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

时间:2019-05-15 05:00: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

第一篇: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

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经法10121140 郑海艳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在书院讲学时,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行关系在哲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直都备受争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知行合一思想的背景

王阳明所处的明朝中叶,社会处于动荡之中,王室、贵族和宦官利用政治权力大规模地侵占土地,大地主进行大范围的兼并土地,据《明史》记载:“郡多士大夫,士大夫又多田产,民有产者无几耳。”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农民的地租、赋税也日益加重。也就标志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凸现。进而伴随着农民、矿工的接连起义明朝中叶的社会危机不仅来自外部起义军的冲击,而且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倾轧同样威胁其政权稳固。据史料记载,地方藩王相继叛乱,如燕王朱棣、汉王朱高煦、宁王朱宸濠以各种理由先后向中央权发难,这些彼此倾轧的统治阶层,大多数是程朱理学的信徒或者受程朱理学的教育。可见,满口仁义礼的臣子,也做了不仁不义的叛逆之事,冲破了程朱理学的天理约束和禁锢。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二·知行合一思想的涵义

1·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认为,知并不是“可以说”是行,行也不是“可以说”是知,知与行就其本来真正的意义就是互相包含的。无论就范畴还是范畴指称的对象说,知中就有行的因素,行中也有知的因素。所以知行是合一的,这两个范畴的规定是互相包含的。但是,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否可以被理解为“同一”呢?至少从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个命题来说,知与行不能是完全同一的。如果知行范畴是完全同一的,意味着其中任何一个可以是不必要的,也就无所谓知是行之“ 始”,或行是知之“ 成”,“ 始”和“ 成”正是表示这两个范畴和它们所对应的对象并不是完全同一的。“ 知”、“ 行”始终结合在一起,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包含。行是以知为开始的,知在行中完成的,这一过程,始伴随到终整个过程。知行永不脱离,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知行一体,知而必行。

知行本体,即是良知本体,也即是心体。知行本体的自性,原本是合一的,它之所以不合一,是因为被私欲私意隔断,所以必须有“致”的工夫以复其合一之体。有些人虽知父母当孝而却不能孝。他之所以知归知,行归行,并不是知行真的为二而不合一,而是由于这个人的知行之体(本心)被私意隔断了。有私意阻隔,他那孝亲的良知便不能“致”(不能扩充出来),不能致便是不能行。既不能行孝,便不算真知孝。反之,如果没有私意隔断,则他那孝亲的良知自自然然能“致”于父母身上而表现为孝行。如此,便是“知行合一”,便是复得那知行本体了。

2·要做到知行一贯

知和行是同时并起的,是“即知即行”、“知行一贯”的。识得此意,自能随时随事“去人欲,存天理”。意念一有萌发,便立即彻根彻底将它克倒,不使任何不善之念潜伏在心,这就是阳明倡说“知行合一”之教的宗旨所在。

知行一贯的关键,只在“良知”是否能“致”。良知天理能够致于事事物物(即,能够贯注扩充到一切大小行事之中),则知行自然一贯而合一。反之,如果良知天理不能致于事事物物,不能通贯到生活行为,便表示良知天理被私意私欲隔断了。如此,知与行便贯通不起来,当然知行不合一。也以此故,阳明确立“致良知”为口诀(讲学宗旨)以后,便不再提“知行合一”。因为良知是知,致良知便是行。在“致良知”这一口诀之中,知与行都含在其中,这时候,“知行合一”已属当然之事,所以无庸赘言了

三·知行合一思想的现实意义

借鉴“知行合一”思想,有利于改善政治生态,提升国家政治民主。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恢复社会道德秩序我们当前缺少的不是个性解放,而是个性太过了,犹如脱了缰的野马,私欲极度膨胀。那么,我们要扭转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局面,必须回归到崇尚道德、良知至上的轨道上来。道德至上是孔孟圣学的终极目标,只有人们有了“良知”,亦便是有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进而心无杂念,廓然大公,人人成了“圣人”,社会也隨之变得和谐了。这就是儒家所追求的大同小康理想世界。

最后,借鉴“知行合一”思想,有利于促进学术独立,改变教育方式,展现思想竞放。我们当前容易出现盲目崇拜,如追星族,不管是非善恶,便盲目效仿。还有一种盲目崇拜权势,甚至畏惧政治权势,而王阳明正是在政治迫害下,历经九死一生,不惧权势,终生践行“知行合一”思想,不迷信任何学术,只有亲身践行进行验证,连孔子、朱子这样的圣人或官方哲学概莫例外,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现在的所谓的“学者”也唯利是图,弄虚作假。长此以往,国家的希望何在?学术的独立性体现于:一是不迷信任何学术权威,须亲历实践方可验之;二是不畏惧和依附任何政治权势,这样才能保证学术的独立性。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还蕴含着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育理念。不同的年龄段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方式施教。他反对死记硬背,注重道德品行教育,我们当前恰恰注重知识,忽视品行教育。所以,我们要研究并运用知行合一思想,关注品性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应用于教育实际当中。

第二篇:王阳明和他的“知行合一”思想

王阳明和他的“知行合一”思想

中国传统士人之三不朽者 —— 立德、立功、立言。据说,历史上能做到这“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曾国藩只做到了半个“三不朽”。

王阳明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被誉为“真三不朽者”。他非但精通儒、释、道三家之学说,而且上马能战,下马能文,曾官至明代南京政府的兵部尚书,是一位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全能大儒。他创立了著名的心学,提升了人的主体意识,强调主观(感受个体)在认识和实践中的决定作用,对生命存在的意义作了深刻的哲学反思。

“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换成现代语言表述:世上的事物固然客观存在,但就主观个体而言,客观事物是须经过主观的接触感受才能产生认识价值的——这是王阳明对“心学”大旨之形容。

“知行合一”,系王阳明学说的核心思想,影响深远,波及日本。知与行的关系,诠释颇多,过去多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行的关系。站在当下,一般而言,也可理解为认识和实行的关系。

“知行合一”就是将知与行合到一处,有良知之驱使的行为才是良行,能践行的认知才算是真知。这里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可以意识到并判断自己的行为,能够辨别善恶,并做出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单纯为自己的本能和物欲所驱使。

“知行合一”至少包括两层意思:其一,是要以所“行”体现所“知”。古人说,该为不为谓之陋,不该为而为谓之恶。一个人的“知”是正抑或谬,是丰抑或寡,“知”与“行”有否相悖,都要一一通过具行来验证,站在客观上说,就叫观其行而非光听其言。其二,“知行合一”就是强调“知”与“行”两者要同步,就是强调“心里明白”与“见诸行动”,之间“不容毛发”。心念一动,立见行动,没有丝毫时间差。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一念之起,行即相随”,更不是另些人理解的慢慢弄懂道理再从容去付诸实践。别小看这一念和一行的时间差,这“差”往往令功败于垂成甚至丢了卿卿性命。

王阳明有句名言:“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所谓“一”,不是指心、性、命三者是并列关系,而是强调三者要一致。它们的关系是递进的:心调养了性(能力),心性融通后产生闪电般的“一念”信息,直接决定了性命。或者说,命的安危(包括生命质量和价值的体现)就系在了心性的明白融通上。

说到底,“知行合一”就是强调心与身的一体化,就是剔除狂妄、自大、幻想、侥幸、迟疑诸般妄念后的良知本能还原,就是禅宗提倡的“平常心是道”。其最高境界就是良知良行合一的“人”——“三不朽”者。

第三篇:浅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

浅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

张义

(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 西安 710049)

[提要]“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提出的重要命题, 它在王阳明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对后来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 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从“知行合一”的提出、内涵、合理因素与理论缺陷以及现代意义等四个方面浅论了王明阳的“知行合一”理论。

[关键词] 知行合一;王明阳;良知;笃行

知行问题, 是中国哲学史上特有的一对范畴。古代的哲学家大多都十分关注知行问题, 比如, 孔子的“讷于言而敏于行”;荀子的“知之不若行之”;程朱的“知先行后”;王夫之的“行可以兼知, 知可以兼行”;孙中山的“知难行易”等等。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提出来的, 这一思想在其整个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后来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 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知行合一”的提出

就为何提出“知行合一”的命题,王阳明说得十分明白:“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的针对人们道德修养实际问题的理论特性。

一方面,王阳明生活的明朝中叶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正是内忧外患极其严重的时候。不仅严重威胁着封建统治,而且猛烈冲击封建伦理纲常。王阳明痛感“今天下波颓风靡,为日已久,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然又人是己见,莫肯相下求正”。王阳明正是针对这种大厦将倾、言行乖异的社会现实和道德危机提出的“知行合一”,并自认为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王阳明在平定南赣山民起义的过程中,发出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感叹。高度的匡事济世的社会责任感使他要完成他的“破山中贼”和“破心中贼”的历史使命。

另一方面,理学由一种可以依循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和原则到了明代成了人们法定的行为原则和取士的惟一标准,走向了僵化和反动。王阳明不得不重建一种思想和方法。他不满意程朱的知先行后说,认为这种学说使得道德认识和社会实践相脱节,造成“交知行分作两截用功”的流弊,人们只求知而不顾行。他说:“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 在这种情形下,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

由此可见,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本意,不只是为了解决知行关系的理论问题,更是为了医治“文盛实衰”、知行脱节, 只知不行的时弊,挽救危在旦夕的封建伦理纲常。

二、“知行合一”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儒家哲学中,所理解和论证的知行问题与今人理解的知、行是有差别的。相对来说,古人理解的知行问题范围相对较窄,更多的是集中于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上面。王阳明继承了孟子关于“知”的理解,认为“知”即“良知”,如《孟子·尽心上》中所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的良知良能, 是指人的天赋道德观念。他认为小孩的爱亲敬兄的道德情感, 是与生俱来的, 不待学习就有的。在他看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 亦是与生俱来, 善守而勿失, 就可以成仁义礼智四德, 这是人区别与禽兽之所在。王阳明继承并发展了孟子这一思想,再次提出“良知”,他所谓“良知”是一种主观意识,是善恶、是非的标准,是绝对至善的。他说:“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可见,王阳明把良知看成是天理,看成是道。“行”又是什么呢? 一方面,“行”是指人们心理上的意念活动,另一方面是指“笃行“,即有的放矢地做一件事。所以”行“是

是身心上对封建道德的体会和实践。王阳明认为人的本质源于心,他表达了与孟子思想极为相似的观点。他认为心为身之主宰,良知为心之本体,即”心即理“,从实践过程来看待和规定知行关系,认为知行没有先后差别,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应该合一并进。知行合一本质上就是道德实践论,是从道德实践指向道德实践的道德修养方法。

根据历史记载,王明阳三十八岁主持贵阳书院时提出“知行合一”论,重要论述有:以良知为本体,就知行合一来说, 生理欲望, 言行视动、学问思辨和良知引起的一切行为都是知行合一, 良知是知行合一的本体;知行是一个功夫,王明阳批评了“冥行妄作”、“不能思惟省察”和“茫茫荡荡, 悬空去思索, 全不肯著实躬行”两种人,强调“知”、“行”不可分离的关系, 行不能无主意, 故行不离知;知不能无手段, 故知不离行;知行本体同一,即知行“只是一个”, “不可分作两事”;知行合一并进,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的目的是要人们把道德落实到行动上, 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希望人们言行一致;行而后有真知,王阳明独特 地解释了知行关系,认识来源于并依赖于实践活动, 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关于某一事 物的具体知识。

三、知行合一的合理因素及理论缺陷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是第一次以良知为本体的, 它重点突出了知与行的统一, 颂扬了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和自觉性, 是知行范畴发展的一个必然环节。更重要的是它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 在明代中后期的社会实践中产生了重要作用。

其合理因素主要在于两点: 一是突破了程朱理学“知先行后”学说的教条, 从“知行合一”方面作了深入探讨, 在一些问题上触及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行问题。如提出了知行不是对立矛盾的, 而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等等;二是知行合一并进、行而后有真知, 接触到真知发源于直接经验, 知依赖于行, 猜测到知行的某种辨证关系, 既反对不知而行的盲动主义, 又反对只知不行的空谈主义, 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 因而具有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

当然,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不是完美无暇的,它也有其理论缺陷性及时代局限性: 王阳明的尽心之学虽熔铸着儒家内圣外王和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 但其在本质上却过分强调其良知道德理性的价值, 忽略了知识理性的客观性及其合理性, 从而妨碍了尽心之学所蕴含的经世致用思想的进一步发挥。

四、“知行合一”的现代意义

儒学作为一种价值体系,经过千百年而没有消亡,而是在历史的积淀中不断得到论证、丰富与发展。回顾历史放眼当代,中国是一个道德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几千年来形成的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身体里的精神血液使得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谈道德讲道理。但是有嘲讽意味的是中国又是一个道德缺乏的国家,尤其在今天这个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领导层提出的“八荣八耻”的号召和民间提出的“第三次儒学的复兴”的口号都说明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造成这种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意向的道德性与现实的道德性的脱节,它们之间缺少了实践这个桥梁。“善的动机只是完成善的开始,并不是善的完成。意向的善不能落实到实践,它就不是真正的善。”王阳明讲:“知以行为功。”也就是说,道德不仅仅停止为善的动机,还需借助行为才能实现自己。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强调,意向的道德性必须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实现为现实的道德性。

王阳明逐步认识到并不是最有知识的人就最有道德,也不是毫无知识的人就毫无道德,他说:“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王阳明认为不在于穷尽天下之理,而关键在于如何由成就知识过渡到成就德性,他认为成就知识与成就德性是两个不同的序列与层次,知识的积累并不必然导致价值的实现。对于道德和知识两者的关系,王阳明认为认知活动可以是纯粹的知,可以不必见诸行动的。所以他强调道德的首要性,认为道德修养可以带动知识探求,道德修养好了,知识便自然在其中了。王阳明以道德带动知识,强调在实践中完成人格修养而最终达到内圣外王,“知行合一”正是这一重要理论的基础。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的目的是要人们把道德落实到行动上,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王阳明以孝悌为例:“就如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晓得说些孝弟得话,便可称为知孝弟。”他反复强调只晓得说些孝悌的话并不是真正的孝悌,懂得孝悌又实际的体现于行孝行悌的过程,将具有的孝悌的德性转化为行孝行悌的德行,也就是要言行一致,认识与行动相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见,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本意主要是为了解决人们道德修养实际中知行脱节问题。对于今天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道德相对滞后的社会来说,也只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道德水平的提升。王阳明一生坚持道德修养。践履“知行合一”,虽然他没有意识到“知行合一”说自身的理论困境,以道德行动取代知识活动可说是不明智的,走不通的。没有知识的担保,成就知识往往会流于空泛。王阳明很有针对性的首倡“知行合一”论,虽然未能挽救道德沦丧于狂澜之中,但是这一理论确实为人们的道德实践提供了现实的可操作的修养方法,即便对于今天的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参考资料: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张祥浩-《王守仁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李世宏-《重温王守仁:始创“知行合一”》-《上海教育》杂志-2006年4月下

张天晓-《知行合一的传统伦理意蕴》-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9月

任凤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前沿》杂志-2004年7月

凤凰网-《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由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凤凰网历史综合版块-2010年1月18日

周珊珊-《试论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9月

第四篇: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拿到这本书时,真不知从何谈起,深感自己才学疏浅。随手翻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者度阴山,让我随之联想“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语,这位当今的“历史奇才”对中国明代的全儒大师—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的分析,让我不得不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其中的哲理,只能感知一二。

为此,我找寻了明代王阳明先生的相关简介,在其家乡浙江余姚,他本人则是一位人人敬仰的杰出乡贤。了解了王阳明先生在历史上能文能武,独创心学,打起了挑战传统程朱理学的旗帜。《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还是唯一一本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呈现王阳明传奇人生的传记: 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心学》更是是明代的一盏思想明灯,且默默地影响着后世。他的心学秘诀浓缩为一句话----知行合一,翻译成今天的话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个提法,在王阳明那个时代绝对是挑战权威、颠覆传统的异端。

阅读中,网上一博文的例子让我借用分享: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凡是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二个先决条件。一是确立正确的目标,二是找到正确的路径,二者缺一不可。其中,确立正确的目标看起来似乎相对容易,但要找出正确的路径比较困难,尤其是找到最佳路径(成本最小,收效最大)则更是难上加难。有时候,正是因为找不到正确的路径,反过来证明之前所确立目标的不切实际。也就是说,一切对于目标的动摇,根源还在于路径选择的困难上。也就是说,归根结底,“道路”二字可拆开来理解。“道”就是正确的方向,人们对它只是探索和追寻,但它却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说,对真理只能选择去认识和感知,但不能妄想去创造或创新真理。以上文中富含哲理性的言语让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中。

习主席推荐6次的哲学理念,公务员们争相购买!首部全面解读知行合一哲学理念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由于当今社会的浮躁,应用在工作、生活中,是怎么个样子呢?文中提到王老先生 “在事上磨炼”,他主张道德佳养要紧密同日常生活联系,“在事上磨炼。,才能落实 ”知行合一"。这些道理不正是应该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一一落实的吗!

第五篇:《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 王阳明》>读后感

建工学院工管1402班 杨慧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王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王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王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国的王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王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王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王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王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其实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王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说: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下载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有感 今年暑假,草草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一书,对王阳明的生平与其提出的“心学”有了粗略的了解。在王阳明看来,一个人能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复......

    知行合一王阳明 读后感大全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分享 至今为止,关于王阳明的传记我已经拜读了不下三种,从一开始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对王的精彩描述和推崇备至,又在网上读了一本传记,名字都没记住,但叙......

    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读后感[大全]

    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读后感 记得以前在看《明朝那些事儿》时,当年明月对王守仁推崇备至,花了很多的笔墨写了阳明心学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对知行合一的哲学理念做了传奇式的描写。......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1000字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有感1000字周星星在这个日益浮华,物欲横流的年代里,我们的内心有太多的困惑与迷惘,让我们看不清前进的方向,而当我们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或许应该收拾心......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启示—《传习录》、《有无之境》读书笔记

    1、文化以及文化心理学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想要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是一件几乎无法做到的事。古往今来,有多少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都对其有个人的......

    王阳明“心学”感悟:保持本心,知行合一

    保持本心,知行合一 王永雷近读《明朝那些事儿》,不得不提王阳明。阳明先生不但创立“心学”,将儒家哲学推向新的高度,还开创书生领兵的先河,战功彪炳。 阳明先生认为“心外无物......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共5则范文)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文|大山洞社区服务中心 刘新萍看了《知行合一王阳明》,方知“知行合一”的内涵,首先先了解王阳明,王阳明被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共五则范文)

    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得体会 县广播电视台 刘晓兵近日,阅读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感触很深,这本书用非常浅显、有趣的语言,不但讲述了王阳明精彩的一生,也在这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