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是否应该学习英语语法
小学生是否需要学习英语语法?
现在孩子学英语的内容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我觉得应该以说英语为主,语法的学习为辅,虽然孩子在写作方面没有太大进步,但是培养了孩子大胆说英语的习惯。
恋上英语
我们可以在初步的阶段,先培养孩子的说语言的能力和听音的技能,努力营造一种好的氛围,让孩子首先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扩展英语的学习范围。孩子学会了发音,即会说英语,然后慢慢让孩子喜欢英语,恋上英语。
想学英语
在初步了解英语的基础后,进而,我们可以适当介入英语的语法,知识可以开始扩充,例如一些简单的语法,单词的单复数形式,人称的人称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句子的应用,即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总之,简单的学习认知是有必要的,如果太难,就会是学生厌倦,升值恐惧英语,这杨可能会影响孩子对初中英语的学习。
英语的学习内容绝大部分包括了语法,所以不可以脱离语法这个核心部分,并且要以听、说、读、写。四个技能加以辅助。
第二篇: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英语语法
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英语语法
一般来说,小学英语的学习主要涉及一些比较基础的英语知识,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就能为以后英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针对小学英语的特点总结出应该掌握的基本语法,具体包括: 词性
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在英语里与汉语里有类似,也有区别,不太容易区分,如不能一眼看出,可用如下方法:
在一个词前面加量词(不定冠词),“一(个、张等)”,如说得通,一般认为是名词;如果说不通,再把“很”加在词的前面去判断,说得通一般就是形容词;都说不通就是动词。(目前我们学过的,以后可能不同)(另外一些很明显的,如人称代词、数词、情态动词等一下就可以知道)1动词
这里所说的动词是指各种动词总称,其中包括行为动词(就是我们平时总说的那种动词)、be动词、情态动词。(1)行为动词
表示某一动作或行为。如:walk、love等。
行为动词我们已学过它们的四种形式:原形、+s/es、+ed、+ing,(2)be动词
a、口诀:我用am,你用are,is用在他她它,所有复数全用are。b、肯定和否定句My hair is(not)long.Her eyes are(not)small.c、一般疑问句Am I a Chinese?Yes,you are.No,you aren’t.Are they American?Yes,they are.No,they aren’t.Is the cat fat?Yes,it is.No,it isn’t.我们现在学过的be动词大致分两类:is、am、are为一类,一般用于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和一般将来时中,was和were为另一类,一般用于一般过去时。(3)情态动词
情态动词也是一类特殊的动词,平时我们不把它说成是动词。情态动词可以和行为动词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
我们现在学过的情态动词有:can、must、should、would、may。接触最多的是can。
情态动词后动词总是用原形。(不受其他任何条件影响)2名词
英语中名词有单复数之分。判断的关键词往往是be动词,be动词如果是am、is或was,名词就用原形;be动词如果是are或were,名词就加s或es。
这里强调两点:不可数名词都默认为单数,所以总是用is或者was;最好不要根据some、any、a lot of等词去作判断,以免受误导。如何加后缀:
a.一般情况下,直接加-s,如:book-books,bag-bags。
b.以s.x.sh.ch结尾,加-es,如:bus-buses,box-boxes,brush-brushes,watch-watches c.以“辅音字母+y”结尾,变y为i,再加-es,如:family-families,strawberry-strawberries d.以“f或fe”结尾,变f或fe为v,再加-es,如:knife-knives e.不规则名词复数:man-men,woman-women,policeman-policemen,policewoman-policewomen,mouse-mice child-children foot-feet,.tooth-teeth fish-fish,people-people,Chinese-Chinese,Japanese-Japanese 3形容词(包括副词)形容词表示某一事物或的特征,副词表示某一动作的特征。形容词和副词只有两种形式:原形和+er。
未作比较的情况下就用原形,比较时就+er。
两个重要特征:as……as中间一定用原形,有than的时候一定+er。4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 人称代词物主代词 单数复数单数复数
主格宾格主格宾格形容词性(短)名词性(长)形容词性(短)名词性(长)第一人称I me we us my mine our ours 第二人称you you you you your yours your yours 第三人称he him they them his his their theirs she her her hers it it its its 人称代词:
有主格和宾格之分。
一般动词前用主格,动词后用宾格。物主代词:
有两类: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短的)和名词性物主代词(长的)一般看后面有没有名词,如有,就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短的);如无,就用名词性物主代词(长的)。
5数量词
我们学过两类:基数词和序数词。基数用于表示数量多少,而基数词用于表示次序,常在日期中出现。6冠词
有a、an、the。a和an有具体的意思,一(个…),the没有具体意思,有时翻译为这、那。确定用a、an还是the时可根据汉语意思。a和an的区别:an用于元音音素(一般就是元音字母aeiou)前,a用于辅音音素前。•否定句
表示某一否定意思。句中一定有not。
有三种可能:be动词(am、is、are、was、were)+not、情态动词(can、must、should)+not、助动词(do、does、did)+not 如何将一个肯定的陈述句改为否定句:
1、看句中有无be动词,如有,直接在be动词后+not。
2、看句中有无情态动词,如有,直接在情态动词后+not。
3、如上述二者都没有,就应用助动词+not。分四个步骤:
(1)肯定陈述句中本来是没有助动词的,要加上去,位置在主语(某人或某物)后,动词前。
(2)确定助动词用do、does还是did,根据句中动词,动词是原形的助动词就用do,动词是第三人称单数的助动词就用does,动词用过去式的助动词就有did。(3)在助动词后加not。
(4)原句中动词假如发生变化就要恢复成原形。强调一点,有some的要考虑是否要用any。•一般疑问句
表示疑问,一般回答只有两种可能Yes,……或No,……句中没有疑问词。如何将一个肯定的陈述句改为否定句:
1、看句中有无be动词,如有,把be动词提到句首即可。
2、看句中有无情态动词,如有,把情态动词提到句首即可。
3、如上述二者都没有,就应把助动提到句首。分四个步骤:
(1)肯定陈述句中本来是没有助动词的,要加上去,位置在主语(某人或某物)后,动词前。
(2)确定助动词用do、does还是did,根据句中动词,动词是原形的助动词就用do,动词是第三人称单数的助动词就用does,动词用过去式的助动词就有did。(3)把助动词后提到句首。
(4)原句中动词假如发生变化就要恢复成原形。强调一点,有some的要考虑是否要用any。•特殊疑问句
表示疑问,有疑问词(在开头),回答有很多种可能。常用疑问词:
What、When、Which、Who、Whose、Why、How 如何对划线部分提问:
1、将原问句翻译为汉语(在读中要将划线部分重读)。如:His birthday is on the 5th of May.他的生日在五月五日。
2、用汉语进行提问。
如上句,应该问:他的生日在什么时候?
3、根据汉语将所要提问的句子补充完整。如上句When is his birthday? •祈使句
表示请求或命令别人做某事或不要做某事。
肯定祈使句一定是以动词原形开头(有时有please),否定的祈使句一定是don’t加动词原形开头(有时有please)。
把祈使句改为否定句只需在动词前加don’t即可。•时态
1、一般现在时
(1)句中be动词和动词一般情况下只能有一种而且也必须有一种。如: The children are very happy on Christmas Day.She often does some housework at the weekend.(2)一般现在时中的be动词: 一般用原形:am is are am用于第一人称单数(I);is用于第三人称单数(he she it和其他人名或称谓,如:Ben his sister等);are用于第二人称单数(you)和所有复数(包括第一人称复数we、第二人称复数you;第三人称复数they和其他复数,如the children、his parents等)。
(3)一般过去时中的动词: 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he she it和其他,如Helen、her cousin等),动词后一般加s或es。
第二种情况:主语不是第三人称单数,动词都用原形。(4)一般现在时判断依据(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一般现在时): △be动词是am、is、are △动词用原形或加s、es △没有时间状语或有usually、often、everyday、sometimes等不是具体的时间
2、一般过去时
a,一般过去时中的be动词:
was用于第一人称单数(I)和第三人称单数(he she it和其他人名或称谓,如:Ben、his sister等);were用于第二人称单数(you)和所有复数(包括第一人称复数we、第二人称复数you;第三人称复数they和其他复数,如the children、his parents等)。b,一般过去时中的动词: 一般只有一种情况:+ed 这里强调一点,和一般现在时不同的是这里不管主语是第几人称,也不管是单数和复数都加ed。
3、一般将来时(1)构成形式:
Be going to+动词原形。
这里强调一点,be动词、going、to以及动词原形共四个单词缺少其中任何一种都不可以构成一般将来时。
(2)一般将来时表示动作即将发生或某人打算做某事。(3)句中往往有tomorrow、soon、next week等词。
4、现在进行时(1)构成形式:
Be动词+动词的ing形式
这里强调一点,两者缺少其中任何一种都不可以构成现在进行时。(2)现在进行时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事情正在发生。(3)句中往往有now、look、listen等词。
第三篇:中学生是否应该学习文言文_开题报告
中学生是否应该学习文言文
——高二21班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研究小组组长:
研究小组组员:
(一)课题背景说明
在我们刚成为莘莘学子,踏进学校大门的时候,文言文就已成为我们必修的课程;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从文言文生硬背诵到要求理解运用,课程难度越来越高,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多。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一部分,但文言文的确干涩难懂,学习文言文,既费时间又费精力,那么,作为中学生同时又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我们,是否应该学习文言文?现代科技与文化瑰宝,哪个更重要?民族文化与考试成绩,应该如何取舍?各类呼声在总体占的比例有多大?我们将通过我们的研究,给大家一个客观的回答。
(二)研究价值
文言文、古诗文,中华民族五千年特有的文化瑰宝。文言文我们一直在学习,但是,在当今中学生中,有多少人明白学习文言文的真正含义?有多少人对文言文学习只是应付了事?民族精华不应如此被对待,我们的研究,能明确中学生的责任,能强化中学生的民族意识,能提高中学生的民族荣誉感,从而使他们看清未来,奋发努力,激发潜能,更好地为建设祖国而努力!
(三)预期成果
结合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茂名市第一中学高二级师生所得、网络调查投票结果,撰写调研报告、有关论文等,反映我们的研究成果。
(四)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书籍、有关论文、网络调查、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结合相关专业老师的意见、自身的知识、能力收集资料,具体有以下途径:
① 实地调查茂名市第一中学新校区高二级学生。
② 文、理班重点分别分析茂名市第一中学新校区高二级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看法。③ 查阅有关论文、文献、历史资料。
④ 征询有关科任老师的意见。
⑤ 结合调查数据,以及自身对文言文学习的经验,分析当前中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看法。
(五)活动计划
(1)任务分工:由于人数有限,所以全组全过程参与。
(2)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本学期前2周,分配组员任务,细化研究细节。
第二阶段:本学期3-6周,网络调查、查阅资料、相关文献。
第三阶段:本学期7-8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茂名市第一中学高二级师生,得到研究数据。
第四阶段:本学期第8周,假期时间走访其他高中,进一步获取更广泛的研究数据。
第五阶段:本学期9-10周,数据汇总,小组成员集中研讨,整理分析研究数据,制作结题报告。网络发布成果,发表论文。
(3)资料来源:
图书馆:茂名市第一中学图书馆或其他网络在线图书馆。
网络:百度文库、百度百科、茂名市一中学贴吧
其他:历史文献、专业论文、新闻报道。
高二2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
组员:
2012年11月2日
第四篇:《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
如果是我们生命垂危、意识模糊,医生要对我们进行安乐死,我们的亲人会愿意吗?将心比心,只要还有一线生机,谁都不能放弃!
17岁的少年子尤,胸腔穿刺数次,大小手术无数,承受着极大痛苦的他没有选择安乐死,而是笑着离开。子尤从未放弃微笑,那我们呢?
坚持下去就有希望!很多人选择安乐死,就是因为感到现实的绝望。然而,只要我心不死,生命就终会有所转机。
4很少听说有人在战场上自杀,也许正是因为战士们见多了生命的毁灭,比谁都更懂得珍惜。在选择安乐死之前,请想想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否真的比战场还残酷!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谁忍心让白发苍苍的他们看着自己的孩子逝去?即使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投入全部力量努力活下来,为了咱爸咱妈。
植物人也好,绝症加身也好,只要还有一丝呼吸,就让身边的人感到希望的存在,就像黑暗中微弱的烛光一样。别熄灭我们心中的烛光。
街上有多少乞丐连四肢都没有!有多少人和癌症抗争了大半生!我不言败,不去想如何死亡,只想如何走好漫漫人生路。
张国荣的纵身一跳和安乐死带给周围人的心灵之痛是一样的。人们可以接受自然的裁判,却无法忍受自我的了断。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放弃生存的权利。哀莫大于心死,一个心灵死亡的人,才是最可悲的。
选择安乐死,是死亡战胜了勇气;选择坚强面对,是勇气战胜了死亡。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史中,人类对死亡的观念在不断地发展演变着。从最初盲目畏惧死亡发展到消极平静地接受死亡,最后发展到积极主动地规范死亡,人类对死亡这一自然法则的心理轨迹,反映了人类对生命价值理解的升华和对生命保护力度的加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是否接受死亡,而是如何接受。“安乐死”这一社会问题正是顺应时代发展而出现的。然而安乐死毕竟是一个涉及到医学、伦理、道德、法律、社会学、哲学等诸多领域的复杂的综合性社会问题。从它一出现,就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议。这场争议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而且已进入了我国并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安乐死问题在我国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问题,其本身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妥善解决,才能推动其合法化。本文以此为宗旨,对安乐死的实质、安乐死的立法理由及立法步聚、内容进行论述,以期促进安乐死在我国早日立法。
一、安乐死问题的实质
2、我国对生命保护法律体系欠佳的现实
法律作为一种规范社会的工具,是应社会的要求产生的。就死亡过程而言,只要社会提出了明确要求,则法律就应该认真对待,尊重社会的要求。而安乐死之所以在我国作为一个问题出现,就在于它已成为社会需求的强烈表现。但是,出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对其进行规范,从而导致了对生命保护的不力。尽管在目前司法实践中将安乐死作为犯罪来处理,以此防止因实施安乐死而导致的各种弊端。但是这种“一杆打死”的做法并不符合社会要求,从而也不能使人们自觉遵守,而只是导致人们对其规避。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半公开的或隐蔽的对病人采用类似安乐死的做法虽然比比皆是,但法律由于自身的不完善,各种制度还没有建立,故对此却显得无能为力。例如,我国大多数医院公开规定拒收晚期癌症病人,放弃对其救治,这实际就是一种不作为的安乐死方式。我国卫生部关于对晚期癌症病人一再放宽使用麻醉药物限度的规定也是在一定范围内对安乐死变相的认可。另外,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医院因缺乏必要的昂贵医用器械或药品而停止对病人积极地救治而导致其死亡,或者病人家属因费用太高而根本不送病人入院治疗而放任其死亡的情况也时常发生。这些现象虽然普遍存在,但是由于社会关注不够,法律规范和监督不力,人们往往对此习以为常,很少有人对此提出疑议,至于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就更不用提了。这种因立法空白导致的社会实际操作上对生命处置的放任不利于对人们生命的保护。因此,在我国制定一部有关安乐死的法律,完善对生命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大对生命保护的力度,不但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安乐死在中国合法化的可能性
安乐死问题研究尽管在我国起步较晚,是在80年代中期因一起医疗纠纷案件引发的。但随着社会对其越来越关注,国内理论界对安乐死的研究也在一步步深入。这有利于人们真正认识安乐死的社会价值,并推动安乐死立法运动在我国的发展。笔者认为,目钱我国要将安乐死合法化,理论上要先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必须论证安乐死非罪化;第二是须证明安乐死合理化,即符合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与人道主义原则。这两个问题奠定了安乐死立法的道德基础。
1、安乐死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安乐死非罪化是安乐死合法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先解决它,才能帮助司法机关正确断案,不被形式上的假象所蒙蔽,以避免公民(主要是医生)因对病人实施人道的安乐死而被错误追究刑事责任,从而有利于实现对公民人权的保护。
首先,我国现行刑法将罪刑法定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受罚”。我国现行刑法中没有明文规定实施安乐死的行为或类似行为是犯罪,因此将其作为犯罪处理缺乏法律依据。
其次,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对犯罪本质的规定,任何一种犯罪都必须具备三个特征: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及应受刑罚性。这三个特征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
这种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因此有人不同意让绝症患者选择死亡方式,不同意他们借助安乐死寻求解脱。这种观念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合理吗?不!因为现代人的道德观念认为死亡是人生的必然现象,一个人不但有生的权利,也应当有死的权利。人们渴望“优生”,也需要“优死”。当一个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的病人在病痛难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时,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为其缓解痛苦。我们必须从病人利益出发,不应该为所谓的“社会公益和医学进步”而把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发现救命良方,从而忽视病人万分痛苦的客观现实。当一个理智的绝症患者为了不再忍受病痛折磨,选择了以安静方式离开人世,从而保持其人格尊严时,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反对这样做呢?毕竟,这种做法比那种靠人工方式维持生命从而延长病人痛苦的历程更符合现代的道德规范和人道主义啊。其次,受传统封建道德思想束缚,许多病人的子女迫于社会压力,在眼看着自己父母倍受病痛折磨时也不支持父母实施安乐死。因为怕被社会视为“大逆不道”或“不肖子孙”。他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毫无效果的救治,在给自己带来巨大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的同时,也在浪费有限的社会医疗资源。这种做法符合现代伦理道德吗?显然不!现代的道德观念认为生与死的社会价值也是道德评价的标准之一。具有社会价值的死亡是符合道德,反之则否。将有限的资源耗费在不能治好的人身上,从而使其他更多的能够被挽救的人失去治疗的机会,这不但违背了公正原则,也不符合社会价值观。因此,我们应当支持安乐死,从而一方面可以减轻病人家属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宝贵的医疗资源尽可能合理地使用到有价值的地方,这种做法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最后,传统的医德认为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对垂危病人要想方设法抢救,这样医生才尽到职责。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常常是忽视了患者本身的需要,忽视了患者倍受病痛折磨的现实,这真是合乎医德吗?笔者不以为然。笔者认为医生“救死扶伤”时不但要保护病人的生命,同时也要重视减轻病人的痛苦。“救死”的概念是指尽可能挽救可以挽救的生命,而非指挽救死亡。对那些倍受痛苦折磨而在现阶段又拿不出有效救治手段加以解决的绝症病人,要顾及其根本利益及当前利益。道德的做法是在病人同意的前提下解除病人的痛苦,而不是采取徒劳无功的办法去增加病人的痛苦。传统的医德只讲义务,而现代医德则更注重价值,注重尊重病人的尊严和权利。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建立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当我们以逐步形成的新的道德规范去审视安乐死问题时,不难发现,安乐死并不违背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和人道主义原则。因此安乐死合法化有其自身的道德基础,也能够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所普通接受。
三、安乐死在中国立法的几项建议
(一)进行安乐死的宣传教育
实施安乐死因为涉及人命,必须慎重行事免出偏差。在我国现阶段,应该在立法前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从而为立法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宣传的内容包括:
1、安乐死本质的宣传
安乐死不是对生命的处置,并不解决生死问题,它实质是对生命终结的处置行为,是对死亡方式进行优化的行为。它是死亡过程的文明化。
2、安乐死目的的宣传
是人民的意志,对安乐死立法,才能更好的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更多的让人民参与到立法中来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徐景和认为,《宪法》规定公民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是有特定含义的。公民个人有权选择生存的方式,在特定条件下也有权选择死亡的方式。“安乐死”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在不违背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对生命的特殊处分方式,这种处分是有严格的条件与程序的。现在欧洲一些国家所实行的“安乐死”立法都是在传统道德与现代法律之间所作的选择。因此,认为“安乐死”有背宪法,缺乏基本的构成要件。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博士宋功德提出,宪法虽然规定了“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但是,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看,做到这点有点不现实。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就说明了这一点。也有专家认为:宪法这一条款,仅仅体现了国家有帮助公民延续生命的责任,但这一点既不意味着国家可以强制公民延续自己的生命,也不意味着国家不能帮助公民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安乐死在法律上非犯罪性
1、安乐死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是我国刑法否定犯罪的社会政治评价,而安乐死只是改变了患者继续遭受因患病产生的无法忍受而又无谓的痛苦的命运,人为地将濒危的病人无法挽回的,由疾病导致的必死的结局,稍稍提前一点,而并未改变患者将死的命运。因而是一种仁慈的行为,是对患者选择死亡方式和时间权利的尊重和保障,对病人本身来说,有利无害;对病人家属来说,能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中解脱出来;对医生来说,可以将有限的精力放在更有生命意义和生存可能的病人身上;对社会来说,还能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药物消耗,将其用于急需的地方,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安乐死不具备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这是安乐死区别于故意杀人行为的最本质的特征。
2、安乐死不具有应受刑罚处罚的刑事违法性
应受刑罚处罚的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是犯罪必不可少的特征之一,首先,我国刑法并未对安乐死作出明确规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因而安乐死不具备刑事违法性。而应受刑罚处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它表明了国家对于具备刑事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的应有立场和态度。既然安乐死没有刑事违法性,也当然谈不上应受刑罚惩罚性。而且我国刑罚适用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犯罪,从特殊预防的角度讲,适用刑罚的目的在于教育改造罪犯,从一般预防角度来讲,适用刑罚的意义在于教育他人,防止类似主观恶性的滋生乃至犯罪,因此,要适用刑罚,必须有需要改造的主观恶性。而医护人员实施安乐死,是基于痛苦难忍的患者的同情,怜悯,主观上并无害人及危害社会的恶性,不具有预防性的威慑力。[3]相反,如果对施予安乐死的医护人员定罪量刑,事实上也就是对于医护人员这种对于患者的同情与怜悯进行惩罚,这是与道义背道而驰的,它所导致的结果只会是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疾苦不予理会,只是为了延续患者充斥着疼痛的
看到和感受到的也只是这种无尽的痛苦与煎熬,也是“欲罢而不能”,而我们早期唯物主义者培根曾说过:“医生的职责是不但要治愈病人,而且还要减轻他的痛苦和悲伤,这样做,不但会有利于他健康的恢复,而且也可能当他需要时使他安逸地死去。”而安乐死正是帮助解除病患痛苦的最佳方法,也是医生职责的所在之处,不对安乐死予以肯定和认可,这对于患者和家属是多大的一种残忍。
患者在忍受自身痛苦的同时,还要花费昂贵的医疗费用,对于患者家属来说,在承受精神痛苦的同时,将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家属对家庭成员有照料的义务,但是为了一个无意义的生命去消耗有意义的生命,是过分的要求,对于上述种类的病人(指脑死或不可逆昏迷或死亡不可避免的病人)家属已承受极大的感情和经济压力,他们处于十分为难的处境。安乐死或把他们从这种压力和为难境下解脱出来。”[7]
3、安乐死对于社会的价值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今天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正一天天减少,而维持人类社会的可待续发展,因此,将有限的资源利用到有挽救价值的病人身上才合适且合理,对本应适用安乐死的病人却不惜一切代价去赌资源,这首先就违背了社会发展必须合理分配和合理使用的原则。何所谓资源的有效性,不是我们所能看到的起到了暂时的效用。有限的资源在绝症患者身上的效用也只是延续一段并不长久的却充斥着痛苦的生命。然而,在中国还有很多贫困地区缺医少药,常常有人因病得不到良好的治疗而死亡或者造成残疾,这些有限的资源,对于这样地区的人们意义又是多么重大。因而,从社会效益角度而言,将大量的医学资源用来勉强延长一个生命意义丧失,不可避免要死亡的患者的生命,是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
因此,无论是从刑法本身出发,还是从我们社会的仁义道德出发,从情理出发,安乐死本身都在不违法的同时又能对病人本身以及其家属,以及社会资源配置各方面都具有极大的积极性和必要性。
四、结语
有学者认为我国将安乐死合法化还不具备基础和条件,认为“我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医疗卫生与福利保健体系不健全”“医疗科技水平和研究能力有限,死亡标准和安乐死判断难以确定”“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束缚,民众观念需要转变”[8]等一系列的问题,然而,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都是通过实践本身,只有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再配以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介于我国医疗科技的发展也为安乐死准备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我们应尽快将其安乐死合法化,笔者认为可以将安乐死放置在排除犯罪事由的被害人承诺部分,再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制度,使其进一步完善化。
安乐死是个久盛不衰的问题,它只所以不衰是因为久久不将其合法化,而致使争论双方经久不息的辩驳。然而,理论上再长久的争论也只是停留于理论层面,而我们立法者则应该密切审视一下,希望尽快给予安乐死一个定论,让安乐死在法律上能够真正的安乐!
第五篇:上课是否应该点名
上课是否应该点名?如不点名如何提高出勤率?
如今一些高校,把学生课堂出勤率和老师的教学考核相挂钩。学校教务处一般都有这样的指导性意见:而这一指导性意见到了掌握学生考试成绩大权的老师那里,则变成了课堂点名与考试成绩挂钩。在长春某部属大学,担任思想政治辅导员的田苗华老师告诉记者,学生临时有事不能上课,可以到学生工作办公室开请假条,这样在辅导员那里是不算“逃课”的。可是,到了任课老师那里,算不算“逃课”则由任课老师灵活掌握。一些任课老师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出勤率,不管有无请假条,是否“逃课”完全以课堂点名到与不到为准。
大学老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点名,根据出勤情况统计分数计入学生的期末成绩,这已经成为一种规矩。规矩之所以存在,其理由是为了督促学生克服惰性按时上课以使学生获取一门知识。但是大学生用得着督促吗?
大学生已经是拥有独立判断能力的成人,他们从小学到高中有12年的时间是在老师的督促下学习,如果在大学期间仍然需要老师来监督,那么他们毕业后步入社会又需要谁来监督?
如果学生在监督之下来上课,可是他心不在焉,没心思听课,人虽在,但没有听课的效果;或者学生已经掌握了你所要传授的知识内容,你还要求他出现在课堂上浪费时间,那么是否失去了监督的意义。要知道,上课出勤率与知识吸取量是没有因果或正比的关系的。老师出现在课堂上,最根本、最重要的目的是要传授学科知识,而不是在铃响与铃响之间清数“少了几只羊”。如果一个学生已经拥有了那个知识,他能够以考试或其他方式证明他的程度,那老师为什么要他来充数?充数的形式就是舍本逐末,也就是犯了为师者见林不见树的错误。如果一个学生没有那门知识却一再缺课,通过考核环节老师自然要淘汰他,但淘汰他的理由是,你没有得到知识,而不是,你点名未到。为师者对学生要“严”,必须在实质的知识上,而不是在僵化的形式上。通过考试,老师出比较灵活的题,来考核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如果没掌握,那么就不能让他侥幸过关,他就只能返回课堂重新学习。他会清楚,因为缺课不能掌握知识无法通过考试是要付出代价的。
做老师的应该在课堂上严肃地说:上不上课在你,学不学在你,努力不努力也在你,你要学会如何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老师如果尊重学生,他就没有理由强制把学生抓到教室里来,而是让他自觉出现在课堂上。
上课是否应该点名?
如不点名如何提高出勤率?
会计08-3班 0806020338
韩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