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北地区融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本站推荐)
苏北地区融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朱权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金融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寻找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避免金融风暴的产生,是当前摆在中国金融界上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通过分析研究金融风暴对苏北经济的影响,借鉴国外金融风暴防范的经验,据此制定出完善苏北经济金融风暴防范的建议,对防范我国金融风暴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金融风暴的防范,对经济金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金融风暴 苏北经济 宏观调控
一、苏北地区融资现状
经济决定金融,经济发展是金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金融反作用于经济。近年来,苏北五市经济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存款高速增长,但苏北五市贷款却增幅缓慢,反映出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受到抑制。2004年,苏南五市新增人民币贷款1818.26亿元,占全省新增贷款额的79.81%,而苏北五市新增人民币贷款17247亿元,仅占全省新增贷款额的7.57%。2005年,苏北地区存款增长18.6%,而贷款仅增长7.7%。
2004年至2005年,苏北五市贷款占存款余额的比例由61.8%大幅下降到56.1%。贷存比不仅大大低于国际上成熟的银行体系的90%,而且低于国内法人商业银行的70%,反映了金融机构在苏北五市经营较为保守,偏好流动性而宁愿损失部分盈利。以下两个方面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1、经济总量水平明显提高,存款余额大幅增长。
从宏观环境上来讲,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利的产业政策,整个江苏地区乃至全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以及苏南和上海地区的部分产业转移,为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2、资金不断流出,贷存比不断下降。
苏北地区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24:43:33,工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近几年的工业贷款数据来看,工业贷款余额出现下降情况,由于本地农业和服务业吸收贷款能力有限,减少的贷款主要流向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南地区,该部分贷款主要以本地金融机构存款上存或转存的方式进入外地金融机构,继而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放贷。经济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融资秩序较为规范、风险控制体系较为完善,单位融资成本和承担的融资风险低于苏北地区,加之苏南地区承载贷款的项目较多,金融机构纷纷加大对该地区的贷款。
二、苏北地区融资发展的问题
江苏省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同时也是典型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苏北地区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处我国黄淮海平原,总人口3195万人,占江苏人口总和的43%;土地面积5.2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3%;而GDP只占全省25%不到,财政收入只占20%,利用外资占7%,出口占5%。
(一)、我国苏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区位特征,直接影响着区位优势选择与区域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苏北地区的主要特征有:
1、平均国民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弱,投资需求与供给低水平均衡。
苏北地区由于生产力发展的相对落后状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从市场里所能分享到的国民经济增长与发展利益比例低,影响到区域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和区域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2、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能力弱,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
造成苏北地区区域经济低水平供需均衡与低水平恶性循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能力弱,要素组合的生产力系统运行的技术层次和效率不高,资源配置优化机制不健全。
3、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劳动生产率不高。
由于财政支出有限政府和民间用于教育和科学研究开发费用有限,社会成员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低,平均劳动技能不高,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比较而言,苏北地区自然资源、劳动资源与技术开发能力配置水平都较低,劳动生产率低下。
4、相对落后的传统经济部门比例相对较高,呈现二元经济结构。
一些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现代化工业部门和高新技术产业部门比例较低,传统的初级产品加工部门比例高,产业结合不紧密,产业关联程度不高,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带动效果不明显。
(二)、金融风暴对苏北经济的影响
金融风暴通过两个途径来影响苏北的出口与外资增长:一是金融风暴造成美
国、欧盟经济增长下降,导致国际需求减少。对苏北这样一个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较多的地区,首先是影响出口增长。二是金融风暴造成资金链断裂,特别是一些著名跨国企业的资金链断裂,造成其对外投资下降,也就影响到苏北引进外资的增长。前者的影响效应较为直接,在短期内导致出口明显下降,后者的影响是中长期的。苏北是吸收外资的地区,外资企业又是出口的主力,苏北要扩大出口对外资企业的依赖很大,这两者相结合对苏北的对外经济影响较大。
1、出口增幅明显下降,外商独资企业出口增幅低于内资企业。2008年1-3月份,江苏累计实现出口526.6亿美元,同比增长19.6%,增幅比2007年同期下降12.9个百分点。而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98.7亿美元,增长16.0%,增幅仅为2007年同期的一半,占全省出口额比重为75.7%,较2007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出口319亿美元,增长14.2%。内资企业在出口增幅上高于外商投资企业。
2、机械及设备出口则出现负增长。一季度江苏机电产品实现出口364.75亿美元,同比增长16.4%,增幅较2007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
3、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出口则出现负增长。一季度,苏北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出口235.86亿美元,同比增长21.3%,增幅回落30.3个百分点。但其中光电技术出口增长1441.6%、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出口增长95.5%、电子技术出口增长44.1%、生命科学技术出口增长70.6%、航空航天技术出口增长186.8%,增幅均高于同期全省出口平均增幅;而出口额占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近65%的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出口则出现负增长,3个月出口额下降2.2%。
三、苏北地区解决融资问题的途径
苏北地区中小企业占据半数以上,多数为粗放式经营,缺乏外来的管理经验与项目平台,因此,苏北地区融资体系改善的重点方向是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服务产业优化升级、吸引外来项目的融资体系。
1、和谐的融资环境。
建立高效、覆盖面广泛的信用信息系统,完善信用评估环境,努力建设规范的融资秩序。融资体系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经营风险。对于这种风险,金融机构通过。贷前审查和货后监督加以解决。二是道德风险。由于商业道德秩序不规范,企业为了获得贷款而弄虚作假,贷款风险将最终转嫁给金融系统。对于第二种风险,由于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企业的弄虚作假现象无法轻易被揭
示,这种风险对融资体系存在着严重的破坏。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善融资机制,使得融资者做出自我选择来减少融资体系的整体风险,即建立覆盖面较广且高效的信用信息系统,完善信用评估制度,努力创造一个信用主导的融资环境。道德风险发生后,虽然融资者能够暂时获得利益,但融资者将会有一笔不良记录,信用等级也因而下降,这将直接导致下一次的融资困难。
为了使信用信息系统真正高效运作,必须扩大信息共享范围,只有这样,道德风险的代价才可以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从而建立健全商业道德规范。苏北五市可以根据地缘上靠近的特点,在地方人民银行的领导下和五市政府的支持下,合力打造一个共享的信用信息系统。这将对完善融资秩序、降低融资风险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开拓间接融资渠道,完善间接融资服务体系。
与全国的情况类似,在苏北地区,间接融资体系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银行贷款方式几乎占据了间接融资方式全部的份额,其他间接融资渠道虽然已经存在,但其资金规模和使用效率决定了还无法真正成为有效的融资渠道。然而对于一个融资体系来说,每一种融资工具都具有其优点和缺点,贷款的方式虽然能满足不同资金规模的需求,但由于其一般采用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方式,很容易造成融资企业由于现金流不足而导致的财务危机甚至企业破产,另外这种方式由于银行将承担较大风险而会选择有一定的担保机制存在,所以这种方式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不仅存在着较高的风险,而且这种企业难以提供相应的担保,因此不是一种合适的融资方式。在开拓间接融资渠道的过程中,必须针对中小企业信用低、担保少和风险高的特点,根据苏北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当的解决方式。
(1)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通过苏北地区政府财政和行政上的大力支持和地方金融机构的全力配合,建立国有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中小企业联合担保基金和股份制的担保基金,担保基金尤其是国有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在运作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采取切实措施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有着更加紧密和直接的联系。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其资金规模较小,限制了服务对象的范围而主要集中于中小企业融资,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也具有地域上的直接依存关系,具有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规模优势和交易成本低、监控成本低、监控效率高、管理链条短、层次少、经营灵活、适应能力强、控制风险能力强等比较优势。在苏北地区中小金融机构主要是城市和农村信用社以及地区商业银行。随着城市和农村信
用社逐步改制为中小银行的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小银行这一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凸显其强大的融资优势和作用。苏北地区政府应对中小银行的建立和业务拓展给予财政等手段上的扶持,加速其发展进程,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
(3)发展融资租赁业。融资租赁业务作为一种企业获得融资的途径,与贷款相比,具有分期偿还本息、信用门槛较低、考虑时间价值后融资成本较低等优势,能够很好地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融资租赁业务克服了中小企业由于流动资金有限、信用担保程度较低等各种不利于融资的因素,使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生产所需的固定资产的投入,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矛盾。
3、鼓励和发展直接融资方式。
在完善间接融资体系的同时,还需拓展直接融资渠道,给予融资者多种融资选择。
(1)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通过股份制改造,明确企业产权,有利于企业治理的改善和企业股权融资。直接融资可以通过股权的方式把各方面力量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并通过企业运行机制的改善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注入活力。
(2)发展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是一种以长期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某一产业,以追求因企业成长而获得长期收益为目标的一种投资基金。虽然其投资成功率比较低,但一旦成功则收益不但会弥补以前的损失,并且还将有巨大的盈利,根据这一特性,风险投资基金主要倾向于高成长性、高收益性的高科技产业。积极吸引和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将对苏北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在发展风险投资过程中,应保护好风险投资基金的退出收益。
(3)鼓励具有较高资质的中小企业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中的中小企业板。我国证券市场中小企业板的建立为优质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苏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将不断涌现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中小企业。积极推动并引导其上市融资,将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并带动一批当地企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少维.次贷风暴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金融与经济》,2008,(11).[2]孙秋碧.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各省经济活力评价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三期
[3]铁明.论利用外资与苏北经济跨越式发展[J].《当代经济》,2008年,第六期
第二篇: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 要 中小的需要资金强有力的支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有所改善,但“融资难”日益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法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机构、创新、“二板市场”及场外交易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贷融资信用担保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家,中小企业都是发展和稳定的重要支柱。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实现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我国经济增长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中小企业的融资难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然而,由于我国银行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着观念陈旧、专门机构缺失、融资品种单
一、金融营销动力不足、过度夸大风险等,再加上我国中小企业自身存在企业信用过低等先天不足,使得中小企业相对于国有大型企业在信贷融资上更加困难。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1 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有所改善
1998年中央正式提出要“增加向中小企业贷款”。200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进入制度和体系建设阶段,特别是我国制定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及融资提供了有力的保护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截至2003年6月末,中小企业贷款余额6.1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51.7%,同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新增贷款6 558亿元,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56.8%,比同期大型企业新增贷款占比高出28.2个百分点。
1.2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但银行信贷仍然是主要渠道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其融资需求日益增大,与此相适应,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逐渐呈现多样化趋势。目前,全国有100多个城市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国家政策和有关部门的扶植下,信用担保贷款将成为中小企业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起源于美国的风险投资,以资金与公司股权相交换方式尤其适合于含量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目前风险投资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风险投资机构已有200多家;金融租赁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以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新型融资方式,采用金融租赁方式,通过融物的方式实现融资目的,从而缓解了固定投资的资金压力;典当融资以其特有的优势重新拥有了市场,典当是以实物为抵押,以实物所有权转移的形式取得临时性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利用闲置资产筹措到流动资金,从而盘活企业存量资产;票据融资方式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金额小、周期短、频率高的特点,近几年发展很快;合伙投资、互助基金、民间信用等各种非正规金融也是我国现有中小企业融资的一条渠道;2004年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正式启动,为中小企业专设了一个新的融资平台。
尽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多元化的趋势,但总体来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仍很狭窄,其目前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外部融资比重过低,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但银行主要提供的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
1.3 地区差异明显
在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中小企业也成为经济的骨干和经济增长的引擎,产品升级和技术更新快,这些地区的银行
都积极对中小企业融资。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以及民间信用体系的建立,这些地区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数量及质量均与沿海有较大差异,当地银行由于资产质量和收益方面的考虑,制定对中小企业慎贷的策略,同时非正规金融业远不如江浙地区发育程度高。
1.4 融资难的情况仍然严重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只不过在我国更为突出。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实践,有关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健全,各种融资渠道发育与互补较好。我国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仍很严重。首先,我国市场经济的体制建立和发展、金融市场开放及金融工具创新与中小企业的发展来比,仍然显得缓慢;其次,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社会诚信缺失严重,金融市场的利率还未完全放开,直接融资门槛较高,债券市场不是很发达,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都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宏观层面上的成因;再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虽然趋向多样化,但各种渠道的畅通使用还有一个过程。目前银行贷款作为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难度依然较大。中小企业融资的显著特点是“信息不对称”,由此带来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必须加大审查监督的力度,而中小企业贷款数量少、频次多的特点使商业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和潜在收益不对称,必然降低了它们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积极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2.1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构建资信评级体系
中小企业融资,立法先行。用立法的形式强化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现了一个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如美国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定了《中小企业法》、《中小企业投资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西方其他国家也十分重视中小企业融资立法。我国制定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法律保障,但其条文偏重原则性,应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具体法律法规。
中小融资难的根源是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最佳解决方案是构建企业资信评级体系,提供中小企业资信方面的数据能帮助银行低成本地评估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同时减少不对称信息的生成。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政府机构掌握的信息共享机制、培育征信市场、设立资信评级机构、完善相关和培育专业人才。
2.2 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应重视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
银行作为我国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在当前国有银行的改革中需要重视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
首先,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观念创新。应辩证地对待大、中、小企业关系,真正做到贷款行为准则以效益为中心,步出以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作为贷款依据的误区。对中小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应一视同仁,逐步提高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比例。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确定中小企业贷款投向,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修订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贷款环境。
其次,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的从企业创办、生产经营、贷款回收全过程的金融服务,包括投资、项目选择、融资担保、财务管理、资金运作、市场营销等。全方位的一条龙服务,将极大地增强了客户市场竞争力,保证了贷款的回收,降低了信贷的风险。
再次,主动参与中小企业改制与重组。中小企业改制与重组是盘活沉淀在中小企业中的银行债权的重要途径。通过资产换置及变现,部分银行贷款得以回收。此外,银行对中小企业改制的同时培育稳定的中小企业客户群,实现银企“双赢”。
2.3 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援助
经过十余年的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金融体系,然而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其服务主要面向国有大企业,中小企业信贷仅为其“副业”。依托大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模式在上意味着较高的融资费用与成本,因而适用的中小企业极为有限。从实践上看,世界上也没有任何其他国家把它作为优先选择,的实践也印证了这一点。因此,从中长期来看,有必要创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银行,专司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之责。
我国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机构,较为可能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在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等区域性银行基础上改制创建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充分发挥其“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特色服务”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支持。目前城市商业银行与信用社战略与国有商业银行趋同,市场定位模糊,极力与国有商业银行争夺大城市、大企业客户。从其自身经营能力和市场细分的观念来看,城市商业银行与信用社应调整发展战略,将中小企业作为主要目标市场,同时考虑到中小企业贷款隐性成本高的特点,国家应加强引导,给予适当补贴,调动中小企业信贷机构的积极性。
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机构的第二种途径是引入民间资本,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实践证明,合伙投资、互助基金、民间信用等非正规金融在解决中国目前中小企业的融资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在加入世贸后,中国对外国金融机构准入已经确定了明确时间表,但对国内民营私人资本介入金融机构,一直没有明确表示。有关当局应该放松准入管制,允许民间资本按照标准组建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2.4 创新金融产品,给予中小企业融资更多优惠
满足中小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要积极进行融资产品创新,对效益和潜力高的企业,可实行“综合授信”,循环使用;适应中小企业资金分期回流的特点,可实行一次贷款、分期偿还的方式。
采用灵活的抵押方式。放宽抵押资产范围,探索采用无形资产、股权、商业汇票、应收账款、项目本身和在建工程等多种抵押方式,解决中小企业抵押资产不足。
目前在一些国家,融资租赁业相当发达,美国企业设备投资的1/3是通过融资租赁解决的。但在我国,融资租赁发展非常缓慢。国家应采取有力措施,规范租赁公司行为,做大行业规模。
大力发展我国的创业投资基金。我国应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国有控股公司、国有企业、民间资本等各种力量创建中小企业投资基金,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
2.5 “二板市场”及场外交易融资模式
为解决风险投资的退出及为更多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美国于1971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二板市场——纳斯达克市场。随后,其他西方国家也纷纷建立起自己的二板、创业板市场。开辟二板市场,上市企业不仅能够通过资本市场得到足够的发展资金,更重要的是由于有现代资本市场一整套严格的监管和风险保障措施,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迅速进入规范化的管理和运营状态,从而大大提高新兴企业的经营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2004年5月,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正式启动,为中小企业专设了一个新的融资平台。但是,目前中小企业板在发行上市条件上和上市程序上与主板市场相同,难以真正实质意义上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针对现有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特点与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首先要放宽上市条件,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到股票市场上市;其次是简化上市程序,减少上市融资时间。
由于交易所容量有限,难以满足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国外大量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活动并不是通过证券交易所市场,而是通过场外交易市场完成的。场外交易能够有效地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值得我们借鉴和。李扬.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出版社,2000
第三篇: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融资租赁是指具有融资性质和所有权转移特点的设备租赁业务。即出租人根据承租人所要求的规格、型号、性能等条件,购入设备租赁给承租人,合同期内设备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承租人只拥有使用权,合同期满付清租金后,承租人有权按残值购入设备,以拥有设备的所有权。
随着全球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发达的国家,融资租赁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资金供应渠道。而在中国,融资租赁业正迎来发展好时机。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迅速,截至2012年底,全国在册运营的各类融资租赁公司(不含单一项目融资租赁公司)共560家,比年初的296家增加264家,增长了89.2%;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15500亿元人民币。
为了推动行业有序发展,2011年12月15日,商务部发布《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创新融资租赁企业经营模式,优化融资租赁业发展布局,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促进融资租赁业的发展。2012年商务部针对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制定了《内资融资租赁企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旨在征求业界的意见,逐步完善针对融资租赁行业的政策规范体系。商务部下一步计划从四个方面对融资租赁行业予以推动,即加快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支持和引导企业提高竞争能力;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在欧美经济发达国家,融资租赁是银行信贷和证券融资的一个重要补充,是社会资金供应的三个主渠道之一。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有望构筑和形成一个包括银行信贷、融资租赁和证券融资有机衔接、科学稳定的资金供给体系。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融资租赁行业深度调研与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报告,共十七章。首先介绍了融资租赁的定义、特征、分类、发展意义及与其他金融服务的区别等,接着分析了中国融资租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国际国内融资租赁业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飞机、汽车、工程机械、船舶、医疗设备、包装印刷设备、铁路运输设备、IT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随后,报告对融资租赁业做了主要区域的发展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发展分析、融资租赁信托分析、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经营管理分析、风险分析、税收分析和政策法规分析,最后预测了融资租赁业的未来前景。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融资租赁行业深度调研与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第四篇: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实际发展中,农村金融面临着信贷资金供给不足、融资成本高、产权资本化程度低等不足。山东省胶州市在农村金融体系完善、金融产品创新、农村产权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应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增加金融供给,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本文从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发展状况着手,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做出探讨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促进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金融融资实践建议
一、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
农村金融对农村的再生产过程起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它通过资金的流通,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再配置,特别是对农业产品交换价值的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再投入、促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服务于农村发展的金融机构主体是农村信用合作社(部分地区已改制为农商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这些金融机构或者由于资金来源广泛,或者受到政策支持,资金规模大,社会接受程度高,是农村金融供给的主要渠道。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金融领域逐步向社会资本放开,农村经济活跃的地区开始出现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但受到资金规模、业务范围等因素影响,主要作为农村金融的补充,提供小额贷款服务。这些金融组织共同形成了以合作金融、商业金融、政策金融和社会资本主导的民间金融分工协作、相互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格局。
二、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1、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概况
据中国银监会数据统计,到2012年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物理网点数达到11.3万个,组建村镇银行876家,40万个行政村设置了助农取款服务点,金融机构网点已覆盖了全部县(市)和绝大多数乡镇,金融服务延伸到绝大部分农村地区。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为20.8万亿元,同比增长18.4%,占当年各项贷款余额的27%。
2、胶州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2013年,全市(县)共有银行金融机构24家,其中主要涉农服务机构3家(农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镇及以下物理网点25个(全市共6个建制镇,含邮政储蓄所10个),涉农(农户和涉农企业)贷款余额99亿元,占全市各项贷款余额的24.5%;小额贷款公司6家,涉农贷款余额2.2亿元,占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的36.7%。
3、胶州市农村融资实践
第一,建立以政府引导的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体系。2012年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种植业)发展工作的意见》,引导金融机构为农业建设提供贷款并给予利率优惠,财政对农户冬暖大棚等设施建设予以贴息支持。政策实施以来,财政贴息70万元,撬动涉农信贷资金1579万元。2013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金融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增加业务设施,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全市村级设立24小时自助银行15个,自助服务终端200多台。同时,还建立了金融机构与镇村交流工作机制,打破银农信息阻隔,推进金融支农工作。
第二,以需求导向创新金融产品。农村经济活动,因行业不同,产品不同,农户拥有的可抵押资产不同,融资活动具有很大的异质性。为满足不同的融资需求,需要根据农户的生产经营和可抵押资产的具体情况设计融资流程和产品。胶州市银行机构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细分市场,主动对接目标客户,提高融资效率。农商行对农户贷款采取“集中受理、集中评级、集中授信、集中复审与贷后管理”的模式,节省信贷流程,节约了交易成本。邮政储蓄银行针对农户的特定需求,与辣椒市场业户、养貂专业户、制帽加工业户、“龙头公司+农户”合作,提供定向信贷支持0.5亿元。
第三,培育以支农为导向的小型金融机构。加快金融领域向民间资本放开,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建设。2011年成立了青岛地区首家村镇银行,针对农户贷款小额、分散的特点,积极争取山东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资源。自2009年以来,设立了6家小额贷款公司,对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还在发展成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开展合作金融服务,青岛双王果菜专业合作社吸收入股资金180万元,向社员提供贷款110万元。
第四,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农民有房屋、农地、林地等大量沉睡的资产,由于受我国固有的农村产权赋权的限制,无法进行抵押融资。胶州市通过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所有权、林权等实施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并以政府控股的担保公司提供抵押融资担保,农户享受优惠担保费率,为农村资产资本化提供可能。对可能出现的清偿风险,还约定银行、担保公司的承担比例,降低银行风险成本。全市在产权交易中心已实现实物资产交易18起,交易额274.1万元。
三、农村融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信贷供给不足
根据调查,全市25家银行机构中,开展农户贷款业务的有7家,仅占28%,只能满足30%左右的资金需求,涉农贷款额只占全市贷款余额的24.5%,且国有四大行中只有农业银行开展农户贷款,这与全国农村信贷短缺的现状基本一致。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与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联合发布的《中国农村家庭金融发展报告2014》显示,通过对全国36000多户样本调查,农村家庭的正规信贷可得性为27.6%,与农村信贷投放总额低相反的是较高的农村信贷需求。上述报告还指出,农村有正规信贷需求的家庭占比为19.6%,高于城市的17.2%,农村信贷供给总体相对不足。
2、融资成本高
尽管为了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国家提倡“三农”贷款项目实行优惠利率,但现有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本质是金融企业,仍然要追逐利润目标。而且要面对农业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因素影响大、收入不确定性高的风险,且在实际利率执行过程中,农户极少能享受到优惠利率。在胶州银行机构中,“三农”贷款利率一般为基准利率上浮50%左右,远高于工业贷款利率30%的上浮率。对胶州市2013年小额贷款公司涉农贷款利率调查表明,最优质的客户可以享受到6%的基准利率,但平均利率也在9%以上。
3、产权资本化程度低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资源还权赋能开始破冰,在各地积极探索过程中,出现了成都、温州等土地流转模式。但对广大农村而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还只是星星之火,产权界定不清,农民就无法获得稳定持久的财产性收益。胶州已在全市469个村庄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占全市村庄总数的71%,已经实现的产权交易额只有274.1万元,在融资总额中占比微乎其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固有的观念,将土地作为最基本的、也是最后的生存保障;另一方面也是与涉及产权交易转让的价值评估、风险补偿等制度建设的滞后有关。
四、优化农村融资环境的建议
1、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网络
农村金融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应当立足于金融机构多元化、市场化,不断推进金融增量改革。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到人口集中的镇村布设网点,强化农商银行、农业银行等主要涉农金融机构的“支农”作用,健全镇村金融服务网络建设。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合作金融,通过社员入股实现小额资金互助,以自助性联合助推农业产业化。继续推进金融向民间资本放开,引导、指导好民间资本有序进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增加支农资本量,并向有条件的镇驻地延伸服务网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便利化程度。
2、增加面向农村需求的金融产品创新
根据农业生产养殖户、农村小工商业者、农产品加工储运企业等经济体的不同需求,细分农村金融市场,制定符合市场需求和抵押融资特点的融资品种。胶州市已经形成了制帽、养殖、手套加工、花卉种植等多个专业镇、专业村,加强与特定群体的合作,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的信息搜寻、谈判议价、贷后监督等交易成本。2014年,胶州市还为种粮大户发放了山东省首笔粮食直补资金抵押贷款140万元,对创新农村抵押融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加快农村产权资本化
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中央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财产权”,在顶层设计上为农村产权资本化提供了指引。应充分发挥市场对农村要素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在遵循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合理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受益权等各项权利,通过还权赋能,积极探索开展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抵押融资。健全农村产权资本化的运行和保障机制,在设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基础上,鉴于农民在与金融机构谈判中的弱势地位,为了保护农民的财产权利不受侵害,还应成立市场公允的资产价值评估机构,确定合理的评估标准,为资产抵押和处置清偿提供参考。
4、强化政策支持
农业生产具有天然的自然因素影响大、生产周期长、抗风险能力低、收益低等特性,决定了农村资金流转慢、贷款回收期限长。金融机构出于利润考虑,必然会更加偏好于工商业贷款,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实施者,理应在政策制定上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入农村发展。成立财政专项资金,一方面用于涉农贷款的贴息补助,降低农户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用于贷款的风险补偿,当抵押资产不足以清偿涉农贷款时,给予金融机构一定的风险补助,提高金融机构支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 王家传、李学春: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完善农村金融市场[J].山东经济,2009(5).[3] 王海波、郭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国内研究综述[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1(5).[4] 夏锋: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市场作用分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4(4).[5] 雷立钧:基于增量改革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8(11).(责任编辑:谌盼)
第五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 要】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一直以来,中小企业的发展却依然是困难重重,其中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等问题已成为阻碍和制约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和长足发展的“瓶颈”。因此,揭示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剖析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寻求化解其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
(1)银行贷款。银行贷款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但其能从银行得到贷款份额去较少。据资料显示,上海中小企业的长期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比重仅占6%,尽管许多地方都出台了《关于中小民营企业贷款信用担保管理的若干规定》,并安排了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资金。但由于企业自身信用担保及担保人资产抵押的苛刻条件,使许多中小企业很难享受到政策的优惠。银行还在优化信贷结构的同时倾向于减少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央行不断调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使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成本增加从而影响中小企业融资。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小企业经营业绩总体不佳和中小企业融资信用度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着体制性的问题。(2)政府扶持。国际上,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的手段主要有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用担保、金融服务、风险投资等。在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前三项运用的较多,但由于主要是对高新技术产业,惠及面较窄。(3)企业自身。以自身为核心的中小企业融资可以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部分。在内源融资方面,我国绝大数中小企业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比如,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平均每户的注册资本仅为80万元,开办初期自有资金不足,而且由于中小企业自我积累能力较差,盈余公积补充自有资金有限,这也是导致其自有资金不足的重要原因。中小企业外源融资主要有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虽然我国在2004年就在深交所启动了中小企业融资板块,但只能解决少数高新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科技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到2010年8月,我国中小法人企业数量超过10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而当前沪深两市仅有上市公司2000多家,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也只是“杯水车薪”。另一种外源融资——债券融资的发行也由于其规模受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及分配方案的制约而非常困难。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自身原因。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但因为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管理缺陷和体制风险,使其融资之路并不顺畅。首先是中小企业的管理缺陷,导致了财务信息不实,降低了金融企业对其的信任度;其次是产权不清助长企业失信行为,部分企业拖欠和逃废银行贷款的情形经常发生,银行找不到最后责任人和承诺人;三是中小企业的诚信体系不完善,道德约束软弱无力,法律的监督制约和惩戒力不够,导致许多中小企业为了求生存,在短期利益面前,对失信行为熟视无睹;四是中小企业倾向于多头开户,造成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缺乏稳定关系,这不利于银行分析企业的信息,从而影响银行向其提供信贷;五是中小企业抵质押担保条件相对较弱,在自身经营实力比较弱的情况下,又很难通过有效的抵质押担保来满足银行风险缓释条件。(2)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不足。尽管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在金融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意识到,但由于受到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市场缺乏深入研究。银行在管理方式、体制机制、业务流程、技术手段、人员素质以及驾驭能力和识别中小企业发展前景等方面均存在制约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障碍,如货款审批条件过于严格、审批层级过多、贷款责任追究制度不合理、激励与约束不对称、货款成本偏高等。(3)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缺失。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缺失首先表现在机构设置的缺失。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管理分别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多个部门分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管理政出多门,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难以保证;其次表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与不断深化的中小企业发展形势相比,我国对中小企业的法律保护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关于中小企业的立法不足、法律条款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中优惠、鼓励等条款比较笼统,在实践中不利于真正保护中小企业的发展;最后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作用的缺失还表现为信用担保体系粗放式发展制约融资环境改善。
三、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1)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一是规范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与否不仅影响公司的内部凝聚力和管理效率而且也影响资金筹措和投资决策。对私营中小企业,则要引导走资本社会化的方向,改变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实行现代中小企业的管理制度;对于集体中小企业,要明确产权关系、推动产权改革。二是开源节流,提高自身的积累。一个企业要保持旺盛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不能仅靠负债,要靠不断的自我积累,著名网络公司阿里巴巴就是在注重开源节流,不断加强自身积累的过程中成为中小企业成长的代表。三是加强沟通,强化自身信用意识。中小企业要取得银行的支持,就必须加强与银行的协商,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保全银行债权,按时还本付息,为企业融资奠定良好的信用基础。(2)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金融系统。一是建立完善中小型政策性金融系统。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与大型金融机构相比拥有信息上的优势,许多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具有地域性的直接依存关系。二是建立健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评价系统和信用担保系统。中小企业为获得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的信任并得到项目资金的有效手段是建立中小企业评级制度,以信用等级作为判定贷款信用可信度的标准,并提供自身的信用信息。三是国有商业银行对基层银行适度授权。(3)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一是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途径。我国的中小企业资本融资市场体系应包括三个层面: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创业板市场和中小企业板市场。按其分工来看,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主要是为达不到进入创业板市场资格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包括为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提供资本;创业板市场主要是为解决中小企业早中期的资金融资问题;中小板市场则主要解决处于创业中后期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但是目前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存在准入门槛较高,许多中小企业不具备资质,这样就导致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道狭窄,直接融资的难度太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出台政策,降低相关中小企业资本融资市场的准入门槛,让更多的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进入市场从而获得投资者的资金支持及投资者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参与,促进中小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和企业规模的增长。二是创新中小企业资本市场的工具,建立多层次的市场系统。我国一方面需要建立专业化、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资本服务市场;另一方面需要创新中小企业资本市场的工具,例如建立中小企业可转换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票据、债券第三方回购业务、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工具。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体系,有效缓解束缚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三是营造中小企业融资的大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地方政府首要做的是集合本地的优势金融资源,通过金融工具、扶持政策等向中小企业倾斜,实现地方经济的共同繁荣。中央政府需要做的是引导建立一个适应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整合相关资源,帮助中小企业突破融资瓶颈。同时政府也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司法环境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上的帮助。总而言之,营造一个健康的中小企业融资的大环境,可以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奠定重要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孔曙东.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及启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5:73~78
[2]门冰竹.加快中小银行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15(6A):27~31
[3]张建营.中小企业融资实践[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8:51~55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