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侗族文化风情(范文)
侗族文化风情
物电学院应用电子信息工程 陈永华
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等地的侗族,分别系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壮傣和侗水和侗水的两个语支。其先民是古代“百越”中“骆越”支系“西瓯”的后裔。隋唐时期至宋代,曾被称作“侗”和“洞”,以后才以“侗”以该民族的族称。
广西柳州地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要举行具有丰富多彩内容的盛大民族活动,其中侗族芦笙舞最具代表。《踩堂》
侗族从古到今无论年长年幼,人人都能歌善舞,有着事事以歌对答、以舞寻偶的传统。在他们的歌咏中,有单声部的“小歌”、多声部的“大歌”、迎客时的“拦客歌”、婚嫁时的“伴嫁歌”、青年人自弹自唱的“琵琶歌”等数不胜数。以至连相互闹矛盾时也用唱歌来进行争吵。侗族在歌舞时都离不开芦笙的伴奏,歌舞和芦笙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和内容。在侗族统称的《芦笙舞》中,包括着多种内容和形式的舞蹈,其中有节日时的自娱性舞蹈、有青年男女之间进行交谊的舞蹈、还有为展现芦笙高手边演芦笙、边做舞蹈高难度技巧的表演和竞赛性舞蹈。
过去,侗族跳《芦笙舞》、“对歌”或举行村寨“集会”,一定要在特定地地点“鼓楼”前进行。在广西、贵州等侗族集聚的村寨,都会建有一座高大、古朴、典雅的木结构建筑“鼓楼”。鼓楼的建筑形式除以下大小原则外,真是千姿百态各具一格。它的多角屋檐可建多种
形状,座座飞阁重叠,高达三至五层耸立于村寨的最高处。鼓楼为侗族公共活动的场所和集会中心,凡有紧急情况,村寨中德高望众的头人将敲击悬挂在殿内梁上的“款鼓”,集中全寨同胞。此外,若有贵宾进寨,也可击鼓通报全寨而表示欢迎的隆重。鼓楼内大厅青石铺地、设火塘、四周摆有长凳,是侗胞在任何时节聊天、做活、演戏、对歌、踩堂和赛芦笙的场所。
《芦笙舞》是侗族的传统民间舞蹈,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舞蹈气氛热烈而欢快,现已经为侗族民众在稻谷收获后至来年春播前农闲期间和各喜庆佳节时,由青年男女参加被称作《踩堂》的自娱性、求偶舞蹈。
每逢节日,成年的侗族未婚男女青年,都不回放过“踩堂”机会。因为这些男女青年中的不少人,要通过集体共舞的机会来选择自己的心上人。而且参加“踩堂”的少女不但要身着闪闪发亮的蓝靛色礼服,还个个力所能及地在头、耳、脖颈、手臂各处带满银饰,因为这是向男青年展示自己家庭经济状况的无声语言。在过去,由于经济水平的底下,一家中若同时有一个以上的女儿都进入成年,但是因没有起码的银佩饰只能有年长的女儿参加“踩堂”活动而使全家陷入窘境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进行“踩堂”的舞圈以村寨为单位,每个舞圈被人们称作“一堂”,节目期间来自各个村寨、各怀绝技的若干堂“芦笙舞”将会聚一堂,齐展风姿。届时,每堂芦笙在作舞前首先要在圆圈中心高高竖起一根芦笙柱,柱顶悬挂芦笙队队旗,并围绕芦笙柱特设4-6人担任为《踩
堂》舞蹈进行低音伴奏的“芒筒”演奏。一切准备停当后,手持小芦笙的男青年与花伞的盛装少女,分别站成内外两层圆圈,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作舞。所有作舞的男女分为两边,拉拽着系有粗绳的长形木鼓,以一方胜利为舞蹈活动的终止。
《拉鼓》
此外,在侗族凡希望成为被人赞扬的青年男人,不但要是生产能手,同时也要吹得一手好芦笙和掌握芦笙舞的高难技巧。所以每当有展现舞蹈才能的机会,青年男子必跃跃欲试绝不会放弃任何时机。因在集体“芦笙舞”中,只要条件允许,就会穿插由高超技艺的男子表演单人双人和4人竞技性“芦笙舞”。这也是未婚男青年显示自己吹奏芦笙水平和展示舞蹈力度、技巧提高价值,赢得姑娘们赞许和青睐的重要举措。除每年的传统节日外,在当年丰收后的新年时将会由优秀芦笙手组成队到其他侗族村寨进行“窜寨”活动。每当此时,被村寨公认的芦笙头,便盛装打扮地率领芦笙队前往各寨进行芦笙表演。侗族是十分热情的民族,只要有表演都会受到极为丰厚的款待。而且在表演的过程中,一旦一表人才的芦笙头被该寨的“寨花”看中,那这一对情人难解难分的缠绵细语,将会给整个芦笙队带来被盛情挽留的难得运气。
第二篇:苗族文化风情简介
苗族文化风情简介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共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苗族现有人口739.8万人,在所有少数民族中仅次于维吾尔族、蒙古族、壮族而超过我们所熟知的藏族(总人口459.33万人)排第四位,作为第四大少数民族,我们对其却知之甚少,甚至还不如朝鲜族、傣族了解的多,最早关于苗族的了解,莫过于三国时期为平南方蛮夷之乱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典故,而当时蛮夷之人即指苗族,孟获则是苗王,当时故事的发生地是现贵州黔东南的从江县。
现在苗族居聚地主要分布在贵州黔东南、湖南西部、及云南,少数分布在广西、四川及海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其整个地区以苗族为主,苗族人口超过400万,占全国苗族人口的一半以上,而与黔东南苗族相邻湘西及云南的苗族也是其分支,至今还有往来。
苗族作为第四大少数民族,有其源远流长、神秘多彩的民族文化,比较具有神秘色彩的如传说苗族的蛊术及赶尸,这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都有体现,赶尸已无从考究,但蛊术据传民间还有,这里不必多讲。苗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主要还是体现在其建筑、服饰工艺、歌舞及饮食等方面:
1.苗族建筑
苗族居住地多位于山间水边,山间盛产木材,因此其房屋多为木结构的吊脚楼。建筑在山里的吊脚楼,或单独分布在山脚、坡上,或聚集成群从山顶一直蜓绵于坡底,其保存最完整具代表性的要数贵州黔东南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西江千户苗寨也是当今苗族文化的心脏。从结构功能上分,吊脚楼一般分为两三层,上层住人,下层堆放杂物。现在相当多的吊脚楼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看上去古色古香,别有一番味道,而现在苗族年轻人仍以能建造一座吊脚楼为荣。2.苗族服饰工艺
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后汉书》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贵州交界处,因此地有五条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诗句。苗族妇女的服装有百多种样式,堪称中华民族服装之最。较有代表性的传统“盛装”,仅插在发髻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
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苗族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小腿上缠裹绑腿。
从工艺上讲苗族服装以苗绣或蜡染为主,都是以纯手工制做,节日装以苗绣服装为主,便装以蜡染服装为主,现在一套完整的苗绣服饰(包含银饰)价值两万多元,每个苗族姑娘都以有这样一套服饰为荣。千百年来,苗族特有的劳作生活、民风民俗、古老传说、神奇故事,为苗族手工绣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艺术养分。苗绣女看似不经意间的一针一线所绣出的图案,无不展现出奇思异想,无不蕴涵着神秘、幽远、自然、古朴,而又耐人寻味的艺术风韵。苗族手工绣着色热烈大胆、张扬鲜活、苗绣女常用反差大而对比强的手法,把色块的分割与组合运用到极至,使苗绣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强烈的震撼力;苗族手工绣常用平绣、绉绣、辨绣、数纱绣、十字挑花绣、破线绣、细线绣、堆绣、盘筋绣、打籽绣、绞绣等多种艺术手法,据目前收集的手工绣绣法就有几十种之多,其作品变化多端,精巧夺目,妙不可言。最让人着迷的还在于每一幅苗绣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绝品”,其色彩与图形绝不与其他作品相同,因而极具收藏价值.,苗绣和蜡染除了用在服装上外,还广泛应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窗帘、桌布、床单等,艺术形式上有各式的背包、壁挂等,其中的一些精品更是价值不菲,如去年的一套收藏近百年的苗绣拍卖出30万人民币的价值,从针法上讲,以破线绣最为昂贵,其一平方的破线绣法的苗绣在市场上能卖到万元以上,现在有不少国外的游客专门到苗族民间去寻找苗绣及蜡染的精品用以收藏。
银饰也是苗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苗族中有“穿金显富贵,戴银保平安”的说法,其寓意无非戴银要好过穿金,苗族人认为:戴银饰时银的颜色可以显示人的康健状况,如果银的色泽发亮说明这个人健康状况很好,色泽发乌说明健康状况不太好,所以苗族人从头到脚都是银,银花冠、银项链、银项圈、银手镯、脚镯、以及镶嵌在衣服上的各种银饰,苗家姑娘节日盛装时所戴的银饰足足有10斤以上,正因其银饰的名目品种繁多,并且每个苗族村子中都有自己的银匠,当地的汉族人干脆就把银称作“苗银”,以表示银饰在苗族中的地位。
3.苗族歌舞
苗族的歌舞多在节日时或来客人时表演,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即清明)、龙舟节(即端五)、情人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大约在每年的十一月份,每到过苗年时,苗族人便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如吹芦笙、歌舞、斗牛、斗鸡、斗狗等各式的节目,其中以吹芦笙及歌舞最为普便,在节日期间万人盛装,云集广场,男的吹起芦笙,女的和着芦笙的节拍跳起芦笙舞,民间群众性芦笙舞一般由二至五名男子吹芦笙领舞,其他人围一圆圈踏乐而舞,场面壮观、气氛热烈。竞赛性的芦笙舞一般在节日或集会上由少数技巧较高的男女表演,一般二至四人,动作有大蹲、屈身乃至仰卧、倒立等高难动作,很受群众欢迎。除了芦笙舞外板凳舞、铜鼓舞也比较普便。
苗族的“飞歌”高亢嘹亮,极富感染力,之所以称为“飞歌”,其起源于苗家青年男女对歌,倾诉真情时相聚较远,男的在这边山,女的在那边山,高亢嘹亮的歌要从山这边“飞”到山那边才能给心仪的对像表达心声。除了飞歌外还有苗族的祝酒歌也是一大特色,每当远方的客人到来时,苗家人摆起丰盛菜,斟上自家酿的酒,叫出家里最漂亮的姑娘,以歌劝酒,歌词融入欢迎祝福之意,这时你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苗家人以些来表达他们的好客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这种原生态的歌舞也逐步被外界所认知,如2006年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时,黔东南州选送的《蝉之歌》获得大赛银奖;2007年春节晚会时,在演唱各少数民族的祝酒歌时便以苗族歌手阿幼朵演唱的苗家祝酒歌为压轴戏,阿幼朵的飞歌也曾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响起;2007年5月温总理出访日本时随行人员中就有从贵州黔东南民间选出的苗家歌手为日本友人表演苗族飞歌。4.苗族的饮食
苗族喜食酸味和辣味,制作的酸食有酸辣椒、酸菜、酸汤、酸汤鱼等。带辣味的菜肴更是口感各异,又分为油辣、糊辣、青辣、酸辣、等几大系列,有的辣而酸、有的辣而香、有的辣得令人张口咋舌、大汗淋漓。
苗家菜肴突出酸。贵州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民谣。酸汤的制作主要分为麻辣酸、米酸等,完全靠生物自然发酵而成。毛辣酸在当地俗称红酸汤,以新鲜野生麻辣果(即野生番茄)和红辣椒为主料,把麻辣果及辣椒切碎,加以相应配料,放入坛中密封三个月以上,经过发酵后即可开坛食用,红酸汤以酸辣为主,主要用来煮食各种肉类,如鱼,鸡,猪牛羊肉等各种荤菜类火锅;白酸汤主要以糯米汤为主料发酵而成,白酸汤以酸为主,主要用于煮食各种蔬菜,普便是把四季豆、豆芽、包菜、青瓜等一起煮,无论是红酸汤还是白酸汤,在煮食时一定要放入苗家所特有的调料--木姜子,木姜子是贵州黔东南所特有的,并且是野生的,因海拔高度的关系在贵州其它地区也没有,只有放入了木姜子,酸汤类的菜才能算完美,所以木姜子起到的是画龙点睛的效果,酸汤家家会做,食之口舌生津、开胃消食,夏天食用更可解暑,有爽口提神、杀菌消毒、去油腻化脂肪、健脾防结石的功效。
苗家人也喜食辣,其辣又与四川的辣不同,不像四川那样多用干辣椒而且油多,苗家菜多用青辣椒或自家腌制的泡椒,比较有代表性的如青椒童子鸡火锅,泡椒牛肉火锅等,往往是半锅辣椒半锅肉,这里特别说的是,苗族的泡椒与我们通常所见的泡椒亦不相同,其选用细长的尖辣椒,分青色和红色的分别封入坛中泡制,青色泡椒出味,红色泡椒配色,苗家泡椒做出的火锅可谓色味俱全;苗家喜食辣还从一个方面看得出来,即使是用辣椒类做的火锅,里面有半锅辣椒,苗家人食用时还要蘸其它辣椒蘸水(即我们通常吃火锅用的调料),蘸水的调料主要是辣椒、蒜泥、姜末、葱花、香菜、花椒等酌情添减。蘸水的辣椒也有讲究,有的有香喷喷的干辣椒面,有的把尖细的青辣椒或朝天椒在炭火上烤,烤到适当时候再捣碎后再做蘸水,大多人尤其偏爱后者。
苗族还常以酒示敬,以酒传情,不同时间、地点,不同的对象,饮酒的礼俗也有所不同,如拦路酒、进门酒、滚山酒、双杯酒、交杯酒,不一而足,体现了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酒文化。酒多是自家酿制的糯米酒,杨梅酒。拦路酒是指在重大节日时,过路人通过时,如有苗家人正在饮酒,过路人必须喝三杯酒才能走;进门酒多在接亲时,来接新娘的人要想进门,必须喝杯酒才能进门,否则是接不走新娘的;特别一提的是苗家的滚山酒,多在清明时,清明时苗家人挂清时(即扫墓),往往聚集很多亲戚朋友,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一早上山,在山上墓前选出一块空地,主人家杀猪祭祖,放鞭炮,仪式完成后,在山上支起大锅,生起火,煮起肉,煮好后大家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吃肉饮酒,直到日暮时分,才结队下山,而往往这时总有人喝醉,不能走路,就顺着山路往下滚,滚山酒由此得名。
第三篇:文化风情展策划
http:// http:// http://www.xiexiebang.com/default.asp
民族文化风俗大体验 古筝伴奏品茶香 其乐融融做游戏 带你找回儿时的记忆
(一)体育竞技类 请体育部合作 出人 出道具 1投壶 2滚铁环 3踢毽子
又叫作“踢箭”、“攒花”。汉代砖雕中已出现踢毽者的形象,这说明至少在两千多年前此项游戏即已问世。踢毽之戏在宋代极为流行,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小经济”中有这一项。既然集市上有专卖毽子的,那么可以说当时已经流行踢毽之俗。
清代李声振《面戏竹枝词》中有《踢毽儿》一首咏曰: 青泉万选雉朝飞,闲蹴鸾靴趁短衣。忘却玉弓相笑倦,攒花日夕未曾归。诗前小序云:“缚雉毛钱眼上,数人更番踢之,名曰'攒花',幼女之戏也。踢时则脱裙裳以为便。”以上谈到制毽之法,都说用鸡毛为羽,以铜钱为托,把鸡毛缚固于钱眼之中。这是最普遍的制毽方法。
明清时,踢毽子游戏得以大发展。清人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一八记当时北京踢毽云:“京师杂技,千态万状,以踢毽为最,三四人同踢,高下远近,旋转承接,不差铢黍。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其目如里外帘、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等,总其大略,不外盘、拐、磕、足蹦四大类。“盘”用双脚替换踢,“拐”以脚外侧踢,“磕”用膝,“蹦”则在足尖上见功夫。
清代在广州,每年的正月十五有踢毽子会,人们不分尊卑都来参加,一试身手。热闹的踢毽子活动,使元宵佳节锦上添花。宝岛台湾踢毽子活动也十分流行。台湾溪口乡,无论男女老幼,都爱踢毽子,踢法也多:有文踢,称“小武”,一脚直立,一脚踢,这是最简单的踢法;有武踢,称“太武”,踢时,双脚离地,空中踢;还有定点踢,即将毽子平稳地停于肩、背、头、脚、肚、脖等部位。参见陶冶:《踢毽子》,载《民俗研究》总第25期,1993年,第78页。
4跳绳 跳绳,古称“跳白索”。今天的跳绳游戏大致可分为两类:跳小绳和跳大绳。小绳多为自摇自跳,大绳为两人或四人摇,多人跳。
跳小绳时,双手各执绳的一端,双脚跃起,以绳抡过头顶从脚下掠过,如此循复往返。单人跳可以跳出许多花样,如飞绳、编花、带人、连摇等。跳大绳,一般由两人相对而立,将绳抡起,跳者趁绳抡至最高点时,跑至绳下,绳从脚下而过。跳者一人多人皆可。跳大绳可以多人跳八字,也可以绳中翻斤斗。
跳白索,一作“跳百索”,明人沈榜《宛署杂记》卷一七《民风》记载非常详细:“十六日,儿以一绳长丈许,两儿对牵,飞摆不定,令难凝视,似乎百牵,其实一也。群儿乘其动时,轮跳其上,以能过者为胜。否则为索所绊,听掌绳者绳击为罚。”沈榜记载的是明代中叶的事。明末崇祯年间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时,也作了跳百索的记载,至于诗、词、曲咏此戏者,更是举不胜举。
清代儿童跳白索,还配以歌谣: 太平鼓,声冬冬, 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 一童跳入光轮中。诗为清代道光间人彭蕴章所作,见《松风阁诗钞》所收《幽州土风吟•太平鼓》。
不但要唱歌,还要配以太平鼓声。同样的玩法在《帝京景物略》录明人谭贞默《灯市》诗中也有表现,其诗句如“铙鼓殷阗赛跳绳”。可见跳绳时配以太平鼓是一种习俗。
(二)文化传承类
书法展示 书法社 中文系 服装展示 汉服社 社团 民族舞蹈展示 茶艺展示 社团茶社 竹竿舞 陶艺
(三)儿时那些事 1跳皮筋 2打弹弓
打弹弓是男童们喜爱的一项游戏。弹弓的制作,截取“丫”形树枝或用硬铁条折成“丫”形,两角顶端系以皮条,皮条中部截断,再系以薄皮制作的小兜。搓泥为丸,臵小兜之中,或打鸟或射铜钱,以为嬉戏。
儿童以打弹弓为戏的文字记述,大约以西汉韩婴《韩诗外传》为最早了,该书卷十曰:“黄雀方欲食螳螂,不知童子挟弹丸在下,迎而欲弹之。”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条中记载市井中专打弹弓者,如杨宝、蛮王等十人。清代北京街头有专卖弹弓的小贩,儿童们花上几个铜钱就可以买到一个。王隐菊等人编著的《旧北京三百六十行》一书记述说:“卖弹弓、卖袖箭的小贩,多赶庙会或到厂甸摆摊出售。弹弓系用竹子制作的,其弦的中间附有圆形小槽,是丝编成的,弹槽内安上泥丸,对准枝头小鸟把弹丸射出去。” 3吹雨水泡
所谓吹雨水泡,就是今天儿童们玩的“吹肥皂泡”,以前用雨水配成,叫“雨水泡”。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年)由北京民间艺人绘制的《北京民间风俗百图》第七十三图标曰“雨水泡”,图之左侧有文字曰:“此中国雨水泡之图也。此物必须连阴天用雨水着紫碱、松香调和,盛在碗内,用竹披作圈,点水往空掠去成泡,借日光照之,化五彩颜色,名曰'雨水泡'”。
今天不用雨水,自然名字也变了。此游戏的制作及玩法极其简单,把少许肥皂溶解于水,用一竹管沾肥皂水吹,大小不等的肥皂泡就接二连三地飞向空中,在日光的照射下现出五颜六色,非常好看。4捉中指
这是一种老幼咸宜的游戏。由两个人玩,一人先将右手的五个手指并拢,不让对方看见,而以左手握紧右手,使左手在大拇指和食指之中形成一个“圆窝”,五个手指,半隐半露于圆窝中,让对方猜中指并捉住它。
中指可以有不同的藏法,如错位法、隐蔽法、突出法、换指法等等。换指是说将右手的中指撤出,以左手某指替代,以迷惑对方。此游戏以不让对方捉到中指为目的,但是,无论哪种方法,必须保证五个手指同时在圆窝中出现。5拍手(打麦)
“劈劈啪,劈劈啪,大家来打麦。麦子好,麦子多,白面做馍馍。”这是京郊儿童,两两相对,做拍手游戏时吟颂的童谣。这种游戏,古称为“打麦”,今称“拍手”。
唐代儿童打麦游戏也是边拍手边唱歌谣:“打麦,麦打,三三三,舞了也。”(《新唐书•五行志》)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卷九《博弈嬉戏》也记道:“今俗儿童有打麦,鼓掌作打麦声,后必三拍之。”打麦游戏是儿童们模仿农村用连枷打麦时的“劈劈啪啪”的声音,而在节奏上稍作处理,以击掌为节,并效其声,口里唱的也是“打麦,麦打”之类的内容。
今天流行的拍手游戏,其方法、歌谣已不限于“打麦”一种,可以打出许多花点儿来。两个人先讲好点儿,以及某点儿用掌心,某点儿用掌背。拍时不能错乱,乱则输。至于儿歌,各地不同。吉林省吉林市的儿童拍手歌是这样的:“你拍一,我拍一,黄鸟儿落在树当西。你拍二,我拍二,喜鹊落在树当间儿。你拍三,我拍三,三三见九九连环。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打老虎。你拍六,我拍六,六碗包子六碗肉。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儿撵野鸡。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儿吹喇叭。你拍九,我拍九,九条胳膊九只手。你拍十,我拍十,庄稼佬,倒骑驴,你骑着,我赶着,你丢了,我捡着,你哭了,我给你,你骂我,我捶你。”说着“我捶你”,双方各打对方一拳,跑开。6翻 花
翻花游戏尤为女孩们喜爱,其名称各地不同,有的地方叫翻花、翻单单、翻股,有的地方叫挑线、抄花等。翻花历史悠久,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有这方面的描写。封云亭与梅女因长夜难遣,聊以交线之戏。此处所谓“交线”就是翻花,二人“促膝戟指,翻变良久”,“愈出愈幻,不穷于术。封笑曰:'此闺房之绝技也'”。
翻花使用的工具很简便,只需一米左右线绳一根,打结,呈环状。可一人玩,可二人玩。借助双手,通过勾线翻动,可挑翻成各种图案,如动物、植物及各种生活用品等。动静结合,惟妙惟肖,妙趣横生。最流行的翻花图案有以下几种:一人挑翻的有乌龟、蚊子、松紧带、金鱼、桥、喇叭、秋千、降落伞、太阳落山。二人挑翻的有双十字、花手绢、面条、牛糟、酒盅、媳妇开门等。
翻花有助于培养少年儿童的想象力,使手指关节灵活,促进大脑的发育。7老鹰抓小鸡又叫黄鼠狼吃鸡。
多人参加,由一人扮老鹰,一人扮母鸡,其余皆扮小鸡。“小鸡”依次拉住“母鸡”的后衣襟,“母鸡”张开双臂保护“小鸡”,“小鸡”则紧随其后。“老鹰”窜入“鸡群”,左赶右追,瞅机会企图抓到“小鸡”。若抓到一只“小鸡”,则角色臵换,原充“老鹰”者改扮“小鸡”,“小鸡”则做“老鹰”,若抓不到,则依旧扮“老鹰”,继续抓“小鸡”。
河北定县儿童玩的“鹰捕小鸟”游戏与此属于同类:在院中或空地聚集十四人,从中选出五人;一人做鹰,四人做小鸟,其余九人,分成三伙,每伙三人,都携手作圈,直立不动,作为小鸟的窝。三个窝只准各住一个小鸟,剩下的一只就在窝外。做鹰的只准在外边,无论如何不许进入鸟窝。游戏开始,鹰就奋勇直前捕捉在外边的小鸟。小鸟奔跑,不使老鹰捕获。到不得已的时候,被追的小鸟,可以随意跑进那个窝去避难。这时那窝里原住的小鸟,就得赶快飞出。鹰看见后飞出的小鸟,再去追捕,小鸟再跑。就这样,直到鹰追上小鸟,再重新开始分工。见李景汉编:《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3年,第331页。8 闯麻城
这种游戏多为男童参加。一群小孩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然后相对站成横排,各排用手拉成人墙,由一方先齐声喊叫:“天上雾沉沉,地下闯麻城,麻城闯不开,河那边的哪个敢过来?”对方回应,接着一人出阵,用力冲向对方人墙,冲破了人墙,就可以为本队赢回一人来;冲不破,就被对方留住。最后,一方人少到不能构成人墙,游戏就结束了。这种竞技游戏,要求善于把握时机,选择好突破口,否则难以取胜。见萧放:《荆山楚水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64页。9 抽冰棒棍
10抽陀螺是一项传统的游戏,又叫鞭陀螺、打猴、打皮猴、打懒婆等。玩此游戏者多为男孩。
陀螺有着悠久的历史,按日本《浮世绘大百科事典》载,其传入日本的时间至晚是在北宋末年,也就是说,陀螺之戏在此之前便在中国民间广泛存在了。明末人刘桐写过一首咏赞抽陀螺的诗歌,名为《杨柳活》:杨柳活,杨柳多, 小孩小女闲不过, 丝绒结鞭鞭陀罗。鞭陀罗,鞭不已, 鞭不已,陀罗死。
诗歌生动地描绘了春风乍起之季,杨柳初黄之时,群儿三五,边抽陀螺边歌唱的快乐情景。
民间流行的陀螺种类繁多。制作陀螺的材料,以木头为最常见,或使用砖、石、竹等。最简单的陀螺只需将木头旋成圆柱体,上圆下尖就行;比较复杂的,是把圆柱体内挖空,外面留一长方孔,使内部形成一个腔体,用鞭抽拉,使其旋转,可以发出“嗡嗡”的声响,这种能叫的陀螺叫“鸣声陀螺”。
玩陀螺时,要准备一根鞭子,一手拿陀螺,一手持鞭,将陀螺捻转在地上,立即用鞭子抽打底部尖端,使陀螺在地上不停地旋转。还有一种玩法:一手拿陀螺,一手拿鞭,先将鞭绳缠在陀螺的上端,在将陀螺放在地上的同时,用力拉绳子,陀螺便旋转起来了。
陀螺可以一个人自抽自乐,也可以几个人比赛。比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陀螺加足鞭以后,看谁的陀螺先停下来,先停的算输;另一种比赛方法叫“撞架”,各自将陀螺鞭得飞快,然后向对方的陀螺撞去,谁的陀螺被撞倒,谁输。
东北人把陀螺叫“冰猴儿”,那儿的习俗不在春季鞭陀螺,而在冬季,在冰上嬉戏,陀螺一经抽打,旋转灵活得如猴儿一般,故人们称之为“冰猴儿”。见麻国钧:《中华传统游戏大全》,农村读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539页。
凡是优秀的玩具,都蕴涵着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刻的原理。据说陀螺的稳定旋转,曾给原子反应堆的发明者恩里科•费米以极大的影响。11 抖空竹
是主要流行于北方的传统游戏,又叫抖空钟、抖空筝、抖壶卢、抖嗡子等。传统的空竹,包括两种:在地上旋转的和在空中抖动的。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记载:
空钟者,刳木中空,旁口,荡以沥青,卓地如仰钟,而柄其上之平,别一绳绕其柄,别一竹尺,有孔度其绳,而抵格空钟,绳勒右却,竹勒左却。一勒,空钟轰而疾转,大者声钟,小亦蛣蜣飞声,一钟声歇时乃已,制径寸至八九寸,其放之,一人至三人。这类“空钟”,以前北京俗称“抽绳转”,天津人叫它“闷壶卢”,有的地方则叫“地铃”。
我们今天所谓的空竹,不再包括在地上玩耍的“抽绳转”,专指抖在空中,嗡嗡作响的那一种了。空竹有大有小,以多少“响”加以区别,响数从六、八到十二、二十四不等。一个“响”也就是一个音孔,“响”越多,声音越大,价钱也贵。空竹多少响,都以红纸黑字标出。空竹有单筒、双筒两种,双筒好学,单筒的操作起来较难,不易掌握好平衡。空竹之戏,清代非常受欢迎。无名氏著的《燕京杂记》记述当时北京空竹的制法、玩法说:“京师儿童有抖空竹之戏,截竹为二,短筒中作小干,连而不断,实其两头,窍其中间,以绳绕其小干,引两端而擞抖之,声如洪钟,甚为可听。”
抖空竹技法多样,令人叹为观止。舞式主要有“鹞子翻身”、“飞燕入云”、“响鸽铃”、“攀十字架”、“扔高”、“张飞骗马”、“猴爬竿”等。单说“扔高”一技,有的能将空竹抛向空中达数丈高,待其下落再以抖线承接,准确无误。
从前北京以及北方许多城市一到春节庙会,都有专门的空竹摊子,经营各种空竹,颇受人们的喜爱。
第四篇:风情——品味德国啤酒文化
就像瓷器使人联想到中国、樱花使人想到日本、牛仔使人想到美国一样,啤酒让人想到的是德国。德国是世界上啤酒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德国人酷爱喝啤酒,因此德国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啤酒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传说和各式酿制方法,还有专属的节庆和舞蹈。
公元1516年巴伐利亚公国的威廉四世大公颁布了「德国纯啤酒令」,规定德国啤酒只能以大麦芽、啤酒花和水三种原料制作,所以近五百年来德国啤酒即成为了所谓纯正啤酒的代名词。今日的德国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产国,境内共有一千三百家啤酒厂,生产的啤酒种类高达五千多种,而根据官方统计每个德国人平均每年喝掉138公升的啤酒,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国人更热爱啤酒的民族了!特别是在每年慕尼黑啤酒节(Oktoberfest)期间竟可消耗高达六百万公升的啤酒。多年来经德国人培养形成的啤酒文化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大致上德国啤酒可以分为白啤酒,清啤酒,黑啤酒,科什啤酒,出口啤酒和无酒精啤酒这六大类。
白啤酒(Weissbier)是把小麦芽和大麦芽混合后酿制的,所以它们也叫小麦啤酒(Weizenbier)。它的特点是液体较浓厚,口味不太苦,喝上去口感润滑,是典型的液体面包。著名的品种有巴伐利亚白啤酒(Bayerischer Weissbier),柏林白啤酒(Berliner Weisse)和莱比锡白啤酒(Leipziger Gose)等等。巴伐利亚白啤酒中有我们熟知的牌子Tucher,Paulaner等等。柏林的Berliner Kindl也是很出名的牌子。柏林人喝它时还常常加入覆盆子糖浆(Himbeersirup)或香车叶草糖浆(Waldmeistersirup),使她成为红色(Rot)或绿色(Grün)的混合饮料。
清啤酒(Pils)主要流行于北德地区,是当地人首选的啤酒品种。清啤酒品质清冽,呈透明的浅黄色。它是德国啤酒中苦味最重 的一种。因为采用二次发酵的工艺,酒中所含的糖份少,不容易使人醉酒,清啤酒很适合大量饮用。最知名的代表品牌是弗伦斯堡(Flensburg),在当地家喻户晓。此种就采用推盖设计,开瓶时不需要起子,并可以发出香槟似的开瓶声音。
黑啤酒(Schwarzbier)的家乡在杜塞尔多夫和鲁尔区。它的颜色相当深,有着淡咖啡般的棕色。黑啤酒不象清啤酒那样苦,口感上稍带甜味,和爱尔兰的基尼斯啤酒(Guinness)有点相似的地方,只是浓度稍微淡一些。科什啤酒(Kölsch)是科隆的特产。
科什啤酒(Koelsch)的酒质非常清淡,有着比清啤酒还要浅的颜色,苦味也少。喝科什啤酒一般用典型的0.2立升的细长玻璃杯。会喝酒的人可以一连喝上十杯二十杯都面不改色。
出口啤酒(Exprotbier)是专门供出口的德国啤酒,象著名的贝克啤酒(Beck’s)等等。它的酒精含量比清啤酒高些,但苦味较少,总的口味比较清淡,在国际上很受欢迎。鲁尔区的多特蒙德是出口啤酒产量最高的城市。
无酒精啤酒(Alkohofreies Bier)也是啤酒,口味和清啤酒差不多,只是不含酒精,最适宜驾驶车辆的人饮用。
啤酒节源于德国,1810年的十月,为了庆祝巴伐利亚的路德维格王子和萨克森国的希尔斯公主的婚礼而举行的盛大庆典。自那以后,十月啤酒节就作为巴伐利亚的一个传统的民间节日保留下来。此后民众持续这种热烈的情绪,年复一年地举办该项活动。截至到2004年,除因战争和霍乱中断外,慕尼黑啤酒节已整整举办了170届。
慕尼黑十月啤酒节之所以闻名,不仅因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民间狂欢节,而且也因为它完整地保留了巴伐利亚的民间风采和习俗。人们用华丽的马车运送啤酒,在巨大的啤酒帐篷开怀畅饮,欣赏巴伐利亚铜管乐队演奏的民歌乐曲和令人陶醉的情歌雅调。人们在啤酒节上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还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赛马、射击、杂耍、各种游艺活动及戏剧演出、民族音乐会等。人们在为节日增添喜庆欢乐气氛的同时,也充分表现出自己民族的热情、豪放、充满活力的性格.节日的第一天上午,来自巴伐利亚、德国其他州以及奥地利、瑞士、法国的游行队伍聚集在一起,人们身穿艳丽多彩的民族服装及传统古装在慕尼黑市长及酒厂老板乘坐的富丽堂皇、花团锦簇的马车引领下,浩浩荡荡、威武雄壮地涌向黛丽丝草场。中午12时,随着礼炮12响,顿时鼓乐齐奏、彩旗飞扬、人声沸腾。市长在作简短致辞后,打开第一桶啤酒,啤酒节便在沸腾的欢呼声中揭开了序幕。这时身穿传统服装的啤酒女郎用单耳大酒杯将新鲜啤酒不断地送到迫不及待的饮客面前。许多身穿鹿皮短裤、背心等民族服装的巴伐利亚人手举啤酒杯穿行在大街上,他们逢人便高喊“干杯”,气氛十分热闹。
10月初的慕尼黑已有微微的秋凉,整个街道被五光十色的灯光装饰得五彩缤纷。节日的广场,数百顶各种各样的大小帐篷鳞次栉比。这里出售的商品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人们背靠背坐在一起,开怀畅饮,并在乐曲的伴奏下,即兴地歌唱跳舞,甚至跳上桌子相互祝贺。
节日期间,规定每晚啤酒供应到10时30分,10时45分乐队演奏流行乐曲,催促人们离去。这时,万千酒兴未尽的游客会齐声抗议,清洁女工不得不把椅子倒置在桌上,对那些久久不肯离去的游客,保安人员也不得不把他们推向出口,强行让其离开。
平日,德国人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工作态度认真、严谨,服从命令,遵守纪律和原则性强,但似乎缺乏幽默和热情。然而,在慕尼黑啤酒节上,人们可以发现德国人生气勃勃、热情洋溢的另一面。尤其是巴伐利亚人对于自身的文化和传统所表现出的执着与自豪感,给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这场誉为全球最大的节庆活动之一,每年都会吸引了超过700万名的观光客,足足喝掉600万公升以上的啤酒!没想到印象中一板一眼的德国人,其实也有如此热情好客的一面。连续16天的啤酒节,每年在特里萨广场上架起可容纳数万个座位的大帐棚,提供游客啤酒、德国美食;帐棚外则竖立着摩天轮之类的游乐设施,会场中不时穿插身着中古世纪服装的游行与民俗活动。
从7月中就开始撘建巨型棚子,而棚内外,都布置得各具特色。十几个啤酒棚共可容纳9万多个座位,每个啤酒生产商会在帐篷内展示属于他们的啤酒,大家在啤酒棚内唱歌、跳舞,吃烤鸡、烤鱼及巨无霸德国面包Pret-zel。另外有不少的啤酒棚里也设有乐队表演的舞台,每晚都会有乐团表演一些耳熟能响的德国歌曲,还有身着中古世纪服装的游行与传统的歌舞。不过最吸引人的还是啤酒棚外许多各式各样适合全家大小玩乐的游乐设施,如旋转木马、海盗船、旋转啤酒筒、大型摩天轮、旋转秋千、过山车、鬼屋等游乐设施,还有提供游客德意志帝国美食的小摊位,好让任何年龄的人士都会在啤酒节玩得开开心心!除此之外,到了夜晚,五光十色的灯光,照亮了整个会场,更能感受慕尼黑越夜越美丽,而巨型的摩天轮,则是俯瞰啤酒节会场的最佳地点。
啤酒中含有许多有价值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其低酒精度和高二氧化碳也有助于放松身体,同时能冲刷掉对身体有害的物质,洗净肾脏等。德国人对啤酒的狂热很大部分的原因应该是缘于此。
啤酒,从历史走向未来,将一直渗透德国文化中,成为它的一部分。
第五篇:侗族合唱音乐及其文化构成透视.
侗族合唱音乐及其文化构成透视
内容导读:
本课题是在对侗族合唱音乐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过去长期深入侗寨考察的基础上,以音乐美学、音乐审美心理学、少数民族音乐史、教学熟悉论、和声学等为理论依据,分析研究侗族合唱音乐的形成与发展,阐述侗族合唱音乐与侗族历史文化的关系,探讨侗族合唱音乐在创作手法与表现手法上的个性特点,论述侗族合唱音乐对当代音乐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变化与教学内容的设置等产生的影响。使侗族合唱音乐以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使其更加理论化、科学化。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言。简单先容了侗族的地理与历史,侗族的人文与民族习俗,对侗族人民的劳动生活习惯以及丰富的民族文化与多彩的民族艺术进行了阐述,说明侗族合唱音乐产生并根植于这一肥沃的土壤是一种必然。第二部分:侗族合唱音乐简述。首先论述了侗族合唱音乐具有可考的悠久历史。从三则相关史料的记载可以判定,侗族合唱音乐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支声复调”式音乐作品,它的存在可以追溯到宋代以前。然后论述了侗族合唱音乐的分类及其特点,根据演唱形式和演唱职员性别及其年龄的不同,分成了五类,并分别予以了论述,再次是对侗族合唱音乐的曲式结构以及旋宫特点分别予以了探究。第三部分:侗族合唱音乐文化构成透视。从侗族合唱音乐的文化源头来剖析侗族合唱音乐形成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及其个性形成的基本规律和各种侗族风情对侗族合唱音乐形成的密不可分性。第四部分:侗族合唱音乐的传承与启示。一个民族对其优秀文化的传承必然有其独特的传承方式,侗族合唱音乐传承的主要基石是歌队。歌队是一个安闲的、有组织的、有规律的传承体系。这种体系就是侗族合唱音乐得以流传至今长盛不衰的有力保证。启示是多方面的,侗族合唱音乐给我带来的启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和谐”;二是“创造”。只有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这个社会才会有不竭的创造力。【关键词】:侗族合唱音乐文化构成启示 【论文提纲】:
中文摘要3-4 英文摘要4-8 绪言8-化构成32-372.3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与侗族合唱音乐的构成37-402.3.1地理环境与合唱音乐构成37-382.3.2社会环境与合唱音乐构成38-40第三章侗族合唱音乐的传承与启示40-503.1侗族合唱音乐的传承40-453.1.1歌队的组织41-423.1.2歌队的分工423.1.3歌队的指导教师练习42-443.1.4歌队在传承中的发展变化44-453.2侗族合唱音乐给我的启 第一章侗族合唱音乐简述10-26 1.1侗族合唱音乐具有可考的悠久历史10-11 1.2侗族合唱音乐的分类及其特点11-13 1.2.1鼓楼合唱音乐及其特点11-12 1.2.2“声音”合唱音乐及其特点12 1.2.3叙事合唱音乐及其特点12-13 1.2.4礼俗合唱音乐及其特点13 1.2.5儿童合唱音乐及其特点13 1.3侗族合唱音乐的曲式结构及其旋宫探究13-26 1.3.1曲式结构13-22 1.3.2侗族合唱音乐的旋宫探究22-26 第二章文化构成透视26-40 2.1侗族合唱音乐的文化源头26-28 2.2原始风情习俗与音乐文化构成28-37 2.2.1“吃相思”与音乐文化构成28-32 2.2.2原始婚姻形态与音乐文化构成32-37 2.3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与侗族合唱音乐的构成37-40 2.3.1地理环境与合唱音乐构成37-38 2.3.2社会环境与合唱音乐构成38-40 第三章侗族合唱音乐的传承与启示40-50 3.1侗族合唱音乐的传承40-45 3.1.1歌队的组织41-42 3.1.2歌队的分工42 3.1.3歌队的指导教师练习42-44 3.1.4歌队在传承中的发展变化44-45 3.2侗族合唱音乐给我的启示45-50 3.2.1音乐可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45-46 3.2.2侗族合唱音乐的传承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46-50 结语50-51 参考文献51-52 附录52-53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53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