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遂宁市大英县蓬莱镇再谋发展新跨越
遂宁市大英县蓬莱镇再谋发展新跨越
2月20日,蓬莱镇召开农村经济工作暨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以“团结谋发展,实干谱新篇”为主题,大力实施“生态立镇、文化兴镇、产业强镇”战略,要求全镇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奋勇拼搏,真抓实干,努力推动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2年,蓬莱镇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镇”为主题,全镇上下齐心协力、奋力赶超、创先争优,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全镇各方面工作突出,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2013年,蓬莱镇将以“团结谋发展,实干谱新篇”为主题,围绕县城做工作、围绕公路做文章、围绕园区做亮点,以加快发展为突破点、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基点、以拆迁安置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亮点,大力实施“生态立镇、文化兴镇、产业强镇”战略,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富裕、和谐”镇域发展目标。(遂宁日报 刘江 记者 李文祥)
第二篇:同舟共济谋发展、齐心协力再跨越
同舟共济谋发展、齐心协力再跨越
---主题形势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7月15日,在公司举行了“认清形势谋思路,共克时艰求发展”的主题形势教育专题会。通过学习何书记和戚总的讲话,更加清醒的认识目前公司的现状和发展形势,也更加明确今后的工作目标,指出面对困难和压力下,要切实提高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核心竞争能力以及项目盈利能力,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不断增强危机意思和责任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同甘共苦的品质。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对这次形式教育的体会。
今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全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放缓,项目收紧,任务压缩,加上货币持续紧缩的预期,通货膨胀不断加剧,国内铁路市场的发展受到影响。这直接将影响到我们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职工群众的生活。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为我们企业如何取得发展提出了重要的难题。“十一五”期间,公司坚持“一业为主,二元经营”的战略部署,实施“工业产品和综合性工程施工并举”的产业布局,实现了第二次战略转型的既定目标。五年来,公司完成产值104亿元,仅去年就达30亿元,经营规模和质量均得到很大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是,公司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等现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尤为突出。现在,集团公司要求六公司要尽快实现第三次转型和跨越,如何实现公司的转型和跨越需要全公司上下一心,继续抓好产品市场的同时,做
好承接的综合工程,多做高、精、尖难度的项目,练好“内功”,提升企业的技术竞争力,扎实有效做好各项工作,群策群力、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为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而分忧解难、贡献力量。
恩来恩黔高速公路第六合同段是大桥局建局以来承揽的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交通工程,也是大桥局在湖北交通市场承揽的规模最大工程,被称为“楚天第一标”。公司项目部作为恩来恩黔高速公路第六合同段二分部,参与工程的建设,做好这个项目,有利于公司培养一批综合性工程的人才,更有利于公司今后承接更大更多的综合项目。项目部全体统一思想,克服困难,精心组织,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地努力把恩来恩黔高速公路第六合同段建设成为湖北公路交通工程的标杆工程,确保项目出效益、出成果、出人才,充分展示大桥局六公司的良好形象。
一、理顺关系,配好人员,选好队伍,迅速开展工作。
项目部按照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配好管理人员,逐步搭建好架子队,对工程协力队伍进行了严格把关,选择协力队伍必须阳光操作。协力队伍选定后,协力队伍必须先向项目部缴纳履约保证金、必须先与项目部签定劳务分包协议和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后,方可进场施工。要仔细研究劳务分包协议中的单价、违约处理、工期等条款,做到“先算后干、心中有数”。并要求协力队伍在便道修建好后迅速进场,人员和设备及时到位。
二、重视征地拆迁工作,尽快修好便道,迅速打开工作局面。
恩来恩黔项目建设在山区,针对山区农户种植的各种经济作物比较复杂,项目部组织了专人复杂征地拆迁协调工作,并将协力队伍征地人员纳入统一管理,积极和咸丰县政府及高乐山镇政府、高路办联系并取得政策支持和帮助,及时了解当地征地拆迁补偿等相关文件,严格按照补偿的标准执行,并及时和农户接触协调,解释好政策;对于红线范围外的施工便道,项目部迅速征地,签好协议,给予补偿,为修建施工便道,临时用地等提供有力保障。
三、重视安全、质量和工期
项目部高度重视安全质量工作,针对山区特点和隧道、高墩桥梁等重大危险源,还包括炸药的保管、运送、爆破等,项目部将制定详实的安全质量专项方案,加强测量、试验等技术管理工作,确保安全质量万无一失。项目部将抓住旱季的有利时机,快速推进土石方工程和涵洞等小型构造物的施工,为保证工期争取时间。
四、做好物资、设备的管理工作
项目部地处山区,物资配送及管理具有供应总量大、供应难度大、当地资源少等特点。会议要求,项目部将严格执行集团公司有关物资集中管理的要求,加强物资计划管理和现场管理,选择有实力的供应商,确保物资供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关于砂石料的供应,是购山建场,或是购场生产等,项目部要充分调研后提出稳妥经济的方案。项目部将严格执行集团公司有关设备集中管理和集中租赁的有关政策,超前考虑架梁吊机、塔机等设备的配置。
我相信公司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一定会克服困难,迎接挑战,顺利实现公司第三次转型和跨越,逐步实现企业强胜,职工富裕,我将继续努力为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富民强村谋发展 城乡一体再跨越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富民强村谋发展 城乡一体再跨越
富民强村谋发展 城乡一体再跨越
摘要:近年来,吴中区木渎镇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村级经济。笔者阐述了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积极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新跨越。
关键词:村级经济、城乡经济一体化、以人为本、增收长效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吴中区木渎镇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村级经济。目前全镇组建10家社区股份合作社、9家物业股份合作社和1家镇级惠民股份合作总社。2010年,全镇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亿元,村级年稳定收入达1.02亿元,有6个村超1000万元,最高的天平村达2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292元,初步构建了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着力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的做法是:
一、科学统筹,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新优势
木渎镇10个村(社区)由于所处地域、资源和经济基础不同,因此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的条件、速度和潜力等存在较大的差距。为此,镇党委、镇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打破村域谋发展”、“跳出本村求发展”、“镇村联动齐发展”的思路,以“四大统筹”为抓手,全面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一是统筹规划。在原来规划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全镇控制性详规编制。在规划中坚持镇村资源统一规划、优质资源统一开发,并要求各村把优势地段、优势地块、优势项目的体量做大、体形做美、档次做高、环境做优,确保土地利用和项目产出高效。在镇工业园内规划村级工业小区,彻底解决村村办厂且档次低、规模小和资源浪费等状况。在全镇规划建设五大商圈和五大市场,在轻轨站点周边高起点规划建设三产服务业,在藏书地区全面规划建设生态休闲旅游业。二是统筹资金。发展三产项目投入资金多。针对这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一问题,镇党委、政府会同各村重点在整合五块资金上下功夫:第一块是整合村级自筹资金;第二块是引导农民投资入股;第三块是合理利用征地补偿金;第四块是统筹银行融资;第五块是统一利用镇惠民股份公司入股资金。例如,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的中山商业广场由西跨塘村、灵岩村、镇惠民股份合作社联合开发,规划建造10多层的商贸和写字楼,通过统筹有效解决了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三是统筹宣传招商。镇村两级三产项目基本分布在五大商圈、五大市场内。为此,全镇人统筹协调,集中宣传。全镇编印了镇村一体的招商资料,全面打出苏州西南商贸中心的牌子,整体包装和推介。同时,每年举办“商业房产和住宅房产交易会”、“苏州汽车节”、“中国羊肉美食节”、“旅游节”等节庆活动,以节造势,扩大宣传,打造知名商贸品牌,推动全镇经济发展。目前村级二产、三产用房招商率达到100%。四是统筹管理。对开发区和各大商圈、市场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服务。科学合理设置社区警务、医疗网点、集宿中心、公交站点;组织专门队伍,对小区、商圈、市场的保安、保洁、垃圾清运、厂房维修、招工、上岗培训、业务咨询等进行统一管理;配合做好企业、项目证照办理、融资、财务等工作。通过统筹管理,大大节省了各村管理开支,降低了经济运行成本,有效促进了村级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以人为本,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新机制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农村增收。为此,我们创新思路,深化改革,有力推动强村与富民良性互动。一是全部资产量化给农民,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2001年,我镇成立了全市首家社区股份合作社――木渎金星社区股份合作社。至今,全镇组建社区资产股份合作社10家,量化村级经营性资产总额6.37亿元,其中农民个人股总额5.8亿元,占总股本金的91%。10家社区股份合作社建造标准厂房、集宿楼及综合用房面积64.4万平方米,年租金收入7000万元,2008年,全镇农民股红分配总额达2380万元,每户分红达3220元,分红最高的金星社区户均超1.6万元。二是优质项目推荐给农民,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全镇拿出优质地段、选择优质项目推荐给农民投资入股组建物业股份合作社,并坚持先招商后开工,确保投资无风险、高回报。2008年,处于全镇商业中心的天平村天灵物业股份3.8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万平方香港街商业广场、新华物业股份3.7万平方米奥玛尔国际时代广场等优质三产项目均已开业,年租金收入均达1000万元以上。这些项目都是农民投资入股的重大项目。目前,全镇各村建有三产用房近30万平方米,其中,2008年新建面积达18.2万平方米。三是惠民合作社送股给农民,保障农民资产性收入。在大发展、大拆迁的形势下,如何处理好拆迁工作和维护农民权益关系是摆在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全镇组建了由拆迁户参与的镇级惠民股份合作总社,拆迁户每户拿出8万元入股,镇政府增资配股给农民,每户配足100平方米左右商业用房或成套居住出租房,实行统一招租、统一管理,土地性质属集体所有,收益归出资入股动迁户,年租金收入每户不低于2万元,并且有继承权。这一举措有效保障了拆迁户利益,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三、强化投入,构建城乡一体基础设施新格局
木渎镇按照苏州市总体规划,全面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全镇每年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超1亿元。一是城乡道路。全镇形成“六横五纵”为主干道的道路网,城乡道路密布,所有主干道、区间道路实施“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二是城乡交通。除了市、区公交直达线路外,木渎镇组建了镇级公交分公司,开通了661路、662路、663路、665路四条环镇公交线路,镇级公交基本通达全部自然村,大大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出行。三是环境建设。建有村级小公园、农村环境示范村、示范小区达50个,白象湾生态村建设、范家场老村改造等都彰显了江南水乡农居特色。农村生活污水全部进入污水管网,分片区建有垃圾压缩中转站,垃圾处理全镇一体化。四是社区服务。各村都按标准建设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都建有2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中心,做到事情村里办。五是农村治安。各村均建立城管中队,由镇城管大队统一管理,24小时治安巡逻,确保城乡治安稳定。
四、抢抓机遇,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新跨越
2010年是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的目标是:村级总收入确保1.3亿元,3年内突破2亿元,最高的天平村力争7000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万元;全镇农民股红收入户均力争1万元,其中天平、香溪两个村(社区)人均分红达1万元,户均达3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投入不少于1亿元。一是抓优质项目投入,促进经济发展。要抓住苏州市西南部商贸中心的发展机遇,以五大商圈和五大市场为抓手,突出建设、融资和招商重点,推动村级经济向更高目标发展。年内开工建设村级三产项目6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天平村10万平方米新华商业广场、5.6万平方米大富阁商业广场、姑苏村17万平方米红星美凯龙一期、西跨塘村和灵岩村联合开发的17万平方米中山商业广场等。在此基础上重点规划好一批后续项目,确保全镇村级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二是抓居住小区建设,改善生活环境。木渎镇已有农民集中居住小区3个、30多万平方米。本着因地制宜、逐年推进的原则,有计划地推进安居房建设。今年全镇预计建设安居房60万平方米,三年内计划建造安居房150万平方米左右,确保农民住房不减、收入不减、居住环境更美。三是抓城市化管理,促进和谐稳定。抓住融入苏州中心城区的机遇,探索城市化管理新模式。整合公安、交警、交管、城管、工商、税务、卫监、环境、绿化、卫生等力量,大力开展村容村貌、环境秩序综合整治和管理,不断提升农村综合管理水平和层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最新【精品】范文
第四篇:新学年实现新跨越 新起点再创新业绩
新学年实现新跨越
新起点再创新业绩
——在两市镇中心学校2012年教育行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两市镇中心学校校长 唐作禹
(2012年2月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玉兔奔月捷报传,祥龙欢腾恰逢时。值此新春佳节之际,我谨代表中心学校,向全镇教育系统的广大教职员工,向一直以来给予两市镇教育理解和支持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们,致以最真诚的感谢,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蓦然回首,我们为之奉献豪情壮志的2011年,已经成为美好的回忆。在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和教育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办事处和社会各界的真情帮助下,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教育大局平安稳定,教育环境更加宽松;班子建设民主和谐,团队氛围风清气正;学校建设方兴未艾,办学条件日新月异;教育质量稳中有升,各级竞赛捷报频传;校园文化云蒸霞蔚,特色教室温馨可人;教育理念超前引领,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在各级检查评比中,我们先后获得各级集体荣誉16个,并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获得了2011年邵东县教育系统双文明考核先进单位。我们用汗水和智慧赢得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广大教师的广泛认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指出,2012年是实施 “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镇2012年教育发展的主要思路是——坚持统筹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文化引领,丰富学校人文内涵;坚持创新管理,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坚持特色立校,努力彰显学校品牌;坚持质量核心,全力构建高效课堂;坚持安全第一,继续打造平安校园。我镇2012年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确保两个第一,推进两项改革,完成三大任务。两个第一,即初三质量评估全县第一,全面工作绩效评估全县第一;两项改革,即全面创新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深化以开放式课堂为特色的新课程改革;三大任务,一是完成上级下达的职高招生任务,二是探索利用BOT模式建设好1-2所高标准幼儿园,三是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年内完成一完小综合楼工程、四完小风雨活动室工程、镇四中综合楼工程、双兴小学教学楼工程,争取立项四完小科教楼工程、檀山小学教学楼工程、老二完小修缮工程、湖塘小学扩建工程、杏园小学扩建工程、三完塑胶跑道工程。
为了认真贯彻这六条工作思路,全面完成工作目标,我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加强组织建设,凝聚教育发展动力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建设、凝聚发展动力,为此,中心学校将实施以下举措。
一是开展争优创先,争当十佳活动。在全镇教职工中开展“争当十佳”活动,即争当“十佳校长”、“十佳学校管理工作者”、“十佳党员”、“十佳班主任”、“十佳教研组长”、“十佳教改先锋”、“十佳青年教师”、“十佳学科带头人”和“十佳后 勤服务能手”活动,真正将创先争优活动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之中,融入到教职工岗位工作之中。
二是加强中心学校自身建设。班子成员要加强学习,开展调查研究,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重视对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研究,加强教育舆情分析研判,切实抓好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营造教育改革发展良好环境,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落实出勤制度、首问责任制度、限时跟踪制度等,坚持廉洁治教,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风气,把中心学校真正建设为教师队伍管理中心、教学常规管理中心、教改教研指导中心、教育经费管理中心、教育技术推广中心和校园文化引领中心。
三是通过精简队伍、优化组合,抓好校级班子建设。校长要当好“班长”,不当“家长”。坚持民主管理、章程治校,做管理的先行者、课改的践行者、教学的示范者、学习的带头人、职工的贴心人;在学校营造轻松愉悦、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发展环境,使校园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班子成员要通力合作,既要维护校长威信和学校整体利益,又要创新性地开展自己分管的工作;做到“到位不越位、辛苦不诉苦、有功不争功、补台不拆台”。本,我们将在综合考核的基础上,精简、优化部分超编学校能力低下、毫无业绩、教师反响差的管理人员,并选拔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思路开阔、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的年轻人进入到管理队伍,为学校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同志们,在座各位都是各个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你们的想法和做法必将影响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里,我要送给大家两句话。第一句,让公平和正义成为教育脊梁,让优者得到 应有的名誉和收获,让劣者接受应有的批评和损失;第二句,让我们的心中始终有一个美好的教育理想,竭力把自己的学校建设成为品牌学校、特色学校。
二、扶持薄弱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在对薄弱学校进行可扶持性评估的基础上,坚持资源配臵适度向薄弱学校倾斜的原则,为薄弱学校建设争资金、争项目,在中心学校财力许可的前提下扶持薄弱学校发展。
一方面,我们将通过整顿薄弱学校内部管理,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调整个别薄弱学校校级班子,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城区校级领导和优秀教师自愿到薄弱学校挂职锻炼和支教,探索教师分流机制,逐步形成城区校级班子和优秀教师定期到薄弱学校任职支教的制度。
另一方面,我们将整合片区学校资源,理顺片校管理体制,片区学校按行政区域设三个片,即五完小片、高田完小片、湖塘小学片。分别联系大禾塘办事处、两市塘办事处、宋家塘办事处所辖片校。
三、把握管理权限,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梦想因美丽而令人神往,美丽的教育梦想因教师质量的优异而充满希望。教育的腾飞离不开教师强而有力的翅膀。本,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落实中心学校人事管理职权。严格执行教职工病、事假,婚、产假政策;建立教师流动管理体制,不能适应所在学校工作的教职工应该流动到其他学校任教,有重大师德师风违 纪行为被查处的也应当流动至边远学校任教一定年限,从其他乡镇(学校)新调入城区的教师,必须服从中心学校统一调配,到编制最紧缺的岗位去;加强教师岗位设臵和职评管理,今后凡属晋升对象的,必须突出教育教学成绩考核,对当年综合评估处于全校倒数一、二名的,原则上取消其当年晋升资格,弄虚作假者,二年内不得晋升职称。
二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让教师有尊严地工作。各学校要认真落实县教育局《关于禁止教师有偿家教、违规补课、索拿卡要等的暂行规定》和镇中心学校《规范办学行为的规定》,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依法执教水平,狠抓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带养学生、私订教辅资料、节假日补课等不正之风,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精神,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师风,要求教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稳定的道德观感化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实现品德的自我构建。在平等、对话、尊重、欣赏、互助的关系中,实现师生道德共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在狠抓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要倡导全社会尊重教师、关爱教师。教师职业的神圣,也只有在尊师重教的社会里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不要把教师推向道德的祭坛,而要让教师享有更多的体面和尊严;不要把教师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而要让教师保有更多的爱和责任。
三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让教师有成就地工作。扎实推进“青年教师成长计划”,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成熟。在全镇4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开展 “八个一”素质提升行动:每位教师 每年研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撰写一本5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每年带着一个科研课题施教;每学期主讲一节公开课,并形成个人典型课例;每学期撰写一份有价值的教学反思报告;每学期发表、参评、上传一篇教学论文(包括经验总结、调查报告、教育叙事、教学案例与评析);每年提交一节优质课堂实录;每学期制作并上传一个优质课件。鼓励教师和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与学生共同成长。各学校要确定校本研修活动日,要定时间、定人员、定专题,要有计划、有形式、有记载、有成效。加大“名师”培养力度,对学校骨干教师“高看一层,厚爱一层”,创造优越条件,帮助他们成名成家。中心学校将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专项培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四、坚持人本管理,创新学校管理机制
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创新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为此,我们要大胆开展一系列管理改革创新。
一是巩固章程治校体系。学校章程化,是学校依法治校的必由之路,是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章程治校能够有效避免学校自身在工作中的随意性和所谓“长官意志”,由此形成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良性的运行机制,从而保障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整章建制,并在章程中体现意志,变“我说了算”为章程说了算,在章程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的民主参与和监督作用。程序要合法,内容要弘扬正气、把握主流、利于和谐,执行要公平、公 正、公开。通过章程化把校长和学校管理者从繁杂的一般事务中解脱出来,一心一意抓教学、谋发展。
二是创新学校管理体系。今年,我们将积极探索校长办公会和校务例会机制,摒除繁杂的内部干预,提高学校决策效率。校长办公会,由学校校长、支部书记、副校长、工会主席及相当于副校长以上管理人员参加,参与学校重要规划,重大决策,学年工作计划,机构设臵,重大的奖惩方案,规章制度的先期酝酿,由校长主持召开。校务会由学校中层以上行政管理人员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在校长领导下,具体研究、实施校长办公会决策。
三是以人为本、关爱教师。管理要管人,管人要管心,管心要交心,交心要真心,只有与教师交心,才能以情感凝聚人心,以目标激励人气,以制度规范人行。只有真心爱护教师,才能让广大教职工在团结协作、关系和谐的氛围下,有认同地向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努力工作。各学校要积极改善教职工工作条件,努力缓解教职工工作压力,让每一位教师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和关怀。让教师的个性张扬起来,在一个团队中,摒除打压批评、恶意的揣摩、讥讽,让教师幸福地工作。
五、坚持德育为首,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育人网络建设,建立以班主任为主体,团队和主管德育工作领导为主导的德育领导体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促进家庭、社会和学校齐抓共管格局的形成。丰富和活跃校园 生活,加强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利用各校现有的德育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强化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如开展入学教育,加强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和安全教育;抓好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的交际礼仪;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开展理想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规划和设计人生,让学生体验父母、教师工作的辛苦,学会感恩;开展“我与名人同行”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名人成长故事,进行励志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途径多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条件的学校要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质询热线,特别要关注离异家庭孩子、贫困家庭孩子、学困孩子、留守孩子等特殊群体孩子的心理健康,关心他们的成长。此外,我们还要认真抓好艺体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认真施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开齐上足体育课,提高“两操”和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切实保证学生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丰富第二课堂,鼓励孩子参加群众性文体活动,积极组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使学生的艺体才能得到锻炼和发展,并力争取得好成绩。精心组织学校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省级以上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得好成绩,条件成熟的学校可以发展为科技特色学校。
六、孕育校园文化,积极彰显学校品牌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孕育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彰显品牌效应的必由之路。本,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搞好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精心创设格调高雅、富有浓郁传统文化氛围和现代化气息的校园环境;实现学校建筑、装饰、墙体、园林、雕塑等的和谐一致;整个学校的总体布局更趋合理、和谐、优美,逐渐形成富有自己特色的环境文化。
二是继续打造特色化教室。通过特色化教室建设,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体现师生和谐、生生和谐,使每一个学生能够感到班级生活的快乐,每一个人都能在班集体的建设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成为这个班级真正的主人;在环境的布臵上,不要搞得五颜六色、花里花俏、杂乱无章,而是要精致大方、具有人文特色,并能体现学生成长的印迹。
三是挖掘人文特色,打造学校品牌。富具特色的品牌学校需要精心培育,长期积累,不断创新,办好一所品牌学校需要一个有强烈事业心校长一辈子甚至几代人的奉献。各学校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定位学校发展方向,依据办学目标,确立发展特色;更重要的是,要努力把办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
四是培育教师文化。教师文化是教师公认的价值观、教育思想、教学境界、职业情操、文化素养、品格修养等方面的总和。我们要在教师身上着力培养三种素质、塑造六种品质。三 种素质,即: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专业技能、高超的教育艺术。六种品质,即:坦诚可信、是非分明的正气;谈吐文雅、谦恭尊让的和气;宽厚包容、光明磊落的豪气;永不满足、敢于创新的勇气;雷厉风行、意气风发的朝气和科研兴教、聪慧睿智的才气。
七、加强教研教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是积极构建开放式课堂。以开放式课堂为特色的新一轮课改已经全面展开,这是各学校发展的新机遇。广大教师都应积极投身于课改,以课改理念革新旧的教学观念,师生作为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构建开放式课堂应体现师生人性化的创造。各学校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两手都要抓”的工作思路,及时总结课改中取得的经验,继续组织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多组织课改研讨会,努力营造新课改工作的氛围,逐步构建本校特色的开放式课堂模式,课改工作点上开花,面上结果。
二是做细做实教学常规。各学校要进一步认真将管理措施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加大常规检查力度,增加透明度。以精心设计导学案为目的,强化集体备课制度,推行个人精备、本年级学科组讨论的模式。
三是从严管理初三毕业班。各学校要对毕业班的教学进行质量跟踪监控,真正做到过程管理与终结评价的结合,纵向和横向比较的结合。初三各科教研组和每位毕业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新课教学及几轮复习要做全学年的整体考虑,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态势有客观的分析和认识,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方式和策略,完善月考制度,全面进行质量跟踪。四是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各学校要坚持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第一“生产力”的理念,通过有效的教科研,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坚持实事求是、联系实际和服务教学改革发展的原则,深入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抓好各级课题的结题工作,积极准备新课题的申报工作。校本研究是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主要阵地,因此,教育科研要真正走进课堂,走进教师的生活。做到工作研究化、课题问题化、研究过程化;同时,要降低研究的门槛,使课题来源于教学实际,面向课堂教学,关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让每一个教师认识到:问题给予了我们研究并成长的空间,而教科研是解决问题最有效、最捷径的办法,而问题的解决就是进步,就是成长;通过教育科研的开展改变教师的观念,改变教师的行为,促进教师去学习。教育科研要重视“名师”效应。大学需要大师,名校离不开名师。我们要继续加强名师队伍建设,坚持名师评审从校到镇到县的逐级评审机制,真正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影响带动更多的教师成长起来。
八、落实安全措施,悉心打造平安校园
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里,校园安全在任何时候都是学校头等重要的工作。新的学年中,各学校务必要抓好以下安全工作。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坚持“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确保校园一方平安。
以制度规范学校安全管理行为,做到制度和机构健全,分工和 职责明确,方法和措施到位,教育和防范并举。各学校还要认真研究、分析安全现状,制定详细安全预案。一旦发生事故,要尽力把可能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要坚持安全事故的报告制度,做到按程序,不瞒报,不错报,不迟报,不漏报,保证信息畅通。
二是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监控工作。做好学校校舍建设及施工安全监管工作。对有严重结构隐患的校舍要及时报告当地街道办事处和县教育局,并及时做出鉴定,迅速采取措施,限期消除安全隐患。已经属于D级危房的,应无条件停止使用并拆除,坚决杜绝因校舍倒塌造成师生伤亡的重大事故的发生。下决心整顿校车使用,凡达不到安全要求的校车,必须坚决立即停止使用。对学校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要进行认真排查,建立台帐,限时跟踪整改,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剧毒危化品及易燃易爆危化品要有专门库房存放,实行两个人两把钥匙管理,健全完善使用制度。
三是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各学校务必做到安全教育进课堂,并有计划、有课表、有备课、有记载。同时把安全教育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做好消防安全和防火知识宣传教育工作,认真组织师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出现重大事故时能有序疏散和自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指导师生学习安全防范常识,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四是加强楼梯间和学校大门口的安全管理。城区学校大都人口密集,在大批学生通过楼梯间的时段,必须有教师值班疏导,严防楼梯间踩踏事故发生。上、放学时,确保学校大门口 有值周领导和护队教师,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五是切实做好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和传染病防控工作。所有经营学生食堂的学校不得承包给私人,要成立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杜绝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学生食堂要严格执行卫生许可和从业人员健康证制度,严格采购、储存、洗涤、烹煮、加工、消毒等环节管理。杜绝“三无”、过期、霉变、污染食品进入学生食堂和校内商店,坚持试尝和和留样制度。加强学生饮用水安全管理,坚持学校粮油定点采购,确保学生食堂大宗物资质量可靠安全。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方案”,采取有效工作措施,确保传染性疾病不在学校大面积暴发流行。坚持课前清点人数、询问学生不适制度和疫情上报制度。
六是加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积极主动地联系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切实可靠的安全防范体系,严厉打击各类危害校园治安安全和师生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所有学校必须实行封闭式管理,严禁校外高危人员入侵校园,避免师生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校园安全。
九、搞好其他工作,努力提高保障水平
一是明确教辅工作职责。图书仪电管理员要做好常规服务工作,定期介绍新书,新书及时上架,并组织好师生借阅书籍和各类读书、征文活动,电教设备在搞好日常维护的同时,要提高利用效率,宁肯用坏不能放坏。档案工作要求做到防潮、防蛀、防火、防霉、防盗,资料齐全,归档及时,立档正确,装订规范。财产保管室要做到帐务一致,强化校产领用制度,爱护公共财物,杜绝校产非正常损坏。实验室要求做到制度健全,设备齐全、完好,安全有保障,使用率高,使用记录齐全。
二是加强后勤管理,提高服务效益。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树立全体后勤人员服务育人的意识,努力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教育收费的各项规定,规范收费行为,杜绝乱收费现象。此外,还要严守财经纪律,严格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学校预算管理,完善费用开支标准。做好大宗物品的采购工作,增加透明度,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多方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三是搞好教育宣传。我们要通过教育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塑造教育新形象,特别是要大力宣传一线教师积极进取的事业心、奋发有为的上进心、勤奋工作的责任心,从一线教师中挖掘一批典型人物,在报刊、网络、电视等各类媒体上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向全社会弘扬正气,正确引领舆论,向人民群众展示教师光荣、高尚的一面,从而全面提升我镇教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是加强工会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加强学校民主管理。把工会建设成和谐、愉悦的教工之家,成为与老教师沟通、关心老教师的渠道和平台,增强广大教职工的凝聚力,关心教职工的疾苦,尽力解决职工们遇到的难题,关心每位职工的身体健康,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教职工定期体检。此外,各学校工会还要认真开展好各项活动,构建和谐,快乐的校园,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开展好职工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愉悦教职工的身心,进一步调动关大教职工的参与积极性热情投入到“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来。五是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一票否决权”等得力措施,使计划生育率各项指标均达到上级规定标准。
十、抓好当前工作,确保开学安全顺利
开学工作是新学期的第一战,随着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对教育热点的日益关注,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严守政策底线,过好收费关、控流关、安全关,严格按照中心学校关于开学工作的相关要求扎扎实实抓好开学工作,确保开学工作平稳有序。
一是要掌控适龄儿童、少年就读情况,提前介入,控制学生流失,过好控流关。我们要发扬过去的好传统,放下面子家访,主动与家长沟通,不折不扣地实现控流目标。城区学校还要提前应对插班问题,用好政策、用活政策,带着感情积极解决群众读书难问题。
二是严守政策底线,坚持公立学校的公益性,过好收费关。我们从事的是义务教育工作,因此一定要用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坚守公立学校的公益性,绝不乱收一分钱,把党和国家的关怀毫不走样地带给千家万户,中心学校将一如既往地严肃查处一切乱收费行为,并严肃处理责任人。
三是要搞好校园隐患排查,维持安全稳定大局,过好安全关。教师入校后,所有学校都要组织专门力量对学校的安全隐患进行地毯式排查,发现危房危处应立即上报并组织力量及时维修,给学生以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学生入校后,要通过一周左右的时间加强对学生行为常规的强化训练,帮助学 生调整到学习状态,特别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四是要做好开学工作的物质准备,保障开学工作顺利进行。
五是要及时制定学校各类工作计划。结合中心学校打算谋划好新学期工作,使学校新学期工作有特色、有靓点。
六是加强对开学工作的视导。学校领导要深入社区、深入班级、深入家庭,中心学校主要领导要分点联系学校,严格按照中心学校开学工作检查方案对开学工作进行检查、评比。
各位领导、同志们,“天时人事日相催,万千帆影踏浪来”。新的一年已经拉开了绚丽的序幕,在实现教育价值、追求教育卓越的道路上,我们必将鲜花与梦想并存。让我们在新的一年中,新学年实现新跨越,新起点再创新业绩,用一流的办学成绩向辖区人民,向县委、政府和教育局党委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谢谢大家!
第五篇:全力推动浙江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抓准切入点 创造新亮点
全力推动浙江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浙江省发改委主任
厉志海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颁布实施,是党中央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提升我国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抓住机遇,抓准切入点,寻求突破点,创造新亮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合作共赢中全力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深刻领会规划精神,抢抓机遇
200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主动接轨上海、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以来,两省一市充分发挥经济相融、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的优势,在产业、基础设施、科技、文化、信息、环境等领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区域经济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2009年长三角生产总值达到71794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关口,占全国比重达到21.4%。随着国家区域政策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规划》的实施,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这给我省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带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突出表现在:
——为浙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更好的平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方兴未艾,亚太地区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规划》提出长三角地区要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一新的战略定位赋予了长三角在国际竞争和合作交流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浙江作为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更高的平台上,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在更深程度、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在更大范围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为浙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更强的动力。按照优化开发区域的总体要求,长三角区域规划提出了“一核九带”的空间布局,其中与我省密切相关的就有“七带”,即沪宁和沪杭甬沿线发展带、沿湾发展带、沿海发展带、宁湖杭沿线发展带、沿湖发展带、沿运河发展带和沿温丽金衢线发展带,充分反映了我省产业发展在长三角区域中的重要地位。这些产业带的发展,将有利于促进区域间产业的整合提升,有利于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
我省要以这“七带”建设为重点,推动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为我省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平台、新的增长极。
——为浙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深入推进,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三角地区发展,特别是《规划》的颁布实施,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努力将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我省要抢抓机遇,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中求实效,努力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可持续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为我省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
切实把握规划定位,抓准切入点
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已具备在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及时赋予了长三角地区发展新的历史使命,要努力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浙江要始终围绕着这三个战略定位,立足比较优势,切实抓住浙江转型发展的切入点:
——始终围绕着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的定位,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深入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大力发展港口现代物流业,逐步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持系统“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着力构建我国重要的枢纽港;二是加快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建设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小商品国际贸易中心为龙头,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力争在建立与小商品国际贸易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政策体系、服务平台、贸易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积极推进以舟山群岛为重点的海岛开发开放,积极研究舟山开发开放的目标定位、空间布局及相关政策建议,加快推动舟山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
——始终围绕着打造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杭州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电子商务等服务业,成为长三角地区南翼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宁波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商务会展等服务业,浙西南地区主要城市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二是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以产业集聚区和开发区(园区)为依托,积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推进区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杭州、宁波、嘉兴等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三是加快培育生物、新能源、先进装备、节能环保、海洋开发、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新材料、核电关联产业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通过若干年的努力,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核电关联等产业规模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基地。
——始终围绕着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提升杭州、宁波、温州都市圈的区域经济极核功能,建设成为带动全省率先发展、转型发展的战略区域;二是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长三角核心区城市,金华、衢州、丽水要依托核心区,引导浙西南地区产业和人口有序集聚,加快浙中城市群建设;三是培育发展小城市和中心镇,着力培育200个左右的中心镇,在此基础上培育发展一批小城市,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节点。全面落实规划任务,寻求突破点
为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规划》明确提出了“八大任务”,我省要立足本地实际,在全面落实规划任务的过程中,注重与“十二五”规划编制结合起来,注重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注重与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建设结合起来,抓好五个重点,力求新突破:
编制实施一批配套专项规划。这是贯彻实施《规划》的重要基础,要结合《规划》的目标定位、工作任务和发展重点等,编制实施我省“十二五”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重点是编制实施《长三角规划实施方案》、《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带规划》、《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布局规划》等规划;协同上海市、江苏省联合开展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长三角区域城际轨道交通、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合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规划的编制实施。
谋划推进一批重大建设项目。这是贯彻实施《规划》的重要抓手,要结合《规划》的重点任务和我省发展客观需求,统筹谋划一批重大建设项目。重点是: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杭州、宁波综合运输枢纽港建设,大力推进以高铁、城际轨道为重点的铁路网和以高速公路为重点的公路网建设;构建区域能源安全体系,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核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改善水利基础设施,共同推进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浙东引水工程和水资源保障百亿工程,推进“三大清水环境工程”等项目建设;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布局一批重点产业集聚区。这是贯彻实施《规划》的重要平台,要以加快培育经济增长点、着力打造发展制高点为目标,按照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整合区域空间、发挥特色优势、集约利用资源、推动功能集合,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规划建设14个左右集产业、科技、人才为一体的产业集聚区。
积极实施一批创新改革试点。这是贯彻实施《规划》的重要突破口,要以认真实施国家发改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联系点为动力,开展多层面、多层次、多主题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着力在综合配套改革、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特色产业发展、海洋开发、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实现改革新突破。
深入推进一批重点合作专题。这是贯彻实施《规划》的重要载体,要逐步完善长三角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运作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发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决策机制作用,不断健全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强化长三角联席会议办公室、长三角合作办公室、长三角重点合作专题组及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合作组等执行机制,会同沪苏着力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科技、环保、信用、社保、金融、涉外服务、工商管理等10个重点合作专题组的工作。明年浙江轮值长三角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要结合《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实施,进一步深化合作专题、提升合作水平、创新合作模式。
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事关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我省要在现有合作和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监督评估,把《规划》理解好、实施好,努力推动浙江在高起点上争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为长三角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