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治区国土资源工作汇报材料
党的十六大把保护资源确定为基本国策。国土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2006年,自治区国土资源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和国土资源部的安排,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保护资源、保障发展,大力推进依法行政,狠抓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全面推进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为自治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下面,我着重汇报两点。
一、2006年我区国土资源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
(一)加强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用地保障,积极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耕地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到2006年末,全区耕地面积为6055.81万亩,年内耕地增加49.05万亩。全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面积稳定在5070万亩(338万公顷,含兵团),达到耕地总面积的85%。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并略有增加的目标。
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努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有效供给能力。全年共审批各类建设用地项目180件,总用地面积9.25万亩,保障了国家和自治区重点项目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和经济发展用地需要。
积极为吉林台水电站、恰布其海水利工程、塔里木河综合治理、西气东输、奎一赛高等级公路等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提供用地调查、审查报批、勘界等服务,保证了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狠抓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有所好转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认真开展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受到了国务院联合督查组的好评。
大力清理整顿违法违规用地,初步遏制了违法乱批滥占耕地的势头。截至目前,共清理查出违法违规用地10756件,制止、查处和整改的964l件,正在查处的1115件。清理各类园区33个,其中国务院批准的8个,自治区批准的8个,地、州、市,县(市)越权违规批准的17个。针对清查出来的问题,各地正在进行整改。
开展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全面促进了经营性土地(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工作。目前全区绝大部分市、县(市)开展了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有5 1个市、县(市)成立了土地储备机构,42个市、县(市)设立了土地交易大厅,实现了窗口服务、信息化自动查询、“一站式”服务办公。2006年全区土地收益预计17.2亿元,同比2002年的10.4亿元净增加6.8亿元,增长69.9%。市场配置国土资源的机制基本形成。
(三)矿产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矿业权市场不断健全和完善
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外开放与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各方面投资探矿的积极性明显增强。2006年,全区实施非油气地质勘查项目68l项,投入资金2.95亿元,新发现了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产地l9处(青河县哈拉苏铜矿、民丰县黄羊岭富锑矿、鄯善县彩霞山铅锌矿、若羌县维宝铅锌矿、哈密市沙泉子铅锌矿化带、鄯善县东来银矿、鄯善县紫气银矿、精河县七兴多金属矿、若羌县蟠龙峰铁多金属矿、昌吉市冰峰金矿、若羌县坡十镍矿、富蕴县蒙库铁矿、富蕴县可可塔勒铅锌矿、博乐市北达巴特铜矿、富蕴县喀拉通克铜镍矿二号矿床、吐鲁番市七泉湖煤矿、拜城县梅斯布拉克煤矿、哈巴河县阿希勒金矿、乌恰县乌拉根铅锌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工作进展顺利,塔里木盆地地下水勘查取得重大成果。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2006年,金区共有各类矿山企业2922个,开发利用矿产86种(包括石油、天然气)。
生产原油2140万吨,天然气50亿立方米,固体矿产矿石产量6727.82万吨。实现矿业总产值350亿元(石油、天然气305亿元,固体矿产45亿元),矿业产值占到自治区工业总产值的28%。民间资本开发矿产的积极性得到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的矿山企业数占65%以上。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已签定与外商、港商合作勘查开发矿产资源项目6个,合同和协议吸引资金人民币2.35亿元。与区外合作勘查开发矿产资源项目7个,合同与协议吸引资金人民币15.84亿元。
矿业权市场开始启动并逐步完善。全区有13个地、州、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采矿权有偿使用工作。截止目前,全区有偿出让采矿权267个,收取采矿权价款2491.55万元。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力度加大。全年征收入库矿产资源补偿费2.5亿元,超额完成了全年的征收任务。
(四)加强地质环境管理工作,防灾减灾取得新成效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建立和实施了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编制、险情巡查、灾害应急调查和灾情速报制度,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初见成效。去年全区共发生有一定规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50起,直接经济损失2252.13万元,较2002年减少8522.87万元。
认真组织、指导和协调地质灾害防治。完成对伊犁等区域地质灾害调查面积195956.86平方公里,调查路线66624公里,调查235个乡镇场、291O个行政村,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1794个,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924个,制定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1009份,为开展减灾防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从国家争取到矿山地质治理、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和地质遗迹保护项目10个,资金到位1915万元。
地质遗迹保护取得了重要进展。完成了奇台县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和布尔津县喀纳斯湖国家地质公园前期地质调查和申报工作,可填补我区国家地质公园的空白,促进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升旅游资源的品牌和知名度,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五)测绘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基础测绘工作取得新成果
认真贯彻实施《测绘法》,积极推进测绘管理职能到位。
基础测绘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在天山北坡与重要经济区带开展了1:1万地形图基础测绘工作;“数字新疆"建设和新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启动;“西部大开发新疆省级政府地理信息系统试点项目’’(9202项目)和省级基础测绘设施建设项目(新疆单位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围绕国家和自治区基础设施建设主战场,组织实施了前期测绘、勘界工作;完成1:1万地形图基础测绘1000多幅,面积2.5万多平方公里。测绘市场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地图市场得到进一步整顿和规范。
科技兴测、数字化测绘建设有了新的发展,“新疆国土资源环境信息系统”、“西部县市挂图工程”(新疆部分)分别通过国家和自治区验收。其中“新疆国土资源环境信息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测绘工作对自治区经济的服务保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资源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土资源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执法监督的难度加大,土地违法案件仍时有发生;二是地质找矿工作仍很薄弱,矿产资源勘查程度低,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三是基础测绘投入不足,测绘成果成图空白区较多,不适应新疆开发建设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做好国土资源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2007年自治区国土资源工作的主要任务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和关心国土资源工作,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国土资源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快转变职能,切实转变作风,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增强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不断开创国土资源工作新局面。
(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断增强国土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河南考察农村工作时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的现象。必须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决不能在适种粮食的基本农田里栽树、挖鱼塘。各地要严格遵守土地法规,对违法批地、占地和滥用耕地等行为,不但要追究当事人的行政责任,而且要追究法律责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同志最近强调指出“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在新疆我们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耕地审批权限。”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坚持把严格保护耕地、促进集约用地,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来抓,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约束和用途管制,坚决保护基本农田,全面落实基本农田“五个不准”(不准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外的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将平原地区耕作条件良好的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随意减少基本农田面积;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以及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进一步稳定我区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大力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从耕地数量的保护向质量和生态管护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严把征地和土地转用审批关,从严控制征地规模,坚决落实对非农建设用地“六个不报批”(即对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验收不合格的;未按规定执行建设用地备案制度的;城市规模已经达到或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年度建设用地指标已用完的;已批准的城市建设用地仍有闲置的;未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建设用地预审的;建设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坚决不报批。)的规定。加强地籍管理,完善供地政策和标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保障国家和自治区重点项目用地、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和经济发展用地需要。严格按法律和政策规定落实征地补偿和安置措施,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加大土地整理复垦补充耕地力度,落实占补平衡,提高补充耕地质量。开展对基本农田保护大检查,全面调查城市建设用地使用和供应情况。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建立资源所有者、使用者自觉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的机制。认真落实各项资源规划,坚持按规划办事。积极推进石油天然气、优质煤、有色金属、钾盐、石材等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加工产业化,强化综合利用,拓展产业链。抓好矿产资源保护,促进矿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矿产资源长期稳定供应。落实好国土资源优惠政策,发挥新疆土地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荒山荒地发展经济,提高国土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继续抓紧治理整顿,大力规范国土资源市场
认真落实国务院联合督查组2006年对我区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的意见,加大整改工作力度。集中解决领导干部违法批地和违法违规出让土地、征地中损害农民利益等问题,加强执法监察,切实改变无视国土资源管理、无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无视土地法律程序和无视规章制度的状况。认真做好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自查工作,切实做到刹风治乱、解决问题、强化执法、促进整改,争取顺利通过国务院检查验收。继续深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全面落实经营性用地(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进一步规范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行为,严禁低价协议出让土地。要充分发挥土地登记对土地市场的监管作用,严把土地登记关口,严禁通过土地登记使非法用地合法化。
深入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专项治理,加大对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监督管理力度。重点整顿布局不合理的小矿,严厉打击非法勘查开采的行为。严格按照矿产资源规划的要求,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坚持以促进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前提,依法出让探矿权采矿权,探索、培育和规范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建设。
(三)积极推进矿业招商弓I资,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的力度
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对自治区重点开发建设的吐屋铜矿、大南湖煤矿等重要开发项目,提供支持,做好服务。
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先期开展煤层气的潜力评价工作,并适时筹资勘查。坚持“弓I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合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鼓励各类资金投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进一步向国内外开放探矿权采矿权市场,积极支持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工作,对投资勘查发现可开发的矿产地,保障其优先依法申请获得的采矿权;投资勘查工作所获取的探矿权、采矿权可依法转让。进一步改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投资环境,对国内外资金投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一视同仁,吸引国内外企业勘查开发矿产资源。从单纯吸引资金,向引进资金、技术、现代化管理和优秀人才并重的方向转变。进一步建立健全探矿权采矿权市场,运用多种手段,激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资本市场。力争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尽快有大的发展。
(四)认真做好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土地征用和转用中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一定要依法加强管理,督促及时落实安置政策措施,及时按规定的补偿标准给予农民合理补偿,建立征地价格听证制度。征用土地必须尊重和保障农民的利益,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途管理,严防发生突击征地、盲目圈占土地问题的发生。积极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注意认真调处各类土地、矿权纠纷,处理好利益关系,加大查处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妥善处理国土资源方面的群众信访问题,重点抓好集体访、重复访的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五)坚持严格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国土资源工作,必须有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公务员队伍作保障。一是始终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国土资源各项工作,经常性的认真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二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接受群众、社会和舆论媒体的监督,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切实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落实行政为民措施。紧紧围绕自治区的中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办事程序,为自治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做好资源保障和服务工作。四是认真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人才战略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努力提高干部素质,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队伍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五是按照中央关于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坚决按照中央、自治区的决定和部署,积极稳妥地做好协调衔接工作,确保全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职能、编制、经费、人员和装备落实到位。六是对干部队伍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充分发挥国土资源系统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七是深入开展创建自治区文明系统活动。在全系统倡导刻苦学习、认真思考、用心做事、务实廉洁、开拓进取的风尚,树立为民、务实、廉洁的形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各种不正之风,为国土资源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会后,我们将认真组织国土资源系统学习好、贯彻好自治区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自治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和这次座谈会精神,按照自治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的部署和要求,聚精会神抓管理,一心一意干事业,努力提高国土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自治区的改革、发展、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自治区医疗卫生工作汇报
自治区医疗卫生工作汇报范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在保障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卫生服务体系基本情况
2009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卫生机构数有****个,其中医院、卫生院****个;卫生机构床位***张,其中医院、卫生院
床位***张;卫生技术人员***人,其中医生***人。卫生防疫、专科防治机构***个;妇幼保健所(站)***个。
卫生服务能力增强。民族地区配套建设改造了乡镇卫生院,建设了县级卫
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所。自治区筹措资金,对全区***个卫生院、*个卫生防疫站、***个妇幼保健院进行了翻扩建,并添置了一些基本的医疗设备。西藏自治区80%以上的县设立了防疫站,县以下卫生机构一网多用,负责基层的医疗、预防和妇幼保健工作。
二、传染病等疾病防治工作取得成效
民族地区各级政府进行综合防治,集中力量消除和控制了一些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内蒙古自治区对列入国家重点防治的地方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绝大多数旗县达到控制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1997年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部颁标准。
民族地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设,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健全信息网络,组建应急处置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实现了通过网络报告传染病的个案疫情,提高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实现了传染
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的动态统计和分析。
三、开展公共卫生保健工作,群众健康水平提高
近年来,民族地区在加强全民健康教育的同时,先后组建了各类公共卫生专业队伍,开展改水改厕、垃圾处理等工作,进行城乡卫生综合治理。对妇幼卫生保健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展了妇女儿童健康检查和常见病多发病的查治。计划生育、计划免疫工作落到实处,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平均寿命显著提高
四、培养了大批医疗卫生人才
培养少数民族卫生干部,壮大少数民族卫生专业队伍,是发展民族地区卫生事业的关键。为此,国家一方面由内地动员卫生干部和专业人员到民族地区去工作,另一方面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医务人员。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云南、贵州、青海等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陆续开办了卫生学校,建立医学院
校,在北京、上海、长春、西安和广州等省、市的医学院开设了民族班,在医学院校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级医学人才,并通过组织对口支援对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民族地区的卫生技术骨干队伍的素质。通过上述渠道,培养了一大批卫生医疗人员,其中不少人已成为民族地区卫生战线上的骨干。
五个自治区都已初步建立起学科比较齐全,专业基本配套,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医学教育体系。医学科研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和规模的医学科研体系,建立起一支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队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卫生人才,少数民族卫生技术人员已占区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3,一批少数民族医学专家已成为学术、学科带头人。
五、民族医药在新形势下继承发展
民族医药是祖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实践的智慧结晶。截至2009年底,民族医医院
157所,其中藏医院55所(1687张床位)、蒙医院41所(1507张床位)、维医院35所(1789张床位)、傣医院1所(70张床位)、其他民族医院25所(776张床位)。实有床位数5829张,0-49张床位以下114个医院,50-99张床位以下33个医院,100-199张床位以下9个医院,200-299张床位以下1个医院。3级医院4所,3级甲2所,3级乙2所,无等级医院117所。民族医院人员总数6714人,其中执业医师2710人(中医1410人)、助理医师566人(179人),注册护师1421人,药剂人员900人,检验298人,其他卫技人员819人。房屋建筑总面积500376平方米。万元以上设备1380台。
各地还建立起了一批民族医专科。许多民族地区的综合医院和乡卫生院设置了民族医科。这些民族医医疗机构在各民族地区的医疗保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西藏、内蒙古、新疆分别建立了高等藏医、蒙医、维吾尔医院校,培养出大批民族医优秀人才,促进了民族
医药的学术发展。民族药的生产方式逐步改进,截至2003年底,达到国家标准的民族药制剂有929个品种。其中藏药306个、蒙药260个、维吾尔药96个、苗药150个、彝药81个、傣药35个、景颇药1个。藏、蒙古、维吾尔、傣、壮、朝鲜、彝、瑶、苗、回、侗、土家等民族均出版了一批专著。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已成为西藏藏医医疗、预防、保健、教学及藏药生产服务中心,年门诊量26万人次。
第三篇:区国土资源工作汇报
200x年,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宏观调控,按照“严格保护资耀、促进持续发展、维护台法权益、调控资源供应、有效服务社会”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为维护自治区经济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下面,着重汇报两点。
一、200x年我区国土资源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
(一)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力度进一步加大。地质勘查资金投入达到78.6亿元,发现了一批新的矿产地。土地开发整理进展顺利,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经费预算5390乃元,建设总规模为6.3万亩,新增耕地面积3.12万亩,全区耕地面积达到4602.5万亩(不含兵团)。基础测绘工作投入1500万元,完成自治区1:1万地形图1千余幅,约2.5万平方公里;申请国家安排基础航空摄影面积近15万平方公里,累计达到40万平方公里。
(二)国土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继续保持较胰增长。矿产开采总量(原矿石墨)9023.49万吨(不含天然气),矿业总产值384.48亿元,占自治区工业总产值的28.91%。矿山企业节约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增强,部分矿山企业的采选方法科技含量、资源回采率、选矿回收率、难选冶矿石及尾矿的回收利用水平和装备水平有较大的提高,矿山服务年限延长。
全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948.9万面(不含兵团),保护率达到了85.8%。西部原油、成品油菅道建设等49个项目的建设用地报批工作进展顺利。中哈原油管道工程、新疆钢铁公司焦化厂、国道314线和硕库尔勒段公路等72个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已经完成。
(三)国土资源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200x年,全区共出让土地7450宗,面积3410公顷,合同价款25.36亿元、其中招标拍卖挂牌面积占出让面积的14.3%,价款10.72亿元,占垒区出让土地价款的42.2%;全区有偿出让采矿权802个,合同价款2 7 2亿元。出让探矿权42个,价款4485万元。
(四)国土资源规划不断完善。《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伊犁河各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通过国土资源部组织的专家评审,有6 6十县(市)编制完成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其中有6 0个已通过审查;完成了《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修编前的调研工作。《新疆国土规划》编制工作开始启动。完成了全区地、州、市级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和审批,有28个县(市)开展了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试点一《新疆矿产资源产业发展重点项目规划》,《新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优化配置专题研究》、《新疆地质勘查规划》基本完成。
(五)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按照国务院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的工作部署,开展了“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和“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完成了治理整顿的各项任务,全区土地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并通过国务院七部委联合验收组的初验。
开晨了矿产勘查开发秩序的专项治理整顿,依法清理和整合了不符合自治区矿产资源规划、布局不台理的矿区和矿山企业,自治区煤炭工业“十五”结构调整规划得到落实。
(六)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取得新进展-编制完成了《二00四年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方集》,并会同有关部门列全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开展了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制定下发了《自治区矿山地履环境治理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开展了全区硅化木资源保护情况号项调研,进一步加强了对硅化水费源的保护和管理;积极促进自治区地质遗迹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升了地质旅游资源的品牌和知名度。
(七)顺利完成了目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地、州、市党委、政府(行署)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中组部关于做好省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到200x年底,全区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各项措施已落实到位,为理顺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加强国土资源规范化建设,促进国土资源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奠定了基础。
(八)干部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紧紧围绕自治区国土资源管理的中心任务,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等一步加强;干部培训工作,尤其是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土资源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在200x年自治区八个部门的行风评议中名列第一。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厅机关顺利通过自治区级又明单位复验,所属事业单位全部跨入自治区级又明单位行列。
在总结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自治区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形势仍不客乐观,一是征地中损害农民利益、拖欠农牧民征地补偿安置费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地质找矿工作仍很薄弱,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不足,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三是测绘成果成图空白区较多.在今后的工作中,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增强做好国土资源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200y年自治区国土资源工作的主要任务
200y年,自治区国土资源工作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荒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六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和自治区人大十届三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重大部署,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深化改革、从严管理、完善体制、提高素质,积极参与宏观调控,促进资源集约利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强化社会公众服务,为实现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一)加强国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垒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y])号)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x]28号),加强规划管理和农用地转用审批的规划和计划审查,严把建设用地预审和审查报批关,加强建设用地审批后的监管,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做到按规划、计划管理用地.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和土地投资强度指标,控制建设用地增量,开展存量建设用地资源普查工作,积极盘活存量用地,大力推进资源的集约利用,运用市场准入标准、经济杠杆和供地政策,引导和改进用地结构。强化土地产权管理和基础业务建设,继续扩大土地登记发证覆盖面,加大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力度。继续推进土地资源啊查评价,抓好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成果的转化应用工作。
严格界定和规范各类矿业权的取得方式、政策界限、管理权限和操作程序,对不符合规划的矿产资源勘查或开采项目,不予审批、颁发勘壹或开呆许可证,不予批准用地。进一步完善年检制度,强化对探矿权人最低勘查投入的监督管理。建立矿山储量棱查检测制度,开展以储量消耗征收税费的试点工作。建丑定期公布限制和淘汰开采,选冶设备和技术以及推广采选新技术,新方法的制度。鼓励矿山企业加强后备资源勘查,鼓励开发利用难利用资源储量,以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以贫矿、难选冶矿、尾矿利用为重点,抓好资源节约,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努力做好国土资源保障工作
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监督管理,坚持按项目按等级考核,完善考核办法和体系,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加大土地整理复垦投入,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确保自治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按照产业聚集、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要求,积极为符合供地条件的建设项目提供用地保障和优质服务,重点确保自治区五大工业基地建设以及精伊—霍铁路、乌鲁木齐—兰州成品油管道、鄯善—兰州原油管道.下坂地水库、“500”水库西延干渠等能源、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宦点工程建设用地。
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整合集中自治区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和使用费等专项资金,多元化吸引投资,围绕自治区石油天然气工业基地和重化工基地建设,以国家、自治区战略性矿种、急缺矿种为重点,加大地质勘查投入,加强阿尔泰山、天山、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等地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其他相关配套资源的评价工作,加快自治区优势和特色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
(三)深化国土资源治理整顿,规范国土资源管理秩序
继续深化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加大对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巩固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成果、防止出现“反弹”。严把农用地转用和征地审查关,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并督促各地依法足额和及时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保障被征地农牧民的长远生计。
全面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严厉打击非法勘查开采行为,重点查处“圈而不探”、“以采代探”、非法开采、非法转让、乱采滥挖等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坚决关闭粗放开发、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小矿山,促进资源开发台理布局,努力提高全区矿产资源集约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
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市场建设,扩大土地、矿严资源确偿使用范围,全面落实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严格界定有偿与划拨供地范围,规范协议出让行为,严格执行协议出让土地最低价制度,运用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加强国土资源行政能力建设,促进国土资源事业全面进步
按照中央部署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自治区目土资源系统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进一步落实自治区对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各项要求和措施,加强国土资源管理行政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国土资源规范化管理各项制度,落实备级政府及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国土资源管理的目标责任制,努力提高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水平,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会后,我们将认真组织国土资源系统学习自治区党委常委53次常委会议和自治区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宴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加强资源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提高国土资源保障能力,为自治区的改革、发展、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自治区环境保护工作汇报
自治区环境保护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区环境保护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在全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区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一、XX年全疆环境状况
XX年全疆环境质量好于XX年。生态环境保持稳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环境质量继续改善。放射性和辐射环境安全。但全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绿洲内环境污染压力较大,环境质量总体不高,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仍然较差,局部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仍然存在。
生态环境:
1、在全区监测的20条主要河流56个断面中,水质为一至三类的断面占66%,四类至劣五类的占34%。与上年相比,一至三类水质比例上升3.6个百分点,水质总体属于较好。全区湖泊水质继续保持稳定,属二、三类的占22.2%,四、五类占18.5%,劣五类占59.3%。我区湖泊、水库中主要污染物为盐类、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污染物主要是农田排水和城市污水。
2、XX年全区共出现较大的区域性沙尘暴天气3次,局部沙尘暴和浮尘天气18次。与上年相比,沙尘暴和浮尘天气的次数相当,但大范围沙尘暴的次数减少,影响范围减小,危害程度减弱。由于我区干旱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差。
3、XX年新增罗布泊野骆驼和托木尔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加到7个。目前,全区自然保护区已达26个,总面积20.42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12.89%。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个,生态示范区试点6个,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6.64%。塔里木河流域被正式批准为全国7个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
城市环境:
1、城市空气质量较上年有明显的改善,全区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一、二级的天数占66.5%,比上年增加8.4%。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由上年的3个增加到6个。
2、流经城市河流的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较轻的为孔雀河、伊犁河、多浪河、克兰河等,城市断面水质为三类。污染严重的为乌鲁木齐河、水磨河、吐曼河和克孜河,城市断面水质为五类和劣五类。
3、在17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中,除乌鲁木齐市三水厂水源地和喀什市水源地总硬度和硫酸盐超标外,其余城市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国家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
4、城市区域声环境好的占20%,较好的占20%,轻度污染的占53%,中度污染的占7%。城市道路声环境好的城市占38%,较好的占44%,轻度污染的占12%,中度污染的占6%。
5、截至XX年底,全区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0%,生活垃圾焚烧和简易填埋处理率达80%,城市集中供热率达50%,城市居民用气普及率达93%。
污染物排放总量:
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得到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国的1%-1.5%。全年
废水排放总量5.04亿吨,比上年增加0.15亿吨;烟尘排放量为18.67万吨,比上年减少0.43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9.3万吨,比上年减少0.3万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69.1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辐射环境:
全区六所放射源库的管理、两个重点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单位、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的利用和各种射线装置的运行,均处在安全状态。城市的各类电磁源,未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电磁辐射环境安全。
乌鲁木齐市城区空气质量:
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继续改善,监测日报显示,好于二级的优良天数超过60%以上,比上年明显增加。二氧化硫的年日均值降低5.8%,二氧化氮年日均值降低5.2%,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降低23.9%,但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仍然超标。纵观五年来的空气质量变化,乌鲁木齐市城区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XX年主要工作
(一)创新思路,环保工作迈上了新台阶。XX年,全区环保系统围绕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立足于xq实际,为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创新环保工作思路、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方法,提出了充分利用xq的环境容量促进工业化、利用重大生态建设项目解决重大环境问题和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生产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等思路,使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更加具体。
(二)环保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深化,各级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落到实处。XX年,全疆地、州、市、县全面推行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了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健全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统一监管、各部门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初步实现了环境保护工作从简单认识向实质性重视的转变、从单一部门管理向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转变、从环境执法难向依法行政的转变,各级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职责落到实处。
(三)改进环评审批工作,促进了项目建设。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协调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关系的重要措施。为了加强环境管理的主动性,有效避免因建设项目选址不当或环保措施不到位造成的环境问题,进一步强化了环评预审工作,简化了程序,提高了审批效率,加快了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的进程。加大了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的环境监察力度,扭转了重审批轻监管的局面。强化了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保证了环评措施的落实,避免了新建项目走末端治理的老路,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人为破坏得到遏制。进一步加大了对重点流域、区域的资源开发的环境管理力度。继续开展对乱采滥挖发菜、甘草、麻黄草的执法检查。对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施工现场进行了定期环境监察。打击和处理了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有效防止了人为生态环境破坏。
(五)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继续加大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自治区下达的30家重点企业限期治理任务取得了实效。在全疆开展的“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的环保行动中,查处违法排污企业104家,对其中61家企业进行了治理整顿。依法处理了全区十大典型违法排污案件,有力地打击了非法排污行为。同时组织部分自治区重点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工作,完善了管理,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企业效益。在防治非典期间,加强了医疗废水、垃圾处理和农区养殖业污染物排放的监督管理,有效地防止了二次污染的发生。
(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公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继续开展中小学校环境保护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以纪念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开创30周年为契机,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全疆城市空气质量隔日报,保障了群众的环保知情权、监督权,增强了社会各界关注环保、参与环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XX年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工作总体思路: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自治区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严格环境执法;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上,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污染防治上,努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控制和削减排污总量。在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和逐步改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环境保护工作主要任务和目标:
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通过实施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建设和开展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活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使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面积占全疆面积的15%,全区生态环境保持稳定;以重大生态建设项目解决重大环境问题,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使全疆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占GDP的5%;加快城市大气综合治理工作,使全疆城市空气质量一、二级的天数平均达到60%,其中北疆城市达到80%,南疆城市达到45%,乌鲁木齐市达到60%;加大对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治理力度,使全疆工业企业60%达标排放,确保全疆城市饮用水源地90%符合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全区主要河流水质为一、二、三类占80%,全区湖泊水质为一、二、三类占30%;开展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活动,促进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使75%的城市人口生活在优美环境中;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使全疆80%违反环境保护政策的行为得到查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xq的环境容量在戈壁滩上建立工业园区,推广清洁生产,开展循环经济,科学合理确定排放标准,促进xq工业化;大力推广有机食品生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加强环保能力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1、坚持和完善环境保护十项制度
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指标、检查办法、考核标准和表彰先进的工作机制。规范行政执法、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排污总量控制、环保验收、环境监测、科研支撑、宣传教育和政务公开制度。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环境保护工作促进我区工业化进程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利用戈壁荒滩环境容量大的优势,推进工业园区建设,集中治理污染。发挥我区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继续大力支持石油石化、纺织工业、电力工业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在项目建设上放开环境准入限制,进一步简化环保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继续帮助自治区三个30户重点企业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水平,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继续关停污染严重的“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腾出产品市场,促进大企业的发展。
3、发展有机食品生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我区具有发展有机食品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发展有机食品,不但可以促进农牧业从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提高特色农业的附加值,增加农牧民收入,还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少农田排水的污染物,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统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要大力宣传、倡导、推广有机食品生产,帮助企业进行有机食品的国家认证工作。抓好伊吾县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县的建设工作,推动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努力把xq建设成全国“有机食品强区”。
4、加强环境问题的研究,争取国家项目的投资
利用西部大开发国家政策和资金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倾斜的有利时机,深入开展xq重大环境问题的宏观研究,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加快解决我区的重大环境问题。继续大力支持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城市绿化等自治区重大生态建设项目,着力推进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前期工作。
5、加强环境执法,减少人为破坏
环境执法是环境保护部门的基本职责,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是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保障。继续依法加强对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土地资源、湿地资源、大气资源、旅游资源和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的监督。依据《环评法》做好各类规划和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严防工业项目污染水源、耕地和城区,防止造成新的生态破坏。
6、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环境保护政策的学习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计划。利用自然灾害和典型环境事故,开展警示教育,增强群众的环境危机意识。以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保模范城市、环境优美乡镇及环保知识下乡入户等活动为载体,引导社会力量关注、支持、参与环境保护,提高公众环境文明程度。积极推动克拉玛依市创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力争今年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考核。
7、继续治理乌鲁木齐市城区大气污染
按照城市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必须满足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建议从城市规划和建设上,拉开城市建设骨架,控制在密集区新建楼房,扩大城区绿地和行道树面积,解决城市中心区通风道和低空逆温层等问题,保证市中心区有“穿堂风”和上升气流,创造污染物扩散条件。市区集中供热站要完善脱硫装置。加快推进城市公交车和出租车的燃气化改造。严格控制城乡结合部小锅炉烟尘污染,解决小锅炉一边拆一边建的问题。总之,继续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乌鲁木齐城区空气质量就能进一步改善。
8、加强环保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环保人员的学习与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创新环保工作思路,当好政府环境保护的参谋和助手。实施人才战略,不断优化环保科技人员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调整环境监测工作的目标,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体系,逐步实现监测手段现代化。继续加强县级监测监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县级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我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要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统筹人与自然相和谐,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坚信,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有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有全区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我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成绩,为xq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就自治区2006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当前人口形势、工作思路以及2007年的主要任务汇报如下:
一、2006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展情况
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蓬勃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1.人口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据预测,2006年全区总人口为1940万,人口出生率为16.01‰,自然增长率在1O.78‰。人口计划圆满完成。
2.各级党政更加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前不久自治区召开党委常委、政府主席联系会议,专题研究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自治区党委王乐泉书记、人民政府司马义·铁力瓦尔地主席就做好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调整和加强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兑现落实农牧民实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等重大问题作了重要指示,为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党委和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把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大了工作力度,增加了经费投入,营造了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了工作的深入发展。
3.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相继颁布实施。围绕贯彻落实 “一法四规”,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的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与法律法规相配套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办事程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文明执法,取得较好成效,为全区工作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4.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全面加强。积极参与机构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妥善解决基层工作网络的稳定问题。基层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群众工作 “三位一体”的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牧民计划生育基本免费服务项目得到落实。基层育龄妇女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国家对我区的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配备了97辆流动服务车。计划生育协会组织不断壮大,作用进一步增强。
5.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改革创新。自治区在全区5个地、州、市启动了以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新机制为主要目标的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的可喜成果,在全区发挥了示范作用。各地积极推进综合改革,各项改革在全区全面展开有力地推动了计划生育事业向纵深发展。
6.宣传教育和优质服务深入发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在全区城乡普遍开展。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全面实施。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和优质服务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三结合”,帮助计划生育的农牧民勤劳致富和救助困难家庭活动深入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7.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和“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活动,加强和改进了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积极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强化干部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开展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激发了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二、当前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形势
虽然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步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阶段,但人口面临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我区人口增长速度仍是全国最快的省区之一。在未来一个时期,我区人口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一)面临人口快速增长的高峰。今后数十年,我区每年仍将以3 5万多人口的速度持续增长,人口问题仍处在快速增长的高峰阶段。
(二)劳动年龄人口将持续保持上升态势,出现劳动年龄人口高峰,就业和社会保障面临强大压力。
(三)流动和迁移人口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五普“显示,全区人户分离人口已近300万人,其中外省流入人口达150万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出现流动和迁移人口快速增长的高峰。外来人口的增加已构成全区人口快速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人口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全面、协调、持续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对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生育水平还很不稳定。我区目前达到的较低生育水平主要是依靠行政制约措施实现的,群众的生育意愿与现行的生育政策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生育水平仍面临较强的反弹压力。二是基层基础工作仍然薄弱,工作难度比较大。农牧区的生育水平还比较高,群众生育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基层经费投入不足。管理和服务机构的能力不强,人员素质不高,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还缺少足够的财力支持和技术保障。三是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完善。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奖励优惠政策措施兑现落实率低,经费缺口较大,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不配套,许多计划生育家庭由于子女死亡、伤残和手术并发症等原因生活陷入贫困境地。
四是计划生育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我区干部队伍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依法行政的意识和优质服务的能力有待提高,想服务、会服务、能服务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较好解决。五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宏观环境有待改善。当前,社会上对人口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最重要的国情,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人口问题的关键性、基础性地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存在盲目乐观、麻痹松懈和消极畏难情绪。六是入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突出。人口问题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首要问题,人口总体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社会养老保障加剧;劳动力数量持续增加,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农业人口比重大,城镇化进程面临许多困难;农牧区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仍然比较高,出生缺陷发生率在较高水平;艾滋病的传播和发病开始进入高发期,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命健康,人口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党的十六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写进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强调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必须坚持五个统筹发展的要求。切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这件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变生态环境,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放松;必须坚持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不动摇,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正确处理好人口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三、当前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体思路和2007主要任务
总体思路是:确立一个奋斗目标,抓好两项基础建设,推进三项重大改革,开展四项重要活动。
奋斗目标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降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初步建立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抓好两项基本建设:一是加快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新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装备水平。加快建立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和计划生育电子政务系统。
推进三项改革:一是全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的工作机制;二是大力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财政投入体制改革,把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经费投入纳入公共财政,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的计划生育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力争实现“三个确保、一个提高”(即确保农牧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免费服务的经费,确保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工资报酬的落实,确保法律法规规定的奖励优惠政策的落实,不断提高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投入)。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好计划生育干部队伍。
开展四项活动:一是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促进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加快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二是广泛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市、区)活动,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三是深入开展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塑造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四是努力开展救助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活动,探索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
2007年,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2007年是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自治区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人口安全观,牢牢把握稳定低生育水平这项主要任务,突出抓好基层基础工作、优质服务、奖励优惠政策的兑现落实、人口战略研究和人口发展规划等关系全局的大事,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理论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努力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一,继续贯彻实施好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一法三规”和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积极完善与法律法规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把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重点抓好对党政领导干部和计划生育干部的法制教育和培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和优质服务。
第二,全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加快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建设步伐,推动基层基础工作的深入发展。建立和完善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属地化社会管理和服务新机制。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建立以现居住地为主的工作机制。
第三,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协调,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制定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经济政策,抓好法律规定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的落实,建立和完善“以奖代罚’’的新的利益导向机制,积极探索解决计划生育家庭的生活困难、养老保障等问题。
第四,全面推进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提高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抓好农牧区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的落实,维护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五,强化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在全系统大力弘扬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继续发扬敬业、奉献、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民造福,为民解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塑造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形象。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