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苏东坡有感
《苏东坡传》有感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这是我小时候对苏轼的印象深刻的诗句,作为惠州人的其中一员,对外人介绍美丽的惠州就不得不提惠州的西湖,当然也不可以少了这位宋代的大文豪家。这首诗可以说惠州人都知道,就算不能完整的说出整首诗也能把后两句倒背如流了。后者是我们大家都十分熟悉的词句了,哼歌也是别有韵味。这个如果有读过书的人不认识的话,那真的可以说的上真的“文盲”了(只是开个玩笑而已。个人观点!)
读书工程的书本选读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要选择这本《苏东坡传》,原因之一也是因为他对当时惠州人民的贡献,想通过它了解作者笔下的苏东坡在当时的生活背景。同时也想知道他给世人留下那“既来之则安之”的性情诗句的由来。
从原序里看作者林语堂对苏东坡这个伟人的诠释,让我不得不对苏东坡产生敬佩和爱慕,就像作者说的“只因为他把诗文写得那么美,那么遒健朴茂,那么字字自真纯的心肺间流出”。
作为一位政治家,一生都在政治这个战场中徘徊,他可以无惧顽固派的压迫,为了天下的百姓苍生太平而努力变法,但始终逃不了被谪的命运,荣华富贵在他的眼中也许是像沙砾一样的不足以起眼。因为他看中的是百姓的安居乐业,关心的是天下百姓和社稷祥和。问世间清官知多少?到底有多少清官是可以有一个很好的结果,其实现在这个社会也一样,功名、利益、权利、金钱上,有多少人可以一直维护着最初的由衷,靠自己的力量修身、齐家、治国,最后平天下。作为一个诗人,在被贬之后的豁达性情让所有人对他的诗句深表感慨,因为他有着一颗“任性逍遥”的心。
虽然苏东坡的一生是坎坷的,但是一生中朋友无数,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对其关爱有加。那还有什么好遗憾的?虽然后来朝云葬在了西湖的孤山上的六合亭后面,未能与他共度剩下的时光,从书中也可以看得出朝云妻与苏轼的感情是多么深厚。苏东坡也是性情中人,哪能不深受打击呢。每到西湖上看着泗洲塔的后面是朝云所在的六合亭,不得不让我想到,一个优秀的男人背后,总会有那么一个支持他、鼓励他的女人。红尘滚滚,茫茫人海中,苏轼也有过几位妻子,但最懂他的人,非朝云莫属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诚如林语堂所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
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苏东坡的浩然之气,也将如他的诗词一样永留千古!
第二篇:读苏东坡突围有感
读《苏东坡突围》有感
大抵是在高二读到余秋雨先生的这篇散文,当时只当是一项任务草草地完成。如今再次接触余先生的文字,才顿悟那凄然的箫声后是怎样的伤痕累累。
虽说豁达乐观如苏子,必不以一时遭遇自伤;但人岂是无情之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茕茕孑立于天地之间,无处呐喊,那是怎样的一种苍凉。英雄气短、伟人困厄,这本来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带有规律性的事情,“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
现实毕竟归于涩意,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尽受了官场的炼狱洗礼,恰如余秋雨先生所说:“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习惯于淡泊和静定,在艰苦的中垦荒种地中,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当身边的繁华似潮水般退去,往昔的得意如梦一般消失得不留痕迹。只有眼前南国的山水,静默,静默,提醒着生活的继续。强烈的反差,巨大的转折,往往最能体现文化大师和“文化群小”的本质区别。烈火不会毁灭真金,而只会让它更加光彩夺目。清贫得不能再清贫的生活,寂寥得不能再寂寥的山水,和苏子本人以及他的遭际一起,用智者的沉默,把文化酵得愈醇愈浓。
寂寞让世人难耐,只有智慧之人,才能体味到这寂寞中的清纯和朴实;荣华惹世人追逐,只有高洁之人,才能看透这荣华背后的无奈与疲惫;灾变令世人痛苦,只有明达之人,才能领悟这灾变之外的永恒与淡然。智慧如苏子,高洁如苏子,明达如苏子,才能由挣扎而超脱,由突围而升华。
我曾听说道家所信奉的“人生三境界”:风就是风,雨就是雨,这是初入世之人的天真;风已不是风,雨已不是雨,这是为世俗所累、急欲遁世的高节之士的心境;风还是风,雨还是雨。只是风、雨、天、地、人,已浑然融为一体。这是大彻大悟之后的笑对人生,是悠然于“入世”与“出世”之间的恬淡潇洒,是物与我皆忘的大智若愚,是忠实于心灵的信念坚守。
苏子之突围,不仅是生命对压迫的突围、文化对时代的突围,更是他的心灵对自我的突围。当潮流洗去了偏激,潮流才能成为主流。
苏子之幸,幸在他及时地迈进了最高境界。他的锐气,已不再是小小的锋芒,而是蕴藏于厚重之中、洋溢于旷达之间的不竭内力;而正是这并不显山露水的内力,让苏子的文章如奔涌的热血,随着时代的脉搏,一波一波地,向后世涌进。
曹慧琳 1313490116
第三篇:读《苏东坡传》有感
“众说纷纭皆无惧,好自为之独自清。”这大概可以概括苏家老大的一生吧。轻轻合上这本书,一句话突然从脑中闪现,挥之不去——东坡之后再无东坡。也许吧,看过这些古代文学家的传记,可能是因我读得不精,但真的只有他的诗词、事件在我脑海中余音绕梁、经久不散。
苏东坡富有才华,尤其在作词写诗方面。往大里讲,突破了词为“艳科”,拿不上大雅之堂的传统格局;往小里说,既可抒发“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婉约,还可以爆发“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
也许你不知道,苏东坡还是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作品有“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诗贴》;又是一名坚持己见的政客、一位发明了东坡肘子的“苏大厨”、一位瑜伽修炼者、一位好丈夫……
在经历了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心中抑郁悲愤,但当他注视格外皎洁的玉盘良久后,积攒已久的不满与无奈竟烟消云散,转变为一种骄傲,将夜景临摹得那样惟妙惟肖,到底是一汪清泉还是寺庙庭院,也令人分不明了。另外也不在意他人的讽刺,“莫听穿林打叶声”,那其实就是对身边纷扰话语的一种暗喻;写给他人的信中也到处透露着豁达,他曾对弟弟子由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可见即使得不到重用,为乐观的生活点燃的火焰也从未熄灭,且光芒四射。从中,我读出了一个真诚待人、豁达乐观的苏东坡。
苏东坡不藏着掖着,不矫揉造作。他的诗词散文,不管是否为即兴之作,大部分都是自然流露,顺应天性,从不刻意有所追求。他即使会因事而怒,但不太会因事恨人,就算是对某个人的'讽刺也是句句在实,少有污蔑和欺骗。他的诗句“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未尝不可体现。然而也正因为这份直白,他一直被挟在政治那黑色、不见底的漩涡之中,被贬数次。他呢,却自然而然地,在流放期间研其欲思之方,行其欲做之事,发其欲言之语,将那些营营苟苟的政治勾当远远撇开,自顾自地过上那身着竹杖芒鞋,“江海寄余生”的逍遥自在生活。
有些时候正直与真诚是挂钩的。他颇具对事不对人的处事原则。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宋哲宗命令苏轼代拟敕书。按说,被政敌打压数年之久,反攻的时刻终于来之不易地出现,本该拼尽全力偿还这几年的苦痛,令他也感受体味……但苏轼是苏轼,丝毫不以政见不同或是坑害过他公报私仇,反倒客观地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位宿敌,说他本意是好的,所提出的政策在理论上行得通,本可以惠及民生,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少了些在现实中的实践。
苏东坡在天赋、真诚、乐观方面已然成为了代名词,但在慨叹“东坡之后再无东坡”的同时,我又不禁在想,是否某个时刻,会突然冒出来个“张东坡”、“王东坡”,将其代替?当然,这个念头,只是瞬间,然后我便摇头将其否定了。
因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前有苏东坡,后怎可能再有来者!
第四篇:读苏东坡转有感
读书报告
读《苏东坡转》有感
在中国古代所有文人中我最喜欢苏轼。至于原因很难说,就像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转》中得序中所说: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以为此乐而已„„,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刚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现在我能专心致力与写他的传记,自然是一大乐事。其实读苏东坡的传记,看他的生平,也是一大乐事。
苏东坡是一个诗人,一个文学家,一个大书法家,一个士大夫,同时他也学习佛道,在某些情况下也酿过酒,修饰过房子,自己煮过东西。总之在中国历史上,苏东坡绝对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人物。林语堂是这样评价苏东坡的:他曾这样评价过文坛的巨子:“李白,一个文坛上的流星,再刹那之间壮观惊人的闪耀之后,而自行燃烧消灭,正与雪莱,拜伦相似。杜甫则酷似弥尔顿,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学富而文工,以古朴之笔墨,写丰厚之情思。苏东坡则始终富有青春活力。”“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厚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
苏轼是一个十分具有才华的人,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在政治上。当王安石在搞变法时,他看到了其中的利,也看到了其中的弊,向皇帝直言利害。要说清楚一点,苏东坡并非像司马光一样保守,他只是反对王安石急于求利,他希望通过缓和的改革,兴利除弊。他主张“轻赋役”,提出减免零售商的赋税,刺激商业的发展,增加商税收入。学过历史,知晓王安石变法的人都知道,王安石的变法在某些方面来说,是十分先进的,如果能够被以正确的方式执行下去,未必不能造福百姓。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施政太过激进。但事实是,王安石变法是当时已经积弱的大宋王朝变得更加动荡不安,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在这样的情况下,苏轼能直指变法的本质,知晓利弊,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但最难能可贵的是苏轼的敢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以苏东坡的盛名,倘若他不反对变法,或者能够明哲保身,他的仕途可能会更坦荡一点。但是如果不这样做,就不是苏试了。苏轼性格中我最喜欢的一部分是他的坦率,潇洒,他的赤子之心,为人做事,直指本心。因此无论他如何的有治世之才,他都不可能成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林语堂也书中这样写道:一个高明的政客必然要精通一条艺术手法:那就是要多说话,但内容必须空洞。很显然,苏轼一辈子也学不会这种艺术。
苏东坡的一生可以用跌宕起伏这四个字形容,可以用精彩纷呈这四个字来描述。苏东坡出生于四川眉山,一个风景秀美的城市。苏轼的家庭并不是一个名门世家,顶多只能算一个家里颇有田产的小康之家,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家庭,孕育出了三个文学大家,一家父子三人都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这样的成就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唯一可以与之媲美的曹操父子三人,与他们相比还是有所不如的。也只有这样的一个家庭才能诞生出苏轼这样一个风流的人物。苏轼的一生可以明显的分为两个部分,前半生是门庭若兰的达官之家,举手投足皆一番儒相云耳;而后一生则孤僻冷清,终日与稻苇相对。
而苏轼人生的转折点就是闹得大宋风风雨雨王安石变法。如果苏轼没有卷入这场变法**中,他的人生也许就会不一样。然而苏轼就是苏轼,他所受的教育,他的人生经历,他本生的性格,面对这样一场该大宋带来的冲击震荡,余波延至北宋灭亡的改革,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面对新政带来的动荡,苏东坡向宋神宗上书万言书,劝告皇帝。而后苏东坡被派往杭州担任通判。从此远离朝堂中心,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后半生,甚至在晚年被贬至南海,最终客死异乡。然而他文学上的才华在这段时期展露无遗,并且走向成熟,到达他人生的最高峰。
苏东坡人生中最苦的一段时期,是乌诗台案发生的一段时期。当时的苏东坡遭人陷害,陷入文字狱,几乎被屈打成招,甚至他自己当时都认为这回不死的可能性很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最后因为友人与有德之士向,皇帝为他辩解,左后贬往黄州,但不许擅离该区域。
出狱后,苏东坡当天就写了两首诗。诗里说:却对杯酒浑似梦,试诗笔如有神”。还有一首是:
平生文字为吾类,此去声名不怨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写完这首诗苏东坡还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我们还真要谢谢苏东坡的不可救药,倘若从此以后苏东坡不敢写诗,不敢潇洒,小心翼翼的生活,那历史上将会少一个绝代风华的人物,少很多文采风流的诗文。
且不论妄臣之毒辣,东坡之无辜,单就苏东坡流放后的经历看,我认为,正是这一次莫须有的冤案,才终造就了一代流传千史的伟大诗人。这也许是一次巧合,但巧合往往是创出奇迹的星火,就如同没有亿万年前的行星碰撞就没有人类如此发达的发展史。试想一下,倘若苏轼一直是前一生的苏轼,在官场中腐败,在生活中糜烂,他还能否为后人称颂,凭什么让我们在这里大张旗鼓的为他解读?所以,后人应该从另一面感谢“乌台”,感谢那些只长舌头不长眼睛的小人们,是他们成全了一个伟大的苏东坡,也成全了我们去享受东坡思想。
而从“乌诗台案”中也可以体现苏东坡性格中得一个方面。那就是乐观,与通达。试问世上有几人子在经历了这样一件因文字而几陷入死之境的事件后而能毫无障碍的写诗。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一个天生的乐观派。倘若他不客观,怎么能在历经几起几落后能够不怨不恨,心念通达,怎么能够在。与其说是乐观,不如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就像林语堂所说的: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于温和厚道,并没有编程尖酸刻薄。我想这也是苏东坡从古至今收那么多人喜欢的原因。大多数人喜欢历经风雨后的宁和平静,洗净铅华后的纯净通达,而不是讥讽,偏激与刻薄。
我很喜欢苏东坡的一首词.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整首词,短短几十个字,但读来却让人感受到一种人生的豪迈与旷达,哪怕风雨相继,亦可不惧不畏,笑傲人生。竹杖芒鞋亦可轻胜马。“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更是道出了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人生匆匆百年,荣华富贵,过眼烟云,人生悲苦,转身己过。这首词似乎也印证了苏东坡的一生,几起几落,饱经风雨。死士也不得归乡,长眠于常州。
苏东坡的一生就像宋朝的另一种表现。苏东坡前半生得意非常,年纪轻轻就能得到当有的有名望之辈,如欧阳修等人的赏识,并考中进士,进入朝堂。同样地这个时期的宋朝是繁荣的。宋朝内部的矛盾还没有被激发,大多数百信能安居乐业,朝堂上亦是人才济济。德高望重之辈大多在朝堂上身居高位。苏东坡的后半生颠沛流离,甚至被人陷害,几乎陷入死地。而宋朝也走了下坡路。苏东坡去世之后没多久,北宋就灭亡了。
我想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认识苏东坡,他所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美丽的词,文采斐然的文章,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面对如此多折的人生,如何才能做到不怨不恨,依旧豁达开朗,而不见任何的愤世嫉俗,尖酸刻薄。我想正是因为苏东坡有这样的人生态度,才能在当时倾倒整个宋朝。不论凡夫俗子,不论高官显贵。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一个文人能向苏东坡那样受人景仰。
最后以苏东坡在韩公庙碑中所说的一句话结尾:“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侍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也。“
第五篇:读林语堂《苏东坡传》有感
读林语堂《苏东坡传》有感
最近在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读的感受。
苏东坡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中国文学历史的地位恐怕也只有李杜能与之匹敌,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读过这本书后,对苏轼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本书没有史实记载的东坡传记那样文字严肃,林语堂笔下的东坡传文字亲切,字里行间充满对苏轼的喜爱之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褒贬鲜明,读起来轻松、更有趣味性。读完之后,瞬间觉得苏轼确实可以称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
苏东坡之伟大,首先在于他无与伦比的才华,天地万物,世间百态,了然于胸,下笔入神。从才华来看,他是一代文豪,他一生著作颇丰,著七百多少诗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广为人传,那种天马行空,绝非常人可有。当然苏东坡的才华远非吟诗作对,他也是位博学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书画,儒释道百家,工程农学,医学炼丹,可谓无所不精,就连小烹,亦有独到深刻见解,如他在黄州时独创的东坡肉、东坡鱼、东坡汤,都让后人津津乐道。《苏东坡传》中还记载,他从儋州返回大陆期间,正逢夏季,非常之热。他得了痢疾。他以为自己喝冷水过多,觉得特别软弱无力。就自己买了一服药黄香来吃,顿时觉得好得多了。中医认为黄香是很有力的补药,能补血、补内脏各经,很多现代的中国人天天论碗喝黄香汤,确有益处。纵观《苏东坡传》,他堪称百科全书,万能全才,无不让人佩服。
苏东坡的伟大、令人敬畏的还有他的正直,他敢于挑战权贵,勇于唱反调,忧国忧民,为民请命。他任徐州太守,杭州知州,被贬惠州之时,兴修水利工程,大力发展农业,著名的杭州西湖的苏堤就是他所修建,“苏堤春晓”已成为西湖十景之一,这也是得到后世人民爱戴尊敬的原因。
苏东坡的伟大还体现在他的乐观豁达之上。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指出,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秉性难改的乐天派。苏东坡的乐天,源于他的生性豁达,纵然一生命运多难,也不悲观。苏诗极少有那些婉转哀愁,情愫万千的作品,读他的诗词让人能振奋。在厄难面前,苏东坡凭借其乐观天性,直面悲困,苦中作乐,倒也乐得其所。
苏轼的一生都卷在政治旋涡中,人生转折点“乌台诗案”,让他他遭到贬官、逮捕,一辈子几乎没能在一个地方住上三年,恰如风中飞蓬,东飘西荡,正如他自己曾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但就是这样的坎坷人生,他也能苦中作乐。下面是《东坡传》里面的几个小故事。
苏轼初贬黄州之时,虽居住在这个贫苦小镇上,却能苦中作乐。他居住的房子非常简陋,夏天对着大太阳,别的旅客一旦看见,就会黯然失望,他却对其情有独钟,他向别人吹嘘说:他“午睡初醒,忘其置身何处,窗帘拉起,于坐榻之上,可望见水上风帆上下,远望则水空相接,一片苍茫”。他在札记里写道:“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青江右回,重门洞开,林峦岔入。”景色并不见得是可夸耀的,景色之美只是因为观赏风景的人有一颗善于寻找美得心。
宋哲宗八年十月,苏轼再次被贬谪到惠州。赶路时值深秋,苏轼看见驿站边的树木依然翠绿欲滴,便问迎接他的小吏是何树,小吏回答是荔枝树,苏学士大喜道:“有荔枝吃便可安居岭南”,在别人眼中的岭南烟瘴之地在苏轼眼中却是洞天福地,他到此如游鱼得水,大饱口福的同时心满意足地赋诗一首: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做岭南人。在惠州,他失去了红颜知己朝云,但天生乐观的苏东坡依然乐观,对生活依然充满情趣,写下了悠悠然的诗句:“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此诗传到时任宰相的政敌章惇耳里:好个苏东坡,你的贬谪生活也太闲适滋润了。便下令再将其贬至更为偏僻荒凉的海南儋县。
在他居海南之第二年,当时谣传苏轼已死亡。在一次宴席上,一个朋友向他开玩笑说:“我当时真以为你死了。”苏东坡说:“不错,我死了,并且还到了阴曹地府。在阴间路上遇见了章惇,决心又还了阳。”感觉苏东坡就是“老小孩”,充满童趣。这种处世态度,是我应该学习追求的方向。
林语堂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塑造了一个丰富的苏东坡,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