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节俭篇5
,第五节节俭篇
一、名言锦句
1、成由勤俭败由奢。
2、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
3、有钱时摆阔,没钱时挨饿。
4、勤能补拙,省能补贫。
5、精打细算,有吃有穿;大吃大喝,当屋卖锅。
6、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7、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8、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
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9、不择手段地追求高级物质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级的。——潜夫
10、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二、主题诠释中国人民历来崇尚节俭。“节俭”意思是勤俭节约,不乱花钱、不浪费钱财。节俭是一种美
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仅是一个人优良素质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集中体
现。
古今中外,许多古人和发达国家,都把节俭当作自己崇尚的准则和传统美德,而作为新世纪的我们,更应该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艰苦朴素,懂得勤劳节俭,而事实上,中国历史上有关节俭的名人故事也很多,如:开国领袖毛主席的衣服,穿了又补,补了又穿,周恩来总理以俭朴为座佑铭„„
但是,纵观我们的身边,一部分同学却做不到勤劳节俭,不注重一些细节,认为平时自己的行为无关紧要。我们发现有许多同学用完水后龙头不及时关,不爱惜粮食,随手乱倒饭菜;
还有的同学,不体贴父母挣钱的辛劳,衣服不时时髦了,就扔在一边,买新的,家长不给自
己想要的零花钱就大发脾气,不去上学;还有的以老师、学校要交钱为借口,欺骗父母,把
骗来的钱大手大脚花掉,乃至请客送礼,一副大款相。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有些
同学并不体恤家庭的贫困,只追求个人的享受,在吃饭穿衣上盲目与人攀比,这是非常可耻的。同学们,请多为父母想一想,他们太辛苦了,我们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我们应该懂得
感恩与报答,我们应该在学习上进行比拼。
希望同学们改掉一些不良的习惯,从小事做起,节约一粒米,一度电,一滴水,把自己多余的零花钱积攒起来,去帮助我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希望每一位同
学都能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做一个家长、学校、社会所期盼的勤俭
少年。
三、故事链接
朱 德 的 故 事
朱德同志是一位艰苦朴素的模范,始终如一,坚持一生。
记得1956年有一天,总司令向卫士郭盛魁要一套灰色毛哔叽的中山装,小郭回答说:“那套衣服的两只袖子,已经磨得破烂不堪,不能再穿了。”总司令说:“补一补,不是还可以再穿嘛!”小郭嘟囔道:“毛料子衣服破成那样,怎么补哇!”总司令却坚持说:“要想想办法把它补一下!”小郭无奈只得找师傅进行了翻改、织补。修好后,总司令很高兴,一边穿衣服,一边对我们讲道理说:“衣服不怕它破,破了可以补上,洗得干净,这样穿起,有什么不好?中国人、外国人看了都好嘛!我们共产党员就是要带头艰苦朴素,做出榜样。” 他在这方面的事迹还可以举出许多。
他的饮食极为俭朴。常对邓师傅说:“不要每天都成席,要吃家常便饭。做菜不要学洋厨子作风,不要一只鸡只吃两条腿、一个胸脯;吃黄瓜大去其皮,白菜只吃个菜心;也不要每天大鱼大肉。我们这些人过去都是农民,是吃粗粮、小菜(他管蔬菜叫小菜)长大的,身体也很健康。多吃小菜有什么不好?”
有一次午饭后,他叫住邓师傅幽默地说:“老邓呵!你家是不是资本家呀?”邓师傅局促不安地揉搓着他的围裙回答道:“嘿嘿,首长莫开玩笑!我哪里是什么资本家呵?”总司令继续和蔼地说:“不是资本家怎么那样阔气呀?从什么地方学来的洋厨子作风呢?怎么这样子忘本啊!”邓师傅更加紧张地说:“我不敢忘本,我没有忘本!”然后结结巴巴地作了解释。原来,近几天供应站进了一些好的鸡鱼和蔬菜,他就多采购了一些做给首长吃。总司令听了之后,耐心地教导说:“我不让你做好吃的,不是怕花钱,这几个钱,我是出得了的,没有问题。我主要是说,要养成俭朴的习惯,一切要从六亿人民出发,生活不要太超乎人民生活水平之上。”我们在一旁的人都被这位参与缔造人民军队和共和国的中央领导人、老革命家为国为民的情怀所深深感动。
1958年4月的一天上午,总司令工间散步回来,看到我们正在打扫住地内外的卫生,他很高兴并说:“我们每个人都要锻炼,要能吃苦,要有朴素的作风。人们都是‘从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有些人本来出身很苦,但进城以后就变了,喜欢资产阶级那一套,不俭朴了„„我们的党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只有我们的党才能用这么大的力量和时间来改造社会,不但要改造经济,而且还要改造思想意识和道德风尚„„.旧习气不可能一下子除掉,沾染旧习气也很容易。”首长还说:“要有增产节约的思想,如果不养成朴素、节约的习惯,生产无论怎样发展,人们的欲望也是难于满足的。”
朱德同志功高不居,一向谦虚待人,在党内外有口皆碑。
1959年8月18日在庐山,中午值班卫士向他报告:董老的夫人何莲芝大姐曾来看望康大姐。我告诉她:“康大姐外出了。”何大姐问:“总司令也出去了吗?”我说:“总司令在楼上办公。”何大姐听后就回去了。总司令听完之后和蔼地对他说:“你这个同志呵,怎么能这样子待客呢!周公离现在已经几千年了,他是周成王的叔父,又是宰相,很谦虚。周公有时在一次洗头当中,三次握着头发去接见来访的人;有时在吃一顿饭当中,三次吐掉口里的食物去接见来访的人,惟恐怠慢了客人。这叫作‘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古人都讲谦虚,不搞官僚主义。我们共产党人怎么能不讲谦虚呢。你不让客人见我,就给打发走了。这样做,多不好呵!”这是我第一次就近观察到总司令在待人接物上不一般的品格,给我留下的印象至今难忘。“
建国后,朱德同志已届老年,但他关心国家前途、人民幸福的赤诚之心老而弥坚。他每年用大量时间,不辞辛苦地进行视察和调研。以中国版图计算,除了西藏、宁夏、台湾、香港、澳门外,其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他都到过。有的省份和地方他去过多次,有的单位、工厂他去的次数更多。他不断地向毛主席、党中央发回报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后来证
明,他的意见可以说是真知灼见。那些年,我们跟随着他北达兴安岭,南到海南岛,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脚下,大江南北,中原大地,到处留下了朱德同志的足迹。
朱德之功,高山仰止;朱德之德,烁古瓅今;朱德风范,光耀万代!
一个老兵的节俭故事
他姓陈,名有来。其父给他取这个名字,就是吃了还“有”,用了还“来”的意思。他是大别山长大的,虽然是个文肓,曾经把“大批三株大毒草”听成“大家上山打猪草”,但是,我从他这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尤其是勤俭节约的品质。
他比我早一年入伍。在部队,哪怕是比你早一天穿军装,他在你面前就是老兵。我与老兵不仅是同班战友,而且连睡觉也是床挨床头靠头的。新兵下连当晚,老兵悄悄对我说,明天起床动作要快,包括洗脸刷牙,不然出操号一吹,你就跟不上了。第二天清晨,起床号一响我就呼啦一下起来了。在洗脸时,老兵陈有来一边洗一边笑嘻嘻看我。我说:“我马上好了!你笑什么?”他笑而不答。接下来的几天,他仍然是边洗边笑看我。这天起床后,我似乎还在梦里迷糊着,他凑近说:“我发现你洗脸方法不对。”奇怪,难道我洗脸都不会?于是,他拿起毛巾说:“像你这样洗脸,一条毛巾能用几天呀!每年只发两条毛巾,用完了得自己掏钱买。懂吗?”然后,他教我:毛巾不能使劲拧绞,这样容易绞破,要先用手捧点水在脸上摸摸,然后用手掌压挤浸湿的毛巾,再擦几下就行了。我终于恍然大悟。后来,我才知道,很多老兵退伍回乡时还有簇新的白毛巾,原来是这样节省下来的。
那时,脸盆是要自己买的。连队人多手杂,为防摔坏,陈有来在脸盆底下浇上了厚厚一层柏油,因为柏油干涸后犹如橡胶一样有弹性,可起到防护作用。当时,海岛部队在打坑道,陈有来就用施工剩下的柏油,帮助我也这样搞好了。的确,浇上柏油的脸盆多了保护层,尽管难看一点,但经久耐用,摔打几下也不要紧,有的人一个脸盆用到退伍都没破,还要作为礼物送给新兵呢。
“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人都说咱岛儿小,远离大陆在前哨„„”这首歌,唱的就是我们部队。这里,遇上干旱季节,生活用水很困难。开始,我不知海岛缺水的滋味,没有过“紧日子”的意识,用水总是大手大脚。后来,我发现水的用途在陈有来手里几乎发挥到了极致:洗衣服,要先在清水里泡过一阵子,他说,这样容易洗干净,既节水也省肥皂;洗解放鞋,要先用洗过衣服的水;洗脸涮牙,从来是装得浅浅的,洗脸水还要再洗脚„„所有用过的水还要留着浇菜、冲厕所。在他的影响下,我也渐渐养成了这些习惯。如今,我仍然把节水当作是一个义务。前年,我家被评上宁波市“节水型家庭”,也许同我这个经历有关吧。老兵陈有来真是人如其名,他手里的东西似乎总是用不了。当时,我们每人每月能发到一块白布,大约有两尺,让你擦拭轻武器。很多人在新布发到后,就把用过的脏布扔了。陈有来总是一块块捡起来,然后用早上热水瓶里剩下的开水泡洗过,晒干了让大家再使用。他还把积蓄下来的白布,请连队附近的渔家姑娘帮忙做成一双双鞋垫。
咱们连队每到重大节庆日都要会餐。会餐剩余的菜,特别是鱼呀肉呀以及平日难得吃到的东西,他都舍不得倒掉。1977年的“八·一”建军节,我们全班在炮阵地站岗,会餐分到的菜特别丰盛,吃剩了不少。其中,有一个炒淡菜,陈有来要留下来。我说:“老兵,大热天,要坏的,倒了吧!”他说:“倒了可惜!我放到坑道水井边,里面气温低。”第二天中午,他从坑道里端出来,美滋滋地吃了。
下午,除了轮到站岗之外,我们在阵地值班室里自学。大约在三点钟时,陈有来说去上厕所,可一去,竟然长时间没回来,我得去看看他。厕所建在东侧炮阵地的海边,我从坑道内走到炮阵地,远远就听到陈有来的叫声:“啊哟,痛死我了,我的娘哎!”我急忙跑过去,只见他抱着肚子在炮洞内打滚。我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赤脚医生”,知道这是急性肠道炎,需要立即送医院。我马上向班长报告,班长立即打电话到连队。从炮阵地到连部要翻过一座大
山,并且不通公路。我们几个战友轮流将老兵背到了连部,团部接他的吉普车也到了„„ 第二天,我去卫生队探望他,开玩笑说:“老兵,你几天前刚说过,有机会能坐回小吉普多好,这下终于如愿了。”他摇摇头:“我在家经常吃剩菜也没事,还是头一次闹肚子。”我说:“你到部队肠胃变得娇气了,不适应啦。”他说:“以后我要小心了,不过,浪费多可惜啊!”
„„
如今,这些故事似乎已非常遥远了。然而,老兵陈有来的节俭精神使我深受感染,伴随我度过了30多年的风风风雨,并且会让我终生受益。
季文子的故事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立身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这样做也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体面,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则妆扮妻妾,精养粮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况且,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强与光荣,只能通过臣民的高洁品行表现出来,并不是以他们拥有美艳的妻妾和良骥骏马来评定的。既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光这一番话,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 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
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四、学习建议
1、举办知识讲座、通过讲座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节俭,怎样才能节俭?
2、调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情况:
A、每星期的零用钱;
B、有没有比穿比吃现象;
C、哪些同学是班上的“节俭”标兵;
3、召开主题班会“谈节俭”。
第二篇:节俭
讲节俭
一、教学 目标
认知:
也是有理想有志气的人应具备的品质。1 .知道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激进美德。.知道当今我仍然要勤劳节俭的原因。.懂得要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
情感: .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做一个勤劳节俭的人。
行为:
不懒惰。1 .学会辛勤劳动。
花钱得当,2 .做到不攀比。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
修旧利废。3 .爱惜物品。
二、教学 建议
1、教材分析:
中年级主要是告诉学生怎样做更好,高年级则是教给学生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做。高年级重在理性 教育 使学生认识勤劳节俭的好处,对学生在生活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养成勤劳节俭的良好品质是非常重要的2、教学 建议:
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等;使学生懂得 “ 成由勤俭败由奢 ” 道理。特别是可以通过一些名人,1 讲勤俭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很有钱,但非常注意节俭的事例来说服学生会更有说服力。
不要过分指责,2 对待学生中的不良现象要注意因势利导。讲清道理的基础上,耐心指导。而且多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 教育 好学生。
以提高自觉锻炼的主动性。3 关于勤劳的 教育 主要使学生懂得勤劳对自身成长的作用。
3、教学 设计示例
九 勤劳节俭
认知
也是有理想有志气的人应具备的品质。1 知道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激进美德。知道当今我仍然要勤劳节俭的原因。懂得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
情感 从小培养勤劳节俭的好品质。做一个勤劳节俭的人。
行为
不懒惰。1 学会辛勤劳动。
花钱得当,2 做到不攀比。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
修旧利废。3 顾惜物品。
教学 重点:讲清勤劳节俭的现实意义。
教学 难点:指导学生如何做到勤劳节俭。
4、教育 过程
一、启发谈话 揭示出本课的话题:勤劳节俭
学生中的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苗,同学们现在家庭生活都比较富裕。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这时我还需要不需要劳动和节俭? 使学生懂得,二、结合事例。勤劳节俭的意义。请同学们看一张照片《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
战士们为什么要开展大生产运动? 提问:抗日战争时期。
学生参与讨论,通过背景资料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没有战士们劳动开展大生产运动,革命就度不过难关,很难取得胜利,讲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参加劳动的事迹。课前让学生找)
激发学生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的热情)通过学生讲。
下载《兄弟俩》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干发明真正的幸福生活的道理)3 听录音故事。
还有必要节俭吗? 4 什么是节俭呢?如今物质条件这么好。
不随便浪费财物,节俭是指用钱有节制、俭省。一种美德。谁能说说什么是勤劳节俭?
引导学生总结观点)
不怕辛苦。节俭就是顾惜劳动效果,小结:对!勤劳就是努力劳动。不挥霍浪费。
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一些。下边请同学们读给大家听。6 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勤劳节俭的名句。课前。
只俭不勤水无源。只勤不俭无底洞。
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
成由勤俭破由奢 ”
一生的瑰宝,小结:同学们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激进美德。无论何时我都不能把它抛弃。
板书 中华民族的激进美德
讲清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勤劳节俭
三、联系实际。请看小品表演。
孩子要求家长买一些东西。学生扮演:一家人外出在商场购物。
孩子应当见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买吗?家长为什么没有给孩子买,提问:改革开放了一家人生活比较富裕。怎样想的
使学生懂得,学生通过讨论。一个人如果养成挥霍浪费的怀毛病,对自身成长不利。请看录像《上大学了》
刚上学没几天干净衣服就穿完了自己不会洗。就又在脏衣服中挑选稍干净一些的可是还是免不了招来同学的讥笑声。星期六,说的某学生上大学家长给准备了两大包袱衣服。衣着脏衣服,背着两大包裹衣服往家走很是滑稽。
有什么想法? 提问:看了这段录像。
勤劳能给自己带来方便,让学生体会。生活离不了从而自觉培养自己勤劳的好习惯)
《南京路上好八连》 3 听故事。
提问:八连战士是怎样坚持艰苦奋斗作风的
认识艰苦奋斗,引导学生回顾八连战士的具体做法。勤俭节约是八连的传家宝。听唱歌曲《勤俭是咱们传家宝》
有什么想法? 提问:听了歌曲。
板书 国家强盛的需要 请同学们讲自己收集的名人、伟人勤劳节俭的故事。
提问: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以及他思想境界,首先使学生明白勤劳节俭的具体表示。从而体会高尚的思想品质。夸一夸班上勤劳节俭的人和事。
给同学树立学习的典范。表扬做得好的同学。请这些同学谈一谈 自己的想法。
勤劳节俭也是非常重要的做人的美德,小结:对个人来说。有理想、有志气的表示,也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所以,要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
板书 做人的美德 生长的需要 事业胜利的重要条件
应怎样做到勤劳节俭? 7 提问:现实生活中。
找机会锻炼自己。节俭做到做到不攀比,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提高劳动的自觉性。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顾惜物品,修旧利废。
四、运用观点、辨析练习
发表自己的看法。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学习的认识。看课后评一评
如果是会怎样说? 提问:同意谁的看法。
现实仍然需要勤劳节俭。第一种,使学生通过讨论懂得。使学生明白应当量力为出;第二种,贪图虚荣,盲目攀比,既使自己苦恼,同时增加父母精神负担;第三种,有作为的人绝不应把比吃穿当作主要的追求,应当把学习与工作放在第一位。
结合实例说明,2 小组讨论。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富裕了注意节俭的好处;富裕了挥霍浪费的害处。
谈谈自己的认识。3 结合课后自查题目。
制成课件输入电脑,把课后自查题编制成互动选择题。学生通过电脑演示,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题目解答后,电脑显示答案。
提出希望
五、总结全课。
通过学习大家不但懂得了勤劳节俭对个人以及对国家的好处,今天我学习了勤劳节俭》一课。同时还懂得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勤劳节俭的激进美德。
从点滴小事做起,希望大家注意从小培养自己勤劳节俭的好作风。不怕苦,不怕累。记住 “ 勤劳节俭是一个人事业有成的重要条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激进美德,做国家的栋梁之才。
板书 设计
九 勤劳节俭
中华民族的激进美德
国家强盛的需要
做人的美德 生长的需要
事业胜利的重要条件
探究活动 与家长探讨:现在条件这么好节俭的意义有多大?
过一段时间与同学交流体会。2 家庭中主动承担家务劳动。
与他探讨这样做的好处。3 班集体中寻找在勤劳节俭方面做得好的同学。
召开一次故事会。4 搜集古今中外勤劳节俭的事例。
自己在节俭方面做得怎么样?今后有什么打算? 5 想一想。
一个人勤劳节俭是有理想有志气的表示;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把你想法跟老师做一次交流。6 怎样理解。
教学目标:
1、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的美德,知道节约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
2、乐于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3、能在自己生活的家庭中赞成和支持勤俭节约的具体做法。
教学重点:
1、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的美德,知道节约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
2、乐于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能在自己生活的家庭中赞成和支持勤俭节约的具体做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1)、引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2)、请学生看节俭的连环画,想一想这组连环画说的是什么意思?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有什么想法?请学生发表意见。
2、探究活动。
(1)、请几位学生根据连环画的内容表演小品。然后小组讨论进行探究。让学生知道盲目“攀比“的坏处。
(2)、请学生说我们班级中哪些同学有出现过盲目攀比的行为,你对此行为有何看法?
(3)、教师小结选择生活用品的原则,并朗读教材第17页——“节约,体现了对劳动和劳动成果的尊重。节约,也是珍惜资原和爱护环境的表面。”提问学生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并做适当解释。
3、小组活动。讨论家庭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的方法。可以参考图画教师巡视并且适当帮助学生,要求学生只说一两条就可以了。
4、全班介绍。各小组介绍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5、教师总结。
第三篇:节俭
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的屈原《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末沫。”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的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历史典故
1、羊续悬鱼
东汉时,南阳太守羊续,他憎恶当时官僚权贵的贪污腐败,奢侈铺张。他为人谦洁、生活朴素,平时穿着破旧衣服,盖的是有补丁的被子,乘坐着一辆破旧马车。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粗茶淡饭。
府丞焦俭,是他的下级,为人也很正派,与羊续关系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级生活太清苦了,他听说羊续喜欢吃生鱼,就买一条鱼送给羊续。焦俭怕羊续拒收,就笑着说:“大人到南阳时间不长,可能不知这就是此地有名的‘三月望饷鲤鱼’所以我特意买一条送给您,平时您把我当作兄弟,所以这条鱼只是小弟对兄长的一点敬意,您知道的,我绝非阿谀逢迎之辈,因此,务请笑纳!”羊续见焦俭这么说,觉得不收下倒是见外了,于是笑着说:“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等焦俭走后,羊续便把这条鱼,挂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第二年三月焦俭又买了一条鲤鱼,心想一年送一条总可以吧,知道买多了,羊续不会要。到羊续府上,焦俭刚说明来意。羊续便指着那条枯干了的“三月望饷鲤鱼”,说:“你去年送的还在这里呢!”焦俭愣住了,摇摇头叹口气,带着活鱼走了。
2、包拯《诫廉家训》
北宋包拯,他为官清正廉洁是妇孺皆知的,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
包拯一生,身居高位,大公无私,痛恨贪官污吏,到了晚年,担心后人会出不肖之徒,于是就在家中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著名的《诫廉家训》以警戒后人。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后代子孙中有贪污受贿者,不能被称为包氏后代,甚至死后,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从此训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孙。”
4、周恩来总理的衣服
周总理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补,补了再补(有许多补丁),已经磨得没有绒了仍舍不得丢弃。一件衬衣已经旧得换了袖口领子,一件衣服补得颜色已经不一了,他还在穿,当别人要求他换新的时候,他总是说:“旧的还可以再穿。”
“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在国务院的会议厅,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1959年,在大跃进的气氛下,水利部未经报告请示,在密云水库附近兴建一座水利建设成就展览馆。有一天,在西花厅开会,总理突然转过头向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说:“钱正英,贺老总告诉我,你们在密云水库那里修建一个相当高级的楼,有没有这回事?”钱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览馆。”总理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轻声地说了一句:“没有想到你们也会办这种事。”钱听了羞愧得无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如果按现在某些干部的想法,总理既未严厉批评,又未责成处理,既无纪委处分的威慑,更无丢官的危险,完全可以蒙混过关。但在周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召下,钱回部后,立即在党组会上作了传达。水利部党组随即决定:将这座价值400多万元的建筑,无偿转让给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个研究所,并向中央写了一个深刻检查的报告。
7、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是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11、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体现的是刚烈之气。
三、相关谚语和文献
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宋·司马光《文中子补传》)
廉不贪直不倚。(唐·柳宗元《处士段弘古墓志》)
惟廉者能约己而爱人,贪者必瘦人以肥己。(《明史·循吏传》)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浊陷渠沟。(清·曹雪芹《红楼梦》)
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吕氏春秋·忠廉》)
临官莫如平,临则莫如廉。(《孔子集语·漆雕氏》)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
威严不足以易其位,重利不足以变其心。(《战国策·赵策二》)
知足则乐,务贪必忧。(宋·林逋《省心录》)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于谦《入京》)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宋·包拯《乞不用赃吏》)
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其有。(西汉·韩婴《韩诗外传》)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战国·屈原《渔父》)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晋·陆机《猛虎行》)
蠲浊而流清,废贪而廉。(唐·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钩。(唐·李群玉《放鱼》)
若无知足心,贪求何时了?(唐·白居易《西掖早秋直夜书意》)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宋·林逋《省心录》)
宁作清水之沉泥,不为浊路之飞尘。(三国·曹植《九咏》)
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明·黄遵素《霞舟随笔》)
世上没有比人的可诅咒的贪心更难抑制的东西。([古希腊]荷马《奥德修记》)
贪心的人至死也干不好任何事。([英]威尔逊·T《有关高利贷的谈话》)
贪心的人想把什么都弄到手,结果什么都失掉了。([俄]克雷洛夫《贪心的人和母鸡》)
即使整个世界放在贪心者面前,他也不会满足。([波斯]萨迪《蔷薇园》)
人不贪财鬼也怕。(中国谚语)
宁可没钱,不可伤廉。(中国谚语)
鱼为诱饵吞钩,鸟为秕谷落网。(中国谚语)
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中国谚语)
不贪财,祸不来。(中国谚语)
贪心是一切邪恶的根源。(英国谚语)
口里塞得太多,往往噎住喉咙。(意大利谚语)
要是不花钱,贪婪的人连毒药也会喝下去。(朝鲜谚语)节俭 节约俭省。
《晏子春秋·谏下十四》:“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盖闻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於节俭。” 唐 白居易《太平乐词》之一:“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英烈传》第六三回:“大抵尝历艰难,便自然节俭;稍习富贵,便自然奢华。” 徐特立《我的生活》:“一家老小三口,无劳动力,靠收租子维持生活,比较节俭。” 苏东坡节俭成习
苏东坡一生在生活上都非常注重节俭。
公元1080年,他被贬官来到黄州时,生活窘迫。为了渡过困境,他订出了一套特殊的计划开支办法:把所有收入分成12份,每月一份;然后又将每份分为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他把每月分好的每小份钱挂在屋梁上,每日清晨挑下一包来用,准余不准超。剩余的钱,他另用竹筒保存,以备意外开支之需。
后来,他又在朝廷中做了高官,但仍注重节俭,从不讲究奢华。他自订每餐只能一饭一菜,有客也只能增加两个菜,不许铺排,否则就拒绝用餐。一次,苏东坡的一个老友与他重逢,请他吃饭,他嘱咐朋友千万不可大操大办。可是,当苏东坡应约去老友家赴宴时,见酒席准备得相当奢华,他婉言拒绝入席,告辞而走。苏东坡走后,他的朋友感慨地说:“当年东坡遭难时,生活很节俭。没想到他如今身居高位后,还这样节俭。” 关于节俭的名言警句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清·魏禧《目录里言》
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古今对联集锦·农村联》
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宋·林逋《省心录》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虞书·大禹谟》
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韦孝宽传》
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宋·林逋《省心录》
仁以厚下,俭以足用。《资治通鉴》卷八九
人们不理解,节俭是一笔多么大的收入。[古希腊]西塞罗《斯多葛派的奇谈怪论》
天上也讲究节俭,把灯烛一起熄灭了。[英]莎士比亚《麦克白》
与其卑躬屈节以求小利还不如减少零星的花费较为得体。[英]培根《论消费》
不节俭,谁也富不了;节俭的人很少受穷。[英]约翰逊《漫步者》
节省等于一笔可观的收入。[荷兰]伊拉斯谟《对话集》
俭朴是我们美德的可靠卫士。婆罗门谚语
我是真正富有的,因为我的收入大于我的开支同我的欲求是相等的。[英]吉本《回忆录》
勤能生则,俭能聚宝。
勤,锄头上的黄金;俭,米缸里的白银。中国谚语
勤俭好似燕衔泥,浪费好似水冲堤。
光俭不勤无源水,光勤不俭水断流。
在享乐上花费最少的人,是最富足的人。
增产不节约,金碗也打破。
克勤克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
贪婪比挥霍更是节俭之大敌。
力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克勤克俭,无怠无荒。
奢未及侈,俭而不陋。
创业不可不勤,居家不可不俭。
家有良田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一滴水,一滴油,不让一滴白白流。
第四篇:节俭
“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
一、作文示例
让节俭之花处处绽放
我们这些人,对曾国藩总有一种复杂的感情阻隔。记得小的时候,历史老师在讲述天平天国运动时,眼含泪花,痛斥他的湘军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军,导致了一场伟大革命的失败。这就是曾国藩给我的最初印象——一个双手沾满了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年长以后,我开始对这种印象产生疑惑。因为有许多事实证明,这种单一的社会评价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从而促使我去积极搜索有关文献和资料,特别是在仔细阅读了《曾国藩传》后,对其有了一些客观正确的认识。曾国藩出身贫寒,以并不超绝的资质,完成了伟大的功业。他的家书、日记、书信、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许多成名的人物,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和毛泽东对曾氏就倾心推崇,而蒋介石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抛开阶级立场而言,曾国藩确实是中华历史上具有强健人格的少数人物之一,在他的身上体现着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譬如说胸怀大志、清正廉洁、淡薄功名、知人善任等等。而他的勤俭节约之品德,更值得时下我国国民借鉴和发扬.曾国藩一生生活简朴。他自己衣着朴素,布袍鞋袜,都是其夫人、媳妇所做。吃的也是粗茶淡饭。即使是官至大学士,每次吃饭也仅一个荤菜,如果不是有客人来,从不增加。因此时人戏称他为“一品宰相”。“一品”,指的就是“一荤”。曾国藩的节俭还表现在一些特殊事情上。他认为,日常持家应当把一些零碎物件,如碎布、小纸片都要收集起来,以备使用。如他所言:“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曾国藩不仅自己节俭,还屡次告诫其家人、属下、朋友也要节俭。如他在给四弟的信中写道:“弟为余料理家事,总以‘俭’字为主。情意宜厚,用度宜俭,此居家居乡之要诀也。”对待儿子,更是不厌其烦,悉心教导,反对奢华;就是在去世前不久,还在夜间与儿子详谈,讲求节约之法。反观当前我们中国,国人似乎在失去中华民族一贯拥有的“节俭”的传统美德,奢侈之风盛行。吃一顿饭,花费上万元;买一部车,支出上百万;购一幢豪华住宅,耗资上千万。我们的国人在花钱时,心不跳,面不改色,绝对是出手阔绰、一掷千金。于是,世界各国都为中国富豪惊叹和折服,各种豪华奢侈品纷纷抢滩中国大陆,名贵珠宝、服装、汽车等迅速在中国安营扎寨,生产商和经销商赚得“盆满钵满”。当然,奢侈不仅仅是富人的权利,许多单位和机关也不甘示弱,相互攀比,纷纷斥巨资兴建广场楼宇。广场变得越来越大,楼变得越来越高,办公室变得越来越宽敞,装修变得越来越豪华。除了奢侈之外,浪费现象更是随处可见。水龙头大开,水尽情地流淌,无人理会;日光灯变成长明灯,视若不见;餐桌剩余多多,无人打包。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前不久,传出的两则消息实在令人痛心。一则是某地为了再现“满汉全席”的盛景,耗费了大量原材料,动用几十位厨师,烹制出美味佳肴,供人展示和观赏。但由于展出时间长,展示过程中食物就有点变味,活动一结束,马上倒入泔水桶匆匆了事,几十万巨资就这样打为水漂。另一则是某地为了举办啤酒节活动,打 算把几十吨啤酒注入喷泉,搞一个“喷酒”创意,增加活动气氛。但是主办方有没有考虑到,这一“喷”要耗费多少吨粮食,多少吨水,花费工人多少时间和精力,够多少农民吃多少天口粮。曾国藩身居要职,位高权重,却对“求富求贵”之念存在畏惧之心。越是后来,越为强烈,简直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几乎无一日不“俭”,无一日不戒奢。假如时光能够倒转,面对今天的奢华之风,不知道他老人家有何感想。或许一声长长的叹息,为我们缺失了某种优秀传统文明的发展而忧虑吧!或许有人要说,勤俭节约这样的小事情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不值得重视。时代发展了,多花费一点无可厚非。殊不知,节俭并非省钱这样的小事,它关乎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关乎一个人的功名事业,甚至身家性命。对于个人来说,奢侈会助长贪欲,在用度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物欲,必然走上歧路;对于家族来说,凡是奢侈放纵的,很少能过两代,而且都不得善终。勤俭在修身、治家、为官、治国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是让我们来听一听曾国藩的忠告吧。他说:“持身俭,则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堕;为官俭,则以俭养廉,居高不败。”因此,节俭是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自我。曾国藩以“俭”字行之终身,毫无更改。为了无愧于先人,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都应该以曾国藩为榜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大力构建节约型社会,让“节俭”这朵美丽之花在神州大地处处绽放。
谈节俭
所谓节俭,就是花钱有节制,不铺张浪费。这个概念人人皆知,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注意节俭的人不在少数,故而有必要谈谈节俭。我觉得,我们应该注意节俭。
首先,生活节俭是一个人良好的个人修养的体现。三国时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说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正体现出节俭对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事实上,自古以来,凡品德高尚者,大都注意勤俭节约。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仍保持富不忘贫、贵而能俭的品德。明代清官海瑞死后,点其行囊,只有“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其俭素之德,令人赞叹。而周恩来总理又以“简朴”为座右铭,成为令人敬佩的领袖。不难看出,节俭对于修身养德是大有禅益的。
其次,节俭对于治理国家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欧阳修云:“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意思是说,节俭利于家邦。明太祖朱元璋抑奢倡俭,使得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与此相反,清代慈禧太后穷奢极欲,铺张浪费,致使大清朝走向衰亡。当然,我们所提及的“治国”并不代表落后的封建剥削制度,而是指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但是无论什么社会制度,节俭对于治国的重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够高。因此,节俭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意义就显得极为重大。试想,如果一个国家,从政府到人民,都以铺张浪费相尚,国家岂能不亡?民族岂能长存?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当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俭真正落实到行动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论“节俭”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当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俭真正落实到行动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建国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当时,国人都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然而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君不见,当前社会上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意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的随意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在这些不良现象中,“大款”、“公款”充当了主要角色。这种社会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党中央及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并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到“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节约活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勤俭节约的美德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勤俭节约的美德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要牢固树立“浪费也是腐败”的节约意识,克服“花公家钱不心疼”的不良心态,形成“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习惯、精神。
二、素材
节俭论据
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这是无庸置疑的事实。但这与提介切俭并不矛盾,讲节俭就是要珍惜人类有限的资源和人类自身的劳动成果,就是要从我们先辈的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
事实论据
毛泽东的节俭生活。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1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1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他说他曾多次劝主旗帜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1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他的1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他曾说:“1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徐特立的《粉笔诗》。徐特立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1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1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1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1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理论论据
1、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古今对联集锦·农村联》
3、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虞书·大禹谟》
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6、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7、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明·薛宣《读书录》卷7
8、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
9、俭则寡欲,侈则多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0、勤能生则,俭能聚宝。
11、勤,锄头上的黄金;俭,米缸里的白银。
12、勤俭好似燕衔泥,浪费好似水冲堤。
13、克勤克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
14、创业不可不勤,居家不可不俭。
15、1滴水,1滴油,不让1滴白白流。
16、1粥1饭皆辛苦,半丝半缕应节约。
第五篇:节俭
主题素材——节俭
【主题阐释】
节俭就是勤劳和俭朴,反对浪费,珍惜劳动成果,用钱有节制,不铺张浪费,自己动手创造财富。诸葛亮曾说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不正体现出节俭对于提高自身道德的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吗?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但这与提倡节俭并不矛盾,讲节俭就是要珍惜人类有限的资源和人类自身的劳动成果,就是要我们从自身做起。
【经典事例】
节约便士,英镑自来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为哪怕是最小的浪费而生气,她的节俭故事在英国早已传为佳话。
有句谚语常挂在她的嘴边:“节约便士,英镑自来。”在白金汉宫,不仅照明,连供暖也保持在最低限度,女王习惯只用小电炉来暖和宽敞的大厅。应她之邀到郊外的皇家别墅做客的人,都会被提前告知需自带毛衣,因为那里“暖气并非24小时供应”;受邀者还需自己带酒,因为女王称“我们并不是大酒鬼”。
伊丽莎白二世坚持皇家只用印有盖尔斯王子纹章的特制牙膏,因为这种牙膏可以挤得干干净净,毫不浪费。看见掉在地上的一根绳子或带子,她也要捡起来塞进口袋,因为“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这些东西会派上用场”。女王很喜欢马,但在她的马既里,马不可以睡在干草上,只能睡在旧报纸上,因为干草太贵。
节俭的季文子
季文子在鲁宣公和鲁成公时担任国相,他的妾不穿丝帛,马匹不喂精料。仲孙它劝他说:“您是鲁国的上卿,辅佐过两朝国君,妾不穿丝高,马匹不喂精料,国人恐怕会以为您吝啬,而且国家不也有失体面吗?” 季文子说“我也愿意华贵一些啊。但是我看国人中,父兄吃粗粮,穿陋衣的还很多,所以我不敢。别人的父兄衣食不丰,而我却优待妾和马匹,这难道是辅佐国君的人该做的吗?况且我只听说高尚的德行可以为国增光,没有听说过以妾和马匹来夸耀的。”
毛泽东的节俭生活
电视纪录片《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丁。他说他曾多次劝主席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丁就16块。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他曾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丢不起。毛泽东的节俭生活
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非常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 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 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 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 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何泽慧的俭朴生活
86岁时,何泽慧先生每周还要坚持几次到高能物理所上班。晚了就从食堂买几个
包子、馒头带回去吃,渴了就喝点白开水。她家住在中关村,所里想派车接送,但她坚决不要,还是挤公共汽车。居家生活中,她也经常会一个人坐公交车去买菜。她就像一个普通老太太,让你感觉不到大科学家的派头。而且她的生活一丁点儿也不讲究,书桌上的镇纸是老人自己捡来的鹅卵石。在人们都开始用名牌武装到牙齿的时代,老人依旧提着一个人造革书包,那书包带子已经断了,用绳子系着,革裂开了,用针线缝了起来。她的衣服上还有补丁,脚穿老式解放鞋。女儿钱民协说“我妈这一辈子不讲吃,不讲穿,不讲住,从来不计较什么条件。”
“不富裕”的慈善家
约翰·邦德是这样一个“不富裕”的慈善家。在他的无私奉献下,英国各地建立起了贫民免费学校。为了省出钱来做善事,他总是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为 了给学生们买东西吃,他从自己的收入中挤出钱来。他凭着自己的善良和奉献,吸引着学生们围绕在他周围。他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各种知识技能,好让他们能
顺利地融入这个社会。他在这个世界上忘我地劳动着,兢兢业业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节俭朴素的王选
王选虽然名气和财富都超过常人,但一直是个特 别节俭,特别谦虚的人。王选可以住进新建的140多平米的教授楼,但他一直都没住,表示对现有的住房 条件已经很满足了,依然和妻子住在80多平米的老楼里。王选是方正集团的领导,集团很早就给他配了车,但是他一直是骑自行车上班的。王选的衣着总是很普通,平时见了同事、同学和朋友没有一点架子,总是热情地打招呼。他每张白纸的正面和反面都写得密密麻麻。每天下班前,他总不忘把杯子里的水喝得一干二净,绝不浪费一滴水。他并不缺钱,他获了许多奖,其中有些奖项的奖金高达500万元,这些钱就能让他过上豪华的生活,可他却把钱捐出去了,自己仍旧过着平凡的生活。
节俭的曾呈奎
曾呈奎是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他起草信函和稿件,都是用裁开的旧信封或来信的空白处、背面书写,而不是用草稿纸;捆绑书籍、资料的绳子,他也要收集起来再次使用;办公室的毛巾用了多年,由白变黄,由黄变破,秘书给他换了新的,他把旧毛巾拿回家让老伴缝补一下继续使用;每逢出国,只要不是对方接待,他都要千方百计住最便宜的旅馆,吃快餐、盒饭;他嫌在宾馆打电话贵,就买了电话卡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一顶深蓝色的帽子,曾呈奎戴20多年,帽子的里沿都破得不成样子了。每次戴之前,老伴儿都要给他掖好,怕被边儿聋拉下来„„
节俭已成习惯
曾靠着煎饼和咸菜,再加上用很少一点钱买到的食堂米汤,让李振声度过了中学时代。也许正是这些经历,造就了李振声一生节俭的生活习惯。他总是觉得吃什么都可以,吃什么都不错,而且从不浪费。有时工作了一个上午,他总是说“来碗牛肉面就行了”,然后在沙发上小想片刻,下午继续工作。
在西北工作了31年的李振声调回北京,仍旧非常节俭,洗脸水都要重复利用,在粮食上更是从不浪费一粒。在实验站调查时,他与大家吃在一处,从不搞特殊。他深知农民种田不容易,所以从不浪费粮食。身教重于言教,与他一起工作的许多同事和学生深受感染,最终把节俭朴素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德国人的节俭生活
在德国,家中有汽车,就跟我们有自行车一样平常。但是,德国入却有股风气很盛行:搭车。比如,有甲乙两个人,都要从汉堡去汉诺威,不管相识不相识,甲开车去的话,乙想搭甲的便车,甲会很欢迎,条件只有一个:平摊汽油费。节俭吧!
过去,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这句话差不多旱被国入忘掉了。可是,在今天的德国,缝补却还是平常事。一个小缝补店给人补长筒袜,每个星期要补上百双。店主说,贵一点的长筒袜都卖到了15欧元,德国人不会因为抽了丝而扔掉它们。
“小气”的荷兰人
汉奈登是荷兰的一位心理学家,收入属“中产”之列。节俭对他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追求。6年前,他走入“守财奴”的行列,从此便再也不走进饭馆的大门。他卖掉了汽车、电视;购买衣物等必需品,也只去二手货商店。有时甚至连二手店也不去,从箱底里翻出件破旧衣服穿上了事。“节俭并不意味着非要节衣缩食才行,有时只需布衣蔬食便可达到目的。”汉奈登如此解释。汉奈登说,他做“守财奴”,绝不是想象嬉皮,玩哗众取宠的把戏,而是想通过多种方式的节俭来取得经验,进而再把这些经验传授给世人。
醋抠族
“酷抠族”是指拥有高学历、较高收入的人群,精打细算过日子,通过转移消费重点,更好地配置“有数”的金钱,追求简单生活、自然的幸福,摒弃奢侈消费,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用最少的钱获取最大的满足感。
勤俭节约的名人小故事
1、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2、苏轼之房梁挂钱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3、赵匡胤
赵匡胤教女俭朴 “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作为一国之主皇帝应该说是人间最富有的,金银财宝任其享用。可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片段集锦】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从厉行节约的季文子到“一钱太守”刘宠,从一代名相魏徽到伟大领袖毛泽东,都为我们留下一份份忧国忧民、勤劳节俭的珍贵遗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尽瘁、艰苦朴素的光辉事迹,更是彪炳千秋。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息,不断繁衍,兴旺发达。
节俭,是对国家最好的回报。当很多中小学危房急需改造,当很多处于贫困线的人
需要解决温饱问题时,如果我们还吃喝成风,浪费粮食,甚至有官员挪用 公款出国旅游,问问自己我们不脸红吗?这个时候,不要空谈抱负为国家制定什么政策,哪怕我们只是每天,每顿饭把碗里的菜都吃干净,我们也是在回报自己的国家。因为我们做到了节俭。
节俭,是一种理智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成熟的生活方式。就像现在新新的“酷抠族”。他们中大都是具有高学历、高收入的白领阶层。但是他们出门时,能走路就不打车;聚会时,能自己下厨就不上馆子。他们不是像葛朗台一样的守财奴,死扣着钱;他们的精打细算,是为了更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收入,倡导一种健康的消费观念与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
节俭的经典语录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一一《左传》
牢度量,节衣服,俭财有和,禁侈泰,为国之急也。一一《管子·八观» 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一[隋]王通 制俗以俭,其弊为奢。一一[宋]王安石,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一[宋]司马光
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不节俭。一一[清]钱泳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一一[清]朱柏庐
与其卑躬屈节以求小利,还不如减少零星的花费较为得体。一[英国]培根
不节俭,谁也富不了;节俭的人,很少受穷。一一[英国]约翰逊
我是真正富有的,因为我的收入大于我的开支,同我的欲求是相等的。一一[英国]吉本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一一毛泽东
节俭乃充分利用生命之艺术,崇尚节俭乃诸美德之本。一一[英国]萧伯纳 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一一弘一大师
人们不理解,节俭是一笔多么大的收入。——[古希腊]西塞罗 节省等于一笔可观的收入。一[荷兰]伊拉斯漠
人可以分两种:一种人节俭得仿佛要活到永远,另一种人挥霍得仿佛第二天就会死去。一一[古希腊]第欧根尼·拉尔修
在享乐上花费最少的人,是最富足的人。——[美国]梭罗 天上也讲究节俭,把灯烛一起熄灭了一一[英国]莎士比亚。贪婪比挥霍更是节俭之大敌。一一[法国]拉罗什富科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谚语)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谚语)节俭是致富的秘诀(英国)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