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蜜蜂管理饲养学思考题
养蜂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人类养蜂技术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蜜蜂饲养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学习和研究方法 蜜蜂营养和蜜蜂营养素的概念 蜜蜂营养素的功能 糖饲料的种类与特点 比较补助饲喂和奖励饲喂 在何条件下补助饲喂和奖励饲喂可结合,何时不能结合 糖饲料的饲喂方法和饲喂注意事项 蛋白质饲料的种类和特点 蛋白质饲料的配置和饲喂方法 蜜蜂矿物质饲料的种类和饲喂方法 固定蜂场场址的选择 主要蜜源和辅助蜜源 蜂场规划的原则 蜂群选购的时期 挑选蜂群的方法 蜂群排列 蜂群放置方法 开箱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蜂群检查的方法和特点 如何灵活应用三种蜂群检查方法 蜂群泌蜡造脾的特点和加础造脾方法 巢脾熏蒸方法 与蜂群合并难易有关的障碍 蜂群合并的意义和安全合并的障碍 蜂群合并前的准备和合并方法 人工的分蜂的意义和方法 自然分蜂对蜜蜂种群的意义和对养蜂生产的影响 分蜂热的概念和控制分蜂热的措施 解除分蜂热的方法 分蜂团的收捕方法 影响诱王难易的因素 蜂王诱入方法及被围王的解救 盗蜂的危害 被盗蜂和作盗蜂的识别 盗蜂的预防和制止 蜜蜂偏集的危害及特点 蜜蜂近距离迁移法 如何划分蜂群周年管理阶段?如何确定管理目标?
分析蜂群春季增长阶段管理特点 如何确定春季增长阶段的管理目标和任务 分析影响蜜蜂春季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和快速增长所需的条件 春季增长阶段如何选择场地 早春如何整顿蜂巢 试述春季增长阶段扩大产卵圈和扩巢措施 分析蜂蜜生产阶段蜂群管理特点,确定管理目标和任务 适龄采集蜂的概念和理论上适龄采集蜂培育的起止时间 试述采蜜群的组织方法 如何预测蜂群的发展 简述蜂蜜生产阶段蜂群管理措施 分析南方蜂群越夏困难主要原因和最主要原因 确定蜜蜂越夏阶段的管理目标和任务 越夏前、蜂群应做哪些准备 简述越夏蜂的管理方法 根据北方蜂群秋季越冬准备阶段的特点和目标、制定蜂群的管理任务 适龄越冬蜂的概念和理论推断培育适龄越冬蜂时间确定 培育适龄越冬蜂的方法 越冬停卵阶段的蜂群管理特点,目标和任务 北方高寒地区蜂群室内外越冬管理方法 长江中下游地区蜂群室内外越冬管理方法 人工育王原理和人工育王的条件 体重与蜂王质量的关系 蜂卵大小与蜂王质量的关系 育王条件与蜂王质量 种用群地概念及种用群的组织与管理 人工育王的方法及特点 交尾群的组织和管理 分离蜜和巢蜜概念,取蜜方法 巢蜜生产条件。格子巢蜜,大块巢蜜,混和巢蜜生产方法 蜂蜡增收和提炼方法 蜂王浆生产原理和生产条件 产浆小幼虫准备 产浆群的组织和管理 蜂花粉生产意义、原理和条件 脱粉器的构造,选择和安装 蜂花粉的干燥处理 蜂群集胶特点和蜂胶生产方法 电取蜂毒器类型 电取蜂毒的方法 雄蜂虫蛹体重,营养与日龄的关系
雄蜂蛹的保鲜处理 双王群的概念,特点,饲养条件 双王群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多箱体养蜂的蜂群检查方法,换王方法 多箱体养蜂的概念,特点,饲养条件 笼蜂的概念,发展史 笼蜂的饲养条件和利用形式 装笼方法 数控养蜂的内容 转地饲养的意义和我国转地养蜂生产所具备的条件 比较长途转地和短途转地的特点 转地饲养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怎样制定转地路线?简述我国的长途转地路线的概况 怎样调查蜜源和选择放蜂场地 转地前应做哪些物资准备 为什么要在转运前进行蜂群调整?怎样进行调整 分析影响蜂群安全运输的因素及各因素间的关系 为保证蜂群安全运输应采取的措施 如何决定蜂群的起运时间 试述火车,汽车,海轮,马车等交通工具的装运蜂群的方法和特点 蜜蜂运抵放蜂场时应做哪些工作 论述蜜蜂是农作物最理想的授粉者 蜜蜂授粉效果及增产机理 分析影响蜜蜂授粉效果的因素 提高蜜蜂授粉效果的技术措施
第二篇:蜜蜂秋季饲养管理技术
1、秋季饲养管理技术
秋季是蜂群经过春、夏两季的高强度生产后,蜂群群势减弱至最弱时期,所以说,秋季蜂群能否很快得到恢复,将直接影响到能否强群越冬,也就直接影响到来年春繁和能否强群高产的问题。所以,应该将以前的“一年之机在于春”的观念改变成“一年养蜂始于秋”,将秋季饲养管理作为全年饲养管理的第一季节来抓。
秋季俗称“小阳春”,秋花烂漫,花粉资源丰富,任何充分利用秋季的花粉资源培育强群和蜂王是关系到来年养蜂高产的关键时机,必须紧抓不放。抓好秋繁的关键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双王繁殖。秋季气候变化大,为了抓紧时机加快秋繁,保证强群越冬,采用双王群繁殖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2)培育众多的蜂王。为了给来年春繁储备充足的蜂王资源,保证来年春繁和种王更新的需要,要充分利用秋季的花粉资源和良好气候,在繁殖蜜蜂群势的同时,培育众多的蜂王。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来年组织双王群春繁尽早达到强群,同时,给种王的选择更新提供充分的挑选余地,有利于全场蜂群质量的迅速提高。
3)防止中毒烂子
因为秋季山花蜜和茶叶花蜜含有甘露和半乳糖,对蜜蜂幼虫的危害极大。蜜蜂幼虫吃了含有甘露的山花蜜和含有半乳糖的茶花蜜后会引起严重的烂子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防治山花蜜和茶叶花蜜中毒的烂子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绝对可靠的办法。但是,如果处理得当,还是可以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具体的办法是向空脾里大量罐注稀糖水,同时,加强脱粉。如果发现采入较多山花蜜和茶叶花蜜时就及时摇出。采用这种做法的目的一是保证蜜蜂幼虫不吃或少吃含有甘露的山花蜜和含有半乳糖的茶花蜜,同时抑制蜜蜂的采蜜积极性,将蜜蜂的采蜜积极性转移到采集花粉上来。这样的结果,不仅可以防止或减轻幼虫的中毒烂子现象,同时,可以收集到大量的优质花粉,以备来年春繁的需要,并且还可以酿造大量的成熟糖脾,备作越冬饲料,可谓是一举多得。
4)及时囚王断子。为了避免越冬蜂因哺育幼虫而散失青春,保持越冬蜂的越冬和来年哺育幼虫的青春活力,同时配合彻底灭螨工作,必须在蜂王出现产子下降趋势时果断囚王断子。
5)调整群势。为了保证蜂群安全越冬,必须保证每箱蜂群有一定的群势。所以要进行一次全场蜂群群势统一调整。具体方法是以强补弱,弱群合并。调整后的群势最好要保证每群2足框蜜蜂。
6)彻底杀灭蜂螨。杀灭越冬蜂螨是保证蜂群安全越冬,来年快速春繁的重要措施。具体的方法是在全部幼蜂出房之后,结合调整群势工作,进行一次彻底杀灭蜂螨。杀灭蜂螨时,最好在箱底铺一张白纸,将每天的落螨取出集中烧掉,以免昏死的蜂螨复活,重新危害蜂群。杀灭蜂螨工作要坚持到白纸上没有落螨为止。
7)适时紧脾,平箱越冬。为了缩小越冬蜂箱的空间,以利蜂群的结团和保温。在撤掉继箱的同时,将多余的巢脾取出,用隔板将蜂脾挤在蜂箱当中。加足成熟糖脾。这样可以保证一冬不喂糖,2、安全越冬。
场地的选择。蜂群的越冬场地要求干燥、背风、低温、阴暗。这样可以保证蜂群结团紧密,箱温恒定,蜂群安静。
以免打搅蜂群,保证蜂群安静越冬。
为了保持蜂群结团紧密,蜂团温度恒定,蜂群安静,南方不必进行箱内、外保温。
蜜蜂胡蜂论坛
第三篇:动物饲养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性质、任务
《动物饲养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通过讲解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动物营养的基本理论和营养需要量研究方法、饲料分类与主要营养特性、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各类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饲料配制方法。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为养猪学、养禽学、养牛学、养羊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方面的教学、科研、生产和推广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动物科学饲养提供理论根据和饲养指南。
二、课程主要内容、重点及深度
《动物饲养学》课程主要内容:水与动物营养;能量营养;蛋白质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脂肪营养;维生素营养;婴儿湿疹怎么办矿物质营养;养分间的相互关系;饲料分类;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和养分效价;各类饲料的营养特性及合理利用(粗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饲料添加剂);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其消除;动物营养需要;畜禽饲养标准及其研究进展;全价配合饲料配制;浓缩饲料配制;预混料的配制方法和技术等。
重点是第二、三、四、五、六、七、九、十、二十三、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章。重点和深度上,主要掌握动物营养的基本原理和营养需要量确定方法,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和动物饲粮配制方法。
三、教学要求与主要环节
主要为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形式。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和记录,课后认真复习,并要求参阅相关期刊杂志。
主要教学环节:课堂讲授、1-2次课堂讨论、提问、1-2次测验、课外作业、介绍参考文献、参观实习、期中和期末考试。
四、教学安排 本课程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三部分。理论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形式为主,总学时50学时,3学分。
实验教学以学生亲自动手的形式进行,共2周,主要进行饲料常规营养成分、部分纯养分和饲料中主要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分析。
实践教学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设计和实施动物饲养试验的形式进行,或学生可结合本学科点教师的课题进行,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并提出实施方案,教师组织讨论并确定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实践共安排一个学期,不占计划内学时。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在第五学期完成,实践教学在第六学期进行。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动物饲养学》,胡坚主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面向21世纪教材《动物营养学》,杨凤,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面向21世纪教材《饲料学》,王成章、王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六、理论教学大纲
课程总学时:50 学分 3 其中讲授:50 开课学期:第5学期
课程讲授部分
绪论(0.5学时)
讲授动物饲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婴儿湿疹怎么办动物饲养学与畜牧生产的关系;动物饲养学的发展概况;动物体与饲料化学成分的比较以及学习动物饲养学的方法;动物饲养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第一篇 动物营养原理
第一章 饲料养分与动物体组成(1学时)
食物链的概念,动物与饲料在食物链中所处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比较饲料与动物体的化学组成;养分的概念、分类;饲料养分的一般功能;饲料养分的测定与表示方法,不同干物质基础养分的折算方法;影响饲料养分的主要因素。
第一章 水与动物营养(0.5学时)
水的功能与用途;动物体水的代谢;宝宝湿疹动物体对水的需要量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章 养分的能量营养(3学时)
基本概念及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主要包括养分能量的衡量单位、来源、测定方法;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粪能、尿能、热增耗、维持、营养代谢热等概念及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情况;饲料能量的转化效率;日粮能量水平与养分的关系及其http://www.xiexiebang.com
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第四章 蛋白质营养(4学时)
蛋白质概念与功能、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主要包括蛋白质、氨基酸、非蛋白氮、理想蛋白的概念;以猪为代表讲授单胃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情况,及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的概念和限制性氨基酸的确定方法;反刍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及代谢情况,反刍动物氮代谢特点、瘤胃氮素循环、瘤胃蛋白质降解与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非蛋白氮利用与过瘤胃蛋白控制。
第五章 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3学时)碳水化合物的组成与功能;饲料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单胃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利用过程;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利用过程;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评述。
第六章 脂肪与动物营养(2.5学时)
脂肪的组成;脂肪的生理功能及其与动物生产性能的关系;脂肪的消化、吸收与代谢过程,比较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对脂肪消化、吸收、利用的异同;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
第七章 维生素与动物营养(2学时)
一般性介绍维生素的概念与分类及命名方法,日粮中通常需要添加的维生素种类;脂溶性维生素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与缺乏症及影响需要量的因素;水溶性维生素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与缺乏症及影响需要量的因素。第八章 矿物质与动物营养(2学时)
矿物质营养概述;常量元素的营养功能、缺乏症、过量后果、来源和补充;微量元素的营养功能、缺乏症、过量后果、来源和补充。第九章:养分间的相互关系(1学时)
主要有机养分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机养分与维生素、矿物质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篇 饲料
第十章 饲料分类(1学时)
国际饲料分类;中国饲料分类
第十一章: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与养分生物效价(4学时)
饲料化学成分分析的内容和方法;消化试验及其方法;代谢试验及其方法;饲养试验及其方法;养分的生物效价及测定。第十二章 青饲料(0.5学时)
青饲料营养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青饲料的利用 第十三章 青贮饲料(0.5学时)
青贮饲料的原理;青贮饲料的饲用 第十四章 粗饲料(0.5学时)
干草的营养价值及影响因素;秸秕饲料的种类及其营养特性;树叶和其它饲料产品的营养成分、饲用价值及影响因素。第十五章 能量饲料(1.5学时)
谷实类饲料的种类及其营养特性;糠麸类饲料的种类及其营养特性;块根块茎及瓜类饲料的营养特性;液体能量饲料及其它饲料的营养特性。第十六章 蛋白质饲料(1.5学时)
各类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性;各类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性;单细胞蛋白质饲料的性质和特点;非蛋白氮饲料的饲用价值和饲用方法。第十七章 饲料加工调制(0.5学时)
精饲料加工调制;粗饲料加工调制。第十八章 矿物质饲料(1学时)
常量矿物质补充料;微量矿物质补充料;天然矿物质饲料资源的利用。第十九章 饲料添加剂(3学时)
概述;营养性添加剂;非营养性添加剂。第二十章 其他饲料(0.5学时)第二十一章 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及其消除(1学时)
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种类及其存在;抗营养因子的结构与功能;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抗营养因子的消除。
第二十二章 饲料对动物产品品质影响(1.5学时),在以上各章节中穿插讲授
第三篇 营养需要与标准化饲养
第二十三章 动物营养需要(5学时)
动物营养需要的度量与测定;维持的营养需要;生长的营养需要;产肉营养需要;繁殖营养需要;泌乳营养需要;产蛋营养需要;产毛营养需要;役用营养需要;幼龄和高产动物营养需要特点。
第二十四章 畜禽饲养标准及其研究进展(1学时)
饲养标准;畜禽饲养标准新进展。
第二十五章 经济动物营养与标准化饲养(0学时)
第二十六章 实验动物营养与标准化饲养(0.5学时)
第二十七章 观赏动物营养与标准化饲养(0学时)
第二十八章 鱼类对虾营养与标准化饲养(0学时)
鱼类营养特点、营养需要、配合饲料,对虾的营养与养殖。
第二十九章 动物采食量(0.5学时)
第三十章 饲养与气候环境(1学时)
第四篇 饲料配制与若干问题思考
第三十一章 全价配合饲料配制(2学时)配合饲料配方设计原则;全价配合饲料配方的设计方法;配合饲料的影响因素。
第三十二章 浓缩饲料配制(1学时)
概述;单胃动物浓缩饲料的配制;反刍动物浓缩饲料的配制特点。第三十三章 预混料的配制(1学时)
概述;微量元素预混料配制;维生素预混料配制;复合预混料配制;预混料产品生产
第三十四章 计算机技术和专家系统在饲料配制中的应用(1学时)
第三十五章 对我国动物饲养科学若干问题的思考(0.5)
第四篇:刘蜜蜂饲养管理学课程实习报告
蜜蜂饲养管理学课程实习报告
蜂王浆的生产
1目的及任务、要求.1 实习目的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提高对蜜蜂饲养管理理论的认识。
1.2实习任务
初步掌握蜜蜂饲养管理最基本操作技术。
1.3实习要求
(1)克服对蜜蜂的恐惧。
(2)规范养蜂操作。
(3)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
(4)注意安全,避免事故。
(5)在充分预习的前提下,认真完成每一实习环节的操作。2蜂王浆的生产实习内容
(1)小幼虫的准备
蜂群组织;蜂群管理。
(2)产浆群的组织
组织时间;清台;移虫;补移;取浆;清台;接受率
(3)产浆群的管理
检查调整;奖励饲喂;保持粉蜜充足;适当密集
3操作技术要点和注意问题
3.1操作技术
(1)小幼虫的准备
在蜂王产卵能力强的蜂群中,调整蜂群,使巢内均为大子脾赫尔大蜜粉脾,很少有空巢房,然后在移虫前4~5d加入一张褐色空脾。使蜂王在在该脾上集中产卵,也可将蜂王和该脾限制在蜂王产卵器中集中产卵。
(2)产浆群的组织
分为单箱和继箱产浆,实习期间用的是继箱产浆,群势达10足框以上,用平面隔王栅将巢箱分为有王的产浆区和无王的育子区。产浆群的组织应根据蜜蜂群势和外界气温采取相应措施,最好在产浆前1d天进行。产浆区放入 3张小幼虫脾以吸引哺育蜂在产浆区中心集中,两侧分别放粉蜜脾,育子去应保留空脾、正羽化出房的封盖子脾等以供蜂王有充足的位置产卵维持强群,放入的空脾颜色不应过深或过浅,以免影响找虫和捅漏巢房。
(3)移虫和取浆
实验产浆用的是塑料台基(99个),先清理好产浆框上要用的台基,然后用移虫舌迅速准确地将工蜂房中的适龄幼虫移入已清理好的台基中,避免碰伤幼虫及阳光直射。
在取浆前先看幼虫的接受率、有无封盖王台、有几个等。提起取浆框侧条下端,使台口向上,轻轻抖掉蜜蜂,剩下的少量的蜜蜂用蜂刷扫除,以免造成盗蜂。之后将产浆框立起用割台刀从下往上前后移动割掉加高的部分,将割下的蜡台捏成一团,再用镊子将台基内的幼虫按顺序取出放到指定的用具中,最后用取浆舌将台基内的王浆取出放在王浆瓶中。取完浆后清理台基上的赘脾和残留的王浆。
(4)产浆群的管理
1)检查调整外界蜜源缺少时调整产浆框两侧的巢脾。
2)奖励饲喂
在外界蜜源较少时,进行连续的奖励饲喂以刺激哺育蜂积极泌浆育王,从而显著
提高移虫的接受率和王浆的产量。
3)保持粉蜜充足
产浆群要维持强群必须有充足的粉蜜,在粉源不足时饲喂花粉,蜜源缺少时饲喂糖液。
4)适当密集
哺育蜂过的相对集中,能使蜂群产生轻微的分蜂热促使蜂群泌浆育王。
3.2注意问题
(1)控制蜂群开箱的时间,在10min 内。
(2)在移虫前要先清理台基。
(3)小幼虫的准备应在移虫前4~5 d开始,且准备的空巢脾颜色应该适合有利于寻找适龄小幼虫和防止移虫时捅破巢房,移取的幼虫为稍弯的l型。
(4)两次抖蜂(幼虫脾、浆框)不应重抖,以防幼虫移位,王浆散开。
(5)移虫时要求动作准确,操作快速,日龄一致,避免碰上幼虫。
(6)接受率低于80%时,补移时应保持未接受王台中的幼虫与其他台中的幼虫日龄一致。
(7)取浆时应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割台时避免割破幼虫,取虫时应按顺序以防遗漏,台基内的王浆要取净,以防影响下一次的产浆质量。
(8)王浆取完后应该认真清理台基,包括残余的王浆、基内赘脾。
(9)在蜜粉缺乏时要及时饲喂粉蜜,进行连续的奖励饲喂促进泌浆育王以保持强群,适当调整巢脾适当密集群势,调整巢脾排列,高温季节采取措施降温。
(10)产浆期间应连续饲喂不能无故中断,育子区应隔5~7d毁尽一次分蜂台,将子脾从巢箱提入继箱后7~9d毁尽改造王台。4实习体会
(1)首先感谢老师的精心指导,通过一个月的实习,可以说完全克服了对密封的恐惧,这个从平时的操作中也是能看得出的,像即使被蜜蜂蛰了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不够镇定,现在能够正确的处理了。
(2)现在规范的养蜂操作已及本养成,不想刚开始一样常惊扰蜂群引起混乱,对之后的操作造成不利影响。
(3)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独立正确的完成各项操作,像蜂王能够很迅速地找到,不像以前没有掌握方法一点一点地看很好时间才能找到;小幼虫的提前准备,调整合适的空巢脾供蜂王产卵;防止蜂王的丢失,大致定好蜜蜂的群势等,现在已能够获得较合适的一日龄幼虫,移虫的动作准确性逐渐提高,速度也快了,这都能从移虫的接受率高、封盖王台的基本没有中体现。
(4)还有天气因素是影响产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个月的产浆实习间天气总是下雨,确实增加了产浆操作的难度,不过这也是一个难得的考验我们的机会,这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在雨天操作的技巧,遇到不利条件应该如何处理,养成一个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自己完成的一定自己独立操作,这都得益于此次产浆的实习。
(5)从此次实习中不仅确实锻炼了自己,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应变处理问题的能力、责任心的提高和做科学的严谨性、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还有更加深层次的了解蜜蜂的生物学特性,掌握了产浆的操作技术、原理、注意事项等,这都为以后的实习操作打下来较好的基础。
(6)不能忽视的就是老师的精心指导,你们的言行举止都一直在影响着我,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的方法,做人的道理、对行业的发展前沿了解。
(7)期望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提高更高,朝成为蜂学高技术人才的目标发展。
第五篇:活框蜜蜂饲养日常规范(最终版)
中华蜜蜂(土蜂)饲养日常管理 重点
上一节我们谈到过箱技术,过箱只是饲养中华蜜蜂的第一步,常言道三分过箱,七分管理,过箱容易,管理难,这次我就讲讲科学饲养中蜂的第二方面。中蜂场的基本操作吧。1988年农业部颁布了中华蜜蜂活框饲养规范,下面先介绍一下巢脾的概念。
蜜蜂在巢脾里繁衍后代,存储饲料并栖息在上面活动。中央部分是子圈,用于哺育幼虫,如果子圈范围较大就称为子脾。子圈外围是粉圈用于存储蜂粮,顶部和两上角是储蜜区,如果粉蜜较多就称为粉蜜脾,中蜂多为定地饲养,所以要注意饲养场地的选择。选择场地时,必须要考虑附近有大量的粉源和蜜源,如油菜花,山花,荆条花,柑橘花,乌桕,等。蜂场要背风向阳,不仅有水源和宽敞的平地好排列蜂箱,蜂群前方要开阔些,方便蜜蜂出入。一.下面介绍第一点蜂箱的排列
蜂箱的排列要根据地形和场地分散排列,巢门方向尽量错开,蜜蜂巢门前都有明显的目标比如树或者花草之类 方便蜜蜂识别自己的家。蜂箱不能直接放在地上,或用桩 木或石块支起距离地面30厘米左右。蜂箱上还应该有油毛毡等遮挡物,夏日避阳,雨天挡雨。二 蜂群的移动
蜂群安置好后不可随意移动,如需变更位置 必须以每天0.5米的位置移动。而且巢门方向不能改变。过箱后的蜜蜂如果需要移动,就要搬到5公里以外的地方 半个月后再集中到蜂场来,这样是为了防止误入他乡产生斗杀,造成损失。三 蜂群的检查百度巴郎养蜂场培训
是为了摸清蜂群的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全面检查,局部检查和箱外观察的方法对蜂群进行了解。开箱检查时要使巢脾和地面垂直,以免蜂蜜和花粉流出。在检查一面巢脾后不要直接翻转过来,要始终保持与地面垂直的姿势翻转巢脾到另一面进行检查。要站在蜂箱的侧面,背对阳光,动作要稳准轻快,全面检查一般在越冬前和流蜜期前进行。养蜂员应衣着整洁无异味,检查应选择晴暖无风的天气进行。检查内容包括:蜂王是否存在,蜂王产卵和蜂幼虫情况,蜜脾和子脾的增减情况。病虫情况,看有无自然王台,全面检查要逐脾提出查看,局部检查是在气温降低,蜜源缺乏或想了解某些情况下才进行。通过对蜂群针对性抽查来判断全场蜂群的状况。局部检查省时省力又避免打扰蜂群。例如巢房里有卵,工蜂情绪稳定,证明蜂王存在。脾上有封盖蜜证明饲料够吃,如果蜜蜂四处乱爬振翅发声,那就是失王了,如脾上爬满了蜜蜂 证明蜂多于脾,就提醒你该加入新脾了,另外框梁上出现了坠脾,应该去掉坠脾 再加巣础造脾。如果出现自然王台就预示自然分蜂了 就应该引起注意了。局部检查就是不定期的对蜂群实行抽查以便对蜂群采取正确的措施。当外界无蜜源粉源和天气恶劣不能开箱检查时。可以进行箱外观察。蜂群内部情况很多都反映在箱外工蜂的表现,如天气晴朗时 工蜂飞行忙碌,勤采花粉,这样蜂王就正常了。要是工蜂工作消极,常聚在巢前振动翅膀,爬来爬去焦急不安的样子,那就是失王了。还有工蜂采回的花粉多,卵幼虫就多,采回花粉少 那卵和幼虫就少,这就反应出蜂王产卵力的强弱了。蜂群强弱情况也可以从箱外观察判断。巢门前采集蜂拥挤,扇风的工蜂多,响声大说明是强群。养蜂和培训185和8097和1197反之就是弱群。通过箱外观察还可以看出蜜源的盛衰,当外界的蜜源丰盛时,蜜蜂的嗡嗡声响彻整个蜂场。如果工蜂出勤少,巢门守卫蜂严出现盗蜂。蜜蜂还喜欢蜇人那就是蜜源已经接近尾声了。另外观察巢门前死蜂可以观察死因,例如寒冬时间 有头向巢门死蜂,是来不及进巢而被冻死的。工蜂失足伤残死后还双双齿抱则是发生盗蜂斗杀而死。巢门口有大量死蜂而且都是采集蜂,死蜂后足还带有花粉,可以断定附近农田当天使用了农药。蜜蜂是中毒而死的。巢门有死蛹,巢内蜂死在巢房内,则是群内无蜜饥饿而死。此外巢房的布置也很重要,虫卵脾放中央,粉脾蜜脾放两边。繁殖期加入的空脾要放在子脾之间,掌握早春晚秋时蜂多余脾,春夏流蜜期繁殖期蜂脾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