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馒头营高效节水农业呈亮点农民
馒头营高效节水农业呈亮点农民、蔬菜“展笑颜”
纵横交错的滴管,排排长势喜人的蔬菜、忙的不亦乐乎的农民在馒头营的田间地头构成了一副欣欣向荣的的画卷,记者了解到,农业节水技术在该乡高效节水农业中已经不断得以推广并取得了可喜成果,2011年全乡种植蔬菜2.5万亩,产值预计可达9000万元。全乡每年节水180万吨,增加农民收入1000万元。
“在节水中发展、在发展中节水、节水和发展共赢”的发展思路,使馒头营乡实现合理利用水资源,农业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愿望,目前该乡拥有水浇地3.5万亩,实施节水改造的就有2.75万亩,为了推广高效节水农业,该乡不仅成立了水利技术服务站,还建立了“定额用水、以电折价、阶梯计费”等各项制度和农田节水灌溉智能监测总控室,使农民的观念由 “要我节水”转变到“我要节水”。
在一片生菜种植地旁,记者看到一位村民正利用电子卡刷卡浇地,原来农田机井上安装了智能监控设备,这样一来,乡镇实现了用水、用电、动水位等基本数据的智能监测,不仅达到高效用水的目的,也使乡镇更好的了解农户的用水情况。
通过水制改革,转变了群众观念,解决了无度用水、无人管水问题。该乡在高效节水工作中探索了一条节约用水、科学管理、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路子。为以水养水,实现农业高效化、精细化、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农业综合开发与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农业综合开发与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返回上页
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我国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措施,要把支持和推动我国节水高效农业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努力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率先建成节水高效的农业示范区。
一、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初见成效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政府为了解决当时人增地减、粮食供求之间存在矛盾等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了土地开发基金(后改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专项用于改造中低产田,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经过13年的努力,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巨大成效。它不仅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实现我国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必要条件,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小康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农业节水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促进我国节水高效农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一,在土地治理上,把现有灌区的更新改造和续建配套作为重点,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洪涝、干旱的能力。在水利措施上,大力提倡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以及完善渠系建筑物配套,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发展喷灌、微滴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措施上,加强田间整治,开展土地平整,发展机械耕作,推广优良抗旱品种,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在管理措施上,加强工程的建后管护,落实管护责任制,合理调整农业灌溉供水水价,积极进行以农民参与为重点的灌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推行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增加农民参与灌溉管理的机会。据初步统计,1996—2000年,农业综合开发共改造中低产田987万公顷,其中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67万公顷,进行渠道防渗近13万km,埋设低压输水管道近6万km,发展喷灌面积67万公顷,用于节水灌溉的资金约193亿元。
第二,在中西部地区、丘陵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以及水源条件较差的区域,结合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进行坡改梯,发展集雨节灌技术,建设小水窖、小塘坝等微型水利工程,提高农田抗旱能力。同时,推广地膜覆盖。秸秆还田、深耕深松等农艺措施,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农田防护林等,大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第三,安排专项资金,建设节水高效农业示范区。近几年来,国家农发办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用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进行节水灌溉技术、节水高效农业的示范与推广。与此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发办也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安排一些节水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探索适合本地区节水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第四,积极引进外资,利用世行贷款进行加强灌溉农业项目建设。“九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利用世行贷款3亿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先进的项目和资金管理程序,在黄淮海平原的冀鲁豫皖苏5省进行了加强灌溉农业二期项目建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农业综合开发还积极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管理技术与方法,在项目区建立了自主管理灌排区试点及农民用水者协会组织,加强了与节水有关的培训,增强了项目区农民的节水意识,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用水效益。
第五,安排专项资金,建设了一大批中型灌区水利骨干工程项目。对现有灌区骨干水利设施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更新改造和续建配套,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自1996年开始,国家农发办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对一些中型灌区进行骨干工程的渠系配套和更新改造。“九五”期间国家共立项实施了47个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总投资13.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农发资金4.2亿元)。
二、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优势明显
1.治理措施具有综合性
农业综合开发的特点是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综合开发,工程、农业、生物、科技、管理等措施综合配套,从而改变了过去常规农业中治理措施的单一性。体现在节水高效农业方面:一是农业综合开发采用工程措施,能够建设大量的小型水源工程、机电排灌站、机电井、灌排渠系及
其建筑物配套完善等;二是采用农业措施,能够在项目区进行土地整治、秸秆覆盖、留茬免耕保墒等建设;三是采取生物措施,能够在项目区营造农田防护林,施用化学保水剂,增施有机肥等;四是借助于科技、人员技术培训、建立示范区等;五是采取管理措施,能够在项目区尤其是在灌区实行管理体制改革,如农民参与灌溉管理、增设量水设施、推行科学灌溉制度、按方计收水费等。这些都是农业综合开发在中低产田改造中,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以促进节水高效农业发展的显著优势。
2.项目管理具有综合性
农业综合开发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包括财政、计划、水利、农业、林业、国土、银行等多个部门。在各级政府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的统一组织领导和协调下,农、林、水利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既进行灌区骨干工程和田间水利工程的改造与配套,又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农田防护林,还进行田间耕作和生物措施的配套,推广优良耐旱品种等。各部门围绕的中心问题就是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节约用水的前提下,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农业综合开发坚持按项目管理,资金跟着项目走,开发治理一片,发挥效益一片。这是农业综合开发在项目建设与管理上进行节水高效农业建设的重要优势。
3.资金投入具有综合性
农业综合开发实行“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坚持以国家投入为导向,农民投入为主体。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中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村集体和农民自筹资金、引进外资以及经过法定手续筹集的其他资金等。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资金上有保障。同时,由于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作为引导,有利于调动农民群众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积极性,吸引各方面的资金不断增加对农业节水的投入。这是农业综合开发进行节水高效资金投入上的特有优势。
正是具有这些优势,使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农发办在其制定的有关政策和规定中强调,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作用,强调地方各级农发部门要因地
制宜、因势利导,不断促进各地区农业节水事业的发展。
三、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工作的重点
目前,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是我国政府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大的一块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农民收益最直接的项目之一;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模式,是我国支农资金和农业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第四次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计划》,“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计划改造中低产田1213公顷,其中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67万公顷。为完成这一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国家农发办提出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提高认识,加大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力度
要从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和设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节水高效农业工程。无论是灌溉农业区,还是旱作农业区,都应采取不同形式的工程、农艺管理等综合节水措施,努力实现节水、增产、增效目标的统一。在中低产田改造中,要以节水增效为中心,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标准,通过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确定科学灌溉制度,拟定综合节水措施,并安排相应的建设内容和投资计划。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在研究制定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计划时,要根据我国水土资源条件和农业生产结构布局,科学制定农业综合开发区节水高效农业的发展规划,确定不同区域发展节水高效农业的重点及模式,并提出分年实施计划,保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节水高效农业能按总体规划组织实施。
3.建立综合示范区,加强节水高效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20多年来,我国农业林水等有关部门及科研单位,在农业节水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今后要进一步加大科技示__范和推广力度,提高示范区的规模和水平。同时,农业综合开发要为农业节水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必要的条件。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在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中施展才能。
4.重视监测评价,加强人员培训
为了检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业综合开发区节水高效农业的实际
效果和综合效益,有关部门要逐步建立科学的节水高效农业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各级监测评价网络和管理制度,落实监测评价工作。在进行节水高效农业项目建设中,要把监测评价和科学灌溉管理纳入项目计划。要加强项目区农民的培训,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各种形式,对农民进行节水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使农民尽快掌握科学节水技术和技能。
5.建立有利于节水高效农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改革农业用水管理制度,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业用水体制。农业综合开发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促进项目区农业用水体制的改革。要坚持在项目区成立供水管理单位或供水公司和用水者协会等组织,让用水者直接参与到灌溉用水管理活动中,调动农民推广先进节水技术的积极性,提高农业节水效益。要加快项目区灌溉供水水价改革步伐,逐步实现按用水成本和实际用水量供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要尽量在新建输水渠道和管道上,修建测水和量水设施,逐步实行农业用水的自动化控制与运行,为按方计收水费创造条件。
第三篇:推广高效农田节水 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推广高效农田节水 促进农业持续发展近三年来,我*紧紧围绕全市“一特四化”战略方向思,遵循农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科学谋划,积极调整,一举突破了“就种植抓种植”的传统模式,实现了四大转变:农业发展着力点由注重高产向突出高效转变、农业生产由适生区向优势产区集中转变、农业灌溉由传统的大水漫灌溉向节水高效转变、农民培训由科技普及型向实际实用实效型的技能培育转变。使节水、高效、特色引领下的现代农业,在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技能化培训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体现。特别是以节水高效为先导的农田节水技术的推广,集成应用现代农业装备手段,集中资金投入,为贯彻落实“一特四化”、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一、高效农田节水取得的成效
全*上下以发展“一特四化”战略为目标,以高效农田技术技术为手段,集约项目、集中力量、集成技术、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农业工作的新亮点、新抓手。具体表现在:
一是规模不断扩大。自实施“一特四化”战略以来,全区以垄作沟灌、膜下滴灌、半膜平铺起垄、喷灌等高效农田节水面积累计达到了*万亩,实施乡镇、村组、农户达到了100%。总节水量达到了*万方。
二是园区辐射带动进一步增强。我区扶持建设的西洞镇戈壁食用菌温室示范园、三墩镇色素辣椒膜下滴灌示范园、肃州区果园乡农业科技示范园、总寨镇非耕地高效日光温室示范园等一批极具代表性的园区不但成为农民进行科技技能培训和展示科技成果、彰显节水高效特色产业的重要示范基地,而且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相关行业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三是集成了一大批技术模式。根据全区不同区域,累计推广膜下滴灌、渗灌、喷灌、垄膜沟灌、半膜平铺起垄、全膜覆盖等高效节水技术40多项,配套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播收、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这些技术的集成推广,为科学合理配置井河灌溉用水、增加生态需水供给、遏制生态恶化的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实施“一特四化”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上成立了由农牧局、财政局、水务局、科技局、统计局、农技中心等部门及*个乡(镇)主管农业的乡(镇)长参加,主管农业的副*长任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实施管理、任务分解下达、责任书签订、实施方案审定、组织协调、进展情况督查、组织检查评比、召开现场会、组织观摩学习等工作。农技推广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区15个乡(镇)的农技站负责人,成立由农技中心主任任组长的技术指导实施小组,具体负责实施方案和技术规程的制定、组织实施及技术推广应用,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开展技术宣讲培训、编印技术资料、蹲点指导、开展试验示范、总结汇报等工作。
二是根据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依照“一特四化”战略和甘肃省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结合我区农业生产实际,制定了《肃州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并制定了用好地表水,少用地下水,蓄住天上水,保住土壤水,减少每次灌水数量,适当增加灌水次数,降低农田灌水定额,覆盖抑蒸、灌水与作物需水规律相吻合的高效农田节水技术路线,规范了主推技术。
三是落实目标责任,确保农田节水措施落实到位。为了确保顺利实施,将高效农田节水工作纳入乡政府重点工作考核,实行行政与技术双轨责任制管理。通过行政推动、资金补助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应用节水技术的积极性,确保了各项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措施的落实。
四是多部门协调配合,确保项目整体推进。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工作量大面广,需要农业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农机局、水务局、各乡镇等多个部门通力合作。为此,*政府要求各部门要勤联系、勤沟通,对资金使用、农机具改进研发以及购置、示范区建设等进行认真研究,互通情况,明确各自职责,整体推进高效农田节水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五是多方位立体式,开展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宣传培训。为提高*、乡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改变农户传统的农作物灌溉管理模式,提高广大农户对实施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的认识和应用水准,保证各项农田节水措施的落实。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及时组织技术部门编写印发了《肃州区主要农作物高效农田节水技术规程》,举办了农田节水技术培训班,对区级技术部门及*个乡镇的农技干部进行了系统的技术培训,同时组织区级技术部门及乡镇农技人员,对*个乡镇的乡村干部、科技示范户、项目区农户开展了全面系统的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培训。在生产关键季节,特别是农作物起垄、铺膜、种植、滴灌安装等关键环节,组织技术人员采取集中培训、召开现场会、组织农户观摩等形式对广大农户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现场指导和实地培训,全面提高了广大农户应用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的积极性,保证了各项高效农田节水措施的落实。
六是建立核心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为了切实提高核心示范区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示范区示范带动作用,年初我们就对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确定了示范区建设区域、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标准,及早向群众公布建设方案。通过广泛宣传,加强衔接,引导农户合理安排种植计划,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为核心示范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取得的经验
三年来,我们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积累了一些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四条: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行政推动是关键。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工作以来,区上成立了副*长*同志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促进了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形成了推广合力。大部分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加大了行政推动力度,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明确推广目标,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是基础。几年来,我们按照市上的总体安排,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科学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保证了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工作任务的有序落实和稳步推进。
三是整合项目资源,集中人财物力是保障。将河西及沿黄主要灌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专业化统防统治等重点项目紧密结合,优化了资源配置,扩大了规模效应,提高了效益。依托各项目专家指导组成员,集中了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的专用人才资源,开展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研究与推广指导,增强了推广科技力量,整合种子、农技、土肥、植保、农机等农业系统内部的技术优势,促进了技术的有效集成,为推广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集成配套技术,加强服务指导是核心。各乡镇因地制宜,集成推广先进
实用技术,坚持良种良法相配套,农艺与农机相结合,使技术尽量物化、简化、集约化,总结形成了一批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模式。并将集成技术编制成挂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材料,广泛宣传推广,优化了技术集成模式,提供了技术集成应用的效果。
四、我区高效节水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3年的发展,不难看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顺应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彰显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诠释了推进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科学理念,不但对各级干部谋划农业发展的思维方式、指导思想、措施办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全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使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但也还存在一些不知,具体表现在:
一是认识不到位。一些农民对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重要战略地位认识不足,重工程技术、轻农艺技术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扶持政策和发展措施的连续性不够,加之一些区域自身发展条件和能力较差,制约了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二是投入不足。发展节水农业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事业,需要公共财政支持。但长期以来,政府对节水农业的投入不足、没有固定渠道。
三是技术支撑和推广力度不够。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区虽已初步建立了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框架,形成了一批相对成熟的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但技术研发能力总体仍比较薄弱且力量分散,技术推广体制机制不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公共服务能力和手段不足,导致重大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研发滞后,技术成果普及速度慢、范围小、到位率低。
五、加快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具体建议
一是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关鼓励政策,为节水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和农民参与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产业化模式。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鼓励政策,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搞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水技术的研究以及节水设备和制剂的生产等工作,以优惠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民自办各种节水设备和率先实施各项高效农业技术,为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是办好示范园区,普及高效节水技术。示范区既是新技术的展示区,又是农民学技术的培训基地,建立示范区,给农民做好示范,以利于大面积推广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同时,通过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完善区域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模式体系、土壤墒情监测和信息网络体系、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标准体系、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服务和关键设备产业化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缓解资源型缺水的紧迫状况,缓解季节性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
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高效节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积极措施,开辟资金渠道,建立政府、社会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的高效节水农业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一是根据不同区域地区特点,积极建设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基地,以完善区域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模式;二是实施以地力建设为主的土壤培肥工程,以提高土壤肥力、土壤蓄水能力;三是田间渠道及田间灌溉设施建设。
四是分类指导,建立不同类型的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模式。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特点,改革农艺、耕作制度,调整作物结构,改进灌溉方式,抓好科学用水,建立不同类型高效节水模式,是发展节水农业的基础。在大田生产中。因
地制宜采取低压管道输水、小畦灌溉、行走式和移动式补灌等措施的同时,大力推广节水抗旱作物品种和培肥地力、种子包衣等抗旱栽培技术。在种植园艺作物的水浇地和设施栽培中,因地制宜推广喷灌、微喷灌、渗灌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要从减少水资源浪费出发,发展节水灌溉,在搞好村砌防漏等渠道节水的同时,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栽培模式,利用各种蓄水保墒技术,建设田间土壤水库,提高田间水分的生产效益,把节水工作的重点放在田间高效节水上。五是加强节水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和培训工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节水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进步。根据区域特点和发展需求,选择有全局性、方向性和关键性的技术,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节水灌溉设备生产企业的科研、生产和人才优势,加强技术创新和开发应用。在建立高效节水作物种植结构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和开发各类抗旱节水制剂、节水抗旱优质高产作物品种、节水农机具等一系列先进适用的关键技术与设备,组装和集成节水高效农业配套技术。同时选择一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适用技术,因地制宜地大力推广。与此同时,要加强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及收,走国产化道路。组织节水农业科普书籍的编写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对基层技术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节水科技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大节水农业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节水意识、增强节水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第四篇: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电视讲话
广大村组干部和农民朋友们:
大家好!
当前正是秋超增收的关键时段,秋季调茬即将开始,也是发展高效农业的黄金季节。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上下、全面发动、全民动员,抢抓有利时机,迅速采取措施,掀起新一轮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热潮。下面,我跟广大村组干部和农民朋友们说四个方面的想法。
一、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有着十分有利的政策环境
中央在取消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加大水稻、良种、农机、农资等“四项补贴”的基础上,去年又设立了扶持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去年全县获得中央农业专项补助900多万元,今年又已获得1200多万元。省委、省政府在去年对高效农业补助5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又将补助盘子扩大到7亿元。市委、市政府已经连续三年每年拿出几百万元奖励高效农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在去年财政奖励高效农业3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将奖励额度扩大到超千万元,其中对农民自己投入新发展连片50亩以上钢架大棚或日光温室大棚的,在每亩补助2000元的基础上,再补助500元。这些政策措施充分说明各级党委、政府都在心系农民利益,帮助农民增收。广大农民朋友应当抢抓政策机遇,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不失时机地加快增收步伐。
二、今年农民增收的严峻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发展高效农业
长期以来,棉花一直是***农民的当家品种、收入的主要渠道。过去***农村在盐阜地区比较富,富就富在长棉花上;正因为棉花收入相对稳定,有了这个传统种植习惯,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快,导致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在这里我和大家算一笔帐,我县人均耕地约1.8亩,一个三口之家5亩左右的承包地,按常规作物好的年成测算,一年纯收入大概在6000元左右,已经无法负担一个小孩从出生到大学毕业的基本费用。由于宏观经济影响,今年上半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不快,农副产品出口受阻,大麦、油菜、生猪价格分别下跌15%左右;加之,秋熟作物在生长关键期又遭遇低温多雨等灾害性天气,棉花产量至少比往年减收三成以上。因此,今年农民增收的形势相当严峻,必须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群众收入的根本出路和重要途径。
三、我县一批发展高效农业的典型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近年来,我县一批头脑活络、致富有方的能人大户,率先成为致富的群体,成为农民增收的榜样。有一批能人通过发展设施栽培实现了增收致富。耦耕镇友爱村在我县发展大棚青椒比较早,目前100多户生产大棚青椒,其中40多户到外地当“大棚师傅”,每户年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该镇青椒种植大户郑友东去年被康源示范园以16万元的年薪聘用,今年他放弃高薪在康源示范园承包500多亩、300多个大棚,年可实现收入100多万元。阜余镇健康村施长国到新加坡打工3年挣了20万元,他妻子去年在六份示范园打工学到了技术,今年到示范园建了6个大棚,据测算,年收益在24万元以上。施长国看到自己远涉重洋、背井离乡打工3年,不如在家门口长几个大棚1年的收入,今年5月份专门请人解除了出国劳务合同,与妻子一起建大棚长蔬菜。有一批农户通过发展短平快项目实现增收致富。通洋镇食用菌从文明村起步,目前已有经营户5800户、13000人,每年5-7月份全镇有一半农户门前堆满食用菌菌种,7-9月份平均每天有100多辆载满原料的卡车发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老百姓形象地说:“运出去的是废料、拿回来的是钞票”,目前该镇有三分之一的农民在从事食用菌生产,农民纯收入一半以上来自食用菌生产,已辐射到阜余、耦耕、陈洋、四明等周边地区。有一批能人大户通过全民创业实现增收致富。陈洋镇农民戴元军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芦苇、蒲草等天然原料,成立桃园家饰公司,生产加工草编窗帘、墙纸等600多个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市级龙头企业,去年实现销售2500万元,出口创汇180万美元,带动了几百户农户从事柴草编织,人均年收入都超万元。有一批能人大户通过发展规模养殖实现了增收致富。耦耕镇的丁宝付从2005年开始炕孵肉鸡苗鸡,不仅每年有近400万的收入,还解决当地13名富余劳动力就业;海河镇农民范荣中发展生猪养殖,年出栏生猪超万头,去年实现纯收入近200万元;长荡镇农民孙海洋不断扩大蛋鸡养殖规模,目前存栏蛋鸡3万羽,年收入超过60万元。这些成功的典型,为我们放了很好的样子,我希望广大农民朋友都来学习他们的做法,真正在全县形成“家家忙致富、户户有项目”的喜人局面。
四、狠抓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
发展高效农业,要分别明确县镇村三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各自任务。第一,县镇两级要帮助兴园区、搞配套、做环境。富民强县是我们的总体目标,富民优先则是我们的执政理念。目前***港进港航道整治工程已正式开工,通港一级公路基本建成,新城建设全面启动,特色园区框架拉开,下一步县委、县政府将把支持高效农业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搞得好的镇都是镇党委、政府注重狠抓环境营造。耦耕、通洋等镇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安排几百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高效农业示范园基础设施投入。我们每个镇都要学习他们的做法,努力为发展高效农业示范园搭建良好平台。第二,镇村干部、能人大户带头示范。目前先行一步的示范园区都是从镇村干部、能人大户起步的。阜余镇的一名副镇长、一名人大副主席看到大棚的收益,带头领办了1075亩的园区;该镇六份村去年由耦耕镇的大棚种植户兴建504亩大棚,亩平收入超万元,很多原先在园区打工的农民免费学到了技术,今年有上百户自己建大棚,目前全镇已发展成3个千亩以上示范园,形成总面积5000多亩的规模。现在还没有建成示范园区的镇,都要千方百计招引外地大户、动员本地大户带头示范,广大农民群众有资本的,也可以领办园区,做带头、做示范。近期,县委、县政府将开展“百、千、万”工程,组织百名农技人员下村组,千户代表看大棚,万户农民听讲座,来推动这项工作的广泛开展。第三,农民自身也要探索多种途径实现增收致富。要推进土地流转,广大群众要积极将承包地由镇村统筹协调,实行规模流转,可以自己建大棚,也可以置换到一个园区统一建大棚。要鼓励反租倒包,海通镇在外创业老板崇庆山去年投入2600多万元,兴建1500亩康强农业示范园,发展大棚400个,主要生产花卉和蔬菜,销往上海、广东等大中城市,每亩纯收益分别在3万元和1万元以上;现在崇老板将大棚承包给农户,大棚收益15%由老板所得,85%归农民所有,105户承租户年每亩收入近3万元。耦耕镇规划建设了2000亩的康源高效农业示范园,生产的礼品西瓜每亩纯收益1万元以上,现在以每年1000元的租金将大棚租给农户,连续种植5年大棚归农户所有。我们要学习借鉴耦耕和海通的做法,把土地出租给有实力的老板兴建大棚,再由农户从经营者手中反租倒包,这样既可获得土地租金,又可通过种植收益,获取双重效益。要动员资金实力不足的农民联合起来建大棚,通洋镇25个能人大户领头新建了1200亩日光温室大棚,他们通过联合亲朋好友、周边邻居共同出资,带动了56户想建大棚但资金实力不足的农民一起致富。我们要组织有致富欲望、但无力投入的农户,联合起来,共同投入,按比例分红。
当然,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还有多种途径。比如,当前要积极发展其它短平快的种养植项目,发展各种类型的家庭致富项目,秋播结构调整时大力发展多种模式的粮经套种等等。总之一句话,我们光守住一、二亩农田长粮棉,要致富困难,要小康更难。
季节不等人,机遇更不等人。希望广大镇村干部要迅速行动起来,抓政策宣传,抓示范引领,抓组织发动,推动更多农民投身高效农业、发展高效农业。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要有一种看人家致富、心急;望人家发财心跳的不服输精神,行动起来,积极参与,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勤劳致富奔小康。
第五篇:2012年灌区高效节水农业工作年终总结11
2012年全省灌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
推广工作总结
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农业、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水利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灌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进展顺利,共落实高效农田节水技术面积759.32万亩,超计划面积700万亩的8.5%,预计全年节水7.94亿方,增效6.71亿元,取得了明显的示范推广成效。现将“2012年全省灌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工作总结”随文上报,请审查。
附件:2012年全省灌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附件:
2012年全省灌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
推广工作总结
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12]06号)文件精神与要求,2012年安排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任务700万亩,其中,膜下滴灌80万亩(新增面积20万亩),垄膜沟灌520万亩,垄作沟灌100万亩,将项目实施范围扩大到河西、沿(引)黄及东部三个区域13市(州)的42个县(区)及有关农业龙头企业,各地早谋划、早安排、早动手、早落实,全面完成了今年的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面积落实情况。
根据省上下达的推广任务,2012年全省灌区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700万亩,其中膜下滴灌新增20万亩,累计达到80万亩,垄膜沟灌520万亩,垄作沟灌100万亩。从各地上报的面积统计,今年落实面积为759.32万亩,其中膜下滴灌81.22万亩,垄膜沟灌562.34万亩,垄作沟灌115.76万亩,预计全年节水7.94亿方,增效6.71亿元。嘉峪关任务面积4.4万亩,落实面积4.4万亩;金昌市任务面积41.9万亩,落实面积43.58万亩;武威市任务面积147.3万亩,落实面积185.58万亩;酒泉市任务面积83.9万亩,落实面 积96.68万亩;张掖市任务面积116.9万亩,落实面积118.53万亩;兰州市任务面积58.7万亩,落实面积58.95万亩;白银市任务面积70.2万亩,落实面积71.51万亩;定西任务面积36.8万亩,落实面积37.55万亩;临夏州任务面积23.1万亩,落实面积23.1万亩;天水市任务面积17.6万亩,落实面积18.46万亩;平凉市任务面积16.9万亩,落实面积17.27万亩;庆阳市任务面积15.9万亩,落实面积16.91万亩;陇南市任务面积17.7万亩,落实面积17.95万亩;省农垦集团公司农场任务面积34.2万亩,落实面积34.34万亩;甘肃紫轩酒业有限公司、甘肃祁连葡萄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威龙有机葡萄酒有限公司及各市落实面积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任务指标(详见附件)。
(一)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推广任务面积20万亩,目前落实面积为20.22万亩,其中9.41万亩核心示范点由省农业综合开发办投资建设,其余的10.81万亩由市、县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完成。嘉峪关任务面积0.3万亩,落实面积0.3万亩;金昌市任务面积0.3万亩,落实面积0.32万亩;武威市任务面积1.4万亩,落实面积2.01万亩;酒泉市任务面积1.7万亩,落实面积3.42万亩;张掖市任务面积1.3万亩,落实面积1.53万亩;兰州市任务面积0.4万亩,落实面积0.42万亩;白银市任务面积0.7万亩,落实面积0.61万亩;定西任务面 积0.5万亩,落实面积0.62万亩;临夏州任务面积0.4万亩,落实面积0.5万亩;天水市任务面积0.3万亩,落实面积0.2万亩;平凉市任务面积0.3万亩,落实面积0.28万亩;庆阳市任务面积0.3万亩,落实面积0.33万亩;陇南市任务面积0.4万亩,落实面积0.37万亩;省农垦集团公司农场任务面积9.2万亩,落实面积9.2万亩。其他企业也完成了任务面积,虽然各地多方筹资,但仍有天水、平凉、陇南、白银未完成任务面积。
(二)垄膜沟灌技术
推广任务面积为520万亩,目前落实面积为562.34万亩,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其中,嘉峪关任务面积3万亩,落实面积3万亩;金昌市任务面积11万亩,落实面积12.94万亩;武威市任务面积109万亩,落实面积140.7万亩;酒泉市任务面积59万亩,落实面积63.11万亩;张掖市任务面积102万亩,落实面积102.2万亩;兰州市任务面积53万亩,落实面积53.21万亩;白银市任务面积65万亩,落实面积66.75万亩;定西任务面积30万亩,落实面积30.9万亩;临夏州任务面积19万亩,落实面积19万亩;天水市任务面积16万亩,落实面积16.1万亩;平凉市任务面积14万亩,落实面积14.23万亩;庆阳市任务面积13万亩,落实面积13.91万亩;陇南市任务面积14万亩,落实面积14.14万亩;省农垦集团公司农场任务面积12万亩,落实面积12.14 万亩。从统计情况看,全部完成任务面积。
(三)垄作沟灌技术
垄作沟灌任务面积100万亩,目前落实面积115.76万亩。其中,嘉峪关任务面积1万亩,落实面积1万亩;金昌市任务面积30万亩,落实面积30.32万亩;武威市任务面积15万亩,落实面积20.97万亩;酒泉市任务面积15万亩,落实面积21.94万亩;张掖市任务面积9万亩,落实面积10.18万亩;兰州市任务面积5万亩,落实面积5.02万亩;白银市任务面积4万亩,落实面积3.65万亩;定西任务面积6万亩,落实面积5.72万亩;临夏州任务面积2万亩,落实面积2.1万亩;天水市任务面积1万亩,落实面积2.18万亩;平凉市任务面积2万亩,落实面积2.16万亩;庆阳市任务面积2万亩,落实面积2.07万亩;陇南市任务面积3万亩,落实面积3.44万亩;几家企业全部完成了任务面积。白银、定西市未完成任务面积。
二、采取的措施与主要做法
(一)以抓好全省高效节水农业现场会为契机,安排部署并全面完成了今年的工作。
今年7月10日,省政府在张掖市组织召开了全省高效节水农业现场会议,来自全省13个市(州)和42个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县(区)政府分管领导、农牧(业)、水利局长共计200多人参加了会议。观摩了张掖市高效节水农 业现场,通报今年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任务完成情况,总结交流高效节水农业工作经验,安排部署了下半年及今后的高效节水农业工作。
(二)抓重点环节,实施对口帮助,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在河西及沿黄灌区已实施推广三年时间,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工作经验。而中东部灌区22个项目县(区)今年首次实施技术推广项目,在技术应用、工作措施方面还不够完善,有一定的推广难度。为充分发挥河西及沿黄灌区项目县的作用,迅速提高新列项目县技术推广水平,同步推进今年的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工作,实施了“一对一”技术对口帮助活动。河西及沿黄灌区的已实施项目单位有22个(含省农垦总公司),新列项目县(区)有22个,形成“一对一帮助,东西两翼协调”发展的格局,平衡推进今年的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狠抓核心带动,将发展高效农田节水技术与优势特色农田开发、农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进一步强化了示范引领。
今年各地建立的核心示范点面积大,建设标准高:起垄铺膜(管)规整、集中连片,示范效果好,各有特色。全省项目区共建立核心示范点726个,示范面积77.40万亩,其中万亩示范点19个,千亩示范点204个,千亩以下示范点503个(详见附件)。各地都结合当地实际,将发展高效农田 节水技术与优势特色农田开发、农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积极探索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整村推进工作,将示范区建设做为节水技术的核心,有效地带动了农田节水技术推广任务的全面完成和种植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四)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整合有关项目安排,为完成任务奠定资金保障基础。
2012年省级共安排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补助资金9270万元,其中省财政安排的6188万元资金,全部用于垄膜沟灌、垄作沟灌技术面上推广补贴及技术培训、宣传等;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安排2990万元补助和贴息贷款资金,全部用于核心示范区建设和膜下滴灌建设;省财政厅从水利厅部门预算其他水利建设专项资金中安排92万元资金,用于省级技术培训、指导和机具研发、督促检查等;这些资金充分发挥了引导作用,各市、县积极采取各种办法,出台优惠政策,筹措配套资金,发展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据统计,截止目前,市级共配套资金190万元,县(市、区)及企业共配套资金2625.7万元。全省共购置地膜6488.8吨,约合3806.79万元;购置机械2636台,约合913.8万元;发放作业费补贴1245.35万元。膜下滴灌面上推广任务,由市、县按照下达的任务面积,通过整合其他项目资金完成。
(五)强化督导检查,促进工作有序开展。
今年我站多次派人赴项目县(市、区),通过实地察看、走村访户、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等多种形式对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督导,进一步实地了解掌握了项目进展。从督导来看,各级行政部门积极行动抓推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技术推广部门提早行动抓培训,做到培训到户,宣传到田;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参与抓春耕,做到了积极响应,全面行动;形成了省、市、县联动,各相关部门互动的好局面,确保了人员、地块、资金、技术、培训等提前到位。能够按照省上总体实施方案的要求,细化目标任务和技术措施,落实实施地点和面积,确保项目推广面积按计划落实到村社农户和地块。通过实地查看,今年的垄膜沟灌、垄作沟灌技术比去年更加规范标准。
(六)开展试验研究,进一步强化了技术创新。根据各地主推的技术模式和存在的技术难点,我站及早安排下发了2012年高效农田节水技术试验方案,指导各地开展试验示范。各市县农技推广部门与科研教学等单位加强合作,开展了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施肥技术、配套品种、种植模式、农机具配套等方面的试验研究,除了完成省站下达的试验研究任务外,各县(市、区)都自行安排了3-5项具有地方特色的试验研究。全省共安排各类试验研究281项,各地拟通过开展大量试验研究,积极探索、总结、创新高效节水生产技术模式和技术规程,完善灌区农业节水技术路线,构建节水高效农业技术体系,创新灌区节水高效农业发 展新模式。
(七)开展培训宣传,进一步强化了技术服务。为了推动1000万亩高效节水农业工程顺利实施,进一步规范全省灌区农田节水技术,全面完成今年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任务,根据省农牧厅的安排,我站于2012年3月在天水麦积区举办了全省灌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培训班。邀请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专家做了专题讲座,共培训承担项目任务的市、县技术骨干150人,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各地按照“技术推广、培训先行”的原则和省上提出的工作要求,利用冬春农闲季节,通过发放技术手册、明白纸、挂图资料、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咨询等方式,采取农业科技图片展览、新品种实物展览、播放专题片、制作宣传专栏等形式,广泛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宣传。全省举办各类培训班2431场次,召开现场会1275次,举办各类电视讲座468次,向农民发放明白纸114万张,技术手册41.93万册,培训农技人员7482人,培训农民82.54万人。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指导农民推广农田节水技术。如敦煌市利用科技直通车向广大农民广泛宣传、普及农田节水知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高台县采用科技信息短信平台,向广大农民传递有用的农田节水信息及知识,得到了农民的欢迎、赞扬。
三、存在的问题
(一)今年是中东部灌区实施高效农田节水技术项目的第一年,项目实施中存在问题较多。一是个别县对项目的实施区域不明确。中东部灌区地处旱作雨养农业区,长期从事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已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在安排部署项目时,仅从实现高效目标出发,忽视了灌区的节水目标,将项目安排在非灌区农业区。二是对灌区如何节水,怎样实现节水与高效双重目标试验研究不够,有的试验设计不合理,对农业生产缺乏指导意义。三是部分县项目资金到位迟,到位率不高,仍有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截留资金的现象发生。四是中东部灌区水权制度改革步伐滞后,有的灌区特别是自流灌区和井灌区目前仍无灌溉定额指标,加之该区域仅在蔬菜、林果等栽培中实施灌溉,其他农作物多不用灌溉,仅在特别干旱年份进行适当补灌,难以运用“倒逼”机制调动农民采用农田节水技术的积极性。
(二)对面上推广的膜下滴灌技术扶持力度不够。今年全省新增推广膜下滴灌技术20万亩,除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建设核心示范区和采取贴息贷款方式完成9.41万亩建设任务外,其余新增推广面积主要通过整合市县项目资金来完成,给市县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部分县(市、区)建议省农牧厅向省政府提出建议,协调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综合开发办追加部分扶持资金。
(三)由于地膜价格上涨、劳动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现有的补贴标准明显偏低,影响农田节水大面积推广。建议省农牧厅会同省级财政在明年的预算中提高补贴标准、增加资金投入,按照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12]06号)精神,将补贴标准由目前的亩补贴10.5元左右提高到垄膜沟灌亩补贴20元、垄作沟灌亩补贴15元的标准。
(四)这几年,省农机推广研发部门针对农田节水技术做了大量的农机研发推广,大田作业机具种类较为齐全,但区域经济作物,如瓜菜等作物配套播种机具缺少,在垄膜沟灌机具方面: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施肥、播种、起垄、覆膜等集多功能为一体的联合作业机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起垄覆膜播种机具性能还不够稳定。在垄作沟灌机具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垄的成形、开构等功能上需要进一步完善。
(五)由于目前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无形中将大块田分隔为小块田,不利于机械作业,不利于农田节水大面积推广、整体推进。因此,建议农业等部门加大农村土地流转、集约经营、规模种植、产业发展步伐。
(六)农田节水推广中,市级农技中心、土肥站发挥着重要的组织、协调作用,也承担着技术研究、培训等责任,但市级财政没有设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建议市级财政部门能够给予市州农技部门试验、培训、督查、指导等方面的经费支持。
四、下一步的打算
2012年省政府在张掖召开了高效节水农业现场会,对全省灌区农田节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今后我省将全力推进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根据省政府今年印发的《关于加快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甘政办发[2012]06号),实现到2014年以后每年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1000万亩、年节水10亿方的目标。其中,2012年推广面积700万亩,2013年推广面积900万亩,2014年推广面积达到1000万亩。为了完成以上目标任务,今后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与农业部及省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让他们了解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及目前存在的困难,从而在项目上优先安排,在资金上给予支持。
二是加大试验、示范力度,建成示范效果明显、辐射带动性强的高效农田节水示范区,成为节水技术成果展示的舞台、农民田间培训的学校,并安排一些具有前瞻的试验,创新技术模式,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支持。
三是提高技术培训水平,省上组织有关专家,集中培训各市县区技术人员。各市、县也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培训水平,开展技术培训宣传,让农民真正掌握农田节水技术。
同时,根据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省政府协调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业综合开发办,通过各级财政追加补贴资金,支持膜下滴灌推广;省级财政在明年的预算 中提高补贴标准、增加资金投入,按照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12]06号)精神,将补贴标准由目前的亩补贴10.5元左右提高到垄膜沟灌亩补贴20元、垄作沟灌亩补贴15元的标准。同时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大农村土地流转、集约经营、规模种植、产业发展步伐。在节水技术推广模式优化组合,大力发展以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为重点的现代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并建立以管灌+垄膜沟灌组合为基础,其他灌溉方式为补充的高效节水体系,优化用水结构从而有效缓解我省缺水的紧张程度,将节水与增效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我省农业持续发展,形成各行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局面。
甘肃省农牧厅关于2013年全省高效农田
节水技术推广任务预安排的意见
有关市(州)、县(市、区)农牧(农业)局(委)、有关企业:
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高效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12‟6号)要求,2013年继续在河西、沿(引)黄及东部3个区域13个市州的灌溉农业区和省农垦集团公司农场及有关农业龙头企业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并按照省政府建设兰州新区的决策精神,将兰州新区列为新增项目区。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厅在与有关市县衔接沟通,并与省直有关部门进行协商的基础上,提出2013年全省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任务预安排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意见要求早安排,确保人员、地块、技术、培训等提前到位。
一、实施区域及任务面积
今年在我省的13市(州)42个县(市、区)、兰州五区、兰州新区及有关农业龙头企业共推广膜下滴灌、垄膜沟灌、垄作沟灌三大高效农田节水技术900万亩(面积分配见 附件),其中:新增膜下滴灌(含设施滴灌等)50万亩,累计面积达到130万亩、垄膜沟灌630万亩、垄作沟灌140万亩。各地应积极行动起来,整合项目、争取资金,及早规划项目实施区域,将任务落实到地块和农户。
二、补贴资金
经我厅与省上有关部门协商,核心示范区建设拟由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安排补贴资金,面上推广的垄膜沟灌、垄作沟灌技术面积由省财政安排补贴资金,目前我厅正在积极争取预算安排、增加资金投入。推广分解下达到有关市、县及有关企业的膜下滴灌推广任务,由市、县、企业负责通过整合其他项目和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来完成。
三、工作要求
(一)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各项目县(区)及企业要按照预安排的推广任务,结合当地实际,以县、区(企业)为单位抓紧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工作组,尽快进村入户与乡镇和村组衔接,将推广任务落实到具体的乡、村、农户和地块,并登记造册。
(二)搞好技术宣传培训。各地要利用冬春农闲季节,组织技术人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宣传与培训,确保每户有一位经过培训的明白人,切实提高技术到位率。
(三)安排开展试验研究。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应与农业科研和教学等单位加强合作,针对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关键技术环节,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开展高效农田节水技术特别是自动测墒灌溉技术和密植作物全膜微垄节灌技术、施肥技术、配套品种、种植模式、农机具配套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完善灌区农田节水技术路线,探索、总结、创新、完善高效农田节水技术体系和技术规程。
(四)开展整县、整乡推进工作。开展高效农田节水整县、整乡推进工作,在河西灌区选择凉州、高台、敦煌3个基础条件好、农民积极高的县实行整县推进;在河西及沿黄灌区每县选择1个乡镇共选择17个乡镇实行整乡推进工作(请各县务于1月20日前将整乡推进的乡镇名单及有效灌溉面积上报省农业节水与土肥管理总站)。
(五)提前做好物资采购。由于2013年我省旱作区将实施1500万亩旱作农业项目,灌区将实施900万亩高效农田节水技术,起垄开沟覆膜机械及地膜的需求量较大,有关市县要提前做好配套机械及地膜的价格调查,安排好采购计划,确保不影响春播生产,按期完成项目任务。
附件:2013年全省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面积任务计划 表
甘肃省农牧厅
2013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