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格兰的苍凉长歌(《勇敢的心》影评)
一曲苏格兰的苍凉长歌
悲伤但不沉沦,苍凉却透着希望。影片开始,巍峨的雪山之巅在眼前徐徐展开,伴着空灵的音乐如雾般弥漫,似水般流淌,悲伤但不沉沦,苍凉却透着希望。
一个个溢出的音符,带着苏格兰潮湿的雾气,敲打着观众的心,一下又一下。心被无边的苍凉淹没,隐隐地痛着,溢满了忧伤,浅浅淡淡,绵绵不绝。在即将跌入谷底时,有一股坚定的力量,将心稳稳地托起,耳畔仿佛听到了激昂的呐喊。闭上眼,似乎置身于苏格兰广袤的原野上,一轮血红色的落日透着苍凉。霞光映红了整个天际,是落日长河的意境。夜,悄悄地降临,光明似乎渐渐隐没了。但,别忘了黎明。一声声动人的呐喊越来越响,激荡着人心,忧伤已被希望替代,喷薄而出的旭日,冲破了厚厚的云层带来温暖的光芒,似温柔的手拂过曾经的伤和痛,消逝了刀光剑影。喧嚣渐退,一切又归于最初的平静,蓝天下的草原一片祥和。
看《勇敢的心》,略过万马嘶鸣杀声震
天的战场,体味着苏格兰人饱受压迫的苦楚,目睹勇士们为了自由而战,将片尾曲那苍凉的曲调镂刻于心。短短的几分钟,概括了影片的内容与精神,奏响了苏格兰人的心声。什么都可以放弃,但不可以放弃心中的信念,那是甘愿付出生命也要守护的希望。
于是一次又一次地抗争,一次次的 受伤失败,一次次地奋起,终于赌上了所有,收获自由。然后,一切的一切归于平静,因为心得到了安宁。
只剩下草原上矗立的十字剑,挂饰随风飘扬。古铜色的剑身在风中摇动,与背后的蓝天原野映衬着,像极了苏格兰人民那跳动着的勇敢的心。延伸至远方的绿色,带着令人欣喜的希望。剑者,守护之意,抗争之器。
勇敢的心,是威廉姆·华莱士源源不断的力量,使他无惧死亡,支撑着他一次次地从失败中站起,将自由的种子播种到每一个苏格兰人的心里。每一个人都在为了信念,为了心而战斗。
很多时候,精神的力量往往强韧得令人吃惊。心中的希望似一星火光照亮了漫漫长
途,支撑着华莱士,支撑着苏格兰人民走上自由之路。
不仅仅是苏格兰的勇士在用剑守护着心中的信念,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黑暗岁月,中国的共产党人不也是以追求自由解放的信念在战斗吗?一旦认定了目标就全力去做,什么都不能阻止,因为早已生死度外。遵从心的呼唤,拥有坚定的信念才能最终得到心的安宁,得到宁静的幸福。
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心找一个方向,需要这样的一种力量,在你难过的时候给你安慰,在你骄傲的时候使你清醒,在你迷失的时候给你指引,支撑着你走过一个又一个失败的关口,经受住一季又一季的寒冬。使你变得很强,因为那坚定的信念,使你找到生命的意义所在,给了你一生前进的方向。
不再执著于无谓的成败,不再沉迷于无聊的娱乐,不再放纵自己的悲伤,找一个心的出口,向前走,就看得到阳光。
第二篇:《勇敢的心》影评
课程论文首页
《勇敢的心》影评
----电影与历史
XXX
中文摘要:《勇敢的心》是一部悲壮的、融合血泪传奇史诗片。在1996年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项大奖。影片根据14世纪末发生在苏格兰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故事主人威廉〃华莱士,不但确有其人,而且他的英勇事迹更使得他成为苏格兰的民族英雄。
关键词:威廉〃华莱士自由民族英雄
廉·华莱士——神话与历史
(一).扑朔迷离的身世
现存的大部分有关威廉·华莱士的记载都集中在1297年9月11日他带兵取得斯特灵桥(Sterlingbridge)战役的辉煌胜利到1298年7月22日在福尔科克(Falkirk)败于英王爱德华一世这段时期内。而关于他的身世,则是疑云重重的。那么华莱士究竟是一位草莽豪杰还是一位骑士英雄呢?在14、15世纪苏格兰的编年史作家中,只有盲哈里和沃尔特·鲍厄(WalterBower)赋予其笔下的华莱士以显赫的骑士身份。其他人,如福尔顿的约翰
(JohnofFordun)和安德鲁·温顿(AndrewWyntoun)等都不讳言华莱士相对寒微的家庭出身,但他们显然不想给予这个问题以过多的关注,只是加以描绘他所拥有的雄健体魄和天赋神力。至于电影《勇敢的心》,似乎也倾向于后者的处理方式。实际上,“华莱士”(Wallace)并不是苏格兰当地的姓氏而是一个绰号,最初的含义是“从威尔士边境地区来的人”。据史料记载,12世纪时,华莱士家族的祖先作为亲兵跟随布列塔尼裔的斯图亚特家族
(theStewarts)从英格兰的什罗普郡来到苏格兰。自戴维一世(1124-1153)以后,斯图亚特家族世袭了王室管家一职,并在苏格兰西部的伦弗鲁郡、拉纳克郡及艾尔郡拥有庞大的领地,是权擅一方的大贵族。而华莱士家族作为斯图亚特家族的封臣也得到了苏格兰西南部的一些采邑。根据盲哈里所说,位于伦弗鲁郡的埃尔德斯利正是威廉·华莱士的出生地,他在附近的佩斯利修道院接受了童年教育。青年时代的华莱士曾居住在艾尔郡的里卡顿,这里是他叔叔理查德的领地。华莱士在成年后的首次惊人之举就是在拉纳克郡杀死了英格兰的郡守。照此看来,华莱士崛起于苏格兰的西南部并与斯图亚特家族保持着密切关系,这一点应该是没有多少疑问的。
(二).英雄与美女
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这么一位玛丽安·布莱德福特是大可疑问的。因为除了盲哈里提到的这些涉及华莱士私人感情生活的零星片段之外,其他的编年史和传记作家都对此只字不语。后世甚至有人指出,“玛丽安·布莱德福特”与哈里一个邻居的名字很相似,怀疑是被诗人借用了。其实在《华莱士之歌》中,类似这种移花接木、“掠他人之美”的例子并不鲜见。
盲哈里是在华莱士家族后代(克雷吉的威廉·华莱士爵士)的资助下完成大作的,由此可以想见,不论是出于精神上的由衷崇拜,还是出于客观的经济原因,诗人必然会在创作过程中竭力铺叙事迹,以完成后人崇功报德之心愿。然而不论玛丽安·布莱德福特存在与否,看上去“为情复仇”的说法都是不成立的。因为早在1296年8月,拉纳克郡的一份法律判决文书上就出现了“威廉·华莱士,盗贼(WilliamleWaleys,thief)”的字样。追源论始,拒绝对英王宣誓效忠应该是华莱士在1296年就背负恶名的肇端。在爱德华一世看来,1296年夏季对苏格兰的首次征服是强弱判明、毫无悬念可言的。邓巴战役后,苏格兰的大小贵族之所以在“拉格曼文件”上署名,表示效忠英王,承认其为苏格兰至高无上的领主,目的就在于换取爱德华一世对他们现有领地及封号的默许。事实上,不管其父臣服与否,如果威廉本人不向爱德华一世的“新英格兰王朝”输诚,他是决不会享有对家族领地和封号的继承权的。爱德华一世派驻拉纳克和克莱德斯戴尔的郡守海瑟尔里格握有苏格兰西南部的司法审判权,并着力惩戒像华莱士这样拒绝效忠的“叛乱分子”,这必然引起后者的强烈不满和愤恨。另外,盲哈里和安德鲁·温顿都在著作中提到,此后不久,华莱士的父兄就因反叛而遭毒手。果真如此,势必坚定了华莱士拿起武器、与英格兰人殊死一搏的信念。
(三).与罗伯特·布鲁斯
1286年亚历山大三世的暴毙以及随之而来的坎莫尔王朝的绝嗣是引发苏格兰国内政治动荡和英格兰入侵的导火线。1290年-1291年间,13个有皇族血统的候选人向英王爱德华一世提出了“王位大诉讼”(theGreatCause)。这场王冠之争实际上主要是在约翰·巴利奥尔(JohnBalliol)和罗伯特·布鲁斯(RobertBruce)之间展开的。布鲁斯与斯图亚特通过土地分封和联姻在苏格兰西部形成了庞大的家族关系网。他们虽然在与巴利奥尔的王位角逐中败下阵来,但自始至终也没有放弃对王位的要求。在巴利奥尔统治期间(1292年-1296年),他们一直是以“麻烦的制造者”而闻名的。1296年后爱德华一世的征服战争对他们来说不失为一个东山再起的绝好机会。既然华莱士对巴利奥尔王朝忠心不贰,那么他对一直觊觎王位的布鲁斯家族必然是充满疑虑和警惕的。而布鲁斯家族之所以早早选择站在爱德华一方,无非是想借助英格兰人的力量打击巴利奥尔派以再图王位,因此华莱士的忠诚与威望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威胁,两者可谓“道不同不相为谋,终难水乳”。有的历史学家甚至怀疑正是罗伯特·布鲁斯出卖了华莱士,因为在1305年捕获华莱士并把他交给英格兰人的门蒂斯的约翰(JohnofMenteith)后来成为了罗伯特一世的宠臣。15世纪时,斯图亚特王朝詹姆斯三世所奉行的亲英政策再次引起了苏格兰民族主义情绪的强烈反弹。在此背景下,威廉·华莱士和罗伯特·布鲁斯(罗伯特一世)的历史地位被人为地拔高,就此成为全民景仰的民族英雄。在这个英雄神话的创造过程当中,约翰·巴伯的《布鲁斯之歌》与盲哈里的《华莱士之歌》同样功不可没。为了凸显两位英雄在精神上的一致性,他们于著作中虚构了这样一个情节:在福尔科克,当兵败的华莱士撞见了站在英格兰人一边作战的布鲁斯时,痛斥他的胆怯和懦弱。华莱士的一席话有如当头棒喝,唤起了布鲁斯心中沉睡已久的反抗意志。从这以后,布鲁斯力补前愆,回到爱国主义阵营中,并在华莱士殉难后继承他的遗志,继续领导抗击英格兰入侵者的斗争,最终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建立起布鲁斯王朝。说到这,读者不难发现,电影《勇敢的心》也是完全照搬了这一幕。
(四).情节回顾
面对审判,华莱士表现得镇定自若,坚决否认自己的行为是叛国。在他心目中,他是独立的苏格兰人,当然不承认英格兰王室拥有对苏格兰领土的主权。长脚已经濒临死亡,可他仍在喘息着,不看到这个对手的悲惨下场,他就死不瞑目。
是夜,王子妃前去探望,开始希望他能够认罪,以得到开恩砍头了事。当她知道华莱士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劝告时,给了他一瓶麻药。
一旦拒绝认罪伏法,华莱士将要面对的是刀钩掏挖内脏的酷刑,这和中国的凌迟没有本质区别,濒临死亡的时间相当长,痛苦非人想象。王子妃的意思很明白,如果他一定要坚持为自己的理想献身,她希望至少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帮助他,让他死得不至于那么惨烈。“喝了它,它能减轻你将遭受的痛苦。”王子妃哀求道。
“不,它同样会令我神智不清,我不想在麻木中死去。„„”
在王子妃泪流满面的哀求下,作为安慰,华莱士终于当她面喝下了那液体,却在她离开之后,吐掉了口中的麻药。
华莱士在囚房中祷告:“我非常害怕,请赐给我力量,让我就死从容。”原来他是这样恐惧!原来他并不肯定,自己能否抵受那一惨痛!
怀着对这类影片一贯的信任,英雄不会在最关键的末尾让人失望,我看下去。„„华莱士囚于马车,从看热闹的人群中间经过,浸没在飞来的垃圾和恶毒的叫骂声中,他坦然自若。被吊上绞架,又在咽气前夕放下,面对主刑官袍上的皇家徽章,他爬起来还是沉默不语。直到在绞轮架上拉得关节脱臼,又到刑床上剖割,华莱士一直没有屈服,哪怕是发出一下呻吟„„
喧嚣的人群在他的坚忍中,渐渐静默。终于,一个女人禁不住替他叫出了求告:“Mercy!" 一个声音带动了所有人的知觉,“开恩”呼声在人群里扩散,越来越高„„连躲在人群中的战友都不忍心看他继续承受这样的折磨,痛苦地低声道:“求你叫出来吧,就说一声也好,只要一个词,开恩„„”
主刑官不断怂恿着,当他以为华莱士终于要开口,说出那个让他保留一点征服者虚荣和尊严的词时,示意执刑者停止用刑。
在所有人窒息般的等待中,华莱士倾尽全力长呼:“自由!”
参考文献:(黑体四号字,顶格)
[1] 格雷姆〃冒顿(GraemeMorton).《威廉〃华莱士:真人与虚构》(WilliamWallace:ManAndMyth,Sutton,2001.)[N].
[2] 阿兰〃扬(AlanYoung).《追随威廉〃华莱士的脚步》(InTheFootstepsofWilliamWallace,Sutton,2002)[J].
[3] 科林〃麦克阿瑟(ColinMcArthur).《蓬岛仙舞,勇敢的心与苏格兰人——好莱坞电影中苏格兰形象的歪曲》(Brigadoon,BraveheartAndTheScots—DistortionsofScotlandinHollywoodCinema,L.B.Tauris,2003)[N].
第三篇:影评--勇敢的心
《勇敢的心》影评
课堂上看《勇敢的心》这部作品,是我第三次看了,因为它让我百看不厌。看了勇敢的心,很有触动,曾经为之动容过的诸位,一定不会忘记,威廉华莱士在临死前的“Freedom”。这呐喊所引起的震撼,配合着背景音乐,经久不息,直到影片的尾声。影片中有许多小细节,让我思索了很久,甚至,那些细节给我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影片高潮“自由!”让我们再来回顾一遍,看看历史的长河,如何造就英雄,也许你会从自己身边发现,生活中一直存在着他们的影子。剧情简介
《勇敢的心》又名《情世未了缘》,它以13-14世纪英格兰的宫廷政治为背景,以战争为核心,讲述了苏格兰起义领袖威廉•华莱士与英格兰统治者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威廉•华莱士童年时,其父、苏格兰民族英雄马索•华莱士在与英军的斗争中牺牲,他开始接受父亲好友的指导,学习苏格兰文化和武术。青年华莱士(梅尔•吉布森)学成回到故乡,向美丽的少女梅伦求婚,不想梅伦被英军抢去且遭杀害。在广大村民“英雄之后”的呼声中,华莱士率众揭竿起义。
一、童年启蒙的影响
华莱士并不是天生禀赋异人的英雄。其父——苏格兰民族英雄马索•华莱士在与英军的斗争中牺牲。直到他看见父亲和兄长的尸体,还有淋漓的血。他在父亲的坟前忧郁,年幼的莫伦在众人离去时奔回来,给了他一朵蓟花。这时,华莱士流泪了。他终于知道了死是什么,那是意味着失去熟悉的亲切,不再拥有温情。影片中他的叔父是个智者,他比死去的兄弟更理解抗争的目的和意义。他要华莱士学习拉丁语,告诉华莱士,在学会用武器前,必须先学会用脑,更重要的是通过拉丁语理解上帝的所在,真理才赋人予自由。幼小的华莱士在梦中和父亲对话,父亲对他说:“心是无法禁锢的,拿出勇气去追求!”这无疑是对生命意义的最早启蒙。
二、凄美但追求自由的爱情
华莱士从国外归来了,回到故乡,他就热切地亲吻久别的气息。与老友重逢砥砺的喜悦和参加他人载歌载舞的婚礼,让他都没有意识到,在他国统治下的短暂美景,从来也不可能摆脱蹂躏的阴影。
长大的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遇到了自己心爱的人——美伦,希望和她一起的过平安的生活,然而英格兰对当地的暴政却干扰了他们的生活。也因为他与美伦的一起为她带来了灾难,美伦被当地驻扎的士兵迫害处死。这也忽然激发起华莱士的斗志,有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他,他要为他死去的爱人战斗,也要带领当地的人民取得自由。美!不是吗?那蓝色的忧郁眼神,那无畏的坚毅面庞,那深刻而温柔的感情,那执着而坚定的理想,无一不美!这是男人的美,这是英雄本色的美!这种美让任何一个经历过它的女人折服,无条件的爱上他。
三、为自由而反抗的责任
英军的跋扈在众人企求和平的忍耐下激增,连还没有足够地位和资格享受初夜权的那个英格兰老兵都觉得,自己对于苏格兰人当然可以为所欲为。因为反抗污辱,莫伦被杀害了。华莱士在海湾没有等到他的爱人前来汇合,逃离这个世界。他的理想主义生涯也就此结束,除了悲愤而起,他再没有继续欺骗自己的理由。
那时的他还依然称不上是第一个觉醒者。他只是第一个没留住爱人生命的不幸者,由于不幸而反常,违背了自己向往的生活原则。他的率先回击就赢得了响应,那是久忍屈辱的大爆发。众人为他的勇气而激励,放弃了苟且偷生,投入战斗,而华莱士也正是被投奔者的热情激励,思考起自己的责任。
他不能舍弃众人的信任,更看到了起义背后鼓舞人心的真正目标:生活的自由。没有对生活的热望,成就不了一个热血男儿。
四、高呼“自由”的震撼
面对审判,华莱士表现得镇定自若,坚决否认自己的行为是叛国。一旦拒绝认罪伏法,华莱士将要面对的是刀钩掏挖内脏的酷刑,痛苦非人想象。是夜,王子妃前去探望,开始希望他能够认罪,以得到开恩砍头了事。当她知道华莱士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劝告时,给了他一瓶麻药。王子妃的意思很明白,如果他一定要坚持为自己的理想献身,她希望至少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帮助他,让他死得不至于那么惨烈,但华莱士拒绝了。一样是捍卫自己的信仰,总之是个死而无悔,何苦要拒绝没有痛苦的了断?
主刑官不断怂恿着,当他以为华莱士终于要开口,说出那个让他保留一点征服者虚荣和尊严的词时,示意执刑者停止用刑。在所有人窒息般的等待中,华莱士倾尽全力长呼:“自由!” 暴君在这一瞬瞪目死去,战友在这一刻垂睑泪下,刽子手在这一刹莫名失望„„我在这时候禁不住激动,哽咽中,看到了一个英雄的诞生。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超脱民族、阶级、立场、时代等等的局限,赢得广泛的敬慕和认同,历史长河不息,影响。
五、对自由呼唤的感动
从他骑着高大的黑色骏马出现在混乱的高地军队前,蓝色的油彩涂在他坚毅的脸上,风吹起他金色的头发,飞扬的发丝印证着他的宣言“他们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但是永远也不可能夺去我们的自由!”到当他揭开那个神秘人的头盔发现他竟然就是自己惺惺相吸的贵族罗拔的时候,他的眼里充满了绝望和不可置信的震惊。再到他被处死的前夕,他也会恐惧,他也会颤抖,他也会默默地呼唤爱人的名字,祈求她赐予他勇气,让他完成英雄的使命,这个男人是真实的,伟大的。他的勇敢和真诚,对于自由的渴望,是每一个人的愿望,我们需要这种感动,这就是电影的神奇力量,让人置身其中,感受那些我们不曾有的生活,感受那些我们渴望已久的情感迸发。华莱士骑马在苏格兰军队前发表战前宣言的那个片断;两军厮杀,鲜血浸染的那些场景;在刑场上,华莱士以全身的力气喊出““freedom”那一刻;在电影的结尾,华莱士的剑被战友抛向天空,划过苍穹的那一瞬间,都是完美的煽情点。苏格兰风笛沧桑遥远的意境里,那个英雄在山野间奔驰,永不停息„„这些段落是没办法不被感动的。
《勇敢的心》一直被视为一部悲壮的、融合血泪传奇的史诗片,在影片中,人们常常为苏格兰那丝手帕延的山脉、凄婉的风笛和苏格兰人民在贫困痛苦中发出的凄厉呼号所感动,也为华莱士一往无前的精神所鼓舞。这是一颗永远搏动的心,鼓舞着当时所有为自由而战斗的勇士;这是一团永不熄灭的火,引导着之后所有走上寻求自由之路的人们。
第四篇:勇敢的心 影评
《勇敢的心》影评
影片《勇敢的心》是一部悲壮的、融合血泪传奇的史诗片,描述了苏格兰的民族英雄威廉姆·华莱士反抗英格兰暴政的英勇事迹。
影片开头,Main Title中悠扬的风笛声将观众带入了苏格兰高高的山岭之上,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中,生活着朴实的苏格兰人民。然而忧郁的小提琴在没有低音衬托的空灵中,奏出了他们受到统治者压迫的不幸。四支圆号不祥的和声,暗示了统治力量的邪恶与黑暗。经过弦乐的过渡,独奏圆号忽然吹出带有升腾力量的旋律,这似乎是一种期盼,期盼英雄的诞生,来拯救他的民族;然而大提琴冷冷的对答,为这位英雄铺设了艰难的道路。整首Main Title无疑是影片的序曲,Wallace一生的奋斗历程,其实已经预告在了这首短小的曲子中了。[1] 故事发生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此时,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想占领苏格兰领土,为了吸引更多的贵族和巩固自己的统治,爱德华授予贵族享有苏格兰少女的初夜权,这一点更加激怒了苏格兰人民的反抗意识。美伦也因此被贵族统治者杀害,这激起了威廉姆心中的怒火,他同其他几名同胞一起杀死了苏格兰驻地内的英军,这也预示着威廉姆为自由而战的生活的开始。威廉姆·华莱士受到苏格兰人民的拥戴,他也成为苏格兰人民心中的神。战斗有胜利也有失败。威廉姆最后被布鲁斯的父亲设的阴谋所害,刑场上,威廉姆忍受酷刑的痛苦,刑场下的人们都被他不屈不挠的精神震撼着。备受折磨的威廉姆用尽浑身力气,发出震天动地的呐喊-------Freedom!而不是乞求爱德华开恩。刽子手的斧头缓缓落下,威廉姆左手慢慢张开,美伦与他的定情方丝巾在空中缓缓飘落。音乐奏响,故事情节与音乐相结合,我心里感到非常难受,民族英雄生命结束了,同时在音乐中我感受到对英雄的传颂。
罗伯特布鲁斯在接受英国国王册封时,毅然领导苏格兰人民继续为争取自由而斗争。汉密斯将威廉姆的长剑抛出,长剑稳稳地扎在地上,也许这意味着自由必将实现。影片最后以苏格兰获得了自由而告终。
《勇敢的心》以13至14世纪宫廷政治为背景,以战场和宫廷两条线索展开叙事,以战争为核心,其中也穿插着浪漫的爱情故事。
本片开头,威廉姆的父亲在和英格兰人的战斗中牺牲后,威廉姆在梦中与父亲相见,父亲告诉他:“你的心是自由的,要有勇气追求自由。”我认为这奠定了整部影片中男主人公成人后为自由而战的生活历程的基调;美伦被杀害是他为自由而战的历程的开始,美伦是威廉姆在战斗中的精神动力,最突出的就是那块定情方巾,它不曾离开过他;刑场上,随着方丝巾徐徐飘落,威廉姆的战斗生涯也宣告结束。
威廉姆父亲的葬礼上,美伦送给他一朵紫蓟花,两个人双目对视着,没有任何语言,苏格兰风笛适时奏响,使人非常感动。同时,音乐中有不乏哀怨的情调,催人泪下。这个片段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每次看时心里都有不同的感受,我沉浸在影片中,感受着,体会着,领悟着。这音乐贯穿着美伦与威廉姆的每次约会中。在美伦的葬礼上,这音乐再次响起,痛惜、伤感、无法挽回等等情感一齐涌上心头,我完全融入其中,感觉自己就是威廉姆,面对死去的爱人束手无策。这音乐象征着威廉姆和美轮爱情的主题,既优美又哀怨,这个旋律冥冥中蕴涵着对自由的向往。音乐会令听者融入其中,久久不忘,不但不会忘,还会在记忆中时时浮现,萦绕于耳边和脑际,裹挟着当时的情景、画面和心情,甚至温度和气味,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影片中,威廉姆的眼神是让我最难以忘怀的。当威廉姆成人后回到他的故乡,见到美伦时,他的眼中露出一丝暧昧,当然,与美伦在一起就是威廉姆最幸福的时刻,他的眼中充满着对美伦的深深的爱。战场上,威廉姆领导苏格兰同胞们一起反抗英格兰的统治与压迫,这时,他眼中充满了对英格兰统治者的憎恶与仇恨,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由之战必胜的自信;当发现布鲁斯与英王勾结,背叛自己时,威廉姆眼中流露出无比的失望与无奈。刑场上,威
廉姆宁死不屈,眼中流露出为自由而战的坚定。记得影片中威廉姆问伊莎贝拉为什么屡次帮助他时,伊莎贝拉的回答是:“就是因为你看我的眼神”,也许伊莎贝拉的话语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梅尔· 吉布森出色的表演,感染了许多人,包括我,深深地迷恋。
在本部影片中,另一位女主人公,伊莎贝拉,她是一位美丽、善良、充满正义的女人。不幸的是伊莎贝拉王妃是当时社会政治的牺牲品,为了两国和平,她嫁给了一个并不爱她的男人,懦弱无能的王子。她自己曾说:“爱?我不会懂的。”这时感觉伊莎贝拉太可怜了。直到遇上威廉姆,她真正体会到爱的真谛。
《勇敢的心》这部影片大部分是以这样的画面为封面:威廉姆·华莱士右手紧握长剑,象征着自由的长剑。威廉姆眼神中透露着坚毅、自信,背景是战火纷飞的战场,同时还有他和美伦拥抱的画面。这是一位民族英雄的真实写照。他有着超人的智慧,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他也是一位普通人,具有七情六欲。我认为这个画面设计的非常好,能够全面深刻地展示本部影片的主题。在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发人深省:“Every man dies, not every man really lives.”这也是威廉姆坚定不变的信念。
雅斯贝尔斯曾说过:“哪里有相互独立的冲突的力量,哪里就有悲剧的发生,现实是分崩离析的,真理是破碎的。”用这句话来分析《勇敢的心》:虽然威廉姆的人生最后是一场悲剧,但他以超人的勇气和毅力与命运抗争,领导苏格兰人民反抗英格兰的殖民统治,为自由而战,这场战争必将取得胜利,自由属于每个苏格兰人。威廉姆的英雄事迹被传颂着,他的英雄气概被赞扬着,“威廉姆·华莱士”这个名字已成为一面旗帜,在苏格兰领土上空飘扬,引领苏格兰人民反对暴政,争取自由!
[1] 百度网站:http://hi.baidu.com/pzkpfw_cj/blog
第五篇:勇敢的心影评
影片讲述了一个13世纪苏格兰人华莱士不断成长,追求自由,为自由献身的动人故事。
在华莱士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他是懵懂的。他想追随父亲和哥哥去作战,但他内心并不明白为何而战。父亲阵亡后,小华莱士躺在父亲的遗体旁,想象父亲经常对他说的那句话“你的心是自由的,要有勇气追求自由”,长大后的华莱士“谨遵”了父亲的教诲,只想自由自在的生活,因此回到了村子,找到儿时给了他莫大安慰的梦中情人,只想与她结婚生子,共度余生。
可是天不遂人愿,殖民者对他们的压迫更加严重了,最后他的妻子惨遭杀害,他愤怒的为妻子报了仇,并成了村子里的领袖。但是这时他的思想还是不够成熟,对自由的认识还是不足够。从这样一个例子可以看出,另一个村子里的人想追随他一起抵御英格兰人,但是他说:“回家去吧,我们当中的一些人已经卷入了战争,已经没法回头了,但你们不必卷入战争”。这几句话,反映了他这么做只是被逼无奈,并未理解了自由的真谛——自由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捍卫。
可是随着战争的继续,他领导的人越来越多,他的思想才真正成熟。从华莱士说的两处话可以充分反映出来,第一处,“请问,高贵意味着什么,你的爵位让你能有资格成为苏格兰国王,可人们不追随有爵位的人,他们追随勇者,现在人们都认识你,大家都尊重你,如果你领导苏格兰人民奔向自由,他们就会追随你,我也会的”。第二处“封地,爵位还有黄金,你要把我变成犹大吗?奴隶就是这么来的”。他懂得了自由不只是可以安稳的活着,更是灵魂的自由,并且要有能
力去捍卫自己的自由。这以后的一切,他都是以这些为中心去做的,最后用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信仰。
这个电影虽然以自由为中心,但也包含了对人性的思考。举其中一个例子,由于父亲的欺骗,导致布鲁斯第二次背叛了华莱士。布鲁斯冲到父亲的房间愤怒的质问他,可是他亲的回答让他无话可说“你自己甘心受骗,你心里一直清楚要发生什么事”。是啊,布鲁斯一直知道父亲的想法,他能猜测的到父亲会这么做的,只是他不愿面对自己的内心,也可以说为自己成为国王找一个心安理得的理由。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总是不敢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如果我们可以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是借口。
总体来说,这个电影真的很给力,思考是渐进的,不突兀,让人们容易理解,看起来很爽。另外,里面的配乐做的真的很好,从一开始就被里面的音乐感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