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学十五讲读书笔记
摘要
本书对艺术之美本质的揭示始于对艺术作品本源的追问。总的来说,在朱光潜先生看来,审美直觉是境界的起点,并且贯穿在存在者真理显现过程始终,审美直觉既是创造亦是欣赏。审美直觉作为欣赏,是蕴涵有丰富的有机构成的整体经验的,直觉不是单纯的表象、想象、“灵感”,而是有理性参与的包含情趣、性格在内的综合的心理机制。审美直觉作为创造,在诗的境界中,它是表现与传达意象的统一活动。
关键词:审美、美感、表现意象、创造意象
美是真理的显现(《美学十五讲》读后感)
很少有学术著作能给人一种馨香典雅的阅读记忆,《美学十五讲》就做到了。拿到这本湛蓝底色的图书,翻看渗透着美之操练的目录:美从何处寻,人物的品藻,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美乡的醉梦者,《奥德赛》和“退潮的沧海”,从西南联大的校歌谈起„„不觉中陶醉于书中洋溢着的纯净而深刻的美学气息。
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这是一个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古希腊不区别创造艺术和手工技艺,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事物的低劣摹仿,而现实事物又是对理念的摹仿,艺术之美只是灵魂依附肉体之前在天上所见到的真美的影子。在近代,鲍姆嘉通将美定义为感性认识的完善,康德则认为审美判断是连接纯粹理性判断和实践理性判断的拱顶,于是,美又与真和善三分人类精神世界。当然,真正有价值的美学理论都应当要积极回应时代课题和关注当代人的精神文化困境,《美学十五讲》亦不例外。对此,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美学观念,即艺术之美既不是对真的摹仿,也不是与真比肩而立的东西,而是存在者“真理”的显现。存在者“真理”在日常生活中是被遮蔽和隐匿的,而在艺术中却被敞亮和开启出来。本书对艺术之美本质的揭示始于对艺术作品本源的追问。在通常的理解中,作品源于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但是,反过来看,却是作品成就了艺术家的声誉,似乎艺术家又源于作品。从艺术家到作品,再从作品到艺术家,两者互为本源,彼此不可或缺,但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完全包含另外。根据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定义为人的社会性,与此相应,美感的本质就是美感的社会性,美感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即对像是存在者。因此,艺术,或者说艺术之美,是存在者“真理”的显现。存在者真理究竟是如何显现的?表现意象,主要凭借理智、情感、灵感于一体的创造的想象,理智的基本功能在于存在者的选择与综合;情感的主要功能在于驱动想象去选择与创造意象,发现真理。灵感属于潜意识,是一种缺乏理智支配而受情感和外界环境指使的自由联想,它的基本作用在于蕴蓄、酝酿、涌现真理,它“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美借助理智、情感、灵感以营构一个完整的真理。
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由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觉悟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去。艺术的活动是“无怕为而为”的。艺术作品开启一个领域,作品在这种开启中成其本质,并且仅在这种开启中成其本质,作品之为作品,惟属于作品所开启出来的领域,因此,作品无疑是自立的。尽管如此,作品一词本身已经暗示了作品是一种制成品,作品对于“此在”来说具有切近而显明的物因素,作品的这种现实性是无法回避的。作品是一种制成品,显然只有根据制造过程才能得到把握,这个制造过程就是艺术家的活动。作品有一个本质之源,那就是艺术,同时,作品无可置疑地具有物因素,是艺术家的创作活动的结果,不深入领会艺术家的活动,纯粹根据作品本身来规定作品的作品存在,不可能完全切中艺术作品的本源。所以艺术是“真理”进入“存在”的突出方式,艺术是艺术作品的本源,也是历史性“此在”的本源。
那么,美在何处?绝对的理性中很难产生美的想像;事实上,情感在更多的时候主宰着我们的感官。但可不可以说纯粹就是不美的呢?显然不能。因为价值取向的不同,就象朱光潜先生所举的那个有关松树的例子,我们对于美的观念事实上是模糊的,所谓的条条框框都是主观臆断之结果。思维的局限性决定了对艺术的欣赏能力甚至创造能力。不错的,这就是生活。像一条静静的河,映照着天光,闪烁着人格,而艺术--也就是朱先生所谓的美,乃是其源泉所在。无声地流淌,慢慢地行走。于是,我们的精神,才得以汇合与传承为一条更大的河流,通向那个永不触及的远方。
很少有学术著作能给人一种馨香典雅的阅读记忆,《美学十五讲》就做到了。拿到这本湛蓝底色的图书,翻看渗透着美之操练的目录:美从何处寻,人物的品藻,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美乡的醉梦者,《奥德赛》和“退潮的沧海”,从西南联大的校歌谈起„„不觉中陶
醉于书中洋溢着的纯净而深刻的美学气息。
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这是一个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古希腊不区别创造艺术和手工技艺,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事物的低劣摹仿,而现实事物又是对理念的摹仿,艺术之美只是灵魂依附肉体之前在天上所见到的真美的影子。在近代,鲍姆嘉通将美定义为感性认识的完善,康德则认为审美判断是连接纯粹理性判断和实践理性判断的拱顶,于是,美又与真和善三分人类精神世界。当然,真正有价值的美学理论都应当要积极回应时代课题和关注当代人的精神文化困境,《美学十五讲》亦不例外。对此,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美学观念,即艺术之美既不是对真的摹仿,也不是与真比肩而立的东西,而是存在者“真理”的显现。存在者“真理”在日常生活中是被遮蔽和隐匿的,而在艺术中却被敞亮和开启出来。
本书对艺术之美本质的揭示始于对艺术作品本源的追问。在通常的理解中,作品源于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但是,反过来看,却是作品成就了艺术家的声誉,似乎艺术家又源于作品。从艺术家到作品,再从作品到艺术家,两者互为本源,彼此不可或缺,但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完全包含另外。根据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定义为人的社会性,与此相应,美感的本质就是美感的社会性,美感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即对像是存在者。因此,艺术,或者说艺术之美,是存在者“真理”的显现。存在者真理究竟是如何显现的?总的来说,在朱光潜先生看来,审美直觉是境界的起点,并且贯穿在存在者真理显现过程始终,审美直觉既是创造亦是欣赏。审美直觉作为欣赏,是蕴涵有丰富的有机构成的整体经验的,直觉不是单纯的表象、想象、“灵感”,而是有理性参与的包含情趣、性格在内的综合的心理机制。审美直觉作为创造,在诗的境界中,它是表现与传达意象的统一活动。表现意象,主要凭借理智、情感、灵感于一体的创造的想象,理智的基本功能在于存在者的选择与综合;情感的主要功能在于驱动想象去选择与创造意象,发现真理。灵感属于潜意识,是一种缺乏理智支配而受情感和外界环境指使的自由联想,它的基本作用在于蕴蓄、酝酿、涌现真理,它“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美借助理智、情感、灵感以营构一个完整的真理。
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由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觉悟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去。艺术的活动是“无怕为而为”的。艺术作品开启一个领域,作品在这种开启中成其本质,并且仅在这种开启中成其本质,作品之为作品,惟属于作品所开启出来的领域,因此,作品无疑是自立的。尽管如此,作品一词本身已经暗示了作品是一种制成品,作品对于“此在”来说具有切近而显明的物因素,作品的这种现实性是无法回避的。作品是一种制成品,显然只有根据制造过程才能得到把握,这个制造过程就是艺术家的活动。作品有一个本质之源,那就是艺术,同时,作品无可置疑地具有物因素,是艺术家的创作活动的结果,不深入领会艺术家的活动,纯粹根据作品本身来规定作品的作品存在,不可能完全切中艺术作品的本源。所以艺术是“真理”进入“存在”的突出方式,艺术是艺术作品的本源,也是历史性“此在”的本源。
那么,美在何处?绝对的理性中很难产生美的想像;事实上,情感在更多的时候主宰着我们的感官。但可不可以说纯粹就是不美的呢?显然不能。因为价值取向的不同,就象朱光潜先生所举的那个有关松树的例子,我们对于美的观念事实上是模糊的,所谓的条条框框都是主观臆断之结果。思维的局限性决定了对艺术的欣赏能力甚至创造能力。不错的,这就是生活。像一条静静的河,映照着天光,闪烁着人格,而艺术--也就是朱先生所谓的美,乃是其源泉所在。无声地流淌,慢慢地行走。于是,我们的精神,才得以汇合与传承为一条更大的河流,通向那个永不触及的远方.参考文献
《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4-1作者:凌继尧 《奥赛的》(Odusseia,Odyssey, 又译《奥修德记》)作者:荷马
第二篇:美学十五讲读后感
由于假期闲时无聊,便在放假前在图书馆里拿了《美学四讲》、《沟通人神》两本书回家阅读,美学十五讲读后感。
在上学期,我听了一场马来西亚设计大师设计人,神,生,死的精彩讲座,之后产生了好奇之心,想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奥秘,知道在形式上人和神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于是找到了《沟通人神》一书阅读。
而读《美学四讲》,是因为它经常出现在各任课老师推荐书目之中,想必它一定是本良书,所以在图书馆里找到了它。
《美学四讲》中,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倡“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之说,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艺术产品与艺术作品、“后现代”等等问题,提出美与与人类命运相关连的前景。
全书分四部分,依次回答四个问题:美学是什么?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艺术是什么?作者基于这些问题意识,分别在四讲中探讨了美学领域的诸多复杂命题。这里既有对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的观点的评析,又有自己的一家之见。由于引入了大量生动贴切的例证,文字风格也浅显畅达,所以这本书虽然要作美概论看,但读来又丝毫不觉得繁琐可畏。整体上作者以简洁有力、极为浓缩的文笔,旁征博引,娓娓而谈,引领读者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思考而走入金碧辉煌的美学宫殿。
在四讲中,我收益最大的是李泽厚先生对美和美感的见解。
关于美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读后感《美学十五讲读后感》。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的统一,才能产生美。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
“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关于美感
李泽厚认为美感问题属于心理科学范围,是审美心理学所专门研究的课题。西方美学家认为美是美感所创造出来的,而这个过程有一个中介,就是主观的审美心理。因此研究美感就需要从审美心理研究。
美感首先是悦耳悦目,这里耳目不只是认知而是享受,这享受也不只是生理快感,而是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最高的形式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它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止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而且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黑格尔认为与崇高有关,是一种崇高感,而在中国则可以理解成“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看完《美学四讲》之后,我还到网上查找了很多学者对四讲的个人见解和评论,感觉受益匪浅。
第三篇: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笔记(分享)
书名:《欧洲文明史十五讲》
背景:去年在北大读历史期间,偶然读到陈乐民先生的《欧洲文明十五讲》(北大出版社的“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中的书)。陈乐民先生是原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毕生观察和研究欧洲(夫人是美国所前所长资中筠,美国研究的权威,最近出版系列文集)。本书看似是为北大国际关系学院三年级的学生讲的欧洲文明史概论(近来我原本是不愿读概论类的书的),但读罢方知,先生对欧洲史博大精深的研究都通过这小小的概论体现出来,读来有种酣畅淋漓、意犹未尽的感觉。对我而言,至少有三个好处可以强调:
1.系统地了解欧洲史的“大脉络”和环环相扣的演进,每一讲不是关注具体的历史细节和事件,而是透过历史事件看到背后的“文明的进程”,思想颇为深刻且将其背后复杂的历史关系演绎的非常透彻;
2.“十五讲”中将欧洲史方面的经典书籍都做了推荐或介绍,如果想系统了解欧洲的历史或文明史,可以将“十五讲”作为一个导读并进一步深入钻研;
3.十五讲本身是一个书系,已经出了差不多50种书目,每个领域都是大家驾轻就熟将所研究的领域的课程用十五讲的方式概要向读者介绍,有兴趣了解其它学科的知识可以按图索骥。
思考:对于欧洲史,陈先生指出,他终生研究的一个问题,“欧洲何以为欧洲,中国何以为中国”。他提到,贺麟教授(贺麟,四川省金堂县人,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教育家、翻译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贺麟就建立了“新心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思潮中声名卓著的重镇)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提出“应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中国的历史和学问,应该全面系统地研究西方的学问”。还有一位老先生说到“如果不读中国的历史,你就不知道中国为何伟大;你如果不读世界历史,你就不知道为什么中国近代落后”。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我们的国家发展要选择哪条道路,用什么样的理论体系、价值观体系作为指导?我们个人就像应该选择哪个理论体系、哪个价值观体系去作为我们个人的信仰和精神依托?在中西马、儒释道之间我们要如何去权衡取舍?是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普世价值(科学、民主、平等、自由的精神/资本、市场经济、宪政法治)?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儒家是“游魂”吗?儒家能焕发新的生命力吗?道家和佛法的现代意义?„一系列问题等着我们去思考、研究和讨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想,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再学习,思考、再思考才能深化自己对文明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前提是先要沉下心来做些基本功,即中、西方面的历史、哲学和文明的系统了解。在北大历史班对中国历史做了一个导读,今年开始在北大哲学系对国学做一年的研究,之后计划在北大乾元西学再学一年,对各方面的知识有个系统的了解和补课,然后再谈我们的选择、甚至是这个国家的选择吧。
原文摘录:
(第一讲-希腊)顾准对古希腊文明的总结:希腊古代学术文化,首先兴起于小亚细亚,那里是史诗、抒情史、自然哲学、自然科学的故乡,现在(雅典时期),雅典成为希腊世界的中心,它的建筑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建筑家、雕刻家来到了雅典,在它的内部,兴起了渊源于诗又超过了诗的戏剧。它的民主生活又使得议事会、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成为说话的艺术即雄辩术的广阔用武之地。雄辩术可以使得一个普通公民成为民众的领袖,这是讲它的民主生活。在这种情况下,雅典总的学术文化十分活跃,雅典公民在政治生活中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希腊世界各地的知识分子也群趋雅典,在伯利克里接近的人中有米利都自然哲学学派的哲学家、与偶雕刻家也有历史学家,都来自外邦。著名的诡辩学家都到过雅典,为富豪子弟当教师。在伯利克里的下一代,就在战乱频繁的伯罗奔尼撒内战时期,雅典的苏格拉底兴起为一代哲学宗师,此后希腊哲学的四大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斯多葛都起于雅典,学派的中心也一直在雅典,直到罗马时代。
(第二讲-罗马)自从皇帝们当政的时候起,历史就要更加难写了,因为一切都变成秘密了;行省的一些公文信件都送到皇帝的办公厅,人们能够知道的只有暴君们的愚蠢和大胆所不愿隐藏的东西或者是历史学家们所能够猜到的东西而已。“,没有比在法律的接口下和装出公正的姿态时所做的事情更加残酷的暴政了,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说不幸的人们正视在他们得救的跳板上被溺死的”
(第三讲-罗马到封建时期)基督教文明史从东方来的,从耶路撒冷来的,但是逐渐地受到阿拉伯人的排斥和压迫,基督教徒越来越往西集中,所以它虽然生在东方,但扎根在西方,成长在中世纪,中世纪的西方。“西方的文明礼貌从哪里来的?中世纪来的(《文明的进程》)”
(第四讲-中世纪)中世纪或者叫做欧洲的封建时代,对欧洲历史有一个大的贡献,这个贡献就是促使欧洲在近代时期成为民族国家的欧洲。(有国家形态的民族才叫Nation)。民族国家的意思就是大体上一种统一的语言、一种基本的文化、一种大体上统一的领土。然后一个国家的主权(民族国家-市民社会-工商业)。“基督教的神学和哲学史混在一起的,到了近代,哲学才从神学里面发展出来”。
(第五讲-文艺复兴,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影响:1)人生态度:人与神剥离,以人为本;2)社会活跃-市民社会和中产阶级;3)思想文化批判意识加强;4)教育学院制度;5)科学思维。中世纪的 精神是人们的眼睛总是想着彼岸、天国、地狱,理性是由上帝掌握的,文艺复兴后,想着此岸、现世,理性从神性回归到人性中,信仰不再是唯一的人生态度。
(第六讲-宗教改革,14-17世纪上半叶,科学思维、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所产生的影响基本是在知识分子当中,知识分子在西方是一个社会的酵母。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知识分子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就没有了脊梁。”
“宗教宽容问题实际上也是西方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发展过程中俄曲折。为什么我们在欧洲包括美国,谈起自由主义或者理性主义来的时候,没有什么太难理解的。而在我们国家,为了一个自由主义,可以有那么多的争论。我想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历史经历没有这些曲折。我们的历史非常简单,就是朝代更替。19世纪以前全部是朝代更替。而西方这方面的俄曲折,给西方人一个教训,有希腊式的理性传统,求知式的传统,再加上这些曲折,西方就成熟起来”
(第七讲-启蒙,17-18世纪)康德说,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给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的自由。
培根(新工具)有三句话:1)读书使一个人丰富;2)讨论可以使一个人成熟;3)写作使一个人精确。
英国的经验主义加上法国的理性主义汇成了18世纪启蒙时期的全盛时代,最终形成德国的古典哲学。
(第八讲-英法革命):凡是我们做事,都得有两个过程,一个叫做“build up”就是把事情做起来;另一个叫做 “break through”,就是打破原来的格局,不断去撞击那层天花板,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主权在民的普遍意志:英国12世纪 大宪章-洛克的思想-权利法案-宗教宽容-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联合国的人权宣言”
(第九讲-欧洲文明的辐射,16-19世纪欧洲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三个转变:1)君主制到民主制;2)农业国家、文明到工业国家、文明;3)思维模式的变化。
(第十二讲 欧洲文明与世界历史)
黑格尔《历史哲学》“世界历史归根到底是精神的而非现世的”,现世多要受人的主观意图和不由自主的客观形势的控制和左右,而精神则是恒久有效的,精神便成了人类的理念或理想,如理性、自由、正义等。 陈先生思考的“两条线”,一是了解欧洲,通其三史:1)欧洲通史;2)欧洲思想史、社会史、哲学史。科学史;3)艺文史。二是了解中国何以为中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广大而精微,刻着悠久历史的沧桑痕迹,它深邃、幽远的哲理,独特的美学价值以及某些可以抽象继承的道德操行都是可贵的精神财富,但是在涉及现代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前途的问题时,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它所形成的“道德”无论如何却是无能为力的,中国没有也不可能从自己的土壤中生发出近代文明。
欧洲精神或西方文明,在实质上点出了“世界历史的走向”,五四时期提出的“德赛二先生”说到极处是对欧洲精神的高度提炼。
“17实际的作用是启蒙的启蒙时期,是方法论的革新时期。英国的实证哲学、法国的理性哲学、德国的古典哲学形成欧洲近代的思维体系”
“这个精神世界,照我看,就是从两希文明发端,经过罗马-基督教文明,至英国的实证经验、而后衍变为“英美传统”的自由和民主精神。在欧洲大陆,古典的文化传统加上英国的经验,经过启蒙的法国汇成了自由、平等、博爱、共和等近代的民主思想”。“总之,自由精神和民主精神在19世纪已经在理论上日渐羽翼丰满,概括地说可以叫做“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基本点:1)自由与人:自由主义是以个人主义(不是自私主义)为基础和前提的;2)自由与法律:法律部仅仅是对违法者的惩罚,尤其是对人的权利的保护(康德:法律限制我们的自由只是为了使得我们的自由可以和他人的自由及全体的公共利益相一致;这种自由随带着这种权利,那就是把我们自由还不能处理的各种思想和疑惑公开付诸讨论而且这样做时不会被人污蔑为捣乱的有危害性的公民,这是人类理性原有的权利之一,而人类理性除了从在其中都有发言权的那种普遍人类理性之外,并不承认其它裁判者,而且既然我们的状态多能有的改善要得自这种来源,所以这样的权利是神圣的而且必不可剥夺的,他把自由、道德、幸福串在一起了,视为纯粹理性的“”最高目标);3)自由与平等:自由和平等终其极是一致的;4)自由与民主:以自由为精神,以民主为制度。
(第十三讲 欧洲文明与中国文化的自主性)
“中国的历史同西方的历史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中国不变,西方总在变,西方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地在变,中国史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地循环”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不同,文化传统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政治的或者道德性的‘道统’,即政治文化。“中国史从上到下的‘专制主义’,从下到上的‘臣民主义’”。 三本书了解近代中国知识分子:1)围城 20世纪20-30年代;2)洗澡 50年代;3)干校六记
文革
我们的新文化是什么样子?属于中国自己的新文化应该是既有科学又有民主,同时保存了传统文化中的好东西,什么是传统文化的好东西?中国的哲学、中国的美学、中国的伦理中可以抽象继承的那部分,应该是一种融合,而不是一种拼凑。
陈先生提到的书:
陈衡哲.《西洋史》(经典推荐)《西方的遗产》
黑格尔.《历史哲学》(比较难,至少读导读概论)德尼菲.《欧洲史》 雷海宗.《西洋文化史纲要》
《荷马史诗》(远古时代各部落和邦国的战争)
希罗多德.《历史》(两河流域、埃及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远古时期,波斯文化通过两河流域、通过埃及流入希腊,希腊文明的源头)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里面有一段著名的伯利克里讲演词,是欧洲古代精神的精彩诠释)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读希腊史笔记》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 但丁.《神曲》
马基雅维里.《佛罗伦萨史》、《君主论》(国际关系首先是利益问题,首先不是道德问题)薄伽丘.《十日谈》 伊拉斯谟.《愚人颂》
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茨威格.《一个古老的梦:伊拉斯谟传》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恩格斯.《论日尔曼人的古代历史》和《法兰克时代》(收录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书目待续,3月26日记)
狄德罗.《达朗贝的梦》,载《狄德罗哲学选集》 伏尔泰.《哲学通信》(《英格兰通信》)
伏尔泰.《论宽容》、《路易十四时代》、《风俗论》 培根.《新工具》
康德.《答复一个问题:“什么叫启蒙?”》,载《理性历史批判文集》,何兆武译 约翰·密尔.《论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托马斯潘恩.《论人权》 洛克.《论政府》 雨果.《九三年》 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
托克维尔.《在美国的民主》(经典推荐)弗雷德里希.赫尔 《欧洲思想史》
第四篇:欧洲文明十五讲读书笔记(分享)
书名:《欧洲文明史十五讲》
背景:去年在北大读历史期间,偶然读到陈乐民先生的《欧洲文明十五讲》(北大出版社的“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中的书)。陈乐民先生是原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毕生观察和研究欧洲(夫人是美国所前所长资中筠,美国研究的权威,最近出版系列文集)。本书看似是为北大国际关系学院三年级的学生讲的欧洲文明史概论(近来我原本是不愿读概论类的书的),但读罢方知,先生对欧洲史博大精深的研究都通过这小小的概论体现出来,读来有种酣畅淋漓、意犹未尽的感觉。对我而言,至少有三个好处可以强调:
1.系统地了解欧洲史的“大脉络”和环环相扣的演进,每一讲不是关注具体的历史细节和事件,而是透过历史事件看到背后的“文明的进程”,思想颇为深刻且将其背后复杂的历史关系演绎的非常透彻;
2.“十五讲”中将欧洲史方面的经典书籍都做了推荐或介绍,如果想系统了解欧洲的历史或文明
史,可以将“十五讲”作为一个导读并进一步深入钻研;
3.十五讲本身是一个书系,已经出了差不多50种书目,每个领域都是大家驾轻就熟将所研究的领域的课程用十五讲的方式概要向读者介绍,有兴趣了解其它学科的知识可以按图索骥。思考:对于欧洲史,陈先生指出,他终生研究的一个问题,“欧洲何以为欧洲,中国何以为中国”。他提到,贺麟教授(贺麟,四川省金堂县人,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黑格尔研究专家、教育家、翻译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贺麟就建立了“新心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思潮中声名卓著的重镇)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提出“应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中国的历史和学问,应该全面系统地研究西方的学问”。还有一位老先生说到“如果不读中国的历史,你就不知道中国为何伟大;你如果不读世界历史,你就不知道为什么中国近代落后”。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我们的国家发展要选择哪条道路,用什么样的理论体系、价值观体系作为指导?我们个人就像应该选择哪个理论体系、哪个价值观体系去作为我们个人的信仰和精神依托?在中西马、儒释道之间我们要如何去权衡取舍?是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普世价值(科学、民主、平等、自由的精神/资本、市场经济、宪政法治)?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儒家是“游魂”吗?儒家能焕发新的生命力吗?道家和佛法的现代意义?„一系列问题等着我们去思考、研究和讨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想,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再学习,思考、再思考才能深化自己对文明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前提是先要沉下心来做些基本功,即中、西方面的历史、哲学和文明的系统了解。
在北大历史班对中国历史做了一个导读,今年开始在北大哲学系对国学做一年的研究,之后计划在北大乾元西学再学一年,对各方面的知识有个系统的了解和补课,然后再谈我们的选择、甚至是这个国家的选择吧。
原文摘录:
(第一讲-希腊)顾准对古希腊文明的总结:希腊古代学术文化,首先兴起于小亚细亚,那里是史诗、抒情史、自然哲学、自然科学的故乡,现在(雅典时期),雅典成为希腊世界的中心,它的建筑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建筑家、雕刻家来到了雅典,在它的内部,兴起了渊源于诗又超过了诗的戏剧。它的民主生活又使得议事会、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成为说话的艺术即雄辩术的广阔用武之地。雄辩术可以使得一个普通公民成为民众的领袖,这是讲它的民主生活。在这种情况下,雅典总的学术文化十分活跃,雅典公民在政治生活中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希腊世界各地的知识分子也群趋雅典,在伯利克里接近的人中有米利都自然哲学学派的哲学家、与偶雕刻家也有历史学家,都来自外邦。著名的诡辩学家都到过雅典,为富豪子弟当教师。在伯利克里的下一代,就在战乱频繁的伯罗奔尼撒内战时期,雅典的苏格拉底兴起为一代哲学宗师,此后希腊哲学的四大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斯多葛都起于雅典,学派的中心也一直在雅典,直到罗马时代。
(第二讲-罗马)自从皇帝们当政的时候起,历史就要更加难写了,因为一切都变成秘密了;行省的一些公文信件都送到皇帝的办公厅,人们能够知道的只有暴君们的愚蠢和大胆所不愿隐藏的东西或者是历史学家们所能够猜到的东西而已。“,没有比在法律的接口下和装出公正的姿态时所做的事情更加残酷的暴政了,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说不幸的人们正视在他们得救的跳板上被溺死的”
(第三讲-罗马到封建时期)基督教文明史从东方来的,从耶路撒冷来的,但是逐渐地受到阿拉伯人的排斥和压迫,基督教徒越来越往西集中,所以它虽然生在东方,但扎根在西方,成长在中世纪,中世纪的西方。“西方的文明礼貌从哪里来的?中世纪来的(《文明的进程》)”
(第四讲-中世纪)中世纪或者叫做欧洲的封建时代,对欧洲历史有一个大的贡献,这个贡献就是促使欧洲在近代时期成为民族国家的欧洲。(有国家形态的民族才叫Nation)。民族国家的意思就是大体上一种统一的语言、一种基本的文化、一种大体上统一的领土。然后一个国家的主权(民族国家-市民社会-工商业)。“基督教的神学和哲学史混在一起的,到了近代,哲学才从神学里面发展出来”。
(第五讲-文艺复兴,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影响:1)人生态度:人与神剥离,以人为本;2)社会活跃-市民社会和中产阶级;3)思想文化批判意识加强;4)教育学院制度;5)科学思维。中世纪的精神是人们的眼睛总是想着彼岸、天国、地狱,理性是由上帝掌握的,文艺复兴后,想着此岸、现世,理性从神性回归到人性中,信仰不再是唯一的人生态度。
(第六讲-宗教改革,14-17世纪上半叶,科学思维、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所产生的影响基本是在知识分子当中,知识分子在西方是一个社会的酵母。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知识分子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就没有了脊梁。”
“宗教宽容问题实际上也是西方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发展过程中俄曲折。为什么我们在欧洲包括美国,谈起自由主义或者理性主义来的时候,没有什么太难理解的。而在我们国家,为了一个自由主义,可以有那么多的争论。我想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历史经历没有这些曲折。我们的历史非常简单,就是朝代更替。19世纪以前全部是朝代更替。而西方这方面的俄曲折,给西方人一个教训,有希腊式的理性传统,求知式的传统,再加上这些曲折,西方就成熟起来”
(第七讲-启蒙,17-18世纪)康德说,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给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的理性的自由。
培根(新工具)有三句话:1)读书使一个人丰富;2)讨论可以使一个人成熟;3)写作使一个人精确。
英国的经验主义加上法国的理性主义汇成了18世纪启蒙时期的全盛时代,最终形成德国的古典哲学。
(第八讲-英法革命):凡是我们做事,都得有两个过程,一个叫做“build up”就是把事情做起来;另一个叫做 “break through”,就是打破原来的格局,不断去撞击那层天花板,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主权在民的普遍意志:英国12世纪 大宪章-洛克的思想-权利法案-宗教宽容-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联合国的人权宣言”
(第九讲-欧洲文明的辐射,16-19世纪欧洲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三个转变:1)君主制到民主制;2)农业国家、文明到工业国家、文明;3)思维模式的变化。
(第十二讲欧洲文明与世界历史)
黑格尔《历史哲学》“世界历史归根到底是精神的而非现世的”,现世多要受人的主观意图和
不由自主的客观形势的控制和左右,而精神则是恒久有效的,精神便成了人类的理念或理想,如理性、自由、正义等。
陈先生思考的“两条线”,一是了解欧洲,通其三史:1)欧洲通史;2)欧洲思想史、社会
史、哲学史。科学史;3)艺文史。二是了解中国何以为中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广大而精微,刻着悠久历史的沧桑痕迹,它深邃、幽远的哲理,独特的美学价值以及某些可以抽象继承的道德操行都是可贵的精神财富,但是在涉及现代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前途的问题时,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它所形成的“道德”无论如何却是无能为力的,中国没有也不可能从自己的土壤中生发出近代文明。
欧洲精神或西方文明,在实质上点出了“世界历史的走向”,五四时期提出的“德赛二先生”
说到极处是对欧洲精神的高度提炼。
“17实际的作用是启蒙的启蒙时期,是方法论的革新时期。英国的实证哲学、法国的理性哲
学、德国的古典哲学形成欧洲近代的思维体系”
“这个精神世界,照我看,就是从两希文明发端,经过罗马-基督教文明,至英国的实证经
验、而后衍变为“英美传统”的自由和民主精神。在欧洲大陆,古典的文化传统加上英国的经验,经过启蒙的法国汇成了自由、平等、博爱、共和等近代的民主思想”。“总之,自由精神和民主精神在19世纪已经在理论上日渐羽翼丰满,概括地说可以叫做“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基本点:1)自由与人:自由主义是以个人主义(不是自私主义)为基础和前提的;2)自由与法律:法律部仅仅是对违法者的惩罚,尤其是对人的权利的保护(康德:法律限制我们的自由只是为了使得我们的自由可以和他人的自由及全体的公共利益相一致;这种自由随带着这种权利,那就是把我们自由还不能处理的各种思想和疑惑公开付诸讨论而且这样做时不会被人污蔑为捣乱的有危害性的公民,这是人类理性原有的权利之一,而人类理性除了从在其中都有发言权的那种普遍人类理性之外,并不承认其它裁判者,而且既然我们的状态多能有的改善要得自这种来源,所以这样的权利是神圣的而且必不可剥夺的,他把自由、道德、幸福串在一起了,视为纯粹理性的“”最高目标);3)自由与平等:自由和平等终其极是一致的;4)自由与民主:以自由为精神,以民主为制度。
(第十三讲欧洲文明与中国文化的自主性)
“中国的历史同西方的历史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中国不变,西方总在变,西方一个世纪一个
世纪地在变,中国史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地循环”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不同,文化传统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政治的或者道德性的‘道统’,即政治文化。“中国史从上到下的‘专制主义’,从下到上的‘臣民主义’”。
三本书了解近代中国知识分子:1)围城 20世纪20-30年代;2)洗澡 50年代;3)干校六记
文革
我们的新文化是什么样子?属于中国自己的新文化应该是既有科学又有民主,同时保存了传统
文化中的好东西,什么是传统文化的好东西?中国的哲学、中国的美学、中国的伦理中可以抽象继承的那部分,应该是一种融合,而不是一种拼凑。
陈先生提到的书:
陈衡哲.《西洋史》(经典推荐)
《西方的遗产》
黑格尔.《历史哲学》(比较难,至少读导读概论)
德尼菲.《欧洲史》
雷海宗.《西洋文化史纲要》
《荷马史诗》(远古时代各部落和邦国的战争)
希罗多德.《历史》(两河流域、埃及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远古时期,波斯文化通过两河流域、通过埃及流入希腊,希腊文明的源头)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里面有一段著名的伯利克里讲演词,是欧洲古代精神的精彩诠释)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读希腊史笔记》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
但丁.《神曲》
马基雅维里.《佛罗伦萨史》、《君主论》(国际关系首先是利益问题,首先不是道德问题)薄伽丘.《十日谈》
伊拉斯谟.《愚人颂》
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茨威格.《一个古老的梦:伊拉斯谟传》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恩格斯.《论日尔曼人的古代历史》和《法兰克时代》(收录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书目待续,3月26日记)
狄德罗.《达朗贝的梦》,载《狄德罗哲学选集》
伏尔泰.《哲学通信》(《英格兰通信》)
伏尔泰.《论宽容》、《路易十四时代》、《风俗论》
培根.《新工具》
康德.《答复一个问题:“什么叫启蒙?”》,载《理性历史批判文集》,何兆武译 约翰·密尔.《论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托马斯潘恩.《论人权》
洛克.《论政府》
雨果.《九三年》
福泽渝吉.《文明论概略》
托克维尔.《在美国的民主》(经典推荐)
弗雷德里希.赫尔 《欧洲思想史》
第五篇:美学读书笔记
美学读书笔记
09243248张益波
①原文:“士大夫的入世与入仕,往往容易导致对于皇权的依附,从而失去了士大夫人格的独立与自由。而缺失人格的独立与自由,则往往直接导致失去士大夫文化传统中最宝贵的优秀品质——以道抗势。实际上一直到范仲淹时代,士大夫普遍的人格,往往不仅体现出对于权力的依附与追逐,而且的首辅大臣,就是典型的代表。往往为此体现出对于权力的献媚,丁谓、吕夷简等并不缺乏能力与才华。”
(刘方《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版,第61页)中国近几年来经济飞速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看重金钱与权势,并渐渐的忽视了很多精神上的有价值的东西。大多数人都用物质的功利性来衡量人或事物或事件的价值,但是要知道,很多东西是无法用物质的功利性来衡量的。爱、人格、理想、信仰„„这些东西,不管人们是否拥有,也不管它有用或是无用,都是不能用功利来量化的。可是如今的人们沉浸在生活的欲海当中追逐名利、追逐权势,使得人类的文化道德底线逐渐缺失,使得人生不同的价值取向与人生的人格理想逐渐丧失。
看了这段话才发现这种现象在唐宋变革之际就已经发生过了,只不过当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社会的**,而这个时候,如果还有人拥有人格上的的独立与自由就难能可贵了。
其实士大夫这种依附追逐权力的普遍人格的形成也是必然的。自隋朝开科举以来,虽然给很多穷人有了出头的机会,但是却形成了一种读书是为了所谓“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此等名利之物。“读书做官”,用名利去诱惑读书人,将追逐权力和依附于权力作为知识分子最终归宿。像丁谓、吕夷简等并不缺乏能力与才华的知识分子不热爱自己的专业,不热爱文化,不热衷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忘记了自己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也丧失了人格的独立与自由。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想,为什么我们不能依附皇权,难道依附皇权就是错的吗?古人所提倡之“忠君爱国”,在我们这个讲究伦理道德的国家根深蒂固,我们把“忠义孝悌”看成是法则,是人类情感的价值典范。《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讲:“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士章》中讲:“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一个人若是不依附皇权,如何“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维系家庭伦理道德关系?君王又如何能巩固其中央集权统治,调节政治伦理秩序,使国家长治久安?只有一个答案——与皇权共治天下。
②原文:“只有建构起士大夫独立与自由的人格,才能保证以道抗势的人格精神、终极信仰与审美理想,而基于自由原则的隐士,恰恰能够提供人格的独立与自由。虽然积极入世的士大夫,并不准备成为真正的隐士,但是基于自由原则的隐士所具有的独立与自由的人格理想及其现实典范的确立,则为士大夫树立起审美人格榜样,才使他们不至于在现实的政治活动中,失去独立与自由的人格,也才使士大夫进一步在宋代发展出与皇权共治天下的社会理想与独立人格。”
(刘方《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版,第61页)陈寅恪先生有名言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理想。”这段文字中反复提及了“独立与自由的人格”。那么怎样的人才算是具有独立与自由的人格的人呢?
在百度百科上是这样介绍的:“具有独立人格精神的人有宽广的胸怀,能海纳百川,不因生活中的细小锁事而与他人斤斤计较,不过多的计较个人得失,能宽容哪些反对自己,歧视自己的人。不与人记仇蓄恨,能把敌人当作朋友来看待。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事物的发展,以‘凡是现实的事物都有其必然性的因素’来看待问题,不拘泥生活的小结,无视周围他人所为,无视功、名、利、财、色、权等的诱惑,身处尘浊之中而能保持高洁的灵魂。同时也不必过于压抑自己的情欲,做到心随所欲,按自己的想法去行事。随时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冷静的看待一切问题,不被一切的社会集体过激行为传染。”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故而,拥有真正独立与自由人格的人可以称得上为“大丈夫”。“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列子·杨朱》中的这句话正是古人对独立人格精神最生动的描述。以自己的存在为存在,同时又能尊重他人的存在。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并以个体的独立价值参与社会活动。
士大夫失去了独立与自由的人格,这个社会只能是依附,献媚,最终丧失人类道德底线。只有拥有这样的人格,士大夫们才能与皇权抗争,追求真理与道,发展出与皇权共治天下的社会理想与独立人格。
历朝历代往往如此。要做到以道抗势,就必须做到内不愧心,外不负俗。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普通的百姓有很高尚的道德操守,但是作为社会的精英,就应该负起与自己身份相符合的责任,应该有符合身份的道德与义务。我们不能指望社会上所有的人,但是倘若身为所谓之“社会精英”都没有这种独立与自由的人格,这个社会应该由谁去承载呢。所以只有真正的“士”才有这样的责任、义务与道德。
③原文:“美学的专门史研究路径,习惯于首先是将美学思想、内容从产生它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抽离出来,其次再将理论性的美学思想表述,从丰富的美学材料中抽离出来,以至于美学家及其思想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方式之间的关联,自始未曾进入美学史家的视野。而依据西方美学研究框架进行传统中国美学研究,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大量丰富的材料,往往因为没有像西方美学那样形成有形式特征的理论知识体系,从而也就消失于透过西方美学理论研究框架来看中国美学传统研究对象的美学史家的视野。”
(刘方《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版,第2页—第3页)既然是“美学专门史研究”,就应该首先在“史”上下功夫研究。梁启超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
历史并不是归类于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中,而是其间的桥梁,合并了两大领域的研究方法。包括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所以我们不能将美学思想、内容从产生它的文化语境中剥离出来,更不能脱离丰富的美学材料,去表述理论性的美学思想。而研究美学史就应该将美学家及其思想与其实际生活方式联系起来。
李泽厚、刘纲纪就在其主编的《中国美学史》中提出这一看法,认为,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对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的研究,是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以至社会风尚的审美意识进行全面的考察。所谓狭义的研究,则以哲学家、文学家或文学理论批评家著作中已经多少形成系统的美学理论或观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这种观点还认为,广义的研究虽然重要,但限于条件,目前的中国美学史研究还是应该从思想家和批评家著作的有关美与艺术的言论观点入手。
我们中国的美学家往往依据西方美学研究框架进行传统中国美学研究,可毕竟东西方的文化背景是有很大差异的。宗白华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写成的一篇文章《漫话中国美学》中就指出:“要了解西方美学的特点,也必须从西方艺术背景着眼,但大部分仍是哲学家的美学。在中国,美学思想却更是总结了艺术实践,回过来又影响着艺术的发展。”东西方有着不同的价值意绪、文化特色和情感思维方式,以致于东西方审美文化、审美风尚、审美艺术实践的不同。
我觉得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中国美学史的研究。虽然面对古人的思想材料和文献资料,却并非对古人理论和思想的简单还原,而是也包含着我们今天对古人思想的重组和发现。这就如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也如同柯林伍德所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④原文:“宋代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峰。”
(刘方《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版,第1页)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天水一朝),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但是在大多数人看来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王朝了,“弱宋”二字似乎是把这个统治中国大部或半部300多年之久的朝代给盖棺定了论。的确,按中国传统对王朝的评价标准来看宋朝也确实挺丢人的。不说南宋的偏安一隅,就是北宋,其边界线也没能到得了长城。而且,年年向其他番邦国家如辽国、金国进贡。这样一个弱小的王朝怎么能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转折时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峰呢?
宋代文化的确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峰。究其原因:首先,宋朝是靠兵变得来的天下,宋太祖为了防止叛乱,重用文臣,采用了“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而理学思想也在宋朝开始形成,“文以载道”的说法也盛行起来;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等等,这些都能够繁荣宋朝的文化。第二,当时社会动荡,从北宋开国到南宋灭亡,宋王朝始终处于强敌的威胁之下。士大夫们以国家天下为己任,其深沉的忧患意识,又造成了宋代文学中爱国主题的高扬。第三,宋代把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有机的融合起来,将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整合起来,使得文人有了新型的生活态度,也使审美情趣由严于雅俗之辨转向以俗为雅。第四,宋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使得士大夫生活优裕并使宋词兴盛起来。所以,宋代文学有着辉煌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代中国历史学家漆侠说:“宋代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不仅远迈此前的汉唐,而且为后来的明清所不及。它所留下的文化遗产,诸如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实为我国古代文化宝藏中之宝藏。”明人刘定之的《宋论》中也有这样的解释:“宋时诸帝不费讲学,盖汉唐所未能及者,故其时悖德虐政不若汉唐叔季之尤甚。汉唐有纂弑之巨,而宋无之,有贼民崛起浅危社骏之张角黄巢者,而宋无之,皆由于上之未尝悖虐尤甚以激之也。讲学之效岂可污哉?”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史上,宋代是一个远承汉唐,近启明清的重要转型及变革时期。其经济形态、政治体制、学术思想、文化意识诸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品格,呈现出与宋前社会不同的时代特征。
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述:“天水一朝人之智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宋代美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美学。
⑤原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代研究得到重视和发展,“宋学研究”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热点。众多学者,从通史和断代史方面以及专题研究与个案研究等方面,对于宋代美学和文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刘方《唐宋变革与宋代审美文化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版,第1页)宋代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峰。《宋史·太祖本纪》写道:“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王国维、陈寅恪对此有极高的评价。王国维的《宋代之金石学》认为:“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所以宋代研究得到重视和发展是必然的。
国学大师陈寅恪又指出:“吾国近年之学术,如考古、历史、文艺、及思想史等,以世局激荡及外缘熏习之故,或有显著之变迁。将来所止之境,今固未敢断论。惟可一言蔽之曰,宋代学术之复兴,或新宋学之建立而已。”显然,宋学不局限于思想史范畴,它涵盖了考古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及思想史等各个领域。虽然,当时的研究从现今的学术发展水平来看,尚还有诸多明显的缺陷,但不能不说“宋学研究”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