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茶道精神中的返朴归真
论茶道精神中的返璞归真
我所认为的茶,一直以来代表的都是一种朴素、自然、宁静的生活态度,经过历代文人墨客作为茶人的身份记录和阐述,使茶与人生境界、文化道德,宗教思想紧密联系起来,形成我们今天所接触到的茶文化以及与流派意识有关系的茶道。
据《词海》录:茶道,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介的生活礼仪,提倡“清净,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符合儒释道的“内省修行”思想。
由此看来,由茶道引申出的茶文化应属上层建筑,是最为风雅的修身养性的方式之一。更为字面上的“茶”其种植栽培,加工制作,体现的是农耕文化的遗留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而后的茶作为商品进行的一系列交换和商业行为更是延续至今,成为大众所熟知的所谓“茶道”。
有趣的就是现代社会中茶作为大宗消费品所带来的影响。
茶因为本质的自然属性有叫强的地域性,以古巴蜀云南为中心的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有关茶的不同种植、品饮习惯和诗歌传说。我所在的四川成都商业气氛较浓,以茶为内容的广告及活动异常丰富。一次我和父亲参观过取名为“茶道表演”的商业演出,是为庆祝新店开张。舞台中一名美人身着绿衣端坐中央执壶泡茶,右方也是一美女轻快弹动古筝,背景取自然风景,希望向人表达高山流水的意境。台下人头攒动,快门声不绝于耳,几乎盖过古筝和主持人。如果不是对茶道有所了解,绝知茶应该是“雅”,那么这所谓的“茶道表演”还真让人不知道是“俗”还是“雅”。
据我所知这样的“茶道表演”是现在城市普遍用来推广茶行业和中国茶道形式的方式。不知对茶文化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人来说,看到这样的表演会不会哑然。这样的推广方式能极好的博人眼球,传播速度快,效率高,收到的效果好。不过对真正意义上的茶道,茶文化甚至中国传统风俗有着破坏性的影响。虽然这样提高了品牌效益和受众范围,却降低了茶应有的文化层次和传统内涵,对茶道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再如旅游业,游客除了脱离城市享受自然风景和名声古迹,还应该反思,为何十年以前对人们来说稀松平常的生活对现在的人来说成为了一中奢侈?这不仅对旅游业,对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讽刺般的隐喻。
也许只有让大众真正体会茶的美和茶道的雅,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前景,我们应该做的恰是拾起当初的那份纯粹,回归茶道精神中蕴含的最古朴的东方哲学——返璞归真。
第二篇:论茶道教学与学生道德修养
【注】此文将发表在天津市一级期刊《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
第二期
联系电话: 022-88***509电子信箱:zhyjyyj@263.net网址:.cn联系人:张维佳
《职业教育研究》月刊录稿通知第07-2350号
(刊号:CN12-1358/G4ISSN 1672—5727)
何哲群 先生/女士:
您的来稿 论茶道教学与学生道德修养本刊拟在 08
年2期(2月)刊用,特此函告。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职业教育研究》杂志编辑
部
2007年5月29日
论茶道教学与学生道德修养
何哲群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湖南 岳阳 414000)
摘要:中国茶道融儒、释、道及杂家思想精华于一身,诸多高职院校将茶道
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纳入到常规教学中来,是因为在茶道教学的过程中,能促进
学生的修身养性,并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即通过泡茶与品茶对学生进行三
个方面的导引:团结协作精神的教育,节俭清廉道德的倡导,茶艺审美情趣的培
养。
关键词:茶道教学;茶艺表演;高职学生;道德修养
中国是茶的故乡,从它的发现、利用到传播,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这
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茶文化内容的发展也异彩纷
呈。茶,这一古老的文明饮料,大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充实了人们的生活
情趣,并逐渐成为纯洁的化身,文明的象征,团结友谊的桥梁和纽带。近几年来,各地茶文化如沐春风,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纷纷将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
茶道”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纳入到常规教学中来,我认为其原因是因为在茶道教
学的过程中,能促进学生的修身养性,并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就这一论题,谈几点看法:
中国茶道的内涵
茶道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们进行
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1】,是修身养性之道,追寻自我之道,它表
达礼仪、象征友谊、反映素质、表现自我。其内容也就是茶道教学的主要内容。
它包括茶艺、茶德、茶礼、茶境和修道等。茶艺就是备茶、选茶、烹茶、品茶等
技艺;茶德就是在行茶过程中所显示出的品行端正、节俭清廉的道德;茶礼就是
指各种茶道活动中的礼仪和法规;茶境是茶道活动所处的场所、环境;修道是通
过各种茶道活动来达到怡情修性、悟道、行道的目的。而在茶道教学的过程中还
必须贯穿茶道的指导思想即茶道的基本精神;“和、敬、怡、真”。“和”是茶
道的灵魂,是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有和气、和谐、和美、和诚、和睦、和
平等含义;“敬”是中国茶道的为人基本准则,是茶人的待客基本心态,表示尊
重他人,对己谨慎,上下有别,有礼有节;“怡”,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
感受,是茶人品茗过程中的愉悦心情,是中国茶人修身养性的精神追求;“真”
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是指真理之真、真知之真、真情之真【2】。通过茶道
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理想的境界,这也是把“茶道”引入到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目的与关键之所在。
茶道教学与学生道德修养
茶道是最精髓的就是清静与和谐,师生同在茶道教室这一清静的处所泡上一
盏清茶,看茶汤的透澈,观杯中茶叶沉浮舒展的静谧,沉下心来,细细地去体味
那始涩而回甘的滋味,既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更是对自身道德修养的一种陶冶。
唐末刘贞亮的《茶十德》对茶的功用作了如下概括: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
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
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等【3】。其中“利礼仁”、“表敬意”、“可
雅志”等说的就是茶道的精神范畴。
中国茶道融儒、释、道及杂家思想精华于一身,人们可通过饮茶来领悟哲理,感悟人生,减缓压力,整顿身心,清除烦恼,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等等。具体
到茶道教学中,我认为可通过泡茶与品茶重点对学生进行如下四个方面的导引:
即团结协作精神的教育,茶艺审美情趣的培养和节俭清廉道德的倡导。
茶道与团结协作精神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没有团结协作的集体只能是一盘散沙,不论什么时候,团结协作都是我国建设繁荣、富强、文
明社会的基石,也是我校创建和谐新校园,促进各民族学生和谐相处的基石,更
是我国新一代大学生步入成功殿堂的一把钥匙,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在茶道教学中,有许多学习内容是协作性很强的,其中在茶艺表演中表现尤
其突出。茶艺表演是在泡茶技艺的基础上,对泡茶的各项程序进行艺术加工,将
生活中的泡茶技艺上升为一种表演艺术,目的是使客人得到一种美的熏陶。茶艺
表演一般情况下要三人同台合作,即主泡手、助泡手、解说员,主泡负责泡茶,助泡协助主泡,负责焚香、赏茶、敬茶等,解说员负责各项泡茶程序的解说。而
在不同的场合及泡茶任务的搭配中,有时候要求某些学生承担主泡的任务,有时
候又要求学生承担解说员甚至是助泡的任务,这种角色的变化,意味着他们必须
要与他人紧密合作,他们在什么时候应该突出,什么时候应该配合,什么时候应
该出现,什么时候应该沉默,都必须通过实际的训练和心理过滤,才能确立一种
整体的和谐与协作,在整个过程的进行当中要求主泡、助泡、解说员在同一时间
内有一种良好的协调与配合,而不能因为个体的独立而破坏整体的和谐之美。另
外,泡好一壶茶不仅需要有好的泡茶技艺,还需要有优质的茗茶、上好的水质、恰当的冲泡时间、合适的茶具、良好的心境、静谧的处所等等,缺一便不能品出
茶之至味。“美不是孤芳自赏,而是大家共享”,茶道表演是种很好地培养学
生和谐美感与协作精神的文化过程。并通过这个过程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群体
意识与协作精神。
茶艺审美情趣的培养审美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品茶之所以被看
作一种文化,主要是因为它在满足人们解渴的生理需要的同时,还能满足人们的审美愉悦。中国茶道讲究六美,即人美、茶美、水美、器美、艺美、境美,在安
静幽雅、整齐舒适、完美和谐的品茗环境中进行审美活动,并通过这种审美活动
和审美体验,去感受人与茶、人与自然之间最深刻、最亲密的关系。在茶道教学
特别是茶艺表演的过程中,则要求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并且创造美。进入
茶道教室,每个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仪表美,因为一个人的仪表直接反映出他的精神面貌和审美修养;其次应注意仪态美和语言美,它主要表现在礼仪周全,举
止端庄,说话和善,待人诚恳。另外,茶本身就具有一种美感,唐代诗人杜牧在《题茶山》一诗中赞道:“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4】,瑞草是神话传说
中的仙草,瑞草是美的,茶是瑞草之魁首,当然更美,因此在茶道教学中更要让
学生欣赏到茶的形、色、香、味之美,在茶道教室,当表演茶艺的学生款款走上
讲台时,整个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都只是在静静地观看着、品味着。涤器、投茶、冲泡、敬茶,表演者动作利索大方,礼节谦和恭让„„静寂的处所,轻柔的音乐,袅袅的茶香,甘醇的茶汤,让人似乎进入了一个空明宁静的世界,悠悠
一杯茶,它所烘托出的千山绿意,让人随和、随缘,此种意境此种美感,能对身
居茶室之人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与行为约束,并在潜移默化中使自己的性格
情操、思想境界等方面都得到适当的陶冶,久而久之,学生会把茶道课作为一种
美的享受,美的提升来对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陶冶情性的目的。
节俭清廉道德的倡导茶出自深山幽谷,得益于山野自然之造化,秉性
朴素高洁,不入俗流。在茶道教学中,以茶为载体,茶性的俭朴可以导人精行俭
德,可以培养超然、淡泊的雅趣和恭谦俭让的精神涵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崇尚节俭是一种个人优良素质的体现,更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于消费阶层的大学生来说,节俭不仅仅是一种生
活方式、消费取向,还是一种精神品质,一种道德修养。寒夜客来茶当酒,清茶
一盏也醉人。淡淡的茶香,能让同学们从诸多繁杂的日常学习生活走向心灵的宁
静,目标的明确,情感的净化,和对朴素人生的追求。节俭并非吝啬,它是一种
自我约束,是以一种简朴的生活态度达到精神快乐的一种境界。我们弘杨节俭美
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上保持旺盛精力,磨练意志,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
培养学生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做新一代自强不息的优秀大学生。
中国茶道提倡茶人精神,以茶喻人,通过品茶品味人生,它是一种艺术的熏
陶与礼仪的训练,更是一种纯朴廉俭的生活方式的养成与道德素质的造就。高职
院校开设茶道课,不仅适应当代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需求,而且适应目
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当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使被教育者的性格情操、思
想境界、人格等方面都得到提升时,也就给社会带来了祥和与安定。
参考文献:
【1】 余悦 茶文化博览之《中国茶韵》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11
【2】 林治 《中国茶道》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4
【3】 余悦 茶文化博览之《中国茶韵》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11
【4】《全唐诗》卷522杜牧《题茶山》
注:本论文荣获国家一级学会湖南教育学会2008年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并刊
登在《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第二期。
作者简介:
何哲群(1971--),女,汉族,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中文讲师,高级茶艺师,湖南省茶叶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茶文化。
第三篇:论景观设计中的场地精神
论景观设计中的场地精神,在景观设计中如何运用场地精神。
就像俞孔坚老师将自己的公司命名为“土人”一样:现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国外的设计模式,设计风格不断地传入中国,这些看似先进的理念实际上都是在冲击中国五千年积淀下的文化。这对于中国建筑、景观风格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忧患。作为景观设计师,我们有责任去沿袭中国精神,担当起设计自己国土的重任。
我认为场地精神分为两类:一是精神上的。二是物质上的。
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一样,场所是无处不在的,人离不开场地,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场地内进行的。有了人的土地便会产生精神,不同场地的人便产生了不同的场地精神。每一寸土地都有其自己的神灵,这便是它世世代代积淀下来的文化、精神。所以,在景观设计中,要重视这一块土地的地方性格,地方神灵,追溯它的历史人文特色,寻求当地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来源,并从中总结出这一场地的“精神气质”,从而设计出有情感的,有灵魂的,更贴近当地人心的景观。
这种场地精神体现于:要将当地人的思想情绪融汇于景观设计之中。人是有根的,我们在设计景观时最重要的就是将人的“根”体现在作品中,使当地人成为“景中人”,被景观感染、感化,激发出人们心底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依赖。
看了俞老师的《城市的大脚革命》,让我对场地精神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一定程度上说,是我们自己将自己土地的精神抛弃,每年中国有一千万农村人转变为城市人,为了与城市人看齐,他们将农村居住环境改造成“城市”,裁弯取直,水泥硬化,修建无意义的停车场,拔掉路边的油菜花,砍掉成年老树,舍弃乡土植被,引进国外名贵的树种花草。正如俞老师的一句话:“为了无用的美丽,我们扭曲和致残我们的肢体。”不加思考的完全接纳国外的文化,这样的做法不也是对场地精神的舍弃吗?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种月季,种芍药,种植之后还要重金去维护保养。一个地方的场地精神是需要它的本土植物、本土建筑去表现的。
现代人们对景观的要求已经不单单是休息桌椅、集散场地和活动广场那么简单的了。所以,我们在设计景观时,并不是单单在设计人眼中的实质景象。实际上,我们是在设计一种意境,一种情调,一种氛围。每一个景观作品,都是设计者的一种真情流露,体现出人的一种向往,一种追求。对于一个景观作品来说,有一个深层次的内在涵义,比具体的物质形象更为重要。带有场所精神的景观会使人成为这个场所中的一部分,场所也成了当地人的一部分。使得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达到和谐统一的关系。也只有这样作品才是生动的,打动人心的,不会过时的好景观。
第四篇:论幼儿茶道的重要性
幼儿学习茶道的重要性
洪月凤
摘要:每个孩子最初的天性都是大致相同的,但平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习惯,却渐渐让每个孩子的秉性大相径庭。我们应该从幼儿开始,教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不从小教养,各种坏习性齐集一身,长大后就更难以改正,会影响孩子平常的一言一行,最终影响到孩子的未来,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就是这个意思。因而在中国茶艺的熏陶下,再配合2500年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在幼童内心播下正能量的种子,让孩子的智慧萌芽,通过国艺茶道的教授方式,浸润孩童心灵,帮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
关键字:茶道 幼儿 心性 气质 品德
经过时代的洗礼,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个大人围绕一个小孩转,真可谓是“众星捧月”,孩子就是家里的“小祖宗”。在这样的环境里,往往就会造成孩子独自为大、恣意妄为、娇气脆弱的性格特点,总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与他人相处;想干什么干什么,也懂得不尊重长辈、遵守规则;还有就是畏惧困难,每次遇到复杂一点的事,就不想做了,就放弃了,不能坚持。另外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较长时间静下来或者全心关注一件事,对什么事都是三分钟热度。这些问题对孩子未来走向社会、学习生活都是很不利的。
多数孩子行为的偏差来自于他们“早期人格”问题,但是在这时期家长往往要么关注的是孩子的技能训练,我们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钢琴,舞蹈,轮滑,游泳,跆拳道,英语......太多太多,却对孩子习性的养成关注的很少,要么是顺其自然,觉得大了就好了,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带上了眼镜,对待父母的态度也极其不尊重,大声辩解,而父母也是气的面红耳赤,咬牙切齿,这就是现在多数家庭里父母和孩子在教育上的关系,父母更多的是无可奈何,苦恼于孩子身上的骄纵、蛮横、自私、胆小、好哭、不尊敬长辈,不懂得宽容。孩子在四二一家庭里备受呵护,爸爸太忙,妈妈心软,爷爷奶奶太宠,西式早教只重视娱乐,不教习惯;从幼儿园到小学都是赏识教育,缺乏引导,孩子一大了就谁都管不住!3-6岁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家长若不重视,会让自己的孩子徒有小聪明,缺少大智慧!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就描述过才与德的关系,现实里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李天一,先是与人斗殴被刑事拘留一年,被放出不久后又以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李天一自身还是很有才能的一个人,曾经获得全国少儿钢琴比赛金奖,中华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铜银金奖,可是结果,纵使他的父母是名人,可他最终还是被判了10年,人生有几个10年可以浪费?
其实中国古人非常重视“人的心灵”教育,四书五经均乃儒家为医人心而立之方。为蒙以养正、扶正固本,才能养孩童之浩然正气。孩子在未来成长过程中,身和心健全稳固,才能拥有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因而在中国茶艺的熏陶下,再配合2500年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在幼童内心播下正能量的种子,让孩子的智慧萌芽,通过国艺茶道的教授方式,浸润孩童心灵,帮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现代人的心态变得浮躁,而品茶需要我们细察细品,需要以一种平稳的心态对待,这种心境是现代人所缺少的。
中国茶艺由于深深融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有中国茶道精神为思想指导,所以道心文趣兼备,从内涵上看,文质并重,尤重意境;从形式上看,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从审美上看,强调自然,崇静尚俭;从目的上看,注重内省,追求怡真。
1)文质并重,尤重意境
“质”是指茶艺的思想内涵,是茶艺的内涵美,“文”是指服装、道具、表演程序和表现技巧,是茶艺的外在美的表现。一套茶艺如果只注重思想内涵而不重视服装、道具、表演程序和表演技巧,内在美缺乏必要的表现形式,则必然显得枯燥无味,不能吸引人。相反,如果只重视服装、道具、表演程序和表演技巧而无思想内涵,就显得虚浮空洞,不能打动人心。文质并重是中国茶艺的主要特点。中国茶艺历来追求通过茶艺外在的美的表现形式来诠释茶艺的思想内涵,文质并重,内涵美与外在美结合,意境高远,韵味无穷,引人入胜。
2)百花齐放,不拘一格
中国茶艺的表现形式多姿多彩。风格上有的儒雅含蓄,有的质朴粗犷,有的空灵玄妙,例如,禅宗茶艺空灵玄妙、禅机逼人,宫廷茶艺场面宏大、镂金错彩、极尽奢华,文士茶艺含蓄儒雅、清新脱俗、引人遐思。方法上清饮调饮不拘一格,有的用调饮法为您献上清凉沁心的冰红茶或浓香扑鼻的奶茶,有的用清饮法为您敬上一盏花香茶香交融的花茶、一杯沁人心脾的龙井或香郁味醇的乌龙茶。不同的茶类、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如绿茶清饮清新淡雅,红茶调饮时尚温馨,佤族、彝族烤茶质朴粗犷、热情奔放,而乌龙茶的泡法则有闽北流派、闽南流派、广东流派、台湾流派四大流派,各派风格亦迥然不同。
3)道法自然,崇静尚俭
中国茶艺的表现特点是道法自然,崇静尚俭。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中国茶艺表演的最高原则,是茶艺美学理论体系的基石。中国茶艺倡导的“道法自然”,自然的本性是朴素,道法自然表现为追求自然美。自然美表现在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花之自开、水之自流,它们都表现在自在无为、淡然无极。中国茶艺要求茶人从精神上追求自由,反对心为物所役,力求去亲和自然、契合大道,做到物我两忘,达到至美天乐,道法自然。在泡茶时,要求动如行云流水,静如苍松屹立,笑如春花烂漫,言如山泉絮语,一举手一投足都纯任自然,发自心性,毫不取巧雕饰,毫不矫揉造作。中国茶艺这种以“自然为美”培养出了中国茶人自由旷达、潇洒不群、超然自得、不饰造作的个性。
崇静尚俭,是指中国茶艺要求简约玄淡,心静行俭,返璞归真,不铺张,不奢华,体行“精行俭德”的思想精髓。茶道首先培养孩子定和静。静、定才能安、虑、得,才能生出智慧来。
4)内省自性,追求怡真
在茶艺活动过程中,中国茶人往往以茶为媒介,去感受大自然的信息,在茶香飘飘、茶烟袅袅中远离尘世的喧嚣和污染,进入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获得茶艺活动中生理上、心理上、精神上愉悦的审美体验。茶清净淡泊、朴素自然、自守无欲、耐得寂寞的品性,使得茶人们在茶艺活动过程中以茶清心、以茶励志,内省自性,不断提高自我修养,胸怀大志,追求物之真、情之真、性之真、道之真。
孩子们喜欢操作,喜欢动手,喜欢扮家家。那我们就让每个孩子扮演小茶人,在泡茶中学习茶礼,学习一套复杂泡茶的动作手法,孩子学习中注意力很集中,用心观察和模仿,很安静,很舒缓、不急躁,很有定力。在手法之外,我们还让孩子学习泡茶和喝茶中的“礼”的仪态,体会茶道礼仪之美,收心收性,约束自己任性的性情。同时,我们还让孩子对茶叶、水、茶器这些“物”都非常的小心恭敬,端庄操用。让孩子对等茶喝的客人也要生起恭敬心,很恭敬的为客人泡茶。我们将孩子的恭敬心启发出来后,再开始让孩子学习《弟子规》,这样效果就会更好。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内涵和中国汉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再之茶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之一,让幼儿从小学会准确的饮茶方式,感受浓郁的中国文化,做有朴素自然、胸怀大志的人。
第五篇:茶道之精神阅读理解及答案
茶道之精神
佚 名
①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元、红枣等配料来泡喝;另一类是“清饮”。“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 ”;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 ”;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 ”;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
②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③茶道追求“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中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④“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是指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中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合。得一“静”字,便可洞察万物、虚怀若谷、心中常乐。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⑤“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这种怡悦性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⑥“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一在追求 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 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交互,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追求 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
18.请根据“混饮”的定义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什么叫“清饮”。(2分)
19.请将下列有关“清饮”的四个层次按适当的顺序填充到第①段的方框内。(2分)
A.品茶 B.茶道 C.喝茶 D.茶艺
20.下边的句子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请问还原到哪两个自然段之间最合适?(1分)
句子: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21.作者认为“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那么,“和”在茶道精神中的具体内涵是什么?(2分)
22.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请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入第⑥段的方框内。(3分)
A.情 B.性 C.道
23.积累链接:请默写出苏轼《浣溪沙》中有关“酒困思茶”的两句诗。(2分)
参考答案
18.(2分)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答案表明“不添加任何别的东西,只用开水泡喝”即可。)(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已有信息给特定事物下定义的能力。)
19.(2分)① C ② A ③ D ④ B(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上下文提示辨析近义词细微差异的能力。)
20.(1分)还原到①和②自然段之间最合适。(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部分关键语段关键作用的掌握情况。)
21.(2分)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或“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任意答对一点即得全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联系语境理解关键词句的能力。)
22.(3分)①C ②A ③B(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上下文提炼中心词句的能力。)
23.(2分)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上下句各1分,每句见错无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古诗文背诵的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