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恒源食品发言稿[小编推荐]
茌平县恒源食品有限公司
金针菇创新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及取得成效
各位领导,大家好!
茌平县恒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金针菇生产加工的企业,2009年成立,注册资金80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2000万元,年加工能力5000吨,年销售收入6000万元,拥有金针菇基地200余亩。合作社现有食用菌加工企业已达到43家,金针菇棚达到600个,种植面积达40万平方米,食用菌产量1200万斤,年加工量达10万吨,实现产值5亿元,占全国同类产品加工量的1/3。
金针菇是茌平县胡屯镇的“金字招牌”,金针菇生产已有30年的历史,茌平县恒源食品有限公司在特色产业发展中,紧紧围绕全县项目建设大局,结合自身实际,突出抓好金针菇生产加工,坚持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以品牌创新为突破口,以土地流转为切入点,提高项目的承载能力,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和加工能力,多方位促进产业升级。
一是组织创新,力促金针菇产业跨越转型
茌平县恒源食品有限公司在发挥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创新工程,成立茌平县聚隆食用菌协会,并在协会内建立党组织。该协会辖20多个村,43家企业,带动基地500
1余亩,形成特色金针菇产业标准化园区。并成立茌平县绿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产业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的路子,由过去家庭作坊式的个体私营业户,到现在投资过亿元的规范化生产企业;由过去生产销售的无序竞争转向订单生产、良性循环、有序竞争,从而建立健全的营销体系,形成完善的企业文化;由过去一味追求产量转向树立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注重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由过去的盲目生产投资转向以市场为导向,使金针菇生产加工成为胡屯镇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的民营特色产业,积极推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逐步形成壮大镇域、县域特色经济产业。
二是基地创新,打造独具特色金针菇产业标准化园区 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为引领,走出一条专业合作社带基地的路子,实现统一建设、统一配料、统一管理,统一招标、投标,降低生产成本,加强菌种管理和生产管理,宏观调控栽培品种和栽培数量,形成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恒源食品有限公司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争取资金支持5000余万元。积极协调土地,采取租赁、转包等多种土地流转方式,扩大基地规模,截至目前,已协调土地200亩,计划扩建金针菇棚200个,将基地面积达到400亩。
三是品牌创新,努力开发绿色金针菇产品升级版
恒源食品有限公司以品牌创新为先导,不断扩大产品知名度,积极申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绿色产品标志4个;恒源食品有限公司成为省食用菌协会理事单位,“鑫大中”等产品已进入大型超市,实现“超企合作”,新开发出香辣、爽辣、红油、泡椒等特色的优势产品6个;产品销往东北、内蒙等3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从而促进产业规模不断膨胀,带动金针菇专业村20个。
四是机制创新,激发金针菇产品内在活力
今年金针菇产业再次迎来发展机遇,现在每亩棚产出效益达到4万元,积极探索立体养殖模式,增加夏季高温菇的养殖茬口,鸡腿菇、草菇等新品种养殖棚正在试验过程中,棚年产出效益将进一步提高。4月13日,公司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和金针菇示范村种植户代表到齐河参观金针菇工厂化养殖,学习他们那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策划建立工厂化养殖区,为胡屯镇金针菇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注入正能量。在创办金针菇基地过程中,采取银行帮扶、企业担保、农户自筹三级协调机制,镇政府积极协调土地300亩,协调资金800万元并且全部到位,聘请技术人员参与基地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指导。
五是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实施订单农业
茌平县恒源食品有限公司为了打造鑫大中品牌特在2012年7月筹建了自己的金针菇养殖基地,在党委政府和茌
平县农业银行的帮助下建立金针菇基地200亩。公司富了不算富,为了更好的带动农民致富,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领20多户种植户养殖金针菇,安臵农村农闲劳动力200多人,在养殖的合作上,公司取得了优质原料,采到了绿色食品金针菇,农户的加入真正的使农户得到了增收和经济的回报,公司和农户签订的收购协议,保证了农户的利益,解决了农户卖金针菇难的问题,最低保护价保证了农户的利益,在公司的担保下农户在茌平县农业银行取得了低息贷款,现在公司正在采收金针菇,种植棚内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将继续发展下去,从而真正达到公司的最高目标——致富一方,稳定一方,和谐一方。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登高望远,恒源食品有限公司借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东风正在积极做好产业规划。为把金针菇生产加工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筹备建设食用菌加工园区,借助政府对加工企业和养殖户在土地、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的支持,科学布局,统一规划,形成北部加工园区、南部生产基地的布局。在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有信心,将恒源食品金针菇生产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谢谢大家!
第二篇:恒源教育工作总结
恒源教育工作总结
一年来,恒源教育办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构建高效课堂为切入点,坚持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两大主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为学生快乐成长奠基、为教师幸福从教搭台。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恒源教办的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亮点:
(一)加大投入,积极推进“美丽校园”建设
为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一年来,街道办事处和教育主管部门先后投资八十余万元,对中心小学进行了维修改造,翻新房屋104间,粉刷墙壁2000余平方,修建下水道800米,硬化校园3000平方米,种植草坪1800平方米。同时,购置了触控一体机11台,学生电脑20台,以上大大改善了学校的育人环境,为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打造高效课堂,构建“一机两翼”教育新模式
2013年以来,恒源教育办为实现教育品牌化、优质化,积极推行 “一机两翼”教育模式。其中,“一机”的核心部分“机舱”是高效课堂,通过实施“10+30”三三制达标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两翼”指“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通过“两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恒源所辖三所小学已全面推进了“10+30”三三制达标教学模式,实施了小组合作教学。即教师有效讲课时间不超过10分钟,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时间不低于30分钟,并将一节课规划为预习、展示、反馈三 1 阶段的有机融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另外,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恒源教办在各个年级推行了“晨读—午练—暮省”,并成立了“综合实践”“艺体文”“学生自主管理”三个工作室,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将剪纸艺术引进校园,还请专人编写关于京剧进课堂的校本教材等等,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大其知识面,也进一步丰富了学校教育的内涵。
二、具体措施:
(一)积极倡导“读书伴我行”活动,努力打造“书香校园”
为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们提出“读书伴我行”活动,通过“晨读—午练—暮省”和“周末书屋”,让学生按照“粗读、细读、精读”标准,每月至少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同时,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要求,分年级规定诵读基本内容:一二年级的学生能够背诵《弟子规》和《三字经》;三四年级的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一百首以上的古诗;五六年级的学生能够正确流利讲出五十个以上感人故事。
另外,为了给学生搭建读书平台,一年来先后购置新书一万余册,学生自愿捐助图书三千余册,同时,为方便学生借阅,各班均配了图书橱,中心小学教学楼道内,安装了15个开放式图书架,这样,学生随时随地就能看到自己喜欢的读物。
此外,恒源小学还通过建设教室外书画走廊、宿舍外诗画长廊,在学生每天走过的教室走廊外、在学生居住的宿舍墙壁上都悬挂本校师生优秀的书画作品,让学生在榜样中寻找力量,同时也相互激励,让每 2 一位师生有更大的进步。
(二)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
(1)本学期,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办为一线教师每人订购了《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读书成就名师》、《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三本教育书籍,引导广大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2)推行导师制度。恒源教办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不求个个优秀,但求人人合格”,发动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帮扶学生,督促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学期初教育办精心制定了《恒源教育办导师制考核方案》,将1-6年级年前单科不及格的学生名单印发给学科教师做好学情分析,将帮扶过程资料,并列入教师考核,教育办成立督查小组专项检查落实情况。从上学期期末成绩来看,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数学两科的合格率均达到98%;三四年级的合格率达到90%;五六年级合格率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3)教育办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教师德能勤绩综合考核,实施“星级管理”,引领教师积极构建新的教育理念;每周六上午以观看优秀课例或案例为载体,强化自我反思、专业引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扎实推进校本教研;通过外出学习、跟岗名校、课改论坛等活动,加强交流学习,努力做好培植典型工作,并积极发挥教学示范的带动作用。
(三)以“高效课堂研讨月”为载体,深入推进课堂改革 恒源教育办以“深化课堂改革,推进三节四段式达标教学,构建高 3 效课堂新模式”为主题,于2014年5月19日——6月1日举行了“高效课堂研讨月”活动。本次研讨月活动涉及语文、数学、英语、常识四大学科,执教教师共20人,送课4节、同课异构2节、精品课展示10节、过关展示课8节,教学理论培训53人次、外出学习培训26人次,教育局领导调研4人次听课指导2节,教学研讨会2次,撰写高效课堂论文50余篇。
这次活动使恒源教育正式告别了传统教学,成为新的起点,今后恒源教师们将进一步深化“三节四段式”达标教学改革,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为全面提高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实现“打造恒源优质教育”这一目标而努力。
(四)创办教育月刊,助推恒源教育发展
恒源教育办2014年年初正式创办《恒源教育月报》,月刊及时报道了恒源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新探索、新成果,择优收录了各校名师的教育教研文章,并摘选了一些文笔较好的老师所写的教学及读书感悟。《恒源教育月报》图文并茂,全本彩印,将恒源的美丽校园、师生的精彩互动、老师的课堂风采、学生的阳光面孔……都收录在这本属于恒源自己的月刊之中。目前,《恒源教育月报》每月一期,现已刊发4期。
此外,恒源本学期还创发了《恒源教育简报》,将每周各科室、各学校的工作重点梳理在内,每周一结,并下发各科室学校,以此查找不足,并对症下药,相应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及打算。《恒源教育简报》现已印发共15期,有力促进了恒源教育的精细化发展。
第三篇:中科恒源基本信息
中科恒源:公司旗下有中科恒源(益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恒源股份有限公司光伏事业部、中科恒源基础设施建设公司、中科智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科恒源供应链有限公司四大全资子公司和一大主营事业部。
主营业务:
1、风能与太阳能中小型综合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2、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的运营商和总承包商,是能源、金融、交通和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系统集成商;
3、业务涉及离网供电系统、光伏电站EPC、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供应链体系、标准太阳能照明灯等多项新能源开发板块。
业务规模:
案例——云南环湖路风光互补路灯工程、大理市环洱海路风光互补路灯照明工程、河北曹妃甸风光互补工程、郴州各区县‘村村亮’路网打包项目;怀化、郴州、内蒙古、云南等金太阳无电户工程;云南森林防火监控系统工程;新疆风光互补联通移动共建站工程、甘肃白银通讯基站工程;新疆哈密20MW地面电站项目、甘肃青羊沟滩30MW地面电站项目、新疆喀什40MW地面电站项目。
历史沿革:
2005年,广州中科恒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2006年,股份制改造完成,公司更名为“广州中科恒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益阳、内蒙两大生产基地奠基,中科恒源(益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中科恒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2008年,公司迁址长沙,变更为“湖南中科恒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湖南风光互补项目首破离网照明千万大关,郴州金太阳无电户项目获批首破独立性用户供电亿元大关,首个光伏用户侧屋顶电站项目建成; 2010年,公司变更为“中科恒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公司迁址北京,云南中科恒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科恒源(湖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继成立,同时,森林防火监控系统及通讯基站商业化运营启动,大型地面电站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2012年,成立中科恒源(酒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哈密朝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新疆哈密20MW、喀什40MW甘肃玉门20MW、金塔9MW等一系列电站已成功并网发电,大型地面电站迈入全新发展阶段;
2014年,喀什国新电力有限公司成立,收购新疆华讯、并成立中科华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离网型智能控制风光互补路灯荣膺“2014国家重点新产品”;
2015年,业务多元化进一步拓展,形成了以离网供电、光伏EPC、标准品、通讯基站EMC为核心的四大业务产品线。
2016年,公司相继设立中科恒源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中科智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科恒源供应链有限公司几大全资子公司,形成“离网、光伏EPC、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供应链”的集团化管控模式;
截止2016年12月31日,公司已完成风光互补照明系统安装30余万台套,已建设完成电站项目2.1GW。已完成太阳能路灯标准品项目重点省份的经销网络布局,经销商签订800余家
股权架构:
实际控股人:向军,同时持有32家企业的股份。
组织架构:
核心竞争力
技术:
中小型风力发电机技术——公司目前已拥有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的整体研发设计技术,主要大规模化应用的是300瓦、600瓦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同时,具备100瓦、1千瓦、2千瓦、5千瓦等水平轴风力发电机与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等相关研发设计与生产技术,并在公司业务发展延伸下逐步扩大产品型谱。公司拥有国内第一家在此领域的校企(与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工程技术中心,有利支持技术进步。
电控产品技术——公司拥有一批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专业研发技术团队,具有自行研发设计的风力发电机智能控制器、风光互补路灯控制器、风光互补控逆一体机、独立光伏路灯控制器、无线模块与上位机模块、远程新能源监控系统等电控类产品技术,上述技术设计的产品可有效匹配公司自有风机类产品,也可独立销售。资源:
公司在北京市和长沙市分别建有研发中心,目前专职新产品与新技术研发人员约40人,应用设计类技术人员60多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0人,一级建造师10人,二级建造师20余人,电气工程师30余人,各类仪器设备100多台(套),自建有市级工程技术中心,拥有完善的各类实验测试设备,如风洞、盐雾、高低温、沙尘、振动等。截止2016年底,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87件。
中科恒源依托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开展离网型风力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以及离网型风力与风光互补发电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概念的创新研究开发,并成立了国内首家“离网型风力与风光互补发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中科恒源已成功取得多项资质、研发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此外,还获得北京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资质荣誉。目前北京重点总部企业已审核通过。
第四篇:食品安全法研讨会发言稿
《食品安全法》研讨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
你们好!
我很荣幸被邀请参加这次研讨会,我是长沙市工商局**分局***工商所的一名基层执法人员,也是湖南大学的一名学生,而且在本周二获得了湖南大学授予的法律硕士学位。双喜临门,非常开心。
在这个场合研究《食品安全法》显得有点班门弄斧,不过我想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交流一下我对执行《食品安全法》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几个影响比较大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其中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事件最终成为《食品安全法》出台的催化剂。与其说该法出台比较仓促,还不如说我国的立法效率高。紧接着还出台了《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工商总局制定颁布了《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两个部门规章,速度之快超乎我们想象,以致于我局发放第一本正式的《食品流通许可证》是在《食品安全法》实施后4个多月了。
6月1日《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是我国食品产业的一件大事,彰显了国家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决心和信心,标志着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工商部门作为《食品安全法》明确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只有准确把握法律赋予的监管职能,深入研究具体法条,在具体工作中才能做到不越位、不缺位,才能做到准确适用法律,严格依法行政。
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探讨一下我在工商部门基层工作中遇到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执法中几个的实例以及产生的问题:
一、消费者投诉的问题。
2009年11月肖×在韶山南路的天剑超市购买了2包熟食,回家吃完后不久就拉肚子,肖×自己到医院看病花了四百多块钱,之后找到超市以熟食变质为由要求按照《食品安全法》赔偿医药费和十倍的赔偿。但是遭到了超市的拒绝。首先,超市拒绝的理由是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消费者是因为吃了该熟食造成拉肚子,除非
有权威部门的检验报告或者医院开出的证明。消费者的食品已经只剩了包装。如果抽检同类产品是不是可以证明事实成立呢?并且,在该超市看来,他们也不知道熟食变质了,因为不是“有意为之”,也就达不到《食品安全法》96 条中,“明知变质而销售”所需承担“十倍赔偿”的后果。超市方认定,他们最多只能给肖×按照《消法》第49 条规定“退一赔一”。对此,肖×表示难以接受。最终我们只能说服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当事双方各退一步,达成一个折中方案,赔偿200元。
以上案例有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抽样检验问题。《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了,政府部门在进行抽样检验时,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且不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按照目前的情况,大多数政府部门的人力、技术、财力等资源都还没有达到那样的能力,恐怕很难负担得起这么庞大费用。目前为止基层的日常工作是没有这项费用开支的。
2、十倍赔偿的问题。一些消费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购买食品时一般来说数量不会太大,总价也不会太高,但是一旦发现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商家一般只接受退货,不愿接受十倍赔偿;当然,对此结果不满的消费者,可以上法庭索要求“十倍的赔偿金”。但是这样一来, 消费者得先去鉴定食品有问题,或者主张销售者“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还继续销售,同时要支付律师费、预付诉讼费, 之后, 搭上若干天的时间与精力,而最后可能得到的,也不过是数额不高的赔偿金。工商部门在处理这类申诉时也主要是以调解为主,不能强制实施,除非证据充分另案处理。
3、医疗机构的服务问题。《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现其接收的病人属于食源性疾病病人、食物中毒病人,或者疑似食源性疾病病人、疑似食物中毒病人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有关疾病信息。”
这条规定要求医疗机构不仅仅是治病,还有获得信息、报告信息、反馈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责任,加大了医疗机构对广大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提高了医疗机构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积极作用。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医疗机构提供的信息在上述
案例中能起到作用吗?医疗机构向卫生部门报告的信息能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依据呢?医疗机构是不是只有在发生群体和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时才报告呢?
二、超范围经营食品的问题。
2009年10月22日本局工商执法工作人员在市场巡查中,发现个体户陈××于2009年6月至今在未经许可超越核准的经营范围的情况下擅自对外从事预包装食品的经营活动,共计销售食品8500元,获利2000元。当事人字号名称:长沙市雨花区×百货店;经营范围及方式:日用百货销售。
本局认为: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系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经营活动行为。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本局决定对当事人处罚如下:没收非法所得2000元,并处罚款3000元,合计5000元上缴国库。
过去我们执行超范围经营的案子,一般套用《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四条第一款第五项“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的经营活动的违法经营行为。”根据第十四条第一款进行处罚。不过目前无论是按照“法律高于行政法规”还是“后法优于前法”的法律原则,都只能适用《食品安全法》。
在这个案例当中,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食品安全法》对于上述案例的当事人除了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以外,还必须没收违法经营的食品。本人认为对于流通领域违法经营预包装食品的经营者,在进行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后,可以将其食品予以扣留或封存,要求其限期整改,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还达不到要求再实施没收或作价处理。毕竟预包装食品多为合法产品,并无明显重大安全隐患。我局法制科认为条文中的“没收”是指必须没收,不是“可以没收”。因此本人觉得这个强制没收的处罚行为是否适当值得思考。
三、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处罚的问题。
2009年10月29日本局工商执法工作人员在市场巡查中,发现邓××在其负责的长沙市雨花区××便利店的柜台上对外销售超过保质期食品,分别为:“正清和”金丝枣3袋(超过保质期29天)、“派仔”腊八豆2袋(超过保质期7
天)和“俏佳人”紫菜14包(超过保质期3天),共计货值37.2元。
本局认为: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第(八)项的规定,系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的违法经营行为。依据《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
第一款的规定,本局决定对当事人处罚如下:
一、没收超过保质期的所有食品;
二、处罚款3000元,上缴国库。
上述案例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是一个成功的食品安全典型案例。但是我们在查处超过保质期的产品时可不是都能象这个案例一样顺利。尤其在农贸市场和小型食品店,经常可以发现过期产品,执法人员可以做到没收并销毁这些食品,然而要做到立案查处并依法处理就很有难度。原因有:
1、不论过期食品价值是高是低,情节是轻是重,最低处罚额度是2000元。当事人小本经营无法承担处罚额度,并不配合调查,使案卷无法完成,造成法制部门的审批困难,最终变成个棘手问题。
2、即使下达的处罚文书也变成一纸空文,法院执行也困难,行政成本高,效果不好。
四、市场巡查中遇到的问题。
执法人员在食品安全巡查中经常可以看到农贸市场的散装食品鱼龙混杂,销售比较混乱,不规范的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干杂货市场,许多都是包以透明的塑料包装,外面没有任何相关的产品信息,有的盛放干杂货的容器、编织袋甚至根本不是盛放其销售产品本身的容器、编织袋。在一些商场和超市分散装食品的销售同样存在不规范的地方。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面对市场上存在的诸多违法和不规范的现象,相关的部门应该尽快制定出与《食品安全法》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加大执法力度,使《食品安全法》中各项规定得到严格落实,使经营管理日趋规范,让散装食品的卫生安全得到保障,让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得到保障。
五、另外还有行政许可中的问题,比如经营保健食品的审批问题,目前来说保健食品的管理办法暂时没有出台,在实际操作中处于空白。还有酒类的审批问题,瓶装酒应该算食品吧,但是我们的业务系统输入《食品流通许可证》的经营范围时其内容只能包含散装食品和预包装食品,不能输入酒类的内容。
以上问题是在我的具体工作中遇到的,也许只是诸多问题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问题有待我们去发现和解决。由于本人准备不足,思考不够充分,浅薄的提出几个问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第五篇:恒源砖厂环境保护事故应急预案
恒源砖厂环境保护事故应急预案 总则
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厂在环保设施运营管理中,对惠州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工作管理,预防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提高本厂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及其造成损失,维护本厂及企业稳定,保护环境,促进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使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本厂在运营管理中发生废水、固废处理系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危险化学品废弃污染事件以及各类事件应急措施。当事故超出我厂可控制能力以外时,要立即通知相关部门,由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我厂进行处理。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企业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由应急领导机构、综合协调机构、专家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组成。
3.1领导机构
突发环境事件应由领导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厂运营管理中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企业法人任组长,其他技术、生产、工程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应急领导机构设在厂办公室。应急领导组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协调联络应急指挥部各部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及时了解情况,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提出处理建议;按照应急指挥部下达命令和指示,组织协调、落实全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本司应急组成员组织图见附表。
3.2 各成员职责
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协调突发环境污染应对工作,各专业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专业领域突发环境污染应对工作,必要时应与客户,当地政府沟通合作,寻求最适处理方法。
遇到重大和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要马上联系当地省或市环保局,由该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组织。
3.3综合协调机构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管理领导组下设办公室作为突发环境污染应急管理综合协调机构。负责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3.4 专家咨询机构
环境应急指挥中心设立突发环境事件专家咨询机构为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专家组,聘请有多年环保经验及相关科研单位人员组成。
主要工作为:为环境应急指挥中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做好参谋,并参与和指导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3.5应急救援队伍
应急救援队伍由环境科组织成立,其主要只能:
(1)负责定期宣传、培训与演练环境应急领导机构及相关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2)负责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培训和重要目标工作人员培训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环境应急处置、检验、检测等专业人才。
(3)定期组织不同类型环境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4)善后处置在处理好污染、维修好设备后,组织有关专家对污染范围进行科学评估、分析最可能原因。针对于此对设备进行加装或改造避免下次有类似事件发生。
预防和预警
4.1信息处理
环境应急领导组有关成员,要针对各种可能会在厂内发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作出完善预测预警机制,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原则。
4.2预防工作
(1)开展对产生、贮存、运输、销毁废弃化学品普查,掌握厂内危险污染源种类、危害及地区分布情况。了解国内外由于该污染而引发事件以及对应方法和现今对该污染处理技术信息、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
(2)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假设、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完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4.3预警及措施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涉及范围,将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分为四级,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发布由应急领导组委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收集到有关信息证明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可能性增大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执行。
进入预警状态后应急领导组,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措施处理事故
(2)发布预警公告,通知各相关部门。
(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各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5)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行为和活动。
(6)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4.4 预警支持系统
(1)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建立重点污染源排污状况实时监控信息系统、突发事件预警系统、环境安全评价科学预警系统、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
(2)建立环境应急资料库。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数据库系统、生态安全数据库系统、突发事件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环境恢复周期检测反馈评估系统、辐射事件数据库系统。
(3)建立应急指挥技术平台系统。根据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协调指挥中心及通讯技术保障系统。
应急响应
按突发环境事件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分为特别重大(I级响应)、重大(II级响应)、较大(III级响应)、一般(IV响应)四级。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5.1信息报送与处理
(1)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时限和程序
突发环境污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发现废水、危险固废处理等突发环突发环境环境污染事件后,应在1时内向环境应急领导组报告,同时向厂环境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
(2)突发环境事件报告方式与内容
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起1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
5.2指挥和协调机制
(1)指挥和协调机制
环境应急指挥中心成立环境应急指挥部,负责指导、协调突发环境危险废弃物、危险化学品泄漏、废水应对工作。
环境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废水、固废等环境事件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及其应急机构、后援队伍和事件所在地生产部门调查出污染源、污染种类、物质。各部门接到事件信息通报后,应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和队伍赶赴事发现场,在现场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预案和处置规程,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环境应急和紧急处置行动。
发生环境事件部门要及时、主动向环境应急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基础资料,环保、交通、水利等有有关部门提
供事件发生前有关监管检查资料,供环境应急指挥部研究救援和处置方案时参考。
(2)指挥协调主要内容
① 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② 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工作
③ 协调各部门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④ 协调受威胁周边地区危险源监控工作、⑤ 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5.3废水、处理设备故障
污染事故设备故障导致废水处理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要采取应急措施
⑴ 废水设备处理应急措施
① 处理设施因设备故障等原因,而导致废水处理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维修部门进行抢修,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② 废水处理设施出现故障时,尽量减少污染排放,使废水排放量减,同时采取人工方法进行处理。
出现超量排放时,应加大提升泵流量,同时加大曝气量,尽量使污染减少到最。
出现故障时,厂应及时向主管环境部门汇报。
操作人员应每天对设施进行检查,对出现异常现象或隐患,应及时解决或 重点监视。
5.4信息发布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分级,由各级环境应急领导组办公室负责本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对外统一发布工作。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让员工做好防止、准备工作。
5.5应急人员安全防护
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环境事件特点,配备相应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程序。
(1)应急终止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污染源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事件现场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必要;
(2)应急终止程序
① 现场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向现场救援指挥部提出申请;
② 经过专家讨论,取得一致意见,经现场救援指挥部批准;
③ 现场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终止后行动
①环境应急指挥部指导专家部门及突发环境事件单位查找事件原因,防止类似问题重复出现。
②环境专业主管部门负责起草特别重大、重大环境事件总结报告,于应急终止后上报。
③由应急领导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会同个相关部门领导人进行商讨,做出应急过程评价及应急预案。
应急保障
6.1资金保障
环境应急领导组各成员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需要,提出项目支出预算报财政部审批后执行。
6.2装备保障
应急领导机构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积极发挥现有检验、鉴定、监测力量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和职责要求,加强危险化学品检验、鉴定和监测设备建设。
6.3 通信保障
环境应急领导机构及相关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环境安全应急指挥系统。配置必要有线、无线通信器材,确保本预案启动时环境应急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及现场各人员之间联络畅通。
6.4 人力资源保障
环境应急领导机构及相关部门要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企业与上级环保政府部门组成环境应急网络。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抢救、排险、消毒、监测等现场处置工作。
6.5 技术保障
环境应急领导组要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建立环境应急数据库,组建专家组,健全环境应急机构。
6.6 定期宣传、培训与演练
环境应急领导机构及相关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常识和重要目标工作人员培训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环境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门人才。
6.7应急能力评价
后期处置
7.1善后处理
在处理好污染、维修好设备后,组织有关专家对污染范围进行科学评估,分析最有可能原因。针对于此对设备进行加装或改造。避免下次有同类事件爆发。
附则
8.1预案管理与更新
随着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或者应急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和出现新情况,应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
8.2奖励
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个人和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8.3 责任追究
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对有关责任部门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对其甚至其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其中,对其他人员生命构成危害保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权利。
不认真履行环保法律、法规,引起突发环境事件;
不按照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拒绝承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义务;
不按规定报告、通报突发环境事件真实情况;
拒不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事件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
盗窃、贪污、挪用环境事件应急工作资金、装备和物资;
有其他对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造成危害行为。
8.4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8.5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本厂环境应急领导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