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研修班小结
回顾XX年度的工作和学习,在学校、教研室领导的关心、支持和鼓励下,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在校英语老师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我们英语研修班圆满地完成了学期之初制定的目标和任务,忙碌中感觉充实,辛苦中留下回味,勤劳播种下收获,不足激励我们奋进。现将一学期来的主要工作做总结汇报:
本学年我们英语研修班能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落实课程实施、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提高我校英语教学质量为核心任务,坚持以课堂为依托,以个案研究为切入点,以公开课为研讨,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经验交流、课外辅导等工作,促使教师业务素质、专业水平、课堂教学技能以及学生英语素质的不断提高。
一、思想建设方面
首先,我们能从思想上做到跟教研室领导的工作意图和决策保持一致,坚决支持领导的工作,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团结协作。其次,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认真地开展教研活动,较好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在工作中,全体组员能和睦相处,互帮互助,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思想意识和政治素质。
二、理论建构方面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研究者,必须加强业务理论的学习,接受新思想、新意识,促成观念的转变与更新。这一年中,我们坚持利用工作之余进行业务理论和专业学习,先后重温和学习了《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教学设计》、《英语教学实施指南》、《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新课程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评析》、《英语教学评价》、《英语沙龙(阅读版)》等理论书籍,注重搜寻各种有关英语教育教学研究、课程改革等期刊的学术性专著及写实性实验探究和网络教研讨论等,努力向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靠拢。
三、具体研修工作
(1)本学年研修组共听课300余节次,集中评课43节。采用听课、评课、相互交流、反馈等形式,对听课过程中发现的教学问题,及时探讨,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真正实行教育资源共享,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研修班成员上校级公开课15节,在市级上观摩课2节,区级公开课3节。其中:王雪梅、许瑾老师为山东省东营市老师上示范课,听课老师达500余人;张韦华、吕旦、茹佳佳三位老师在越城区教研活动中上公开课;张韦华、吕旦、许瑾三位老师分别到农村小学送教。在上课、听课的过程中,老师们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得到听课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3)茹佳佳老师参加越城区优质课评比,获区级小学英语优质课。
(4)和畅堂校区承担越城区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
(5)教师承担省级讲座2次,区级讲座4次,其中:王雪梅、许瑾老师在省农村提升工程上做相关讲座。王雪梅老师在区单元整体教学、区复习课研讨活动、区教学设计研讨会上作讲座;许瑾老师在区教学设计研讨会上作讲座。
(6)成功地组织学生的各项比赛。其中张韦华老师辅导的三名学生获全国小学生“my zone”手抄报一等奖。另有三名学生参加越城区小学生英语故事比赛均获一等奖。同时,校内的各项竞赛,如单词竞赛、朗读比赛、英语节的歌曲比赛、故事比赛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孟银华老师辅导的学生习作《我的圣诞节》在《小学生时代》上发表。
(7)认真查阅资料,书写课题申请报告,并确定实验教师。
(8)校英语研修班已形成有效的高质量的集体研修氛围,研修班成员能做好集体备课这篇文章,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多篇论文、案例在报刊杂志发表。(详见成绩一栏)
(9)切实落实青年教师的帮扶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引领作用。坚持每月交流,坚持每位徒弟都在学校上1-2节公开课,接对的师傅从口语表达、教态、新课的引入、环节的过渡、新语言点的展示、游戏的使用和组织、学生的训练及课的拓展等方面做耐心细致的指导,解答他们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尽快帮助他们熟悉教学过程,缩短成长周期。通过指导及他们自身的努力,无论是教态、课的设计、口语表达还是教学成绩、学生反馈都得到学生家长和同组教师的一致好评。
四、成绩一栏
第二篇:研修班小结
浙江省首届中青年文艺评论骨干研修班在杭举行
9月27—29日,全省首届中青年文艺评论骨干研修班在杭州举行,本届研修班由浙江省文联举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来自全省各市文联、省属各协会、相关大专院校及其它单位的近40名中青年文艺评论骨干参加了研修。学员们普遍反映,本次研修虽然时间不长,但效果良好,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严密。在9月27日的开班仪式上,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田宇原作了重要讲话,言简意赅又丰富深刻;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文艺评论处处长周由强受陈建文主任的委托,到会祝贺并作了专题报告,视野开阔,启发思考;在结业仪式上,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黄先钢对办班情况作了总结,并对下一步文艺评论工作提出了要求,具体实在,思路清晰。省文联创研处在开班前,做了大量的沟通工作,确保学员能准时到校研修;在培训中,还专门组成了班委,实现了学员的自我管理和相互交流;整体组织工作有条不紊,课程安排紧凑,授课环境相对封闭,有效地保证了学员学习时间和纪律。
二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鉴于这次中青年文艺评论骨干研修班尚属首次,一个核心的目标就是文艺评论工作搭平台,拉队伍,打基础。田宇原书记在开班仪式上强调了文艺评论工作对于当前和今后浙江省文艺发展的重要性,指出要努力形成自己的一支文艺评论家队伍,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为此,省文联在学员名额分配、课程内容、训后工作等三个环节都进行了认真考虑,并在学前动员和学后总结中作了强调,省文联创作研究处处长郑晓林提出了下一步全省文艺评论工作“六大行动”计划,即:巩固并开拓创新好《文艺阅评》《文艺界动态》《当代文艺评论》三个文艺评论阵地,激活并稳妥操作好“浙江文艺论坛”“中青年文艺评论骨干研修班”“首届浙江文艺评论奖”三个有效的工作抓手,与此同时,要积极做好浙江省视觉艺术青年人才培养“新峰计划”的工作,积极做好各地文艺家评论协会的组织联络工作。本届研修班结束后,立即建立了“浙江文艺评论”QQ群,目的是通过办刊、培训、交流等手段形成全省文艺评论的言论平台、研讨平台和组织平台。本次学员来自各市及相关团体,代表性强,回单位后,将对全省文艺评论家队伍的组织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是课程安排合理,针对性强。针对文艺评论综合性、学科性及学员专业性、多样化的特点,省文联在教师聘请上花了不少心思,三个专题讲座各有特点,精彩纷呈。北京电影学院陈晓云教授的“当代中国电影的文艺批评”,中国美院楼森华教授的“中外艺术及其思想”,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理论研究与批评》杂志李云雷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的前沿问题”,分别从影视艺术、视觉艺术、文学三个角度,对中国文艺创作中的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对未来的发展走向进行了阐述。三位老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开放的视野和独到的个人见解,启迪性强。同时,本届研修班针对学员来自文艺各行各业,并且具有较强的文艺理论功底和文艺评论实践经验的特点,除沿用老师讲授模式外,还较多地采用了案例式、提问式、探讨式、交流式等学习模式,也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结业仪式上,学员们争相发言,气氛活跃。大家普遍反映本次研修一是好听,专家们有自己个性化的语言系统,文词灵动、内涵深刻丰富,体现了文艺评论的特征;二是独特,听到不少真实的声音,虽然有的观点还值得商榷,但不同的声音,提供了一个更为广宽的视野;三是开放,课程信息量大,观点鲜明,思维辩证,评点有度,体现了文艺评论的基本要求。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在研修班结束之际,学员还对下一步办班工作也提出一些建议要求,他们表示,一是要强化听课与讨论的结合,除听课外,要让学员及老师之间多加强交流与讨论,实行二维培训模式;二是要视听结合,除了听课外,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观看电影、演出和展览;三是坚持综合办班模式,不同艺术门类的学员共训,更有利于开拓视野,这是文艺评论特殊的办班特色,以后办班要坚持下去。
第三篇:研修班学习小结
深入学习开阔视野 升华思想
——2012年第三期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学习小结
湖南女子学院
廖鸿冰
2012年7月12日至7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委宣传部与省委教育工委联合组织的“2012年第三期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此次骨干培训班内容丰富、主题突出、针对性强、纪律严明、形式多样。通过这8天的集中研修学习,不仅增长了我的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理论素养、增强了我的政治觉悟,也收获了珍贵的友情,可谓感悟深、启迪远、信心足、收获大。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加强了对新时期理论的学习
在短短8天的时间里,我们聆听了九场报告、进行了两次研讨交流、开展了一次现场教学、观看了一次红色录像,较为系统地学习、了解和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前我国和湖南省的经济形势、湖湘文化渊源及现实意义、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的形势和任务等,进一步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最新成果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湖南的最新实践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对“十二五” 期间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重大战略理念和部署的理解,进一步对湖南省当前经济形势、文化教育发展状况等有了更为全面的、更为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信念;更加坚定了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信念;更加坚定了立足实际、着眼应用、科学发展、开拓创新的信念。在学习中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各自学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方面取得的好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以及面临的一些困惑。通过大家的交流、分享、探讨,集思广益,增强了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深的认识和体会。通过边听课边研讨的学习形式,使我们眼界更加开阔,思想更加充实,素质进一步提高,这对做好今后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提高了对湖南省情的认识
本次研修学习期间,朱翔教授作了“‘四化两型’,湖南科学发展观的新引擎”的报告。他以丰富的知识、鲜活的案例、厚实的理论、精准的数据、朴素的语言,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宏图进行了勾画,给了我们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启迪。我们清楚地知道,省委、省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审时度势、总揽全局、与时俱进,率先提出了“四化两型”建设。省委、省政府顺应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和全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把科学发展观与湖南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四化两型”、“两个加快”、“两个率先”、“弯道超车”等一系列自己的关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四化两型”既突出新型工业化的第一推动力作用,又强调“两型”引领和“四化”协同驱动,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一战略抉择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高速增长,湖南已进入人均GDP3000~5000美元的新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拉美一些国家进入这一阶段后,经济徘徊不前、社会动荡不安,陷入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但与此相反,一些亚洲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由于选择了正确的发展路线和发展模式,经济长期处在持续稳定增长阶段,较快进入了高收入国家行列。湖南迈入这一阶段后,面临着同样的考验。坚持“两型”引领、“四化”带动,把建设“两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强调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结合、城镇发展与农村发展的统筹,使湖南避免坠入“中等收入陷阱”,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四化两型”建设将信息化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提升到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列的战略高度,成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湖南在新一轮经济和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实现跨越发展的创新之举。
三、加深了对湖湘文化的领会
本次研修学习期间,省委党校副校长雷国珍教授作了“湖湘文化的源流及现实意义”的报告,他对湖湘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内涵与特征、基本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湖湘文化的精 神实质。湖湘文化是一个源远流长,蕴含丰富的区域文化,它以楚文化为最初的母体,萌芽于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文化,形成于两宋时期的湖湘学派,又由张栻广为传播,继由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承接发展以至成熟。经过一代代湖湘学士的吐故纳新,逐步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基本文化特征。
在这一文化的孕育、熏陶下,湖南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不断涌现,特别是到了近代以湘军起家,由军事而入政治,军事人才和政治人才尤为兴旺发达,这大约就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近代含义。湖湘文化是中华文明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奇葩。湖南人精神是湖湘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包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知行统一的求实精神。作为湖南人民的一员,我们应该秉承湖湘文化精神,深刻认识“四化两型”建设的科学内涵和战略意义,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努力争当科学发展的“排头兵”,为“四化两型”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责任
本次研修学习期间,省委教育工委夏智伦委员所作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报告和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曾力勤部长所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问题与对策》报告,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问题阐述得非常清楚。高校是人才高地、知识汇聚的地方,作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高校教师,对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更多一份关注,更多一份责任,更多一分贡献。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于高校理论战线的工作者来说,就是要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教学科研中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到日常工作中去。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环境,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创造一个统筹协调、和谐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充分调动各方因素,整体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同时,通过学习,我们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和今后高校的重要任务,是关系到民族振兴的基础性工程。高校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关键,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责任更重,影响更大,其观点方法、人格魅力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也是我们应当肩负的责任。“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纵然你学历很高,知识很渊博,如果缺乏责任心,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上;如果缺乏责任意识,可能会只教书而不育人。通过此次培训,我更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意识,明确了自己的使命,要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总之,本次研修学习,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的汲取、思考的深入,收获的还有弥足珍贵的友谊。此次研修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宝贵的坦诚的交流机会,为今后教育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的资源。
2012年7月30日
第四篇:专题研修班学习小结
专题研修班学习小结——“做有自信力的初中教师”有感白云区穗丰小学谢文星
本人有幸参加了农村优秀青年教师专题研修班,听了李百艳老师的讲座,心中不免感慨万分。
李老师以“做有自信力的初中教师”为题,展开了为时2个小时的讲座。李老师亲和、睿智的言语从讲座一开始,就深深吸引着我,一个接一个的观点让我陷入思索,引起了共鸣和反思。短短2个小时就像是对我本人及对我整个教学生涯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礼。的确,初中老师中存在迷失自己的现象。跟高中老师比,没有底气;跟小学老师比,没有活力。就我本人而言,情况也是如此。虽说是科班出身,英语专业八级,但毕业之后一直从事初中英语教学,英语水平在不断退化。相比较那些进入高中,甚至是重点高中教学的大学同学,在英语专业知识方面心中没了底气。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也时感迷惘。自己怎么样去进步、提升?听了李老师的讲座,我理清了两点:
首先,我没有理由不自信。虽说在农村而且是初中,但凭我大学时扎实的英语基础和优秀的英语成绩,农村是我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我应该把这样的劣势,当作是磨练教学基本功,发挥个人优势的沃土。这里也有需要我们下功夫的地方,并不是专业知识决定一切的,在农村的初中,由于生源基础的参差,需要每一个初中教师不仅仅在书本知识的灌输上下功夫,如何由浅入深的让每个学生跟上是更需要用心思的。纵使是满腹经纶,不懂教学的方法到头也是枉然。虽说农村学校缺少了良好的态环境,让我时常感觉孤单,但是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无论是外出听课、评课还是网络教研,都将会使自己感觉充实。
其次,今后要有进步和发展,一定要多读书。扪心自问:自己一年能读几本书?实在太少。读的书又仅限于那些英语练习资料。所以,今后要扩大自己的读书范围,对提高教学、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书也要看。关院长在讲座之后,也对于我们提出殷切希望:坚持3年,底蕴必成。所以,今后一定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学校的教学工作固然重要,但盲目地只追求分数效益,实在不可取。况且,自身能力水平的提高必定会促成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这样想来,两者并不矛盾。日后,教学太忙而没空读书的借口应该剔除。踏踏实实地多读一点书,做一个有思想、有自信力的初中英语教师。
以上是我对于李老师讲座的一点感受和启发。感谢李老师对于我们年轻教师的指点和寄予的希望。我想今后的路,我们会走得更好。
第五篇:小学英语研修班心得体会
研修—促进我们成长
此次远程研修已接近尾声。回顾整个研修过程,感觉到收获很多,想说的也很多。
一、对自身的要求应该更加明确。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及驾驭课堂的能力,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此次的研修就了给我们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专家的引领,名师的磨课,精彩的课堂,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多学习,多钻研,认真备好、上好每节课,同时在课后做好反思,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二、对自己的课堂应该更加完善。
通过研修学习,我从中吸取了一些新课程的理念。对于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价活动设计、教学中学习策略的设计与规划,对英语新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也有了一些较为全面较深入的理解。多数时间里,课堂教学不该是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教师不是直截了当地把知识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学生不是机械地记忆知识,而是运用所学英语语言知识去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学习不是整齐划一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同样的事情,而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我也深感压力重重,责任重大,需要不断地努力,继续深入学习才能扩展知识,提高自身水平,才能够更好地实施全新的新课标下的实际教学工作。这次的研修培训,使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向。
三、拓展教材,活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无论哪门课程,都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把所学内容与学生身边的人物结合起来,学生倍感亲切,实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大大增强了。
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永远充满活力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