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怎样使学生成为有自我评价能力的人(5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4:38: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1世纪教育:怎样使学生成为有自我评价能力的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1世纪教育:怎样使学生成为有自我评价能力的人》。

第一篇:21世纪教育:怎样使学生成为有自我评价能力的人

21世纪教育:怎样使学生成为有自我评价能力的人

自我评价,可以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掌控自己、管理自己,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生成长为适应时代的人,这就是本经验要说明的。

通过关注学生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的学习过程,以及了解他们作为学习者种种感受,是一种最有效的干预性指导方法。21世纪教育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元认知。

同伴互评可以让学生学人之长,补己之短,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

项目计划检查表是一种通过同伴互评,同时也提高学生自评能力的方法。

观察检查表,其是是一种观摩学习的过程,通过观察评价别人,来反思或自查。

作品量规,不同的学生用同一量规评价各自的作品,相互比照,共同提高,在比较中也同时提高自己的自我评价的能力。

自我评价和伙伴互评都是21世纪课堂的重要活动,可以相互促进,这是这节课的最后测评,你也自我评价一下吧。

注意事项

自我评价是一种自我认识的过程,自我认识方能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评价和伙伴互评相互促进,都是21世纪课堂的重要活动。

c9b7k 德国 qkaffe.COM

第二篇:学生按照德能勤绩自我评价

学生按照德能勤绩自我评价

学生按照德能勤绩自我评价1

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作好学生发展性评价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关心的问题。在当前的评价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直接指向学生学习活动的3个操作性环节上,即确定评价目标、收集有关学生学习状况的信息、向学生提出反馈意见以求其改进。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发现,即使教师对学生提出了恰当的评价(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作出了合理的判断,给学生提出了恰当的反馈和改进建议,学生的学习也仍有可能没有丝毫改进,甚至可能在评价过程中形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我们认为,这是由于评价操作发生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只有对上述评价操作的环境进行优化,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真正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正如“教育现象学”的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所说,“教育从根本上讲既不是一门科学,也不是一门技术。不幸的是,有些人确实学了所有教学技术却仍然是一个拙劣的教师。”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决定了发展性评价必须重视其发生的环境和基础。(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富有教育意义的。(2)发展性评价以师生互动为载体,必然受到师生关系和师生交往状况的制约。学生与教师不是机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是机械操作,发现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只要调整其中的程序或者变动一下其结构就可以了。因此,不能将日常教学中的评价固化为测验、考试和提问等具体形式,也不能将其窄化为明确目标、收集信息和给予反馈等操作流程,必须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置于富有教育意义的师生互动之中,强调评价过程中师生的心理条件及情感基础。

我们认为,有效的发展性评价需要建立在两个重要的基础之上。

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给予激励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般来说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所以其评价行为必然受到其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怎样实现此目的的信念的制约。教师期望是教师对学生未来行为或学业成绩的估计和预期,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现状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孩子,认为孩子将一事无成,在学校不会有所作为,那么,他不仅会使孩子们痛苦,而且自己也会终身都感到苦恼。”罗森塔尔效应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经由激励性的教导和评价促进儿童认知和学业提升的“魔力”。

教师在评价中对学生的期望激励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分别会在教师和学生身上产生积极的效应。(1)教师会根据其对学生的期望选择特定的评价行为。如果教师对某个学生有较高的期望,那么他就会更倾向于给学生提出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即使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教师也会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评价中更多地给予学生信任和鼓励。而如果教师对学生形成了消极期望,那么他就很容易忽视这些学生,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要求不高,很少给他们回答问题或表现的机会,也不愿耐心启发、引导他们回答问题;教师也较少运用各种身体语言、动作来鼓励这些学生。(2)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一旦教师的期望被其知觉到,这种期望就会成为其确定自身价值、评价目身发展水平和可能性的重要线索,在此基础上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力。学生会将教师对他们的期望作为一种“预言”,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概念,进而他们对自己也会产生一个较高的期望,并且朝着实现预言的方向努力。

因此,教师在任何教育教学环节中,都要始终对学生抱有期望,相信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相信评价应该,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3点:(1)教师要对每个学生形成合理、积极的期望。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明确自己努力的目标。该目标既要富有挑战性,也不能难度过大,以免使学生丧失信心。(2)教师应在日常评价中通过多种渠道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和激励。如当学生没能正确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给予鼓励的眼神;当学生犯了错误,教师送上温暖的话语;当学生有了进步,教师表示真诚的祝贺;当学生遇到困难,教师给予有力的支持等。(3)教师在评价中要给予处于弱势的学生更多的激励。对于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被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与教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教师要更多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及困难,通过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使其感受到期望和信心。师生间:有效沟通与相互理解。这里的“沟通”、“理解”指教师与学生之间有高效畅通的沟通渠道,教师对学生有着深刻的理解。

随着教育观与课程观的转变,“舞蹈型”的课程正在生成,“舞步”有赖于两个“舞伴”——教师与课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之间的交互作用。在这样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将成为一个“应答性”的过程。在评价的过程中,无论是确定评价目标、收集评价信息,还是给予反馈和指导,都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师生之间如何沟通,沟通的品质如何,直接决定了评价具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

具体到日常教学的评价,每个学生的生理心理素质、个性特点、生活环境、兴趣愿望和能力特点等都存在着差异,他们在学习中有特定的优势和不足,其背后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中,教师对学生多方面的深入了解,不但更有利于教师知道学生的学习状况“怎么样”,更有利于教师明确“为什么”。此外,师生双方在评价中达成理解,有利于师生拥有共同的'目标和努力方向,避免学生被动接受评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遵从教师的指导,从而大大提高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性。

师生之间要达成理解和共识,首先要求教师放下权威的架子,卸下自己的面具,用真诚唤起学生的信任,向学生表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彼此诚实坦白、畅所欲言。其次,教师要具有同情心,多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容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他们。此外,教师要有积极的聆听与反馈技巧,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敏感地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提出司题,了解并且探求学生深层次的想法,并及时作出反馈和回应。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拓宽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如在学生作业本上写批语、课下与学生聊天、和学生单独谈话、召开主题班会、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交流等。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内容可以是非常广泛的,如学生对时事的看法、学习过程中的苦恼和压力、对人生的理解、对未来的期望、对人际交往的理解、情感的波动等,不必只局限于学习方面。

总之,作为发展性评价的两个重要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激励以及双方的沟通理解会为评价创设积极的氛围。学生由于“亲其道”而“信其师”,这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性将大大提高。

学生按照德能勤绩自我评价2

人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为人诚实谦虚。工作勤奋,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尽职尽责,有耐心。具有亲和力,平易近人,善于与人沟通。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秀,名列前茅。品学兼优,连续三年获得学院奖学金。

曾担任系学生会外联部干部、系团总支组织部副部长、班级生活委员等,在学生工作和外出拉赞助与商家联系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办事和处事能力。此外,还积极参加课外文体活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兼职工作等,以增加自己的阅历,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体会办事方式,锻炼口才和人际交往能力。曾连续两年获得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学生会优秀干事”等荣誉称号。

在平时学校生活中,做过很多兼职。例如:家教、电话访问员、酒楼服务员、派传单、问卷调查,还到工厂打过暑期工,亲身体会了各种工作的不同运作程序和处事方法,锻炼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从工作中体会到乐趣,尽心尽力。

四年的大学生涯,让我的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等大大提升,使我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让我在竞争中拥有更大的优势,让我在人生事业中走得更高更远。获得了“优秀大学生”和“优秀毕业生”的称号。活泼开朗、乐观向上、兴趣广泛、适应力强、上手快、勤奋好学、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坚毅不拔、吃苦耐劳、勇于迎接新挑战。

忠实诚信,讲原则,说到做到,决不推卸责任;有自制力,做事情始终坚持有始有终,从不半途而废;肯学习,有问题不逃避,愿意虚心向他人学习;自信但不自负,不以自我为中心;愿意以谦虚态度赞扬接纳优越者,权威者;会用100%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平易近人。为人诚恳,性格开朗,积极进取,适应力强、勤奋好学、脚踏实地,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工作积极进取,态度认真。

本人性格开朗、为人诚恳、乐观向上、兴趣广泛、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管理策划与组织管理协调能力。

品行端正,谦虚谨慎,吃苦耐劳,综合素质较好,交际,沟通能力较强,拥有创新思维、有团队精神并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自学能力较强,求知欲强。

第三篇:怎样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怎样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有人说:“班主任就是慈母——对学生饱含深沉的爱”。

有人说:“班主任应像严父——对学生要严格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就是自我教”,“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路,而是要让他独立行走”。因此,班主任还应该像教练员——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把受教育的主动权教给学生。

1.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强调参与、合作、自主,使学生成为班集体真正的主任。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助手,也是学生的代表。应当民主、平等的竞选班干部,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班集体的主人。班主任要从班级管理说了算,向师生平等、协同发展转变。

2.重视学生兴趣差异,独立自主地开展班级活动,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班主任要正确对待学生兴趣的差异,真正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组织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把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凡是以学生的知识、能力、经验可以完成的事,班主任应放手让学生做,但要对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给予一定的指导。

3.加强班级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建立健全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最终目标,这是通过加强班级集体主义教育等途径来实现的,这就要求以育人为目的,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主义教育活动。

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是每一个班主任管理的最终目标。要让班级形成一个有序的管理网络,在班中,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人人都在为班集体付出,人人有都从班集体中获益。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让学生的自我管理成为班级管理的主旋律。学生在这样的班级中,感受到的不是制度的约束,而是发展的自由。

收藏 分享 评分

第四篇:有艺术细胞的学生简历自我评价

好范文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以下这一份关于一名有艺术细胞的学生的求职简历中的自我评价范文,欢迎浏览。

个人形象高大,相貌良好,性格热情开朗,在唱歌、创作以及其他文娱活动表演能力方面功底较好,曾代表学院参加2012年广东省各高校迎十六大金秋颂歌大型主题晚会参演,2012迎新晚会校合唱团表演以及成功担任学院2012英语知识竞赛主持司仪,参与学院2012迎新晚会的男声独唱和班级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流星菜园》,以及学院“茗蕊溢香”总结晚会的音乐灯光总监等。同时,能熟练操作音乐视频的合成制作以及艺术创作领悟能力较强,熟练操作Ulead VideoStudio、Cool Edit pro等软件。曾经一个人担任2012英语话剧比赛学院参赛作品的编剧,导演,编舞、配音,灯光以及背景音乐制作,代表作品《声音的重生》、《茶话茶家》,前者还获得2012年校园文化节英语话剧表演赛“优秀奖”的鼓励。

第五篇:怎样让学数学成为学生的自我需要

怎样让学数学成为学生的自我需要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彭 冰周英

如果一个人的学习是“自我需要”而不是外力的强迫,那么,他的学习热情与能力将会提升到最佳状态,也就能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为此,我们可以说:“自我需要”是一个学业有成的人的第一驱动力。那么,到底怎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学数学成为“自我需要”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得出这样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关注学生——产生“自我需要”的前提

现代课堂教学观的核心就是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或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选择、意志努力、喜怒哀乐等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与学生进行知识的对话,而且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让学生获得心灵的快感、心灵的宁静和心灵的满足。因此,特别要:

关注心灵。“学生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老师要转变观念,打破常规,确定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树立新的学生观,建立亲切、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诚挚的爱作为师生心灵相通的纽带。这种爱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相信他们的能力,理解他们的情感。比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当学生在情境中得出:11-9=?时,师:象这样的题目怎样很快算出结果呢?拿出学具我们一起来边摆边发现,看看能发现那些不同的计..

算方法?比一比,我们谁发现的方法多而且又简便。老师简短的几..

句话,既提出了问题和要求,又包含着信任与期待、深情与激励,特别是“我们”两字,象一条温情的智慧纽带,把老师和学生的情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学生的学习心态调节到“我能行”的状态之 1

中,形成宽松的、民主的学习氛围,老师和学生之间没了心理距离,情感上就容易产生共鸣和共振,同时学生就拥有了探索的“心理空间”。经过学生的自主积极探究,不仅在较短时间内发现和得出多种计算“11-9”的方法,还以充分的理由说出其中比较简便的方法,教学效果非常好。只有这种充满情感与智慧交织的数学课堂,学生才能从中获得精神愉悦和心灵满足,从而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才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始终充满乐观、进取的心态,进而激发起他们内在的学习兴趣。

恰当赏识。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开始渴望自我肯定与外部认同,这是一种要求自我人格和能力得到承认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小学生,这种心理需求更为强烈,最大的愿望是得到赏识。赏识是藏在心里的,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爱。笔者认为,这种爱是学生遭遇困难时的一种鼓励,是学生“做错了”时的一种合理宽容,是风平浪静日子里的一种扬帆开进的动力。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还要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和表现欲望,释放他们的潜能。比如,在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不管学生的想象“偏离”航线有多远,要肯定他们的“独出心裁”,提倡他们的“标新立异”,鼓励他们的“异想天开”,允许他们的“节外生枝”,容忍他们的“胡思乱想”,常用的语言:“你的想法非常有创意,如果„„就更好了,再试一试一定有惊奇发现”。这样的氛围,不仅给每一个学生都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思维空间,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师生间的心灵沟通与心灵交流,学生的积极、上进的心态也由此而得到发展,自我需要意识就更为强烈。

二、体验成功——产生“自我需要”的根本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和欣慰,便会激起无数追求成功的愿望和信心”。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觉得“我能行”,尽力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力求为每个学生搭建起成功的平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使他们燃起自信的火焰,满腔热情地学习、探索、创造,为学生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因此,特别要为学生:

满足需要,提供成功的机会。不断地让学生获得成功是促进他们产生“自我需要”的根本方法。特别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更要关注学生的认知需要,善于设疑、激趣,善于制造学生在认知上的“不平衡”,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出示4只气球,让学生反复数这四只气球,只要

学生报出几,老师马上就说出数到第几只气球,并带领学生验证,立即激起学生对新知的好奇,“悬念”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自我需要”的内驱力。兴趣盎然的学生们自觉开始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摆放学具和主动地计算,在学生通过努力探索逐步发现规律并获得成功时,一种“我也会”“我真行”的自豪感和学习的幸福感写满了一张张小脸。随着学生的兴趣正浓时,老师又引导学生观察他们得出的一组除法算式和计算结果:9÷4=2„„1;10÷4=2„„2;11÷4=2„„3;12÷4=3;13÷4=3„„1;14÷4=3„„2„师:观察这些除法算式和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比一比,谁观察得最仔细。随着成就感的增浓而正渐渐消退的兴趣再一次被激发了起来,学生观察时的认真态度,惟恐看掉一个数字一个符号。最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发现了“余数比除数小”这一规律,直到后面的多层次练习,学生还是兴致勃勃,毫无倦意。

因材施教,搭建“自我需要”的平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有感足,儿童的先天秉赋和生活经验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而在教学活动中,又必须为每个学生都提供成功的机会,使不同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有所获,特别是学困生。因此,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创造机会让他们自我表现,表现自己的学习“才能”,引导他们领略到学习的愉快,欣赏自己成功的快乐。只有在学习成就中激起旺盛的求知欲的情况下,这些学生才会有学习兴趣。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来设定和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对优秀生要善于维护和保护他们原有的积极进取心态,并不断为他们创设新的起点;对学困生,要多加呵护,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条件,使他们也能成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实现“因材施教”,灵活组织课堂教学,因势利导,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起成功的平台。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表述或操作以鼓励为主、赞许为主,即使学生表述不完整或者不正确,但对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也给予肯定,在旁人的帮助后,再请他表述一遍,也给予诚恳的赞许,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学生的作业可以因人而异,在数量和要求上各有不同,对做错了题的学生,当其改正以后再给以评价。这样,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成功的机会,成功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里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潜质,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创造才华,课堂才会

充盈着生命的活力,才会精彩分呈,老师也才会享受到教学的幸福。

与人合作,创造“自我需要”条件。我们现在的小学教育面对的几乎是独生子女,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的过分溺爱,养成了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如果在学校里因为学习成绩差或未受到老师的特别关照,他们的承受能力就非常差,情绪就会很失落,甚至可能出现令人难以预料的举动。那么,数学课堂教学我们怎样来调节学生的这种心理呢?笔者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设置挫折教育的情境,创设合作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与同学的不断交流与合作、不断互相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情和真情,从而愿意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与合作。例如,学习了《认识图形》后,要求学生两人一组用不同的材料在3分钟内得到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看那些组的同学配合最好,得到图形的方法多而速度快。有些组先分工,各自用不同的方法得到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有的是两人配合,得出图形。这样,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每个人也就有成功的机会,使每个人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学生之间不仅可以看到别人的优点,正确认识自己,而且逐渐学会包容他人的缺点。整个过程,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既达到了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这种积极的态度又刺激学生去寻求或创造,形成良性循环。

三、激励评价—产生“自我需要”的动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良好学习心态的一种策略和手段。有效的评价,可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树立信心,扬起成功的风帆。那么,怎样的评价才有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笔者认为: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努力做到:

评价内容多元化。新课程需要的评价主体和内容是多元的。就评价内容而言,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不仅可以从不同方面反映数学课程的学习内容,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展示其自主探究和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使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例如,在《认识图形》一课时,笔者就设计了:“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说一说”、“找一找”、“比一比”等几个评价内容,这样,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数学课程的内容,同时,也注意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自由选择方式进行活动,活动中,学生不仅兴趣高,效果好。在“计算课”的教学时,通过从:“计算方法多样化”、“计算方法合理性”、“计算速度”、“计算结果”等几方面进行评价,使学生不仅对计算题在保证了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基础上,还极大地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评价方式多样化。因为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差异,学生的思想、爱好、智力、性格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不能用统一模式去衡量,或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评价时应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个体的实际特点,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就等于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在多元的评价方式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抓住学生都想当明星的心理,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在自评、学生之间赏识性互评和老师鼓励性评价的基础上,设计多种明星标志--星星榜:“小话筒”(代表声音动听和表达清楚),“大问号”(代表爱提问和善质疑),“感叹号”(代表解决问题的思路灵活多样),“笑脸”(代表积极参与),“五星”(代表作品或作业好)。如果一节课几种奖章都得到的个人或小组,就是本节课最闪亮的小明星。这样的评价,不仅使每个学生都达到了心理满足,而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赏识性的互评,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去赏识别人,发现别人的优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用心聆听的好习惯。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了学习兴趣。

评价语言具体化。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如果老师对学生评价的语言笼统,就难以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具体可感的语言情境,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使他们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出,从而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达到教育者期待的结果。例如,对回答问题语言哆嗦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很到位,表达清楚完整,如果把„„省去,再添上××就更简练了;对有错误但又孕含点滴创新的思路,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给予鼓励,保护这难得的创新火花。

评价过程及时化。评价过程及时化,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真切关注与尊重。我们常常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现象:某个学生回答

问题后,由于没有达到老师的预期目的,在没有得到老师的任何评价后,就坐了下来。试想当时,这位学生怀着积极的心态参与教学,却得不到教师的鼓励,日后,他还会这样积极吗?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及时评价,不但让学生能及时认识自我,激发学习欲望,而且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总之,“多增加几把评价的尺子,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使学生更加自信,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① 曹才翰、章建跃 ·《数学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②毕恩材·《数学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2006年4月9日

下载21世纪教育:怎样使学生成为有自我评价能力的人(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21世纪教育:怎样使学生成为有自我评价能力的人(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