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老湘西闪烁的人性光辉———读《潇潇》有感
古老湘西闪烁的人性光辉
------------读《萧萧》有感
在湘西那个落后、保守甚至残忍的地方,任然保留着童养媳的陋习。在现在人的眼光中萧萧的命运是悲哀的,她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作为一个典型的童养媳,她一直以来受命运摆布、愚弄,她的人生是直接被安排好了的人生,与文中出现的 “女学生”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这是从现代道德文明的视角出发的,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萧萧也有让人羡慕不来的东西。萧萧的纯真、自然,萧萧可以说是在自然中孕育的孩子,没有阶级道德观念,没有经历战争和压迫,萧萧没有经过现代都市文明的洗礼,甚至连贞操观念都不知道。在湘西这里,一切都是真诚的、随性的,没有现代都市人的道德束缚,这里的人们拥有着纯粹的人性。萧萧作为童养媳与相当于自己弟弟般的丈夫最终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可能过程不是美好的,但结局却是幸福的。这如果在鲁迅笔下的鲁镇是不可以想象的,等待萧萧的必然是毁灭性的迫害。
萧萧是在“天保佑,喝冷水,吃粗橱饭,四节无疾病,到发育的这样快。”这样情况下长大的,婆婆对她虽说不上好,但日子也不难过。丈夫是萧萧一手带大的,对萧萧有着母亲般的敬畏,如果没有发生怀孕事件,日子可能会一直这样走下去。和花狗发生关系是意料之外,可又在情景之中。萧萧比她的丈夫大了十来岁,在她已经长成大姑娘身体已经发育时,她的丈夫还是一个懵懂的稚子。正是这种相差较大的年龄的差距使得花狗有了可乘之机,造成了萧萧的痛苦。这里体现出童养媳这种陋习对女性的残酷和压抑,而萧萧的命运走向却又体现了湘西人们的淳朴和善良的人性。
在萧萧怀孕逃跑被抓后,照“规矩”是要“沉潭”或“发卖”的,然而“照习惯“沉潭”多是读过“子曰”的族长爱面子才做出的蠢事。伯父不读“子曰”,不忍把萧萧牺,萧萧当然应当嫁人作“二路亲”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湘西这里世俗礼教并不能抹杀人的善良和淳朴,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不会为了面子和规矩随随便便就杀害生命。相反,在这里人们有着现代都市人所没有的宽容和豁达:“这件事既已经说明白,照乡下规矩,倒又像不甚么要紧,只等待处分,大家反而释然了。先是小丈夫不能再同萧萧在一处,到后又任如月前情形,姊弟一般有说有笑的过日子了。”再决定了萧萧的处罚方式后,萧萧并没有受到虐待和精神上的压迫,她的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在这里错误发生过就算过去,没有人会抓住不放,湘西人有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对待人对待生活。
“萧萧在次年二月间,十月满足,作草生了一个儿子,圆头大眼,声响宏壮。”,“大家把母子二人照料的好好的,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一家人都欢喜儿子。”这些都说明了“乡下人”的纯朴与善良,他们不是愚蠢而是善于原谅,他们不会为了现代人所谓的面子而致萧萧母子于死地,在湘西人的眼中生命是值得尊敬的,所以他们毫无芥蒂的接纳了萧萧与她的儿子。“到萧萧正式同丈夫拜堂圆房时,儿子已经年纪十岁,有了半劳动力,能看牛割草,成为家中生产者一员了。平时喊萧萧丈夫做大叔,大叔也答应,从不生气。”萧萧和她的儿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很好,没有现代都市人的道德标准和所谓的文明束缚,在这落后、守旧的湘西农村,在这民风淳朴的乡下萧萧母子都生活的很平静。
萧萧的人生在现代人眼中可能是悲惨的,她没有选择的权利,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甚至觉得她没有羞耻心。正是因为这样,萧萧只能生活在湘西古城,也只有在湘西古城这样的地方才能孕育出萧萧这样接近于纯自然的儿女。在现代都市里是不存在萧萧的,在现代都市萧萧也不可能存活下来,接受了现代文明洗礼的都市人已经失去了自然和原始的天性。只有在“落后”“闭锁”的湘西,才能拥有萧萧,也才能容忍萧萧。在没有经过开发的湘西乡下,未婚先孕的萧萧才能不受唾弃的生活,萧萧的儿子才能不受歧视的成长,在这里是道德标杆测量不到的地方,在这里人性的光芒能够战胜道德所不能容忍的错误。
第二篇:命运宰制下人性良善光辉的闪烁
命运宰制下人性良善光辉的闪烁
———细读《老王》
人的命运很多时候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尤其是在黑白颠倒、真理蒙尘的年代里,无论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知识分子,还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底层民众,似乎都只能在时代滚滚洪波和无常命运的裹挟中踽踽而行,但是,命运的操控和宰制并不能掩盖人性良善的光辉,大浪淘尽,世间芸芸众生苦苦追逐的名和利最终都要化做尘土,留下的永远是人性最纯粹的一种品质:善良。这正是杨绛《老王》给我们的最深的感动和启示。
尽管底层叙事已成为“当代文学最大的主题”,但中学语文课本中写下层劳动人民的文学佳作并不算多,除了《老王》,还有《一件小事》《在烈日和暴雨下》《我的叔叔于勒》《卖炭翁》,寥寥几篇,似乎都是以批判现实、讽喻时政为中心的。以《卖炭翁》为例,在一千两百多年前,白居易写出流传千古的讽喻诗《卖炭翁》,描写了一个烧炭老人谋生的艰难困苦,结尾“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写出了酷吏的横行霸道、胡作非为,带有极强的社会批判色彩,一直被作为古代封建统治者掠夺人民罪行的有力证据,被认为是腐败社会现实的尖利讽刺,表达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成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典型。通过写下层劳动人民的艰苦批判社会现实的作品已经成为一种文学典型。但是,同样是写底层人民,杨绛要走的却不是这条路子,作家的目光并非“仰视”,也非“俯视”,而是聚焦在了对人性良善光辉的感受和捕捉。我们读《老王》,不应套用批判现实主义的俗套,而是应从“人性”的角度,而不是从“阶级”分析的角度去分析和把握文本内涵的三个关键点。
一 人力车夫老王的“活命”状态 杨绛散文语言的魅力是极朴素,极有味的。以《老王》的开头为例“: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散文一开始就透露着一股人与人之间浓郁的“温情”,这是人与人平等和谐交往的温情。一个“常”字很见文字功力,不需要交代什么时候遇到老王,什么时候相识,在什么境地下交往,都不需要细说,如果是一个生手来写,前面也许少不了一番交代,也许写成“我和老王是在文化大革命那段日子认识的,他是个蹬三轮的,我常坐他的三轮”,意思似乎更清楚了,但语言的意味却没了。“他蹬,我坐”,两个主谓短语,很好地表现蹬者和坐者都能感受到一种缓慢的一荡一收的节奏,只有在这种缓慢的节奏中才能“说着闲话”。一个是不幸的蹬三轮的底层人,一个是被下放的知识分子,同样不幸的命运把两人安排在一起,不同的是,在不可控的命运大网中,后者是有担当的知识分子,她理性地描绘出了前者的生活境地———一个苟延残喘的“活命”的人:老王错过机会,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自己脑袋慢,晚了一步,没进去(组织里),他不仅“人老了”“,常有失常落伍的惶恐”,更没有亲人;命运的捉弄还不至于此,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不幸还不止于此,老王处处受人冷眼、奚落“,那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这就是老王被再三捉弄的命运。杨绛用及其精炼的笔墨在文章一开始就把老王的整个生活冷静地刻画出来,而这样一个“活命”状态下的老王,没有为了生活学会苟且、钻营、占小便宜,时刻想着的还是怎样对别人好些。
二“僵尸”描写是否不敬
在《老王》中,给读者印象最深的可能是老王垂死前的惨象“: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一段描写可以看出作者的心理是慌慌张张、无所适从的,并非有的人所理解的“居高临下的同情”,后面作者终于忍不住说出心理的重压———“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她已经感到眼前这个又老又弱的生命很快就要被风吹尽,但她又不能表现得慌乱和害怕,只能强作欢笑,所以在这段描写中说“说的可笑些”,这是符合人之常情的,这正表现了人道主义者高尚的“爱”“,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有人说“,骷髅”一段描写有不敬之嫌,并且认为如果是对自己的丈夫和女儿,杨绛不会这样去写。这是对作品主旨的误读和误判,不是对作品解读的一种正确路径。
首先“,文学和文学家(包括评论家)从来就对被侮辱和被损害者寄以特别的同情,倾注富有感情色彩的笔墨”。杨绛笔下的老王不是一个单个的个体,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王们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人力车夫“,五四”一代知识分子不约而同地对人力车夫给予过关切,胡适和沈尹默《人力车夫》、鲁迅的《一件小事》都是代表,“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不是一夜之间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晚清以来几十年的历史变革中逐渐孕育出来的,这批新型知识分子掌握了新知识、新价值,把眼光投射到更宽阔的社会,不仅关心自己的精神生活,而且开始注意体力劳动者的命运,这是以往没有的一个新变化。”从整篇文章来看,作者是富有人道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知识分子,她通过写作为“老王”们呼喊,为“老王”们歌哭,这样的声音发出来尽管是微弱的,引起的震撼却是长久的。其次,这个问题可以从美学范畴中的崇高理论来解释,康德在论美与崇高的差异时,认为从人的主观心理反应来说,美感是单纯的快感,崇高却是由痛感转化成的快感。杨绛对老王的描写,给人主观上感受不可能是美的,但它必然是崇高的。“崇高所生的愉悦与其说是一种积极的快感,毋宁说是惊讶或崇敬,这可以叫做消极的快感”。康德认为,美说是在对象,而崇高则只能在主体的心灵。也就是说,客观样貌的描写是“丑”的,所反映的老王的善良是“崇高”的,它所引起的读者对老王悲惨命运的怜悯也是“崇高”的,毫无疑问《老王》是崇高的。
三 为何“愧怍”
为什么“想起老王,总是不安”?作者的不安,是对命运的一种清醒的感知,她深深的感到,对老王,能做的自己都做了,老王也感受到了,但那是不可能改变老王不幸的命运和痛苦的人生的。怎样理解文章结尾“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的人的愧怍”?是作者的理性使自己感到愧怍。作者的理性在向老王的命运抗议,而这种抗议是无声的,最终是以表现人性良善的光辉为中心:一个坐车,一个蹬车;一个送东西,一个接受东西;一个给钱,一个不要钱,越是写人物的困苦,越能表现其精神力量的强大。所以说,杨绛的理性并不在于批判社会现实,而在于通过人性美的叙事来抗争。在这一点上,《老王》和《卖炭翁》是很不相同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当然要触及社会责任的反思,但笔者以为杨绛写《老王》,写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善良,一定不是为了显示自身的社会优越感,也不是为了满足自身悲天悯人的情怀,相反,她有一股直面现实的勇气,也有扶贫济弱的侠骨柔肠,反而是我们有些评论者,以“阶级”分析论代替“人性”分析论,没有读出杨绛文字背后的深意和感动。文学中对苦难的描写常常是最能催人泪下的,人性的光辉也常常只能在苦难中表现得异常耀眼。老王是处在社会底层的沉默者,他的痛楚无法表达,命运给予他沉重的碾压,但是苦难,不公平的命运,贫病交加的生活,都不能掩盖人性良善的光芒:“他送的冰比他的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送人钱先生看病,坚决不肯拿钱,但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替人着想,在这样的时候,互相关心。“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作者写老王送香油和大鸡蛋坚决和无所求是十分令人心酸的“,哎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自己缺衣少食,把好东西送给关心自己的人,这是十分朴素的人性善良。最后是一个生死离别的场面“,我强笑“”他只说”,句子很短,却有着揪动人心的力量。
总之,杨绛的“愧怍”,与鲁迅《一件小事》榨出“小”一样,审视自我,拷问灵魂,这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历来重视心灵世界的‘忏悔’”的一种传统。
四 结语
《老王》的语言,浅易自然,这样的写法,看似容易,实则不易。中国文学向来重视俗白浅易中见出文字的功夫,愈是将日常白话写得美,写得有力,写得有味,愈能见出手段的高强,杨绛的文笔,就有这样一种将“常语”说得奇警、说得新鲜的才能,这是“平静里有着抗议,讽刺里有着同情,自慰中有着自嘲”。杨绛笔下的《老王》,有的只是平静的叙述,但平静叙述比大声的疾呼,更令人嗟叹。这不是一般的抒情,这是渗透着智性思考的抒情。《老王》也并非简单的“对弱者的关爱”,而是对弱者的愧疚,是对弱者无声的歌颂。《老王》这篇文章还被放在苏教版必修三“号角,为你长鸣”专题的“底层的光芒”板块中,有人认为,倒不如放到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的“苦难中的尊严”板块中。理由是“‘底层的光芒’这一提法本身就有一种话语霸权的意味,一种居高临下的惊奇,一种‘我们’俯视‘他们’的优越,是身份决定品性论的自然流露,好像底层人天生就不应该有光芒,更难得有光芒。”这一分析有些求全责备。不是底层难得有光芒,而是底层的光芒一定是由富于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的知识分子通过纸和笔来揭露和张扬的,因此,笔者倒认为《老王》放在“底层的光芒”较为合适。
第三篇:人性的光辉--读高尔基的《童年》
人性的光辉
“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短短的句子中有三个“主义”,带着浓重的政治色彩和时代烙印,让人感觉生涩,甚至有点望而生畏。政治和时代的需要可能在当时无限夸大了作家的实际意义,但真正有文学价值的作家并不会在政治和时代的需要过去以后失去光辉,他们会像珍珠一样,光泽浸润着岁月的丰盈变得更厚重迷人。这是我读了高尔基《童年》之后的真切感受。
苦难的俄罗斯有着伟大的人民,这从多少俄罗斯作家的努力和奋斗中折射出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契科夫、列夫托尔斯泰、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屠格涅夫„„每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都凝结着对古老广袤土地的热爱,对穷苦压抑人民的关切,对残酷无情命运的抗争,对美好永恒真理的追求。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的是阿廖沙充满暴打、争吵、贪婪、自私、吝啬的童年生活,看到心痛,有时让人难以置信,然而这正是19世纪后期俄国底层劳动人民真实生活的写照。
在这凄惨黑暗的童年往事当中,姥姥是一个温暖、可亲的人物形象。她善良,乐于助人,总把别人往好处想,敢于跟坏人做斗争,多次从姥爷皮鞭下救下阿廖沙,也曾救下被打的路人。她勤劳、顽强,在姥爷拿走她全部财产,跟他分家时,没有半句怨言,用劳动让自己和小外孙活下去,并不杞人忧天,也不怨天尤人。她有很多故事,也很善于讲故事,常常在讲故事的时候,将真善美传递给她身边的每一个人。她总是那么宽容,无论别人如何对待她,总是默默承受。儿子
打断了她的手,丈夫踢打她,发针扎进头皮里,她只说了句“明天洗个澡就没事了”,依然用最美好的心灵感化他们。因为在姥姥的心里,她的上帝和姥爷的上帝是不一样的,姥爷的上帝是残忍的,而姥姥的上帝是善良的,亲切的,甚至“是个容易害羞的人,并不是很让人敬畏”。姥姥每天会用不重复的话来赞美它,“你是快乐的源头!你是开满花朵的果树!”带着温情,带着爱。姥姥认为,她和她的上帝永远在一起。她对报复仇人的阿廖沙说,“乖孩子!记住,永远不要参与大人之间的事情!大人们已经学坏了,正在接受上帝考验,以后还要接受上帝的审判。你是孩子,还没有学坏!所以,你应该以孩子该有的思维思考问题。上帝会赐予你智慧,指引你走上他给你安排的人生之路!”这样一个热爱生活、教人从善的美好形象,如同一股清泉润泽每一个有良知的灵魂。
《童年》虽然是一部描述痛苦的文学作品,但依然具有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力量。眼睛瞎了以后被姥爷赶走,沦为乞丐的“大胡子”格里高里,被阿廖沙两个舅舅害死的茨冈,在房里做着各种实验的“好想法”,都是善良而有良知的俄罗斯人民,他们代表着理智、代表着正义、代表着希望。
对丑陋人性的无情揭露,是为了让人们从愚昧与蛮横中警醒。因此对人性光辉的赞美是正直文学作品永远的主题。
2012-2-1
第四篇:读《人性的弱点》有感
读《人性的弱点》有感
近日,认真拜读了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收获颇多。作为成功学的扛鼎之作,《人性的弱点》汇集了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戴尔•卡耐基的思想精华,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卡耐基写作此书的目的,在于帮助解决人们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无数读者通过阅读和实践书中介绍的各种方法,不仅走出困境,有的还成为世人仰慕的杰出人士!我阅读之后,对如何为人处世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对生活也有了更深的感受和体验。
书中,卡耐基列出了近60个人性的弱点。这60个弱点,都是我们平时都能在自己身上确确实实看见的。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谁指出我身上的弱点并加以指责,我就算心服未必会口服,或者口服心未必服,可是在这本书中他用和善、理智和一种让人不得不发人深省的语气,近乎完美地描述了那60个人性弱点,而且巧妙地写出了其解决并加以改善的方法,这让人不得不心服口服、叹为观止。
全书共六章:
一、待人处世的技巧;
二、平安快乐的要决;
三、如何使人喜欢你;
四、如何使人信服你;
五、如何更好地说服他人;
六、让你的家庭生活幸福快乐。从标题中可以看出,六章之中有五章是以讲述和他人的人际交流为主要内容。书中,一条与他人交流的黄金法则就是:尊重他人,时时让别人感到受重视和关注。
另外,因为各种原因,人与人之间会发生各种事件,其中不乏冲突。书中给出了很多冲突发生后的认识和解决方法:我们不能企图改变他人的思想;避免空洞、无聊的辩论和争强好斗,因为你会因此而永远失去对方的好感;真挚、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很简单的几句话,让人认识到了事实的真相。既然知道了冲突发生的原因和真相,那么大家因为冲突发生后所筑起的堡垒也就不攻自破了。
卡耐基本人是个实力派辩论。从数千次的辩论中他得出一个结论:天下只有一种方法能得到辩论的最大利益,那就是避免辩论。在辩论中,假使你得胜了,将对手的理由击得漏洞百出,使他脆弱无援,伤了他的自尊,但是,他的思想永远不可能通过辩论而改变。由此可见,冲突多由辩论而生,只有避免辩论,才是让他人信服的前提。
开始读这本书读的时候,我对人际关系的理解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周围所涉及到的各阶层人际关系似乎是一层规则化的膜,人们在这层膜的前后左右不断地学习、通过这层膜互相交流的方法。虽然人们在学习经验不断丰富的情况下、越来越成熟,但他们在现在这个越来越复杂的社会中、所能做到的也就是:在不捅破这层膜的情况下、来保障自己的利益,人们所能感受到的、只是他们自己所创造的这个尔虞我诈的世界。从周围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口中,我们得知人际关系真不简单,甚至是太复杂了。
读到一半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受到,卡耐基的思维太广阔了。就像他坐在你的面前,不倦地对 生的事,无论是平常的问好、直接的冲突、公事的交涉都简单化、巧妙化,都可以在双赢的情况下解决,而且不受死板的规则所约束。一般人的规则是,在保证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和别人友好地相处,一般人会很少地反过来想一想。灵活的变相思维、换位思考是人际交流中非常重要的工具,站在他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才是人际关系中的基本。
读完本书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忧虑——下面我该如何来正视那些弱点。虽然书里没有直接说明60个人性弱点的名字,但是书中用了直接从正面点明了做人的方法,让我们清晰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弱点,如自私、不良习惯、思想上的缺陷、不礼貌、自我忧虑等等。
这本书真的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让我开始考虑如何去承担责任、应对社会。
首先,我们要做一个感情成熟的人。在实际年龄上大学生都已经成年,然而能调整一个人生活的却并非实际年龄,而是以感情成熟度来计算的年龄。我们是时候成为一个感情成熟的人了,感情足够成熟我们才能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够对于心中的信念坚持到底,做一个理性的社会人。人性的弱点总是有共通之处的,但听到批评时,第一反应就是觉得不悦;当需要承担责任时,第一反应就是从外界寻找罪魁祸首。在这本书当中我读懂了,当遇到人生当中的不如意时要学会从自己身上去寻找原因。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思想家,也承认他的结论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时候是错的,更何况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呢!也许勇于承担责任并不那么困难,而且有时恰恰是这样的过程使我们越来越趋向一个感情成熟的人。
其次,我们要做一个交际高手。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本书一再给读者传达一种思想,那就是要善于与身边人相处,做一个交际高手,这样能使得人生走得更顺畅,同时也能快乐地活着。无论处于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学会如何接人待物都是很重要的。几年的大学生活,对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善于交际的人总是受人欢迎的,而且其本身也是活得较开心的。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人应该有着一颗宽容的心,心中的猜忌、怨恨都比别人来得少。
再次,我们要擅于排除忧虑。“好烦啊”,这样的话在大学生中似乎已成了群体的口头禅,对于未来的恐惧、现实的不如意,这样的话或许是一种最真的表达了。烦透很多时候来自于胡思乱想,“用忙碌消除忧虑”,经过学生会的日子、经过了当班委的日子,可以说我用行动验证了这句话。人只有在没有目标的时候才会感觉到忧虑,一旦处于忙碌当中,忧虑就成了
一种奢侈品了。偶尔“奢侈”一次是人之常态,经常性地奢侈,我们的青春就会被慢慢耗尽。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做一个快乐而有价值的人。看了卡耐基这本书,总的来说,我最深的体会就是要努力地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让自己在感情方面成熟起来,至少要与自己实际年龄同步,避免成天的怨天尤人,在抱怨中给自己罩上一层厚重的网套牢自己;做个交际高手,在生活的圈子里面自如地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好,带着一颗宽容的心为社会做奉献;忧虑会有,但不能总是紧贴于身,善于排除忧虑,将忧虑的时间用于创造,缔造属于自己的精彩;在工作的选择上面更为理性,通过充分的了解让自己做下坚毅的决定,人生大半时间处于工作中,选择如意的工作能够更好实现社会价值,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满足感„„
《人性的弱点》揭示了人们身上的众多弱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我们应积极去思考、践行。只有这样,在我们的人生道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第五篇:读人性的弱点有感
读人性的弱点有感
这段时间读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让我受益匪浅。在这样深夜,读这样的书,像是在品尝一场美味的人生盛宴,自得其乐。要将这种感觉说出来,还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它就像一面镜子,帮助我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从而完善自我,驾驭自我,成为一个善于经营自己生活的成功者。漫漫人生路,它让我在看清来路的同时,更清楚自己在面对怎样的未来。
“真诚地欣赏与赞美他人”是我读完此书最深的感触。这本书,读一遍,只能了解一下大概,必须多读几遍,用心去体会其含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场上如此,生活中亦然。一个了解对方更了解自己的人才可以在生活中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人性的弱点》是卡耐基思想与事业的精髓,全书通过栩栩如生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原则,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体内的60大弱点,一个人只有认识自己,不断改造自己才能有所长进,直至成功!卡耐基写得并不是很深奥的,写的都是平常的小事,但书中又嵌入了卡耐基的艺术灵魂。他对这些小事作出的反应,是我从未想到过的,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也使我感到自己是那么渺小。世界并不会因为失去卡耐基而停止转动,却因为有了他而转得更好。卡耐基先生以他对人性的洞见,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他的演讲和书,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着我们后人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功。
《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中的提示与建议又有着极强的可操作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认清人性中的弱点,当我们办事的时候针对这些弱点下手,就会事半功倍,顺利成功。再次读《人性的弱点》,让我领悟到:这弱点,既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了解的他人身上的弱点,就可以使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的交往中顺利进展;了解了自身的弱点,可以使自己扬长避短,凸现自己的优势,从而建立美好的人生。在国企上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要不断地提高和充实自己。
在书中,作者谈到了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要学会真诚的赞赏他人。卡耐基说:“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促使他人去做任何事情——给他想要的东西。”“在你每天的生活之旅中,别忘了为人间留下一点赞美的温馨,这友谊小火花会燃烧友谊的火焰。”是啊!
卡耐基说:“人就是这样,做错事的时候只会怨天尤人,就是不去责怪自己。”也许这句话我们并不陌生,而且经常用到,只是我们将其作了少的改动而已,改动之后就变成了,“他就是这样,做错事的时候只会怨天尤人,就是不去责怪自己。”看似细微的差别,可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当你用一个手指指着别人说这句话的时候,也许另外的手指正指着你自己!卡耐基一语道破人了这一劣根性。我们总是喜欢高高在上,谈论别人的是非对错,为什么就不能对照他们,审视一下自己呢?别人做的不好时,是否自己做的就完美无暇呢?当你认识到自己也会犯错误的时候,你又会上升到一个高度,总结出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究竟病源是因为人们之间缺少理解和宽容。我永远记得电视剧《还珠格格II》大结局时,紫微为皇后求情时的一句话,那就是“人生最大的美德是饶恕”,当我们每天挤公交车别人不小心踩到你的脚时,当我们每天走在路上别人不小心撞到你时,你是怎样的态度呢?怨气十足破口大骂还是饶恕别人善待自己?我们考虑事情总是习惯于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思考,于是,别人所做的一切与己相异时都是错的,同时对于别人来说,岂不亦然!可是如果双方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审视一下自己的话,结果定会截然不同的。站在别人的角度审视自己是需要理解和宽恕别人的素质和修养的。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和抱怨别人——的确,很多愚蠢的人都这么做。我们只有学会真诚地关心身边的朋友,才能赢得朋友们最大的信任。
再次读这本书,它给了我启发,使我准备好了良好的心态来面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一切。
首先,我要改变我自己,要学会以快乐的态度对待生活、工作。书中说:“不要忘记,快乐并非取决于你是什么人,或你拥有什么,它完全来自于你的思想。”我相信,快乐源于心。有一则古老的格言,希望与大家共勉:“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任何能贡献出来的好与善,我们都应现在就去做。不要迟缓,不要怠慢,因为你就活这么一次。” 爱默生说过:“我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东西。”如果这话对爱默生来讲都是正确可行的,那么对我们每个人则更是如此。让我们不要老是想着自己的成就、需要,而应尽量去发现别人的优点,然后,不是逢迎,而是出自真诚地去赞赏他们。要“真诚、慷慨地赞美”,而人们也会把你的言语珍藏在记忆里,终生不忘。
正如卡耐基先生所言:“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归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所以,我想:只要我们不断反复研读《人性的弱点》,它必将有助于我们获得成功所必备的那85%的能力。
这本书讲了十个大的主题:
1、与人相处的技巧
2、平安快乐的要求
3、如何使人喜欢你
4、如何赢得他人的赞同
5、如何更好的说服他人
6、让你的家庭生活幸福快乐
7、如何使你变得更加成熟
8、走出孤独忧虑的人生
9、不要为工作和金钱而烦恼
10、防止疲劳,永葆活力)有关于家庭的、有关于工作的、有关于人生的,包括了很多领域。在这些文字的深处,我和作者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共鸣,这是我喜欢这本书的最大原因。“你如果关心别人,在两个月内所交的朋友,就比一个需要关心他自己的人,在两年之内所交的朋友还要多。”这是《人性的弱点》中的一句话。友谊是我们每人都需要的,常言道“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在朋友、亲人的帮助下,才可能把事情办好。《人性的弱点》就告诉了我们如何赢得朋友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与人相处的技巧
不要批评或抱怨别人:是呀!批评是危险的,因为常常伤害一个人宝贵的自尊,伤害他的自重感,并激起他的反抗。批评所引起的嫉妒,只会降低士气和感情,同时指责的事情也不会有任何改善。如果是好朋友,适当的建议还是可以,但态度一定要温和,朋友要是和我们意见不和,也要适可而止。
激发别人内心强烈渴望的需求:如果每人都可以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洞察别人心理的人,永远不会担心自己的前途。首先要把握对方心中最迫切的需求。如果能做到这点,就可以如鱼得水,否则就办不成任何事。我们常常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态度说别人,其实,我们有没有真正从他们的角度、心情、处境去为他们考虑呢?没有,从来没有。
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骂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要有益、有趣得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二:平安快乐的要诀
寻求快乐的唯一途径是不要期望他人感恩,付出是一种享受施与的快乐。要追求真正的快乐,就必须抛弃别人会不会感激你的念头,只享受付出的快乐,如果我在日常生活中被人批评,那是因为批评你能给他一种满足感。这也说明你是有成就的,而且引人注意,只要我相信自己做的对,就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另外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自己的桌子,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的好,自己每天看着也舒服,心情舒畅。
现在人们生活的压力大了,现如今看电视说,过节都会给日常的人们带来很大的压力,这就需要学会放松,消除疲劳,不要浪费自己的精力,紧张是一种习惯,放松也是一种习惯,我们的疲劳,往往不是由工作引起,而是由于忧烦、挫折和不满等,每天时时跟自己交谈,可以引导自己思考什么是勇气和幸福,什么时平安和力量,每天跟自己谈些需要感谢的事,这样你的心灵就会海阔天空,快乐欢畅 三:如何使人喜欢你
这章,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章,因为平时的我,比较的内项比较的固执,一般和熟人比较放的开,碰到生人,就没那么活份了。这章,让我知道了许多
首先要做到真诚的关心别人:要对他人表示我们的关心,这于其他人际关系是同样的道理;而且我们的这种关心是出自真诚的。这不仅使得付出关心的人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而得到这种关心的人也同样有所收获。我们有真心的关心别人吗?如果有,我们的朋友对我们一定会倍加喜爱,我认为,谁都需要帮助,我们也会有脆弱的时候,当朋友伸出援助之手,我们才会真正的体会温暖,但不要忘记,什么都是相互的,我们的朋友也会有无助的时候,别忘记自己有一份力量,也许正是这份力量,会让他支撑起来,也许正是这份力量,我们的友谊更坚固了。
其次要发自内心的微笑:行动胜于言行。做一个微笑者,微笑会让人明白:“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高兴见到你。”微笑一下,只需要牵动三条肌肉,这又何乐而不为呢?微笑一下,可以缩短人与人的距离;微笑一下,可以缩小空间的范围;微笑一下,可以消除心灵之间的隔阂„„ 卡耐基说:微笑,在别人心中造成的快乐会像回力板一样飞回给你;在别人心中造成快乐的感觉,将使自己觉得更大的快乐。生活中,理想经常会遭遇挫折,我们难免有沮丧受伤的时候,有感觉被众人冷落遗弃的时候,无论何时,请记得对人对己展露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最好露出八颗牙齿。佛说“拈花微笑”,武侠中说:“一笑泯恩仇”,当你微笑时,你心中任何不愉快或不自然的感觉都静止了,世界的大门便为你敞开了。
四:如何赢得他人的赞同
这章,教给我的是在与别人交谈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在和别人谈论某件事情时要以以友善的方式开始,免与人辩论,别人的意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而且尽量-要让对方多说话,碰到分歧的时候,如果用争夺的方法,你永远得不到满足,但用让步的方法,你可能得到比你所期望的更多
五:如何更好地说服他人
在当你觉得你是对的时候,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说服别人呢?
首先要间接地指出他人的错误。不过在指责别人之前,先想想自己的错误,当然在特定的情况下,要保全他人的面子,然后要以提问的方式,代替命令的语气,叫那个人自己来想,另外就是鼓励的办法更容易使人改正错误,使对方乐于做你所建议的事。六:让你的家庭生活幸福快乐 这章主要给我讲了,让家庭幸福快乐应该注意的细节和相关的交际技巧,在以后和自己的爱人相处过程中,要有礼貌,这是根本,然后从小事去关心他,了解她的工作,分享她的嗜好,做她的后盾等等,在发生矛盾的情况下,脾气要好,不要激动,成熟的心理在其中是起到比较关键的作用。这是在下一章所讲到的。七:如何使你变的更加成熟 个人迈向成熟的第一步应该是敢于承担责任。我们生活于世就要面对生活中的许多责任,要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总是抱怨当前的困难,要慢慢学会摆脱这种情况。
再有,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时时注意自己身上的那些令人讨厌之举,要让别人喜欢你,先得使自己让人喜欢。得到友谊的最佳方法,是必须注重施与,而不是获得--但应该是亲自赢取得来,而不是靠一时的吸引或哄骗。所谓赢取友谊的能力,并不是指勾肩搭背,与人攀谈,动作滑稽或讲些逗趣的笑话等。那应该指的是一种心境,一种处世的态度或是一种愿意把自己的爱、兴趣、注意力及服务精神献给他人的愿望。八::走出孤独忧虑的人生
现今,城里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有的时候孤独和忧虑的感觉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当今可以说孤独是现代人的通病,我们若想克服孤寂,就必须远离自怜的阴影,勇敢走入充满光亮的人群。我们要去认识人,去结交新的朋友。幸福的感觉并不是靠别人的施舍,而是要自己去赢取别人对你的需求和喜爱,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兴高采烈,把自己的欢乐尽量与别人分享,这样你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而过多的忧虑会导致很多的疾病如:心脏病、消化系统溃疡、高血压,所以不要过多的忧虑,我们要尽可能的享受人生,最使你轻松愉快的是,健全的信仰、睡眠、音乐和欢笑。九:不要为工作和金钱而烦恼
随着人口的增长,现金找工作难,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更难,可是如果不找到工作,就没法生活,没法养活家庭,很多人,为此而烦恼。
其实,与其这样整天为了这个而发愁,闷闷不乐,还不如走出去,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多认识一个朋友,以后也许就多一条出路。十:防止疲劳,永葆活力
整天拼命的工作挣钱,和生活上的压力,疲劳是每个人肯定会有的,适当要约上几个好朋友,去外边放松交游,放松自己,使自己的身体身心全都得到放松,这样也许你会从中得到更多的快乐,年轻人的最大优势,就是在于活力,永葆活力,激情无限。
读完《人性的弱点》让我懂得太多太多,“在人类的天性中,最深层的本性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请让我们重视我们的朋友,让友谊围绕着你、我、他。因此,希望大家能找来翻一翻,对照一下自身的所作所为,问一问自己:我都克服了人性的弱点吗?那么,于自己、于他人、于社会都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