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医药卫生体制上半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5 06:1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医药卫生体制上半年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医药卫生体制上半年工作总结》。

第一篇:2011年医药卫生体制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1年医药卫生体制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1年,我局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药品供应保障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积极推动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出了贡献。上半年,为进一步深化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基础上,我局进一步加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药品供应保障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突出惠民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改革实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为全面完成医药改革任务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农村药品质量监管,推进“两网”建设。

为加强农村药品监管工作,确保农民用药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加强农村药品监督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等,并选择了部分地区进行了试点。在各地工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药品的监管,我局开展“两网”了建设工作,并提出《关于全面开展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两网”建设工作,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是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做好药品监管工作的基础和重要方面,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加强监管,促进农村药品供应网络的建设,使农民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和方便。目前,我县每乡镇设协管员1名,每村设信息员1名,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乡镇设协管员、村信息员药品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药品相关专业知识,今年已经举办了1期培训班。调动基层协管员和信息员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改善基层执法条件,提高监管能力

2、完善医保体系。

在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行为、切实保证药品质量的基础上,按照《临沂市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试行)》文件,进一步发挥零售药店品种全、价格低的优势,把符合条件的零售药店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保险范围,既方便了广大农民群众购药,又减轻了医药费用负担,并且使零售药店拓宽经营思路,得到了良性发展。

3、推进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

加强药品质量保障,加大药品抽验力度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建设。国家

基本药物目录和我省增补药物目录品种共有500余种,按照上级监管覆盖面达到100%的要求,我局药检科于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基本药物抽验156批次,经快检初筛后送市所38批次。对监测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轮训、专题讲座;通过印发资料进行宣传。还完成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400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80份。各项指标都完成了市所下达任务的60%。

4、加强药品安全、基本药物质量监管。

严格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山东省药品使用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我省制定了适用于用药人药品购进、储存、调配环节的质量管理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此《规范》详细规定了用药人的机构、人员、购进、验收、储存、养护、调配、制度管理等方面的标准,落实《规范》,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先决条件,对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11年上半年我局组织全局人员对我县267家医疗机构进行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确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确保了人民群众用药安全。2011年上半年新开办药品经营企业9家,其中2家属临港区;变更药品经营地址6家,均为临港区;变更企业名称称4家,其中临港区2家、连锁2家。2011年需换发《药品经营许可证》共22家,其中临港区5家,连锁店2家。上半年已有3家药品经营企业换发新证,5家自动放弃换证,另外2家药品经营企业正在组织材料进行申报。严格监督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认证,做好对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申请资料的初审和转报工作。上半年,共有24家药品经营企业申请GSP认证,20通过认证组进行现场检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运行监测机制,加强督导监管。

第二篇: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体制工作总结

***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工作总结

自医改工作启动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石家庄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坚持利民惠民导向,切实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重大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把推进医改作为一项重大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责任工程,摆在突出位置,严把时间节点,狠抓关键环节,扎实稳妥推进改革。全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我县三年来基层医改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医改工作情况

1、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

一是全民医保基本实现。三年来,我县新农合参合率均保持在98%以上,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在校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和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得到基本解决。2011年,我县新农合参合率为98.3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2.3%,已连续5年稳定在90%以上。二是保障水平稳步提高。7月1日我县《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修订)版》正式施行,各级政府对新农合补助标准由12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 200元。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开展,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全县县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均上调5个百分点以上。城镇职工医保报销比例已突破85%,农合县级报销比例达到78%,乡级报销比例达到90%,极大的减轻了患者负担。三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探索就医“一卡通”,启动医保经办管理城乡统筹试点,推进异地就医结算。

建设督导小组,每星期督导一次,同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各乡镇把村卫生室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县213个行政村,新建村卫生室125个、改扩建96个,在建设过程中县长、主管县长多次到建设现场督导,为解决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标准不一致,为进一步推进项目的整体进度,在东郝庄组织召开了全县村卫生室建设项目现场会。各乡镇分管乡长在会上就项目实施情况、整体进度、存在问题、改进工作打算等作了交流发言。经过以上努力,211个村卫生室建设目前已全部完成,投入使用189所。村卫生室设备已由市卫生局完成招标,设备即将陆续到位。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药物制度、保障制度综合改革工作也以基本完成。二是队伍建设得到强化。在对全县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实有人员情况全面调查摸底和反复测算的基础上,结合基层医疗机构岗位特点和服务人口等实际,对乡镇卫生院编制进行逐院核定。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方式完成全县卫生院工作人员453人核岗定编工作。实行了院长选聘制,制定乡镇卫生院绩效方案,实行工资绩效分配,提高了工作人员积极性。按照一村一室的原则对村医进行了整合,大学生村医也已到位,使村卫生室服务水平、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三是开展对口支援。全县11所乡镇卫生院分别得到了二级医院支援,各对口支援单位与受援单位签署了《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协议书》,全县共选派了48名作风过硬、业务精良的医务人员进驻受援乡镇卫生院开展帮扶工作,承担临床带教任务,培养乡镇卫生院的专业技术人才,帮助解决疑难病症等方面的问题,有力促进了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一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医改以来启动了以城乡居民健康建档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服务项目,全县乡镇卫生院均设立了公共卫生科,配备了公共卫生服务专职人员百余人。213个

诊疗流程,全面推广评价系统,合并挂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简化就医手续,缩短群众等候时间。推行双休日和节假日门诊。三是开展优质护理及临床路径。开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8个,开展多种形式的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无陪护病房,患者陪护率明显下降。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开展临床路径试点5个,医疗费用明显降低。四是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强化行业自律和医德医风建设,坚决治理商业贿赂,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惩处力度。着力改善医疗服务,稳步推进预约门诊服务,努力改善患者就医环境,为下一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保障措施

1、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县政府6月3日召开了农村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三级干部动员大会,县直单位一把手、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村支部书记以及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政府县长韩清榕在会上做了动员讲话。会议印发了《无极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改革2011主要工作安排》(无政办[2011]33号)和《无极县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工作方案》(无政办[2011]34号)。到目前县政府又分别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7次,对医改工作进行了督导、调度,制定了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促进了我县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的开展。县长***、主管副县长**亲自到各乡镇督导检查,2、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及时成立了以县政府常务副县长负责人为组长的医改工作领导组,下设综合办公室和4个督导工作组,并从县直相关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各乡镇签订了责任状,在县电视台进行承诺,明确专人负责,为医改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组织保障。医改领导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各项改革任务,及时研究解决推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重大问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

第三篇: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隰县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工 作 总 结

我县地处临汾市西北部,辖3镇5乡97个行政村,是全省35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0个。其中乡镇卫生院8个,卫生服务站5个,村卫生室97个。

自全省全面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县严格按照省委、市委文件精神,把推进医改作为一项重大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责任工程,摆在突出位置,严把时间节点,狠抓关键环节,扎实稳妥推进改革。4月1日,药品实现零差率销售;8月,完成了基层卫生院负责人公开选聘和医务人员竞聘上岗;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全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顺利完成。现将我县基层医改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保障,奠定基础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及时成立了以政府县长李强为组长的医改工作领导组,并从县直相关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明确专人负责,为医改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医改领导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各项改革任务,及时研究解决推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重大问题,及时提请党政联席会、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部门分工协作、村卫生室的库存药品进行了盘点,逐一将品名、数量、规格和进价等登记、造册。全县共有库存药品近200万元(乡村两级),并在3月30日各乡(镇)卫生院同市卫生局确定的基本药物配送单位山西欣予药业有限公司签定了供货合同。

二是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购销行为。从4月1日起8个乡镇卫生院,5个卫生服务站,97个村卫生室全部按规定配送基本药物,开始配送307种国家基本药物及209种省补充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为保证基本药物制度的规范实施,我局多次对各基层单位进行了督查,使存在的部分村卫生所无处方、记录不全等到问题得到了及时的解决。七个月来基本药物制度运行情况平稳,全县共购进基本药物和补充药物累计117.95万元。截止10月底,基本药物补偿资金省级市级到位25.86万元,县级到位11万元。我县药品价格总体下降,患者医药费用总体降低。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全面摸清底数,严格资格审查。组成专门工作小组,对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情况进行专项调查。6月20日完成人员信息初核。7月25日前,县卫生局、人社局、编办又逐院逐人开展信息复核,将核查结果进行公示,并逐项登记造册,记录备案。二是认真核定编制,合理设置岗位。在对全县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实有人员情况全面调查摸底和反复测算的基础上,结合基层医疗机构岗位特点和服务人口等实际,对乡镇卫生院编制进行逐院核定。在核定过程中,严格执行乡镇卫生院编制总量控制,并根据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和医疗服务需求统筹调剂。全县共核定编制(岗位)130个。三是坚持阳光操作,严格竞聘上岗。重点是严把“院长公开选聘关”和“工作人员竞聘关”。

标准。二是明确考核主体和程序。三是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四是科学运用绩效考核结果,充分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补助经费发放与绩效考核相结合,考核实行百分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次。考核合格的,政府补助经费足额发放;不合格的,按照比例核减。对考核合格且得分位列全县前三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负责人,给予通报表彰,并结合绩效考核后的资金节余情况视情予以奖励;对考核不合格、得分位列全县最后一名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连续3次考核均位列全县最后一名的,免去单位负责人职务。为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积极性,明确规定,允许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服务数量取得的超额收入部分,用于单位自身发展、增加职工福利和对工作业绩突出的职工进行奖励。

(五)推进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建立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根据我县农村卫生工作实际,按照“进得来、留得住、能运转、保稳定”的工作方针,制定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和细则,科学稳妥推进。一是完善村卫生室硬件设施。结合民生工程的实施,全县85个村卫生室达到省级标准化村卫生室要求。二是合理确定工作人员数量。为确保既能满足各项工作开展需要,又能保证工作人员能够有比较稳定的收入,对村卫生室工作人员按照所属行政村每千人农业户籍人口聘用1-2名的比例配备,乡镇卫生院据此确定工作人员数,报县卫生局审核。三是

革任务进展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建立新型人事制度,人员结构更加合理。通过改革,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打破了身份界限,全部实行聘用制,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质46人。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占40%以上,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二是科学建立分配制度,人员工作积极性显著增强。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向一线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原则。在职基层医务人员人均月收入比改革前提高了400元,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三是医药费用明显降低,群众切实享受改革实惠。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门诊人次上涨较快,群众医疗费用有所下降,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是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加强。将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履行列为经费补助和绩效考核重点,充分发挥利益导向机制作用,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全县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和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功能进一步完善。

四、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负担较重。由于历史上财政投入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数采取负债的方式进行建设和发展,造成债务负担较重。实行医改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得到

3、建立医改工作协调机制,保证医改统筹资金及时到位。

4、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全面落实绩效工资。

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九日

第四篇: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自全省全面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院严格按照县委、县卫生局相关文件精神,把推进医改作为一项重大的责任工程摆在突出位置,严把时间节点,狠抓关键环节,扎实稳妥推进改革。于#月底完成我院医务人员竞聘上岗工作。现将我院基层医改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强化保障,奠定基础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我院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及时成立了以刁院长为组长的竞聘岗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为竞聘上岗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我院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组织职工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各项改革任务,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吃透精神,完善方案。改革成效如何,政策把握是关键。及时组织开展多次全体职工会议,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此次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采取集中学习、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全面加强对政策、精神的学习把握,吃透精神。在广泛调研、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科学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人员竞聘上岗、岗位设置、分流安置、一体化管理等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

二、深化改革,纵深推进

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全面摸清底数,严格资格审查。深化我院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我院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山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文件精神,逐人开展信息复核,将核查结果进行公示,并逐项登记造册,记录备案。经审查,我院共有工作人员#名,其中符合竞聘上岗条件共#名。二是认真核定编制,合理设置岗位。结合医疗机构岗位特点和服务人口等实际,根据人事局对我院编制进行核定。我院共核定编制(岗位)#个,其中设置专业技术岗位#个。三是坚持公平操作,严把工作人员竞聘上岗。严格按照文件规定,并结合我院人员结构特点,在工作人员竞聘上岗过程中,规定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少于岗位的采取民主测评方式竞聘。共有#人报名参加竞聘,经过考核,共有#人被确定为定岗人员。经公示无异议后,与聘用定岗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稳妥分流安置。按照“坚持深化改革、加强队伍建设,坚持依法办事、严格政策执行,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谐稳定”的原则,科学、稳妥推进分流安置工作。共有#人需办理提前退休和病退手续,已上报县卫生局及人事局。

三、工作进展情况

我院认真落实政策规定,严格操作程序,强化工作纪律,注-2-

重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各项改革任务进展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建立新型人事制度,人员结构更加合理。

通过竞聘上岗工作,工作人员打破了身份界限,全部实行聘用制,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更加合理,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质#人。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占#%以上,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二是科学建立分配制度,人员工作积极性显著增强。

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向一线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原则。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三是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得到加强。

将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履行列为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利益导向机制作用,充分调动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

第五篇: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

2010主要工作安排

2009年4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协调配合,精心实施,五项重点改革有序推进,取得明显进展。为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扎实推进改革,现提出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主要工作安排。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精神,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突出惠民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改革实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为全面完成三年既定目标任务奠定基础。

二、工作任务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主要工作目标:

(1)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参保人数达到4.1亿。进一步做好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大学生、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参保工

(2)基本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参保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3)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卫生部负责)

2.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主要工作目标:

(1)提高筹资标准。各级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分别负责)

(2)加快推进门诊统筹。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扩大到60%的统筹地区,新农合门诊统筹达到50%(力争达到60%)的统筹地区,城镇职工医保在有条件的地区先行探索、总结经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费用报销比例明显高于医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

(3)提高报销比例。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有所提高。所有统筹地区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4)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在资助城乡所有低保对象、五保户参保的基础上,对其经医保报销后仍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逐步开展门诊救助,取消住院救助病种限制。探索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办法。(民政部负责)

(5)开展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卫生部、民政部、3.提高基本医保基金管理水平。主要工作目标:

(1)大力推广就医“一卡通”等办法,方便参保人员就医和医疗费用结算。在80%的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统筹地区实现医疗费用即时结算(结报),患者只需支付自付的医疗费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2)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选择50种左右临床路径明确的疾病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探索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发挥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费用的制约作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3)积极做好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跨制度、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开展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的就地就医、就地结算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负责)

(4)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科学论证、有序开展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资源整合。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4.进一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主要工作目标:

(1)继续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在不少于6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发展改革委负责)

(2)规范基本药物招标配送,落实基本药物以省(区、市)为单位招品种规格、招数量、招价格、招厂家,逐步实现基本药物全省(区、市)统一价,保障基本药物的质量和供应。(卫生部负责)

(3)密切跟踪监测基本药物市场价格和供应变化,适时调整零售指导价格。(发展改革委负责)

(4)推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确保临床首选和合理使用基本药

(5)全面提高和完善307种国家基本药物的质量标准,对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覆盖抽验和全品种电子监管,完善地市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评价体系。(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6)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医保报销政策,确保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负责)

(7)密切跟踪了解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药品流通行业的影响,积极研究解决办法。

5.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主要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多渠道补偿,落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的政府投入政策,保障其正常运行。(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2)鼓励地方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发挥医保基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作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3)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非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探索规范合理的补偿办法。(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4)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综合改革,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进展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成效好的地区给予奖励补助。(财政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6.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主要工作目标:

(1)落实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政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部、人口计生委负责)

(2)实行能进能出的人员聘用制,建立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制定和完善绩效考核办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3)研究拟定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标准,科学合理确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中央编办、卫生部、财政部负责)

7.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主要工作目标:

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开展巡回医疗,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药物、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占医疗机构门诊总量的比例明显提高。(卫生部负责)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8.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主要工作目标:

在2009年基础上,再支持县级医院(含中医院)、1900个左右中心乡镇卫生院、1256个左右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000个以上村卫生室建设。(发展改革委负责)

9.启动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主要工作目标:

(1)制定农村医疗卫生岗位需求计划,启动实施高等医学院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项目,积极引导面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加强全科医学师资培养。

(2)启动首批全科方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安排1.5万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研究出台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文件。(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3)巩固和完善900个三级医院与2000个县级医院长期对口协作关系。加强县级医院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安排6000名县级医院骨干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开展专科方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4)鼓励和引导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

(5)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使用机制,鼓励地方开展全科医生县乡联动试点。

(6)制定培训基地管理办法和国家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建立健全全科医生职称评定办法。完善全科医生培训大纲和配套教材,研究规范化培训的考核办法。

10.发挥村卫生室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的网底功能。主要工作目标:

(1)发挥政府、集体、个人等多方力量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政府重点加强对村卫生室和村医的技术支持,积极稳妥地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卫生部负责)

(2)落实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的补助政策,保障村医的合理收入。鼓励地方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卫生部、财政部负责)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11.完善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工作目标:

(1)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落实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达到40%以上,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20%,并提高信息化水平。(卫生部负责)

(2)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效益。(卫生部负责)

12.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工作目标:

(1)继续对15岁以下的人群补种乙肝疫苗,2010年再补种2810万人左右,累计补种5688万人左右,占应补种人群的83%。(卫生部负责)

(2)在2009年基础上,再完成适龄妇女宫颈癌检查400万人,乳腺癌检查40万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继续开展农村生育妇女免费补服叶酸项目。(卫生部负责)

(3)为35万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开展复明手术,累计完成三年任务的55%。(卫生部负责)

(4)完成2009年87万户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改炉改灶任务,做好55万户改炉改灶前期准备工作。(卫生部负责)

(5)完成2009年411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任务,做好347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无害化厕所覆盖率达到65%。(卫生部负责)

(6)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卫生部负责)

(7)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卫生部负责)

13.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主要工作目标:

启动实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2010年中央投资重点支持100所左右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发展改革委负责)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国家重点在16个城市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各省(区、市)可自主选择1至2个城

市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14.调整公立医院布局和结构,完善管理体制。主要工作目标:

(1)优化调整公立医院区域布局和结构,明确行政区域内公立医院的设置数量、布局、主要功能和床位规模、大型医疗设备配置。研究探索将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卫生部负责)

(2)出台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意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3)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人员培训交流和业务指导,探索建立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等分级诊疗制度。(卫生部负责)

(4)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卫生部、中央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5)研究拟定公立医院编制标准,科学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中央编办、卫生部、财政部负责)

(6)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加强信息公开,探索多方参与的公立医院质量监管和评价制度。(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7)研究出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施意见,启动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鼓励地方开展注册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负责)

15.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主要工作目标:

(1)探索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使试点公立医院逐步实现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进行补偿。(卫生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2)指导试点地区合理确定医疗技术服务、药品、医用耗材和大型设备检查的价格,推进按病种收费试点改革,改进医疗服务收费方式。(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

16.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主要工作目标:

(1)进一步优化诊疗流程,推广预约诊疗,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缩短群众就医等候时间,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改善就医环境。(卫生部负责)

(2)拟定全国统一的医院电子病历标准和规范,加快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卫生部、(3)修订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加强成本核算和控制。(财政部、卫生部负责)

(4)规范公立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用药行为,制定100种常见疾病临床路径,继续推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卫生部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落实目标责任制。2010医改工作的实施时间为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为进一步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如期完成,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与各省(区、市)医改领导小组签定责任状,各地区也要与基层实施单位建立目标责任制。军队贯彻落实国家医改的具体措施由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协调落实。

(二)加强财力保障。各级政府要将2010年医改所需政府投入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落实到位。要积极调整医改资金支出结构,完善补偿办法,将建立机制与增加投入有效衔接起来。要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防止各种违法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

(三)强化评估考核。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桐油关部门加强对改革进展和效果的督导评估,建立定期考核和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分析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研究解决办法,并组织开展五项重点改革实施效果中期评估工作。

(四)正确引导舆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主动向社会公布医改进展情况,对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解答和回应,调动各方参与和推进医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下载2011年医药卫生体制上半年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医药卫生体制上半年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