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英语教与学》读书心得
读新课程英语教与学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认真阅读了《新课程英语教与学》一书,受益良多。这本书会有效地帮助外语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深入理解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观点,并且了解实施新课程的途径和方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推进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
新世纪的英语课程已经超越了外语学科本身研究的范畴,它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缩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由于教育在这场竞争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综合国力的竞争焦点必然会落到教育之上。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关键,是培养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主要依靠。
这本书有效地帮助外语教师、师范院校学生和教学研究人员深入理解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观点,并且了解实施新课程的途径和方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实践,推进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
这本书是一部把握时代脉搏,反映英语教学改革最新发展方向的力作;它不仅告诉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更加有效地教学,而且带给我们在英语教学领域更深刻的思考。
《教与学》一书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优点:
一、把握时代脉搏,体现课改精神
第一章“走进《英语课程标准》”简要分析了中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我国中小学英语大纲的发展过程,解读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引导读者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课程,走进新课程。《教与学》强调在英语教学中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第四章“英语情感教学”,倡导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代替惟智教学,把学生掌握知识的认知策略纳入了情感教学的目标的范畴,把学生从学习的机器中解放出来,成为充满情感的学习活动的主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第五章“学习策略及其培养”系统地阐述了学习策略的内涵、结构、以及有助于语言习得的策略。作者认为,学习策略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性格特征,使学习行为主动和坚定,大幅度提高效率;而且“至法无法,学无定法”,任何人要想学好英语,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控。
二、标题标新立异,内容丰富新颖
本书共有十章,除“英语知识教学”(第六章)和“语言技能教学”(第七章)以外,其余各章的标题都很新颖,例如“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二章),“教学方式的转变”(第三章),“文化意识与文化教学”(第四章)和“发展性课程评价”(第九章)等等。各章节内容渗透着前沿的理念。例如,作者在第二章中指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就是要改变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学生接受知识为主的局面,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第三章论述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评介了一些能反映当今英语课程理念和教改动态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如任务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和词汇法。第八章在强调英语学科跨文化教育的目标的基础上,着力探讨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与方法。第九章提倡树立人人都行的教育理念以及多一条评价标准就多一批好学生的评价观,倡导积极寻求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与信息整合该书不是简单地给读者陈述一些教学理论,而是将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将英语教改的理论转化为教师的课程行为,不仅扩大了教师的视野,而且为教师的实践提
供可及性、可操作的方法与策略,使教师有章可循。例如,第七章从认知心理学理论角度阐述听、说、读、写技能的教学,侧重评介了比较成熟的“口语课”与“阅读课”课型的教学模式,这对于英语教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十章“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为教师发现资源、利用资源、收集信息和运用信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已经被摆在日程上,学校和教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力量,教科书已不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
四、改革传统教法、大胆超越教材
第三章“教学方式的改变”告诉读者:教科书只是一个范例,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教师要用教科书教,要用好教材、超越教材,而不是教教科书,更不是亦步亦趋。例如,作者详细列举了十多种任务型活动的实施方法,操作性强,富有指导意义。在合作学习教学中,交往已成为师生共创、共生、共识、共享的基本形式,课堂是一个动态、生动、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作者认为,“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可以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因此,教师应当依托教材,驾驭教材,设计有助于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不同层次发展、取得成功的教学活动,实现外语教学效益最大化。
五、培养问题意识,形成反思能力。
教师应是思考者、研究者。《教与学》另一个特色是每章后面“问题与思考”部分均提出一些精辟的问题,给读者留下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使人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之感。精巧的问题大都耐人寻味,令人深思。例如,第五章中的“如何认识元认知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关系”这个问题,引导读者在理解元认知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基础上,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教与学的理性认识。设计“问题与思考”旨在鼓励教师善于发现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有利于教师朝专业化方向发展。
第二篇:《新课程英语教与学》读书心得
读《新课程英语教与学》心得体会
育新小学 赵伟
本学期我认真阅读了《新课程英语教与学》一书,受益良多。这本书会有效地帮助外语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深入理解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观点,并且了解实施新课程的途径和方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推进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
新世纪的英语课程已经超越了外语学科本身研究的范畴,它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缩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由于教育在这场竞争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综合国力的竞争焦点必然会落到教育之上。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关键,是培养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主要依靠。这本书有效地帮助外语教师、师范院校学生和教学研究人员深入理解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观点,并且了解实施新课程的途径和方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实践,推进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这本书是一部把握时代脉搏,反映英语教学改革最新发展方向的力作;它不仅告诉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更加有效地教学,而且带给我们在英语教学领域更深刻的思考。
《教与学》一书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优点:
一、把握时代脉搏,体现课改精神
第一章“走进《英语课程标准》”简要分析了中外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的动向、我国中小学英语大纲的发展过程,解读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引导读者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课程,走进新课程。《教与学》强调在英语教学中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第四章“英语情感教学”,倡导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代替惟智教学,把学生掌握知识的认知策略纳入了情感教学的目标的范畴,把学生从学习的机器中解放出来,成为充满情感的学习活动的主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第五章“学习策略及其培养”系统地阐述了学习策略的内涵、结构、以及有助于语言习得的策略。作者认为,学习策略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性格特征,使学习行为主动和坚定,大幅度提高效率;而且“至法无法,学无定法”,任何人要想学好英语,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控。
二、标题标新立异,内容丰富新颖
本书共有十章,除“英语知识教学”(第六章)和“语言技能教学”(第七章)以外,其余各章的标题都很新颖,例如“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二章),“教学方式的转变”(第三章),“文化意识与文化教学”(第四章)和“发展性课程评价”(第九章)等等。各章节内容渗透着前沿的理念。例如,作者在第二章中指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就是要改变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学生接受知识为主的局面,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第三章论述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评介了一些能反映当今英语课程理
念和教改动态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如任务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和词汇法。第八章在强调英语学科跨文化教育的目标的基础上,着力探讨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与方法。第九章提倡树立人人都行的教育理念以及多一条评价标准就多一批好学生的评价观,倡导积极寻求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与信息整合
该书不是简单地给读者陈述一些教学理论,而是将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将英语教改的理论转化为教师的课程行为,不仅扩大了教师的视野,而且为教师的实践提供可及性、可操作的方法与策略,使教师有章可循。例如,第七章从认知心理学理论角度阐述听、说、读、写技能的教学,侧重评介了比较成熟的“口语课”与“阅读课”课型的教学模式,这对于英语教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十章“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为教师发现资源、利用资源、收集信息和运用信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已经被摆在日程上,学校和教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力量,教科书已不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
四、改革传统教法、大胆超越教材
第三章“教学方式的改变”告诉读者:教科书只是一个范例,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教师要用教科书教,要用好教材、超越教材,而不是教教科书,更不是亦步亦趋。例如,作者详细列举了
十多种任务型活动的实施方法,操作性强,富有指导意义。在合作学习教学中,交往已成为师生共创、共生、共识、共享的基本形式,课堂是一个动态、生动、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作者认为,“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可以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因此,教师应当依托教材,驾驭教材,设计有助于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不同层次发展、取得成功的教学活动,实现外语教学效益最大化。
五、培养问题意识,形成反思能力。
教师应是思考者、研究者。《教与学》另一个特色是每章后面“问题与思考”部分均提出一些精辟的问题,给读者留下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使人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之感。精巧的问题大都耐人寻味,令人深思。例如,第五章中的“如何认识元认知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关系”这个问题,引导读者在理解元认知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基础上,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教与学的理性认识。设计“问题与思考”旨在鼓励教师善于发现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有利于教师朝专业化方向发展。
第三篇:新课程读书心得
新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家民族素质为宗旨,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推行素质教育近XX年,新课程改革近5年,但,我们离理想还很远,离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应试教育如果从恢复高考算起,近30年,一代人的时间。如此漫长时间所形成的社会氛围,人们的观念,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也许,我们还要再用30年,一代人的时间,去解决“旧”教育遗留的问题,去重建“新”教育带来的思维。
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已经先行了、教材也先行了。然而,教师观念改变不能太滞后、学校的场地、设施、器材不能太滞后。让我们放眼现在的学校建筑,虽然那些“重点”、“示范”之类的学校有点像学校的样子了,但是更多的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与新课程配套的器材、仪器,笔者多次在有关的会议、座谈、调研会上反映这个问题,怎奈人微言轻。我想好的教育理念、好的教材,不仅需要好的教师去实施,还需要配套的用具。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是不能完全实现新课程的目标的。
教师的培训和观念的转变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今年暑假读书,对上面提到的新课程目标才有个深刻的印象。老师们在忙于教学、应付各种检查等之时,还有多少的时间和精力、多少的动力和需求去阅读关于新课程的论述。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应该是最好的办法。
新课程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这样一个高标准下,现在的教师有多少符合要求?没有人统计过。举行教师基本功比赛应该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举措,希望不要走过场,不要搞花架子。实实在在地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技能的更新、提高。
第四篇:读《新课程英语教与学》心得体会
读《新课程英语教与学》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认真阅读了《新课程英语教与学》一书,受益良多。这本书会有效地帮助外语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深入理解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观点,并且了解实施新课程的途径和方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推进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
新世纪的英语课程已经超越了外语学科本身研究的范畴,它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缩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由于教育在这场竞争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综合国力的竞争焦点必然会落到教育之上。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关键,是培养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主要依靠。
这本书有效地帮助外语教师、师范院校学生和教学研究人员深入理解英语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观点,并且了解实施新课程的途径和方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实践,推进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
这本书是一部把握时代脉搏,反映英语教学改革最新发展方向的力作;它不仅告诉我们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更加有效地教学,而且带给我们在英语教学领域更深刻的思考。本书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优点:
一、把握时代脉搏,体现课改精神
第一章走进《英语课程标准》简要分析了中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我国中小学英语大纲的发展过程,解读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引导读者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课程,走进新课程。《教与学》强调在英语教学中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第四章英语情感教学,倡导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代替惟智教学,把学生掌握知识的认知策略纳入了情感教学的目标的范畴,把学生从学习的机器中解放出来,成为充满情感的学习活动的主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第五章学习策略及其培养系统地阐述了学习策略的内涵、结构、以及有助于语言习得的策略。作者认为,学习策略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性格特征,使学习行为主动和坚定,大幅度提高效率;而且至法无法,学无定法,任何人要想学好英语,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控。
二、标题标新立异,内容丰富新颖
本书共有十章,除英语知识教学(第六章)和语言技能教学(第七章)以外,其余各章的标题都很新颖,例如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二章),教学方式的转变(第三章),文化意识与文化教学(第四章)和发展性课程评价(第九章)等等。各章节内容渗透着前沿的理念。例如,作者在第二章中指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就是要改变就是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学生接受知识为主的局面,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第三章论述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评介了一些能反映当今英语课程理念和教改动态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如任务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和词汇法。第八章在强调英语学科跨文化教育的目标的基础上,着力探讨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与方法。第九章提倡树立人人都行的教育理念以及多一条评价标准就多一批好学生的评价观,倡导积极寻求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与信息整合该书不是简单地给读者陈述一些教学理论,而是将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将英语教改的理论转化为教师的课程行为,不仅扩大了教师的视野,而且为教师的实践提供可及性、可操作的方法与策略,使教师有章可循。例如,第七章从认知心理学理论角度阐述听、说、读、写技能的教学,侧重评介了比较成熟的口语课与阅读课课型的教学模式,这对于英语教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十章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为教师发现资源、利用资源、收集信息和运用信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已经被摆在日程上,学校和教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力量,教科书已不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
四、改革传统教法、大胆超越教材
第三章教学方式的改变告诉读者:教科书只是一个范例,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教师要用教科书教,要用好教材、超越教材,而不是教教科书,更不是亦步亦趋。例如,作者详细列举了十多种任务型活动的实施方法,操作性强,富有指导意义。在合作学习教学中,交往已成为师生共创、共生、共识、共享的基本形式,课堂是一个动态、生动、开放的信息传递系统。作者认为,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可以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因此,教师应当依托教材,驾驭教材,设计有助于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不同层次发展、取得成功的教学活动,实现外语教学效益最大化。
五、培养问题意识,形成反思能力。
教师应是思考者、研究者。《教与学》另一个特色是每章后面问题与思考部分均提出一些精辟的问题,给读者留下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使人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之感。精巧的问题大都耐人寻味,令人深思。例如,第五章中的如何认识元认知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关系这个问题,引导读者在理解元认知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基础上,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教与学的理性认识。设计问题与思考旨在鼓励教师善于发现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有利于教师朝专业化方向发展。
第五篇:《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读书心得
《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读书心得
尽管这世界有许多诱人的芳香,但如果缺少了“书香”,精神家园将是怎样的黯淡。最近,借着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阅读了《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一书,给我以心灵上的触动!
从《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中,我看到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爱心故事。很多优秀的老师很好地关注沉默的孩子;描述了后进生的转化过程;给于学生关爱和尊重,使学生获得了进步的动力与源泉。他们都能真正赏识这些孩子,他们掌握了一种教育的艺术,爱的艺术。
调查结果表明,老师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决定他们的一生。“罗森塔尔”效应给教育注入了新的艺术:学会赏识。《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给我的启示就是“赏识”——多么温暖的字眼。
“每个人心灵深处的信念,都存在着一种能量场,如果你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学生或孩子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他会从你信念的能量场中接受到你的这一信息,并且又会把这一信息变成他的奋斗动力。“一位女孩””,被国内教师评为“缺乏数学脑子”,却被美国老师赞为“具有数学特长”,能够“优雅且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难题”;一个“厌学”的孩子变得出类拔萃,让美国教授对其能力和品质“以性命担保”。爱波斯坦,世界一流的脑外科权威专家之一,然而在读书时却有严重的学习障碍,他称“我曾是智障者”……《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所展示的是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它为我开启的,是教育的奥秘,那就是在对学生的心灵进行了真正的解读后,爱的付出。
真爱学生,才会低着头,弯着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才能从每位学生身上找到金子般的闪光之处。长期以来的“精英教育”,致使很多学生因为评价制度的偏颇成为所谓的“差生”,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最广泛的提高人的素质。现代教育理论也表明,人的智力决非是学习的能力。“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无数种,更何况是万物之灵的人!
真爱学生,不会将学生的“骄傲”看作甚于“毁灭其自尊和自信”的洪水猛兽,将不吝于对学生的赏识,对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始终抱着一颗心上和赞美之心;将小心地呵护孩子的梦,而不会做一个“偷走很多孩子的梦”的小偷,将用赏识为孩子提供梦想成真的自信和拼搏的激情。这份爱心,为学生未来的奋斗岁月里提供阳光的动力,会成为孩子“翅膀下的风”。真爱学生,才懂得“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的道理”。素质教育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写的“人”字,要求教师们善待每一个生命,尤其是那些曾经遭受到伤害的孩子。《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为教师们种下了一个信念--每个人都是天才,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真爱学生,会清醒地承认学生的差异,会批评学生存在的不足和缺点,但是心中牢牢刻下的是“尊重”和“宽容”。于是,有了乐柏芬老师“小红花”的故事,有梁清颖的爱之画,有在评语上用上“安静”,而非“不积极”、“不活跃”等词,小心呵护着孩子自尊的指导老师,《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给每一位老师带来了启示,让学生如沐春风,在学生心底下留下最深的感动。
“天地君亲师”,师着,在中国人的崇拜排行榜上占据着极高的地位。也正因为如此,“师道尊严”便成了所有人恪守的金科玉律。长期以来,教师总是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芸芸众生”,在教育中占据着中心的位置,师生之间永远横亘着一重厚厚的隔膜。
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既有知识结构、教育方式等方面的更新,又有对教学目的和对学生评价方式的调整,其核心便是教育对“学生主体”的尊重,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而《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就是这本书,为教师们提供了与学生最直接、最深切、平等的心灵关照的机会。也许,有些教师还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威严”,也许,某位教师刚刚进行完又一轮声色俱厉的批评轰炸,我想,他们会被这些言语震撼的。这里,有有优秀教师“师心深处”的体验,还有专家精当的评析。正是这些话语,会让每一位“诲人不倦者”不得不反省、深思和探索,因为这些都是来自真实心灵的呼唤声。
从《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中,我们析出了几个大字,这些都是教育中永不磨灭的关键词:尊重、信任、理解、激励、提醒和宽容,最后还有一个“爱”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