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八荣八耻提出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谈八荣八耻提出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八荣八耻”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针对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消极现象和社会公害,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是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新的理解和概括。
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应当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进行的社会。以“八荣八辱”为特征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在强调政治基础的同时,开始进一步强调社会的基础道德建设。
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在一个并不突出的场合,但是很快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和共鸣,首先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紧密相关的。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社会上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一些人理想信念淡漠了,思想道德滑坡了,在基本的道德价值判断上出现了混乱,腐败现象的出现就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缺失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也付出了一些代价。自然资源遭到过度耗损,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乱砍滥伐、破坏生态平衡问题的实质,要么是缺乏保护生态平衡的科学知识、愚昧无知,要么是只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集体利益,同样是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行为。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时代的变换,始终与青年的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对社会公德赋予了很高的价值,强烈要求改善社会公德,但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道德实践却缺乏同样严格的要求,对现实中反道德的行为表现出无可奈何、默认,甚至主动接受。这直接影响大学生行为的选择,造成道德的困惑。祖国、人民这些在老一辈人心目中神圣而崇高的观念,在一些大学生心中淡漠了。我们忘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对政治活动不感兴趣,对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提不起精神,在校园无所事事,白白消磨时光,有的连自己的学业都无法完成,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助学贷款偿还率不高等社会现象也使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浮出水面。大学生荣辱观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妨碍到大学生的成才,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
因此,提出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有其必要性和现实针对性的,是我们克服发展中的不足,解决前进中存在的问题,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需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对于全党和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谋发展意义重大。
其次,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国家现行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相辅相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相关,社会成员都能知荣辱、树新风、讲正气,那么这个社会必然会走向和谐。同时政党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要有泾渭分明的荣辱观,这样才能在人民当中树立起良好形象,这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非常必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全民族的精神状态和道德情操的境界,才能够增强我们党和国家的凝聚力、感召力、影响力、战斗力。
知荣辱,才能脚跟站得正,脊梁挺得直。我们必须铭记“八荣八耻”,严于律己,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第二篇:当前我国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必要性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文化自信从内涵上可解构为三个层面:一是民族、国家以及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强烈认同与自豪感;二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着坚定信念,从发展实践中把握文化发展前景;三是对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合理的扬弃。可见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导向,是其他三个自信的必然结果与目标所在。对中华文化自信,根本上推动了对中国理论、道路、制度的自觉、自信与自强。文化自信的建立使理论自信更富有引导性、道路自信更有行动力、制度自信更有保障性。(必要性)
我们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共十八大阐明了其相互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这是从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从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中进行总结提炼和升华的,这“四个自信”充分昭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和信心,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内涵,是指导我们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文化建设的有力指引和思想理论依据。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拿破仑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剑,一种是精神。如果说剑是经济军事方面的硬实力,精神便是文化软实力。从现实来看,缺少软实力的硬实力很可能缺少持久力;从长远来看,真正的强国最终是靠文化、价值观、制度文明这些软实力才能坐实,才能为世界作出更多更大贡献,才能发挥其引领和影响作用。所以说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是非常必要的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写过这样一段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而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我们要以传承优秀文化为重点增强文化自信。我们不应该抛弃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而去盲目而疯狂的追求一些西方文化。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就辉煌,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而对于这么多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继承和发扬呢。
现实意义
(一)文化自信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及“中国 梦”的内在张力 一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二)文化自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问题的观念前提 一是解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冷落的需要。二是解决西方外来文化受到推崇的需要。三是解决主流价值观和文化意识受到冲击的需要
(三)文化自信是应对世界多元文化冲突与碰撞的理性支撑 一是应对世界多元文化冲突与碰撞的需要。二是应对强势文化的渗透和侵蚀出现新变化的需要。三是应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挑战和风险的需要
文化自信是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与创造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片面求洋、全盘西化的错误文化观有所蔓延。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不忘历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历史来源。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认同和自豪,只有肯定自身文化的合理价值和正能量,才能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进而能够在不同文化的价值比较中产生由衷的自豪感,从而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超越与创新。
文化自信是应对外来文化冲击与侵蚀的核心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也越演越烈,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交织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信仰体系不断冲击着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扩展,新一轮的文化冲击将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而文化自信正是甄别文化优劣,应对文化冲击的核心力量,只有在准确把握自身社会本质以及社会发展阶段与方位,掌握自己所处时代特点,并以此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从现实与具体的条件和环境出发,选择适应与满足当下实践要求的文化观,才能应对多元文化的渗透与侵蚀。
文化自信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行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是要实现文化自立、自强,为文化强国建设奠定现实基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坚定与增强。文化自信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理念源泉与必然行动,文化的发展繁荣不能单纯地依赖于对外来文化的模仿,也不能单纯地依赖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制。文化是在不断实践基础上得来的,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开展文化创造与创新,才能实现对内具有凝聚力、规范力、号召力,对外具有吸引力、竞争力、辐射力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三篇:谈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谈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爱岗敬业,以身作则”这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以身作则”的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爱岗敬业,以身作则”既是教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所有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满足,完成人格升华,实现个人利益的有效社会途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一、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
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要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到这种平凡的工作上,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和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近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信息、交流等方面有“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协和的亲切感。因为我们的工作,使无知的顽童变成了优秀学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为祖国的栋梁,所以,我们也会感到很欣慰。
二、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因此,我们说,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教师越是满腔热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可以有力的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攀登。因此,作为教师在培植和处理师生关系的过程中,首先应当作到的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可见,乐于把爱献给全体学生是我们必备的道德素质。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隐私。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
三、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给予全体学生同样的关心和指导,同样的鼓舞和期望。作为教师,应从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的需要,使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看到希望,受到鼓舞。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有他的闪光点。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寻找适合各自特点的发展方向,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身体素质好,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就鼓励他们在体育方面多下工夫;有特长的学生,就帮助他们选好目标,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学好专长,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适应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的竞争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培养的跨世纪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高的思想品德,具有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着眼未来,面向现代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打好各方面的基础。
四、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模范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育中,教师往往总是把对学生真诚的爱用美好而礼貌的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文明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良好的教育效果。古人说:“慧于心而秀于言。”教师语言美,则其心必然善良而正,必然追求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的仪表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是其内在素质的反应和个人修养的标志,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所以教师应该做到举止稳重端庄,着装整齐清洁。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障。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而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和高尚的人格。
总之,我们应做到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身正为范,塑造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我们只有把“爱岗敬业,以身作则”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第四篇:入党宣誓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入党宣誓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在某些人看来,入党宣誓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只不过是某些人一时的激情,并无实际意义。对于这些人,他首先不会是一名党员,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资格成为一名党员,他还没有能成为一名党员的觉悟。在当前,党执政的和平时期,履行入党手续是相对容易,难的是从思想上入党。所以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新党员,更需要思想上的觉悟,深刻学习并认识入党宣誓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入党宣誓是什么?入党宣誓,是表示党对党员的要求以及党员向党表示自己愿意承担的政治责任、对党的坚定信念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的一种形式。它既是新党员入党的必备手续,又是对预备党员进行党的教育的一种方法,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庄重性、严肃性。新党员面对党旗宣誓,表示其遵守誓词各项内容的决心,以及对党组织和党的事业承担的政治责任。通过入党宣誓,可以激励入党同志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入党誓词,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入党宣誓,可以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增强党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励每一位党员以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牢记党的宗旨,立足岗位奉献,履行党员义务,做一名称职的、合格的,无悔于党员称号、无悔于入党誓词的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使党员端正思想态度,纯洁入党动机,真正在思想上入党,不忘记党的理想和目标,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党员,必须追随进行者的脚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忠实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词。既已承诺,则无论在任何情形下,皆应矢志不移,百折不挠地去践诺,正所谓“言必行,行必果”。入党誓词,意义不在于读几句誓词,而在于与时俱进,恪守承诺。在现今这个和平年代,入党宣誓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要求新党员时刻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党员,时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时刻注意个人的一言一行影响到党的形象。
第五篇:入党宣誓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入党宣誓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入党宣誓,是表示党对党员的要求以及党员向党表示自己愿意承担的政治责任、对党的坚定信念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的一种形式。它既是新党员入党的必备手续,又是对预备党员进行党的教育的一种方法,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庄重性、严肃性。新党员面对党旗宣誓,表示其遵守誓词各项内容的决心,以及对党组织和党的事业承担的政治责任。通过入党宣誓,可以激励入党同志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入党誓词,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信心和决心。所以,党章对入党宣誓和誓词,都作了规定。
然而在我看来,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身上,入党时的激情早已丢到九霄云外,行动中不仅少有当年承诺的忠诚,甚至背弃誓言,改弦易辙;还有些人忘却了誓词,尽管每月也按时缴纳党费,但仅此而已,似乎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十分缥缈和遥远。毋庸讳言,组织上履行入党手续是容易的,尤其在党执政的和平时期;难的是从思想上入党,在党执政的和平时期更是这样。入党之后,如果又手握如日中天的权利,面对安逸美好的生活,还有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考验,能否忠于入党誓词,永葆共产党的先进性这个考验并不亚于当年革命先烈面对老虎凳和辣椒水。
毫无疑义,入党誓词,意义不在于读几句誓词,而在于与时俱进,恪守承诺。它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我坚信只要我们牢记誓词,并以具体、实在、一以贯之的行动去恪守,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汲取“溺水者”、“摔跤者”的教训,我们将能避免重蹈覆辙,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共产党员。
然而在我看来,入党宣誓,更有一种神圣在心里激荡;有一种信仰在心田流淌;有一种责任在心头升腾;有一种激情在心底燃烧。。。这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认真思考了“当初入党为什么、现在应该干什么、今后将会留什么”。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不仅是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
仍然回到刚入党的那个时候、那种状态、那个阶段、那种场面,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增强党性观念,积极为党工作;进一步端正思想态度,纯洁入党动机,使其真正在思想上入党;不忘记党的理想和目标,在各个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可以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增强党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励每一位党员以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牢记党的宗旨,立足岗位奉献,履行党员义务,做一名称职的、合格的,无悔于党员称号、无悔于入党誓词的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一定要保持奋斗不息的精神,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忠实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词。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无数的优秀共产党员都用乐于奉献、勇于牺牲、无比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实际行动解读了自己的入党誓词,展示了共产党员终生恪守入党誓词的人生真谛。
我相信,绝大多数同志入党时的诺言是由衷的、真诚的,入党后也保持清醒的党员意识,认真践行了入党誓词。对此,我们党和党的事业历经磨难而又不断蓬勃发展的事实就是明证。
作为党员,我们也必须追随进行者的脚步,勿忘并践行自己曾经宣誓的责任和义务。既然有承诺,则无论在什么情形下,皆应矢志不移,百折不挠地去践诺。重温誓词只是一种形式,要紧的是以具体、实在、生动的实践,来履行自己当初的诺言,体现于平时的切实努力之中。
然而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身上,入党时的激情早已丢到九霄云外,行动中不仅少有当年承诺的忠诚,甚至背弃誓言,改弦易辙;还有些人忘却了誓词,尽管每月也按时缴纳党费,但仅此而已,似乎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十分缥缈和遥远。毋庸讳言,组织上履行入党手续是容易的,尤其在党执政的和平时期;难的是从思想上入党,在党执政的和平时期更是这样。入党之后,如果又手握如日中天的权利,面对安逸美好的生活,还有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考验,能否忠于入党誓词,永葆共产党的先进性这个考验并不亚于当年革命先烈面对老虎凳和辣椒水。
毫无疑义,入党誓词,意义不在于读几句誓词,而在于与时俱进,恪守承诺。它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我坚信只要我们牢记誓词,并以具体、实在、一以贯之的行动去恪守,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汲取“溺水者”、“摔跤者”的教训,我们将能避免重蹈覆辙,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