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行政管理作业及答案[5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6:59: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镇行政管理作业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镇行政管理作业及答案》。

第一篇:乡镇行政管理作业及答案

《乡镇行政管理》课程形成性考核册部分习题答案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

1一、名词解释

分权制: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立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管理层次: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3、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4、人事行政机关:人事行政机关是指根据人事管理职责,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专门承担人事行政业务的组织机构。

二、单项选择题

1.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D)。

A、瓦特B、史坦因C、马克思D、亚里士多德

2.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B)

A.韦伯B.泰勒C.法约尔D.古立克

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A)。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

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

4.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C)。

A、前资本主义时期B、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D、当代资本主义时期

5.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C)。

A、内阁制B、总统制C、半总统制D、委员会制

6.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B)的核心内容。

A、社会公德B、行政道德C、职业道德D、社会行为规范

7.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A)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A、组织观念B、价值观C、道德感情D、法律意识

8.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A)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A、英国B、美国C、日本D、加拿大

9.美国的文官委员会、日本的人事院等机构属于(B)类型。

A、部内制B、部外制C、折中制D、党统一领导制

10.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与19世纪的(C)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A、中B、美C、英D、法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BCDE)。

A法律制度B、意识形态C、道德伦理D、价值观念E、教育

2.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在《经济学》(第十六版)中,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ABDEA、执行国际经济政策B、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

C、确保社会公平分配的职能D、提高经济效率E、改善收入分配

3.下列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有(AD)。

A、墨西哥B、德国C、新加坡D、埃及E、丹麦

4.非营利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表现在(ABCDE)。

A、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倡导作用B、监督市场

C、监督政府D、中介作用E、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

5.我国公务员调配的基本形式是(ABD)

A.调任B.转任C.轮换D.挂职锻炼E.借用

四、简答题

1、试述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复杂性。公共行政环境是多种多样的,是多层次、多结构的,是非常复杂的。同时,这些公共行政环境要素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是互相交织一起,互为因果,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各种环境要素交织在一起,有时很难把这些环境看成是单一的要素,甚至也很难分清公共行政环境的类型。如果把公共行政环境的多结构性和多层次性加上人为的因素,就使公共行政环境的就更加复杂,更加难以确定。认识了公共行政环境的复杂性特点,才能认识公共行政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2)约束性。公共行政只能在公共行政环境所提供的空间和各种条件下进行,不能超越它所提供的各种限制条件,必然受到公共行政环境的约束。

(3)特殊性。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其次,这种多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

(4)不稳定性。如果公共行政环境的变化幅度比较小,比较稳定的,是渐变的,可以称之为稳态环境;如果公共行政环境的变化幅度比较大,可以称之为动态环境。动态环境的特点就是它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讲公共行政环境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公共行政环境有时也是不稳定的。公共行政环境的不稳定性可以分解为两个维度: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以及不可预测的突变性特点。

2、简述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体制的特点。

参考答案:中国地方政府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政府形式。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组织理论为指导思想,总结了我党革命根据地时期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吸取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的历史传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体制。其特点如下:

(1)中国地方政府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下级政府是上级政府的执行机关。统一受中央政府的领导。各级行政机关之间有明确的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中央政府没有设主管地方政府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必须受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也是上下级关系。

(2)各级地方政府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地方政府必须执行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决定和行政规章。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委会有权撤消同级地方政府违背宪法和有关法律的政策和决定。

(3)各省、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自治区有自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有高度自治权。

(4)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上级和同级的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的领导,执行党的常委会和委员会所做的决定和制定的政策。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是党的常委会成员。

五、论述题

1、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有:(1)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的职能;

(2)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确保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职能;(3)直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的不足的职能;(4)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

2、试述公共组织的作用。

参考答案:(1)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2)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3)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

(4)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

(5)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

《乡镇行政管理》课程形成性考核册习题答案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2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支出:财政支出,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筹集与集中的资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再分配的过程。

2、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俗称“民告官”。

3、标杆管理: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成为强中之强组织创新和流程再造的过程。

4、公共组织绩效评估: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绩效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

二、单项选择题

1.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D)。

A、确定评估对象B、选择评估标准C、明确评估目的D、培训工作人员

2.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D)。

A、专家咨询系统B、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C、信息支持系统D、领导决策系统

3.非执政党和非国家机关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称为(A)。

A、社会监督B、事前监督C、事中监督D、法制监督

4.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C)。

A、税率B、纳税人C、税法D、税种

5.据考,“法治”一词是古希腊人(C)最早提出的。

A、亚里士多德B、梭伦C、毕达斯D、柏拉图

6.目标管理方法是(D)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A、菲德勒B、西蒙C、伍德沃德D、德鲁克

7.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D)。

A、市级预算B、县级预算C、省级预算D、中央预算

8.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B)。

A、网上沟通B、横向沟通C、无反馈沟通D、纵向沟通

9.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称为(C),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

A、应变方案B、临时方案C、积极方按D、追踪方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生效的日期是(C)。

A、2003年1月1日B、2003年5月1日

C、2002年10月1日D、2002年1月1日

三、多项选择题

1.工作控制是对具体执行工作的各方面的控制,它包括(ABCDE)。

A、质量控制B、标准控制C、成本控制D、程序控制E、计划控制

2.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辅助职权包括(ACE)。

A、对监督事项涉及的单位和个人的查询权

B、建议权

C、对违反行政纪律取得的财物的处置权

D、行政处分权

E、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时的请求协助权

3.在我国,根据国家职能的区别,将财政支出区分为(ABCDE)。

A、国防费B、行政管理费C、经济建设费D、社会文教费E、其他支出

4.按照行政计划的主体划分,行政计划的类型可以分为(ABE)。

A.地方计划B.中央计划C.国防计划D.基层计划.E.资源计划

5.下列属于行政费用测量法的方法有(ABE)。

A、单位费用测量法B、计件费用测量法C、行政职能测量法

D、标准比较法E、人均费用测量法

四、简答题

1、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哪些步骤?

参考答案: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如下步骤:(1)认识问题,界定问题,找出差距;(2)确定决策目标;(3)确定决策标准,确定每个标准的权重;(4)拟定决策方案。拟定方案分两个阶段:粗拟阶段和精心设计阶段。决策方案一般有四种:积极方案、临时方案、追踪方案和应变方案。(5)分析方案。(6)选择方案。

(7)实施决策方案,完善决策。(8)评估决策。

2、社会监督的有效性具有的两个前提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是公共行政的透明度,即政务公开;

二是社会监督必须与国家权力体系的监督相结合。

五、论述题

1、试述行政协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行政协调可以使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和谐一致,避免内耗和互相冲突,从而达到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目的。

(2)行政协调可以促进各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行政资源,精简和优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行政效率。

(3)行政协调有助于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并从整体和全局立场出发,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从而有利于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

(4)行政协调有助于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使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努力成为集体的努力,单独的行动成为合作的行动,从而产生整体的“合力”。

2、对于行政改革的对策,结合教材,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1)政治保障是进行行政改革的前提。(2)加强宣传,制造行政改革舆论。(3)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改革政策。①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占有第一手资料;②行政改革政策应该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受损失为原则;③公众参与制定政策; ④制定政策一定要充分考虑和利用行政改革的一切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4)制定进行行政改革的法令和政策,使行政改革有法律保证和强制力。(5)恰当地选择行政改革的突破点,恰当地选择发动改革的时机。(6)行政改革要尽快地取得效果,提高行政效率和为公众服务的质量。

作业3参考

一、机构设置

乡镇均设有党委、人大、政府三大领导机构。同时,乡镇均设有大体相同的党群部门和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乡镇一级设立的机构主要有:①党群机构:党委办公室(有的乡镇把党委办公室与政府办公室合在一起,称为党政办公室)、纪检监察室、政法委、人民武装部、团委、妇联;②政府机构:政府办公室(或党政办公室)、派出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工商局、计生办、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办公室;③司法机构:人民法庭、司法所(或司法助理);④下属企事业单位:计生服务站、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国土资源管理所、财政所、粮管所、烟草站、社会事务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林业站、卫生院、中学、中心校、邮电所等;

二、管理情况:

在政府机构及政府所属企事业单位中,邮电所、工商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国土资源管理所、林业站、派出所、烟草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属于垂直管理单位,即人事权及财权都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有政府办、农业服务中心、计

生办、计生服务站、文化服务中心、社会事务办、财政所、粮管所、卫生院、中学、中心校等单位。作为上连县、下连村的中间政权组织,乡镇主要是乡镇的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同时,对村民委员会实施指导:农村按居住地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因此,乡镇人民政府与村的关系应为指导关系,但事实上几乎都是领导关系。这种行政运行模式,有的专家称之为“乡政村治”体制运行模式。

三、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其原因

现行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我国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也存在着许多弊端,这些弊端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乡镇职能的发展,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我国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

1、政府职能庞杂、错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乡镇人代会有l3项职权、乡镇政府有7项职权,但实际落实并非如此。一是乡镇职能泛化。政府管的事情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收税收费、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无所不干,如同一个全能的政府。

2、乡镇职能错位

政企不分,既是财产所有者代表、又是企业经营者代表和社会管理者代表,直接参与微观经营。有的在发展经济中职能越位,强制农民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有的代替农民决策去办企业、发展经济。二是乡镇机构设置重叠。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责任分工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越位或不到位,甚至产生违法行政行为。三是由于权责不一致,弱化了乡镇应有的职能。乡镇在职能职责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现在乡镇,而根源却在上级部门。有的上级部门偏离了责权一致的原则,通过行政命令和资源配置权,把一些本该属于自己抓的工作下放给了乡镇,使乡镇疲于应对若干的“一票否决制”,弱化了应有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3、权力与责任不对等,行政运作方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一是存在权小责大的矛盾。乡镇政府具有的七项职能中,乡镇政府主要做的工作却大部分是“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另一方面,税务、国土机构工作地点在乡镇,财物和业务管理权则属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而他们承担的业务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却是由乡镇政府来帮助完成的。乡镇政府承担的责任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被上划的站、所越来越多,乡镇管理不了,有责无权。一些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出现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事,农民找政府,乡镇政府除了做点解释工作外根本无能为力。二是乡镇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之间处于两难境地。对下,由于乡镇财政十分困难,乡镇政府该为农民办的事却无能为力。直接影响了群众对乡镇政府的信任,他们看见乡镇干部就戏称为“催粮、催款”,因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对上,上级政府每年下达给乡镇各种任务,并且实行目标考核,乡镇干部形象地称之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天应付每种事务喘不过气来。三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与行政命令式政权运作方式的矛盾难以解决。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是以直接的、微观的、权力导向型管理为特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传统的行政管理运行方式已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忽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行政运行成本高,市场机制得不到有效发挥,一些乡镇政府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直接插手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具体事务,干涉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明显违背了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和管理原则

--------------------------

一、应当充分认识乡镇基层政府在国家行政体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根据我国《宪法》第三十条的规定,“乡镇”是国家行政体系中的最低一级地方行政建制,是介于县、村之间的中间层次,具体体现了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分权关系。正如法国著名政治学家托克维尔所指出的,“乡镇是自然界中只要有人类集聚就能自行组织起来的惟一联合体。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就提出了,“乡土中国要重建,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20世纪的百年史反复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谁抓住了农民,谁就抓住了中国;谁丢掉了农民,谁就丢掉了中国!”。根据西方政治学中的公共治理理论,实行地方基层政府的“善治”,是建立现代乡村社会公共秩序的制度保障。从世界范围看,“乡镇”作为国家依法设置的一种地方行政建制,已成为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管理农村行政事务和为基层民

众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通行做法。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地方基层政府设置的极大灵活性和变通性。可见,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基层行政单位的设置,一般都是从便于行政和便于居民参与本地管理出发,综合考虑了历史、地理、民族诸因素,根据一个基层行政单位能否有效管理的地域、人口而确定的。”过大,又将导致政令不通,行政效率低下。所以,保持乡镇建制规模的适度性,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和满足农民对公共品需求的制度基础。”

二、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多年来,我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乡镇政府体制改革遇到的最棘手问题是如何处理党政关系。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也就是说,乡镇党委是农村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是作好农村各项工作的“前沿指挥部”,与乡镇其他各种组织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一点是决不能含糊。同样,实行村民自治,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也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改善乡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重塑乡镇一级的“政府形象”,使之逐渐形成一种整合的、协调互动的社会政治力量,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

三、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精干高效的乡镇基层政府。

乡镇政府改革更多的是涉及整个国民收入再分配和财政制度、户籍制度、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等深层次矛盾和制度性障碍。因此,我国下一步的乡镇政府改革重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和现代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及运行机制,而不能要求县乡财政“自求平衡”。同时,要按照在合理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乡镇事业站所,强化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其经费主要由县级财政保障;逐步增强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其走向市场化经营的轨道。总之,我国建构21世纪的现代乡镇行政管理新体制,光靠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突破。

四、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培育和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财政应重点保障村干部报酬按月兑现,并给予村一级必要的行政经费,为农村社会稳定创造一个宽松环境。但从长远发展看,一方面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为农村义务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障、道路与通讯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提供财政支持;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发展农村新型的集体经济,不断充实和丰富“村民自治”的活动内容。事实上,只有让分散的、自由散漫的个体农户自愿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才能使基层民主具有内在动力和亲和力。而“村庄是生产性的和建设性的”,只要真正体现了“村民自治”的核心价值,即让农民自由、自主、自治的活动,才能激发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从而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主要通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协作、股份合作、中介服务、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等多种形式,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新型的经济技术服务实体和专业合作组织,促使农民主要以经济利益作为联结方式,重新把高度分散化的农民引入到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组织中去。综观世界各国的经验,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合理选择,也是维护公平、保护弱者的有效载体。然而,我国迄今尚未建立起一套“民主化、法治化的现代农村政治制度;开放、公平的现代农村市场经济制度;科学、文明的现代农村文化制度;赋予农民各种权利的规范的现代农村社会制度。总之,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极其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是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农民”互动连通、动感传递的合作机制和有效载体,是推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综合动力系统和平衡机制。我国在“十二·五”时期,如何进一步放活农村经济政策,鼓励和促进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第二篇:乡镇行政管理作业3参考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3参考

1一、机构设置

乡镇均设有党委、人大、政府三大领导机构。同时,乡镇均设有大体相同的党群部门和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乡镇一级设立的机构主要有:①党群机构:党委办公室(有的乡镇把党委办公室与政府办公室合在一起,称为党政办公室)、纪检监察室、政法委、人民武装部、团委、妇联;②政府机构:政府办公室(或党政办公室)、派出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工商局、计生办、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办公室;③司法机构:人民法庭、司法所(或司法助理);④下属企事业单位:计生服务站、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国土资源管理所、财政所、粮管所、烟草站、社会事务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林业站、卫生院、中学、中心校、邮电所等;

二、管理情况:

在政府机构及政府所属企事业单位中,邮电所、工商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国土资源管理所、林业站、派出所、烟草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属于垂直管理单位,即人事权及财权都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有政府办、农业服务中心、计生办、计生服务站、文化服务中心、社会事务办、财政所、粮管所、卫生院、中学、中心校等单位。作为上连县、下连村的中间政权组织,乡镇主要是乡镇的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同时,对村民委员会实施指导:农村按居住地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因此,乡镇人民政府与村的关系应为指导关系,但事实上几乎都是领导关系。这种行政运行模式,有的专家称之为“乡政村治”体制运行模式。

三、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其原因

现行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我国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也存在着许多弊端,这些弊端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乡镇职能的发展,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我国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

1、政府职能庞杂、错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乡镇人代会有l3项职权、乡镇政府有7项职权,但实际落实并非如此。一是乡镇职能泛化。政府管的事情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收税收费、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无所不干,如同一个全能的政府。

2、乡镇职能错位

政企不分,既是财产所有者代表、又是企业经营者代表和社会管理者代表,直接参与微观经营。有的在发展经济中职能越位,强制农民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有的代替农民决策去办企业、发展经济。二是乡镇机构设置重叠。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责任分工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越位或不到位,甚至产生违法行政行为。三是由于权责不一致,弱化了乡镇应有的职能。乡镇在职能职责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现在乡镇,而根源却在上级部门。有的上级部门偏离了责权一致的原则,通过行政命令和资源配置权,把一些本该属于自己抓的工作下放给了乡镇,使乡镇疲于应对若干的“一票否决制”,弱化了应有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3、权力与责任不对等,行政运作方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一是存在权小责大的矛盾。乡镇政府具有的七项职能中,乡镇政府主要做的工作却大部分是“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另一方面,税务、国土机构工作地点在乡镇,财物和业务管理权则属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而他们承担的业务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却是由乡镇政府来帮助完成的。乡镇政府承担的责任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被上划的站、所越来越多,乡镇管理不了,有责无权。一些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出现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事,农民找政府,乡镇政府除了做点解释工作外根本无能为力。二是乡镇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之间处于两难境地。对下,由于乡镇财政十分困难,乡镇政府该为农民办的事却无能为力。直接影响了群众对乡镇政府的信任,他们看见乡镇干部就戏称为“催粮、催款”,因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对上,上级政府每年下达给乡镇各种任务,并且实行目标考核,乡镇干部形象地称之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天应付每种事务喘不过气来。三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与行政命令式政权运作方式的矛盾难以解决。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是以直接的、微观的、权力导向型管理为特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传统的行政管理运行方式已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忽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行政运行成本高,市场机制得不到有效发挥,一些乡镇政府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直接插手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具体事务,干涉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明显违背了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和管理原则

--------------------------

一、应当充分认识乡镇基层政府在国家行政体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根据我国《宪法》第三十条的规定,“乡镇”是国家行政体系中的最低一级地方行政建制,是介于县、村之间的中间层次,具体体现了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分权关系。正如法国著名政治学家托克维尔所指出的,“乡镇是自然界中只要有人类集聚就能自行组织起来的惟一联合体。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就提出了,“乡土中国要重建,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20世纪的百年史反复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谁抓住了农民,谁就抓住了中国;谁丢掉了农民,谁就丢掉了中国!”。根据西方政治学中的公共治理理论,实行地方基层政府的“善治”,是建立现代乡村社会公共秩序的制度保障。从世界范围看,“乡镇”作为国家依法设置的一种地方行政建制,已成为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管理农村行政事务和为基层民众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通行做法。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地方基层政府设置的极大灵活性和变通性。可见,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基层行政单位的设置,一般都是从便于行政和便于居民参与本地管理出发,综合考虑了历史、地理、民族诸因素,根据一个基层行政单位能否有效管理的地域、人口而确定的。”过大,又将导致政令不通,行政效率低下。所以,保持乡镇建制规模的适度性,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和满足农民对公共品需求的制度基础。”

二、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多年来,我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乡镇政府体制改革遇到的最棘手问题是如何处理党政关系。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也就是说,乡镇党委是农村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是作好农村各项工作的“前沿指挥部”,与乡镇其他各种组织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一点是决不能含糊。同样,实行村民自治,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也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改善乡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重塑乡镇一级的“政府形象”,使之逐渐形成一种整合的、协调互动的社会政治力量,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

三、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精干高效的乡镇基层政府。

乡镇政府改革更多的是涉及整个国民收入再分配和财政制度、户籍制度、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等深层次矛盾和制度性障碍。因此,我国下一步的乡镇政府改革重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和现代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及运行机制,而不能要求县乡财政“自求平衡”。同时,要按照在合理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乡镇事业站所,强化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其经费主要由县级财政保障;逐步增强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其走向市场化经营的轨道。总之,我国建构21世纪的现代乡镇行政管理新体制,光靠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突破。

四、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培育和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财政应重点保障村干部报酬按月兑现,并给予村一级必要的行政经费,为农村社会稳定创造一个宽松环境。但从长远发展看,一方面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为农村义务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障、道路与通讯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提供财政支持;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发展农村新型的集体经济,不断充实和丰富“村民自治”的活动内容。事实上,只有让分散的、自由散漫的个体农户自愿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才能使基层民主具有内在动力和亲和力。而“村庄是生产性的和建设性的”,只要真正体现了“村民自治”的核心价值,即让农民自由、自主、自治的活动,才能激发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从而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主要通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协作、股份合作、中介服务、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等多种形式,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新型的经济技术服务实体和专业合作组织,促使农民主要以经济利益作为联结方式,重新把高度分散化的农民引入到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组织中去。综观世界各国的经验,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合理选择,也是维护公平、保护弱者的有效载体。然而,我国迄今尚未建立起一套“民主化、法治化的现代农村政治制度;开放、公平的现代农村市场经济制度;科学、文明的现代农村文化制度;赋予农民各种权利的规范的现代农村社会制度。总之,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极其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是实现“政府——市场——社会——农民”互动连通、动感传递的合作机制和有效载体,是推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综合动力系统和平衡机制。我国在“十二·五”时期,如何进一步放活农村经济政策,鼓励和促进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乡镇行政管理作业3参考

2一、机构设置

(一)一般乡镇设综合性办公室5个:

1、党政办公室(挂乡镇人大办公室牌子):负责党委(纪检监察)、人大、政府日常事务,协调各综合性办公室之间的关系;承担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的日常工作。

2、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经济建设的发展规划;协调经济综合管理和监督部门的工作;负责乡镇、村建设规划;协调乡镇、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建设管理;负责环保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工作.3、社会事务办公室(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与其合署办公):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协调政法工作;负责民政等社会事务;负责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和广播电视等工作。

4、农业办公室:负责农林牧、水利、水产等工作;负责农村经营管理工作。

5、计划生育办公室:贯彻执行有关计划生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落实计划生育的任务。

我认为乡镇一级的机构够了,甚至需要减少,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1.稳步推进城市化。我国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太少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农业是耕地密集型和水资源密集型产业,然而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1/2,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1/4。我国农民人均耕地约为世界农村人均耕地的1/3。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太小,粮食和许多大宗农产品,如棉花、油料等生产费用高,使得我国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过高,纯收益率太低。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就要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稳步推进城市化,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人均占有资源量,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前提条件是,改变我国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创造条件。农民向城镇转移主要靠市场的力量,但是也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特别需要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2.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长期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过高,消费比重太低,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比较小。投资比重过高也是我国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的一个原因。我国应该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逐步提高消费比重,降低投资的比重,使投资与消费的比例逐步达到能够使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水平。与此同时,还需要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央政府应该逐步增加对于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的转移支付,建立公平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积极探索农村医疗和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问题,为今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创造条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税收制度,强化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征管,逐步增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中央政府对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能力。3.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从体制上解决城乡居民机会不均等和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问题。我国需要创造条件尽快取消对农村居民的各种非国民待遇的政策规定,取消现存的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农民有与城镇居民均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法律环境。4.精简乡镇政府机构。农民负担过重一直是制约农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乡镇政府机构庞大、人员臃肿则是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资料表明,全国乡级供养人员达800多万人,每个乡镇平均200人左右,大大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因此,精简乡镇政府机构,缩减政府办事员数量,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之一。2004年,由于积极贯彻中央政府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方针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重大成绩。目前需要积极探索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巩固改革成果。今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居民逐步减少,应该相应地及时减少乡镇政府机构编制,缩减办事员数量。

5.依靠科技和制度创新繁荣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今后需要继续加强农业科技研究,通过引进良种,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等措施促进农业丰收,提高农民收入。与此同时,还需要

健全农业社会化的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积极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龙头工商企业与农户合作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资金短缺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繁荣农村经济,首先需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同时,需要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4参考

(1)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2)调解民间纠纷;(3)协助维护社会治安;(4)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5)支持和组织村民发展经济;(6)管理本村的土地和其他集体财产;(7)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8)维护村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9)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10)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我对他们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

如果我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我会以摆正个人位置为履好职责的重要基础。作为村民委员会主任,我应该如何摆正位置?1是“端正态度”;2是“完善自我”;3是“谦虚谨慎”;4是“到位而不越权”;5是“主动而不被动”;6是“勇挑重担而不推诿责任”。

理清五个关系:一是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二是村党支部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三是自己与村“两委”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四是自己与村民之间的关系五是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注重自身修养,做到心如明镜,表里如一,不乱讲话,不乱表态,遇事不惊,处事不乱,指挥若定。提高履职能力,一是主持村民委员会日常工作的能力二是理财能力。三是调处矛盾纠纷的能力。四是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五是良好的理论功底和口头表达能力六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七是协调联系能力。热心履职做事,村民委员会主任在任职的岗位上应有满腔的工作热情,始终要有为公的热心和做事的激情,满怀信心地带领广大村民扎扎实实干事业。

现在的乡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尊重村民的民主权利,干预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如有的乡镇政府指定、指派候选人,有的乡镇政府随意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二是不尊重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干预村委会干部的内部分工。有的乡镇政府因为不满意村民选出来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就在干部分工上做文章,不让村委会担负实际工作,或者另行聘任村会计、村出纳和妇女主任,另组工作班子抓村里的工作,致使村委会无法行使职权。三是不尊重村民会议的权利,用行政命令代替村民会议来决定村里的大事。如村干部的补贴数量和村级提留款的多少,应该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但在有的地方,村干部的工资补贴标准由乡镇政府决定,村提留的多少也由乡镇下文规定。又如近年来一些地方搞教育“双基”达标,有的乡镇政府为求政绩,不顾农村学生生源不足的实际和村级集体经济的困难,强迫村里举债建校,致使不少村债台高筑,而修建的学校又因招不到学生而只得将教室空置,造成极大浪费,村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类似的把好事办成“怨”事的例子,在农村基层并不鲜见。

能否正确处理好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实现思想观念上的根本性转变。就乡镇政府和乡镇干部而言,要充分尊重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村民委员会和村干部,要树立和强化自治意识,办好本村的公益事业和公共事务,管理好本村财务,抓好村里的经济工作,依法协助乡镇政府完成各项行政工作任务。

要正确处理好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还必须实现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一是要坚持以宏观管理为主。现在农村基层的村级合作经济组织、承包经营户、联营或者合伙以及村民都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乡镇政府必须改变过去直接经营管理微观经济活动的工作方法。二是要坚持说服和引导的方法。乡镇政府工作的对象不是过去生产大队那种无所不包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单位,而是千家万户。因此,简单粗暴、命令主义,浮在上面的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实际工作,必须遇事同村民群众商量,依靠宣传鼓励,教育群众;依靠成功的经验,引导群众;依靠致富的榜样,带领群众。三是要全心全意为村民群众服务。过去,有的乡镇干部把领导被领导的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看成是主仆关系,对村民群众动不动就命令、训斥、惩罚,这种现象必须予以纠正,乡镇干部必须真心实意地把村民群众放在主人翁的地位上去看待,必须明确管理即服务的道理,从而全心全意为村民群众服务,做好人民的公仆。四是要坚持依法行政。按照依法行政的原则,乡镇政府行使职权必须有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法律、法规规定的政府职权,既是政府必须履行的义务,又是政府行使职权的界限,超越这个界限就是越权。因此,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职权,应当依靠本机关包括乡镇的各分支机构去行使,而不应该把一些本来应该由乡镇政府履行的行政责任交给村民委员会去履行。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性组织,在法律上只负有遵守和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的各项指示、命令的义务,没有具体执法的权力。对一些涉及到村的行政工作,乡镇政府认为可以由村民委员会负责完成的,应该向村民委员会明确授权,并相应承担有关的行政责任。

第三篇:《乡镇行政管理》作业1、2参考答案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1、2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分权制:

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2、管理层次:

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发管理层级的数额。

3、行政领导责任:

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4、人事行政机关:

人事行政机关,是指根据人事管理职责,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专门承担人事行政业务的组织机构。

二、单项选择题:1.B 2.B 3.A 4.C 5.C 6.A 7.B 8.A 9.A 10.B

三、多项选择题:1.BCDE 2.ABDE 3.AD 4.ABCDE 5.ABD

四、简答题

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有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别,有的差别是巨大的。就是在同一种制度的前提下,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区别。这些差别形成了不同的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

2、简述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体制的特点?

第一,中国地方政府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下级政府是上级政府的执行机关。第二,各级地方政府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第三,各省、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自治区有自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有高度自治权。

第四,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上级和同级的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的领导,执行党的常委会和委员会作的决定和制定的政策。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是党的常委会成员。

五、论述题

1、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政府职能的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角色定位,一是充当市场经济运行的调节与干预主体;二是提高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力推动者。转型期我国经济角色有其特殊性,政府是市场缺陷的校正者,市场化的推动者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进程中的创新者,地方政府经济职能重点: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创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保证地方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和培育市场,实现充分就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条件,地方政府在履行经济职能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管”与“改”,“统”与“松”三个的相互关系,加大政府机构改革的力度,建立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推动政府法制化。

2、试述公共组织的作用。

第一,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第二,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第三,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第四,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政的制定者与协调者。第五,政府是社会公平和的提供者。

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也称为公共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将筹集与集中的资金,进行有计划的社会再分配的过程。

2、行政诉讼:

所谓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俗称“民告官”。

3、标杆管理:

标杆是地理测量的标志,标杆瞄准是在进行大地测量时的一种方法。在管理上,标杆瞄准就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标杆管理适用所有的组织。

4、公共组织绩效评估:

公共组织通过一定的绩效信息和评价标准,对公共组织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测活动,是公共组织的一项全面的管理措施。二.单项选择题:1.D 2.D 3.D 4.B 5.A 6.A 7.A 8.A 9.B 10.C 三.多项选择题:1.ABCDE 2.ABC 3.ABCDE 4.ABD 5.ABE

四、简答题

1、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哪些步骤? 答:

(一)认识问题,界定问题,找出差距

(二)确定决策目标

(三)确定决策标准,确定每个标准的权重

(四)拟定决策方案

(五)分析方案

(六)选择方案

(七)实施决策方案,完善决策

(八)评估决策

2、社会监督的有效性具有的两个前提是什么?

答:一是公共行政的透明度,即政务公开。二是社会监督必须与国家权力体系的监督相结合,社会监督如果没有权力体系监督为保障,那将是极为脆弱的。

五、论述题

1、试述行政协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行政协调可以使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和谐一致,避免内耗和互相冲突,从而达到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目的。

第二,行政协调可以促进各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行政资源,精简和优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行政效率真。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可供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行政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行政部门之间互设关卡,推诿扯皮,必然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巨大浪费,造成工作过程的重复或脱节,从而延误工作的进程,降低工作效率。

第三,行政协调有助于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并从整体和全局的立场出发,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从而有利于行政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

第四,行政协调有助于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使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努力成为集体的努力,单独的行动成为合作的行动,从而产生整体的“合力”。搞好行政管理,离不开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努力。但是这种努力只是借助于行政协调才能形成一种合力,才能真正产生效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政协调正是行政合力赖以形成的重要基础和源泉。

2、对于行政改革的对策,结合教材,谈谈你的看法。(各自看法自己补充)

第一,政治保障是进行行政改革的前提。进行行政改革的重要前提是取得政治上的大力支持,没有政治上的和赞成与支持,行政改革无法开展。行政改革不仅仅是单纯的行政改革,而且是重要的政治行为。政治支持不仅是行政改革的前提,也是行政改革的保证,而且行政改革往往是在政治的推动下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要求行政体制必须进行改革,政治权威发动并推动行政改革。

第二,加强宣传,制造行政改革舆论。首先,要加强新思想、新价值的宣传,打破僵化、模式化的旧思想、旧价值,使人民群众认识到新思想、新价值对行政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只有在新思想、新价值的指导下进行行政改革,才能全面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才能大幅度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行政改革试点,取得经验。选择能够说明不进行行政改革就不行的典型案例,大力宣传行政改革典型的成功经验,介绍其新思想、新价值和形成的新观念,促使人们改变传统观念。通过宣传和行政改革试点的推动,形成社会公众对行政改革的共识,把人民群众引导到由新思想、新价值形成的新观念指导下的行政改革上来,调动人民群众改革的积极性。行政改革的宣传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要说大话、空话和过头话。如果没有达到行政改革的预期高目标,公众就会感到失望。

第三,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改革政策。行政改革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制定政策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在制定政策时,应该尽量地减少受损失者的范围与受损失的程度,应当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受损失为原则。也应该吸收改革的参加者参与制定政策,是使政策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重要途径。制定政策一定要充分考虑和利用行政改革的一切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要制定进行行政改革的突破点,恰当地选择发动改革的时机。改革要尽快地取得效果,提高行政效率和为公众服务的质量。要把改革的这些成果及时地反馈给社会和改革的参与者,强化改革意识,化解不同意见,克服改革阻力。

第四篇:乡镇行政管理

镇政府在我国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过去,我们靠农业的积累、农民的贡献和农村的支持,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化体系,但另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也日益强化,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并没能很好地分享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果。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皇粮国税”,给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使得乡镇政权组织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弊端。对乡镇政权组织、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等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共和国政权大厦的基石,它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要靠乡镇贯彻落实,事关全局的“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之休戚相关。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面对农村实行村民自治的现实,乡镇行政管理中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作为一名乡镇工作者,对此深有体会。工作的实际需要迫使自己就现代乡镇行政管理去思考、去研究。本文《现代乡镇行政管理研究》,分乡镇行政管理及其特点、当代乡镇行政管理现状、优化乡镇行政管理的原则与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乡镇行政管理作为最基层的行政管理,具有执行性、直接性和不完整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和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暴露了当前乡镇行政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党政不分、党委权利过分集中;人浮于事、管理方式陈旧;机构条块分割,政府职能被肢解;政府职能尚未根本转变,责任错位;财政体制不完善、乡镇财政举步维艰;人民代表大会功能柔弱,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政府与村委会矛盾加剧,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等等。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传统体制、行政环境的影响和队伍素质、法制建设的不适应。

一、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

我国农业税费的全面免除于与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使得农村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乡镇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

(一)农村税费改革

农业税费改革从2000年以安徽省为试点单位,并逐步扩大到四川、重庆、甘肃、青海、山东等16个省份。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农业税费新农村建设中乡镇行政管理创新研究改革的基本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农业税费取消以后,乡镇政府从下乡催收税费这一项工作中得以解脱,但随之而来的是乡镇财政的短缺,乡镇债务无力偿还,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资金匾乏。乡镇政府除了配合税费改革的需要进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之外,必须应对处理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偿还乡镇债务等一系列问题。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农村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经明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 1

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义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新农村建设的总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应该说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丰富,涵义十分深刻。既要求经济发展,也要求社会发展;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

为了更好的探讨当前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及改革措施,先就当前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作一简要概述。

(一)机构设置及管理情况

乡镇一级设立的机构主要有:①党群机构:党委办公室(有的乡镇把党委办公室与政府办公室合在一起,称为党政办公室)、纪检监察室、政法委、人民武装部、团委、妇联;②政府机构:政府办公室(或党政办公室)、派出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工商局、计生办、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办公室;③司法机构:人民法庭、司法所(或司法助理);④下属企事业单位:计生服务站、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国土资源管理所、财政所、粮管所、烟草站、社会事务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林业站、卫生院、中学、中心校、邮电所等;⑤机构管理情况:在政府机构及政府所属企事业单位中,邮电所、工商所、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国土资源管理所、林业站、派出所、烟草站、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属于垂直管理单位,即人事权及财权都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有政府办、农业服务中心、计生办、计生服务站、文化服务中心、社会事务办、财政所、粮管所、卫生院、中学、中心校等单位。不过,乡镇机构设置不是千篇一律,并非每个乡镇都建有人民法庭、国家税务征收分局、地方税务征收分局、邮电所、工商所等机构,这些单位是按片区设立,一个单位负责管理几个乡镇的相关业务工作。

(二)行政运行模式

乡镇办事处均建有相同的领导机构核内设机构,即均设有党委、人大、政府三大领导机构。同时,不管是乡镇或办事处,均设有大体相同的党群部门和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作为上连县、下连村的中间政权组织,乡镇主要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7条的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同时,对村民委员会实施指导(宪法第110条规定:“农村按居住地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因此,乡镇人民政府与村的关系应为指导关系,但事实上几乎都是领导关系。)这种行政运行模式,有的专家称之为“乡政村治”体制运行模式。

三、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其原因

现行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我国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也存在着许多弊端,这些弊端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乡镇职能的发展,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

(一)我国现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

当前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主要是:

(1)政府职能庞杂、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乡镇人代会有l3项职权、乡镇政府有7项职权,但实际落实并非如此。一是乡镇职能泛化。政府管的事情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收税收费、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无所不干,如同一个全能的政府。有的乡镇职能错位、政企不分,既是财产所有者代表、又是企业经营者代表和社会管理者代表,直接参与微观经营。有的在发展经济中职能越位,强制农民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有的代替农民决策去办企业、发展经济。二是乡镇机构设置重叠。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责任分工的不合理,必然导致职能错位、越位或不到位,甚至产生违法行政行为。三是由于权责不一致,弱化了乡镇应有的职能。乡镇在职能职责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现在乡镇,而根源却在上级部门。有的上级部门偏离了责权一致的原则,通过行政命令和资源配置权,把一些本该属于自己抓的工作下放给了乡镇,使乡镇疲于应对若干的“一票否决制”,弱化了应有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2)权力与责任不对等,行政运作方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一是存在权小责大的矛盾。乡镇政府具有的七项职能中,乡镇政府主要做的工作却大部分是“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另一方面,税务、国土机构工作地点在乡镇,财物和业务管理权则属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而他们承担的业务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却是由乡镇政府来帮助完成的。乡镇政府承担的责任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被上划的站、所越来越多,乡镇管理不了,有责无权。一些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出现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事,农民找政府,乡镇政府除了做点解释工作外根本无能为力。二是乡镇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之间处于两难境地。对下,由于乡镇财政十分困难,乡镇政府该为农民办的事却无能为力。直接影响了群众对乡镇政府的信任,他们看见乡镇干部就戏称为“催粮、催款”,因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对上,上级政府每年下达给乡镇各种任务,并且实行目标考核,乡镇干部形象地称之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每天应付每种事务喘不过气来。三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与行政命令式政权运作方式的矛盾难以解决。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是以直接的、微观的、权力导向型管理为特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传统的行政管理运行方式已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忽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行政运行成本高,市场机制得不到有效发挥,一些乡镇政府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直接插手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具体事务,干涉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明显违背了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和管理原则。

3)财政不堪重负,体制不顺为腐败的产生提供了温床。一是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财政不堪重负。个别缺编单位进人时,不是从超编单位选调,而是从下级选调或公开招考,造成缺编单位逐步满编,而超编单位继续超编的现象,财政供养人员的总量在不断增加。二是财政供养人员与财力不相匹配。三是财政体制不顺。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由于财政支出远远高于财政收入,这就必然使得这些乡镇的财政为短缺型财政,只得靠吃上级定额补助解决诸如发工资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分税制,上级政府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将自身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部分或全部转移到乡镇,如义务教育、民兵训练、计划生育等纯公共产品,同时,这些财源不多或发展经济不力的乡镇为了完成上级政府每年下达给他们的财政税收考核任务,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所谓“协税”上。协税事实上就是拉税买税,造成国家税收流失的同时,为腐败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温床。

(4)党政不分,政事不分。党政不分,主要表现为党委一元化领导与乡镇长负责制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够好。按照规定,乡镇行政工作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党委对政府工作实施领导主要是把宏观、把方向,做好统揽和协调工作。但事实上,在乡镇一级,党委与政府基本上是混在一起的,几乎所有的工作任务和指标对每一个干部都同等下达、同等考核。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党政一体化运作的现象与党政分开的改革目标是格格不入的。同时,在乡镇也普遍存在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僵化、政事不分等问题。由于职能界定不清晰,部分事业单位严重依赖业务主管部门,业务上主管部门怎么说就怎么做,经费上有财政拨款作保障,人员也由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实际上成了主管部门的附属物,造成这些事业单位缺乏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并且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法律责任,从而使这些事业单位法人意识淡薄、责任意识淡薄。

(5)公务员政绩考核办法不完善,科学合理的选拔任用体系尚未真正形成。目前,包括乡镇干部在内的公务员选拔任用办法不科学、不完善,考核公务员的政绩还没有找到一种把个人贡献与集体贡献合理区分的办法,因此往往会出现把集体的政绩说成是个人的政绩,把别人的政绩说成是自己的政绩的现象。这种考核办法的不完善,还会加剧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而且会促使政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同时,提拔任用干部必须经过大会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推荐,这本是扩大民主,落实干部、群众选择权、参与权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部分乡镇干部(甚至县级干部)对此却异常敏感。因此,该放手去做、去管的事不认真去做、去管了,因为做事就要触及各种利益的分配和调整,就会得罪人,就会在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中少得一票,甚至少得若干票。所以,好人主义盛行。如此种种,都不利于公务员的合理选拔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不利于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不利于科学合理地选拔任用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干部。

(二)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分析我国当前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1)对乡镇政府职能认识不到位。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乡镇政府工作职能重心、职能方式的惯性作用,致使乡镇干部的观念意识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乡镇干部对乡镇应该履行什么职能,新时期如何落实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如何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缺乏明确地认识。仍然习惯于完成上面的任务,习惯于做好眼前的事,缺乏发展意识和发展规划。

(2)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削弱了乡镇的职能体制。乡镇原有一些主要职能站所比如工商、税务、国土、电力等先后实行了垂直管理。原则上乡镇是“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但是由于站所的人才物全部收归县级职能部门,所以乡镇对于这些站所只能协商,不能控制和指挥。这样,乡镇在履行某些职责的时候就很困难,另外行政执法权又只能授予县级职能部门。乡镇在推动工作的方法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3)经济因素制约了乡镇政府职能发挥的。税费改革以前,乡镇财政收入的70%来自农业税。免征农业税以后,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但是乡镇政府的事权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乡镇既要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本级财政收入,还要负担公共交通、公共卫生、农村公共设施维护、农村教育、社会治安、文明创建活动、科技推广等公共事务。这些公共事务决大部份依靠乡镇财政自行

解决。而且这些公共事务支出大、欠账多。这也大大制约了乡镇行政管理职能发挥。

四、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我国的最基层政府—乡镇政府,既承担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任务,又承担着组织、动员、规划、引导新农村建设的各种任务。当前乡镇行政管理存在问题已经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因此,进一步完善明确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完善乡镇致府的机构设置

有些人提出取消乡镇政府建制,或者强县弱乡、实行乡镇作为县市派出机构等若干建议。就目前中国农村社会的需求而言,乡镇非但不能取消,而且应该强化。在新时期,乡镇面I临的问题并非源自乡镇本身,而是来自于整个中国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乡镇不过是整个中国体制矛盾中最尖锐、最集中的环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乡镇的弱化和取消都意味着矛盾向核心地带的靠拢。乡镇的困难决不是乡镇制度本身的困难,而是整个中国体制改革困难的集中体现。因此,乡镇改革不是取消乡镇,而是要合理定位乡镇的职能,改革乡镇的体制。目前,乡镇政府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都很不规范。要通过立法明确乡镇机构职能、人员编制和工作程序,明确乡镇政府各项行政人事行为的程序和责任。法治化是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在乡镇改革中,要贯彻“小政府,大服务”的方针,保留履行政治和社会服务职能的机构,压缩甚至撇开履行经济管理职能的机构。对规模过小的乡镇应视具体情况适当合并,减少数量,扩大规模。

(二)创新思路,转变观念,转变职能

在乡镇改革中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计划经济体制下创办的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财源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造成了大量的乡镇“负累”,有的甚至变成了乡镇财政的包袱。今后,乡镇政府应该从竞争性领域解脱出来,把办企业、做贸易的任务交给社会、交给市场,充分发挥市场优势,以多业并举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均衡协调发展,切实解决好政府的“越位”问题。再比如,乡镇领导要从过去包揽一切的思维定式中解脱出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的服务和引导上来,切实解决好政府的“缺位”问题。转变职能是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从现在的情况看,各乡镇自身的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交叉,有许多应该推向市场、推向社会的事情,政府大包大揽,做了许多费力不讨好、事与愿违的事。乡镇政府依然承担着三夏生产、三秋生产等原来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众多职能。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一是由政府改革带动企业改革、教育改革、医疗卫生体制等各项改革。二是防止把转变政府职能简单化,停留在提口号或做表面文章上,而要迈出实质性步伐。三是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现代化建设,包括政府治理理念的现代化,政府治理架构现代化和政府治理方式的现代化。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要达到两个目标:第一,为乡镇经济发展创造种种便利条件,如信息技术支持、财政贴息等手段,通过提供经济性公共服务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引导好资源积聚和资金投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植财源,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第二,通过提供社会性公共服务,为社会成员提供社会性公共服务,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义务教育、公共医疗与社会保障等,解决最基本的社会福利与社会公平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今后,乡镇党委政

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从行政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加强政府服务,把改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不该管的事情下决心坚决不管,乡镇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经济型专业服务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把不应该由政府履行的职能交给市场,企业和市场中介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的作用。

(三)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减少财政供养人员

乡镇机构改革在我国已进行过多次,效果并不理想,现在有必要加快推进。重点是合理界定乡镇机构职能,精简机构和减少财政供养人员。要按照减少机构、整合资源、综合设置、提高效率的要求,根据职能需要严格规范乡镇机构和岗位、人员设置,结合乡镇规模和经济实力以及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工作要求,从紧设置乡镇内设机构,从严控制乡镇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冗员负担过重是目前乡镇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力压缩乡镇财政供养人口、减轻财政负担已经是势在必行。各级人事部门在确定编制时,不仅要根据县、乡规模大小,也要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树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养多少人”的指导思想,对经济发展滞后,财政供给能力差的县、乡,可在省定编制的基础上,从低、从紧核定编制额,从源头上控制财政支出的过快增长。深化教育改革,乡镇中小学要重新核定教师编制,杜绝超编现象。属于提供非公共产品和非公共服务的单位,可以取得经营性或服务性收入的单位财政要停止供给。农技站、农机站、兽医站、林业站等服务性单位,应通过服务收费来实现自我平衡。应加快乡镇公共卫生改革步伐,减轻财政负担。在深化和完善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中,建议乡镇的规模应达到8-10万人,乡镇的领导职数一般可确定为5-7名,包括党委、人大、政府和武装部的领导干部,总人数应控制在20-30名(不含公安和工商税务部门等县级执法部门)。乡镇机构要精干,人员要相互交叉兼职,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机构与人员的作用,减少人员开支。对于乡镇机构人员过多的问题,主要应该通过“扎口子”,也就是严格定编,然后通过调整、逐年退休或鼓励提前退休等方式,将问题分年化解,不能过于急躁冒进。清退乡镇机构临时人员也是乡镇改革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要有决心,有措施。通过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裁减人员的生活出路。改革后,要避免或严格控制机构和人员的膨胀。

(四)探索乡镇深化改革的目标

就长期目标而言,乡镇自治、实现乡镇建制的地方化和公利化,应当是乡镇改革的方向。但就近期目标而言,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起有效地领导和管理乡镇辖区内各项事务的有活力、有权威管理组织。乡镇政府要把工作重点转到提供公共服务和发展公益事业上来要进一步规范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的工作职能与事权范围,打造法治诚信、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新时期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要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这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大胆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

第五篇:行政管理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行政管理复习题试题及答案

复习一

一、名词解释

1、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是设置于地方各级行政区域内的公共行政管理机关。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2、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立和经营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志愿人员组成,实行自我管理的、独立的、公共或民间性质的组织团体。

3、人事行政:人事行政是指国家的人事机构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公共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管理。

4、公文管理:公文管理就是对公文的创制、处置和管理,即在公文从形成、运转、办理、传递、存贮到转换为档案或销毁的一个完整周期中,以特定的方法和原则对公文进行创制加工、保管料理,使其完善并获得功效的行为或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C)。

A.普耳 B.斯密 C.欧文 D.斯图亚特

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A)。

A.里格斯 B.古立克 C.德鲁克 D.高斯 3.20世纪30年代,古立克把管理职能概括为(A)。

A.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

B.领导、决策、组织、指挥、协调、人事、预算

C.计划、领导、人事、指挥、组织、报告、预算

D.计划、领导、人事、沟通、协调、组织、预算

4.公共行政环境的(D)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A.约束性 B.复杂性 C.不稳定性 D.特殊性

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C)。

A.前资本主义 B.由资本主义 C.垄断资本主义 D.当代资本主义

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A.政府职能 B.行政监督 C.行政决策 D.行政体制

7.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C)。

A.内阁制 B.总统制 C.半总统制 D.委员会制

8.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A)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加拿大

9.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梁启超,他于1876年在(B)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

A.《行政学原理》 B.《论译书》 C.《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 D.《行政学》

10.对于一般的省、市、县、乡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 州、自治县、自治乡就是(A)的行政区。A.特殊型 B.发展型 C.传统型 D.现代型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文化环境要素的是(BCDE)。

A.法律制度 B.意识形态 C.道德伦理 D.价值观念 E.教育

2.国家公务员的培训主要有(BCDE)等几种形式。

A.综合培训 B.更新知识培训 C.任职培训 D.业务培训 E.初任培训

3.下列国家实行总统制的有(AD)。

A.墨西哥 B.德国 C.新加坡 D.埃及 E.丹麦

4.较有代表性的领导行为理论有(ABCDE)。

A.四分图理论 B.领导作风理论

C.领导系统模式 D.领导方格理论 E.PM型领导模式

5.科学合理的机关日常工作程序应注意的环节有(ABCDE)。

A.计划安排工作 B.组织实施工作

C.协调控制工作 D.检查总结工作 E.奖惩教育工作

四、简答题

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有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别。就是在同一种政 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区别。(2)这种特殊性还表现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公共行政环境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素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行政效率高低等方面。

2、简述机能制的优点和缺陷。

答:机能制又称职能制,是指公共组织在横向上按照不同职能目标划分为不同职能部门的组织类型。(1)机能制的优点是:①可以扩大公共组织的管理职能。②专业分工,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效率。③分权管理,有利于调动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机能制的缺陷是:①职能分化过多,会造成政府机构过多,因而会造成对社会和经济干涉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后果。②分工过细,会造成权力交叉,影响行政效率的后果。

五、论述题:(只提供答题要点)

1、试述 公共行政的作用。

(1)公共行政是对国家的治理;(2)公共行政是执行人民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证;(3)公共行政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证;(4)公共行政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保证;(5)公共行政是教育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会管理的国家公务员队伍的需要.2、试述行政环境的作用。(1)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与制约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环境是公共行政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宏观形态,是公共行政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行动的空间。(2)公共行政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3)公共行政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行政的发展变化。(4)公共行政对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反作用.3、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须正确界定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你认为政府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1)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2)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3)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4)正确处理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5)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6)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的关系.4、你如何理解行政体制?

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理解行政体制:(1)、经济体制决定并制约行政体制,行政体制也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2)、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3)、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的划分和公共组织设置,以及对政府系统的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职权的配置.(4)、科学技术推动行政体制的变革;(5)、文化对行政体制的重要价值作用.5、什么是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试述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领导者直接领导下属的部门或人员的数额.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必须适当.一般来说,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 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但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是由许多相关因素决定的.如还要看工作性质、人员素质、领导能力和技术手段等因素来决定.6、如何理解行政领导责任和其行政职位、行政职权是统一的? 首先,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位,即行政领导者在国家行政机关所处的法律地位和担任的行政领导职务,这是行政领导者行使职权、履行责任的前提.其次,行政领导者要有行政职权,即来自于行政职位的权力,它是行政职位所具有的一种由法律规定的权力,是行政领导者履行责任的必要依据.第三,行政领导者要履行行政领导责任.7、试分析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的重要作用。

(1)、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2)、行政决策主导着公共行政管理的全过程;(3)、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成功与失败的决定因素;(4)、行政决策是贯彻执行国家意志和加强政府合法性的必要途径.8、试述行政协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行政协调可以使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和谐一致,避免内耗和互相冲突,从而达到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目的.(2)行政协调可以促进各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行政资源,精简和优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行政效率.(3)行政协调有助于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并从整体和全局立场出发,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从而有利于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4)行政协调有助于将 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使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努力成为集体的努力,单独的行动成为合作的行动,从而产生整体的“合力”.9、你认为行政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行政改革必须进行科学而严密地论证和规划,慎重开展;(2).行政改革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3).行政改革要以改变观念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核心,以高效、公平、廉洁为目标;(4).行政改革必须有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5).行政改革以理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复习二:

一、案例分析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各种各样的“行政问责暂行办法”、“行政过错追究暂行办法”。2004年4月,中央又批准实施丁《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作了严格规范。

最近,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这一《暂行办法》通过18种问责情形和7种追究责任,对行政首长追究其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责任,小到诫勉、批评。大至停职反省、劝其辞职。问责的情形主要包括5种:效能低下,执行不力;责任意识淡薄;违反法定程序,肓目决策;不依法行政或治政不严,监督不力;在商务活动中损害政府形象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官员问责”制给中国4 000多万名各级干部的仕途平添了风险,使为官变成了—种风险职业。这就要求政府官员转变观念,从“当官有权” 到“当官有责”。

请你运用行政领导的有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

1.重庆市政府通过的《暂行办法》实行官员问责制度的内容,主要体现了行政领导者的哪方面责任?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2.行政领导者的责任主要有哪几个方面?本案例中欠缺的责任是什么?

3.结合行政学原理简谈我国实施“官员问责”制的益处。(回答此问字数不少于300字)

答:1.重庆市政府通过的《暂行办法》实行官员问责制度的内容,主要体现了行政领导者的行政工作责任。行政领导者的行政工作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自己的岗位责任即行政领导者担任某一职务所应承担的义务和应尽的责任。行政领导工作责任的具体内容有:(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2)主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3)负责制定行政决策,决定公共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正确地选拔、使用人才;(5)负责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检查;(6)做好协调工作。

2.行政领导者责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责任。政治责任一般是由直接或间接选举的行政首长对国家宪法和立法机关以及对公众负的责任。(2)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违背或触犯有关法律所形成的责任,根据所造成的后果轻重不同,受到法律的处罚与制裁。这是行政主体与管理对象发生的 法律关系。(3)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处理公务时,违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所形成的责任。行政责任是一种管理责任。(4)道德责任。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恪守行政道德和社会道德。如果违背了行政道德和社会道德,将受到处分。在案例中,所欠缺的是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以及道德责任。政治责任即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因违反特定的政治义务或没有做好分内之事而导致的政治上的否定性后果,以及所应受到的谴责和制裁。法律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因违反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或应负的责任。

3.增强官员的责任心;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陋习;有利于整肃吏治。

二、在我国,学而优则仕,在美国,学而优则商,请谈谈你对这些观点的看法。(两种观点都谈或任选其中一种观点谈均可,只要言之有理有据,字数不少于300字。)

答:“学而优则仕”,在孔子时代,只是儒家的一个政治口号,它所代表的是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论语?子张》有语:“学而优则仕”。在许多国人看来,做公务员就是入仕;去创业则是从商。概言之,如果说西方国家人们的观念是“学而优则商”,我们不少人则仍是“学而优则仕”。其中的区别,值得深思。作一个不尽恰当的区分,如果把优秀分子多集中在政界或社会管理部门的社会称为“政治精英社会”的话,那么,优秀分子大都集中在商界和经济管理领域的社会就可以称为“经济精英社会”了。一般地说,当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时,维持一个强有力 的政治统治力量以保证社会稳定是最为重要的。而当商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后,经济、政治、文化的日益多元化将使政治主导一切的必要性日益降低。所以“政治精英社会”往往是与传统的农耕社会相适应的,而“经济精英社会”只能是商品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可能出现的。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社会稳定的基础自然地要由政治稳定向经济稳定转移,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也必然要由政治管理向经济管理演化。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人民生活日益多元,创业机会日益增加。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学而优则仕”的热潮?这既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之深,更说明了目前我国企业家的创业环境还不容乐观。操作手续烦琐、技术设施不先进、法律金融环境不完备等等都成为创业者的“拦路虎”。另一方面,公务员的“高含金量”有越来越趋高之势。与其他行业相比,公务员在获取公共信息资源、话语权、工资外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机会更大,而他们需要承担的风险却是相对较低。于是,竞考公务员被许多人认为是“最优选择”,“考公务员热”涌动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国竞争力高下的区别,从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来讲,往往就在于社会中最优秀的人做的事不一样。竞争力相对强的,是因为它有一个好的制度环境,使得社会中最优秀的人去创业;而竞争力相对弱的,往往是最优秀的人都挤着往做官的路上奔,社会缺乏创业精神。怎么让人们的观念从“学而优则仕”更多地转向“学而优则商”?如何促进这个转变?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复习三: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监察管辖:行政监察管辖,是指对某个监督对象确定由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实施监督和哪一级或者哪一个行政监察机关对哪些特定监督事项有权进行管辖的法律制度。

2、招标性采购:是指通过招标的方式,邀请所有的或一定范围的潜在的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主体通过某种事先确定并公布的标准从所有投标商中评选出中标供应商,并与之签订合同的一种采购方式。

3、标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瞄准一个比其绩效更高的组织进行比较,以便取得更好的绩效。

4、行政诉讼:所谓行政诉讼,就是公民或法人对行政机关或行政工作人员就违法行政行为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俗称“民告官”。

二、单项选择题

1.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C)。

A.协调阶段 B.总结阶段 C.实施阶段 D.准备阶段

2.对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案件,需要给予处分的,由(D)给予处分。

A.检察机关 B.行政监察机关

C.党的纪律检查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

3.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

A.中央预算 B.县级预算 C.省级预算 D.市级预算

4.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B)天内报有关部门备案。A.15 B.30 C.45 D.60

5.批准是一种约束力较强的(A)监督方式。其内容包括:要求监督对象报送审批材料、审查和批准(含不批准)三个基本步骤。

A.事先 B.事中 C.事后 D.全面

6.从20世纪(C)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始进行行政改革,然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实行市场化也进行不同程度的行政改革。

A.50 B.60 C.70 D.80

7.为了解决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出现的而一时又难以查清原因的问题的决策方案,称为(D)。

A.积极方案 B.追踪方案 C.应变方案 D.临时方案

8.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D)。

A.信息支持系统 B.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 C.专家咨询系统 D.领导决策系统

9.行政评估准备阶段,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D)。

A.明确评估目的 B.选择评估标准 C.培训工作人员 D.确定评估对象

10.平行沟通是一种同级部门或同事之间的信息沟通,亦称(A)。

A.横向沟通 B.纵向沟通 C.无反馈沟通 D.网上沟通

三、多项选择题

1.按照行政计划的主体划分,行政计划的类型可以分为(ABD)。

A.地方计划 B.中央计划 C.国防计划 D.基层计划 E.资源计划 2.按照税收的征收办法或税额的确定方法,可分为(BD)。

A.印花税 B.定率税 C.房产税 D.配赋税 E.耕地占用税

3.行政复议的合法性审查包括(ABCD)。

A.法定依据的审查 B.滥用职权的审查

C.法定程序的审查 D.法定权限的审查 E.权力腐败的审查

4.从决策对象的结构性程度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AB)。

A.程序性决策 B.非程序性决策 C.理性决策 D.科学决策 E.直觉决策

5.工作控制是对具体执行工作的各方面的控制,它包括(ABCDE)。

A.计划控制 B.标准控制 C.程序控制 D.成本控制 E.质量控制

四、简答题

1、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哪些步骤?

答:行政决策程序应该包括如下步骤:(1)认识问题,界定问题,找出差距;(2)确定决策目标。(3)确定决策标准,确定每个标准的权重。(4)拟定决策方案。(5)分析方案。(6)选择方案。(7)实施决策方案,完善决策。(8)评估决策。

2、简述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

答:测定行政效率的标准有:(1)测定行政效率的量的标准。(2)测定行政效率的质的标准。(3)测定行政效率的社会效益标准。(4)测定行政效率的规范性标准。

五、论述题

1、试述行政协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行政协调是指调整行政系统内各机构之间、人员之间、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提高行政效能、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行政协调的作用主要有:(1)行政协调可以使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在工作上密切配合,和谐一致,避免内耗和互相冲突,从而达到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目的。(2)行政协调可以促进各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行政资源,精简和优化办事程序和环节,提高行政效率。(3)行政协调有助于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并从整体和全局立场出发,充分认识本职工作的意义,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从而有利于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4)行政协调有助于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使每个部门和个人的努力成为集体的努力,单独的行动成为合作的行动,从而产生整体的“合力”。

2、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理解行政改革?

答: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理解行政改革,应注意:(1)行政改革是个政治过程。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政治决定行政。在西方发达国家,行政也必须从属于国家政治的要求,在我国政治与行政更是密不可分。因此,行政改革过程不是纯技术实施的过程,政治的各种因素决定了行政改革的复杂性。(2)行政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行政效率,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公共组织 与社会环境是输出输入的关系,两者必须保持动态平衡。行政改革以适应社会环境为取向意味着公共组织必须适应社会变迁,它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运行方式必须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但行政改革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是积极而高效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行政改革要注意行政效率问题,同时又不能忽视社会公平和公众利益的实现程度。(3)行政改革必须改革内部体制和组织机构,重新配置行政权力。行政改革要对行政权力体制、行政领导体制、行政区划体制、组织机构、人事制度等进行改革,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行政改革应该进行科学地论证,严密地计划,强有力地组织,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而不能盲目进行。(4)行政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必须不断地调整与社会的关系,界定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必须对政府的行政权的行使的范围、程度和方式进行调整。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政府的行政权对社会的干预逐步减少,社会的自主权和自治权越来越多,社会团体和非营利组织以及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政府必须对社会进行干预,无政府主义是不可取的。

复习四:

政府应不应该控制私家汽车的数量

至2007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5亿辆,其中北京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也将此事称之为“首都发展繁荣的标志”。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教授因此评价:这标志着我国机动车水平最高的城市接近发达国家的汽车发展程度。户均拥有0.7辆车,北京已步人汽车社会。中国人民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 任查道炯,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起举办的第四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上说,北京要想可持续发展,除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外,还要限制私人小汽车。如何解决发展汽车工业和城市道路资源、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各方观点争执不下。政府应不应该控制私家汽车的数量?这是2007年大专辩论赛众多主题中的一个,请你也参加讨论,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

一、简单调查一下当地私家汽车拥有情况,范围可以选取你所在地城市、城区或社区等;

二、根据你调查的情况,拟定个人讨论提纲;

三、进行小组讨论,归纳小组讨论意见;

四、形成你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宁波私家汽车拥有情况调查:目前城市家庭私人购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并已具备了巨大的购买潜力。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生产厂家如何根据地区市场的差异性,分析研究并准确的制定其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广告定位、价格竞争策略,对企业的市场开拓及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城市调查的范围涉及到宁波各区,代表100多万城市家庭,600多万人口的汽车消费市场情况,调查样本抽取的数量为100户。

家庭拥有汽车数量:

一、总量:在625万户城市家庭中,拥有汽车总量的置信区间在69.9万—92.6万辆之间,置信度为95%。城市居民私人汽车拥有量占总保有量的6%-8%。

二、数量差异:从不同收入水平居民家庭拥有汽车的情况来看,月收入在三千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与月收在一千至三千元之间的中等收入家庭和月收入在一千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在汽车拥有率上差异非常大。高收入家庭拥有率为6%,是低收入家庭拥有率 0.7%的8.6倍,是中等收入家庭拥有率1.2%的5倍。

家庭购买汽车价格:

一、总体购买价格:在所调查的家庭中,所购汽车的平均价格为11.9万元/辆。在所调查的家庭中,欲购汽车的平均价格为12.0万元/辆。

二、收入水平的价格差异:高收入家庭购车平均价格为17.8万元。中等收入家庭平均价格最低。高收入家庭的预期价格为18.0万元。中等收入家庭的预期价格为7.6万元。

家庭拥有汽车的消费特征:

一、色彩特征:本次调查显示,宁波居民家庭购车多为鲜艳的颜色,最多的颜色是红色,占已购汽车的31.3%;其次是白色,再次是蓝色。这三种颜色占已购家庭汽车总数的64.4%,已接近三分之二。黑、绿、灰三色合计只占到城市家庭汽车总数的16%。

二、家庭驾车人性别特征:本次调查显示,现阶段宁波家庭的实际驾车人员主要是男士,占到80.4%。女士实际驾车比例为19.6%。但女士驾车的比例有上升趋势。

三、排量特征:本次调查显示,目前宁波居民家庭汽车以低排量为主。其中1升以下的占36.5%,1.0—1.5升占20.5%,这两档合计占到家庭汽车拥有量的一半以上,而排量2.5升以上的仅占9.35%。

讨论提纲:购买意向:

一、总体情况:轿车品牌知名度最高的前几个品牌是桑塔纳、奥迪、宝来、标致、别克、红旗、夏利、奔驰。其中桑塔纳的总体知名度是所有轿车中最高的,将近85%的消费者不经提 示都能说出桑塔纳的名字,40%多的消费者在提到轿车时,会首先想到该车品牌;奥迪和宝来的知名度分列第二和第三位,总体提及率都在60%以上;夏利、奔驰、富康、捷达的知名度均超过了50%。

二、价格档次变化:根据调查统计显示,价格在五万元以下的汽车欲购率比已购率低很多,而价格在十万元以上的汽车欲购率远高于已购率,可见在今后几年价格在十至二十万元的汽车将成为家庭购车市场的主流;价格在二十万元以上的汽车,虽然欲购率和喜爱率很高,但已购率低,人群基数小,市场份额明显低于价格在十至二十万元的车型。

三、国产车与进口车竞争力状况:国产汽车已购率、欲购率、喜爱率分别为77.9%、68.4%、43.6%,渐次下降,且降幅较大。这说明,长远发展下去城市居民更将倾向于购买进口车。

四、购买意向上升产品:调查统计数字显示,上升产品中,进口车上升明显,桑塔纳车最稳定,捷达与富康上升迅速。

下载乡镇行政管理作业及答案[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镇行政管理作业及答案[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政管理试题及答案(5篇)

    行政管理 一、单选 1、组织各资源要素中占据首要地位的是(人力资源) 2、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其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他被誉为( 经营管理之父)。......

    浅谈乡镇行政管理

    浅谈乡镇行政管理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工程实施,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乡镇政权,组织面......

    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论文关键词]农业税;政府机构;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府[论文摘要]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只是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先导和必要环节,这样的改革是乡镇政府出于财政压力的应急......

    行政管理答案

    行政管理专业入学水平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宪法2、法律优先依据法律 3、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行政主体与行政法律监督 4、行政是国家的一项职能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

    乡镇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学作业参考答案(含5篇)

    《乡镇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学》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1 一、填空题 1、亚里斯多德;2、政治取向;3、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4、价值观;5、政治民主;6、非赢利性;7、英;8、部长会议制;9、社......

    电大行政管理专科公共关系学作业答案

    《公共关系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1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P5 黑体字) 公共关系观念(P6) 揭丑运动(P35 第二自然段前六行) 爱德华"伯尼斯,奥地利籍美国人公共关系学的创始......

    电大行政管理大专监督学作业答案

    监督学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香港廉政公署的成功经验有何借鉴意义 答:以下为小组讨论记录老师:我觉得香港廉政公署的成功经验主要是勤政监督与廉政监督,我们先来讨论廉政监督。同......

    行政管理的作业

    1.行政管理是做什么的:行政管理主要是是指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定职能和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对于所经历的环节、程序,以及所处理的事项和解决的问题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政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