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部分总结

时间:2019-05-15 06:18: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医部分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医部分总结》。

第一篇:中医部分总结

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即: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辩证论治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有: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的基本特征,阴阳的属性特点,阴阳的相互关系1)阴阳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总概括;2)背为阳,腹为阴;黑夜的上半夜为阴中之阴,下半夜为阴中之阳。五行中的五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五行的特征:木曰曲直,形容具有生长,升发,调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火曰炎上,具有温热,升腾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土爱稼墙,即具有生化,承载,收纳特性的事物;金曰从革,今人认为有变革的意思,引申为肃杀,潜降,收敛;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 五行的生克乘侮1)五行相生: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另一行事物具有滋生、促进、助长作用2)相克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另一行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等作用,其中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3)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协调关系4)想乘相侮:实际上是五行在异常情况的相克变化,即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常现象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 1)心的主要功能 :心主血脉,心主神志 ;系统连属:心在志为喜,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在窍为舌,心在液为汗。2)肺的主要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系统连属:肺在志为悲忧,肺在液为涕,肺在体合皮 其华在毛,肺在窍为鼻。3)脾的主要功能 :脾主运化,脾气主升,脾主统血;系统连属:在体合肌肉,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肝:肝主疏泄,肝藏血系统连属:肝在志为怒,肝在液为泪,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开窍为目4)肾的主要功能: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系统连属:肾在志为恐,肾在液为唾,肾主骨生髓,肾开窍于耳和二阴 气的分布与分类:1 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主要生理功能: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二是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2宗气:宗气主要生理功能有两个,一是走息道以司呼吸。二是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3营气:一是化生血液,营气精肺注入脉中,成为血液组成成分之一,二是营养全身,营气循脉流注全身,为脏腑、经络等全身器官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4卫气:生理功能表现在防御,温煦和调节三个方面。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泄入侵。二是具有温煦全身的作用。三是调节肌腠的开合,使汗液有节制的排泄,以维持人体体温的恒定和机体的内环境之间的协调平横。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风性主动。寒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主收引;寒性清澈。暑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扰神耗气伤津;暑多夹湿。湿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燥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燥邪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火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扰心神;火易耗气伤;火易生风动血;火易致肿疡。1实,主要指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常见于外感六淫的初、中期,以及痰、食、血、水等滞留所引起的病证。2虚,主要指正气虚损而邪气不盛,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后期,以及多种慢性疾病。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气机运行不畅或升降出入功能失去平衡协调的病理变化。分为:气滞、气逆、气闭、气陷、气脱。气滞:气机郁滞不暢。气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脏腑之气上逆。气虚为前提,上升不及,升举无力。气的出入障碍,气不外达闭结于内的气机突然闭厥。气不内守,大量外泄致全身严重气虚,功能突然衰竭。望诊中的望色:病色包括五色(青、黄、赤、白、黑)善恶与变化。青:主寒、痛、瘀血、惊风。赤:主热证。黄:主脾虚、湿。白色:主虚、寒。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 望舌苔:1)苔质:厚薄反应病邪的深浅及轻重;润燥反应津液之存亡;腐腻:主要反映焦湿浑浊的情况。2)苔色:白苔多主表证、寒症、湿证;黄苔多主里证,热证;灰黑苔主里热证,里寒之重症 常见的脉象1)浮脉:轻取即得,重压反减2)沉脉:轻取不应,重压始得3)虚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应指软弱4)弦脉:形直体长,如按琴弦5)滑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6)濡脉:浮而细软7)涩脉:脉细行迟,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8)代脉: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疾病的基本治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1)汗法也叫解表法,是应用发汗解表的方药,以开泄腠理,调和营卫,逐邪外出,解除表证的一身痛,种治疗大法。

它适用于一切外感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苔薄,脉浮等。2)下法也叫泄法,是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通泻大便,攻逐体内实热结滞和积水,以解除实热蕴结的一种治疗方法,它适用于寒热燥湿等邪内结在肠道,以及水结,宿食,蓄血,痰滞,虫积等里实证3)和法,也叫和解法,是用和解或疏泄的方药,来达到祛除病邪,调整机体,扶助正气的一种治疗方法。(4)消法:也叫消导法或消散法,包括消散和破消两方面,是运用消食导滞,行气,化痰,利水等方药,是积滞的实邪逐步消导或消散的一种治疗大法。

第八章

 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 五味:1.辛味:“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2.甘味:“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调和、缓急作用。3.酸味:“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作

用。4.苦味:“能泄、能燥”,即具有通泄、燥湿等作用。5.咸味:“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等作用。

 中药的用法(1)单行——用一味药治疗疾病谓单行。(2)相须——两种性能、功效相同或近似的药物合用,以增强疗效的一种配伍方法叫相须。(3)相使——两种药合用,一种药物

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可以提高主药功效的配伍方法谓相使。(4)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使其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的配伍方法称相畏。(5)相杀——一种药物能够清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的配伍叫相杀。(6)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使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的一种配伍谓相恶。(7)相反——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即谓之相反。中药

 麻黄:【功效】辛温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1、用于风寒感冒

2、用于咳嗽气喘

3、用于风水水肿【用法用量】3-10g。水煎服。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或捣绒用。 柴胡:【功效】疏散风热、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1、用于外感风热、寒热往来。

2、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

3、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用法用量】3-10g 薄荷:【功效】辛凉解表、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主治】

1、风热感冒、病初起。

2、头痛目赤、咽喉肿痛。

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4、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腹痛。

【用法用量】3-10g,鲜品15-30g

 茵陈:【功效】利湿退黄、除湿止痒

1、黄疸。

2、湿温、湿疹、湿疮。【用法用量】10-15g。不宜久煎

 知母:【功效】清热泻火、滋阴降火、生津润燥

1、用于热病烦渴。

2、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

3、用于骨蒸潮热。

4、用于阴虚消渴、肠燥便秘。【用法用量】6-12g

 金银花:【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1、温病初起、痈肿疔疮。

2、外感风热。

3、热毒血痢。【用法用量】6-15g ,热毒重者可用至30-60g

 黄连:【功效】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泻火

2、三焦热盛、痈疮疔毒

3、火热扰心、胃火上炎。【用法用量】2-5g。外用适量

 大黄:【功效】1泻热通便2凉血解毒3逐淤通经 【用法用量】3-10g。煎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 半夏:【功效】温化寒痰,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法用量】3-10g。煎服

 附子:【性味归经】辛,甘,大热。归心、脾·肾经。【功效】温里助阳,回阳救逆,祛寒止痛【用法用量】3-15g。煎服

 人参:【功效】益气固脱,大补元气,益气活血,益气摄血,益气健脾,益气补肺,益气生津,益气安神【用法用量】5-10g。煎服

 黄芪:【功效】补气升阳,益气固表,益气利水,益气摄血,益气活血,益气排脓【用法用量】10-15g煎服

 熟地黄:【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用法用量】5-15g。煎服

 天麻:【功效】平肝息风,驱风通络【用法用量】3-10g。煎服

第九章

 君药:是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中必须具有的药物。

 臣药 :意义有二一是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次于君药。

 佐药:其意有三,一是佐助药: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的药物。二是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的药物。三是反佐药:根据病情

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 使药:意义有二一是引经药: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 麻黄汤:1.组成:麻黄6g桂枝6g杏仁9g甘草3g.2.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3.主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 川芎茶调散: 1.组成:川芎9g荆芥12g薄荷9g羌活6g白芷6g细辛3g防风6g甘草6g 2.用法:共为细末,每用6g,清茶调服。临床上一般改汤剂煎服。3.功用:祛风散寒

止痛。【主治】外感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疼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白虎汤:1.组成:石膏30g知母12g甘草3g粳米9g。2.功用:清热生津。3.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多饮,汗出恶热,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洪大或滑数. 小柴胡汤:1.组成:柴胡9g 黄芩6g 人参6g 甘草炙3g 半夏6g 生姜6g 大枣4枚2.功用:和解少阳。3.主治:少阳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 大承气汤:1.组成:大黄12g 芒硝9g 厚朴12g 枳实9g。2.功用:峻下热结。3.主治:阳明腑实证。大便秘结,腹胀满拒按,矢气频作,日晡潮热,神昏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

燥起刺,脉沉实,或下利稀水臭秽,脐腹疼痛,按之有硬块,口干舌燥,脉滑数,或里热实在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二陈汤:1.组成:制半夏 12g 橘红12g茯苓9g炙甘草6g 2.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3.主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胀满,恶心呕吐,或肢体倦怠,舌苔白腻,脉滑。 血府逐瘀汤:1.组成:当归9g生地黄9g桃仁12g 红花9g枳壳 6g 赤芍6g川芎 6g牛膝9g桔梗 6g柴胡3g甘草3g2.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3.主治:胸中血瘀

证。胸痛头痛,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唇黯或两目黯黑,舌黯红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弦紧。

内科常见病证:

 感冒:是因外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风寒、发热、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 感冒的病因病机:

1、外感邪气,主要是感受风邪为主,但并非全由风邪所致,往往夹时邪而侵入人体。

2、卫外不固,感受外邪是否发病,与感邪轻重和人体正气的强弱有关。 外感风寒 :【证候】: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喉痒或咳嗽声重,吐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药】病情轻者,可用葱豉

汤(葱白、淡豆豉)加杏仁、紫苏、防风、荆芥等;病情重者,用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枳壳、茯芩、桔梗、甘草)加减。表寒重者,加麻黄、桂枝;鼻塞头痛明显,加白芷、苍耳子;若兼见头重体倦、胸闷泛恶、纳呆或腹泻、口淡,舌苔白腻等,为风寒夹湿,可用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川、蔓荆子、防风、本、灸甘草)加藿香、神曲、厚朴、陈皮等。

 外感风热 【证候】发热,微恶风,或有出汗,头痛且胀,咳嗽咯痰黄稠,口干微渴,咽喉红作痛,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治法】辛凉解表。【方药】银翘散(金银花、连

翘、淡豆豉、牛蒡子、薄荷、荆芥穗、苦桔梗、甘草、竹叶、鲜芦根)加减。如头痛较甚,加桑叶、菊花。咽痛甚,加板蓝根、马勃、玄参等;如兼见头痛体倦、胸闷泛恶、小便黄、舌苔黄腻者,为风热夹湿,可加藿香、佩兰、滑石、扁豆花等。

 内伤发热的病因机制:

1、阴精虚亏

2、中气不足

3、肝郁化火

4、瘀血内阻

5、内湿停滞。

 阴虚发热: 【证候】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五心烦热,轻者不觉发热,只感面部灼热,颧红,盗汗,口燥咽干,或见眩晕失眠,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清热【方药】清

骨散(银柴胡、胡黄连、秦、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加减,阴虚较甚佳生地黄、玄参以助滋阴清热。若发热伴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无华,舌淡,脉细弱者,为血虚发热,用归脾汤(人参、白术、黄、灸甘草、远志、酸枣仁、茯神、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生姜)加首乌、熟地、银柴胡、白薇等。

 气虚发热: 【证候】发热以上午为常见,劳倦即复发或加重,伴有声低气短,倦怠乏力,饮食少味,或兼恶风自汗,舌淡质,边尖有齿痕,舌苔薄,脉大无力。【治法】甘温除热。【方

药】补中益气汤(黄、人参、白术、灸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若进而发展为阳气虚衰,虚阳外越,则热而形寒,面色白,汗出肢冷,腰酸便溏,舌质淡,脉沉细而微,或浮大无根,用参附汤(人参、熟附子)。

 瘀血发热: 【证候】发热或潮热,胁腹刺痛,拒按,痛有定处,甚则面色暗黑,肌肤甲错,烦躁不安或如狂,舌质紫黯,瘀斑,脉沉弦或涩。【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方药】

桃仁承气汤(桃仁、桂枝、甘草、大黄、芒硝)加减。若妇女月经始来,或恶露不下,瘀血发热,原方减芒硝,加蒲黄、五灵脂、红花、香附、柴胡;若因疮疡发热,原方减桂枝,加牡丹皮、红花、蒲公英、野菊花;若妇女因月经闭止,肌肤甲错,原方可加至水蛭、三棱。

第二篇:中医总结

二OO六中医药事业工作总结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是医学先辈们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自古以来中医疗法在我国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群众推崇、信奉中医中药。本着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以及宏扬祖国传统医学的宗旨,我院在总结前两年的工作经验基础上,2006做了大量务实有效的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药事业发展所必须的各项软硬件设施,使我院中医药事业有了快速的发展。

一、基本概况

BS卫生院现辖三个行政村,总人口9017人。全院现有职工30人,其中具有从事中医(药)专业技术资质的人员有陈慧勇、喻小芬两位同志。药房现有中成药140余种,中草药370余种。

本院下设社区服务站一个,位于DP镇梅坑村,交通便利,环境整洁。服务站目前主要由乡村医生组成,开展以中医针灸、拨罐为主的中医疗法。站内备有各类中成药共计56种。

二、业务评估

2004,我院中医门诊人次6918人,占总门诊人次30.44%;2005,中医门诊人次7293人,占总门诊人次30.89%;2006年上半年,全院中医门诊人次4319人,占总门诊人次的31.49%。上半年中医业务量240350.44元,占总业务量31.0%。

三、工作进展

2004年10月8日,THP镇人民政府下发了“天政字[2004]第108号”文件——《THP镇关于中医事业发展“三年”规划》,对本地区中医事业在未来三年的发展做了具体规划和要求。根据文件的安排布署和指导精神,我院自2004年起,每年都制定了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详细计划,为下一的工作做好铺垫。同时认真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教训,认真落实各项具体政策指导。

在中医管理科和中医专科建设领导小组的监督指导下,院内进一步规范了中医门诊病历及处方的书写与管理。相关责任人严格控制药品进货渠道,严把药品质量关,定期对药房药库留存药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过期变质的药品。各中医药从业人员加强了业务知识的学习,服务态度及质量均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机构建设

在中医管理科成立的基础上,2006年又成立了以蔡贤苗院长为组长的“中医专科建设领导小组”,为我院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药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后盾。

五、业务培训

为了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在中医中药方面的综合素质,2006提3月15日,全院组织学习了由陈慧勇医师主讲的题为《针刺的注意事项》专题知识讲座,全体医务人员到会率100%。同时,下属服务站的医务人员也认真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培训,全院职工对中医药有了一定深度认识,中医知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六、硬件配置

2006年5月份,按年初计划,我院购置了一台自动煎药包装机,根据群众自愿原则提供服务,方便了群众,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欢迎。

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中医推拿、中医骨伤科及结石专科在本地区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应该看到的是,虽然我院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上有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部门的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在软硬件设施上仍存在不足。我院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出差距,弥补不足,认真执行上级政府和部门的要求指示,使我院的中医药事业朝着正确方向良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为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BS卫生院

2006.11.01

第三篇:中医师承总结

中医师承总结

当今世界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竞争成为各国之间竞争的最主要成分,而科技竞争的成败关键在于人才。中医要在竞争中与时俱进,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同样在于人才。我院在XXX院长数年来,清楚的认识到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不断探索中医人才培养新思路,不断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在思想上重视,组织上保证,督管上严肃。营造中医氛围,在学习中强化;推动中医进步,在实践中深化。采取多种多样师承模式,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医,努力培养一批中医后继人才。

一、开展层次分明的师承培养模式

1、对不同的中医学术流派,有针对的进行相应的学术继承和发展研究,力争全面继承,重点突破,繁荣中医学术。从相关专业科室选拨德才兼备的中青年骨干医师,以学术继承人的身份学习中医。以学术继承人为骨干,以所在临床科室为依托,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的继承工作,并进行中医相关学术经验的研究。人才梯队合理,专兼职人员分工合作,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目的是使专科中青年骨干医师的中医学术基础进一步巩固,方向进一步明确,水平进一步提高,临床经验进一步丰富。并以此带动全院中医师承的学习热潮,对推动中医学术的繁荣昌盛起到积极作用。

2、根据市卫生局制定的规划要求,实施全市优秀左右两侧研修项目和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思想的继承工作,我院积极响应,率先开展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和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职能部门专人管理,每年对学术经验的传授人和继承人进行相关考核,确保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真正的得以传承。

3、开展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在全省选拨中青年临床骨干进行重点培养,我院共有1人入选该项目学习。我院根据省中医药局对于中医师承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对学院的跟师情况进行月查岗考勤,并进行季度考核和考核,鼓励学员积极参加各种中医理论培训班及网上学习等等。我院该项工作高质量的实施,对我市的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起到一个带头示范的作用。

4、培养院优秀中医临床重点人才和青苗人才,通过全院范围公开考评,择优录取青年中医作为培养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培训教育考核,最终选取优秀人员作为院内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借此营造中医学术氛围,推动中医学术进步,使中医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为确保方案实施,在院长领导下,院内成立考评专家组,成员由院内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组成,院长任考评组组长。主要针对本院中热爱中医事业并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悟性,有志于为中医的继承与发展作出贡献的中医医师。考评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包括医古文,中医诊断学与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内容为主的基础部分和以中医经典经文在本专业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体会,诊法心得,遣方

用药心得,病案分析为主的临床应用。面试内容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巧,文字功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对中医传统古籍的涉猎程度及心得。

二、开展师承培养模式的思路与探索

1、提高认识、培养人才

人才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医院各项工作中,人才培养始终是重中之重,上述各项工作的实施,给医院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平台。一方面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后继有人,年轻的中医力量迅速成长壮大起来;另一方面通过继承人员的带动作用,起到传承的作用,让老中医专家的学术思想经验得以发扬光大。最终,中医药的本质将会被传续。

2、领导重视,强化组织

医院领导从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医院自身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到加强中医传承和发展,中医后继人才培养的意义和重要性,加强各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由分管院长全面负责,职能部门具体执行,互相协作,指定专人管理,组织继承人员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3、管理有力,互相促进

(1)严格管理过程: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工作规定和医院领导加强临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医院办公室,医务科等职能部门定期进行过程管理,对培养人员和继承人员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了解培养和继承工作的执行情况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

体问题,对该项工作实施以来的效果进行阶段性评估,从而督促专项人员认真自觉地完成既定计划;同时,也为职能部门完善管理制度,提供管理效率提供整改依据。

(2)合理使用经费:经费支持是完成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依据相关规定,医院建立了各项工作的专项经费使用和审核登记制度,切实做到加强管理,专款专用,分配,经费由财务科统一管理。经费管理一方面保证了培养对象学习的经费的使用,另一方面也约束了培养对象在学习期间从事和继承工作无关的其他开支,同时医院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3)认真督促实施: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制度和计划下才能更加有效的进行。正是在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支持下,各职能部门提供严密的组织保障,有效的制度保证和监管措施,我院开展的多样保持中医中姓本质的工作才能取得显著的成绩。我院根据上级部门要求,组织制定各种工相应的制度规定及计划等。

4、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我院开展多样的中医传承实践来保持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见到了成效,但过程管理仍需进一步的规范,工作流程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通过不断的总结,来获得宝贵的经验,发现尚存的问题。这样才能促进我院中医传承工作的不断前进,从而为推动中医人才队伍的建设,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吴丽芳 新洲人民医院 2015年11月26日

第四篇:2011中医总结

2011年中医工作总结

按照省、市中医管理局2011年年初下达的中医药工作目标和兴隆县卫生局2011年中医药工作计划安排,经过我县中医药工作者的努力,圆满完成了2011中医工作任务,现将本中医工作总结如下:

一、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本地中医药资源

按照年初计划,今年我们对中医医疗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到2011年底,经过合理配置,我县现有20个镇,290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1所。有20所镇卫生院和274个村卫生所。县属医疗卫生单位共有医药人员1080人,其中中医药人员230人,占21.2%;开放床位1280张,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床230张,中医病床每千人口达0.45张。

二、切实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今年,我县在巩固原有中医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将振兴中医药事业项目工作列入县政府工作目标,并纳入我县社会事业发展远期规划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卫生局也建立了兴隆县卫生局振兴中医药事业领导小组,由卫生局局长为组长,卫生局业务副局长为副组长,卫生局办公室、中医、医政股、计财、负责人为组员,层层落实,切实加强了创建工作的领导。从而加强组织建设,保障中医药工作顺利进行。

三、建立健全中医工作档案

2011年,我县各医疗单位建立健全了中医药工作的各项档案,包括中医药人员花名册、中医药人员基本情况汇总表、中医科室登记表中医药工作统计表、中医药业务收入统计表、中医药学术论文登记表等各项登记表,并且卫生局中医科对各项登记表进行了统计分析。

四、经费落实

2011年,县、镇两级政府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给予了政策保证和支持,按照创建标准,按辖区内人平不低于0.2元安排中医专项事业经费,用于中医药医、教、研工作,确保了中医事业后劲,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五、加强基础建设,健全和完善中医药三级网络

今年,根据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要求,切实加强了中医药各项工作,抓好了中药房、中医科和村卫生站的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必备设施的投入。并逐步健全和完善了以县中医院为中心,各镇卫生院为枢纽、各村卫生站为基地的中医药三级网络。县中医医院在进一步巩固“二甲”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内涵建设,加大新项目、新技术的引进与利用,强化专科、专病建设,提高危重症的救治能力,使之成为我县中医事业的医、教、研中心。

六、加强中医药人员培训

县级医疗单位的中医药人员做到有计划、有目标的送至三甲级的医疗单位轮训提高,培养出我县中医、中药学科带头人,形成中医、中药骨干人才梯队。2011年,县、镇、村三级中医药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提高我县医务人员的中医药专业知识水平。并制定了对乡村医生的系统化培训方案,使我县乡村医生能够得到系统化、长期性的培训。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是解决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的有效措施,今年5月份举办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开班,培训共83人。各医疗机构今年狠抓了核心制度的落实,并就关键环节、技术规范、实际需求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培训计划,从而有效提高了医疗服务能力。

兴隆县中医院选派1名中医业务骨干参加河北省“杏林千人培养工程”培训。选派2名镇卫生院中医骨干人员参加河北省全科医师培养工程,到河北医科大学进行为期到6个月的学习在培训人员的基础上,完成了突出中医药特色的研究、科研立项和成果应用,并用于对临床中医医护工作的指导,促进了我县中医、中药双发展。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中医药事业的决定》要求,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要求,我局积极开展了以“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为主题的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活动。卫生局组织县中医院内科、儿科、肿瘤科、眼科及社区服务科专家10人到大水泉乡黄土梁子村进行中医药科普知识讲座,10余名村医及100多名群众到现场学习;讲座结束后,中医院专家队现场开展了义诊和健康咨询活动,免费义诊80余人、测血压50人、心电图60余人、B超70余人、测血糖25人,发放中医宣传资料150余份,受到当地老百姓的好评。结合“三好一满意”工作,强化党办领导能力,通过上述各项举措切实使我县中医药事业得到进一步稳固提高,中医药人才力量贮备进一步完善,为振兴我县中医药事业做好奠基工作。

第五篇:中医工作计划总结

更乐镇卫生院2010年中医工作计划

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在2009年10月顺利通过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的验收,但是农村中医工作不能因为我们取得的一点成绩而停滞不前。为更好的做好2010年的中医工作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切实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意见》以及全国中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为广大农村提供中医医疗技术和预防保健服务,满足农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巩固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促进农村中医工作全面发展。

二、具体目标和计划

1、加强领导

完善管理

在本我们将在以李素平院长领导下加强中医管理工作,完善中医工作各项工作制度和中医诊疗操作规程,进一步做好中医处方管理,提高中医诊疗在医疗服务中所占比例。

2、加强专科建设

搞好特色服务

2010年我们将加强痔瘘专科和中医理疗专科宣传推广工作,完善专科技术。同时有条件的话开设中医妇科从而更好的服务群众。

3、强化教育

增强技术

2010年我们将继续完善我们的中医培训计划,在本院培训的基础上聘请院外高年资中医师来我院会诊授课,还将派一至二名医师到上级医院学习,同时鼓励自学成才。逐步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

4、利用媒体

不断宣传

在本我们对中医工作的宣传将不会中断,还要将中医理念融入健康教育之中,利用多种方式宣传中医健康理念,运用中医为广大群众健康服务

5、监督教育并重

服务乡村医生

2010年要进一步加大对乡村医生的中医工作监督促进乡村医生中医事业健康发展。同时按计划培训乡村医生中医知识,提高乡村医生业务水平。

三、督导检查

为更好的开展中医工作,医院中医工作领导小组要不定期进行督察指导,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总之在农村,中医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我们只有掌握更多的中医适宜技术,才能更好的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我卫生院的中医工作一定能够迈上新的台阶。

更乐镇卫生院中医管理科 2009、12、24

更乐镇卫生院2010年中医培训计划

2009年10月顺利通过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的验收,但是我院所辖医务人员中医技术还有待提高,还不能更好的为群众服务,故我们不能因为取得的一点成绩农村而使中医培训工作停滞不前。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及我辖区中医技术水平特制定2010中医培训计划。

一、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坚持以基础知识为重,积极推广中医新技术、新疗法。

二、坚持每月一次中医知识培训,采取集中授课方式对辖区内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不定期邀请高年资中医师带教、授课。

三、严格学习制度做到培训有计划、授课有教案、听课有签到、学习有笔记、有考试、有成绩有总结。

四、加强学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鼓励全体医务人员采取自学、进修、参加学习班等形式不断丰富中医、医学知识,掌握新技术进一步拓宽中医服务范围。

五、严格考核,不走过场,在培训结束时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考核,不及格者重新学习考试,直到优秀。

在农村,中医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卫生院医师只有掌握更多的中医技术,才能更好的满足全镇人民的需求。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中医培训工作一定能够迈上新的台阶。

更乐镇卫生院中医管理科 2009、12、25 更乐镇卫生院2009中医工作总结

2009是“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的验收年,通过我们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于2009年10月顺利通过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的验收,但是“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的验收不是农村中医工作结束,而是我们工作的新的起点。为更好的做好2010年的中医工作特对2009年工作作以总结: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切实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意见》以及全国中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为广大农村提供中医医疗技术和预防保健服务,满足农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巩固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促进农村中医工作全面发展。

二、具体工作完成

1、加强领导

完善管理

在本我们将在以李素平院长领导下加强了中医管理工作,完善了中医工作各项工作制度和中医诊疗操作规程,进一步做好中医处方管理,提高中医诊疗在医疗服务中所占比例。

2、加强专科建设

搞好特色服务

2009年我们加强了痔瘘专科和中医理疗专科宣传推广工作,完善了专科技术。从而更好的服务群众。

3、强化教育

增强技术

2009年我们完善了我们的中医培训计划,在本院培训的基础上聘请院外高年资中医师来我院会诊授课三次,还将派崔晓云、江海军二位医师外出学习,同时鼓励自学成才。逐步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

4、利用媒体

不断宣传

在本我们不间断对中医工作的宣传将不断,还将中医理念融入健康教育之中,利用多种方式宣传中医健康理念,运用中医为广大群众健康服务

5、监督教育并重

服务乡村医生

2009年我们加大了对乡村医生的中医工作监督促进乡村医生中医事业健康发展。同时按计划培训乡村医生中医知识,提高了乡村医生业务水平。

三、督导检查

为更好的开展中医工作,医院中医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卫生院和乡村医生中医工作进行督察指导,及时解决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开展农村中医工作,使祖国医学在农村达到更好的发扬,更好的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卫生院的中医工作一定能够迈上新的台阶。

更乐镇卫生院中医管理科 2009、12、24 更乐镇卫生院2009年中医培训总结

2009年我们按计划对我院所辖医务人员进行了多次多学科中医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我院及我辖区中医技术水平现对2009中医培训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年初制定了学习计划,合理安排了学习内容。坚持以基础知识为重,积极推广中医新技术、新疗法。使我们的培训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坚持每月一次中医知识培训,采取集中授课方式对辖区内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学习,邀请高年资中医师带教、授课三次。

三、严格学习制度做到了培训有计划、授课有教案、听课有签到、学习有笔记、有考试、有成绩有总结。

四、加强学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全体医务人员采取自学、进修、参加学习班等形式不断丰富中医、医学知识,掌握新技术进一步拓宽中医服务范围。

五、严格考核,不走过场,在每次培训结束时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考核,不及格者重新学习考试,直到优秀。在农村,中医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卫生院医师只有掌握更多的中医技术,才能更好的满足全镇人民的需求。在今后的工作在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中医培训工作,提高我们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更乐镇卫生院中医管理科 2009、12、24

更乐卫生院

2010年中医工作总结

今年我院本着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以及宏扬祖国传统医学的宗旨,我院在总结前几年的工作经验基础上,2010做了大量务实有效的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药事业发展所必须的各项软硬件设施,使我院中医药事业有了快速的展。

根据文件的安排布署和指导精神,我院自2007年起每年都制定了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详细计划,为下一的工作做好铺垫。同时认真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训,认真落实各项具体政策指导。

在中医管理科和中医专科建设领导小组的监督指导下,院内进一步规范了中医门诊病历及处方的书写与管理。相关责任人严格控制药品进货渠道,严把药品质量关,定期对药房药库留存药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过期变质的药品。各中医药从业人员加强了业务知识的学习,服务态度及质量均有了明显的提高。

为了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在中医中药方面的综合素质,全院组织学习了由崔晓云等医师专题知识讲座,全体医务人员到会率100%。同时,由江海军医师负责到中医院进行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并组织所有的乡村医生认真学习有关知识。通过学习培训,全院职工及乡村医生对中医药有了一定深度认识,中医知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我院购置了一台自动煎药包装机,根据群众自愿原则提供服务,方便了群众,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欢迎。

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中医推拿和中医肛肠科在本地区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应该看到的是,虽然我院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上有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部门的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在软硬件设施上仍存在不足。我院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出差距,弥补不足,认真执行上级政府和部门的要求指示,使我院的中医药事业朝着正确方向良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为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更乐卫生院中医管理科

2010-12-20

更乐卫生院 2011年中医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巩固利用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的成果,贯彻落实《中医药管理条例》实现中医药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病、养生保健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在全院计划基础上特制定2011中医科工作计划。

一、提高认识,认真开展中医工作: 中医药的卫生资源,在广大农村具有很深的基础,加强中医药事业的宣传引导,及时有效地开展中医药事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百姓负担,从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抓好中医内涵管理,做好中医管理工作: 抓好中医内涵管理健全内部运行机制,特别对中医工作的质量进行监控,对病案、处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按院内目标计划执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及时准确地填报各类报表。各类要求会检率达到30%,创建标准,门诊登记和处方合格率达100%,住院病历率达85%以上,无高级病历。

三、强化人才培养,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发展中医药事业,关键在于人才,通过各种经营提高中医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实现中医药后备有人。结合院内计划,我科今年底将组织相关中医药人员进修学习或集中辅导与分散学习相结合,或脱产相结合。对中医药人员进行系统化、正规化中医药理论与技能再教育,继续教育工作,加强中医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为中医事业储备人才资源。

四、巩固城乡一体化重点中医工作: 巩固城乡一体化成果,使城乡一体化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制定乡村医生培训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进行常见病知识培训,使乡村医生能熟练地使用中医药知识预防和治疗多发病与常见病,并指导和监督村卫生室定期开办中医药预防、保健科普宣传,向农民群众宣传保健知识。

更乐卫生院中医管理科

2010-12-26 更乐卫生院2010中医培训总结

2010年我院按计划对所有医务人员进行了中医技术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培训使全镇的中医技术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现对2010中医培训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认真按照学习培训计划进行详细的培训,并派江海军医生到中医院学习中医适宜技术知识,并在我院进行多次的乡村医生培训,使中医新技术得到更好的推广。

二、我院按照上级要求为每村卫生室配备中医诊疗箱,并定期为他们进行实际操作,使乡村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用中医技术为百姓治病。

三、坚持每月一次中医知识培训,采用集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学习,并每季度验收培训笔记。

四、严格考试,所有乡村医生考试到顺利通过,没有不合格。

五、对所有培训人员进行认真考核,严把纪律,使培训不走过场,让中医培训切切实实落实到实处。

通过我们的中医技术的培训,使我们的中医知识得到了丰富,扩展了中医知识面,拓宽了中医的服务范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把中医培训工作进行到底,是我镇的中医水平得到新的提高。更乐卫生院2011年中医培训计划

在新的一年中,我们把中医培训做为卫生院的一项工作,为使本年的中医培训工作搞好,我们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如下安排:

一、继续学习中医适宜技术,使本技术做到熟练,使中医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使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制定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学习内容,积极推广中医新技术、新疗法。

三、严格按照学习制度执行,做到培训有签到,有笔记,有教案,有考试,有成绩,有总结。

四、培训结束后要认真组织人员进行考核、考试,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重学习、重考试,直到合格。

在今后的这一年中我们有按照上述计划认真进行中医技术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全镇人民的需求,使我们的中医技术水平得到新的提高。

下载中医部分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医部分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医眼科总结

    发展简史 《黄帝内经》 最早 《诸病源候论 》 巢元方等著 包括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部疾病。 《龙树眼论》是我国第一部有影响的眼科专书。 《目经大成》 黄庭镜......

    中医讲座总结

    中医四季养生 健康知识讲座总结 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是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我院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相关工作要求,在辖区内普及了中医药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现将讲座......

    中医文献学总结

    概论 1.1984年4月1日国家标准局公布实施的文献标准定义是——“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2.文献含有三大要素:记录有知识、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有一定的记录手段或方式。......

    中医内科总结

    中医内科近期工作总结及12月份工作计划展望已将到来的2014年,我们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呼图壁县中医医院今年经过大量前期建设准备工作于2013年11月1日正式运营,通过这一个月以来......

    中医-2010年总结

    罗卫„2010‟210号罗源县2010年中医创先工作总结2010年,我县中医创先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我县卫生改革工作重点和中医......

    中医妇科总结

    三、产后腹痛 1)血虚:补血益气-肠宁汤 2)血瘀: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生化汤加益母草 四、产后身痛 1)血虚:黄芪桂枝五物汤 2)风寒:独活寄生汤 3)血瘀:身痛逐瘀汤合生化汤 4) 肾虚: 养荣壮......

    中医内科学总结

    Ztq-09---《中医内科学》 感冒 时行感冒:在一个时期广泛流行,症候多相似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 时行感冒可见于任何年龄,虚人易感,不一定有慢性病,多为时疫流行期,接触......

    中医实习总结

    中医实习总结 中医实习总结1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在常德市第一中医院实习已经九个月在这九个月里,我把在学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的学,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