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蜀晋,关于康德思想读书笔记
关于康德思想的读书笔记,主要是自己的个人理解----
杂多 出现 表象 知觉(意识加出现)范畴(知性概念)经验对象(直观对象)先验对象(无直观之虚幻对象)
现象 本体 先验对象 物自体(先验对象与物自体有时等于,有时又不同)(先验既等于本体又等于物自体,又不等,即有同有不同)
现象,是感性存在物,感性直观(形式加物自体刺激之杂多)与知性范畴共同作用形成的存在物。直观离开范畴是盲的,不能为人思想,而范畴离开了直观则是空的,没有实在性。
而物自体,从消极意义上讲是脱离感性直观的物之在其本身,从积极意义上讲是特种直观的存在物。范畴概念不能离开经验直观,只能做经验的使用,超出经验只会产生幻象,不会导致真理,对于物自体认识没有丝毫作用。即物自体我们一无所知,知性的概念我们不能确定对其有关,因为没有对于物自体的知性直观。
本体、先验对象与物自体有时是相同的,但是有时又不同。他们都不是对真理的认识(即客观符合主观)来说,是相同的。而本体是消极的使用,限制知性的超验使用。本体只能做消极的使用,但作为先验幻象的先验对象可以有积极的使用,即范导认识(引导认识向前、更高的发展,纵使是错的,也无损于真理,只要不作独断的确定的使用)与实践的使用(道德行为之根据)。现象是真理的对象,物自身虽然我们一无所知,但却为实践为信仰留下地盘,我们可以在此地思考、设想而不会产生任何矛盾。由于物自体我们完全不知道,所以理性只能做假设,但是幻象对于真理无益,却真切有实践的利益。其自由的理念的假设有其经验实在性,此实在性来自于这样一种事实,即我们发现我们一种意志的能力,此能力独立于感性条件。而我们作为理性存在者有自由行为的事实,自由的理念也产生于理性的推理能力,并且意志是理性存在者所有的,所以意志是自由的。尽管定言命令的前提自由只是个假设的理念,却有此主观的必然性,因为无直观所以无客观必然性。
康德哲学一大主题,现象与物自体。现象是人运用感性直观与知性范畴进行认识所产生的存在物,是有限的,有条件的;而物自体是物在其本身自己存在的,无条件的。这是实然领域的划分,物自体提供认识的质料,限定认识的界限,给予实践的基础。物自体仅提供质料吗?形式只是由人提供的吗?物自身完全不知吗?那人们认识的是什么,是程度差别而已吧,有限与无限的程度,现象与物自身之间没有认识的绝对鸿沟,是连续的,量的连续的吧?现象是部分的物自体,无限可接近物自体,只是因为人的直观形式,造成差异,但人的直观形式在无限的去影响化,那么物自体的不可认识是否不太恰当?或者说物自体只是无条件的物自体,现象与物自体就是有限与无限之分别,都是一个东西,有限与无限之间即是量的差别,又是质的差别?认识的东西就是物自体,只是程度的差别,否则实在性如何拥有?物自体应该就是事物最原初的样子,完全无条件的东西,不能以某种独特的直观来认识,而只能以其原本之知性直观来认识。某种独特的直观只能认识部分的物,其本身完全不可知,因为人们认识的现象有一部分是属人的,不是物自身的,如直观形式、范畴等。所以不可知的应该只是终极性的东西,如灵魂、宇宙、上帝等。
除了有事实的区分,应该还有价值的区分。(休谟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认识的现象与价值的现象,认识的物自体与价值的物自体。康德将认识限制在认识的现象中,而为道德留出物自体的领域,将事实与价值调和,但是二者的划分却造成交互的困难,因为物自体设置为不可知。作为认识的物自体不可知是可能的,但是作为价值的物自体不可知,那么康德道德理论如何能有坚实的基础?其自由只能落为空洞,尽管这划分是个伟大的洞见。
物自体不可知,只可以思考,超越主体的感知形式可思考到现象与物自身的界限(由休谟的怀疑论加上哥白尼革命使康德产生思考的变化),因此可思物自身。因为物自身完全不可认识,所
以康德的道德基础不牢,导致其提出极限。其道德理论都建立在悬设上,虽然有必然性却只是主观的,由理性的事实(道德律的事实和自由的事实)所推导的,虽然建立了这主观的必然性,但是却不能清楚阐明,依然是模糊的,不能显现其充足的客观性,因为自由所在之物自体领域是完全不可知的,最多只能做到主观设想。而且对于将自由意志建立在物自身,而现实则有理性之事实,两者之间的巨大鸿沟被诸多哲学家所不满,也是难以克服的,道德律如何使实践?物自身如何下降到现象成为一个大问题。物自身完全不可认识,第一批判中自由只能是不与自然矛盾,康德自称研究的不是自由的现实性也不是可能性,而仅仅是设想的可能性,即不与自然矛盾。而在第二批判中与GMS中有理性的事实说明不是证明自由,道德律是自由的认识理由,自由是道德律的存在理由。处于物自体的自由如何可能被认识,自由如何可能是事实?现象界中的道德律的事实才可能是事实,自由与自然是不可能同出于现象中的,出于认识论的意义。现象中只能有价值意义的道德律事实(道德行为)。
认识停留在现象,而实践在物自身,似乎并行不悖,但却存在鸿沟(物自身的完全不可知,设想是其极限),虽然第三批判试图沟通,却依然不太成功,审美得出一种自由感,使自然拥有目的,达到人,达到道德。自然过渡向自由。依然是种主观的说明,没有充分的客观必然性。物自身的不明显,不可知导致了康德道德的巨大困难。
而牟宗三,把事实与价值圆融,现象与物自身只是认识上的区分即事实的区分,但是却把应然即价值的区分也放在事实的区分上,所以导致混乱,无法解决困难。认识是事实的,现象的,价值是应然的,在物自身。康德以理性的事实才推出自由意志的悬设,无法说明道德,其道德形而上学是个大问题。
而将物自身于价值意义上必须作为可知的,但是只有人才有,即良知,是即有即为的,万物没有此物,价值是人赋予天地万物,此种意义上,无人无万物。而在认识上,才有不可知的物自身,仅仅是无条件的物自身,对事物则也是某种程度上可知。良知即是体(价值世界之本体)也是用(本体之活动产生世界)更是果(福与德一致的园善)。因为经验的认识,良知的我下降为统觉形式的我,再下降为经验的我。一心开二门,两层存有论,福德本一致。物质本体,物自体,与意义本体,良知。如此,认识限制在(认识)现象,道德限制在(价值)物自体,二者都可并行不悖,道德不会由于基础的不牢而致实用的艰难,并且可以交互而不矛盾。
绝对命令(道德律),实践命令(戒条,禁令),机智命令(现实的机巧)。
自律的自由(绝对服从法则),实践的自由(有一定的实践考虑,运用一定的规则),任意的自由(仅仅摆脱有条件,完全无条件),自由感(由审美激发的一种感觉,知解力与想象力的自由游戏,无利害,共同,无目的而合目的)
康德关注的不是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而是研究现象之中的知性与感性直观的关系,物自体给予质料是当做明显的事实。一个是外部整体世界的怀疑论,一个是认识的虚无。认识何以可能,不是无法认识,不是研究物自身,而是研究现象中,各个部分的交互作用,现象的形成、特点,划分为经验的现象与先验的现象,还有超验的现象。(能形成关于对象的表象在于意识的统一,统一杂多而形成统一的意识,统一的意识显现了意识的统一,统一的意识是行为,意识的统一是空洞的形式。统一,判断,范畴)即形式的我既先验的我仅仅通过经验的我才可知道,物自体的我也是由于知道形式的我才可思考到。自我须非我才得以显现,费希特谢林等都希望达到无条件的哲学前提,即达到绝对自我,物自体的自我,但是最终失败。最后还从自我转到了绝对同一,最后到达绝对精神。
理性已经按照理念形成了自己的秩序,并且认为是必然的,尽管可能发生或未发生!!其特点就是能完全不管感性的影响,以自己的秩序开始(幻象),然后作用感性,在现实中显现(经验),可能成功或失败也可能一定程度得到完成,但是它不管成败,只按照自身的理念作用,自由与自然是两种领域,互不侵扰,但是却相互作用,但是却是相互转化,经验只能是经验,先验
只能是幻象。各安其位!!子弹在我面前飞过,我却能安然打坐,对感受的一种驱除,回到纯粹的自发。(自由之基础,理论上不矛盾而已,但却无自明性)所以二者如何作用,如何转化成为问题??现象只能认识自然,自由则存在物自体,但是物自体我们不可知,想要认识物自体只能导致幻象。在不可知的领域奠定基础这何以可能???尽管现实有价值判断的需求,有道德理性的知识,但是如何可能以不可知的物自身为其作为来源?只能设想??必须要把物自身(价值世界的物自体)也作为明白的,道德才是客观必然的,否则只能从主观上才说明,现象世界按照康德的区分只能证明自然因果性。
按照康德的先验观念性模型,我们知道作为现象之经验是完全属于自然因果性,没有例外。有例外就是在经验之外的纯属于思想的东西,只要出现在人类经验中的都必然可以用自然因果性解释。那么自由处于何地??(事实与应该,不应是混淆于现象与物自身的区分,应该放在无法认识的物自体,那么人们所为就缺乏根基,只能观察到理性的事实)康德认为,出现之现象有其物自体的根据,而物自体是一无所知的,因为我们无法经验到(无法直观到物本身,人的直观总是有感性形式,有条件)。而人有感性与知性,作为认识现象之先天根据。而理性得出的自由理念是超出自然可经验的。理论上,我们无法知道自由。而只能从实践上自由事实设想本体自由。实践上,人们都认可有道德的行为。自然无法解释道德行为,纳入自然解释,道德就会成为虚无,而这是不允许的,所以经历虚无之后又有形而上再生,形而上学是不可终结的。
经验性品格和知性品格相容,是这样理解的。即是。
人即处于感性世界中,又处于知性世界中。作为现象一切属于自然,但在本体界作为第一因是自由因。自由选择后的结果出现在现象中又是符合自然的秩序,不过这自然的秩序是于自由因开始的秩序,但是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打不到最终完善的结果。感性直观与知性范畴构成的感性世界,理性与知性范畴构成的知性世界。自然之现象对应于感性与知性,而实践自由的事实则可知道先验理性之自由。(综合的同一性即统觉需要综合的意识(作为运动与结果)来显现)
毫无疑问,经验现象的一切可用科学解释不管是心理学还是神经学,总之就是一定可以解释的。心理的产生必定有身体的刺激,康德难道不知道物质时间在先吗?只不过他研究的就是心灵与灵魂,不是研究肉体的,所以主要用非物理术语,意思很明显的。
第一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诚然,理性是做范导的限制性使用,这是对于知识的。但是到了第二个二律背反,已经不是对知识,而是对幻象的解决,经验是找不到根据的(不是事实的心灵外的存在,而是心灵内的价值的存在)。自由在理论中只是幻象。理性还有实践能力,即欲求能力,牵引人向往无条件,理性作为先验的能力本体的能力能运用于实践,多以必然会有作为出现的一面,所以有经验性的品格。现象是由于物自体刺激而成立,物自体具有经验性品格是因为人的感性与知性是人的先天认识能力,是对一切经验有效的,所以物自体只要出现就必然有经验性品格,除非不为人经验感知。
经验心理学当然只是对于灵魂的自然描述,不是本体的描述,因为灵魂作为物自体我们不知道,只知道这样一个空洞的理念。先验心理不可知,但是经验心理学可知。
康德就是认为人有知性性格与经验性格,1.但是所谓的之间有一条推理路线这是必然的,但是确实超验的推理,无法实证的,存在也无妨。没有从实践自由到先验自由的推理,自由就消失了,没有根据。。2.但是这个根据无法认识,只是假设,因为现象之一切都是做自然解释,而由于道德行为的存在,才有了假设先验自由的需要。这是康德百般强调的。.....现象背后必有根据。。经验现象中一切都是受自然因果律统治,道德行为的事实尽管是事实,但是却是价值事实,现象中根本无法和自然因果抗衡,其根据自由只能于先验中寻找,有些行为是由于自由而作用于现象的,或者全部现象都是人自主自发产生,但是自由的程度不一样。。。3.人有
感受性,自发性。先验上必然自由,但经验中受物自体的刺激的影响,可能会有欲望与利益关切影响人的意志。人的意志虽然自由,却是受感性影响甚至支配的。但是一切行为都是人自发的行为。纵使刺激再大,也是人的行动。。。受刺激的影响不同,人的自由程度不同。。4.最大的自由即自律,完全不受感性的影响(即可排除感性的影响,不是说去掉,只是虽然受影响受推动(思想的还是要靠感性的落于经验界),但不影响自律的决定,因为人的感性是不可去掉的,可以控制影响,如,我再愤怒也可以控制不做愤怒的事)。。5.受感性影响是自然与受感性支配则是兽性(康德原话,感性必然为兽性),意志受感性支配那就是不自由的不自觉的自由行动,没意识到的完全出于义务的自由也是自由(道德直觉呢???道德情感被康德视为不纯粹的,只是人对于法则的敬重而在现象中产生的结果,在这里囿于传统,人始终是上帝的造物,理性为上帝的属性高于自然的属性,人是上帝的造物所以理性高于一切,而作为自然的情感则处于低下,但是后来则反对这种情况,人之为人不仅是理性独上,情感等也是一样重要的,这是个问题!)。。。6.出于道德情感或直觉等诚然也是自由,但是康德所设定了一个绝对的自由,即可排除感性的影响,完全由意志自律,这是自由的最高状态,并非说这才是自由,而是最高的无法达到但可以追求的目标(无限的物自体领域中的自由落入有限的现象中成为有限的自由,虽然表象出来为自然,但是根底在自由,那么有一个问题,没有意识到的也能是自由的吗?自发而非自觉的能是自由的吗?)。。
现象与本体的区分完全在于人的灵魂的复杂性,借感性直观以认识世界,但也限制认识,但没有感性直观也无法认识。感性情感赋予人的存在的精彩,但把道德至于不可知的物自体造成各种麻烦。。。将感性置于理性之下似乎确实有所不妥。但康德仅仅追求的无条件,即理性的本性,也是一个极端,如无情、灭情等等,灵魂的复杂造成人生的精彩,各种极端可以加深认识,但是不可执着于一端。。。阿利森的理性行为者结合知性与经验性确实相当可取。。不是两个世界,而是不同的显现,最高处只有一个灵魂,但确实有灵魂与物自体,主体与客体,这也是复杂所在。康德目光不是如笛卡尔放在物自体身上,而是感性直观与知性范畴的关系。物自体悬隔!!现象学的客观的悬隔!面向事实本身,现象事实本身!!人的灵明,即灵魂为人万物之灵的根本
康德只是说,一切外在的因素都可能会败坏道德,只有出于义务,即自由意志,才能保持道德纯正。外在条件可能为善,但是不是无条件的纯善,是偶然的。理性追求无条件(由于理性的能力,诸能力决定了内容,形式决定内容)。是整个体系完整的。不是心理享乐主义,只是遵循传统,认为个人的、感觉的、变化的是不可靠的,唯有变后之不变最纯粹的东西才是根本。理性追求无条件,绝对自发的,所以作为范导,必然对人类一切行为起作用,所以产生必不可免的幻象。而这幻象可能没发生过,或不会发生。这就是理性的能力的性质,所以人类具有无限可能,尽管作为有限的存在。
这怎么可能,康德整个体系都是二分。现象必定是严格自然的,怎么容得下自由之所在。而且自由在辩证中已然说明只是个幻象的理念,根本无法解释的。而就现实的实践自由,也只是应然的东西,而不是实然的东西。不是事实的东西。是一种形而上学,经验无法说明的东西。理性本身使然,人不会满足于现状,并且本体是人类永远认识不了的,世界永远未知。
理性设想为实践理性,必须要按照沉思合理性模型构想自身。即一切要合乎理性,即一切行为都包含有理性自发性,不仅是机智的还是道德的。感性欲望等对于规定意志是必要的,但不是完全的,背后还要有理性,因为一切应该有所发生,即使没发生也是理性的某种疏忽。沉思合乎理性。表象背后有物自身,也即感性背后有自发的理性作用。
作为理性存在者而言,其行为不可能只是偏好的理由,如果只是偏好即自然因果那么就不是理性存在者就是动物了。康德说过感性影响的叫感性自由,感性使必然的叫兽性。一个人的行为必
定是包含感性动机及理性动因,因为感性理性必定是同是作用的,只不过理性是直接对知性作用,而知性直接对感性作用,所以偏好具有现实确定性,而自由因果只能存在于先验中,在现象中表现出自然因果。所以会有现实中没自由的错觉。现实中有理性的实践作用,人们追求自由,自由应该发生,尽管可能不会发生,这就是范导的意思,自由还不是事实,只是应该。现象与物自身是并存的。
我的自发性没有经验直观,正如我的统觉没有经验直观,即像灵魂没有直观一样,我们虽然意识到并且能设想,但是自发与统觉都是没直观的。自由的直观是什么,不是现实中自由的东西,而是自己规定自己自己开始因果性的能力。我们能直观到的都是始终有先前的原因,处于自然因果中。
只要是判断为应当的行为,那么就是基于理性的考虑。所以其行动必然性源于理性,而不是先前条件(即自然因果).就此而言,它与真正的自由相容。因为一个人这样行动的必然性虽然是源于理性,但是事实上表象为是自然因果推出这行动。。自然因果不会告诉你该怎么做,只会告诉你事实是怎么样。)即二分。世界分为现象与物自身,自然的现象,自由的物自身。并行不悖。这是康德先验方法。
自由只是个理念,不知道有没有。只能设想它。即不知道它存在的可能性。只知道有设想的可能性。因果理性追求无条件的东西,这是没有直观相对应的,但是我们总是会假定它,设想它。这是理性之自发性,不仅是受刺激,理性存在者必然之东西。
先验理念必须要有先验观念论的基础。即先验与经验二者的划分。即现象与物自身的划分。许多哲学家不满这样的划分,所以批判康德的自由观,及其观念论。因为观念只是观念,没有直观,不能确定为真,所以无法论证对错。但是历史似乎证明,人类无法缺少这东西的设想,尽管无法证明。
我分为现象即时间中的我,以及物自身的我。
自然因果性 只是知性赋予的概念。自由是属于理性的。知性赋予概念就是一种自发性。现象中的因果,开始于理性的自发性。自由与因果都是理性的观念。实践对现象作用,以自由进入因果。怎样理解。现象中是人的因果。人是观照的人,也是被关照的人。就是在认识领域是自然的因果的。但在实践领域是自由的。
参考书目:道德形而上学之可能---牟宗三思想研究
康德自由理论
纯粹理性批判
第二篇: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读书笔记
第一版序讲哲学的危机,第二版序一上来就讲哥白尼革命。由结果判断学问是否走上康庄大道的容易我一点都看不出来,这个结果有两个可能一自身无矛盾二实际应用。康德显然指的是前一个,这实际上是普遍同意作为标准。可是这个标准无效。比如中世纪一个修士会说耶稣基督的话自从说出后没有人不同意,从没有更易过,所以基督的话就走上了科学的康庄大道。这显然是荒谬的。可是我们的确发现科学和哲学是不一样,区别在哪里呢?这里康德再次说传统形而上学应当废弃。
首先是逻辑,我们的介绍中都漏了逻辑。逻辑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成为科学了。即使今天我们有了数理逻辑仍然要承认康德是对的。可是逻辑本身不是哲学,探讨逻辑的基础才是哲学。可是逻辑的基础的确不明。形式逻辑的所谓正确是一种基础不牢的正确。所以后人其实是限制形式逻辑的使用范围而不能彻底否定它,比如黑格尔辩证逻辑。这和哲学的确不同,但它的情形比康德所说的要复杂的多。康德说的太简单化了。康德说逻辑不能前进的确是错了,数理逻辑把传统逻辑的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里看下去传统逻辑实在太稚嫩了。康德罗列了心理学、形而上学和人类学来与逻辑学区分。这里给出了逻辑学的对象是一切思维之方式(形式?)的规律。思维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之类。这个理解是落后的,现代逻辑从句子出发,直接关注推理问题,真的问题,似乎更能体现逻辑的实质。
逻辑的成功在于它限制了自己,这话说的极好。反过来说,哲学的失败在于它不限制自己,它总是想解决它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逻辑的地位——各种学问的门径。
知识的一部分是先天的知识,先天知识根据与对象发生关系的方式分为规定对象(或概念)和使对象成为现实。前者是理论的,后者是实践的。这里的规定象是说一种静观,现实则寓有行动。
先天知识根据是否完全不是来自经验分为纯粹的和不纯粹的。这个划分似乎是说混杂的知识(不纯粹的知识)中有先天的部分,这个先天的部分也叫纯粹先天知识。这里一个问题是纯粹不纯粹的划分是否只针对理论知识,实践是否纯粹的问题《实践理性批判》谈过,可惜当时没看懂,现在也不记的。
其次是数学和物理学。数学是完全纯粹的理论知识,物理学是混杂的(不纯粹的)理论知识。所以我们说纯粹数学是多此一举,说纯粹物理学则不是指所有物理学,而是纯粹的部分。
数学在古希腊成为科学,逻辑是一出现就成为科学的,数学不是。这涉及科学史的问题了。依据自己的概念加在图形上数学就走上科学道路了。这个说法在数学上究竟有多少正确性呢?康德所举的例子是指什么?不管怎么样,康德是为了引出哥白尼革命。
物理学所谓一个半世纪推算一下应该是说十七世纪开始。培根的天才的建议指什么,大概是说重视经验归纳吧。康德强调物理学的成就在于经验知识上。这个精神和康德哥白尼革命的思想有对立的成分,也有符合的成分。对立的正如赵敦化老师说的哥白尼的哥白尼革命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康德的却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原话不是这样)。符合的是仔细体味古
代的人类中心主义,恰恰是限制人的力量的,因为这一切是神的安排,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是稳定的,不求变化的。近代科学则是一种工具理性,是要追求控制的,是不稳定的。康德哲学也有这种味道。可是康德也有限制人的思想。可见问题异常复杂。绝不能简单化。另外,康德也许不知道数学的逻辑的方法在近代科学发展中至关重要,中国人也重视经验可就是缺少数学的抽象。
这里康德的思想很深刻,很能与证伪主义合拍。假设先行,而不是观察先行。可是康德的并没有把这个过程讲清楚,按照他的体系,他恐怕没有体会到证伪主义的思想。这是康德论及经验科学的地方,也就是康德的科学哲学。可以引发思考的地方很多。可惜康德没有详细展开,因为康德关心的主要是形而上学。也许康德是明智的,因为科学不需要这么多哲学说明自己已经可以很好的发展了。科学哲学很象个累赘。也是因为康德时代纯哲学还没彻底衰落,我们的时代应用哲学大行其道了。
哲学还未成为科学。玄学在一切学问被破坏后仍然可以存在,比如黑暗时代。这个事实说明哲学的顽强生命力,哲学是人性的必有之义。哲学的问题是(比较第一版序论哲学的危机)哲学在常识上都会陷入困境,哲学家们没有一致意见。哲学仅在概念中盲目摸索。
哲学是否能够成为科学,如果不能为什么有这种探求哲学的禀赋,如果能,该当如何?
康德也是符合论者,只是传统的符合论十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知识与对象相符合,康德把他转过来。康德的论证却很成问题,他说如果不这样就不能说明先天知识是怎么可能的,这是把先天知识的存在作为预设了。这个到导论里再谈。
注释:康德反复说经验知识用经验可以检验,超验的哲学不能用经验检验。显然他认为经验可以证明知识是普遍必然的,只是不能说明这种普遍必然的原因。但是我们现在知道经验不能证明全称命题是必然的,这个休谟就已经指出了,休谟把经验知识称为或然的知识,在原文中实际上是knowledge和probablity这样两个词,或然性知识不被叫做知识。不知道康德为什么还这么认为。康德这里说了现象界与物自体的二元划分。感观和悟性所经验的对象是现象,理性的对象思维对象是物自体。做了这种区分就可以避免矛盾。
这里所谓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不太清楚指的是什么。大概是分析论和辩证论。只是这里说的是玄学的两部分。批判并非玄学,但康德用词未必准确。分析论说明先天知识如何可能,辩证论说明超验如何之不可能。康德接着说明为什么必须区分现象和物自体,这样就可以避免矛盾。可是有一个问题始终不明白,康德认为我们可不可能以某种方式有与物自体相符合的知识。综合前后的说法大概是认知是不可能的,思维是可能的。物自体的确不可知,但可思。这个思是否只意味着实践中,那康德致力于理论形而上学的建设根据何在?
注释一:所谓还元不知什么意思,与现在化学上的还原反应恐怕意义不同。这里综合是综合命题的综合吗?以辨证方法联结关于现象的知识和关于物自体的知识来与理念相调和,这个不解,总是说经验知识与道德知识并行不悖,三个理念得以存在,不遭自然因果性否定。注释二:这里康德说明序言中提到的只是假设,整个书才是论证。
以上可以说是第一部分哥白尼革命。
纯粹理性批判说做的实际上是纯粹思辨理性批判,目的是形而上学革命,也就是哥白尼革命。这段说明他预示着一个形而上学体系。但没有说只有实践的是可能的。这里再次强调了批判的体系性和由此对未来形而上学的好处。
这里明确说理论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但着重说的确是在何种意义上批判有积极的意义,那就是为实践形而上学的建设扫清障碍。这里凸现了康德关注的另一个问题:自由的问题。注释:康德将知识限定在经验领域,可是并不是说对于物自身我们就毫无作为。我们不能认知物自身,却可以思维物自身。这里有一个注释来解释这里的认知与思维。认知要证明可能性,思维只要不矛盾有可能性就可以了。这里有两种可能性,逻辑的可能性和实在的可能性。这无疑表达了康德对于认为如果是逻辑上矛盾的那么连思维都不可能,但只要逻辑上可能即便没有实在的可能也可思维,有意义。这种理性的主观的(ideal)立场表露无疑。
说明为什么不能否认自由,科学的因果性对道德的最大威胁是自由成为不可能了。我怎么都觉得康德无非是说我们要有道德所以不能否认自由,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有道德呢?抱定了为信仰论证的目的其论证还可能是不偏颇的吗?莱布尼兹就致力于维护信仰,康德也是。不过康德是道德先于宗教的,并且不会想莱布尼兹那样在论证中搬出上帝帮忙。
这段里有那句留地盘的名言。前面说明自由问题,实际上上帝存在,灵魂不朽也是如此。单独说是个自由问题不妥当,当为信仰问题较好。但自由问题在信仰问题中占重要地位也是事实。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意义就在于限制知识。康德其实也是实践优先的,如同后来的德国哲学家一样。他们从唯心的(idealism的广义,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唯心不同)角度发展康德也是符合康德的意向的。
以上是第二部分批判对于道德信仰的意义。不清楚第二版什么时候出的,那是实践理性批判是否已经出了。若是则这里强调了道德意义很合理,康德对整体体系考虑更多了。
上面一段末尾说独断论是无信仰的根源,这下面一部分讨论本书的价值,第一个就是消除独断论的恶劣影响,第二点是保卫信仰,第三点是消除独断的学派对信仰的独占权。这一段说了前两个,第二个详细的见于前面。
批判不会使人类之关心事项受到损失,但会使学派的独占权受损失。这其实是不反对上帝存在等信条但反对传统的论证。这很与宗教改革的路向相一致。反对教会但不反对上帝。但是很多人都是这个态度,休谟也是。传统的学派是无用的,一是繁琐,二是对公众不起作用,当然还有不正确,所以抛弃它不会有什么可惜的。可是康德接着说批判绝不能通俗化,也没必要通俗化。对我们来说就是哲学的通俗化没有可能性和必要性。这就是说康德自己也承认自己的理论是一种新的权威。所谓权威就是不懂还不敢说它是错的,老实说是懂了也不敢说是错的,要装出不懂的样子来。唯有批判不遭批判这大概就是康德的意思。可是如此说来上帝存在也可以批判了,批判的结果有可能就是否定它的存在。当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存在主义者面对着没有上帝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状况时存在主义哲学就诞生了。康德却避开这个问题,不愿意认上帝存在。康德也许觉得上帝不存在象孩子没有母亲一样荒谬。可是应该看到这里面也有理论考虑,因为没有上帝道德的确岌岌可危。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在这方面的确欠考虑。
这一段区分了独断(的)和独断论两个概念。我以前说康德本质上是独断论者,这话显然错了。但康德自己也承认自己是独断的。两者的区别是是否进行批判。独断是自先天原理产生严格证明,这再次体现康德的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康德绝不沦入否定一切形而上学的怀疑论。“形而上学应该完全先天的成就其事业”,康德对沃尔夫仍然有很高评价——一切独断的哲学家中的最伟大者。我觉得我们现在也许对沃尔夫太苛刻了。不了解沃尔夫体系就不好理解康德。康德对于哲学显然抱有一种很神圣的形态,觉得是很伟大的事业。于是他追求一种超越个人意见的普全真理,这些近代特色在现代都遭批评。
最后是关于第二版与第一版的不同之处的说明,这些我结合正文看较好(包括一个长长的注释)。总的看康德对自己的体系十分自信认为论点、证明和结构都不需要变。变的只是阐释方法,这个与证明的区别似乎是证明是没错的,问题在阐释证明的方法。是如何说的问题。最后康德再次强调体系性的问题,认为哲学著作细节错误难免,但重要的是体系。
第三篇:章文晋贺词
主 婚 词
各位嘉宾、各位亲朋好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晚上好!
金鼓乐鸣,天成良缘。章文晋先生和骆芸芸小姐隆重而又神圣的新婚庆典在这鲜花飘香、掌声雷动中举行。作为新郎新娘婚礼的主婚人,我十分高兴。首先向两位新人和他们的全家表示衷心的祝贺!祝愿一对新人互敬互爱、互让互勉、家庭美满、比翼双飞。祝愿他们全家幸福美满、枝茎茂盛、椿萱康泰、福寿并臻!
婚姻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同时也意味着义务和责任;新郎新娘你们要孝敬双方父母,尊重长辈老人,友善兄弟姐妹,爱护晚辈幼小。希望你们把结婚作为生活上的里程碑,成为事业上的新起点。衷心祝愿你们携手并肩、共创未来;同心永结、相爱到永远。
顺祝各位嘉宾、各位亲朋好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
证 婚 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春光明媚,喜缝五一。在这春华秋实的大好时光里,我们迎来一对珠联璧合、佳偶天成的情侣章文晋先生和骆芸芸小姐的幸福结合。首先我代表各位来宾祝新郎、新娘新婚愉快;万事如意。我受二位新人之托,担任他们天成良缘的证婚人,感到十分荣幸。新郎、新娘通过相识、相恋、直至成为夫妻,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对此,让我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新郎新娘,他们曾经历了花前月下的浪漫和路途艰辛的考验,情感是真挚的,婚姻是合法有效的。今天,青山为你们作证、秀水为你们欢歌、在座的亲朋好友将共同见证这幸福的时刻。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要互敬、互爱、互谅、互助,无论生活顺畅或坎坷,你们都要一心一意、忠贞不渝地呵护对方,在人生的旅程中永远心心相印、白头偕老。
让我们祈祷;让我们祝福;让我们举杯,共同祝福这对玉人新婚愉快、永结同心、相濡以沫、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也祝各位来宾合家幸福;万事顺心。谢谢!
第四篇:思想政治教育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主要研究环境与人的思想以及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2006版p304)
中国古代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
“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荀子
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与现实生活的环境有密切关系,环境能决定人们意志的坚定性,意志则支配人们的行为。认为物质生活条件对人的思想意识起决定作用,主张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促使人们形成坚定的意志。——王夫之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p96)
1、重视人际关系环境对人的品德形成的影响
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教育思想最为系统。孔子看到客观环境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有天命的存在。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的教育环境论,看到了客观环境在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又否定客观环境的作用。
2、重视主观思想与客观环境的关系
不仅看到了客观环境的影响,而且能够看到主观认识的作用。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通过环境的“渐”和“积”相结合,来说明人的主观思想与客观环境的关系,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本性变化的作用。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2006版p305-306)
西方
人通过环境的熏陶、日常的锻炼和教育而获得“第二本性”,即思想道德素质——德谟克利特
人性本恶,需要教育和环境来加以改造。——奥古斯丁
气候地理环境对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有重大影响——孟德斯鸠
天赋智力人人平等、观念和知识都是后天形成的“白板说”,主张加强对教育过程中环境的控制——洛克
试图解决环境和个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社会政治环境决定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爱尔维修
人性禀赋善良的教育思想和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卢梭
环境决定论——欧文
从隐性教育的视角研究环境——其他部分学者(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p96)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发展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1、自然条件下朴素的环境论
代表:苏格拉底,开始关注环境对好公民教育的影响。认为要使人民的教育制度培养出好公民,必须有个好社会。柏拉图,认为一个人从他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学习。好的行为是一个好的本性倾向与好的环境接触的结果。他希望通过指导生育来保证好的子孙后代和保持好的环境。
亚里士多德,继承他们的思想,把环境影响与人的美德的形成结合起来。他认为美德不是遗传的,而是被环境的需要所塑造的。美德形成的途径就是养成习惯。当一个人在固定环境中,美德品行就会得到强化,所以国家必须控制所有教育。
2、商品经济条件下理性主义的环境决定论
代表:卢梭,把儿童放在教育过程的中心,认为儿童有一种潜在的发展可能,而教育就是为儿童提供优良的环境,使其充分实现这种可能。他认为儿童出生时是善的,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这种先天善的本性,发展儿童的潜能。实现途径有两种:一是创造一个能够维护人类先天善的优良环境,一是努力教育儿童不受恶劣环境的歪曲。同时,他也分析了环境变化对教育的影响。
3、一体化时期进步主义的环境论和流派的形成 代表:杜威,在早期著作《学校与社会》中,他努力阐明下列原则: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制定真正对孩子有意义的课程;从学习者的经验中导出学习信条;提供个别注意以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按自己的兴趣学习。他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现代社会,还形成了许多流派。主要有:
(1)对环境教育作用具有肯定倾向的流派。主要代表是现代的行为主义学派(华生)和社会学习理论(班图拉)。
(2)对环境教育作用具有否定倾向的流派和观点。主要代表是存在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3)对环境教育持折中性倾向的流派和观点。代表是基督教的境遇伦理学。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2006版p307-308)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页)——人与环境相互创造,人的活动和环境的改变辩证统一与实践。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p96)
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首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的唯物论基础。
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是外部客观环境影响的结果,“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其次,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形成了性质不同的历史阶段。
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个社会形态。
再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唯心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进行批判的同时,对机械唯物主义的环境论也进行了评价。
马克思说:“关于环境和教育起变化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7页)
可见,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基本要点为:环境决定人的发展,决定人的思想道德面貌。人在环境面前具有主观能动
性。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的特征,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二者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反对“环境决定论”和“生物决定论”,为科学理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和环境的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2006版p310-313)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现代社会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复杂而深刻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个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也是个系统工程
相对于一定的教育过程和受教育者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现实层次,而社会环境又可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思政教育环境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向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扩展。宏观有国际、市场等,中观有媒介、网络,微观有竞争、核心家庭、贵族学校等。
思政教育环境的系统性决定了思政环境建设的系统性。江泽民特别强调,“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人民日报》2000年3月1日)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条件,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现代教育理论,代表杜威,其教育理论具有明显的相对主义倾向,但其揭示了环境的教育意义,把环境的影响提高到构成教育内容的主要方面是值得借鉴的。
现代管理学运用系统动力学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企业管理的道理也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
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环境知觉问题(提出人与环境不可分割性,强调人是环境中人,人应该了解环境、重视环境)和环境与行为的关系问题(重点研究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们的交往原则和规范,在开发社会中的自教自律,以及在复杂关系中的适应问题)。
3、环境建设和受教育者主体意识培养并重的思想
环境复杂性和开放性—教育者能够控制和把握的环境因素越来越有限—培养受教育者在复杂环境面前的主体意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受教育者自主分辨能力、自主选择能力、自我控制能力)。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2006版p314-315)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主要表征:由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封闭环境向开放环境的转变,由以政治为中心的社会环境向以经济为中心的环境的转变。
(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5P2)
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行专门研究则是始于20世纪90年代。这个研究主要从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视角进行。从思想政治教育学视角研究的著作有沈国权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等。书中集中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分别论述了市场经济、舆论环境、文化环境、科技环境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作用。概括性强,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其突出特点。
(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5P19)
第五篇:《三个代表思想》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读书报告
题 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读书笔记 姓 名: 杨红丽 学 号: 201240305 院 系: 法政学院 专 业: 历史系 年 级: 2012级 指导教师: 李肖峰
二 〇 一 三 年 十 月
河北北方学院读书报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读书笔记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就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切实加强党的建设问题发表重要讲话,阐明了一个重要思想:”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状况和战斗力,领导水平。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名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并带领人们不断前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渊源,科学内涵及”三个代表”的要求,等等。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与历史相呼应。指导我们正确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本书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共产主义,这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一个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而深化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传,充满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创新,突出的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继梦中的水手,邓小平理论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过程中,达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新世纪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党在十六大召开后,为了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任务而编写的。在本书中,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深化了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他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和中国共产党执政50多年的历史经验,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政党的执政经验。对如何执政,如何长期执政,如何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形成比较系统的科学认识,深化了对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在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上,本书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这一思想是我们党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经验,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准确把握现实国情的科学论断,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诠释了”三个代表”深厚的科学内涵,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必须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必须办人民的根本利益做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开阔的胸襟和自觉坚韧的历史主动性,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来势汹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各种思潮相互交错,相互激荡。置身于世界的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给经济,文化,社会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变化。跨入新时代,我国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经受着严峻的的挑战。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的宽阔眼界去观察世界,把握世界和中国的新变化,新情况,新矛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担当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时代使命,在实践中坚持并创造性的丰富和发展了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
一种社会制度能够引领世界政治舞台,必然在经济,文化上占极大优势,我国从辛亥革命开始有政党执政,期间在政治舞台引领风骚的人大有人在,但从1949年以后唯有中国共产党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了唯一的合法政党,其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可以说已经得到了历史的考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既是忧国,忧民,忧党的大局意识的集中体现,又是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根本出路。如果党处于执政地位而不能加强自身建设,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能始终成为“三个代表”,就有可能丧失执政资格。将坚持党的先进性之所以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因为他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的总结了我们党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深化了对党先进性的认识。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想在实际工作中践行”三个代表”,就首先必须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积极学习先进文化,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批判的吸收古代遗产,择优传播西方文化。自觉摒弃颓废,庸俗的各种腐朽文化,勇于与大学腐朽精神,演变大学信仰,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各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做坚决的斗争。另外,还要有集体主义感,有团队精神,严格遵守各项校规校纪,国家的各项法规,做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文明的现代人。
参考文献:
周振国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梅荣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读本》 湖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