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草原的孩子》:一本让我流泪的书
《草原的孩子》:一本让我流泪的书
有时候,人好像真是被动地跟着命运行走,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好多情况下都由不得自己,就连什么时候能读到什么书,都好像是冥冥之中定好的。虽然,也肯定不完全是这样,但是好多时候,这其中的缘由,又让人说不清道不白。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草原的孩子》这本书。封面干净素雅,大约一指厚,估计内容也不多,当时我没有太在意这本书。这些年看得书多了,但给我留下深刻影响的书非常少,要说影响深刻,还是古代的那些经典,今人的作品,很少有让人难以忘怀的。
那些天,自己外出办事,感觉非常的困,在大巴的摇摇晃晃中就迷迷糊糊睡着了。一觉醒来,看着车窗外单调的景物,觉得很无聊,于是,我拿出了那本新书——《草原的孩子》,打开书发现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现代诗歌、散文和小说。随便翻了翻,我就把目光情有独钟地停留在散文上面了,因为自己喜欢散文那种随心所欲的风格。我挑了一篇名为《切嘎尔宝》(切,藏语狗,嘎尔宝藏语白色)的文章慢慢地读了起来,文字很流畅,感情很真挚,很快我就进入了这些文字营造的世界。读着读着,我感到自己的眼球隐隐地发胀,有种特别想流泪的感觉„„读到结束时,我哭了,由于在车上,不能出声,只能任泪水从脸颊滚落。这种哭,是一种莫名的感动,我的内心被文章中的“我”与那只名叫“切嘎尔宝”的藏獒之间的“友情”彻底打动。那只獒对“我”的忠诚,“我”对獒的无尽思念,纠结萦绕在整篇文章之中,就在这只白色藏獒绝食而死的一瞬,这种人与獒之间的情感交融碰撞在了一起,让人悲怆不已。更让人痛伤不已的是,这只陪伴“我”,接送“我”和同伴上学的獒,在死去后,竟然被附近的矿工挖出来吃掉了,连一丝皮毛都没有留下,让人无处去寄托这血融与水的深情。文章写到这里叙事的“我”哭了,读文章的我也哭了。
在当下一切向钱看的浮躁中,在生活的尔虞我诈中,在不断地坎坷和痛伤中,我变得冰冷起来。尽管我内心依旧善良,但是在生活中已经很少有让我感动的东西了,透过生活中苦涩的泪水,我看到生活中似乎到处弥漫着硝烟,而自己就像一个早已置生死于度外的战士一样,总是以一种冷峻的眼神审视着这个世界。但是这一次,我扛不住了,被这篇三两千字的文章感动得一塌糊涂,它让我多年的坚强在一刹那间彻底瓦解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易”,无论人生的风雨怎样淘洗你,你生命的本色,总是不会被彻底清洗掉,在特定的时空,它就会呈现出自己真实的颜色。在这个时候,你就找回了久违的真实的自己——我依然是我,我就是我。这几年多次阴错阳差的失败,使我的内心有些麻木,遇到事情,只会要求自己坚强,再坚强,这样才能迎着风雨继续前行;这些年我很少哭,原因是,我知道哭是那么的无助和无奈,只有擦干眼泪努力,再努力,这样才能顶着烈日继续奋进。但是这样活着,我感觉很累,很累,有时甚至有一种活的不耐烦的念头,真想着怎么解脱了,能和时间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茫茫宇宙。我曾经从某种意义上揣测过,人活着和死去,不过是生命存在的两种状态,活着未必就是真正活着,死去未必就是真正死去,所以,人其实可以什么都不用怕,只需要去平静地去面对。
多年来,在文学艺术方面不断地努力和探索,使我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文学艺术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在于表达人类的情感。可以这样说,情感表达的到位还是不到位,是作品好与坏的决定性标准。所有的艺术手段,都是为情感的表达而服务的,失去了真情感,所有的艺术作品充其量不过是一些文化垃圾。
《草原的孩子》这本书的作者,每篇文章几乎都是因情而发,因情而写,篇篇都饱含真情,没有一篇是敷衍的应酬之作,没有一篇是无病呻吟的牵强之作。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作者并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他的作品,其实是在写自己体悟的人生认识,人生感受,说白了就是在写自己的情感。这本书从头至尾,没有一丝一毫的浮夸,却把真情丝丝入扣地融入到了书里面的每一个文字中。
书中《牵骆驼的孩子》、《站在山岗》、《故乡的草原》、《思念家乡》、《梦中的甘南草原》等篇现代诗歌,无不真诚地倾诉着一个来自牧区农家子弟对草原炽热的爱,在这里,这些爱就像我们童年时,母亲抚摸我们额头的爱一样无私和纯洁。“遥望帐篷上飘动的经幡,就像父母在向我招手,鼓励我勇敢前行。”([2]P6)从作者对草原上经幡的态度,就可以看出,草原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如苍天一样不可替代,和父母一样重要,草原同时也是作者心中的一个神圣的宗教圣地,这绝对是一个纯粹的草原人所具有的情感,没有草原生活的经历很难写出这种感受。又如“我以身为尺丈量与你的距离,人虽然很遥远,心却早已匍匐在你的身边,我梦中的甘南草原。”([3]P19)这段文字,几乎是用宗教般的虔诚抒写着对草原的爱,就好像藏传佛教信徒,用身体的不停跪拜,丈量着与佛的距离一样虔诚。这种爱是世界上最真诚纯洁的爱,作者作为出生在天祝的草原人,并没有把自己的草原之爱,仅仅倾注在家乡的草原上,而是倾注在了包括家乡在内的所有草原上,只要作者见到草原,他都会用这种草原人特有的真诚的爱,去爱脚下的草原。从“我以身为尺丈量与你的距离”这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几乎可以为草原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是多么深沉厚重的爱呀!这也是作者用《草原的孩子》作本书书名的缘由,虽然书中还有其他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学生时代和城市生活的内容,但是无论哪一篇几乎都或多或少地让人嗅到草原青稞的味道,书中各篇情感的宣泄,一如既往地真诚自然,像酥油奶茶一样清香淳朴。书中文字,几乎全部是作者个人情感和认识的自然流露,书中文字行进的节奏也几乎是紧密追随着情感行进的节奏,它们一起和弦共舞,唱出了一曲草原之子的嘹亮歌声。
在这本书里无论是现代诗歌还是散文、小说,都是那么的感人至深,令人遐想不已,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作者的写作基本上都建立在个人生活经历的基础之上。如果只是泛泛地道听途说,根据这些扑风捉影搞来的信息,在书房加工创作,是写不出这么感人的作品的。通读作者的这本小书,我的觉得就是几乎每一篇都是基于自身生活的有感而发,基于自身经历的再创作;每一篇都让人感觉到了生活的真实,也感受到了平凡的个体生命在不同情境之下的真实感受。当下许多作者没有好好地体验生活,就心急火燎地创作,结果作品一出来,一些有实际生活体验的读者一看,就知道是书房闭门造车的产物,这样的作品很难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记得回家和父母看一些农村题材的电视剧,老爸和老妈经常说,这儿不合适,那儿有问题,说写东西的人,不负责任,是编出来的东西,没什么意思。
但本书的作者,无论是他的诗歌、散文还是小说,就我阅读的过程看,似乎都能看到作者的影子,只是部分作品自身的成份多一些,部分作品个人的成份少一些。从文学的类型来看,本书属于现实主义作品,是立足于现实,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现实中自然环境、平凡个体命运的关注和抚慰。
作者有关草原的诗歌,之所以写的感情真挚,令人感动主要是作者来自草原,从小就生活在美丽的天祝草原,草原的草和木,草原的牛和羊,草原的人和事,都是融入作者生命的东西。写草原也等于是写自己的生命,草原是作者的生命之舟,无论人生际遇怎么变化,作
者对草原炽热的爱将如草原上的子女对父母的爱一样永恒。正如作者《放牧的孩子》中所写的“我就是那放牧的孩子,常浸泡在父母的眼神里„„沿着起伏的草原,去追赶牧群”一样,作者又何尝不是浸泡在草原的眼神里,在社会的“牧场”上追赶“牧群”。作者散文最为优美的篇章还是对于草原生活的描写,如最为感人的《切噶尔宝》,就是对牧区学生艰难求学生活的再现,“我”与獒亲密无间的关系,无不体现着牧区生活的特点。《我心痛的草原》、《愿夕阳更加美好》则是一个草原人在离开草原多年后,对草原的眷恋和对草原前途和命运的思考。从这两篇散文可以看出,虽然作者离开了草原,在城市里生活工作,成了一个地道的城里人,但是他骨子里永远流淌着草原的血,城市的繁华从来就没有把他身上特有的牧草味冲没。
小说《丢不掉的恋情》几乎就是作者大学恋爱生活的放大和拓展。这篇小说很唯美,情节也缠绵悱恻,一个来自乡下牧区的高材生在大学求学,学习是清苦的,并且时不时为了“阿堵物”(钱)得“折腰”去工地打工。但命运让他遇见了晶晶,他与晶晶的恋情,却因自己的外公要带他去台湾上大学而起了波折,并且插入了外公和自己家庭的恩怨,因为外公跟着国民党军队,使“我”家在文革遭受了很大的冲击,几乎家破人亡。带“我”去台湾上大学,是外公对死去亲人的慰藉和对“我”的补偿,但是“我”最后选择了继续留在国内读书。
《飘落的爱》、《城市爱情》这两篇小说,差不多是作者在多年机关单位生活的基础上创作的,并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历,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和加工,不过度掌握得很好,两篇小说给人的感觉很真实。
《飘落的爱》描写了一个刚刚进入某科研院所工作的“我”与同事香香的一段失败的恋情。“我”与香香都是新进入单位工作的青年,在工作中相恋相爱,而所长从中作梗,让我去北京培训,然后自己和香香发展起来,关系暧昧,并让香香作了办公室副主任。培训回来后,“我”出于气愤打伤了所长,并被关到了看守所。在看守所的日子,我还为几个被黑心老板折腾到看守所的初中生补了课。文章中的“我”刚进入单位时,宿舍很简陋,什么都要自己动手解决。这在现在也是这样,飘泊在大城市的“蚁族”,都是从住这样的房子开始自己的城市生活的。在某个雨天做完实验,由于没带伞,香香和“我”就近到“我”的宿舍,却发生了缠绵时把床板压坏的事,给人的感觉都很逼真。记得我大学刚毕业,也选择了留在城市,大部分生活用品都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经常不是这儿坏了,就是那儿坏了。
《城市爱情》是一篇很优美的官场爱情小说,主要描写了在市教育局工作的王俊副局长,与比自己低两级的大学校友蒋蒙蒙的恋情故事,中间也穿插了王俊和郭局长因事升降的戏剧性故事,以及通过关系进入单位的史红与同事们相处的尴尬等内容。整个小说有血有肉,给人以较大的想象空间,官场生活的描写细致入微。饭局上项目办的马忠借着酒劲向史红表白,说自己如何喜欢她,这个描写很真实。我以前在机关工作过,常常有人借着饭局,故意喝的懵懵懂懂,然后借题发挥,或收拾某个人,或说一些不该说的事。
看完整本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尽管本书的作者名气不大,但他的书却让人感动,甚至流泪。本书饱含作者的真情,这种情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豪情,却能将你久久地萦绕,在一瞬间击中你内心最为脆弱的部分,让你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书中情感的真诚动人;没有真情实感,纵使你洋洋洒洒写下百万文字,也不会赢得读者的一声赞扬。
另外,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现实生活的支持,文学艺术的创作就几乎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好的文学作品,在写作之前,必须深入生活,去感受生活的纷繁复杂,去捕捉人们在特定时空中内心与灵魂的瞬间颤动,这样你的作品,才会因实际真实而动人,引起读者久违的共鸣。
这本书给我了一个感动,它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底,也希望大家把这份感动继续传递下去。
第二篇:一本让我难忘的书
一本让我难忘的书 —读《呼兰河传》有感
假期,我读了萧红写的《呼兰河传》。记得我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在四年级一篇语文课文节选---祖父的园子看到的。《呼兰河传》是一本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读《呼兰河传》,感受到呼兰河小城充满了愚昧和无知,作者描述自己的童年是寂寞、孤独的,只有在祖父的园子里,才能够有一丝温暖和快乐。
这篇小说,作者是以散文的手法写下了儿时的难忘回忆。茅盾称赞它是一首记叙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读完《呼兰河传》,感到呼兰河小城的一切都是悲凉、寂寞的。书中萧红刻划了几位人物:祖父、祖母、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团圆媳妇。她年仅十二、三岁那么善良,那么本真的一位小姑娘,仅仅因为无意识地违背了几千年传下来的习俗,就遭到亲人无情的责骂和痛打,整个章节充满了悲剧色彩。在被打生病期间,内心充满对生活的信心和渴望,但最后还是奄奄一息没能逃脱死亡。长辈们在她病重期间为她跳大绳、烧替身,看似关心她,但其时又有谁能够真正地理解她内心孤单、寂寞的苦楚呢?此时此刻她最需要的是来自亲人的温暖啊!作者笔下的冯歪嘴子,在贫困之时,一位掌柜的太太非但不同情他,反而指责他,导致他妻子的死亡。而有大伯则是一个阿Q式的人物,让人一笑后,又不得不深思,这位老人孤单寂寞是谁造成的呢?是那个时代造成的啊!
从小团圆媳妇、冯歪嘴子、有大伯的身上,尽管我们会感觉到生与死在呼兰河小城没有形迹,没有价值,一切都是极其平淡的,但作者内心却充满了同情,不希望发生那样的悲剧。
《呼兰河传》所描写的悲剧,不仅是书中主人翁的悲剧,更是那个社会时代的悲剧。只有改变旧的社会制度和观念,才能脱离无知和愚昧,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个人的命运。在贫困之时,祖母市一个很严厉且不讲情面的人。作者不太喜欢这样的人,祖母去世市都那么无忧无虑地玩耍,祖父市一位慈爱的人,这给萧红寂寞的一生带来安慰。小团圆媳妇和冯歪嘴子,都是那个时代勇于反抗命运却不幸被那个时代不理解,而最终残忍遭到的死亡。在这本书中萧红写出了一位老人的孤独与凄凉,读过后,令人发笑,但笑过之后,又有一种心酸之感。
读了这本书后,有这样一种感想,感到作者的心似乎一直市寂寞的,就连被偷窃了,作者也是用极平淡的语气说出来。《呼兰河传》所描写的这些悲剧,我认为,缺乏知识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原因。迷信的做法举不胜举。我们要不让悲剧重演,只有从现在学好知识,才不会酿成悲剧。呼兰河这个小镇,带给萧红的是痛,带给我们的除了“无处话凄凉”之外,就是要相信科学,学好知识,这才是最重要的。《呼兰河传》所描写的这些悲剧,不仅是书中主人翁的悲剧,更是那个社会时代的悲剧。那是一个充满无知和愚昧的时代,她告诉我们只有改变旧社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个人命运。
第三篇:一本让我感触很深的书
一天爸爸从书店买来一本书《别说不可能》,作者吴锦珠讲述一个从患有忧郁症并且一步一步走向黑暗的少年,变成了如今年业绩突破上亿台币的成功人士,从一个负债累累、10张信用卡全部刷爆、公司倒闭、人全部跑光的失败者,变成一个一年半后成为行销售业中的第一名。这得付出多少的汗水啊!
但如果你认识是十七八岁的梁凯恩,你就会大失所望,一个忧郁症患者、成天将自己关闭在房间里的少年,让你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成功者的特质。
然而,他的确成功了!他不但设定许多目标并已完成83个目标,其中包括(1、月收入百万元;
2、开了10家以上的公司;
3、28岁时还清两千多万的负债;
4、在信用卡刷爆、负债累积到120万元的情况下,开设第一家公司,并在第一个月内还清所有负债)由于梁凯恩生长于虔诚的基督教家庭,父亲是牧师,母亲是国小教师,国中毕业以前他和父母、妹妹住在教会中长达9年,受到许多人的疼爱。然而凯恩却不快乐,因为他始终达不到父母定下的高标准没有一百分就是丢脸。而他的父亲是典型的A型血性格,事事要求完美,即使是每次礼拜的演讲稿,总要改上三四次才行。正因为这样,凯恩每次考试必须考到100分,不然回家就是一顿暴打。
就因为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下,让他觉得这个世界对他太苛刻了,让他一点自由的空间都没有。这使他开始放弃自我、自暴自弃,觉得活着没用就开始想要自杀。中间他经历许多常人意想不到是,如:
1、公司倒闭;
2、交往的女友离去而他最终没有自杀,是选择了努力。自从他患忧郁症到缔造不可思议的传奇;他一直是很艰难的走过来了,最终成为一个成功人士。这说明一个人不是不想成功,而是在一种环境下让他觉得永远成功不了,只能被父母、老师和朋友训斥,这对他产生了负面影响让他觉得自己没用。
第四篇:一本让我人生淡定的书
一本让我人生淡定的书
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熙园社康中心 柯阳芳 ***
生活、工作中总是充满了忙碌与烦恼,人们在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中难免会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于是,他们总会用各种各样的娱乐生活去填补那些空虚的闲暇时光。而我,却独爱坐在书桌前的感觉:每当忙完一天的工作和家务以后,躺在床上就着鹅黄温馨的灯光,手捧一本散发着墨香的书。在那样寂静的时光里,感觉疲倦在不知不觉间悄悄溜走,而身心,已感受到了读书的裨益,浮躁的心也随之平静下来,第二天就能淡定地面对工作。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千真万确。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了《淡定的人生不寂寞》这本书,这本书写得很好,有精彩的故事,也有画龙点睛之笔,既感性,也理性,值得反复品味,越品味,越觉得意味深长。它概括了感情的万千变化,也阐释了生活的真谛,还有处世之道。读这本书的同时,灵魂也在经历一次彻底的净化,精神世界得到了书的陶冶和浸染,生活也会顿时淡定、充实起来。淡定指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镇定程度,遇事沉稳中又积极果断,胜不骄,败不馁。淡定,是一种思想境界,是生活、工作的一种心理状态。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心态,在生活中工作中才会处之泰然,宠辱不惊。这本书也让我懂得了淡定的人会热情地对待工作,会珍惜自己的岗位,不会因为工作的压力而愤恨不已,也不会因为职务的高低而怀才不遇,更不会因为待遇的多少而牢骚满腹。使我能努力地学习,勤奋地工作;能爱岗敬业,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在劳动中获取幸福。
另外,我倒不觉得这本书适合一口气看完,而是要当在床边或桌旁,甚至沙发上,一个人的时候很适合看看。作者说的没错,做人做事就是应该从容淡定。我非常喜欢里面的几句话:“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有时候,退一步并不是坏事,后退是为了更好的前进。一味好强的人,结局也不一定就是好。爱情上,婚姻上,事业上,都是如此。身边好多朋友的例子都说明了这一点。因为多疑、猜忌,结果弄得夫妻不好,工作也做不好,人际关系特别紧张。我经常会把空闲时间留给书本,这本书就是利用送孩子去舞蹈班之后等待的两小时看完的。在附近找个安静的咖啡厅,来杯蓝山一号,手捧着它,坐在靠窗边的椅子上,安静地品味书中的滋味。这时候,我的内心是充实的满足的。通过在笔墨书香中体验共鸣和感动,解脱自己内心的焦虑,使胸中的积郁释然超脱,达到淡泊宁静、自信从容的心理状态。我很喜欢书里面收集的那些故事,让人感觉暖暖的,我想,我会更珍惜自己身边的一切。喜欢书里的一句话:人,应该诗意地栖居。你不过是为了自己丰富而高贵的精神世界活着,也许你没有那么崇高,也是俗人一个,但起码你能守住你的淡定。我也喜欢诸葛亮《诫子书》里一句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浮躁的时候,肯定急功近利,无法思考很远很深的问题。所以一切都应该处之淡然!
如何保持淡定呢?这本书里提的一个理念也挺好,比如说:有些欲望你可以抑制,有些争执你可以让步,有些人你可以疏远,有些东西你可以不要,有些批评或表扬你可以不屑…… 淡定,多么简单的一个词,但是做到淡定只怕真的很难,在现今金钱权利的社会,要做到淡定,你需要舍弃对金钱的执着,放弃对权力的追求,这是何其艰难的啊!我们社会教育是金钱至上的教育,要放弃你有可能会被别人称之为神经,而做到淡定你会是内涵丰富让人敬畏的人。这样的抉择在现实面前也好困难啊!但是淡定的生活不代表着无能,而是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就像潮落后的沙滩,雨后的湖面,古人所说的“上善若水”的境界。喜欢淡定,原因很简单---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总之,看了这书,对淡定的人生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更应当明白淡定的意义!同时也是要具备的提高自己工作能力的一种最佳素养。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实践证明,优秀文化是个人修身养性、保持操守的最佳药方。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价值观日趋多元的今天,一不小心就会陷入金钱陷阱、利益交易之中。这本书可以让自己的思维不断升级,有效遏制思想病毒的入侵,做一名严于律已,让居民满意的社康医护工作者。当你专注于这样一本好书时,犹如沐浴智慧的洗礼,犹如和智慧者进行心灵的对话,犹如跳动的知识精灵带你遨游寰宇,会让你感到充实、愉悦和慰藉。好书是能够使人的心灵得到安宁的,宁静可以致远。而静到了极致的阅读和思索,则是“思绪万千的翻腾之际、心声萌动的奏明之时”那是一种无以言喻的妙境。
第五篇:让我流泪的一句话
让我流泪的一句话
旬阳县甘溪初级中学八年级二班 吴娇
我是一个坚强的女生,当然坚强并不代表不脆弱,在我的记忆中,父母打我、同学骂我、老师批评我……我都流过泪,但是这些流泪的记忆随着时光的流逝大多已淡忘,而这次流泪,我却记忆犹新,仿佛发生在昨天。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早晨,外面下着鹅毛大雪。我家离学校很远,在爸妈的叮嘱下,我和哥哥踏上去学校的路。路很滑,走了不到一半,突然脚下一滑,我摔倒了,腿擦破了皮,哥哥二话没说就把我背了起来。我说:“哥,让我下来吧,我自己能走”,哥哥说:“你的腿都摔伤了,怎么走路呢?还不如我背你走得快呢!”“这样你会很累的”我抱歉的说。哥哥却很轻松的说;“谁让我是你哥呢?哥哥保护妹妹天经地义”。一股暖流涌上我心头。就这样,哥哥背着我一步一步艰难的走着,我用衣袖轻轻失去哥哥额头的汗珠,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我的眼睛湿润了。终于到校了,我意外的发现,妈妈给我的早点钱不翼而飞,真是祸不单行,我伤心极了。哥哥安慰我,并用自己的钱为我买来了一块面包。我提议一人一半,哥哥却说他不想吃早点,我执意不肯,哥哥却抚摸着我的头说:“听话,我是你哥”,我愣住了,哥哥却严肃的看着我。窗外大雪还在不停的下着,北风依然呼啸,我却感觉有团烈火把我包围,我感到了无比的温暖,眼泪在眼眶里打旋。下午放学,我们要回家,寒风肆虐,我哆哆嗦嗦,哥哥毫不犹豫地脱下外衣给我披上,我再三推脱,也没能让哥哥收回诚意,“听话,我是你哥”,这句话又在我耳畔响起,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赶紧拭干眼泪,生怕哥哥看见。
此事已过去四五年了,可是“我是你哥”这句话却在我心灵深处打下了烙印,这次的泪水更让我无法忘怀,酸酸的,甜甜的,暖暖的。是哥哥这种无私的爱给了我力量和希望。
哥哥,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