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蒲公英小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时间:2019-05-15 06:41: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济宁市“蒲公英小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济宁市“蒲公英小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篇:济宁市“蒲公英小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蒲公英小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部分 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青春助力—济宁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深入开展,加强“蒲公英小屋”的建设运行与管理,将其打造成我市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扎实、持续开展的品牌项目,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蒲公英小屋”是团员青年、广大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为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提供经常性志愿服务的阵地,是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课余学习和活动的场所,是争取党政支持和整合社会资源的规范化载体。

第三条统一命名为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蒲公英小屋”,统一标识。

第二部分建设

第四条申请“蒲公英小屋”爱心援建项目须满足下列条件:

1.区域内农民工子女数量占儿童总数的一半以上。

2.所在场所能提供40平米左右室内场地用来建设“蒲公英小屋”。

3.具备良好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条件,人员与用房集中。

4.团市委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五条“蒲公英小屋”建设项目由各县级团委组织申报并填写《“蒲公英小屋”建设项目申请书》,报团市委审核。

第六条经团市委评审后,批准立项。由拟建场所所在县级团委进行立项,提交项目建设方案及预算方案,团市委通过后予以批准建设。

第七条所在县级团委提供建设期间所需的相关条件保障。

第八条建设计划完成后,由所在县级团委提交验收申请,团市委组织验收。

第九条项目可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以援建企业或个人冠名。农民工子女主题活动体现援建企业文化。企业捐赠实物均标注“援建企业捐赠”字样。采取各种形式,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援建企业帮困助学善行,提高企业公益形象。

第二部分经费使用和审批

第十条每个“蒲公英小屋”投入不少于3万元。“蒲公英小屋”建设资金及运行费用由所在县级团委负责管理,须全部用于“蒲公英小屋”的建设、后期维护以及利用“蒲公英小屋”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

第十一条“蒲公英小屋”的活动经费按照预算的方案,本着勤俭节约,严格控制的原则,做到专款专用,杜绝铺张浪费。

第十二条活动经费开支的审批报销,按照所在县级团委的统一规定,实行领导审批制。超2000元以上的经费开支,必

须事先讨论研究,制定活动和经费预算方案,并向团市委报告,待团市委审定同意后方可开支,报销必须有两名以上经办人签字。

第十三条项目经费分次划拨,建设期划拨40%,建设完毕验收合格后划拨30%,实施中期评估合格后再划拨30%。部分硬件设施由团市委统一招标购买。

第十四条县级团委自行募集到的资金由县(市、区)团委自行管理,接受团市委的指导。

第十五条经费使用情况做到一年一公示,每年向赞助企业公开财务状况。

第三部分管理

第十六条每个“蒲公英小屋”至少选拔两名管理员,原则上其中一名为拟建场所有关负责人,一名为所在县市区团委负责人。学校负责人负责日常管理,要按规定时间开关门,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维护、维修设备。

第十七条“蒲公英小屋”主要为当地农民工子女服务。要经常开放和定期服务,经常向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开放,志愿者要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等定期开展服务。

第十八条“蒲公英小屋”所有专用器材、设备等物资实行帐册管理,应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添置、报损器材、设备应从相应的帐册表格中反映。所有器材、设备均不能外借。如确需借出,管理人员要及时催还,如发现有损坏或遗失,应由

借用人负责修复或赔偿。

第十九条“蒲公英小屋”的器材、设备的存放应分门别类,科学有序,排列整齐,定橱定位。日常保管应注意做好防尘、防火、防潮、防霉、防腐蚀等。

第四部分运行

第二十条建立志愿服务团队。小屋所在县级团委要负责组建专门的志愿服务队伍,各司其责,报团市委备案。

第二十一条制定志愿服务计划。小屋所在县级团委每年年初要制定详细的志愿服务计划,填写“七彩课堂”安排表,报团市委审批,并具体组织实施。

第二十二条建立工作档案。建立农民工子女档案和志愿服务档案,记录每个农民工子女个人基本信息以及志愿服务团队每次开展活动的情况。

第二十三条建立工作联系制度。每个“蒲公英小屋”都要开通微博,便于及时发布活动内容、志愿服务感受及照片等,并将发布活动内容等及时上报团市委。

第二十四条团市委将对“蒲公英小屋”的建设、管理及运行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查。

第五部分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济宁市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

济宁市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化工园区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化工园区的安全生产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化工园区应当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化工园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

第四条 化工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实行“园区管委会统筹协调和管理,政府职能部门依法监管,园区生产经营单位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第二章 职责划分

第五条 园区管委会应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履行以下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一)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明确管委会相关领导、所属各部门(单位)及园区内生产经 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和完善“一岗双责”、“一票否决”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层层分解落实。

(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安全管理人员,保障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宣传教育、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处理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等方面所必需的经费投入。

(三)研究制定园区的安全生产发展规划,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本园区经济发展总体计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并落实奖惩。

(四)每季度至少分析研究一次园区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和协调解决有关安全生产的重大事项,根据实际制定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制度、规定、要求。

(五)建立化工项目准入制度,全面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加强项目源头管理。

(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七)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整治活动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积极组织整改重大隐患。

(八)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和队伍,组织制定园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九)及时上报园区内生产安全事故,参与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认真吸取事故教训。

(十)监督管理园区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督促企业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第六条 市、县(市、区)安监、经信、公安消防、建设、规划、质监、工商等职能部门应当认真履行法律法规和市、县(市、区)政府有关安全生产责任规定所赋予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适时开展对园区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审批安全生产许可事项。市、县(市、区)相关职能部门到园区企业实施安全检查,应通知园区管委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派员参加,或在检查后及时向园区管委会通报检查结果。

第七条 园区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国家、省、市涉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政策规定,服从园区管委会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管理,依法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第三章机构设臵

第八条 园区管委会行政主要负责人为园区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具体抓好园区安全生产工作。

第九条 园区应当建立由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相关管理机构负责人和所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等组成的安全生产 委员会,负责指导、监督和协调园区安全生产工作。

第十条 园区安全生产委员会每月至少召开1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传达上级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通报园区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研究和协调解决园区有关安全生产的重大事项,督促落实消除事故隐患的措施。会议应当有书面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

第十一条 园区应当根据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成立专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2名以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适当数量的兼职人员,配臵足够的装备、经费、场所,具体承担园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在园区党委、管委会和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下,履行下列职责:

(一)承担园区安委会的日常工作。负责园区安全生产的统一协调、管理,经常分析研究园区安全生产工作形势,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并进行监督管理和督促检查直至落实到位;

(二)查验园区企业安全生产的相关证照和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监管档案,并做到一企一档;

(三)牵头制定和实施园区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四)对园区公共区域和园区入驻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并对公共设施、设备进行日常安全巡查;

(五)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园区内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大检查、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专项治理,并做到有计划方案和部署、有检查调度、有总结验收和报告;

(六)参与园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工作,督促落实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七)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评估、监控,编制园区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八)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检查督促入驻企业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

(九)对入驻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指导和服务,协助实施安全生产评价和评估,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管理经验;

(十)协调市、县(市、区)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适时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联合执法检查行动;

(十一)报告并协助调查、处理生产安全事故;

(十二)完成园区管委会和上级安监部门交办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任务。

第十三条 园区应当建立健全下列安全生产工作制度: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二)安全生产工作绩效考核奖惩制度;

(三)安全生产工作档案管理制度;

(四)安全生产告知承诺制度;

(五)安全生产风险预测、评估和管理控制制度;

(六)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度;

(七)安全生产巡查制度;

(八)安全标准化建设制度;

(九)事故隐患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

(十)事故报告处理和应急管理制度;

(十一)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培训制度;

(十二)其他安全生产工作制度。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按照《济宁市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生产发展意见》(济政办发„2008‟13号)规定,严格限制低水平、小规模、高风险、高污染项目,高标准控制好化工企业进入园区的门槛。不符合产业政策及园区发展规划,安全论证、评价不达标的建设项目不得进入园区。

第十五条 对于新入驻化工企业,应高起点、严要求,对生产过程涉及危险工艺及储存剧毒、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化工企业,必须全面实现过程控制自动化,实现生产储存设施的本质安全化;新入驻企业在试生产开始的同时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在安全设施验收合格1年内安全标准化创建达标。

第十六条 园区管委会应当对入驻企业查验相关证照,审查安全生产条件,实施安全生产告知和承诺制度。

园区管委会及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发现新、改、扩建生产经营单位未履行安全设施 “三同时”审查手续,擅自投建的应及时予以制止,督促其依法履行相关手续。对不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擅自投入生产的,应当报告并配合市、县(市、区)安监部门依法立案查处。对未办理安全生产相关行政许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及时督促其办理相关许可手续,对拒不办理的,应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相关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第十七条 园区管委会负责园区公共区域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定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生产投入。

园区厂房结构和公共设施、设备等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第十八条 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按照 “分级排查、提级管理、四个一百、两个经常”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要求,对园区企业的下列安全生产事项进行重点检查:

(一)检查督促园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二)检查督促园区内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完善各类安全操作规程并监督实施;

(三)检查督促园区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务院关于进 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等相关规定,全面落实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下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安全生产例会等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2、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3、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4、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5、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制度;

6、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7、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8、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

9、变更管理制度;

10、应急管理制度;

11、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重大事件管理制度;

12、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管理制度;

13、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14、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吊装、高处、盲板抽堵、动土、断路、设备检维修等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16、职业健康相关管理制度;

17、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18、承包商管理制度;

19、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制度。

(四)督促园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危险化学品长输管道、特种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并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工艺和设备;

(五)检查督促园区内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依法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培训与考核,并持证上岗,督促园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六)检查督促园区内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用于隐患整改和改善劳动条件;督促园区内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参加工伤保险;督促园区内有关生产经营单位按规定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七)监督园区企业安装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装臵,并与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系统联网。

(八)检查督促园区企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九)通过适时组织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及时排查整改园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各类事故隐患,对现时难以整改的,要责成相关单位制定防范措施,并实施跟踪监督检查。

综合性安全生产大检查(每年不少于四次)。综合检查(包括节假日检查)应由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带队,各有关职能部门、各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参加。主要检查园区各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内容执行落实情况。

专项检查。组织园区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主要检查特种设备、生产作业行为、工程项目建设、保养检维修、生产过程、隐患治理、危险物品、电气装臵、机械设备、厂房建筑、运输车辆、安全装臵以及防火防爆、个体防护等状况。

季节性检查。由园区各专业管理部门负责,根据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特点,组织人员进行预防性季节检查。主要包括防火防爆、防雨防洪、防触电雷电、防暑降温、防风、防冻保暖、防滑防塌方、防中毒等。

日常检查。包括岗位的人员自查和安全监管人员巡回检查。岗位人员上岗应认真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各级监管人员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进行检查。主要包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中所要求的内容。

第十九条 园区企业不得擅自改变厂房的生产使用性质、建筑结构。承包租赁活动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将生产经营的项目及有关业务转交给不具备相应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或个人,不得将不具备相应安全生产条件的场所、设备、设施出租给他人使用,也不得租赁使用不具备相应安全生产条件的场所、设备、设施。入驻企业将厂房、场所出租、转租或者转让,致使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或危险等级发生变化的,应当事先告知园区管委会相关机构,并按企业改建的要求到安监部门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备案手续。

第二十条 园区内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和施工单位及其有关施工人员、设施、设备的相关安全资质和证明,应当报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相关监管部门备案。

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的协调、管理。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遵守国、省、市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 组织园区企业依法开展安全评价和评估,为园区及园区企业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咨询和服务,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园区管委会及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每年应适时组织市相关安全生产专家对园区内重点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督促治理企业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并将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及时报送市、县(市、区)安监部门。

第二十二条 园区管委会应委托长期从事区域安全风险研究、技术力量强、有风险评价编制经验的安全评价单位,每五年组织一次区域安全风险评价。结合园区风险分析及产业导向,强化新建项目的风险控制和空间布局;科学配臵与 园区规划规模、风险程度相适应的公用工程基础设施、应急救援设施、防灾设施及个人防护设施;加强物流仓储规划,优化物流输送及管廊设臵,确保园区安全和风险的可控。

第二十三条 园区管委会及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安全标准化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园区及园区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工作。

第二十四条 园区管委会及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对园区企业的应急救援力量及救援物资储备进行普查登记,实现园区与周边乡镇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园区之间的应急救援信息的共享。园区、企业及周边乡镇要彼此了解双方的危险因素,落实预防措施,实施综合监控,统一协调指挥调度。要建立应急队伍联动机制、应急物资调配制度和快速反应应急机制,整合应急救援资源,提高园区的整体事故预防和处臵水平。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各园区管委会应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市、县(市、区)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济宁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三篇:济宁市供热管理办法

《济宁市供热管理办法》 第 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加强供热管理,节约能源资源,规范供热、用热行为,维护用户、供热企业和热源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山东省供热条例》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供热规划、建设、经营和用热以及相关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供热,是指供热企业依靠稳定热源,通过管网为用户提供生活用热的集中供热行为。

本办法所称热源企业,是指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利用自行生产的热能为供热企业提供热能的企业。

本办法所称供热企业,是指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利用热源企业提供或者自行生产的热能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企业。

本办法所称用户,是指消费供热企业所提供热能的单位用户和居民用户。本办法所称供热设施,包括公用供热设施和用户供热设施。

第四条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是本市供热行业主管部门。市燃气热力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本市供热行业管理工作,对县(市、区)供热管理工作进行指导。

县(市、区)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具体负责本辖区内供热及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财政、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国资、价格、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供热管理的有关工作。第五条

供热管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企业经营、保障安全、节能环保的原则。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六条

供热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城市、县城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供热专项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实施。经批准的供热专项规划不得擅自变更。

编制城市、县城供热专项规划,应当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将供热设施逐步向镇和农村社区延伸。

第七条

供热主管部门应科学编制供热计量改革规划,并按照供热计量温控一体化技术要求组织实施。

第八条

城市、县城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建,应当按照城市、县城总体规划和供热专项规划要求,配套建设供热设施,或者预留供热设施配套建设用地。预留的供热设施配套建设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

第九条

新建民用建筑应当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既有民用建筑接入供热管网应当进行节能改造,并符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标准。

实行供热的新建民用建筑和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时,应当安装供热系统调控装置、用热计量装置、室温调控装置和数据采集远传装置,居住建筑应当安装分户用热计量装置。

第十条 供热企业实施供热及其附属设施的土建和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应进行工程招标。

第十一条

新建、改建、扩建供热工程需要接入供热管网的,建设单位在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时,应当就建设项目供热条件征求供热主管部门意见。供热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供热专项规划及其实施情况提出答复意见,明确工程是否具备供热条件。对具备供热条件的,确定供热方式及供热企业,并提出供热分项设计技术要求。

第十二条

城乡规划部门在审查建设项目规划方案时,凡涉及供热工程的,应当征求供热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三条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依据供热行业标准规范和供热主管部门提出的供热分项技术要求审查供热分项施工图。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申请办理工程建设施工许可手续时,应提交供热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规划方案的意见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对供热分项施工图的审查意见。

第十五条

供热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执行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十六条

供热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竣工验收。供热企业应参与供热工程的竣工验收。供热主管部门对验收进行监督,对符合条件的项目,2 出具供热工程竣工验收合格证明。建设工程项目未取得供热工程竣工验收合格证明的,建设工程主管部门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供热企业不得并网供热。

第十七条

供热企业不得超出供热专项规划确定的供热范围供热。供热主管部门应组织供热企业按照供热专项规划,将供热主管网互相联通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源相连接,保障供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第十八条

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区域,不得建设分散供热燃煤锅炉。对集中供热管网覆盖区域内的分散供热燃煤锅炉,环保部门应责令限期停止使用。

第十九条

供热分项施工图中的高温水换热站应确保安全,原则上采用地上方式设计。

第二十条

供热企业应于每年9月30日前,向供热主管部门报送下一供热发展计划。

供热主管部门应根据供热专项规划及其实施情况,下达下一供热发展计划。

供热企业应按照供热主管部门下达的供热发展计划实施供热工程建设。

第三章

供热与用热

第二十一条

供热企业从事供热经营活动,应当依法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

供热企业应按照供热经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标准等从事供热经营活动,不得擅自停业、歇业或放弃对部分用户的供热服务;确需停业、歇业的,应当在采暖期开始6个月前向市、县(市、区)供热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市、县(市、区)供热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供热企业停业、歇业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予以批准的决定。

第二十二条

热源企业应在其生产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供热负荷需求。

供热企业不得超负荷供热,并留有供热余量。

第二十三条

供热企业新增供热面积不得超出供热主管部门核定的新增供热面积。

供热企业需要增加供热负荷的,应当在上一8月1日前,向热源企业提出增加用热负荷申请。热源企业应自接到增加用热负荷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是否予以增加用热负荷的书面回复。供热企业将增加供热面积计划和热源企业同意增加供热负荷的书面回复报市、县(市、区)供热主管部门核定。第二十四条

单位和个人要求供热的,应在每年的9月15日前向所在区域供热企业提出用热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

供热企业应自接到用热申请之日起20日内书面作出是否予以供热的回复。第二十五条 供热用热双方应当依法签订供用热合同。供用热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供热面积、供热时间、供热质量、收费标准、交费时间、结算方式、供热设施维护责任、违约责任以及当事人约定的其他事项。

对已具备供热条件的住宅小区,申请用热户数达到60%以上,供热企业应当供热。

未签订书面合同,供热企业已向用户供热且用户支付热费的,视为供热企业与用户之间存在事实供用热合同关系。

第二十六条

用户变更用热登记事项的,应当到供热企业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十七条

用户拟停止或恢复用热的,应在当年10月15日前书面告知供热企业,供热企业应为用户办理停止或恢复用热手续。

供热设施具备分户关闭条件的,供热企业不得因用户停止或恢复用热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十八条

济宁市城市规划区居民用户采暖期为每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调整采暖期并向社会公布。县(市、区)人民政府参照前款规定确定本县(市、区)城市规划区采暖期。

第二十九条

供热企业应当按照供用热合同约定,连续稳定供热,不得擅自中断或者停止供热。

在采暖供热期内,因特殊原因需要连续停止供热超过24小时的,供热企业应当提前2日通知用户并报供热主管部门备案;因突发事故不能正常供热的,供热企业应当立即组织抢修并报告供热主管部门,及时通知受影响区域的用户。连续停止供热24小时以上的,供热企业应当依据停供时间减收相应热费。

第三十条

用户应当妥善使用和维护自有供热设施,不得有下列妨碍供热设施正常运行的行为:

(一)擅自在室内供热设施上安装放水阀、排气阀或者换热装置;

(二)擅自改动供热管道、安装管道泵、增设散热器或者改变用热性质和方式;

(三)擅自排放供热系统的热水;

(四)其他妨碍供热设施正常运行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

在室外温度不低于供热系统最低设计温度、建筑围护结构符合当时采暖设计规范标准和室内采暖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供热企业应当保证采暖供热期内用户卧室、起居室的温度不低于18℃(以下称达标温度)。供用热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三十二条

居民用户安装采暖设施卧室、起居室的温度低于达标温度的,供热企业应当在接到居民用户告知后1日内到达现场予以处理。测温人员入户时应出示工作证件,所用测量计量器具应当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测温方法应当符合相关计量技术规范要求。

第三十三条

测量居民用户安装采暖设施卧室、起居室温度,应将测温时间、地点、用户名称、测温人员、供热设施状况、测温器具编号及稳定度数等信息如实填写在统一制式的《居民室内温度检测记录单》中,由居民用户、供热企业测温人员确认签字,并各执一份。

居民用户无正当理由不配合测温或拒绝在测温记录表上签字,则视为同意《居民室内温度检测记录单》中的检测结果。

经测量室温不达标的,供热企业应与居民用户约定再次测温的时间,居民用户无正当理由不配合再次测温的,视为再次测温室温合格。

第三十四条 居民用户向供热企业提出测温申请,供热企业不入户测温或测温后不签字的,居民用户可向供热主管部门投诉。

第三十五条

用户对供热企业的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向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申请测温。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受理居民用户测温申请后应书面告知供热企业参加。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室温检测时,供热企业应按约定时间派工作人员到现场见证,否则视为认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检测结果。

依据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检测结果,如室温合格,检测费用由居民用户承担;反之,由供热企业承担。

第三十六条

经测量,居民用户安装采暖设施房间的温度低于达标温度的,供热企业应采取措施并在测温结束24小时内将室温提高到达标温度;逾期达不到达标温度的,供热企业应按照下列规定向居民用户退还自居民用户申请测温之日起至温度达标期间的热费:

(一)低于达标温度2℃以内(含2℃)的,按日退还居民用户日标准热费的20%;

(二)低于达标温度2℃到4℃(含4℃)的,按日退还居民用户日标准热费的50%;

(三)低于达标温度4℃以上的,按日退还居民用户日标准热费的100%。第三十七条

居民用户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自身安装采暖设施房间的温度低于达标温度的,应自行承担责任:

(一)改变房屋结构或者改动室内供热设施的;

(二)装饰装修或者以其他方式遮挡室内供热设施影响供热效果的;

(三)户内采暖设施与供热系统不匹配的;

(四)未按规定交纳当年采暖费的;

(五)应当自行承担责任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八条

居民用户有本办法第三十条规定情形之一,造成其他居民用户安装采暖设施房间的温度低于达标温度的,供热主管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改正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十九条

供热企业的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时,应当佩带统一标志,文明服务,用户应当予以配合。

用户有权就供热收费、供热服务等事项向供热企业查询、投诉,供热企业应当在3日内予以答复。

供热企业应制定供热服务规范,公示业务流程,设立投诉受理窗口,公开投诉电话,并在采暖供热期实行24小时值班。

第四十条

用户有权就供热收费、供热质量和供热服务等事项,向价格主管部门、供热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投诉。供热主管部门应当对供热企业供热质量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公开投诉电话、信箱等,并及时处理用户投诉。

第四十一条

供热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供热管理制度和约束机制,加强供热服务质量监督管理。

第四十二条

推行热源、管网、换热站经营管理一体化。物业服务企业等单位自行管理的住宅小区换热站等供热经营设施应于2016年6月1日前向供热企业移交,由供热企业负责统一管理、并网运营。

第四章

热费管理

第四十三条

居民用热价格实行政府定价;非居民用热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

第四十四条

供热企业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向价格主管部门和供热主管部门报送供热成本等相关数据资料。

第四十五条

价格主管部门应对供热成本进行监审,并根据供热主要原材料的市场价格等因素,按照法定程序适时调整热价。

第四十六条

用户具备分户用热计量条件的,供热企业应当按照用热量收费。收费按照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热价核算,按照供热面积核算的基本热价不得超过全部按照供热面积核算热价的30%。

用户不具备分户用热计量条件的,按法定房屋产权建筑面积收费。具体标准和办法由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十七条

用户应当在采暖期开始10日前,按法定房屋产权建筑面积交纳采暖费。

供热企业可以自行向用户收取热费,也可以委托金融机构或者其他单位代收。

供热企业和受委托的收费单位应当向用户出具供热企业统一专用发票。第四十八条

用户应按照与供热企业签订的供用热合同,按时足额缴纳采暖费。逾期未缴纳的,供热企业按照供用热合同约定可停止供热,并从逾期之日起向用户按日加收逾期未缴纳采暖费总额1‰的违约金,违约金累计总额不超过本采暖期采暖费总额的30%。

第四十九条

按照供用热合同约定,因供热企业供热温度、供热时间不达标等原因需退还用户热费的,供热企业应当在采暖期结束之日起30日内为用 户办理退费手续;对逾期未办理退费手续的,从逾期之日起,供热企业向用户按日支付应退费总额1‰的违约金。

第五章

设施管理

第五十条

分户计量装置或者入户端口(含)以外的供热设施,由供热企业负责养护、维修、更新和改造。分户计量装置或者入户端口以内的供热设施,由用户负责养护、维修、更新和改造。

第五十一条

供热实行分户计量的,热能表的选型、安装、管理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供热计量装置应当按规定检定合格后安装使用。供用热双方对计量发生争议时,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检定费用由责任方承担。第五十二条

供热设施的保修期应自建设单位向用户交付房屋之日起计算,不得低于两个采暖期;保修责任未履行或拖延履行的,供热设施的保修期不受两个采暖期的限制。

第五十三条

供热企业应在每年采暖期开始10日前对供热设施进行充水试压,7日前对用户进行试供热。

对供热设施进行充水试压,供热企业应提前7日通知用户充水试压时间。供热设施充水试压发生供热设施漏水的,供热企业和用户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漏水。

第五十四条

供热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供热企业应当对其负责管理的供热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其在使用期内安全稳定运行;对其负责管理的高温高压等重要供热设施,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五十五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实施下列行为:

(一)擅自改装、拆除、迁移供热管网、标志、井盖、阀门、仪表、供热系统控制装置、用热计量装置以及室温调控装置等供热设施;

(二)擅自将自用用热设施与公用供热管网相连接;

(三)擅自开启、关闭公用供热阀门。

第五十六条

在供热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安全保护距离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修建建筑物、构筑物、敷设管线或种植深根植物;

(二)掘土、打桩或爆破;

(三)堆放物品;

(四)排放污水、腐蚀性液体或气体;

(五)影响供热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安全的其他行为。

单位和个人确需在供热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安全保护距离范围内修筑建筑物、构筑物和堆放物品的,应当征得供热企业同意并按照规定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第五十七条

供热企业应当制定供热事故抢险抢修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抢险队伍,配备应急抢险设施设备并定期进行演练。

供热企业发现供热事故或者接到供热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抢险抢修,并同时报告供热主管部门。对影响抢修的其他设施,供热企业应当采取合理的应急处置和必要的现场防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

用户自有供热设施发生泄漏等紧急情况,给其他用户正常供热造成影响,供热企业需要入户抢修作业的,相关用户、物业服务企业等应当予以配合。第五十八条

供热主管部门和供热企业应分别建立供热远程监控数字化监管平台和远程监控调节平台,对供热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和数字监管。供热企业应将远程监控调节平台无偿与供热主管部门远程监控数字化监管平台相连接,并及时传输数据,保证传输数据完整真实。

第五十九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加大对供热企业政策性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供热企业成本与价格倒挂亏损、延长采暖供热期限、供热系统节能和环保节能、旧住宅区供热经营设施改造等。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供热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建设单位未按照规定安装供热系统调控装置、用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调控装置的,由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责令改正,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供热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建设单位未组织供热工程竣工验收的,由供热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单位擅自施工危害供热设施安全的,由供热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改建、迁移、拆除供热设施的,由供热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供热经营许可证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由供热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供热企业不按照供热经营许可证的规定从事供热经营活动的,由供热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供热经营许可证。

第六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供热企业延迟供热、提前结束供热或者拒绝用户直接交纳热费的,由供热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供热企业对具备分户用热计量条件的用户不按照用热量收费的,由供热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吊销供热经营许可证。

第六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供热企业擅自中断或者停止供热、停业的,由供热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供热经营许可证;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用户有妨碍供热设施正常运行行为的,由供热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用户可以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用户可以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危害供热设施安全的,由供热主管部门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单位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供热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山东省供热条例》的规定,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编制或者擅自变更供热专项规划;

(二)未按照规定的权限、程序和条件审批供热经营许可;

(三)对不符合条件的供热工程项目出具竣工验收合格证明;

(四)给未取得供热工程竣工验收合格证明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办理竣工综合验收备案;

(五)未按照规定履行供热服务质量监督管理职责;

(六)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七章 附

第七十二条

供热企业提供生产用热的,其经营许可管理适用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供用热双方的权利义务通过供用热合同约定。

第七十三条

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供热管理及对供热企业政策性支持,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5年2月1日施行,有效期至2020年 1月31日。1994 年11月18日济宁市人民政府发布实施的《济宁市城区集中供热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9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平湖城防洪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平湖市城市防洪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平政发〔2010〕108号 2010年6月28日)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防洪工程运行管理,确保防洪工程安全正常运行,充分发挥防洪工程效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浙江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市城市防洪工程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城市防洪工程及其管理范围内从事与防洪有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防洪工程,是指为防御本市中心城区洪涝灾害,利用“堤、闸、泵站”等工程措施,所修建的防洪排涝工程。其包围圈范围为:东以环城东路、宝塔路、东湖西岸(北至宝塔路、南至南市路)、南市路为界,南到曹兑路,西靠平湖大道,北至昌盛路、福臻路,面积13.60平方公里。工程设施包括:防洪堤线总长16.90公里(其中14.98公里以路为堤,1.92公里为新建防洪堤),沿堤各河口节制闸17座、泵站7座(与闸结合),以及包围圈内的河道、截水管、水文监测设施等辅助设施。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和参加防汛抢险的义务,不得侵占、损毁防洪工程及其附属设施。在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内,禁止设置妨碍行洪排涝的阻水障碍物、搭建建筑物和构筑物、堆放废弃物和其他杂物、倾倒垃圾、渣土以及从事取土、垦植等影响工程运行、危害防洪设施安全的其他活动。

第五条 工程管理及保护范围

(一)河道: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或岸线之间的水域、两岸堤防及护堤地;保护范围为嘉兴市级以上河道(嘉兴塘)堤防或岸线外宽20米地带,本市市级以上河道(嘉善塘、曹兑港)堤防或岸线外宽10米地带,其余河道堤防或岸线外宽5米地带。

(二)防洪堤:包括新建防洪堤和以路代堤防洪堤。管理范围为堤身和背水坡脚起10米的护堤地;保护范围为护堤地以外10米内的地带。

(三)水闸及闸站:管理范围为各水闸、闸站,上、下游河道各100米;水闸左右侧边墩翼墙外各20米、闸站左右侧边墩翼墙外各30米的地带;保护范围为管理范围以外20米内的地带。

第六条 市水利局是城市防洪工程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防洪工程运行管理的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协调等工作;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防汛办)根据雨情、水情和指挥部指令,负责统一指挥、调度防洪工程的运行;公安、规划建设、城管、交通、广电、港航、供电、通信、气象、水文等有关部门,工程所在地当湖街道、钟埭街道及相关社区居委会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助做好防洪工程的运行工作。

第七条 市城市防洪工程管理所是城市防洪工程的日常运行管理单位,其主要工作职责是:

(一)宣传防汛防洪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增强广大市民保护防洪工程的意识,及时发现和制止影响工程运行、危害工程安全的行为;

(二)明确职责,落实全员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和防洪工程运行调度方案;

(三)掌握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等有关资料,定期对工程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监测、养护、维修,保证工程设施、设备完好和正常运行;

(四)建立值班制度,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接受市防汛防旱指挥部、防汛办指令,实施城市防洪工程运行;

(五)及时掌握及上报雨情、水情,做好工程运行情况的记录、汇总和上报,参与工程抢险等;

(六)完成上级下达的其他任务。

第八条 城市防洪工程的运行调度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科学调度、全力抢险”的原则,由市防汛办统一指挥、调度,各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要忠于职守、坚守岗位、服从指挥、各司其职。

第九条 工程运行分为准备运行、实施运行、退出运行,运行指令由市防汛办 1 负责发布。

(一)准备运行

城市防洪工程设置预警水位,当水位达到预警水位并呈上涨趋势时,防洪工程进入准备运行状态。

1.由市防汛办向相关责任部门发出防洪工程运行预备通知。

2.城市防洪工程管理所进入准备状态:增加值班人员,密切观测并记录水位、雨量等情况;检查防洪工程设施、设备,做好运行准备;做好关闸排水的准备工作,对非航道上的水闸可提前关闭。

3.由市港航管理部门发布禁航预警通告,通知船户做好停航准备。

4.市气象部门及时将最新天气变化情况,发送至各相关部门及城市防洪工程管理所;水文部门做好水情预测及上报工作,及时提供水情信息。

5.市城市管理部门做好闸站附近河道的保洁工作,及时清理河面上的垃圾、水草等漂浮物。

(二)实施运行

城市防洪工程设置起排水位,当平湖站水位达到起排水位并有持续上涨趋势时,市防汛办发布实施运行指令,市城市防洪工程管理所即实施工程运行,有关部门做好配合工作。

1.发布指令。市防汛办发布实施运行指令,市港航管理部门随即发布禁航通告。2.关闭闸门。接到运行实施指令后,城市防洪工程各河口的所有闸门应迅速关闭。闸门启闭时要密切关注上下游来往船只,确保运行安全。

3.开泵排水。城市防洪工程管理所视降雨量的大小,合理确定水泵启用台数,启动水泵向外河排水。

4.运行检查。工程运行期间,做好防洪堤、水泵、闸门等工程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各泵站落实专人做好水位变化情况和相关运行参数、运行情况的记录。

5.部门配合。供电部门应加强电力设施检查,确保24小时正常供电;广电部门应及时排除通讯设施故障,确保远程操作正常运行;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工程运行工作。

(三)退出运行

城市防洪工程设置退出运行水位,当外河水位降至退出运行水位,并有继续下降趋势时,由市防汛办发布退出运行指令。工程停止运行后,应及时开闸通航,由市港航管理部门发布取消禁航通告。开闸复航时,由市港航管理部门和水上警察大队负责维护通航秩序和安全。

当外河水位超过防洪工程设计水位2.62米,如再运行将影响防洪工程安全时,由市防汛防旱指挥部下达退出运行指令。

第十条 根据当前地面高程、水位等情况,现城市防洪工程运行的水位控制参数暂定如下:预警水位为1.40米(黄海高程,下同);起排水位为1.50米;正常退出水位为1.30米、超标准洪水退出水位为2.62米;运行时,内河最低水位控制在1.20米以上、内外河水位差控制在1.20米以内;开闸时,内外河水位差一般在0.05米以下。

第十一条 城市防洪工程运行的水位控制参数,由市防汛办视地面高程、水位情况等变化,负责修订及发布。如遇特殊情况,市防汛办可视情作出特殊运行指令。

第十二条 工程应急抢险

(一)小范围险情

当防洪工程出现小范围险情时,由市城市防洪工程管理所上报市水利局,及时组织抢险、排除险情。

(二)大范围险情

当出现较大范围险情时,立即上报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建议启动各类相关预案,组织应急抢险。

(三)超标准洪水

当外河水位超过防洪工程设计水位2.62米时,立即上报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抢险工作。

第十三条 城市防洪工程为纯公益性水利工程,其运行、管理、维护、应急抢险等所需资金由市财政全额承担,列入市财政预算。市城市防洪工程管理所应加强财务管理,并适时向发改、财政等部门报告防洪工程运行管理维护情况,提供 3 财政支付依据。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因故意或过失行为造成城市防洪工程设施损毁,妨碍防洪工程运行,危害防洪工程安全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负有城市防洪工程运行管理职责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导致工程安全或防洪事故,并造成生命财产重大损失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经济处罚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水利局和市防汛办负责解释。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推荐)

煤矿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

110kv变电站是煤矿的重要部门之一,承担着全矿的生产和日常供电,关系到全矿的安全生产、办公及生活利益,为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使变电站的运行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站内管理

1、非值班人员不准进入机房,若需进入,须经煤矿机电部批准,并在值班人员陪同下方可入内;

2、站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3、变电站内应备齐消防器材,并禁止吸烟;

4、每班打扫一次主控室卫生,每周清洁一次设备设施卫生,做到地面、墙壁、天花板、门窗、设施设备表面无灰尘、无油渍、无污物、油漆完好,整洁光亮;

5、机房内应当通风良好,光线充足,门窗开启灵活,防止小动物进入主控室;

6、变电站要做到随时上锁,钥匙由值班保管,值班不得私自配钥匙;

7、所有人员严格执行各岗位责任制及安全生产责任制。

8、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交班: A)上一班运行情况未交代清楚; B)记录不规范、不完整、不清楚; C)机房卫生差; D)接班人员未到岗;

E)事故正在处理中或交接班时发生故障,此时应由交班人员负责继续处理,接班人员进行协助,待事故处理完毕,交班人员方可离开。

9、各类设施设备的运行记录,每月需进行整理成册存档,妥善保存。

二、巡视要求

1、变电站值班每班巡视三次高压开关柜、变压器、配电柜、电容器,每周巡视一次落地箱、电表箱,并做好记录;

2、变电站值班应按规定的频次进行检查、巡视、监控,并把每次所到巡视点的时间记录下来;

3、对于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当班人员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加以解决,处理不了的问题应及时如实汇报给上级领导。

三、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高压设备时,必须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着棉工作服、使用绝缘操作杆;

2、严禁带电工作,紧急情况需带电工作时,需具备如下条件;1)有监护人;

2)工作场地空间足够,光线足够; 3)所有工具材料齐全;

4)工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手套、棉工作衣、绝缘鞋。

3、自动空气跳闸熔断器熔断时,应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再行恢复供电。不允许强行送电,必要时允许试送电一次;

4、电流互感器不得开路,电压互感器不得短路,不得用摇表测量带电体的绝缘电阻;

5、变电室拉、合闸时,应一人执行一人监护。

四、异常情况的处理

1、触电处置。发现有人触电时,当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进行紧急抢救;

2、拉开电源开关、拔去插头或熔断器;

3、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移开电线或用绝缘工具(平口钳、斜口钳等)剪断电线;

4、用干燥的衣服或绝缘塑料布垫住,将触电者脱离电源;

5、防止在触电后跌倒;

6、如果触电者尚未失去知觉,则必须让其保持安静,并立即请医生进行诊治,密切注意其症状变化;

7、如果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呼吸尚存,应使其舒适、安静的仰卧,将上衣与裤带放松,使其容易呼吸,若触电者呼吸困难,有抽筋现象,则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拨打120求救及上报上级领导部门;

8、如果触电者的呼吸、脉搏及心跳都已经停止,此时不能认为其已死亡,应当及对其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必须不断的进行直到触电者自行呼吸或医生赶到现场救治呼吸为止。

五、变电站运行管理

1、变电站的日常运行、管理维护、故障处理及安全工作,要做到位,杜绝事故的发生。

2、所有运行值班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经电力主管部门颁发的《电工进网作业证》上岗。

3、每班值班员不少于2人,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要求,实施人员安排。

在全站停送电、倒母线、主变压器切换等大型操作时,必须有3人及以上值班,站长或技术员必须在现场,审核操作票,监督操作的正确性。

4、值班人员应严格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5、每天做好设备巡视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在节假日或有重要任务期间、恶劣天气、设备过负荷、设备有缺陷等情况下,应按规定进行特殊巡视,并做好相关记录。

6、按规程规定做好变电站的设备操作工作。负责受理和审查工作票、操作票,严格执行“二票三制”,并组织实施。各用电单位因生产、检修等原因,需要变电站“停、送电”操作时,值班人员接到经批准的《停送电申请表》后,由值班负责人组织按规定程序操作。因用户线路和设备造成线路跳闸时,由本站值班人员通知用户单位进行线路检查和维修,在用户单位确认故障排除前,值班人员有权拒绝执行送电操作。有权签发《停送电申请表》的应是各施工单位在变电站备案人员名单上的人员。

7、变电站110KV母线及以上设备属鄂尔多斯电业局电力调度中心调度的一类设备,操作关系属电力调度中心领导,必须正确执行调度命令;主变为电力调度中心的二类设备,操作时必须征得调度的同意。

8、主变、6KV馈出线、母联及其他设备是分公司的一类设备,由煤炭分公司机电物资部和矿机电部门领导,必须正确执行机电物资部和矿机电部门的命令。如命令中有直接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时,应向发令人及时提出异议,若发令人坚持原来命令应拒绝执行,并立即向上级汇报。

9、遇变电站设备发生事故时,应讯速进行事故处理,隔离故障设备,减少停电范围,并立即报告矿机电科,属调度管辖的设备及时向调度汇报。

10、按规定对备用的主变压器、站用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等设备进行定期轮换运行。操作前应书面汇报矿机电科,说明备用设备的健康状况,切换操作时有哪些影响,需要有关单位如何配合等情况,得到允许后方可

进行。

11、按规程规定做好设备相应台帐、记录的整理和存档工作,负责填写运行工作记录、操作记录,管理好各种资料,对记录的正确性、真实性负责,并对其它记录的填写进行管理审查。

12、按时抄表计算有功、无功电量,及时进行运行数据和设备状况的记录。每月10号、20号、25号将有功、无功报给电业局计算中心,每月25号将施工单位用电量报给监理。

13、负责各种工具、安全工器具、仪表、备品、备件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书面上报矿机电科测试或购置计划。严格执行备品备件的出库、入库制度,实行以旧换新。

14、值班人员严格执行国家法令、法规,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变电站《现场运行操作规程》、《调度规程》、《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

15、承包单位应组织变电站职工的政治学习,关心职工生活,搞好站内团结,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思想教育,组织安全活动,做好“五防”工作。组织职工加强技术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职工技术素质。

16、运行人员必须熟悉所管辖的设备运行状况,并根据季节特点掌握设备的周围环境变化规律,对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分析,提出防止事故的措施并书面汇报矿机电科。根据设备运行情况编制大修、更新、技改计划,并书面上报矿机电科审批、实施(费用由矿负担)

17、值班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按时交接班,值班期间不得从事与值班无关的工作,值班期间不得饮酒。

18、值班人员应做好本站的危险源辨识和预控措施,并进行学习,每次操作前,进行事故预想,思考防范措施。

19、非本变电站人员,未经矿机电科允许不准进入变电区域。外来检查人员、参观人员进入变电站,应由有关部门领导陪同或同意,并由当值值班人员引导参观,并应按规定进行登记。各用户联系停、送电的电工名单必须在变电站备案。严禁携带危险品进入变电站。

20、做好变电站的卫生保洁和防火、防盗、防小动物及防汛、防雷电等工作。

21、配合电力管理单位做好春季、秋季两次安全大检查。配合电力修

试单位做好消缺工作和周期预防性试验工作。做好设备检修后的验收工作。

22、按照供电方的要求积极配合完成电网主管单位下达的临时工作。

23、承包单位负责全站的安全运行管理维护工作,并接受矿方的管理、监督和考核。

24、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久益公司每年对值班人员进行一次安规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5、值班人员身体健康,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每两年一次,不符合条件的严禁上岗。

26、值班人员应严格执行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停电、验电、接地、装设遮栏和悬挂标示牌。

27、变电站负责人按时参加矿组织的有关会议及其他活动,如负责人有事应事先与矿联系并安排他人参与。每周一的生产、安全会负责人必须参加。

28、负责人离开矿区必须向矿机电物资科负责人请假,并指定现场负责人。

29、认真履行要害场所登记制度及站内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30、制定变电站应急预案,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批后,报机电科备案。

31、丢失、损坏站内资料、设备、物品要照价赔偿,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所有责任。

32、承包单位工作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熟悉本岗位操作规程,按规定穿戴相应劳动防护用品。

33、作业人员对相关安规考试,每年一次,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三个月以上者,必须重新学习安规,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34、变电站作业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35、因用户线路和设备造成线路跳闸时,值班人员应通知用户单位进行线路检查和维修,并书面汇报矿机电科。在用户单位确认故障排除前,应拒绝执行送电操作。

36、变电站值班人员发现设备缺陷或线路故障报警信息,根据危险程度的不同,可采取先停电后通知或先通知后停电的措施,进行应急处理。

因上级供电网络故障,造成全站停电时,值班人员应根据调度命令,做好本站送电的安全措施。值班人员应提前写好全站送电的操作票,并经

审核无误,得到调度送电命令后按操作票顺序逐项操作。

37、因变电站设备故障造成全站停电时,值班人员应迅速查看故障情况,明确故障原因,判断能否继续送电。同时向调度汇报故障情况。能采取隔离措施的,立即进行故障隔离,并向调度申请送电。事后向矿机电部门汇报。不能采取隔离措施的,立即向供电方有关负责人汇报,进行事故抢修。

38、因设备故障造成部分出线停电时,值班人员应迅速查看故障情况,明确故障原因,判断能否继续送电。在采取隔离措施后,能送电的回路可以进行送电,不能送电的回路,立即向供电方有关负责人汇报,进行事故抢修。

六、变电站管理考核

依据本办法,承包变电站的单位应加强自身管理,提高业务水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矿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如发现问题,责令变电站整改,并视情节轻重,对承包单位进行考核。

1、违反交接手续,考核100元。

2、交接内容不清、交接班巡视检查不到位,考核100元。

3、监控不到位,考核100元。

4、工作人员无证上岗,考核200元。

5、擅自允许非站内人员进入变电站,考核200元。

6、未做好变电站的卫生保洁和防火、防盗、防小动物及防汛、防雷电等工作,考核1000元。

7、人员工作安排不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考核10000元。

8、在站内吸烟,考核100元。

9、未按时参加矿组织的有关会议及其他活动,每次考核200元。

10、负责人离开矿区未向矿方请假,每次考核200元。

11、误删除保护、录波报告,考核500元。

12、当值期间不按规定着装佩带上岗证,考核100元。

13、对站内公共设施、环境卫生破坏者或对破坏行为视而不见者,考核200元。

14、设施、设备不按定置管理,考核500元。

15、接受或发布操作指令时,未正确使用调度术语,考核200元。

16、操作票执行过程中出现错误时,考核1000元。

17、操作票项目出现错误时,考核1000元。

18、未严格执行“二票三制”,考核1000元。

19、未严格执行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停电、验电、接地、装设遮栏和悬挂标示牌,考核1000元。20、无故拖延操作时间,考核200元。

21、未正确执行调度命令,视情节严重,考核100-10000元。如出现事故,承担所有责任。

22、发生以下违章操作行为,但未造成事故时: 1)违反规定单人操作或无票操作,考核100元; 2)跳项、漏项操作,考核200元; 3)无调度命令操作,考核1000元; 4)不执行监护复诵制,考核500元; 5)不核对设备名称编号,考核200元; 6)未执行解锁操作许可制度,考核200元。

23、不按时认真抄录和核算电量,考核200元。

24、未及时上报各种工具、安全工器具、仪表、备品、备件测试或购置计划,考核500元。

25、不按时填报运行生产月报表,考核100元。

26、不按时填写(或录入)各种记录,考核100元。

27、记录、报表填写错误,记录严重涂改、不整洁,考核100元。

28、发现缺陷未及时按规定汇报,考核200元。

29、未及时将缺陷录入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考核200元。

30、对发现的重大及以上缺陷未进行危险点分析及制定控制措施,考核500元。

31、运行人员能处理的缺陷,未进行处理,考核100元。

32、未发现明显的设备缺陷,考核200元。

33、未对设备测温结果进行分析,考核200元。

34、设备维护项目遗漏或维护结果不符合标准,考核200元;在维护过程中,发现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未向值班负责人汇报,考核500元。

35、未按工作票要求落实安全措施,考核500元。

36、工作许可前未带工作负责人到现场交代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考

核500元。

37、工作许可时现场进行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交代,内容不全面,考核500元。

38、外单位到站工作时,安全交底单交代内容不清楚、不全面,考核1000元。

39、工作票终结时未到现场验收,考核100元。

40、验收不认真造成环境卫生不整洁,考核100元。设备存在明显的缺陷、隐患,验收未发现,考核500元。

41、工作终结时未督促工作负责人作相关记录,记录不合格,考核500元。

42、工作票、操作票不符合《工作票、操作票使用管理标准》,考核200元。

43、未及时开展安全活动、记录不符合要求、发现问题未采取措施,考核500元。

44、不接受矿方管理,视情节严重,直接扣除剩余承包款,并追究违约责任。

45、及时发现设备紧急缺陷,并得到处理,避免了重大事故发生的,奖励500元。

46、及时发现设备重大缺陷,并得到处理,避免了一般事故发生的,奖励300元。

七、说明

本管理办法最终解释权归中天合创煤炭分公司,如有不完善,随时进行补充更改,补充更改条款同样有效。

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煤炭分公司 二○一○年十月

下载济宁市“蒲公英小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济宁市“蒲公英小屋”运行管理办法(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坦桑尼亚文化小屋运行总结

    方寸之地圆世界的梦 ——坦桑尼亚小屋运行小结 憧憬:人们常说,没有梦想的生活是暗淡无光的,对于我们这样一群每天面对的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的师生来说,有和来自于世界各地的运动员......

    神华集团公司电力生产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神华集团公司电力生产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神华集团公司2011年10月27日总经理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电力生......

    济宁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济政办发〔2011〕30号 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济宁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的 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济宁高新区、济宁北湖新区管委会......

    吉林大学慕课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吉林大学慕课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为主动适应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终身学习需求,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建立以学生网络自主学习......

    湖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湖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 为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改善水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

    深圳同城支付结算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深圳同城支付结算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规范深圳同城支付结算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运行管理,确保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

    山东省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山东省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运行效率,改善水环境质量,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定,制定本办......

    湖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 湖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加强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善水环境,促进城镇水污染防治及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