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学习目标:
1.了解血型的发现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种型,认同同型输血。
2.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使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重难点分析:
1.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2.让学生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使学生从小树立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观念。
一、自主学习:
1.血型的发现: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将人的血型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种血型,这就是ABO血型。
2.血型和输血: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____________是不会影响健康的。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____周岁的______公民自愿献血。
二、合作探究:
1、若某人为AB血型,输血时可大量接受什么血型?可少量接受什么血型?
三、当堂检测:
1.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多少毫升会危及生命()
A.400毫升B.1200~1500毫升C.200~300毫升D.500毫升
2.甲常说:“我是万能输血者。”乙却说:“我是万能受血者。” 请你分析一下,甲、乙的血型分别是()
A.A型、B型B.A型、O型C.O型、AB型D.O型、B型
3.献血后,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是()
A.血液中的水分B.血浆中的蛋白质C.血细胞D.血液中的各种成分
4.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液型相混合会发生凝集反应,其表现是()
A.血液凝集B.白细胞凝集成团C.红细胞凝集成团D.血小板凝集成团
四、课后检测:
练习册P52课前预习,P53 4、5、6、课后作业:1、2、3、6、7
第二篇:《输血与血型》说课稿
《输血与血型》说课稿
《输血与血型》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输血与血型》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内容。本章分为四节,教材通过前三节的介绍让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特意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单独安排一节,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全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文字量不多,知识量也较少,但是却与人类生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些内容学生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也很强烈。基于此,正好鼓励、支持、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等多种途径查阅、收集了解有关血型与输血的知识,并展开调查,课上交流。通过学生丰富的感性体验与深刻的感悟,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有效达成。
基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种型。
⑵了解安全输血原则
⑶介绍血型鉴定的方法。
能力目标:
⑴参与关于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调查并交流,培养收集、分析资料能力,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⑵学会运用本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激发学生珍爱生命,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树立成年公民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⑵感受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珍惜学习机会。
三、教学重点:说出ABO血型种型,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安全输血原则。
四、教学难点: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展示课前调查成果。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采用创设情境、游戏答题、资料分析、分析讨论等手段,使学生感知人体的血量、血型与输血的关系。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动手操作,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愉快全面接受新知,并顾及个别差异。学生带着问题自己研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式的答题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竞争欲。激烈的讨论、成果的展示,充分给学生空间和舞台,展现他们的精彩。本节教学主要从教师角色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及课堂环境的创设几方面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
六、课时分配:1课时
七、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FLASH公益广告作品《生命因爱而延续》(用心电图的简单线条与各种图案同构产生创意,简洁含蓄,视觉传达力强,反映了献血挽救生命的主题,学生的注意力被迅速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
(二)理清脉络、构建框架。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学本节教材,抢答问题,可以积星。当积累到10个星的时候可以获得一个小礼品,也可以继续积星,达到20个星的时候又可以获得教好一点的礼品,当积满50个星的时候可以获得更好的礼品。
1、你知道是谁在什么时间发现的血型吗?
2、我们在医院做完血液化验后,医生会告诉我们的血型。你知道自己的血型吗?
3、常见的ABO血型分为几种类型?
4、献血时为什么先要检查血型?
5、输血的原则是什么?
6、什么血型的人可以少量地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
7、什么血型的人可以少量地接受A型血或B型血?
8、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多少?你的体重是多少?如果按成人的比例计算,你的血量大约是多少?
9、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血量的多少,生命就会发生危险?
10、失血量如果一次超过800mL,人就会出现什么症状?
11、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可以献多少毫升的血?
(三)合作探究,深入展开。
无偿献血教育,这是本节的一个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是本节的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展开的:
第一步:出示两则对比鲜明的材料①儿子想献血,母亲不让,认为会伤元气,而且会造成贫血。②献血狂人杨主银6年无偿献血41次,累计达1万毫升已属违法超常献血。(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从心理上消除对献血的疑虑和误解。)
第二步:引入一个真实的故事情景,“一天放学后,隔壁学校学生小李背上书包走在楼下,两个正在打闹的学生把放楼上阳台上的花盆弄掉下来,不幸正打中小李的头,真是祸从天降,当时小李就晕了过去,满头鲜血,周围的同学和老师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说是颅内出血,必须立即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可验完血后发现,医院里他这种血型的血正告急,在这千钧一发,生死攸关的时刻,周围的同学和老师都站出来愿意用自己的鲜血来挽救他的生命。你可能不会遇到相同的情况,但在医院里每天都有许多人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如果你或你的亲人在需要用血时,而血库里没有血,你的心情又会是怎样?通过感人的实例来煽动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产生成年后自愿献血的强烈愿望。
第三步:再利用多媒体展示无偿献血场面的图片,并出示老师的无偿献血证,再一次激发学生成年后参与无偿献血的决心和愿望,并从心底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四)成果展示,人人精彩。血液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我采用课前开放,课上交流的形式展开。展示方式:
①利用多媒体展示无偿献血场面的图片,插入学生收集来的图片影像资料。
②说出你知道的血液用处、血液制品。
③课前采访一位献过血或输过血的人,宣读采访记录。
④中国无偿献血现状;现场调查学生长大后是否愿意参加无偿献血。
(五)拓展延伸,关注社会。
播放无偿献血宣传广告和图片(让学生带着热情,带着思考走出教室,加深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为向全社会宣传无偿献血,请设计漫画或板报或倡议书或宣传标语等。
八、板书设计:
(一)血型:
1、血型的发现、
2、血型的种型
(二)输血:
1、血型鉴定。
2、安全输血、无偿献血。
3、血液和血液制品与人类生活关系
《输血与血型》说课稿2
一次教学视导中,听了七年级生物教师的一节生物课,其中教师的精心设计对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有较好的借鉴作用,现将其整理出来,供老师们教学时参考。
(一) 学生表演,导入新课 老师让学生分别扮演医生、护士、病人,表演17世纪以前由于医生误将动物的血输入人体,导致病人死亡,医生又给另一位病人输入人血,结果有的'病人活了,但有些人还是死了,引导学生讨论,顺利导入新课内容。这样设计既体现新课程张扬学生个性的理念,又迎合初一学生好动好表现的心理,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起到了导入新课的作用。
(二) 自学新知,积极竞答 接下来教师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学本节教材,然后通过“抢答游戏”来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根据新课程的新理念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得出的、能够独立发现的,尽量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主获取知识。“抢答小游戏”,既调动积极性又活跃了气氛还获得了知识。
(三)创设情景,深入展开 教师进行无偿献血教育。这是本节的一个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是本节的难点。
教师是这样设计展开的:
第一步:通过讨论“有人认为献血会伤元气,而且会造成贫血,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出理由。” 让学生认识到献血对人体的健康是没有影响的,而且适量献血还可提高造血功能,预防心脏病。从心理上消除对献血的过虑和误解。
第二步:引入一个真实的故事情景,“一天放学后,隔壁学校学生×××背上书包走在楼下,两个正在打闹的学生把放楼上阳台上的花盆弄掉下来,不幸正打中这位同学的头,真是祸从天降,当时他就晕了过去,满头鲜血,周围的同学和老师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说是颅内出血,必须立即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可验完血后发现,医院里他这种血型的血正告急,在这千均一发,生死攸关的时刻,周围的同学和老师都站出来愿意用自己的鲜血来挽救他的生命。你可能不会遇到相同的情况,但在医院里每天都有许多人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如果你或你的亲人在需要用血时,而血库里没有血,你的心情又会是怎样?通过感人的实例来扇动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产生成年后自愿献血的强烈愿望。
第三步:再利用多媒体展示无偿献血场面的图片,插入学生收集来的图片影像资料,并出示老师的无偿献血证,再一次激发学生成年后参与无偿献血的决心和愿望,并从心底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以上三步曲设置了三种不同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来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多给学生机会去体验去感悟,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
(四)实验探究,感受科学 血型与输血的关系是本节的一个重点。教师作了这样处理的,“现在有个重要的事要同学们帮一下忙,高速公路上刚刚出了交通事故,有四人身受重伤,而且失血过多,把伤者送到医院后,确定需要输血,输血前要确定他们的血型,现在把这个重任交给在座的各位。” 接着借多媒体手段给同学们讲清血型测定有关原理和方法。让学生带着重要任务来听讲,经验告诉我效果很好。再让学生动手来模拟血型的鉴定,完成刚才的重任。(模拟是因为所谓“血液”、“血清”都是能相互反应的化学溶液。)并让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交流。这个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让他不再感到科学是那么遥远,而是可爱的有用的。通过结果的交流,能让同学们体会到合作的魅力和重要性,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五)活动交流,体会成功 血液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师采用课前开放,课上交流的形式展开。这是培养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最好方式,为了使调查不流于形式并确有成效,考虑到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课前教师作了精心的组织:
⑴ 学生自由组合成六个调查组:医院外科调查组;医院妇产科调查组;(因有学生的家长在里面);上网调查小组;学校阅览室调查小组;血站调查小组;采访小组(采访对象为一些输过血的人)。
⑵ 师生共同设计调查方案,并提供参考方案。
⑶ 给外出调查的小组准备学校的介绍信,使活动真实而有意义;给阅览室调查小组联系时间和工作人员,并初步筛选出相关资料,节省他们的搜索时间。给上网调查小组提供网址或关键词。 教师信任他的学生会有很大的收获,实践结果确实如此。课上学生交流的方式多样,或答记者问,或对白,使课堂由刚才的师生互动变为生生互动。新教材要求开发和运用周围环境、生活中的资源来丰富我们的课堂,使我们的教学活起来。调查活动是很好的方式也是很有效的途径,教师充分利用了新课程的这一资源。 最后,老师设计一个开放性的作业“向全社会为无偿献血设计一份宣传广告”(形式不限,或漫画或板报或倡议书等)。让学生带着热情,带着思考走出教室。
案例点评: 《输血与血型》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内容。
本章分为四节,教材通过前三节的介绍让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特意把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输血与血型》单独安排一节,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全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文字量不多,知识量也较少,但是却与人类生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些内容学生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也很强烈。基于此,正好鼓励、支持、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等多种途径查阅、收集了解有关血型与输血的知识,并展开调查,课上交流。通过学生丰富的感性体验与深刻的感悟,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有效达成。 教师在整个教学中,注重融入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并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解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伙伴,学生也不再是一味地听与接受,而是主动去探究、发现、体验与感悟,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上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让初中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而又多姿多彩的生物课堂中,真正做到愉快地“享受”学习!
《输血与血型》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输血与血型》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内容。在学生对血液有一些了解的基础上,单独安排一节,虽文字量不多,知识量也较少,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学生也很感兴趣,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十分强烈。本节内容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在全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类型。
(2)了解安全输血原则
(3)介绍血量和输血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尝试“模拟”血型鉴定,并增强动手能力。
(2)通过了解安全输血原则,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3)学会运用本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使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及突破策略:
(1)说出ABO血型
突破策略:通过阅读血型的发现和讲解兰德斯坦纳血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了解ABO血型。
(2)安全输血原则:同型输血
突破策略:通过场景设置,使学生了解同型输血。
(3)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突破策略:通过公益广告及相关图片,使学生从小树立珍爱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感。
四、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也听说过血型、输血等名词,但对血型的发现,献血是否对身体有害等内容知之甚少。本段教学面对的是初一学生,他们对生物课的热情高涨,对生活中的事件充满好奇心,而课堂正好提供了机会。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1、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我采用以下教法:
A、教师引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多媒体,视频中的内容予以恰当的发问,引导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维,使内容连贯,流畅,学生学起来轻松、自然。
B、分析法: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分析,同样可以给人以直观的印象,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C、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播放无偿献血的多组图片,达到渲染气氛,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
2、说学法:
新课改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学生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本节着重指导学生运用
A、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生参与整个课堂及课下活动,既发挥了集团军的作用,同学们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人合作和交流。
B、信息收集法:课前布置学生回去收集有关无偿献血知识的信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
六、课时分配:
1课时
七、教学程序:
本节教学分四大环节进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理清脉络、构建框架——合作探究、学以致用——拓展延伸、关注社会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血型的发现
在复习血液组成成分的基础上,播放的交通肇事图片,引导学生认知血液的重要性,同时提出问题,即输血前问什么要进行验血,由此让学生了解血型的发现及ABO血型。(通过幻灯片中的图片、文字显示发现过程。)
(利用身边的具体事例,使本节课一开始就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生物学科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
(二)理清脉络、构建框架。安全输血原则:
A、然后通过列表引导学生说出ABO血型之间的关系,明确输血的原则。(理清思路,分析总结。)
B、设定意外事故伤员失血被送医院的情境,假设你是接待这个伤者的医生,你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对输血知识进行拓展,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一步了解同型输血的原则。)
(三)拓展延伸,关注社会。无偿献血教育,这是本节的一个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是本节的重难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帮助学生消除献血的顾虑,通过设计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魅力与重要,体验拯救生命的成就感,激发学生成年后参与无偿献血的决心,认同无偿献血制度。因此我是这样设计展开的:
第一步:通过老师的介绍以及分析让学生回答问题。(学会从书中获取重要的知识并记忆。)
第二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分析然后思考问题,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必答题和抢答题两个过程,老师对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和延伸出。举例献血狂人杨主银6年无偿献血41次,累计达1万毫升已属违法超常献血。(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抒己见,老师适时给予一些献血常识:让学生从心理上消除对献血的疑虑和误解。)
八、说课小结: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和活动的积极性。教学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特别是献血方面,增强了学生珍爱生命,相互关爱的情感,初步树立了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输血与血型》说课稿4
一、说教材:
《血量、输血和血型》这节课是介绍完血液的组成及功能后的一个知识的扩展和延伸,血液对于人体来说很重要,只有维持血量的相对稳定才能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那么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血量是多少?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输血要注意什么?血型的分类如何?无偿献血有什么意义?成了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它既进一步阐明了血液的知识及其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也适时的对学生进行了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联系生活实际,是一个很好的德育教育题材。模拟血型鉴定活动虽是一个建议活动,但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四种血型的关系及为什么“输血一般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所以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了解有关血量的知识
②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③模拟血型鉴定
④了解无偿献血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模拟实验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及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①血量、输血知识
②模拟血型鉴定
教学难点:模拟血型鉴定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我采用以下教法:
1、场景式教学法:采用场景式教学法,从引入至课程的最后都把课堂设置为一个医院的场景,师生共同完成由诊断至输血的整个模拟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意识,也使课堂变得更贴近生活、轻松、自然、活泼。
2、模拟实验法:根据学生及学校情况,真实的血型鉴定实施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利用模拟实验法既解决了真实实验的不可操作性,也使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说明和解决,同样可以给人以直观的印象,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动手能力,为今后用模拟实验解决科学问题打下基础。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急救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播放无偿献血的知识录像及投影小结板书,为学生构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再以一些献血场景录像结尾,达到渲染气氛,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
三、说学法:
新课改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学生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本节着重指导学生运用以下学法:
1、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生参与整个课堂及课下活动,既发挥了集团军的作用,同学们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人合作和交流。
2、模拟实验法:通过该学法训练使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都相应得到加强,学会用模拟实验解决科学问题。
3、信息收集法:课前布置学生回去收集有关无偿献血知识的信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教学分六大环节进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问题引导介绍新知、模拟实验大显伸手、交流碰撞互相学习、归纳总结、升华情感。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媒体播放救护车驶入录像,接着几名学生表演伤员车祸入院,失血过多,经诊断需及时输血的场景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2、问题引导介绍新知:就前面设置的场景,提出一系列问题,由学生自行回答,思学同步,介绍血量及血型知识;
3、模拟实验大显伸手:由上一环节对血型的了解引出输血的首要工作是给伤员鉴定血型,进行模拟血型鉴定,投影真实血型鉴定图片引导探究,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鉴定出伤者血型,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既说明四种血型的关系,也说明输血为什么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既而拓展知识,通过投影文字资料介绍多种血型系统及交叉配血实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交流碰撞互相学习:再设场景伤者生命危在旦夕,需及时输血,可没有库存的血液,引出活动“无偿献血我知道”,让实习医生想办法为医院做宣传,动员大家都来无偿献血,学生可以以任何方式宣传,进行情感的碰撞与交流,接着播放无偿献血知识录像,对该知识进行再教育;
5、归纳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收获,体验成功,然后把知识体系利用多媒体投影出来,使知识更系统,完善;
6、升华情感:把所学延伸至课外,播放无偿献血场景录像渲染气氛,以问题“假如你已成年你会不会参加无偿献血?”“但是我们现在还未成年,能为无偿献血做什么?”作升华,建议学生以班委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递交社区居委,动员大家都来关心公益事业,为社会尽一份义务,献一份爱心,把整堂课推向高潮,结束整节课。
第三篇:输血与血型说课稿
《输血与血型》说课稿
程
静
榆林市第七中学
《输血与血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输血与血型》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内容。在学生对血液有一些了解的基础上,单独安排一节,虽文字量不多,知识量也较少,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学生也很感兴趣,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十分强烈。本节内容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在全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类型。(2)了解安全输血原则
(3)介绍血量和输血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尝试“模拟”血型鉴定,并增强动手能力。(2)通过了解安全输血原则,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3)学会运用本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使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激发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及突破策略:(1)说出ABO血型
突破策略:通过阅读血型的发现和讲解兰德斯坦纳血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了解ABO血型。
(2)安全输血原则:同型输血
突破策略:通过场景设置,使学生了解同型输血。(3)认同我国无偿献血制度; 突破策略:通过公益广告及相关图片,使学生从小树立珍爱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感。
四、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也听说过血型、输血等名词,但对血型的发现,献血是否对身体有害等内容知之甚少。本段教学面对的是初一学生,他们对生物课的热情高涨,对生活中的事件充满好奇心,而课堂正好提供了机会。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
1、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我采用以下教法:
A、教师引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多媒体,视频中的内容予以恰当的发问,引导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维,使内容连贯,流畅,学生学起来轻松、自然。
B、分析法:利用多媒体进行图片分析,同样可以给人以直观的印象,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C、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播放无偿献血的多组图片,达到渲染气氛,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
2、说学法:
新课改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学生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本节着重指导学生运用
A、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生参与整个课堂及课下活动,既发挥了集团军的作用,同学们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人合作和交流。
B、信息收集法:课前布置学生回去收集有关无偿献血知识的信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发布信息的能力
六、课时分配:1课时
七、教学程序:
本节教学分四大环节进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理清脉络、构建框架——合作探究、学以致用——拓展延伸、关注社会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血型的发现
在复习血液组成成分的基础上,播放的交通肇事图片,引导学生认知血液的重要性,同时提出问题,即输血前问什么要进行验血,由此让学生了解血型的发现及ABO血型。(通过幻灯片中的图片、文字显示发现过程。)
(利用身边的具体事例,使本节课一开始就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生物学科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
(二)理清脉络、构建框架。安全输血原则:
A、然后通过列表引导学生说出ABO血型之间的关系,明确输血的原则。(理清思路,分析总结。)
B、设定意外事故伤员失血被送医院的情境,假设你是接待这个伤者的医生,你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对输血知识进行拓展,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一步了解同型输血的原则。)
(三)拓展延伸,关注社会。无偿献血教育,这是本节的一个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是本节的重难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帮助学生消除献血的顾虑,通过设计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魅力与重要,体验拯救生命的成就感,激发学生成年后参与无偿献血的决心,认同无偿献血制度。因此我是这样设计展开的:
第一步:通过老师的介绍以及分析让学生回答问题。(学会从书中获取重要的知识并记忆。)
第二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分析然后思考问题,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必答题和抢答题两个过程,老师对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和延伸出。举例献血狂人杨主银6年无偿献血41次,累计达1万毫升已属违法超常献血。(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抒己见,老师适时给予一些献血常识:让学生从心理上消除对献血的疑虑和误解。)
七、说课小结: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和活动的积极性。教学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特别是献血方面,增强了学生珍爱生命,相互关爱的情感,初步树立了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第四篇:输血与血型讲课稿
人在大量失血时需要进行输血,那么安全输血的关系如何呢?(板书标题“输血关系”)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
现在村民们的血型都鉴定出来了,展示在大屏幕上,而受血者阿霞是A型血,那她应该输谁的血呢?(停顿数秒)我听到大家有各种回答,那到底应该输谁的血呢?在这里,能否输血我们首先考虑献血者与受血者的血液混合后是否发生凝集。如果血液凝集了不能流动,就会使得血液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功能全部丧失,从而危及人的生命。
那么哪一位献血者的血液不与阿霞的血液发生凝集呢?同学们有什么办法来检测一下吗?(停顿)现在老师提供给你小试管、滴管以及阿霞和各献血者的血液,利用老师所提供的材料用具,请各小组帮助阿霞设计一个“寻找最佳献血者”的实验方案。(巡视一周)大家设计好了吗?
请这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设计的?
取一支干净的试管,先加入受血者也就是阿霞的血液大概10滴,接着滴加献血者的血液。这里要注意的是,每滴加完一滴献血者的血液都要震荡并且观察是否发生凝集,记录实验结果。
好了,我们讨论出来“寻找最佳献血者”的具体方案。现在在大家的桌上,分别有一些献血者的血液,大家每组检测以为献血者,看他是否符合要求。大家动手实验,做完请举手,看哪组最快。
(巡视)有的小组已经做完了,非常好。记得每滴加完一滴献血者的血液都要震荡并且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好,陆陆续续都完成了,现在请各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
第一小组,你们检测的是谁的?虎娃,那结果呢?第一滴就开始出现凝集。好,请坐。第二小组,村主任的,也是马上出现凝集。下一组,四狗的,一直未出现凝集。王泉的呢,哦?你们的现象和其他几组都不同,怎样呢?加到第二滴时仍没有出现凝集,但到第三滴时开始慢慢出现凝集,也就是经历了一个从无凝集到有凝集的变化过程。最后一个二串的呢?也是马上出现凝集。
根据大家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很快得出结论,谁才是最佳献血者啊?对,四狗。我们看到,阿霞与四狗都是A型血,而其他献血者分别是B型、O型、AB型,你们可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A型血的人只能输A型血,非常好。假设现在受血者是B型血,那又应该接受哪个血型的输血呢?你们能推测一下吗? 那位同学说是B型,他的推测对不对呢?我们要以事实来说话,检测方法还是和前面的一样,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一一检测了。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对安全输血关系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总结的输血关系表。大家首先看到第一行,有发现什么问题吗? 哎,这位同学马上就发现了,我们刚刚才说,A型血的人只能接受A型血,而表格中A型血的人可接受的血型除了有A型以外,还有O型,会不会是弄错了呢?
当然没有,我们再来看看刚刚的实验结果,将王泉的O型血加入阿霞的A型血中,滴加到2滴时没有出现凝集,滴加到3滴时慢慢出现了凝集。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在少量输血时可以输O型血,但是到大量输血时,就还是应该选择A型血。
第五篇:输血和血型教学反思
新发中学2016年春季学期《输血和血型》教学反思
新发中学生物组:刘志友
初中生物教学大纲对七年级生物下册中的《输血和血型》的教学目标有4点:
1、了解血型的发现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种型,认同同型输血;
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思考,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3、知道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和血型的关系;
4、通过对输血和血型的了解,使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输血和血型》教学重点是输血与血型的关系;让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使学生从小树立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观点。
针对大纲的要求,我认真分析了教材,收集了相关教学资料,并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精选了几道具有代表性的习题,且适当地处理好教材,把整个教学分成五大块来进行教学: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血型的发现与血型。
三、输血及其原则。
四、血量及义务献血。
五、知识点的巩固。
通过自己的精心设计,最后比较顺利完成了本节的教学任务,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我得到了许多体会与感受,具体如下:
1、让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尽可能的表现机会。处在身心发展黄金时期的青少年,大部分都好表现自己,因而,在课堂上,无论是新知识点的介绍,还是探究活动的设计,我均是由学生来完成。
比如在血量介绍方面,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和探讨使学懂得失血量的多少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应该怎样处理。又如在传授血型的发现时,我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后,让学生来进行介绍,再通过课件来介绍整个血型的发现及相关的信息,课堂活跃了,信息也获得了。
2、在讲授义务献血时,我在网上搜集到许多关于义务献血的例子,从中选择了两个较好的榜样作为信息提供给同学们,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最后,我又以自己参加两次义务献血的事情向同学进行介绍,并谈了自己的一些体会,并向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义务献血证书。些时,同学向我投来了敬佩的目光,从而也感化了学生,许多同学都表达了自己长大后要参加义务献血,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从中我也体会到了教师的榜样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3、多开展课间小活动及互动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后的教师,学习任何知识,学生只要对它感兴趣,一定能将知识点学好。因此,在教学中我多设计了一些师生互动以及一些以学生为主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在讲血型和输血关系时,我让四位同学上台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血型,A型、B型、AB型及O型,然后分别用球拍或其他道具代表受伤失血过多的病人,此时节需要献血的同学站出来为其献血,看四位同学是否表现正确,让全班同学来做评委,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活动完了以后,我又分别请同学来说自己的感受,希望自己的血型是什么血型,是万能献血都O型,还是万能受血者AB型或其他血型,学生都积极地说了自己的看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得到了许多体会,从而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一个更好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更加轻松地收获知识。
2016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