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行游记
探访欧罗巴
美丽的欧洲,古老的欧洲,多元的欧洲。借着东西交融的春风,我们来到了西方文明的源头——欧洲。这是一次专业交流之旅,也是一次文化之旅。从古至今,建筑就是一种东西有别但也有趋同之处的艺术,它是雨果口中的凝固的音符,也是人类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十二天,一场横跨五国的惊艳之旅就此展开。欧罗巴,我们轻轻地来,却要带着满满的感受和收获而走。
“水城”、“亚得里亚海明珠”,这些溢美之词都是形容同一个她的。威尼斯,一座水土交融的城市,张开她的双臂,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水中摇曳的小船,穿过那诉说着过往历史的居民区。经过里卡多桥时,仿佛时间定格在了这一刻。在这里,每一处小角落都是风景,在耳边轻轻低吟着,告诉我们这里所发生的一切。在美景的环抱中,时间仿佛流沙一般,细腻地滑过了指间。在盼望着清晨降临人间的同时,我们也希望水城能享受着片刻的安宁。一切静悄悄的,运河上没有船来船往,弯曲的小巷只有圣贤留下的细碎脚步声。圣马可大教堂,一座用身体展现海明珠坚硬一面的建筑。雄壮的身姿,却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正如威尼斯的城徽一样,狮子怀中静静地躺着福音书。没有狂放的霸气,只有静静的肃穆。
离开了天人交汇的水之城,扑面而来的是人类自我救赎的春风。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的摇篮,人类启蒙的原点,建筑大师的摇篮,在这里,我们不经意间就能看见建筑大师们的作品和遗迹。君主广场上的大卫像、柯西莫一世铜骑马像,还有海神喷泉等雕塑杰作,我们犹 1
如在一座露天博物馆里与大师们隔空交流。前行间,著名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屹立在我们一行人眼前,巨大的穹窿顶、精美的壁画,无不让我们为之惊叹。这座鬼斧神工的杰作,不愧为建筑人心中的圣地。走在古桥上,我们渴望邂逅但丁心中的神女,但却不可得。虽然不能找寻到圣洁的化身,但心中却存有温暖的爱,不也是一段旅程最好的结局吗?
辗转亚平宁半岛中西部,罗马,一个古老的城市,被誉为“万城之城”的城市,罗马帝国的荣耀,天主教廷的至高无上都构成了罗马近2500年的辉煌。克罗西姆大斗兽场,这座建于公元72—82年的古罗马建筑,果然不失为建筑史上的杰作,近50米高的砖石结构,历经岁月风雨,基本完整保留至今。仰望着场内的天空,我们仿佛听到了斯巴达克斯们震天的长啸。那些曾经享用着美酒佳肴的奴隶主们,又何曾听到这一声声的怒吼呢?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当熊熊大火吞没这座千年古城时,我们知道,旧的时代已经过去,新的时代即将降临。
西班牙广场,因《罗马假日》而誉满全球,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和脚步。当赫本和派克在此相遇时,每一个不经意的举动都演化成了如今的经典。斯人已去,芳香永存。看着周围的情侣们互相依偎,低声耳语,我们心中也不禁生出一股暖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想必心中的她,也知道我此时的这一番情意。
如果说罗马是以雄伟著称于世,那梵蒂冈城则是一个仿佛不应存在于人间的地方,它就这样敞开着大门,欢迎我们的到来。教皇,如慈父般,眷顾着信奉天主教的信徒们。虽然不信教,但我们仍然被宏伟的教堂和强烈的艺术氛围所震撼。
告别意大利,我们沿着凯撒大帝的足迹继续北上高卢,踏入了法兰西的土地。我们没有去往繁华浪漫的巴黎,而是另辟蹊径来到了尼斯,一座远离人间喧哗的城市。在这里,人们闲庭信步,享受着自然的恩赐。静谧,是这里的主旋律。没有喧闹的烦扰,没有物质的诱惑,退去我们身上最后的伪装,拥抱自然。在这一刻,我们没有了对名利的渴求,有的只是我们自己。正如团员戏说的那样,如此静谧环境,即使睡着,也会感觉温馨、舒畅。
走在戛纳的红毯上,我们仿佛置身于电影人中,享受着属于艺术的欢乐一刻。遥望当年,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勇夺金棕榈,很为中国电影人扬眉吐气了一把。水中有画,画中有水,这一番奇景,只有身处其中,我们才能一窥究竟。
海滩,阳光,是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的代名词。除此以外,马德里还拥有大量见证历史的老建筑。漫步街头,抚摸着斑驳的古墙,她不仅仅只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而已,更是各路文明水乳交融的地方。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文物收藏保存最完整、展品最精美的宫殿之一——西班牙皇宫果然名不虚传,西班牙传统皇室建筑和巴洛克建筑风格在这里巧妙融合,我们走在艺术长廊里,欧洲大师们的作品让我们目不暇接„„
托雷多大教堂,是古城中的一颗明珠,也是集哥特和阿拉伯艺术之大成者的建筑。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世界大同的曙光。虽然我们信仰着不同的神明,但真善美永远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目标。在真正宏大的意义面前,所有的人和物都微不足道。即便如此,我们仍在孜孜不倦地渴求着。
既然已经来到了马德里,我们又怎么能错过有着悠久历史的俱乐部——皇马呢?走在这满眼碧绿的球场上,仿佛化身第十一个前锋,为球队的胜利建功立业。不同于斗兽场内的你死我活,这里隐约透露着一股渴望踏平世界足坛的霸气。
有一座濒临地中海的童话城市,造就了一个个奇迹。午夜的巴塞罗那,是一个两面的世界。她宁静安详,文静中带着俏皮;狂放粗野,却透着一丝清新。在这里,有着举世闻名的圣家族大教堂,被世人称为“用石头构筑的梦魇”,始建于1884年,历经五代人的修建,至今仍在建造。整个外墙五彩缤纷的马赛克让人炫目。从内仰望,完全没有直线和平面的螺旋扶梯让我们感叹,满目的雕塑,让我们进入了耶稣的传奇人生。
建筑如人一样多面,既能像米拉之家那样唤醒人的童心,也能像高迪公园那样,有巨蛇、怪兽,可远观而不敢亵玩。高迪,建筑史上的怪才,生前享尽荣光,死时凄凉离世,死后又重获荣耀。人生,百转千回,永远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做好自己。就这样,在恋恋不舍中,我们离开了西班牙,登上了飞往荷兰的班机„„
又见水光,倍感亲切。阿姆斯特丹,北方威尼斯。我们在下午1:30分抵达阿姆斯特丹,匆匆吃了午饭,就赶往著名的圣桑斯风车村,风车王国的精髓在这里得到了集中体现,即使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荷兰依然拥有300多台风车。风叶转动,风车飘动,怡人的田园,把我们带到了唐吉可德的时代,似乎看到了他手拿长枪向前冲刺„„
同风车一样,木鞋也是是荷兰的象征。之所以在荷兰那么盛行,究其原因,也就是因为荷兰低洼多水,一般的鞋子很容易烂掉。于是聪明的荷兰人便发明了造价低廉的木鞋,冬天只要在鞋内放入少许的稻草、棉花或羊毛就能避水御寒了,这与我们中国古代老百姓穿着木屐用来避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摇曳在阿姆斯特丹运河上,我们仿佛回到了行程的起点,却又有着不同的感受。不同于威尼斯的祷告,荷兰的“坚持不懈”宣告着人类要从自己的身上寻找生存的意义。在阿姆斯特丹,最常听到的是这样一句谚语:“当上帝创造世界时,把荷兰忘记了,因此荷兰人不得不自己创造出一个荷兰来”。如果说中国人是挖山不止的“愚公”,那么荷兰人就堪称是填海造地的“精卫”了。荷兰无山,为了填海造地,他们甚至不远千里,从意大利与法国运来山石,造起了宏伟的拦海大坝,围出了如今18%的人工土地,正是凭着这样一种精神,荷兰人创造了一个人口不足1500万的弹丸小国,经济实力却为全球第12位的世界奇迹。站在这一片堤坝上,感慨万千,回首这一路的行程,我们阅尽了人类的启蒙、觉醒、挫折,领略了东西方的融合、人与自然的交融。
十二天的行程即将结束,虽然有诸般不舍,但终究我们还是要回到原点。不过,我们还有美好的未来。西行漫道浩如海,古今中外皆阅尽。而今迈步从头越,却下枝头上心头。
第二篇:西行漫记读后感
《西行漫记》读后感
从序言中得知,《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斯诺以他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立体而丰富的影像,让阅读者无不感到身临其境而为之动容。他对毛泽东以及红军的一无所知就像我们对逝去的历史一无所知一样,我们已经厌烦那些重复播放、没有任何新意的说教题材电视剧,就像斯诺厌烦了国民党对红军做的诋毁报道,我们渴求真实的东西。《西行漫记》带给人们的就是真实的东西。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个到中国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西方新闻记者。带着无数他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战争的问题,到西北地区与中共领导下的红军共同生活了四个月,与许多中共领导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段不同寻常的旅程与经历为斯诺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真实、客观的素材。《西行漫记》第一次向世界全面讲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革命历史与生活,再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侵略、压迫与宁死不屈的抗争。
不同于其他红色经典,这本书的内容如小说般精彩,而且是活生生的事实。用斯诺自己的话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西行漫记》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朝气勃勃,信念坚定,乐观且充满活力,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理解红军为什么能得民心。因为他们不抢劫、不胡乱杀人,他们尊重百姓、纪律严明、乐于帮忙,最重的一点,他们给予农民土地。在全中国乌云一片的情况下,这里独存光明,难怪有那么多知识份子,有那么多热血青年,抛弃原有的地位与财富,义无所顾的奔赴苏区。这时的苏区确实是个理想之地,是全中国最平等、最廉洁、最纯朴的地方。斯诺这样描写他见到的第一个贫民会主席"他好象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他随后接触的那群经过长征红军战士也让他着迷,他这样写道"虽然几乎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也许是我所看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中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这一种自信的感觉"。斯诺说:"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
在斯诺的描述下我无一不对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是有气质,有风度,更是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的一群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传奇的经历,绝非凡人。正是斯诺的讲述让我原本对革命者冷冰冰的印象现在却鲜活起来。首先是毛泽东,他的经历是本书的一大重点,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故事。毛泽东少年可不像我们现在一样,要吃就吃,要穿就穿,他虽然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但也是一个普遍的人,他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里,他受到封建传统的影响上学的机会都没有,但他很好学经常自学,斯诺写到"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他认为这要归因于他在少年时代在父亲的田里干过苦活,要归因于他在学校读书的刻苦时期,当时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织斯巴达俱乐部一类的团体。他们常常饿着肚皮,到华南山林中作长途的徒步跋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脊梁--这一切都是为了要锻炼他们自己。他们凭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呢?很多人冬天怕冷放弃了甚至洗脸,早上能多睡就多睡,有多少人还想到要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呢?毛泽东从小就狂热的喜欢读书,他自己说"我如饥如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下面听一个事例。毛泽东14岁时,他就被自己的父亲停了学,但他没有被父亲的做法打倒,经常趁父母下地干活的时候,他没有放弃学习,经常跑到山坡上让父母找不到的地方去读书,经常一读就是一天,有一回父亲假装出门下地干活,父亲前面走,他后面也跑到每次读书的地方,他万万没有想到父亲会跟他,刚到那里就被父亲当场给逮住了,父亲狠狠地把他骂了一顿并打了他,还要他在半天内挑十五趟粪。挑完粪后毛泽东又一次的“失踪”了父亲很容易的找到了他。十分生气,但听到母亲对父亲说儿子已经挑完十五挑粪时,父亲不禁目瞪口呆,是你挑完的吗?回答是我挑完的,你可以去问邻居王阿姨父亲说这此粪在半天内挑完确实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更何况是一个14岁的孩子呢。他实在是没有任何的理由再骂我。由于毛泽东的刻苦读书,毛泽东从书中学到丰富的知识,也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他是一个爱民的人,他很同情受苦的农民,他十分狠那些地主,他感到自己应该走出韶山,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看到最后他出去学习就更加刻苦了,别人一天只学习了几个小时间他就学习6小时,他的目标是带领中华人们走向复强的道路。
在他的内心里只有一个目标打到所有的侵略者,让中华人民走和平的道路特别是大约18岁的时候,他在校六个月就退学了,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他非常认真地执行,坚持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在图书馆读到关门才出来。在这段自修期间,他读了许多的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他说"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盂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在认真研读俄、美、英、法等国历史地理的同时,也阅读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与我们同样的年龄时,他的阅读质量和数量早已远远超过我们中的大多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年轻时还登了泰山,看了孔墓,步行游历了湖南,在北海湾的冰上散步,沿着洞庭湖环行,绕保定府城墙走了一圈,《三国》上有名的徐州城墙,历史上也有盛名的南京城墙,他都环绕过一次。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顽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同学们,我们要卧薪尝胆,急起直追,用民族的伟大智慧迎接挑战,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祖国的强盛奋斗不息。我们丝毫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创造的业绩中了,而是要自强、自立,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伟业。这是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当然,这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世界。
物理1402 刘中河
第三篇:西行漫记读后感
读《西行漫记》有感
《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下的中国》——一本由美国新闻记者埃得加〃斯诺写的不朽名著。埃得加〃斯诺作为一个美国记者,却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对中国GCD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英勇斗争愿意做客观公正的了解。因为当时蒋介石领导的国民ZF对所有的新闻记者进行了封锁,而他不畏艰险,排除各种阻挠,于一九三六年六月至十月,在我国陕北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向全世界做了真实的报道,扩大了中国革命在国内外的影响。
初读这本书,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作者斯诺带着和我相似的疑问穿过重重障碍,访问了陕北红色根据地。该书第一次向世界全面讲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革命历史与生活,再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侵略、压迫与宁死不屈的抗争。这书主要包括了: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随着书页翻转,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开始印入我的脑海,似乎引导我置身于70多年前那战争年代,走进西北苏区那充满神密的画卷中,与一个个年轻的红军战士交谈,聆听指战员们对战斗的解说,……。
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是因为团结了大多数人,它全心全意为人民大众,所以给他们赢得了人心。
自古以来,人们最为美好的愿望是‚平均主义‛,这是劳动人民最朴素的理想,当然,这只有在生产力极大发展之后才能实现,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从远古的奴隶社会,到漫长的封建社会,再到民国的军阀统治,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劳动人民,从来没有获得过真正自由,从来都是受到压迫的,从奴隶主,到封建大地主,再到敲骨吸髓的军阀,实行的都是愚民政策,把老百姓只当墙头草,当没有文化不懂政治的人,再加上统治者随意发动的战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元曲是对这种境况的真实写照。
而在近代旧中国,情况依然是这样。共产党开天辟地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不能不说是一件大事,占中国绝大多数生产力的是工人和农民,他们是国家的命脉,同时也是遭受压迫最严重的阶级,但毛泽东看到了这占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贫苦百姓的巨大威力,有组织的民众——尤其是农民大众——在革命游击战争中的不可征服的力量,就像他对斯诺所说的那样:‚红军,由于他自己的斗争,从军阀手里,争得自由,而成了一种不可征服的力量。反日义勇军从日本侵略者的手里夺得行动自由,也同样地武装了自己。中国人民如果加以训练,武装,组织,他们也会变成不可征服的伟大力量的。‛他深刻地明白,只有领导工农运动,让这一极具先进性的力量发挥其优势,最终夺得土地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还亲自走访了湖南大部分农村地区,了解他们的苦疾,一九二六年,毛泽东还担任国民党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期间,曾经负责搜集二十一省土地统计。这次调查让他知道了,占有农村决大多数耕地的是在乡地主、富农、官吏、在外地主和高利贷者口绝大多数的,而贫农、佃农和雇农,却只占全部耕地的一小部分,这更加说明了他走‚农村包围城市‛-----这一与苏联恰好相反的道路的科学性,因为农村才是最需要解放的地方。
打土豪,分田地,共产党受到了广大劳苦人民前所未有的欢迎与支持,农民踊跃参军,革命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就连民风剽悍的西南少数民族,也有很多支持共产党的,所到之处秋毫不犯,解放穷人,让他们有地种,有衣穿,这样谁不欢迎?谁不支持?我想,从这个角度,也许可以解释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军事奇迹可以胜利的原因。
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是一次武装巡回宣传,是一个奇迹。它体现了共产党强大的精神境界,非凡的心理素质,而这些也仅仅占了全书的一个小部分。也可以说,红军的长征也仅仅占了中国革命的一小部分。
长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敌人的严密封锁线。面队敌人强大的军事实力,穷追猛打,红军则采用了各种巧妙的战术突破围困,摆脱危险境,其中渡江这一环节,犹如电视剧里面的惊险万分,但是这确实是千真万确。当时长江边的渡船早一被敌人焚毁,面对这事实,红军奇迹般的走了八十五英里,穿着缴获的国民党军服,冒充敌人来到对岸解除武装,但红军的主力军在没有没有损失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成功渡河。有勇有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中国的红军。接下来的是巧夺大渡河。这环节主要不是渡河的经过了,而是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了。红军当时面对着敌人的炮火威胁,还要应付骁勇善战的土著居民,独立的黎族人民,桀骜不驯的黎族人民从来没有被住在周围的汉族人征服过,同化过,对于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更是闻所未闻。对于大多数少数民族来说,情况也是差不多的。但毕竟是红军,他们的功绩,他们的作为,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友谊,甚至吸引了一部分人参军,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红军在人民中的威望与感召力了。
除了团结工农外,共产党还积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抗日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力量,努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就是最好的例证,张学良与杨虎城的逼蒋抗日,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反映了全中华民族的集体意愿。在书中开始部分,从斯诺在西安的见闻可以看出,共产党所做的努力还是卓有成效的,否则,斯诺很可能是根本无法到达红色根据地的。
而另一个方面,在写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着想的时候。在书中,作者坐火车去红都的途中,特别描述了他与一老一少的谈话,年轻人认为共产党所做的好事不假,但他们是坏人,因为他们杀人太多,看看作者对老者的描述:‚那花白胡子忽然抬起他那温和的脸孔,十分心平气和地说出一句惊人的话来:‘杀得不够!’我们两人听了都不禁目瞪口呆地望着他。‛看到这里,我也吃了一惊,心生疑惑,老者为什么突然这么肯定?‛其实,他道出了中国农民大众的心声,说的直白些,就是为人民做主,让穷苦的劳动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这在过去是穷人们想也没想过的,但现在变成了现实。
中国共产党在漫长而又艰辛的革命历程中,积累了很多看似浅显却极为重要的经验,直到今天依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每个当代人学习和实践。尤其是作为团员、党员,更应该把工作是否符合人民需求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这样我们党和国家才能保证长期稳定,更好、更快的实施经济建设,早日实现最为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世界。
第四篇:西行漫记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
——读《西行漫记》有感
摘要:《西行漫记》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它带给我们的是对于特定时代背景下红区里最真实的生活状况。缓缓展开历史的书卷,我们仿佛看见了那群智慧、幽默而又有着雄心壮志的一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在斯诺的笔下,我们能够感受到在国民党的压力下中国红军积极乐观的态度,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永不服输的精神,这就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红军精神!
关键词:红军精神,共产党人,人民群众,中国梦
正文:描写中国革命与红色岁月的文章和书本读了不少,却从来不曾读过一本由外国人所写的红色书籍。终于这次借着毛概课的机缘巧合,读了这本由埃德加•斯诺所著的《西行漫记》。与同时期其他的同类作品比较,斯诺的《西行漫记》是第一本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向世界报导中国革命真相的书。美国新闻记者白修德说:“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就像斯诺厌烦了国民党对红军做的诋毁报道,《西行漫记》带给人们的就是真实的东西,是他实实在在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到的一切。不同于其他红色经典,这本书的内容如小说般精彩,而且是活生生的事实。除开这本书本身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外,斯诺以他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立体而丰富的影像,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这种对于红区生活状况的真实描述,使得《西行漫记》成为了一本兼有文学色彩和史学价值的著作,也为后来的史学家们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社会史学的视角。
用斯诺自己的话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西行漫记》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所进行的坚忍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朝气勃勃,信念坚定,乐观且充满活力,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难能可贵的是,除了描写了共产党领袖的故事,斯诺还花了不少的篇幅描写了红区许多的普通百姓。恰恰是对这些普通人的详尽记叙组成了红区真实鲜活的生活画卷。在斯诺笔下的那些小人物,反映出了当时真实的社会情况,折射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更有利于我们去学习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精神。
“他好像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
“虽然几乎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也许是我所看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中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这一种自信的感觉。”
“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理解红军为什么能得民心——因为他们不抢劫、不乱杀人,不会像国民党那样抓壮丁。他们尊重百姓、纪律严明、乐于助人,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给予农民土地,给予农民独立自主的人权与独立。在全中国乌云一片的情况下,这里独存光明,难怪有那么多知识份子,有那么多热血青年,抛弃原有的地位与财富,义无所顾的奔赴苏区。这时的苏区确实是个理想之地,是全中国最平等、最廉洁、最纯朴的地方。
回想起《西行漫记》,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书中所体现的红军精神——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他们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他们一直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把人民群众当成是自己的家人,绝不会抛下人民群众。红军精神绝不仅仅是限定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而是中国共产党在漫长而又艰辛的革命历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很多看似浅显却极为重要的经验,直到今天依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每个当代人学习和实践。尤其是作为团员、党员,更应该把工作是否符合人民需求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坚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我们党才能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才能保证长期稳定,更好、更快的实施经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
生活在如今的和平盛世里,我们是幸福的。但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长征还在继续,而且有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艰难险阻。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许暂时不能为祖国的建设作出实质性的贡献,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未来的工作与实践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以便于日后能够全心全意的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我们应该继承,学习与弘扬红军精神的精髓,学习革命前辈们坚定的信念与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曾经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继续引导新的长征,激励我们我们像当年的红军前辈们那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地努力与奋斗!
第五篇:西行漫记读书笔记
《西行漫记》读书笔记
很长时间没有静下来读书,这本书的感受比较多。一是对作者的评价。作者在第一篇中提出要了解的未获解答的问题,体现出作者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和锐敏的分析能力。思考问题全面,对当时中国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见解,对马克思主义也有所了解,还提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运动的军事和政治前景”,同时也表现出对中国现状的同情。读完整个作品,作者对中国共产党的整个描述,包括领导人的性格的详细描述,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客观、全面和细致,并且有自己鲜明的见解。也是第一次通过外国人的公正客观的描述,了解到与以往不一样的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历史的认识。
二、主要内容
1、介绍了人物,有着鲜明的描述。共产党的领导主要介绍了周恩来、贺龙、毛泽东、彭德怀、徐海东。朱德是别人介绍和韦尔斯女士的话。还有一些学者、专家,比如徐特立(教育专家),林祖涵(经济专家)。
2、书中对苏区教育(比如红军大学)、人民抗日剧社、经济、红军的日常生活、游击队取得胜利的分析及战术、长征、西安事变等都进行了叙述。
3、第一次了解到国民党政府的暴行,在第五次围剿中,对老百姓实施了灭绝政策。因为南京政府终于充分懂得,农民才是红军的基地,这种基地必须毁灭。
三、思考
1、学习是共产党人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个正确道路的重要途径。
毛泽东有着艰辛的求学和寻找中国发展道路经历,求学之路是不断的寻找适合自己的学校和学校方式,曾经有半年制定自修计划,半年时间在图书馆度过。求学的同时,努力寻找正确的道路,从钦佩梁启超、康有为,到胡适、陈独秀,最终找到马克思主义,并坚定地信仰,再没有动摇。由于生活的贫困,也是经常半工半读,不仅读著作,而且阅读北京、上海和湖南的日报。所以能对中国现实情况有着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在找到方向之后,毛泽东就开始实践的过程,成立新民学会、组织罢工、起义等,并且及时认识到农民的力量,从而最终带领中国共产党夺取了革命的最后胜利。
2、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对共产党领导人的描述中,几乎都是有着强壮有力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毛泽东就曾经在湖南徒步旅行。在国民党部队中当过军官的领导,会戒除一些陋习,比如吸食鸦片。
3、红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一是初识字时,学习通过简单的口号来学习,既学会字,也对共产党的理念和做法有了认识,同时也是宣传和灌输。二是随时随地进行宣传。长征被称为历史上最盛大的武器巡回宣传。在战斗的间隙,每占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举行喜剧演出,宣传“自由平等民主”,同时没收“卖国贼”的财产,分给穷苦的农民。三是宣传的内容切合老百姓的需求,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
4、红军战士能取得胜利的因素:一是扫盲,提高辨别是非能力;二是加强对红军官员的培训,每个指挥员都要定期进行学习培训。根据地重要的工作就是办教育。有各个层级的学习班。三是红军战士有组织的生活。不作战时,每天进行训练、上政治课、运动、识字课,还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竞赛,有鼓励等机制。比如办墙报、表扬、批评在黑栏里,对训练好、识字好的红军战士进行鼓励,办墙报,如实反映实际情况等。有组织的生活,让红军战士有着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又充实又为作战做好知识、技能和思想的准备。
通过看这本书,一个深刻的体会是学习的重要性。从马克思的博览群书,才能最终有《资本论》的巨著,毛泽东等领导人的读书精神,才有了革命的道路和最终的胜利。
同时也理解要避免不必要的应酬,因为人一辈子的时间太少,白天要专心工作,还有家庭琐事,父母、孩子要照顾,留给学习的时间真的不够。如果再应酬多,哪有时间读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