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佳木斯大学药学院简介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简介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始建于1976年,前身为原佳木斯医学院药学系,是黑龙江省最早设置的高级药学人才培养基地。经过36年的建设与发展,拥有药学和化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药学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特色优势学科、佳木斯大学申博立项建设学科、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有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和药理学6个硕士点。学院有药学、制药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4个专业。其中制药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药学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有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用植物学3门省级精品课程。学院拥有黑龙江省药学研究所、药学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黑龙江省高校生物药制剂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药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黑龙江省制药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学院现有教职工95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教授16人,副教授24人,博士26人,硕士以上教师80%。36年来,共培养了6000多名药学、化学人才,其中硕士研究生360名,目前在校生1180人,其中研究生159人。
学院建有理化测试和药物研发2个实验平台,总面积10000m2,66个功能齐全实验室,有核磁共振波谱仪、液质联用仪等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30余台件。目前共承担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主持和参与“863”、“973”、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课题2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厅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近五年发表论文542篇,其中SCI检索126篇。主持教学研究项目87项,其中省级2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校教学成果奖10余项。学院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国内外2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往来。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先后与20多家制药企业和医院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研制开发了50余种新产品和医药中间体,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学院坚持“厚德博物、笃学求索”的院训,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力争建成国内前列、省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第二篇:药学院简介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简介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7月成立药学系,该系属于学校最早成立的二级院系之一。成立以来,该系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依托亳州中药资源和中医药文化优势,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特色日趋鲜明,2010年1月正式更名为药学院。2006年以来,药学院共为国家培养从事药品生产、药品调剂、药品质量检测、药品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
人才3000多人,为学校特色院校建设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药学院现有在校生3000余人。开设中药学、药学、中药制药技术、生化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保健品开发与管理、中草药栽培技术、生物酿造
技术、护理等11个专业,其中中药学、中药制药技术已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专业。
药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6人,兼职教师38人,其中具有高级以上职称9人,硕士研究生22人,中级以上职称13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设有中药、制药技术、药学综合、药学经济4个教研室。教师队伍学历职称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承担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6项,主编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10余部,每年公开发表教研论文30余篇。药学院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8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其中中药炮制实训中心和中药制剂实训中心为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装备有制备中药饮片及成药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口服液等剂型的大型制药机械60余种;药物制剂检测实训中心,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等精密仪器;中药标本室,现收藏数千种动植物标本;药用植物园,占地面积
10余亩,种植药用植物600余个品种。
药学院依托亳州中药产业优势,充分发挥教育服务功能,广泛与安徽华佗国药厂、安徽九方制药厂、安徽济人药业、安徽方敏药业、安徽井泉集团等药业企业建立良好校企合作关系,现拥
有功能多样、管理良好、合作共赢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0余家。
药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将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创新、协作”的优良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争先进位,开拓进取,努力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药学人才和全省药学事业的发
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佳木斯简介
佳木斯历史
佳木斯地区虽历史悠久,但开发较晚。自建镇迄今刚满百年,从设市迄今仅52年。一百年间,佳木斯经历了封建王朝和军阀的黑暗统治,饱尝了沙俄的侵略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奴役和压迫,在苦难和屈辱中生存和成长。1945年东北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开始走上自由幸福的康庄大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多年来,开始了有计划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今日的佳木斯已由一个荒凉的渔村,变成祖国东北部边陲的新兴城市,成为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知青广场
知青广场以雕塑、浮雕、喷泉、植被沿松花江畔呈“画”状铺开,东西长约 260米,中心有一主题雕塑,两侧各有两座浮雕墙和一个知青足迹长廊。其主体雕塑是一页已经掀过的历史篇章,上面刻有1968的数字,是掀起全国上山下乡高潮的年号。下面刻有毛主席的著名题词:“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历史篇章下方是一知青驾驭耕牛拓荒的雕塑,表现出广大知识青年战天斗地的壮志豪情。主题雕塑象征着知青们屯垦戍边,历经人生坎坷、重重磨难,形成刚毅顽强、百折不挠的高贵品质。喷泉以螺旋线构图,形似音符,象征知青们奏响的人生乐章,相互连结的螺旋线浓缩了知青与黑土地难以割舍的情怀。四座浮雕则分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四大主题。而九个拱门则代表54万城市知青开垦建设北大荒的9个年头(1968-1976)。2008年落成。
佳木斯知青广场于2008年落成剪彩,知青广场东西长260米,面积为12,953平方米,知青广场以知青文化为主题,内设标志性雕塑,浮雕,廊架,广场景观,人行道路,景观灯,花草植物等。在江水的的辉映下,装饰一新的广场妩媚动人,美不胜收。蓝天下,巨型雕塑让人心生凝重,浮雕旁,一幅幅画面生动的再现40年前的情景,从1968--1976九个年代的游廊地上,是知青们的足迹,是我们走过的一段峥嵘岁月。
1995
1955年5月,毛泽东主席做出“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指示。共青团中央为此在同年7月向全国广大青年发出“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乌苏里江,满语为“乌苏里乌拉”,意为“水里的江”、“东方日出之江”。发源于中国的松阿察河和发源于俄罗斯的伊曼河在虎头镇汇合而成,虎头是乌苏里江的起点。
松花江,松树只结松塔,只长松籽,不开花。那么,松花江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听放山伐木的老年人说,早些时候,松树也开花,其一为源于白头山天池的松花江正源,另一为源于小兴安岭的嫩江
黑龙江,满语称“萨哈连乌拉”(意即黑水)。黑龙白龙传说的故事,北源石勒喀河源于蒙古肯特山东麓;南源额尔古纳河源于中国大兴安岭西坡。
佳木斯标志性建筑-建国十周年纪念塔
建国十周年纪念塔。建国十周年纪念塔是在1959年全国人民迎接建国十周年之际,佳木斯市为纪念在建国十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而建设。它是以现代化的建筑结构与古典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建造的,造型宏伟壮观,既有浓厚的政治意义,又有较高的艺术性,是沿江公园的主
体建筑。该塔造型是:塔下厅、厅塔合一、塔高33米,塔身中空,塔下为六形基座平台,基座模宽27米,高3.6米,基座内设十厅,东、西两侧设两个入口。全塔为青色花岗岩砌筑,平台中心立塔、四周为石栏。塔底部高
5.4米,为圆柱体,直径7.5米,其周围外壁为代表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古铜色人像浮雕。塔顶端支起一大四小红色五星标志国旗,星下配有“1949-1959”以示建国十周年纪念。1984年陈雷省长为其题词“一览江天大江东去”。
文化事业有佳木斯京剧团、评剧团等一批表演团体,有市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佳大音乐厅等众多的文化艺术机构,有报社、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众多的新闻媒体。2004年,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艺创作机构1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2个,档案馆2个,文物管理站(所)5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1个,文化站73个,艺术学校1所,美术学院1所。市区文化市场经营场所902户,市直属艺术表演团体全年共演出281场,观众达50万人次。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奖3项,获省级奖54项。
公路
全市公路网络由国道主干线1条(同三公路),国道2条(同哈公路、鹤大公路),6条省道(佳抚公路、哈肇公路、依饶公路、富密公路、饶抚公路、同抚公路),1213条地方道路构成,公路总里程4187公里(不含村道)。
水运
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三大江河径流佳木斯,水上交通十分便利。目前已开通同江—俄罗斯犹太自治州比罗比詹、抚远乌苏镇—俄罗斯卡扎两条国际水路客货运输通道。航空
佳木斯空港位于佳木斯东郊9公里处,占地面积为4.8平方公里.可以起降麦道82、波音737等中型客机。另外佳西郊区机场共二座机场。目前已开通佳木斯至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沈阳、天津等多条国内航线及佳木斯至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航班。于2010年6月5号开通佳木斯至首尔国际航班。
观光游览
佳木斯作为北国江城、边境城市,四季分明。2006年被评为全国魅力城市最佳生态环境城市。有原始生态游、冰雪特色游、赫哲民俗游、异国风情游、革命缅怀游等旅游项目。大界江独俱一格;大平原一望无际大湿地闻名世界;大农业魅力无穷;大森林生态优良;大冰雪极具北国特色;大岛屿风光无限。
民俗风情
朝鲜族风情
朝鲜族婚俗——朝鲜族婚俗中,定婚前,一般也要经过提亲、请婚定吉日、送聘礼等程序。到了婚期,新郎须由长辈护送亲自去迎娶,按规定的时间进到女方家,把带来的一对木刻的大雁献上去,比喻今后要像大雁一样比翼双飞永不分离。随后举行“醮礼”,女方在正室中央按东西方向合放两张桌子,中间放青松翠竹,松竹上披青红线;桌两边放上木雁,摆上酒食,在主礼者引导下,西边的新郎向对面的新娘敬酒,新娘谢拜回敬。接着,新郎入上房接受女方为他准备的“大桌”,上摆鱼肉、水果、糕饼、糖果之类食品,在接爱“大桌”时,新郎要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并且说一些礼让双亲和宾客的话,以免失礼。这个程序之后,新郎才可骑马领轿娶回新娘。
打糕——朝鲜族的饮食文化也远近闻名,朝鲜族的主食一般以米饭、打糕、冷面为主,朝鲜族的铁锅与汉族的蒸饭的铁锅有所不同,它口小,内大,所蒸出的米饭味道纯正。打糕是用
糯米蒸熟以后,经过反复锤打而成,吃起来柔韧可口。
朝鲜跳板——跳板也是朝鲜族妇女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赫哲族风情
赫哲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其先民很早就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的三江流域。赫哲族人过去穿鱼皮衣,有犬陪伴。赫哲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赫哲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形成了具有明显东北内陆特色的赫哲族文化。赫哲族文化主要表现在赫哲族歌曲舞蹈、衣着服饰、渔猎工具、食鱼文化、体育竞技项目、宗教习俗、手工艺品等方面。赫哲文化是同江旅游对外宣传的“明信片”。同江的民族资源得天独厚,这里既有赫哲人在漫长的渔猎生活中创造的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又有渔歌唱晚、冬钓寒江的绮丽景观。从波澜壮阔的三江口到风光旖旎的街津口,从充满原始气息的八岔岛到散发着勃勃生机的洪河自然保护区。游大界江,看异域景,同江这座新兴的边境口岸城市吸引来了无数关注的目光,同江这个赫哲人的家乡正散发着勃勃生机,同江—这一著名生态旅游城将永远与您一路同行。
图腾柱——赫哲族是一个相信万物有灵的民族,图腾柱是赫哲族原始图腾崇拜的体现。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天鹅、鹰、熊、虎、鹿等被赋予了浓厚的人文色彩,受到赫哲人的顶礼膜拜。赫哲人的许多姓氏也与氏族的图腾崇拜有关,往往从动物的名字演变而来。如舒姓是由“独角龙”得名,“胡”姓是从“虎”得名等等。
神偶广场——神偶广场位于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民族风情园内,是赫哲人与神灵对话的地方。整个景观由天神雕像和“房山神”、“山峡神”等一组神偶雕像组成。赫哲人崇拜众多神祗,最受尊敬的是人面形天神“恩都力”,属众神之神。其次是一个大人与两个小人组成的神偶雕像“乌什卡”——三星神。此外,赫哲人还信奉火、风、雨、雷、电、山、水、避邪、痨病等神。每到喜庆节日或遇重大事件,由族长带领族人共同敬奉,增添香火,借天神之威,驱除灾祸,祈求渔猎丰收,族人平安。
萨满舞——赫哲族信仰萨满教,崇拜神灵,相信“万物有灵”,万物都是神在主宰。农历三月初三,九月初九是赫哲族人的“鹿神”节(亦称跳太平舞),意为求神驱鬼消灾求福,保护全村人口兴旺,祈求鱼猎丰收。农历五月十五是赫哲族人“乌日贡”节河灯活动,祈求“河神”保佑全家太平和喜获丰收。
鱼皮工艺——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据有关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赫哲族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该民族自古就以渔猎为生,用鱼皮制作各种服饰(包括萨满宗教服饰)也有千年历史。我省工艺美术师、省民俗研究会赫哲族研究会员、富锦市的刘升女士设计的《赫哲族鱼皮服饰》在首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奖评比活动中分获金奖。
赫哲的名字是在康熙二年1662年的《清实录》上得以流传的,沿用至今。
赫哲族的“伊玛堪”通过联合国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球迩待保护对象,它到地有何魅力,我来告诉大家。
说唱“伊玛堪”的人叫做“伊玛堪乞发”,是一种世代相传的口头艺术,每次说唱都持续好几天,欣赏“伊玛堪”是赫哲民族最幸福的事,每到逢年过节,或者村里有重大的礼仪,“伊玛堪”的传承人就会开始说唱,大多讲诉当时渔猎社会的生活状况,用赫哲语说唱出来,其强调高亢嘹亮,带有原始的粗狂山野气息,虽无乐器伴奏,但说唱起来绘声绘色,因其内容不同,演绎的腔调而不同。
“伊玛堪”是我们了解赫哲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赫哲族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文。
太阳广场
抚远东极,中国迎接日出最早的地方,四面都是东子,最顶端太阳之意。日出东方,对岸的山是俄罗斯,以及小镇,哈巴罗夫斯克。已湖中心为分界。
黑瞎子岛
满语“摩乌珠”马头之意,音译黑瞎子岛,岛屿327平方公里,由银龙岛、明月岛、黑瞎子岛和93个岛屿和洲组成,整个岛上只有一个黑瞎子,不吃草、不吃肉、只干活。1901岛上第一批客人15户人家上道
1927第二批居民,5口人,上岛,带来了家畜。
1929年中东路事件爆发,张学良将军发动的,最后战败,划黑瞎子岛
为前苏联。
2008.10.14划一半归中国,冷云:原名郑香芝,东北抗联的“八女投江”女战士的带头人。
刘英俊:196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驻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某部重炮连任战士,舍己救人英雄烈士。
演员:张国强(《士兵突击》饰演高城、《我的团长我的团》饰演迷龙、张国强
《我的兄弟叫顺溜》饰演陈大雷、2010年 《牵挂》饰演:牛建国、2009年《大掌柜》饰演:陈九)
张丽莉,女,汉族,1984年1月19日出生,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现为佳木斯十九中学教师。于2012年5月8日晚舍身救学生,被失控的客车碾压,双腿高位截肢。被媒体称为“最美女教师”。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并被评为2012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2012年10月16日张丽莉被增补为黑龙江省残联第五届主席团委员、副主席。社会各界为救治张丽莉老师,累计捐款一千余万元。1.
佳木斯大学座落于中国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佳木斯。佳木斯大学始建于1947年,经过60多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融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留学生教育于一体的黑龙江省属重点综合性高水平大学之一。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由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工学院、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和原佳木斯大学四所院校合并组建,1996年11月21日正式开始运作,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项目等多项课题。学科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现有70个本科专业,34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龙江学者等一批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现任校长:邱洪斌。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48年,经历了东北农学院合江分院、合江地区五·七大学等时期,尤其是文革后恢复招生一直开展专科、本科教育。2001年3月8日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原黑龙江省佳木斯农业学校改建为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黑龙江省第一批晋升的高职院校之一。
重要事件
◆ 1954年,佳木斯农业机械厂(今联合收割机厂)试制成新中国第一台MK型-1100号脱谷机;
◆ 1954年,从前苏联引进全国第一座列车电站,容量4000千瓦;
◆ 1958年,佳木斯综合纸浆造纸厂试制成功全国第一卷220千伏高压电缆纸; ◆ 1973年,佳木斯电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中型高温、高压防爆电机;
◆ 1978年,佳木斯煤机厂试制成功EM1-30煤矿 掘进机,填补国内空白;
【佳木斯英雄人物】
◆人民的好儿子-----刘英俊(1945~1966){吉林省长春市}
◆优秀干警-----王江(1955-2010)
◆当代好士兵-----向南林(1981-今)1981{四川省广元市}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1984-今)
佳凤牌12度啤酒是佳木斯知名品牌,先后荣获部、省、市级20余项质
量大奖。曾连续三届获省优,连续两届获部优,1984年获全国轻工酒类质
量大赛金杯奖,1988年获北京中国食品博览会金获,1992年获香港国际食
品博览会金奖、黑龙江省名牌产品、黑龙江省著名商标等称号,1994年获
全国食品行业优秀产品、中国公认明星啤酒、黑龙江省啤酒精品等称号,1995年获全国啤酒行业优质产品奖,1996年佳凤牌啤酒再次被认定为黑龙
江省名牌产品和黑龙江省著名商标。
全市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佳木斯、富锦、同江、抚远、桦川)和佳木斯空港,客货运输可顺黑龙江直下,经鞑靼海峡驶抵日本、韩国、美国和东南亚各国,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
第四篇:佳木斯大学工作总结情况汇报
佳木斯大学工作情况汇报
佳木斯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张少杰
尊敬的东辉副书记、幼东副省长、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佳木斯大学全体师生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来我校工作,也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多年来对佳木斯大学的关心、支持和厚爱!下面,我简要把我们的工作情况作一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从1996年11月21日到现在,佳木斯大学已经走过了近八年的风雨历程。八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持续、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始终坚持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较好地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合校任务,各项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现已成为黑龙江省省属院校中规模较大,学科齐全、综合实力较强,融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于一体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由合校初的110万平方米发展到1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由35万平方米发展到80万平方米,设有21个学院,2个直属系,80个本专科专业,其中,国家高职高专教学示范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课程13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由9个发展到21个。此外,卫生部康复人才培训中心和黑龙江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也坐落在校内。我校还有三个附属医院、附属中小学和三个附属工厂。其中,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和我省东部地区最大的医疗救治中心,第二附属医院是我省最大的口腔医院,第三附属医院是国内知名的小儿脑瘫疗育中心。全校现有教职员工5167人(其中校本部3232人,三个附属医院1583人,附属工厂352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241人。全日制在校生23454人(其中研究生450人,本科生19831人,专科生2751人,预科生422人),成人教育学生8750人。全校固定资产总值由2亿多元增长到7亿多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由2200多万元增加到1亿1千万元,今年又计划投入4000万元,以适应国家评估的需要。图书馆藏书168万册。
我校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25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现有150名留学生和8名外籍专家在校学习和任教。
二、坚持走改革、发展、创新之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标 佳木斯大学是黑龙江省首批进行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院校。佳木斯大学合校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学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会影响全省高教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在合校伊始,我们校党委就制定了“积极、审慎、团结、稳定”的八字合校方针,提出了“科学定位、找准目标、发挥优势、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一是磨合阶段。即从1996年11月21日——1997年年底。我们重点把握“团结、稳定”这一前提,积极营造“合校合人心、合心创大业”的良好氛围,主要进行调查研究,统一全校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提高对合校重大意义的认识,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通过实际工作对干部进行考察了解。通过一年来各学院的相对独立运行,通过交谈、交友、交心,通过调查研究和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全校上下基本上统一了思想认识,增进了沟通和了解,在合校工作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学校下步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融合阶段。即从1998年初到1999年下半年。我们重点把握“积极、审慎”的原则,全面实施合校工作,实现了“五统一”。我们经请示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同意后,打破了四个副厅级学院建制,按照新的学科群标准重新进行了学科调整,陆续组建了17个教学学院和3个临床医学院。进行了干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顺利实现了校院两级管理。以1999年11月21日合校三周年庆典为标志,佳木斯大学合校工作初步完成预期目标。
三是化合阶段。即从1999年下半年到现在。我们重点把握“改革、发展与创新”这一主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在各条战线上都掀起了改革、发展、创新的热潮,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步入良性、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我校的合校经验,在1999年教育部山西太原会议、2002年三峡大学会议上都做了典型发言,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表扬。八年来,我们正是靠改革、发展、创新、走特色之路,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战略,构建起一所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我们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制定了学校《章程》和《发展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认为只有一心一意谋发展,认真扎实订规划,才能以超常规的谋划来赢得超常规的发展。因此,在合校当年,我们就聘请了国内和学校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了学校发展规划委员会,经过科学论证,制定了佳木斯大学章程和十年发展规划。确定了经过若干年努力,把佳木斯大学办成省属高校中规模较大,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以本科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主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省服务的,在省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新型综合性地方大学的奋斗目标,正是遵循着这一科学合理的章程和规划,我们的事业才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我们紧紧抓住了1999年国家实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 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机遇,扩大了办学规模,增强了办学实力,提高了教学质量。我们根据国家、省的招生政策,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生,积极进行专升本专业改造,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日制在校生由8500多人发展到23454人。同时,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实施了学分制、双学位制、双专业制、导师制、辅修制等改革措施,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我校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创新型教学模式研究与试验》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有34篇论文获中央教科所优秀论文奖。在2000-2002全国普通高校11种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教育科研论文数量,我校名列第16位。我校学生三次参加国际、国内数学建模竞赛,共获31个奖项;在2001年全国高师类学生英语技能竞赛中,有3人获一等奖。在中国高等教育网非重点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排名中,我校名列第11位。今年在全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我校本科生一次就业率目前达到65%,居全省高校前列。
——实施“1511工程”和人才强校战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我们实施了“1511工程”,即每年投入100万元,力争用5-10年时间培训出1000名教师,培养出500名骨干教师,培育出100名教学名师和10名国内外有影响的名人。通过几年的坚持不懈,目前已有871名教师在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研修深造,校内培训教师934人次,417名教师考取了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同时,我们制定了博士、硕士人员津贴发放办法,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每月为博士人员提供800元补贴,硕士人员提供400元补贴。实施了“名师工程”、“名人工程”、岗位津贴制度,科技成果奖励制度、博士人员科技津贴制度、特别贡献奖和突出贡献奖等优惠政策,使博士、教授级人才年薪达到7-8万元,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各级领导 也都把吸引人才、稳定人才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耐心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提供科研启动金,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合校以来,我们共引进各方面人才141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84人,构筑起佳木斯大学发展建设大厦的坚实脊梁。
——多方筹措办学资金,促进事业快速发展。面对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新形势,我们不等不靠,多方面争取办学资金和各项优惠政策。我们通过国家教育部、国家计委、国家财政部等部门的支持,获得了5000多万元的办学资金,建立了教学办公主楼、教学实验大楼、体育中心、体育场、艺术大楼等45万平方米的新建筑。我们通过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和省招生办的政策支持,获得了近亿元的办学资金,有力改善了办学条件,促进了事业发展,构建起了一所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基本框架。
——应对入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实行开放式办学。我校在全省成立了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学院——佳木斯大学国际学院(远东国际学院)。发挥我校地缘和学科优势,重点占领俄罗斯远东教育市场。与美国西北理工大学、日本高知大学等20几所国外友好院建立了密切的科研、人才交流关系。我校还与哈尔滨三精药业、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上海佳吉快运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办学,拓宽了办学渠道,为我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后勤社会化改革迈出了新步伐。我校率先在全省高校中进行了引资兴建学生公寓的改革举措。目前已引入社会资金8000万元兴建了8万多平方米的学生公寓,这一做法已成为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功范例。我校在省属院校中率先将饮食服务中心与学校财务剥离,实行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学校加强宏观管理和监督检查,特别注意饭菜价格和饭菜 质量,力求做到物美价廉,使我校饮食服务工作位居全省前列,有3所食堂被评为黑龙江省标准化食堂。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工作力度,为学校发展建设保驾护航。佳木斯大学还是一所新兴大学,百业待兴,百业待举。我们校党委牢固树立勤俭办学思想,力争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在冬煤采购、基本建设、大宗物资设备采购、干部任免等重大事项上实行校务公开,纪检、监察、审计合署办公,全程监控。几年来,累计审计金额11.9亿元,审减工程款1666万元,有力支持了学校事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党员发展工作取得了新成绩。为保证发展党员质量,我校组织员办配备了2名正处级干部,4名副处级干部,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在党员发展中,我们始终坚持向优秀大学生和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倾斜,大学生党员做到了“早教育、早选苗、早发展”,合校以来,我校共发展党员3888名,其中大学生党员3429名,教职工党员459名,大部分为教学科研骨干,不仅为我校党员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而且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积极开展产学研相结合,努力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作为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老工业基地改造服务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几年来,我们苦练内功,结合学科发展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项目4项,省厅级研究项目200多项。与佳木斯市七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共同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佳木斯市80%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有我校技术人才为之提供技术服务。作为我省北药开发的成员单位,依托我校化学与药学院的科研成果和人才资源,我校同乌苏里江药业集团联合成立了乌苏里江佳大制药有限公 司,每年产值可达3.5亿元,利税4000多万元,该公司已成为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第一批项目资助单位,是佳木斯市目前到位的最大引资项目,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省市共建佳木斯大学,市校共建佳木斯大学城为我校拓展了新的空间。经过我校的不懈努力,1999年6月9日,黑龙江省教育厅与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省市共佳木斯大学协议,使我校的发展不仅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而且与地方经济建设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得到了更有力的支持。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佳木斯大学的发展建设,把大学的发展纳入了佳木斯市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发展规划中,市委、市政府分别于1999年6月9日、2001年4月28日、2003年6月2日、2003年6月20日四次到我校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帮助我校解决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学校发展预留地以及提供各种优惠政策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提出了市校共建佳木斯大学城构想并付诸实施。在市里的支持下,我校成立了治安派出所,享有分局级司法、治安管理权,成立了校园管理监察大队,并驻有4名交警,及时对校园周边的违章建筑、三室一厅和道路交通进行了清理整顿,有力保证了学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如今,佳木斯大学城已初具规模。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成为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八年来,学校党政班子团结一心,求真务实,勤业敬业,开拓进取,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全力支持我的工作,促进了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我要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无论是开展“三讲”教育活动,还是“两风”建设活动,无论是与“法轮功”邪教组织作斗争,还是与“非典”作斗争,全校各级党组织 和广大共产党员都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不怕困难,敢于胜利,各项工作均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表彰。从1999年开始,佳木斯大学党委连续三届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学校从1999年到现在,先后被评为全国高校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全民健身运动先进单位;荣获省级“三五”普法先进集体标兵称号;黑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文明单位称号、黑龙江省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佳市同“法轮功”邪教组织作斗争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团中央授予佳木斯大学全国大中专青年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省委、省政府授予佳木斯大学全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双拥”工作先进单位、佳木斯市模范单位等光荣称号;2003年,全大学跨入了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行列。
八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天,没有奋斗就没有希望,没有实力就没有地位,没有创新就没有辉煌。成绩属于过去,未来的发展更加任重而道远。未来的佳木斯大学将以建设佳木斯大学城为契机,按照稳定规模,提高层次,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科学发展的办学思路,力争在2010年把佳木斯大学办成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质量较高,形成一定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地方综合性大学,为富民强省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我校前进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
一是争取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问题。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实力的增强,办学层次亟待提高,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我校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去年我校申报的康复医学 与理疗学和口腔临床医学等五个学科特色鲜明,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省内处于领先地位。由于各种原因,首次申报未成,恳请省委、省政府、省厅组织专家加大对我校申报工作的指导力度,帮助我校尽早争取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二是改善办学条件问题。按照教育部的要求,2005年国家将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状态水平评估。在省、市领导关心支持下,虽然我校在办学条件、办学实力上有了较大提高,但根据有关规定,我校在图书馆面积、人均藏书和教学实验用房面积上仍有很大缺口。为此,今年准备建设一座3.7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和2.1万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可基本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恳请省领导在这项工作上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倾斜,使我校圆满完成2005年评估工作。
佳木斯大学地处我省东北边陲,是一所新兴的大学,也是一所年轻的大学。过去的岁月中,我们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今后的发展更离不开各位领导的鼎力相助。恳请各位领导对我们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对佳木斯大学给予更多的指导。我们将继续保持团结奋进、求真务实的作风,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认真实施新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总结经验,谋划发展,全力办好佳木斯大学,为实现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
二00四年七月二十二日
第五篇:佳木斯大学 社团成立申请书
佳木斯大学 社团成立申请书
尊敬的佳木斯大学团委社团部:
佳木斯大学 社团筹委会申请成立佳木斯大学百度百科俱乐部 社团。
百度百科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对词条的修正和编辑的任务量很重,我们希望同更多的人去共享我们的知识,将自己的知识发布到网上,与全球的人共享,同时我们也能学到很多的知识。
如果我们社团在百度的建设任务中有突出的贡献,百度会用相应的物资及资金支持,目前几百所高校都陆续的成立了百度百科俱乐部。
我们希望能够得到学校的认可和支持。
在此,我们特向佳木斯大学团委申请成立佳木斯大学百度百科 社团,请您批准。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