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启示
16.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启示
主持人介绍:我当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兼艺术教研室主任时,听到一片惊叹之声,同学们感到诧异。我在化工系开设《物理化学》、《胶体化学》等课程的同时,还面向全校和校外开设《交响音乐欣赏》、《欧洲近代美术史》两门艺术课程,一些人也不理解。我今天就要谈谈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究竟有无共同之处,一个人能否既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
这个问题要从哈佛大学的《零点项目》谈起。这个项目1967年创立于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立项的起因是美国与前苏联的科学技术竞争,研究对象是艺术教育。大家都知道,前苏联第一颗原子弹是1949年试验成功的,整整落后美国4年。50年代在空间技术的竞争中,为了抢先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前苏联使了个障眼法,假装一系列失败,麻痹了美国,于1957年11月发射成功第一颗卫星,开始了人类星际发展的历史。美国大吃一惊,奋起直追,但还是落后了83天,实际上到了1958年,美国也就等于落后了一年。(笑)美国上下一直认为自己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超级大国,这下子大伤面子,举国感到耻辱。各部门首先指责教育界,肯定是你教育部门出了毛病。因为大家都知道,19世纪末科学的中心已从欧洲移向美国,一系列的现代发明创造都是在美国完成的。因此,教育部门也觉得对不住大家,认真反省起来。10年后,一些教育家提出这样的观点:美国的科学教育是先进的,但艺术教育落后。也即两国科技人员不同文化艺术素质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的确,从19世纪中到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艺术达到了辉煌灿烂的顶峰。俄罗斯人总爱这样说,他们仅仅贡献出一个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的俄罗斯民族就无愧于全世界。当然我们知道还有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契诃夫、冈察洛夫、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一大批不朽的伟大作家、诗人。除此而外,还有一位19世纪文学史的怪才——陀思妥耶夫斯基,病态作家,被喻为文学界的梵高,作品有震撼人心的极强力量。民族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最重要的音乐流派之一,但其代表人物除了捷克的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等人外,差不多都是俄国人。如交响组曲《天方夜谭》的作者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交响音乐《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作者鲍罗丁,管弦乐《荒山之夜》和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的作者穆索尔斯基。这三个人都属于作曲家“强力集团”的成员。另外还有被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歌剧《伊万·苏萨宁》的作者格林卡。当然,最重要的当推柴可夫斯基,他的作品内容深刻,形式完美,旋律动人,表现细腻而富有诗意,音乐形象鲜明,体裁十分丰富多样化,19世纪后半叶世界音乐史上难有人与之相比。
说到美术,19世纪的美国名画,你们能举出10幅来吗?如果能,俄罗斯名画你就能举出100幅。巴黎被称为艺术之都,有卢浮宫,美术史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思潮皆诞生于此。全世界惟一能与之匹敌的,惟有莫斯科的特列恰柯夫画廊,俄罗斯的巡回展览画派和批判现实主义的美术作品。且不说列宾的《伏尔力口河上的纤夫》、《意外的归来》等名作,仅《伊凡雷帝杀子》一幅画中对封建君主制黑暗、阴险、残暴的揭露之深刻,就难以找到另一幅画望其项背。还有苏里柯夫《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在反映历史事件的深度和广度上,恐怕不亚于达维特的《加冕》。而雅罗申柯的《到处是生活》,别洛夫的《送葬》、《三套车》对剥削社会中劳苦人民悲惨生活的描写和对不平等社会制度的控诉和批判,给人的震撼是法国作品无法与之相比的。
文学、音乐、美术三个方面,美国都不如俄罗斯。除了德莱塞和杰克·伦敦等少数作家外,这一时期在美国的著名音乐家有拉赫玛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但一查家谱全来自俄罗斯。这些文化艺术背景决定了俄国人的艺术素质超过了美国人,但这是否会导致美国科学技术的落后呢?这些差距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对于空间技术的竞争到底有哪些间接的作用?这是《零点项目》所要研究的问题。为什么要以“零”命名?这些研究者可谓用心良苦,用“零”表示对艺术教育认识的空白。他们决定从头开始,因此这个“零”不是数学意义的零,而是空白,叫nothing更贴切。20多年了,哈佛大学的研究者一直在验证自己的观点。过去人们认为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完全不同,科学思维是逻辑思维,而艺术思维是靠感情起作用的,要靠灵感。而《零点项目》的研究者认为艺术思维也要靠逻辑,科学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艺术过程同样要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对于大脑的工作来讲没有区别。他们认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很多共同之处,可以互相弥补、互相促进。这两种思维方式都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
《零点项目》20多年来的花费是多少呢?今天上午我们在华工开会还在讨论研究工科大学的人文社科教育需要多少经费,我们可以此为例做个比较。《零点项目)这些年来投入了上亿美元,参加工作的科学家超过了百名,在哈佛大学的规模远远超过了一个课题组,甚至超过了一个系。他们在100多个公立和私立的学校做实验,有的从幼儿园起连续进行20年的追踪对比,到目前为止已出版了几十本专著,上千篇论文。他们的研究成果对美国教育的影响特别大,以至于美国国会1994年3月通过了克林顿政府提出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艺术与数学、历史、语言、自然科学并列为基础教育核心学科,即相当我们中学的主科或大学的必修课程,这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零点项目》的现任执行主席霍华德·加德纳还提出了认知上的一个新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与20世纪初由法国人发明,至今在西方世界流行的智力商数(IQ)测试方法相对立。IQ测试在美国很流行,说穿了就是以此判断你这个人是天才还是笨蛋。(笑)我们中国是一考定终身,他们是一测定终身。上小学就开始测,家长一看智商太低,80以下,就说算了吧,干脆别学了。如果是130,好!超常儿童,将来上名牌大学没问题。它在美国测一次16美元。现在中国人也热衷于谈智商,你要开这么个公司,一定赚钱。(笑)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这种智商测试所测量的只是数理逻辑分析的智能,非常片面。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类至少具有七种以上智能。一是数理逻辑分析智能;二是语言技巧智能;三是音乐智能;四是身体运动智能;五是空间位置智能;六是人际关系智能;认识他人的能力特别强,这样的人适合做
领导。(笑)不要笑,也有例子,加德纳认为圣雄甘地将全印度人民发动起来追随他本人,靠的就是这种智能。第七智能是认识自己,有的人可能什么本事都没有,但对自己估计得特别正确,也是一种高智商。(笑)他认为全面的教育应该是开发每个人身上的这七种智能,最大限度发挥他的潜能。
李政道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每年回国两次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1993年和1995年两次在北京召开了《科学与艺术研讨会》,参加的有科学家和艺术家。科学家谈他们如何热爱艺术,如何理解艺术。科学家大多是热爱艺术的。爱因斯坦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由数学公式组成。”他如此热爱音乐,几乎每天拉小提琴,就不是偶然的了。他常常和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他拉小提琴,普朗克弹钢琴。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没有人知道这两位伟人一起演奏时交流过哪些科学思想,但人们可以猜得到,科学美与艺术美在他们心中是相通的。中国也有一批热爱艺术的科学家。李四光热爱音乐,是音乐家,知道吗?(笑)好,不知道我今天告诉你们: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不是马思聪写的,而是李四光写的。1920年他在巴黎创作了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叫《行路难》。1990年当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陈钢捧着刚刚发现的这首曲谱时,简直不敢相信这立意深邃、层次清晰、调性规范的乐曲出自李四光之手。李四光是学什么的大家知道吗?(答:地质)他是一位伟大的地质学家,但他早年学的是建筑,(笑)后来他研究构造地质,又创建了地质力学,用力学的原理来解释、推断地壳的构造。他热爱音乐,可是艺术启发了他的科学思维,所以说科学家特别支持艺术教育。钱学森大家知道吧?他会吹圆号,弹钢琴。李四光的夫人是音乐家,钱学森的夫人也是音乐家。钱学森80岁时,中国政府授予他“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中国至今只此一人。钱学森在致答词时就说到是夫人的艺术氛围启发了他,提供了新的思想,使他少走了不少弯路。他有名言:“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艺术,因为科学里面有美学。”现代美学领域中最活跃的内容,一是技术美学,二是模糊美学,即在模糊数学诞生后用它来处理美学问题。这两个都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产物。
那么艺术家参加李政道的研讨会干什么?画科学。参加画科学的画家有黄胄、华君武、吴冠中、常沙娜等。李政道给每个人出一道题目,都是当代理论物理最前沿的研究领域,请艺术家把其中的概念、原理用美术作品表现出来。研讨会还办了这样一个画展,很轰动,江泽民主席亲自参加。李政道还在国际物理学年会上展出了中国画家的“科学画”,各国科学家佩服中国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理论物理的深刻理解。比如物理学现在有一种“超弦理论”,认为我们日常说的四维空间只不过是十维空间里的一根弦。这十维空间和超弦理论要艺术家通过画表现出来,让不懂的人理解,真不容易。但中国画家办到了,所以得到称赞。法国作家福楼拜说:“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李政道认为21世纪就是两者会合的顶峰。
人类社会的早期,科学与艺术是一体的。古希腊神话里缪斯是主管科学和文艺之神,相当于科学院院
长兼文化部部长。(笑)分别建于1167年和1209年的牛津和剑桥。当时所设学科有神学、艺术、医学、天文、音乐等,艺术教育比重很大。庄子在《天下篇》里提出“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把“判美”与“析理”作为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16世纪开始,科学进入分析阶段,与艺术日渐分离。实验科学的倡导者培根就劝过科学家要像个自然的征服者,把力量集中在专门的科学目的上,不必细致地学习艺术。数学研究的划时代成就,物理、化学实验室里的卓越发现和显赫名声,使艺术学科黯然失色,艺术家们孤独地钻进自己的感情世界。分道扬镳使两者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给两者带来困窘。本来人的左脑专司逻辑思维功能,右脑专司形象思维功能和综合功能,思维若长期集中在一边的脑半球内进行,容易产生心态失衡乃至心理畸形。牛顿患有神经过敏症,梵高患有抑郁症,大约与此有关。
下面我讲一些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例子。我教的物理化学中就有许多与艺术有关的东西。有一句名诗叫做“日照香炉生紫烟”,去过庐山的人没有几个说烟是紫的,为什么李白说是紫的?有人就说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一浪漫即可任意想象,烟就成了紫的了。法国大革命失败后,人们对启蒙主义的理想失望了,现实生活太黑暗,还是到幻想中去寻找精神寄托,出现了浪漫主义。从此再没了英雄交响乐,只有幻想交响乐,悲怆交响乐。浪漫主义的理想追求,不一定存在于现实之中,所以有人将1000多年前李白的夸张手法扯到浪漫主义上,实际并非如此。19世纪70年代电动力学应用于光学提出一个有名的理论,即Rayleigh散射理论。大家知道,光线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质会发生几种现象:反射、透射、折射、吸收和散射。碰到的物体比波长大,发生反射和吸收;比波长小就发生折射和透射。若物体的大小与可见光波长差不多,则发生散射。Rayleigh证明,散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也就是说,波长越长,散射光越弱。可知紫光最易散射,红光最不易散射,大多透射。为什么交通灯是红的?因为红光传播最远,雾天也能从远处看清。为什么太阳早晚发红,中午发白?早晚太阳光穿透较厚的大气层,其他光发生强烈散射,到你眼中以红光为主。中午穿透的大气层薄,七色光大多到你眼中,合在一起近似白光。因此李白当真看到了散射的紫光,不是什么浪漫主义的想象。(笑)
早期的印象主义美术也与物理光学有密切关系,并非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根据印象作画,他的名字是人们根据莫奈的名画《日出·印象》起的。1874年巴黎的几位无名青年画家在一间工作室办了一个画展,结果无人前往,他们就拉人看,(笑)看完后大家都说不好。(笑)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将伦敦泰晤士河上的雾画成紫色,而人们都认为伦敦的雾是灰色的,他们画的只不过是自己的错误印象,一钱不值。几十年后人们恍然大悟:伦敦的雾有时真是紫色的。在以建筑物为背景时,伦敦的雾看起来才是灰色。经典的美术认为物体的颜色是固有的,什么色就是什么色,固定不变,文艺复兴的名画一律由棕褐色占统治地位。而早期印象派画家结合光学原理,特别是散射理论,认为物体的颜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与时间、地点、周围环境有关,称为条件色。过去一般认为草是绿的,但从远处看,却是青,在晚霞照射下,就成了红色或灰色。印象派早期画家的作品色彩非常鲜艳、醒目,令人耳目一新。巴黎有个印象派博物馆,人称“小卢浮宫”,人们从世界各地跑来,像崇拜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一样顶礼膜拜那些曾为绝大多数人嘲笑的作品。我在那里遇到一位美国来的教授,他连续参观了三天,反复只说一句话:他们怎么会创造出这不可想象的奇迹!我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他,但心中早有了答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创造出了这难以置信的奇迹。我的化学课讲到胶体溶液的光学性质,讲到Payleigh散射时,就拿出印象主义作品的画片给学生看,其中有一幅很有名的德加的《舞台上的舞女》,不是从舞台的正面画,而是从舞台顶部画的鸟瞰图。随着灯光的不同角度,跳芭蕾舞女演员的裙子呈蓝色、紫色、灰色。虽然大家明知这些裙子是白色,还是觉得这些画很真实,这就是条件色的魅力。这样教学生不但立刻弄懂了胶体的散射,记住了Rayleigh公式,对美术史的流派,早期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就都能说出个一二三。
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不同的一面,但更有相通、相补的一面。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同时掌握这两种思维,才是全面发展的人。工科的学生不可认为自己缺乏音乐细胞、五音不全。我经常给人送音乐会票,有的人不要,还说:“我没有细胞。”(笑)文科学生也不要说自己不善于抽象思维而感情丰富,只会浪漫,(笑)这都是错误的。按照《零点项目》的理论,每个人都具备上述七种智能,每位同学应当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兼具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能力的复合人才。下面用李政道教授的一句话结束我今天的演讲:
“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谢谢。
——摘自沈致隆.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广州: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第二篇: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的启示
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的启示
刘宏杰
【摘要】 哈佛大学不仅执美国大学之牛耳,而且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哈佛大学始终坚持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 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大学的培养目标;坚持学术性,不断提升教育和科研水准;形成办学特色,通过特色创建一流;坚持学术自由,创设良好的学术氛围。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值得我国大学在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的进程中借鉴。
【关键词】哈佛大学;办学理念;启示;
从大学发展史来看,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大学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在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中,外部的制度环境是须臾不可缺少的,离开外部的制度环境,大学就丧失了其赖以生存的基础,丧失了其生命活力的源泉。事实上,对于大学的发展而言,除了需要外部制度环境的支持之外,大学自身的办学理念及其制度安排对于大学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大学办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的演变对于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1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大学的培养目标
大学的培养目标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早期的哈佛学院秉承了欧洲的传统,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是取得牧师资格的先决条件,牧师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职业,很多人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目的常常是为了获取牧师资格。因此,哈佛学院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培养牧师作为学院的培养目标。当美国社会在南北战争之后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时,哈佛大学传统的培养目标就与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了。为了使大学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艾略特出任哈佛大学校长之后,艾略特把哈佛大学的培养目标修正为能够在社会各行各业发挥积极作用的实干家,为国家的发展服务,并引入自由选修制,确立了科学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二战即将结束时,哈佛大学又在科南特校长的领导下,又把培养为战后美国社会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培养情感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人,培养集自由的人和专家于一身的人。为了培养这种人才,哈佛大学在战后开始正式实施普通教育计划。普通教育计划的实施虽然只惠及一代人,但是它却为提高哈佛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在经过六十年代校园风暴之后,哈佛大学在博克校长的领导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
七、八十年代,美国社会及其世界的格局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哈佛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研究的委员会在广泛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二十世纪后半期哈佛大学的培养目标是致力于培养有教养的人。
正是由于哈佛大学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地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不断改革其课程体系,才不断培养出许多举世公认的英才。不仅哈佛如此,许多世界一流大学亦如此。大学的产品是学生,学生质量的高低是大学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只有培养出世界一流人才的大学,才能称得上是世界一流大学。对于我国大学而言,要培一流的英才,就必须根据根据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结合世界的潮流,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着眼于英才的培养,不断改革课程计划。惟有如此,我们才能接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2坚持学术性,不断提升教育和科研水准
在近代德国柏林大学诞生之前,大学的职能是单一的教学职能,衡量一所大学水平的标准就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随着德国柏林大学引入科学研究职能,并将科学研究作为大学主要活动之后,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标准也随之而发生了变化。哈佛大学在十九世纪上半叶时,与美国其它大学一样,在学术水平上远远落后于欧洲的大学。当莫里尔法案颁布后,紧随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之后,哈佛大学在改造本科课程体系的同时,创建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的建立和研究生教育的开展,使哈佛大学具有了既重知识的传授又重知识的创造的现代大学的特点。经过艾略特的不懈努力,哈佛大学科学研究的意识得到增强,科学研究的条件得到改善,同时吸引了一批高水平的学者加盟哈佛大学,哈佛大学遂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昔日水平低下的文理学院再度成为美国大学的领导者。随后的科南特在担任校长二十年间,哈佛大学的学术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使得哈佛大学不仅重新确立了其在美国大学中的领袖地位,而且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大学更多地强调了创造新知识的学术水平,亦即发现的学术水平。这固然存在着弊端,而且这种倾向也招致了多方面的批评,但是无论如何,发现的学术水平在大学中始终处于重要的位置。对于我国的大学而言,必须充分认识到教学与科学研究是大学的两个基本的职能,服务职能是教学和科研两个基本职能的延伸。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离开科学研究,大学不可能具有高水平的教学,难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离开教学,大学的科学研究就失去了基础和方向。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的大学要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之列,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包括发现的学术水平、综合的学术水平、应用的学术水平和教学的学术水平。
3形成办学特色,通过特色创建一流
所谓办学特色是指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它大学的独特的办学理念、独到的办学风格以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就大学办学而言,如果没有特色,就会缺乏竞争力和生命力,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关键。无个性的大学,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是缺乏生命力的。大学办学特色往往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几个方面的特性。任何一个大学的办学特色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就大学办学特色的具体表现而言,大学的办学特色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色,即人才培养特色、学科特色、科研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
哈佛大学在其三百六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积累而形成了其自身的办学特色。就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看,哈佛大学一直致力于社会精英人才的培养。为了达到人才培养的这样的一个总体目标,哈佛大学自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根据时代的特征,不断推动培养人才的课程改革。围绕着课程改革,哈佛大学始终坚持其自身的特色。例如在普通教育问题上,当赫钦斯校长在其任职的芝加哥大学发起实施“芝加哥计划”,着力于培养美国民主社会负责任的公民,培养智力和情感全面发展的人,培养自由人与专家于一身的人,并形成了具有哈佛特色的普通教育课程体系,并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就学科特色看,哈佛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学科特色。仅以哈佛大学商业管理学科来看,早期的哈佛商学院被称为是“微妙的实验”(deliciousexperiment)。由于它与传统的大学理念相抵触,因而商学院成立之初备受批评和质疑。然而,商学院的建立适应了当时美国社会工商界发展的要求,受到工商界人士的欢迎。实践证明,哈佛商学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商学院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将商业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进行研究。其培养的目标始终是工商界的精英人才,这与哈佛大学的总体培养目标是相符的。经过不断的发展,哈佛大学商学院在全球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商业管理成为哈佛大学极具特色的学科。只要提到商业管理学科,人们总是将它与哈佛大学联系在一起。就科学研究特色而言,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始,哈佛大学开始注重基础研究。时至今日,哈佛大学仍然坚信,没有对基础性的和具有生命力的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那么应用领域的任何突飞猛进都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持续努力,应用科学很快就会衰落和枯萎。在哈佛历史上,哈佛大学共有38人获得诺贝尔奖金,这与哈佛大学保持基础研究特色不无关系。
在校园文化方面,哈佛大学更是保持了自己的特色。1858年,亨利·亚当斯曾这样写道:“哈佛学院就其教育而论,是一所温和而自由的学院,它将年轻人送入社会时,已使他们具备了成为受人尊重的公民所需要的一切,并掌握了他们要很好利用的东西„„优秀的品质是这个学院独特的成功之处„„”。正如普西校长所解释的:“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追求真理,真理的本身,而不是去追随任何派别、时代或局部的利益”。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对真理的追求,是贯穿在哈佛大学发展历史中的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哈佛的一流。不论哈佛大学抑或其他一流大学,办学特色的创建始终是贯穿在其发展史中的。对于我国的大学而言,我国的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尚有较大的差距,这是不必讳言的事实。要使我国大学在较短的时间内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唯有通过创建办学特色方能达到目标。
4坚持学术自由,创设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实践中的一种基本自由。哈佛大学是美国大学中最早接受德国大学影响并在办学实践中践行学术自由思想的大学之一。但是,哈佛大学在接受德国大学学术自由理念的同时,还发展了德国大学学术自由的理念。按照德国大学学术自由的观念,学术自由意味着学者作为学科领域的专家,在学科领域内享有充分的自由,但是,这并不表明教授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同样享有充分的自由。而在哈佛大学,这两方面的自由都得到了维护。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哈佛大学的第十五任校长昆西站在捍卫学术自由的前列。他认识到大学作为一个以传递真理为己任的学术机关,必须以思想的自由为必备条件,离开学术自由这一必备条件,大学就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因此,昆西强调,只有使人们的思想摆脱对各个宗教派别或各个政党的忠诚,使人们的思想尽可能地充满其自身的活力,而不是依赖于对各种政治和宗教观点的屈从,才能促进知识的进步;只有坚持学术自由,美国的学术才能兴旺发达。
然而,学术自由毕竟是一个变化中的概念。随着大学越来越多地卷入现代社会事务之中,学术自由的原则也越来越受到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博克强调,学术自由是维持大学活力的源泉。大学应该毫无保留地支持学术自由的原则,因为言论自由对大学的中心使命来说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大学通过其自身的使命,有责任和义务服务于社会。大学在履行其服务于社会的责任时,社会必须考虑到诸多不同的价值观念,学术自由权利的维护,高学术水平的维持,学术事业免受外界的干涉,受大学影响的个人权利、合法利益不遭损害,以及满足从充满活力的大学所提供的知识服务中获益的那些人的需求。
尽管在学术自由问题上存在着诸多不同的观点,但是,学术自由作为现代大学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基本的精神是长存的。对于试图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我国大学而言,保护学术自由,为知识的进步,为学术的繁荣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第三篇: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早的私立大学,是以培养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哈佛大学的正式注册名称为: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总地址是Byerly Hall, 8 Garden Street, Cambridge。哈佛大学是全美第一所大学(第二所是威廉玛丽学院,第三所是耶鲁大学)。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大量的革命先驱都出自于哈佛的门下。哈佛大学被誉为美国政府的思想库。这里先后诞生了八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得主和30位普利策奖得主。其商学院案例教学盛名远播。这里也培养了缔造了微软、IBM、Facebook等一个个商业奇迹的人。
哈佛大学位于美国波士顿附近的剑桥城,建于1636年,是全美第一所学院。美国于1776年建国,比哈佛建校要晚近140年。15世纪末,由欧洲通往美洲的大西洋航道被哥伦布开辟出来以后,欧洲人纷纷远涉重洋来到美洲。17世纪初,首批英国移民到达北美,在那里开拓自己的“伊甸园”——新英格兰。移民中有100多名清教徒,曾在牛津和剑桥大学受过古典式的高等教育,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在新的家园也能够受到这种教育,他们于1636年在马萨诸塞州的查尔斯河畔建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学府——哈佛学院。1780年,即美国建国后的第四年,已经有了140多年历史的哈佛学院升格为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的建立是由于当时的英国殖民者想在美国的土地上建一座大学,正因为哈佛大学的建立者当中有很多人都是剑桥大学的毕业生,哈佛大学所在的城市也就被命名为剑桥城。其实原来这所大学的名字叫做“剑桥学院”,哈佛校园
哈佛大学现在的名字来源于1638年一位名叫约翰·哈佛的学院院长,这位院长去世时,将自己积蓄的一半和400本图书(在1638年,对于一所创建仅两年、第一届只有学生9位的学校,这可不是小数目)捐赠给这所大学。后来经过议院的投票,决定将这所大学命名为哈佛大学。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哈佛大学,有一尊哈佛先生的塑像,这个雕像虽然标注着哈佛先生的名字,但雕刻的并不是哈佛先生本人。由于哈佛先生没有留下任何的影像资料,当后人计划修建这样一尊雕塑时也就没有了模板,只能在当时的哈佛大学里找到一位比较帅的学生作为雕刻的模特,顶替哈佛先生。由于影像资料的欠缺,用比较帅的学生来代替原人作为雕刻的模特,这种情况在美国大学中并不少见。
哈佛大学的正式注册名称为:T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他是一所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剑桥城的私立大学,同时是常春藤盟校成员之一。1636年由马萨诸塞州殖民地立法机关立案成立,迄今已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也是北美第一间和最古老的法人机构(Corporation)。医学院和商学院位于波士顿市区。在剑桥城,与哈佛大学相邻的是与之齐名的麻省理工学院(MIT)。这也是一所在世界上享有一流大学的声誉、财富和影响力的学校。哈佛大学在英语语种授课的大学的排名尤其突出。另外,哈佛也是全世界生产最多有“全球本科生诺贝尔奖”之称的罗德奖学金得主的大学。
John Harvard铜像
哈佛最初称为“新学院”或“新市民学院”,该机构在1639年3月13日以一名毕业于英格兰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年轻的牧师约翰·哈佛之名,命名为哈佛学院,因为他捐赠了779英镑(按每年6%、每12年翻倍的增长率计算,到2011年共翻番31次,相当于至少增长11亿倍)以及400本书籍(这是他的一半财产)。哈佛大学作为一个“大学”,目前最早的文献指出是在麻州新宪法颁布的1780年所实现的。
在40岁担任哈佛大学校长(1869年至1909年)的Charles William Eliot从根本上使哈佛蜕变为现代美国的研究型大学。Eliot的改革措施包括选修课程,小班授课,以及入学考试,此一“哈佛模式”影响了美国国家的高等和中等教育政策。此外,Eliot还负责出版了现在著名的“哈佛经典”,从多个学科收集“伟大的书”。他的名字在1926年逝世后,已和“哈佛”共同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普遍愿景的同义词。
哈佛大学的图书馆藏书超过1500万册,这是美国最大的学术图书馆,规模约莫为全球第五(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大英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另外,它拥有非营利组织以外最大的财政捐赠,迄2008年已达378亿美元。
哈佛大学前身为剑桥学院。1636年10月28日,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议会通过决议,决定筹建一所像英国剑桥大学那样的高等学府,每年拨款400英镑(对应于当时经济情况)。由于创始人中不少人出身于英国剑桥大学,他们就把哈佛大学所在的新镇命名为剑桥。1638年正式开学,第一届学生共9名。1638年9月14日,牧师兼伊曼纽尔学院院长的J.哈佛病逝,他把一半积蓄720英镑和400余册图书捐赠给这所学校。1639年3月13日,马萨诸塞海湾殖民地议会通过决议,把这所学校命名为哈佛学院。在建校的最初一个半世纪中,学校体制主要仿照欧洲大学。1721年正式设立神学教授职位,1727年设立数学和自然科学教授职位,1780年设立医学教授职位。同年扩建成哈佛大学;1816年 成立神学院,1817年成立法学院,以后各学院相继在19世纪成立。教育学院成立于1920年;1936年又成立了政治学院(1966年命名为J.F肯尼迪政治学院)。1966年以来,哈佛大学共设10个研究生院,即文理、商业管理、设计、牙科医学、神学、教育、法学、医学、公共卫生和肯尼迪政治学院;2个招收大学本科生的学院,即哈佛学院和拉德克利夫学院;并设继续教育办公室,专门负责暑期学校、附设课程和终身学习中心。牙科医学、医学、公共卫生等3个研究生院设立在波士顿,其余各学院均集中于剑桥。各学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哈佛历任校长坚持3A原则,即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和学术中立(这三个原则英文词第一个字母均是A)。
文章来http://www.xiexiebang.com/north-america-america-education-7262/ pqxszd
第四篇: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一流学府之一,坐落于马萨诸塞州剑桥,隔查尔斯河与波士顿相望。哈佛大学有两所学院招收本科生,即哈佛学院和拉德克利夫学院,它们招收的学生约占哈佛大学全体学生的一半。哈佛大学是常春藤联校之一。
哈佛大学创建于1636年,原称剑桥学院。出生于伦敦的英国牧师约翰·哈佛(John Harvard,英国剑桥大学毕业)于1637年由英国到此新建的学院内工作,由于工作很积极,得到好评。他将其全部藏书和一半资产捐赠给这所学院,该校因此而改名为哈佛大学。1638年夏天学校开学时只有一名教师、一所木板房和一个“校院”。
哈佛创建初期是由教会主办的,但在头200年中,就逐渐地摆脱了宗教和政治的控制。1865年,该校校友开始选举学校管理委员会。19世纪初开设了神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19世纪中期,哈佛的劳伦斯科学学院为美国应用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埃利奥特任哈佛校长期间(1869至1909年),将哈佛办成了具有全国影响的学校。他采用选修制,取代了刻板的古典课程,学生们可以攻读他们感兴趣的专业。今天的哈佛大学已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2007年10月12日,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就任哈佛大学第28任校长。她是该校历史上任命的第一位女校长。哈佛大学设有17个学科系,分属2个本科生学院(哈佛学院和拉德克利夫学院)和10个研究生学院:文理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设计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行政管理学院、法学院、牙医学院、神学院和商学院。与它有直接联系的有95家图书馆、7个植物研究所、2个天文台、50余个科学、工程和医学实验室、9家自然历史、医学、艺术和考古博物馆。哈佛大学还拥有许多著名的研究中心,如国际事务研究中心、教育政策研究中心、环境设计研究中心、电子计算机研究中心等。东方研究中心燕京研究所,是个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机构,受到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长期支持。
哈佛大学研究院兼收男女生。大学生有男校及女交。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专收男生。拉德克利夫学院(Radcliffe College),创于1879年,专收女生。大学生进入一年级必须住在学院内。二年级学生住在校园外13座各自独立的居住区内。自创办以来,哈佛已为美国培养出了众多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作家、学者。包括30多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29名普利策奖金获得者和6位总统:第2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第6届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第19任总统拉瑟福德·海斯、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以及一批法官、内阁官员和国会领袖。
哈佛占地380英亩,正中有建于30年代的纪念教堂,周围是学生宿舍、图书馆和教室等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其中如霍尔登小教堂、马萨诸塞堂(现存最早的哈佛建筑,建于1720年)、哈佛堂和维德纳图书馆都是著名的古建筑,具有旧大陆建筑的庄严典雅之美。当然校园中也不乏崭新的现代化校舍。学校里处处是青青的草坪,蔽日的榆树,那一幢幢红砖砌成并爬满长青藤的楼房,使人感到亲切和宁静。漫步校园,人们会注意到这里竖立着一块龟背驮着的高大石碑,这是中国哈佛同学会1936年在哈佛三百年校庆时赠送的礼物。自清末以来,这里就有众多的中国学子就读,王安、贝聿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哈佛拥有9座博物馆,它们既为教学服务,又向公众开放。最值得参观的要数植物学博物馆。在这里,瑞士的龙胆草伴随着墨西哥的仙人掌,埃及的蓝睡莲映衬着朝鲜的金达莱,还有中国的梅花和牡丹。名花奇卉约有800多种,色彩鲜艳而且永不谢,原来它们是植物的玻璃模型,俗称“玻璃花”,由两位德国艺术大师穷毕生精力制成,是世界上的绝品,人们誉之为“科学中的艺术奇迹,艺术中的科学奇迹”。
哈佛毕业生中有不少是中国的学子:胡复刚(物理学家,中国现代科学教育的开拓者,首批哈佛大学留学生之一,1918年归国,是中国物理学界的先驱)、刘瑞恒(首批哈佛大学留学生之一,1919年获哈佛医学博士学位,1915年学成归国,曾任协和医院院长及南京国民政府卫生部长)、竺可桢(科学教育家,中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1913年入哈佛大学攻读气象学。1918年归国。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此外,还有语言学家赵元任、林语堂,著名文学家和翻译家梁秋,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著名数学家江泽涵,航天技术专家杨嘉屏,数学家姜立夫,剧作家洪深,政治学家钱端升,地质学家张炳喜,电子专家王安,建筑家贝聿铭等。
第五篇:哈佛大学简介及该项目简介
哈佛大学领导力冬令营活动相关情况简介
哈佛大学简介:
美国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是全球大学的翘楚,多年来在世界大学中持续排名第一。哈佛大学被誉为美国的思想库,先后诞生了八位美国总统,四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和三十位普利策奖得主。哈佛大学的一举一动决定着美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的走向。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盛名远播,培养了微软,IBM一个个商业奇迹的缔造者。沟通中美两国关系的基辛格博士,奠基了中国近代人文和自然学科的林语堂,竺可桢、梁实秋、梁思成,一个个响亮的名字,都和这所世界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息息相关。
项目简介
领导力里包含自我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建设能力、谈判能力等。一个人一生要成功,离不开领导力的不断修炼。哈佛大学几百年来培养了众多各领域领导人,这与其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哈佛领导力课程更堪称世界经典。我们的行程将领导力培训贯穿始终,进一步吸收和实践所学领导力理念。培训将弥补中国中学生现有教育缺失,通过中美文化碰撞,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培育独立性和创造力。
美国大学录取一般考量三个方面:一是学术水平;二是领导力和社会服务;三是个性修养。三方面权重大约各占三分之一。申请名校学生学术水平都很出色,领导力和个性就成了决胜因素。对中国学生而言,准确理解美国文化和大学申请理念,锤炼高质量的文书展现个人亮点是成败关键。培训将安排学员与哈佛和其他名校中国学子密切交流,学习经验。
培训结束后颁发常哈佛培训证书,学员可以获得后续的学习机会和免费的留学申请支持服务。
课程内容:
包括领袖的类型与气质,社区服务的本质,如何组建团队及团队管理,领导力的发展,冲突的解决,社会企业家,可持续发展等等。
项目特色:
领教哈佛名师的风采,深刻理解领导力的精髓
互动式的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寓教于乐
获得哈佛培训证书;
畅游美国东海岸,游览美国的文化中心、教育中心、政治中心,体会美国文化的精髓。
游玩美国最大的迪斯尼乐园,并感受好莱坞影城的明星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