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蒋经国政坛上的戎马一生
蒋经国政坛上的戎马一生
班级;11级金融3班学号;1124313013 姓名;李向前
摘要;他没有想他父亲一样经历着军事经济上的大起大落,他也没有他父亲那样的冷漠无情,然而他就是他,复苏了台湾的经济,改革了台湾的政坛。曾经差那么一点在上海就改变了国民党的经济。他有着不亚于他父亲的功绩。他就是蒋经国。
他没有他父亲的戎马一生,1925年10月,蒋经国就前往苏联留学,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他父亲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看了。1927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公开反共反苏,使十七岁的蒋经国被贬到西伯利亚当列兵。那时候他和他父亲的关系可以说到冰点了。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蒋经国发表声明,声讨蒋介石背叛革命。1928年秋天,他又回到莫斯科,在列宁格勒托玛卡红军军校学习。1935年,蒋经国在苏联与矿场女工芬娜结合,芬娜后来改名叫蒋方亮。1936年1月,蒋经国在苏联《真理报》发表谴责蒋介石的公开信。第二年,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被获准回国。从1925年10月留学,到1937年回国,蒋经国在苏联一共生活了12个年头。
上海打老虎
1948年,于蒋介石国民党坚持打内战,军费开支空前庞大,南京政府便滥发纸币,以弥补巨额财政赤字,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致使物价如脱缰之马,持续暴涨;再加上四大家族与贪官污吏、奸商互相勾结,营私舞弊,囤积居奇,强取豪夺,使国统区出现了百业凋敝、经济破产,民生艰困的景象。这时候摆在他面前的不再是军事上的失利了。然而上海是当时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蒋介石派蒋经国担负此重任,这一不同寻常的任命表明:蒋介石在“经济改革”上下了很大的赌注,抱有“只准成功,不准失败”的决心。然而,当时的舆论对用行政手段管制经济,强制推行币制改革的前景却忧虑重重,并不乐观。《中央日报》在社论中表示:“我们切盼政府以坚毅的努力,制止少数人以借国库发行,以为囤积来博取暴利的手段,向金圆券头上去打算。要知道改革币制譬如割去发炎的盲肠,割得好则身体从此康强,割得不好则同归于尽。”
这个割盲肠的任务,实际上落到了蒋经国的身上,俞鸿钧名义上是正职,但只是挂个名而已。蒋经国有蒋介石给他的尚方宝剑,声势煊赫,来头不小,但他深知在当前的情况下推行经济改革困难重重,而此次币制改革的成败又关系着国民党政府的命运和他个人的前途,势成骑虎,只有干到底。
蒋经国一到上海,就在九江路中央银行大楼三层设立了经济督导员办公室,亲自坐镇指挥上海的经济管制,立刻雷厉风行、大张旗鼓地行动起来。
首先就立马公布了经济管制法令和物价管制办法,同时蒋经国还以《上海向何处去?》的醒目标题发表告上海人民书。并在上海实行了一系列的准备措施。由于蒋经国不同于以往来上海的官员,很多人对他的经济改革抱有很大希望。在那一系列的措施之后,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的“打老虎“行动了。他接连召见,不是用会见,是召见了上海的金融寡头刘鸿生、荣尔仁、钱新之、李馥荪、周作民、杜月笙等人,对他们软硬兼施,要他们绝对拥护政府措施,交出全部黄金、外汇,否则即勒令停业;甚至声色俱厉,拍桌大骂,扬言:“你们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谁手里有多少黄金美钞,我们都清楚。谁不交,就按军法办理!”上海青年服务总队也四处出动,设立岗哨,检查行人;并与警察局、警备司令部人员混合编队,组成许多三人或五人小组,检查商店、工厂和仓库,登记囤积物资。对违反规定者蒋经国采取了严厉的措施。米商万墨林、纸商詹沛霖、申新纱厂大老板荣鸿元、中国水泥公司常务董事胡国梁、美丰证券公司总经理韦伯祥等60余人,均因私逃外汇,私藏黄金,或囤积居奇,投机倒把,被捕入狱;荣、胡、韦三人后经托人疏通,分别罚款100万、30万和35万美元,才得以交保获释。连上海大亨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也因“囤货炒股”的罪名被捕入狱,判了8个月的徒刑;财政部秘书陶启明因泄露经济机密也被判刑。蒋经国还大开杀戒,以贯彻他“用人头平物价”的主张,借此威慑人心。林雪公司经理王春哲因私套外汇被处死,报上还刊登了王被处死时的大幅照片;上海警备司令部科长张亚民、大队长戚再玉因勒索罪被枪决;后来还杀了破坏经济管制的宪兵大队长姜公美。蒋经国还杀气腾腾地宣称:“在上海应当不管你有多少财富,有多大的势力,一旦犯了国法,就要毫不留情地送你进监狱,上刑场。这次蒋经国是铁了心了,他内心也明白国民党再不铁血政策将结束他的国民生涯了。
蒋经国的“铁腕”暂时发挥了作用,上海的物价在一个时期内保持了稳定,岌岌可危的财政金融危机也似乎有所缓和,一时舆论出现了一片赞扬之声。有的报纸称蒋经国是国民党的救命王牌;有的甚至称颂蒋经国为“蒋青天”、“活包公”;有的外国记者则称之为“中国的经济沙皇”
看到自己的政坛上的首站有个很好的开局,就在开始自我陶醉,并想趁热打铁,借机上海扎根。因而考虑先取代宣铁吾出任上海警备司令,等条件成熟再取代吴国桢。想法总是好的,但与现实的差距总是那么远。无奸不商,那些商界头面人物立马给出了障碍。
就在9月下旬,蒋经国在浦东大楼召集许多工商巨头开会。会议开始,蒋经国照例客气地表示感谢诸位对币制改革的支持,接着话锋一转,带着威胁的口吻说:“有少数不明大义的人,仍在冒天下之大不韪,投机倒把,囤积居奇,操纵物价,兴风作浪,危害国计民生。本人此次秉公执法,谁若囤积物资逾期不报,一经查出,全部没收,并予法办!”他的话音刚落,老奸巨猾的杜月笙却不紧不慢地说道:“犬子维屏违法乱纪,是我管教不严,无论蒋先生怎样惩办他,是他咎由自取。不过一一我有个请求,也是今天到会各位的一致要求,就是请蒋先生派人到扬子公司查一查。扬子公司囤积的东西,在上海首屈一指,远远超过其他各家。希望蒋先生一视同仁,把扬子公司囤积的物资同样予以查封,这样才能使大家口服心服。”此时满座的目光都对着蒋经国,看他如何反应。杜的这番话反守为攻,指名道姓,完全出乎蒋的预料,他不由得一愣,但随即表示:“扬子公司如有违法行为,我也一定绳之以法!”
说的总是比做的好听,一回到办公室蒋经国就无从下手了,要可知扬子公司的总经理和董事长是孔令侃,他老爸是前行政院院长和中国的大财阀孔祥熙,更甚者其姨母则正是“第一夫人”宋美龄。宋美龄没有生儿育女,故对孔令侃视如己出,倍加宠爱,精心培植,孔、宋两家早已联为一体,密不可分,大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势。而且扬子公司还在纽约、伦敦等地设有分公司,与美、英、法等国各大财团及国民党政府许多机构都有密切关系。正如我们所说的遇到“李刚的儿子也无奈“。因此,孔令侃自认为靠山相当硬,谁也奈何不了他,就算是“太子爷”蒋经国也不放在眼里。那时,明明规定午夜12时之后实行宵禁,孔令侃偏在这时开车闯关,扬长而去;明明规定禁止囤积居奇,扬子公司偏偏乘机大搞囤积物资。大上海青年服务总队长王升和其手下人为此向蒋告状,蒋经国为之勃然大怒,但也不敢轻易在“太岁”头上动土。但如今杜月笙在会上这么一逼,他无法回避,不得不表态。扬子公司违法乱纪的事实路人皆知,整个上海都在拭目以待,看他如何动作。事情到这一地步,蒋经国只好横下一条心,向孔令侃开刀,于是命令经济警察大队长程义宽搜查并查封了扬子公司,但迟迟不对孔令侃本人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表明他手下留情,仍留有余地和后路。其实也是给自己的后路。孔令侃见这回来势汹汹,立马给南京的姨妈发报。宋美龄专程到沪,乘中秋节日把蒋经国、孔令侃约到永嘉路孔宅面谈,企图缓和两人的关系。宋美龄劝说道:“你们是表兄弟,我们一家人有话好说。”蒋经国对孔令侃说:“希望你顾全大局!”孔大吼一声说:“什么?你把我的公司都查封了,还要我顾全大局?”最后两人大吵起来,蒋临走时说:“我蒋某一定依法办事!”孔令侃回答说:“你不要逼人太甚,狗急了也要跳墙!假如你要搞我的扬子公司,我就把一切都掀出来,向新闻界公布我们两家包括宋家在美国的财产,大家同归于尽!”宋美龄一听,顿时脸色发白,手脚发抖,见他们不听劝告,各走极端,只好连忙打急电给在北平的蒋介石,说上海出了大问题,要他火速乘飞机南下。当时,北平形势紧张,蒋介石正在北平主持军事会议和亲自督战,闻讯后立刻要傅作义代为主持,自己即乘飞机赴上海。傅作义对此极为不满,对人说“蒋先生不爱江山爱美人”!
这回连父亲都出面了,蒋经国真的无能为力了。
蒋介石一到上海飞机场,宋美龄即带孔令侃首先登机,抢先向他告了蒋经国的状。然后由警备司令宣铁吾、市长吴国桢及蒋经国等陪同蒋氏夫妇到达天平路蒋宅,大家正准备坐下向蒋汇报情况并聆听指示,宋美龄却宣布:“总统长途南下,很疲乏了,一切事情明天再说。”蒋经国及文武官员只得悻悻告退。经宋美龄向蒋介石多方说明原委,说两家属于姻亲,有共同利害,家丑不可外扬等等,得到蒋的首肯。第二天蒋介石召蒋经国进见,痛骂一顿,训斥道:“你在上海怎么搞的?都搞到自己家里来了!”要他立刻打消查抄扬子公司一事。父子交谈不到半小时,蒋经国就垂头丧气地出来了。接着,蒋介石又召见上海文武官员,亲自为扬子案开脱说:“人人都有亲戚,总不能叫亲戚丢脸,谁又能真正铁面无私呢?我看这个案子打消了吧!”大家一听此言,只得唯唯诺诺而退。
在这一幕之后,上海警察局发言人也出面为孔令侃开脱,对外宣布:“扬子公司所查封的物资均已向社会局登记”,使其披上了合法的外衣。而曾经积极报道“扬子案”的上海《大众夜报》、《正言报》却很快被勒令停刊了。扬子公司一案**就此平息,不了了之。接下去的就是上海经济改革的不了了之。
曾经轰动一时的上海经济管制只维持了70天。被人为控制的物价又开始以更惊人的速度扶摇直上,金圆券价值一落千丈,很快变成了废纸,到处是疯狂的人群和抢购狂潮,许多人被挤死、踩死,情况混乱到了极点,一幅“世界末日”的景象。10月31日,南京政府行政院被迫宣布将限价改为抑价,行政院长翁文灏、财政部长王云五相继辞职,国民党的经济管制政策宣告彻底破产。
随着经济管制政策的失败,蒋经国在上海的使命也宣告结束。结束那天,贾亦斌陪同他乘车前往上海广播电台发表广播讲话,他以沙哑、悲哀的声音宣读了《告别上海市父老兄弟姐妹书》,向上海市民致以深切的歉意,并向大家告别。宣读完毕,蒋经国黯然泪下。在返回的途中,他沉默良久,最后对贾亦斌说:“上海经管失败比济南失守的后果更为严重。”蒋经国离沪前召集亲信开会,情绪低沉地说:“现在我们失败了,今后我们究竟到哪里去工作,做什么工作,现在都不知道,以后再说。你们自己要守纪律,多保重。”并指示王升将大上海青年服务总队“组织保存,活动停止”。11月6日,蒋经国悄然离沪,返回杭州寓所,旋又转赴南京。上海“打老虎”的闹剧至此结束。
上海经济管制的失败对蒋经国的打击相当大,他对国民党政权和自己的前途感到一片茫然,悲观消极,情绪极度低落。回南京后,每日借酒浇愁,常常喝得酩酊大醉。贾亦斌曾到励志社去看他,他一边喝酒,一边烧文件档案,甚至连印好的请柬也付之一炬。贾亦斌问他:“你烧请柬干什么?”他回答说:“亡国了,还请什么客?”绝望情绪溢于言表。贾亦斌感到他的无力和可怜,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看着国民党一步步的走向没落,蒋经国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去了台湾。
台湾改革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去世丧期一过,国民党于四月廾八日召开第十届中央委员会临时会议。会议修改了党章,把党的领导体制由“总裁制”改为“主席制”。会上选举蒋经国为国民党主席。蒋经国一上台就拉开了“政治革新”的帷幕。一九七八年二月,蒋经国在国民大会上,以百分之九十九的得票率当选总统。五月二十日蒋经国宣誓就职。从此台湾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政治逐渐走向开明的新时期。这时候挡在蒋经国面前那座大山不在了,不用再看父亲行事了,上台后,正值台湾社会议政热潮,民众要求民主的呼声很高,并相继发生一些要求民主的“事件”。对此,蒋经国并没有采取乃父蒋介石的镇压政策,而是按他既定的政治革新方针推行新政。首先他启用“能人才俊”,废黜保守官僚。在任行政院长期间,他对内阁人员进行大刀阔斧地人事改革和调整,重用大量新人和中青年。这批中青年接班群体,大部分为技术人才、法律和政治学专家。此举极大震动了台湾政坛和舆论界,为沉闷的国民党官僚集团吹进了一股清风,也为是后的改革打下了基础。其次是身体力行,清除官场歪风。蒋经国认为台湾省官场流行“口是心非的虚伪作风,假公济私的自私作风,高高在上的命令作风,利用职权的违法作风,贪图享受的败坏作风”。提出“各级政府均应停止建筑办公房舍,各种公共工程不得举行任何典礼仪式,到海外考察必须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官员,官员下去视察必须轻车简从,禁止公款吃请,行政官员不得进入娱乐场院所,提高办事效率”等“十项革新要求”、“八点政治和社会革新要求”、“行政机关推行四大公开实施纲领”等方案。设置“贪污及经济犯罪防治中心”,并及时查处了几个高官大案:行政院政务员兼“中央银行总裁徐柏园”贪污案、“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副主任”王正谊贪污案、高雄市长杨金虎贪污案等。三是缓和省籍矛盾。由于历史原因,台湾本土人士和外省来台人员的矛盾有趋深之势。蒋经国看到了省籍矛盾的严重性和带来的后果,因此,他把重用台籍人士、开始台湾本土化作为革新的一项重要内容。蒋经国的政治革新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容许“党外势力”的存在。例如一九七七年的五项选举中,常与当局“对着干”的一些党外人士一举夺得百分之三十的选票,其中二十个县市长席位中夺得四席,七十七个“省议员”席位夺得二十一席,五十一个台北市议员席夺得六席。特别是许信良当选为桃园县长,张俊宏和林义雄当选为省议员,更是意义深远。这些中青年知识份子当选,蒋经国在选前也没有定名额,设障碍,选后又以平常心对待,认为民主制度当该如此。他那开朗的政治观,也为自己赢得了好的生活态度,不用像他父亲一样整日在于职权的争端之中。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古稀之年的蒋经国步入他人生的晚年。但他没有一般老人所特有的固执,也没有死抱权力不放的决心。他没有认为权力是靠他父子冒死夺得的而不让“党外人士”染指,也不认为“还政于民”就会天下大乱。面对台湾日益高涨的民主诉求,甚至民众的某些过火的行动,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蒋经国,对此不轻易派兵镇压,也不轻易关押“政治犯”,而是从其自
身的党政机构和政治制度进行改革,以尽量符合民众要求,以期与世界民主“接轨”。
他的一生,褒贬不一。但无可厚非他是台湾进步的决定性力量。他给台湾留在很多很多在苏联学习的东西。
第二篇:政坛新气象
政坛新气象:51位70后已成地方诸侯
2016-09-08 博客日报
导读:中共接班人出自这里,据统计,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共有“70后”地市级党政一把手51名,其中有6名女性。
对于一名官员来说,什么年龄能上到什么台阶,是考量其仕途前景的非常关键的因素。“70后”已经成为社会中坚,很多人都在各级政府机构中担任主要职务。近日,梳理了目前在各地市主政一方的党政一把手们。
2016年4月,在各省的人事调整中,有4名“70后”被任命或提名为地市级政府一把手。据统计,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共有“70后”地市级党政一把手51名,其中有6名女性。这51名地市级官员有67%出生于1972年以前,仅有3人为“75后”——出生于1976年的重庆云阳县县长覃昌德和1975年出生的湖北随州市市长郄英才、山东省德州市市长陈飞。
值得注意的是,这批“70后”地市级官员普遍学历较高,有28人具有研究生学历,21人有博士学历,本科学历仅两人。他们早年的经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有29%的人有过在企业任职的经历,其中大部分是从企业的高级岗位上走上仕途;22%的人最初在学校或者科研机构工作;曾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和在乡镇基层岗位上工作的人均占到了14%。在51人当中,仅13人有异地任职的经历,其他人到目前为止,工作经历主要集中在1个省份。
据统计,在51名地厅级干部当中,仅有13人有过异地调任的经历,这当中有7人都曾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仕途最为复杂的是潜江市市长黄剑雄,他早年先后在福建省计委经济研究所、漳州市委政研室经济科、厦门市委办公厅工作,后来进入国台办工作3年担任至秘书局副局长,2009年到湖北咸宁担任市委常委、副市长,2013年7月任现职。四川绵阳市市长刘超则曾先后在公安部、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办公厅工作,成为正局级后赴成都挂职市委常委,然后就留在了四川,去年赴绵阳担任现职。
此外,浙江衢州市委书记陈新和湖北随州市市长郄英才也曾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陈新则早年一直在中办工作,曾担任正局级秘书,据报道,只有常委级别的官员才会配备正局级秘书。他于2008年到宁波挂职,担任副书记,此后留在宁波担任市政法委书记、宁波杭州湾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2012年3月,陈新被选举为衢州市市长,两个月后接任担任省委秘书长的赵一德任市委书记,他也是浙江最年轻的地级市市委书记。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70后”担任地市级书记的人并不多,仅有10人,陈新也是其中最早担任书记的一位。
出生于1975年的郄英才经历与陈新相似,1996年毕业后进入中办秘书局的他于2008年10月成为副局级秘书,之后他曾到湖北省黄石市担任一年市委常委、副市长,返回中办后继续在秘书局工作并担任副局长。2013年7月,他再赴湖北,到随州任副市长,次年1月转正。
湖北的“70后”地市一把手较多,有6人,其中三人都有异地任职的经历。除黄剑雄、郄英才以外,孝感市市长滕刚曾先后在中组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作,后来到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一直升任至党委书记、副总经理。2011年,滕刚到宜昌担任市委常委、副市长,官至正厅级,次年至孝感担任现职。
51人的简历显示,至少有28人在仕途中的不同时期担任过共青团干部,其中15人担任过现所在省市的团省(市)委书记,哈密地委书记刘剑也曾担任过北京团市委书记。他们当中一些人不到40岁即成为厅官,比如四川省乐山市市长张彤和湖北咸宁市长丁小强在分别在34岁和35岁时即成为团省委书记。再如黑龙江黑河市市长张恩亮38岁时担任团省委书记,2011年任现职时,他成为全国首位“70后”地级市市长。有7名干部最早在乡镇基层工作,他们也都担任过团干部。如最年轻的“70后”地市级官员——重庆市云阳县县长覃昌德在重庆师范学院毕业后,进入重庆市忠县石宝镇人民政府工作,后来从忠县团委副书记的岗位上进入重庆市政府研究室,之后又先后担任璧山县副县长和现在的职务。
在全部51人当中,仅有6名女性,她们是——山东莱芜市市长王磊、安徽淮南市市长王宏、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长郭建群、湖北仙桃市市长周文霞、云南玉溪市市长饶南湖和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书记孙喆。这6人均有过团系统的工作经验。
政坛第三梯队透视 中共接班后继缺人陷断层? 现在谈起中央的用人政策,很多组织系统内的官员通常会谈起30多年前胡耀邦所力推的“第三梯队”计划。当时中共决定,用最快的速度建立省部级后备干部名单,时任中组部部长胡耀邦形象地称之为“第三梯队名单”。如今,当年的“第三梯队”名单开花结果:包括习近平、李克强等在内的诸多中共十七、十八届政治局常委,除两人之外,皆在名单之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此前诸多政治新星们能遭遇的越级提拔,如今的“65后”官员鲜有越级提拔的机遇。另一方面,中组部也并未透露系统的人才培养信号。而这无疑引起了人们对于中共接班梯队断层风险的担忧。“60后”雄踞政坛 “65后”增势缓慢
资料显示,现在中国的省部级高官里仅有4名有望成为第六代接班梯队的“60”后官员,分别是1963年出生的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1963年出生的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1960年出生的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以及1962年出生的陕西省长胡和平。而生于1967年的政治“孤星”陆昊,则是中国政坛中仅有的十八届“65后”中央委员及“封疆大吏”。
目前,身为“65后”的地方(副)省部级大员为45人。其中最年轻的是1968年10月出生的辽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谭作钧,其次是江西省副省长谢茹,她生于1968年7月,另外还有生于1967年8月的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邓小刚。另有5位市委书记分别是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福州市委书记杨岳、西宁市委书记王晓、贵阳市委书记陈刚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委书记张安顺。其中,任学锋和杨岳还是“65后”官员中为数不多的两位中央候补委员。
虽然“65后”官员的数量已经初显规模,但身为“少壮派”的他们还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发展境地,并未成为接班梯队的核心力量。如果对比“60后”的越级提拔现象可以发现,“65后”官员的越级提拔可谓凤毛麟角。他们当中除了不到36岁就成为北京市副市长、41岁成为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跻身当时政坛最年轻正部级的陆昊,以及于2013年3月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调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秦宜智外,尚难发现较为突出的破格录用案例。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60后”官员破格录用的普遍情况。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刘俊生教授指出,“60后”晋升到副部级的最短年限是14年,晋升到正部级领导干部的最短年限为22年。破格次数占职务晋升次数的24.7%,几乎每位“60后”省部级官员都有破格经历。比如“60后”官员中的佼佼者孙政才,38岁就当选北京市委常委,胡春华38岁成为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破格经历明显吃重。
此外,2008年,45岁的胡春华成为河北省省长,2009年,46岁的孙政才成为吉林省省委书记。而在今天,即使是最年轻的黑龙江省长陆昊,也已经49岁,而目前各地的省委书记,也更是多为“50后”。故外界并没有看到除陆昊以外的“65后”官员主政一方的景象,“65后”官员整体也并未跟上接班的梯队规模,这不免引起人们对中共“人才计划”的担忧。
中组部“青干局”夭折 人才计划“搁置”? 提到“人才计划”,不得不提30多年前,在陈云的努力下,中共中央中组部成立的“青年干部局”,负责选拔、培养青年干部。这是当时中国政坛“人才计划”的雏形。当时,中组部掌握的省部级后备干部1,054人,各省组织部、各部委人事司管理的地厅级后备干部18,000人此后,大规模的青年干部越级提拔现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而自胡耀邦之后,“青干局”也已从中组部的“内设机构”中消失。根据官方的定义,中组部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重要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党的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所以,中组部负担着中共领导层换届之时领导班子培养的“重任”。
作为管理中国8,000多万党员、60万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人事机构,中组部应当是中国“人才计划”制定的核心单位。从2008年就开始运行“青年千人计划”,作为中组部主导的人才库计划,内容针对科技和技术领域的人才库培养。去年11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希在人民日报刊文《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即是针对于此,但现在中组部并没有一套完备的政治领域的“人才计划”对外公布。
中组部2014年下发的《2014—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对班子年龄结构配备也指明了方向:要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配备,但不再简单以年龄划线,不搞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和“一刀切”。有分析认为,由于中组部在最新的“领导班子建设文件”中,对传统的干部年轻化思想进行了弱化。所以,针对新“人才计划”培养的重视程度,很难与30多年前同日而语。“百优县官”和团派能否担当重任?
自2015年6月的百名优秀县委书记表彰大会后,已经有近20人得到提拔,晋升局级岗位。例如去年10月,北京西城区原书记王宁获晋北京市副市长一职,官拜副部级,而此据其获选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只有4个月的时间。值得一提的是,与王宁同时入选百优县委书记的“朝阳书记”程连元,在跨省调任昆明市委书记两月之后再获新职,成为9月刚刚获批成立的国家级新区云南滇中新区首任掌门。但此类情况毕竟属于干部提拔中的少数。
有人相信,“百优县官”或许正是习近平亲力推荐的“人才计划”。但是也有评论人士认为,百优县官倾向于“运动化”。并非长期性的“人才库”建设,有相关担忧称,“百优县官”虽然在短期内使一些官员仕途变得明朗,该“称谓”在官员升迁中有所吃重。但是,并不是一种常态化的有效人才培养机制。
另一方面,作为传统进班摇篮的共青团系统“地位”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从胡耀邦到胡锦涛,梯队式的接班让共青团出身的高官在中国政治光谱上占据了重要位置。近几届团中高层多已履新地方或中央,共青团一度成为中共治理系统的中流砥柱。
但去年8月10日,大陆官媒发布消息《正厅级团干“降格”使用释放什么信号?》,文中直言共青团干部“爬得快,根不深”,缺少基层历练的问题。有分析认为,共青团系统虽然升迁快,年龄门槛低,转职同级部门后有优势。但共青团出身官员大多缺乏基层历练,并且共青团在一些地方成为了贪腐官员升迁的通道。2014年山西官场的“塌方式腐败”中,中国科协党组原书记申维辰、河北省委原组织部长梁滨、山西省原统战部长白云……均是从共青团系统走向官场又因贪腐落马的典型。而官至中办主任的令计划的落马,更是给已经沉寂的共青团涂上浓重的负面色彩。
况且,如今共青团系统中,28位团省委书记均为“70后”,一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基层经验和资历,二是根据目前中共官场的规矩,越级提拔出场的机会甚少出场。例如,四川省委组织部长范锐平在入川前,在湖北先后担任过鄂州和襄阳的市委书记兼省委常委。从湖北调川至今,其副省部级的官职等级未有变动。这些人从团中央出来到地方后,担任的第一个职务往往是副省长或省委秘书长进行“回炉”。因此,团派缺乏相应的基层经验,是中共高层一直较为存有顾虑的硬伤。
从总体表现上看,中国干部的年轻化速度明显放缓,其未来接班断层的风险或随时存在。如今,中央亟需对“人才计划”进行重新梳理并设立。
第三篇:致蒋经国先生信
[键入文字]
第四单元 致蒋经国先生信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把晤()
bèi()谬
苟同()..绸缪()
咫尺()
瞬yú()..quán()察
hàn()事
2.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东南亚问题专家贾都强调,类似排华暴动近年来在东南亚地区极少发生,“该事件性质很严重,越南政府难辞其咎”。....B.在其后的询问中,他巧言令色,积极配合交警的调查,使得调查过程非常顺利。....C.我们凡事都必须未雨绸缪,以免问题真正降临时,我们会来不及应对。....D.虽然我做了件对不起他们兄弟的事儿,可他们两兄弟还是同捐前嫌,原谅了我,这....使我感激不尽。
3.以下是大学生贺昌玉同学为感谢《大学生》杂志为其呼吁捐款治病而写的一封感谢信,认真阅读,完成文后题目。感谢信
《大学生》杂志社:
请贵刊转告全国所有关心我的大学生、解放军战士、工人、教师及各界朋友,我的病情经几家大医院治疗和各界的关心,目前已得到控制,现正在家休养。如不出意外,下学期开学即可返校学习了。
顽疾缠身,是我人生中的不幸。我得的这场疾病,使我和我的家庭几乎摧毁了。由于《大学生》杂志的呼吁,一封封来自远方的书信、一张张几经周折转来的药方,使我那不情愿跳动的心,又恢复了正常的节奏;几乎凝滞的血,又沸腾了。一双双援助的手,一颗颗充满爱的心,指明了我生活的路,温暖了我一家几乎冷却的心。唯一遗憾的是我不能面见答谢各位。在此请接受用你们的爱心挽救的人的深深谢意,愿你们的爱的春风暖遍祖国,充满世界。
为了不辜负你们的一片爱心和良好祝愿,我将继续我的学业,继续我的事业,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献给关心我的远方的各位朋友们。
愿我们的心永远相通„„
贺昌玉
(1)这封感谢信在格式上有两处错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封感谢信的内容中有一处病句,请找出并将其改正。
x k b 1.c o m
(3)这封感谢信的内容中有一处错误的标点,请在其下面画波浪线,并将其改正。
4.句子仿写。
祖国是大树,台湾是枝叶,大树与枝叶息息相通;祖国是________,台湾是________,[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大陆访问团在祭拜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多少人的思乡之情。请根据下面上联所表达的内容,改写平时所积累的名句,对出下联。
上联:少小离家为异客 下联:______________ 6.(重庆中考A卷)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某校学生会发起了给抗战老兵网上留言的活动。学生的下列留言中不得体的一项是()A.中华儿女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功勋,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B.你们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我要求你们老当益壮,为祖国再立新功!C.你们的精神将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D.你们的浴血奋战赢得了中华民族的解放,我们感谢你们!7.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国网11月7日电 2015年11月7日下午,大陆领导人习近平与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第一次握手,举行会面,坦诚交谈,就巩固两岸和平发展成果、推进两岸交流等问题交换意见。他们一致认为,应建立两岸领导人会面常态机制,努力使两岸和平发展的现状继续保持下去,使台海成为和平之海、发展之海。
这是66年来,两岸领导人第一次会面,会面在亲切、亲和的气氛中展开,引起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海内外同胞为两岸领导人勇敢迈出关键一步,而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1)给上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2)台湾,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列举几位发展台湾与大陆关系的文化名人。
阅读课文第三段,回答问题。
8.全段紧紧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展开,从________的角度出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9.文段中作者引用的“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引用这个句子的目的又是什么?
10.“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一句能否删去?为什么?
11.此段文字的说理方式较为明晰、有感染力,你能举出实例加以说明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给在日本的外祖父的信
王蕴
亲爱的外祖父:
您好!
我已经有好久没有给您写信了。可是,自从读了您上次的来信以后,我的心一直难以平静。思潮竟像日本海的波涛那样,不停息地翻腾着。我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强烈的激奋的情绪在时时拍击着我的心扉,它驱使我终于提起笔来,向您倾诉„„
外祖父,您在信中希望我能研读日本文学,将来到您的身边陪伴您。我深深地懂得您慈爱的心,我也曾向往过那樱花国度迷人的秀色和丰裕的生活。我曾经想象,在阳春三月的暮色里,我身穿艳丽的和服,挽着年迈的外祖父漫步在富士山下的樱花林中。木屐踏着落英,宿鸟唱着晚歌,花径上留下了祖孙二人的侧影。眺望那朦胧在桃色晚霞之中的圣洁的富士山顶,目送着夕阳最后一缕余晖„„这是怎样静谧得令人神往的生活呵。可是,当我现在又一次郑重地把这一切放到思想的天平上反复衡量时,它翘起来了。我看到我所愿意从事的事业的砝码重重地沉了下去——这是一种使我震慑的力量,它几乎是不容抗拒地指引我去选择应走的路。在日本文学和中国文学之间,我选择了中国文学。因为,我的心是属于中国的。
外祖父,你们日本民族是一个自尊自强的民族。外祖父您当然还记得,日本四岛的国土也曾经被贪婪的侵略者注目。但是,明治维新使这个东亚岛国走上了自立图强的中兴之路,并迅然跻身强雄之列;军国主义的疯魔使日本几乎陷于举国颓废的肃杀之中,但是,发愤图强的日本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在战后的废墟上建起了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崭新的日本。而我们中国,自从被枪炮敲开了大门,河山破碎,民族受辱,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历史也就此黯然蒙尘。经受了一百多年被宰割和奴役的悲怆,我的祖国变贫穷落后了,但她的名字依然叫中国!今天,生息在这块国土上并握着它的主权的还是龙的传人!现在,我的祖国正处在振兴时期,而我作为一个中国青年,我觉得我在中国更有用,我的事业应该在中国。您是一位开明豁达的老人,您也曾亲历50年代日本的振兴时期。您如果回想起那时候日本的青年是怎样执着地致力于日本国的重建,您就会理解我此时此刻的心境了。因为,尽管日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风俗语言不尽相同,但我知道我们的心是相通的。
我立志于中国文学,因为它是中华祖先创立的源远流长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精粹,能在这浩瀚的文学海洋中遨游,我将感到莫大的快乐和幸福。同时,更由于文学具有一种唤起人心的感召的力量,我觉得它对于我们现在十万万人所致力的大业也是有意义的。在我们民族沉沦的年代,鲁迅先生曾用他的笔唤醒昏睡的国人,为抗争的勇士们呐喊助威;在我们建设祖国的今天,我要以先生为榜样,用我的文章激发更多的同龄人的爱国热忱,做一名摇旗鼓劲的小卒。鲁迅先生始终是日本人民的好朋友,我也希望像他那样永远做日本人民忠诚的朋友。我将把学习日本语作为我的第一外语课程。我愿意化作联系中日文化的纽带上的小小的璎珞,化作沟通中日友谊的桥梁上的一颗小小的铆钉。我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我胸前戴上友谊使者的金牌出现在我亲爱的外祖父面前,那时候您一定会更高兴吧!
最后,恳切地请求外祖父谅解我的选择。祝您健康!
您的外孙女:王蕴 ×年×月×日
12.文中提到的“从来没有过的强烈的激奋的情绪”指什么?它为什么能“时时拍击着我的心扉”?【理解文章内容】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13.既然不打算回到外祖父的身边,作者为什么还在文章中畅想同外祖父在一起的美好岁月呢?【分析文章写法作用】
14.“我”从事中国文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15.抒情自然、真挚是这篇文章的特色之一。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选择一个作简要赏析。【体会作者的情感】
①经受了一百多年被宰割和奴役的悲怆,我的祖国变贫穷落后了,但她的名字依然叫中国!
②今天,生息在这块国土上并握着它的主权的还是龙的传人!我选择第______句,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文运用了讲道理的方法,真挚诚恳地劝说蒋经国先生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应有的贡献。请你采用讲道理的方法,围绕“追梦需要思考”的观点写一段话。
【课文片段在线】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载。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惟长年未通音问,此诚憾事。近闻政躬违和,深为悬念。人过七旬,多有病痛,至盼善自珍摄。
【写法分析】选段先从空间说起,海天相隔,再说时间上是分别多年,回忆往事,令人感念。讲道理既可以从正面论述,又可以从反面入手,在二者的对比中增强说服力。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体会作者的情感
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典型例题】文中引用鲁迅的诗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既表达了对旧友的深深思念和诚挚情感,更表达了作者切盼世界和平和祖国统一的深情,有很强的感染力。
【技法点睛】此考点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整篇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二是对重点语句的感情的理解。这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主要考查对文章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态度的领悟。提问方式一般是:这篇文章或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15。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参考答案
1.wù 悖 ɡǒu móu zhǐ 逾 诠 憾
2.B
3.(1)标题“感谢信”三字应居中排列 姓名下面应有时间(2)我得的这场疾病,把我和我的家庭几乎摧毁了。(3)最后一句中的省略号改为感叹号。
4.红花 绿叶 红花与绿叶相互映衬
5.示例:乡音已改是归人
6.B 7.(1)示例:相逢一笑泯恩仇,习近平与马英九第一次握手(2)示例:于右任、余光中等。
8.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 民族利益 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 和平统一纯属内政
9.出计谋就要出为天下人着想的计谋,要出名就要做到流芳百世;鼓励蒋经国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10.不能,因为这句话突出了台湾分离祖国产生的后果,从反面强调了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意义,使论述更加严密,增强了说服力。
11.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说理方式:正面,举国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国家,名留青史;反面,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
12.指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因为外祖父的信激发了作者的爱国热情。
13.这样更能彰显作者以国家为重、事业为重的思想情操。
14.用我的文章激发更多的同龄人的爱国热忱。
15.① 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摆脱贫穷落后的帽子、一定能够繁荣富强的坚定信心。
16.【例文】追逐梦想需要思考。在经历挫折之后,要仔细回味人生的挫折,才能真正领悟到自己的不足和缺失。追逐梦想中的思考会让人摆脱平庸,从而挖掘潜能,增长才干。人人都渴望梦想成真,可通往梦想的道路往往是平凡生活;人人都渴望梦想成真,但有时以退为进却是为了积跬步以至千里。如果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追梦终将是南辕北辙。所以,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如果多些思考,多些自省,多些揣摩,自然也就会多些人生的智慧。铲除一切阻碍,轻装上阵,追逐梦想,让美梦成真。
[键入文字]
第四篇:关于蒋经国的演讲
尊敬的老师 各位评委 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伟人不是天生的,纪念蒋经国先生”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先生逝世于台湾。次日,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发出唁电:“惊悉中国国民党主席蒋经国不幸逝世,深表哀悼,并向蒋经国先生的亲属表示慰问”。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人物该如何评价,简直是乱成一锅粥。被说成是反动派、汉奸、卖国贼的人,往往是对国家正面影响大于负面;一些所谓的伟人,却是窃国大盗;更多的人,则是罪孽与功劳齐飞。1.写给蒋经国的悼文
经国先生,起家于很不光彩的特务系统,登基于封建权力的家族承继,涉嫌于怂恿暗杀江南,但他在生命的最后时期却洗尽铅华,于1980年代末先后宣布解除戒严,开放党禁报禁。号称拥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第一次真正迎接体制的光明。经国先生不仅为他个人赢得尊重,更为全世界华人赢得尊重。他告诉全世界:中国人不是贱民,中国人也能享有民主和自由。他也告诉那些“民主需要缓行”的帮凶:不要再以国情为借口来拖延中国人民了。
历史将永远铭记,经国先生生前做的最后一件政治大事,是开放报禁、党禁。在他去世前12天,也就是1988年1月1日,台湾人民迎来了新闻自由。2.怀念蒋介石,怀念美丽岛人士
然而,同罪行不能掩盖光辉一样,纵使有再大的伟业,也不能忽略那些政治家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从1949年至1987年解除戒严这38年之间,近3万多台湾民众作为政治犯被捕入狱,其中约有4500人遭到枪决——这只是台湾官方提供的数据和估算。事实上,死刑案的档案早已被销毁,确切的死亡人数已经难以查证。无论如何,蒋经国对此要负相当责任。
曾经的专制者蒋经国是如何放下屠刀的?仅仅是他良心发现吗?
专制者不会主动放弃权力,专制者的退缩,总是在被统治者的反抗下做出的。蒋经国顺应民主潮流,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蒋介石先生的遗留。毛泽东说蒋介石“独裁无胆,民主无量”,此言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感谢蒋介石先生的“独裁无胆”,感谢他“民主略微有量”,无论在大陆还是在台湾,他统治下的中国一直不是完全专制,民主的声音一直有着或大或小的空间。尤其在撤退到台湾后,迅速实现了真正的民主选举,出现了一些非国民党籍的民选政府官员。其中有我们深切痛骂的台独分子李登辉,民主的火种一直在闪烁。
其次就是民主人士的压力。228事变,美丽岛事件,以后来的民进党人为代表的民主派,对蒋经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使他看到了民主不可阻挡,必须顺应潮流。第三是蒋经国的伟人追求。卑鄙的利益集团只知道先抢劫、后移民,而伟大的政治家知道自己要上史书,做不了名垂千古,也不想做遗臭万年,他要为自己留下不黑暗的历史记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某些中国人不信。他们仍在疯狂抢劫。3.经国含笑
政治人物的功过是非,后人自有定论,我只是很单纯地觉得两蒋是人而不是神,只要是‘人’,就会犯错;我们不需要用‘一代伟人、民族救星’这样的‘神格化’赞词去神化他们;作为我们这些后人,没有必要再用‘独裁者,杀人魔王’这样的词去宣泄对他们的恨意。他们跟你我一样,都只是凡人,只要把他们继续留在神坛上,就会伤害一批当时的受难者后代的心;另一方面,只要去对他们做鞭尸(即使只是言语上的),那也会对一批当时效忠他们的人及其后代带来心痛的感觉;这充满矛盾,但这却就是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历史事实。”
蒋经国给台湾留下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民主?我们昨晚隔着浅浅的台湾海峡的大陆普通民众却难以真正窥探。但我所知道的是陈水扁是“历史上华人世界里第一个没有办法保护家人免于被诉的国家在位领导人”,同时他也是下台后被台湾司法判刑入狱的总统,我们在嘲笑台湾政治腐败严重的同时,是否也能够深思,若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也贪腐了,民众是否也能够有能力把他送进监狱。4.告慰蒋经国
以前大陆人以为蒋介石、蒋经国是独夫民贼,后来知道此2人去世的时候,台湾岛两次都是哭声震天,犹如天塌。一方面说明了中国人的“忠君”思想是多么可怜而又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也说明历史不是由某一派能够控制或者抹杀的。
中学时候,看到廖承志写给蒋经国的那封“经国吾弟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的那封公开信,你我当时是否都在对蒋家王朝的统治深深憎恨,谁让他们让台湾和大陆分隔?
很多年以后,通过网络,知道了当年宋美龄女士给“承志吾侄”写的回信,更是大有感触。两岸能否统一为一个国家,取决于两岸相互表达的善意有多少。假如某一方动辄叫嚣“解放”对方,甚至一些激进分子叫嚣“血洗对方”,那就是把对方往外推。如果坚持“只许我导弹对着你,不许你买导弹”,那也是把对方往外推。那是让亲者痛,仇者快。
在台湾问题上,对于那些说“某地自古就是某国领土”的观点,我一直没有理解透彻。我以为,国家版图,大都是战争暴力的结果而已。中国的版图、世界的版图都经过了无数次变化。“自古某领土”作为论点,过于苍白无力了。
如果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那这个这世界早已没有人类使用武力的机会了,两岸同一,既使我们大陆人民内心强烈的期盼,但是,我们是否也应该尊重当事人表达意见的权利,尊重一下那些在台湾已经生活了两代三代甚至是祖祖辈辈的台湾人民的选择?我们祈祷台湾与大陆能统一为一个国家。因为大陆和台湾,彼此是都是拯救对方的希望所在。
经国先生促成了台湾的民主,为中国人赢得了声誉。怀念他,就要用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告慰他,让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能享受自由的阳光。既然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多少磨难,才建立了一个新的共和国,反思过去,我们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用习总书记的话说: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那么,我们也相信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带领我们去把这个国家建设成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谢谢 我的演讲完毕
第五篇:我的政坛偶像演讲稿
我的政坛偶像
大家好,我是季亚楠,来自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
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人生的暴风,我们一定要微笑着地对自己说“我能”。我的政坛偶像迪尔玛·罗塞夫就是这样一个自信的人。【人物介绍】迪尔玛·罗塞夫于1947年12月14日出生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首府贝洛奥里藏特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于1970年代,她已经积极参政,更因参加了反独裁地下组织马克思主义游击队而坐过牢,1972年获释后于南里奥格兰德州继续从政,并协助成立民主劳工党。2000年离开民主劳工党并加入巴西劳工党;2002年,获卢拉委任为矿业及能源部部长;2005年于擢升为巴总统府民事办公室主任。2010年3月罗塞夫辞去公职,决定参与第40任巴西总统选举,由于她得到卢拉的支持,其民意支持一直高于其他八名候选人。2010年10月31日竞选胜出,当选总统,2011年1月1日迪尔玛正式就职。以上便是迪尔玛的政坛生涯。从中我们能看到,她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一个女总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在多次打击下仍然不屈服于命运,“不可能”这个字,只在愚人的字典中找得到,迪尔玛的经历正是这句话的完美诠释。
【传奇人生】迪尔玛·罗塞夫有着传奇的人生。她是一个有“前科”的总统。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巴西军政府独裁统治时期,迪尔玛投身反独裁地下组织,坐过牢,受过刑。19岁时她就加入了反对当时巴西军事独裁统治的游击队。罗塞夫曾参与了一起震惊整个巴西的“盗窃案”——从被认为涉嫌贪污的前圣保罗州州长保险柜里盗走250万美元,并在现场留下了字条:“尽管州长的这些钱是„偷‟来的,但我们把它用在了正道上。”事后她被捕了。她遭到连续22天的包括棍打、电刑在内的酷刑折磨,但她守口如瓶,保护了其他同志。她在牢房里度过了整整三年时光。这段经历也使她被称为巴西的“圣女贞德”“铁娘子”。苏轼说得对,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她的坚忍不拔成就了她,使得她在追寻自己的职业梦想时比别人多一份坚定。
在1978年,迪尔玛在州立坎皮纳斯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1985年,迪尔玛与第二任丈夫阿劳霍一道,帮助阿尔塞乌·科利亚尔竞选南里奥格兰德州首府阿雷格里港市长。科利亚尔当选后,任命迪尔玛出任阿雷格里港财政部长,这是她首次供职于政府部门。
1990年,科利亚尔当选南里奥格兰德州州长,1993年任命迪尔玛为州能源和通信部长。
科利亚尔任期结束后,迪尔玛于1998年转投南里奥格兰德州下任州长麾下,获职州能源部长。迪尔玛此后致力于解决普及用电这一“老大难”问题,促成州政府与私营企业联手,将南里奥格兰德州电力服务能力提高46%。此后,迪尔玛深受总统赏识,于2001年6月开始参与联邦政府事务。卢拉当选总统后,任命迪尔玛担任国家能源部长。对于这一出人意料的人事任命,卢拉说:“我意识到,与其他人相比,迪尔玛具备一种特殊性格,还具备南里奥格兰德州能源部长的丰富经验。所以我想,我找到了能源部长人选。”这是她事业上的一大步,她用自己的能力证明了即使她是女性,她也行!
2011年1月1日,迪尔玛·罗塞夫正式就职,成为巴西历史上首位女总统。在竞选投票时,罗塞夫就以压倒性的优势胜过竞争者,最终获得56.05%的选票。这是群众对她的信任,对她的能力以及人格的肯定。
【思想启示】迪尔玛的经历给我的启示太多太多了。她是巴西历史上首位当选为总统的女性。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不能带给别人信心,已经信服的人,方能使人信服。一个女子,如此自信,参加总统竞选并且胜出,她骄傲地对大家说:“是的,女人也行。”一个人绝对不可在遇到危险的威胁时,背过身去试图逃避。若是这样做;只会使危险加倍。但是如果立刻面对它豪不退缩,危险便会减半。决不要逃避任何事物,决不!面对人生的坎坷风暴,她坚韧不拔,从不逃避。面对重要艰巨的工作,迎难而上,为人民解决问题。这是她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成功距离我们有多远】成功,很多人认为那是一个很遥远的事。其实它离我们并不远。正如迪尔玛一样,她拥有自信,有着极其坚定的信念,才获得了成功。要知道,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其次,坚韧耐性和毅力在我们的追梦过程中亦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应当学习这些可贵的品质,带着这些品质,向我们的梦想迈开脚步。尽管一路风雨,我们仍然相信:信心就是遮风挡雨的雨伞,坚定的意志就是手中的指南针,坚持就是胜利!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