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法经》是一部以()为主体,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等级制度的法典。
2、秦在郡设()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3、()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独立的中央机构。
4、魏晋时期,中央军队分成()和()。
5、唐代开始,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的制度。
6、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7、()是分科举拔人才的制度。
8、元代把大都周围一带称为(),直属中央中书省管辖。
9、明清时代的监察机构是()。
10、清代辅政机关实行()与()双轨制。
11、清末,以两江总督兼任(),驻(),北洋大臣由()兼任,驻()。
12、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13、康有为要求改政体为()政体,以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4、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在中央是(),地方是()。
15、1911年,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了《》。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简称《》。
17、1912年,在宋教仁推动下,同盟会与几个党派联合,改组为()。
18、北洋政府时期,跨省的军事机构是()和()。
19、1926年,中政会一度改名为()。
20、1928年10月通过的《》,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
21、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22、国民党统治时期,所谓县自治的议决机关是()及()。
23、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
24、工农民主政权在检察工作方面采取()制。
25、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机关,是各级()。
26、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8年在()解放区设立了全国性的金融机关()。
27、()年()月()日,是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纪念日。
28、建国初期,()是全国最高军事统率机关。
2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
30、54年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体系由三级两层改为()。
二、名词解释
1、内服和外服
2、宋代磨勘制度
3、清代官缺制度
4、淮军
5、安福国会
6、公务员惩戒委员会
7、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
8、人民检察院组织活动原则
三、问答题
1、唐宋时期监察制度的特点。
2、南京临时政府的历史地位。
3、中政会与国民政府的关系。
4、工农民主政权的性质和任务。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的主要职能。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刑法
2、郡守
3、曹魏
4、中军、外军、5、尊号
6、三省六部
7、科举
8、腹里
9、都察院
10、内阁、军机处
11、南洋大臣、上海、直隶总督、天津
12、同文馆
13、君主立宪
14、资政院、咨议局
15、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
17、国民党
18、巡阅使署、经略使署
19、政治会议 20、国民政府组织法
21、立法院
22、县议会、县参议会
23、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
24、审检合一
25、参议会
26、华北、中国人民银行 27、1947·5·1
28、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
29、常务委员会
30、四级
二、名词解释
1、内服和外服
夏商周时期,在中央任职的各级官吏称为内服,封在王畿范围以外和边远地区的贵族、侯伯称为外服
2、宋代磨勘制度
磨勘指审核、推究,宋代将之作为考深和诠选的一项制度,则是指审核、推究、勘验簿历文状的一系列做法和程序。
3、清代官缺制度
清代规定在国家机关中实行按民族分配一定官缺的办法,即将重要官职分别定为宗室缺、满州缺、蒙古缺、汉军缺、汉缺等,其中以满缺、汉缺为主,按缺补授,这种办法,保
证了满人的特殊权益,是民族歧视政策的反映。
4、淮军
淮军是模仿湘军建立起来的一支反动武装,其组织者是李鸿章,淮军的营制编组等与湘军基本相同,但装备有更多的洋枪洋炮,是一支买办性更强,直接依赖外国侵略者援助的军阀队伍。
5、安福国会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由皖系军阀操纵的政客团体——安福俱乐部,在1918年8月产生的国会中,占有90%以上的席位,故此届国会被称为“安福国会”,它为皖系军阀的独裁统治立下汗马功劳,皖系军阀失败后,安福国会也于1920年8月垮台
6、公务员惩戒委员会
国民党统治时期设立,掌理一切公务员的惩戒事宜。分为:中央公务员惩戒委员会,掌理荐任以上公务员及中央各官署委任职公务员的惩戒事项;地方公务员惩戒委员会,掌理各有关省市委任职公务员的惩戒事宜。
7、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
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高政权机关,由各省、中央直属县(市)苏维埃代表大会及红军选出的代表组成,它的工作通过会议来进行,每两年由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一次,必要时可延期召开全国苏维埃临时代表大会。
8、人民检察院组织活动原则
(1)垂直领导、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2)集体领导基础上的检察长负责制。(3)人民检察院行使职权时,对任何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三、问答题
1、唐宋时期监察制度的特点。
(1)台谏分职到台谏合一。
(2)皇帝直接控制台谏官。
(3)封地方官吏的监察工作不断深入
(4)监察方式多样化。
2、南京临时政府的历史地位。
(1)否定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一套初具规模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使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2)国家制度的复革,取决于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的对比,归属于政权问题的解决,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形式,不是决定性的东西。
3、中政会与国民政府的关系
中政会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政治中枢机关,是国民党的中央机构之一,但它不是处理党务的机关,也不是政府本身的机构。中政会在制定政治的根本方案上,对国民党中央负责,国民政府在执行政治方案上,对中政会负责。从法律上说,国民政府表面上仍是国家最高机关,它与中政会并无隶属关系,但中政会实际上总揽国民政府一切方针政策的抉择权,是国民党与国民政府之间的纽带。
4、工农民主政权的性质和任务。
工农民主政权是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建立的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府。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对外推翻帝国主义,求得彻底的民族解放,对内肃清买办阶级在城市的势力,完成土地革命,消灭乡村的封建关系,推翻军阀政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坚实的基础。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的主要职能。
(1)镇压国内被推翻的阶级、反革命分子、反抗社会主义革命的剥削者和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人。(2)保卫国家的独立、安全和领土、主权的完整,防止帝国主义的侵袭及其破坏和平的战争阴谋。(3)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教育工作。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家职能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第二篇:中国政治制度史问答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三、名词解释
1、政治:政治的歧义颇多,大体可归纳为三种观点:①政治指管理国家公共事物的一种行为和活动。②政治是对公共权利的争取与运用。③政治是制定与执行政策的过程。
2、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统治集团)通过对政权的控制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3、中央集权制:指的国家权力机构的联系与运作方式。即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隶属关系上,地方绝对听命于中央,中央执掌立法、司法、人事、军政、财政等方面的大权,地方受制于中央并接受中央的监督。
4、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性质:指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哪个主导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5、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
6、“十通”:是一套考辩中国历代典章制度,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军事图籍的重要工具书。“十通”系统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发展。
四、简答题
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和具体领域是什么?
答: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历代国体和政体形成、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和规律。具体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性质,中国古代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管理体制,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运行机制。
2、论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形成与运作的社会环境特点。
答:自然经济主导的农耕社会;基于血缘关系的宗法社会;儒学主导的文化专制社会; 礼教为本的伦理型社会;君主专制的皇权社会;汉文化为主导的内敛型社会;历史悠久的古文明社会;人本文化主导的泛宗教社会。
3、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
答:(1)以史资治,为我国现实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服务。(2)为自身成才和志向的完成奠定基础。(3)为在中国政治制度史领域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奠定基础。
4、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概念解析。
答:传统社会又称“礼俗社会”、“共同体”或“公社”,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提出的一种与现代社会(法理社会)相对应的社会类型。它的特征是:规模小、分工简单、角色分化少、家庭为社会的核心单位、情感型的初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主体、人的行为受权威、习俗和传统制约、社会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现代社会又称“法理社会”、“工业社会”,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提出的一种与传统社会(礼俗社会)相对应的社会类型。它的特征是:规模大、分工复杂、角色分化多、社会组织为社会的核心单位,非情感型的次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主体,人的行为受制度和法律制约,社会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5、列举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弊端
答:(1)它是君主专制的工具(君为臣纲、臣事君以忠、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因此,传统社会的官僚只是君主的奴仆而非民众的公仆。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必然形成惟命是从、欺上瞒下、阿谀奉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僚主义的官场恶习及长官意志、奴性意识和官本位心态。(2)缺乏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其所受教育局限于经学、文学和史学等引经据典式的人文领域。缺乏自然科学和辨证逻辑思维的训练。(3)导致重义轻利与重利轻义的双重价值观。
6、概述梁启超和王国维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方面主要成果。
答: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中国专制政体进化史论》一文,这是用西方资产阶级进化史观研究中国历代政治演化进程的第一篇专题论文;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和《殷周制度论》则是用西方实证史学研究中国先秦政治制度史的划时代的学术成果,在这些研究成果中,王国维首创了用地下出土文物资料(甲骨文)和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史记·殷本纪等》)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这种方法对现代史学形成了重大的影响。
7、概述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末,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主要成果。
答:这一阶段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初步繁荣时期。表现:①多种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其中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最具代表性的是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②出现了一批中国政治制度的通史、断代史和专史性质的学术著作。比较重要的有:曾资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和《两汉文官制度》,杨熙时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8、谈谈政治学在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方法特点。
答:① 概念的整体性把握。② 理论的整体建构-如国体与政体,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政治制度与政治制度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政权结构与政治关系、公共权利与公共事物等等,这些对政治学来说比较常用的理论概念对历史学来说则比较生疏。③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强调从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和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的角度去把握静态的政治制度,而这正是历史学家在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方面注意不够的地方。
9、概述郭沫若、王亚南和陈寅恪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方面的标志性成果。
答: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研究中国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特点;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理论性强,主要从政治体制的角度研究中国官僚政治产生的社会基础、特点、变化及官僚主义的流弊;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用西方史学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史学方法相结合是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典范成果。
10、皇(王)权、族权和神权关系的比较。
答案要点:皇(王)权、族权和神权三位一体,联系密切。族权和神权依附于皇权,为皇权服务;皇权高于族权和教权,居绝对支配地位。
五、论述题
1、中西封建君主制异同比较。
答案要点:中国的君主制自公元前21世纪奴隶制时代的夏朝就出现了,至1912年满清帝国被推翻,其间经历了奴隶制时代的宗法等级君主制和封建社会的专制君主制,历时4300年左右的历史。而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则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从奴隶社会的宗法等级君主制直接转化过来的,它的形成、发展与演变是与封建经济、社会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相始终的。如果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政体为标志,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前后延续时间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君主专制下的中央集权制度、文官制度以及具体的行政、司法、监察和人事管理制度的完备严密可以说是相应历史时期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所无法比拟的。
欧洲的君主制是在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建立后形成的,至今不到二千年的历史;而西欧封建君主制则是在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其间经历了分散君主制、等级君主制和君主专制制三个发展阶段。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直到15世纪左右,在新兴资产阶级的拥护下才得以在英法等主要欧洲国家确立,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89年法国大革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不过二、三百年的历史。也就是说,西欧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相始终的。
2、论述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1)君主制政体一以贯之,历时久远;(2)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和完备的文官制度;(3)政治体制深受宗法观念的影响与制约;(4)王权、族权、神权三位一体,联系密切;(5)政体的严整与思想的控制严密互为表里;(6)礼制的法律化及以礼治国的伦理型政;(7)君主制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联系;(8)政治结构发展不平衡。
3、论述20世纪以来,用现代学术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四个阶段。
答案要点:起步阶段:(20世纪10-20年代),这一时期,除了用传统方法研究中国政治制度的成果外,出现了用西方资产阶级新方法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一批学术性论文,其中以梁启超和王国维的成果影响最大。
初步繁荣阶段:(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末),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领域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西方资产阶级进化史观及实证方法以及中国传统治史方法齐头并进的时期。表现:①多种理论和方法的运用。②出现了一批中国政治制度的通史、断代史和专史性质的学术著作。
相对沉寂阶段:特点是:①政治禁忌太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局限在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法。②局限在历史学的领域,缺乏从政治学角度研究中国政治制度运行机制的成果。③研究成果减少。
空前繁荣阶段:(1978-迄今)主要表现是:①学术性论文和专著成倍增长。②禁区冲破后多种理论和多学科方法的综合运用。③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有向政治学转移的趋势。④以史资治。
4、怎样理解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宗法(家族)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宗法(家族)制社会?
答案要点:家族关系根深蒂固,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崇宗敬祖、尊老敬孝、由孝入忠,以孝道治天下的社会意识和政治意识,家长意识和君主意识相结合的权威意识浓厚。社会关系的取向主要依据血缘关系及由血缘关系外延的地缘关系,由亲情关系到地缘关系到政治关系,社会网络关系往往通过这种多重的人情关系来构建,重群体、轻个体。强调个体在群体中的义务和责任,忽略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
5、怎样理解中国传统社会是礼教为本的伦理型社会?
答案要点: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强调群体性、礼法合一(或礼法并用)的伦理型社会。它与宗法制度、专制制度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礼制、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格局;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的认同;重名分,重面子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心态;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的养成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有序,即“修己以安人”;重义轻利与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儒学(经学)独尊并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一种外化;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倾向(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慈悲之心);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6、怎样理解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人本文化为主导的泛宗教社会?
答案要点:在人与自然、人与鬼神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人更突出并强调(现实)人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人本文化。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宗教采取一种理性(“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实用(为现实政治服务)相结合的态度。因此,宗教在政治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其表现是:政治上,神权从属于皇权;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不能取代儒学的官方正统地位而只能作为儒学的附庸和补充;中国人的人生观或者说生活信念是重现世而轻来世,宗教观念相对淡泊;佛、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虽然比较大,但远不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对西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在宗教信仰上,中国人信奉的宗教(以佛、道为主)基本上都是多神教性质的宗教,而且可以自由信奉多种形式的宗教。
7、谈谈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方法。
答案要点:(1)从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为边缘学科的特点出发,运用政治学、历史学乃至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学习与研究。(2)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结合所学专业和个人志向,有选择地重点学习有关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相关内容或相关领域。
8、论君主制政与农耕文明的联系及其影响。
答案要点:传统中国的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维系。这一特点使中国能够较早地进入文明社会并形成君主制的国家政体,便于产生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政体不易变化、维系的时间较长。但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会产生停滞性。在这样一种君主政体一贯制的农耕国家,内部调节机制相对完善,政治氛围中的游离因素较少,社会集团中的异己力量难以发展壮大,故整个社会有缓慢的渐变而难以发生质变。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繁荣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案要点:(1)学术性论文和专著成倍增长。论文超过2000篇、各类专著超过百部。最具代表性的有白钢主编的10卷本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它可以说是国内外第一部最大部头的现代方法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性著作。与国内以往中国政治制度史著述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侧重从政治学的角度,通过制度设置的静态描述和制度运行机制的动态分析来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其它有关专著主要还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研究。
(2)禁区冲破后多种理论和多学科方法的综合运用。
(3)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有向政治学转移的趋势。
(4)以史资治。运用政治制度史研究成果为我国当代政治体制改革、反腐肃贪、整顿吏治、加强监察等现实政治服务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第二章
三、名词解释
1、禅让制:中国原始社会后期的军事民主制时期,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它采取原始民主制的方法,由各部落首领以贤能为标准,集体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不具有世袭权力。
2、分封制:分封制是奴隶社会在宗法制基础上建立的主要政治制度,它通过层层分封的组织形式,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贵族政治网络。
3、内外服制:是中国奴隶社会官制的一种划分方式,主要在商周时期推行,在周代普遍见于史书记载,内服指在中央任职的各级官员,即所谓中央官;外服指王畿地区以外通过分封所形成的的地方诸侯等贵族系统
4、世卿制:中国奴隶制时代贵族世袭爵位和职位的制度。这些世袭贵族,与王侯同姓的称为“公族”,异姓的称为卿族,统称“世族”。
5、官事可摄:奴隶社会官僚机构的整体框架还不完整,职责权的对应原则尚不明晰,这就是所谓的“官事可摄”。
6、“夏商周断代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这三个历史时期年代学的项目。
7、“三礼”:指《周礼》、《礼记》和《仪礼》三部有关周朝礼制的典籍。
8、“五刑”:中国古代的五种刑罚名称,即大辟-砍头、刖刑-砍脚、劓刑-割鼻子、宫刑-男子去势,女子幽闭、墨刑-脸上刺字。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宗法制度?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如何?
答:宗法制: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国奴隶社会的基本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基本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大、小宗的区别与划分。
两者关系:宗法制与政权组织形式上的分封制紧密结合。宗法制度是分封制得以推行的前提,而分封制则是依据宗法制原则实行的中国奴隶制下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表现。两者的紧密结合,形成了“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贵族等级从属关,以及中国奴隶社会宗法政治或血缘政治的基本政治格局。
2、“三礼”的涵义及其主要内容。
答:“三礼”指《周礼》、《礼记》和《仪礼》三部有关周朝礼制的典籍。《周礼》记载了周代的礼制和官制;《仪礼》为周代的礼仪之书;《礼记》则是述说周礼的文章汇编。三礼是了解周朝礼仪制度、官制和周人社会生活的重要典籍
3、简述商周时期的宗教史职系统及其职能。
答:奴隶制时代,中国神权政治在组织机构上的的表现就是各种宗教神职官的设置及其在国家政权中的重要地位,如商代的“多卜”(贞人)和西周中央职官系统中的的太史、太卜和太祝等都是执掌宗教祭祀各方面事物并且地位显赫官员。同时,王或天子即是上天或上帝的代言人,掌握对神和祖先的主祭权并通过所谓神的意志来行使和稳固现实的统治。
4、简述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王位继承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
答:商中期以前,王位继承并没有“父死子继”制(父亲去世后由儿子继承王位)的明确规定,可以是父死子继,也可以兄终弟及。到了商朝后期才确立父死子继制度,随着宗法制度的全面推行,西周以降又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并为封建社会的主体王朝所承袭。这种嫡长子继承的基本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即王位继承制度有一个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
5、概述商周时期的王族事务官系统及职能变化。
答:王族事务官属于为天子或皇帝及其家属服务的内廷执事系统,是帝王的家臣、家奴,不属于正式的职官系统并与正式职官系统的外朝官相对应。但自商周以来,王族事务官即逐步向外朝官转移,并往往成为外朝政务官系统中的重要官员,如太宰(冢宰或宰)本为天子的宫内总管,但因其可以代行王命,有时往往成为朝中重要的执政大臣。春秋以后的宰相一职即由此而来。
6、概述中国奴隶制时代中止时段的几种主要分歧性观点。
答:”战国封建说“:以郭沫若、白寿彝、林甘泉等人为代表的战国封建说主张:以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为奴隶社会的起点,以春秋时期作为奴隶社会结束的阶段,自战国后中国进入封建社会。
”西周封建说“:以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为代表的西周封建说主张以商代作为奴隶社会结束的阶段,西周后中国进入封建社会。
”魏晋封建说“:以尚钺、王仲荦、何兹全为代表的魏晋封建说主张:自秦汉以前中国还处在奴隶社会时期,魏晋以后中国才进入封建社会。
五、论述题
1、论述中国奴隶社会的内部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的基本社会特征。
答案要点: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内部阶段划分可分为四个时期 :
第一阶段 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建立与政治制度的初步确立时期,即历史上的夏王朝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禅让制(传贤制)为王位世袭制度所取代,部族奴隶制得以建立。
第二阶段 宗法社会与宗法等级君主制的建立与初步发展时期,即历史上的商王朝时期(公元前16世纪-11世纪)。这一时期,奴隶制的生产方式及其上层建筑得以全面占据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 奴隶制的生产方式及其上层建筑趋于成熟,宗法等级君主制的完善和各项政治制度的制度化时期,即历史上的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这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第四阶段 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 即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政治制度的变化标志:周天子权力衰微,诸侯权力上升,诸侯并峙,大国争霸,分封制逐渐为郡县制所取代;宗法制趋于瓦解;礼制破坏,封建生产方式及其政治制度处于萌生时期。
2、论述中国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主体特征。
答案要点:中国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进入商代以后才逐步趋于完善,到西周时进入鼎盛阶段。因此,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商周尤其是西周时期。
(一)、王权和神权的紧密结合;
(二)、宗法制与政权组织形式上的分封制紧密结合;
(三)、政权结构形式上的内外服(官)制;
(四)、”世卿世禄“的世卿制和”亲贵合一“的组织原则;
(五)、政治行为和社会生活的”礼制化;
(六)、中央官制有了基本的职能划分和管理方向,但还没有形成与责权对应的明确的职官系统;
(七)、宗教史职官的逐渐分离与权利的逐步削弱;
(八)、王族事务官逐步向外朝官转移;
(九)、王位继承制度有一个“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并行到“父死子继”和嫡长子继承的历史演变过程。
3、论商周时期中央官制的职能划分与官职配置。
答案要点:商周时期,中央官制已有了基本的职能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顾问官、政务官、事务官、内务官和宗教史职官等几种类型。西周时的顾问官“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对周代的重要国策有重要的参议权。政务官复杂处理国家的重要行政事务,周朝的政务官主要有“五官”系统,即司徒(土)、司马、司空(工)、司士和司寇;事务官执掌具体行政事物;内务官负责管理王家宫内事务,一般不属于正式的职官系统;宗教史职官则负责宗教祭祀和图书典籍等事务。
4、试析宗法制中大、小宗的区别与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要点:宗法制的基本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大、小宗的区别与划分。王位和贵族的爵位由嫡长子继承,掌管本宗族的祭祀权、财产权和管理权等一应权力,称为“宗子”或“宗主”;天子和各级贵族依据大宗和小宗的划分,形成血缘上的亲疏关系和政治上的权力隶属关系,如周天子姬姓,为本姬姓宗族的大宗;周天子将其叔伯、兄弟分封到各地为诸侯,这些同姓诸侯对天子而言为小宗;这些同姓诸侯再将其其叔伯、兄弟分封为卿大夫,这些卿大夫对其封主自称小宗,而封主为大宗;最后,这些同姓诸侯再将其其叔伯、兄弟分封为士这最后一级贵族,这些士对其封主自称小宗,而封主为大宗,士以下不再分封。
5、论奴隶制时代神权政治的制度表现。
答案要点:中国奴隶制国家政权大量保存了原始社会传承下来的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借助神权作为巩固政权的工具在三代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中国神权政治在组织机构上的的表现就是各种宗教神职官的设置及其在国家政权中的重要地位,如商代的“多卜”(贞人)和西周中央职官系统中的的太史、太卜和太祝等都是执掌宗教祭祀各方面事物并且地位显赫官员。同时,王或天子即是上天或上帝的代言人,掌握对神和祖先的主祭权并通过所谓神的意志来行使和稳固现实的统治。第三章
三、名词解释
1、中枢核心系统:指官僚机构中奉行君主旨意议策、决策,总领政务的机构,它的主体即宰相机构及其制度配置。
2、中朝官: 又称“内朝官”,与以丞相为首的正式职官系统的“外朝”相对应,由宫廷内供皇帝差遣的侍从性质的文武官组成。总的特点是无定职、无定员、无官署,主要任务是在皇帝左右任护卫、陪从、处理文书、备顾问和随时差遣等。
3、尚书台:官署名,东汉时设置,又称“中台”,为实际总领政务的机构,长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台下设三公、吏部、民、客、二千石和南北两主客六曹分领事务,南朝梁时改称尚书省。
4、内史省:即中书省。中国古代对帝王、尊者实行避讳制度,隋代,为避文帝的父亲杨忠的讳名,改中书省为内史省。
5、翰林学士:官名。唐玄宗时舍学士院,挑选用文才的朝臣任翰林学士,德宗时,翰林学士得以随侍皇帝左右,充任顾问,起草机密诏书,权力日重,有“内相”之称。
6、枢密使:官名。唐代宗时设置,以宦官充任,掌中枢机密要务,时称“内枢密使”,权力日重,侵夺相权。五代史设枢密院,枢密使多由武将充任,宋代枢密使掌军政,与宰相并称“执政”或“执宰”。
7、政事堂:唐代宰相集体议政、决策之处。初设于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又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宰相的秘书机构。
8、内三院:清太宗时设立的官署名。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和内弘文院,分别掌管修史、起草诏命和皇族教育等事宜。三院各设大学士1人,顺治时改称内阁。
9、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入关前后的最高权力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源于八旗的旗主会议,议政王大臣全由满族贵族担任,权力极大,凡军国大政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随着军机处的设立,权力被不断削弱,至乾隆后期始最后取消。
10、“南书房”:南书房本为康熙皇帝读书处。康熙十六年为加强皇权,康熙帝挑选了一批翰林官入南书房当值,称“南书房行走”,除陪侍皇帝充任文学侍从外,还秉承帝旨,起草诏令,一度成为中央发布政令的机构,其后,南书房参与机务的权力为军机处所取代。
11、三公制:秦朝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12、“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使兼宰相(即节度使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实际上的宰相。
13、“二府制”:宋代,中枢机构又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三省制向“二府制”过渡。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
14、军机处:军机处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始设于雍正年间,当时正值对西北准噶尔部用兵,因内阁距皇宫较远,加上为保密考虑,为处理军机要务,始于雍正七年(1729)设军机房,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清代实际最高权力机构。
15、内阁:官署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仿照宋制,从翰林院等文翰机构挑选了几名文臣充任文渊阁、东阁、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的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披阅奏章,随侍左右,以备顾问。实际上是皇帝的秘书。
四、简答题
1、秦朝时期三公的涵义及职能。
答:三公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由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寺构成中央的中枢核心机构。丞相(也称相国)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掌军政,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为副丞相,兼掌监察百官。
2、唐代宰相制度的基本特征?
答:第一,群相制。宰相是集体的而非个人。第二,有共同的办公地点和集体议事会议称为“政事堂”。第三,既有分工,又集体议政。决策、审议、执行三大系统有机结合,办事效率高,政策性失误相对较少,有利于唐代政局之相对稳定。第四,科举进士逐渐成为宰相来源的主体。唐代大兴科举,科举宰相日益增多并逐步成为中枢系统的主体。第五,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使兼宰相。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实际上的宰相,至于以宰相衔兼地方节度使、盐铁使等的也可称为“使相”。但这种宰相兼任外官的使相,回朝后一般还继续行使宰相权力,这与以外官兼宰相的“使相”有所不同。
3、元代“一省制”概述。
答: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其间虽三次设立过尚书省,但不领宰相事而只是主管全国财政,相当于宋代的三司使司,且旋置旋废,不为定制)。执掌最高军政事务的仍为枢密院,但地位较中书省低。长官为枢密使(由太子兼任),其下有枢密副使、同知院事等官。
4、春秋战国时期的宰相制度萌生情况概述。
答:春秋时期,各国中央一级的主要职官仍承袭西周制度,尚无太多的变化,但宰相制度确已显端倪。各国都相继出现君主之下执掌朝政的职官。他们的职掌和地位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各国的最高执政这时也有直接称“相”的。战国时期,宰相制始告初步形成。名称虽不一致,职掌却是相同的,协助国王处理全国政务,由国王任免。这一时期的宰相多为客卿,由布衣而置相位者为数不少。
5、清代的内阁是一个什么机构?与明代内阁相比有那些变化。
答:清代内阁与明代内阁相比并不具备中枢性质,官居一品的内阁大学士没有参预国家重大政务的权力,远远比不上明内阁大学士的权力。特别是军机处成立后,内阁的票拟诏旨等权又为军机处侵夺。内阁大学士更无什么实权了,清政府往往还以此作为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6、列举清代军机处的职能及基本特征。
答:军机处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雍正十年正式改称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清代实际最高权力机构。军机大臣的主要职掌是每日晋见皇帝,商讨处理军国大事;草拟皇帝诏旨并负责将诏旨下达给各级部门。军机处自雍正以后虽成为实际处理全国军政要务的权力机构,但它不是法定的正式独立的政府部门,直属于皇帝。它没有正式的官署,只有值班办事的地点(位于皇宫内隆宗门附近);但军机处也只能奉承皇帝旨意办事,并没有任何独立决策权力,实际上也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皇权的发展到清朝达到高度浓缩程度。
7、辽、金中枢系统概述。
答:辽朝官制的特点是所谓“北、南面官”制,中枢机构形式上也分为北面官和南面官两大系统,而且北面官又分北、南二大分支系统,北面官的中枢机构为北、南宰相府,各设左、右宰相、总知军国事、知军国事等,总领政务。辽北面官系统也设有北、南枢密院,北枢密院掌军事,南枢密院掌吏部。
金代的中枢机构仿宋制而有所变化。金初,实行勃极列制度,“勃极列”在女真语中意为治理众人,是金朝的最高权力中枢。煦宗时,沿用汉制,废除勃极列制度,在中央推行三省制度,但实际权力集中在尚书省。海陵王完颜亮时又废三省制,正式确立尚书一省为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
五、论述题
1、论述中国古代中枢系统发展演变的线索。
答案要点: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可以分为以宰相为核心的中枢系统和一般政务执行系统两个层级。所谓中枢核心系统指官僚机构中奉行君主旨意议策、决策,总领政务的机构,它的主体即宰相机构及其制度配置。中国封建官制中的中枢机构从战国到清,总体线索是由将相制到三公制、三省制、二府制、一省制、内阁制和军机处。
战国时期 随着封建制度在各国的逐次建立,封建的职官制度也相应形成,将、相分治始成定制。秦朝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其中的“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职权最重,由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寺构成中央的中枢核心机构。汉承秦制,西汉初年仍以三公系统为中枢核心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隋唐五代中枢机构以三省制为主体、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虽置,均为荣誉性职位,无实权,无僚属。宰相机构为三省。唐朝立国后,上承隋制,继续完善和发展了三省制。宋代,中枢机构又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三省制向“二府制”过渡。“中书门下”与枢密院这种所谓“二府制”,构成宋代的中枢系统。明朝废除相权后为保证君权不至旁落,又便于处理政事的需要,内阁制开始产生。内阁成为事实上的全国行政中枢机构。清代的中枢机构几经变化,较为复杂,名义上的最高行政机构仍为内阁。
2、结合两汉、宋、明、清各朝代削弱相权的事实谈谈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答案要点:汉初丞相(吕后以前多称相国)位高权重,“掌丞天子,助理万机”,随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深,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武帝以后,丞相与皇帝殿廷相争乃至拒绝执行帝命的事是很难再见了。不仅如此,汉武帝时,丞相时有贬官杀头之虞,位居相职,竟被视为祸事。汉武帝为限制相权,还重用“中朝官”,使丞相的实际权力也开始被剥夺。东汉时期,相权进一步削弱,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但实际权力都转移到尚书台手中。宋代是皇权高度凝固,相权空前萎缩的的时期。参知政事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枢密院和枢密使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军政权;三司使司和三司使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财政权;审官院和三班院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人事权;审刑院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司法权。辽代中枢机构形式上也分为北面官和南面官两大系统,而且北面官又分北、南二大分支系统。金代海陵王完颜亮时又废三省制,正式确立尚书一省为中央最高行政中枢机构。到了元代,中枢机构又发生一大变化,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朱元璋集皇权、相权于一身。
相权与皇权关系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并直至废止,皇权不断加强而至极度集中。
3、论宰相制度的演变。
答案要点:春秋时期,各国中央一级的主要职官仍承袭西周制度,尚无太多的变化,但宰相制度确已显端倪,各国都相继出现君主之下执掌朝政的职官。战国时期,宰相制始告初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中,宰相为百官之长,“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位高权重”。秦朝时丞相(也称相国)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汉初丞相(吕后以前多称相国)位高权重,“掌丞天子,助理万机”,随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深,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至南朝梁时,正式出现了尚书省的名称。尚书省成为最高行政管理系统,尚书令也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隋代的三省长官尚书令(不常授)、左右仆射、内史令、纳言均为宰相。以他官加“参预朝政”、“知政事”名衔执行宰相事务者,也是实际上的宰相。唐太宗时,以“参预朝政”、“参知政事”、“参政朝政”等名衔行使宰相职权,成为实际上的宰相。高宗时期,又以品位较低的官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衔行宰相之事,加此称号者即为宰相。宋代的实际宰相机构称“中书门下”(简称“中书”)。宰相名称则多有变化。元代的宰相较宋代权重。其宰相制度表现了一定的贵族色彩和民族歧视政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
4、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的形成及其变化。
答案要点:(1)尚书省,尚书在秦本为少府属吏,掌呈文书,类似皇帝侍从秘书。到曹魏时,尚书台成为完全独立的中央机构,至南朝梁时,正式出现了尚书省的名称。尚书省成为最高行政管理系统,尚书令也成为事实上的宰相。(2)中书省,中书监、令本为秦汉时掌管文书记事的小吏,一般以宦官充任。魏文帝曹丕称帝后,将原掌管机要文书的秘书令改称中书监、中书令,并设中书省,负责审理奏章、草拟诏旨、掌管机要。从晋代以后,中书省因掌决策之权,地位逐步超过尚书省,尚书省又渐变为执行政务的机构。(3)门下省,随着中书省的权力不断提高,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有所发展,到了晋代又设立门下省以钳制中书省的权力。门下省长官称侍中,秦时本为丞相属吏,汉代为侍从皇帝、充备顾问的中朝官,自汉武帝后,因参预机要,权力不断上升。东汉时始设立侍中寺,魏晋以后,侍中随皇帝左右,“尽规献纳,纠正违失”,对中书省的决策有审议之权。南北朝时,门下省权力最重,议政决策之权兼而有之。
5、论唐代“三省”的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要点:唐初,正式确定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唐代的宰相既有分工,又集体议政。决策、审议、执行三大系统有机结合,办事效率高,政策性失误相对较少,有利于唐代政局之相对稳定。
6、论明代内阁的形成及其演变。
答案要点: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仿照宋制,从翰林院等文翰机构挑选了几名文臣充任文渊阁、东阁、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的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披阅奏章,随侍左右,以备顾问。实际上是皇帝的秘书。成祖继位后,选任解缙、杨士奇、杨荣等以翰林官身份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因文渊阁在内廷,始有内阁之名。此后,内阁的权力逐步提高,明初的内阁尚非独立的机关,它既无官属,也不能直接统辖各部事务,到了仁宗至英宗的时期,开始以六部尚书、侍郎兼任内阁大学士,并有了官属和相应的办事机构。明中叶以后,内阁又有“首辅”、“次辅”、“群辅”的不同称谓,首辅掌有票拟权(所谓“票拟”即用纸拟旨),朝位班次也在六部之上,成为不被法律认可的实际宰相,内阁也成为事实上的全国行政中枢机构。
7、论述明清中枢系统的演变。
答案要点:明初曾沿用元制,以中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相权废除以后,朱元璋集皇权、相权于一身,每日要处理大量政事,为保证君权不至旁落,又便于处理政事的需要,内阁制开始产生。明中期以后,内阁“首辅” 已成为不被法律认可的实际宰相,内阁也成为事实上的全国行政中枢机构。清入关前和入关初期,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以后,权力又集中在军机处。清代名义上的最高行政机构是内阁。第四章
三、名词解释
1、三司:三司最早定名于五代后唐时期,宋沿袭下来,作为全国最高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分盐铁、度支、户部三司,设三司使总领事务,地位仅次于宰相和枢密使。
2、“差遣”:差遣的意思是临时差派,三年一换。宋代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即称“差遣”,又称职务官。
3、“北南面官制”:辽代官制。辽朝在中央官制系统中设置的南北两套双轨制的职官系统。中央权力主要集中在北面官的北宰相府和北枢密院系统中。
4、宣政院:元代官署名称。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军政事务的机构。
5、通政使司:明代中央官署。掌收转奏章和官民密封申诉材料的机构。
6、二十四衙门:明代宦官组织。即司礼、印绶等十二监及四司、八局,总称为“二十四衙门”。其中司礼监为宦官二十四衙门之首,地位最为重要。
7、东厂和西厂:明代中央官署名称,是宦官直接控制的特务组织。
8、“笔帖式”:官名。清代在各主要衙门中设立的,专门负责翻译满汉奏章文书的低级官员,由满人、蒙古人和汉军旗人担任。“笔帖试”在满语中的意思是“士人”(或“博士”)。
9、理藩院:清代中央官署名称。为清朝专设的机构,始设于太宗时,初称“蒙古衙门”,1638年改称理藩院,为管理蒙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最高机构。
10、庶吉士:明清翰林院中最低级的学习人员。
11、少府:少府 负责皇帝奉养之官。战国时,始置少府,掌管手工业和国君的私人庄园。东汉仍称少府。秦汉沿置少府,列为九卿之一。到了东汉,少府的职能、机构都发生很多变化。元朝始废。
12、翰林学士院:官署名称。唐代武则天时期,有所谓“北门学士”,选文词经学之士充任,以备咨询顾问。到唐玄宗时期,始设翰林学士院,选朝官中有才艺者兼翰林学士(初称“翰林供奉”),初掌文学侍从,顾问应对等事,后发展为专掌起草重要诏命。
13、“经筵官”:宋朝还有另一种翰林,与通常所讲的翰林学士不同,他们不属于翰林学士院,分翰林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崇政殿说书等,以在皇帝左右讲书说史为职。
四、简答题
1、简述秦汉“九卿制度”的基本特点。
答:九卿则政、事不分,即官职上采取政务与事务合一制;从九卿系统的配置来看,(皇)家、国不分也是一个显著的特点,九卿系统中大部分机构是为皇帝和皇室服务的,并由这些系统逐步渗透出新的外朝官系统。
2、简述唐宋时期翰林学士院的沿革。
答:唐玄宗时期,始设翰林学士院,选朝官中有才艺者兼翰林学士,初掌文学侍从,顾问应对等事,后发展为专掌起草重要诏命。肃宗时因天下用兵不止,翰林学士在皇帝左右,朝政军国大计多出自其手。唐宪宗时,在翰林学士中又选一人担任“翰林学士承旨”,权力很大,唐后代的宰相,很多都出自翰林学士承旨。宋朝的翰林学士院,设翰林学士、直学士若干人,专门负责为皇帝起草各种诏命,其中资格最老的称翰林学士称旨。宋朝翰林学士为清要官,宰相多出自其间
3、明代特务组织概述。
答:明代有两大特务组织系统,一是锦衣卫,二是东厂和西厂。全称“锦衣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立,原为护卫皇宫的亲军组织,掌管皇帝出入的仪仗,兼管刑狱,具有巡察和缉捕的权利。是宦官直接控制的特务组织。东厂设于成祖时期,由司礼太监充任提督直接控制指挥,权利在锦衣卫之上。西厂设于宪宗时期,由当时的太监汪直为提督,人员和权利超过东厂。
4、明代的六部与隋唐比较有那些变化?
答:明初中央官制沿袭元制,中书省之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洪武十三年废除宰相制度以后,六部成为直属皇帝的全国最高法定政务机构,与唐宋六部中每部辖四司,合为二十四司不同,明六部中吏、礼、兵、工四部每部辖四司,而户部和刑部则按地区划分辖区,各分十三司。明代中央官制的一个特点是中央主要官僚机构有二套系统。北京有一套六部、院、寺系统,南京也有六部、院、寺系统,但机构要小得多,权力也有限。
5、条列宋代各类差遣性机构对六部职能的削夺。
答:(1)宋代三司的设立,使宋代的户部几成无事可干的闲散部门。(2)在吏部之外另设有审核朝官的“审官院”和考核地方官的“考课院”,还有负责对武臣考核和差遣的“三班院”。审官院和考课院的设立使吏部的职权被侵削大部。(3)兵部也因枢密院、三班院和三衙的设立而成为闲衙,仅负责皇帝仪仗,武举等不甚重要之事。(4)刑部之外,宋又设审刑院,刑部的职权也被侵夺了许多。(5)工部,职权范围中屯田、虞部、水部之掌划归三司,工部职权也所剩无几。(6)在礼部之外设有礼仪院,主管礼仪之事,礼部变成仅掌科举等事的机构。
6、隋唐的六部系统与寺监系统的关系概述。
答:从隋唐的六部系统与寺监系统的关系来看,是一种总领与隶属的关系,六部属于政务系统,统领政令及节制寺监系统;而寺监等系统则分掌相关的具体事务,接受六部的节制督导。
五、论述题
1、论宋代的官、职、差遣制及其弊端。
答案要点:宋代官制,最为紊乱。官与职分,名与实殊。官制中的主要特点是官、职、差遣的划分。这是一种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分离的职官体制。“官”指官衔,它是作为一种等级待遇,用来表示官位和俸禄的高低,并不担任与官职名称相符合的实际职务;“职”全称贴职,是一种清高的虚衔;“差遣”意思是临时差派,三年一换。
这种官、职、差遣的划分,使宋代官制出现了官与职分,名实不符的怪现象。划分本质上是为防止官僚的专权,以达到皇权绝对集中。实施的结果是造成了叠床架屋式的庞大官僚队伍。
2、论明代宦官专权的制度表现。
答案要点:二十四衙门是明代宦官组织。即司礼、印绶等十二监及四司、八局。明成祖时,宦官势力开始抬头,明中期后,更成为左右朝臣进退、掌握各种大权的政治势力。掌握的权力有:(1)“批红”权(2)监军权(3)监政权(4)司法权(5)控制特务组织,对臣民实行监控。除此以外,用宦官出使,充任矿监、税吏等在明代也是常事。由于宦官专权,使明代职官系统出现了以内(官)制外(官)的怪现象。
3、论清代官制的主要特点。
答案要点:第一、内阁虽然是名义上的最高行政机构,但实际权力却掌握在属于内朝官系统的军机处手中。第二,各部、院、寺、监等机构主要官员实行满汉复职制。第三,官制紊乱,权限不明。第四,幕僚制度盛行,朝臣和地方督抚往往自辟幕僚,以备顾问。第五,书吏势力很大,清朝各部中有一批属于雇员性质的,专门负责处理文书事务的书吏,称“部办”或“承差”,因多为父子师徒相承,又熟悉具体文书事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左右部中事务。因为他们无薪俸保障而公开收贿,名之“部费”。各省官衙中也有一批这种操纵事务的书吏。
4、论述隋唐“六部”的职能及其职官配置。
答案要点:(1)吏部,主官尚书,副职侍郎,各司郎中、员外郎,掌全国文官的选授、考核、勋封等,下设吏部、司封、司勋、司功四司。(2)民(户)部,主官尚书,副职侍郎,各司郎中、员外郎,掌全国土地、户口、钱谷财政等,下设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3)礼部,主官尚书,副职侍郎,各司郎中、员外郎,掌礼仪、祭祀、贡举,下设礼部、祠部、膳部、主客四司。(4)兵部,主官尚书,副职侍郎,各司郎中、员外郎,掌武官选授及地图、车马、甲械之政,下设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四司。(5)刑部,主官尚书,副职侍郎,各司郎中、员外郎,掌司法行政和重大案件的审判,下设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四司。(6)工部,主官尚书,副职侍郎,各司郎中、员外郎,掌工程营造、工匠管理、屯田、山泽等,下设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第五章
三、名词解释
1、“左官律”:汉朝官制尊右卑左,官吏降职谓之左迁,左官律定王国之官为左官,意在抑制士人到王国为官。
2、“侨州郡县制”: 东晋南朝时一种特殊的地方行政建制,东晋时期,中原战乱不已,大量北方人口流居迁徙到南方,东晋政权及南朝各代政权就在北方侨民较多之处,用侨民原籍的名称设立州、郡、县,称侨州、侨郡、侨县。
3、“土断”政策:即撤销侨州郡县和侨籍,让侨户和原所在地民户同样依所在地理户籍并负担赋役。
4、羁糜府州制:是唐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特殊行政单位,它与内地一般府州不同,中央政府并不对其实行直接的统治,而以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都督。
5、“四司”: 宋代的路无统一的最高机构和最高长官,而是分设四个互不统辖的平行机构,合称“四司”,各有长官统领。
6、通判:通判是一很特殊的官职,既非副知州,也不是知州的下属,有权和知州共同处理一州事务,各州公文只有经过知州和通判共同签署后才有效。通判还有权监察知州以下各官,西北又称之为“监州”。
7、“头下州县”: 辽朝一种特殊的地方行政组织。是由契丹皇室、外戚、大臣及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者,将其分得的或俘获的汉人、渤海人置于一地,依其所占人口多少分为投下州、投下军、投下县以至投下堡。
8、“改土归流”制:明政府用由中央任免的可以转迁的“流官”替换土官,在这些地区实行与内地相同的任官制度,这就是所谓“改土归流”制。
9、“三司”: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查使司、都指挥使司。
10、“猛安谋克制”:金朝一种特殊的军事和地方行政组织编制,原为女真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组织。“谋克”意为氏族长,“猛安”意为部落军事长。
11、“道台”: 清代为处理一省事务之便,沿袭明制,一省分几道,由布政使派出的称分守道,由按察使派出的称分巡道。还设各种无地域区划的专职道员,各道统称为“道台”。
12、“土司制度”: 设有军事系统的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等和行政系统的土府(州)县,各类长官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职位世袭,统称为“土官”。
13、“达鲁花赤”:元朝在路、府、州、县又设一掌实权的“达鲁花赤”(蒙古语,意为保民官、监临官),由蒙古人担任,掌管实际权力并监督地方行政长官。
14、行省:全称行中书省,为元地方最高行政组织。
15、保甲法:在县以下设都保、大保、保三级。以十家为一保,置保长;五保为一大保,设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设都保正。户有二丁者,抽一人为保丁,农闲时习武,夜时轮换值班巡查,以保地方秩序的稳定。甲则为征收赋税方便而设,以税户三十家为一甲,南宋时甲成为保下的最基层组织。
16、节度使:唐前期在边郡置(大)都督府,这些都督府所领地区也称“道”。高宗永微以后,都督带使持节,始称为节度使
17、六曹参军事:即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田、司法、司土各曹参军事。
18、什伍组织: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乡里组织最基层是什伍组织,什主十家,伍主五家,分别设什长、伍长,各负其责。百家为-里,设里魁。
19、西域都护:汉武帝以后在今新疆和中亚一些地区设西域都护为西域最高行政长官,地位也相当于郡守一级。
20、三辅郡:汉代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分治京师地区,地位禄秩与九卿相同,可与九卿一起参预朝政。
21、辟除:亦称“辟”、“辟召”。汉代高级官员任用属官的高度。辟,征召;除,授官之意。
22、“二千石”:汉代官员俸禄给俸米,以俸米多少而定等,郡守为二千石,故名。
23、“推恩法”:前一二七年,汉武帝行推恩法,允许国王分城邑给自己的子弟,从此大王国分成许多小王国和侯国。
24、“削藩”:汉景帝时,晁错为相。晁错认为,诸国太强大威胁王室,应当抓住郡国之过绳之以法,并建议景帝用削夺国土作为惩罚。这样既能逐步减弱其势力,又能逐渐加强皇权安定国家。
25、“七国之乱”:是由于汉初实行分封制而造成的汉代各郡国割据势力的叛乱问题。
26、郡国制:西汉初期地方行政体制是郡国制,即分封的王国与郡县并存。
四、简答题
1、简述西汉政府解决王国问题的举措及其效果。
答:汉景帝时实行“削藩”,随后发生“七国之乱”,平定七国之乱后,景帝采取剥夺王国实权之法,令诸侯王不得亲自治理国政,改丞相为“相”,裁去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等官,王国的主要关于均由中央任免。武帝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继续推行削弱王国势力的“推恩法”,王国土地日以缩小,又作“左官律”,汉朝官制尊右卑左,官吏降职谓之左迁,左官律定王国之官为左官,意在抑制士人到王国为官,经过这一系列措施,武帝后的王国虽名义尚存,实际建制已与郡县相差不多了。
2、简述秦郡县的组织架构及其职官配置。
答:在全国置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一郡)。以守、尉、监类从中央的三公,郡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郡尉掌军事,郡监(全称监御史)掌监察,下设丞、门下主簿。边地的郡有的不设郡守,以郡尉行郡守之事。郡辖若干县,万户以上县的长官称令,万户以下为长。下设县尉掌治安,县丞领日常工作。县以下的基层组织为乡、亭、里三级。乡置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诉讼、赋税;游缴掌治安。亭设亭长负责逐捕盗贼。里设里正。
3、东晋南朝政府是怎么解决侨州郡县问题的?
答:推行“土断”政策,即撤销侨州郡县和侨籍,让侨户和原所在地民户同样依所在地理户籍并负担赋役,从东晋成帝到南朝陈文帝这二百余年的时间里,曾进行过九次“土断”,使侨州郡县逐步废止。
4、简述清代总督与巡抚的工作对应关系。
答:总督为从一品,由于直隶省靠近京师,地位重要,一般以直隶总督为各省总督之领袖,至于其他因特殊事务专设的总督如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则非地方行政长官系列。巡抚总管一省,为正二品官,虽品级、地位略低于总督,但并非总督付职,实际地位平行,不受总督节制。
5、简述汉初郡国制的组织架构及其职官配置。
答:汉初有异始王国七个,高祖即帝位后,用数年时间依次翦灭了异姓诸王,随之又封同姓子弟为王,即所谓同姓王国,这些王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王国拥有行政、军事独立权,自统郡县,宫室百官,制同京师,分置太傅、丞相、御史大夫等,除太傅、丞相由中央任命外,御史大夫以下皆由王国自命。
6、清代的“道”与唐代的“道”有什么不同?
答:唐代道(藩镇)成为州(府)之上的实际最高地方行政机构,“道”在唐前期即已存在,唐太宗曾分全国为十道(玄宗时增至十五道),这种道是监察区而非行政区,中央政府定期派京城官充任各道的按察使(后改称采访处置使、观察处置使)巡视监察地方州县,安史乱后成为地方最高建制的“道”则是从唐前期都督府发展而来的,专指节度使所领的道。唐前期在边郡置(大)都督府,这些都督府所领地区也称“道”。清代为处理一省事务之便,沿袭明制,一省分几道,由布政使派出的称分守道,由按察使派出的称分巡道。乾隆以后,俱成为地方实官,事实上道成了省与府之间的行政机构。
7、明代是怎样解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问题的。
答案要点: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则推行“土司制度”。设有军事系统的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等和行政系统的土府(州)县,各类长官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职位世袭,统称为“土官”,后来明政府逐渐用由中央任免的可以转迁的“流官”替换土官,在这些地区实行与内地相同的任官制度,这就是所谓“改土归流”制。
8、简述宋代知府、知州与通判的工作对应关系。
答:路以上的地方机构为州(府、军、监),直属朝廷。长官为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因属差遣官,按例带京朝官衔。知州(全称“权知某州军州事”),知府均用文人担任。一般地区设州;都城,要地或皇帝即位前居住过或任过职的州称府,地位略高于一般的州;军多设在军事要地或偏远之地;监多设在矿区。知州之外,另设通判(全称“通判州军事”)一至二人,通判是一很特殊的官职,既非副知州,也不是知州的下属,有权和知州共同处理一州事务,各州公文只有经过知州和通判共同签署后才有效。通判还有权监察知州以下各官,西北又称之为“监州”。
五、论述题
1、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建制的演变线索及其规律。
答案要点: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建制的基本结构是郡县制度。这种制度在春秋时已萌生,至战国时期确立为以郡统县的地方二级行政单位。秦统一全国后,沿袭战国之制,“分天下为郡县”,在全国置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一郡)。以守、尉、监类从中央的三公。西汉初期地方行政体制是郡国制,即分封的王国与郡县并存。东汉后期,地方机构发生重大变化,郡县二级制为州郡县三级制所取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皇权衰微,地方权重。地方建制沿东汉后期的制度,为州、郡、县三级。这一时期的州刺史(牧)权力很大,拥有军政大权。隋唐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大致线索是,隋和唐前期是州(府)、县二级制,安史之乱以后是道、州(府)、县三级制。宋代地方行政建制承袭唐后期的制度,也分为三级制,即路(北宋初也称“道”)、州(府、军、监)、县。辽地方建制仿唐制为道、州(府)、县三级,全国分五道,即东京、上京、中京、南京、西京。金代地方行政组织与辽相似,为路、府(州)、县三级制。金亦有五京。元代的地方行政组织为省、路、府(州)、县四级制。明代地方行政制度较前朝多有厘革,地方建置分为省、府(州)、县三级。清代的地方行政制度错综复杂,地方官制一同于中央呈事权不一,职限难分的特点。地方行政机构一般认为是省、府(州)、县三级制,也有分为省、道、府(州)、县四级制的。
2、论述汉代州一级最高地方行政机构的形成过程。
答案要点:东汉末年,在镇压黄中起义过程中,改刺史为牧,州牧典兵成为制度。至此,正式形成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州牧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刺史(牧)对僚属有自行征辟权。由此,州刺史(牧)成为一州拥有行政权、军权和用人权的实权人物,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开魏晋南北朝地方权重、中央权削的先河。
3、论唐代“藩镇”(道)的形成过程及其社会影响。
答案要点:安史之乱后,唐代地方建制发生重大变化,正式形成道、州(府)、县三级制。道(藩镇)成为州(府)之上的实际最高地方行政机构,“道”在唐前期即已存在,这种道是监察区而非行政区,安史乱后成为地方最高建制的“道”则是从唐前期都督府发展而来的,专指节度使所领的道。安史乱后,唐朝在内地也实行节度使制,这些节度使虽名义上为差遣性的使职(节度使都带京宦和御史大夫衔),但实际已成为统领一道军政、民政、财政、司法大权的最高行政长官。因此,道成为州之上的实际最高行政机构。节度使以下有时置节度副使,节度使的属官僚佐有文武两套系统。在唐代后期,这种节度使掌地方实权的地方建制导致了中央集权制的破坏,形成所谓“无地不藩,无藩不乱”的政局混乱局面,这种藩镇割据称雄的状态一直延续到五代,到北宋时局面才为之改观。
4、论清代省级机构的组织架构及职官配置。
答案要点:作为地方最高政权的省,清前期定为十八个。总督和巡抚为省级最高军政长官。省级机构在总督、巡抚之下袭明制,以布政使司管理一省民政和财政。清代为处理一省事务之便,沿袭明制,一省分几道,由布政使派出的称分守道,由按察使派出的称分巡道。清朝在边疆地区设置特殊的机构,即在盛京、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五地区设将军管辖,所辖地区相当于省一级区划。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宣慰使司、长官司、土知府、土知州。
5、论述宋代“路”一级地方建制的特点及其组织架构。
答案要点:宋代的路无统一的最高机构和最高长官,而是分设四个互不统辖的平行机构,合称“四司”,各有长官统领。即安抚使司。长官为安抚使,如以二品以上大臣充任,则称安抚大使。安抚使一般由文臣担任,主掌一路军政,也兼管民政,俗称“帅臣”,下设有参政官、参谋官、干办公事、准备差使、准备将领等。转运使司,掌一路之财赋,兼管监察。长官称运转使,通常每路设二人,其下有转运付使、转运判官等。转运使俗称“漕臣”。提点刑狱、长官为提点刑狱。掌管一路司法,兼领监察,俗称“宪臣”,其属官有检法官、干办公事官等。
提举常平司,长官为提举常平,掌管一路的常平仓救济、免役、市易、农田水利事业等,兼领监察,俗称“仓臣”。
以上四司为路一级平行机构,宪、漕、仓三司因兼管监察,又称“监司”。此外,还有一些因事设置的提举司,如提举市舶司、提举学事司、提举茶盐司等,还有发运使司、制置使司等,因非定制。
6、论述元代“行省”的建立及其意义。
答案要点:行省(全称行中书省),为元地方最高行政组织。除由中央中书省直接管辖的“腹里”(包括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北部及内蒙中部东部)和宣政院统辖的吐蕃外,全国共分为十一个行省。以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为长官,与中书省设置大致相同、权力极大,一省军政、民政无所不统。行省制的实行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对明清影响很大。
7、论述中国古代乡里基层组织建制的基本线索。
答案要点:隋代县以下置乡里组织,以五百里为一乡,乡设乡正一人,百里为一里,里置里正一人。唐代县以下的基层组织为乡、里、保、邻,四户为邻、五邻为保,设保长;百里为里,设里正(京城、州、县城内称坊,郊外称村,各有坊正、村正);五里为乡,设“耆老”一人宋代县以下的乡里组织,宋代变易较大,紊乱复杂,大致县下为乡,乡下有里(城厢为坊),里下有户。元代县以下的基层组织为村社、里甲组织,每二十家为一甲,设甲主,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五十家为一社,设社长,由汉人担任,由蒙古提点官行监督三叔。明代县以下的基层组织前期为里甲组织,后改为保甲组织。里甲组织系统为,一百一十户为里,里长有十人,推举了粮多者担任,轮流充任,十年一轮,其余百户编为一甲,十户一甲,设甲长一人。里、甲长掌里甲户口编制。征发赋役和维持地方秩序,这是农村地区的基层编制,城区则设坊,城郊设厢,保甲组织系统为保、甲、牌三级,十户为一牌,设牌头;十牌为一甲,设甲长;十甲为一保,设保长。清代县以下的基层组织袭明制为保甲制,编制与明保甲相同。
第六章
三、名词解释
1、“三司推事”:唐代的司法审判程序严格,一般情况下,三大执法系统各自负责本部门事务,遇到特别重大案件,则由三个部门的长官即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和御史中丞共同审理,称作“三司推事”。
2、“小三司”:唐代的一种特别法庭,即由门下省的给事中、中书省的中书舍人和御史充任“小三司”,负责申冤的诉讼案件的审理。
3、“制勘院”:宋代由皇帝直接指定的特别法官组成的机构。
4、“推勘院”:宋代由中书省指定的的特别法官组成的机构。
5、“三司会审”:元朝凡重大案件由联合审判组织“三法司”指刑部,督察院和大理寺,三法司审理。
6、“九卿会审”:清朝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这“三法司”和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组成,来审理和决定重大案件和死刑判决。
7、《唐律疏义》: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为完备的法律法典之一。在中国法制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开皇律》,是一部以刑法为主,也包括民事、婚姻、继承、行政以及诉讼法在内的综合性法典。
8、《法经》: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率先变法,集各国法律之大成,制定成《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的成文法。分《盗》、《贼》、《囚》、《捕》、《杂》、《具》六篇。
9、《九章律》:汉高祖建国后,丞相萧何在《秦律》基础上制定汉法,新增《户律》、《兴律》、《厩律》,合为九章,称《九章律》(通称“汉律九章”)。
四、简答题
1、宋代的审判院是一个什么机构?
答:审判院是太宗时新设立的司法机构。设知院事1人,详议官6人。负责详议由大理寺审判并经刑部复核的案件,案件详议后由审判院呈皇帝最后裁决。元丰改制后,这一机构被撤销。
2、明代司法制度特点概述。
答:(1)刑部取代大理寺成为审判机关,大理寺专掌案件复核。(2)重特大案件的“三司会审”和 “九卿圆审制”。(3)地方省一级设专门掌管一省司法的提刑按察使司。(4)特务组织“厂卫”直接插手与行使审判权。
3、简述元朝法律的基本特点。
答:(1)明显的民族不平等性。(2)僧侣不受普通法律制约,由专门的审理机构负责审理。(3)军人单独立籍,军人犯法归枢密院审理。军户犯罪一般由专门的管军官审理。
4、律、令、格、式解析。
答:律主要指刑法,其中也包括民事法、诉讼法和婚姻法等,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令指国家组织制度方面的规定;格指皇帝临时颁布的国家机关必须遵守的各种敕令;式指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序和活动细则,具有行政法规的性质。
5、概述秦汉时期的司法制度与司法审判程序。
答:秦代九卿中,廷尉为中央掌司法的最高官员,其司法机构也称廷尉。秦时已形成从地方到中央的司法审理程序系统,地方基层的民事诉讼案件先由乡官啬夫受理,不能解决则上交县,县不能决送郡,郡不能决送中央廷尉,最后由廷尉审理后报呈皇帝裁决。
汉代的司法制度中,皇帝拥有最高司法审判权,对重大案件有最后复审裁决权,大赦与特赦权也归皇帝掌握,中央司法机关沿秦制仍为廷尉,廷尉为中央最司法官,负责审理皇帝下达的案件。汉代的司法审判基本采用刑讯逼供制度,一般刑事案件地方一级司法机关可自行处理,死刑和重大疑难案件则需上报廷尉处理,并经皇帝批准,司法机构和司法官员的活动也要受监察机构和监察官的监督。
五、论述题
1、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基本特点。
答案要点:(1)“礼制为本,法为用”。即礼为目的,法为手段。礼是制定法律的准绳或者说是指导思想,法则是礼的原则和精神的外在体现。(2)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是与中国的宗法制社会和以王权为中心的集权政治相适应的。
法律集中体现维护王权制度和父权家长制的基本精神。天子是实际的最高立法人。(3)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一脉相承,有清晰可辨的发展演变的线索。(4)法律形式相对完备,自魏晋南北朝以降,法律已有律、令、格、式的分别。除总体性的法典如《唐律疏议》、《大明律》、《大清律例》等外,还有独立的行政法典,如《大唐六典》、《大明会典》、《大清会典》。
2、论隋唐至明清司法行政与司法审判机构演变的基本线索。
答案要点:隋代司法机关为刑部(初称都官)、大理寺,御史台对司法也有监督权。唐代的中央司法机关为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司法活动采取既分工又协作的办法。刑部为尚书省所辖六部之一。掌司法行政事务和复核大理寺移送的流刑以下案件和州县徒刑以上的案件,死刑疑案须送大理寺重审。长官为尚书,以侍郎为副职。宋代的司法系统,呈现紊乱难辨的特点,主要司法审判机关有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审判院,此外还有差遣性质的特别法官,开封府也有独立的司法机构,各司法部门的设官和权限,前后又多有变化。元朝的司法制度沿用汉制而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中央司法机构有宗正府、刑部、御史台,地方各级机构中,道设有提刑按察使司,路、府、州、县长官兼理司法,但实际司法权掌握在达鲁花赤手中。明朝中央司法机关为大理寺和刑部,主管监察的都察院也有一定司法权。清朝的司法制度承袭明制而有所发展,中央司法机构为大理寺。刑部和有一定司法权的都察院,刑部负责司法行政,并管理地方上诉案件,审核地方上的重大案件和京城笞杖以上案件。中央官吏违法案件也归刑部审理。但刑部仅有权决定流刑案件并须将判决送大理寺复核。都察院对刑部和大理寺的审判与复核有监督权。
3、与前朝相比,宋代地方司法机构有那些变化?
答案要点:(1)在路一级设提点刑狱司,长官为提点刑狱,负责本路所属州县案件判决的审核和每十日上报的“囚帐”。(2)在州(府)一级设司寇院(后改司理院),以司寇参军(后称司理参军)为长官,协助知州处理本州司法事务。(3)在京畿地区设立专掌司法刑狱的“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南宋称“提点京畿刑狱”)。宋代地方司法制度不仅规定州(府)。县长官兼理司法,而且还要亲自审理案件。这种规定为以后各朝所沿袭。
4、概述唐代的司法审判程序。
答案要点:(1)司法审判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三大司法机关协作推进。(2)重大案件审理的“三司推事”制。特别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三个部门的长官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和御史中丞共同审理,称作“三司推事”。(3)如遇地方重大案件不便送交中央审理的,则由中央派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和大理寺评事组成“三司使”直接到地方负责审判。(4)设立特别法庭“小三司”,负责申冤的诉讼案件的审理。(5)死刑的执行采取“五复奏”或“三复奏”制度。为培养专门的司法人才,唐代有专门的律学,置有律博士一人和学生五十人,科举中有明法科。
5、论述秦汉至明清司法审判机构的组织设置与职官配置。
答案要点:秦代九卿中,廷尉为中央掌司法的最高官员,其司法机构也称廷尉。地方基层的民事诉讼案件先由乡官啬夫受理,不能解决则上交县,县不能决送郡,郡不能决送中央廷尉,最后由廷尉审理后报呈皇帝裁决。西汉时期,相权较重,对重大案件也有过问乃至审理之权。廷尉作为直接的最高司法官。汉代的司法审判基本采用刑讯逼供制度,一般刑事案件地方一级司法机关可自行处理,死刑和重大疑难案件则需上报廷尉处理,并经皇帝批准。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三国、两晋、南朝、北魏均称廷尉(三国初曾称大理),北齐改称大理寺,北周则称秋官大司寇。隋代司法机关为刑部(初称都官)、大理寺,御史台对司法也有监督权。唐代的中央司法机关为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司法活动采取既分工又协作的办法。宋代主要司法审判机关有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审判院,此外还有差遣性质的特别法官,开封府也有独立的司法机构,元朝的司法制度沿用汉制而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中央司法机构有宗正府、刑部、御史台,地方各级机构中,道设有提刑按察使司,路、府、州、县长官兼理司法,但实际司法权掌握在达鲁花赤手中。明代刑部取代大理寺成为审判机关,大理寺专掌案件复核。刑部和大理寺并非清代最高审判机构,凡重大案件和死刑判决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这“三法司”和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组成的“九卿会审”来审理和决定,最后由皇帝批准判决。三法司和九卿会审构成清代最高审判机构。第七章
三、名词解释
1、“都试”:西汉地方军队称郡国军,凡入选郡国兵均需经一定训练并考核合格,这种考核称“都试”。
2、“世袭领兵制”:在三国孙吴政权中,还有一种将领,即不但士兵世代相传,领兵的将领位置也可以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是一种保护江南世家大族利益的特殊制度。
3、部落兵制:北魏初期实行,拓跋氏部落有三十六姓,八大部,由部大人统领,凡部落成员壮年者均为士兵。
4、怯薛军:“怯薛”,蒙语,意为番直宿卫)为成吉思汗时期即已创建,由蒙古平民子弟组成的亲军组织,兵力约万人左右。
5、卫所制度:是明太祖时创立的一种新的军事制度。军队编制分卫所两级制,大体以5600人为一卫。
6、“军户”:明代卫所士兵皆自立军籍,称“军户”。军籍世袭,世代为兵,卫所士兵装备由所在地方负责治办,军队给养主要是通过军屯获得。
7、八旗制度:是一种以“以旗统人,以旗统兵”的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
8、禁旅八旗:是守卫京师的中央禁卫军,其又分两类,一类称“郎卫”为负责宫廷保卫的亲军营。另一类称“兵卫”,为守卫京师的系统。
9、绿营兵:是清朝入关后招募汉人和收编降清的汉族地主武装组成的一支军队。因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基本建制单位,故称“绿营兵”。
10、五军都督府:在军队指挥系统方面,明太祖朱元璋于1380年废大都督府,在中央设立左、中、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领京师卫所和各省都指挥使司。
11、宗周六师:周天子直接掌握控制的驻扎在京师镐京的军队。
12、“成周八师”:周天子直接掌握控制的驻扎在洛邑的军队。
13、“殷八师”:周天子直接掌握控制的驻扎于卫国的军队。(用以控制东方诸侯和殷商遗民)
四、简答题
1、什么是世兵制?简述魏晋南朝世兵制的特点。
答:世兵制是在魏晋南朝普遍推行的制度。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士兵单独立籍,实行兵民分治。二是军户代代相传,世代为兵。
2、简析汉代的南军和北军系统。
答:西汉军队分中央与地方军二大类。中央军队负责保卫京师。分南军和北军两大系统。南军由九卿之一的卫尉统领,负责守卫皇宫(驻守于未央宫宫城之内,因未央宫地处长安城内西南部,故名南军)。北军由中尉(武帝时改称执金吾)统领,负责守卫京师(驻守长安城北部,故称北军)。
3、列举唐代“府兵制”的特点。
答:第一、指挥系统完善,组织严密。第二、进一步推行兵农合一和寓兵于农,与均田制紧密结合。第三、府兵兵源充足,有明确的征选原则规定。第四,府兵配备上实行重内轻外的部署原则,以确保京师防卫。第五、兵将分离,集军权于中央。
4、解析明代“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的关系。
答: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关系是:五军都督府负责军队管理,兵部负责军官选授及奉旨调兵。每逢战事,由皇帝授意兵部委派将官担任总兵官,统领卫所军队出征,战后,总兵官归还印信,士兵回归卫所,这种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牵制及兵将分离的政策保证了军权集中于皇帝。
5、概述隋代“府兵制”的特点。
答:第一、实行兵农合一,把府兵进一步与均田制结合起来。第二、在指挥系统和组织编制上的改革。隋府兵的基本编制仍为府,但废除了以前的大柱国大将军,确立了以卫统府之制,中央设十二卫,各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
五、论述题
1、论春秋、战国时期军队和军事制度的重大变化。
答案要点:(1)兵员的急剧扩充(2)军制的改革-以征兵制取代世兵制。各国扩充军队的前提,是要改革旧的贵族世兵制为以农民为主体的普遍的征兵制、军制的改革是从改革田制和赋役制度着手,以保证兵员和军赋的来源。(3)作战方式和军种的变化-步兵和骑兵成为主要兵种,作战方式以野战和保卫战为主。(4)军队编制和军队指挥系统的改革-军政合一、兵民合一。(5)军权的集中。春秋战国时期,军权由分散逐步趋于集中,春秋时代,军队已有专职的武官系统了。秦朝一统天下,军事制度整齐划一。
2、论府兵制破坏的社会后果。
答案要点:一是中央禁军系统的地位日趋重要。
唐代中央军队分两部分,一是南衙十二卫系统统领的各京师轮番宿卫的府兵,另外则是由北衙掌握的禁军系统。唐前期的中央禁军主要有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六军,其中以左右羽林军地位最为重要,到唐后期,禁军发展到十军,其中以宦官控制的左右神策军地位最重要,各军皆置大将军。
二是募兵制的发展和藩镇势力的扩张。
随着府兵制的逐步瓦解,募兵制代之而起。随着府兵制的破坏,开元时期,节度使势力急剧膨胀成为拥兵一地,兼有行政、财政等权的地方实力人物,其发展结果最终酿至“安史之乱”。到了唐后期,藩镇势力已形成尾大不掉,“无地不藩,无藩不乱”的局面。其发展结果是五代十国又一割据分裂局面的出现。
3、论北宋时期军事制度的改革。
答案要点:(1)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手段,解除了原禁军统领和节度使的兵权,使节度使成为有名无实的“官”一类虚职。(2)改革禁军高级指挥系统,废去原禁军最高统帅“殿产都点检”这一职衔。(3)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这种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割保证了军权集中于皇帝。(4)在禁军兵力配备上,实行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方法,即把禁军中京师的驻军与各地的驻军大约各占一半。(5)为防止将领掌握军权而实行兵将分离政策。通过“更戍法”,对禁军采取定期轮换的办法。也直接造成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不强。(6)“守内虚外”的战略部署。宋统治者认为:兵变和民变是心腹之患,辽、西夏、金的侵扰不过是肘腋之患。由此造成宋将主要兵力集中于京师和内地,对辽、西夏、金则采取协退让的守势。(7)养兵政策。凡遇大灾荒之年,即派人到灾区大量募饥民为兵。(8)宋为防止武将权重,还普遍推行重文抑武决策,武将的社会地位较低。
4、论西魏、北周时期“府兵制”的特点。
答案要点:第一、这种兵制即仿照鲜卑部落兵制,也吸取了中原兵制的一些内容。兵源最初仅限于贵族,后扩展至六等以上的一般民户。在形式上,府兵制采用八部大人统兵的制度,设八个柱国大将军。第二,有统一的军事指挥系统和较为严格的军事编制单位。指挥系统和基本编制为驻国--大将军--开府(长官开府仪同三司)--团(仪同)--仪同府(仪同三司)。第三,府兵制在初期为兵农分离,但逐步有向兵农合一,寓兵于农发展的趋势。府兵制实际实行的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征兵与世兵相结合的制度。西魏、北周的府兵制兵源有保障,府兵不纳租庸调税、负担较轻,加以经常训练,故战斗力明显高于南朝的世兵。第八章
三、名词解释
1、南、北洋通商大臣:
是晚清两个十分重要的官职,曾长期为湘军和淮军军阀所控制。清政府在设立总理衙门时,曾在其下设三口通商大臣,驻守天津,管理天津、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三口与外国的通商事务。1870年,改三口通商大臣为北洋通商大臣,管理直隶(约今河北)、山东、奉天三省对外通商和交涉事务,兼办海防和其他洋务,通常又称为北洋大臣。依例由直隶总督兼任。
南洋通商大臣的前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设立的设立的五口通商大臣(驻广州、上海,管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对外通商和交涉事务),后隶属总理衙门,改名为南洋通商大臣,管辖东南沿海及长江沿岸各口岸,兼办海防和其他洋务,通常又称为南洋大臣,依例由两江总督兼任。
2、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于成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1861年,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是清廷第一个专门办理外交的机构。1901年,应西方列强的要求改为外务部,存在40年。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发展变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总理衙门”的职能范围也不断扩大,最终成为凌驾于六部之上的最高机构。
3、资政局:
清朝政府在预备立宪时期在中央设立的一个具有咨议性质的所谓“民意”机构。形式上规定其有权就国家宪政、财政预决算、公债税率和皇帝交议事项商讨,经议员议决后,会同国务大臣奏报皇帝决定,但实际上规定议决事项须“具奏请旨裁夺”方能确定可否,同时,清朝政府还规定:朝廷对资政院有停会或解散的权利,对议员有停议和除名权,这就使资政院咨议往往流于形式。
4、责任内阁:
预备立宪中出现的清朝最高行政机构。1911年5月成立。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为协理大臣,下设外务、民政、度支、学、陆军、海军、法、农工商、邮传、理藩10部,各设国务大臣统领,在责任内阁的13人中,满洲贵族9人,其中皇族又占7人,汉族官僚仅4人,所以又被讥称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
5、淮军:
19世纪60年代出现的清军主要武装,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创办,它在编制上大体模仿湘军,但它的买办性更强,每营多雇用外国军官为教习;淮军的装备多以洋枪洋炮为主,这也和湘军有所不同;同时,淮军将领出生知识分子的也远比湘军为少。
6、北洋水师:
是在洋务运动中期出现的一支现代海军。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1888年建成。分别有扬威、超勇、定远、镇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等主力战舰,负责山东及以北的黄海海防,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全军覆没。
四、简答题
1、简述晚清政治制度演变的阶段划分
晚清政治制度演变大体可以分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的官制改革、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4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861年的洋务新政,主要表现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南、北洋通商大臣的设立,海关总税务司和同文馆等新式学堂的产生,政治体制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第二阶段为1898年。康有为等人在变法过程中提出的改革政体和官制的方案。中国“宪政”改革的初步尝试及其失败。
第三阶段指1901-1905年的清末“新政”,表现为军制的改革与“新军的出现”、行政机构的改革与部院调整、教育制度改革与科举制度的废止。
第四阶段指1905年-1911年预备立宪时期民意机构-资政院和谘议局的形成以及“责任内阁”的设立。
2、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构?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于成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1861年,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是清廷第一个专门办理外交的机构。1901年,应西方列强的要求改为外务部,其存在40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本来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它洋务事宜的机构。总理衙门是在西方列强进逼中国,整个社会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性加深,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分化加剧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它是一个缺乏完整独立行政权的半殖民地性质的政府机构。但它也有适应当时国际交往需要,为晚清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开创先例的积极一面。
3、条列预备立宪期间的民意机构
资政院:清朝政府在预备立宪时期在中央设立的一个具有咨议性质的所谓“民意”机构。虽然形式上规定资政院有权就国家宪政、财政预决算、公债税率和皇帝交议事项商讨,经议员议决后,会同国务大臣奏报皇帝决定,但实际上规定议决事项须“具奏请旨裁夺”方能确定可否,同时,清朝政府还规定:朝廷对资政院有停会或解散的权利,对议员有停议和除名权,这就使资政院咨议往往流于形式。
谘议局:清政府在地方各省设立的类似地方议会的民意机构。议员由所在省的各州县推选产生,谘议局的职能类同中央的资政院。
4、何谓“责任内阁”?
预备立宪中出现的清朝最高行政机构。1911年5月成立。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为协理大臣,下设外务、民政、度支、学、陆军、海军、法、农工商、邮传、理藩10部,各设国务大臣统领,在责任内阁的13人中,满洲贵族9人,其中皇族又占7人,汉族官僚仅4人,所以又被讥称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
5、同文馆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学校?
洋务新政时期附属于总理衙门的专门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1862年成立。最初只设英文、法文、俄文3班,后陆续增加德文、日文及天文、算学等班。招生对象开始限于14岁以下八旗子弟,以后兼收年岁较长的满汉科举出身人员。初期学制定为3年,后改为8年。馆中教习均聘外国人,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6、简述“新军”的形成及其发展
初期有袁世凯统领的“新建陆军”7000人和两江总督张之洞在任内编练的一支2000多人的新军“自强军”。辛丑条约》 签订后,清政府进一步推行军事制度改革,在中央设练兵处,在各省设督练公所,并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以北洋新军作为中央军,以各省新军为地方军。新军以镇为基本建制单位,每镇官兵定额12512人,由步、马、炮、工、辎重等兵种组成,设统制率领。镇下分协、标、营、队、排、棚,分 由协统、标统、管带、队官、排长和正、副目率领。平时以2镇为1军,战时则根据情况,或以3镇为1军,或合数军为 1大军,由总统或军统率领。至宣统末年,新军只练成14镇,辛亥革命爆发后随之消亡。
五、论述题 晚清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分析
1、政治制度的半殖民化与半封建化。
中国政治制度的封建性依然存在,中央到地方封建官僚机构和官制体系依然存在,但随着整个社会半殖民地与半封建性的加深,中国行政主权的完整独立性遭到侵蚀,出现了诸如总理衙门、南北通商大臣和总税务司这样一些具有买办化或不完全独立的半殖民地性质的政府机构,2、政治体制“近代化”进程的开始。
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东渐”的加深,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从“洋务行政”中一系列洋务机构的出现以后开始推进;在西方先进的“宪政”思想影响下,戊戌变法中的康、粱等变法派直接提出了维新图强的宪政改革方案;20纪初的“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其部院改革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机构的设置;教育制度改革与废除科举为新型人才产生和官员选拔方式的改变提供了前提条件;资政院、谘议局和责任内阁的设立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原则,使政治体制向近代化方向推进了一步。
3、组织架构的新旧揉杂。
由于社会与政治制度的半殖民化与半封建化特征,反映到官僚机构的设置方向上必然就是新旧揉杂,所谓新中有旧、旧中有新。如洋务新政中的军机处与总理衙门,清末新政中部院的调整,在传统的六部之外增设商部、学部等等。2 戊戌变法时期的宪政改革评价
1898年的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借助西方的宪政思想和三权分立的政体设计,提出了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权的宪政改革方案,这种改革大体包括以下三点:
1、制定宪法,实行宪政
康有为主张:通过宪法的制定使君民一体受宪法约束,通过三权分立的政体,建立君主立宪的国家体制。同时,他在著名的《公车上书》具体提出了通过设置“议郎”来制约君权的议会制设想。
2、设立制度局和新的中央各部办
以制度局为统筹新政的变法机构;另外设立法律、度支、学校、农、工、商、铁路、邮政、矿务、游会、陆军和海军等12局作为中央常设各部来执行政务,地方也设立民政局等机构来对应统筹地方新政的推行。
3、裁撤冗闲机构或冗官
对通政使司、詹事府、光禄寺、鸿胪寺和大理寺等闲散机构提出撤销,一些督抚齐全的省份如湖北、广东和云南的巡抚和河东总督也在撤销之列,这些裁撤建议被光绪皇帝所接受。康有为等维新派的宪政改革虽然最终因慈禧太后的阻挠而未能实现,但仍具有推进中国政体近代化的重大意义。何谓“清末新政”?如何评价清末新政?
从1901年到1905年间,清政府先后施行包括军制改革、行政机构改革、教育制度改革与废止科举制度等一系列举措。这就是所谓“清末新政”。其中官职改革一是裁撤冗官冗衙,调整部院,如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裁詹事府、通政使司、国子监等中央闲散机构;裁河东河道总督,其事务改归河南巡抚兼办。裁云南、湖北两省巡抚,由云贵总督、湖广总督兼管。二是增设与新形势相吻合的商部、学部、巡警部等新的中央部级机构,三部加外交部,与传统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一共合为十部建制,各部长官和副长官不再以尚书和侍郎相称,改称大臣和副大臣,其下设左右丞、参议和参政。三是停止捐纳制度,停止报捐实官和捐纳武职。
“清末新政”虽然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政体,但其官制改革,裁并冗官冗衙,有精简机构之效,打破了中国自隋唐沿袭下来的传统六部建置,提高了行政管理的近代化水平;其军制改革为现代军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教育制度改革与废止科举制度,开创了现代教育与现代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也为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一种客观上的推进作用。4 湘军特点评述
与八旗、绿营和传统的团练武装相比较,湘军具有以下特点:
1、招募方式上的浓厚的乡土特色。湘军以湖南人为主。在湖南人中,又以湘乡人为主,构成一种典型的地缘和血缘关系,2、以“营”为基本编制单位。湘军以营为编组单位,营以下设4哨,每一哨设8队,分别由营官、哨官和队官统领,营以上由分统和统领领导。除陆军外,另有水师和马队。
3、上下级隶属关系上的强烈私人色彩,特别是将领的隶属关系,多以亲友、师生等私人情谊来维系。不但如此,湘军还采用层层对应的拣选方法,营官由统领挑选,哨官由营官挑选,队官由哨官挑选,兵勇由队官挑选,这种强烈的私人隶属关系使主官听命于曾国藩,各级层层相属,宜于指挥。但同时也造成私家兵的弊端,容易导致兵权下移。
4、各级将领多由知识分子组成。湘军将领都为科甲正途出身士大夫构成,擅长思想控制且多有济世之才,5、筹饷方式以自筹为主。主要有捐输、饷盐、厘金、协饷、提取关税、收取杂捐等形式,同时还往往倚靠战争中的劫掠。
第三篇:中国政治制度史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国古代前国家时期和一些少数民族政治组织的最普遍的形式 是(酋邦)。酋邦)酋邦
2、早期国家起源的模式有(氏族模式)和(酋邦模式)两种。氏族模式)酋邦模式)氏族模式 酋邦模式
3、最高权力的称谓,夏代称(后),商代称(王)。后 王
4、中国早期政治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巫术)和(政权)的结合。巫术)政权)巫术
5、夏代在王之下有少量的高级贵族组成的执行机构,有(三正)和 三正)三正(左右六人)。左右六人)左右六人
6、商代王位继承的两个原则是(“以母为贵)和(长子原则”)。“以母为贵)长子原则”
7、西周中央政府文职系统因职事不同可以分为(政务性)和(宗教性)政务性)政务性(宗教性)两类。
8、西周时期诸侯国对周王承担的义务基本上是(政治性)和(军事性)政治性)军事性 军事性)政治性 的,而在(经济方面)的义务是象征性的。经济方面)经济方面
9、(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选官 郡县制)郡县制(。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
10、职官制度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形成较为完备的(职务设计),在 职务设计)职务设计 制度层面则发展出(上计制度)。(上计制度)
11、在唐朝,皇帝的名号制度更加完备,除了名号之外,生前要加(尊号 尊号),死后要加(谥号)。谥号)尊号
12、宦官在唐以后称(太监),宦官制度是(后宫制度)的派生物。太监)后宫制度)太监 后宫制度
13、明代宦官的组织系统是(二十四衙门),而(掌印太监)和秉笔 二十四衙门)掌印太监)二十四衙门 太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脑。
14、西周时期存在两个职官系统,一是负责处理国家事务的(外朝 外朝 官系统)宫廷系统)官系统),二是负责王室事务的(宫廷系统)。
15、作为正式机构,宰相制度出现于(春秋),当时被人们称为“(执 春秋)春秋(。政)”或“相”
16、西汉自武帝时起,开始出现“内朝官”与“外朝官”之分;前 者最重要的是(尚书),而后者则以(宰相)为首。尚书)尚书
17、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权不断转移,东汉政归(尚书),魏晋政归 尚书)尚书 中书省,南北朝政归(门下)。门下)门下
18、为解决三省运行的不协调,唐高祖设(政事堂会议)作为议政决 政事堂会议)政事堂会议 策机构,并逐渐变成了正式的(宰相机构)。宰相机构)
19、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民政,枢密院)主军政(三司)主财政,(枢密院 三司 彼此不相统属。
20、南宋时,宰相兼领(枢密使),则民政、军政(财政)等诸权始 枢密使)财政)枢密使 并于宰相。
21、中国古代的正途选任制度,西周是(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战国是 “ 客卿制度)。(”
22、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分(常举)和(制举)(常举)制举。
23、唐代对官员品德方面的考核,以(四善” 为标准,在才能方 “四善”)面的考核以(二十七最” 为标准。“二十七最”)
24、监察机构取得独立地位是从(隋朝)开始,其机构为(御史 隋朝)隋朝。台)
25、明朝设置的监察专项事务的(巡抚)(总督)后逐渐转变成为 巡抚)总督 巡抚、总督)地方军政长官。
26、秦中央由(太尉)主理全国军政。秦实行普遍征兵制,规定 太尉 凡 17 岁至(60 岁)岁都要服兵役。
27、在军事制度上,南朝和北魏、北齐实行(世兵制)世兵制,而西魏、北周实行(府兵制)府兵制)。
28、明朝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有(刑部)刑部)大理寺)刑部,它和(大理寺)大理寺、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29、秦以后的地方基本建制为 郡县制)但西汉因分封形成了 郡(郡县制。(郡。国并行制)
30、清朝的一省主管为(巡抚)巡抚)总督)巡抚,地方最高级别的官员是(总督)总督。31、19 世纪初,中国精英界出现了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为 代表的(经世派),他们提出的(“向西方学习”)的课题,预示了 经世派 “向西方学习”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任务 的目的。
32、洋务运动的核心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富国强兵”(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以达到(富国强兵” 33、1895 年的(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它是一 公车上书)公车上书 场将矛头指向的政治体制的改良运动,而 1898 年的(百日维新)是 百日维新)百日维新 这场运动的高潮阶段。
34、清政府政治制度开始调整的标志是 1844 年设置的 通商大臣)(通商大臣,通商大臣)它实际上是代表清政府办理(对外交往)的官职。对外交往)35、1859 年清政府设置了(总税务司)总税务司,但最重要职务一直以来 为英国人所垄断,尤其是(赫德),在位 45 年,成为西方列强特 别是英国在华的代理人。
36、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的开始的是(同文馆)等学校的设立; 同文馆)同文馆 标志着我国近代陆军诞生的是(新军)的组建。新军)
37、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组织(谋略处)谋略处)谋略处,暂时作为军政府的决 策机构,并宣布:改国号为“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 ”
38、辛亥革命后颁布的第一个带有宪法性质的文献是《鄂州约法》 《鄂州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根本大法是(临时约法 》 《 临时政府组织大(临时约法》 《临时政府组织大 《临时约法)《。纲》 39、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由上海抵达南京,宣誓就任(临时 临时 大总统),至此,中华民国)正式诞生。(大总统)
40、袁世凯上台后,对国家机构进行了的改组,以(政事堂)为 政事堂 国家最高行政枢要机构,从而使内阁制改为变相(总统制)。总统制)。
二、多项选择题
1、人类从蒙昧时代走向文明社会两个初级的政治组织是群队、部 群队 落。
2、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一般是指燧人、伏羲、神农 燧人 神农。
3、徐旭生将传说时期中国境内的存在的部落集团划分为华夏集 华夏集 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 等三大集团。
4、商代的“诸侯”对王室承担朝觐、纳贡、兵役等义务。朝觐、纳贡、兵役 朝觐
5、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支柱是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宗法制
6、西周的政治机构大体可以分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内廷宗 决策机构 决策机 教与文职机构、宫廷机构 教与文职机构、宫廷机构。
7、西周国家的执行机构主要是“三有司”即司土、司马、司工。司土、司马、司工 司土
8、战国时,有些国家实行五官制,五官即大谏、大田、大司马、大谏、大田、大司马、大谏 大理和大行。大理
9、战国时,司法职官地位上升,各国的司法职官主要有大理、司 大理、大理 寇、廷尉。
10、战国时的任官符信制度有玺、印、符、节。玺
11、皇帝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 皇位继承制度、后宫制度、皇位 世袭制度
12、汉代有女御长、宫长、宫中学事史、等女官以管理后宫,形成 女御长、宫长、宫中学事史、女御长 女官制度。
13、在中国历史上,外戚干政最为严重的是西汉、东汉、唐 等朝 西汉、东汉、西汉 代。
14、从中国历史上看,宦官乱政,以 东汉、唐、明朝为最。东汉、15、明朝的司礼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席衙门,它具有批阅奏本、批阅奏本、批阅奏本 传宣旨意 的权力。
16、明代的宦官领导一个全国性的特务机构,其系统有锦衣卫、锦衣卫 东厂、西厂 东厂、西厂。
17、东汉成帝时的“三公”为大司空、大司马、丞相。大司空、大司马、丞相 大司空
18、三国时的“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太尉、司徒、司空 太尉
19、隋唐时掌握国家重要权力的机构,即所谓的“三省”是尚书省、尚书省、尚书省 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20、隋朝皇帝以下设“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 太师、太师 太傅、太保,他们并无实 权。
21、古代委任官员的形式有(册授、制授、敕授、旨授)等。册授、制授、敕授、旨授)册授
22、汉代对官员的惩罚一般有(降薪、贬职、免官)等。降薪、贬职、免官)降薪
23、古代表示职官等级的名号有(品、阶、勋、爵)品。
24、秦朝并称“三公”的是(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5、唐朝遇重大疑难案件,由(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大理寺卿 共同审理,谓之“三司推事”。
26、宋朝御史台机构由(台院、殿院、察院)构成。台院、殿院、台院
27、宋朝的军事权由(枢密院、三衙、兵部)分掌。枢密院、三衙、兵部)枢密院
28、隋唐宋的中央司法机构有(大理寺、刑部、御史台)构成。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大理寺
29、明朝掌一省军政民的是合称“三司”的(布政使司、提刑按察 布政使司、布政使司 使司、都指挥使司)。使司、都指挥使司)
30、清朝的地方行政建制依次为(省、府、道、县)。31、19 世纪初,中国精英界出现了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 为代 龚自珍、龚自珍 魏源、表的经世派。
32、在洋务派官僚中,属于地方官僚的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曾国藩
33、维新变法的领导人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 康有为、严复、谭嗣同。康有为
34、清朝地方势力的增长表现在 地方军事化的形成、督抚专权。地方军事化的形成、35、中国近代军队的萌芽是湘军、淮军 的组建。湘军 36、1904 年,清政府正式制定新军制,新军分常备军、续备军、常备军、续备军、常备军 后备军。
37、袁世凯当政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经历了内阁制、总统制、内阁制、内阁制 洪宪制 几个阶段。
38、南京临时政府时期颁布的法律法规有《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9、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 皖、直、奉 等派系。
40、国民政府的中央政制分为 军政时期、训政时期、训政时期、宪政时期 等时期。
三、辨析题
1、政教合一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权力结构模式。
答:正确。王权虽 政教合一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权力结构模式。然主要是由战争发育起来的,但它在形成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 从传统文化中为自身寻找合理的支撑点,酋长借助巫术来统治 部落的方式被继承下来,巫术或巫教也就成为王权所发现的第 一个“合作伙伴”。王权以政治整合达成了对巫术的整合,又 以整合起来的巫术帮助其实现更稳固的政治整合,于是,政教 合一的权力结构形态随着中国文明的起源而形成了,这也成为 中国早期政治的最主要的特征。
2、分封制是西周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
答:正确。周公所开创的 分封制是西周政权的基本体制形式。封建诸侯以强化周王室对各地控制的政策,在周公以后已经成 为西周最根本的各级政权营建形式。各诸侯国也纷纷仿照王室 分封的方法在自己的国内实施低一级的分封,并以此作为强化 自己对分国各地控制的有效手段,于是分封在西周便呈现出多 极化的特征,成为由中央到地方,甚至基层的各级政权的基本 体制形式。皇位的世袭制对政治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3、皇位的世袭制对政治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答:错。世袭制的实 施有助于避免因对皇权的激烈争夺而引发的政治**。但是世 袭制对政治稳定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尽管已将皇位合法的继 承人局限于皇帝家族内部,但仍无法避免皇族内部的争斗。中 国古代各朝各代,皇族内部的与异姓野心家合谋夺嫡争储的各 种斗争一直没有停息过,而这正是皇权的专制性质所决定的。魏晋南北朝的三省制对以后官僚体制有重大影响。
4、魏晋南北朝的三省制对以后官僚体制有重大影响。
答:正确。它标志着宰相权力已为三省分掌,秦汉时期的独相制已为群相 制所代替,它的产生是君权与相权之间长期互动的结果。尽管 三省制于南北朝时已共掌相权,但彼此之间的责任分工尚不明 晰,作为国家主要决策和执行体制,其运行尚有许多需要完善 之处。
5、九品中正制为科举制所取代,是由它的日益暴露的弊端而造成 九品中正制为科举制所取代的。
答:正确。西晋时,派到各地的中正已完全为士族所控制,门 第成为入仕的首要条件,遂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 说法。到东晋时,九品中正制进一步于门阀制度相结合,门第已成 为国家选官的唯一标准,国家的选管及任用制度,就失去了社会激 励作用。到南北朝后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业已暴露无遗,到隋唐 时期逐渐为科举制所替代。唐朝遇有重大案件由御史台会同中书省 门下省共同审理,有重大案件由御史台会同中书省、6、唐朝遇有重大案件由御史台会同中书省、门下省共同审理。
答:错误。唐代遇有重大案件,由御史台会 之“三司推事” 三司推事” 同中书省、门下省审讯,谓之“三司受事”。而若有重大疑难 案件,则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谓之 “三司推事”。
7、19 世纪40 至 60 年代,整个中国精英社会已经形成了真正的 年代,民族危亡感。民族危亡感。
答:错。经世派首次提出的向西方学习的课题,预示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任务。但他们的思想和观念还 未能在社会上层和高层引起足够的影响,更未能引起在鸦片战 争失败后的清政府的重视。1840 年至 1860 年的整个中国精 就 英社会来说,尚未形成真正的民族危亡感。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典型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8、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典型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答:错。南 京临时政府是一个突出总统权力的不完全的三权分立的民主 共和政体。一般三权分立的国家总统行使政权,但临时政府总 统的权力实际上兼有司法权,总统的权限超出了行政系统。南 京临时政府并没有独立的司法机构。
四、简答题
1、现代西方学者认为国家的特征有哪些?
答: 现代西方学者认为国家的特征有哪些?
(1)出现了一个中 央政治权力的中心。
(2)出现保证这一最高权力中心存在的行 政、司法、军事组织的,包括诸如官吏、监狱、法庭、军队等。
(3)出现为维持这一权力中心及其各种机构存在和运行的税 收制度。(4)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阶级分化。
(5)形成了有一 定针对性的固定领土区域的观念。
(6)已经形成了支持最高权 力中心存在和运行的国军爱意识形态。
2、传说时代的政治组织的基本特色有哪些?
答:传说时代的政治 传说时代的政治组织的基本特色有哪些? 组织的基本特色是:
(1)人群以氏族和部落为单位,构成了孙 氏族—子氏族—宗主氏族—联合体的金字塔式的政治组织结 构形式;
(2)他们分布在广阔的地域范围内,但却已经实现了 有效的联合;
(3)血缘氏族组织构成了政治性组织的基础,而 政治组织由肯定血缘关系和血统优势。血统优势不仅使某些氏 族在其所统辖的族群中成为当然领袖,而且还使他们有可能成 为联合体的最高领导者。
3、为什么说商代王权合法性观念完全是巫术思想的产物?
答:首先,从都城的选择上来看,商人灭夏不久就在夏人控制中心建都,其主要理由之一就是夏王朝的活动中心地处河南偏西一 带,在古人眼中正是“天下之中”,先天就有神圣的意味。其 次,商王通过对青铜器的独占实现对巫术的垄断,并以此为王 权赢得普遍认可的合法效力。再次,以对巫术的独占实现对政 治权力的垄断这一传统,在商代时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和完善。
4、宋朝统治者是怎样强化中央集权的?
答:(1)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弊端,将强化中央集权作为基本国策。
(2)根据宰相赵普的建议,赵匡胤将地方军权、政权、财权、司法权全部收归中央,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而中央之权又全 部集中于皇帝手中。
(3)宋将各级文臣武将的事权加以分割,设立枢密院掌管军事,三司使掌管财政,考课院和审官院等负 责对官员的考核与监督,而宰相权力则被分割限制。
5、明朝政治制度的最显著特点有哪些?
答:明朝政治制度最显著 的特点是:
(1)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
(2)在皇帝 与各具体执行部门之间,宰相这一中间机构被撤消,决策机构 与职能部门之间直接联系;(3)皇帝之下,行政、军事、监察 三个机关分别独立,互不统属,相互制约。
6、汉代察举和征辟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答:首先,将国家职官的推荐权及部分录用权交给了 各部门主管,特别是交给了地方州郡主管,说明两汉时各部门 及地方还保留相当大的权力,中央集权的政府体制在其草创时 期,尚未能建立起与这一体制相适应的职官录用机制。其次,不论是征辟还是察举,考察标准都是面察和行为道德的考察,文字考试居于次要的位置,这反映两汉的官员选任尚带有相当 的随意性。
7、汉武帝时监察机构的设置出现了哪些变化 汉武帝时监察机构的设置出现了哪些变化?
答:(1)开始重用 内朝官,监察权力逐渐转移到内朝尚书令手中。(2)于丞相府 设置丞相司直,秩位与御史大夫相同,(3)设置司隶校尉,其 权势逐渐显赫。
8、我国古代司法制度最根本的特征和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皇帝作为国家权力的拥有者,既掌握着最高的立法权,又是国 家“最高法院”的唯一法官,还是国家“最高检察院”的唯一 检察官,这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最根本的特征。
(2)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逐渐发展起来了一套专职的审判机构,但都从属于行 政机构,各级的行政主官同时承担着地方各级法院的“院长”、检察院的“检察长”。警察局的“局长”或“探长”,以行政权 兼领司法权是我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基本特点。
9、简述早期改良主义者的思想主张及其局限性。
答:(1)改良主义者清楚地发现了引进的西方现代技术和工业与中国传统社 会和政治制度之间的冲突,也意识到这是洋务运动本身所存在的根 本性误区。
(2)他们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改变腐朽落后的封建专 制制度,明确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制的纲领性主张,并极力鼓吹设 立议院,且对议院制度实现了由一般性的赞赏到提出具体方案的转 变。
(3)但是,绝大多数早期改良主义者在主张改革封建专制制度 的同时,却对旧制度的思想信仰基础——儒学大肆捍卫,这反映了 改良思想对传统的妥协性。
10、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改革措施有哪些特点?
答:(1)改革的保守色彩相当浓重,很难满足社会各个层次的要求;(2)改革 过多地考虑了满族贵族的利益,对减缓日益加剧的满汉矛盾并无直 接的作用;
(3)这些改革都是在社会各阶层千呼万唤、历尽艰难之 后才作出的,很难让国人相信清政府有改革的诚意,对解决清政府 日益严重的合法性危机并无多大帮助。
11.南京临时政府体制的特点及其意义是什么?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制主要是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两部分。其特点有:
(1)是革命派、立宪派与具有自由倾向的地方官僚参加的三派联合政权,其主要领 导权控制在革命派手中。
(2)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突出总统权力的 不完全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临时总统的权力实际上兼有司 法权,总统的权限超出了行政系统。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组织形 式,否定了 2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第一次由专权走向分权,标志着社会形态的转变和国家体制的根 本变革。
五、论述题
1、试述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及其后果。
答:(1)从分封的布局结构 上看,有明显的战略考虑。
(2)从分封的对象来看,受封的主 体是周王室贵族。
(3)从分封的人口结构形式上来看,大多数 的分国都采取了周族连同其盟友、被征服的商人和土著三者结 合的人口组合方式,因而分封造成了有史以来最大一次移民活 动,从而带来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民族重组与融合。结果: 首先是周族的由西向东的大迁徙。其次是原居住于中部的殷人 向周边地区的大扩散。最终的结果是促使新的地方性文化的形 成——封建制以政治强力迅速打破当时各民族间的壁垒,使其 在长江以北的广阔地域内逐渐融合,终于在数百年后形成了不 同于周边野蛮民族的华夏族。
2、试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体制转型的局限性及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中国传统社 会的基本制度和文化样式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仅就政治层 面来说,转型主要表现在层层分封为主要特征的分权体制逐渐 为中央集权所取代,传统的分封制退居到次要的地位,郡县制 成为主要的制度形态,凝固不变的“世卿世禄”制让位于流动 性很强的选官制,政治制度的许多细节上也都出现了相应的调 整和变化。由于中央集权代替了分封制下的分权体制,为君主 个人权力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提供了制度基础。中央集权下的 君主专制主义使君主个人的垄断利益不仅完全地凌驾于社会 之上,而且还凌驾于君主家族和贵族集体利益之上。上述政治 转型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文官制度的成熟等技术角度来 看,存在着显著的进展。局限性: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转型是 在中国既定传统所允许的范围内的一次重要转变,但它没有改 变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形态,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精神发 生根本改变,君主制仍然是基本体制形式,不受限制的专制权 力仍然是国家权力的基本特征。
3、为什么说皇权时典型的全能型权力?
答:首先,皇权可以干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事务,社会各个领域在皇权面前均没有自 主性,皇帝一直保持着对社会的超经济强制权力。其次,作为政治 性权威,皇帝还被看作是意识形态领袖,有权对思想文化活动进行 干预。再次,从现代政治学理念上看,皇帝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国 家一切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最后,皇权具有明显的个人性质,且不 受法律和任何机构制约,属于专制性权力。
4.怎样分析中国历史上宦官乱政的原因?
答:要点:作为皇帝制度 怎样分析中国历史上宦官乱政的原因 和后宫制度的派生物,宦官制度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制度相始终。尽管历朝政府对宦官参与朝政可能带来的危害都有明确的意识,也 在制度上作了种种努力,但仍无法避免宦官乱政的现象,其原因是 多方面的。首先,外朝官一般有家族和师友背景,一些势大权重的 朝臣也确实有可能夺取皇帝的权位,因而他们很难赢得皇帝的衷心 信任。其次,宦官与皇帝朝夕相处,比外朝官更有机会摸透皇帝的 禀性,投其所好,易讨得皇帝欢心,也极易与皇帝产生情感上的联 系。再次,从制度设置上看,随着历史的演变,外朝官的权力逐渐 趋向于分散,直到废除宰相,这就失去了能够于宦官相抗衡的体制力量。
5、试论隋唐创建的科举制的意义。答:首先,科举制意味着职官选任已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下,中央集权体制各系统间的协调 进一步加强。其次,统治者为重整儒学意识形态的权威,除对其本 身进行修正与创新外,还需要建立起更加稳定有力的社会激励机 制。明经等科的设置已有利于儒学的传播,更重要的是,科举制的 实施为这一机制的建立准备了制度条件。再次,科举制主要以考试 成绩为任官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世背景对职官选拔的影 响,使得许多出身下层的弟子有可能跻身官僚阶层。最后,它不仅 改变了中国古代职官队伍的成分结构,还进而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古 代社会结构。
6.试述古代赀选制所反映的本质。
答:(1)说明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事实上是十分脆弱的,它尚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财政制度,以 应付各种突发的自然或社会灾难,不得不以赀选的方式作为解决财 政困难的一种补充手段;
(2)专制性皇权在本质上追求的是自身利 益的最大化,将国家公共性权力转变为掠夺社会和垄断稀缺资源的 工具,这是它的本质所在。
7.从洋务运动出现的思想背景与意义,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意义。
答: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西方在中国影响的扩大,使清政府中的一些官僚意识到中华民族的生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 机。他们要求中国应把握变局的时机,进行某些方面的改革。首先 不要惧怕与外国人接触,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外国,只有了解外国才 能因势利导,把握时机。其次,他们主张在理解西方国家长处的同 时,尽量学习这些长处为己所有。洋务运动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意识 背景下出现的。意义: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它将鸦片战争后经世派所提出的“师长论”付诸实践,它的出现和 持续发展使得中国社会离开了既定轨道,开始了由传统而向现代化 的缓慢转型。
8.试述清政府的“新政”的原因及内容?为何“新政”不能也没有挽救清政府的危亡?
答:20 世纪初,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 军的入侵,清政府的统治已是风雨飘摇、日薄西山。一方面,国内 外反清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维新派也在海内外为变法而奔走呼号; 另一方面列强为实现其“以华制华”的目的,也极力向清政府施加 压力,促其“速行变法”以“革新”政治。在内外压力的交互作用下,清政府内部逐渐出现了力图通过改革克服危机的努力。“新政” 的内容包括:
(1)政权机构方面的改革。
(2)军事方面的改革。
(3)文化教育方面。
(4)法律方面。上述各项改革,无论是其涉及的范 围,还是实施的力度,都远远超过了戊戌变法的内容,但这些改革 并没有阻止辛亥革命的爆发,当然也没能延长清政府的统治寿命。“新政”事实上根本就缺乏改革所必须凭借的政府权威性,其最终 的流产自然是难以避免的。满清政府极不明智地扼杀了维新运动,不仅使中国失去了通过改革解决危机的可能性,也就此宣告了他自 身死期的到来。
第四篇: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试述中国古代国家权力中枢组织的变化。
(1)三代时期,以王为核心的国家组织主要分为两个系统:政务官系统,神?官系统。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在国君之下普遍设立总领全国军政事务的长官,或为相,或相、将并立,协助国君治国。
(3)秦汉时期,国家组织的主体是以皇帝为核心的“三公九卿”。
(4)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组织突出变化是三省制的初步形成,三省诸部制逐渐取代三公九卿制。
(5)隋唐时期国家组织的核心是”三省六部制”。
(6)宋元国家组织的核心由“二府制”变成一省制。
(7)明代国家组织的核心是内阁――六部制度与宦官制度。清朝国家组织的中枢是军机处、内阁。
明清地方政府与元朝地方政府相比有哪些主要变化?
(1)元代地方实行行省制,实行行省、路、府、州、县多级制,但各行省之下层级并不完全不统一。行省具有很大的权力,行省的权力集中,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2)明代地方政府的变化主要有:
一、地方行政实行省、府、县三级制,层级规范统一。省下有道,为监察区。
二、省一级权力分散,由承宣布政司、提刑按察司、都指挥使司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司法、军事行政。明中叶以后,地方设巡抚、总督,巡抚、总督的性质、职责当时还不确定,主要是监察地方官吏,但必要时也可以集中一省或数省的权力以处理地方事务,显示分散的权力又开始集中。但省级又形成三司、总督、巡抚的分权与牵制,并受到中央的严格监督。
三、地方自主权比元代减小。
(3)清朝地方政府的变化主要有:
一、地方行政区划实行省、道、府(州、厅)、县四级制。
二、省一级实行总督、巡抚二元化的领导体制,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成为督抚下属。
三、省级督抚的权力集中,并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但督、抚互相牵制、监督,又受中央的控制。
为什么说秦汉时期奠定了古代监察制度的基础?
(一)秦朝全面建立起了御史监察制度。中央监察机关称御史府,各郡设置监御史,隶属于御史府,简称郡监。在军队里设有军监。
(二)汉代在秦朝基础上,奠定了古代监察制度的基础。
(1)汉代建立了多元化的中央监察机构。分两个系统,三大组织机构:御史府(台),丞相司直,司隶校尉。
(2)监察机构独立性增强。西汉后期,御史中丞为台长,御史台实际上从行政系统分离出来。司隶校尉名义属司空,行使监察权却是独立的,与司空没有关系
(3)建立完整的地方监察制度。十三州刺史和司隶校尉的设置,表明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基本形成。郡以下的监察由郡守负责,具体执行监察职能的官员是督邮。
(4)制订了监察法规。汉初有”察辞诏凡九条” ;汉武帝制定《刺史六条》。是汉代监察制度确立的重要标志。
(5)形成监察组织之间的相互监察制度。
试析南京国民政府的五院制。
从1928年10月到1948年5月,是国民政府所谓“训政”时期,在”训政”时期军机处
清朝辅助皇帝办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一个中枢机构。雍正设立“军机处”以后,直到清末宣统三年”责任内阁”成立才最后被撤销。军机处的职能是“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主要有:负责下达谕旨的撰拟;参与官员”奏折”的处理;提供咨询,参议政事。军机处在清朝政治 1
生活中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是绝对君主制的工具。,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
五院的构成……起初,五院之上设国民政府委员会和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委员会名义上是国民政府的最高权力机关。
五院制渊源于孙中山的“权能分治”和”五权分立”学说。从政治体制上讲,五院制有其一定合理性。
但实际上成为国民党***和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工具。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转入战时体制。蒋介石任国民党总裁,兼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对于党政军一切事务,得不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形成了军事独裁体制。”权能分治”和“五权分立”名存实亡。
从1948年5月到1949年,是国民政府所谓的”宪政”时期。五院之上设立总统和副总统。总统权力广大,可提名行政院、司法院、考试院各院院长人选,对行政院重要政策进行“核可”,实际上不受宪法的约束。故政体的实质依旧是个人独裁与专制。
试述抗日民主政权的特点。
抗日民主政权,是在抗日战争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因而它除具有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特点外,还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第一,”三三制”原则。“三三制”主要是指:在抗日根据地的民意机关和政府机关的人员配备上,共产党员占1/3,他们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占1/3,他们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派占1/3,他们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政权建设上的一个创造,这样配备政权机关人员,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政权上的具体表现,它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坚持抗日战争,促进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发展。
第二,抗日民主政权是“地方性的联合政府”。抗日民主政权的地方性,是指各根据地抗日民主政府之间,彼此没有隶属关系,处于平行地位,而各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之上没有再高一级的革命政权机关。这时,国民党所掌握的中华民国政权,还是对外代表中华民国的合法政府,而抗日民主政权,则是共产党领导的在中华民国领土内的由人民当家做主的地方政权。抗日民主政权是联合政府,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人民选举的共产党人和抗日党派及无党派代表人物合作的政府。由于各革命阶级、阶层、党派,参加到抗日战争的行列,因而在政权中亦有相应的地位,共产党必须与他们合作。这种合作是以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权为前提的,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抗日民主政权方针路线的正确实施,才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民族的利益。这个联合政府实质上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形式。
古代国体经历了哪些演化阶段?
夏商:奴隶制国家阶段;
西周东周:封建领主制阶段;
秦汉――明清:地主封建制阶段:其中秦汉魏晋南北朝是其发展阶段;隋唐宋元是成熟阶段;明清是最后阶段。
先秦贵族君主制的特点有哪些?
第一个特征,是中国君主制度的基本特征。即中国君主制度诞生以来,自夏代就形成了王位在王室家族内部世代传袭的制度,并且在不断的强化和神化君权、君主的过程中,使这种世袭君主制披上合法及越来越神秘的外衣。这与古代西欧有些国家君主由诸侯选举产生确实大不相同。
第二个特征,君权受到贵族,主要是宗法贵族的限制。这种限制又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君权受到来自贵族长老的制约。第二个层面,是分封制对君权的分割。
隋唐时期国家组织模式在历史上有哪些重要影响?
(1)国家中枢机构分权制衡的原则、观念,对以后各代产生很大影响,分权的目的主要是加强皇权。
(2)国家组织机构多被后代继承。三省制在宋代有一段时间仍然实行;中书门下、枢密院(枢密使)被五代宋代继承;自隋开始的政事堂宰相议政制度延及宋代,六部是以后各朝国家主要行政职能部门。
中国古代郡县制与采邑制有何区别?
(1)郡守县令(或大夫、长)由诸侯国君直接任免。
(2)郡县长官不享有世袭的封邑,按职务领取俸禄,为中央尽守土之责。
(3)郡县长官虽有独立处理军、政、财事务的大权,但要接受中央统一指挥,接受中央的监督、考核。
唐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唐朝历史可以安史之乱为界,此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内重外轻,之后演变为内轻外重。唐前期在行政和军事方面都实行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地方州县政府长官及其僚属,都由中央直接任免。军事方面通过府兵制的实行,有效地控制了四方。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以使中央的各项政策能顺利地贯彻到地方。这使得唐朝前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表现为内重外轻的情况。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节度使又兼观察使,使藩镇成为凌驾于州之上的一级行政区划。这些节度使,与地方上的豪强地主相互勾结,各自割据一方。他们既有兵权,又掌握其割据地区内的政权,在割据地区内,练兵修城,自收租税,自定法令,自用文武官吏。节度使死后,子孙世袭,兵将拥立,唐中央政府不得不予以承认。这些说明唐朝后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内轻外重。
明清时期绝对君主制的特点是什么?
明清时期,中国专制君主制度发展到第三个时期,即绝对君主制时期。绝对君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1)君主最大限度的总揽了权力,不受任何制约。绝对君主制改变了有史以来君主通过相职管理国家的历史,君主不再仅是国家元首,而且成为国家行政首脑,直接处理行政事务。
(2)丞相制废除后出现的内阁、军机处,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参谋与助手,但从制度上看,其本身没有决策权,与汉唐宰相对一定范围内的政务拥有决策权不一样。
(3)绝对君主制虽然极大地加强了皇权,但也极大地暴露了君主制的弊端:自我调节的功能严重削弱。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隋朝创立、唐朝确立的科举制,在清末以前,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的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1)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垄断官员选拔制度的现象,为社会提供了相对平等的考试机会,以及进入国家官员队伍的可能性。
(2)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科举制的消极影响: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明清时期考试答卷的形式规定必须用八股文,这种标准化、程式化的考试形式与禁锢思想的考试内容,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淹没了人的个性,销蚀了人的创造力。它也浪费了大量人才,消磨了众多人的时光,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组织机关有何调整?
(1)建立集中党、政、军权的国防最高委员会。
(2)国民政府主席职权的变化及各部、院的调整。
(3)设立国民参政会。
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为什么不能遏止腐败?
(1)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监察院,在监察制度上做了一些些改革,形式上完善了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但实际上形同虚设,监察组织却未能承担起监察的责任,惩治贪污和腐败。
(2)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不能遏止腐败,这其中有许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国民党的腐败,因为制度是由人制定并执行的,一个腐败的群体与政府难以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纠正,监察制度并不能解决国民政府的腐败问题,问题的解决,与国体和政体的解决一样,最终只能由中国人民的革命胜利来实现。
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区政权发生了哪些变化?
解放区政权发生了变化,逐步完成了由抗日民主政府向人民民主政府的转变。
(1)专政对象和政府任务的变化。
(2)参加政府的成分发生变化。
(3)参议会向人民代表会议转化。
(4)针对管辖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了多种形式的管理体制。
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是代表工农革命人民的工农民主政权――人民民主政权。1931年11月7日至20日,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组成了领导全国苏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主席,朱德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建立全国性政权的一种尝试,为后来人民政权的建设提供了经验。
2、领主封建制
国体的一种表现形式或封建生产关系的一种发展形式。周人灭商以后,建立了领主封建制。领主制是以土地国有制为基础的,封建领主通过不完全占有劳动者人身而占有劳动者的成果;农奴在社会生产以及阶级关系中的地位,高于奴隶,低于地主制下的农民。
3、政事堂
唐初三省议事的地方。唐初,为了协调三省的关系,三省长官或宰相在门下省议政,议政之所谓之政事堂,后迁至中书省。政事堂事实上成为唐代的中枢,即决策中心。开元间,改为中书门下,成为中枢决策机构,标志三省制解体。宋代亦有政事堂,为宰相执政议政之所。
4、宗法制度
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它产生于商代,完善于西周。内容包含家族血缘关系的传续、经济与政治地位的承继规则以及祭祀制度等。宗法制度维护了贵族的权力与利益。
5、军机处
清朝辅助皇帝办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一个中枢机构。雍正设立”军机处”以后,直到清末宣统三年“责任内阁”成立才最后被撤销。军机处的职能是”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主要有:负责下达谕旨的撰拟;参与官员“奏折”的处理;提供咨询,参议政事。军机处是维护绝对君主制的工具。
6、行省制
元朝确立的地方行政制度。元朝的行省是仿照金朝的模式而建的,到元仁宗时,共设立了11个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明清时期,继续实行省制。行省制的建立,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7、世官制度
夏商周三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其基本含义是”官爵世及”。国家的官爵由贵族充任,并在这些家族内部世代相袭。这是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分配政治权利的国家制度的体现。
8、总理衙门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的专门办理洋务、涉外事务的机构。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要任务是办理外交,同时经管海防、军务、关税及其他与“洋”有关的事务。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晚清国家组织机构走向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
9、皇族内阁
清末成立的国家最高行政管理机关。1911年,清政府为应付”立宪”运动,正式成立了责任内阁,作为国家最高政府机关。但是,13名内阁成员中,满族占9名,汉族4人,其中皇族7人,因此被讥讽为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成立显示了清政府借"立宪”集权于皇室的目的。
10、城市军事管制军管会
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一些城市成立的管理机构。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城市,设立军事管制委员会,由人民解放军领导机关委任人员组成。负责镇压反革命活动,稳定、恢复社会秩序,帮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等。军管会是临时性、过渡性的措施,任务完成后,将一切权力移交当地人民政府和警备司令部,即宣布撤消。军管会对稳定新解放城市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一些城市成立的管理机构。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城市,设立军事管制委员会,由人民解放军领导机关委任人员组成。负责镇压反革命活动,稳定、恢复社会秩序,帮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等。军管会是临时性、过渡性的措施,任务完成后,将一切权力移交当地人民政府和警备司令部,即宣布撤消。军管会对稳定新解放城市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篇: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2
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
一、选择题 2
1.政治制度研究的对象是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国体与政体,其中的政体是指()A国家的本质;B国家政权组织形式;C国家的官僚制度;D国家的上层建筑
2.启建立夏朝之后,王位世袭制取代了过去的()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
3.秦朝三公九卿制中的〃三公〃,是指丞相、()和太尉
A大司马大将军;B御史大夫;C中书令;D军机大臣。
4.宋朝的宰相制度实行〃二府制〃;这二府是指中书门下和()
A枢密院;B政事堂;C都察院;D谏院
5.唐代中央机关实行三省六部制,唐玄宗后直到明清时期主持科举考试的机构是()
A吏部;B礼部;C户部;D工部
6.在科举考试中的省试合格以后的考生,还要由皇帝或者三品以上的大臣主持,在殿庭中进行策试,称为()
A乡试;B释褐试; C会试;D殿试。
7.元朝的御史台跟中书省一样,也设有派出机构,其名称是()
A肃政廉访司;B监察御史;C行御史台;D提刑按察使司。
8.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集各国法律之大成,制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称为()。
A九章律;B法经;C魏律;D秦律。
9.清朝主体的军事制度称为()。
A府兵制;B世兵制;C募兵制;D八旗制度。
10.1860年,清政府新设立了主管外交、通商和其它洋务事宜的机构,叫做()。A内务府;B总理衙门;C外务部;D通政使司
11、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君主专制的社会。下列各项中,不是君主自称的一项是()
A余一人;B寡人;C朕;D吾。
12.我国嫡长子继承制是()时候确立的。
A商朝;B西周;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
13.在唐代的三省六部中,负责审核诏令的机构是()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御史台。
14.东汉时,有一种既是监察除三公以外的中央官员的监察官,又是京师所在州的地方长官的特殊的官职。它是()。
A司隶校尉;B尚书令;C御史中丞;D谏院、15.元代中书省派驻各地处理地方行政的机构叫做(),后逐渐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组织
A州;B郡;C行中书省(简称行省);D行尚书省。
16.下列各项中,只有()是武则天改革科举制的成果
A武举;B设立常科;C设立制科;D实行誊录。
17.明朝直属皇帝管辖,专门检察六部的独立监察官叫做()。
A监察御史;B六科给事中;C都御史;D巡按御史。
18.唐宋时期掌管刑事审判的官府是()。
A刑部;B廷尉;C审刑院;D大理寺
19.宋代另设()机构,以分割宰相财政权力
A大司农;B户部;C盐铁使;D三司使
20.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的前身,当时叫做()A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C清华学堂;D南洋公学。
二、填空题
1.秦朝主管司法刑狱的官府是,在唐朝以后则为。
2.我国科举考试制度创立于时期,终结于。
3.秦汉时期郡的长官叫做,汉以后州的长官叫做。
4.元朝时的最高行政机构叫做,清朝末年在预备立宪的过程中设立的最高行政机构叫做。
5.清朝19世纪50~60年代新兴起的两支最重要的军队是和
6、我国历史上主管财政的官衙在秦朝是,在唐代以后是。
7、明代省一级行政区的官僚衙门有布政司、和。
8、皇帝的名号主要有、、和陵寝号。
9、在明代,重大案件由刑部、和共同审理,叫做三司会审。
10、宋代中央直接统领的军队叫,地方各州的军队称为。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郡县制
2.国子监
3、常科
4、唐律疏议
5、分封制
6、御史台
7、皇族内阁
8、八股取士
四、简答题
1、我国奴隶社会的官职有哪些类型?
2、宋代官制的特点有哪些?
3、宋代〃风闻弹人〃的利弊各有哪些?
4、明代法律的特点有哪些?
5、春秋战国时期官吏的来源是怎样的?
6.清代最高地方行政组织的机构与官职有哪些?
7、简述从原始社会末到清朝,中国君主制的演变过程?
8、明代监察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五、问答题
1.晚清官僚制度与教育制度有哪些变化?
2.相对于唐朝,宋朝的科举制度有些什么发展,其影响有哪些?
3.评述宋代官制的特点及其利弊?
4.评述清朝从建立到灭亡过程中军事制度的变化?
附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ABABDCBDBDBCACABDDB
二、填空题
1.廷尉、刑部
2.隋唐、清末(或1905年)
3.郡守、刺史
4.中书省、责任内阁
5.湘军、淮军
6.治粟内史(大司农)、户部
7.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
8、谥号、庙号、年号
9.都察院、大理寺
10.禁军、厢军
三、名词解释:
1.郡县制--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行政区划)的总称。春秋时期已有县、郡的设置。秦统一后分天下为36郡后增至40郡郡下设县,郡设郡守,县设县长或县令。郡县制遂遍行于全国,汉继秦制,比秦更为严整
2.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它既是国家管理机关的功能,又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功能。国子学的设立相对于“太学”而言,除了是国家传授经义的最高学府外,更多的承担了国家教育管理的职能;但同时,国子监与太学也可互称,经常用太学来指代国子监
3.常科--常科:唐朝科举的一种,通常分为常科和制举。常科是按制度定期举行的考试。开考试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又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人重视。
4.唐律疏议--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唐高宗永徽年间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成《永徽律》,鉴于当时中央、地方在审判中对法律条文理解不一,于是唐高宗召集律学通才和一些重要臣僚对《永徽律》进行逐条逐句的解释、撰《律疏》30卷,与《永徽律》合编在一起,称为《永徽律疏》。至元代后,被称为《唐律疏议》。它以刑法为主,兼及民事、婚姻、继承、行政、诉讼等等、为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综合性法典,也是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一。
5、.分封制:周朝取得全国政权以后,最高统治者“天子”为了维护统治,将部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让其在所封之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并且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
6、.御史台:是中国古代一种官署名。秦汉以御史负责监察事务。御史所居官署称御史府。隋唐五代宋金元历代沿置。是中央行政监察机关,也是中央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贞观年间,御史台设置台狱,受理特殊的诉讼案件,开始享有司法权力。
7、.皇族内阁:。1911年5月,清政府在预备立宪的过程中,裁撤旧内阁与军机处,成立责任内阁,以庆亲王奕匡为总理大臣,设外务、民政等10部。在责任内阁的13人中,满洲贵族9人,其中皇族又占了7人,汉族官僚仅4人,当时被讥称为〃皇族内阁〃。
8、.八股取士:明代科举考试采用的一种特殊文体即所谓八股文。这种文体的命题范围限于四书五经。文章的格式必须由8个部分组成。这种文章文体工整,但内容僵化,是文化专制在考试中的反映。
四、简答题
1、顾问、政务、事务、内务、宗教史职
2、宰相权力的分割;官、职、差遣不一;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官员待遇优厚。
3.利:使官员不敢过分为非作歹。
弊:百官诚惶诚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告讦之风盛行;因循守旧,迂腐无能,朋党之争
4.维护极端君主专制;特别严酷;有许多法外之法。
5.世卿世禄制依然有所表现,新的选官方法也开始出现。包括从游士、养士中选任,按军功大小赐爵选官、通过招聘和举荐选官,高级官吏自辟属官等
6.总督、巡抚、承天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提督学政
7、.原始社会:皇或帝;夏朝--战国:王;秦--清:皇帝
8、北京、南京两套监察系统;设立纠察六部的六科给事中;检校与厂卫特务组织;御史巡按地方;都察院长官巡按地方。
五、问答题
1.清末官职变化--1861年设立了适应列强需要的洋务机构--总理衙门、你洋通商大臣;1901年设外务部;清末新政中,实行行政机构改革,实行部院调整;裁汰闲官冗官、另设商部、学部、巡警部等;停止捐纳;1906年,成立责任内阁,设资政院、谘议局。教育--1862年,开办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1902年开始班新式学堂,1898年,开办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1905年,废除科举制,新式学堂快速发展起来。
2.改革--确立三级考试程序;殿试制度化;推行特奏名制度;强化科举法规,禁止公荐与行卷之风,实行封弥、誊录、复述、回避等;进士独尊;制科地位下降;
影响--官无常位,权无常势;士族退出历史舞台;文官治国;士人干政、谏政意识加强。
3、.宰相权力的分割;官、职、差遣不一;机构重叠,形成冗官,官员待遇优厚。影响:有效地防止大臣、外戚专权和地方割据,加强了皇权。但是造成官僚队伍庞大,官员因循守旧,办事效率低,财政不堪负担,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激发了阶级矛盾,是两宋积贫积弱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4、.清朝军事制度演变:八旗制--湘军、淮军的崛起--新军与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