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茶叶产业技术发展规划摘要
安徽省“十二五”茶叶产业技术发展规划摘要
茶叶产业技术体系
(2010年12月)
一、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茶叶产业是省政府确定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之一,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与出口量分别位居全国第6位、第7位和第3位。近年来,我省茶叶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茶园种植水平较低;二是茶叶加工技术和装备落后,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有待加强,茶叶产品深度开发不够;三是茶叶产业经济研究滞后。
二、“十二五”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将重点解决我省茶园种植水平偏低、茶叶加工技术水平不高和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1、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筛选并推广适合我省种植的茶树品(良)种10-15个;研究提出以建设标准茶园和提供优质、安全鲜叶原料为目标的茶园土壤培育技术、高效施肥技术、生态复合茶园建设模式和病虫害无公害化防治技术;建立若干套适合我省不同区域茶叶生产的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建立示范茶园5000亩。
2、特色名优绿茶、祁红加工关键设备和清洁化生产线研建与示范。集成推广绿茶清洁化生产技术的最新成果,开展典型外形名优绿茶的连续化生产线的研制,研建祁门红茶清洁化加工示范生产线。
3、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基于近红外-1-
检测技术的茶鲜叶质量分析技术,开发出经济适用的快速检测装备,并推广应用;研究茶叶农药和重金属残留检测技术,完善推广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4、对茶叶主产区农技人员、专业大户和合作社茶农进行技术培训。
三、主要措施
1、在安徽省茶产业技术体系的框架下,吸收省内外茶叶龙头企业、创新团队和创新基地等优势创新要素,组建技术创新团队和示范推广团队,与体系外的相关专家以及农技人员广泛协作,高效整合人才、技术、平台和资金项目,形成“茶产业联合、产学研联动”的技术创新格局。
2、以解决我省茶产业面临的共性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以成果产业化为目标,以知识产权为纽带,按照“统一部署、分工协作、集成优势、联合攻关、分片示范”的原则,面向全省茶区,开展茶叶技术创新和示范辐射。
3、围绕我省正在实施的“安徽省茶产业振兴工程”和“安徽省茶叶产业技术发展任务规划”的总体目标,与国家相关科技计划中有关研究任务有效衔接,集成国内外最新技术成果,突出我省名优绿茶和工夫红茶产品特色和优势产区的研究基础,开展技术创新和集成示范。
第二篇:丽水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
丽水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
(2008-2012年)
一、发展现状
丽水是中国绿茶生产一类适生区,宜茶山地面积广阔,自然条件优越,茶树品种优良,无性系良种比重大,茶叶种类繁多,以金奖惠明、松阳银猴、丽水香茶和金观音等为代表的丽水茶叶上市早、品质优、价格适中,特色明显,在国内外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全市九县(市、区)共有190个产茶乡镇3000多个产茶村,近25万人从事茶产业,茶产业已逐步成为我市最具成长性农业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之一。
(一)基本情况
1、生产快速发展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通过大力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和发展名优茶生产,取得了茶叶面积、产量、产值持续增长的显著成效,实现了茶叶产值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二番的高速增长势头,至2007年茶园种植面积35.9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1.56万吨,产值8.1亿元,茶叶生产规模在全省排名由十五期初全省第七升至第三位,其中茶叶面积、茶叶产值排名全省第三,名优茶产量排名全省第二。
2、优势产区和优势产品初步形成
生产布局结构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主产区带状优势区域发展明显,我市茶区经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以松阳、遂昌为中心的松古丘陵茶园、中低山、高山茶园等梯级分布的茶园结构为特征带状优势产区,全市九县(市、区)有五个县(松阳、遂昌、景宁、龙泉、庆元)列入浙江省茶叶优势产区。缙云、莲都等地近年发展势头也明显提速。二是主导产品初步形成。全市形成了以惠明茶、银猴茶等浙江十大名茶为代表的一县一品名优绿茶,以扁形白茶、金观音(乌龙茶)为代表的特种茶,以香茶为代表的优质茶,以为茶饮料企业供应原料的原料茶生产的 1 多茶类生产格局。
3、对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作用明显
我市是欠发达地区,近十年来茶叶收购价格整体稳步提升,农民种茶效益持续显著。2007年茶叶平均价为每公斤52.11元,是2001年每公斤27.51元的近1倍。同时2007年我市投产茶园平均亩产值为2978元,是十五期初的2001年的平均亩产值1282元的2.32倍,与2006年杭州平均亩产值2950元相当,比2006全省省茶叶平均亩产值高11.8%。高效益主要得益于我市名优茶生产的快速发展和无性系良种适制名优茶早生、高产、优质优势明显。
4、茶园科技含量明显提高
茶树无性系良种和绿色生态有机茶开发是我市近年二大主要科技兴茶手段。我市茶树无性系良种化进程自1999年起明显加快,全市累计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茶苗20亿株,发展无性系新茶园23万亩,十五期间无性系良种面积推广名列全省第一,2007年无性系良种总面积达到23.8万亩,无性系良种率66.4%。松阳、遂昌、缙云、景宁、庆元等8个县先后被评为全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同时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中国生态第一市优势,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有机茶、绿色食品茶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至2007年底,遂昌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 31个茶叶产品获得绿色食品(绿色农产品)标志使用权;全市有36家企业1.8万亩茶园通过有机茶认证。
5、茶叶品牌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得到初步发挥
通过茶叶品牌整合,我市茶产业初步实现一县一品。金奖惠明、松阳银猴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茶,“龙谷丽人”等8个品牌获浙江名牌。其中松阳银猴形成银猴、白茶、龙剑、山兰、玉峰、香茶六大系列,基地生产面积10万亩,年产值3亿元。2007年我市茶叶企业中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29家。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得到初步发挥,积极推动我市茶叶产业的发展。
6.浙南茶叶市场等骨干产地市场对产业推动明显
茶叶市场是维系茶叶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我市松阳浙南茶叶市场、遂昌龙谷名茶市场、缙云杜桥茶叶市场和众多茶青(鲜叶)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仅浙南茶叶市场2007年营业额即达6亿元,对推动我市茶叶产业化经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二)产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
1.产能快速扩张,市场拓展和品牌问题。
一是近年全市年均新增投产茶叶面积3万亩上下,市场营销和拓展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品牌茶叶规模偏小,一县一品虽初步形成,品牌合力尚待加强。三是我市茶叶目标市场国内比重偏大,而国际市场开拓相对不足问题。
2.生产旺季劳动力(采茶工)短缺问题。3.产业技术队伍薄弱,科技支撑有待加强 深加工尚待开发,茶叶高附加值潜力有待挖掘。4.产业化、组织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我市茶叶龙头企业规模不大,有的处于起步阶段,整体综合实力不强,带动能力弱,辐射影响力不大。丽水现在还没有一家真正上规模、上档次,集生 产、加工、品牌产品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
5.茶叶卫生安全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茶厂加工环境卫生条件差、加工设备陈旧,茶叶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影响茶叶品质和卫生安全,成为我市茶叶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无公害生产技术与产品质量追溯保证体系建设有待完善和加强。
二、市场前景和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前景看:消费有市场
1、从国际市场上看。据世界粮农组织分析,近十年内世界茶叶消费量每年以2.9%的速度递增,其中由于绿茶饮用价值高于其它茶类,加上茶叶药用价值进一步开发,绿茶消费量也将得到更快增长。世界茶叶贸易总量增加与红绿茶比例此消彼长的新变化,将为丽水市茶叶拓展国际市场带来了较大商机。
2、从国内市场上看。近年来我国茶叶消费年增长率在3%左右,2007年国内茶饮料生产已达500万吨左右。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丰厚茶文化的挖掘与弘扬,绿茶消费增长率在5%以上,名优茶消费增长在10%以上,北方市场逐步扩大,在市场上目前无公害、有机茶产品已成为新的需求趋势。丽水市做工精细、品质优异的绿茶特别是半烘炒机制香茶、高端的扁形白茶以及特色金观音茶等市场开拓空间仍然较大。
(二)竞争力分析:发展有优势
1、生态区位优势:丽水市地处浙西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又具有大陆性气候回春早的特点。丽水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无公害茶、有机茶、绿色食品茶的理想生产基地,丽水市是中国生态第一市,生态环境、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上的优势,决定了丽水茶叶的品质和质量具有天然优势。
2、区域面积优势:丽水市的陆地面积是浙江省的六分之一,“九山半水半分田”,除现有40万亩茶园外,尚有宜茶山地50余万亩。为丽水市茶叶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3、茶叶品质优势:“高山云雾出好茶”,“惠明、银猴、龙谷丽人、凤阳春”等众多茶在国家及省级名茶评比中获得殊荣,高山名优茶的品牌效应凸现,为提高丽水市茶叶的产量产值奠定了良好基础。
4、生产成本优势:丽水属浙江省的欠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此外,茶叶生产采摘期比较长,体积小,重量轻,耐储运,适合山区的交通状况。
5、文化底蕴深厚:如惠明茶1915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和畲乡文化等等。6.有一批主打茶叶产品:我市拥有以惠明茶、银猴茶等浙江十大名茶为代表的一县一品名茶外,近年来,以香茶为代表的我市优质茶在国内市场异军突起,这是一种近年来我市松阳遂昌等地根据市场需求,在原有炒青高绿工艺基础上创制的半烘炒机制绿茶,它以价格适中适合工薪消费和“条索卷曲、色泽绿明、风味清爽,香气浓郁“品质特征迅速赢得国内特别是北方市场,成为丽水市茶叶茶叶的主导产品,其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市茶叶总产量和总产值的70%和50%以上;香茶产销突破了原来名优茶靠礼品市场的缺陷,靠市场更具发展前景;同时香茶市场更顺应劳动力短缺后的机械化采摘要求。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除国内市场外,香茶通过精制分级有望培育成类似传统出口眉茶的外销茶类。同时以扁形白茶、金观音(乌龙茶)为代表的特种茶也具较大发展前景。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效益为中心,品牌为主线,依靠科技创新,继续推进优化改造,加强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强化优势区域,全面提升茶叶质量,大 力培育茶叶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加强人才培养,着力提高丽水茶叶竞争力,推动茶叶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内挖潜力,外拓空间,再造丽水茶业新优势,再创丽水茶业新辉煌。
(二)发展目标
到2012年, 全市茶园面积48万亩,产量2.5万吨。新茶园发展提倡控量提质,从单纯量的扩展转为质的提高为主。其中无性系良种37万亩,占投产总面积75%以上,全市茶叶总产值超过12 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2万吨以上,产值在10亿元以上,茶叶精深加工增值1亿元以上。全面实行无公害生产,建立10万亩生态、有机、绿色食品茶生产基地。培育较大规模茶叶龙头企业10家以上,强化以浙南茶叶市场为中心的产地茶叶市场作用,完善国内外市场营销网络和产品培育,创立全国知名的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全市主导茶叶品牌1-2个。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更加规范,引导QS认证,市场准入率达90%;产业分工体系更趋完善,引导茶叶机械、茶文化、茶休闲、茶深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拓展茶叶产业链,构建浙江最具成长性的“浙江绿谷”特色优势茶叶产业带。
四、优势区域布局
(一)优势区域
丽水茶叶的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遂昌的大柘、石练、妙高、云峰,松阳的古市、新兴、玉岩、板桥,景宁的澄照、鹤溪、沙湾,缙云的大源、大洋、三溪、东方、五云,龙泉的兰巨、八都、住龙、小梅,庆元的黄田、竹口,莲都大港头,云和朱村乡等乡镇。以现有“一县一品”的名优茶生产为基础,积极发展极具市场发展潜力的丽水香茶和金观音(乌龙茶)等特色茶,打造以瓯江流域早生和中高海拔高山茶为重点的浙江绿谷特色茶叶产业带。一是在瓯江流域松荫溪、龙泉溪、好溪沿岸等低山缓坡海拔350米以下地段,大力发展龙井43等特早生茶园,建成早生名茶产业带,重点争夺名优茶早期市场。二是在海拔350-900米的中高山地段重点发展白茶、金观音等特色品种或高香型品系高山茶园,建成品质特色型的高山茶生产基地。其中绿茶以松阳、遂昌、景宁、缙云、莲都等为优势区域重点;新发展特色乌龙茶以龙泉等地为优势区域重点。
(二)主攻方向
围绕培育丽水茶产业核心竞争力,用工业理念改造传统茶产业,重点是品牌、技术、市场、资本,及管理。一是加强茶叶新产品开发,进一步优化品种、品质和品牌,推进茶叶产业升级,巩固丽水茶叶生产在中国绿茶优势产区地位。二是主攻茶树品种无性系改良,加大茶园换种改植力度,以茶树良种化建设为抓手,稳步扩大茶园面积和生产规模,不断改善茶叶生产基础。三是积极应对国际“绿色壁垒”,主攻有机茶、绿色和特色产品,走高效生态茶业之路,把丽水茶业融入到国际茶业大市场中去。四是以建设标准化名茶加工厂为载体,改善茶叶生产环境,全面推广茶叶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加强茶厂改造与加工环境整治,加快推行QS产品认证制度,加快ISO9000、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步伐,确保茶叶优质、安全。五是加强名茶机械加工、机采机剪、茶树病虫害监控、茶叶精深加工等实用新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六是以专卖店建设和茶叶市场建设为突破,运用现代营销和管理手段,拓展市场,做大规模,做强品牌。
五、建设重点及措施
制订相应的茶产业扶持政策,保持政策到位和连续性,每年安排相配套的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品牌培育、市场营销网络、清洁化示范茶厂建设、高效生态示范基地、茶叶深加工、龙头企业培育、标准化生产、种子种苗工程、茶文化挖掘和科技创新与队伍建设等项目。重点实施茶产业六大工程。
(一)培育精品名牌工程
以公用品牌建设为切入点,在配合全省“浙江绿茶”全球推广计划和各县(市、区)“一县一品”的基础上,规划期内启动丽水茶叶公用品牌形象塑造工程,开展丽水茶叶公用品牌征集策划,重点打造 “中国生态第一市---丽水香茶”、“中国香茶生产集散地”等形象定位,积极加强品牌宣传、品牌推介、营销策划和强化市场监督管理。鼓励龙头企业及其品牌在公用品牌创建中受益并发展壮大。规划期内每年开展以公用品牌建设为切入点的重大茶事活动1-2项。
(二)实施质量推进与标准化工程
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叶生产,普及和推广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严格控制茶园生态环境污染。推行清洁化生产,推广茶 叶机械化采摘、加工技术,从环境条件、生产设备、加工工艺、加工过程、产品标准、出厂检验等方面保证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初制茶厂优化改造工程,通过茶厂优化改造,力争实现全市“茶厂标准化、加工清洁化、产品无公害化”的目标,建设一批市级示范茶厂,重点支持茶叶企业开展茶厂清洁化生产设备和设施技术改造,制定和完善茶叶标准化和质量保证体系,积极开展QS认证、ISO9000、ISO14000、HACCP、有机茶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等相关认证。规划期内建设县级以上标准清洁化示范茶厂100家,标准化茶厂优化改造500家。
实施丽水生态茶品质提升工程,加大推广力度,加快标准化应用,建立从茶树育苗、茶园肥培管理、采摘、初制、精制、包装、仓储到销售各环节的技术标准。提高标准化水平,以质叫响品牌,以质赢得市场。
(三)茶叶科技创新与人才工程。
1、加强茶叶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针对茶叶产业存在的技术瓶颈,开展茶叶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品研发。支持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品种选育、产品质量安全、香茶工艺技术创新、精深加工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等。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规划期内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丽水市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加大实用技术开发,增强茶叶科技创新能力。
2、实施茶树种子种苗工程。统一规划,多途径开展丽水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规划期内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丽水市浙南茶树种质资源库。支持科研院校、农技推广部门和农业龙头企业等开展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的研究推广。进一步加快茶树无性系良种化进程,每年建设市级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示范基地20个,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在实施茶树良种化工程过程中重点加大老茶园换种改植力度,逐步实现无性系面积从新地开垦向换种改植转变。
3、建立标准化高效生态茶叶示范基地。规划期内建设50个生产集中连片,基地规模大,示范效果好的丽水市高效生态茶叶示范基地。实现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质量可追溯。
4、提升茶叶采制机械化水平。茶叶采制机械化工程。采摘与制茶是目前茶叶生产中用工量最大的环节,采制机械化是解决劳动力不足、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7 的必然途径。结合农机化促进工程实施,引导茶叶重点生产基地推广实施茶园中耕、施肥、植保、修剪、采摘和产后加工等机械化技术。规划期末实现茶叶机剪面积80%以上,加工机制率90%以上。重点开展实施香茶机采试点示范工程。
5、加大茶叶深加工开发力度,提升茶叶附加值,延伸茶产业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规划期内建设茶浓缩液、茶多酚、茶皂素提取等茶叶深加工企业5-10个。力争规划期末实现茶叶深加工产值1亿元以上。
6.加强茶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多渠道培养和引进茶产业人才,通过社会化、市场化运作,规划期内举办全市茶叶技术骨干进修班,重点培养我市茶叶专业技术人员、龙头企业业主、合作社茶农,普及茶叶良种化、标准化、清洁化、机械化等技术和市场营销、品牌创建知识。加大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规划期内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一批茶叶生产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茶叶深加工人才、市场营销人才,构建茶产业创业团队。
(四)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工程
1、加快产区茶叶流通市场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茶青市场和干茶批发市场建设,逐步形成辐射国内外的茶叶流通体系,促进茶叶大流通。规划期内重点完善松阳浙南茶叶市场、遂昌龙谷名茶市场、缙云茶叶市场等产区市场功能,积极培育新兴产区建设产地市场。集中展示、批发、销售丽水优质名茶,提高我市茶叶的品牌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区域辐射力。规划期末培育建成年销售额8亿元以上市场一个。
2、鼓励和扶持民间流通队伍到国内外大中城市建窗口。规划期内培养建设丽水茶叶大中城市营销窗口100个,其中示范性营销窗口30个以上。
3、积极鼓励茶叶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博览会、订货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规划期内每年组织参展国内外大中型茶博会2-3个。
(五)茶产业组织化提升工程
1、发挥茶叶中介组织的作用。规划期内全市主产县市全部建立茶叶产业协会,发挥依法成立的茶叶产业协会在茶叶标准体系建设、打造丽水区域茶叶品牌、开拓国内外茶叶市场、茶叶信息网络服务、弘扬丽水茶文化、加强对外交往联络等方面的作用,做好服务工作,使之成为政府联系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2、增强茶叶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规划期内重点培育规模型、带动型、科技型茶叶龙头企业50家。实行产业化经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茶叶生产经营机制。积极引导、鼓励工商企业投资茶叶龙头企业。
3、推进茶叶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关政策。规范、创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运作机制,鼓励茶叶龙头企业、农技人员和农村能人领办茶产业专业合作社。规划期内建设规范化茶叶专业合作社100家。
(六)丽水茶文化宣传提升工程
充分挖掘丽水茶文化内涵,规划期内成立丽水市茶文化研究会并积极开展研究、交流。加快推进茶产业与茶文化的融合,积极举办茶文化节、茶摄影、茶叶诗会、茶叶采风笔会、茶艺茶道表演等茶文化活动为载体,传播茶文化,巩固培养新的茶叶消费群体,努力实现茶经济与茶文化的繁荣。
第三篇:某县十二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提升茶叶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引导促进茶叶产业科学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茶叶是农业居首位的主导产业,在我县农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已成为占全县42%涉茶农民增加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柱产业,扩大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的民生产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产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民族产业。全县茶叶面积11.65万亩,总产量5700吨、产值4.916亿元。为省十大茶叶产业强县之一。“十一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县茶叶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名优茶规模优势进一步凸现。到茶产量4350吨,产值4.83亿元,分别占全县茶叶产量、产值的76.1%和98.3%,占全省茶产量产值的20%和21%。茶叶机械、茶叶包装、保鲜剂等相关产业迅速发展,产业链总产值已超10亿元。规模效应日益显著。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蝉联了第二届省十大名茶,获得了中国著名品牌、全国十佳区域公用品牌、省著名商标等荣誉。今年“”又以20.38亿元的身价,挤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十强,并成为全国第一个发布价格指数的绿茶品种,有效地扩大了茶业影响力。茶叶四化(良种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拥有无性系良种茶园70900亩,无性系良种率达61%。标准化技术全面推广,新建标准化名茶加工厂84家(其中省示范茶厂3家),1家企业获iso9000和haccp质量体系认证,23家企业获qs认证。茶树修剪、大宗茶采摘基本实现机械化,80%以上名优茶实现机械加工。29家企业获得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基地认证,面积达8万多亩。茶叶市场进一步开拓。成为全国最大的龙井茶集散市场。交易量和交易额达到9066吨和12.69亿元。在全国20多个省市开设直销窗口450多家,建设了200多家专卖店(柜)。近年来,我县连续多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办大佛龙井专场推介活动,有效地拓展了市场。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县先后与全球最大茶叶零售商天福集团、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茶叶研究院等实现强强联合,在销售网络、质量提升、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为茶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县共实施茶叶科研与推广项目6项,制订技术规程2个,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期,推广先进适用技术5项,被全国供销总社授予“全国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当然茶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进一步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一些瓶颈问题急需解决和突破。茶园防灾能力弱。由于缺少先进的防灾设施与有效的技术措施,春季的雪灾冻害已成为影响名优茶生产的最大因素,特别是1月严重雪灾冻害和3月大范围降雪和冰冻的天气,损失严重,教训深刻。采茶劳力短缺。近年来我县茶叶“采工荒”愈演愈烈,用工高峰时采摘劳力缺口已达5万,名优绿茶采摘成本已连续多年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茶叶失采比重逐年上升,部分茶区春季茶叶失采比重已达15%以上。茶叶质量控制难。茶叶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体,户均茶园面积以1~3亩不等,种茶大户、茶场数量较少,规模相对较小,带来农残控制难度大,茶叶质量标准很难统一,质量安全很难得到充分保证。品牌效益不高。我县虽然开展了一系列名牌创建工作,大佛龙井也获得了众多荣誉,但区域性公用品牌维护和提升难度大,我县茶叶价格远低于西湖龙井、大红袍等名茶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在销售中大多数茶叶仍以散茶批发为主,价格、市场仍受制于人。品牌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二、发展前景分析
1、茶叶消费量逐年增加。据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分析,近内世界茶叶消费年增长率将在2.9%左右,由于绿茶饮用价植高于其它茶类,绿茶消费量也将得到更大增长。从国内市场看,绿茶消费增长率将达到5%以上,北方新兴绿茶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随着茶叶有效成分的开发与应用,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养殖等行业的绿茶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而我县的大佛龙井作为有市场影响力的名优绿茶品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年消费增长率在6.4%以上。
2、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从到,全国茶园面积增加了63%,达到了2799万亩,每年以10个县的面积增加;茶叶产量增加了93%,达到135万吨,每年以13个新昌县的产量增加。其中名优茶产量增加了242%,达到了53万吨,每年以7.3个县的产量增加。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渐显现,不同茶区、不同茶类、同茶类不同品牌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对我县茶叶销售带来巨大压力。
3、产业潜力可进一步挖掘。一是可适度扩大茶园面积,并老茶园进行改种换植。我县山地资源丰富,荒山荒坡待开发面积大,结合当前的土地整理项目和土地流转机制,可新发展2万多亩标准化良种茶园。同时对3万多亩中低产老茶园改种换植来提高无性系良种茶园的比例。二是可进一步挖掘加工的潜力。一方面通过进一步提升加工质量来实现茶叶增值。目前,我县名优茶的平均价格水平还较低,仅为每公斤110元,如果全面推行规范化、规模化加工,茶叶单价水平可提高20%以上。另一方面可进行茶叶深度开发来提高附加值。如达利发的茶叶香枕、佛缘工艺品厂的茶叶工艺品已成功开发。而茶食品、茶化工等深加工开发潜力更大
。三是可进一步挖掘品牌的潜力。虽有一定的品牌基础,但距一线品牌还有较大的差距。当前销售正处在由产品经营向品牌营销转变的新时期,品牌营销可进一步提升茶产业的利润,进一步拓展市场,扩大和提升消费群体。
三、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打造“”品牌为主线,以市场建设、现代茶叶园区建设为重点,优化龙井茶、高山云雾茶、名优白茶优势区域布局,实施“六个一”提升工程,打造成为全国龙井茶生产、加工、贸易、文化中心和茶产品集散中心。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14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9.8万亩,无性系良种比率达70%以上;茶叶产量达到7000吨,茶叶产值达到8亿元,其中名优茶6000吨;名优茶产值7.9亿元;茶机、保鲜、包装、精深加工等茶叶相关产业进一步发展,茶叶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总产值达20亿元。四、优势区域布局
根据我县茶叶生产现状与发展潜力,重点建设一条示范带和三大优势产区。茶树优势品种为龙井43、安吉白茶、鸠坑种、浙农113和迎霜等。茶叶优势产品为大佛龙井、云雾茶等名优茶。
1、城西北茶叶销、加、旅示范观光带。区域包括、、个镇(乡)街道。主要内容包含五星级市场创建和4a级景区建设,加工展示中心建设,示范茶厂建设,出口茶厂、出口茶叶加工项目建设,观光茶园建设。
2、中部名优早茶产区
本区位于县境中部,包括4个镇(乡)、街道。本区地势低平,光热条件为全县最优,可利用产茶季节早的优势,重点发展龙井43等早生优质良种,开发早茶生产。本区邻近城关,交通便利,可利用全县最具特色的三大茶场:,发展现代示范茶业。3、西南部精品茶产区
本区位于县境西南部,包括4个乡镇。本区土地类型多样,以高丘台地为主,昼夜温差大,劳动力资源丰富,茶农加工技术水平高,可重点发展安吉白茶、鸠坑种等中迟生良种,发展白茶龙井、精品龙井茶生产。4、东部山区多茶类名茶产区
本区地处我县东部,包括5个乡镇。本区地势高,降水丰沛,热量不足,生产季节相对偏迟,茶叶生产多以大户承包为主,可重点种植产量高、抗冻性强的优质茶树良种,以中生种为主。重点发展龙井茶、云雾茶等多茶类名茶生产。五、主要建设任务
“十二五”期间,茶叶以“低碳茶业”为理念,从基地、加工、产品、市场、品牌及主体提升入手,引导产业转型,切实推进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1、建设现代茶叶示范基地。建设10个现代茶叶示范园区,其中三个省级茶叶主导产业示范园区,三个省级茶叶精品示范园区。园区内茶园喷滴灌、防霜冻设施以及杀虫灯等病虫害物理防治设施的安装配套。引导茶园向路沟渠、防护林、机械化等基础设施与生态保护技术措施等标准化配套发展。切实提高茶产业防灾减灾、优质高效的保障能力。
新扩建无性系良种茶园2万亩,逐步改造3万亩低产低效茶园,引导茶树品种选择从“早生”向优质转变,重点发展优质、高抗的无性系良种,逐步实现茶树早、中、晚生品种的合理搭配。2、打造品牌。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加快商标的国际注册。在全县形成以“大佛”商标为龙头,企业商标为基础的“大佛龙井”品牌体系,培育若干个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品牌,摸索“母子品牌”双商标运作的成功经验,全面推广“大佛”、“龙井茶”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坚持办好一年一度的大佛龙井品牌文化节和重点城市的品牌推介活动。
加大国内外市场推广力度,充分利用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制作一张的光盘,编印一本推广手册,扩大影响力。加强行业自律,有序推进在国内外的推广,逐步提高礼盒销售的比例,充分发挥品牌的增值效应,促进从原料输出向品牌销售转变。3、创建示范茶厂。开展示范性茶厂创建活动,新建10家示范茶厂;要求厂房面积500平方米以上,具备1万公斤以上的名茶加工能力,生产设施先进,设备配置合理,管理规范科学,带动能力强。断续抓好100家标准化名茶加工厂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布局。全面改善茶叶加工环境,实现茶厂标准化、加工清洁化、产品无公害化。力争“十二五”期末,60%以上分散农户向名茶厂集中加工。优化培育名茶厂加基地加农户生产加工模式,强化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通过集中加工、收青加工,让分散的农户集合成联合的生产主体。
规范提升加工技术,在做好精品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名优茶的机械化加工。坚持办好一年一届的茶王赛,着力营造重质量、学技术的良好氛围。4、加快茶叶新产品开发生产。加快名茶多茶类生产,引导名优茶产品从注重外形向注重内质转变,着重扩大望海云雾等优质茶的生产,推进名优茶的大众化生产与消费。鼓励企业进行茶食品、茶保健品、茶工艺品等茶叶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生产,重视夏秋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5、构建国际化市场营销网络。建设提升,建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现代区域中心市场,创建五星级市场和4a级旅游景区。配套完善的展览展示功能,茶叶检测功能,电子商务功能,文化休闲功能。坚持完善价格指数信息发布制度。努力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绿茶交易市场和中国首家中国茶叶拍卖交易中心。推进以专卖店(柜)为重点的专卖、连销、网络服务、电子商务等经营模式,积极构筑现代营销网络。在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建设1000家专卖店(柜)。启动品牌形象店和品牌茶楼建设,启动境外专卖店建设。
6、培育311新型茶业生产主体。
规范茶叶合作组织建设。培育30家茶叶规范化合作组织,茶叶示范园区覆盖面达100%,重点乡镇达到50%以上。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茶叶产业组织形式转型升级。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通过引导、扶持和政府搭建平台等举措,培育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市级龙头企业10家,争取1家茶叶企业上市。加强素质培训。加强茶农的创业培训,经营户的职业资格培训,茶工人的岗位技术培训,培育1000名现代化家庭茶场主,1000名现代职业茶商,1000名职业加工技师,构建产销紧密结合的茶叶产业新主体。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统筹谋划。茶叶是一个产业链长、涉及行业多、带动力强、各界普遍关注的民生产业。必须加强领导,统筹谋划,有效促进一、二、三产的同步发展,推进茶产业、茶经济、茶文化的协调联动。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凝聚发展合力,引导全社会来共同参与茶产业的建设。要充分发挥茶业强县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和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优势,全力打造茶业强县。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策是政府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手段,新一轮茶叶产业政策今年已经出台并建立了每年600万元的专项资金。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量拔千斤”的作用,用足用好茶业政策,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各级财政资金及社会资金为茶业发展服务,引导现代茶业发展方向。
3、增强茶产业的科技支撑力。是全国茶叶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区,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级专业研究院(所、校、馆、会)集聚浙江之优势,加强与在浙国字号茶机构以及国内外其它茶机构的联合与合作,巩固科技创新示范县协作机制,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以创新赢得新的发展空间。
二要加强茶叶科技投入。科技资金要重点保障茶产业的科技创新,加大新品种、新产品、新机具、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和推广进程,鼓励茶叶企业与茶叶科研院所在茶产品研发、精深加工领域方面共同研发,共同拓展。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各方面茶叶专家为茶业服务。三要建立健全责任农技推广队伍,进一步做好责任农技人员的充实与调整,加强责任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进一步明确岗位责职,完善责任、绩效考核制度,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作用,把脉产业问题,研判发展趋势,指导产业发展。4、加强质量监管,健全质量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茶园建设、生态保护、培育管理、生产加工、产品质量等标准的完善、宣贯和执行工作,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生产投入品监管,推行茶树病虫害统防统治,推行建立与完善包括生产档案、专业监管与产品追溯等制度在内的全程质量监控制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加工企业qs认证,引导企业开展haccp、gap、iso90001等质量监控与管理认证,建立与完善产品抽检、例行检测、结果公开等制度。加强出口商检、技术监督、工商管理、农业执法等部门的合作,加大查处打击力度。采取切实措施,建立与完善茶叶质量监管长效机制,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5、强化服务保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为打造茶业强县服务。农业局要切实加强茶产业的规划,产业化项目的管理、指导,茶叶技术的推广与服务。财政局要保障专项资金的落实、使用与管理。工商局要切实做好茶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工作,为争创全国驰名商标服务。质监局加强茶叶质量的监控,积极研究对策,建立适应性强、反应迅速的茶叶质量监控机制,健全茶叶检测体系。宣传部门要积极利用新闻媒体资源,积极捕捉亮点、热点,创造新闻的传播、轰动效应。
第四篇:中国茶叶产业 十三五 发展规划
中国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 发布时间: 2016/3/14 11:00:38
“十三五”时期(2016年至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茶叶作为我国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和茶区经济支柱产业,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市场经济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茶叶产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茶叶产业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规划在全面分析总结我国茶叶产业“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发展建设成果和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基础上,立足产业实际、着眼发展需要,把握发展关键、突出改革创新,着眼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破解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以期为广大茶区和茶叶产业相关领域未来五年的工作规划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一、茶叶产业“十二五”发展回顾
(一)综合现状
“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茶叶产业在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的双重挑战下,依然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均持续稳步增长。截至2015年末,全国(18个产茶省)茶园面积扩增至4316万亩,其中采摘面积3387万亩,投产率达78.5%。茶叶总产量增加至227.8万吨,农业产值达到1519.2亿元。六大茶类普遍量价齐增,茶类结构进一步优化。茶叶内销量预计达到172万吨,销售额约为1580亿元。茶叶出口量继续保持在30万吨左右,出口金额上涨至12亿美元,出口单价超过4000美元/吨。产业布局渐趋合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结构重组步伐加快,为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谋求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新空间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发展成就
1、茶园面积增速放缓,茶叶产量产值持续增长。受经济发展、政策调整、产销形势等综合因素影响,“十二五”期间,我国茶园面积总体呈现“前期高速扩张、后续逐渐放缓”的发展态势。同时,在生产规模扩大和效率提升的双重驱动下,茶叶产量、产值持续大幅提升,其中茶叶总产涨幅超过54%,农业产值较“十一五”末增长近1.5倍。
2、茶叶生产结构不断优化,提质增效明显。“十二五”期间,我国低老茶园改造和品种改良成果显著,茶园无性系良种率由“十一五”末的44.6%提升至56.5%。有机茶园、无公害茶园认证率分别增长1和3个百分点,呈现持续平稳发展态势。
茶园综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既保证了茶叶的高效生产和质量安全稳定,也有效促进了行业从源头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缓解农业生产结构性劳动力缺失、技术型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六大茶类普遍增产,其中绿茶、乌龙茶占比下降,红茶、黑茶、白茶、黄茶比例逐年上升,六大茶类比例更加均衡,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图4)。名优茶与大宗茶产量整体保持4:6的格局,随着传统高档礼品茶市场严重萎缩、生产成本快速提升、大宗茶消费拉动日益显现,大宗茶在我国茶叶农业产值中的比例由“十一五”末的不足20%逐渐增长至2015年的31.7%(图5)。五年间,我国茶园平均亩产值和茶叶平均单价分别从2010年的2608.7元/亩、45元/kg增至2015年的4485.4元/亩、67元/kg,茶园平均亩产值增幅71.9%,茶叶平均单价增幅48.9%。
3、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技术装备持续升级,科研成果转化步伐加快。“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成为茶业生产力升级的“智力”支撑,成果显著。2011-2014年,国家星火计划设立茶叶相关项目与课题共计179项,占立项总数的3%,年均立项45个(图6)。2011-2013年,我国茶学学科共有18个课题获得国家教育部的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资助金额总计超过220万。同时,企业科研参与和自主研发能力也不断提高,具体涉及产品生产研发、包装储运、质量管控等多个领域,有效推动了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与实际应用。另外,更多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制茶工艺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茶叶生产机械在继续推进连续化、清洁化、规模化、智能化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向传统工艺领域进行创新和精深拓展,大量集取传统名优茶制作工艺精髓的新型茶叶生产机械被研发推广;信息互联技术的革新成为助推茶业发展的新动力,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茶叶生产过程高度融合,促成了茶叶生产由制造向“智造”升级。
4、茶叶标准体系不断完善,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国共制修订并发布茶叶国家标准60余项,其中涉茶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34项、地方标准240余项,内容涉及茶叶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进出口和产品检测检验、食品安全等茶叶产业链的多个环节,极大提升了中国茶业标准化技术水平(图7)。同时,随着新《食品安全法》和涉及茶叶类食品安全标准、法规的陆续发布实施,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和要求达到史上最严,标准体系内容也更加严谨合理丰富。2012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被国务院食安办指定为茶叶行业食品安全联络协调机制指定单位。截至2015年底,中茶协在全行业内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普法等活动30余次,不断加强行业自律,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意识和防控水平。2014年,我国茶叶及其相关制品经国家食药监总局抽检检测合格率达到99%。
5、茶叶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成为行业新热点和新经济增长点。“十二五”期间,在科技支撑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以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等为代表的茶叶深加工产品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热点和产业新经济增长点,茶叶深加工产业规模也日益扩大。目前,茶叶深加工领域每年可消耗6%的茶叶产能,年均产值近900亿元。植物成分提取物、茶粉及浓缩液、医药保健品等领域产品的日益丰富,为茶叶产业以深加工为跳板,借助产品模式创新拓展新消费空间提供了基础。截至目前,作为茶树组成部分的茶树花和茶叶内含物质——茶氨酸已被列入新资源食品范畴,进一步拓展了茶叶资源的利用空间。
6、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十二五”期间,以生态、工业、科技、信息为主导的各类示范园区成为茶叶产业建设的一大亮点。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各类茶叶示范基地、产业园、科技园两千余个,超过3千家企业在其中建设发展。同时,以茶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茶庄园为代表的诸多符合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的新型主体不断发展壮大。茶叶龙头企业队伍进一步壮大,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推动行业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茶叶专业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原来的“小生产”单位化零为整,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持续增强,“龙头企业+合作社+茶农+基地”的生产模式在行业内广泛建立应用。
7、茶叶内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茶叶消费略有波动。“十二五”期间,我国茶叶市场处于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茶叶销售量增长56%;销售总额增长1倍多。茶叶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张成为国内茶叶市场消费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源,2011-2015年,我国茶叶消费群体由4.2亿人增长至4.71亿人,增幅为12%。在茶类消费结构方面,绿茶作为我国产量第一位的茶类,目前仍是茶叶市场主流消费产品,占销售总量的50%以上。其他茶类销量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略有浮动,红茶、黑茶、白茶等茶类也不断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相继成为消费热点,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销量增幅显著,乌龙茶市场销量因受多重因素影响,部分产品销售出现下滑。
8、渠道建设多元化发展,品牌体系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茶叶企业不断将网络、茶园、茶馆等资源整合到渠道体系中,使得茶叶产品销售渠道构成更加丰富和多元化。除传统的实体零售和批发,电子商务和服务业也快速增长,其中茶叶电子商务领域凭借高点击率和规模“爆炸式”扩张逐渐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渠道模式。同时,我国茶叶产业逐步构建起以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同步交错发展的品牌体系,证明商标进行有效填充的茶叶品牌生态结构。以政府和行业组织为支撑,规模企业为主导,认证机构做补充的区域茶叶品牌孵化单元相继建立,通过各方力量的积聚,合力打造通用性茶叶品牌,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合力发展,进而凝聚成更为强大的茶叶经济综合实力,获得更高的宣传平台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企业自主品牌建设高速发展,在各名茶品种中引领消费热潮,成为市场开拓的焦点,名品与名牌共同发展,多点开花、对外延伸。
9、茶叶出口持
小幅震荡徘徊。“十二五”期间,茶叶国际贸易由于受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和部分国家地区绿色贸易壁垒等多重因素影响,整体规模处于震荡徘徊趋势。出口产品结构仍以大宗散装原料茶为主,绿茶保持绝对优势,在茶叶贸易中发挥支撑作用,占出口总量80%以上。得益于我国茶叶成本持续上升及品质明显改善,茶叶出口金额持续上涨,受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影响,茶叶出口单价涨势明显。截至2014年底,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国增至126个,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其中非洲茶叶出口量呈上涨趋势,美国、日本、俄罗斯联邦出口量下降明显。全年出口量达到万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摩洛哥、多哥、乌兹别克斯坦、美国、阿尔及利亚、日本等11个,占出口总量的66.5%。其中,摩洛哥长期稳居首位,约占出口总量的20%。
10、边销茶供应保持平稳。边销茶供应事关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十二五”期间,各级地方政府深入贯彻执行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政策,建立健全边销茶储备制度,对边销茶生产企业实行生产许可管理,加强边销茶抽检监测,积极推动产品创新与地方病防控。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能够满足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生活需要。
11、产业范围不断拓展延伸,产业功能持续提升。以茶具、茶服、茶家具为代表的行业周边拓展产品逐渐被消费者认可和喜爱,直接推动了产业链的扩增延伸。茶服异军突起,成为茶叶消费向服饰领域拓展的重要方向;茶具业根据市场需求呈现双特色发展,一方面通过不断与茶叶产品精致化搭配促进消费升级,另一方面衍生出更加快捷规范的品饮方式,成为承载茶叶产品快销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茶包装业面对市场需求的改变,主动调整思路,加强“环保、简约、时尚”型产品的研发,助力茶叶产品创新;茶空间概念越来越被消费者所接受,除了推动相关茶具、家具、茶艺和插花用品等的销售发展外,更与茶叶品牌文化互动频繁,为茶叶产品展示营造了更加契合的空间;茶馆业在不断迎合社会文化需求的同时,重点拓展其在区域茶文化宣传、茶叶产品推介等方面的功能,与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强。
12、新型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蓬勃发展,全面服务支持茶叶产业发展。各级行业组织以行业实际需求为蓝本,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空间,在行业标准、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和信用体系建设、茶事交流活动、行业维权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已成为研究分析行业发展态势、促进行业自律、联合地方组织开展茶事活动、代表行业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重要支点,搭建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纽带,促进产业各方形成合力、团结协作。同时,社会服务资源也广泛融入产业体系构建,从种植环节的种质资源选育、测土配方施肥到生产环节对于茶叶机械、检测网络的维护,再到销售环节的店面设计、营销培训、技术运用,更加专业化的外源服务型主体相继投身茶叶产业建设,全面促进了茶叶各个领域的专业化提升。
(三)发展经验
“十二五”时期,我国茶叶产业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总结发展经验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全行业逐步形成统一认识,不断重视产业化建设和科学化发展,全国茶叶主产销区呈现合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各级政府持续强化产业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力度,全方位扎实有效推进茶叶产业化建设,强势推动茶叶产业稳步发展。三是各地区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构建产业集群,打造品牌,提高产业效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促进跨区域跨行业交流合作。四是全行业不断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意识,强化茶叶质量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五是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加强渠道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积极参与“互联网+”行动计划,创建多元化茶叶市场营销格局,拓展市场新空间;六是行业协会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范围、发挥服务职能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组织建设,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四)存在问题
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目前总体仍呈现出“小散弱”的格局,品牌是“软肋”、市场是“瓶颈”,企业规模有限、综合实力偏弱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经济效益与规模基础不相符,2015年我国茶园平均亩产为67.3kg/亩,较2010年平均亩产水平仅增长1.8%,较78.9kg/亩的世界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有规模优势做不大,有品质优势做不强,产业效益不均衡、标准化程度低、工业化水平不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有限是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
1、茶叶生产资源消耗度高,“绿色茶叶”仍存距离。茶园良种化程度虽有大幅提升但认证率偏低,有机茶认证茶园不足一成,茶园综合管理水平不高,针对灾害防治、土壤改良、综合管理等领域的服务机构数量和服务范围有限,茶园建设仍处于被动应付而非主动规划管理的初级阶段,部分茶园存在违规施用农业投入品现象,直接制约茶叶食品安全水平提升。茶叶生产加工中,清洁能源普及度低,部分地区仍以烧柴烧炭为主,能耗高、污染重。
2、生产方式制约,资源利用率偏低。茶叶生产仍以名优茶为重点,原料侧重细嫩茶青,造成生产资源部分浪费,茶叶单产偏低而茶价偏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从种植栽培到采摘加工环节对劳动力依赖度高,仍存在家庭式、作坊式生产,茶叶机械化生产连续性差、全程覆盖率低,阶段性劳动力短缺现象严重。茶园现代化管理技术水平不足,缺少统一规划,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
3、产业延伸有限,结构单一。产业仍以常规茶叶产品销售为主要产出,产品附加值高的深加工和服务业规模有限、延展不足、产能过剩缓解能力有限。现有的生产资源未能完全实现生产支撑向服务支撑的转化,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的延伸有限,新型业态与整个产业互动性差,对产业支撑能力弱。生产跟风问题普遍,产品同质化严重、内部竞争激烈、区域间差异化不明显,现有资源优势开发和市场预判不足。
4、经营方式落后,社会化生产融入不足。经营方式未跳脱行业局限,社会综合生产资源引入力度不足、对产业提升贡献率低,对新资源、新技术、新模式的采纳和利用相对偏低。茶叶品牌影响力和拉动作用有限,缺少专业化营销服务机构支撑,品牌价值释放度低。生产主体培育不足,虽已孕育了一批规模企业,但生产规模仍偏低、区域拉动能力有限。
5、科技贡献力有限,标准体系仍待完善。茶叶科技转化率低,科技研究与生产需求存在差异,科研成果在生产技术、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转化有限。茶叶标准体系不完善,茶叶生产、检测、销售等多个环节存在标准缺位现象。标准普及率低,与国际接轨不足,整个行业标准化建设仍有很大空间。生产信息化程度弱,产业“智能化”生产意识不足,市场信息指导生产结构调整的周期长、影响差。
6、国内市场产销脱节,结构性过剩显现。国内市场产能消耗能力不足,生产与消费脱节,部分地区生产调整不及时,适销产品结构性短缺,导致消费市场有效需求增长乏力。各渠道拓展能力有限、价值释放不足,市场空间差异明显,尤其是小城镇和农村市场,产品渗透率偏低,导致全国市场部分形成挤压,部分出现真空区域。渠道与市场综合管理能力有限,产品良莠不济,信息纷杂,行业诚信建设不足,损害消费者权益、影响市场消费热情。
7、出口低位徘徊,国际市场空间有限。受国际市场产品结构、生产成本高居不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部分地区贸易壁垒等综合因素影响,加之汇率调整和特种茶产品不断被周边国家仿制,我国茶叶出口量始终震荡不前,短期难以形成突破。传统出口企业受茶叶国际价格偏低、生产技术要求苛刻、成本不断增加、产品利润率有限等因素影响,国际贸易热情下降,市场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8、边销茶产销出现倒挂。由于中西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加之边销茶具有深厚的计划管理特点,国家有关部委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积极协调边销茶增值税减免、储备贴息、民贸定点贴息等政策优惠,为行业争取政策资金和税收减免政策,但仍不足以破解价格增幅过缓抑制产业发展的瓶颈。
二、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增长速度方面,随着人们对产品服务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投资的相对饱和,加之外贸出口需求放缓,经济将有可能延续缓降走势。在产业结构方面,传统产业产能大幅超出需求,产品价格水平持续走低,企业经营困难加大,投资意愿和能力不足,化解过剩产能、企业兼并重组势在必行。与此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与传统产业融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生产的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特征日趋明显。在发展动力方面,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必须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着力提升创新能力,通过供给创新激活消费需求,形成新的增长点。深化改革,依然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关键之举。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时势总体于我有利,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广阔,同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任务仍然艰巨。只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有利条件,努力化解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创新驱动,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国经济有望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二)发展机遇
1、“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一是市场空间巨大。“一带一路”沿线涵盖到全球44亿人口,这一区域是全球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区域,蕴涵着巨大的饮茶人口红利。根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2014年,全球茶叶产量达502.6万吨,其中我国占到198万吨,印度118.5万吨,斯里兰卡33.8万吨,“一带一路”地区重点产茶国产量占到全球总量的80%以上。中国茶叶出口位居前5位的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美国、日本和俄罗斯,均在“一带一路”沿线。二是硬件条件改善。为了支持“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已主导成立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投行,这两个区域性金融机构相互补充,共同促进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加快推进亚太地区互联互通的一体化进程。尤其是地处内陆丝绸之路沿线的我国中西部地区,将极大改善交通条件,促进东部主要地区茶叶产品、人员进入中西部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便利。三是出口通关快捷。随着国家围绕“一带一路”不断推出措施消除投资贸易壁垒、提升通关便利化,“一带一路”区域内开展茶叶贸易将持续获得政策利好。沿线各国签署合作备忘录,简化人民往来的签证手续,将极大方便人员和茶叶产品出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是我国茶叶产业进一步提升发展的新常态。
2、“互联网+”行动计划机遇。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其本质和核心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该计划一出,为各行各业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实现创新转型提供了新的选择。对于深度调整的中国茶叶产业而言,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将推动茶叶流通使命、流通经营和流通组织的变革。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铺开,互联网将不断颠覆传统茶叶产业的组织形式、商业规则、产业链条、竞争格局,延伸出很多新的商业模式、销售模式。一是颠覆以生产企业为主导的传统思维。企业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变化,特别是研究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以此调整企业的发展规模、产品方向和创新内容。二是改变传统茶叶营销理念和方式,为茶叶市场细分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茶叶企业未来需要用大数据精准定位目标客户,提供精准服务,并以精良的服务实现与客户的密切互动,为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推动产品创新提供可能。三是对传统茶叶销售提出挑战,要求重新构造产品分销渠道。互联网促进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通过电子商务能够实现融合。大大压缩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必然不可避免地对传统分销渠道、组织和环节进行冲击和重构,创新出新的渠道和方式。四是对茶叶传统品牌传播渠道和方式提出挑战。未来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精准化传播将成为重要的传播工具,微信营销等方式可能对人们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互联网+”将重构茶叶行业竞争格局,打开茶叶产业发展的新时代。
3、茶文化功能拓展和对外交流机遇。茶文化,凭借与茶叶栽培、生产、消费、教学相伴发展的深厚积淀成为各项茶叶生产资源活化的重要催化剂。近年来,茶叶行业通过对茶文化因子的开发利用,有效促进了茶叶旅游、茶馆业、茶包装等业态建设,引导行业向第三产业纵深发展,加大茶文化对产业的贡献力度。各地茶叶种植历史、传统名茶、相关古迹被广泛研究和利用,通过举办茶文化节,制作相关文化出版物和剧目,建设茶叶博物馆等地域茶文化推介行为,茶叶文化与经济互促互进,带动产业延伸发展。在回归乡土、崇尚自然、陶冶心灵、休闲放松等茶文化特性与消费者情感需求呼应融合之下,大量以茶叶产地特色与制作体验为蓝本的特色旅游项目和休闲庄园应运而生,实现了旅游业、文化产业、茶产业的三业融合。借助文化植入,亲手制茶、茶园认购、专业仓储、品鉴教学等服务型体验式营销模式相继构建,“以游带销”,促进茶叶消费生活化发展。原先以生产为主的茶园茶乡、制茶技艺、民间茶食完成了茶叶消费物质支撑向服务支撑的拓展转化。同时,随着习近平主席在国家对外交流活动中,多次以中国茶文化作为演讲主题,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对中国茶文化的兴趣和关注,必将成为茶叶产业的重要发展机遇。
(三)发展优势
1、政策环境优势。“十三五”时期,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将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和必然要求。国家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经济增长由依靠工业、投资向依靠服务业、消费转变,增长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将进一步提高。茶叶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特色支柱产业和重要富民产业,也将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将继续高度重视和支持当地茶叶产业的建设发展,通过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确立发展目标和思路,配套政策推进措施,推动茶叶产业的稳步发展。
2、产业资源优势。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茶叶生产种植规模最大、茶叶种类最多的国家。作为茶树原产地,我国有着丰富的茶叶种质资源。另外,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特别是东南沿海、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气候条件良好,生态环境优越,是各类名优茶的优质产区,也是生产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最佳区域。目前,茶叶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面横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布范围广,从业人员多,产值多元化。另外,伴随着茶的起源和传播而形成的中华茶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广泛渗透到世界各国人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今后,茶文化将在提升我国茶叶知名度和竞争力,促进世界茶叶消费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制约因素
“十三五”期间,在全球茶叶产能相对过剩、市场低谷徘徊,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茶叶产业发展也将面临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1、市场因素影响。市场流通不畅,渠道拓展有限,茶叶销售困难是影响或制约茶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市场开拓应是“十三五”时期产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
2、品牌因素影响。有好茶,无名牌;品牌多,各品类同质化严重;品牌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低,产业建设缺乏知名品牌、大品牌的拉动,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3、企业因素影响。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多数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未能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家庭式、家族式管理较多,企业难以做强做大、做优做精。扶强龙头,带动产业,推进工业化进程,应是茶叶产业下一阶段发展的突出抓手。
4、融资环境因素影响。多数企业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缺少扩大再生产的必要资金,加之融资渠道、条件、手段单一,短期内企业的融资能力难以提升。
5、科技因素影响。我国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水平和科研转化整体布局不够合理,区域间差距明显,科技应用转化程度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同质化严重,精深加工产品生产技术、能力缺乏。
6、功能领域因素影响。目前,我国茶叶产业的关联度偏低,功能领域有限,茶产业与旅游、文化、教育、仓储物流、酒店餐饮、信息服务、机械制造等跨界相关行业领域尚未形成频繁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五)面临挑战
1、产能过快增长挑战。日益扩大的茶叶产能与市场需求、消费之间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2015年全国茶叶产量达到227.8万吨,而茶叶消费水平长期保持在170-180万吨之间徘徊,且产量仍在逐年递增,产能增幅比例大大高于消费增幅比例,茶叶产能相对过剩已成不争事实。
2、生产成本挑战。受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和采工紧缺的影响,茶叶鲜叶采摘将是今后茶叶生产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再加上财务成本、包装、运输成本压力,生产成本控制更是困难重重。
3、企业自身挑战。多数茶叶企业规模散小、管理落后、人才缺乏、创新不足、竞争力不强已成为制约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4、市场拓展挑战。企业缺乏现代经营理念,营销方式单一,营销渠道不畅,电商网络平台尚不健全,再加之市场需求不旺,价格低迷,茶叶行业已进入微利经营时期。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为指导,同步实施推动党中央、国务院所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措施和行动计划,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加快茶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茶叶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十三五”期间,确保茶叶产业发展,要顺应现代化农业规律、如期发挥农业生产作用。更加注重质量效应、综合竞争力、科技创新,坚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推进茶叶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主线;坚持扩大开放,合作共赢;坚持着力重点,扶强龙头,辐射带动;坚持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注重品质;坚持注重大营销、树立大品牌、开拓大市场;坚持市场主导,着力打造品牌,发挥资源优势,拓展优化产品结构,创新营销渠道和营销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继续做优做强;坚持效益优先,促进茶农增收、企业增效。
(三)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载体,以政府为保障,以行业为支撑,科学谋划、创新机制、整合资源、补齐短板,提高产业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领域,促进生产要素更多向有前景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集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拓展茶叶产业发展新空间;政府简政放权、企业清除过剩产能、社会为企业降低成本,给企业松绑,给企业减负,激发微观经济活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增加行业和社会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加强政策制度协调性,为产业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四)发展目标
到2020年底,全国茶园总面积控制在320万公顷以内,无性系良种覆盖率达到75%,生态有机茶园建设力争上升3-5个百分点;茶叶总产量控制在300万吨以内,其中名优茶产量保持在120-150万吨;茶叶农业产值达到2000-2200亿元,经济总量争取突破5000亿元大关。通过连续五年发展,力争产业布局规划更加合理,资源优势发挥明显,基础建设得到提高,茶叶安全质量不断提升,产品结构更加优化完善,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产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和基本生产条件得到大力改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全面提升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减轻因劳动力不足所带来的压力。继续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电子商务体系和有效的产业支持保护体系,把中国茶叶产业发展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四、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重点
(一)强化基础建设,提升产业优势
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升品质、提高效益”为原则,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合作社(茶农)三方的联动作用,积极推行“公司+初制加工厂(所)+基地+合作社+茶农”的经营模式,健全完善投入分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之路。
1、持续推进生态有机茶园建设。以企业为载体,鼓励引导企业与农户在现有基地茶园上合作建设,最大限度的降低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成本,加强对茶园的整体规划建设,通过增加套种植被,配套灭虫灯、生物激素等病虫害防治设备,推进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打造绿色生态茶产业。
2、继续提升茶树良种化普及和新品选育。从源头布局产品差异化发展,以能同时兼顾地域特性与产品创新弹性、契合原产地茶叶生产工艺、适宜产地气候条件的特色良种作为茶园扩张与良种化改造的首选。同时,加强新品种推广工作,健全配套良种繁育体系,加快良种茶苗繁育速度,确保茶园管理建设,满足茶叶发展的需要。
3、提高茶园机械化生产水平。以企业、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加快以茶园机械采摘和机械修剪为主的科技推广应用工作,提升茶园机械化生产水平,大幅降低茶园管理、采摘成本,有效解决“采茶难”、“管理难”问题,显著提高茶园效益。
4、着力打造茶叶专业乡镇,推进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建立可控原料基地。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全国重点产茶县范围内,重点打造一批茶叶专业乡镇。鼓励支持企业与茶农共同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规模化经营的现代茶业发展模式和稳定可控的原料基地。
(二)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发展
以提升龙头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按照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加强监管、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培育产业集群。
1、构建有龙头、有骨干、有集群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布局茶叶加工企业,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严格市场准入门槛,取缔不具备生产加工条件,管理粗放、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易造成资源浪费的加工企业,鼓励国内大型茶叶企业投资建设规模化茶叶加工厂,力争现有茶叶初制厂与茶叶精深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联营、合作、监管关系,全面实行茶叶生产许可证(SC)管理。
2、加大扶持力度,为龙头企业崛起创造条件。据实确立各级龙头企业扶持标准和条件,选取有基础的企业,整合资源集中配置,扶持企业做强做大。同时,根据实际需要,从政府、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单位抽调精通企业经营管理的骨干人员,组成龙头企业培育工作组进驻企业,帮扶企业发展。
3、重视茶叶初制加工厂建设,抓实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原料基础。鼓励龙头企业打破区域界限,跨区域经营,推行“公司+初制厂(所)+基地+茶农”的经营模式,采取联营、承包、租赁、购买、新建等方式,建立企业稳定的、可控的原料基地和初制加工厂,确保企业有稳定优质的原料来源。
4、积极引入大企业、大公司,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产业发展。按照市场化原则,以企业为主体,鼓励支持大企业以收购、兼并、整合等方式,促进企业做强做大;进一步扩大开放,引入合作,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公司,通过控股、参股、新建等形式合作开发,建立产业集群,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合作企业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和市场流通渠道,借力发展,实现基地和市场扩张,实现产业做大做强。同时,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推进茶叶深加工,加大茶叶综合利用,将产业链延伸到食品、医药、保健、化工等领域,增加附加值。
(三)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业效益
构建以政府和行业组织为支撑,规模企业为主导,认证机构做补充的区域茶叶品牌孵化单元,合力打造以区域公共品牌为基础结构、企业自主品牌进行有效填充的产业品牌综合体系。
1、重点支持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牢固树立质量兴茶、品牌兴业的理念。鼓励支持企业注重品牌策划,重视品牌打造,重视品牌宣传,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2、着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规范区域品牌的制定、准入、使用、管理,建立健全品牌保护机制和体系,以之为纽带整合相关产业资源,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合力,深化品牌形象建设,强化品牌宣传力度,推进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协同发展,提升产业整体效益。
3、不断强化品牌营销理念。通过多种平台和方式进行品牌宣传推介,强力打造国茶品牌形象,扩大品牌影响力,有效整合区域茶业资源,发展形成更为强大的茶叶经济综合体,获得更高的宣传平台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促成产业集聚,提升茶叶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创新营销模式,拓展市场空间
创新茶叶产品的流通方式,强化现代市场营销理念,拓建茶叶商品流通渠道,健全产品销售网络。
1、推动茶叶区域交易市场转型升级。调控茶叶交易市场建设发展步伐和方式,根据产品区域市场流通的实际需要,推动建立设施齐备、交通便利、服务完善的区域性茶叶交易市场,促进产销结合,完善茶叶物流体系,保障交易市场的服务质量,逐步实现茶业信息流、物流、服务体系的现代化,打造多个现代化的区域性茶叶交易集散中心。
2、整合产业资源,形成区域合力,通过丰富的营销手段重点提升茶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为主导,组织公共品牌或企业扩大自主宣传,重点结合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举办的茶事活动(如茶叶展会、茶叶博览会、茶叶产品评选推介活动等),依托新闻媒介,将品牌茶叶推进国内外市场,搭乘我国“一带一路”的合作发展平台,顺应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在国内外开展大范围、高水平、深层次的区域合作,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展示我国茶叶产业形象、进行品牌营销、推介主导名茶,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
3、创新销售体系,构建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茶叶企业的立足之本。除了实体连锁专卖、特约经销等传统营销模式外,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移动互联网营销是现时最流行的营销方式,并有进一步深化,逐步成为常规化营销渠道的强劲趋势。茶叶企业亦应该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茶叶信息平台和移动营销网络,通过购物网站、微博、微信等电商平台对茶叶进行宣传,扩大销路,形成新的销售渠道,促进茶叶消费。通过对茶叶企业、茶叶合作社的综合培训,教授茶叶电子商务运营技术与经验,加大茶叶电子商务普及度;鼓励企业更多的参与到各类电商促销活动中,借助电子商务市场热度为茶叶品牌加温。同时加强茶叶电子商务的规范与管理,加强对各企业、合作社尤其是小农户的电商销售,对地域名茶的网络销售实行认证制度,统一分级、统一标识、统一定价制度,维护茶叶产品的网络形象。
4、探索跨界合作,拓展产品销售渠道。茶企应积极尝试探索跨业态跨领域商贸合作,共享销售渠道资源,进行跨界宣传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市场。
(五)加强科技创新,完善标准体系,确保质量安全
“十三五”期间,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重在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标准体系为引导,通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茶资源“跨界开发”力度,跨界产品的产业化力度,实现茶资源的高值利用,延伸扩展茶叶产业链,推动产业倍增式发展,实现我国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的跨越。
1、把握战略机遇,增加科技创新立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重点之一便是科技创新合作。对此,国家教育部已向全国各高校及科研机构征集重大科技创新合作设想和项目建议,深入分析各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需求,并在“十三五”期间进行启动和实施。同时,国家发改委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根据《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确定的标准化工作任务,《行动计划》着力在十个方面开展工作。其中,《行动计划》明确强调要聚焦沿线国家共同的重点关切,在茶叶等传统产业领域及特色农产品领域,推动共同制定国际标准,逐步开展东盟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茶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载体,《行动计划》的实施将有力的提升我国茶产业的国际化水平,深化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茶产业各领域的双多边合作和互联互通,推动我国茶叶标准走出去,提高我国在国际茶叶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
2、不断完善茶叶标准体系。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标准化在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外交外贸等方面已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因此,全国茶叶主产区域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强标准化工作理念,紧跟国家标准化工作前进步伐,发挥其引导作用,促使企业作为实施主体推动茶叶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强知识、技术、信息在产业链上的传递和扩散。
3、提升茶叶食品安全意识,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自2015年10月1日起,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新法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茶叶源头质量安全监管,依法组织开展质量安全检查、检测。行业协会应加强质量安全普及宣传,倡导行业自律,有效保障质量,提升效益;组织相关机构单位开展行业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及时研究防控治理对策;积极配合各级食药监部门进行产品和市场流通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同时,在茶叶主产区县、重点原料供应基地、交易市场、企业应逐步建立“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的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另外,不断健全茶叶质量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包括茶园建设标准化、茶园管理标准化、加工车间标准化和制作工艺标准化等,保障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
4、以市场为导向,扩大要素供给,发展新兴领域,拓展产业新空间。以市场为导向,密切关注市场变化趋势,根据消费热点,适时调整发展思路,丰富茶叶产品种类,提升产品的市场拓展能力。推动企业逐步实现由初级产品加工销售向精深加工的转变拓展,根据茶叶产品需求变化,开发方便、经济、保健型的茶类新产品,如袋泡茶、速溶茶、茶饮料等,并向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日用化工等行业进行渗透,从茶副产品中的茶籽、茶末中提取茶油、茶多酚、茶色素等,深入研发茶叶中植物功能保健产品生产线,形成多元化、系列化、品牌化的精深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市场化流通。
(六)拓展国际市场,促进提质增效
国际茶叶市场空间广阔、消费潜力巨大。尽管我国茶叶出口瓶颈在短时期内尚无法有效突破,但国际市场依然是“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
1、积极支持各级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龙头企业在国外建立合资企业、再加工企业、销售网点等,鼓励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特色产品和现代经营理念的中小型茶叶企业走出国门,打造出口企业集群。
2、鼓励出口企业加大品牌茶、名优特种茶、深加工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鼓励出口企业打造自有出口品牌,提高中国茶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出口企业经济效益。
3、继续实行出口退税政策,提高退税比例,缩短退税时长,保障出口企业资金流转。
4、政府和行业协会定期组织国内企业参加国际性茶叶交易会、展览会等活动,拓展企业视野,增加对外交流和商贸合作机会。
五、保障措施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利完成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目标,全行业和各级地方政府需要正确把握形势,提供有效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领导
1、加强政府领导,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全国茶叶主产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把推动茶叶产业发展作为常态工作,定期研究、据实调整、常抓不懈。
2、推动行业组织建设。加强茶叶行业组织建设,支持和完善茶叶行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行业组织职能,发挥协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和优势,鼓励行业组织向政府购买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完善政策资金配套
1、进一步深化结构调整,整合资源,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在实施均衡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及时微调预调货币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提高货币政策的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进一步整合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水利、交通、科技等相关政策,支持茶叶产业发展。加大投入,为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在基地建设、企业培育、品牌打造、市场开拓、责任目标考核等关键环节上给予政策扶持,切实推动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带动社会投资;适当扩大公共投资,拉动投资和消费;挖掘消费增长潜力,促进消费平稳增长;完善政策体系,有效地化解产能过剩等。
2.拓宽渠道,为企业提供融资保障。充分运用现代融资工具和手段,开发金融资源,拓展融资渠道,创新方式,简化手续,畅通库存产品质押、合同订单质押、林权证质押担保的融资渠道,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积极探索组建茶企融资贷款担保公司,为小微型茶叶企业融资贷款提供担保;继续推进“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减轻企业税负并促进企业转型,实现结构性减税;落实茶叶作为农产品加工方面的税费减免,大力支持企业发展。
(三)强化科技支撑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新技术的产业推广,改造茶叶生产加工科技水平,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推进现代茶叶产业建设。
1、继续加大实用性技术普及推广。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茶叶科研和技术推广实力,继续加大茶树栽培、种质资源、茶园管理等实用性技术的行业普及推广,为持续打造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2、借助科技手段,推进科技交流合作。鼓励校企、院企合作,加大现代科技推广应用,开展课题合作研究,促进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提升科技竞争力。
3、强化科技培训创新,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增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拓展经营思路。加强培育茶叶经纪人队伍,充分结合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培训、再就业培训等政策,积极开展茶艺师、评茶员、茶叶加工工、茶园工等专项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茶叶营销队伍专业素质,提高茶叶生产销售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推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增强产业自我发展能力。同时,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建立茶业科技创新机构,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研发,提升科技竞争力。发挥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办学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强化师资,培养茶叶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不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结合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扩大培训范围,优化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方向,提升职业技能办学层次和水平;力争让茶叶工作人员均能持证上岗,让外出务工人员有一技之长。
(四)发挥文化助力
文化对于提升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产业效益具有强大推动力。我国茶叶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茶叶文化资源,通过对茶文化因子的开发利用,促进茶叶旅游、茶馆业、茶艺等行业的发展,可引导行业向第三产业纵深发展,加大服务业对茶叶产业的贡献力度。
1、实施茶文化推进工程。树立文化提升价值的理念,重视茶文化的挖掘和研究,打造内涵丰富、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茶叶文化、产地文化、产品文化、品牌文化、企业文化和消费文化,不断提升茶文化的竞争力和渗透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持。
2、推动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带动产业发展。深入发掘其茶叶特色农业旅游资源,并与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相结合,将茶文化与茶叶的种植、加工、营销、品饮等各环节紧密联合起来,如开展茶叶采摘体验、茶叶加工体验等等活动,促进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共同发展,取得生态、旅游、经济三重效益,促进茶叶文化与经济互促互进,带动产业发展。
3、营造氛围,加大茶文化宣传。充分借助广播、电视、新闻、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宣传优势,围绕多元化茶文化主题,加大宣传,营造浓郁茶文化氛围。
第五篇: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
一、调研目的一是了解各地茶农和企业的茶叶技术推广、技术采用和技术需求现状;二是跟踪国内茶叶生产成本变化情况;三是了解2012年各产地茶产业整体发展状况。
二、调研区域、调研对象及进度安排
调研区域要求是体系试验站所覆盖的全部产区,试验站辐射的示范县全部都要列入调研区域。本次调研的对象包括茶农、茶农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主管部门,若本试验站区域内的某些调研对象数量不足,则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数量。为了保持调研数据的连续性、科学性与可比性,降低调研工作量,本次调研中的茶农、茶农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三类调研对象只要求调研已建立的固定观测点。各试验站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调研进度,但是必须在10月15日之前返回各类调研对象的固定观测点名称、通讯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信息,并于11月20号之前返回问卷。每类调研对象的调研数量见表1。
表1调查对象及数量要求
固定观测点
数量要求
具体说明
主产区茶叶主管部门
至少7个
省市级主管部门问卷各1份,每个示范区县主管部门问卷各1份。茶农
2012年调研方案
每个示范县30份(其中每个示范县选择一个代表村,在该代表村内选择以茶叶种植为主的茶农30户(不同规模农户各10个),即每个区县的30份是在去年固定观测点调查)。
茶农专业合作社
均为去年调研的合作社。
茶叶企业(含龙头企业)
均为去年调研的茶企(龙头企业)。
茶叶批发(交易)市场
无
三、调研数据保密及问卷返回
按照农业部相关文件精神和领导指示,调研问卷的设计及取得的数据所有权及使用权归体系所有,各个试验站调研完成后的问卷须尽快返回经济研究室,未经研究室同意不得向体系外复制、传播和使用数据。
关于2012茶产业调研的一点补充:
茶农、茶叶合作社、茶企须调查去年已经上报调查过的固定点,没特殊情况请不要变动(如确需改动,须提前通知试验站),以后都将调查固定观测点。请个示范区县在10月20日之前返回各类调研对象的固定观测点名称、通讯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信息,方便体系统一编号。下面为2011年个示范区县已经上报调查的固定点,请各示范区县调查本区域范围内观测点。
合作社:日照市岚山区后崖下茶业专业合作社、日照市岚山区栗香茶叶专业合作社、日照市岚山区春常青茶叶技术农民专业合作社、日照市岚山区浏园茶业专业合作社、日照市岚山区凝锦香茶叶专业合作社、日照市御园春茶叶机械化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日照润芽茶叶合作社、日照御品茶叶专业合作社、日照市驻龙山茶叶专业合作社、中马坡茶叶专业合作社、扬帆茶叶专业合作社、沂峰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兴业茶业合作社、五莲县叩官镇从来茶叶专业合作社、_碧雪春 茶叶合作社、胶南市海青海北春专业合作社、胶南市炳运专业合作社
茶企:日照御青茶业有限公司、日照市东港区瑜山茶场、日照茗家春茶叶有限公司、日照北叶青茶业有限公司、日照市百满茶业有限公司、山东日照碧波茶业有限公司、日照市御园春茶业有限公司、日照冠清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盛世共青茶业有限公司、日照市景阳青茶园、山东省日照市东山云青茶厂、日照浏园有限公司、山东浮来青茶业有限公司、莒县莒州茶厂、莒县卧龙青茶业有限公司、莒县莒龙青茶厂、五莲县富园春茶厂、日照市凤玉茶业有限公司、胶南市河西茶厂、青岛泽宇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调研报告
计算机科组:陈鸣莉
2006.10
一、背景简介
为了全面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于1999年8月召开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会议。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全面启动《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简称《规划》)。计算机专业科组成立了计算机建设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研究任务,全科组承担了我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研究项目,这次专业调整与改革的教研活动。
项目工作历时十二个月,分三个阶段开展工作。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主要进行项目背景研究、项目任务分析、子项目分解、人员职责划分、项目进度安排等工作;第二阶段为小组研究阶段,以子项目为目标开展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调查、政策分析、企业咨询、会议研讨、撰写论文等;第三阶段为项目总结工作,提交研究成果。
二、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制定过程提高教学水平为原则,强调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
调研中认真汲取和采用了多年来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与经验;学习和借鉴了兄弟学校成果和实践经验;广泛听取了包括教育界、企业界等各方面意见。
三、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是我校在1995年由原来的英文电脑专业调整为计算机及应用专业。1996年是我校的主要建设专业之一。1999年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是我校最为典型、涵盖面最广的一个专业,也是最为普遍的专业之一,因而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专业之一。
(一).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了“市场导向”意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计算机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是体现职业学校市场应变能力的重要环节。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整体来看,我校已经逐步树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意识,在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也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2.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近年来,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技术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大家早已熟悉的摩尔定律(CPU芯片中的晶体管数目每18个月增长一倍)便是一个典型例子。所以,我校教学必须跟随技术发展步伐,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整体来看,尽管各地的发展情况不平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在这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积极探索课程改革
近几年,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业已取得可喜的成果。包括“以生为位”、“项目教学”、“中职技能本位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等在内的课程改革模式已经形成一定影响;专业教师积极探索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利用包括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内的技术支持方式,改革传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
1.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经常面临“目标多元化”问题
随着改革中的“改革、稳定和发展”的问题;体制转变过程中的“市场化与社会公正”问题;国营企业经营中的“利润与就业”问题,等等,尤其在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今天,对学生的培养更具有多样化。
2.专业过于狭窄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个问题,即专业教育目标的指向过于狭窄。它所带来的问题,一是在专业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的关系上,容易导致简单对应的“实用化”处理;二是在课程体系结构上,容易导致浓厚的“学科化”倾向。这一概念的内涵非常丰富,包含了市场、技术、管理及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必须对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专业取向进行改造与重组。
(3)人才规格定位问题
在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人才规格与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之间缺乏密切联系,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缺乏职业性特征,未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针对性和办学特色。
人才培养规格研究
着眼于迎接21世纪职业教育的挑战,我们首先对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研究,期望通过科学审慎的研究工作,可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业务领域、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要求等,进而为制定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深化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