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读后感 (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5 06:2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戏剧读后感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戏剧读后感 》。

第一篇:戏剧读后感

戏剧读后感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 奥赛罗 》、《 李尔王 》、《麦克白》和悲剧《雅典的泰门》标志着作者对时代、人生的深入思考,着力塑造了这样一些新时代的悲剧主人公:他们从中世纪的禁锢和蒙昧中醒来,在近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发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时代和自身的局限,终于在同环境和内心敌对势力的力量悬殊斗争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败和牺牲,戏剧读后感。哈姆雷特为报父仇而发现“整个时代脱榫”了,决定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结果是空怀大志,无力回天。奥赛罗正直淳朴,相信人而又嫉恶如仇,在奸人摆布下杀妻自戕,为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恶报。李尔王在权势给他带来的尊荣、自豪、自信中迷失本性,丧失理智,幻想以让权分国来证明自己不当国王而做一个普通人,也能同样或更加伟大,因而经受了一番痛苦的磨难。麦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性格中有善和美的一面,只因王位的诱-惑和野心的驱使,沦为“从血腥到血腥”、懊悔无及的罪人。这些人物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种种社会罪恶和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由于这一时期剧作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深度的增强,使《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等“喜剧”也显露出阴暗的一面,笼罩着背信弃义、尔虞我诈的罪恶阴影,因而被称为“问题剧”或“阴暗的喜剧”,读后感《戏剧读后感》。英国的莎士比亚写的这本《哈姆雷特》讲述了丹麦王国里的故事。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听王家城堡上的哨兵报告,城上出现了一个酷似先王的鬼魂。哈姆莱特在第二去找这个鬼魂,在鬼魂口中他知道了事情真-相:原来是先王的兄弟克劳狄斯,在先王熟睡时候谋害了他,随即篡夺了他的王位,并娶了孀居的王后。一天,哈姆雷特请来了一个江湖戏班来演出威尼斯大工被谋害,其孀妻后来嫁给了凶手的故事,这与丹麦先王驾崩的情况十分近似。克劳狄斯感到自己的罪行被哈姆莱特所察觉,仓惶起身离去。母后把哈姆莱特找来责备一番。雷欧提斯也想杀死哈姆莱特所以他和哈姆莱特举行了一场击剑友谊赛。雷欧提斯的剑锋是涂了毒的,国王怕杀不了哈姆莱特,还特地准备了一杯毒酒,可没想到被王后喝了下去,王后死了。在击剑的过程中,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刺中了对方,哈姆莱特用最后一点力气扑向国王,直刺穿这个篡位者的心脏。莎士比亚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对英国乃至全世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各种新版本和译本层出不穷且历久弥新。此外,莎士比亚的语言已渗入英语国家人们的日常用语中,并且决定了他们对诗的认识。莎士比亚的许多杰作,四个多世纪以来,既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显示出难以抗拒的艺术魅力;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着无数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成为一门毕生从事的学问,而且随着时代的进展,莎学也随之不断地在拓展更新,没有止境。歌德也曾为之感叹“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这观之不足、钻之弥深的雅俗共赏,这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的完美结合,说得上是伟大的文学经典作品确切不移的标志吧

第二篇:戏剧《日出》读后感

有尊严,有希望地活着

——观《日出》有感

对曹禺先生的《日出》剧本,我仔细读过几次,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心情读罢总是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着不同的收获。此次借着桂迎老师的课堂,我第一次亲眼观看了新版《日出》,对《日出》中的人与事,对曹禺先生关于社会的思考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悟。

新版《日出》的开场着实让人感到意外,仔细一想却又是恰到好处。以陈白露的最后悲剧结局为开场,颠覆以往版本,给人以不落俗套之感。同时,与陈白露刚开始时的“交际花”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巨大的反差更加有利于观众感受到剧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与社会黑暗现实。

在这部戏中,演员们都有着出色的发挥,将陈白露的“交际花”、潘月亭的旧时资本家、方达生的穷知识分子等形象都鲜明地表现出来。借此机会,我想谈一谈我对黄省三与李石清的全新认识。他们两个算不上主角,但是,他们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揭露和对剧情的展开都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来说一下黄省三。黄省三是汇丰银行的一名普通书记员,但是,在当时社会他却并不“普通”,他是一个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的一类人。他老实本分,他勤奋持家,他清廉自重,他爱自己的孩子,他有着知识文人的廉耻之心。这些本该是社会中的人应该优秀品质,却最终有了他亲自毒死自己的孩子、自己被逼疯的悲剧结局。不得不说,这是曹禺先生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强烈讽刺,而在剧中,演员成功地将他的这些形象诠释了出来,发人深省。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黄省三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性的懦弱与无知。当濒临生命底线而不能使自身得到救赎时,他却依旧死守着卑微贱命的一点可怜自尊。“好啦,叫你要饭,你要顾脸,你不肯做;叫你拉洋车,你没有力气,你不能做;叫你偷,你又胆小,你不敢做。你满肚子的天地良心,仁义道德,你只想凭着老实安分,养活你的妻儿老小,可是你连自己一个老婆都养不住,你简直就是个大废物,你还配养一大堆孩子!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是替你这样的人预备的。”这段话是李石清对他说的,却是完整而准确地道出了黄省三的人性的懦弱,道出了他死守知识文人道德底线,不敢逾越雷池的顽固思想。当生活的现实摆在眼前时,他却无所作为,听众命运的安排。他想到了死,想到了毒死自己的孩子以解决他们的长期痛苦,但是,他想不到反抗,想不到作为,想不到改变自我的命运。“太阳今儿格西边落了,明儿格东边还是出来。没出息的人才嚷嚷过不去呢”。黄省三这样的人物,是曹禺先生给那个时代的人的一个提醒,旨在唤起人们对腐朽社会的反抗精神,唤起人们对自己命运的掌控意识。

再来谈一谈李石清。李石清这个人物,有着太多的复杂性格,在我看来,却又是曹禺先生笔下写的最丰满与最成功的一个形象,也是剧中演的十分到位的

角色之一。他和黄省三有很多的相同点,他们一样地,对自己的孩子有着深刻的感情,都是在万丰银行为潘月亭工作,都是被社会遗忘的底层阶级人士。但是,李石清与黄省三更多的是不同,这表现在他们人性上的巨大差异。李石清有着一个平凡的出身,却有着自己的智慧与眼光,有着自己的想法与规划,极像一名久经沙场的战士。他凭借着自己的曲意逢迎、阿谀奉承与投机取巧,最终做到了银行秘书甚至“襄理”的位置。他在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的间隙间苦苦地挣扎着,以求在生活的重担之下寻求一丝喘气的空间。但是,他不能喘气,他需要一直低着自己一直想翻身的头,寄生于上层社会人的丑恶嘴脸之下。在这种压抑之下,他的价值观扭曲,他深切的明白,在那个时代,只有阴险与狡诈才是自己最终的出路。

于是,他偷看潘月亭的签字合同,以此为威胁想要提升自己虚华的地位;他对黄省三的走投无路无动于衷,甚至暗示着要他去跳楼自杀以解脱自我。这样的人是可怕的,“哼,我要起来,我要翻过身来。我要硬得成一块石头,我要不讲一点人情。我以后不可怜人,不同情人;我只要自私,我要报仇”,这就是他自己心中的呐喊之声,是自己在经历几十年社会交际之后深喑出的道理。

然而,他却不知,不管他怎么努力,却依旧只是一个底层小人物而已。他无法摆脱自己悲剧的结局,甚至自己的孩子在最后病危的时候,他却依旧挣扎于自己命运的翻身,欣赏着潘月亭惨剧的收场。在汇丰银行工作几十年之后,留下的只有自己潘月亭给的甚至是施舍的二十元钱,但是,他失去的,却是自己无法挽回的亲情、青春与尊严!

黄省三与李石清,两种成长历程,两种鲜明的人物形象,一样的悲剧结局。曹禺先生如此着笔,此剧如此演出,通过对比,将一个黑暗的社会,“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清晰地呈现于观众的眼前,引发现代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

通过对李石清和黄省三的人物形象的探讨,作为现代人,我们知道一部分是由他们自己的人性方面的缺点所造成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的整体氛围在人物的演变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这对我们当代社会的建设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或许无法做到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地活着,但是,我们应该努力保证保障人们活着的权利,不能让活着成为人们的一种负担,让活着成为一种煎熬。甚至,我们要做的,是让人们活的有尊严,活的有价值,小东西、黄省三等等人的悲惨命运不应再在当代社会上演,一个人的优秀道德品质也不应该成为一个人失败的原因!

“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是的,只要我们抱着希望,面朝东方,总是会看到一个全新的太阳升起来的。每个人,都应该有尊严的活着,有希望的活着!

第三篇: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

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

洛阳一高 高三(2)班 尹姝瑶

读莎翁要有耐心,否则要急得你满屋跑眉毛。

我当初无疑是很无耐心的一个人,因此我的眉毛现下淡得很-----都跑光了。

《罗蜜欧与茱丽叶》五场十二四幕,我以为其实只要一句戏词便好------风华绝代的小姐立在窗台上,望着心上人大场喊道:“哦,罗蜜欧!为什么你是罗蜜欧!”只要这一句便足矣。这悲剧尽交待个清楚。

只怕观众是都要不干了。

要说起来,东西方的戏剧总有些异曲同工的妙处。东方的戏剧之中也总要有那么些华丽丽的铺陈,戏折儿子才曲词悠扬声腔婉转,戏台上是否化浓妆的胖女人且不论,戏词儿便吸了人进去。

美感是个奇怪不讲实用性的东西,是锦衣华服袖口的滚镶蕾丝边儿或是宝石袖口,让一个故事意外地有价值。

我记得莎翁的画相上,左耳是戴着耳环的,式样儿很相互,长相也不华丽,面相上人还清瘦得很,不知这单薄的身子怎么装下这爱情的繁缛。

莎翁剧里的主角儿多不讨我喜欢。大部分太执著,而执著通常造成悲剧。当然它存在了,那即使看起来不好,但其存在本身也是合理的。我倒是比较爱那些小人物,配角儿:朱丽叶啰啰嗦嗦的乳母,哈姆雷特的好友心腹霍拉旭,与王子斗剑的寻除病奥菲丽娅的史长雷欧提斯更有优雅刚毅的王子范儿;而奥赛罗里反面人物伊阿古,心眼儿虽坏,却比刚愎自用的摩尔人要强上许多-----

这种感觉像是许久以前看电视,《士兵突击》里我最爱史合伍六一,《亮剑》里赵刚比李云龙顺眼;《人间正道是沧桑》里我最喜欢的角色是柯蓝和柯兰的母亲;《西厢》里莺莺和张生都是不及红娘半分可爱。

我深感受剧情限制,主角儿总要有些束手束脚,而配角儿因此更讨我的喜。作为符号人物,主角儿有使命有更大的责任,总之,是暴露更多,也反而让人易于忽略一点一滴眉目含情。或是这样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出场越多越让人提不起意趣来。反而是众生蝼蚁即使庸庸碌碌也来得更有味儿。也许是因为露面太少反而神秘了吧。管他呢。

戏剧,无非正剧喜剧悲剧,无非悲欢离合,无非是写出来的思想的咆哮,无百开头,过渡,结局。猜得中狂不是开头或结局,都不枉走一回。

第四篇: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

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最主要的作品,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19世纪俄-国的批评家林斯基称莎士比亚为“戏剧诗人之王”,而《哈姆雷特》则是莎士比亚“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金刚钻”。

故事发生在十三世纪丹麦的京城艾尔西诺。丹麦国王在花园打盹时突然死去。他的弟弟克劳迪亚斯接替王位,又娶原王妃为妻,前国王的儿子哈姆雷特对父亲的死因有所怀疑,忧郁过度,终日愁容满面。他听从好友的劝告,半夜跟出现在城堡上的父亲幽灵相会,终于得知父王是克劳迪亚斯与母亲合谋害死的。为了取得证据,他特地请来了一批戏子,在王宫里演出一出十分相似的杀人剧,将父王当时被杀的经过表现出来。哈姆雷特一看母亲与叔叔的反应,便明白了真-相。

大臣波洛尼亚斯有个女儿叫奥非莉娅,她仪表出众,清丽纯洁,痴心地爱着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由于父仇未报,故意对奥菲莉娅十分冷淡。狡猾的克劳迪亚斯也了解到哈姆雷特的真心实意,于是施展计谋。哈姆雷特由于失算,误将躲在幕后听他与奥菲莉娅谈话的波洛尼亚斯刺死,奥菲莉娅承受不了失去恋人和父亲的打击精神崩溃,失足落水而死。波洛尼亚斯的儿子闻讯从国外赶来,誓死要为父妹报仇。克劳迪亚斯叫他跟哈姆雷特决斗,并且在剑头敷以毒药。那天,皇宫大厅里刀光剑影,杀气腾腾。间歇时,克劳迪亚斯叫哈姆雷特喝一杯已下了毒的酒,母亲深受良心谴责,一把夺过喝下,当着儿子的面死去。哈姆雷特义愤填膺,挥剑击中对手,冷不防也被对手暗剑刺伤。顿时毒性发作。哈姆雷特拼足最后的力气将十恶不赦的克劳迪亚斯刺死,为父报了仇,自己也倒下了。

《哈姆雷特》是一出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悲剧。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曾借人物之口表达自己的戏剧主张:“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演变发展的模型。”悲剧《哈姆雷特》正是剧作家这种现实主义戏剧观的生动体现,读后感《莎士比亚戏剧读后感》。

哈姆雷特是悲剧的中心人物。他是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核心,它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教会进行斗争的武器。人文主义着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封建神学,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是万物之本。哈姆雷特对世界和人类抱有巨大的热情和美好的希望。他说:“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物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行动多么像天使!了解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他肯定人的现实生活,渴望纯洁的友情和真挚的爱情。他聪明热情、敏感善思、能文能武。他的恋人峨菲利亚说:“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就是这样陨落了!”这样的王子自然得到民众的拥护,连他的敌人克劳迪斯也承认:“他是为糊涂的群众所喜爱的”。可是他一接触社会的现实,他所崇拜的父王突然死去,而自己所爱的母亲连为丈夫送葬的鞋子都没有穿旧,就匆忙嫁给了从前受人耻笑的克劳迪斯。他感到忧郁:“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经过一番深沉的思考,把个人问题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发现“时代一切都脱节了”,“丹麦是一座监狱”,“我决心担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样为父报仇实际上成了改造社会的一个具体行动。他有意安排了“戏中戏”以便进一步证实奸王的罪行。当罪行的真-相确证以后,便立即行动。但为了寻找正义的手段,他放弃了在奸王祈祷把他杀死的机会,接着又误杀了波洛涅斯,这样就招来被放逐的命令。最后,他虽然逃了回来,在决斗中杀死了奸王,自己也因中了毒剑而牺牲,“重整乾坤”的责任也落空了。

《哈姆雷特》在艺术上也能集中体现作者的创作特色。剧作的生活画面广阔,情节的展开生动、丰富。剧作所反映的生活画面,从皇宫到家庭,从深闺到墓地,从军士守卫到民众造反,从剧场到比剑场,构成了剧中人物活动的广阔的背景。莎士比亚非常注重情节的安排,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除复仇的情节之外,还配合诸如爱情、友情、亲子关系等,对情节的发展起了推动的作用。与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相联系,作者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戏剧场面。如“戏中戏”演出的那一场,是一场重点戏,又是过渡戏,是哈姆雷特的思想和行动的转折点。

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他的戏剧语言丰富多彩,富有诗意。他的剧作主要是用自由的无韵诗体写成,还有民间歌谣,其人物的语言也变化多端。

刻画哈姆雷特时,多次运用独白,诗体与散文交相使用,哲理与抒情相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哈姆雷特》是一部巨作,它给我很多很多,值得一看。

第五篇:戏剧赏析《推销员之死》读后感

戏剧赏析课程论文

幻 想 的 破 灭

——《推销员之死》赏析与感悟

一、亚瑟•米勒与《推销员之死》

亚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是美国当代著名剧作家,因创作《推销员之死》、《熔炉》、《不合时宜的人》等经典剧本而曾多次获得“普利策戏剧奖”、“纽约剧评家奖”和“纽约戏剧音乐奖”,被誉为“美国得奖最多的剧作家”。

亚瑟•米勒一生创作甚丰,除舞台剧本外,还著有大量的戏剧评论,并写过广播剧、电影剧本,以及报告文学和短篇小说。亚瑟•米勒一贯反对西方商业化、纯娱乐性的庸俗戏剧,认为戏剧是一项反映社会现实的严肃事业,舞台应该是一个比单纯娱乐更为重要的思想传播的媒介,应为一个严肃的目标服务。他的作品多反映家庭、道德和个人责任的问题,主题通常涉及当代社会的道德观、价值观、各种被扭曲的灵魂以及父子兄弟之间爱恨交织的矛盾关系。

《推销员之死》是亚瑟•米勒戏剧创作上的巅峰之作,它刻画了一个家庭的各成员间令人心痛的矛盾冲突,剖析了人们因为盲目信奉“美国梦”所付出的代价。故事由两幕和尾声三部分组成,通过推销员威利•洛曼一家在一天两夜间的生活场景,全景式地展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社会中一个普通人悲剧式的生活。

《推销员之死》于1949年发表,之后以话剧的形式在百老汇连续上演了742场,历久不衰。1966年,英国著名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又把它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并邀请世界著名影星达斯汀•霍夫曼全力加盟,主演悲剧人物威利•洛曼。电影《推销员之死》以其新颖的风格和真挚的情感引发了世界性的争论,并在数十年后激起了世界各地的文学评论家对该剧的深入研究。《推销员之死》被认为是美国战后的戏剧经典,时至今日,在美国和世界各地,《推销员之死》仍颇受观众欢迎。

二、威利的悲剧

该剧的主人公是住在布鲁克林区的一个普通的推销员。他从未发过财,从未出过名。他不可能像希腊和莎士比亚剧中的主人公那样“一落千丈”,因为他从未高居要职。况且,他的目标也不是那种为人称颂的、高尚的类型。他希望自己能讨人喜欢、赚点钱,希望两 戏剧赏析课程论文

个儿子也如此。他主要是一位抱有世俗理想的“普通人”,与那些不同寻常的、拥有激动人心的大智大勇的传统主人公截然相反。然而,正因为这是关于一个普通人的悲剧,它才更易引起老百姓的强烈共鸣,深深地打动观众的心。剧本一开头写威利提着两个沉重的装样品的大箱子,像一匹负重的牲口走上了舞台。他第一句话说:“别担心,我回来了。”接着他又说:“我累得要死,我干不了啦。琳达,我就是干不下去啦。”这为公司干了三十多年推销工作的人现在心力交瘁、疲惫不堪,无法驾驭自己生活的方向了。严酷的现实已经使他感到他周围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周围的一切都是失败的见证。过去的老相识一个个地去世了,几周前在非洲的嫂子来信通知他哥哥本也故去,就连他喜爱的瑞士奶酪也吃不到了。以前盛开着丁香、紫藤的小院子,现在连草都不长。这儿曾是阳光灿烂,现在“这儿什么也看不见!这一片地方全叫他们用大楼封起来了!” 他不止一次地在深夜时分在自家花园“撒种”。这一行为看似平凡,但却具有深刻的心理动机,它反映了威利的性格本质。威利身处闹市,为周围林立的高楼大厦所包围“挤压”,而他却执意在自家的花园里开出一小块地,非要种点什么,尽管这块地几乎不见阳光。为什么呢?因为他想在这世上有所收获,他要留下些什么,“种”下些什么。现实生活中,威利在工作中屡屡受挫,生意场上一败涂地,被老板解雇,两个儿子又没什么出息,尤其是寄予重望的大儿子比夫也是一事无成。可以说威利的一生一无所获。威利被赶到这块连阳光都照不到的地里来“撒种”,为的是种下他前途渺茫的“希望”。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亚瑟•米勒巧妙地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戏剧表现手法融合在一起,将人物的心理活动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当威利手拿电筒、锄头和几小袋种子,全身浸在夜色的蓝光中,仔细地读着种子袋上的说明,认真地用步子量着距离、专注地种着胡萝卜、甜菜头、莴笋时,当他努力想让他的小院子重新充满生机,绿意盎然时,威利挫败的意识到这种播种是没有收获的。这里不再有灿烂的阳光,种子再也结不成果子。这也正是威利·洛曼的生动写照。他一辈子奔波劳累,忙于播种,期待着金色秋天。如今,他年过六旬,到了人生的秋季,却凄楚地发现种子并没有发芽。他的生活也如他的院子,没有阳光,没有收获。

威利·洛曼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只要大家喜欢你,你就不会倒霉”。他一辈子辛辛苦苦就是让别人喜欢他,真心诚意地喜欢他。当他生意不景气、入不敷出时,他也认为“问题是人们好像不怎么喜欢我”。威利·洛曼的最高梦想是成为第二个‘戴夫·辛格曼’。戴夫84 岁时,在旅馆房间里穿着一双绿色的绒拖鞋,拿起电话就能做成一笔又一笔的买卖。而实现这一梦想的诀窍是具有“吸引人的个人魅力”。但冷酷无情的现实却给他当头棒喝。戏剧赏析课程论文

他向老板霍华德·瓦格纳表白自己在新英格兰声震遐迩、深受欢迎、举足轻重,可这番表白不但没有获得垂青,给他安排个市内的工作,反而被无情地如“扔桔子皮”般地被扔了,因为他再也不能为公司带来滚滚财源了。

威利·洛曼是“美国梦”的受害者。他和很多美国人一样,认为不管自己是个多么普通的小人物,只要自己努力干,就会成功,就会发财,就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只要努力,上帝就会帮助你,就会有好房子,好汽车。你的孩子就会前途无量,反之,上帝就会离你而去。这种信念已经成了美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出身寒微的威利·洛曼幻想通过人格力量来获得成功,认为一个人要成功必须受人爱戴、讨人喜欢,要有“个人魅力”,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他命运的悲剧结局。时代不同了,戴夫·辛格曼只能是记忆中美好的回忆。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温情可言,“这是个无情无义的世界”。霍华德对钢丝录音机的关注就远甚于对威利生计问题的关注。人有了钱才能说了算,而所谓的受人喜欢分文不值。银行大王摩根“在澡堂子里他的模样就像个宰猪的,可是穿上衣服,口袋里有钱,谁都喜欢他”。威利的成功哲学在这简单的事实面前不值一驳。

然而威利不但至死不渝地信奉这一哲学,而且一直企图在大儿子比夫身上验证他的哲学。他经常对孩子们说,一个人一定要有好人缘,要讲人际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赚钱,才能发大财。“赚钱”这个词在剧中竟然出现了九次之多。所以,当威利发现比夫偷橄榄球偷木材后,不但没有责备比夫,反而称赞比夫有“主动精神”,因为比夫给家里带来了钱财。正是在这种教育下,比夫一错再错,弄得三十多岁的人,却连个固定工作都有没有。作为一个推销员,威利养成了吹牛、讲空话、自我欺骗的习惯,以至于后来比夫对他说:“在这个家里你从来没说过十分钟真话!”可以说,比夫是威利“美国梦”的牺牲品。

威利至死都一直沉溺于他营造的幻觉之中。他处世哲学的忠实信徒和积极鼓吹者——她的妻子琳达在他的影响下也极力地渲染这种虚幻的气氛。每当威利感到有人不喜欢他的信念而有所动摇时,琳达便马上巩固他那即将失去的良好感觉,向他举出种种事例来证明人们是喜欢他的。小人物的命运如此脆弱,全靠幻觉的支持。威利的梦想不堪一击,不可避免地走向破灭。威利“美国梦”破灭后的死亡,实际上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企图倚仗温情脉脉的人情获取成功的幻想的死亡。

威利·洛曼不仅仅是一名推销员,更是一位父亲,一个人人都熟悉的社会角色。观众 戏剧赏析课程论文

看到的威利不是开着车四处兜售商品的威利,而是住在家里,与妻儿一同生活的威利,是一个充满矛盾与苦恼的父亲。威利和千千万万美国的父亲一样,希望他的两个儿子尊敬他、爱戴他,甚至崇拜他。他希望儿子们事业有成。而眼前他所真正喜欢并寄与厚望的大儿子比夫三十多岁了仍是个无固定收入的穷单身汉、一个农场的季节工人,小儿子哈皮只是一个公司小职员,生活放荡。威利和比夫的关系是典型的美国父子关系。威利把一切希望与梦想都寄托在比夫身上,相信比夫终有一天会成功,比夫也曾相信威利是最好的父亲,是完美无缺的。威利一直对比夫百般骄宠纵容。他把比夫比作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海格立斯神,伟大宙斯之子、灿烂阳光环绕的海格立斯神。即便当比夫一无所有地从西部回来时,他还自己欺骗自己,认为终有一天,时机来临时,比夫一定会成为自己梦想中的比夫。而比夫受威利的影响,也一直学会了欺骗自己。直到他去找奥利弗失败后,他才意识到他“从来没有给奥利弗当过推销员”,他“当时就是登记货运的小职员”,并且终于明白“糊弄自己什么也解决不了”。至此父子之间的关系已经相当糟糕,比夫不再崇拜、尊敬父亲。甚至当威利在弗兰克餐厅感受到不适时,他的儿子们竟弃他不顾,扬长而去。完美无缺的父亲形象的破灭,导致了人物心态的不平衡,导致了威利的精神崩溃。比夫小时候是对父亲充满崇敬之情的。比夫曾喜欢尽心尽力地把父亲的小汽车擦得锃亮,也曾为了父亲而要在橄榄球赛上来一次单人突破。当比夫高中毕业数学因差4 分没能及格时,他责备自己,这不仅是自己的失败,也是对父亲的打击,为了父亲,他一定要去上大学。为此,他准备去参加补习学校,也到新英格兰去找父亲求他跟老师说好话。他认为老师只要看父亲是什么样的人,再用父亲的办法跟老师一谈,“他准得对我高抬贵手”。然而当他半夜来到威利在波士顿停留的旅馆时,却听见洗澡间传来一个女人放荡的笑声。那显然是威利的情妇。尽管威利千方百计地掩盖,但那女人衣衫不整地从洗澡间走出并向威利要袜子的场景让比夫震惊。他心目中的偶像破碎了,止不住失声痛哭起来。当母亲为了节省钱在家里缝补破袜子时,父亲却把成盒的袜子送给他的情妇。虽然威利一再解释“她是个买主,代表西门子公司的采购”,他“对她没感情”,跟她在一起只是因为寂寞,“寂寞得要死”。但比夫已不相信父亲的话了,他痛斥威利为骗子、“虚伪、卑鄙的两面派”。从此比夫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他放弃了为4 分而努力,放弃了暑假补习,甚至烧掉了他珍爱的印有“弗吉尼亚大学”的橄榄球运动鞋,这意味着他也永远放弃了当一名橄榄球运动员,靠奖学金上大学的抱负。他永远不能原谅父亲,无法再接受威利,从此自暴自弃,四处漂泊,最终一事无成。

戏剧赏析课程论文

全剧的最后一场,比夫与父亲作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想使威利觉醒,想使威利意识到他一直在欺骗自己并互相欺骗的事实。但可怜的威利至死都沉溺于梦幻之中。当他发现比夫为他落泪时,他竟然很振奋,他以为自己又恢复了往昔在比夫心目中的形象。于是,他决心自杀,以两万元的人寿保险来换取儿子的“前途”,也换取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威利之所以深陷在导致自我毁灭的梦中不能自拔,与其妻琳达的纵容与鼓励是有关的。例如威利每星期要挣120 美元才能维持家用。当他只能拿回70 美元而琳达也知道他无力再多拿时,她却对他说下星期就能挣更多的了。当威利对自己的一切产生怀疑、想跟兄弟本一起去阿拉斯加时,琳达却说“你在这儿人缘好,孩子们爱你,有朝一日„„很快就能当上公司的合伙人”,她把刚刚有点觉醒的威利又送回到了他的梦中,对威利的悲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琳达虽与威利共同生活了几十年,但她并不了解自己的丈夫。威利死后她甚至哭不出来。她说:“我不明白,你到底为什么要这样?„„我想找原因。我找啊、找啊,可我还是不明白,威利,我今天付清了房子最后一期款项„„都清了,咱们自由了。”她竟然完全不了解丈夫的死。琳达是一个善良、温顺而又体贴的妻子,“她不仅仅是爱威利,她崇拜他”。她时时刻刻极力维护着威利的自尊,有时显得相当固执而盲目。当比夫与奥利弗的会面失败,父子三人在饭馆激烈争吵起来后,琳达不依不饶,几近残忍地谴责儿子们。她听不进去儿子们所找的任何借口,因为儿子们“让他丢尽了脸”,威利是她唯一关心的对象。幕启不久,琳达便发现威利有自杀的念头。他在煤气上接了根小橡皮管子,想以此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琳达却没有勇气把它拆掉,又不敢当面与威利说,任凭威利日日忍受着痛苦的折磨。琳达处处附和威利,无法与丈夫沟通思想。威利只能把所有烦恼禁闭在心中,以致思想混乱,成天自言自语,在虚幻的梦境中越陷越深,最后走上绝路。

威利死了。但他的葬礼并不是他所幻想的如戴夫·辛格曼死后那样盛况空前。葬礼上没有从缅因州、马萨诸塞州、佛蒙特州、新罕布什尔州来的他那些老相识,没有让儿子们看得目瞪口呆的挂着稀奇古怪的牌照的车,也不可能出现“好几个月后,大伙儿在火车上说起来还掉眼泪”的情景。葬礼冷冷清清,只有他的家人和邻居查利。比夫早已从梦中醒来,他认为威利“错就错在他那些梦想”,“这个人始终没有明白自己是什么人。”而小儿子哈比却不肯认输,“我要叫你,叫所有的人看看,威利·洛曼没有白死。他的梦是好梦,戏剧赏析课程论文

人只有这一个梦好做——压倒一切,天下第一。他这一仗是在这儿打的,我就要在这儿替他打赢”。威利是对还是错?威利·洛曼并不是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一个没有价值观的人;恰恰相反,他有强烈的理想和抱负。正是由于他想得到的太多,理想太高,才使他无法超越强烈的失落感,才使他陷入困境。在安魂曲中,作者借查利之口告诉观众:“可不敢怪罪这个人,你不懂啊,威利一辈子都是推销员。„„推销员就得靠做梦活着,孩子。干这一行就得这样。”

三、威利•洛曼梦幻破灭的原因

威利•洛曼死了,他的悲剧不仅仅在于那自杀的瞬间,而在于他沉重的一生。究其自杀原因,通过冷静、全面、客观地分析当时的美国社会,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美国社会对人性的压制是导致威利•洛曼死亡的根本原因。而美国社会对人性的压制在戏剧中又体现在三个方面:

1、美国拥有的是纯粹的商品经济,在美国社会中,劳动力也是商品。威利•洛曼老了,不中用了,不能再为公司老板创造价值了,于是他就被无情地如“扔桔子皮”般地扔了,一脚踢开。“你们不能把人剥完了皮就扔掉,人不是水果!”是戏剧中主人公经典的台词。当人老了,不能创造价值了就一脚踢掉,是美国千千万万个资本家的思维,他们从来没有把雇员被辞退后的生活艰辛纳入考虑范围。养老问题没得到解决,老雇员吃不上饭、睡不上觉,缺衣少食,露宿街头,这本身就是对人性的一种压制。

2、威利•洛曼把“金钱至上”的“美国梦”作为判断自己价值的唯一取向,对威利而言,没有了财富,也就没有了尊严。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他最终的精神崩溃和自杀行为。因此,“美国梦”是导致他自杀的直接原因。在美国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为了让雇员们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惜推行金钱至上为主要内涵的“美国梦”,这种“只要钱”的价值观只能给广大老百姓造成一种误导,那就是“富者王侯,穷者寇”,发财的时候得意忘形,破产的时候穷困潦倒。威利当年就是被推销员大卫•辛格曼的“成名经历”所倾倒,才选择了推销这一行业。而当他对身边的一切失去信心时,则选择了自杀。如果说威利的死是死于一种心态,莫不如说他是死于一种被扭曲的价值观,是“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扭曲了他,杀害了他。

3、伴随着经济浪潮的冲击,今天的美国已经变得充满了铜臭气。锐意进取的创业意 戏剧赏析课程论文

识早已被不择手段的巧取豪夺所取代。按照资本主义社会“适者生存”的游戏法则,在事业上失败的人是没有权利生存下去的。威利不懂这个法则,他盲目乐观、不切实际,是自己悲剧命运的创造者。“不懂法则”是导致威利•洛曼自杀的个人原因。

四、结语

六十年后的今天,亚瑟•米勒已经渐渐淡出了年轻人的脑海,甚至他的《推销员之死》也已成为昨天的故事。然而,当我们合上这本沉重的剧作时,我们会发现,威利•洛曼梦幻的破灭暗示着“美国梦”在美国人心目中的破灭,威利•洛曼之死也以点代面地映射出一个事实:有多少美国人在美国社会的压制中命丧黄泉。

一个随处可见的小人物,因为一点点个人弱点和一点点生不逢时,铸就了要付出生命代价的悲剧。这不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对的命运。谁没有一点点虚荣、一点点不甘失败呢?无数评论文章分析着威利的前世今生,社会背景与文学价值,然而面对这种看得到却躲不开的命运,或许只有默默摇一摇头了。这或许就是这部剧作最为令人动容之处了。

下载戏剧读后感 (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戏剧读后感 (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读后感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读后感: 我读了这本书,懂得了许许多多的道理。比如勤劳的费迪南,他用自己的双手赢得普洛斯彼罗的信任与米兰达的依靠。还让我认识了狠毒的夏洛克还有机智勇......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读后感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读后感 我读了这本《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知道了这本书是一本故事集,他是莎士比亚写的。这本故事集里面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有《仲夏夜之梦》、《李尔王......

    人民公敌读后感 英文读后感 易卜生戏剧(5篇)

    Feelings after Reading An Enemy of the People It happened in a coastal town in southern Norway. The hero Dr. Thomas Stockmann and his brother Peter Stockmann ha......

    四年级作文:《泉州戏剧》读后感(大全五篇)

    四年级作文:《泉州戏剧》读后感 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泉州的各种戏剧,领略到了泉州戏剧的历史文化。泉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闻名中外的南音的故乡。 泉州提线木偶形象完......

    戏剧欣赏

    黄梅戏之我见 电气学院 电气信息1211班 彭二宝 学号12401710104 生于安徽的我从小就接受过黄梅戏的熏陶,所以今天写一篇论文,我还是选择了写关于黄梅戏的一些看法和意见。在这......

    戏剧知识

    戏剧知识 一、定义及其特征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

    戏剧知识

    戏剧知识 一、什么是戏剧?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

    戏剧文化

    《中国戏剧史》读书报告 引言: 中国戏剧的主旨和故事很容易被大家看清,而它的真正精微处,不在主旨,而在形态;不在故事,而在韵致;不再剧本,而在声腔和表演。 摘要:中国戏剧是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