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德育课活动方案
《知荣明耻知行合一》
德
育
活
动
方
案
09高职应用班
2010年10月25日
一、目的及要求:
知识目的:充分认识知荣明耻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的事情,以及这些事件造成的影响,要充
分认识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真谛,荣辱观要体现在各个细节及方面,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
素质目标:指导大学生的有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与行为,纠正大学生不
正确的观念,使荣辱的思想在学生中得到贯彻与渗透,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明确自己的行为。
二、活动形式: 准备课活动形式:
选定主持人,以讨论为主,紧扣专题,搜集专业内容讨论确定专题内容。(要求:内容丰富、紧扣专题、形式多样、全班参与) 正式课活动形式:
在主持人的主持下,按照设计好的活动设计方案实施。(要求:主持人幽默大方、灵活多变,能够控制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形式多样)
三、活动准备:
1.第一次准备课活动流程:分组-选定主持人-专题讨论-案例搜索-情境创设-分组布置活动内容(组长及各组成员主持)
2.第二次准备课活动流程:主持人主持题准备-分组讨论活动主持-提出主题活
动方案建议-讨论方案-主题方案确定-预演主题活动方案-提出改进措施(主持人主持)
参考资料:大学生德育活动读本以及上网搜查有关书籍资料,视频,音频。
四、活动方案设计:
初步方案设计主要从以下六个环节开展,具体实施以活动课后讨论确定的方案实施。 【引导主题】 【朗诵】 【全班讨论】 【身边的真实案例】 【文艺表演】
【归纳总结】 朗诵
激昂青春,知荣明耻
当爱国的种子在长城内外萌芽 当苏武牧羊的故事在大江南北花 当岳飞的满江红写满忠诚 当文天祥的正气歌震撼人心 当林则徐的销烟一举叫洋人胆战心惊
当吉鸿昌的“我是中国人”在海外掷地有声 我们骄傲 我们自豪
巍巍珠穆朗玛兴奋地沸腾 浩浩长江卷起激动的浪涛 我们伟大的祖国搭上改革的快车 与时代一起奔跑 即使我们是一滴水 也深深眷恋小溪 即使我们是一棵草
也深深热爱九百六十万平方公的每一寸土地
神州大地一十三亿人民
你们就是那清亮的江水 你们就是那朴实的大地 我们深深地爱着你 我们必须以崭新的形象 和你们心连在一块 手握在一起 愚昧总与落后联姻 科学总与飞腾为侣 我们早已插上科学的翅膀 我们早已离别无知的世纪 我们叩开知识的大门 孜孜以求成功的奥秘
我们在书山中跋涉 知识的魅力如星光灿烂 我们坐着神五前进
我们坐着神六升腾我们与科技女神同行
没有绿叶花不开
没有馅饼从天来
我们有十三亿颗向上的心灵 我们拧成一股坚强的缆绳 分开我们张扬个性 合拢我们众志成城 团结是我们的力量之源为了龙的战舰永不沉没 我们风雨同舟 斩浪前行 踏踏实实做事 光明磊落做人 用老实守信的砝码 撑起人心永恒的天平珍珠的漂亮源于沙砾的围困 杜鹃的绚烂布满血雨的滋润 当有人藐视法律 向我们放起唇枪舌剑
我们像泰山一样镇静 我们像阳光一样温情 但是我们必须利剑出鞘 将一切腐朽与丑恶消除殆尽 捍卫法律的神圣 我们心中呼喊着七个大字 永保人民的安宁
今天的中国辉煌无比 明天的中国灿烂无限 八荣八耻是不灭的明灯 八荣八耻是生命的航线 我们一定要
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到底 将社会和谐、温馨的花朵 洒满寰宇
互助是我们发展的根本
提出问题
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真谛是什么?
2、荣辱观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3、如何才能做到知荣明耻 知行合一?
4、作为大学生,你认为我们今后应该该怎样做? 查阅与探究
(一)学生资料中发现的主要认识问题
(二)讨论与分析 归纳与讲述
.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其荣辱观也相应不同。社会主义荣辱观,回答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既要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既要把握今天,同时还要面向未来。
锦涛总书记此次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为我们划出了辨别荣辱、是非、美丑的标准和界限。扬荣抑耻,才能做光荣之事,拒耻辱之行,扬社会正气,创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环境。首先,结合社会大环境谈荣辱观。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在日渐开放、价值多元的社会中,我们的身边出现了一些道德上的不和谐之音。必须看到,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一些荣辱不分、是非颠倒的道德行为,甚至出现少数“以荣为耻、以耻为荣”、违背道德准则的现象。这股道德逆流,侵蚀我们社会主流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造成了一些人思想观念的混乱,破坏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因此,我们要加大“八荣八耻”的学习和宣传教育力度,使大家更加知荣明耻、扬荣抑耻,使整个社会更加守则有度、规矩分明。其次,结合教师岗位谈荣辱观。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在校大学生正是这“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我们面临更艰巨的任务就是要将荣辱观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去,培养出有正确荣辱观的学生。
在校青年大学生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网络事物的兴起,他们最关注;流行语言的产生,他们最敏感;娱乐界的冷暖,他们最热心;社会上的新思潮,他们也最容易接受。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大学生们的“三观”处于要形成而尚未形成的时期,他们普遍存在心灵无寄托问题。
因此,要培养青年大学生成为祖国未来建设的中流砥柱,如今就要有意识地教育他们不应该成为社会道德的违反者、旁观者,而应该是社会道德的捍卫者和弘扬者。这些都也是我们的义不容辞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最后,结合个人实际谈荣辱观。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教师,我能深刻体会“身教重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八荣八耻”思想要想真正深入大学生的内心,教师首先就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树立起明礼诚信、情趣高雅的形象,做到以情操感染人、以作风影响人、以博学带动人,成为恪守“八荣八耻”的表率。
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依赖于奋发有为的年轻一代;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召唤着更为优秀的合格建设者。为此,我一定会牢记教育学家陶行之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事业嘱托,在“传道授业解惑”之余,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以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立德”,通过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理想远大、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二篇:德育课活动方案
小学德育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
为配合学校德育工作,结合三月份德育教育纪念日,扎实做好我校少先队员思想道德教育。特制定本次主题活动方案,以便各中队认真开展主题教育,落实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养成教育。
活动时间: 2012年3月5日——3月30日
活动对象:
全体少先队员
活动预期目标:
1、通过国旗下讲话、晨会和班队活动课,让全体少先队员清楚知道“三月份德育教育纪念日”,并能说出相关主题教育日的意义;
2、各中队辅导员结合各年段活动要求,认真制定班级活动计划或主题教育计划(重点开展好“‘雷锋’纪念日”、“‘三八’国际妇女节”、“少年英雄赖宁牺牲日”和“全国安全教育周”),活动过程认真组织(保留过程性材料参加少先队评比),总结阶段按照要求评选优秀少先队员、撰写活动总结;
3、全体少先队员了解“雷锋”和“赖宁”的事迹,能够在“三八”国际妇女节为身边的人送出自己的祝福,在3月26日结合国旗下讲话对“安全”有更深刻的了解。
4、活动结束评选出“学雷锋‘好少年’”16名、“感恩少年”16名、“优秀中队”若干。
活动内容:
1、教育主题:“弘扬雷锋精神,争做少年雷锋”
让全体少先队员再次认识“雷锋”——这个中国大地上出现的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人物。尽管经历了许许多多不平凡的岁月,但雷锋精神却像一切属于时代、属于人民的美好事物一样,始终珍藏在我们心底。引导少先队员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对自己的消极影响。
2、教育主题:“知恩感恩,懂回报”
通过校园感恩活动,在妇女节到来之际,让队员为自己的妈妈、外婆、奶奶、女教师等送上最特别的节日祝福,献上一份最诚挚的爱,旨在让队员们学会感恩、学会关爱,用真情和行动回报母亲、回报长辈,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和难得的真情与亲情!
3、教育主题:“学会自护自救,幸福快乐成长”
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自护自救知识,提高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让每位少先队员能幸福快乐的成长,保证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活动准备: 利用网络搜集相关教育资源(图片、视频等)、主题国旗下讲话、各中队活动计划制定。
活动具体要求及安排:
(一)、教育主题:“弘扬雷锋精神,争做少年雷锋”
1、在 3月5日进行主题国旗下讲话,为组织召开“学雷锋”动发动宣传。
2、利用晨会课、班队课,讲讲“雷锋的故事”、背背“雷锋的名言”、读读“雷锋的日记”,论论“雷锋的精神”
3、在教室内开辟一块版面,出一期关雷锋的墙报。在墙报中大力宣传班中的好人好事,找出最有代表性、最有意义的好人好事来做典型。
4、组织全体少先队员观看短片《雷锋的故事》或电影《雷锋》。
5、中高年级少先队员要在活动中用日记、习作等形式记录下身边“小雷锋”的真实事迹,各班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集体交流。
6、“雷锋‘好少年’”评选活动。班主任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精神活动,注意观察和发现班内好人好事,树立班级典型,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评选出班内能
够集中展示雷锋精神(某一方面)的最典型的学生。少先队大队部将通过审查、公示,评选出“雷锋‘好少年’”予以表彰奖励。
(二)、教育主题:“知恩感恩,懂回报”
1、利用晨会课了解三八妇女节的来历和了解世界著名女性的事迹。进行感恩父母的专题教育,让学生真正体会父母的辛苦与劳累,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激之心。
2、为妈妈(长辈)庆祝一次节日,懂得感恩,用行动回报母亲和长辈。开展孝敬母亲的“五个一”活动:①给妈妈说一句祝
福的话;②给妈妈倒一杯贴心的茶;③帮妈妈做一件家务事;④为妈妈洗一次脚;⑤为妈妈剪一次指甲。
学校大队部给每位队员下发一份问卷,通过回答“妈妈的生日是那一天?妈妈属什么?妈妈最爱吃什么?妈妈每天做几小时家务?”等问题,触动孩子主动了解和关心自己的妈妈,明白妈妈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付出,懂得心怀感恩。各班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时间,组织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妈妈,交流自己答卷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4、根据各中队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一次主题中队活动。
5、感恩征文评比。为了切实加强学生的亲情教育,学校将组织以“感恩”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上交时间:3月26日前,3-4 年级每班2-3篇,5-6年级每班3-5篇。
(三)、教育主题:“学会自护自救,幸福快乐成长”
1、开展“安全”教育主题国旗下讲话。
2、各中队通过学习自护自救知识,集体编出一句便于学生记忆背诵的顺口溜或警句。
3、在班级板报中出一期“安全教育”主题板报。
4、举行一次班级和校内安全大检查,师生合力排查解决安全隐患。
5、通过校信通平台向家长发送一条安全教育主题短信。
6、全校举行一次安全疏散演练。
7、各中队结合主题教育开展一次总结表彰的主题中队活动。篇二:小学少先队活动及德育课实施方案
某某小学少先队及德育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校少先队工作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工作精神和学校工作的引领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和上学期少先队活动中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以培养队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规范队员的行为习惯,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为核心内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安全教育、爱国教育、养成教育为主线,以德育课、少先队活动为主体,有计划地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符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把我校的少先队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工作思路:
转变观念,热情服务,稳抓常规,追求创新,加强实践报告,体验为主,讲求实效。
三、具体措施
(一)强化规范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1、抓好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组织各中队和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行为规范方面具体做到:不带零食进校园,不带废纸进教室,不扔杂物在场所;同学间团结友爱不追逐打闹;推广礼貌用语与普通话。开展“校园之星”(礼 1 仪之星、环保之星、安全之星、学习之星)评比宣传活动。并及时检查反馈,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2、抓好学校常规,创建积极向上校风。
继续抓好一日常规评比工作,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检查监督,提高值日质量,对红领巾监督岗和校值日生的检查进行分工落实,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反馈,以检促进。在学校营造“学礼仪,讲文明,懂礼貌”的氛围,打造和谐校园环境。精心准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努力使每次升旗都能使学生受到一次德育教育。
3、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全人格.(二)、以活动为载体,注重体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1、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
2、开展各种青少年法律宣传教育活动。
3、开展安全教育和自护教育。
4、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5、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三)、以人为本,抓好队伍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1、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级管理
2、重视德育课堂主渠道建设。重视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式的集体教育,上好品德与社会课、主题班会课。各班 2 辅导员及各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德育课堂教育主阵地,积极配合学校进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3、重视德育主阵地建设。
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少先队室、图书室、宣传窗、黑板报等少先队阵地作用,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建好少先队鼓号队。定期开展培训,为少先队活动添彩。做好鼓号队员的新老衔接,使鼓号声更嘹亮更振奋;利用社会资源,依靠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辟和建立适合少年儿童成长需要的角色训练基地,通过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培养和提高队员的全面素质。
四、具体工作安排:
1、少先队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少先队组织
2、队常规教育。
3、出好第一期黑板报。
4、制定读书活动方案。
5、培训红领巾监督岗值日生,恢复常规考核。
6、以“清明节”为主题,开展活动。
7、开展“推普”活动
8、组织学生学习《守则》、《规范》,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9、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3
11、拟定“六一”系列活动方案。
12、队干竞选。
13、召开少先队大队干部会议,进行队干上岗培训。
14、举行新生入队仪式。
15、召开少先队大队干部会议
16、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
17、各中队总结本学期工作
18、评优工作。4 小学 二0 一二年九月三日篇三:舜都小学德育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舜都小学德育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的德育工作理念,紧密围绕市教育局、关工委、团队工作重点和学校工作要点及少先队组织的自身特点,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核心,以校园自然与人文环境建设为抓手,以主题月活动为载体,以检查、评比为手段,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深化德育活动,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认知标准,服务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主题教育系列化 强化训练扎实化 表彰制度经常化 环境建设生态
化 体验活动正常化 班主任培训经常化 安全教育规范化
三、具体工作和活动方案:
(一)主题教育系列化
1、月主题教育系列化
根据每个月的德育工作重点,开展主题教育,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1)九月份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感恩孝敬月教育,分别通过“开学收心教育、一日常规教育、安全防范制度教育、课间活动安全教育、”等一系列常规训练,以校会“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主题队会“好习惯离我有多远”为抓手,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培养。通过“雷锋精神教育、孝亲敬长教育、珍惜别人劳动成果教育和学会为他人服务教育”等系列活动开展感恩孝敬教育,教育学生学会敬重父母、关爱他人,心中常怀感恩之心。
(2)十月份开展民族精神传承教育,通过开展“清明节教育、学会自理自护教育、自强不息精神教育、团结友爱教育”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学生民族意识,立志报效祖国的热情;
(3)十一月份开展感恩励志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爱劳动教育月活动,以“与诚实守信同行”大队部倡议活动为基点,通过“说话诚实教育、作业考试诚信教育”等系列活动的开展,围绕“按规则办事,说了就该努力做”等良好行为习惯展开,使学生从小懂得诚实守信、一诺千金的做人基本准则。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理念,教育学生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在家做一些力所能的家务,在校上课认真听讲,尊重老师的劳动。
(4)十二月份、一月份,通过“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勤奋学习教育”等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从而自觉地把个人学习生活与祖国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全面准备,立志报国。
2、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系列化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广大小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开展新一届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三月份组织学生导读、细读教育读本、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低年级:《三字经》、中高年级《弟子规》、《大学》)并开展读书活动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
六月份进行读书教育活动经验总结,届时结合六一才艺展示,名班进行诵读比赛。
(二)加强训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扎实化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进行强化训练,各班都要根据学校制定的周德育教育工作安排,结合班级具体事例、突发事件,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教育,保证教育时间、教育内容、教育重点三到位。我们除了召开一些校会、安排一些主题班队会外,每周一学校安排升旗仪式,进行周教育重点布置教育,周二进行上周问题情况小结和规范班级评比表彰,周三各班进行强化教育训练,周四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安全教育讲座或班级细化训练,周五各班进行总结,有针对地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三)表彰制度经常化
为有效推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重点进行“校学习之星”、“合作之星”、“才艺明星”、“文明之星”和“守纪之星”的评选表彰。届时学校将对这些小明星的照片贴在校园明星榜上。对各表彰对象,学校有计划地把他们作为每周的升旗手,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自觉地把教育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环境建设生态化
我校是国家环保基地,创建绿色学校,不仅能使教师和学生的环境素质得以提高,学校的环境品质得到改善,而且还能够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带动社会公众,是一项“关怀土地、生命、生态系”的伟大工程,它的意义任重而道远。为此,我们将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通过“美化校园环境、宣传环保意识、开展环保实践活动”等绿色行动,辅之班训贯彻、理解和训练活动,贯彻绿色理念,深化绿色教育,浓厚绿色氛围,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五)体验活动正常化
为更好地深化德育思想,结合少先队工作,本学期学校将在学生当中开展学生喜欢的实践体验活动。
1、开展寻找小岗位体验活动 3月5日 是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日,为此各班要紧抓这个节日开展教育活动,广泛发动学生积极寻找各种小岗位,可以争做校园美容师、卫生协查员、安全监督员、图书管理员、我是小老师等,从校园帮助弱小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关爱伙伴开始,从学会服务开始,开展学雷锋校园体验活动、尽孝心献爱心送真心活动等,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开展社区实践体验活动
本学期,各班要结合实际创设各种丰富生动的道德实践体验活动,广泛利用地方特色的体验活动项目,挖掘地方文化,打造少先队特色体验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八节,可以发动学生为妈妈购买日常用品,体验妈妈辛勤的一天;六月五日世界环境日,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实践活动。
3、开展素质教育实践体验活动
为了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将组织学生各村邻近社区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通过丰富的活动锻炼学生们的能力,培养学生们的意志,使学生们陶冶情操、放松心情、放飞心灵,留下宝贵的记忆和对生活的良好体验。
(六)安全教育规范化
各班要牢记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的意识,在“遵守交通规则、防火防溺水、集会集队、上放学路途安全、用电安全、预防自然灾害——台风雷电”等日常行为习惯中宣传安全意识,在饮食、个人卫生中做好安全卫生工作,在警钟行动中、两周一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在普法学习中树立遵守法制的好品质。(附每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良好习惯形成、感恩之心培养月):
1、制定德育、少先队工作计划
2、举行开学典礼
3、“寒假之星”评比表彰
4、举行主题队会:良好习惯离我有多远
5、手抄报展出(1)
6、好习惯小标兵、月希望生评比表彰
7、班队计划检查
8、举行主题队会:让队礼与雷锋精神一起闪光
9、评出校园明星榜。
四月份:(民族精神传承月)
1、举行主题队会:中华民族了不起我来说
2、举行以“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养成之我见”为主题的班主任工作论坛
3、手抄报展出
五月份:(诚实守信教育月)
1、开展“与诚信同行”倡议活动
2、举行主题队会:与诚实守信同行
3、新队员入队仪式
4、庆“六一”活动筹备
5、诚信小模范、月希望生评比表彰
6、班队工作过程检查六、七月份:(红领巾向党汇报月)
1、“六五”世界环境日开展环保实践活动
2、举行主题队会:我向党来唱支歌
3、手抄报展出
4、规范班评比表彰
6、市优秀班集体、优秀班主任、优秀中队辅导员评比推荐
7、部署学期结束工作,学生操行评定
8、工作总结篇四:德育活动课方案
转发《关于开展牡丹江市首届德育活动课程展示评比活动的通知》
各乡镇中心校、直属中小学:
为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动员和组织广大德育工作者积极投身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规律的研究,提高德育活动课的真正内涵,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为德育工作者铺设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参加省、国家德育活动课程展示积累经验,储备选手。现转发《关于开展牡丹江市首届德育活动课程展示评比活动的通知》。
相关说明
2、要按照文件打印格式要求进行操作,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3、联系人:赵春辉 王立文
联系电话:8975896 *** 林口县教师进修学校综合部
二o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
附1 关于开展牡丹江市首届德育活动课程展示评比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区教育局、直属中小学、职教中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
为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动员和组织广大德育工作者积极投身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规律的研究,提高德育活动课的真正内涵,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为德育工作者铺设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参加省、国家德育活动课程展示积累经验,储备选手。经研究,决定举办全市首届德育活动课程展示评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
1、德育活动课程现场展示评比(题目自拟)
2、德育活动课程教学设计评比(题目自拟)
二、活动形式
现场展示活动按抽签顺序集中展示,并选出优秀德育活动课在德育年会上观摩。两项内容均由德育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三、参加对象
全市中小学、职业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的班主任教师或从事德育工作的相关人员。
四、奖励办法
本次活动按职教组、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含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组分别设个人特、一、二等奖若干名、指导教师奖若干名,集体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五、相关说明
1、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区教育局、直属各学校、幼儿园要充分认识本次活动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深入宣传,认真组织落实,选拔推荐优秀德育工作者参加活动。
2、展示活动结束将对“优秀德育活动课程教学设计”汇编成册,在全市范围推广,作为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使全市德育工作者能够分享体会、交流经验,进而不断提高我市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为我市的教育教学工作贡献力量。
3、高中、初中每节课按45分钟准备,小学每节课按40分钟准备、幼儿园分大中小班每节课按15—30分钟准备。
4、文件打印格式要求: a4纸打印
文章题目:黑体三号字
单位、姓名:黑体五号字
正文:宋体五号字
文章题目与单位、姓名之间空一行,单位、姓名与正文之间空一行
边距:左边距为3厘米,右边距为2.5厘米,上、下边距为2.5厘米
行距:全文为1.5倍行距
5、德育实践活动课程现场展示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6、联系人:丁景增 曹永梅
联系电话:6955503 *** *** 附件2:德育活动课程辅导讲座材料
附件3:牡丹江市首届德育活动课程展示评比活动汇总表
附件4: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展示评比标准
附件5:幼儿园德育活动课程展示评比标准
牡丹江市教育学会德育研究专业委员会
二o一一年三月十七日
附件2:
德育实践活动课辅导讲座
一、什么是德育实践活动课
德育实践活动课是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及学生道德学习特点对传统主题班会加以改进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指班主任依据社会需要和本班学生实际的成长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学习活动的一种课程形式。它以教学过程为基本过程,紧紧围绕一个教育主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讨论、辩论”、“概念——引导——启发”、“情境体验”、“活动游戏”、“课后行为延伸”、“深层探索”、“社会调查”等多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课型。它不以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强调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丰富或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探求在具体情景下的最佳行为方式。它是主题班团队会的拓展,是中学思想政治课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有益补充,是把学生德育活动纳入课堂教学的一种全新模式。它强调“体验”、“整合”、“开放”、“自主”。
二、德育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德育实践活动课的主要特征有:自主性、生活性、体验性、开放性、生成性,它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它最大的特点是不以系统的德育知识的灌输为基础,避免空洞的说教形式,而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直接体验为形式。以实践为主体的德育实践活动课能激发学生自主参加的欲望,使学生主动愉快地投入,对活动中的道德要求产生一种认可,于是吸引力就转化成为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基本模式是:以创设情景为导入,诱发感悟;以分享交流为手段,提高认知;以导行为目的,促人格健全发展。
这种教育模式与学生道德学习方式基本吻合,通过活动体验统领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在学生自我体验和领悟、自主判断和选择以及道德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德育内容正是通过这一有效方式深深的植根于学生心灵之中。
三、德育实践活动课与传统主题班会课有什么区别 人类道德的学习可分为道德事实知识的学习、道德规范的学习和价值、信念的学习三种形式。在这三种道德学习形式中,前者属于认知性学习,而后两种则基本上是情感体验性学习。认知性学习十分重要、不可或缺,但情感体验性学习同样不可或缺,甚至更为重要。其
实,中小学班主任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重点是进行道德规范的教育和价值、信念的教育,而传统主题班会缺乏的正是与学生后两种道德学习相匹配的“体验性”教育方式。
德育实践活动课是在对传统主题班会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课型。那它与传统的主题班会有什么区别?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一位学生问古希腊教育家、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功?”苏格拉底说“我带你搞个试验,你感受感受。”于是,苏格拉底带这个学生走到河里,把学生的头按到水中,过了不到一分钟,学生已憋得受不了,全身猛地向上一拱,头露出了水面,苏格拉底问学生,“有什么感觉?”学生说“水下没有空气,快把我憋死了。”苏格拉底说“这就对了,当你对成功的渴望像需要空气一样时,你离成功就不太远了。”这是一种用体验的方式让受教育者去领悟,教育者再加以引导。而传统的主题班会课多是用语言传授的方式让受教育者去接受。即使表面形式上是学生在演讲或发言,实际上学生说什么与怎么说都是按教师的旨意进行,被动地进行着一种程式化、履行公事式的机械表演,只不过是将语言传授换了一种形式罢了。
从不同的角度看,二者有如下具体区别:
传统主题班会缺乏“活动体验”的教育方式,因而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和自身经验,其结果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学生掌握了道德知识却没有相应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学生在感觉到有约束的环境下,“不得不这样做”,在感觉到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就“自由自在”,因此,这样的德育可能会培养出知行不能做到统一的“人格分裂”者。主题活动课强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受教育者形成与一定道德规范相一致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及道德信念等,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几个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德育实践活动课应贯彻主体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觉自愿性和自主参与性,而不是强迫他们按照已经安排好、策划好、完全确定下来的程式去做,不给学生一点发挥和展示的机会。因此,学生的主体性或主体地位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活动的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活动方式和具体要求由学生自己安排;活动的材料也由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二是看学生参与程度。如果一次活动只有少数几个人参加,多数同学只是听客、看客,这样的活动是无法达到人人接受教育的理想效果的。应该给每一个同学机会,在活动中大胆尝试,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自我发展。
2、实践性原则
德育应把以道德为基础的道德实践作为其终极目的,付诸于实践。实践是德育活动的根本特性。德育育人的实践过程是内含于生活之中的过程,不可能脱离生活,凌驾于生活之上。因此,学生需要在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获得新的感知、体验,从而引导自己达到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崇高境界。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去认识人生,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进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源于此理,德育实践活动课应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入生活,走近大自然,去和周围的世界积极对话,广泛交流和沟通。这种以社会为大课堂的教育方式,突出了教育的开放性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热情,必能大大提高德育的实效。
3、系统性原则
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德育实践活动课的编排和设计也要考虑其系统性,决不能随意、随便地进行。就一节德育实践活动课而言,它的教育性是通过活动来体现的,其深刻程度及教育性大小与否,也是通过活动的内容来决定的。而某些内容又需要反复进行,步步深化。只有经过反复的、长期的教育感染、熏陶和磨练,才会收到一定的效果。这就是说它的内容和形式既要考虑其包容性和灵活性,更要考虑其德育的内在规律,只有掌握了德育的系统性,才能保证德育活动课做到“德育目标,一以贯之;德育内容,循序渐进。”
4、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未来的世界,要求冲破旧的、僵化的思想,不断产生发展新思维、新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实践活动课中培植新的思想,要善于反思,勇于探索,勇于批判,勇于创新。要不断研究和发现学生的特点和德育的规律,研究时代的特征。在活动的形式、方法到活动的内容方面不断有所突破和创新。
5、开放性原则
6、层次性原则
工作注意区分层次这是十分重要的,德育工作更是如此。这中间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结构,年级高低,区别不同地域,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接受性,承认尊重差异,才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真正入学生之脑,进学生之心,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7、研究性原则
德育是个老话题,但是多年来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超前性都不强,本身就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而且面临着迅速变化的新形势,出现的新问题,都等着我们去研究解决,所以必须面对现实加强研究,提出对策,迎接挑战,与时俱进,乘势而上。
8、乡土性原则
要想让德育取得实效,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德育资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紧紧抓住当地特点,充分开掘利用当地的活生生的洋溢着乡土气息的材料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会有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教育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非比寻常。
五、德育实践活动课的设计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一节德育实践活动课教学过程中所必备的六大要素:(1)情境:是指进行某种活动所必需的,由一定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即活动所需要的氛围。(2)问题:德育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活动课的主题;二是指活动课所要解决的矛盾或疑难。德育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有四类,即理解性问题、探索性问题、批判性问题和发现性问题。(3)资料: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主张活动课教学不是供给学生一些现成的知识,而是给他们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加以整理,借以解决手头的问题,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杜威也不否认知识,但他认为,在活动课教学中知识是作为一种资料即“进一步探究的资本,必不可少的资源”而存在的,它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4)思考:杜威视人为“解决问题之人”,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一种反省性思维。因此德育实践活动课教学不是给学生提供一些现成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产生观念、证实观念,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也就是思考,这样,教师不再是主宰者,而是作为一个学习者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5)操作:在德育实践活动课结构中,惟有操作最能体现活动课的特点,因而它是德育实践活动课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只有通过具体操作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德育实践活动课中的操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概括地讲,主要有5类,即动手操作、文艺创作、游乐表演、调查研究、交流探讨。(6)总结:这是对整节德育实践活动课活动过程和活动效果的评价,其目的是检查活动课的成与败、得与失,促成认识的提升和思想感情的升华,并为后继活动的开展提供参照性建议。
要提高德育实践活动课的质量,使其收到实效,需要我们教师更新德育观念,并扎扎实实地从最基本、最关键处抓起,做好德育实践活动课的设计。
德育实践活动课的设计在内容结构上,首先要考虑应包含德育的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在层次结构上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德育的内在规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深刻,力争做到螺旋上升、循序渐进、有章要循、有据可依。
德育活动课设计主要包括:主题的确立、活动目标的设计、活动内容的设计、活动情景的设计、活动形式的设计、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的设计、活动准备的设计
(一)主题的确立 德育实践活动课和主题班会一样必须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主题是班会的灵魂,是班会的中心,班会主题的确立与设计对整个班会来说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它将引导班回乡预定的方向发展,达到预期的目的。主题的确定来源于社会需要和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定的教育内容,如: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篇五:德育实践课实施方案
德育实践课实施方案
德育实践课程是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为中心,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使学生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经验为目的。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其一.它是学校正式设立的一种课程形式,出现在学校正式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安排之中,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完成的教学计划。这一特点使它与学校存在的非正式的、没有列人教学计划和课程表上的各种影响学生成长的教育因素区别开来;其二.它是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为中心的课程,其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围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而不是以某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为目的,这一特点使它和以学科发展为指向的学科课程及其实践活动区别开来;其三。它是以学生所获得的思想道德方面直接经验为主设立的课程.而不是以思想道德方面间接经验为主而设立的课程,这一特点使它和以理论形态为主的德育课程(如高校公共理论课)区别开来。它是学校学科德育课程的一种补充,同时也是一种新的德育课程形态。它既与学科德育课程有很大的差别,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第二课堂活动”或“课外活动”,更不同于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思想道德技能的“训练”。具体来说,实践德育课程与学科德育课程、课外活动及德育技能训练有以下一些不同。从实践德育课程与学科德育课程的区别来看,第一,实践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科德育课程相比。实践德育课程并不是以某一科学体系或学科体系为中心设立的课程,其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学习掌握某一学科或者某一门具体课程,不仅仅着眼于学生认知的提高,而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以学生本身成长为出发点而设计的,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从某种程度来说,它是一种综合性课程。
第二,以学生直接经验为内容。学科德育课程学习比较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
对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果的学习运用、掌握。特别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内容和观点的把握,而实践德育课程比较强调从学生直接经验出发来学习,强调学生从实践中亲自感受和体会,强调学生的参与性。
第三,以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实践德育课程的主要载体是学生的各种外部活动,如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活动、军政训练、文体活动、公益性活动等,这些活动既可以在课堂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堂外进行,但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正式的教学计划。第四,综合经验的课程观。相对于学科德育课程把各门知识分化成狭窄的学科,采取分科课程的方式进行教育,实践德育课程更强调课程的综合经验,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学生在实践德育课程中学习的经验既有智育方面,也有德育、体育和美育方面的内容。实践德育课程过程既丰富和发展了学生各方面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丰富了学生人生体验,是一种知情意行的综合过程。
实践德育课程既源于课外活动.但与课外活动有本质的区别:一是实践德育课程与课外活动都是由学生活动构成,但实践课程是一种课程,所涉及的实践活动是课程意义上的活动,纳入学校课程计划,是学校正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外活动则是教学计划以及大纲以外的活动,是课程的一种补充,至多被看作是“第二课堂”或者是“第二渠道”,因而在时间、场地、内容和指导教师等方面得不到充分的保证。
二是实践德育课程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长期教育活动,要有一定的课程结构和相应的实施规范,而课外活动则比较自由.课程组织安排是临时的、短期的。
三是实践德育课程的范围比课外活动更为广泛,课外活动的范围局限于课堂之外的活动,而实践德育课程的设置没有课内与课外之分,它既可以存在于课堂内,也可以存在于课堂之外。
四是实践德育课程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教育的理念,它把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纳入学校课程的视野,强调人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这种积极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因素与存在于学校课外的自然影响的课外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正因为如此,《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组织学生适当参加一定物质生产劳动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行具体督促检查。实验、实习课程也要进一步加强,在时间、内容、组织条件上予以落实和保证。”将实践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正规教学计划、课程,作为加强德育的重要途径,反映了德育课程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德育课程与达到一定德育目标而进行的训练活动有根本的区别。传统的与现行的德育体系中的德育活动或实践,是在教师、家长与社会的“要求”下。由整体对学生个人的、从上而下的、自外向内地单向地“组织”和“发起”、并要求学生“参加”的。这种“参加”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被动的甚至被迫的结果,有时候是一种机械的、反射式的“训练”,有时是一种纯粹的形式。实践德育课程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当成教育过程中的真正参与者,当作选择、决策、自动的主体来看待。学生主体性的活动既体现了现代课程作为一种经验课程观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更符合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特征。
综上所述,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实践德育课程,实践德育课程是学校正式设立的、以活动或实践方式出现的、学生主动参与的一种综合性课程,它并不以 某一具体的理论和技能培养为目标,直接提升着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吸纳学校经常开展的有德性的实践活动。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在高等教育培养的若干环节中.存在着很多具有德育作用和效果或者具有育德性的以活动作为主要载体的教育方式。这些活动既包括是以德育为主要特征的实践活动,如学校开展的军训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希望工程”献爱心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也包括以学术学习为主导的活动。如专业实习、学术沙龙活动等,还包括以娱乐、健身、个人兴趣爱好为特征的活动等i既包括群体性活动,如班团活动、组织生活,也可以是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等l既可以是学生主动组织参与的活动,也可以是学校、院系、班级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这些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实践活动,虽然有一些并不是作为课程而存在的,但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现代德育课程的观念来看,这些实践活动都可以作为实践德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把自发地开展的、没有经过现代课程观念整合的活动纳入实践德育课程范围,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系统开发、设计,和使这种活动处于自然状态,没有经过设计和开发其德育的效果和功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我们要进行实践德育课程建设,就必须吸纳学校现存的一些有德育意义的活动.使之成为正规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按照现代德育课程理念进行实践德育课程总体开发。吸纳现存的具有德育作用的活动,把它作为实践德育课程进行系统设计,只是一种消极的实践课程建设的策略,而要使实践德育课程更好地实现其德育的功能,更充分地发挥作用.还必须从现代德育课程的基本理念,主动地进行实践德育课程开发。第一,把学生在学校期间获得的思想道德方面的经验作为德育课程内容,注重学生在学校各种教育活动中的体验.注重从知行统一的角度,提供给学生积极健康的、显性和隐 性一致的课程经验。第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是学校德育的主体,以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第三,从多方面成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机构,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事务中的主人翁的作用。积极培养学生中良好的教育氛围。第四,注重个别化教育,注重学生个体性的特点。第五,加强学校同社会的联系。使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价值导向具有一致性。总之,要从学校环境作为真实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来进行实践德育课程建设.使学生成为真实生活的主人。
加强实践德育课程教师队伍建设。要进行实践德育课程建设.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是根本和保障。高水平和高素质的实践德育课程教师队伍.是提高实践德育课程实效性的关键。但是,由于受传统课程观念的影响,实践德育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往往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没有把这种类型的课程教师当成教师的组成部分,作为教师进行建设。比如。在我国高校,学生专职政工干部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所承担的工作主要是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是实践德育课程的主要承担者,理所应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部分。但是在现实学校教育管理体系中,他们更多是以干部身份进行教育和管理,而把实践德育课程教师作为干部来管理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一是使他们把各种实践德育课程当成一种事务性工作,而忽视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功能;二是使他们与学生产生疏远感和距离感.与干部身份相适应。他们自然成了管理者.而学生就变成了被管理者。容易产生对立情绪;三是由于干部队伍流动频繁.使之不可能对德育活动进行长期稳定建设.更不可能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当成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四是不利于形成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整体德育的局面。
第三篇:小学德育课方案
小学德育活动课方案
三月灿烂的阳光,和煦的春风,让大家感受着春天的蓬勃。三月里将迎来“全国两会”、“
3、5”学雷锋、“
3、8”妇女节、“
3、12”植树节、“
3、15”消费者权益日、“
3、22”世界水日、“
3、26”安全教育日……学校将利用这些节日,围绕“感恩在行动,文明伴我行”的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保护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具体安排如下:
一、小眼睛看两会
1、“两会”期间,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站,选择适合小学生易懂的内容借机宣传“两会”精神。
2、“亲子”看两会。与家长一起收看“两会”新闻,一起上网关注“两会”动态,知道新当选的国家领导人姓名、职务等基本资料,在班会课上与大家分享“两会”内容。
二、学雷锋,见行动
1、知雷锋--“雷锋叔叔你真棒”。
活动一:学校在校园网开辟“学雷锋,在行动”专栏:添加了雷锋生平、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影音等内容供学生上网学习,使学生认识雷锋精神。
活动二:红领巾广播站循环播放弘扬雷锋精神的歌曲,各班队利用班会组织学生学唱。
活动三:举办“学雷锋,在行动”雷锋名言软笔书法展。
五、六年级各班推荐5副作品参加学校的展评。(周五将作品收齐交政教处)
2、爱雷锋--“雷锋叔叔我爱你”。各班队组织学生根据雷锋事迹开展读后感、观后感征集,举办征文、演讲活动,创作儿童画,组织专题手抄报,在校园网“学雷锋,见行动”专栏及班级博客上晒出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纯真的情感。
3、找雷锋--“雷锋叔叔在身边”。开展“红领巾”寻访活动。组织学生寻访自己身边某一方面像雷锋一样的成人或小伙伴,了解他们的感人事迹,记录他们的言行举止,学习他们的精神品格,各班队要积极开展“讲述身边的雷锋”故事会,并结合五星好少年评选活动,选树、宣传一批可亲、可敬、可学的学雷锋先进个人。
4、做雷锋--“雷锋叔叔我能行”。活动要求:在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礼貌等方面以“四要、四不要”为标准,立足实际学习雷锋。发扬钉子精神,艰苦朴素作风和助人为乐传统。
见到杂物弯弯腰,节制零食不乱抛——要“善小为之”,不要“小善不为”
遵规守纪理应当,诚信朴实生之道——要“严于律己”,不要“自由散漫”
文明礼节很重要,不拘小节必自扰——要“善待他人”,不要“放纵自己”
勤奋学习善思考,消极懈怠是徒劳——要“学而善思”,不要“思而不学”
三、感恩,在行动
1、跟妈妈、老师说一句感恩的话。“妈妈,您辛苦了!”、“妈妈我爱您!”、“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我爱您!”……
2、给妈妈倒一杯贴心的茶。
3、为妈妈、老师制作颁发一张言词肯切,感情真挚的奖状,感谢妈妈、老师这几年来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活动结束后,每班于下周一上交3副作品,德育部将组织评比。
4、与妈妈共同协商,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爱心行动合约。合约的内容围绕“不惹妈妈生气,不让妈妈担心,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实际行动报答妈妈”等方面制定。亲子共同签定合约,妈妈督促孩子履行合约。
四、爱护环境、美化校园、争当环保小卫士
1、我为班级添绿。队员把好的花苗,带到班级进行养护,为班级增添一份绿色。
2、“爱清洁,讲卫生”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的个人卫士习惯,做到穿戴整洁,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等。
3、在校内开展“争当校园美容师”活动。要求每一名学生做到:①不乱扔纸屑,不要随意从书本、草稿本上乱撕纸张。保持自己教室里的清洁,并管理好自己的清洁区,从洁净自己的教室开始,学会保持校园的环境卫生。②不在墙上、桌上乱涂乱画乱刻。③保护好学校的绿化,不乱折花草,不随意乱踩草坪,更不能为了抄近路,从草坪中穿越。④做到我为校园洁净弯弯腰,发现垃圾要主动捡起来。⑤不带零食进校园,在校期间不准到小卖部买零食。
五、人人知诚信,处处讲诚信
1、开展“弘扬中华美德,做诚信小公民”主题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
2、开展“打假宣传周”活动。
要求①学生人人争做“诚信”的监督员,向身边的亲人、朋友进行诚信宣传;②开展自我反思,即每个同学找出自己身上的“诚信”敌人,如虚、假、谎、骗等不良行为,并进行分析;③开展同学互查行动,即找出你熟悉的同学身上的“诚信”敌人。
3、开展“做诚实学生,创诚信校园”主题班会活动。
养成五种诚信好行为:①上学按时到校,放学后按时回家;②按时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不偷看;③与他人约好了一定不失约,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做到;④有了错误及时改,诚实不说谎;⑤捡到东西上交,借别人东西及时归还,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从而使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形成互动,互相监督,互相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六、节能环保,我们在行动
1、通过班(队)会对学生进行节水意识的培养。主要内容:(1)知道“世界水日”的来历;(2)知晓节水标志;(3)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4)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5)了解一些节水小技巧,教育学生节约用水方法。
2、开展“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我为节水出点子”“节约用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专题讨论会等形式,大力弘扬“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校园风尚。
七、我与安全通行
1、各班举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主题班(队)会,重点开展交通、消防、防溺水、饮食卫生、毒 品预防、反邪教、文明上网教育等安全教育。
2、组织全体师生参加突发事件逃生自救演习,提高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以达到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有序、迅速的引导学生安全疏散,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
备注:各班(队)上报:助人为乐小雷锋、妈妈的贴心小棉袄、美化环境小卫士、自理自护小明星各一名,学校将给予表彰。
第四篇:德育课活动方案:民族团结,共促和谐发展
大专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三次德育公开课
民族团结,共促和谐发展
活动班级:普12机电一体化2班
指导老师:梁 杰
班 主 任:梁 杰
主 持 人:吴鸿婷
时 间:2014年5月19日
地 点:3206 民族团结,共促和谐发展
——德育课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2014年五月是第三十二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民族历史发展的优良传统。历史上不同时期,正是各民族同胞团结奋斗,克服苦难,才创建了美丽的家乡。如今在新疆大建设大发展的新形势下,更需要民族团结,共促新疆和谐进步。
本期德育活动课希望同学们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认识民族团结对开发、建设新疆的重大意义。【活动班级】
普12机电一体化(2)班 【活动人员】
班主任及全体同学 【活动安排】
一、主持人发言
二、歌曲演唱【爱我中华】
三、民族团结,共促和谐社会
四、怎样做到民族团结,共促新疆和谐?
五、作为学生和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该为新疆的发展和建设做哪些贡献?
六、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认识民族团结对开发、建设新疆的重大意义。
七、班主任总结
八、结束语
活动流程
一、主持人开场白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我很荣幸能够主持本学期第三次德育活动课,本次德育课主题是“民族团结,共促和谐社会 ”。
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维护民族团结对于维护国家统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时期,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考验党执政兴国、驾驭复杂国际国内环境的重要课题,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处理涉及民族问题突发事件、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的试金石。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各民族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个人之间的联系交流范围不断延伸,同时,因风俗习惯、经济利益等原因引起的摩擦、误会也时有发生。对于这种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应当采取说服教育、民主协商、积极疏导的方法加以解决。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有时交织在一起,如果宗教问题处理不当或不慎,也会影响民族关系。处理涉及民族问题时,必须慎重从事,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从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则出发,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要轻率地扯到民族关系上。对于民族间发生的纠纷,要冷静分析,耐心疏导,及时处置。属于违反党纪政纪的,应给予纪律处分;属于刑事犯罪或民事纠纷的,不论出身哪个民族,都要依法处置;对于个别蓄意破坏民族团结、危害 国家安全的触犯刑律的应当依法处理。坚决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干伤害民族感情的事。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歧视,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对于打着狭隘的民族主义旗号,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分裂或披着宗教外衣,煽动民族分裂的,要及时掌握情况,坚决果断加以处置,依法予以惩处。
历史一再证明,团结就兴旺,就繁荣;分裂就**,就衰败。这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一条客观规律,也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强烈愿望。国际上因民族问题处理不当而引发国家分裂、民族纷争、社会动荡的事,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警惕。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妥善处置民族问题。
本次德育课活动主要是让我们探讨一下怎样做到民族团结,共促新疆和谐,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认识民族团结对开发、建设新疆的重大意义。
二、歌曲演唱 [爱我中华]
歌词如下: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
嘿„„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嘿罗嘿罗嘿罗嘿罗嘿罗嘿罗
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嘿罗嘿罗嘿罗嘿罗嘿罗嘿罗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健儿奋起步伐
爱我中华
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
中华雄姿英发
爱我中华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
爱我中华
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三、民族团结,共促和谐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与我国的民族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两者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和谐民族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应有之义。而和谐社会又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能忽视这样两个基本事实:一是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已超过一亿,达到一个大国人口的数量。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特别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对于国家的长治 5 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这大半壁江山的稳定,对全国的稳定至关重要。没有民族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讲改革、发展、稳定,只能是一句空话,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只有做到这几者之间的和谐,才能达到真正完美的和谐。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民族关系的和谐,既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又包括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和谐以及民族内部的和谐。我们讲人民的团结、领土的完整、国家的统一,都是以各民族的团结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各民族的团结,我们国家就会陷于**和分裂,中国就不成其为中国。
应当看到,我们在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我国在民族团结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之间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况,各民族在长期交往过程中结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历史以来,各民族友好交往,在政治上以和为贵,互相修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互相影响;在文化上和而不同,交相辉映。从而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不断发扬光大,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久不衰的强有力的精神纽带。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一整套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成功地解决了国内的民族问题,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这就为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素质的提高,各民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在不断增多,各民族对和谐社会理想目标的认同和追求在不断增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 6 旋律,激励各族人民去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以上是对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条件的几点分析。当然,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看到还存在一些不利条件。特别是当前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下,我国的民族问题呈现出复杂的情况,胡锦涛总书记去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概括了“四个交织在一起”,即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与国外问题交织在一起。这就从大的方面揭示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民族团结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民族团结的四个内涵——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维护促进民族团结、各民族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以及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都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①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能最大限度激起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能使各民族人民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并且平等地享受创造历史带来带来的好处,这就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
②维护促进民族团结能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创造历史的活动当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促进民族团结能把不同的民族的人民群众聚集到一起。假设民族不团结,那么各个民族之间就是分裂的,甚至民族内部也有这样那样的矛盾,这样就分散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正所谓“众人合起力,开动大帆船”,把来自不同民族的人民群众的力量合成一股团结统一的力量,并把这一力量投入创造历史的活动当中必然能更好的创造历史。
③各民族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民族团结的最终目的,这是符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论断的。民族团结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就是说民族团结从一开始就是出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考虑的,其本身也就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保障和推动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各民族是人民群 7 众根据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文化心理素质方面的不同而进行划分,其本身也就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民族团结又以促进祖国繁荣为组中目的,这是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一致的。
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材料场所等等都是由祖国为其提供的,祖国的统一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提供了有利的空间,而民族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在历史的洪流中,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挥洒着汗水,甚至热血,才开创出现如今的社会。民族团结是人民群众内部的一种团结,能有效避免作为历史创造力量的人民群众的内耗,同时为其创造历史提供有利环境。人民团结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四、怎样做到民族团结,共促新疆和谐?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区,在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47个民族。解放前,由于反动统治阶级长期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侵略分裂中国,竭力挑拨新疆民族关系,制造民族纠纷,造成新疆民族关系复杂,民族矛盾严重。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新疆开展建党建政、剿匪反霸和土地改革等运动,各族群众从政治上、经济上翻身做主人,从根本上清除了民族压迫、敌视、仇杀、斗争的根基和条件,为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奠定了政治基础。在进行社会改革的过程中,各级党政部门认真宣传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强调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号召少数民族干部要学习汉文汉语,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的一种民族语言文字,更改了历史遗留的、含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的某些地名。对各族干部、群众、解放军指战员加强民族政策的教育,在汉族干部群众中强调要反对大民族主义,在少数民族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干部中强调反对地方民族主义。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平等团结的新型民族关系在新疆得到加强。
为使少数民族真正当家作主,调动各少数民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新疆在坚持“慎重稳进”的方针下推行了民族区域自治。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标志着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在新疆完全 8 确立。
自治区成立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进一步保障了各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各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使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保护和发展,已陆续搜集整理出版了一批少数民族文化古籍。各级党和政府还根据新疆实际,长期坚持深入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中心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强化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四个认同”教育,“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新疆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正在为建设幸福、和谐的美好家园而共同努力。
{案例}新疆布尔津县哈萨克族爱心妈妈--丽达常年帮扶各族贫困孩子。8月9号,布尔津县第三小学二年级学生明梅像往常一样,来到哈萨克族阿姨丽达家中做作业,没想到丽达阿姨不仅为她准备了生日蛋糕,还请来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为她庆祝生日。
明梅的妈妈五年前离家出走,一家五口靠父亲捡破烂维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丽达听说了小明梅的情况,就经常给她买衣服、买零食、洗头洗澡、检查作业,每个月还要给她20元零用钱。小明梅:“今天我特别高兴,我好久没吃过蛋糕了,我真想叫阿姨一声妈妈。”
丽达下岗后从街头摆小摊开始做起,现在经营一家民族工艺品商店。2003年,丽达联合其他姐妹一百多人共同创办了布尔津县“爱心妈妈”协会,5年来,爱心妈妈们已先后帮扶了20多名各民族贫困孤残儿童和困难群众,累计捐款捐物达十多万元。丽达:“我是个下岗工人,当时有好多人帮助过我,要不是他们的话,我就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现在我有能力了,有条件了,所以我帮助别人。我们民族汉族都是一家人,大家只有团结了,我们老百姓的日子才会一天比一天好。”
五、作为学生和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该为新疆的发展和建设做哪些贡献? 王克强:民族的溶合不是政治能推动的,民族的溶合应该是社会文化和社会 9 生产共同推动的!只有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上,彼此都相互需要时,溶合才会自然天成!
赵格婷:我们如果能和身边的民族同志正常交往,就像和本同民族的人打交道一样,不存有民族心,我认为就是在为民族团结做贡献了。
韩勇:新疆环境以前很好的,就是人来的多了,就不好了。我是兵团第三代,我希望外地人不要来新疆,就算你是好心来,为我们发展经济,也请三思,我们过得很快乐,不需要污染。
康文杰:一是立足本职,积极投入到大开放大发展的建设中。不管你是公务员还是国家职工,是个体经营者还是老百姓,你都要珍惜这样的发展机遇。要为你是新疆人而感到自豪,不是每一个省份和地区都有这样的发展机遇,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惠疆政策,是前所未有的,国家对新疆的重视,对新疆人民的期盼也是前所为有的。我们要抓住这样的机遇,迎难而上,为新疆的大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是积极投入到“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社会实践中去。新疆的大建设要有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这个稳定和谐的环境靠谁来营造,靠政府,靠公安,靠某一个部门或领导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要靠老百姓,靠每一个新疆人。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维护民族团结是新疆社会稳定的基石。只有各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维护我们生活的家园,才能有新疆的大开放大建设。
三是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公平正义,无私奉献,有道德、有责任的新疆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同样,新疆崛起,人人有责。只要人人有了这份责任,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再湍急的河流也可以过去,新疆的美好明天就会到来。
六、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认识民族团结对开发、建设新疆的重大意义
1、新疆从古到今到数千年历史,内容浩繁。本书着重阐述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自古代起就与中原地区保持着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公元前60年汉朝统一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在西域行使最高统治权和管辖权,这标志着新疆地区从此时起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此后,无论是中央王朝直接管辖统治时期还是地方政权管辖时期,它们所统辖管理的地域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版图。
第二,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聚居与开发的地区。从古至今,有许多民族生活在新疆这块土地上,凡在新疆劳动、生息、繁衍的众多民族,包括当代的和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现在已经消失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成员,他们不仅为新疆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巩固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且还创造了各具特色、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为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新疆各种宗教的演变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佛教为主的多宗教并存的格局,第二阶段是以佛教与伊斯兰教并为主要宗教的多宗教并存的格局。第三阶段是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多种宗教并存格局,这一格局从16世纪形成一直延续到现在。
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解决民族问题的途径、方式、方法的科学,是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制定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论证了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提出在阶级社会中,私有制是造成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的根源,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消除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以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主张坚持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强调国家政权建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共和国等思想。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基础。
列宁、斯大林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主要理论贡献是:论证了民族的形成及其发展的历史条件,确立了民族的科学定义,揭示了民族问题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发展规律;阐明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学说;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解决民族问题提出了明确的原则和途径。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的理论纲领、方针、政策,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充分认识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社会改革引导翻身解放 11 的各民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各民族社会经济全面进步和共同繁荣;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改革开放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坚持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紧密结合,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胡锦涛同志提出,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
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法规,是党和国家依据《宪法》规定,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引导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的行动准则。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有: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干部政策、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政策、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政策、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等等。
3、新疆自古以来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宗教在少数民族中影响非常广泛和深远,宗教的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十分突出,而且宗教问题往往同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增加了处理问题的复杂性和难度。
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科学地揭示了宗教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宗教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宗教的本质及社会作用;宗教与政治、科学、艺术、道德等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等。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和宗教问题的指导思想,也是党和国家制定宗教政策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宗教政策。主要内容有: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政策;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政策,及加强对爱国宗教人士团结教育的政策等。
七、班主任总结
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这句话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但又多少人能做到呢?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人文出祖_黄帝,到尧舜禹的克己爱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每次在外国人面前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不由得感到自豪起来,滔滔不绝的说着祖先们的那些精神,说什么要向他们学习,可是谁又做到了呢?没有,都没有,我们是那些说话不算数的人,但也有些人在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建设我么的国家,我们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不必做的那么大,不用做的要人人都知道你在弘扬名族精神,可以在公交车上,我们可以给那些老弱病残孕让位,过马路时,可以扶那些老人过马路,还可以不乱丢,乱涂,乱扔„„那不就没有什么人得病了吗?不就使得环境受到了保护吗?不就使得我国变得更美好吗?
一个祖国的建设不仅仅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听说过“三个臭皮蛋顶一个诸葛亮”的彦语吗?连三个臭皮蛋的智慧都可以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这不就说明团结力量大吗?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名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所以,我们青少年弘扬名族精神的责任占全国任命弘扬名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
在我们身边不就又很多这样的例子吗?如在1988年的奥运会上,我国乒乓球队的队员们战胜了对方后,使我国获得了参加奥运会以来的第一块乒乓球金牌,也使得乒乓球成为了我国的国球,这不就是在建设祖国吗?还有就是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在男子110米兰冠军刘翔在直径跑道上战胜了黑人,为我们全亚洲争了光还为我国争了光,这不也实在建设祖国吗?„„
弘扬民族精神,全国人民人人有责,谁都不能丢下这个责任!弘扬名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
八、结束语
我们要在总结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教育,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宣传“三个离不开”思想,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民族和国家的关系,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自觉维护民 13 族团结。深入宣传新疆的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要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民族大团结好的主旋律,激发各族干部群众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热情。做好宗教工作,事关新疆的稳定、和谐发展,事关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引导各族信教群众和宗教人士正确认识民族、宗教、国家的关系,从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汲取精神力量、培育爱国情操,把力量凝聚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目标上来,促进不同宗教和谐相处,促进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和谐相处。
第五篇:小学德育课活动总结
小学德育课总结
本学期,我校在教育局的关怀下,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确立了“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德育工作思路,拓宽了德育工作渠道,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工作中我们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德育工作为先导,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以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寓德育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提高学生的素质,结合学生实际,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我们圆满地完成了本的德育工作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把德育工作回顾如下:
本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及成绩有: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研究。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注重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教育。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本学期继续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意识。
2、安全法制教育。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如黑板报,专题广播等,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3、环保教育。通过宣传窗、国旗下讲话、班会课、广播站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4、文明礼仪教育。本学期,我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教育,特别是文明礼仪教育。以新的《中小学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制定了新的班级评比细则,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红领巾督察队为阵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5、开展了“小眼睛看两会”“ 学雷锋,见行动”“ 感恩,在行动”“ 爱护环境、美化校园、争当环保小卫士”等主题活动,培养了孩子热心助人、感恩他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精神。
三、切实加强家校联系。为真正提高家校联系质量,本学期制定了家长学校各种制定并开展活动,还对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提出一定的要求,使学校、家庭、社会联系更为紧密,构建立体的教育网络。
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利用教师政治学习等机会让教师明确人人都是教育工作者、个个有责任参与德育工作,树立“大德育观”,增强德育力量。
2、继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班主任座谈会,通过交流取长补短,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在这学期的德育工作中,有成效有也不足。我会更加努力,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吸取教训和经验,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