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快华中地区苗木基地建设步伐的战略思考(范文)
关于加快华中地区苗木基地
建设步伐的战略思考
调研员曹军
苗木花卉产业是一项高效产业,朝阳产业,她在我区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异军突起,出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在经过林果、蔬菜等种植业的发展和稳定后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近几年来我区农业最具潜力的新经济增长点。目前,全国苗木花卉呈迅猛发展的态势,各大苗木基地争相
扩大规模,增加科技含量,百舸争流。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以供参考。
一、苗木花卉发展机遇与我区生产现状
(一)苗木花卉产业发展适逢其时
1、苗木花卉产业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发展,全球苗木花卉布局正在进行大的调整,将出现产销两旺的发展趋势,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苗木生产成本高的事实已不可逆转,发展速度减慢,花木业的发展空间日渐狭小,世界花卉生产中心必然向花木的主要生产地转移,我国花木栽培历史悠久,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第一生产大国,最近农业部又将园艺业列为六大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第三位。
2、西部大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为花木业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西部地区的退耕还林,荒漠化治理,对苗木花卉的需求量很大,据专家预测,西部几省仅退耕还林工程,对苗木的年需求量就在400亿株以上,缺口很大。
3、全国城市与小城镇建设掀起了城市绿化美化的热潮。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曾经奢侈的奇花异木,飞入寻常百姓家,城市街头绿地、节日摆花、庭院道路绿化需要大量的花卉苗木。
(二)我区苗木花卉发展的现状
由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区苗木花卉发展总体速度较快,灵活多变的经营机制,不仅加速基地的形成,同时也带动农民对这一行产业的广泛参与。
1、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持续增长。由于花木产业劳动强度不大,劳动密集性强,更适合农村劳动力从事此行业,到目前为止,全区已有9000多农民参与了这一行业。同时,花木业又具有其他种植业不同的特点,它有极高的保鲜和运输要求,花木业的发展,现将带动保鲜加工、产业包装、贮藏、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且姹紫嫣红的苗木花卉又将成为一个全新旅游景观,从而催生旅游业的发展。在生态上,花木产业的兴起,消灭了大量的撂荒土地,连片荒坡也变成了绿色的海洋。
2、基础设施建设档次逐渐提高,花木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初步形成,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在我区目前已成为各业主投资的热点,规模在200亩以上的业主就达30多家。
二、苗木花卉基地的规划与布局
五大功能区,即樟木特色苗木生产区40000亩,群体品种苗生产区32400亩;钵花盆景区2000亩;种苗繁殖区5000亩;市场服务区300亩。
三、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
1、生产相对落后。较历史悠久的老产区而言,我区乃至我省苗木花卉生产起步较晚,技术和生产条件落后,多数花木产品还没有与市场实现良好的对接,高品质产品不多,精品少,特别是还未形成较高科技含量的品牌,花木产业效益还很低。
2、信息滞后。由于起步晚,我区苗木花卉生产者缺乏信息来源和市场的预见能力,生产有一定的盲目性,特别是农民,大部分是跟着感觉走。
3、产业化程度不高。我区花木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花木生产规模还很小,比较分散,大规模的真正的产业化生产还未形成,竞争力不强,一旦遇到激烈的竞争和价格波动,便有可能失去立足之地。
四、加快苗木花卉基地建设步伐的战略对策
1、强化政府职能,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作为苗木花卉生产的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立足我区苗木花卉总体规划,正确引导该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避免盲目性。区委、区政府要制定配套措施,完善苗木花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有关花木产业方面的政策法规。同时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减免农村特产税和经营所得税,并在小额贷款,及其它资金安排上给予多种扶持。
2、坚持樟木特色不动摇。目前全国发展樟树的基地很少,最大的樟木基地江苏吴江市也只不过有1.2万亩,这就为我区发展樟科树种(包括杜英、野英桂、檫木等)留下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且我区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区,发展樟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我区的樟树苗不仅可以销位南方,部分耐寒小品种还可向北方的一些地区销售,这是南方地区所无法比拟的。我在河南考察时发现,郑州市街头的樟树在零下8—10℃能够安全越冬,而且北方地区阔叶常绿绿化苗木很少,并且樟科苗木,就农业而言,收入较高,年亩平在2000元以上,但在花木产区而言,其他花木的收入就高得多,因此,樟科树种不是他们生产的重点,更不可能行成特色,因此,我们采用“以弱取胜”战略,在一定时期专攻樟科树种,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所以抓住机遇,我区的樟树苗将理所当然的成为这份市场的最大赢家。因此,要坚持樟树特色不动摇,尽快在全国叫响“樟木谷州”的品牌,使其成为全国一流的生产基地。
3、培植花木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功能,带动农民参与。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既要有一家一户的经营,更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组织,扶持培植一批花木龙头企业,实现集约化经营,促进产业化发展,既能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又对全区农民的参与起到示范带
动的作用。由于农民知识结构低,资金少,规模小,对市场的预见性差,只有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转变观念,边学技术、边积累资金、边扩大投资,滚动式发展,逐步实现技术和资金的两个积累,从而真正达到致富于民的目的。
4、加强市场建设,完善销售体系。一是要建立苗木花卉交易市场,搞好流通,形成公正、公开、公平的交易秩序,减少流通环节和流通消耗,完善市场服务体系。二是建立网上销售市场,加强信息联网,促进信息交流。充分利用区委、区政府上网工程这一大好机会,建立苗木花卉网站,及时掌握和发布市场供求信息与价格预测,密切关注花木市场动态,做好自身定位。三是尽快引导培训4000—5000人的农民营销队伍。
5、保持健康高速度发展。全国的苗木发展态势迅猛,要做大做强成为独树一帜的真正产业,我区要与市场赛跑,走在前列,永保不败,在赛跑中打败对手“吃掉”周边,这样才能实现其目标。因此,谷州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持发展的高速度,决不能贻误战机!争取在3—5年期间达到规划中的的要求,同时带动农民开发2万亩,真正把我区建设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苗木花卉基地。
二OO五年六月
第二篇:关于加快华中地区苗木基地建设步伐的战略思考
关于加快华中地区苗木基地
建设步伐的战略思考
调研员曹军
苗木花卉产业是一项高效产业,朝阳产业,她在我区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异军突起,出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在经过林果、蔬菜等种植业的发展和稳定后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近几年来我区农业最具潜力的新经济增长点。目前,全国苗木花卉呈迅猛发展的态势,各大苗木基地争相扩大规模,增加科技含量,百舸争流。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以供参考。
一、苗木花卉发展机遇与我区生产现状
(一)苗木花卉产业发展适逢其时
1、苗木花卉产业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发展,全球苗木花卉布局正在进行大的调整,将出现产销两旺的发展趋势,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苗木生产成本高的事实已不可逆转,发展速度减慢,花木业的发展空间日渐狭小,世界花卉生产中心必然向花木的主要生产地转移,我国花木栽培历史悠久,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第一生产大国,最近农业部又将园艺业列为六大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第三位。
2、西部大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为花木业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西部地区的退耕还林,荒漠化治理,对苗木花卉的需求量很大,据专家预测,西部几省仅退耕还林工程,对苗木的年需求量就在400亿株以上,缺口很大。
3、全国城市与小城镇建设掀起了城市绿化美化的热潮。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曾经奢侈的奇花异木,飞入寻常百姓家,城市街头绿地、节日摆花、庭院道路绿化需要大量的花卉苗木。
(二)我区苗木花卉发展的现状
由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区苗木花卉发展总体速度较快,灵活多变的经营机制,不仅加速基地的形成,同时也带动农民对这一行产业的广泛参与。
1、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持续增长。由于花木产业劳动强度不大,劳动密集性强,更适合农村劳动力从事此行业,到目前为止,全区已有9000多农民参与了这一行业。同时,花木业又具有其他种植业不同的特点,它有极高的保鲜和运输要求,花木业的发展,现将带动保鲜加工、产业包装、贮藏、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且姹紫嫣红的苗木花卉又将成为一个全新旅游景观,从而催生旅游业的发展。在生态上,花木产业的兴起,消灭了大量的撂荒土地,连片荒坡也变成了绿色的海洋。
2、基础设施建设档次逐渐提高,花木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初步形成,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在我区目前已成为各业主投资的热点,规模在200亩以上的业主就达30多家。
二、苗木花卉基地的规划与布局
五大功能区,即樟木特色苗木生产区40000亩,群体品种苗生产区32400亩;钵花盆景区2000亩;种苗繁殖区5000亩;市场服务区300亩。
三、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
1、生产相对落后。较历史悠久的老产区而言,我区乃至我省苗木花卉生产起步较晚,技术和生产条件落后,多数花木产品还没有与市场实现良好的对接,高品质产品不多,精品少,特别是还未形成较高科技含量的品牌,花木产业效益还很低。
2、信息滞后。由于起步晚,我区苗木花卉生产者缺乏信息来源和市场的预见能力,生产有一定的盲目性,特别是农民,大部分是跟着感觉走。
3、产业化程度不高。我区花木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花木生产规模还很小,比较分散,大规模的真正的产业化生产还未形成,竞争力不强,一旦遇到激烈的竞争和价格波动,便有可能失去立足之地。
四、加快苗木花卉基地建设步伐的战略对策
1、强化政府职能,制定优惠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作为苗木花卉生产的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立足我区苗木花卉总体规划,正确引导该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避免盲目性。区委、区政府要制定配套措施,完善苗木花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有关花木产业方面的政策法规。同时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减免农村特产税和经营所得税,并在小额贷款,及其它资金安排上给予多种扶持。
2、坚持樟木特色不动摇。目前全国发展樟树的基地很少,最大的樟木基地江苏吴江市也只不过有1.2万亩,这就为我区发展樟科树种(包括杜英、野英桂、檫木等)留下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且我区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区,发展樟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我区的樟树苗不仅可以销位南方,部分耐寒小品种还可向北方的一些地区销售,这是南方地区所无法比拟的。我在河南考察时发现,郑州市街头的樟树在零下8—10℃能够安全越冬,而且北方地区阔叶常绿绿化苗木很少,并且樟科苗木,就农业而言,收入较高,年亩平在2000元以上,但在花木产区而言,其他花木的收入就高得多,因此,樟科树种不是他们生产的重点,更不可能行成特色,因此,我们采用“以弱取胜”战略,在一定时期专攻樟科树种,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所以抓住机遇,我区的樟树苗将理所当然的成为这份市场的最大赢家。因此,要坚持樟树特色不动摇,尽快在全国叫响“樟木谷州”的品牌,使其成为全国一流的生产基地。
3、培植花木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功能,带动农民参与。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既要有一家一户的经营,更要有龙
第三篇:加快绿化苗木基地建设的调研报告
加快绿化苗木基地建设的调研报告——杜华辉 奋斗林场按照林业局党委的要求部署,深入开展三创活动,围绕“四八四三”发展战略,在经济转型上做文章,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大上产业项目(绿化苗木基地),培育和壮大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发展,职工富裕,现将建绿化苗木基地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奋斗林场概况
奋斗林场地处海林局址西南75公里处,海拔相对较高,施业区总面积12514公顷,总户数293户,在职职工241人,分奋斗和胜利两居民区,相距4公里。
二、奋斗林场经济状况 奋斗林场资源匮乏,由于多年采伐资源已接近枯竭,2011年4季度生产任务仅1400多米,随着天保二期工程,封山育林停伐以势在必行,靠木材过日的年代以一去不复返并且耕地相对其它单位较少,仅1000多亩,林场收入几乎没有。
三、建绿化苗木基地的优势
1、有利条件
奋斗林场地处深山区,施业区内有丰富的树种,乔木(红松、云杉、白桦、椴木、水曲柳、色木)等,灌木(野玫瑰、野丁香)等,各种天然小树苗。
2、自然条件
苗圃基础较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壤酸碱度适中,适宜培育苗木,苗圃内现在一处房舍,引水渠,维修后都能投入使用。
3、林业局重视
林业局将打造海林局绿化苗木基地,2011年秋,投入资金对奋斗苗圃进行围栏,并在财力、物力、调拨苗木等方面进行扶持。
4、绿化苗木前景好
现城市发展较快,城市对绿化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现绿化苗木市场十分火暴,绿化苗木价格一路上涨,绿化苗木市场前景广阔。
四、绿化苗木基地规模
现苗圃面积60多亩,现以全部开垦完毕,按5平方米栽植1棵,可移栽各种绿化苗木1万株。
五、预计收益
按每株绿化苗30元,1万株X30元=300000元 按每株成本25元,所需费用1万株X25元=25万元 利润:30万-25万=5万元
六、解决职工就业 按现在建60亩绿化苗木基地的规模,移栽1万株绿化苗木可解决50名职工就业。
第四篇:关于加快我省开发区建设步伐的思考
关于如何加快我省开发区建设步伐的思考
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开发区是迅速发展壮大产业经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取得突破进展,开发区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总体上看,与周边省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国家调整加工贸易政策,给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开发区带来新的重大机遇,我们一定要抢抓新机遇,理清新思路,采取新举措,积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在新起点上推动开发区发展。
一、充分认识发展开发区的重大意义
我省开发区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开发区,对于增强我省经济实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意义重大。
1、加快发展开发区是全方位承接产业转移的迫切需要。开发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当前,国际产业正向中国转移,中国产业正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这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国家调整加工贸易政策后,东部加工贸易产业正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我们必须因势利导,加快开发区建设,为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搭建更好的平台,创造更好的条件,以加快开发区建设促进东部沿海产业向我省转移,以推动开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加快发展开发区是深入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战略的必然要求。工业化城镇化是我省开发区快速发展的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发展开发区符合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的方向和要求,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和内容。我们必须把开发区作为工业化的主战场和城镇化的重要阵地来加快建设。
3、加快发展开发区是扩大招商引资、提高开放合作水平的现实要求。开发区是内引外联、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前沿和窗口。只有加快开发区发展建设,不断完善开发区投资环境,才能引进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企业和产业。我们必须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开发区来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通过扩大开放合作、招商引资来推动开发区经济加快发展。
4、加快发展开发区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发展开发区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工业产业布局,培育企业集群,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治理污染、集约利用土地,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物耗水平,实现节能降耗减排,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5、加快发展开发区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迫切需要。要把我省开发区当前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保持下去,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必须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开发区经济、县域经济、开放型经济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我们一定要把发展开发区经济与培育其他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好地结合起来,使经济增长后劲持续不断,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以新思路新举措推动开发区经济加快发展
当前,开发区的发展面临着新形势,肩负着新使命,我们要做到成绩面前不停步,机遇面前善把握,困难面前不畏缩,明确新目标,打开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形成新合力,在新起点上推动开发区经济加快发展。
发展建设开发区要有新思路新举措:一是发展要有新目标。开发区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更加具体明确。五年内开发区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要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实际利用外资年平均增速23%、要完成70亿美元、占全省外资目标任务的50%,完成进出口总额215亿美元、年均增幅23%、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30%。二是工作要有新措施、新办法、新机制。就是在开发区建设资金筹措、土地供应、标准厂房建设、财政资金扶持、招商引资、服务体系、组织管理机制等方面,都要有新措施、新办法、新机制。
1、以招商引资新方式推动开发区经济加快发展。招商引资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招商引资做不好,开发区经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从长远看,招商引资关键是要培育开发区的竞争优势。要从开发区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万商西进”的有利机遇,及中部博览会、徽商大会等平台,把优秀人才派到招商引资最前沿,把优惠政策落实到第一线,采取组团招商、活动招商、代理招商、小分队招商、上门招商等多种形式,运用筑巢引凤、以商招商、名企吸引、产业聚集、网上推介等多种办法,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依托产业基础招商,依托开发区优势招商,依托合作项目招商,依托区位优势招商,依托市场优势招商,使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实现新的突破,为开发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
动力。
2、以搭建投融资新平台推动开发区经济加快发展。要实现开发区经济新发展,关键是要打破近年来过度依赖财政性资金、融资渠道狭窄的状况,树立经营开发区的理念,用市场化方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为开发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保障。要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采取市场化的资本运营方式,运用盘活存量资本、优化增量资本、吸纳社会资本、募集市场资本、开展金融租赁等多种做法,拓宽开发区建设投融资渠道。要继续加大对开发区建设的财政投入支持力度。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努力实现担保资金筹集社会化、担保机构运作市场化、管理规范化,为开发区企业发展融入流动资金。要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合作,共创开发区良好融资环境。
3、以土地供应新方式推动开发区经济加快发展。土地供应不足,供需矛盾大,是制约开发区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国家每年分配给我省开发区的建设用地指标有限,土地是稀缺的资源,要想方设法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最大的产出。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拓展开发区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切实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要通过创新土地供应方式来解决开发区经济发展用地难问题。要单列开发区用地指标,便捷企业用地。今后,国家每年下达我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及各市安排的工业用地指标中要倾向于开发区。要着力解决土地报批时间较长、报批费用较高等问题,切实加快土地供应的速度。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要合理地确定开发区二三产业的土地利用组合方式,保证开发区在发展工业的同时,适度发展配套服务产业,让投资者和劳动者在开发区安居乐业。要提高开发区投资强度,实行开发区投资强度最低标准制度。开发区供地要向大项目倾斜。要加强闲置土地管理,盘活土地存量。要通过回购、清理、置换、寻找新的战略合作伙伴等办法盘活闲置土地,或按国家法律法规收取土地闲置费和收回土地,对闲置土地进行二次招商。要对这几年批出去的土地进行一次调查清理,坚决按照国家的规定,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对闲置两年以上的土地一律依法收回,对没有开发能力的企业用地要坚决进行调整。要鼓励建设和使用标准厂房,集约使用土地。各开发区原则上均应辟出专门区块,集中规划建设标准厂房。目前没有能力建设标准厂房的开发区,要规划预留建设标准厂房的土地,待具备条件后进行开发建设。
4、以标准厂房建设运营新机制推动开发区经济加快发展。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凡是由政府大包大揽、垄断建设和经营标准厂房的,其活力都不强、发展都不好;凡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建设、经营标准厂房的,其发展就比较顺利。今后开发区的标准厂房建设,必须彻底改变政府和部门大包大揽、垄断经营的方式,而
要采取政府规划引导、市场运作、业主经营、社会参与的方式来建设。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集体资产或土地使用权以入股方式参与标准厂房建设。
5、以建设服务新体系推动开发区经济加快发展。要牢固树立速度就是竞争力、效率就是效益的理念,结合正在开展的作风效能建设活动,大力推进开发区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机制创新。要研究建立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高效服务机制,完善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简化办事环节,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建设法治、诚信、服务型政府,提高工业开发区的运作效率,切实解决开发区建设及企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努力创造开发区投资发展的新优势。要广泛开展尊重企业、尊重纳税人活动,使入区企业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发展。要切实解决企业职工落户及子女入学等问题,解决其后顾之忧。要协调当地和周边政府整顿市场秩序、进行综合治理,为工业开发区营造和维护良好的内外环境,确保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办得好、能发展。
6、以组织管理新机制推动开发区经济加快发展。各开发区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齐心协力推动开发区经济加快发展的组织管理体制。要大力加强开发区工作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特别能开拓、特别能务实、特别能奉献的干部队伍。要着力提高开发区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倡导和培育奋发有为、蓬勃向上的朝气,敢想敢试、开拓进取的锐气,敢于负责、敢抓敢管的勇气,用精神的、物质的、经济的、行政的措施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为他们干事创业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氛围,真正做到支持改革者、起用开拓者、鞭策落后者、淘汰无为者,保证开发区建设与发展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五篇:××县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思考
近日,我们就如何加快我县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进行了一次调研,形成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领导参考。旨在全面提升我县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使我县特色、优势农产品顺利打入国际、国内市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意义和有利条件(一)绿色食品的概念及现状。农产品质量档次是按一般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与有机农产品逐步递增的。绿色食品是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由农业部门推广、认证,分为 A 级和 AA 级两种,其中 A 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的生产资料; AA 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它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1972 年 “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简称 IFOAM)” 成立,专门负责组织生产、加工、监制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食品。现已有 100 多个国家或地区的 700 多个团体加入该组织。1990 年 5 月,农业部成立了专门的绿色食品认证、管理、科研机构一一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993 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 “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 ”。截止到 2001 年底,全国共有 1217 家企业的 2400 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其中 A 级产品 2347 个,AA 级产品 53 个。据调查,目前我县能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有山货、茶油、高山四季豆、板栗、部分茶叶等,但除苏仙石其鹏茶叶获有机茶认证证书外,其它都未进行申报认可认证,因而,得不到市场的认可。(二)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意义。首先它是农产品市场新要求的需要。从国际市场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出口之路并不平坦,如日本针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设置了歧视性的 “ 绿色壁垒 ”,对中国农产品的检测指标已达近百项,同时对不合格产品实行就地销毁。对食品添加剂除他们认可的 388 种之外,其余实行全部退货。2002 年以来,国外的技术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给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非常大。从国内市场看,2003 年 3 月 13 日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消费者投诉十大热点中,食品安全问题仍居投诉总量首位。因此,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已迫在眉睫。其二它是发展壮大我县特色产业,全面提升农业效益的需要。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树样板、抓龙头,形成了以优质稻、山茶油、油菜、淮南猪、×× 麻鸭、鲇鱼山鳙鱼、山货等具有相当规模的农产品支柱产业。但这些产业目前为什么普遍存在生产不稳、销售不畅、效益不高、发展不快等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实行标准化生产,没有注重创品牌和提升内在质量,所以不能抢占国际国内市场。农业生产只有来一场类似农村土改、联产承包的革命一一 “ 绿色革命 ”,把绿色食品作为农民增收的载体来强基固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其三它是实现我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当前,发达国家已进入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更替的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已被全世界发展中国家逐步重视起来。生产绿色食品,需要无公害化生产。因此,建绿色食品基地,实行无公害化生产,从而带动全县绿色食品的生产,是今后我县农业发展的方向。从而实现 ×× 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同增的目标。其四它是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温饱型向健康型发展,吃上 “ 放心菜、放心肉 ”,追求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各阶层人们最迫切的要求。因此,扩大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按标准化生产绿色食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已摆在了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位置。(三)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一是 ×× 县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城市工业的 “ 三废 ”(废气、废水、废渣)对农业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农业内部的原因,一般是由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食品添加剂等一些不安全的投入品和不安全生产造成的。所以它要求农产品产地必须是安全的,特别是土壤、灌溉用水和空气等应符合质量标准。×× 远离大城市,境内无大型工矿企业,工业欠发达,森林覆盖率高,素来山青水秀,环境污染少,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县之一,建绿色食品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是 ×× 县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境内有山有水,地势由南向北倾斜,逐级降低,形成中山、低山、丘陵、垄岗、平原五种地貌类型,其中有林地 10.5 万公顷、耕地 3.17 万公顷、水域 1.6 万公顷、草地 1.17 万公顷,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同时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地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热、水资源丰富,土壤含铁、锌、硒等丰富,有利于氨基酸、蛋白质等生命有效物质的积累,为全面发展农、林、牧、渔等生产出高品质农产品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我县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县已建成 30 万亩优质粮、20 万亩优质油、28 万亩板栗、8 万亩茶叶、10 万头大家畜、48 万头生猪、26 万只山羊、1000 万只家禽、20 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农业基础相当雄厚。这些都为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三是绿色食品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人们对无污染绿色食品消费期望值的提高、需求量的增大,绿色品牌的农产品含金量越来越高。一般情况下,绿色品牌农产品价格高于一般农产品价格 30—50 %。目前,全国性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制度及体系已在加速建立,京、沪、深等不少大中城市亦实行了农产品质量标准市场准入制度,沿海发达地区制定了消灭 “ 餐桌污染时间表 ”,为发展绿色食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