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最“尴尬”的一堂课
我最“尴尬”的一堂课
四川省广汉中学 英语组 刘雅珉
在第一次走进16的教室之前,我确信我是做好充分心理准备的:学生基础差,纪律性不强,思维活跃等。但走进之后,现实情况也着实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惊喜。在我开口说第一句话前后排男生的一句“Teacher,do you have a boyfriend? 我还能不能自荐一下”让我一瞬间不知如何应对。沉思数秒后,我恍然,学生不走寻常路,这意味着教师也只能使出浑身解数。
事先准备好的正统的英文自我介绍自然是毫无用武之地的,迅速找到一个沟通的切入点才是当务之急。迅速环顾四周,在这个男生居多的教室的角落里我瞥见了两个篮球,“So,you guys really like basketball?”一听到basketball,教师立刻沸腾了起来,一声声兴奋的“Kobe Kobe”震耳欲聋。我假装淡定地走下讲台,竭尽全力地“炫耀”我仅有的一点篮球知识,最后达成协议“未来的日子我们一起切磋篮球和英语”,顺带扯下了一个正在听歌的男生的耳机。局面初步得到掌控,我这样鼓励自己。
接下来的绕口令和趣味小练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他们那让人不忍直视的英语基础,也让我对未来的教学工作也了新的认识和打算。一节课的时间很短暂,但它带给我的思考却很多。首先,我必须摸清班上英语差的原因,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从后来了解的情况看,有的学生是刚学英语时不够重视,导致后来跟不上英语学习;有的学生是工夫下了不少,但方法不当,最终收效甚微;有的学生是从兴趣出发,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一遇到困难、挫折,就失去兴趣和信心,知难而退,弃而不学;有的学生和老师有抵触情绪,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故不听讲,甚至排斥老师等等不同的原因。然后,我就和他们中比较典型而且具有鼓动作用的学生干部、组长、科代表谈话。从谈话中,我了解到他们绝大部分同学都想把英语学好,但因自己的英语基础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因而产生了畏惧心理。所以,要想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首先就得消除这些学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勇气,让一部分同学在课堂上先活跃起来,形成以点带面的局面。从而激发全班同学学习英语的热情,带动全班动起来。
第二篇:我最满意的一堂课
我最满意的一堂课
李丽芳
有人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语文教师才华的大展示;有人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学生在课堂上热热闹闹的讨论;还有人说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有语文味‟。我也曾不断地问自己: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在以前,总认为挥挥洒洒地在即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那便是好课。为此,我总在借鉴别人的教学方法,走着别人走过的路,将每节课肢解成一个一个环节,如果学生配合得好,那我这节课就顺利教学下来,便是好课。但那样的结果是:我的好课并不多,我经常为学生„启而不发‟回答不出我的问题而着急,而埋怨学生。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达到预定三维目标。实现学生在自己的起点上最大可能的提高,真正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功底,收获最佳效果。
下面我以《皇帝的新装》为例:
关于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是安徒生先生的一篇童话,在学习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涨。本课我确立的学习目标为:
1、复述故事情节、梳理结构;
2、通过细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分析人物性格;
3、做一个诚实、正直、勇敢的人,敢于说真话。教学重点为:学习通过
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及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想象突出作品主题。教学难点确定为:想象力训练。
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更充分地占有学习时间,让学生得到准确分析人物,更规范有效的语言训练,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这非常重要。我的导语设计、若干问题设置都有一定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我的导语设计:每天走进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大家鲜艳亮丽的衣服,衣服除了防寒保暖、遮体避羞外,还体现主人的审美追求,然而有人却用“看不见的新装”骗倒了皇帝,骗倒了大臣,骗到了满京城的人„„究竟是怎样的高明的骗术呢?这样的导入既联系生活而且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激起阅读兴趣。
让学生回忆自己对安徒生的印象,让学生讲有关安徒生的作品,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在复述故事情节时利用多媒体提供有关图片,是学生愉快的清晰的就能讲出故事情节,人人都能说。
梳理故事情节,请学生找出作品的线索“新装”,然后加上人物及合适的动词,如:皇帝爱新装,其他的由学生继续想,开动脑筋,自己思考。找出然后划分段落,文章结构梳理清楚。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时我请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句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来分析,牢牢抓住文本进行解
读,又分了四大组,分别解决某个人物的形象,在当本组人员没找全的时候其他组学生可以参与补充。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又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性,参与到其他人物的性格分析中去。
思考完人物形象之后,归纳文章的中心,并用一个字概括出来——“骗”围绕骗把文章中心串出来,既形象又高度概括,升华了认识。
《皇帝的新装》极富魅力,学生爱读,也能读懂,从表层来看是一篇浅文。浅文趣教,就是让学生读出兴趣、体会谐趣、悟出理趣。“趣”不单纯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皇帝、大臣不再是平面化、文字式的人物,而是一帮活脱脱、有血有肉的跳梁小丑。引导学生笑有所得,笑有所悟。
最后乘同学们的兴趣甚浓,我布置了一个写作题《<皇帝的新装>后传》(正题),“皇帝的游行大典结束后”(副题),并作了如下的提示:
1、受了骗的皇帝回到皇宫,他会想到些什么?有怎一番表演?
2、全城的老百姓又会怎么议论这件事?结合课文合理的想象。
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浓厚的学习兴趣,回味无穷的结尾。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创作欲,几乎有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劲头。写作巩固和加深了课内知识,也深化了开去,将读写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当然,在这节课上我也意识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急需
改进。在体会童话所揭示的深刻意义时,我设计的问题是:“你读了这篇童话故事,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思考)我强调了是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讲解,但是都是从这个人文性的角度来赏析的。更可以是从语文性的角度来讲,比如让学生讲讲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等等,不要从单一的思品这个角度来谈。
第三篇:我最满意的一堂课
我最满意的一堂课 那是刚入初一不久一个普通的早晨,那是一堂普通的语文课,我们上的是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产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认识是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我首先把目标定位到“人文合一”的层面,不单独凸现教材中处处流露的生命教育因子,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析感悟能够悄然和自己的“生命”相遇,进而让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一个12岁就被病魔缠身的女孩,却凭着自己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毅力,成为了风靡台港和东南亚的著名作家,杏林子创造了奇迹。不,不要说她创造了奇迹,她本身就是一种奇迹。当我用多媒体展现杏林子的一生时,特别是看到杏林子在那样的病痛中仍然绽放天使般的笑容的时候,学生获得了强烈的情感体验,仿佛原本平面单薄的文本立体丰满起来,阅读由亲近文字进入亲近生命。然后,我们还补充了让思想在宇宙的最深处飞扬的霍金和他的《时间简史》,以人的残缺证明了神的完美的史铁生和他的合欢树、《病隙碎笔》,还讲了张海迪和她的《绝顶》。此刻,静静的教室,专注的眼神表明孩子们已经走出了单纯的文本层面,但我还应该轻轻推开生活的大门,把孩子从文本引入生活,步入一个个神奇的生命林子,做到超越文本,超越课堂。
我知道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生命还是一场挥霍不尽的旅程,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你可曾亲见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学生还不能完全叫得上名字,有一个孩子很伤感地说:我对生命的认识源于前些日子的教师节,我们迫不及待,约好了一大早就去看老师,怕第二天人家花店不开门,我头一天晚上就买了一大把康乃馨,可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它竟然枯萎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泪流满面,它应该呼吸,它应该在清风中绽放绚烂,是我让它一夜之间活生生的笑脸就凋零了!
另一个孩子接着说:我家养了一条小狗,那天不知道我们不在家时它吃了什么东西,回到家时它痛苦地狂叫,我求妈妈带它去宠物医院,可妈妈说:“你快点完成作业,然后我们就去。”可是可爱的小花脸没有等我完成作业就在我身边死了,我抱着它温热的身体,我第一次看到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在我的身边悄悄的离开,当第二天我用一条小被子包住它时把它埋在我们花园的柏树下时,我竟然像个傻瓜式的大哭了一场,直到今天,我还时常到那棵树下想和它说说话,我一直把它当成我的小妹妹,我知道它一定痛苦了一下午都在等我可以帮它,可我什么都没做!它当时一定是绝望才死的!
偏远山村有属于爷爷的一个小院,不知为什么我觉得一进那个小院空气都清新了,太阳都似乎格外艳丽,爷爷每年都带我去钓鱼捉蚂蚱逮兔子,我从来就没有想到爷爷有一天会真的离开我,想想小时候在那个遥远小山村度过的梦幻般的童年,真的认为爷爷很了不起,“胡子里装满故事”,可是去年,医院突然来了病危通知书,爷爷脑溢血,当我们赶到医院时,医生说,可能无力挽回了„„我扑在爷爷怀里,用手抚摸着他粗糙的大手,看着他满头的白发,眼泪扑簌簌地落在他的脸上,声嘶力竭的呼唤他,你知道吗老师?爷爷竟然奇迹般的活过来了!妈妈曾多次轻轻地对我说,儿子,爷爷是为你活的呀!我似乎读懂了浸透着浓浓亲情的生命的坚韧!
一个漂亮的小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小学有一个同学,是一憨态可掬的小男孩,整天小手脏脏的,爱接老师的话茬,有的时候接得妙我们老师还让我们给他鼓掌呢,他的童声很好听,那是元旦吧,同学们怂恿他唱歌,他就给我们唱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全班同学都起他的哄说太幼稚太幼稚,他竟然停下唱歌给我们朗诵大江东去,我们全班同学都快笑炸了。可第二天早晨他没有来上学,下午也没来,他出车祸了,他已经死了。那个活蹦乱跳的他就再也不见了!也许他的凳子上还有他的体温呢!我的铅笔盒里还藏着和他开玩笑的半块橡皮呢!我的学生几乎都呆了,仅仅那一瞬,每个孩子的眼里都亮晶晶的,那个小女孩说不下去了,也许这个转瞬即逝的生命在她的生命中烙下了太深的印痕,我看到一丝忧郁漫过她的脸庞„„
下课了,但我发现他们对生命的体味似乎才刚刚开始。在接下来的一周中,我看孩子们写的周记,看他们仍然意犹未尽地谈论关于生命的话题,自然、亲情、天上人间,我觉得语文是那么神奇,她像一条无形的导线,接通了孩子们的课堂和生活,甚至接通了他们的生命。
更让我震惊的是看到旋子的周记,亲爱的高老师:你可知道我是思量了多久才决定把这件难以启齿的事告诉给你,我爸爸,对不起,我已经几年都不曾叫过他爸爸了,我憎恨他,请您原谅我,在下面的文字中请允许我用“他”代替好吗?他夜夜不回家,口口声声说工作说出发,其实从妈妈经常红红的眼圈和日渐消瘦的脸庞我隐约能知道些什么,偶尔见到他,他的眼光是那样暗淡,我知道我幼小时候的和他曾有过的那种纯朴的父女关系已经真正被颠覆了,一落千丈,他看我也不顺眼,一点小事就会骂我,有时甚至动手。他变得虚伪、做作、敏感,像个小人,我知道在他的闪烁其辞和躲躲闪闪中,肯定有我这个小孩子难以理解的许多事。他变成我和妈妈的陌生人,甚至仇人!我们没有了共同语言,他不再对这个家负责,有时为了一点点小事就对妈妈横加指责,甚至痛斥,妈妈可怜的像个孩子。更可恨的是,妈妈前一阵子住院了,是小姨陪在她身边,妈妈变得沉默寡言,变得常常发呆,甚至常常拒绝吃饭,我的心中燃起怒火,说真的,有几次我只想杀了他!
知道吗,高老师,我对这个世界不再信任,连最亲近的人都可以这样的彼此伤害,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谁可以依赖?还有什么真正的温暖?我开始走向消沉,甚至堕落。我把自己卖给了网络,我希望这个虚拟的世界可以抚慰我孤寂的灵魂,我甚至希望它可以很快地消耗掉我这点小小的生命,我恨死了他,恨死了他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每天,当电脑热得发烫,当我的眼睛酸涩地再也难以睁开,我才感觉到时间的流淌。我没有一个朋友,我每天贴着身子静静地穿梭在寂静的街道,泪腺仿佛枯干了,我的心灵也似乎枯干了,心如冰一样彻骨的寒冷,凉凉的风放纵地划过我的脸,我知道,我已经被虐杀了!
直到今天,你和我们一起读《生命生命》,知道吗?高老师,此刻我耳边还回荡着你读这样的文字:
聆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规律的跳动,给我极深的撼动,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的使用它,或是白白糟蹋它,我可以使它过一个更有意义的人生,或是任它荒废虚度,庸碌一生,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我还把投影上张海迪的一段话在我的日记本上:
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
当然,我还记下了高老师您的一句名言:
每一个生命都是自然界的奇迹,即使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放弃了你,你至少还拥有你自己!
《生命生命》给了我太多的震撼,听着同学们一个个动人心怀的故事,我真真切切地感到生命是那样鲜活,可生命又是那般的脆弱,我从没有觉得自己的生命是那样的珍贵,需要我小心翼翼的呵护,谢谢老师,今天我懂了:只要你活着就是一种资本,只要你拥有生命,你就可以去改变什么!
读到这里,说真的,我已是泪眼模糊,我记得我迅速地在她的周记中写道:孩子,很高兴你能拿我当知心的朋友,能这样坦诚地和我说出你的心里话,我很难过,难过我可爱的旋子所遭遇的一切,也许大人间的事是小小的你暂时参与不了的,但我相信作为家庭主要成员的你,聪明的你还是可以想一些办法的,不是吗?我很欣慰,从你的口气中,高老师读出了热情向上、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的你!
她开始变得开朗、活泼、开始和更多的同学成为朋友,开始为了我们班的事而喜而忧,每每上课,我分明能感觉得到她亮亮的眼睛始终的跟随。
后来,她妈妈给我打电话,她说旋子主动地拔掉了网线,主动地把房间里贴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撕了下来,主动地把书桌收拾得干干净净,主动的和爸爸交流,“他爸爸昨天给她买了件衣服,真好看!”当我听到旋子妈妈这样甜美的声音,我的内心再次掀起狂澜,我切实的感觉到自己任重而道远!
战国时期的墨子一次看到纯白无染的丝线后,禁不住流下眼泪,因为这纯白无染的丝线可以染成黄色,也可以染成黑色。儿童的心灵晶莹澄澈,就像这洁白无染的丝线,可以成长为有仁爱之心的有用之材,也可能变成十恶不赦的罪人。如果我们可以给孩子这样的生命触动,如果我们可以带给孩子这样经久不息的心灵震撼与精神滋养,我们难道不会由衷地感到满足吗?
第四篇:我最满意的一堂课
我最满意的一堂课
近日,我赴市实小观摩了“东台市第六届小学数学优质课的展评”活动,的确受益匪浅。几位执教者真是匠心独运,各显神通,课上得非常精彩。当然各有千秋,但令我满意的一堂课是汪明筠老师上的《认识线段》。线段”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大量接触到这一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与表象,但是他们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他们对线段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概括的、抽象的概念,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汪老师在教学本节课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从教学目标上看,本节课很好地完成了预先的教学目的,教材处理得当,教学程序设计得相当合理。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1、思路清晰,循序渐进。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贯穿着这样的一条线进行的:设置疑问、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概括特点——判断线段——找线段——画线段——数线段——动手折线段——连线段。教学中,汪老师能做到合理分配时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重点突出,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她还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
2、创设情境,操作体验。
新课标指出,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在进行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交流等教学活动,在本课教学时,汪老师首先出示一座小房子的简笔画课件,让学生在课伊始,就对本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拿出毛线,用手捏住两端将毛线拉直,体验毛线由弯变直的过程,使学生对本课所涉及到的线段的一个特征——直直的,有一定初步的表象,然后让学生观察“画出的线段”与“拉直的毛线”,初步感知线段是(1)直直的,(2)有两个端点。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线段,说一说、摸一摸身边的线段,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到线段的特点,使他们发现原来线段就在我们自己身边,这种体验让他们学起知识来兴味盎然。
再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工具创造线段,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加深对线段特征的体验,初步掌握画线段的基本方法。再让学生“折一折”并“比一比”,使学生感受到线段是有长短的,“连一连”,让学生用直尺把两个点连成一条线段,既练习了画线段,又能使学生初步体会“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给出三个或四个点,连接其中的每两点分别画一条线段,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画线段的方法,体会线段与有关多边形的内在联系等等的操作活动,既丰富了学生对线段的感知,又进一步完善对线段的认识。
由于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究新知的过程,因而对所学的东西印象深,受益终身。
3、培养兴趣,激起欲望。
本节课的最后,汪老师在对 “全课总结”这个环节上打破了通常的模式,她先问学生:“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新朋友?”(生曰:线段),“回到家中你会向家长介绍这位新朋友吗?”(生曰:会),接着,汪老师来了个角色转换,假如现在我就是你的妈妈或奶奶,你回到家怎样向我介绍线段?学生兴趣很浓,欲望很强,积极举手发言,开始了师生互动的场景。这样,既消化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本节课在一片欢笑声中结束了。
六灶小学刘虎
2010.11.8
第五篇:我最欣赏的一堂课
我最欣赏的一堂课
荷塘区龙洲学校 黄 军
2012年12月,区教研室组织举办了荷塘区2012年有效课堂建设教学能手竞赛决赛活动,我有幸参加了理综场的听课。我最欣赏的一堂课是由株洲市荷塘区实验小学欧阳海宴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科学《公道杯》。本堂课所教内容并非湘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材内容,而是欧阳老师在《科技》教材中所选内容,用于本次小学科学模拟实验“四步法”课堂教学。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科学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其实我不止一次听过欧阳老师的课,每一次听她的课我都会有不少的收获。下面就她的这一堂《公道杯》谈谈我的收获。我最欣赏这堂课可以用三个“一”来概括:
一、一“杯”激趣,放飞思维
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疑问是激起学生进行思维的原始动力。欧阳老师在导入时,首先从一个包装精致的盒子中取出一个古香古色的杯子,让学生观察杯子。别说学生了,就连我这个教了十几年书的老师也一下子被她勾起的兴趣,心里一直在嘀咕,欧阳老师这是要干嘛?接着欧阳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了杯子不同面的图面,还是要学生观察并说说自己观察到的。但学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都说是一个挺不错的杯子。这时,欧阳老师又取出一壶水,并慢慢的不断的往杯内加水,奇怪的事出现了:当刚刚加满一杯水的时候杯子却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刚加进去的水都从杯底流了出来。底下的学生和听课的我一下子冒出了好多疑问:为什么一个好好的杯子会漏水?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不漏水?为什么刚好加满一杯水就漏水,而且还漏个精光„也正是在我们一片罔然的时候,欧阳老师抛出了她的提问:杯子为什么能漏水,说说你的猜想。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思维的动力,为本节课确立了探究的主题。这时教师还没有结束,又出示了关于杯子内部结构的几种猜想图,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当学生选择完自己的猜想并在课上汇报交流以后,教师并不马上肯定正确与否,而是又抛出了自己的第二个问题:你有什么方法证明自己的猜想不?学生马上回答:实验。于是教师顺理成章的出示课前准备的几样实验器材,并且师生一起设计出实验方案,接下来就是学生分组自己组装实验装置并实验。
一个古香古色的杯子,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个看似完美无缺的杯子却偏偏漏水,众多的疑问,一下子激起的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不急不躁的提问,一环扣一环,引领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放飞思维。二、一位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心人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课改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我们教师现在使用的课程资源基本上是由课程专家提供的,是现成的,如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等,但这仅仅是课程资源总量的冰山一角。我们很多教师都意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却往往习惯于吃现成的。教材上是什么,我就教什么。很多的课程资源身上没有贴“标签”,自己也不会开口“说话”,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心人。欧阳老师本堂课所教内容并非湘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材内容。据欧阳老师课后反思时介绍,是一次与学生交流中,学生问她《科技》教材中有关一个“虹吸现象”游戏原理时而想到的。《科技》课大多是学生模拟游戏制作,而不会像《科学》课这样精心实验。欧阳老师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和鉴识有价值的课程资源,于是便有了欧阳老师这节《公道杯》。这使我想起了一个故事:金秋时节,一个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恰巧砸到了人的脑袋,一般人肯定是揉着头叫“痛死了”,而牛顿却从中悟出了深奥的科学道理。欧阳老师就是一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心人。
二、一堂有效的科学实验课
本次活动是荷塘区2012年有效课堂建设教学能手竞赛决赛,我认为欧阳老师本堂课是一堂非常有效的科学实验课。整堂课按照小学科学模拟实验“四步法”组织教学。即:现象呈现,进行推测:课的伊始,欧阳老师先出示一个杯子,教学生观察,接着往杯内倒水,杯底漏水,引出对杯子内部结构的猜想。猜想分析,建立模型: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以后,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原因,据此建立实验模型。模拟实验,观察现象:在实验方案敲定以后,学生分组组装实验装置,并适时提供实验指导,同时让学生反复实验观察并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成因分析,提升认识:在实验完毕以后,先是学生分组汇报交流本组的发现以及结论。接着教师总结归纳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全班达成共识。最后教师课后作业,如利用一根软管放空金鱼缸里的脏水等,都能有效的提高本节课的认识,达到拓展延伸的效果。在整堂课中教师的教学设计一环扣一环,有条不紊;一步一“效”,分层达到教学目标;一“扶”一“放”,相得益彰。同时学生的学也是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一心一意,积极思维,既动脑又动手;一观一画,认真探究,善于发现,勤于记录。总之,这是一堂有效的科学实验课。
诚然,欧阳老师的这节课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借鉴和学习,限于本人能力,姑且写这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