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与《美学》读书笔记(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05:04: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黑格尔与《美学》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黑格尔与《美学》读书笔记》。

第一篇:黑格尔与《美学》读书笔记

黑格尔与《美学》读书笔记

德国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少年时代酷爱古希腊文化与莎士比亚,受到柏拉图、荷马、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深刻影响,一生沉浸于思考与写作。

黑格尔以一种进步的历史观点,对人类艺术哲学以三大类型分野,从史前早期艺术到19世纪早期他生活时代的人类艺术,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包括诗、音乐绘画、雕刻、建筑各类专门艺术,象征型艺术是主体对要表达的理念没有清晰界定,古典型艺术从象征型发展而来,是主体的理念完全清晰是最完美的艺术。主要指古希腊的人体艺术。浪漫型艺术在古典型台阶上,更关心崇高的灵魂本身。黑格尔并没有自己动笔写作这部《美学》,他只是在大学讲坛上讲授这门课程。他的历届学生把听课笔记聚集一起,编辑成了《美学讲演录》。

一、美学是什么

人的精神包含了神性,艺术家寻找的便是这种神性。艺术作品之美,乃是神性之美。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历维.施特劳斯说:“艺术家的作品,可能是人类唯一正确的知识”。美学作为一个学科,起初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希腊文的“克里斯托惕克”,在希腊语中即“美”,艺术是什么?艺术要实现什么?艺术与人类关系?艺术作品怎样分析?所以我们也把美学这门学科称为“艺术哲学”。

艺术作品表现的是人的精神价值,它抓住时间、个别人物、行动以及其转变的旨趣来实现这一目的。它将原本的现实世界改造成为更

人化的世界突显出来。世界在艺术中变得更加纯粹,更加鲜明。一切心灵的东西都要高于自然。艺术可以表现神圣的理想,这却是任何自然事物不能做到的。

从心灵所创造的东西与从自然所产生和形成的东西,如果两者都包含神的光荣,那么神在前者比在后者的光荣更高。神就是心灵,只有在人身上,神性自由才是灵动的。人类的艺术,就是人模仿神制造的自然。

二、艺术的目的人们在创造艺术时,抱有什么目的。普遍的见解有三种:“模仿自然说”、“激发情绪说”、“理想与普遍力量说”。

模仿是完全按照本来的自然形状复写一遍,这是一种复制。艺术在利用材料方面总是有限的,只能把现实的外形提供给某一种感官。靠单纯的模仿,艺术总不能和自然竞争。模仿所产生的乐趣总是有限的。对于人来说,从自己所创造的东西得到的乐趣,就更适合于人的身份。就这个意义说,每一件微细的技术品的发明在价值上要比模仿高。“激发情绪说”强调艺术作用在于唤醒,凡是可以让人内心感到或震撼的东西,凡是可以满足人的情感需要的思想和观念,总是能够激发出人心中最深处的潜在力量,这就是艺术激发功能要达到的目标。一切情感的激发,心灵对每种生活内容的体念,通过一种只是幻象的外在对象来引起这一切内在的激动,就是艺术所特有的巨大威力。“理想与普遍力量说”,常常有这样的情形:一位艺术家,他内心感到痛苦时,他就开始艺术行为,用图像或意象去表达,把自己的痛

苦化为艺术的形象。这是一种眼泪中的安慰。艺术也能使人获得道德上的教益。贺拉斯说:“诗人既给人以教益也给人娱乐。”艺术要求越高,需采用的道德内容越多。道德也是一个艺术标准。艺术是各民族最早的教师。

三、内容决定形式

没有无内容的艺术,形式是内容的容器。艺术作品的缺陷并不总是技巧欠圆熟,形式的缺陷总是源于内容的缺陷。愈是优美的艺术作品就愈是具有内容和思想的内在深刻和真实。在艺术作品里,对自然的改形,并不是艺术家技巧上的生疏和不熟练,而是艺术家有意为之,是艺术家意识里的内容和要求所决定的。

艺术的真正职责在于帮助人认识到心灵的最高旨趣,美的艺术不能在想象的无拘无碍境界飘摇不定,因为心灵的旨趣决定了艺术内容的基础,尽管形式和形状可以千变万化。

一件艺术品,在技巧方面已十分完美,并不能说它就是完美的艺术。完美的艺术,是理念和表现的结合,不仅有理念,表现理念的形象也是真实的、完美的,包含这两者才是最高的艺术品。艺术家为一个理念,必须寻找到具体的形象,形象是显现理念的桥梁。具体的理念,本身就是使自己显现为自由形象的过程,只有真正具体的理念才能产生真正的形象,这两方面的吻合就是理想的艺术。

四、艺术的类型

艺术是表达理念的。人类为实现各种理念,已发展了各种艺术类型,分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与浪漫型艺术三种。

理念是具体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念的各个特殊方面的伸展与和解,才能进入艺术的意识,由于这种发展,艺术美才有了特殊的阶段和类型。象征型艺术在艺术的原始阶段,主要代表是东方艺术;古典型艺术代表艺术发展成熟的阶段,主要代表是希腊艺术;浪漫型艺术代表艺术开始解体的阶段,主要代表是中世纪西方基督教艺术。

艺术的这三种类型,是内容与形象之间的不同关系,理念与实现理念的不同方式。理念在开始阶段,自身还不确定、不明确,抽象理念所取的形象是外在于理念本身的自然形态的感性材料,也就是说感性材料占绝对上风。自然材料还保留着它的原始风貌,改变不大。这种类型称为象征型艺术类型。古典型艺术,在理念和它的材料上达到高度统一。理念找到了最适合它的材料,并自由、妥当地融入了材料中,是自由完满的协调。浪漫型艺术把理念与现实的完美再次打破,取消了古典型中理念与材料那种不可分裂的统一性。为了更自由的心灵表达,理念从它的外在因素的协调统一中退出。

五、象征型艺术

理念并不是一开始就清晰明了的,而是相反。由于理念本身就还没有理想所要求的个别性,它的抽象性和片面性使得形象在外表上离奇而不完美,说是理念的表现,只是一种还处于远距离的尝试,一种形式上的挣扎与希求。理念还没有找到真正适合他的形式。这种艺术,称为象征艺术。

理念并没能真正吻合人感性材料,自然对象更多的是保留它原来的样子而没有改变,对象似乎很不情愿地要担负起表现理念的责任,尽一

种义务。理念和对象在这种情形下形成一种抽象的属性关系,例如用狮子象征强壮。

理念发现它们都不太适合,就把自然形状和实在现象夸张成为不确定不匀称的东西,企图用形象的散漫、庞大和堂皇富丽来提高到理念的地位。上述情形在东方原始艺术里的泛神主义,就是明显的实证。象征型艺术以不完善为终结。

六、古典型艺术

古典型艺术,处理理念是妥贴的,它找到了理念应该寄于的居所。古典型艺术,是人类第一次完美的艺术,理想找到了现实的表达通道。古典型艺术就理念而言,它本身是具体的、丰富的。心灵的东西只有到了清晰的程度,才到了这一阶段。理念要在自然中择优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把心灵性的东西表现出来,以为自观,只有经过心灵的事物才能圆满地显现于感官。

在古典型艺术里,人体形状的出现,不能仅看成材料,更是心灵的外在存在形式,同时兼备自然形态的存在。

七、浪漫型艺术

浪漫型艺术把理念与现实完满的统一再度打破,它在较高的阶段上,再回到理念与现实的差异与对立,古典型艺术达到了最高度的优美,尽了艺术感性表现所尽之能事。古典型艺术的局限性在于,将一个具有无限性质的主体,交付给一个有限的世界。

浪漫型艺术取消了古典型艺术的那种不可分裂的统一,在内容和表现方式的范围上超出了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保留艺术的形式,但艺术超越了艺术本身,是一种人性的解放。艺术对象和心灵完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一种和解,是把内心世界完美地置入外在世界中。

第二篇:黑格尔美学第一卷读后感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观后感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是他的学生根据他在海德堡大学的讲课记录和教学提纲整理而成的,也是他的艺术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美学》第一卷中一共有两个重要观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及“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笔者想从这两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黑格尔给美所下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里的理念,显然和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念(idea)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在古希腊哲学概念中,所谓理念是指人的认知对事物共相的认知,是建立在人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的,而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具有“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的概念,在他看来美源自“绝对理念”,使美具有了客观精神性。“绝对理念”的发展是必然的,美的产生、发展也就是必然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绝对理念”其本质便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承认在人的认识能力之上具有一种类似于上帝般的超越人类认识的,不动不灭的绝对规律,而这种绝对规律受到人的认知感受所形成的审美愉悦,便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也便就是美。

相比较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古希腊“真善美”和中国传统儒家“美是仁”的种种观点,我们可以发现,黑格尔在探寻所谓什么是美的时候,不再借助于伦理学范畴的概念,把美提炼出成了高于生活的生活的产物。

将美感的源头剥离出生活,才有可能不受污染的去分析什么才是美的真正本质,不然当我们看俄国人的美学,就会不由自主地将美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简单地认为符合生活样式的就是美的,反之则为不美。看古希腊哲学和儒家哲学则会随意地将伦理学的道德判断“善”和“仁”凌驾在“美本身”之上,将一种审美判断异化为道德判断。

黑格尔正是意识到了这种危险,才会去将美与客观可认知的事物相剥离,从而产生了一种凌驾于各种伦理道德、各种认识局限之上的美学感受。这样子去研究“美本身”,自然可以不受干扰和污染,但是也显然会让对美的研究陷入误区。

前文说了,黑格尔认为美源于“绝对理念”,因此天然存在,不动不灭。由此产生的美学定义,其实涉及了“美本身”的关键性课题,即“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黑格尔显然选择将美定义成了一种绝对存在的客观真理——具有永恒性的规律,而通过人的感性浮现。

简单地分析就不难发现,黑格尔其实是将美定义成为了美的规律,而一旦将美定义成了某种绝对存在的规律的时候,我们受到本身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就不可能去完整地正确地去表述美到底是什么。

就比如柏拉图在他的《大希庇阿斯篇》中所做的那样,无论我们将美作何种解释,都是具有缺陷性的探讨,所以柏拉图在可以在《大希庇阿斯篇》通过无数个设问去一步一步地推断出“美不是什么”,但是究柏拉图一生,究其西方哲学史千年的思考,也无法得出“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的答案。

同样去看黑格尔的美学,我们一样可以发现,黑格尔在论述“美本身”的概念时,和他之后对于美的本质探讨,具有根本性的矛盾。

黑格尔做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之判断最重要的前提在于,黑格尔认为美是绝对存在的,这也就以为在,黑格尔认为美在本体论上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这也是世界美学史上最重要的探讨之一——“美是主观念感受还是客观存在”。

但是在谈及这个判断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黑格尔本身便是矛盾的,他一方面认为美是一种脱离了人的判断能力之外的,由“绝对理念”支配的凌驾于所以的主观判断之外的绝对规律,但是他一方面又承认这个世界上具有两种被人类认知的不同美,一种是人类创造认识的艺术美,一种便是自然之美。

因为我们发现如果按照黑格尔地“绝对精神”去理解,我们理应会在所有美的事物中都去发现一个共同地美学的本质,就像宋明理学的“格物致知”一样,只要我们不断地去找寻事物的共相,不断地进行删选,在最后我们终会发现那个所有美丽的事物都具有的共同本质,这就是“美本身”。

但是这种思维模式最危险地地方在于,所谓“美本身”生长和孕育的母体便是凌驾于人类认知能力之上的“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如何我们都只能不断地接近对“美本身”的认知,却永远也达至不了真理的彼岸。这点在认识论上本身便是可怕的不可知论之源头,正如休谟可以否定因果联系的存在一样,这样去认识美的方式最终也必然会导向“美不可能被认知”或者“美本质不存在”地虚无主义认识观念。作为一本研究美学的著作,其一开始便埋下了这样的美学研究初衷,显然是危险的。

其次,黑格尔美学提出地及其重要的一点观点便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在此,黑格尔认为因为艺术美是由人类创造并认知的,附加有人类情感和认识活动地价值,所以艺术美高于自然美,黑格尔甚至在卷首还提出了自然美不具有和“艺术美”相同价值的观点。

但是仅从黑格尔自身对“美本身”的阐发我们就会发现他的这种对艺术美的过度推崇和对自然美的过度贬斥是不具有理性价值的。

首先我们从黑格尔的自身理解出发,前文说过黑格尔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句话其实表明了无论去研究哪种美的现象,无论去解释何种的美感,都是要从人的认知能力出发,所以从人的认知能力而言,人在认识艺术品和自然界的鬼斧神工的时候,其实两者都具有相同的地位,即谁更能让人获得“精神的愉悦”(康德《判断力批判》)。

换言之,在被认知的角度上,所谓艺术美和自然美其实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不同地艺术作品和不同地自然美景在人的认知中都一样局限于人对美的感受,所以艺术品可以巧夺天工,自然界一样可以做到“天地有大美”。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所谓对于美的认可,黑格尔之所以认为“艺术美高于自

然美”的唯一可成立的论据在于他认为“艺术美”源于人的创造和发展,而自然美缺乏了人为的力量和色彩。

听起来似乎是这么一回事,仔细一推敲就可以发现,黑格尔自己都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的感念显现”,所谓美的本质本身便是客观存在的不变规律,如果按照黑格尔自己的观念,显然自然美会比人类创造地艺术美更贴近美的本质规律,从而符合对美的判断。

但是黑格尔在判断“什么更美”这个问题上的时候偏偏却换了一个比较的标准,不再从美的本质判断出发了,反而使用了何者更能让人获得“美感的愉悦”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判断标准显然和前者对“美本身”的超验判断是相矛盾的。

但是即使退一步,我们从人的认识和美感愉悦去作为判断标准去看待“什么是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发现黑格尔的判断是不成立。因为黑格尔的观点其实很简单,认为艺术美是由人创造,所以艺术美更贴近人的审美。

首先艺术的创作未必创作地便是美感,以贾平凹的《丑石》一文为例,我们会发现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未必是以审美为基本判断的,审丑判断同样是艺术判断的重要表达形式。

退一步说,即是我们理解到黑格尔所处的时代,也许未必有审丑为主题的艺术创作,我们去比较自然美和艺术美。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在寻找艺术美感的时候,其实是脱离不了自然美的影响。

就比如达芬奇地蒙娜丽莎的微笑之所以美妙是因为他在前期对人体的解剖做了大量地分析和研究,不合乎人体自然规律和透视规律地人体绘画早在启蒙运动便被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再比如黄金分割地比例本身便是源自于自然界之中的固有规律,所以从某种角度而言,所谓的艺术美,其创造地规律本身便是来自于自然的美学规律。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从某种角度而言,自然美可以说是艺术美的母亲和营养的源泉,黑格尔批判自然美,推崇自然美,一方面和他自己对于美学本体论的认识相矛盾,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他对于自然美的认知局限。

总的来说,黑格尔的《美学》从美学史地宏观角度探研了美学发展的伟大历史宏图,也开创了系统研究美学的先河,但是从对美学本质地分析显然是不到位而有所欠缺的。

第三篇: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读书笔记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读书笔记

----从《法哲学原理》中批判黑格尔的历史观

黑格尔是是德国思想史上的一位圣哲,他既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又是德国古典法学的主要代表,《法哲学原理》就是黑格尔在法学方面的代表作。黑格尔的哲学具有一种无坚不摧地扫除一切的迷妄的思想力量。在黑格尔在柏林大学授课前像听众所做的《开讲辞》:“精神的伟大力量是不可低估和小视的。那隐闭着的宇亩本质自身并没有力量足以抵抗求知的勇气。对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奥妙公开给他,让他享受。”我每次读《开讲辞》这几句结束语,都会感到心情激荡,它体现了文艺复兴以来对人和人的思想充满信心的那种坚毅的人文精神,它增加了我生活的勇气,而不至于在低谷中不能自拔,“精神的力量是不可低估和小视的”这句话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

黑格尔作为一个极具有思辨能力的哲学家,其思想是极其的深刻而独到的。在这一点上,不得不提到黑格尔的《美学》,黑格尔《美学》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使我对他的艺术鉴赏力感到惊佩。黑格尔的思想深度是从来不会令人怀疑的,但是仅仅具有深刻思想的哲学家,不一定会写出一本好的美学著作,因为它还需要艺术的感受才能。黑格尔的艺术鉴赏力不仅在学术界是罕见的,就是在艺术领域内也是很少有人可以与之匹敌的。他对于希腊艺术的赞美与分析,对于莎士比亚的真知灼见,对于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批评,对于风格、才能、独创性的阐发,对于独创行为的剖析等等,处处显示了渊博的知识和卓越的审美趣味,就是今天看来,如果撇开其中某些可以原谅的失误外,也足以令人为之叹服。

黑格尔如果没有这样深厚的艺术素养,就不可能在美学著作中提出如此深合艺术特征的美学原则。例如,他将关于才能和天才——他说,单纯的才能只是在艺术的某些方面达到熟练,只有天才才能给艺术提供生气灌注作用。关于艺术的表现能力——他说,形象的表现方式就是艺术家的感受和知觉方式。而真正的艺术家可以毫不费力地在自身上找到这种方式,就像它是特别适合他的器官一样。凡是在他想象中活着的东西,好像马上就转到手指上。关于灵感——他说,艺术

1家把对象变为自己的对象后,应抛开自己的主观癖性。如果在一种灵感里,主体作为主体突出地冒出来发挥作用,而不是作为艺术主题本身所引起的有生命力的活动,这种灵感就是一种很坏的灵感。关于独创性——他说,艺术家须根据他的心情的和想象的内在生命去形成艺术的体现。艺术家的主观性与表现的真正客观性这两方面的统一就是独创性的概念。而这样深厚的艺术素养,也使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深度更日趋完美,让黑格尔的哲学的逻辑趋向完美。

但是《法哲学原理》作为一个包含抽象法、道德、伦理、国家等包罗万象的鸿篇巨著,难免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尤其是黑格尔的历史观。

在黑格尔给《法哲学原理》所写的序言之中,黑格尔说:“我们不像希腊人那样把哲学当作私人艺术来研究,哲学具有公众的即与公众有关的存在,它主要是或者纯粹是为国家服务的。”在这里他反对为哲学而哲学,反对“把哲学当作私人艺术”的看法,肯定哲学是社会现象,是“公众有关的存在”,并公开明白的说出了哲学“是为国家服务的”政治目的。这样胡一句话不难让我们想到“一切哲学都是政治哲学。”在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之中,黑格尔最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家,并且由此通过逻辑的推导,描述出世界历史进展的过程,这些哲学的思考,几乎反映了黑格尔的全部的历史观。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之中,在阐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之时,黑格尔不止一次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这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妄想一种哲学可以超出它那个时代,这与妄想个人可以跳出他的时代,跳出罗陀斯岛,是同样愚蠢的。”他还说: “关于教导世界应该怎样,„„无论如何哲学总是来得太迟。哲学作为有关世界的思想,要直到现实结束其形成过程并完成其自身之后,才会出现。当哲学用灰色的颜料绘成灰色的图画的时候,这一生活形态就变老了。对灰色绘成灰色,不能使生活形态变得年青,而只能作为认识的对象。密纳发的猫头鹰要等黄昏到来,才会起飞。”可以看出,黑格尔认为,哲学是不能超出它的时代的,强调人要和现实的实调出发,而且黑格尔进一步的说,哲学总是后于时代,因而得出哲学不能给世界以任何教导或指导的看法。

但是黑格尔的这一论调和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他对国家的设想中做出的预测显然是自相矛盾的。黑格尔将国家视为个人存在的最高目的,强调最后实现的国家应该是主观自由和客观自由相统一的国家,于是,他在《法哲学原理》的260节这样说到:

“国家是具体自由的现实;但具体自由在于,个人的单一性及其特殊利益不但获得它们的完全发展,以及它们的权利获得明白承认(如在家庭和市民社会的领域中那样),而且一方面通过自身过渡到普遍物的利益,他方面它们认识和希求普遍物,甚至承认普遍物作为它们自己实体性的精神,并把普遍物作为它们的最终目的而进行活动。其结果,普遍物既不能没有特殊利益、知识和意志而发生效力并底于完成,人也不仅作为私人和为了本身目的而生活,因为人没有不同时对普遍物和为普遍物而希求,没有不自觉地为达成这一普遍物的目的而活动。现代国家的原则具有这样一种惊人的力量和深度,即它使主观性的原则完美起来,成为独立的个人特。殊性的极端,而同时又使它回复到实体性的统一,于是在主观性的原则本身中保存着这个统一。”

从黑格尔所说的这一段话中,可以看得到,黑格尔已经察觉出了现代市民社会所出现的问题和弊端,即在市民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单个的、私人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存在时原子式的个体的存在,人与人人之间的联合只是出于保护私人和为了本身的目的,而这样的关系是脆弱和危险的。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他的国家概念指的不是现存的国家制度,而是精神的国家理念。他认为现实的国家只是国家理念的表现。国家的本质在于它是伦理理念的现实,是绝对自在自为的理性的东西。于是黑格尔提出了这样一个循环的观念,即是,一方面,国家的具体自由的现实,在于使每一个个人和家庭得到自由和完全的发展,另一方面,个人和家庭也离不开国家,并应该把国家视为个人和家庭生活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到最后实现主观自由和客观自由的完美统一。

紧接着,黑格尔将世界历史的进展划分四个原则,也就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与人之间只是个体无差别的、群体方式的存在;第二个阶段就是个体有部分差别,已经开始有部分独立,但是主要还是围绕着城邦存在;第三个阶段即是个体只是原子式的个体的存在,国家已不再是个体所关注的重点,而反过

来,国家的目的恰恰是保护个体的利益;第四个阶段是,也就是和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260节中设想一样,即要实现人和国家的一个双赢,获得一个和解,实现客观自由和主管自由的统一。这四个原则所分别对应的正是:(1)东方的,(2)希腊的,(3)罗马的,(4)日耳曼的。正如黑格尔所说:

精神在最初作为直接的启示中,以实体性精神的形态为原则,这种形态是同一性的形态,在这种形态中,个别性依然沉没在它的本质中,而且还没有得到独立存在的权利。

第二个原则是这种实体性精神的知识,因此这种精神既是积极的内容和充实,又是作为精神的活的形式的、自为的存在。这一原则就是美的伦理性的个体性。

第三个原则是能认识的自为的存在在自身中的深入,以达到抽象的普遍性,从而成为在同一过程中被精神所委弃的、客观世界的无限对立面。

第四种形态的原则是精神的上述那种对立的转化,它接受它的真理和具体本质在它的内心生活中,并同客观性融成一片。回复到最初实体性的这种精神,就是从无限对立那里返回的精神,它产生和认识它的这种真理,即思想和合乎规律的现实世界。

在这里,先撇开黑格尔将“日耳曼民族”视为优等民族的民族自豪情节不说,首先讨论的是,黑格尔认为日耳曼民族完成了世界历史发展中的第四个阶段的进化,但回归黑格尔所处的那个年代的现代,黑格尔这样一种情节显然是一厢情愿的看法而已,因为在当时德意志民族仍然处于一个分裂的状态,更不谈不上实现黑格尔设想中的“人人为国家,国家为人人”的美好的景象。

从历史发生之前来看一切都是偶然的,但从历史发生之后看一切都是必然的。对于在黑格尔所处的那个时代,对于世界历史之中已经发生的前三个阶段,黑格尔显然用的思辨的理性揭示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前三个阶段的本质和内涵,但是对于第四个阶段,可能正如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序言中所说“每个人都

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这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妄想一种哲学可以超出它那个时代,这与妄想个人可以跳出他的时代,跳出罗陀斯岛,是同样愚蠢的。”或者正如黑格尔在解释精神的运动规律时所说:

“精神的历史就是它自己的行为,因此精神仅仅是它所做的事,而它的行为就在于把自己,在这里是作为精神,变成它自己意识的对象,并在对自己解释自己中把握自己。这种把握是它的存在和原则,完成这一把握同时也就是它的外化和过渡。从形式上来表达,重新把握这种把握的精神,或者这样说也是一样,由外化返回到自身的精神,比起它自己处在前一阶段的把握时是更高阶段的精神。”

如同所有的人一样,黑格尔只能从过去已经发生的历史中把握历史以前的发生轨迹和本质。虽然黑格尔说,哲学是不能超越时代的,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一样,如果哲学不能把握时代,如果哲学只能作为戏剧表演后的点评嘉宾,那么哲学显然早就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和精华。而且,在《法哲学原理》之中,黑格尔仍然用思辨的哲学的方式提出了自己对未来的时代的设想和构想,即实现一个客观自由和主观自由统一的现代国家。但可惜的一点是,黑格尔对由市民社会过渡到现代国家的阶段和理论基础并没有过多的阐述,以至于不免让人觉得黑格尔的对未来时代的构想依然停留在一个幻想的层面,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美梦。

现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原子式个体存在,人与人之间结合只是为了保存私利的局面,还需要现代人不断的探讨和自救。

第四篇:美学读书笔记

美学读书笔记

09243248张益波

①原文:“士大夫的入世与入仕,往往容易导致对于皇权的依附,从而失去了士大夫人格的独立与自由。而缺失人格的独立与自由,则往往直接导致失去士大夫文化传统中最宝贵的优秀品质——以道抗势。实际上一直到范仲淹时代,士大夫普遍的人格,往往不仅体现出对于权力的依附与追逐,而且的首辅大臣,就是典型的代表。往往为此体现出对于权力的献媚,丁谓、吕夷简等并不缺乏能力与才华。”

(刘方《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版,第61页)中国近几年来经济飞速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看重金钱与权势,并渐渐的忽视了很多精神上的有价值的东西。大多数人都用物质的功利性来衡量人或事物或事件的价值,但是要知道,很多东西是无法用物质的功利性来衡量的。爱、人格、理想、信仰„„这些东西,不管人们是否拥有,也不管它有用或是无用,都是不能用功利来量化的。可是如今的人们沉浸在生活的欲海当中追逐名利、追逐权势,使得人类的文化道德底线逐渐缺失,使得人生不同的价值取向与人生的人格理想逐渐丧失。

看了这段话才发现这种现象在唐宋变革之际就已经发生过了,只不过当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社会的**,而这个时候,如果还有人拥有人格上的的独立与自由就难能可贵了。

其实士大夫这种依附追逐权力的普遍人格的形成也是必然的。自隋朝开科举以来,虽然给很多穷人有了出头的机会,但是却形成了一种读书是为了所谓“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此等名利之物。“读书做官”,用名利去诱惑读书人,将追逐权力和依附于权力作为知识分子最终归宿。像丁谓、吕夷简等并不缺乏能力与才华的知识分子不热爱自己的专业,不热爱文化,不热衷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忘记了自己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也丧失了人格的独立与自由。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想,为什么我们不能依附皇权,难道依附皇权就是错的吗?古人所提倡之“忠君爱国”,在我们这个讲究伦理道德的国家根深蒂固,我们把“忠义孝悌”看成是法则,是人类情感的价值典范。《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讲:“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士章》中讲:“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一个人若是不依附皇权,如何“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维系家庭伦理道德关系?君王又如何能巩固其中央集权统治,调节政治伦理秩序,使国家长治久安?只有一个答案——与皇权共治天下。

②原文:“只有建构起士大夫独立与自由的人格,才能保证以道抗势的人格精神、终极信仰与审美理想,而基于自由原则的隐士,恰恰能够提供人格的独立与自由。虽然积极入世的士大夫,并不准备成为真正的隐士,但是基于自由原则的隐士所具有的独立与自由的人格理想及其现实典范的确立,则为士大夫树立起审美人格榜样,才使他们不至于在现实的政治活动中,失去独立与自由的人格,也才使士大夫进一步在宋代发展出与皇权共治天下的社会理想与独立人格。”

(刘方《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版,第61页)陈寅恪先生有名言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理想。”这段文字中反复提及了“独立与自由的人格”。那么怎样的人才算是具有独立与自由的人格的人呢?

在百度百科上是这样介绍的:“具有独立人格精神的人有宽广的胸怀,能海纳百川,不因生活中的细小锁事而与他人斤斤计较,不过多的计较个人得失,能宽容哪些反对自己,歧视自己的人。不与人记仇蓄恨,能把敌人当作朋友来看待。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事物的发展,以‘凡是现实的事物都有其必然性的因素’来看待问题,不拘泥生活的小结,无视周围他人所为,无视功、名、利、财、色、权等的诱惑,身处尘浊之中而能保持高洁的灵魂。同时也不必过于压抑自己的情欲,做到心随所欲,按自己的想法去行事。随时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冷静的看待一切问题,不被一切的社会集体过激行为传染。”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故而,拥有真正独立与自由人格的人可以称得上为“大丈夫”。“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列子·杨朱》中的这句话正是古人对独立人格精神最生动的描述。以自己的存在为存在,同时又能尊重他人的存在。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并以个体的独立价值参与社会活动。

士大夫失去了独立与自由的人格,这个社会只能是依附,献媚,最终丧失人类道德底线。只有拥有这样的人格,士大夫们才能与皇权抗争,追求真理与道,发展出与皇权共治天下的社会理想与独立人格。

历朝历代往往如此。要做到以道抗势,就必须做到内不愧心,外不负俗。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普通的百姓有很高尚的道德操守,但是作为社会的精英,就应该负起与自己身份相符合的责任,应该有符合身份的道德与义务。我们不能指望社会上所有的人,但是倘若身为所谓之“社会精英”都没有这种独立与自由的人格,这个社会应该由谁去承载呢。所以只有真正的“士”才有这样的责任、义务与道德。

③原文:“美学的专门史研究路径,习惯于首先是将美学思想、内容从产生它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抽离出来,其次再将理论性的美学思想表述,从丰富的美学材料中抽离出来,以至于美学家及其思想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方式之间的关联,自始未曾进入美学史家的视野。而依据西方美学研究框架进行传统中国美学研究,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大量丰富的材料,往往因为没有像西方美学那样形成有形式特征的理论知识体系,从而也就消失于透过西方美学理论研究框架来看中国美学传统研究对象的美学史家的视野。”

(刘方《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版,第2页—第3页)既然是“美学专门史研究”,就应该首先在“史”上下功夫研究。梁启超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

历史并不是归类于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中,而是其间的桥梁,合并了两大领域的研究方法。包括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所以我们不能将美学思想、内容从产生它的文化语境中剥离出来,更不能脱离丰富的美学材料,去表述理论性的美学思想。而研究美学史就应该将美学家及其思想与其实际生活方式联系起来。

李泽厚、刘纲纪就在其主编的《中国美学史》中提出这一看法,认为,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的研究,是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以至社会风尚的审美意识进行全面的考察。所谓狭义的研究,则以哲学家、文学家或文学理论批评家著作中已经多少形成系统的美学理论或观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这种观点还认为,广义的研究虽然重要,但限于条件,目前的中国美学史研究还是应该从思想家和批评家著作的有关美与艺术的言论观点入手。

我们中国的美学家往往依据西方美学研究框架进行传统中国美学研究,可毕竟东西方的文化背景是有很大差异的。宗白华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写成的一篇文章《漫话中国美学》中就指出:“要了解西方美学的特点,也必须从西方艺术背景着眼,但大部分仍是哲学家的美学。在中国,美学思想却更是总结了艺术实践,回过来又影响着艺术的发展。”东西方有着不同的价值意绪、文化特色和情感思维方式,以致于东西方审美文化、审美风尚、审美艺术实践的不同。

我觉得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中国美学史的研究。虽然面对古人的思想材料和文献资料,却并非对古人理论和思想的简单还原,而是也包含着我们今天对古人思想的重组和发现。这就如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也如同柯林伍德所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④原文:“宋代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峰。”

(刘方《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版,第1页)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天水一朝),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但是在大多数人看来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王朝了,“弱宋”二字似乎是把这个统治中国大部或半部300多年之久的朝代给盖棺定了论。的确,按中国传统对王朝的评价标准来看宋朝也确实挺丢人的。不说南宋的偏安一隅,就是北宋,其边界线也没能到得了长城。而且,年年向其他番邦国家如辽国、金国进贡。这样一个弱小的王朝怎么能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转折时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峰呢?

宋代文化的确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峰。究其原因:首先,宋朝是靠兵变得来的天下,宋太祖为了防止叛乱,重用文臣,采用了“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而理学思想也在宋朝开始形成,“文以载道”的说法也盛行起来;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等等,这些都能够繁荣宋朝的文化。第二,当时社会动荡,从北宋开国到南宋灭亡,宋王朝始终处于强敌的威胁之下。士大夫们以国家天下为己任,其深沉的忧患意识,又造成了宋代文学中爱国主题的高扬。第三,宋代把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有机的融合起来,将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整合起来,使得文人有了新型的生活态度,也使审美情趣由严于雅俗之辨转向以俗为雅。第四,宋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使得士大夫生活优裕并使宋词兴盛起来。所以,宋代文学有着辉煌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代中国历史学家漆侠说:“宋代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不仅远迈此前的汉唐,而且为后来的明清所不及。它所留下的文化遗产,诸如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实为我国古代文化宝藏中之宝藏。”明人刘定之的《宋论》中也有这样的解释:“宋时诸帝不费讲学,盖汉唐所未能及者,故其时悖德虐政不若汉唐叔季之尤甚。汉唐有纂弑之巨,而宋无之,有贼民崛起浅危社骏之张角黄巢者,而宋无之,皆由于上之未尝悖虐尤甚以激之也。讲学之效岂可污哉?”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史上,宋代是一个远承汉唐,近启明清的重要转型及变革时期。其经济形态、政治体制、学术思想、文化意识诸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品格,呈现出与宋前社会不同的时代特征。

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述:“天水一朝人之智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宋代美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美学。

⑤原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代研究得到重视和发展,“宋学研究”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热点。众多学者,从通史和断代史方面以及专题研究与个案研究等方面,对于宋代美学和文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刘方《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版,第1页)宋代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峰。《宋史·太祖本纪》写道:“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王国维、陈寅恪对此有极高的评价。王国维的《宋代之金石学》认为:“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所以宋代研究得到重视和发展是必然的。

国学大师陈寅恪又指出:“吾国近年之学术,如考古、历史、文艺、及思想史等,以世局激荡及外缘熏习之故,或有显著之变迁。将来所止之境,今固未敢断论。惟可一言蔽之曰,宋代学术之复兴,或新宋学之建立而已。”显然,宋学不局限于思想史范畴,它涵盖了考古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及思想史等各个领域。虽然,当时的研究从现今的学术发展水平来看,尚还有诸多明显的缺陷,但不能不说“宋学研究”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第五篇:美学读书笔记

第一章 绪论

1、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的几种代表性看法:(1)有人说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这样一门学科。(2)认

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这个思想来源于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3)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4)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2、实用主义美学家杜威主张以审美经验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他的一部美学代表作就名为《艺术即经验》。

美国新自然主义美学家托马斯。门罗也主张放弃对美作形而上学的探讨,而强调对人们的审美经验作尽可能客观的描述。

3、19世纪德国的美学家费希纳,著有《实验美学》和《美学入门》。

4、第五种观点重点放在研究主客体之间审美关系上面。中国著名美学家蒋孔阳也持这一观点,在他晚年

著作《美学新论》。

5、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现象,即处于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现象或审美活动。

6、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这句话是我们对美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的基本概括,它包括三个层面:(1)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即审美活动,(2)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3)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7、在中国,人文学科这个提法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才逐渐被学术界接受的。

8、把美学划归于人文学科,而不划归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主要有如下理由:(1)作为人文学科的美

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一样。(2)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也不相同。

9、美学的核心方法应当是哲学方法。

10、审美意识可分为初级审美意识和高级审美意识两个层次。

1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有专门的系统美学著作问世;二是形成了

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12、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鲍姆

加登也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

13、鲍姆加登创立的“感性学”在我国被翻译成“美学”。

14、马克思的实践论:首先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在继承和批判西方传统实践观念,特别是德国古典哲

学(尤其是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实践概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次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生成性的。再次更重要的是在马克思那里,物质生产劳动是人最基础的实践活动,它最终决定着包括艺术、审美活动在内的精神生产活动和人的一切其他实践活动。

15、马克思的存在论的基本内容和特色是:(1)始终紧扣现实生活来理解人的存在。(2)始终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思考人的存在。(3)最根本的马克思是从人与世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达到统一来把握和说明人的社会存在的。

16、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审美实践一方面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它也是以人生实践为

源泉的。

17、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

18、审美关系:首先审美关系不是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其次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

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再次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第四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而存在。

19、在理论逻辑上,审美关系却必定先于审美主体或审美客体,理由之一是审美关系(活动)之外或

之前,不存在任何现成的审美主体,也不存在任何现成的审美客体。理由之二是审美主体是审美关系中的主体,审美客体是审美关系中的客体。

20、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是人的审美需要。

21、审美对象作为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感性显现;呈现出如下特点:(1)它是情景交融、人与世

界一体的人生形象。(2)它是主体能通过它“直观自身”,并与之产生精神情感交流的意义形象。(3)它是超个体及眼前功利的、气韵生动的自由形象。(4)它是能唤起主体的联想、想象使主体从有限的存在趋向无限的存在意义的超越形象。

22、审美形态可理解为人对不同栚的美(广义的美)即审美对象的归类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下

生成的自由人生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形式和具体存在状态。

23、审美经验亦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

24、审美经验有以下三个特点:(1)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经验。(2)审美经验是一

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

25、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的方式,也是最典型的形态,艺术和艺术活动也是美学研究的核心内

容之一。

26、艺术的本源在人的生存实践中,美育即审美教育,狭义的美育指有意识地通过审美活动,增强人的审美能力,提高人的整体精神素质,焕发人的精神风貌。广义的美育指通过审美活动建构人的全面发展的成长和存在方式。促进人向理想的、自由的、健康的、精神丰满的人生成。

第二章 审美活动论

1、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应当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可以说是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

2、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1)审美需要(2)审美理想(3)审美趣味。

3、审美需要具有两个显著特征:(1)审美需要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胡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它植根于

人的生命活动本身的独特性质。(2)从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互区别和联系的角度看,审美需要属于人的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

4、审美理想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

5、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审美趣味的两个特征:(1)

审美趣味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2)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仍是他所面临的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

6、从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审美活动的特殊性:(1)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2)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

动,(3)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4)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7、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1)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2)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3)审

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4)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

8、审美活动确是最具有人的本质性或本真性的存在方式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首先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2)其次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异化活动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3)再次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

9、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其原因有:(1)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西。(2)只

有在主客体关系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3)就审美而,正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建构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确定了主客体间审美关系的规定性。

10、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

态中。

11、审美中的惊异有两个主要特点:(1)审美惊异不是一种更改的求知欲,而一种鲜活的生命感。(2)

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

12、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主要是指构成具体事物的色彩、线条、形状、音响等可以被人的耳、目所直

接把握的感性属性。

13、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

14、开放性就是说审美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

15、审美发生理论:(1)游戏说,(2)生物本能性,(3)巫术说,(4)劳动说。

16、人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的生命活动的主要原因有:(1)工具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人原有的生物性

肢体、器官和能力的狭隘性与固定性。(2)工具不仅包括物质性劳动手段,而且也包括人所独有的运用语言符号的能力。(3)人类只是通过运用工具的劳动,才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学会认识自然的,真正形成人的意识。(4)工具作为人的智力的一种物化形式,它既是人所创造的一种物质产品,又是人借以实际地改造自然的一种物质手段。(5)人类使用工具的劳动活动,不仅造成外在自然的人化,而且同时造成人本身内在自然的人化。

17、巫术活动对审美的原始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巫术神圣性与

严肃性,强化并提高了人的意识与意志等主体的精神能力。(2)巫术活动独特的仪式化功能,推动了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式。(3)巫术活动的操演过程直接孕育着原始艺术的发生。

18、审美活动发生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

19、原始意识具有如下主要特征:(1)原始意识在具体性中包含着抽象性。(2)原始意识在蒙昧性中

渗透着真实性。(3)原始意识在神秘性中凝聚着创造性。

20、原始人的自我装饰大致可以分为固定装饰与非固定装饰两种类型。

21、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雕刻、绘画、音乐与舞蹈。

22、就史前艺术的发展来说,雕刻艺术的成熟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的。

23、为什么说“劳动说”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审美发生理论?从劳动说作为一种审美发生理论来看,它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它只是揭示了审美赖以发生的物质前提,却并未能真正切入审美如何发生的内在机制。审美活动是一种超越了直接肉体、需要的精神性的创造活动,它指缶人的最高生存理想即自由,却不能完全等同,生产劳动作为一种功利目的的十分强烈的物质活动,在其本身中不可能直接产生出追寻精神性自由王国的审美活动,从物质性的生产劳动到精神性的审美活动的过渡和飞跃,需要一定的中间环节。

第三章 审美形态论

1、广义的审美形态有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狭义的审美形态则包括各种风格、品位。体裁等。

2、审美形态是指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以复杂的人生样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这种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

3、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的形态,又是一种逻辑分类形式。

4、对审美形态的认识、代表性的观点可总结为以下几类:(1)美的形态(2)审美风格(3)审美类型(4)

审美范畴(5)人生境界说。

5、关于范畴概念,基本包含两种含义:一是把范畴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即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基本思

维形式;二是把范畴看成是历史的、动态的,是人认识世界过程中的各种形态的“梯级”。

6、确定最基本的审美形态,有以下几条基本标准:(1)广泛性或普适性。(2)统摄性,即集杂多于统一。

(3)历史性。

7、审美形态的特征:(1)生成性(2)贯通性(3)兼容性(4)二重性。

8、中国古代思维方式主要是一种象数思维,主要特征是天人合一;古代希腊人乃至整个西方最为主要的思维抽象思维,主要特征是主客二分。

9、世界上的语言文字简要地可以分为表音和表意文字。汉语本身更具有形象性和审美性,而西语更具有

抽象性和逻辑思辨性。

10、优美与崇高是审美实践活动发展中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

11、优美的审美对象有如下特征:(1)首先,优美是超然优雅的人生境界的真实表现。(2)其次是秀

雅协调的外在形式特征。(3)再次是和谐化一的内容。(4)最后是心旷神怡、愉悦轻快的审美体验。

12、崇高作为审美形态具有的特征:(1)首先是雄伟壮阔的力量美。(2)其次是社会价值实现的昂扬

之美。(3)再次是刚毅坚强的品格之美。(4)最后是恢宏豪迈的尊严之美。

13、优美与崇高体现了人生存在实践中的和谐与对立的人生样态,悲剧与喜剧则体现的人生存在实践

中的否定性超越样态。

14、古代希腊社会就产生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著名悲剧作家。

15、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内涵的三个核心因素。

16、悲剧作为审美形态,所体现的主要特征有:首先,悲剧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

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其次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最后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

17、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乃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中对古希

腊的悲剧艺术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

18、喜剧的特点:首先喜剧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内容,这种对现实生活内容的反映是以与现实错

乱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其次喜剧具有不和谐,悖谬的形式特征。其三喜剧的情感形式表现以笑为主的特征。

19、喜剧有两种形式一是讽刺,一是幽默。

20、在西方美学理论中,最早对喜剧进行探讨的是柏拉图,他在《斐利布斯篇》中借苏格拉底和普若

第库斯的对话表达了自己的喜剧观。

21、丑的特点:首先,由丑陋引起的情绪感受仍然是一种审美情感。其次作为丑的审美形态,表现为

反常、混乱,给人以恶性的刺激等形式。

22、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不仅是第一部专门研究丑的美学专著,而且也标志着丑从此真正成为

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它是对于现代丑学的开始。

23、荒诞的本义是不合情理与不和谐,它的形式是怪诞、变形,它的内容是荒谬不真。

24、法国剧作家贝克特在1952年创作的《等待戈多》就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

25、荒诞感是指主体对荒诞的感受与经历,是人对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对人的存在与意义的直观

和体验。

26、荒诞的基本特点:首先荒诞是一种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其次荒诞的审美意象的象征

性。最后荒诞具有怪诞的表现形式。

27、人变为“非人”的真实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人不再是全面体现人的本质的人,即人失去了

自身的类的特性。第二是人失去了在西方世界中继承下来的本质,失去了终极关怀的基础。第三荒诞之所以与自由结合为一体,是因为西方在工业社会中建构起来的所谓自由,而非现实的人生的自由。

28、荒诞之所以成为特殊的审美形态,首先是因为再创和重现荒诞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方式是以一种特

殊的实践方式显示其特殊的存在价值。其次荒诞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既然与人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来反抗现实社会的荒诞境遇密切相关,那么实际上,荒诞审美形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把审美实践与人生实践的距离拉近了。第三荒诞之所以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实际上还有一个深刻的内在原因,就是重现和再创荒诞,从表面上看是反理性的和反传统的,但实质上仍然是西方理性主义之树上结出的果实。

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

1、自然主义美学 的代表人物乔治。桑塔亚那在哲学上持主观经验主义立场,认为唯一可靠的是经验。

2、审美经验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直观性、非功利性、超越性。

3、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审美经验能实现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其

次审美经验还能实现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第三审美经验还能实现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

4、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有: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

5、感知活动实际上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

6、审美感知的特点:首先审美感知作为审美经验的一种构成要素,当然具有自己不同于一般感知活动的特点。其次审美感知具有积极的选择能力。再次审美感知总是以完形的方式来把握对象的,因而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7、想象力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级思维能力。

8、接近联想是指由于两件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接近,人们在有关经验中经常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因

而很自然地会从其中的一个联想到另一个。

9、类似联想是由两件事物在性质和特征上的相似而引起的。

10、对比联想帽与此相反,它是指由对于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而引起与其具有相反特点的其他事

物的联想形式。

11、再造性想象是指主体根据自己或他人原有的知觉表象进行加工和综合,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重新

形成关于事物形象的心理功能。

12、创造性想象则不是为了再现原有的思维表象,而是要通过主体的创造性思维产生原来没有的新表

象。

13、审美经验中理解的特点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1)审美理解具有非概念性的特点。(2)审美理解

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从而使审美对象的含义显得丰富多彩和不可穷尽。

14、审美想象除了与审美感知联系在一起外,还与审美情感和审美理解有着密切的联系。

15、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没有强烈的情感,也就没有活跃的想象,对此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2)情感不仅是审美想象的动力,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审美想象的对象和内容。(3)情感活动对审美想象的支配和调节,渗透在艺术形象之中,使其染上明显的情感色彩。

16、自调节审美有它自己的特殊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有目的与无目的辩证统一。

(2)反馈调节。

17、反馈原指通讯系统把发出的信号重新收回,以便检验通讯目的是否实现。

18、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

19、审美体验的过程:呈现阶段、构成阶段、评价阶段。

第五章 艺术论

(一)1、游戏说首先由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康德提出,后由席勒、斯宾塞等人发展加以完善的。游戏说的倡

导者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是由游戏发展而来的。

2、集体无意识说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荣格发展了他的老师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把“无意

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种,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3、从艺术起源角度定义的有游戏说、集体无意识说;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的有模仿说、表现说、有意味的形式说、符号说;从艺术功能角度定义的有载道说(或教化说)、娱乐说。

4、模仿说是古希腊时人们界定艺术的普遍观点,其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及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

5、西方18、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标榜“自我表现”,冲破了“模仿说”的罗网。表现说于是兴起,表

现说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柏格森、克罗齐。在中国,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大体上亦可划入表现说。

6、上世纪英国美学家、艺术鉴赏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

7、当代美国女哲学学苏珊。朗格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

8、载道说较早可追溯到孔子;而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则加以完善。娱乐说可分“自娱”和“娱人”

两个方面。

9、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1)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自然物。(2)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

质产品。(3)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

10、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与转化的基本原因:(1)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

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2)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意味。

11、艺术品的层次结构:物质实在层、形式符号层、意象世界层、意境超验层。

12、意象的主要类型:仿象、兴象、喻象、抽象。

13、仿象是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创造出的意象。兴象是主体以客观(对象)世界的物象为引

导,给接受者提供借以触发情感、启动想象而完成意象世界的契机,物象使“感兴”得以发生联想得以展开,在此基础上生成的“象”便是兴象。喻象是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创造新的世界,主体在客观世界摄取象征物,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以此种方式形成的意象便是喻象,它带有极明显的人工痕迹。抽象指创作主体经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将客体提炼、升华,舍弃具象而代用一些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读者审美情感的一种意象。

14、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有:虚拟性、感性、想象性和情感性。虚拟性是现实性的反面,意象一经物

态化和物化进入艺术品中,便成为艺术意象,也就同时进入了非现实(存)的层次。感性是指意象可以为主体感官直接把握、感知、体验和接受的直观性和具体性,主体不需经过自觉的理性反思,仅凭感觉便可直接感知到意象的存在;这就是意象的感性特征。

15、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

16、意象与意境的主要区别在于:首先,虽然二者均有主客、物我、情景浑契的结构,但它们所达到的层次、深度不同,意象主要讲的是审美的广度,意境则主要就审美的深度而言,意境深邃,意象广阔。其次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再次,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属艺术范畴;而意境则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

17、意境有两种艺术类型、即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两种类型最初是由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

间词话》中提出来的。

18、审美是艺术最核心的功能: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艺术的多元功能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

第六章 艺术论

(二)1、艺术的存在方式:(1)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2)艺术只能存在于主体(人)的审美心

理活动和审美经验中,(3)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

2、艺术品有三个基本特征:他律性、形式符号性、开放性。

3、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犡化和物化的表达。

4、意象的生产:首先意象的从无到有就是要将主体在酝酿中的隐藏在深层潜意识的意义明晰化,把散漫的、不可把握的感觉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其次意象的从无到有,还在于意象的意义内在“无”的运动中最终获得外在形式符号,转变为“有”。其三意象的从无到有,没有物态化与物化的实在形式(即艺术品)是不可能实现的。其四,艺术意象的创造和艺术品的完成,实质上也是一种生产。

5、天才的形成是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两个方面合力的结果。天才独特的创造力主要表现为

艺术敏感(感受力)、艺术想象力、艺术技巧和灵感方面。

6、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

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

7、艺术想象力是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程度。

8、灵感是艺术家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境界。

9、空间艺术:建筑、雕塑、绘画。

10、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建筑材料的审美性质。(2)建筑的形式结构。(3)

由于建筑艺术一般都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和场地,因此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对其艺术上的价值有着直接的影响。

11、雕塑的审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物质材料,雕塑对物质材料的选择有更严格的要求。

其次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统一。第三作为 一种空间艺术,雕塑仍然要受到这美艺术一般特征的影响。

12、绘画的审美:首先绘画艺术的语言决定着我们对绘画进行的审美方式。其次要掌握绘画的基本语

言的审美性质。第三画面内在的韵律,也就是动感的捕捉是绘画美的灵魂。

13、时间艺术:音乐、戏剧。

14、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来传达感情的艺术。音乐的美由以下几方面构成:首先音乐所依赖的媒介是

声音,声音自身的质量决定着音乐的美感,同时声音间的组合关系各种音色的组合关系也决定着音乐的美。其次各种声音按照一定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规范组合起来,就能够塑造出一定的音乐形象,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第三音乐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必须以表演者的演奏为中介。第四从音乐艺术的形态学特征上来说,它是完全动态的艺术。

15、戏剧艺术首先是媒介自身的审美作用,各种艺术的媒介和材料都可以合理地运用在戏剧艺术之

中。其次戏剧既然表现是一个动态的事件,其结构自然也就具有相应的特点。

16、艺术接受的主体性:首先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接受过程中现实生成。其次艺术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再次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一个特殊的结构。最后,不但文学作品,一切艺术品皆然,其意象潜藏在复杂的结构系统中。

17、艺术接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观、品、悟

18、观是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

19、品是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

20、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意境的感悟。

第七章 审美教育论

1、中国直到近代,由于王国维、蔡元培等人的倡导,美育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率先把“美育”一词

引入中国的是蔡元培。

2、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谈到文艺的功能时,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原则,认为文艺必须具有以下三

个方面的特性:一是真实性,艺术的内容必须真实可信、合情合理;二是形象性,艺术表现要具体可感;三是情感性,艺术要有魅力,能够以情感人。

3、在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是柏拉图。

4、到1795年席勒发表《美育书简》,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正式出现。

5、美育的内涵可归纳为以下三种:美育是人格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美育是艺术教育。

6、分析审美教育的内涵时应该首先注意以下原则:一是手段与效果一致的原则;二是直接效果和间接效

果兼顾的原则;三是独特性原则。

7、对审美教育的内涵可以作如下界定: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

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是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8、美育的特点:诉诸感性、潜移默化、能动性。

9、美育的功能:怡情养性、化性起伪

10、“境界”是一个指称精神特性的范畴。

下载黑格尔与《美学》读书笔记(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黑格尔与《美学》读书笔记(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

    《美学散步》之读书笔记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人......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 “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的心要具体地表现在形象里,那时旁人会看见你的心灵美,你自己也才真正的切实地具体地发现你的心里的美......

    《华夏美学》读书笔记

    1、与“礼”从外在方面来规范不同,“乐”只有直接诉诸人的内在的“心”、“情”,才能与“礼”相辅相成。而“乐”的特点在于“和”,即“乐从和”。“乐”为什么要“从和”呢?因......

    美学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美学引论》(一) 按照本书的读书的笔记,分三章进行整理,即第一章为外向客体系统,第二章为内向主体系统,第三章为横向连带系统,所以对于读书笔记序言的写作是综合了《......

    读书笔记 美学散步

    读书笔记——《美学散步》 11文秘(2)班 黄琳 20号 书名:美学散步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1年05月第一版 作者:宗白华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它的题目吸引了我,在我的观念......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1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

    《美学引论》读书笔记

    按照本书的读书的笔记,分三章进行整理,即第一章为外向客体系统,第二章为内向主体系统,第三章为横向连带系统,所以对于读书笔记序言的写作是综合了《美学引论》中的两篇序言和第......

    佛教美学读书笔记

    《佛教美学》读书笔记 青源惟禅师有一段语录,一再为人引述: 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