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政治制度史(一)
一、选择题
1、一般把政体分为(君主制)和共和制两类。
2、下列不属于传统社会特征的是(社会组织为社会的核心单位)
3、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范围。(社会主义社会)
5、中国的君主制出现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
6、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
7、国内外第一部最大部头的现代方法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性著作是(《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8、中国奴隶制国家结构是一种(等级君主制)。
9、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则是建立在封建(家庭)制度基础上的一种封建专制君主制。
10、封建社会是封建(地主阶级)地主阶级执掌国家政权的时代。
11、司马迁写(《史记》)是为了“鉴往事,知来者”。
二、判断题
1、政治是对公共权利的争取与运用。(对)
2、国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管理形式。(错)
3、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是国体。(错)
4、政治制度是一国各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它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错)
5、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封建社会】的农耕社会。(对)
6、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治上是神权从属于皇权;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与儒学同处于官方正统地位。(错)
7、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政体标志着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对)
8、君主制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联系。(对)
9、传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一般走的是传统史学的治学之路,以写“信史”为原则,注重考据和实录。(对)
10、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具有强大内聚力、扩散性和凝固力的外放型社会。(错)
11、《尚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政书体的文献。(对)
三、名词解释
1、政治:政治的歧义颇多,大体可归纳为三种观点:①政治指管理国家公共事物的一种行为和活动。②政治是对公共权利的争取与运用。③政治是制定与执行政策的过程。
2、政治制度:指统治阶级(统治集团)通过对政权的控制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3、中央集权制:指的国家权力机构的联系与运作方式。即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隶属关系上,地方绝对听命于中央,中央执掌立法、司法、人事、军政、财政等方面的大权,地方受制于中央并接受中央的监督。
4、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性质:指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哪个主导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5、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
6、“十通”:是一套考辩中国历代典章制度,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军事图籍的重要工具书。“十通”系统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发展。
四、简答题
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和具体领域是什么?
答: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历代国体和政体形成、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和规律。具体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性质,中国古代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管理体制,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运行机制。
2、论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形成与运作的社会环境特点。
答:自然经济主导的农耕社会;基于血缘关系的宗法社会;儒学主导的文化专制社会; 礼教为本的伦理型社会;君主专制的皇权社会;汉文化为主导的内敛型社会;历史悠久的古文明社会;人本文化主导的泛宗教社会。
3、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意义。
答:(1)以史资治,为我国现实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服务。(2)为自身成才和志向的完成奠定基础。(3)为在中国政治制度史领域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奠定基础。
4、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概念解析。
答:传统社会又称“礼俗社会”、“共同体”或“公社”,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提出的一种与现代社会(法理社会)相对应的社会类型。它的特征是:规模小、分工简单、角色分化少、家庭为社会的核心单位、情感型的初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主体、人的行为受权威、习俗和传统制约、社会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现代社会又称“法理社会”、“工业社会”,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提出的一种与传统社会(礼俗社会)相对应的社会类型。它的特征是:规模大、分工复杂、角色分化多、社会组织为社会的核心单位,非情感型的次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主体,人的行为受制度和法律制约,社会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5、列举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弊端
答:(1)它是君主专制的工具(君为臣纲、臣事君以忠、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因此,传统社会的官僚只是君主的奴仆而非民众的公仆。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必然形成惟命是从、欺上瞒下、阿谀奉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僚主义的官场恶习及长官意志、奴性意识和官本位心态。(2)缺乏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其所受教育局限于经学、文学和史学等引经据典式的人文领域。缺乏自然科学和辨证逻辑思维的训练。(3)导致重义轻利与重利轻义的双重价值观。
6、概述梁启超和王国维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方面主要成果。
答: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中国专制政体进化史论》一文,这是用西方资产阶级进化史观研究中国历代政治演化进程的第一篇专题论文;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和《殷周制度论》则是用西方实证史学研究中国先秦政治制度史的划时代的学术成果,在这些研究成果中,王国维首创了用地下出土文物资料(甲骨文)和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史记·殷本纪等》)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这种方法对现代史学形成了重大的影响。
7、概述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末,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主要成果。
答:这一阶段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初步繁荣时期。表现:①多种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其中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最具代表性的是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②出现了一批中国政治制度的通史、断代史和专史性质的学术著作。比较重要的有:曾资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和《两汉文官制度》,杨熙时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8、谈谈政治学在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方法特点。
答:① 概念的整体性把握。② 理论的整体建构-如国体与政体,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政治制度与政治制度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政权结构与政治关系、公共权利与公共事物等等,这些对政治学来说比较常用的理论概念对历史学来说则比较生疏。③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强调从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和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的角度去把握静态的政治制度,而这正是历史学家在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方面注意不够的地方。
9、概述郭沫若、王亚南和陈寅恪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方面的标志性成果。
答: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研究中国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特点;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理论性强,主要从政治体制的角度研究中国官僚政治产生的社会基础、特点、变化及官僚主义的流弊;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用西方史学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史学方法相结合是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典范成果。
10、皇(王)权、族权和神权关系的比较。
答案要点:皇(王)权、族权和神权三位一体,联系密切。族权和神权依附于皇权,为皇权服务;皇权高于族权和教权,居绝对支配地位。
五、论述题
1、中西封建君主制异同比较。
答案要点:中国的君主制自公元前21世纪奴隶制时代的夏朝就出现了,至1912年满清帝国被推翻,其间经历了奴隶制时代的宗法等级君主制和封建社会的专制君主制,历时4300年左右的历史。而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则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从奴隶社会的宗法等级君主制直接转化过来的,它的形成、发展与演变是与封建经济、社会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相始终的。如果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政体为标志,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前后延续时间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君主专制下的中央集权制度、文官制度以及具体的行政、司法、监察和人事管理制度的完备严密可以说是相应历史时期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所无法比拟的。
欧洲的君主制是在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建立后形成的,至今不到二千年的历史;而西欧封建君主制则是在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其间经历了分散君主制、等级君主制和君主专制制三个发展阶段。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直到15世纪左右,在新兴资产阶级的拥护下才得以在英法等主要欧洲国家确立,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89年法国大革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不过二、三百年的历史。也就是说,西欧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相始终的。
2、论述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1)君主制政体一以贯之,历时久远;(2)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和完备的文官制度;
(3)政治体制深受宗法观念的影响与制约;(4)王权、族权、神权三位一体,联系密切;(5)政体的严整与思想的控制严密互为表里;(6)礼制的法律化及以礼治国的伦理型政;(7)君主制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联系;(8)政治结构发展不平衡。
3、论述20世纪以来,用现代学术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四个阶段。
答案要点:起步阶段:(20世纪10-20年代),这一时期,除了用传统方法研究中国政治制度的成果外,出现了用西方资产阶级新方法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一批学术性论文,其中以梁启超和王国维的成果影响最大。
初步繁荣阶段:(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末),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领域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西方资产阶级进化史观及实证方法以及中国传统治史方法齐头并进的时期。表现:①多种理论和方法的运用。②出现了一批中国政治制度的通史、断代史和专史性质的学术著作。
相对沉寂阶段:特点是:①政治禁忌太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局限在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法。②局限在历史学的领域,缺乏从政治学角度研究中国政治制度运行机制的成果。③研究成果减少。空前繁荣阶段:(1978-迄今)主要表现是:①学术性论文和专著成倍增长。②禁区冲破后多种理论和多学科方法的综合运用。③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有向政治学转移的趋势。④以史资治。
4、怎样理解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宗法(家族)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宗法(家族)制社会?
答案要点:家族关系根深蒂固,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崇宗敬祖、尊老敬孝、由孝入忠,以孝道治天下的社会意识和政治意识,家长意识和君主意识相结合的权威意识浓厚。社会关系的取向主要依据血缘关系及由血缘关系外延的地缘关系,由亲情关系到地缘关系到政治关系,社会网络关系往往通过这种多重的人情关系来构建,重群体、轻个体。强调个体在群体中的义务和责任,忽略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
5、怎样理解中国传统社会是礼教为本的伦理型社会?
答案要点: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强调群体性、礼法合一(或礼法并用)的伦理型社会。它与宗法制度、专制制度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礼制、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格局;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的认同;重名分,重面子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心态;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的养成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有序,即“修己以安人”;重义轻利与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儒学(经学)独尊并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一种外化;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倾向(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慈悲之心);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6、怎样理解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人本文化为主导的泛宗教社会?
答案要点:在人与自然、人与鬼神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人更突出并强调(现实)人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人本文化。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宗教采取一种理性(“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实用(为现实政治服务)相结合的态度。因此,宗教在政治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其表现是:政治上,神权从属于皇权;思想上,宗教(佛教和道教)不能取代儒学的官方正统地位而只能作为儒学的附庸和补充;中国人的人生观或者说生活信念是重现世而轻来世,宗教观念相对淡泊;佛、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虽然比较大,但远不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对西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在宗教信仰上,中国人信奉的宗教(以佛、道为主)基本上都是多神教性质的宗教,而且可以自由信奉多种形式的宗教。
7、谈谈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方法。
答案要点:(1)从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为边缘学科的特点出发,运用政治学、历史学乃至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学习与研究。(2)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结合所学专业和个人志向,有选择地重点学习有关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相关内容或相关领域。
8、论君主制政与农耕文明的联系及其影响。
答案要点:传统中国的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维系。这一特点使中国能够较早地进入文明社会并形成君主制的国家政体,便于产生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政体不易变化、维系的时间较长。但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会产生停滞性。在这样一种君主政体一贯制的农耕国家,内部调节机制相对完善,政治氛围中的游离因素较少,社会集团中的异己力量难以发展壮大,故整个社会有缓慢的渐变而难以发生质变。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繁荣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案要点:(1)学术性论文和专著成倍增长。论文超过2000篇、各类专著超过百部。最具代表性的有白钢主编的10卷本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它可以说是国内外第一部最大部头的现代方法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性著作。与国内以往中国政治制度史著述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侧重从政治学的角度,通过制度设置的静态描述和制度运行机制的动态分析来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其它有关专著主要还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研究。
(2)禁区冲破后多种理论和多学科方法的综合运用。
(3)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有向政治学转移的趋势。
(4)以史资治。运用政治制度史研究成果为我国当代政治体制改革、反腐肃贪、整顿吏治、加强监察等现实政治服务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第二篇: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试述中国古代国家权力中枢组织的变化。
(1)三代时期,以王为核心的国家组织主要分为两个系统:政务官系统,神?官系统。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在国君之下普遍设立总领全国军政事务的长官,或为相,或相、将并立,协助国君治国。
(3)秦汉时期,国家组织的主体是以皇帝为核心的“三公九卿”。
(4)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组织突出变化是三省制的初步形成,三省诸部制逐渐取代三公九卿制。
(5)隋唐时期国家组织的核心是”三省六部制”。
(6)宋元国家组织的核心由“二府制”变成一省制。
(7)明代国家组织的核心是内阁――六部制度与宦官制度。清朝国家组织的中枢是军机处、内阁。
明清地方政府与元朝地方政府相比有哪些主要变化?
(1)元代地方实行行省制,实行行省、路、府、州、县多级制,但各行省之下层级并不完全不统一。行省具有很大的权力,行省的权力集中,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2)明代地方政府的变化主要有:
一、地方行政实行省、府、县三级制,层级规范统一。省下有道,为监察区。
二、省一级权力分散,由承宣布政司、提刑按察司、都指挥使司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司法、军事行政。明中叶以后,地方设巡抚、总督,巡抚、总督的性质、职责当时还不确定,主要是监察地方官吏,但必要时也可以集中一省或数省的权力以处理地方事务,显示分散的权力又开始集中。但省级又形成三司、总督、巡抚的分权与牵制,并受到中央的严格监督。
三、地方自主权比元代减小。
(3)清朝地方政府的变化主要有:
一、地方行政区划实行省、道、府(州、厅)、县四级制。
二、省一级实行总督、巡抚二元化的领导体制,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成为督抚下属。
三、省级督抚的权力集中,并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但督、抚互相牵制、监督,又受中央的控制。
为什么说秦汉时期奠定了古代监察制度的基础?
(一)秦朝全面建立起了御史监察制度。中央监察机关称御史府,各郡设置监御史,隶属于御史府,简称郡监。在军队里设有军监。
(二)汉代在秦朝基础上,奠定了古代监察制度的基础。
(1)汉代建立了多元化的中央监察机构。分两个系统,三大组织机构:御史府(台),丞相司直,司隶校尉。
(2)监察机构独立性增强。西汉后期,御史中丞为台长,御史台实际上从行政系统分离出来。司隶校尉名义属司空,行使监察权却是独立的,与司空没有关系
(3)建立完整的地方监察制度。十三州刺史和司隶校尉的设置,表明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基本形成。郡以下的监察由郡守负责,具体执行监察职能的官员是督邮。
(4)制订了监察法规。汉初有”察辞诏凡九条” ;汉武帝制定《刺史六条》。是汉代监察制度确立的重要标志。
(5)形成监察组织之间的相互监察制度。
试析南京国民政府的五院制。
从1928年10月到1948年5月,是国民政府所谓“训政”时期,在”训政”时期军机处
清朝辅助皇帝办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一个中枢机构。雍正设立“军机处”以后,直到清末宣统三年”责任内阁”成立才最后被撤销。军机处的职能是“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主要有:负责下达谕旨的撰拟;参与官员”奏折”的处理;提供咨询,参议政事。军机处在清朝政治 1
生活中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是绝对君主制的工具。,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
五院的构成……起初,五院之上设国民政府委员会和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委员会名义上是国民政府的最高权力机关。
五院制渊源于孙中山的“权能分治”和”五权分立”学说。从政治体制上讲,五院制有其一定合理性。
但实际上成为国民党***和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工具。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转入战时体制。蒋介石任国民党总裁,兼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对于党政军一切事务,得不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形成了军事独裁体制。”权能分治”和“五权分立”名存实亡。
从1948年5月到1949年,是国民政府所谓的”宪政”时期。五院之上设立总统和副总统。总统权力广大,可提名行政院、司法院、考试院各院院长人选,对行政院重要政策进行“核可”,实际上不受宪法的约束。故政体的实质依旧是个人独裁与专制。
试述抗日民主政权的特点。
抗日民主政权,是在抗日战争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因而它除具有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特点外,还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第一,”三三制”原则。“三三制”主要是指:在抗日根据地的民意机关和政府机关的人员配备上,共产党员占1/3,他们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占1/3,他们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派占1/3,他们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政权建设上的一个创造,这样配备政权机关人员,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政权上的具体表现,它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坚持抗日战争,促进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发展。
第二,抗日民主政权是“地方性的联合政府”。抗日民主政权的地方性,是指各根据地抗日民主政府之间,彼此没有隶属关系,处于平行地位,而各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之上没有再高一级的革命政权机关。这时,国民党所掌握的中华民国政权,还是对外代表中华民国的合法政府,而抗日民主政权,则是共产党领导的在中华民国领土内的由人民当家做主的地方政权。抗日民主政权是联合政府,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人民选举的共产党人和抗日党派及无党派代表人物合作的政府。由于各革命阶级、阶层、党派,参加到抗日战争的行列,因而在政权中亦有相应的地位,共产党必须与他们合作。这种合作是以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权为前提的,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抗日民主政权方针路线的正确实施,才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民族的利益。这个联合政府实质上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形式。
古代国体经历了哪些演化阶段?
夏商:奴隶制国家阶段;
西周东周:封建领主制阶段;
秦汉――明清:地主封建制阶段:其中秦汉魏晋南北朝是其发展阶段;隋唐宋元是成熟阶段;明清是最后阶段。
先秦贵族君主制的特点有哪些?
第一个特征,是中国君主制度的基本特征。即中国君主制度诞生以来,自夏代就形成了王位在王室家族内部世代传袭的制度,并且在不断的强化和神化君权、君主的过程中,使这种世袭君主制披上合法及越来越神秘的外衣。这与古代西欧有些国家君主由诸侯选举产生确实大不相同。
第二个特征,君权受到贵族,主要是宗法贵族的限制。这种限制又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君权受到来自贵族长老的制约。第二个层面,是分封制对君权的分割。
隋唐时期国家组织模式在历史上有哪些重要影响?
(1)国家中枢机构分权制衡的原则、观念,对以后各代产生很大影响,分权的目的主要是加强皇权。
(2)国家组织机构多被后代继承。三省制在宋代有一段时间仍然实行;中书门下、枢密院(枢密使)被五代宋代继承;自隋开始的政事堂宰相议政制度延及宋代,六部是以后各朝国家主要行政职能部门。
中国古代郡县制与采邑制有何区别?
(1)郡守县令(或大夫、长)由诸侯国君直接任免。
(2)郡县长官不享有世袭的封邑,按职务领取俸禄,为中央尽守土之责。
(3)郡县长官虽有独立处理军、政、财事务的大权,但要接受中央统一指挥,接受中央的监督、考核。
唐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唐朝历史可以安史之乱为界,此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内重外轻,之后演变为内轻外重。唐前期在行政和军事方面都实行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地方州县政府长官及其僚属,都由中央直接任免。军事方面通过府兵制的实行,有效地控制了四方。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以使中央的各项政策能顺利地贯彻到地方。这使得唐朝前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表现为内重外轻的情况。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节度使又兼观察使,使藩镇成为凌驾于州之上的一级行政区划。这些节度使,与地方上的豪强地主相互勾结,各自割据一方。他们既有兵权,又掌握其割据地区内的政权,在割据地区内,练兵修城,自收租税,自定法令,自用文武官吏。节度使死后,子孙世袭,兵将拥立,唐中央政府不得不予以承认。这些说明唐朝后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内轻外重。
明清时期绝对君主制的特点是什么?
明清时期,中国专制君主制度发展到第三个时期,即绝对君主制时期。绝对君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1)君主最大限度的总揽了权力,不受任何制约。绝对君主制改变了有史以来君主通过相职管理国家的历史,君主不再仅是国家元首,而且成为国家行政首脑,直接处理行政事务。
(2)丞相制废除后出现的内阁、军机处,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参谋与助手,但从制度上看,其本身没有决策权,与汉唐宰相对一定范围内的政务拥有决策权不一样。
(3)绝对君主制虽然极大地加强了皇权,但也极大地暴露了君主制的弊端:自我调节的功能严重削弱。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隋朝创立、唐朝确立的科举制,在清末以前,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的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1)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垄断官员选拔制度的现象,为社会提供了相对平等的考试机会,以及进入国家官员队伍的可能性。
(2)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科举制的消极影响: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明清时期考试答卷的形式规定必须用八股文,这种标准化、程式化的考试形式与禁锢思想的考试内容,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淹没了人的个性,销蚀了人的创造力。它也浪费了大量人才,消磨了众多人的时光,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组织机关有何调整?
(1)建立集中党、政、军权的国防最高委员会。
(2)国民政府主席职权的变化及各部、院的调整。
(3)设立国民参政会。
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为什么不能遏止腐败?
(1)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监察院,在监察制度上做了一些些改革,形式上完善了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但实际上形同虚设,监察组织却未能承担起监察的责任,惩治贪污和腐败。
(2)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不能遏止腐败,这其中有许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国民党的腐败,因为制度是由人制定并执行的,一个腐败的群体与政府难以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纠正,监察制度并不能解决国民政府的腐败问题,问题的解决,与国体和政体的解决一样,最终只能由中国人民的革命胜利来实现。
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区政权发生了哪些变化?
解放区政权发生了变化,逐步完成了由抗日民主政府向人民民主政府的转变。
(1)专政对象和政府任务的变化。
(2)参加政府的成分发生变化。
(3)参议会向人民代表会议转化。
(4)针对管辖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了多种形式的管理体制。
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是代表工农革命人民的工农民主政权――人民民主政权。1931年11月7日至20日,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组成了领导全国苏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主席,朱德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建立全国性政权的一种尝试,为后来人民政权的建设提供了经验。
2、领主封建制
国体的一种表现形式或封建生产关系的一种发展形式。周人灭商以后,建立了领主封建制。领主制是以土地国有制为基础的,封建领主通过不完全占有劳动者人身而占有劳动者的成果;农奴在社会生产以及阶级关系中的地位,高于奴隶,低于地主制下的农民。
3、政事堂
唐初三省议事的地方。唐初,为了协调三省的关系,三省长官或宰相在门下省议政,议政之所谓之政事堂,后迁至中书省。政事堂事实上成为唐代的中枢,即决策中心。开元间,改为中书门下,成为中枢决策机构,标志三省制解体。宋代亦有政事堂,为宰相执政议政之所。
4、宗法制度
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它产生于商代,完善于西周。内容包含家族血缘关系的传续、经济与政治地位的承继规则以及祭祀制度等。宗法制度维护了贵族的权力与利益。
5、军机处
清朝辅助皇帝办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一个中枢机构。雍正设立”军机处”以后,直到清末宣统三年“责任内阁”成立才最后被撤销。军机处的职能是”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主要有:负责下达谕旨的撰拟;参与官员“奏折”的处理;提供咨询,参议政事。军机处是维护绝对君主制的工具。
6、行省制
元朝确立的地方行政制度。元朝的行省是仿照金朝的模式而建的,到元仁宗时,共设立了11个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明清时期,继续实行省制。行省制的建立,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7、世官制度
夏商周三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其基本含义是”官爵世及”。国家的官爵由贵族充任,并在这些家族内部世代相袭。这是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分配政治权利的国家制度的体现。
8、总理衙门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的专门办理洋务、涉外事务的机构。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要任务是办理外交,同时经管海防、军务、关税及其他与“洋”有关的事务。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晚清国家组织机构走向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
9、皇族内阁
清末成立的国家最高行政管理机关。1911年,清政府为应付”立宪”运动,正式成立了责任内阁,作为国家最高政府机关。但是,13名内阁成员中,满族占9名,汉族4人,其中皇族7人,因此被讥讽为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成立显示了清政府借"立宪”集权于皇室的目的。
10、城市军事管制军管会
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一些城市成立的管理机构。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城市,设立军事管制委员会,由人民解放军领导机关委任人员组成。负责镇压反革命活动,稳定、恢复社会秩序,帮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等。军管会是临时性、过渡性的措施,任务完成后,将一切权力移交当地人民政府和警备司令部,即宣布撤消。军管会对稳定新解放城市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一些城市成立的管理机构。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城市,设立军事管制委员会,由人民解放军领导机关委任人员组成。负责镇压反革命活动,稳定、恢复社会秩序,帮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等。军管会是临时性、过渡性的措施,任务完成后,将一切权力移交当地人民政府和警备司令部,即宣布撤消。军管会对稳定新解放城市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篇: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本专题考点范围:第一章第二节,第二章第一节,第三节,第四章第四节,第五章第二节第四节五节六节,第六章第一、三节。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后者是指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2.原因:
①经济根源: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②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建立和巩固政权,完成和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需要。③理论来源:法家“集权”理论。
3.过程:
形成:战国。①韩非子“集权”思想;②秦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确立:秦朝。①政治上:确立皇权至高无上;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颁布秦律。②经济上:确立土地私有;统一货币、度量衡;车同轨,修驰道。③思想上:推行“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④文化上:书同文、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巩固:西汉。政治上: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②汉武帝推行封建大一统的措施:在政治上主要有改革官制,设内外朝,加强皇权;推行察举制,以扩大统治基础;建立刺史制度,以监督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实行“推恩令”、“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权力;强化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崇尚法制。在军事上主要有北击匈奴,南攻越族。
完善:隋唐。①实行三省六部制;②科举制
加强:北宋。①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兵权,削减节度使实权;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置枢密院与将帅互相牵制;行更戍法;精编禁军,且分住两地,形成“强干弱枝”,“内外相制”局面。②集中行政权。在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便于皇帝总揽大权。在地方:文臣知州,设立通判。二者互相牵制,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③集中财权。设转运使管赋税运输,以削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④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管地方司法,把司法权收归中央。
发展:元朝。①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政和监察,设宣政院管理宗教和西藏。②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
强化:明清。明朝:①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皇权空前加强;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大权统归中央。② 颁布《大明律》,维护封建特权,加强对人民的镇压。③设锦衣卫和厂、卫等特务机构,以保卫皇权。④实行八股取士,以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清朝:①清初,沿用明制,设内阁、六部。但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限制。②康熙设南书房,以加强皇权。③雍正设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 顶峰。④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造成社会恐怖。
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特点: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实行专制独裁;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以“君权神授”来神化皇权以巩固统治;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着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5.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 一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其发展总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二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三、加强对人民思想控制。
发展总趋势:地方权力不断收归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⒋特点:主要特点,君主主宰国家而没有其它力量对他制约;君主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另一特点,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 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6.评价
(1)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维护祖国统一、国家独立与领土完整。③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公共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不利影响:①在封建社会上升发展时期,其积极作用为主流。但在下降时期,其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②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二、中央机构和官制的变化 秦朝:三公九卿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
(1)形成和演变: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在继承魏晋以来中央行政制度的基础上创立的,唐朝时继续沿用。
唐 朝时三省有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六部有吏、户、礼、兵、刑、工。其中尚书省掌管行政,中书省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门下省掌管国家政权的审批,六部直属于尚书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他们互相牵制和制约,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宋、元、明、清在沿袭隋唐官制格局的基础上稍有变化,但也只是局限于形式。
(2)特点:三省六部制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形成和完善的,体现了承上启下的特点;由于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各有职权却又相互牵制,这就使得相权进一步被削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大大加强了。
(3)影响: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央行政机构的建立,表明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官僚制度完全趋于成熟;该制度有效地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政权更趋巩固,并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安定繁荣,成为唐朝强盛的政治保障;三省六部制对后世影响巨大,唐以后的中央行政机构的格局一直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北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元朝: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还专设宣政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清朝:设军机处,1911年废军机处,设内阁。
三、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土司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
⒈规定:①元代以行中书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简称行省或省,全国分为十个行省;省以下行政区划为路、府、州、县。②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构并直接管理大都及周围地区称之为“腹里”;二是宣政院管理西藏、四川和青海的少数民族地区。
⒉特点:行省是最高地方行政政区,但受中央直接控制。
⒊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改变了宋朝地方行政效能低下的缺点)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四、选官制度
两汉:察举制、皇帝征召等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隋:建立;唐:完善;北宋:发展;明清:没落)
五、监察制度 秦朝:御史大夫 两汉:刺史制度
北宋:通判 元朝:御史台
明朝:按察使司和厂卫特务机构
六、对百姓控制的制度
战、秦:实行连坐法。西汉:编户制度
北宋: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制度
抗战时期:日本在沦陷区,国民党在国统区实行保甲制度
七、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 辽:蕃汉分治
金:猛安谋克制度 后金:八旗制度
06年高考题之变形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封建国家加强专制主义集权的重要方面,以秦朝、隋唐、北宋、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制度建树概括说明皇权强化的过程。
答:①秦朝确立皇权至高无上,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其中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②隋唐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北宋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分散相权,集中皇权。④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的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君主专制空前加强。⑤清朝前期,雍正帝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皇权进一步加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高峰。
八、中国古代社会的地方组织制度——编户制度、保甲制度
1.编户制度
(1)形成:西汉时期,政府为了控制和剥削农民,把民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作为管理人民、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的根据。编户不许无故迁移。这种制度也称作编户齐民。
(2)特点:实行的目的是为控制和剥削农民,编户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租赋制度。
(3)影响:编户制度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承受着繁重的封建剥削和各种差役,加强了西汉政府对农民的控制,同时,农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西汉经济的发展。2.保甲制度
(1)形成: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实行保甲制度。
(2)特点:保甲制度是一种兵民一体的社会组织制度。
(3)影响:保甲制度的实行,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和治安力量。
九、古代军事制度 府兵制 募兵制
猛安谋克制 八旗制
十、中国古代的重要改革
(一)古代改革的分类
(1)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政治改革:
管仲改革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使齐国国力强盛,确立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2)促成社会性质转变的政治改革: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废井田、废特权,奖励耕战,建立县制,使秦国的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为秦灭六国创造了条件。(3)封建社会调整统治政策,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的政治变革 王安石变法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推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和保甲法,取得了一定成效。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它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废除。
(二)对中国古代政治改革的认识 1.从原因上看
① 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 为了达到某一政治目的,实现富国强兵;
③ 顺应历史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④ 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后,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⑤ 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了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2.从目的上看
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主要目的是克服封建危机;实现富国强兵。3.从性质上看
① 奴隶主贵族为实现富国强兵,达到某一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军政改革;
② 封建地主阶级为建立封建统治基础,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政治变革;
③ 少数民族统治者为加速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而进行的社会改革。
4.从内容上看
① 调整生产关系,改革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
② 采取措施(如屯田,减免租税,兴修水利等)恢复、发展经济; ③ 整顿政治,惩处贪官污吏(如后周世宗改革); ④ 改革军制,严肃军纪;
⑤ 开源节流,增加财政收入; ⑥ 吸收先进民族的文化等。5.从结果和作用上看
有的改革成功了,如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周世宗改革等,这些改革增强了经济、军事力量,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程,为实现其政治目的奠定了基础。但挽救封建统治危机的改革尽管一度取得成效,但最终结果还是失败了,如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等。
6.从失败原因上看
一是改革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二是用人不当或操之过急,新法反而危害百姓等,如王安石变法。
7.从成功原因上看
① 顺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② 改革者或为最高统治者,或赢得最高统治者的充分信任和支持; ③ 制定了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并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④ 改革者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决心。
十一、盛世局面
我国封建社会曾经出现一些天下大冶的盛世局面,这些盛世局面大多出现于一个朝代的初期或前期。
1.文景之治:西汉建立后,吸取秦亡教训,文帝、景帝从稳定统治秩序,恢复社会经济的现实需要出发,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鼓励农耕、提倡节俭,减轻刑罚,出现了“文景之治”,为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2.贞观之治:唐太宗继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纳谏,调整统治政策,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又实行了租庸调制,采用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推行科举制,使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3.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视官员的人选,任用有才干的姚崇、宋景做宰相,形成了唐朝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开元盛世”。
4、康乾盛世
对中国封建社会盛世景象的认识
1.根 本原因是统治阶级认识到农民战争的威力,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使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时期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重要原因 是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以及雄才大略等,如善于纳谏,任用贤臣以及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直接原因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他 们才是盛世局面的直接创造者。2.作为盛世景象下的劳动人民相对于其它时期而言,生活状况的确有所改善,封建剥削也有所减轻,并在一定程度上过着详和、安定的生活,但他们并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他们的阶级地位没有丝毫改变。练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秦朝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时期。据此回答1~3题: 1.以下有关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
B.其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
C.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2.秦朝郡县制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3.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对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威胁的事件或现象不包括
A.儒生攻击郡县制
B.刘邦分封同姓王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D.豪强地主把持政权
儒家思想在中国享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据此回答4~6题: 4.董仲舒对儒学作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
A.用儒家思想教育青年子弟
B.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C.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使儒家经典成为封建教育的课程
5.与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有关的社会政治背景是
A.君主集权取得对割据势力的胜利
B.西汉中央地方教育系统的建立
C.佛教冲击了我国传统文化
D.经济发展使综合国力增强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用君权神授的思想来巩固统一
C.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据此回答7~9题: 7.唐朝前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①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通过科 举选拔官吏 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 ④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8.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
D.中央机构有了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 9.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不包括
A.分工明确
B.相互配合C.防止独裁
D.机互牵制
北宋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宋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据此回答10~13题:
10.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1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
A.极力提高皇权
B.竭力削弱相权
C.削弱将帅权力
D.削弱地方势力
12.北宋造成“冗兵、冗官、冗费”的局面,从反面证明了
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弊大于利
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作保证
C.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D.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13.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秦朝形成后历经各朝不断完善巩固,到明清时期空前强化。据此回答第14~17题:
14.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巩固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在在于
A.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发展社会经济
C.巩固国防抵御侵略
D.加强民族交流
15.北宋赵匡胤和明太祖的中央集权措施最相似之处在于
A.废除丞相
B.改变、分散地方机构和权力
C.废除原全国行政区划
D.文化专制
16.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7.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有关制度,曾经发挥过重大的历史作用。回答4~6题。18.与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推行的猛安谋克制的性质基本相同的制度是 A.募兵制 B.府兵制 C.八旗制度 D.保甲制
19.契丹建国后,曾采取“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因为 A.契丹与汉族的民族矛盾尖锐 B.辽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皇帝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
D.中原先进政治制度的吸引
20.下列是关于“八旗制度”的特点和影响的表述,其中正确的说法是①建立于清朝②具有行政管理、军事征战、组织生产三项职能 ③对满族的壮大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C4B5B6C7D8D9C10A11D12D13A14A15B16D17B18.C19.B20.C
古代的重要改革
(一)、概述:奴隶社会的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促使社会性质变化的改革:商鞅变法。封建统治者调整政策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二)填表
对比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
1商鞅变法 2王安石变法 背景
1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新兴地主要求政治改革
2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土地兼并,阶级矛盾,冗官冗兵冗费,辽、西夏的威胁 目的
1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富国强兵
2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
性质
1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促进社会性质变化的公共
2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封建统治者调整政策的改革 内容
1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军功;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废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
2理财: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军事:保甲法;将兵法教育:改革科举、整顿太学
结果作用
1废除了奴隶主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严刑峻法、文化高压,消极影响 2财政收入增加,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军事实力增强,一定程度扭转积贫积弱的局面。但最终失败 成败原因
1顺应历史潮流,态度坚决,措施得力,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2改革中用人不当,出现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遭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1.西周时期,对其统治中心威胁最大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东湖 C.犬戎 D.山戎 答案:C 2.春秋诸侯争霸促进民族融合主要体现于
A.汉族政权“尊王攘夷”抵制边地各族的进攻 B.犬戎攻破镐京,帮助推翻西周汉族政权 C.华夏族和其他民族接触频繁 D.少数民族大量迁往内地与汉族杂居 答案:C 3.下列哪项不是管仲相齐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并施行“尊王攘夷”行动的 A.援助燕国打败山戎的进攻B.帮助卫国挫败狄人的侵犯
C.讨伐不向周王进贡的楚国 D.打败攻破镐京的犬戎 答案:D 4.秦朝修建万里长城的本来目的是
A.秦始皇好大喜功,显示其威风 B.巩固北方,保护北方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C.加强和匈奴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D.为统一中国作防御准备 答案:B 5.贾谊(前200年-前168年)在《过秦论》中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是下列哪一次军事行动所造成的
A.蒙恬率军出击匈奴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窦宪率军出击北匈奴D.窦固带兵出击北匈奴
导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旨在考查考生准确阅读理解材料和依据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贾谊的生卒年代:前200年-前168年,以及材料的出处《过秦论》,可判断BCD三项都发生在贾谊死后,不可能是材料所说的军事行动,故可排除。答案:A 6.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了东汉时期我国国际交往情况的是
A.佛教在开始传人中原地区 B.开始探索到达西亚、欧洲的商路
C.欧洲国家与东汉政府开始直接交往 D.与日本各小国的交往开始形成 答案: C 7.西汉文帝时,对边疆少数民族尽量避免出兵其主要意图是
A.预防内忧外患 B.促进民族间友好
C.为了休养生息D.推行儒家文化 答案:C 8.对下列这一民族称呼的先后顺序是①靺鞨②女真③黑水④满族⑤满洲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④ C.①③⑤②④ D.①③②⑤④
导析:本题为排序式选择题,重在考查考生准确掌握知识和排序能力。靺鞨族原居住黑龙江凇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七世纪中叶以后,其中黑水和粟末两部强大起来。女真族是唐朝时的黑水靺鞨,契丹称他们为女真,满洲是女真族发展起来的,辛亥革命以后称满族。由此可知正确选项应为D。答案:D 9.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实质上是少数民族 A.内迁杂居过程 B.社会封建化过程
C.民俗汉化过程 D.南下开发过程 答案:B 10.唐宋两代,民族问题呈现出不同现象和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的优劣B.封建制度的强化C.封建国家的盛衰 D.民族政策的正确与否
答案:C 1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②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③蒙古分裂为漠北、漠南、漠西三部④蒙古分裂为鞑靼和瓦剌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导析:本题为排序式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和排序组合能力。①发生在东汉初年,②发生在隋朝,③发生在明末清初,④发生在14世纪末。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D。
12.自汉朝至明朝,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首推
A.铁器和纸张 B.丝绸和茶叶 C.瓷器和丝绸 D.纸张和火药 答案:C 13.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直接到达非洲的朝代有①唐朝②北宋③南宋④明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特别注意“直接”二字。答案:B 14.下列外国人来中国交往的先后顺序是①安敦王朝的使臣②崔致远来华留学③倭奴国的使者④马可波罗⑤利玛窦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③②⑤C.③④②①⑤D.③①②④⑤(D)15.宋元时期民族关系所具有的特征是①既有战争,也有议和②由多民族政权对峙到走向统一③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④新的少数民族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16、戚继光率领明军抗击来自东方侵略的同时来自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活动有 A.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B.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C.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D.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C)
17.郑和下西洋时进行的一些贸易活动,从本质上看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B.当时商品经济活跃的表现
C.政府重视对外贸易的表现 D.明政府加强同各国交往的一种手段 答案:D 18.中国古代吸取外来经济、文化的诸项史实中,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学习天竺的熬糖法②佛教传人中国③从吕宋传入原产美洲的甘薯、烟草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①③ 答案:C 19.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促进了 A.游牧民族农业化B.少数民族封建化
C.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答案:D 20、下列战役属于反抗外来侵略、捍卫中华民族利益的是①东京保卫战②台州九捷③郾城大战④北京保卫战⑤雅克萨之战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⑤ D.②⑤答案:D
21.概括明朝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会呈现这种趋势?后果怎样?(1)特点:①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成为周边国家、亚非地区经济文化中心②中外关系以互通使节、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主。③汉、唐、宋、元各朝基本上采取了对外开放政策。
(2)趋势: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自守。
(3)原因:①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腐朽。②外因是倭寇侵略我国东南沿海,西方殖民者的东来。(4)后果:闭关政策阻碍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几乎脱离了世界发展的潮流,落后于西方,从而进一步受到西方的侵略。
一、中国古代社会最高首领的更替制度: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 1.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2.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早期政权(王权)和神权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⒈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央,相权不断分散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
⒉君主主宰国家,统治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
⒊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三、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使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日益受到压抑。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独断和随意,容易出现失误;使大小官吏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这一切,都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
四、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比较
1.不同点:①时代:分封制,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盛行于西周;郡县制,战国到元朝以前的封建 社会;行省制:元朝以后②和中央的关系: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有相对的独立性。郡县制,是中央下属的行政机构,官员由皇帝任 免,直属于中央。行省制: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③作用和影响:分封制,前期起到积极作用,如使西周疆域扩大,统治巩固。但是,因为有较大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国家分裂战乱,破坏统一。郡县制和行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积极作用明显。
2.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实行目的都是为巩固统一;都产生过积极作用。
五、府兵制与募兵制的比较
府兵制与募兵制都是重要的兵制。从南北朝到唐朝后期,我国主要实行府兵制;唐玄宗起募兵制是我国的主要兵制。两者的主要区别:一是士兵职业的性质。府兵制下的士兵是与农业紧密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府兵平时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农闲受军事训练,轮番宿 卫京师,战时应征作战并自备武器、粮食等,军费由农民负担。战事结束,解甲归田。募兵制下的士兵应国家招募当兵,当兵是他们的一种职业,完全脱离农业生 产。他们由国家供给衣食,免征赋役。二是兵将关系。府兵制的兵将平时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将帅拥兵自重的局面。募兵制下,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 了隶属关系,导致军阀的形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与此极有关系。六、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1)相同点
①都对古代社会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中央行政制度; ②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加强的表现。(2)不同点
①时代不同:前者确立于秦,盛行于汉;后者确立与隋,盛行于唐。
②内部结构不同:前者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制度,其中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国政混为一谈;后者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
③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前者中的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后者由于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
七、、科举制
(1)历史沿革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 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
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2)评价
实质:科举制的开创,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①积极作用:
A.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
B.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士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C.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D.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E.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②消极作用:
A.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B.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C.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D.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E.明清八股取士为封建统治者培养的忠实奴仆,严重桎梏了人才的成长,是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皇权统治的重要手段。
第四篇:中国政治制度史参考资料
中国政治制度史参考资料
1、经书诸子类
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诸子百家:儒、墨、道、法、阴阳、名、兵、纵横、农、杂
2、正史实录会要类
纪传体:二十六正史
编年体:春秋、司马光《资治通鉴》、毕沅《续资治通鉴》 纪事本末体 起居注、实录:《明实录》《清实录》 会要:姚彦渠《春秋会要》、董说《七国考》、孙楷《秦会要》、徐天麟《西汉会要》《东汉会要》、杨晨《三国会要》、朱铭盘《晋会要》《南朝宋会要》《南朝齐会要》《南朝梁会要》《南朝陈会要》、王溥《唐会要》《五代会要》、徐松《宋会要辑稿》、龙文彬《明会要》
3、政书典章诏令类
周礼 “三通”:杜佑《通典》、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 乾隆官修:《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 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
林虑、楼昉《两汉诏令》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 宋绶《宋大诏令集》 明大诰、皇明诏令
《唐六典》、《大唐开元礼》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庆元条法事类》 《大金集礼》《元经世大典》《元典章》 《明会典》《皇明条法事类纂》《明经世文编》 《八旗通志》《大清会典》《大清会典事例》、各部院则例 《皇朝经世文编》《皇朝经世续编》《皇朝经世三编》 王庆云《石渠余记》吴荣光《吾学录》
《唐律疏议》《唐明律合编》《宋刑统》《元至正条格》《大明律》《大清律例》 南京国民政府《六法全书》
刘海年、杨一凡《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杨一凡、田涛《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
4、类书丛书工具书类
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徐坚《初学记》、欧阳询《艺文类聚》 宋:《册府元龟》《太平御览》,王应麟《玉海》 明:《永乐大典》 清:《古今图书集成》
《四库全书》
孙逢吉《职官分纪》 黄本骥《历代职官表》 高承《事务纪源》 傅岩《事物考》
5、研究考论类
王应麟《汉制考》、洪迈《容斋随笔》、顾炎武《日知录》、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赵翼《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程树德《九朝律考》、吕思勉《中国制度史》、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王仲荦《北周六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变法通议》、陈顾远《中国法制史概要》、吕振羽《中国制度史》、周谷城《中国政治思想史》、曾资生《中国政治制度史》、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中国法律思想史》、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6、公报档案方志类
南京临时政府公报、北洋政府公报、南京国民政府公报、中央人民政府公报
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明清)、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政府)《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 清《朱批奏折》
《曲阜孔府档案史料选编》《四川巴县档案汇编》《盛京档案汇编》《满文老档》《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宋元方志丛刊》《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新版中国地方志书目》
7、野史笔记案例类
岳珂《愧剡录》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张萱《西园闻见录》 《历代笔记小说大观》 黄六鸿《福惠全书》 应劭《风俗通义》 郑克《折狱龟鉴》 桂荣万《棠阴比事》 徐珂《清稗类钞》 清《刑案汇览》《刑案汇览续编》 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
8、谱牒契约金石碑刻类
《中国家谱综合目录》 官藏私藏契约文书
9、出土文物考古类
《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补编》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殷周金文集成》 《睡虎地云梦秦简》
阅读书目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 顾颉刚“古史辨”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
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 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形成》 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 王玉哲:《中华远古史》 朱凤翰:《商周家族形态研究》 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 杨宽:《西周史》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孟森:《明清史讲义》 陈顾远:《中国婚姻史》 柏桦:《中国帝王宫——宫省制度与中国古代政治》《天子·帝宫·政道——中国古代宫省治道透析》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 韦庆远、高放、刘文源:《清末宪政史》 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周良宵:《皇帝与皇权》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 雷纳·格鲁塞:《蒙古帝国史》 王明荪:《元代的士人与政治》 李俊:《中国宰相制度》 周道济:《汉唐宰相制度》 韦庆远:《张居正及明代中叶政局》 萨孟武:《中国社会政治史》 周谷城:《中国政治史》 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 吴晗:《朱元璋传》 傅宗懋:《清代军机处组织及职掌之研究》 波伊勒:《世界征服者史》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韦庆远、柏桦:《中国官制史》 郁贤皓、胡可先:《唐九卿考》 陈茂同:《历代职官沿革史》 尹世积:《禹贡新解》 郭沫若:《金文丛考周官质疑》 瞿兑之、苏晋仁:《两汉县政考》 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 柏桦:《明代州县政治体制研究》 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清朝法制史》《中国民法通史》 郭东旭:《宋朝法律史论》 张伟仁:《清代法制研究》 伍丞乔:《清代吏治丛谈》 李交发:《中国诉讼法史》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何勤华:《中国法学史》 郭松义:《清朝典制》 李贵连:《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 费多罗夫:《外国国家和法律制度史》 李甲孚:《中国监狱法制史》 薛梅卿:《中国监狱史》 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程维荣:《中国审判制度史》 那思陆:《明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清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清代州县衙门审判制度》 叶孝信:《中国民法史》 贾玉英:《宋代监察制度》 彭勃、龚飞:《中国监察制度史》 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 张显清、林金树:《明代政治史》 吴艳红:《明代充军研究》
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军事史》 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 张德信:《明朝典制》
郭松义、李新达、李尚英:《清代典制》 蓝永蔚:《春秋时期的步兵》 刘公任:《中国历代征兵制度考》 傅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 马大英:《汉代财政史》 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 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 叶显恩、卞恩才:《中国传统社会经济与现代化》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史》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 李国钧:《中国书院史》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 杨启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 徐望之:《公牍通论》 潘嘉:《文书学纲要》 庄吉发:《故宫档案述要》 一档:《明清档案论文选编》 赵世瑜:《吏与中国传统社会》 梅原郁:《宋代官僚制度研究》 徐炳宪:《清代知县职掌之研究》 蔡申之:《清代州县故事》 柏桦:《明清州县官群体》 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 韦庆远:《明清史新析》 阎步克:《品位与职位》《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乐师与史官》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服周之冕》
《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官阶与服等》 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胡舒云:《九品官人法考论》 杨树藩:《中国文官制度史》 曾小华:《中国古代任官资格制度与官僚政治》 王炳照、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 郭家齐:《中国古代考试制度》 苗书梅:《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 施治生、徐建新:《古代国家的等级制度》 张宪文:《中华民国史纲》 杨幼炯:《中国政党史》 谢彬:《民国政党史》 杨德山:《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党学说研究》 关海庭:《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年)》 钱端升、萨师炯:《民国政制史》 孔庆泰:《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史》 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 朱汉国:《中国政党制度史》 郭剑林:《北洋政府简史》 虞宝堂:《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 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陈志让:《军绅政权》 林纪东:《民国宪法释论》 郭宝平:《民国政治通论》 冯启宏:《法西斯主义与三〇年代中国政治》 刘伟、饶东辉:《中国近代政体发展史》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陈瑞云:《现代中国政府》 陈之迈:《中国政府》 明恩博:《中国乡村生活》 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 谢瀛洲:《中国政府大纲》 周密:《中国刑法史纲》 潘君明:《中国历代监狱大观》 沈兼士:《中国考试制度史》 黄新宪:《中国考试发展史略》
谢维扬:《中国国家形成过程中的酋邦》 童恩正:《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 顾诚:《明帝国的疆土管理体制》 王冠英:《殷周的外服及其演变》 刘海年:《秦的诉讼制度》 郑天挺:《清代的幕府》
第五篇:《中国政治制度史》练习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一次形成性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B)。
A.共和制度
B.君主专制
C.城邦制度
D.联邦制度
2.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D)。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B)。
A.洋务运动时期
B.清末的1905年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后
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C)。
A.皇帝
B.君主
C.王
D.总统
5.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D)。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6.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同盟等政治组织共同举行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其举行地是(D)。
A.南京
B.北京
C.上海
D.重庆
7.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A)。
A.君主
B.丞相
C.三公
D.士族
8.秦及西汉初期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C)。
A.太仆
B.廷尉
C.典客(大鸿胪)
D.奉常
9.明朝行政管理体制的主体是(C)。
A.三省六部
B.三省
C.六部
D.一省
10.清代各省主管本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A)。
A.布政使
B.学政
C.提督
D.按察使
11.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D)。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广州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2.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B)。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3.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D)。
A.夏商西周B.春秋
C.战国
D.秦朝
14.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A)。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5.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B)。
A.太平天国革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16.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C)。
A.领主封建制
B.地主封建制
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
17.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D)。
A.戊戌变法
B.清末君主立宪
C.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
D.中华民国的建立
18.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了(C)。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
19.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B)。
A.军事制度
B.政治制度
C.教育制度
D.法律制度
20.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A)。
A.丞相、御史大夫
B..丞相、太尉
C.太尉、御史大夫
D.丞相、大司马
二、多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按孙中山的政治设计,为最后达到
“授权于民选之政府”,中国需要经过的三个时期(BCD)。
A.议政
B.军政
C.训政
D.宪政
E.参政
2.西周属卿事寮的政务官有“三事大夫”之称的是(ABC)。
A.司土(司徒)
B.司马
C.司工(司空)
D.司士
E.司寇
3.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ABD)。
A.联俄
B.联共
C.民族
D.扶助农工
E.民权
4.元朝为突出有关政务,使某些部门相对独立,这些直接对皇帝负责的部门是(ABDE)。
A.管理军事的枢密院
B.管理监察的御史台
C.掌管礼乐的光禄寺
D.管理政务的中书省
E.管理宗教和民族事务的宣政院
5.从政体上看,中国古代政权存在过(AD)。
A.君主制
B.邦联制
C.民主共和制
D.内阁制
E.王权制
6.民国初年地方行政体制中,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从大至小分别是(ABD)。
A.省(军政府)
B.道
C.市
D.县
E.州
7.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曾有(ABCD)。
A.帝
B.天子
C.王
D.皇帝
E.诸侯
8.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是(BD)。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梁启超
E.张之洞
9.中国古代,使王权受到制约的是(ACD)。
A.地方割据势力
B.君主制
C.贵族元老
D.宗教信仰
E.法律
10.为保证蒙古贵族的绝对统治地位,元代统治者把全国各族人口划分为数等,他们是(ABDE)。
A.蒙古人
B.色目人
C.突厥人
D.汉人
E.南人
三、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试分析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和特点。
答:
(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权,不允许有相对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2)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必须抓紧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3)地方基础行政组织的超稳定与人身控制。
弊端:首先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就不能有效在实理治理,其次,造成地方官对君主和中央的绝对依赖。
四、论述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试述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答案:
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长达1300余年,科举制度是在荐举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选拔制度。隋炀帝时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使科举考试确定为一项重要制度。科举制确立之后,基本上纠正了魏晋以来由世家大族所垄断的用人和掌权状况,也削弱了荐举的功能,表现出较公开、公正的优越性,为士人入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科举制度的确立,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也有利于更广泛的吸引人才,因此,它一经出现,便称为主要的管理选拔制度,历代奉行不废,直到1905年才被学校制度所取代。
科举制度的实行,鼓励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确实为古代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人才。制度限制徇私舞弊,但由于古代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在政治腐败的时候,其弊端防不胜防,特别是由于考试内容和格式的日趋僵化、死板,与时代和实际政局脱节,限制着士人的思想,由科举入仕的人往往是一些徒知经书典籍,不谙世务的迂腐书生,缺乏实际认事的能力。而科举制度使广大士子集中在这条狭窄的出路上奔走竞争,更限制了人才的全面发展,最终被历史所淘汰。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二次形成性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B)。
A.共和制度
B.君主专制
C.城邦制度
D.联邦制度
2.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D)。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B)。
A.洋务运动时期
B.清末的1905年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后
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C)。
A.皇帝
B.君主
C.王
D.总统
5.在尚书的发展演变中,最早拥有出令权是在(D)。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6.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同盟等政治组织共同举行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其举行地是(D)。
A.南京
B.北京
C.上海
D.重庆
7.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A)。
A.君主
B.丞相
C.三公
D.士族
8.秦及西汉初期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C)。
A.太仆
B.廷尉
C.典客(大鸿胪)
D.奉常
9.明朝行政管理体制的主体是(C)。
A.三省六部
B.三省
C.六部
D.一省
10.清代各省主管本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A)。
A.布政使
B.学政
C.提督
D.按察使
11.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D)。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广州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2.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B)。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3.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D)。
A.夏商西周B.春秋
C.战国
D.秦朝
14.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A)。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5.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B)。
A.太平天国革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16.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C)。
A.领主封建制
B.地主封建制
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
17.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D)。
A.戊戌变法
B.清末君主立宪
C.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
D.中华民国的建立
18.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了(C)。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
19.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B)。
A.军事制度
B.政治制度
C.教育制度
D.法律制度
20.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A)。
A.丞相、御史大夫
B..丞相、太尉
C.太尉、御史大夫
D.丞相、大司马
二、多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西周属卿事寮的政务官有“三事大夫”之称的是(ABC)。
A.司土(司徒)
B.司马
C.司工(司空)
D.司士
E.司寇
2.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ABD)。
A.联俄
B.联共
C.民族
D.扶助农工
E.民权
3.元朝为突出有关政务,使某些部门相对独立,这些直接对皇帝负责的部门是(ABDE)。
A.管理军事的枢密院
B.管理监察的御史台
C.掌管礼乐的光禄寺
D.管理政务的中书省
E.管理宗教和民族事务的宣政院
4.从政体上看,中国古代政权存在过(AD)。
A.君主制
B.邦联制
C.民主共和制
D.内阁制
E.王权制
5.民国初年地方行政体制中,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从大至小分别是(ABD)。
A.省(军政府)
B.道
C.市
D.县
E.州
6.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曾有(ABCD)。
A.帝
B.天子
C.王
D.皇帝
E.诸侯
7.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是(BD)。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梁启超
E.张之洞
8.中国古代,使王权受到制约的是(ACD)。
A.地方割据势力
B.君主制
C.贵族元老
D.宗教信仰
E.法律
9.为保证蒙古贵族的绝对统治地位,元代统治者把全国各族人口划分为数等,他们是(ABDE)。
A.蒙古人
B.色目人
C.突厥人
D.汉人
E.南人
10.以下属于世袭兵役制的有(ABCDE)。
A.十六国时期的“族兵”
B.辽代的“宫卫御帐兵”
C.金代的“猛安谋克”
D.元代的“怯薛军”
E.清代的“八旗兵”
三、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试述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利弊。
答:
(1)监察职能较完善,作用较明显,但也存在很大局限性。监察制既有对上的谏净和封驳,又有对下的监督弹劾,还有左右牵制监督,故较全面和完善,作用较明显。但对上的谏净和封驳取决于君主和上司的政治素质。对下的监督弹劾既取决于君主和上司的政治素质,又取决于监察官员的政治素质。故存在很大局限性
(2)历代对监察人员的使用有特殊安排,也有一定管理升迁机制,但由于给予监察人员的权力过大,顾此失彼,不易有效地控制监察人员的腐败。一是历代多使用职位较低、较年轻的一线监察人员,虽有血气和责任感,但监察官员御任后常奉调到各部门和地方任中下级行政官员,这使得作事便缺少原有勇气和果断。二是授予监察官员的权力过大,又缺乏有效监督,常发生监察官员本身腐败失控。
(3)采取多途径的监察制和多种方式监督法,在中央集权制完善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和政治风气产生过正反二面的不同影响。各种监察系列相互交叉渗透,一切以君主为中心,不但当时监察效果降低,且不敢得罪当权官贵而存在很大局限。
四、论述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简述历代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及其内容。
答:
夏、商把全国划分为九州,西周实行分封制,各分封诸侯称为国。战国时期除少数保留分封采邑之外,开始普遍推行郡县制。秦统一后,实行郡县两级行政。两汉在中央直接控制的地区设郡,分封地区设王国,归属地区设属国,边疆地区设都护府、校尉、中郎将。二级行政区划是县、国(诸侯封地)、邑(公主封地和皇陵区、祭祀地)、道(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汉武帝时期曾设立13州为监察区。东汉后期,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承袭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和唐初实行郡、县两级制,唐后期实行道、郡、县三级行政区划。两宋实行路、府(州)、县三级制。
元朝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明初制定的疆土管理体制分为两大系统:一是属于行政系统的六部——布政使司(直隶府州)——府(直隶布政使司的州)——县(府属州);二是属于军事系统的五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行都指挥使司,直隶都督府的卫)——卫(直隶都司的守御千户所)——千户所。清在原明代政府直接控制的地区设立行省,东北和新疆、外蒙地区设立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西藏地区设立驻藏大臣,这些都在清政府直接管辖之下。行省之下有府(直隶州、厅)、县(散州、厅),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官制,基本上是三级行政。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三次形成性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C)。
A.领主封建制
B.地主封建制
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
2.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D)。
A.戊戌变法
B.清末君主立宪
C.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
D.中华民国的建立
3.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了(C)。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
4.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B)。
A.军事制度
B.政治制度
C.教育制度
D.法律制度
5.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A)。
A.丞相、御史大夫
B..丞相、太尉
C.太尉、御史大夫
D.丞相、大司马
6.被称为中国古代官制的一大发展的清代军机处创立于(B)。
A.康熙朝
B.雍正朝
C.乾隆朝
D.嘉庆朝
7.南京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是(C)。
A.国民政府委员会议
B.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C.行政院
D.国民政府
8.尚书正式以“台”称,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独立机构的时期是(B)。
A.魏晋南北朝
B.东汉
C.曹魏
D.西晋
9.隋代改革国家政务体制,所设三台包括谒者台、御史台和(C)。
A.都水台
B.殿内省
C.司隶台
D.少府监
10.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曾在省与县政权之间设置(D)。
A.特别行政区
B.市制
C.首席县长制
D.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1.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D)。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广州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2.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B)。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3.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D)。
A.夏商西周B.春秋
C.战国
D.秦朝
14.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A)。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15.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B)。
A.太平天国革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16.我国近代工商业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初期的(B)。
A.戊戌变法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民国初期
D.五四运动以后
17.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属于(C)。
A.私人荐举
B.自荐
C.制度荐举
D.官府荐举
18.在先秦时代占主导的官吏选任制是(C)。
A.乡举里选制
B.简选制
C.世卿世禄制
D.军功、事功选拔制
19.在中国古代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集团的核心是(A)。
A.君主
B.丞相
C.三公
D.士族
20.秦及西汉初期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C)。
A.太仆
B.廷尉
C.典客(大鸿胪)
D.奉常
二、多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以下属于世袭兵役制的有(ABCDE)。
A.十六国时期的“族兵”
B.辽代的“宫卫御帐兵”
C.金代的“猛安谋克”
D.元代的“怯薛军”
E.清代的“八旗兵”
2.西周属卿事寮的政务官有“三事大夫”之称的是(ABC)。
A.司土(司徒)
B.司马
C.司工(司空)
D.司士
E.司寇
3.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ABD)。
A.联俄
B.联共
C.民族
D.扶助农工
E.民权
4.元朝为突出有关政务,使某些部门相对独立,这些直接对皇帝负责的部门是(ABDE)。
A.管理军事的枢密院
B.管理监察的御史台
C.掌管礼乐的光禄寺
D.管理政务的中书省
E.管理宗教和民族事务的宣政院
5.从政体上看,中国古代政权存在过(AD)。
A.君主制
B.邦联制
C.民主共和制
D.内阁制
E.王权制
6.民国初年地方行政体制中,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从大至小分别是(ABD)。
A.省(军政府)
B.道C.市
D.县
E.州
7.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曾有(ABCD)。
A.帝
B.天子
C.王
D.皇帝
E.诸侯
8.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是(BD)。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梁启超
E.张之洞
9.中国古代,使王权受到制约的是(ACD)。
A.地方割据势力
B.君主制
C.贵族元老
D.宗教信仰
E.法律
10.为保证蒙古贵族的绝对统治地位,元代统治者把全国各族人口划分为数等,他们是(ABDE)。
A.蒙古人
B.色目人
C.突厥人
D.汉人
E.南人
三、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简述中国诉讼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
(1)自诉:分口头诉讼和书状诉讼。在严格的程序下,必须有书状的形式。(2)举诉:是被害人以外的人向司法机关举告犯罪人,是有一定限制的。(3)官诉(公诉):官诉是以官府的名义起诉。公诉是以国家的名义将刑事嫌犯提交法庭审判。(4)自首:是犯罪人在罪行被发觉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坦白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和经过,表示愿意接受审判的行为。(5)越诉和上诉。越诉就是越级上诉,法律有严格限制。上诉是指诉讼当事人依照审级的规定由下级审判机关申诉于上级审判机关。
四、论述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试述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答】:
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长达1300余年,科举制度是在荐举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选拔制度。隋炀帝时开始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经过唐代的发展,使科举考试确定为一项重要制度。科举制确立之后,基本上纠正了魏晋以来由世家大族所垄断的用人和掌权状况,也削弱了荐举的功能,表现出较公开、公正的优越性,为士人入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科举制度的确立,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也有利于更广泛的吸引人才,因此,它一经出现,便称为主要的管理选拔制度,历代奉行不废,直到1905年才被学校制度所取代。
科举制度的实行,鼓励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确实为古代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人才。制度限制徇私舞弊,但由于古代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在政治腐败的时候,其弊端防不胜防,特别是由于考试内容和格式的日趋僵化、死板,与时代和实际政局脱节,限制着士人的思想,由科举入仕的人往往是一些徒知经书典籍,不谙世务的迂腐书生,缺乏实际认事的能力。而科举制度使广大士子集中在这条狭窄的出路上奔走竞争,更限制了人才的全面发展,最终被历史所淘汰。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四次形成性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在现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中,市制兴起的时期是(D)。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广州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2.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B)。
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3.中国古代监察体系初具规模、御史监督地方官形成制度是在(D)。
A.夏商西周B.春秋
C.战国
D.秦朝
4.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A)。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
5.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B)。
A.太平天国革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6.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C)。
A.领主封建制
B.地主封建制
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
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
7.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D)。
A.戊戌变法
B.清末君主立宪
C.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
D.中华民国的建立
8.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了(C)。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
9.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B)。
A.军事制度
B.政治制度
C.教育制度
D.法律制度
10.秦及西汉承担宰相职责并被称为二府的是(A)。
A.丞相、御史大夫
B..丞相、太尉
C.太尉、御史大夫
D.丞相、大司马
11.被称为中国古代官制的一大发展的清代军机处创立于(B)。
A.康熙朝
B.雍正朝
C.乾隆朝
D.嘉庆朝
12.南京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是(C)。
A.国民政府委员会议
B.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C.行政院
D.国民政府
13.尚书正式以“台”称,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独立机构的时期是(B)。
A.魏晋南北朝
B.东汉
C.曹魏
D.西晋
14.隋代改革国家政务体制,所设三台包括谒者台、御史台和(C)。
A.都水台
B.殿内省
C.司隶台
D.少府监
15.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曾在省与县政权之间设置(D)。
A.特别行政区
B.市制
C.首席县长制
D.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6.我国近代工商业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初期的(B)。
A.戊戌变法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民国初期
D.五四运动以后
17.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属于(C)。
A.私人荐举
B.自荐
C.制度荐举
D.官府荐举
18.在先秦时代占主导的官吏选任制是(C)。
A.乡举里选制
B.简选制
C.世卿世禄制
D.军功、事功选拔制
19.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B)。
A.共和制度
B.君主专制
C.城邦制度
D.联邦制度
20.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B)。
A.洋务运动时期
B.清末的1905年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后
二、多项选择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以下属于世袭兵役制的有(ABCDE)。
A.十六国时期的“族兵”
B.辽代的“宫卫御帐兵”
C.金代的“猛安谋克”
D.元代的“怯薛军”
E.清代的“八旗兵”
2.按孙中山的政治设计,为最后达到
“授权于民选之政府”,中国需要经过的三个时期(BCD)。
A.议政
B.军政
C.训政
D.宪政
E.参政
3.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ABD)。
A.联俄
B.联共
C.民族
D.扶助农工
E.民权
4.元朝为突出有关政务,使某些部门相对独立,这些直接对皇帝负责的部门是(ABDE)。
A.管理军事的枢密院
B.管理监察的御史台
C.掌管礼乐的光禄寺
D.管理政务的中书省
E.管理宗教和民族事务的宣政院
5.从政体上看,中国古代政权存在过(AD)。
A.君主制
B.邦联制
C.民主共和制
D.内阁制
E.王权制
6.民国初年地方行政体制中,所实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从大至小分别是(ABD)。
A.省(军政府)
B.道
C.市
D.县
E.州
7.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曾有(ABCD)。
A.帝
B.天子
C.王
D.皇帝
E.诸侯
8.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要是(BD)。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梁启超
E.张之洞
9.中国古代,使王权受到制约的是(ACD)。
A.地方割据势力
B.君主制
C.贵族元老
D.宗教信仰
E.法律
10.为保证蒙古贵族的绝对统治地位,元代统治者把全国各族人口划分为数等,他们是(ABDE)。
A.蒙古人
B.色目人
C.突厥人
D.汉人
E.南人
三、简答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简述中国诉讼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
(1)自诉:分口头诉讼和书状诉讼。在严格的程序下,必须有书状的形式。(2)举诉:是被害人以外的人向司法机关举告犯罪人,是有一定限制的。(3)官诉(公诉):官诉是以官府的名义起诉。公诉是以国家的名义将刑事嫌犯提交法庭审判。(4)自首:是犯罪人在罪行被发觉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坦白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和经过,表示愿意接受审判的行为。(5)越诉和上诉。越诉就是越级上诉,法律有严格限制。上诉是指诉讼当事人依照审级的规定由下级审判机关申诉于上级审判机关。
四、论述题(共
道试题,共
分。)
1.简述历代地方行政区划名称及其内容。
答:
夏、商把全国划分为九州,西周实行分封制,各分封诸侯称为国。战国时期除少数保留分封采邑之外,开始普遍推行郡县制。秦统一后,实行郡县两级行政。两汉在中央直接控制的地区设郡,分封地区设王国,归属地区设属国,边疆地区设都护府、校尉、中郎将。二级行政区划是县、国(诸侯封地)、邑(公主封地和皇陵区、祭祀地)、道(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汉武帝时期曾设立13州为监察区。东汉后期,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承袭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和唐初实行郡、县两级制,唐后期实行道、郡、县三级行政区划。两宋实行路、府(州)、县三级制。
元朝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明初制定的疆土管理体制分为两大系统:一是属于行政系统的六部——布政使司(直隶府州)——府(直隶布政使司的州)——县(府属州);二是属于军事系统的五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行都指挥使司,直隶都督府的卫)——卫(直隶都司的守御千户所)——千户所。清在原明代政府直接控制的地区设立行省,东北和新疆、外蒙地区设立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西藏地区设立驻藏大臣,这些都在清政府直接管辖之下。行省之下有府(直隶州、厅)、县(散州、厅),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官制,基本上是三级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