改革成功的核心内容。

2.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学生作为学校中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既有其整体性,又有个体的差异性。而目前学校教育大多强调整体性,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对学生要求过分统一,培养学生类似于成批量地生产“人才产品”,不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这不仅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正常发展,甚至会使学生变得唯唯诺诺,失去个性。这与当前教育事业大力倡导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要求相悖。所以只有尊重个体发展的需要,因人而异,鼓励个性、发散的思维,才能在创新教育中方面有所突破。

3.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一种广泛得到认同的教育思想,是人们从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的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意在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使其得到发展和优化,全面塑造学生的各种优良品质,提高个体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倾向。大学生的能力倾向如何将决定他们以后能力的发展和整体人格的水平。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的能力倾向表现为具有自主学习、实践和发展的内在动机,具有探索和求知的内在认知意愿,而不是将学习和未知的内在认知意愿,视为外部手段和工具。目前的教学现状中,大学生在学习和能力发展上,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接受和占有倾向;将知识和学习视为获得学分和谋取职业的外部手段,与自身的长久发展和精神提升分离,只注重知识的外部功用和实用价值,忽视知识的内化和知识的真善美的全面营养,只注重学习的接受、知识的占有和记忆,以通过考试,获得学分为满足,不能将学习与自身发展融为一体。这样学习的结果只能够重视知识的逻辑表述,吸取知识的表层营养,而不能从知识的内化过程中求得身心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能力倾向显然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对人才自由、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

三.加强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

1.学习目标的自我监控

目标在人的学习和认知活动中,是一种重要的调节机制。它的作用表现在:目标及其所引起的相应的达标期望,会激活学习者的心理潜能,强化有关的认知和情感活动,从而对整个学习过程起重要的激励作用;目标的导向功能会增强达标的注意力,排除干扰,从而监控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对达标的检测、反馈和评价, 有助于提高认知水平, 改进学习策略。因此,目标学习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模式。

2.认知的自我监控

从知识的性质角度理解,可将元认知中的知识成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反映了个体有关认知、策略等方面知识的储备;条件性知识使个体知道为什么和何时应用这些知识;程序性知识则懂得如何应用相应知识和策略。研究表明:直接指导学生掌握何时何地运用监控策略的条件性知识,对学生自我监控知识和策略的提高最关键、效果也最好。在教学中的直接指导程序包括:(1)将学科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步骤,根据明确的目标组织学习;(2)确定步骤和选择有组织的系列材料;(3)用丰富的例子进行充分的指导和讲解;(4)设计许多问题,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5)给予反馈和修正;(6)积极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直接指导可用于以下活动:回顾和检查前一天的功课、呈现新的内容,提供反馈和修正,组织学生进行独立学习,阶段总结等。此外,教师在示范策略程序的同时,应对此程序给以直接、明确的讲解,而且当学生在尝试运用策略时,教师也应给予直接指导和反馈。

3.情感的自我监控

(1)调节焦虑

焦虑是我国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产生的情感体验。心理学认为,过高焦虑与过低焦虑对学习都不利,中等程度的焦虑对学习有积极作用。但是教学实践及多数研究表明在我国学生(特 别是成年学习者)的学习中,焦虑的作用往往是负面的。教师一方面应不断改进教学组织形式 和教学策略,营造良好的群体气氛,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另一方面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帮助他们进行焦虑的自我调节,如减少自我关注;对学习中的模糊现象采取宽容态 度,既重视学习结果, 也重视学习过程;积极的自我暗示,等等。事实证明,经过教师的帮助,焦虑是可以逐步调节的。

(2)自我激励和激发的学习动机

自我激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时接纳自我,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通过正确而适时的评价、鼓励、表扬、等待、引用学生的答复等等教学策略, 帮助学生自我激励。在没有外部压力或要求情况下,学生如果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就不可能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启动学习过程,自我监控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增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不可缺少的内部条件。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与学生学习的自

我监控有关的内在动机性成分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价值意识、目标定向、学习兴趣等,学生在这些动机成分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将直接影响其内在学习动机水平。如果学生在上述诸方面表现出消极的特点,自我监控能力也不可能高。因此,教师对学生进步给予适当的归因反馈、结合榜样示范进行言语说服,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把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当前和未来需要联系起来,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向学生显示自己的学习兴趣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长期的学习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可以完成的近期目标,并督促和帮助学生逐个完成这些目标,让学生从中体验到自己的学习进步,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步适时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都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3)控制情绪

控制情绪的方法很多,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面对挫折和干扰。学生的学习自我监控能力涉及许多方面。关键问题在于,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做到重视学生,研究学生,激发学生,引导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他们从消极的学习者变成积极的学习者,从被动学习者变成独立的学习者,从无目的的学习者变成有目的的学习者。而且, 从更广阔和更深远的意义上来看,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外语教学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因为自我监控能力是人终身受用的一个重要素质。

(4)意志品质的自我监控

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自控意志力。自我修养要求一定的自觉性和连续性,能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评价, 对自己的成绩和缺点进行分析、批判,能积极地吸取他人好的东西。自控意志力——也可称自我约束力,一般情况下表现在执行集体决定坚不坚决,组织纪律观念强不强,当个人利益和全局发生冲突时能否以大局为重,能否有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的宽阔胸怀等方面。攀登科学高峰,首先迎接的不一定是成功很可能是挫折和失败,自控意志力也就体现在逆境中。要在克服内心障碍中培养自控意志力。一般说来,大学生战胜自己的内心障碍比战胜外部的困难更大。特别是内心矛盾尖锐的时候,就更难以从自我中解脱出来。因此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保持毅力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和自己的负面性格斗争。

参考文献

[1] 杨丽珠.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的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2] 肖晓滢.儿童自控发展研究简述[J].心理发

展与教育,1991(2).[3] 邹丹杰,张灵聪,林钟敏.大学生学习自我控制量表的修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5(1).[4] 于国庆.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J].心理科

学,2005(6).

第二篇: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

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

教育目标:使学生明确自我监控的价值;

初步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

教育重点:自我监控的价值

教育手段:教师主讲;学生讨论;多媒体课件辅助。

一、导入:

平常,我和同学们谈论到学习的情况时,许多同学都谈到同样的问题:学习中,制定了的计划很难坚持下去。有的同学说给自己规定了学习任务和时间,但总是完成不了;有的同学说,有时坐下来学习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也有的同学说,除了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之外,不知道还该干点什么„„这些问题实质上都是有关自我监控能力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自我监控的话题。

二、什么是自我监控

认识什么是自我监控之前,我们先来想像一下,在哥伦比亚时代,一艘木制帆船要进行远洋航行,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讨论,提问个别学生,归纳学生的回答要点。)

同学们所谈的都很重要,但我们在这里想要谈论的是监控的问题,所以,请大家注意下面这幅图片。

这个监控过程包括五个环节:

1.船长在各种可能的目标中作出正确的判断,确定航行的方向与目标(可视为理论值);

2.副船长对船的实际行驶方向、航速、风向等情况进行观察和监视(可视为实际值);

3.舵手将所观察的“实际值”与船长所期望的“理论值”进行比较,制定一个促使“实际值”接近于“理论值”的行动方案,这是调节环节;

4.在方向和航速两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配合舵手的每个命令,这是执行环节;

5.通过传动器(如帆、马达)以能量影响的形式作用于帆船,以改变观察到的实际值,这是掌舵环节。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那些环节体现了监控呢?

环节2集中体现了“监”,环节3和4则集中体现了“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监控”实质上就是监视反馈并予以控制调节。认识了“监控”,我们再来考虑一下,什么是“自我监控”,请同学们说说看。

(请个别同学回答)

是的,“自我监控”就是将自身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过程作为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只有人类的意识才有可能将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视为作用对象,施以监视反馈和调节控制,那么,人类的自我监控具有什么价值呢?

(学生讨论)

三、自我监控的价值

1.自我监控在人类种系进化中的价值。人类无疑是生物进化中的优胜者,那么,是什么法宝使得人类取胜呢?应该说,是自我监控。同学们谈得没错,哲学家就这么说:“人类之所以从所有的生物种类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人类具有调控自己去解决哪些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我监控在人类个体发展中的价值。我们刚刚讨论了自我监控在人类种系进化中的价值,大家已经认识到了自我监控带给人类的巨大财富。下面,我们来谈谈自我监控在人类个体发展中的价值。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先来听两个故事:

(故事一)两个和尚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山上都没有水源,只在两座山的中间,有一条小溪。于是,两个和尚明天早晨都到山下去挑水。时间久了,两个和尚就成了好朋友。这样的日子过了五年。后来有一天,左边山上的和尚去挑水的时候,发现右边山上的和尚没来,他想:“这家伙,准睡懒觉了。”第二天,右边山上的和尚依旧没来,第三天也仍然如此。一个星期过去了,右边山上的和尚还是没有出现。左边山上的和尚不安起来,他担心他的朋友生了病。于是,他登上了右边的这座山。请同学们猜一猜,他看到了什么?

(学生互相猜测)

在山寺的院子里,大树下,他的朋友在悠闲地打着太极拳。左边山上的和尚大为诧异:“你一个星期没喝水,是怎么活过来的呢?”右边山上的和尚笑了笑,把朋友拉到后院,指给他看树下的一口井,说:“五年来,我每天挑完水,做完功课,就到这里来挖井。无论是什么天气,无论多么累,我每天总要挖一点。终于,在上个星期,我的井里出水了!这样,我就用不着每天下山去挑水了,省下的时间就可以用来打我喜欢的太极拳了!”

(故事二)有一座以“苦修”著称的寺庙,据说,这庙里对僧人的约束特别苛酷,但也正因如此,慕名来这里修行的僧人很多。有一次,来了一个小和尚,要在这里苦修。住持给他讲了寺规,其中极严格的一条是:修行期间不许说话,每隔十年,允许修行者说一句话,而每句话只许说两个字。十年后,住持召集全院僧人,听这个小和尚说他十年来的第一句话,小和尚说:“饭冷。”住持让他回去了。第二个十年,又轮到他说话的时候,他

说:“床硬。”住持什么也没有解释,让他回去了。第三个十年,住持再一次让这个小和尚说话的时候,他终于说:“我走。”说完,头也没回,就离去了。寺里的僧人都替他惋惜,认为他既然已经苦修了三十年,就这样半途而废,实在可惜。但住持长叹了一声,说:“唉,让他走吧!三十年来,他一直都在喋喋不休地抱怨着,谁还能留得住他呢?”请同学们想一想:三十年,他只说了三句话,六个字,住持为什么说他一直在喋喋不休地抱怨呢?

(学生自由发言)

是的,十年才有一次说话的机会,而这个和尚积聚了多年的心事,在终于能够说出来的时候,说的却是“饭冷”、“床硬”、“我走”,可见,他这三十年心中的不满与抱怨是如何难以抑制。

听了这两个故事,让我们来分析三个和尚的行为具有怎样的特点,从“挖井的和尚”、“挑水的和尚”、“苦修的和尚”身上,我们能看到些什么,他们的经历以及遭遇到底喻示着什么。

(学生讨论,然后举手发言)

同学们说的很对,我们来具体地看看这三个和尚的行为:

挖井的和尚——有明确的目标,有较严密的行动计划,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才会有预期目标的实现。

挑水的和尚——没有生活目标,过一天算一天,虽然天天挑水,不能说不勤勉,但完全是由于生活所迫,没有个人的意志。因而,这样的生活只能随波逐流,漫无目的。

苦修的和尚——苦修不是个人的发展目标,遵守寺规修行是迫于外在的压力,不得不去做,而自己的内心却对那些规矩充满不满和抱怨。如此做事,半途而废是肯定的了。

通过分析,请同学们再来谈一谈,自我监控在个人发展中的价值。

(学生讨论,回答)

四、自我监控的培养

由于时间关系,关于自我监控的培养问题,我们今天就不展开详谈了。在以后的班主任课上,我还会和大家一起去学习培养个人行为过程中自我监控的能力以及各学科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等等。这里,列出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看过之后,对照自己的学习过程,观察、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的必然选择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其前提则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我监控的能力。因此,学习的自我监控策略研究已成为当前心理和教育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自我监控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学习者为了有效达到预期学习目标,对自身认知活动进行主动的掌握,是新型学习者必备的核心素质之一,是提高认知效率的重要载体。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体意识,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改善学校教学环节和教学质量,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学总是以教材为本,以传授知识为中心。教师经常程式化地将基本史实和历史概念等一讲到底,把知识“嚼碎”后“喂”给学生,把一个个结论硬“灌”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学习纯粹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学生俨然成了贮存知识的机器,“克隆”知识的载体。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强调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却忽略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之下时,他们的思维和智力会日趋窒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会逐渐消亡。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会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类知识呈爆炸性的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个人若想生存、发展必须不断摄取新知,充实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传统的学习模式以及填鸭式的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已显得力不从心,时代需要新的学习观,“学会学习”逐渐成为时下教育界的最强音。

因此,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成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即特别强调和提倡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历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二)元认知理论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有关元认知理论的研究成为了教育心理学领域最活跃的课题,它为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上的有力支撑。元认知理论认为元认知监控(即自我监控),是指认知主体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将自身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过程作为意识对象,不断的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综上可见,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不仅可以让每个学生在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计划,设置目标,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而且一旦他们踏入社会,面对学校与社会的差距,知识的更新时,也可以自发地调动潜能,依靠自我监控能力,尽快地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因此,我们说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既是历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学生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自我监控是一种自发状态的认知结构。它需要启迪,需要教学干预以促使其唤醒,进而过渡到自觉水平。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了解自我监控的内容,掌握自我监控的方法,提高自我监控的能力。与许多历史同仁一样,我在教学实践中主动探索、积极尝试,1

通过自己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参考国内外学者的有关研究成果,在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方面逐渐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具体说,主要包括下列环节:

(一)明确阐释自我监控的含义和意义

在开学之初的历史导言课上,教师要向学生明确指出什么是自我监控,自我监控应包括哪些内容;让学生认识自我监控的价值,促使其积极参与,并逐渐承担监控自身活动的责任。

(二)自我监控的心理示范——出声思维

1、教师通过出声思维呈现自我监控过程。通过出声思维,教师可以用语言描绘自己自我监控时的思维过程,使得调控过程中不可直接观察的心理过程能清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就是所谓“心理示范”。如学生平时对历史观点评述题相当头痛,拿到题目一时不知从何入手。对此,教师可以精选例题,如“唐女祸题”,由教师示范思维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教师在解答此类题目时,曾经遇到过哪些困难,对这些困难教师又是通过怎样的策略予以解决,从中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如何犯错误,如何发现错误又如何更正错误等。通过这样的“心理示范”,学生对观点评述题的基本答题技巧,就会有更形象的认识。

2、学生通过出声思维来练习自我监控和体会自我监控的过程,减少模糊的认识和猜测。在学生的出声思维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存在哪些不足,自我监控能力如何等,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可见,出声思维,既是评估自我监控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又是培养自我监控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知识的指导

监控能力的培养有一个由他控到自控,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下面就以历史新课程(必修)第一册的学习与探究之一《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为例,谈一下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知识的指导一般所包括的主要步骤:

1、制定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学生的自我监控首先表现在具体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制定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周详的学习计划上。当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自主的学生会主动地分析自己现有的水平情况和在学习过程中即将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由此确立学习活动的目标和即将采取的学习策略。教师应帮助学生将学科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步骤,根据明确的目标来组织学习。本节探究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学生充分查阅课外资料、人人参与阅读,全面认识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在活动过程中,全班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分成四个专题小组,每个小组在教师的帮助之下确定一个活动目标。具体活动可设计如下:

第一课题组:从主观、客观方面分析秦朝统一的因素。

第二课题组:理清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及其影响。

第三课题组: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作用。

第四课题组:评价焚书坑儒和秦长城。

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制订出详实的学习计划,并且遵照学习计划,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去。

2、组织材料。史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历史学的研究主要是依据历史资料进行的,就如同自然科学必须要进行实验一样。但是,史料浩如烟海,没有穷尽,高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史料不过是沧海一粟,教师所能补充的史料也只是杯水车薪。更多的时候,由于历史学习的需要,学生要自己去查阅历史资料、辨析历史资料、提炼历史资料,但却往往又不知从何入手。因此,教师要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去获取材料,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书目和一些历史学习的相关网站。活动过程中,对同一个问题可分文献组、文物组、研究动态组等,让学生以不同的组合来收集、整理、组织相关的材料。

3、史学观点的讲解和指导。一些重要的史学观点抽象深奥,需要教师加以讲解和指导。如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秦代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分析历史材料时应当渗透以下观点:①历史事件和人物与历史背景的关系。即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去进行分析。②一分为地的观点。③发展、变化的观点。④阶级分析的观点等。在历史资料的查阅和学习中,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为指导,提高学生分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大量的联系机会,以获得监控体验。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把查找的图片和资料,以小组为单位,采用悬念设问的方式(如秦朝统一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是什么?你怎样评价秦始皇?等等)把相关内容张贴在学习园地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和交流的机会,也使学生在无形之中获得了更多的监控体验。

5、积极监控学生的学习进程。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是学生个性展示、互相关照、互相影响、也是相互间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培养的重要时机,活动中教师应当注意指导学生如何去分工,如何环环相扣、高效率地查阅资料、辨析资料、提炼资料,如何在查阅的基础上分工撰写成文,或制成课件,如何互相学习和交流。但是,教师的指导不需要面面俱到,主要是让学生人人参与到活动之中,去体验这个过程,感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这是培养学生独立判断、辨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和好机会,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也能得当一定的锻炼。

6、总结和内化。在学习活动完成之后,学生对学习过程作深入的反思和总结是提高学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最重要的一环。在学习活动即将结束时,师生都要回头看看,反思学习过程。教师应帮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步骤,总结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获得的成绩,从反省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以此达到由具体的学习活动向抽象的经验转化的目的,完成由外部情境向头脑的认知结构内化的过程。

(四)保持与迁移

监控能力的培养有一个由他控到自控,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为了促进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保持,教师要提供大量的练习与实践机会,并给予积极的反馈。为了促进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迁移,可采取直接的方法,如通过直接讲解,使学生明确意识到监控策略运用的条件,这就要求在教学的每个阶段,都应尽力提供多个范例,在需要运用策略的地方提醒学生,使学生坚持练习,并将策略运用于自己的实践活动之中。也可采用间接法,如设置多种练习情境,在多种情况下训练运用某一特定的监控策略。为了建立起自我监控的习惯,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不断反思并修正自己的行为。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最后达到由他控到自控的目的。

三、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思考。

通过对学生学习各环节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及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而且能使学生的各个学习环节达到优化水平,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素质和学业成绩。根据笔者十几年的教学体会,认为在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自控和他控的关系。

加强自控并不排斥他控。由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加上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本身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教师、同学、家庭和社会的他控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二)整体和个体的关系。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自我监控等方面的培养,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但又要允许有个性差异的出现,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经历,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

(三)学生自我监控和教师自我监控的关系。

教师在努力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自身教学的自我监控。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监控课堂教学的质量,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可以说教师

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是教师学会如何教,学生学会如何学的关键。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提高课堂效率,极大地充实教育的内涵,促进教育的深化发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参考文献:

①《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庞维国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7

②《自我调控学习与主体性教育》刘贺、李静.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4)③《青少年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研究》沃建中、林崇德.《心理科学》2000年1期 ④董奇、周勇.《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4 ⑤《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第四篇:浅谈如何培养提高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提高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txt明骚易躲,暗贱难防。佛祖曰:你俩就是大傻B!当白天又一次把黑夜按翻在床上的时候,太阳就出生了浅谈如何培养提高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

佛山市顺德区沙滘中学肖智胜

具备自我监控能力是人的智力发展成熟的标志,它是个体解决问题、相互交往、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是个体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保证。特别是在人类社会向知识经济发展的信息时代,自学能力、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创新能力、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等已成为人所必备的素质,因此,自我监控能力是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任务之一。

如何培养提高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呢?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做工作。

一、保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活动

“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认识、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在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下,自我监控活动才能实现,也只有在活动中和通过活动,自我监控能力才能获得发展。

就当前的教学实际来说,仍然普遍存在着只重视寻找对现成问题的解决方法,忽视对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对语言表述和解题方法的优化以及对问题进行推广的意义,许多教师没有真正意识到。事实上,一个人对解决问题的体验是有时效性的,如果不及时进行总结,这种体验就会消退,失去了宝贵的思想方法的训练机会。学会了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反思和有效的自我调节,是思维成熟的标志,因而活动过程的自我意识就越显得重要——活动的自由度越大,对活动过程的监控和调节就越重要。

在设计教学情境、安排教学过程中,努力反映知识的创造产生过程。教师设计出适当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自己去猜想、发现真理。在教学中采取组织学生讨论的办法,调动起他们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然后从逻辑上把它们整理成系统,这不但使学生真正理解学习材料,也会使他们的自我监控能力获得较快的发展。

二、使学习者经历知识活动的真实过程

我们认为,教材仅仅提供了知识的一种逻辑体系,在知识的认识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分析、综合、抽象和演绎的逻辑思维过程,归纳、类比、联想、化归、审美等形象思维活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涉及到学生的情感、兴趣等精神过程。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自我监控能力,教师应该改变教材从概念到概念、从定理到推论、处处强调逻辑演绎的严格性,为学生提供概念、定理的实际背景,设计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使他们有机会自己决定学习的目的、制定学习方案、独立收集资料、独立发现有效信息、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领悟知识过程的本质。使学生在对概念形成过程的分析中,在对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的总结讨论中,领悟寻找真理和发现真理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三、在学习过程中加强交流合作

通过交流,可以使思想清晰、思路明确、因果分明、逻辑清楚,更便于检验、修正和完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交流习惯和技能。例如,在具体实施交流之前,要求学生反思今天学到的东西和不明白的地方,这就给学生理清自己的思想,判断自己理解的正确性提供了机会,从而能锻炼学生的自我检验、反馈和矫正的能力。

就自我监控能力发展来说,学生尽力寻找证据所作的证明,比单纯的推演书本上的定理所作的证明,其意义要大得多。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争议、讨论,可以带来更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显然,这是一个发展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很好途径。

四、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检验意识和技能

检验是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核心。坚持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强调随时对思维过程进行检验和反思,是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关键措施。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检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评价水平,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如何训练

学生的检验技能又是教学情境设置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学生解决问题时,为了提高解题质量和效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思想,使解题的过程清晰、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在反思问题设计时,就应该考虑让学生对具体方法进行再加工,提出提炼学科思想方法任务。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本质进行重新剖析,在将问题由个别推向一般的过程中使问题逐渐深化,从而使思维的抽象程度不断提高。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使学生通过反思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总之,通过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归纳,让他们寻找思想方法、思维过程的差距,在思维由特殊向一般的过程中,体验学科思想方法对解题的指导作用,来形成自我监控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

浅谈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0-05-25 来源:中国信息大学学报

------------------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自主学习的含义,然后对大学生为什么要自主学习和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最后,就我校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提出的指导预习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说明。这将有助于推动我校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改革

大学阶段,学习是大学生的主业。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大学学习?如何进行大学学习?大学的学习方式与高中有很大的不同。大学学习所强调的正是本文要重点论述述的“自主”二字,也就是自主学习。认识并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能使大学生在大学学习中获益匪浅,有效圆满地完成大学学业,而且能使大学生在“大学后”的自我可持续型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终身受益,为人生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其重要特征是已具备了将学习的需要内化为自动的行为或倾向,并具备了与之相应的一定能力。在自主学习状态下,学习的压力产生于内在需求的冲动,即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责任感的驱动,而不是外在的压迫或急功近利的行为。因此,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过关,不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而是为了获取知识、技能和锻炼培养能力。

自主学习的定义可归结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尽可能地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和对知识的盲从性。

二、为什么要自主学习

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最重要的区别是以主动自觉地学习为主,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大学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中学要大为扩展。课堂教学往往是提纲掣领式的,教师在课堂上只讲难点、疑点、重点或者是教师最有心得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就要由学生自己去攻读、理解、掌握。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在老师授课之后的理解、消化、巩固等各个环节主要靠学生独立地去完成,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学习自觉性,而不能象中学生那样由老师布置、检查和督促。因此,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本领。大学的学习不能象中学那样完全依赖教师的计划和安排,学生不能单纯地和盲目地接受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观点,必须充

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潜力,进行延伸性和批判性的学习,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见解。这种充分体现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将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并反映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习的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自主选择等等。当今,知识更新迅速,三年左右的时间人类的知识量就会翻一番,大学毕业了,走上工作岗位,由于职业需求以及知识的迅速折旧,我们不得不学习更新的知识。同时,很多人在实际生活中会经常变换职业,在职业转换时就要学习相应职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进而得以生存。因此,大学期间不会自主学习或没能养成自主学习的本领,不会更新知识是不行的。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正规教育中以教师为定向的学习方式,更多的采用自我定向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来获得工作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因此,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四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通过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系统地对基础和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技能的提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大学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详细叙述。

1.明确学习态度

首先,要有发自内心的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表现出主动积极的态度,正视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及时调整自己的消极心理,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其次,培养和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坚持学习自己喜欢的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超强的自信心再加上对学习的莫大兴趣,我们一定会取得骄人的成绩。

2.确立学习目标

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可以一劳永逸了,弄不清这个问题,学习将失去意义,“自主”就更无从谈起。在高考前,毫无疑问,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考上大学。可当这个我们为之消得人憔悴的目标实现以后,下面又该干什么呢?难道是玩游戏、谈恋爱或睡懒觉?

没有目标,人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没有准备的人就是准备失败的人。所以,我们要认真进行自我发展设计,规划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涯发展路线。制定出适合自己的长期、中期、近期学习目标及详细计划,并坚持执行。

3.转变学习理念

(1)学习观念由依赖性向自主性转变

中学是应试教育,教师会不厌其烦地讲授、辅导,学生过分地依赖教师,知识基本上都是被动接受。大学学习就不一样,教师上完课就走,讲课的速度比较快,因此出现许多的反映:有的学生总感到时间不够用,学习很吃力;有的学生经常感到上课似乎听懂了,但做作业就有困难;有的学生不善于合理安排时间,学习上打乱仗,有点不知所措,学习搞得很被动;有的学生由于对新的学习环境的不适应而产生心理压力。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对大学学习不适应,有的高教研究专家称这种现象为“断奶期”、“过度期”或 “适应期”。从历届毕业生的情况看,大学生“适应期”的时间长短不等,一般需要半年或一年,有的则需要一年半或二年。这就要求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就要主动积极的去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要主动规划自己的学习过程:自定学习目标,自定学习计划,自定学习时间,自定学习内容,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科学的安排。

(2)学习方式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

中学学习比较单一,主要要是通过课堂学习获取知识;大学学习要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知识、锻炼能力。①利用课堂进行有效学习。大学老师讲课风格与中学老师截然不同,要使自己进行有效的学习,则要主动探索大学教学规律,力求找到教和学之间的焦点。②利用实验室、计算机室培养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③利用图书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④参加社团和课外活动培养锻炼自己各种能力。⑤参加社会实

践,加强对社会的认识,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清学习与职业的关系。⑥有选择地参加讲座报告。在大学校园里,经常会有各种内容的讲座报告,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的选听一些讲座报告,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3)学习内容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转变

中学学习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书本上怎么写的就怎么学,学生往往缺乏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见解。大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探索性的。①善于问为什么,对老师讲的和书本上写的切不可盲从,要有自己的理解。②学会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归纳老师所讲的和课本上的知识。③学习与探究相结合。不要只看课本,要学会看参考书和文献,同样一个问题,如果能从几本书中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你所学到的知识将会更扎实更全面。④学会创新。主要是学习观念上的更新,学习思路的创新,学习方法的创新,对学习中问题理解的创新。

4.合理分配时间

首先要合理安排学习、娱乐与工作。既然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娱乐也好,社会工作也好都只能位居其次。我们每天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消化当天的学习内容、预习新课方能做到游刃有余。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个人的爱好,参加社团活动,培养个人素质,提升社交能力。至于具体何时学习何时娱乐、工作,本无定数。课多时,适当向紧接着要上的课做一些倾斜;课少时完成学习任务后,应该尽情地放松,享受生活的快乐。

5.探索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探索出一套最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对不同的课程我们应当根据个人的学习特点,各个击破。譬如英语,我们背诵一些短小经典的文章,在不断的背诵训练中保持住那份语感和语境,最终达到脱口而出。而像高等数学之类的课目,概念是关键,在弄清概念的基础上要多做习题,多与老师讨论。总之大家不难发现:文科注重思维的灵活,形象的感知表达;理科注重概念的清楚,思维的慎密,技巧的熟练。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实际情况亦大不相同,还需大家在实践中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6.完善学习策略

完善的学习策略有三个组成部分,预习、听讲和复习。预习主要是对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提前学习,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要发现问题;听讲主要是带着预习时的问题来听讲,在听讲的过程中要参与课堂讨论,解决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复习主要是对已学习的内容要及时进行温习,以达到扎实掌握知识的地步。

(1)预习

预习时整个学习策略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没有充分的预习就不能保证听课的质量,也不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老师讲授新课之前,一定要预习。但是有些同学不知道怎么预习,只是把课本粗略的读一遍,读完后不知所云。正确的预习应该明确任务,掌握适当的方法,目的是破除听课障碍,明确听讲目标,有益于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通过预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在预习时首先明确所预习内容的知识结构,其次找出难点,重点。

(2)听讲

听课的主要任务就要做到“堂堂清”。听课的主要作用是当堂“解疑”。这一步骤的关键在于:第一,集中精力听讲。第二,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保持笔记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可用性。第三,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要多思考,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这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锻炼思维的过程,还是锻炼胆量、树立自信心和培养表达能力的过程。

(3)复习

复习的时候要做到“尝试回忆、整理笔记、及时复习、当日消化”。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还要注意阶段性复习。

我校的教法改革

我校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提出了指导预习,通过此环节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搞好学习的前提条件,而抓好预习是有效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之一。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解决并发现一些问题,引起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为进一步积极主动、深入学习造成一种期待情境。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必要保障。

我校的指导预习具体就是在一节课中前面留出大概7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展示、充分交流和讨论课下的预习情况.最后流出15分钟的时间教师进行下节内容的预习指导。具体的指导预习步骤如下:

1.预习的目标

教师明确告诉学生下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即要掌握的知识纲要以及预习的重点以及难点;能力目标,即通过学习相关知识点,学生应该以及能够提升那些方面的能力。这样让学生在课后的预习过程中会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2.预习的意义

主要是告诉学生知识的价值,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目前,很多学生对其所学课程知识的价值以及将来对其职业的促进作用不甚了解,所以,老师在指导预习的过程中就要提及相关知识在整个学科和将来的职业岗位中的自身价值所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冲动和潜力,使学生更加重视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避免盲目和漫无目的的学习以及出现厌学情绪,最终导致预习成为空谈。

3.预习的内容

主要给学生展示课后要预习的知识内容,同时将核心知识点给学生进行重点和透彻地讲解,其余知识点的学习主要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和预留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解决,进而培养学生读书、查找文献资料、通过现代网络技术查询相关数据信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模式,减少学生对知识接受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以及对教师的过度依赖性。

4.预习的方法

教师依据不同学科,不同课程和预习内容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资料的推荐,最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掌握学习方法。课后预习尽量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互助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学习理念。

5.预习的反馈

课上利用7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各种手段,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展示和讨论其预习的成果,反馈其课下的自学情况。教师会尽量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和质疑,学生也应该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做答,让课堂变成一个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互动型学习场所。最终提高学生预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3.[2]叶永铭,陈福玉.浅谈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5.1.作者:国际交流学院苗福

相关链接:

国交新任院长苗福:严谨而又认真,风趣而又幽默

第五篇: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任学勇

(北京林业大学 木工05-2)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下,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首先阐述了创新能力的内涵,继而归纳并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最后结合笔者自己的大学经历提出了我国大学生自我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些途径。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大学生;创新能力;自我培养

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 都要靠不断创新, 而创新就要靠人才, 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既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下,大学生自我主动培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一、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能力一般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目标任务,提出新理论、新构想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精神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意识。它是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它直接决定创新活动的产生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二)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的有机结合,是判断推理敏捷,概括综合准确,分析思考深刻,联想想象新奇的高级智能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活动的关键。

(三)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是指创新主体在开展创新活动时所需要的实践技能,包括信息加工技能、动手操作技能、运用创新技术的技能和表现及物化创新成果的技能等。创新技能是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

(四)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包括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勇于开拓的精神,对新事物的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品质。创新精神是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保证,良好的创新精神对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灵感和进行创新活动都不可或缺。

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状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正处于人思维创造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思维敏捷、精力旺盛、思想活跃,然而,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是比较低的,具体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贫乏

大学生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掌握非常快捷,已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规律性探索越来越感兴趣,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开始逐步地发展。但由于国家教育体制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我们并没有发现并保护好奇心,养成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观察的敏锐性和深刻性、观察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足。我们往往只是在单纯的好奇上停滞不前,不愿意或者不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为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而努力。

(二)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

大学生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思维也较敏捷。但由于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致使我们思考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全面性。

(三)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能

大学生对创新已有一定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经过长期的脑力劳动,在大脑皮层留下一些暂时的神经联系,在特定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会产生灵感。但由于学生缺少创新的技能,虽然产生了灵感,但缺少横向联系,最终是昙花一现。要使这些灵感变为现实,需要一些必要的创新技能,而这正是我国大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所缺乏的。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的条件局限以及大学生自身不去创设和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我们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而常常是闭门造车,不去向知识和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能力较强的同学请教,不重视相关学科的知识迁移等。创新技能的缺乏限制了我们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四)有创新的热情,但创新精神不佳

大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有了一定的创新热情。但由于缺乏广泛的沟通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导致了我们的创新目标不够明确。许多大学生虽然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唉声叹气,缺乏行动的信心。另一方面,大学生也缺乏创新的毅力。有

些大学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放弃追求。

三、大学生自我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勇于培养自我的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大学生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培养创新精神,逐步提高创新能力。根据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并结合自身的大学实践经历,笔者提出以下几个大学生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勤于实验观察,树立创新意识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学习生涯中,都安排有一定的实验课程。理工科的学生要做物理、化学以及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文科学生安排有各种调研实验;体育、艺术学科的学生安排有一定的设计制作或训练实验。我们大学生应该积极地进行这些实验,努力发现并保护自己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培养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人们对新鲜奇异事物以及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我们主动积极地去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展开创性思维的内在动因。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思维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实验操作是锻炼我们大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最重要途径。从实验目的的角度讲,实验一般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两种。对于验证性实验,我们应该注重试验操作步骤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培养自己严谨的实验态度和作风;而对于探索性实验,我们应该灵活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实验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想象,对多种因素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有全局观点并善于应变。

(二)努力学习课程知识,掌握创新思维方法

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是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之上的[2]。因此,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开始。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扎实学好基础课程知识是我们大学生培养创新力的基础。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越丰富、越扎实,我们就越能观察和发现问题,就越能开阔视野,思路越宽广,越易于产生灵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要创新就必须打好学习基础。大学课程的学习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公共选修课程等三个方面。对于基础课程的学习要全面系统,扎实掌握基本的内容及原理,这是以后学习的基础;而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在扎实掌握课堂知识的前提下,我们应该理论联系实际,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勇于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对于公共选修课程的学习,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大学学习规划广泛地展开学习,要敢于跳出主要的专业学科领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以参与学习校内或校际间开设的辅修或者第二学位课程。

(三)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锻炼创新技能

在当今的教育模式下, 大学生日常的学习和实践基本上都是验证性的活动, 而选择研究课题并参与相关的科研活动, 可以使自己在整个科研活动中去发现问题并采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问题。参与科研时间项目,可以培养我们的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

新技术的运用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创新技能,进而提高创新能力。

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总体部署下,国家、社会以及学校等都给大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科研训练项目。去年,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全国60所高校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资助1.5万名在校大学生创新团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每个学生团队大约可以获得1万到2万元的经费资助[3],这是教育部和财政部的组织的国家级项目;南开大学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项目以及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是校级项目。通过参与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我们大学生可以逐步掌握选题立项、查阅收集文献资料、全面构思并拟定项目方案、撰写学术论文、发表交流等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及基本方法和原则。

此外,通过选择性地参与教师的在研课题,担任教师的科研助手, 我们大学生可以通过“耳濡目染”为“升堂入室”奠定基础。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做些辅助性的工作或参加某些力所能及的子课题研究,这样将提高我们大学生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加深对相关基本理论的理解,认识学科的前沿与发展趋向,拓宽科研思想,发现适应自己的科研问题,促使自己在专业上向纵深发展。

(四)善始善终参加各种竞赛,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不但需要付出艰苦的思想劳作,更是一种探索、一种尝试,是一种“闯”和“试”。要提高创新能力,我们应该培养坚韧不拔、善始善终的创新精神。积极参加一些竞赛活动,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潜力,培养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目前,全国性的大学生赛事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竞赛。当今,国家和社会上都十分注意引导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对于大学生的创新成果给予不同方式的奖励或认可。在参加竞赛活动时,可能会受精神和肉体的考验,经受一些痛苦。去年暑假,我为了参加2007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直在学校和参赛队友训练。开学之后,在三天的正式竞赛时间里,我们一直在封闭的机房里忙碌,总共只休息了不到六个小时。尽管花费了一些时间、经受一些苦难,但竞赛过后感觉收获很多,不仅是获奖证书,而且是顽强拼搏、善始善终的奋斗精神和经历。我们大学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扎实掌握课堂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善始善终地参加各种科研竞赛活动,逐步培养自我的创新能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下载关于大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大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培养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大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标:了解大学生如何培养自我能力的各种方式 调查时间:2014年5月23日至2014年5月29日 调查对象: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定向班级学生 调查......

    自我能力的培养

    浅论大学生能力培养姓名:沈超班级:社工1103学号:1102110306 摘要:大学生能力培养越来越被高校及大学生重视,然而大学生的能力究竟该如何培养才能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更能促进大学......

    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演讲稿)

    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尊敬的刘老师、各位委员、敬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 都要靠不断创新, 而创新就要靠人才, 特别要靠年轻......

    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在校生和毕业三年的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的调研数据分析,深入了解了就业能力的内涵、作用和内容,并提出高校辅导员培养学生就业能......

    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思考,培养大学生突发事件应对能力(5篇)

    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思考摘要::近年来,各类型突发事件层出不穷,昆明暴力事件,复旦高校投毒案等,关于培养大学生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势在必行,重视和研究突发事件,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

    培养孩子自我保护能力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对儿童进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内容提要]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综合能力的体现,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自我防范能力、自我救护能力、自我调整能力和自......

    浅谈大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浅谈大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自我培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科技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提供了重......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学生的学习自我监控,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将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