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管理蜜蜂得到高产蜜(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5 06:5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夏季如何管理蜜蜂得到高产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夏季如何管理蜜蜂得到高产蜜》。

第一篇:夏季如何管理蜜蜂得到高产蜜

夏季如何管理蜜蜂得到高产蜜

蜜蜂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变化过程。在一个蜂群里,分三个级别的蜜蜂:蜂王:任务是产卵;工蜂:是缺乏生殖能力的雌性蜜蜂,不能产卵,负责所有的蜂巢内工作,其中包括采集花粉花蜜,酿造蜂蜜,喂养幼蜂;雄蜂:任务是和蜂王交配。酿蜜的过程:蜜蜂的头部腺体会分泌出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加入花蜜后,能把花蜜里的糖分转化成蜜糖,然后蜜蜂再把这些蜜糖摊开,用翅膀扇风,让大部分的水分蒸发掉,剩下的就是蜂蜜。花粉和蜂蜜在巢框里是分开存储的。

保育蜂是工蜂的最初的生理阶段,它负责喂养幼蜂,保育蜂头部的腺体会制造出幼虫的食物也就是蜂王浆,大一点的幼虫可以吃蜂蜜和花粉;对于选择出要培养成蜂王的雌性幼虫,保育蜂始终喂它们蜂王浆,它们将来就能发育成蜂王。

一、保持强群打基础:夏季,刺槐、柿树、枣树、荆条等花期紧接相连,陆续盛开,蜂群往往因劳累过度,群势会有所下降,此时保持强群是夺取丰收的基础。因此,要保证每群不少于15框足蜂。

二、人工合并增群势:如果箱中群势较弱,达不到上继标准,应采取人工合并方法。即在选好主副群后,将副群蜂王连同一张正在出房的老子脾和一张幼虫脾,再带一张有存蜜的脾,放置在蜂场一角,等到傍晚把剩余框连蜂放到一个继箱内,再往主群框上放一张事先扎上小孔的报纸,把继箱扣上,不出现门前撕打现象,不要开箱检查。第二天发现报纸被咬破并有互相串通时,即合并成功。

三、适时取蜜质量高:蜜蜂夏季的采蜜时间为上午8点半至12点,下午4点至天黑。取蜜时间应掌握在早上8点半之前,此间取的蜂蜜水分少、浓度高。一般不在下午和采蜜时间内取蜜,以免影响蜜蜂工作。

四、遮荫喂水巧降温:夏季气温偏高,雨水少,度夏蜂场应首选遮荫好的树林和水源充足的地方。干旱无雨的天气,可在箱盖上放置一些树枝,每天中午往上面泼些水降温,并在附近设置饮水器具。

五、防虫防敌防药害:越夏为避免敌害侵入,巢门一般仅放1厘米高,宽度每框足蜂约为1.5厘米。要随时注意杀灭大胡蜂、蜂螨,并要注意清理蜂箱底,避免巢虫滋生危害。夏季如果发现蜜蜂农药中毒现象,可先清除巢脾上的有毒饲料,然后再喂给蜜与水为1:4的稀薄蜜液或甘草汤,即可解救;本文摘自39蜂疗网!

第二篇:农村创业夏季怎样养殖蜜蜂

农村创业夏季怎样养殖蜜蜂

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养蜂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养蜂业的稳定发展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维护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

夏季是养蜂的生产季节。在枣、乌桕、芝麻、棉花、草木樨、荆条、椴树等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期,蜂群管理除及时更换蜂王,进行分蜂、造脾、采蜜、生产蜂王浆等以外,在有的地区还须做好防暑、防害、防饥、防农药中毒。

防暑也就是给蜂群创造适宜的越夏环境。经验证明,炎热的中午,在日光照射下,蜂箱表面的温度常比气温高出10℃左右。因此,蜂箱不宜直接暴晒在日光下,更忌午后西向的日照。由于忽视遮阳,严重时会造成蜂巢、巢脾毁坠,卵虫干枯,幼虫及封盖蜂子伤热、死亡和新蜂卷翅等惨状。轻的也迫使工蝉剧烈地扇风散热,由于饲料消耗过多,巢内储蜜常在短期内耗尽,蜜蜂寿命也有所缩短。干热时可把蜂箱放在泥草地上,避免烈日直射,蜂箱切勿放在水泥地面或朝西南墙脚边,给蜂箱遮阳和在箱盖上铺稻草、麦草,把蜂箱移放于树荫下,有条件的可搭凉棚。同时应注意蜂箱的通风,要打开箱盖窗或错开箱盖,扩大巢门等。当蜂场地面温度上升到35℃以上时,可多喂水,必要时在1/2纱副盖上覆湿毛巾,以及在巢箱外部喷水,以降低箱内的温度。

防敌害夏季蜜蜂的主要敌害有胡蜂、巢虫、蛤蟆、蜘蛛、蚂蚁、蜻蜓等,山区以胡蜂为多,潮湿地区以蛤蟆为多。防胡蜂可安置防护栅,安置防护栅后,胡蜂不能进入栅内接近巢门,捕食不到蜜蜂,便扫兴地离开了。蜜蜂能经防护栅自由出入蜂巢,长期放置也不影响蜜蜂的正常生活。

防护栅的制作。和过去常用的雄蜂幽闭器相似,由上边及左右二侧三块木板构成“┌┐”状的框架,在框架下端7毫米处,用竹制隔王条固定作底梁。在框架两侧边条上钻孔,孔距10毫米,穿22号~24号铁丝,类似一块隔王栅。使用时,将有铁丝栅的一面朝外,置于巢门前。

创业故事 www.xiexiebang.com 知知谷

防蛤蟆可将蜂箱垫高10厘米~15厘米,并经常捉除。防巢虫则须使蜂巢内蜂脾相称,箱底板上的蜡屑、死蜂要经常清除。

防饥主要是发生在没有蜜源的地方,或者采完一个蜜源,第二个蜜源植物还没有开始的一段时间,要注意补饲糖浆和喂饲花粉。

防农药中毒棉花等夏季蜜源,近几年来由于农业上施用大量农药除虫,蜜蜂采集时伤亡惨重。采棉花蜜的蜂群,群势削弱很快,有的全群覆灭。现在许多蜂场不愿进入棉区放蜂,使棉花产量和蜂蜜等产量受到严重影响,急需解决。

在江浙等地没有主要蜜源但有辅助蜜源的地区

为了能保持强群越夏,必须注意做好蜂群的复壮。箱内应留足食料,更换产卵差的老劣蜂王;对弱群要进行合并,或者组成双王群。此外,采用强群和新分群互换巢脾来调整群势的方法,即把新分群已产满卵的巢脾或者连同幼虫脾(哺育能力不足的话),调到强群中去哺育;同时,把强群中已出房60%的老封盖子脾补充给新分群,以充分发挥强群的哺育力和新分群蜂王的产卵力,促使蜂群迅速强壮。

这样就能提高蜂群越夏期间调节巢内温湿度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做好防治蜂螨的。根据此时蜂螨比较集中在雄蜂房内繁殖的特点,每箱搭配1框~2框有部分雄蜂房的巢脾,待雄蜂房封盖后,将整片雄蜂房清除干净。

为了在夏季能维持蜂群的强大群势,增产优质王浆,应及时调节好各巢箱内的温度和湿度。这是一项关键性的措施。随着外界气温不断上升,大量工蜂会外出采水和扇风来调节巢内的温湿度,就会出现蜜蜂离脾,蜂王停止产卵和卵不孵化及大量出房的新蜂爬出箱外死亡,群势大幅度下降,王浆产量减少,甚至停止产浆,工蜂寿命缩短,以致造成蜂群秋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当气温升高到35℃以上,尤其是中午太阳直射,继箱中的蜜蜂受高温影响明显地

向下部巢箱集结时,应保证蜂群有通风和遮荫的条件,并在纱副盖上加盖1块~2块浸透清水的麻袋布。当外界气温在33℃~37℃时,每天将麻袋布浸湿1次~2次,时间约在上午9时一次,下午3时一次。气温更高时,每天浸湿3次,即在午后1时增加一次。三次之中,最好有一次是在插入采浆框前20分钟。一般加湿20分钟后,就可明显地看到大量工蜂上升到继箱,在采浆框空隙和纱副盖之间集结,并积极担负起泌浆,提高采浆框幼虫的接受率,使王浆增产。同时还减少了工蜂大量采水的负担,有利于对幼虫的哺育,延长了工蜂的寿命,为秋季产蜜和繁殖打下坚实的基础。

江浙以南地区

七八月份蜜、粉源缺乏,气候炎热,敌害严重,正是养蜂困难时期∩转地到海滨、山林中越夏。要求更换新王,保持强群,留足食料,加强喂水,注意遮阴,预防病害,增湿保温,有条件的可在冷库存蜂。

第三篇:高产鹿饲养管理技术

高产鹿饲养管理技术

科学的饲养管理是育成品种(品系)鹿,并取得高技术经济指标和高效益的根本保证。近十几年,我国育成高产梅花鹿和马鹿品种(品系)共7个。对于引种和饲养这些鹿,应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各生育期的生理特点,结合圈养方式,除采用对一般鹿的常规饲养技术外,还应采用以下主要的饲养管理综合配套技术。1 成年鹿1.1 分区、分群饲养 按照鹿的生产和生理特点及繁育的需要,分成:①成年公鹿区 它包括种公鹿圈、“退役”种公鹿圈、后备种公鹿圈和各龄生产公鹿圈、淘汰群公鹿圈,并把这些圈安排在上风向,目的在于减少公鹿在配种期嗅到异性的气味而角斗。①成年母鹿区 包括育种核心群各年龄圈、各年龄生产群及淘汰群圈,并安排在下风向。公鹿与母鹿区用幼鹿区隔开。③幼鹿区 包括离乳仔鹿圈和育成鹿圈。以上分区分圈目的是实施不同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措施。1.2 圈舍结构合理 高产鹿的圈合长25--30m、宽14―16m,一般养梅花鹿20只左右,养马鹿15只左右,若养特级和超特缎种公鹿时只数应减半。棚舍里的地面不铺砖,用三合土压平,夯实,上面铺上沙子,并经常更换,冬季铺垫上喂剩下的碎秸叶保暖。饲槽和水锅设在圈舍中央。水锅设在饲槽下方,饲槽一般长10m左右,在饲槽一端设盐槽。在运动场鹿群常活动处堆埋黄土拌盐的“盐窝子”。做好这些能确保高产鹿的运动量,减少配种期争偶角斗伤亡和蹄伤感染坏死杆菌病的机会,保证高产鹿安全、充分地采食、饮水、反刍和休息,有利于鹿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1.3 合理配制精、粗饲料 精饲料由饼粕类、玉米、麦麸、骨粉、盐、添加剂组成。高产梅花鹿成年公鹿生茸前期、生茸期、生茸后期及配种期和配种恢复期的日粮量分别为1.5kg、2.0kg、0.5kg、0.75kg,其中,饼粕类分别占 40%、50%、30%和25%,盐、骨粉和添加剂各占1.5%-1.8%。成年母鹿配种与妊娠初期、妊娠期和产仔哺乳期分别为0.8kg、0.6kg、1.0kg,其中,饼粕类分别占25%、28%和32%。高产马鹿的日粮量是高产梅花鹿的2倍,各种精饲料的配比相同。在增加和变换精饲料时应逐渐进行,尤其3月份及10月份,以每星期增加50g至100g为宜,防止加料急而引起“顶料”。粗饲料满足供给,随季节变化而品种各异。在生茸前期和生茸期每日粗饲料的品种至少3种以上。一般6--9月喂青绿灌木枝叶和蒿草(马鹿);10月至翌年9月投给黄柞树叶、玉米秸或铡短、揉碎、粉碎的玉米秸、青贮玉米秸、豆秸、豆荚皮、青干枝叶或杨柳叶、果树叶等。1.4 科学饲喂 每天饲喂次数:粗饲料于夏季喂4顿,全年做到天天喂1顿夜草。精饲料生茸期喂4顿,其它季节喂3顿,晚上必喂1顿夜料。每次饲喂前扫净饲槽内的残料。喂饲时先添精料,待10分钟左右耙精料吃净后再添粗饲料,尽量做到看槽饲喂。要根据鹿的采食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量。2 幼鹿的培育幼鹿培育是高产鹿优良特性得以表现的关键技术环节。幼鹿出生6个月内生长发育迅速、消化器官不完善、消化机能弱、可塑性和适应性强,因此要对幼鹿实施有效的培育技术。2.1 妊娠和哺乳母鹿仔鹿初生重大小、生活力强弱和生长发育快慢,既取决于鹿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又取决于妊娠期和哺乳期母鹿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有研究表明,公仔鹿的初生重与2―5岁时的产茸量之间呈强正相关,因此要供给母鹿足够的蛋白质类、青绿多汁类及矿物质类饲料。可在母鹿妊娠期每天每只喂蛤胡萝卜1kg;妊娠后期每天喂1顿青贮玉米,并保证足够的黄柞树叶、盐和骨粉等。母鹿分娩后到离乳阶段,精饲料量逐渐增加,到7月中旬前后加到全年中的最高量;并且豆类饲料占30%以上。4月上旬始喂杨柳枝,6月上旬始喂青绿枝叶饲料,以提高母鹿的泌乳量和

乳汁品质,幼鹿生长快速,日增重平均可达O.29--0.55kg。此外,应在初产母鹿圈早放进几只无恶癖、温驯、经产且妊娠产仔早的母鹿。2.2 哺乳仔鹿的补饲 仔鹿出生20天以后,在保护栏内设补料槽和水槽。精料配方为;豆饼50%、高粱粉 5%、玉米面35%、炒热大豆粉5%、麦麸5%,加少量盐和复合维生素等,并投给嫩枝叶。在哺乳期看护母仔鹿,用鹿代养或用牛奶、羊奶喂养被弃仔鹿或弱仔。以固定信号、食物和其它环境条件来驯化仔鹿。2.3 离乳仔鹿 于8月20日前后仔鹿离乳,公、母、仔鹿同时分群。母鹿留原圈,公鹿到新圈,并用无仔温驯鹿稳群。仔鹿刚离乳时喂给少量精料,做到不能剩料。每天定时投给6次嫩绿多汁的鲜枝叶、青刈大豆秧或铡短的青玉米秸,到10月初每天喂4次粗饲料。精饲料量到年末时加到:梅花鹿每天每只1kg,马鹿2kg。精饲料中应有 50%豆饼,并喂给熟豆浆。2.4 育成鹿 育成鹿仍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但是公、母育成鹿的生长发育、体型大小及所需营养已有显著差异,由此在管理上和饲料营养上要区别对待。投给的精料日量渐增,每天每只

1.5kg,马鹿加倍。饲料中,豆饼占 50%,骨粉和盐各15g,马鹿30g。采取上述培育技术,高产鹿的育成率可达95%以上,育成母鹿90%以上发情受配,仔公鹿于当年12月即可“冒桃”,其初角茸鲜重一般可达1kg(梅花鹿)、2kg(马鹿),最高个体可达3.4kg(双阳梅花鹿)和10.41kg(清原品系天山马鹿),为成年时更高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四篇:桃树优质高产管理技术

桃树优质高产管理技术

摘要:总结了桃树优质高产管理技术,包括:改良树形,提倡长枝修剪;及时、适量疏花定果;科学合理施肥;应用套袋技术;分批、适时采收等内容,对当前桃树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关键词:桃树;优质;高产;管理技术

桃树以其成形快、易挂果、管理简单等优点,深受广大果农喜爱,在各地均有栽植,但是笔者近年来在农业技术推广实践中发现果农在桃树生产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桃树果实的品质改良和产量提高,制约着果农收入的提高。针对桃树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总结出桃树优质高产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

1逐步改良树形,提倡长枝修剪

优良的树形是桃树优质高产生产的基础,也是提高果农劳动生产效率的需要。目前,在XX区桃树生产中多选用三大主枝开心形。这种树形枝条级次多,内膛容易密闭或者光秃,结果部位易外移,所产果子质量参差不齐,且修剪管理工作量大而繁琐。经过笔者在当地多年来的研究、试验,认为“V”字形、纺锤形2种树形优于开心形。这2种树形管理方便、简捷,改善了光照、通风条件,使果实品质和产量都有了大幅的提高,应在生产中积极推广。采用这2种树形在修剪中应以疏枝为主,轻剪长放,只对主枝打头。其中“V”字形树只留两大主枝,单轴延伸,不留侧枝,只留大、中、小各类枝组,错落排开。纺锤形树要求培养强壮、笔直的中央领导干,其上螺旋错落排列主枝及枝组,主枝与中央领导干开张角度为80~90°,主枝粗度要小于中央领导干的1/3。

2及时、适量疏花定果

桃树易成花,正常年份花量很大。因此,一般当地果农认为桃树花量多,坐果有保障,多不进行疏花定果工作。但笔者在该地区的试验证明,适当地疏花节省了树体养分,所留的花坐果更加可靠,果子也更大。疏花的最佳时期在花蕾期,具体方法是用手指轻轻抹去枝条上下的花蕾,留两侧的花蕾即可。花后2周开始进行第1次蔬果。先疏除并生果、畸形果、小果、黄萎果、圆形果、朝天果及病虫果,留枝条中上部的单果、大果。坐果率高的品种疏果、定果一次完成,坐果率低的品种疏果分2次进行。第2次疏果叫定果。定果时间大约在硬核期,按一定距离定果。定果距离具体为:大型果品种树每25~30cm留1个果,中型果品种树每15cm留1个果,小型果品种树每10cm留1个果。

3科学合理施肥

桃树易成花、坐果,产量很大,消耗也很大,所以需要充足、良好的水肥供给。目前果农施肥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桃树需要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的比例为1.0∶0.5∶1.5。由此可见,桃树需钾肥较多,比氮肥多0.5倍,满足钾肥的需要是桃树丰产、优质的关键。而在当地生产实践中,果农重视氮肥、磷肥的供给,而忽略了钾肥施用。特别是在果实膨大期钾素的吸收量占全年吸收量的80%,而且这一时期的钾素也决定着果实的品质。试验证明,果实膨大期钾肥供应充足的桃树比一般常规方法管理的桃树产量高出近20%,而且优果率也大大提高。因此,桃树施肥要在前期重施氮肥,果实膨大期重施钾肥。在采果后及时施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最好能达到每1kg果实施3~4kg农家肥。只有施好基肥,才能充实花芽,提高树体储藏营养的水平,为翌年开花、坐果打好基础。

4应用套袋技术

科学合理施肥从根本上满足了树体和果实生长的营养需要,提高了桃树果实的内在品质,但要进一步提高桃树果实的外在商品品质,最有效的方法是果实套袋。经笔者多年试验发现,有些外在品质不佳的品种经套袋后外在品质有了较大改观。如燕红、川中岛等品种经过套袋后果实颜色由嗜红变成粉红,果色艳丽,娇嫩可爱,市场价格大大提高。果实套袋还可以有效防止桃炭疽病、桃褐腐病、白粉病、食心虫、蝽象等桃树病虫害的危害,从而提高优果率、商品果率。同时,套袋也避开了果实与农药的直接接触,减小了农药残留,使果实成为绿色、无公害的果品。笔者多年试验证明,苹果的套袋及套袋方法也适合于桃树。

5分批、适时采收

分批、适时采收是获得桃树优质高产的重要工序。经笔者多年来观察沙红桃、川中岛发现,桃树果实的膨大期至成熟期在28d内。在这28d内桃的重量增长了2~3倍,特别是在后8d增长速度最快。从成熟到完熟只有7d左右,重量稳定不变。因此,桃树果实膨大至成熟期是产量、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应加强水肥管理。果实完熟期是最佳的采收期。一般桃树果实采收分2~3次进行,采收时先选大果、着色好的果子采收,余下的果子膨大、着色更快。一般间隔3~5d即可再次采收。分批采收比一次性采收的果实品质更好,而且产量增加26%左右。

第五篇:蜜蜂的绩效管理

蜜蜂的绩效管理

有个养蜂人,多年来养蜂的方法都没有什么变化,今年得知在同一地区其他养蜂人用一样数量的蜂箱产出了又多又好的蜂蜜。为什么会这样?他观察后发现,原来其他养蜂人推行了考核激励机制。他分析:不采取绩效考核,的确会有很多蜜蜂出工不出力,那些勤劳的蜜蜂的积极性受到打击,结果每箱蜜蜂的产蜜量越来越少。

养蜂人决定选出两个蜂箱中负责采蜜的工蜂来做绩效管理试点,其它负责花源信息采集、搬运、分工协调、娱乐、后勤、守卫等工作的蜜蜂仍按原有方式运作。最初的考核是按照工蜂的“访花量”来考核,因为蜜蜂的产量要高,首先必须要接触足够的花朵,然后根据考核结果来分配食物。他吩咐蜂王对蜜蜂的“访花量”进行认真的抽样记录统计,开始一个星期采蜜量有所提高,但随后采蜜量反而急剧下降。原来蜜蜂们为了提高“访花量”,都不采太多的花蜜,因为采的花蜜越多,花的时间越多,飞起来也越慢,每天的访问量就越少,考核得分就越低。所以看起来蜜蜂们忙忙碌碌,其实有很多在做投机取巧的无用功。

养蜂人再次变换考核方式,决定以工蜂采回的花蜜作考核依据,因为真正的蜂蜜产量直接决定于采回多少花蜜。正如养蜂人的预期,工蜂的采蜜量开始增加,每个蜂箱的产蜜量也开始增长。

只是这样的状况并未维持多久,每个蜂箱的产蜜量便很难再有新的突破。分析发现,要增加蜂箱的产蜜量,不仅需要每只蜜蜂采蜜量增加,而且需要工蜂之间的有效配合。然而推行“采蜜量”考核以来,有的工蜂为了使自己的考核超过其它工蜂,不惜封锁新发现的花源信息;有的工蜂在采回的花蜜中掺杂使假;原来蜜蜂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已经形成了明显的竞争。

有的工蜂认为,自己无论是长距离飞翔能力、抵御恶劣天气的能力还是采蜜的技巧,都比很多采蜜量大的工蜂强得多,养蜂人应该对蜜蜂的“能力因素”也有所考核,这样才全面,不然的话,将来在与别的蜂群进行采蜜竞争时会败下阵来。然而另一些工蜂却明确提出反对意见,它们说:“既然你能力强,那为什么采的蜜不多呢?!”为此,双方常常吵得不可开交,直接影响着蜂群的士气和产蜜量······

讨论:

1.你如何评价养蜂人不同阶段的绩效考核方法和模式?有何改进建议?

2.在业绩、态度和能力三者之间,你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与重要性?

下载夏季如何管理蜜蜂得到高产蜜(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夏季如何管理蜜蜂得到高产蜜(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产鹿饲养管理技1

    高产鹿饲养管理技术科学的饲养管理是育成品种(品系)鹿,并取得高技术经济指标和高效益的根本保证。近十几年,我国育成高产梅花鹿和马鹿品种(品系)共7个。对于引种和饲养这些鹿,......

    家禽养殖场夏季管理

    家禽养殖场夏季管理 目前我国家禽的饲养品种主要有蛋鸡、蛋鸭和肉鸡、肉鸭等。随着夏季的来临,气温逐渐升高,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会严重影响家禽的正常生长和生产,因为禽类的羽......

    夏季安全管理工作汇报

    夏季安全管理工作 夏季是事故多发的季节,高温、暴风雨、雷电等恶劣天气严重制约着公司的安全生产,伴随TMP项目的建设,大量外来施工队伍的进驻,给公司的安全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蜜蜂管理饲养学思考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养蜂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人类养蜂技术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蜜蜂饲养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学习和研究方法 蜜蜂营养和蜜蜂营养素的概念......

    创新服务管理 权利得到保障

    创新服务管理 权利得到保障乌兰木伦镇是经济开发区,外来人口较多,为了切实 保障外来农民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我镇在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了设立劳动监察中队,为外来农民人员讨回血汗钱......

    报废洒水车将得到规范管理

    报废洒水车将得到规范管理厦工楚胜洒水车厂家报道: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等部门决定,今后在我省利用报废洒水车零部件拼装洒水车或者出售报废洒水车整车、拼装车的企业(个体工商户......

    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春季管理要点

    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田间管理要点目前小麦苗情较好,低温冻害不明显,个体生长健壮,分蘖偏多,群体偏高,随着冰雪消融,小麦将进入返青期,气温回升,墒情充足,较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田间群体会......

    梭鱼高产养殖管理技术(推荐阅读)

    梭鱼的高产养殖管理技术 梭鱼又称肉棍子、红眼鱼、赤眼梭、红眼鲻、斋鱼。吻短,体前部亚圆筒形,后部侧扁。体呈青灰色,腹部白色,体侧有黑色纵纹。各鳍浅灰色。梭鱼在我国沿海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