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记者研究

时间:2019-05-15 05:1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名记者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名记者研究》。

第一篇:名记者研究

周末看凤凰卫视《鲁豫有约》,采访当红的文化人易中天教授。两期节目,将近两个小时看下来,只有一个感觉:好浅薄。也不必多说,只看看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就知道了:

“您觉得成名的感觉好不好?第一次被人认出来是什么感觉,心里有没有一点高兴?”(答:我这样说,你就满足了是不是?)

“出名以后有没有觉得一下子收入方面会变得有很多很多收入,一下子变得有钱了?”(答:名义上是这样。)

“您有经纪人吗?像您这样的人都得有经纪人……我给待会儿给您介绍一个特别有好的经纪人。”(答:我是劳动人民出身,自己干惯了。有交待别人干的时间自己就干了。)

“您知道喜欢您的是男粉丝多还是女粉丝多?”(答:不知道,没有统计。)

“易老师年轻时候的照片真是相当的帅,当然现在您也很帅,非常非常的帅…”(答:谢谢,谢谢。)

“您年轻的时候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答:照片没有看清楚。)

(谈到易中天的夫人)“您和她是一见钟情吗?是您主动出击的吗?”(答:嗯,又打探隐私了。)

(拿着易中天《品三国》的书,评论道)“这本书我有一点不大明白,您怎么就登了这么小的一张照片呢?”(答:这个我回答不出来…这又不是我的写真集。)

陈鲁豫最后给年近花甲的易中天教授下了这么个评语:“他特别可爱。”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文学、美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其主讲的“汉代人物风云”、“易中天品三国”系列首播即获热评。2007年,易中天以68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7第二届中

人物访谈节目《鲁豫有约》和《面对面》的提问艺术 国作家富豪榜”第3位,引发广泛关注

2012-02-03 15:20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作者:陈砚颖

《今传媒》杂志供稿

摘 要:目前,国内人物访谈节目数量日益增加,节目内容也丰富多彩,继央视《艺术人生》、《面对面》开播之后之后各卫视纷纷开辟自己的访谈特色节目,比较著名的有安徽卫视的《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湖南卫视的《天下女人》以及江苏卫视的《人间》等等。“提问”作为谈话节目主持人所必备基本业务能力,它的得当、精彩与否直接关系了一档谈话节目的质量,甚至生死存亡。因此本文试以两档国内比较著名的经典谈话节目《鲁豫有约》和《面对面》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比较两位访谈节目主持人陈鲁豫和王志的提问技巧,以此对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提问艺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访谈节目;提问艺术;风格

《鲁豫有约》和《面对面》都是国内比较具有影响力的两档人物访谈节目,它们虽属同类节目,但是无论是从节目定位还是从主持人自身风格来说,它们都有很大的不同,各有千秋。同其他电视谈话节目“群言体”的话语模式不同,人物访谈节目的访谈一般只介于主持人和嘉宾两者之间,是一种较为单一的谈话方式,节目的推进方式只依靠双方的语言交流,主持人和嘉宾之间形成一个“谈话场”,充分发挥这样一个“场效应”彩能够使节目好看,锁住观众的眼球[1]。那么形式和现场相对简单冷清的人物访谈节目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的“谈话场”呢?此时,“访”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主持人需要通过巧妙而自然的提问方式来采访嘉宾,以此来引导和串联嘉宾进行“谈”的部分,挖掘嘉宾身上鲜为人知的事迹,满足观众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央视的《面对面》和安徽卫视的《鲁豫有约》就是在“访”即提问艺术上找准了定位,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节目风格和主持人风格,最终获得了国内人物访谈节目的高收视成绩。

一、节目的定位不同导致提问方式不同

节目的定位决定了主持人提问的落脚点,《鲁豫有约》是一个分享的访问节目:分享回忆,分享故事,分享心境,它的落脚点在人物,看重“显著性”的价值元素,通过寻访拥有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生命的体验与心灵秘密,创造一种新颖的谈话纪录,充满了人情味。虽然《鲁豫有约》的嘉宾大多都有一定知名度,或拥有成功的事业,但是它并不注重对人物业绩的介绍,而是重在对嘉宾的心路历程和个性的展示,通过人物的特殊经历折射出人物的独特思想和个性,让观众能走近他们、读懂他们。鲁豫曾经说过,要在她的节目当中把采访对象还原成一个人,她更想通过节目揭示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性格、气质和生活等个人的东西[2]。这是鲁豫对于节目定位所采取的采访技巧,这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了观众的接受和喜爱,使她能够在提问的过程中既保留隐私又满足观众的好奇心理。相比较而言,《面对面》的定位是对新闻人物进行长篇深度访谈,进入《面对面》的人物都是重量级的,他们中有新闻事件中的焦点人物,有新闻话题中的权威人物,有时代变革中的风云人物,有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因此,《面对面》落脚点在新闻,“我们试图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人物只是节目的切入点,更重要的还是要探求人物背后的新闻事件。这种对新闻的解读,使《面对面》更追求“时效性”的价值元素,这种节目的定位同时也给访谈增加了难度,嘉宾大多不是演艺圈的明星,他们的合作态度是打问号的,他们的健谈程度也是不一的,如何在节目开始就打开话匣,这勿毋庸置疑给主持人提出了新的挑战。主

持人必须是事先做好大量功课的,必须首先自己对嘉宾的情况做详细地了解,根据情况的不同来制定自己的提问计划和方式,适当得运用一些“窥探”、“质疑”和“诱导”的方式[3]。

二、主持人个人风格的不同是形成不同的提问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陈鲁豫在《鲁豫有约》中是以一位冰雪聪明的知识女性的形象而出现的,她在谈话中展现了自己成熟的思想和优良的素质。她以“宽容”的风格特点,成就了《鲁豫有约》这个节目的看点之一。鲁豫在镜头面前很自然,很朴实,她和嘉宾之间的谈话像在聊天,给人感觉是普通朋友之间的心灵沟通,使观众在很轻松很舒缓很有趣的情境之中了解生活中的嘉宾人物,真实的嘉宾。鲁豫的提问注重细节,善于营造“话场”和氛围,让被访者感到舒服,愿意与主持人沟通,愿意把心底最深处的话讲给观众听。

与鲁豫截然相反,央视《面对面》的节目主持人王志,他的风格则以“质疑”著称,“我觉得只有语言的张力能吸引观众,质疑是我提问的方法,我和被采访人之间,我永远都是个配角,我首先要倾听,再提出问题,我还要在倾听时想办法用我的问题配合他讲出他们内心的故事。我认为质疑是揭示真相的捷径。”央视著名编导赵微也曾经指出,王志的风格一个是敢碰硬,再一个是通过碰硬可以形成精彩的对话。他好像总是站立在被访者的对立面来探询人物和事件,与观众站立于同一视角,观众看后会觉得“真过瘾”。可以说,王志的每一次访谈都使一场博弈,一场智力对抗,他的“争锋相对”深得观众喜爱、佩服,同时也能化险为夷地得到嘉宾的认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王志总可以让他的采访对象――无论他是多么得不容易打交道,多么得不善辞令,多么得不乐意敞开自我――都在摄像镜头前张开嘴巴,甚至于滔滔不绝[4]。

《鲁豫有约》和《面对面》也邀请过同样的嘉宾,他们在做同一个嘉宾的访谈节目时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就体现得十分明显了。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做过《品三国》的节目以后,顿时成为了各大媒体关注的热点,新闻性与知名度同时具备,是绝佳的嘉宾人选,《面对面》与《鲁豫有约》都把他请到了节目中,但提问的角度和思路是大不相同的。《面对面》中,王志把一些反对的声音集中在他的提问当中,比如说再谈到易中天这种反传统的“说历史”的方法以及易中天做老师不安分而上电视等等问题的时候,他问得很直接,把观众想知道的争议性很大的问题都抛给了嘉宾。而嘉宾易中天显然是有备而来,针对王志的穷追不舍,“质疑”的层层深入,他机智果断地应对王志的“埋伏”,充分展示了嘉宾易中天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机智头脑,一切对易中天的歪曲理解也自然不攻自破。就是在这种剑拔弩张的谈话氛围之中,王志把一个受人非议的公众人物解读出来,整个节目也因为王志的“质疑”式的提问而表现得十分精彩,很有看点。而在《鲁豫有约》中,易中天是亲和风趣的,鲁豫给大家解读的就是现实生活当中的易中天,问题也就是从易中天成名前后的生活变化谈起,然后谈到他的求学经历在到他出书等一系列很个人,很生活的话题,让观众感觉整档节目很轻松,所以有人说,鲁豫和嘉宾的谈话,是把嘉宾还原成了一个“人”,而不是通过电视传媒把名人的光环放得更大。

三、嘉宾的选择标准不同会造成提问方式的不同

《面对面》选新闻人物做嘉宾。不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一旦涉及到新闻事件中,就有可能出现在《面对面》中。张志强、刘立早、陶宏开、邢诒前……这些并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出现在《面对面》中因为他们是新闻事件中的关键人物。《鲁豫有约》选嘉宾看重知名度。《鲁豫有约》的嘉宾则是“新闻性”有时具备,“名气”大多数时候具备。如周星弛、璩美凤、马俊仁、李宗盛或者毛主席的古文老师芦荻,所以《鲁豫有约》就像是一个聚集社会名流的电视沙龙。《面对面》重在新闻,《鲁豫有约》重在人物,新闻在于传达给观众以信息,人物则更多的要涉及情感心灵等比较感性的因素。因此,新闻可以尖锐,运用“质疑”的提问;而人物则只能用说故事的形式,去贴近嘉宾的内心世界。

拿王志访谈于丹的那期《面对面》节目来说,论口才王志不占上风,对付这样的“钉子户”需要智慧和巧妙。王志采取的是面对强大对手的游击战周旋战略,是对付优势一方的定点打击弱点战略,通过把提问的最具体化、用尖锐敏感问题直刺对方下怀,第一句话就将对方一军。

王志问:咱们今天有没有禁区?

于丹:你就问吧,我既然已经坐在这了。

一开始王志就给对方要了口径,既然什么都可以问没有禁区,那就问敏感和尖锐问题。比如:既然害怕公开,王志就问:能不能不去参加活动呢?既然知道成名后带来麻烦,王志就问:“您是搞媒体研究的,当初您不知道会有这样一个结果?”言外之意是什么呢?你是研究媒体的怎么反感起媒介呢?你也是媒介捧红的呀。王志以“质疑 ”的风格来设计一步又进一步的提问,这种尖锐的提问恰恰扩展了于丹的谈话思路,从而使访谈做得激动人心。与王志截然不同的是,陈鲁豫很少会给她的嘉宾带来压力。同样是人物访谈节目,陈鲁豫靠自己的宽容和性格美去打动被采访对象,让嘉宾放下戒备倾诉自己。比如说,鲁豫在采访杨钰莹的时候,杨钰莹跟赖文峰的事很敏感,可是要做她的访谈,这又是观众最感兴趣最想听的事,是无法绕开的,所以,鲁豫在节目一开始就很自然地切入话题:

“那段谈恋爱的日子,现在可以去回忆吗?比如说这是一段什么样的感情,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事中有一些是可以跟我们分享的吗?”

这种提问方式,让嘉宾感到就是一种朋友之间善意的关心,而并非是很犀利,直指嘉宾的伤疤和痛处。因此,很多有争议的名人都愿意到《鲁豫有约》吐露心扉,他们来是为了表达自己,也是因为陈鲁豫是他们熟悉和信赖的主持人。陈鲁豫的这种宽容不是无原则地肯定对方,她更是基于“人性本善” 的信念,找到对方的闪光点,使对方在得到理解和尊重的同时,也愿意谈及自己的痛处。

综上所述,《鲁豫有约》和《面对面》都是较为出色的人物访谈节目,它们都力求挖掘出嘉宾内心最深的感悟,让听众获取最多的信息,并从中受益。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主持人将嘉宾的人生展现在听众面前时就要淋漓尽致,充分展示出人物的个人风采魅力,让人物专访节目释放出人性的光辉[5]。鲁豫和王志的主持风格和艺术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他们也带动了我国电视访谈节目的进步和发展,带给观众的不仅是精神享受,更多得还是一种思考。(作者系:上海大学 数码艺术学院)

我在网上看了杨澜和陈鲁豫分别采访易中天的节目。虽然被采访者是易中天,但明显两人的侧重点不尽相同,风格访问时的气氛也有很大区别,估计面向的受众群也不一样。杨澜的采访是一对一的形式,而且措辞比较规矩,仅限于事件上或学术成就上的问题。而《鲁豫有约》中,陈鲁豫实在开放是的演播室,在有现场观众的情况下,对易中天进行采访,内容除事件上或学术成就外,还有包括很多所谓“八卦”的话题,生活,爱情,人生起伏等等,其中还有与现场观众的互动。气氛很轻松。甚至出现主持人故意在“逗”嘉宾的对话,然后大家都很乐,把访谈变成像朋友之间的聊天。对于大部分稍年轻点的观众会比较喜欢。

第二篇:《名记者研究》学习心得

《名记者研究》学习心得

记者素有“无冕之王”的雅称,从我们踏进大学校门,学习新闻这一专业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记者是个辛苦而又危险的职业。的确,无论春夏秋冬的环境如何险恶,只要有新闻线索,记者就必须深入现场进行采访报道,名记者中就不乏一些战地记者。作为读者了解新闻事实的桥梁,记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代替广大民众前往事件发生的现场,或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通过报道呈现于大众媒体上。我们知道当代诸多名记者都是在新闻领域中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他们或许为着祖国的解放事业,或许为着社会主义建设过程而付出了一定的心血和牺牲,而他们的许多精神和作风也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的经验是留给我们后辈最好的财富。

在学习了范长江、李庄、水均益、闾丘露薇等当代中国名记者的新闻事迹后,我认为记者不仅要忠实记录、勇于发表新闻,讲究新闻作品的艺术表达,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其作品在真实性、新鲜性、影响力和公信力上有较高的要求之外,在精神方面,也要对国家、对人民保持社会责任感、道义感、使命感与紧迫感,能够审时度势,并且有着品性高尚,学养丰厚,洞察力强等能力和素质。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成为货真价实的名记者。

而对于现实中大多数新闻记者,也应具备不断学习的习惯、追求真相的执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准确朴实的文风、甘于吃苦的精神、丰富广博的学识、尚俭守德的品格等素质,但记者的这些素质绝非天生的和不必经过培养的。

优秀的记者首先要有责任心。李大钊曾言:“现在的新闻,就是将来的历史。” 历史是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的。记者的一言一行都连着整个社会,一稿发表,读者上亿。记者工作始终是站在社会的制高点,从政治、全局和社会规律的高度向大众提供信息。新闻记者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中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闻事业,要有一颗对新闻事业执着追求的热情和恒心以及勤学吃苦的干劲,要有坚韧的工作作风,在实践中遵循实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等新闻的共性规律,才能在采访中游刃有余。

其次,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做好新闻工作、当好新闻记者的前提条件。由于新闻工作的活动性强,接触面广,每天面临的是不同的人物、事件和问题,所以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新闻记者,除了要炼就一双敏锐的新闻眼外,还必须掌握广博的知识,要自强自立,坚持刻苦学习和实践,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再次是记者采访和写作的能力是记者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的关键。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从事新闻传播的职业记者,在看新闻的时候,不能只看热闹,还要运用自己的所学对新闻的内在进行思考。这主要表现在具有广泛的社会活动能力,敏锐观察事物的能力,分析问题和纯熟的文字表达能力。记者要能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建立普遍的社会联系,准确及时地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够写出受读者欢迎的报道和文章。

采访是种创造性劳动,要写出有分量的新闻稿,记者必须深入到新闻事件的现场进行实地采访,带着思想冷静地观察和思考,透过现象抓住最能反映事件本质、最有说服力的现场情节,向受众报道最有价值、信息量大的新闻。

第三篇:名记者研究(读后感)

记者:用智慧还原真实的人

—《名记者清华演讲录》读后感

作为一部具有开启新闻眼光作用的书,《名记者清华演讲录》以14位著名记者、主持人的真实演讲为我们展现了他们各自对新闻的理解。有人说记者是一个忠实的新闻事实记录者。我想说记者是一个记录者但他还是一个挖掘者,一个还原者。他要用智慧来挖掘事实的真相,还原故事真实的面目。记者是用智慧还原真实的人。

记者应该首先是一个好的倾听者。

任何新闻都是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那么,为了把这个故事完整而准确的表现出来,记者就必须首先认真的倾听这个故事。换句话说,好记者要写好稿子,好稿子要有好素材,好素材则要有好采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将“亲和” 在不经意间忽略掉。采访是一种交流,作为记者我们是应该为抓住事实的真相服务。但是,我们的采访难道又没有承担着交流和沟通的这样一个责任吗?既然有采访使一种交流,那么久不得不说到一个天下所有记者都必须具有的能力:亲和与表现。

所谓沟通并不是指记者必须非常能说会道,而是记者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一种功能揣摩人的能力,接近人的能力。具体来说亲和力就是一种“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能力。对学生说要有校园味儿,对农民说要有农村味儿,对学者说则要有学术味儿。记者的倾向和态度直接决定了一次采访成功与否。倾听的艺术在于记者在倾听对象倾述的过程中给予对方一种信赖感,在不知不觉中引导采访对象回答自己的问题。如同央视四大名嘴之一的敬一丹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的朱伟采访后的感触一样:“我不知道,也想不出他问了我什么,我一般是不太喜欢谈很个人的事情啊,可是我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我居然把我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家的遭遇全都告诉他了。”

记者其次应该是一个好的记录者

记录者,顾名思义即是原原本本地真实记录下所有事实的人。记者是记录者,但是记者同时又不仅仅是一个记录者。记者既要准寻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同时又要“为文但求一句新”。创新,不仅仅是文学艺术作品的特色,也是一篇好新闻的内在要求。

记者的创新可以是题材领域的创新。题材领域即是一篇新闻切入的角度。从一个不被关注的方向谈一件事往往比记者挖空心思,想采到不同寻常的新闻来的容易的多。因而它也是新闻写作中是最省力、最易见效的一种手段。解国记,他说自己的成功秘诀在于:为文但求一句新。他所写的新闻都有其独特的眼光,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在他眼里换一个角度来写就成了很好的新闻,并且可以产生广泛的影响。比如陪儿子“寻觅吵架”,他儿子的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写一个吵架的场景。于是解国记陪儿子上街找吵架的场面去了,找了大半天也没见着一处。好不容易见到一个两车相撞的情景,以为肯定得大吵大闹了,没想到人家相互道歉和平解决了,这个期盼中的架最终没能吵成。要是常人,也就当一笑话了事了。题材角度的创新往往还体现在记者对于事物现象的细致观察。比如解国记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多新颖而独特的好新闻,其实就源于他的善于观察,了解社会动态,眼里心里全是新闻,他才能写出不一样的新闻。他把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自然而然地与新闻联系起来。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动态,眼里心里全是新闻,他才能写出不一样的新闻。《一个生产队的故事》、《我每年约一个“珍宝岛”折入中俄界河》、《郑州货站街信箱“十月怀胎”竟无人过问》、《苌庄乡“猪头税”竟按人头税收》等新闻,不都是把生活当做新闻来观察而写出的新闻吗?

另一个方面,题材的内在思想内容往往也是创新的爆发点。记者,往往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新闻出来,但却是别人已经报过的题材。这样的新闻“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顺理成章的成了“鸡肋新闻”。然而一个好记者却能够从已经陈旧的题材里挖掘出不同的思想意义,从而形成一篇新的新闻。因此一个有价值的题材,当你悟不透它的时候不要轻易地浪费掉,不要轻易糟蹋了。

一个好新闻需要创新;一个好记者需要创新;一个好媒体也需要创新。创新,也是担负着“还原事实真相”重任的记者的另一个使命。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媒体形式如何变化,记者最原始的工作始终是:采访与记录。无论是采访过程中的亲和力与表现力,还是后期写作工程中的题材与内涵的创新都是记者在为还原真实而努力着。不同的技巧,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记者,就是用智慧还原真实的人。

第四篇:湖南师大《中外名记者研究》绝对重点

中外名记者绝对重点

第一讲 绪论 名记者的社会角色及基本素质

一、记者

1.概念

狭义:在新闻媒体中从事新闻采访和报道的职业人【外勤】

广义:在新闻媒体中从事新闻传播的职业人

2.记者行业的出现及其演变

出现:16C中叶 威尼斯 “手抄新闻”(威尼斯扎)【世界上】

17C70th申报“访员”【中国】

演变:一身多任——明确分工【哈瓦斯社——最早通讯社】

3.记者的分工

外勤工作性质:文字、摄影

报道内容:时政、经济(财贸)、军事、体育、娱乐

报道区域:地方、驻外、特派、特约(外聘)

内勤编辑内容:时政、文艺、评论、特稿

工作时间:白班、夜班

一、记者的社会角色

李普曼《今日与明日》法拉奇

1.记者的权利与义务

A. 权利:代替公众行使知情权;沟通信息,联系社会;引导社会舆论;监督社会(第四种权利);传播知识,传承文化

B. 义务:全面感知,真实报道事实及观念;负责任地评论和解释事实及观念;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完成其他意识形态的使命

2.记者的行业特征

A. 消息灵通;B.新闻记者是社会公正的法官

3.记者的行为规范

A. 职业信念(全世界记者共同点):以公开传播事实和观念为天职

B. 职业习惯:在第一时间赶赴第一现场,搜集第一手材料并用最快的速度传播新闻

C. 职业传统:媒体运作的程序;新闻活动的习惯性语域;新闻报道的艺术倾向

D. 法律规范

E. 职业道德规范:不具有权利的强制性,被社会认同并遵循的,在道德上具有制约律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97年修订版】

二、记者的基本素质

1.吕一民关于记者基本素质的说法,编著《世界著名记者传》

A.对正义的事业抱有不可动摇的责任感,具有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冷战》,本多胜一】

B.高尚的职业道德:了解你应该遵循的准则(即知道什么是职业道德);践行准则“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自然而然的做到,被动的恪守,无法做到);

C.适合于从事记者职业的心理素质:气质(多血质型: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兴趣(要求知识面广)——读书,旅行;性格(要有冒险精神,坚忍不拔);

D.良好的身体素质

2.李普关于记者基本素质的说法

德:高尚的道德(包含政治品德和职业道德),要有伟大抱负、责任感、正义感、政治抱负; 才:杰出的才能(法拉奇式提问:大胆而泼辣),摄影、口才、能驾驶交通工具,会多种语言; 学:广播的知识;

识:见识,卓越的见识(理论的修养,解决问题)

3.心理学,个体素质

生理素质(基本活动能力,适应能力)

心理素质知:智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思维力);感:情感;意:意志

科学文化素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思想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道德素质(道德观、价值观)

职业素质

第二讲记者的价值理想

一、价值观念,价值理想

价值观念:人们所共有的,对于区分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符合或违背人们意愿的观念,是人们及于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对于什么是好或不好的根本看法,对于某类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具有何种价值的根本看法 宏观:它是我们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核心

微观:人的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功能:为人们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

价值理想:它是人的价值意识的最高形式,是人们所追求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一种构想,它表达人们一定的意愿也反映人们所期望的价值目标,一定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二、价值观念的主要体现

1.主体的历史方位感主要是人对自身的一种判断

2.社会秩序信念

3.社会规范意识(人与规范的一种关系)

三、价值理想与记者成才

1.价值理想为记者确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职业发展方向构成记者人生价值的核心;

2.价值理想作为一种人生理想的价值选择,构成记者排除干扰的坚固防线和巨大动力;

3.价值理想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对现实生活作出预测性和有目的性的评价,对于记者来说,高尚的价值理想有助于记者新闻敏感的形成以及报道对象的准确把握;

4.价值理想也有助于记者形成稳固的人生信念,从而推进记者的职业活动。

四、记者价值理想的应有构成1.社会责任感

2.对社会秩序的准确把握

3.对社会规范的认同

4.觉醒的自我意识

5.与时代发展的主流相一致的价值目标,以及符合时代的精神的立足点准则

五、名记者介绍

1.普利策(1849~1911)

出生于匈牙利边境小镇马科,美国现代新闻事业奠基人,美国现代新闻之父。1853年6岁时搬到首都布达佩斯。1857年父亲过世,1864年最终选择离家出走,年底去美国成为美国联邦军雇佣兵。1868年成为《西方邮报》的记者,很快成为圣路易斯名记者。1870年成为州议会议员。1872年普利策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份报业资产。1878年在圣路易斯买下了一份《电讯报》,与《邮报》合并为《邮讯报》,这是普利策经营的第一份报纸。《邮讯报》的一些办报方针:为社会服务,重视社论,重视人才,趣味性。1883年发生科克里尔案,同年买下《纽约世界报》改名《世界报》,5月1日正式发刊,他重视社论(李普曼为其写了1921~1930十年社论)。多次利用报纸发起社会运动:自由女神请命,拥戴克莱斯顿,内莉布莱的环球之旅(猜谜活动)。1887年担任美国国会议员。1890年卸下《世界

报》总编辑职务。1891~1911年,捐资建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最早的一家新闻学院),1908年才正式接纳他的意见建立新闻学院。之后捐资设立普利策奖:普利策新闻奖(美新闻业最高奖,目前设9个单项奖,最佳国际评论、最佳消息等)普利策文学奖(4个奖项,最佳小说、传记等)普利策音乐奖(2个奖项,最佳古典乐、流行乐)普利策研究人员奖(对象为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1911年11月30日在午睡中安详的死去,1931年赫伯特把《世界报》卖给了霍华德。

2.约翰.里德(1887~1920)

被认为是美国报告文学的创始人,美国片《奇迹分子》、美墨合拍《红钟》是以他的经历为主的影片。出生于美国港口城市波特兰,在外婆家雪松山城堡长大,在《三十将至》书中描绘了在雪松山城堡中的生活,外婆成为他影响他一生的重要人物。“我行我素”,“追求新鲜事物”是其外祖母作风,是当时美国社交界的活跃人物。

里德19岁时(1906~1910)被哈佛大学录取,在大三时发起组织了一个“西部人”俱乐部,专门接纳来自于西部的学生,担任该俱乐部主席。1910~1911年间在欧洲旅行。1911年其父破产,被迫回国就业。第一份工作在《纽约环球报》由林肯.斯蒂芬斯推荐,三个月后换在《美国杂志》工作。1911~1912年间,主要精力放于文学创作之上,写了许多诗歌与小说。1912年发表小说《堕水》、《来自塞纳河上的人》,创作小说《良心何在》寄给《群众》杂志,1912年进入《群众》杂志社,进行一次重要采访“帕特森工人罢工”,随后写了许多有关报道,其中最著名的是《帕特森之战》。1913年写了一部小说《拉德克里行政司法长官的旅馆》,“墨西哥内战”写下了报道《暴动的墨西哥》。1915年作为大都会前线记者参与报道了一战。1917年8月作为大都会特派记者去往俄国,亲眼目睹了十月革命的全过程,写了一些相关报道寄回美国。1918年2月回美国接受审讯,9月案件结束。1919年3月,写出了《震撼世界的十天》(十月革命),同年12月再赴俄国,受美政府示意将其在芬兰扣押。1920年2月被芬兰政府逮捕,经苏联政府竭力营救,三月后来到苏联。1920年10月17日因病在莫斯科去世。

3.邵飘萍(见书)

第三讲记者的情感意志

一、情感意志的构成1.情感(广义)情绪:心境、热忱、激情

情感(狭义):荣誉感、爱憎感、自尊

情操:感情和思想综合而来的不容易改变的心理状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

2.意志:自觉、自信、坚定、果敢、顽强、毅力、自制

二、情感意志与记者成才

1.心境:是指一种情绪状态,是被某种事情或某人引起的延续时间较长的一种情绪。情绪状态对记者工作影响较大。良好的心境可以提高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可以强化个人的活动热情。

2.激情:是指一种激烈的情绪状态,会激发出人体本有能源,释放大量能量。激情可以激发记者的新闻敏感,可以帮助记者完成紧急状态下报道采写,可以让记者在兴奋工作状态下不知疲倦的忙碌,可以让记者对采访对象和公众产生情绪感染力量。

3.自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见解,不迷信权威。自信是创新意识形成的前提,有助于记者工作的推进,记者工作是热情而充满风险的,坚定的自信心能够激发热情从而使记者全力投入克服困难,自信有助于人际交往。

4.毅力:坚韧不拔的精神,坚强持久的意志,包括持续工作的热情和面对困难的顽强的拼搏。记者工作的竞争性需要有毅力的支持,记者工作的复杂性需要一种锲而不舍的毅力来支撑,记者工作对象的多样性也需要一种越挫越奋的毅力,去面对各种工作对象。

情感激励意志,是意志活动的内驱力,意志支配和调节情感活动,控制情感活动,向健康预定的方向发展,情感和意志对智力活动有调节和支配的作用,对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大的影响力。情感和意志在塑造个性,影响个人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对记者的职业活动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影响记者成才的主要内在因素之一。

三、记者介绍

1.爱德华.默罗(1908~1965)

世界广播史上最伟大的广播新闻记者,让无线电广播事业登上大雅之堂,让广播新闻记者地位得以提升。1908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的一个普通家庭,高中毕业后打了一年工,进入华盛顿州立大学。1935年,时值27岁的他进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61年离开。1937年成为CBS欧洲部主任。1938年3月12日安排了世界广播史上第一次广播新闻的播出。1938年9月,在“慕尼黑危机”发生时安排了一批实况新闻报道,对法西斯两大头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进行了采访。1940年8月18日开播的一档现场新闻节目“这里是伦敦”,使默罗成为知名人物。1945年升任CBS副总经理。1948年从事电视新闻工作。1951年默罗和弗兰德共同主持一档节目《现在请看》,迅速成为王牌节目。1961年当上美国新闻署署长。1963年因肺癌辞职,1965年过世,享年57岁。

2.索尔兹伯里(1908~1993)

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记者之一,在新闻界工作六十年,被称作“不知疲倦的实干家”,出生于明尼苏达州的阿波利斯市,提出“明尼苏达精神”,包括:愤世嫉俗,多思善问,不事大(不迷信权威)。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后因于图书馆吸烟被开除。

1930年于“明尼阿波斯新闻”实习,同年去了合众社。1947年,在《纽约时报》工作,直到退休。1943~1949年,担任合众社驻国外记者,曾是驻苏联记者,回国后写了一组关于苏联的报道,使他获得了1955普利策新闻奖的国际新闻奖。60年代初的种族冲突,他1966年写了一组关于越南战争的报道。1984年沿红军长征路线进行采访,著有《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1993年5月逝世。

3.伏契克(1903~1043)

出生于捷克,反法西斯英雄。1943年于德国柏林被宣判死刑,此前,于关押监狱期间写成一部报告文学《绞刑架下的报告》。

1903年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名钢铁工人,一战爆发期间其父被招募至军工厂,对工人的生活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1918年参加了共青团组织“青年一代”,从此开始慢慢参与并开始领导一些学生运动。1919年,领导了一次中学生罢课运动,渐渐锻炼并体现了他在宣传和组织方面的才能。1921年5月加入捷克共产党组织,该时期也是“捷共”的成立时期,他为首批党员。1921年进入布拉格查理大学文学院学习哲学专业,大三时参与创办报纸《社会主义者》,成为编辑之一。1925年毕业结识“捷共”主要领导人萨波托斯基,并邀请伏契克为《红色权利报》写稿。1926年被任命为《树干》杂志主编。此年间他曾去法国旅行为该杂志写了大量游记。1929年成为捷克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编委会成员。该年底又兼任《创造》主编。1930年曾访问苏联,在其期间写了大量游记见闻,后来汇集成一本书《在我们的明天已成为昨天的国度中》。1931年~1934年,按捷克的法律去服兵役,后成为《红色权利报》驻苏记者,任职三年。期间写了《在亲爱的国土上》一书。1936年回国后,在《红色权利报》上写了多篇文章,号召国民进行反法西斯斗争。1938年3月,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吞并,其年9月,欧洲一些国家签订《慕尼黑协定》,使德国侵占捷克合法化。1941年春,捷共地下中央委员会被一举破获,大多数领导成员被捕。重组中共委员后,伏契克成为捷共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42年4月24日,在对另一地下党员接头时被捕。当时被关押在“庞克拉采”监狱。约一年后,1943年4月他被转入柏林“勃洛*斯”监狱。1943年9月8日被处死,1945年正式出版《绞刑架下的报告》。1958年,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华夏召开,颁发伏契克“和平奖”。

第四讲名记者的知识结构

一、知识结构

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的总和,它是一个动态的综合体,是每一个个体头脑中的知识单元组合。

二、结构形式

1.宝塔式(三角形宝塔,从低端到顶端依次为ABCDE)

AB层 基础知识BC层 专业知识基础CD层 专业知识DE层(Q区)个人独有知识领域

2.蛛网式

O中心为基础部分,其外围是专业知识基础,再外围是专业知识,最外围称外围知识(临时性知识)

三、知识结构与记者的成才

知识结构是记者成才的基础和保证。记者判断新闻需要有丰富的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为基础;记者真实的报道事实,正确的表达观点需要以社会知识为基础,也要有足够的哲学知识为保障;记者对新闻的及时准确的呈现需要有足够的文学和美学只是作为基础。记者的社会活动家的身份需要记者具备充分的生活常识。

四、记者的知识结构的构筑

1.一般原则

A.知识广度的适用性 a数量增减的辩论性 b知识品质的变化

B.知识深度的目的性 摄入相对价值最大的知识

C.知识效用的整体性 注意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发挥整体效应

D.求知动态调节的灵活性

2.记者的知识结构的应有构成A.基础知识:生活常识;基本而全面的基础文化知识;基本的文学知识、美学知识和哲学知识;

B.专业基础知识:新闻和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新闻的法律与法规;新闻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有关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方面的知识;

C.专业知识:新闻的业务知识(采写、编、评、摄);对新闻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了解;

D.外围知识:根据具体新闻报道的需要摄入的一些临时性的知识。

3.构筑的途径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媒体教育、自我教育

记者介绍

1.李普曼(1889~1974)

被认为是20世纪全世纪影响最大的记者,有人称之为美国首屈一指的“无冕之王”,有人说它是最富盛名的专栏作家,又有人说它是整个西方的领袖;还有人说他是白宫的谋士,是华尔街的智囊。于27岁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他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富裕的家庭,其父为一地产商,母亲为一受过高等教育的全职太太,从六岁起其父母便带他假期去欧洲旅游。1906年进入哈佛大学,学习艺术史,四年课程用三年学完,余下时间泡图书馆,参加各类活动。大三时组织了一个俱乐部,名叫“社会主义”俱乐部;在哈佛月报上发表了抨击哈佛上层权贵的文章。1910年离开哈佛时,林肯.斯蒂芬斯来哈佛挑选助手,选定李普曼。林肯是当时著名的揭黑记者。

1911年,在《人人》杂志做正式职员,1912年初,李普曼第一次从政,担任市长秘书,3个月后自行离开。1913年出版他的第一本书《政治序论》,书出版后,成为文坛地位很高的“艺术家”俱乐部的成员。1914年,李普曼出版了他的第二本书《放任与驾驭》,1917年开始,由于与老罗斯福的关系,在罗斯福与现任总统威尔逊见面时,有了一些交流。后因此被任命为美国陆军部部长助理(1917~1921),在此期间与舞蹈老师菲伊结婚。

1921年,受普利策儿子邀请进入《世界报》写社论,在1921~1931十年间为《世界报》写了长达83卷社论。1923年成为社论版的主编,到1929年成为《世界报》主编,直到《世界报》被卖出(由霍华德买下)后离开。

1931~1947年,他为纽约《先驱论坛报》写栏《今日与明日》。1938年,李普曼与一名记者朋友阿姆斯特朗之妻发生不明关系,在被揭发后使其名誉受损,之后从纽约迁居至华盛顿,并与该友之妻梅伦结婚。随后对于该专栏事件的描写由国家事件转向国际。

1943年,出版《美国的对外政策:共和国的盾牌》一书,评论了美国的外交政策并发表了自己的评论,该书跃居十大畅销书首位,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一本书,标志他成为著名的外交分析家。

“二战”结束后,写了诸多关于国际局势判断分析的文章,这些文章后来被汇编成《冷战》。1958年,李普曼曾访问苏联,写了四篇文章,获得普利策奖的“社会性评论”奖。1962年,李普曼与《先驱论坛报》再续合约期满后,美国另一家著名报纸《华盛顿邮报》所有人格雷厄姆对他发出邀请,并一次性签约十年,保证其拿到薪金一百万。每周只需写两篇文章,每年工作八个月,专栏被转载费用90%归他私人所有等优厚条件。1963年始,他为《华盛顿邮报》旗下《新闻周期》写《今日与明日》专栏。

1964年,肯尼迪遇刺,副总统约翰逊继任总统,并竭力讨好李普曼,但当美卷入越南战争后,李普曼对约翰逊以及美国政府的批评便没有停止。

1967年3月,李普曼正式宣布退休,最后一篇专栏文章是该年5月25日写的《个人声明》;最后一篇文章登报是1971年。1973年在家突然昏厥,诊出已患心脏病。1974年妻子梅伦去世,该年9月23日,李普曼生日之时,纽约市政府颁予“青铜奖”(给与市民的最高奖项),包括时任总统福特在内的许多人发来贺电,耶鲁大学为其举办了作品展。同年12月14日病逝。《舆论学》一书对舆论的研究影响深远。

2.法拉奇(1929~2006)

对其评价最多的是“世界第一女记者”。李普曼对她的评价是“最好的记者”。后来又被称为“政治采访之母”。她出生于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一个普通家庭。其父为一木匠,“二战”期间被调任于兵工厂制造兵器。从小便善于思考,好奇心强,性格坚强独立。

1946年,于佛罗伦萨医学院就读大学。小学时就有一些作品在当地报刊上发表。两年后辍学,由于学费昂贵以及个人喜好不相符等原因。1948年,辍学后进入佛罗伦萨一家报纸《晨报》成为一名记者,离开后独自闯荡来到意大利首都罗马,经熟人介绍来到《欧洲人》杂志。从50年代起,她的采访重心经过多次变迁。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是影星时期,主要采访对象是好莱坞诸多明星,期间也出版了两本书《好莱坞的七宗罪》和《讨厌鬼》。撰写了一百篇知名人士的访谈录。60年代初期~60年代中期,关注的是妇女问题。这个期间的代表作是《无用的性别》,在60年代后期她最关注的是战争问题,尤其是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和印巴战争;从60年代末期~80年代,她所关注的是世界的政坛,这期间她先后采访了三十几位活跃在当代政坛的领导人物,后来这些采访录被汇集出版,英文版写作《采访历史》,中文版叫做《风云人物采访记》。

1973年,采访帕拉古利斯(反希腊政府)以他为原型写了《男子汉》一书,创造了出版史上的奇迹。另一篇出版的长篇小说《给一个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展现了法拉奇性格的另一面,诉说着儿女情长。该长篇小说同样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全世界有巨大影响的最后一部文学作品是在9.11时间后,她当时72岁,写下了《愤怒与自豪》对恐怖与暴力表示出愤怒情绪。

2006年,法拉奇去世。

Ps.张季鸾

出生在山东邹平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之家,祖籍陕西榆林。1900年其父张楚林去世,历经辛苦将其灵柩送回祖地。在陕西求学期间,收到刘古愚的悉心教导,打下了深厚的国家基础。1903年,15岁时跟随古愚进入“宏道学堂”,解释了当时包括于右任在内的一些知名人物。1905年赴日留学,1905~1941年,抱着“新闻救国、言论报国”的初衷,作为新闻记者应超党派。1908年回国,在关中高等学堂之交两年。1910年,应于右任邀请赴沪,帮助于编辑《民立报》。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张季鸾充任总统府秘书,并未孙中山撰写就职演说词。之后孙中山退任,张与几个朋友合作成立民力图书公司。1913年,他与曹成甫去北京,创立了北京《民立报》,由于消息灵通、言论犀利受到重视。后因报道入狱,转折来到上海。当时胡政之在上海兴办《大共国日报》,邀张季鸾担任国际版主编。

1915年,与朋友创办《民信日报》,担任总编辑。1916年担任《新闻报》驻京记者,兼任《中华新报》主编。1925年一度从政,担任陇海铁路会办,后因处处受气,负气离去。后在天津为一些报刊写评论与消息。1926年到去世的十五年间,任《大公报》副总经理兼总编。1927年2月20日,他的文章《蒋介石之***》发表于《大公报》。他立论公正,语言温和,但该篇文章例外,张用冷嘲热讽的语句批评指责了蒋。

第五篇:唐暄--中外名记者论文

平实中见斑斓曲高而和者众

——浅谈名记者之路

以其技鸣,想必是对记者这一年代已久的神圣职业最恰当的描述。一名值得被历史铭记的,且能给人以正面力量的记者,其报道往往有着海明威所谓的“重压下的优雅风度”。在现当代,关于好记者的评判标准众说纷纭,但我认为最为形象的当属李海鹏所云:“一个好记者,即便在报道矿难时,也能让人读了感觉很得体”。在南方报业有一句话:“忠厚莫若范老总。” 范以锦,在担任南方日报总编期间,坚持每周一篇头版批评报道;南都案发生,范老四处奔走为下属鸣冤,最后得来了广东省委老领导的批示,程益中总编才得以释放。新闻人谨遵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古今中外,每一位选择从事记者的人,作为世界人民的忠实记录者和评论者,心里都有着巨大野心的埋伏。他们在尝试并希图达到一个高度,先人们所见所想,执天职所赋予的神杖,以看似绵薄,却化骨以无声的力量存于世。且将其对于社会的功用之小大搁于一旁不谈,仅是个人胸腔中迸发的正义力量就足以使每一个见证者肃然起敬。人固然是要怀有敬畏之心的,心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对弱小群体发自内心的关照,以及对恶势力的憎恶和揭发。记者,用自己手中的笔,唇间的语言,冷静客观的大脑,为人们揭示着一个又一个的真相。争议与辉煌并存——新闻怪杰华莱士

在美国,华莱士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个名字代表了硬新闻、调查新闻,代表了不回避、不退让和咄咄逼人的提问。也一次次地让世人认识到电视新闻业的魔力。他本身就是不妥协新闻的化身。他处理最具争议性、危险性题材的能力,已经成了新闻界的传奇。他把电视访谈节目变成了“握紧拳头的艺术形式”。华莱士向来以尖锐的问题让他的节目来宾招架不住,他的“非突袭式采访“成了行业的标准。不过,他的风趣和幽默也让后生晚辈折服。

华莱士自幼品性不凡,学生时代便表现出了非凡的语言天赋和音乐造诣。许多成功人士的辉煌之路大多是由择其所爱所长而铺就,他也不例外。抓住自己的声音特长,不久便在芝加哥广播界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坚持,再坚持。华莱士一直在寻找自己生活和做人的方式,他不懈地奋斗、坚持着,胸怀坦荡,待人诚恳,哪怕是对陌生人,都友善相处。这亦是培养自己浓厚的正义感以及遇事处理公允,将自己的言行放在灰色地带的最好训练方式。要知道,可能在你身边行走的一个默默无名的陌生人都会变成你今后将会求助的人。不放过每一个与人打交道的可能性,为自己的神态语言观察积累素材和经验,都为他作为记者提问的语言机敏、入木三分打下了坚实基础。华莱士有一句名言:“采访肤浅的人别找我。我宁愿辞职也不会这么干。”正是有着如此坚毅而决绝的原则立场,他的职业生涯才显得那么珍贵和难得。

CBS新闻部总裁肖恩·麦克曼纽斯在一份声明中称赞华莱士是广播新闻业中不多的几个巨人之一。是他们开了广播电视的先河,奠定了行业标准。他比这个行业的任何人都报道过更多的重大的揭露性的新闻。当然,总是站在黑与白的风口浪尖,总会惹来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非议和指摘。他遭受过各种批评,比如批评华莱士使用暗藏的摄像机,贬损华莱士不给人准备的突然尖锐提问为“袭击新闻”等等。甚至少数被曝光的对象起诉CBS。但多少年来,还没有哪个起诉的人胜诉。几十年里华莱士获得无数电视新闻奖,荣誉头衔亦无数。1991年,他进入美国电视广播名人堂;2003年9月,艾美奖委员会授予他终身成就奖。这些辉煌与成就的不易只有真正去做,并为新闻事业不断努力的华莱士心里明了。

华莱士的退休,标志着一个时代风格的结束。那时正值美国传媒业在电子电讯网络冲击下不断分化组合的时候。多元化的传媒时代的到来,信息发表与获取变得更加迅速与简易,让华莱士那个信息权威的时代渐渐远去。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变革,但一颗秉持公正,为追寻

真相锲而不舍的心,却是每个这个时代的新闻人所不可或缺的砝码。不是所有的事实真相都如同它表面所显露出的那般昭然,海底冰山的探索变得越来越有意义。是否有这样的钉子般的精神,是否能顶住社会舆论的压力,是否能在恶势力面前不妥协不退让,这些都成为我们后辈奋斗路上打下了一个又一个的问号。

历史将宣告你无罪——民主战士林昭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在我们常人心中是黯淡无光的,在顾准带来光彩之后,林昭,再次带来了光彩。她是一个象征,一种精神和人格的象征。对林昭进行人格评价,人们不能不顾及偷生的大多数,同时,却不能不面对林昭。从这个意义上说,林昭的姿态不仅使一段历史有了些许亮光,而且拯救了人们的道德底线。

这位曾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的江南温婉女子,在这座民主自由的摇篮里,她犹如投入了慈母的怀抱,她满怀信心地希望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女记者。

然而,现实往往容不下这样的纯粹。在一批北大人相继入狱,全国景象一片肃杀的情况下,林昭竟不可自已地按着自己的良心走了下去。根据越来越清晰可靠的材料,林昭本来并不激烈,厄运本来是可以逃过的。但是,当“右派分子”们受到讨伐的时候,她跳出来了,被打成右派分子之后,她的处境并不是很惨。但是,在大饥荒的年月,她又站了出来。她与张春元等合编《星火》,不仅发表诗歌,还与他们一样四处搜集各地党政负责人和民主党派负责人名字,企图把他们的文章寄给他们,使他们正视人民的苦难,遏止极左政策。她的一些抗争看上去毫无意义,考察林昭的行为,正如她的难友们所说,的确是“拿鸡蛋去碰石头”。林昭偏偏要以自己这颗鸡蛋的微薄之力去碰石头。她说:“我相信成千上万个鸡蛋去撞击,这顽石最终会被击碎的!”这话一点儿说服力也没有,将军或政治领袖们在做战前动员时是不会说这种话的。但正是这样的话,使人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一个真正为理想而献身的战士。

同样,在提篮监狱暗无天日的狭窄牢房中,她呐喊:“不是仰赖那权威的恩典,给我们把头上的铁锁解开;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它打破,从那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她在心力交瘁中不断地求索,但是现实所回答她的却是绝望。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这样一个画面。当她的母亲和姐姐去监狱看望她时,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多的白被单,她支吾其辞。当我们看到她手腕部血迹斑驳的伤痕时,母亲立即把她衣袖拉起来,手臂上也全是小的切口疤痕。母亲当时放声大哭:“你为什么要这样作贱自己?这也是我的血肉呀!”林昭在狱中以呼口号、写血书、蔑视法庭来表达良心的抗议,她不惜付出任何代价,这就出现了她在狱中的一场“制服与反制服”的斗争。

但对于这一切的一切,她都没有噬脐莫及。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弱女子所能承受的心理生理极限,她一个人便如同一支队伍,并非生不逢时,而是她将自己的命运交付给了那个时代几欲被吞没的良知。看了听了想了这一切,却无法表达我的感情,只觉得一股寒冷而逼人的气流注入我的心胸。

特殊的年代和特殊的环境使不少人们被迫做出了选择,哪怕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和意愿,生命被视为无可超越的比较项。一切为时代的变革而抗争、呐喊、嘶吼甚至颠覆主流意识形态,在不少人的心目中,是远远无法与生命相抗衡的。林昭,以松一般的姿态站在了挑战权威和禁忌底线的前沿,为自己的民主自由信仰奋力拼搏。她没有矫健的身躯,没有坚毅的肌肉,然而胸中那种誓死捍卫真理的热血在不断喷薄,在现状大潮的逆流中挣扎。

如今,万万人追忆你的灵魂,那个曾笼罩着神圣基督信仰的灵魂。它没有因为遗骸只剩几缕发丝和白布而远去,相反,它将随着社会越来越民主自由开放而为更多进步人士所知晓,我们愿意相信社会的良心和真善美的真存,后辈们也势必为其不懈努力和奋斗。

历史将宣告你无罪,为真理而抗争的热情永不会老去。

良心是最好的通行证——当代新闻人

相比其他行业,新闻业更仰赖个人的才能和品行,但实在不能同意类似“未来每个人都是记者”的说法及其变种。因为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严肃的内容非新闻机构所不能为,动人的故事还需耐心书就。未来更需要能独立思考、不墨守成规、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敢于触动权威、富有创造性的人才来加入这一行业。似乎每一个进入这个领域的人都无法或不愿真正离开它。它危险但真实;它冰冷却能给人带来希望和温暖;它客观却又处处充满人情味,我们明知道前路叵测,世事难料,但我们仍然无比执着的踏在追寻真相的道路上。

1090702047 唐暄

下载名记者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名记者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名记者喋血案:邵飘萍被杀的来龙去脉(范文)

    名记者喋血案:邵飘萍被杀的来龙去脉 从辛亥革命之始,民国新闻界人士形成了言论自由的共识。民国初年,新闻管制是相当宽松的,这与当时的新闻界人士一直坚持不懈地争取言论自由是......

    研究工作进展

    研究工作进展 本课题进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7.3—2017.4) 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大量查阅相关书籍,网上搜集资料,,加强理论学习,了解本研究课题相关知识。制作相......

    合同诈骗罪研究

    合同诈骗罪研究 摘要:合同诈骗罪之“合同”的范围、形式及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界定等问题,已成为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以李兵涉嫌诈骗一案为切入点,从合同诈骗罪的相关理论......

    研究指南

    沈阳市教育学会2018年教育科研课题指南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沈阳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结合我市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与趋......

    聊斋志异研究

    令人捧腹的“大团圆”结局 在电视与电脑相继问世以后,我们的启蒙老师渐渐由影视代替了书本。曾经的经典经过电视或电影的改编,被源源不断的搬上了荧屏,《西游记》、《红楼梦》......

    研究经验

    1、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早动手。 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3、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 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

    护理研究

    实验性研究:是研究者采用随机分组、设立对照及控制或干预某些因素的研究方法。 对照:是指设立条件相同,诊断方法一致的一组对象,接受某种于实验组不一样的实验措施,目的是和实验......

    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研究课题总结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能力,我校于2009年3月开展了“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