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5 05:1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写写帮整理)

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粗放型发展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日本的8倍、欧盟的4.5倍。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8.5%,而消耗的钢材占46%,煤炭占45%,水泥占48%,油气占10%,化学耗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量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原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的进口依存度超过50%。此外,我国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55%,其中,重度脆弱的占19.8%,极度脆弱的占

9.7%。根据《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我国“生态足迹”(维持一个国家或地区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增加的速度远高于生物承载力的增长速度,人均“生态足迹”已是生物承载力的2倍,“生态赤字”正在逐年扩大。可见,我国长期粗放式增长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压力,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问题更趋凸显。我国已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至45%。根据经验计算,碳排放量是能源消费总量的2.5倍左右。按此推算,若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量为50亿吨标煤,则碳排放量将达到125亿吨(2010年全球碳排放约为320亿吨,目前发达国家提出到2030年将全球碳排放控制在300-320亿吨以内)。应该清醒地看到,依靠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已经难以为继,迫切要求我们把资源环境压力释放的过程转化为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过程,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不仅资源环境难以承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也难以得到根本扭转。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节能减排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一、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其中,节能产业中包括节能装备、节能产品和节能服务,环保产业中包括环保装备、环保产品和环保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中包括资源循环利用装备、资源循环利用

产品、资源循环利用服务及再制造。

(一)节能产业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世界能源展望2009》报告,从2010-2020年,全球节能投资将达1.999万亿美元,2020-2030节能投资达5.586万亿美元。2008年出台的《美国能效市场容量:展示节能的完整前景》报告称,到2030年,美国节能产业市场将达到7万亿美元规模。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节能产业的投入,欧盟计划在2013年前投入32亿欧元用于环保汽车及智能化交通系统等的研发,英国专门成立国家低碳技术投资公司,发展低碳工业、汽车等节能产业。节能产业主要包括节能装备、节能产品和节能服务三个部分。

一是节能装备。全球节能装备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且发展速度迅猛。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4年全球节能装备产业市场规模约为5600亿美元,2007年约为6000亿美元,2008年达到6150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8000亿美元。其中2008-2015年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8%,较1999-2007年年均增长率提高1.5个百分点。

二是节能产品。节能产品中以LED为代表,LED产业上游包括原材料和衬底、材料外延等环节,中游包括芯片制作、芯片切割、测试等环节,下游包括封装、应用等环节。其中,产业上游跟中游约占全行业利润的70%,下游的封装环节占据10%-20%,下游的应用环节占据其余的10%-20%。世界LED产业主要分布在日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欧美及韩国等地。其中日本规模最大,2009年占据全球LED产值的50%左右,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LED产业近年来迅速崛起,其封装产量占据世界第一,产值位居全球第二。

三是节能服务。节能服务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居民、商业、工业、市政以及农业等。尽管不同国家的ESCO(能源服务公司)主攻的节能领域有所侧重,但是在很多国家,工业领域的节能服务是ESCO的主要服务项目。美国是ESCO的发源地,是节能服务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据美国国家能源服务公司协会(NAESCO)估计,2006年美国的节能服务产业的产值约为36亿美元。在美国的节能服务业市场中,包括MUSH市场(这一市场包括对市政府和州政府、大学院校、中小学校及医院的节能服务)、联邦机构的节能服务市场、公共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居民节能服务市场、工业节能服务市场和商业节能服务市场。其中,MUSH市场占

据的产值份额最大,2006年为58%,产值超过20亿美元。日本也于1996年开始涌现与节能服务公司相关的业务活动,2007年日本全国在册的节能服务公司达80多家,营业额约400亿日元。现在,节能服务业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市场规模达13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1亿元)。

(二)环保产业

在2008年全球环保市场份额中,美国占全球的36%,居第一;西欧占29%,排名第二;日本占16%,排名第三。新兴市场国家虽然在全球的份额中比重较小,但其需求增长极为迅速。

目前世界上环保产业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美国是当今环保市场最大国家,占全球环保产业总值的1/3。日本环保产业在洁净产品设计和生产方面发展迅速,如绿色汽车和运输设备生产居世界前列,节能产品和生物技术也是日本环保产业集中发展的对象,2010年日本环保产业的产值为354亿美元。环保装备产业的重点企业有: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东芝、三菱重工、川崎重工、西门子AG发电公司、弗洛特威务环保有限公司等。

从世界环保产业发展趋势看,环保装备将向成套化、尖端化、系列化方向发展,环保产业由终端向源流控制发展,其发展重点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与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等方面。此外,当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设置“绿色壁垒”,给世界环保装备产业带来了巨大商机和挑战。

(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2009年世界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已达6000亿美元,到2010年达到

1.8万亿美元。再生资源回收总值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在今后的30年内,其规模将超过3万亿美元。该产业提供的原料将由目前占总原料的30%提高到80%。再生资源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以美国为例,2009年,美国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已达2400亿美元,超过汽车行业,成为美国最大的支柱产业。美国每年回收处理含铁废料7000万吨,其中出口废钢铁1500万吨,占世界的30%;回收处理废纸6000万吨,其中出口1000万吨,占世界的40%;回收废铝410万吨、废铜150万吨、废玻璃250万吨、废轮胎5600万吨以及废塑料45万吨,固体废物回收率为40%-50%,生活废弃物的回收率为35%-40%。每年的再生资源回收总值约1000亿美元,每年销售收入约

200亿美元。此外,欧盟、日本等国在再生资源产业方面的发展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和交易市场。

(四)再制造产业

再制造产业结构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汽车、工程机械、机械制造、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等领域。再制造在节材、节能、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成效显著。每年全世界再制造业节省的材料达到1400万吨。再制造节省的能源相当于8个中等规模核电厂的年发电量或者1600万桶原油,能够维持600万辆客车运行1年。

再制造产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规模。2009年全球再制造业产值已超过1400亿美元,美国再制造产业规模最大,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汽车和工程机械再制造占2/3以上,近700亿美元。2005年,美国专业化制造公司数量已达7.3万个,直接雇员100万人,年销售额超过750亿美元,年产值占GDP的比重超过0.4%。再制造产业已深入到如汽车、压缩机、电子电器、机械设备、办公用品、轮胎、墨盒、阀门等多个工业领域。在美国所有的再制造行业中,汽车再制造业是最大的。欧洲主要工业化国家的一些大企业都相继开展了再制造,著名的宝马、大众、梅塞德斯等汽车企业建立了汽车拆卸试验中心;瑞士的卡斯特林公司专门向世界各国提供再制造服务;德国奔驰汽车公司在汽车的整个寿命周期都体现回收利用的概念,从设计开始就注重汽车的可回收性,到报废时再拆卸回收利用。

机械装备再制造产业巨大的市场容量吸引了大量企业的进入。如全球装备制造业巨头卡特彼勒公司,成立了独立的再制造技术部门,2005年该部门创下了10亿美元的销售额,并有望在以后几年至少以15%的年增长率递增。目前在工程机械领域,以CAT为代表的国际工程机械巨头包括小松、日立、神钢、斗山和现代等企业已经纷纷投入再制造行业,并联合以南京钢加、恒日机械、武汉千里马为代表的强势经销商在国内提前布局。

二、发达国家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概述

节能环保产业属于典型的政策主导型、法规驱动型产业,产业规模取决于政府节能环保目标的要求,同时需要高技术的强有力支撑。为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世界发达国家纷纷把公众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动力,将

环境法规作为产业发展的强制动力,将政府的方针政策作为产业发展的引力与支撑力。在推动和引导的同时,各国政府也通过财税和投融资等多种渠道,支持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正是由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政府高度重视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采取多种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给予扶持(见表),这些国家的节能环保产业才得以迅猛的发展,占据世界的领先位置。发达国家采取的政策法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出台专门法律法规。为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一些国家制定了专门针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营造体系化、规范化的法律环境,保护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如美国于2009年6月通过的《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ACESA)。二是制定专项战略规划。如韩国2009年发布了国家《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确定了17个产业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增长动力产业。三是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力度。如美国《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中推出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四是强化官产学研合作。如2008年成立的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EIT)是欧盟推动创新的旗舰行动计划,旨在整合“知识三角”的三边--高等教育、研究和企业。

三、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刺激和复兴计划中,具体体现了对节能减排技术的投资、对普及节能环保产品的重视,其中的一些详细政策值得我们借鉴与参考。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在推进节能环保产业方面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实施重点工程,拉动产业需求。加快推进重点节能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产业废物综合利用工程、再制造工程、城市矿产工程、典型废物资源化工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重点污染源治理工程、清洁生产示范工程等,形成对节能环保产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需求拉动,带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继续采取补助、贴息、奖励等方式,加大对重点工程的支持力度。

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形成激励机制。在价格、收费和土地政策方面,积极推进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和使用办法,适当提高收费标准;优先保障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集中资源化处理中心等项目用地。在财税政策方面,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已经出台的各项节能环

保、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在金融政策方面,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环保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等,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上市融资,研究设立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基金,改善金融服务,拓宽担保品范围,简化申请和审批手续等。

三是支持技术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节能环保领域设立若干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增加节能环保科研经费投入,支持成套装备、关键共性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组建一批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若干节能环保产业化科技创新示范园区,推动重大技术联合攻关与产业化。结合示范工程,做好引进先进节能环保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对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项目业主单位给予风险补助。

四是强化法规标准约束,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节能环保相关法规,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等制度。逐步提高重点用能产品能效标准,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要特别重视标准对新兴产业的促进作用,一个新标准就可能催生一个新产业。扩大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识实施范围,研究建立再制造产品标识管理制度,完善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体系。

五是倡导可持续消费,提高公众节能环保意识。健全政府强制采购节能环保设备产品政策。通过消费者补贴等方式,扩大节能环保产品的推广范围。落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抓好新建建筑节能的验收管理,推动供热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广泛开展节能环保宣传,倡导绿色消费理念。

第二篇: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煤炭资源

煤炭是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化石燃料。2000年末,世界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9842亿t。按目前 生产速度可开采200多年。世界各地都有煤炭资源,但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70° 之间,占世界煤炭资源的70%。就煤炭质量而言,亚洲国家优质煤(发热量大于5700kcal/kg)占总 资源的比重较高。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煤炭储量见表1。从煤炭储量来看,我国煤炭行业的 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南非和独联体国家。煤炭生产

世界煤炭生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稳步增长。自70年代后期开始,动力煤占煤炭总产量的绝 大部分,而在过去10年中炼焦煤产量下降。自1978年以来,欧洲动力煤产量下降70%,一些 经济转型国家下降40%。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强劲增长的煤炭产量弥补了90年代初以来世 界煤炭产量的减少,世界主要产煤国家近3年的煤炭产量见表2。从1996年开始,世界煤炭产 量略有下降,总产量从1996年的45.2亿t降到2000年的41.9亿t。根据各国的煤炭产量,我国 煤炭工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独联体国家和南非。

煤炭生产效率和劳动力生产成本也是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通过 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和降低劳动成本。世界部分产煤国家的硬煤工业生产效 率和工资成本见表3。3 煤炭市场

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最新研究报告,世界煤炭消费量将从1999年的4700Mt增长到2020年的 6400Mt。其中,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煤炭消费增长量约占世界总预测煤炭消费增长的92%。世界主要煤炭消费国和消费量见表4。预计煤炭在世界一次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从1999 年的22%下降到2020年的19%。

煤炭在世界发电燃料中的比重将从1999年的34%下降到2020年 的31%。预测世界煤炭贸易量将从1999年的548Mt增长到2020年的729Mt。在煤炭出口市场上,澳大利亚、美国和南非等9个国家占世界出口量的90%以上。主要 的出口市场是东亚和西欧,其中与我国比邻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占世界进口量的40%左 右。世界主要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的煤炭进出口情况见表5和表6。

1999年和2000年,世界煤炭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煤炭供应方。1999年世界煤炭 市场 的价格竞争不仅影响了贸易方式,也影响了煤炭出口国家的收入。澳大利亚和印尼煤炭出口 量增加,而美国则降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低点。南非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煤炭 出口国。2000年,影响世界煤炭市场的主要因素是较高的海上运输费、煤炭进口需求增长及出口价 格。

在过去10年中,世界煤炭价格在40%范围内波动,1995年煤炭价格最高。从2001年开始,因 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等因素的影响,煤价开始回升,2001年的煤价比2000年上涨约5美元/t。世界煤炭价格历年变化见表7。世界10大煤炭公司生产与经营

在过去的10年间,世界煤炭工业进入了合并、重组和全球化时代。1999年,世界最大的煤炭 公司为印度煤炭公司,其年产量为2.57亿t,目前该公司拥有54万雇员,但其煤炭生产业务 全部集中在印度。这里着重讨论参与全球化经营的10大煤炭公司。2000年国外10大煤炭公司 的经营指标见表8。这10大公司的经营在近几年发生很大变化。多数公司生产包括煤炭在内 的多种产品。其中8个公司已在不同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2000年,国外10大煤炭公司共生产煤炭852Mt, 约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1/5。由表8可知, 煤炭产量和总收益最高的是皮博迪集团,利润最高的是力拓公司,煤炭出口量最多的是BHP 集团。国外10大煤炭公司的经营特点包括:

(1)煤炭生产集中化。

2000年,南非比利顿、安格尔、格伦科和萨索尔4个公司的煤炭产量占南非煤炭产量的87%。美国前6个公司占全美煤炭总产量的51%,排在第一位的皮博迪公司,产煤176Mt,占美国煤 炭总产量的16.1%。

澳大利亚前7位煤炭公司产煤109Mt,占澳大利亚煤炭总产量的46%。

(2)煤炭生产跨国经营。

除了阿奇和萨索尔矿业公司外,其余8家煤炭公司都有跨国煤炭生产业务,其中德国RAG公司 的煤炭生产业务分布于5个国家。

(3)煤炭出口规模化。

在国外10大煤炭公司中,澳大利亚、南非、印尼和哥伦比亚出口的煤炭主要流向欧洲和亚洲,美国所产煤炭主要消费在国内市场。国外10大煤炭公司主要生产动力煤,其比重约占煤炭 总产量82%。2000年国外10大煤炭公司出口煤炭235Mt,约占世界煤炭贸易量的40%。

(4)拥有主要煤炭出口港股份。

在国外10大煤炭公司中,多数公司还是煤炭出口港的股东。例如南非最大的港口理查兹湾港 的股东包括比利顿公司(39.5%)、安格尔公司(25.4%)等。在澳大利亚,经营海伊波特港 出口码头的海伊波特公司是BHP煤炭公司的独资子公司。美国皮博迪集团拥有DTA煤码头股份 的30%.

第三篇:新疆油气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新疆油气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既是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也是国内重要的特色石化产业基地。新疆地域广阔,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的20%以上;目前已初步形成石油化工产业群,油气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独特的地缘、资源优势,以及能源和石化产业结构上与中亚诸国存在广泛的同构性和互补性,使新疆地区成为中国连接中亚国家能源产业合作的主力军。

中国与中亚加强油气资源合作,对于缓解自身能源供应压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新疆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全面发展和安定团结。在当前党和国家要求加快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新疆油气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对促进新疆油气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新疆油气产业资源基础与发展现状

1.1 油气资源丰富

新疆发育有34个古生代与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沉积岩面积达97.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沉积岩总面积的1/5。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盆地有12个,占新疆盆地总面积的90%,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据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新疆石油地质资源量234亿t,天然气地质资源量13万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的23.3%和21.5%,均居全国第一位。目前已形成的塔里木、准噶尔和吐哈三大油气区石油和天然气远景资源量分别为213亿t和11万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的20%和32%,油气勘探开发具有较大的资源基础,是我国21世纪重要的油气生产战略接替区。

除常规油气资源外,新疆非常规油气资源也比较丰富。例如,近期在塔里木盆地库车深层和吐哈盆地山前带的致密储层气勘探以及准噶尔盆地的致密储层油勘探已获得重要发现,新疆致密储层油和气也具有一定的资源潜力。油砂和油页岩资源也比较丰富,但均处于勘探开发起步阶段。新疆低中阶煤发育,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具有较好的前景。

1.2 油气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2.1 油气勘探开发产业发展现状

新疆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之一,在我国油气产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程度很低,尚处于勘探开发初期阶段。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新疆共发现油气田86个,占全国已发现油气田总数的9.8%;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1.6亿t,占全国探明总储量的13.5%,仅次于黑龙江和山东省,居全国第三位;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9.5%,仅次于四川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居全国第三位。

目前,新疆的石油、天然气远景资源探明率均不高,分别为17.5%和10.8%,仍属于低勘探程度阶段,未来油气勘探开发潜力较大。1998-2010年,新疆石油、天然气年产量持续上升,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油气资源供应省区。新疆的石油产量总体呈平缓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1570万t增加到2010年的2570万t,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13.3%,居全国第三位;天然气年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增幅很大,由1998年的25.5亿立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250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总产量的26.6%,居全国第一位。新疆已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

1.2.2 油气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新疆油气化工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初步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特色石化产业基地。以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产地为中心,形成了以资源类型为特色的石油化工产业群,并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

新疆的炼油与石化产业已建成以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为主、民营企业参与的各具特色的炼化产品生产区。近年来,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和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工程相继建成,石油石化产品与下游相关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据统计,2010年新疆加工原油2190万t,生产乙烯119万t,分别占全国的5.5%和8.4%,已建成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塔里木和塔河五大炼油化工基地。

此外,阿克苏大化肥等重点项目也正在建设中。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与多个国家接壤,除自身原油产量不断增长外,来自中亚地区的进口油气资源也将不断增长和多样化。因此,良好的油气发展前景必将为新疆石化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形成新疆石化产业特有的竞争优势。

2、新疆油气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技术需求

2.1 油气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新疆跨越式发展后,新疆地区能源大企业纷纷加大了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为加快新疆油气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与此同时,资源税改革政策的实施,增加了新疆的地方税收,为促进新疆油气开发利用创造了良好的企地友好氛围。虽然新疆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油气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主要体现在油气的勘探、开发和炼油加工等方面。

2.1.1 地质条件复杂、油气勘探开发难度大

新疆含油气盆地类型丰富、地质结构复杂、油气成藏条件相对复杂,油气的勘探与开发难度相对较大。主要难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地表条件复杂,油气勘探开发面临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新疆含油气盆地多处于山前、黄土塬、大沙漠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分辨率低的矛盾未得到根本解决,不能完全满足圈闭准确落实、储层预测和流体分布预测的要求。

二是盆地类型丰富、地质结构复杂,受勘探程度和资料条件制约,对油气富集规律的认识还需深入,勘探周期长。三是新疆既有前陆冲断带,又有碳酸盐岩,也有深层碎屑岩和火山岩等勘探领域,勘探开发领域众多,目标也日趋复杂和隐蔽,存在“深、薄、低、隐、难”等地质风险。

四是油藏类型复杂,工程技术有待完善,在安全、周期、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压力。

五是部分油田储量品位较差、单井产量低,开发面临着较多的技术难题。

2.1.2 加工原油种类多、品质差,原油加工技术复杂,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远离主要市场

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多样的含油气盆地,决定了炼厂加工原油种类多、加工难度大。目前新疆的炼厂多加工混合原油,主要包括北疆原油、南疆原油、吐哈原油、哈萨克斯坦原油和新疆油田风城稠油。不同类型原油性质差异较大,性质复杂,原油加工技术要求高,炼厂加工难度较大。

新疆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技术发展水平,决定了油气资源延伸利用程度低,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远离主要市场。因此,新疆炼油化工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急待提高,需要采用先进技术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以获得更大利润;疆内油品与石化产品消费量低,大宗产品大量外运和远离市场成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有竞争力商品的制约因素。

新疆目前的炼化技术主要依靠引进,自主技术开发应用水平较低。炼油化工的技术研发基础总体比较薄弱,高新技术产品发展较为缓慢,这直接影响着新疆石化产业链的延伸和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2.2 油气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

在分析新疆油气勘探开发与炼油化工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未来油气、炼油化工“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参考油气行业勘探开发产业比例匹配关系,分析了实现新疆油气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技术实现途径。总体原则是加快发展、保持平衡、确保可持续发展,参照全国能源行业“十二五”总体规划与发展目标,优先设计、发展近5年与未来10年带动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科学技术,培植未来10-20年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炼油化工特色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油气产业相关配套技术,有效支撑新疆油气产业的发展。

2.2.1 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要实现油气产业的发展目标,油气资源基础是第一位的。因此,在未来的10-20年,甚至相当长的时期内,要坚持突出油气资源的战略地位,不间断地开展各类油气资源的资源评价和油气成藏、分布规律与战略选区工作。

从技术上来讲,2011-2020年,要立足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做到碳酸盐岩、火山岩等特殊岩性油气藏,碎屑岩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开发技术基本成熟;前陆冲断带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稠油SAGD热采和二次采油等技术不断完善;三次采油、稠油火烧油层开采、超深层油气藏高效勘探开发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攻关见到明显成效。

2020-2030年,在坚持常规油气领域的勘探与开发的同时,积极拓展非常规油气领域。基本形成针对岩性地层、碳酸盐岩、火山岩和前陆冲断带四大领域成熟的勘探开发技术系列;三次采油、稠油火烧油层开采、超深层油气藏高效勘探开发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推广应用。

2.2.2 炼油化工关键技术

新疆炼化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装置扩能和升级改造,原油加工能力以及重、劣质原油加工能力得到提升,产品种类增加,产品质量也得以提高。但由于所加工原油种类增多、原油质量变化以及本地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新疆炼化企业普遍面临加工原油种类多、品质差,油品质量差距大,石化新产品开发及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等关键问题的挑战。

为此,2011-2015年,发展和应用满足国Ⅳ标准的清洁汽柴油生产技术、高标号汽油生产技术、低凝柴油生产技术、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加氢技术、高档润滑油系列产品生产技术和稠油等劣质原油加工技术非常重要。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使聚烯烃专用料比例提高到40%,合成橡胶高端牌号比例大幅提高,炼油科技水平大幅提升。

2016-2020年,为使聚烯烃专用料比例提高到60%,合成橡胶高端牌号比例进一步提高,炼化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应发展和应用满足国Ⅴ标准的清洁汽柴油、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加氢等生产成套技术,以及高档润滑油系列产品生产、稠油等劣质原油处理等技术。

2021-2030年,在形成中高档润滑油生产、石化新产品开发和特种高等级沥青等特色技术的基础上,基本形成烟气脱硫脱硝、低温热回收利用和炼化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减排技术,促进新疆油气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2.2.3 油气产业配套技术 实现新疆油气产业发展目标的配套技术主要有油气储备关键技术和油气产业智能化、信息化技术。2011-2020年立足油气田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和油气储运等行业的标准化与信息化建设,初步形成油气上下游工业化体系的动态监测与自动化控制等配套技术;2021-2030年立足油气行业的智能化控制与决策系统建设,形成相关配套技术。

①油气储备关键技术。

油气资源储备分为地面与地下两种储备方式,地面储备技术要求低,而地下储备技术要求高。地面油气储备关键技术包括区域内油气储备量评价体系,油气高效混输技术,油气储罐设备制造、消防、监控和计量技术等。地下油气储备关键技术包括油气封存配套技术、油气库建设工程技术、油气资源快速动用高速开采配套技术和油气储备库高效管理配套技术等。

②油气产业智能化、信息化技术。

油气勘探开发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地质研究、勘查、钻井、测井、录井、试油、开采、勘察设计、油气田地面建设、井下作业、实时动态监测、数据传输、油田服务和系统管理等。随着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社会建设快速发展,油田建设也逐步进入现代化与信息化时代。油气产业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关键配套技术包括勘探、开发、储运、储备自动采集、自动传输、自动遥测、自动虚拟现实、智能完井、自动化控制和数据集成、智能判别、智能监测和智能决策等。

3、新疆油气产业发展方向与政策探讨

3.1 总体发展方向

基于新疆油气产业发展现状,未来的发展应立足于新疆自身丰富的油气资源和毗邻中亚—俄罗斯资源富集区的双重优势,因地制宜、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新疆油气产业跨越式发展。力争通过10-20年的时间,将新疆建成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特色炼油化工基地、油气储备基地、工程技术服务基地和油气输送战略通道,初步形成“绿色、高效”的油气产业体系,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2 油气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新疆油气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通过10-20年的努力,将新疆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特色炼油化工基地、工程技术服务基地和油气输送战略通道;促进新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实现新疆油气产业跨越式发展。

预计到2015年,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之一,作用逐渐凸显,基本建成油气外输大通道。新疆地区油气当量产量达到6000万t,基本建成新疆“大庆”;跨国管道年进口油气当量6000万t左右;炼油能力达到3600万t/a,乙烯能力达到122万t/a。

预计到2020年,新疆油气资源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油气生产、加工基地和运输通道能力进一步提高。新疆地区油气当量产量超过7500万t;跨国管道年进口油气当量1亿t左右;炼油能力达到4000万t/a,乙烯能力保持122万t/a。预计到2030年,新疆油气资源进入大开发阶段,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特色炼油化工基地和油气输送战略通道基本形成。新疆地区油气当量产量达到1亿t;跨国管道年进口油气当量达到1亿t;炼油能力达到5000万t/a,乙烯能力达到200万t/a。

3.3 油气产业发展政策探讨

从油气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出发,结合新疆油气产业发展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供读者探讨。

①建议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能源协调委员会,统筹制定新疆油气发展总体规划。

依托在疆的油气企业,明确油气发展的基本原则、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统筹油气生产与转换、工程技术服务保障基地建设与布局,统筹油气输送大通道建设与布局;加强对油气产业发展的支持、引导和服务,促进油气产业有序发展。

②建议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和措施,促进新疆油气勘探开发。

激励各在疆企业把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多做贡献。鼓励石油石化企业加强对新疆油气资源的勘查、评价和选区工作,加大勘探开发投入;对开发利用难度大和自然地理条件恶劣的油气项目实行税费减免政策;对油气大通道建设项目给予投融资、税费和用地等优惠政策;提高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投入应纳税额的扣除比例。

③建议进一步理顺油气资源利益分配关系,加快新疆油气资源开发相关税费改革。

如将资源税从价计征扩大到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品种,并视情况合理提高资源税率标准,加大税费地方留存比例,切实推进新疆油气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④建议设立“新疆油气发展科技攻关专项”。

以在疆油气勘探、开发和石化企业为主体,相关科研院所参加,加强新疆油气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强化重点示范区建设;出台鼓励政策和措施,引导企业加大对油气资源的科技投入,建设一批适应新疆油气资源独有特点的国家油气重点实验室和油气产业研发基地;充分利用新疆的油气资源优势,进行石油石化下游产业的深度开发,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扩大下游产业链,解决就业,推动终端消费。

4、结论

①新疆未来油气勘探开发潜力较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域广阔,油气资源十分丰富,资源量占全国的20%以上;油气资源探明率均不高,仍属于低勘探程度阶段;油气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之一。

②新疆除自身原油产量不断增长外,来自中亚地区的进口油气资源也将不断增长和多样化,为新疆石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并形成新疆石化产业特有的竞争优势。

③新疆油气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但面临地质条件复杂、勘探开发难度大、原油加工技术复杂、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远离主要市场等挑战。

④立足于新疆自身丰富的油气资源和毗邻中亚—俄罗斯资源富集区的双重优势,因地制宜、统筹协调,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新疆有望建成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特色炼油化工基地、油气储备基地、工程技术服务基地和油气输送战略通道,初步形成“绿色、高效”的油气产业体系。

第四篇:世界人造板机械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 要:为最大限度地节约木材原料和能源,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人造板工业在世界各地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带动了人造板机械设备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国际人造板机械制造业正向着生产环保化、规模大型化、控制自动化、服务数字化方向发展。了解世界人造板机械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国际人造板机械技术发展水平,探讨世界人造板机械设备发展启示,对于展望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键词:人造板机械,概况,趋势

The Status and Trend of International Wood-based Panel Machinery

Development

Yuan Dong Fei Benhua Chen Yongguang Zhang Xunya Abstract:The technological level of international wood-based panel machinery has got a rapid and great advancement in the world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wood-based panel industry which accords with cycle economy demand in order to economize furthest the timber raw material and the energy resources.The machinery manufacture industry of international wood-based panel has developed towards the ori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y protectionized manufacturing,scope largescaled manufecturing,automatic controlling and digitized serving along with the extensive uses of electronic techniques,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omprehend the international wood-based panel machinery development survey,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wood-based panel machinery in the wodd,and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od-based panel machinery for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expectation,SO as to raise the overall technology level,increase the market competability of Chinese wood-based panel machiner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economy. Key words:wood-based panel machinery,status,trend

过去10年,中国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国内房地产业、建筑装修业、家具产业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促进了人造板工业的快速发展。人造板产量逐年增加,从1994年的665万m3[1],增长到2004年的5446万m3[2]。年均增长率达23%。2003年中国人造板总产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人造板生产第一大国[3],从而带动了人造板工业化生产与设备的技术进步与飞速发展。人造板工业作为高效利用木材资源的产业,符合循环经济要求。未来10年,中国人造板工业将实现由以木质原料为主向利用木质原料和木质废弃物与非木质原料并举、由仅扩大生产规模的单一发展模式向扩大规模与节能降耗并举的复合发展模式和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济的三大转变[4]。为此,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业必须抓住发展机遇,持续创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断满足国内外人造板设备市场的巨大需求,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 世界人造板机械行业发展状况

人造板工业是高效利用木材或其他植物纤维资源、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产业,也是世界林产工业的支柱产业。20世纪50年代,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最初出现在美国市场,20年后被引入欧洲[5]。如今木质人造板仍然是国际上使用最多的木质材料之一。2000年全球木质人造板产量约1.9亿m3,其中胶合板占31%,刨花板49%,纤维板17%,较1990年增长了近60%[5]。近年人造板工业在世界各地得到飞速发展、生产能力迅速增

一方面得益于人工林木材资源,另一方面得益于人造板工艺技术的巨大进步[5]。市场需求给人造板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人造板机械的技术进步促进了整个空间的迅速填充。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的人造板工业已进入作业

[6]全盘机械化、生产工序连续化、部分关键工序自动化的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自动监测和控制技术、安全报警和处理技术、生产环境卫生监控技术等已得到广泛应用[7]。世界各国为最大限度地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都在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大力引人现代科技成果,使人造板生产装备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能力持续增加[8],人造板产量不断增加,尤以西欧和北美最为显著[9]。国际人造板机械制造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1 企业重组集团化与生产规模大型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应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众多人造板机械企业进一步实现了大型化、集团化重组,促使其核心竞争力迅速提升口[5]。

德国Bison公司被德国Kvaener公司收购后又转让给Valmet公司,后来又与瑞典Sunds公司、德国Kusters公司压机部、Fahrni工程公司和Flakt纤维干燥部先后被国际造纸及矿山行业跨国公司:Metso收购,形成了.Metso人造板部,可提供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和定向结构刨花板成套设备[5]。

德国Siempelkamp公司购并了Btittner,SHS及ATR等人造板设备生产厂,并在意大利CMCrexpan,Pal,Imal等企业拥有股份,形成了整条生产线设备的加工生产能力,另外还收购了Sicoplan人造板设计院,增强了公司的工程设计和安装调试指导能力[5]。

以制造连续压机闻名的德国Dieffenbacher公司收购了德国Carl Schenck公司人造板部,并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建立了Dieffenbacher北美公司,接管了精密工具制造商Karle&jlung公司,拥有了Schenkmann&Piel公司的股份,[5]进一步提高了成套设备的生产能力。这样便形成了国际人造板机械行业的三大巨头--美卓(Metso)、迪芬巴赫(Dieffenbacher)和辛北尔康普(siempelkamp)[5],他们在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方面取得成功,使得其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更强、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高,迅速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据报道,三大集团2001年的人造板机械销售总额达到12.75亿欧元;其所交货的人造板机械成套设备已占全世界总生产能力的80%以上[5,10]。

发达国家的人造板生产企业大致可分为大、中、小型3类,其日产量依次为500~1000m3、250~600 m3和60~200m3[11]。而新建生产线的年产量一般都在10万m3以上

世界上已有30多个高产量人造板厂投产[7],如高产量定向刨花板厂:美国两厂家年产量分别为44.25万m3和29.2万m3,加拿大两厂家年产量为61万m3 42万m3;中密度纤维板厂:美国两厂家年产量分别为26.5万m3和28.85万m3,加拿大两厂家年产量为23万m3和23.9万m3;胶合板厂:美国一厂家年产量为22.1万m3,芬兰两厂家年产量分别为27万m3和20万m3;刨花板厂:德国两厂家日产量分别为1475m3。和650m3,加拿大一厂家年产量为37.17万m,31.2 生产过程自动化及运行生产安全化

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目的是简化设备的手动操作,减少人为主观因素,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如法国Isoroy公司的Ussel中密度纤维板厂,日产量230m3,整条线由计算机控制,只有7名人员监视全部生产过程;加拿大一家刨花板厂,年产量15万m3,整条生产线采用先进的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只有4名操作人员;西欧部分生产线均通过计算机中心控制室的屏幕监视每台机器的工作状况[7,11]。

发达国家对人造板设备,尤其是高速运转的设备都要进行设备作业安全的评价,设备上必须装备有防护和联锁技术的安全装置,并贴有经欧共体安全认证的CE标志。在生产线上容易产生起火、爆炸、不安全的工序上都设置有防火、防爆、防止设备和人身事故的安全系统[11]。如德国Grecon公司的火花熄灭装置,能报出火花出现的信号,并几乎在瞬间于传感器前方6-8 m处形成短时的稠密水雾,火花便在水雾中被熄灭,以防止火花可能引起木质粉尘爆炸[7];德国Zettier GmbH公司研制的RAS 5l型起烟信号器,通过光一电传感器经常测定空气中烟气的存在,同时测出可产生的火花点[7]。

1.3 产品标准系列化同设备质量最佳化

各类人造板生产设备品种、规格齐全,达到标准化和系列化,以满足不同生产规模的需要。欧共体宣布从1993年1月起正式执行:EN 29000系列标准,采用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要求出口到欧洲统一大市场18个国家的商品,不仅质量必须符合合同和有关技术标准,而且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也要得到ISO 9000系列标准的认可口[7,13]。产品要到世界市场上竞争,必须具备高水平的质量,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产品的标准水平,从而促使各国广泛采用国际标准和某些国家先进标准来组织生产。欧美及亚太地区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对本国本地区出口企业依据ISO 9000系列标准开展了质量体系评审工作[7]。中国于1989年将ISO 9000系列标准等同纳入国家体系,正式颁布GB/T10300系列国家标准[7]。

把整个生产流水线视为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并用计算机对各个工序的运行加以控制,使整个系统自动调节到最佳状态,确保产品高质量[7,11],并做到设备外观美学化[11]。如加拿大魁北克一家年产15万m3的刨花板厂就采用了先进设备和控制系统[11]。1.4 设备生产环保化和技术创新持续化

人造板生产的环保问题与人造板生产工艺、所采用的原材料以及动力技

[11]术和电力技术等问题紧密相关,只能综合解决。动力技术是所有生产的推动力,它在保证生产作业的同时,又毫不怜惜地破坏环境。因此,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各国都在加强研究和开发对环境影响最小而又能发展人造板生产的技术和装备[7]。

1.4.1 废水治理

美国采用厌氧预处理湿法硬质纤维板生产的废水,有机物负荷率在5~11kgCOD/(m3.d)COD去除率60%,可使好氧段减少过剩生物污泥70%,并可降低能耗;采用间歇式沉降充气反应器处理桉木纤维板生产中的废水,能有效地除去废水中的COD 50%~80%和BOD5(5日生化耗氧量)90%~96%[11]。俄罗斯采用阳离子活性絮凝剂处理湿法纤维板生产的废水,据称效果较好[7]。

1.4.2 废气治理

人造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含有甲醛、苯酚、碳氢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及大量的粉尘,有害于工人健康,污染环境。发达国家对排放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都有严格的规定标准,经常对人造板企业的生产环境进行监测[7]。德国:Egger公司研制的刨花板生产中排出空气的净化装置,其粉尘含量小于6mg/m3,二氧化硫含量小于12mg/m3,一氧化碳减少.50%以上,碳氢化合物减少35%~80%;德国W.Kunz公司的刨花板生产用干燥机废气热净化装置,可使废气中有机杂质和甲醛含量不大于10mg/m3。奥地利Fritz Egger刨花板厂用占总投资1/3的资金安装了新型Bohler废气净化装置,不仅能有效地净化干燥过程中释放的有害气体,而且可以回收热能[7,11]。

1.4.3 粉尘处理

德国规定在工业加工环境中,木粉尘浓度应小于2mg/m3(新设备)和5mg/m3(旧设备);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部门要求空气中可被人体吸入的灰尘必须低于5 mg/m3。近年西欧和北美木材加工生产所用的旋风除尘器已换代为捕尘器或过滤器,有多种形式,如复式除尘一滤尘器、带水膜的旋风分离器、低速滤尘器和真空过滤器等[7,11]。德国Greeon公司研制的防止粉尘爆炸装置几乎安装在德国所有人造板生产线[7]。

1.4.4 降低噪声

研究表明,每降低噪声1dB,平均可提高劳动生产率1%,减少发病率10%~15%,降低职业病发生的危险。噪声已成为评定机床质量性质的一个重要指标[7,11]。为降低噪声,各国除改进设备本身外,还采取下列有效措施:安装吸声系统,用护板从外部包覆和用吸声板从内部包覆隔离噪声源,设置空间吸声体[7]和防护屏等。

1977年德国Kusters公司(现属美卓)率先生产了钢带辊子链式连续压机,安装在比利时年产12万m3。刨花板生产线上;Bison公司(现属美卓公司)1981年首先推出了钢带油膜连续压机。现Metso公司可提供长度为44 m的连续压机,最大产量可达35万m3/a。Siempelkamp公司1984年为美国生产了用于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的连续压机。Dieffenbacher公司1990年向丹麦提供了第一台连续压机;1997年提供了世界上第一台带有微波预热的连续压机,用于单板层积材生产;1998年提供了2 000m3/d、长度达50 m的连续压机,用于木质刨花板生产;2000年提供了世界上最大的2100m3/d、63m长、12英尺宽定向刨花板连续压机,安装在加拿大爱贝塔一条70万m3/a的定向刨花板生产线上[5]。连续压机具有生产连续、产量高、幅面大、规格灵活等特点,有效地促进了人造板工艺技术、生产线相关主机设备与控制检测技术的长足发展,从而带来了人造板[5]工业的一场革命。回顾人造板机械的发展史,三大集团无一例外都是紧紧抓住热压机这个生产线龙头设备的技术创新进行的,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能生产连续压机的企业[5]。近期美卓公司正在开发具有创新性的喷蒸连续压机,以提供更高产量和更加灵活的产品,在同一台压机上可实现板材密度从250kg/m3。到1000kg3/m。范围内的变化;在压机进料线上喷射130℃的蒸汽,允许使用更加环保的胶粘剂,而不需要较长的热压时间[5]。2 国际人造板机械技术发展水平

随着木材资源的锐减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各国都在加紧研究和开发新工艺、新设备,世界人造板生产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代表国际先进发展水平的新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自动化控制技术

2.1.1 远程在线监控服务技术

生产线远程在线监控服务系统过去应用数字式网络和卫星通讯联络方式,现在发展到国际互联网,可保证在一天内的任何时间、全球范围内的任何地点解决用户本地的问题。在人造板生产线铺装和热压工序中,应用多媒体远程诊断、技术支持、维护和故障检修功能已经成为现实,从而节省了技术支持人员的差旅费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线运行的可靠性和生产量[5]。

2.1.2 自动化过程控制技术

应用在人造板生产上的先进自动化过程控制技术,采用分布式智能开放式系统、数据联网和中心数据库等先进技术,把一次控制与基础自动化控制完全分离,使生产线不受过程管理配置的影响和约束,具有过程及质量数据管理、生产数据管理和报告、自动更换产品、带有配方和订货管理的全自动生产和企业范围的信息口等先进功能[5]。2.1.3 连续压机紧急卸载技术

连续压机紧急卸载系统,是用于新一代连续压机的更安全、更快捷和更柔性化的独立卸载系统;一旦自动化装置失灵,紧急卸载系统可用于手动或自动卸载压机,保护压机安全,减少机器停工时间[5]。2.2 热处理技术

2.2.1 新型板坯预热技术

最近迪芬巴赫公司成功开发了一种新的板坯预热系统,通过控制饱和蒸汽加热板坯表面,用来预热定向刨花板、纤维板或刨花板板坯表面达到100℃。该技术应用在中密度纤维板厂的一台33m长连续压机上,通过对8~12mm厚度中密度纤维板的试验表明,热压时间减少15%~20%[8]。

2.2.2 喷蒸热压技术

经过半个世纪研发的喷蒸热压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能够明显提高刨花板生产率。喷蒸热压法是将高温水蒸汽靠外部压力注入板坯内部,使板坯整体均匀和迅速加热,可在短时间内制板[11]。采用喷蒸热压法的热压时间仅为传统压机热压时间减少15%~20%[8]。

2.2.3 连续热压技术

过改进的连续式热压机目前在新建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和设计中已占主导地 位,促进了人造板工业向大规模方向发展。连续式压机与间歇式压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生产效率高、没有辅助时间、板的厚度偏差小、板面光滑平整、砂光损失小、生产板的规格灵活性大、锯成规格产品损耗小、板的断面密度分布合理以及生产能耗低等一川。连续式压机最适宜于压制厚度2.5~25mm的薄板和中厚板[11]。

2.2.4 热磨机技术

20世纪30年代瑞典Sunds公司的Asplund发明了第一台热磨机,其名牌产品L系列热磨机已遍布世界各国[7];1993年公司研制成功新型M系列热磨机,以结构紧凑、动力大、操作简单、使用经济和全自动控制为特征[7,11],成为业界

[5]高品质和高可靠性的标准;近期又新推出了P系列热磨机,与M系列相比,外形一致,但内部已有100多处改进"0,从而使人造板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单位原料消耗显著下降、能量消耗大幅度降低、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提高[5,7]。奥地利Andritz公司新推出的侧开门式热磨机产品,磨实体端盖可侧向打开,磨片的更换和维修更方便[5];提供的ABS68/70-1CP型热磨机,磨盘直径70,主电机功率11000kW,最大生产能力40 t/h,是目前世界上在线运行的最大热磨机[5]。

德国Pallmann公司生产的:PR32~60系列热磨机,主电机功率为240~8000KW,生产能力为0.9~32 t/h;PR系列热磨机的磨盘间隙可通过电子仪器连续显示,精度可达0.01mm。最新研制出的新型MDF热磨机系统PR62,综合了世界各国热磨机的特点,最重要的创新是热磨机的主轴支撑装置,即轴的前、后部安装了重型辊子轴承,便于吸收径向力,而轴的中部有特别设计的液力支撑装置,用于吸收热磨过程中的轴向力;整个装置可长期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从而可达到平稳而基本无磨损的工作状态[5]。

2.3 铺装机与砂光机技术

1997年市场上仅有真空铺装机和机械铺装机用于MDF生产,1999年美卓公司推出了活动式铺装机,其技术特点是铺装时铺装头的辊子可以活动;优点有:无须板坯扫平,没有纤维再循环,降低气力输送系统投资,降低了能耗和胶的消耗,更均匀的纤维含水率,优良的板坯结构整体性,铺装精度高于±2%。辛北尔康普开发的新型MDF铺装机,纤维由底部计量输送带和料仓出口前端的盘式铺装辊进入,通过2个打散辊输送到具有齿形辊(倾斜度和速度可调)的机械铺装头(倾斜角度和高度可调)上[5]。瑞典Sunds Defibrator公司1992年开发成功新型机械式分选铺装机Classi Former,成为刨花板生产上一项重大的技术进展,是从气流铺装成型技术开发成功以来最重大的突破,优点有:大大提高板面质量,减少表层用料,降低成板密度,成板的砂光量少,没有污物,板面均匀光滑,减小了热压机压板和钢带损坏危险[7,11]。

砂光机是决定成品板表面质量的关键设备之一,国际上多采用8英尺宽的在线连续砂光

机。瑞士Steinemann公司的Satos砂光机是世界著名品牌,国际市场占有率第一;2000年推出的新式Satos系列宽带砂光机,用特种矿石复合材料制成砂光机框架,温度系数仅为金属的1/50,吸收振动能力是金属的10倍[5]。意大利Imeas公司1995年为阿根廷的Masisa公司设计和交付了最新型的“超霸系列”砂光机,砂辊动平衡误差在10g内,精确砂垫挠度可调且内部带循环水冷却,采用气缸通过精密齿轮/齿条副传动两边的机械式顶杆张紧砂带,砂带调偏系统只有需要时才会摆动,适应了现代人造板工业高产、高速、超宽的生产需要,使得砂光这一环节的控制更加稳定[5]。2.4 纤维处理技术

2.4.1 纤维清洗技术

因高密度薄板对纤维质量要求高,少量金属或非金属高密度杂质就会影响产品质量,甚至损坏钢带。为满足生产高密度薄板的需要,三大公司近年均成功研发了纤维清洗新工艺,虽然技术原理和设备结构有所不同,但功能与作用基本相同。施胶纤维从干燥机出来后需要进行一次风选清洗,又称“重物分离”,将异物、纤维团、胶疙瘩等杂质除掉,确保进入铺装阶段的纤维质量。迪芬巴赫的纤维清洗技术可将95%的沙子、金属、直径超过1.2 mm的重物以及已形成立方体或球形体尺寸大于3.5mm的胶块和纤维体分离出来;用于对纤维进行风选清洗的气力系统采用“热风闭路循环式”,防止纤维冷却导致结露和胶料的预固化[5]。

2.4.2 纤维干燥技术

在MDF生产中,传统单级干燥机使用高温干燥,纤维原料易出现预固化和含水率不均匀,常发生纤维表面过干而芯部还相当湿的现象,既影响板坯热压性能,又增加施胶量。美卓推出的一个重要改进就是使用二级闪急式干燥。在二级干燥机中,第一级干燥提供快速干燥能力,干燥人口的温度与传统干燥机使用的温度基本相同,但持续时间短,这时离开一级干燥的纤维含水率还相对较高;第二级干燥在一个相对较低温度下进行,纤维在干燥管道中滞留的时间相对较长,以确保纤维更加温和地完成干燥全过程。二级干燥最新发展技术是回风系统,即把第二级干燥旋风分离器出口空气(有一定的热量且湿度低)回用到一级干燥,[5]使系统总外排风量降低,且热量消耗显著降低。

2.4.3 纤维调质技术

美卓公司为了进一步改进人造板生产线性能,研制出了能充分提高热压性能的纤维调质系统,在干燥机和铺装机之间安装,能使系统内的热空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可将板坯的温度最低加热至45℃,靠提高板坯的温度可提高

[5]压机产量20%~30%。

2.5 监测评价和节能环保技术

2.5.1 x射线多功能测量和评价技术

迪芬巴赫新近推出一种x射线多功能测量和评价系统,安装在连续压机之前铺装线上,能够探测纤维、刨花或定向刨花板坯中金属和非金属的高密度杂质,能够识别各种杂质的形状,存储各种杂质的三维图像和趋势曲线用于以后的评估,操作员可获得板坯铺装后铺装质量的整个示意图[5]。

2.5.2 节能环保技术

国际人造板工业普遍采用专用能源工厂的方式提供热能,在MDF生产线上几乎100%装备有能源工厂。能源工厂以树皮、碎料、锯屑、砂光粉,甚至热压机废气和少量的污水等剩余物为燃料,产生工厂所需的70%~90%的热能,不足部分可用天然气或燃油等作为补充燃料[5]。采用能源工厂既可节省大量的燃料成本,又可消化工厂剩余物,使工厂做到“零排放”,唯一排放点干燥机出口排出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浓度可达到TA空气质量标准,满足环保要求。目

[5]前,一种新的可同时提供热能和相当大一部分电能的能源工厂正在开发中。3 世界人造板机械设备发展趋势

世界人造板生产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际人造板机械正向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扩大原材料范围、提高其利用率和产品质量,节能和开发新能源以及注重环境保护等方向发展[14]。(1)大型化。为集中信息、利于新技术采用,实现生产连续化、自动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人造板厂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所使用的人造板机械设备也越来越大。(2)高速化。人造板机械的主轴转速、进料速度等在普遍提高,设备的加工速度、运输传送速度在大大加快,从而大大提高了设备生产能力。(3)自动化。电子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实现了设备的自动检测、自动调节和控制、自动信号连锁、保护和自动化管理,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和产品质量[14]。(4)多样化。为扩大原材料利用范围、提高木材利用率和人造板产品质量,适应木材资源不足和产品结构不断变化的要求,国际上不断开发研制新型人造板机械,从而满足市场对人造板机械产品品种不断增加的多样化需要。(5)节能化。随着能源供应越来越紧张,全球越来越重视能源节约和新能源开发,不断提高人造板机械设备的效率。(6)环保化。一些发达国家重视环境保护,增加投资在工艺和设备等方面,对人造板生产中产生的粉尘、污水、有害挥发物和噪声等的防治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大进展[14]。4 国际人造板机械制造业的启示

2004年世界人造板产量大约14100万m3,而中国为5446.49万m3,占到37.9%,较上年增长19.6%,雄居全球之首[4]。中国人造板工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市场拉动,人造板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人

[4]造板设备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产规模大型化。中国约有180家企业生产人造板设备,向人造板制造业提供39类800多种产品[3,4],年产值超过20亿人民币[3]。中国已有400多条人造板生产线,但95%以上都是多层和单层间歇式压机[15]。国产胶合板成套设备的产能已占国内该板总产能的90%以上,国产刨花板成套设备占到了80%以上,国产中密度纤维板成套设备占到了近80%[16]。

中国与世界人造板机械制造业差距较大,但国产人造板成套设备与进口设备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胶合板成套设备在大中型液压双卡轴单板旋切机、单板连续干燥机、胶合板热压机等主要单机设备的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并不太大,但是高速自动定心机、高速旋切机、高速剪板机等高速设备国内还不能生产,适用于单板生产自动化的单板横拼机等芯板整张化设备还需要进口[16]。中国已基本具备设计成套中小型MDF和刨花板生产线能力,但关键设备的技术性能与先进国家产品还存在一定差距;大型生产线只能进行一些辅机配套。

国际人造板机械行业主要控制在美卓、迪芬巴赫和辛北尔康普三大集团手中[4]。其中美卓人造板机械公司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提供全套人造板生产线设备和工艺技术以及全面的工艺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技术领先,设备集成度高,可帮助用户最大限度地创造盈利空间[17]。

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产值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设备和国际设备价格相差太大[18]。目前中国人造板设备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或者说与国际三大集团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在于[4,18]:(1)科技储备和投入不足,原始创新能力弱;(2)科技资源分散,行业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3)健康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尚不完善,宏观调控乏力。据预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010年全国人造板市场消耗量将达3700万m3[14]。这为人造板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但国际先进人造板设备和人造板大量涌人,将使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与挑战。所以要尽快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一是要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2~3个大型企业集团,迅速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市场融资能力,巩固国内市场,抢占国际市场[5]。

二是要强化主机设备和关键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重点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造板生产工业化技术与设备[5,19];提高人造板成套设备的内在质量和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提高生产线的开工率,液压件、气动件、电子元件等标准件选用最好产品,加强国际配套„;通过技术改造和加强现代化技术服务实现技术升级,使客户提升产品质量并保持盈利,提高自主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三是继续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不断拓宽人造板机械制造业的国际

[4,18]合作与交流的领域和渠道。加强与世界知名科研机构、大学、跨国公司的合作,密切跟踪国际人造板制造行业的科技前沿,在积极引进并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强化自主创新,扩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使国产人造板生产线在自动控制、监测服务、能源利用和环保等方面有较大进展[5],提高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绍群,张少纯,吴朝阳,等.我国人造板机械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调控措施[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1998,26(5):4-8.

[2]胡万明,齐英杰,胡万义,等.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四)--用科学发展观回顾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起步与形成的历史[J].木材加工机械,2006,(2):38-42,47.

[3]胡万义,康建营,齐英杰,等.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三)--用科学发展观回顾中国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起步与形成的历史[J].木材加工机械,2006,(1):36-39.

[4]胡万明,朱毅,齐英杰.对推进人造板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几点思考[EB/0L].http:///tjxx/20061017084256.htm.

[13]马岩.人世后中国木工及人造板机械行业展望[EB/0L].(2001-8-22)http://www.xiexiebang.com0=670. [17]美卓人造板机械公司[J].人造板通讯,2005,12(3):15. [18]人造板生产线新技术改进与发展方略探讨[EB/0L].http://www.xiexiebang.com/new/detail.asp? id=460.

[19]马岩.我国木工机械及人造板机械技术发展方向探讨[J].木材工业,2004,18(1):5-8.

第五篇:湖南省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湖南省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长沙高新区现有各类环保产业企业15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年产值2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6家,环保从业人数1万余人,2011年年产值近118亿元,占全省环保产业销售总收入比重较大。目前长沙高新区内的知名节能环保产业企业有:环保设备制造:中联重科(环卫专用设备)

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华时捷科技、力合科技

空气和重金属污染治理:凯天环保

污染治理设施设备:麓南脱硫、佳宇环保、华能中电、威灵顿资源综合利用:安淳科技、杉杉新材

环境保护服务:中绿、中冶长天

洁净产品:科霸、晶鑫(动力电池)、48所(太阳能光伏)巨星建材、博云新材(新型节能环保材料)

环保产业发展优势

(1)环保产业企业聚集度高,环保产业发展体系健全。在环保设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生产、环境保护服务等方面形成了相互配套的环保企业群。在环保产业技术研发、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资源方面都有良好的平台。

(2)环保产业骨干企业发展势头好,后劲足。根据《湖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全省优先扶持的2015年产值目标过10亿元的企业26家,园区就有8家,重点发展打造的47家环保名牌产品中,园区占15家,分别占到总数的30%和32%。

(3)具有鼓励环保产业创新发展的优惠政策。长沙高新区已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实施环保产业品牌、专利和标准化战略。设立有5000万元的环保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环保企业设备抵扣和折旧,对环保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对环保科技创新专家、优秀企业家、优秀科技人才给予奖励。

(4)拥有环保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和融资平台。在麓谷科技园区内,已有创业服务中心等30余万平方米孵化器,规划建设60-100万平方米的孵化器及加速器,加上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的环保产业园,这些将为环保科技企业提供全面的发展空间和服务支持体系,促进其快速发展。同时,高新区先后采取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融资平台、构建园区创业投资联盟、组织园区内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申报各级科技创新基金等方式,积极为科技型环保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下载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世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谈谈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我国大致将高等教育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按学科设置特点进行分类,又有两种分法。一种按学科设置数量的多......

    世界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农业工程技术与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经济及管理技术一起形成现代农业的三大支柱。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施农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当代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节能环保产业

    、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 文章来源:www.xiexiebang.com 1、节能设备: —一节能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示范。低温低压余热发电、焦炉煤气提氢、节能低压合成氨、......

    环保节能工程机械产品设计与趋势

    随着工程机械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大量工程机械所消耗的资源、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产生了难以估计的负荷。为保护人类十分宝贵且有限的地球资源,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高操作人......

    环保节能工程机械产品设计与趋势

    环保节能工程机械产品设计与趋势 随着工程机械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大量工程机械所消耗的资源、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产生了难以估计的负荷。为保护人类十分宝贵且有限的地球......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按照市政协主席会议部署,在王世清副主席带领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调研组从4月下旬开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活动。听取了市发改委、科技局关于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按照市政协主席会议部署,在王世清副主席带领下,“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调研组从4月下旬开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活动。听取了市发改......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建议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建议 一是节能环保产业已经具备大规模加快发展的条件。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已拥有一批较为成熟的常规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部分关键、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