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茶叶产销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本站推荐)
勐板乡成立茶叶产销专业合作社
推动茶叶产业科学发展
永德县勐板乡党委政府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原则,不断创新机制,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成立勐板乡茶叶产销专业合作社,为广大茶农发展茶叶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开辟新道路,推动全乡茶叶产业科学发展。
勐板乡是大叶种茶的原产地之一。茶叶是勐板乡的一项传统产业,全乡有95%的农户种植茶叶,全乡共有茶叶面积24192亩,产量718.1吨。多年来,广大群众靠销售鲜茶叶、青毛茶等来获取收入,但由于量小而分散,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全面的技术服务和稳定的销售渠道,茶农增收困难,加之茶叶市场不稳定,茶农发展茶叶产业的信心不足,发展受到制约。为解决茶农在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和技术等方面的难题,帮助茶农树立发展信心,带动茶农增收,乡党委政府抓住国家颁布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机遇,于2007年5月成立了勐板乡茶叶产销专业合作社,2008年5月在工商局正式注册登记。
合作社制定《勐板乡茶叶产销专业合作社章程》,分别设立理事会、监事会,明确合作社和社员的职责、权利、义务,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和品种优势,与双江勐库戎氏茶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永德分公司、永德紫玉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立起“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走“生产、收购、服务、销售”一条
龙经营路子,使茶叶产业提质增效。
合作社不断发动广大社员在巩固老茶园的基础上抓好新植茶园建设,改造地产茶园,建高优生态茶园,转换有机茶园,按照有机茶园的建设标准进行管理。目前仅勐板村就发展茶叶种植面积2696亩,忙肺村带动茶农发展忙肺大叶茶繁育基地500亩。合作社按照与企业签订收购订单合同,把茶农采摘的符合质量要求的鲜茶叶统一收购。勐板村收购点与双江勐库戎氏集团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永德分公司合作,在收购鲜茶叶上,公司给予高出市场价格10%的优惠政策作为收购价。2008年,在茶叶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收购点仍坚持按每公斤1.6元的价格收购鲜茶叶,有效保护了全体社员的利益。
合作社对茶农进行种植、采摘、管理等环节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传递最新的市场信息,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2009年3月,公司组织33名社员到双江勐库戎氏茶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观学习茶园建设和茶叶加工,让社员了解和学习新技术、新理念。企业与合作社签订“质量”销售信誉合同,合作社建立社员销售登记卡,对社员销售茶叶的情况进行登记,企业对社员交售的茶叶进行包装编号,送质量检测部门进行检测,保证产品质量。勐板村收购点利用上级政策扶持资金购买了一辆农用车用于茶叶运输,每天将收购到的鲜茶叶包装后运送到公司交售。
茶叶产销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基本解决了茶农种植、采摘、销售、加工和管理问题,消除了茶农“种茶无人买”的后顾之忧,节省了劳动力,减轻了茶农的劳动量,提高了生产率,使茶农与
市场得到有效对接,带动了茶农种茶、管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了勐板乡大叶茶品牌,增加了企业效益,实现茶农、合作社、企业“三赢”,推动了茶叶产业的发展。合作社成立以来,仅勐板村就收购鲜茶叶137500公斤,收购价格在每市斤0.8元—1.2元之间,为社员创收63.5万元,社员的茶叶收入最高达20000多元。
第二篇:茶叶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2009年####茶叶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茶叶专业合作社在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合作社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并已逐步向正常有序的趋势发展,回顾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茶农及成员的思想认识为突破口,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受07年茶叶市场营销中相互炒作的影响,造成08、09年茶叶产业的不景气,导致09年茶农、茶厂对茶叶生产失去信心,对茶园不认真管理,茶厂不愿加工,甚致出现茶农毁掉茶园的现象,面临如此困境,合作社担起自己的职责,组织人员分别到合作社服务的村寨,进行正面宣传,耐心细致的跟茶农解释,茶叶产业是我县发展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很多人在茶叶生产上得到过实惠,价格处于低谷是暂时的,茶叶产业是我们农民朋友不能丢,也丢不起的产业。通过我们的宣传提高了茶农的认识和认可,调动了茶农和茶叶初制厂的生产、加工积极性。
二、加强茶园改造管理
近年来,当地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对龙陵茶叶产业比较重视,安排了不少的扶持资金,部分茶区有了改观,但大部分地区仍处于粗放管理,低产茶园比重大,平均每亩单产仅50多公斤,经济效益低
下,为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和良种推广力度,提高质量,提高单产,以点代面带动全县茶叶产业的发展。我们专业合作社投资30万元对低产茶园实施改造,分片区示范,重点在龙江乡勐外坝基地实施低产茶园标准化改造转换示范400亩,其次是有代表性的在其它乡(镇)进行改造示范和新品种引进示范,目前,茶园示点、示范已初见成效,同时也带动了周边茶农的效仿。
三、强化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技能
龙陵县有丰富的茶叶资源,是国家农业部全国出口茶叶生产基地县,云南省有机茶、无公害茶示范县。近年来,随着欧盟对进口茶叶农残的检测范围幅度扩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提高,茶叶出口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当地低档次茶叶市场需求相对饱和,在国内、国外出现卖茶难,经营效益差的现象,如果我们专业合作社不转变观念,不提高科技意识,在今后的运作中就会很被动。为此,专业合作社虽处于起步困难的时期,仍然决定聘请市、县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合作社成员进行技术培训,一是种植栽培、加工技术培训;二是对有机茶、无公害茶示范培训。方法是:代表集中统一培训;到外地实地参观学习培训;接受培训的代表又到乡镇组织茶农培训。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很多茶农对种植、采摘技术有所提高,加工技术有所改进,知道茶叶发生病虫害如何防治,哪些化肥农药可以在茶园上施用,哪些不能用,用了有农药残留的会对人体有害。09年我们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940人(次),相关费用开支14万元。
四、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改造
民丰茶叶专业合作社有茶叶初制厂30个,很多设备已是上世纪80、90年代购置的,现在有很多厂房和机械设备已老化淘汰,合作社未成立前,有部分茶厂靠自身的条件没有办法改造和更新,生产的产品质次,成本高,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为提升产品质量,合作社投资40万元,对10个茶厂的厂房和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从而改善了加工环境,也提高了产品质量。
五、加大力度拓展营销业务
专业合作社的组建旨在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拉动茶叶从产前到产中、产后的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的纵向合作,合作社能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由各茶叶初制厂有计划、有规模的组织生产,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从而,产品销售渠道是否顺畅,销售得好与差,是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营销上不等客上门,主动出击,在充分调查了解市场的基础上,组织营销人员到全国各地跑市场、找信息、要订单。市场需要什么类型,什么档次的产品,我们就组织生产什么产品,对市场行情的变化做到心中有数。目前,我们专业合作社已投50万元在下关、昆明、广西、广东、湖南等地设立了销售点。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专业合作组织,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并有部分产品出口。通过合作社的努力,在国际金融危机,茶叶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生产、销售干茶1060余吨,产值、产量都有所提升。
六、强化合作社内部管理,健全财务制度
民丰茶叶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种茶大户、茶叶加工厂、营销人员在传统联合经营的基础上,由茶农自愿入股成立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服务、民主管理”的联合经营模式,现有入社成员470户(农民占98%),注册资金526万元,有规模化种植茶园4000余亩,茶叶加工厂30个,辐射5乡(镇)23个行政村,服务茶农40560人,可采茶园25000亩。可算初具规模的专业合作社,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财务制度,即变它的模式符合当前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最终会因管理不善,账务不清而中途妖折,为使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专业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专业合作社根据《章程》选举并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实施措施是:全社一盘棋,合作社根据市场行情,制定的收购价略高行情价,由茶叶初制厂统一收购鲜叶,统一加工产品,产品生产出来后再由合作社统一销售,谁不按规定执行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这样的运作模式,节约了流通环节费用,有了规模效益,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年终核算,专业合作社2009年收购鲜叶4240余吨,生产销售干茶1060余吨,实现产值1007万余元,实现利润18.6万(已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帮助茶农实现收入763.2万元。成员鲜叶收购价高0.1元/kg,加利润分配,入社成员净增61万元,户均净增1298元。
七、专业合作社目前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
1、基地标准培裁技术示范推广范围小,很多茶区学不到经验,有待推广;
2、种植加工技术落后,产品价值提升不高,有待加强学习培训;
3、产品市场销售份额小,有待加强市场培植和信息网络建设。解决存在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需要全体成员共同出主意,想办法,鉴于我们专业合作社处于起步阶段,筹资困难,要办好专业合作社,需要得到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在科技信息、资金项目上请给予扶持。
总之,####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从经营理念上带动了龙陵茶叶产业的发展,提高了茶农的种植、加工等技术,很大成度的解决了农民存在的实际问题,茶农得到实惠,出现很多茶农要求入社的良好势头。同时,由于我们合作社在经营上讲诚信,价格合理公道,目前经营业务已辐射龙陵县三分之一的茶厂及德宏州和腾冲县的很多茶厂。
实践证明,民丰茶叶专业合作社只要走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思路,注重名、特、优产品开发,着力于在茶农之间,市场与茶农之间,政府与茶农之间搭建沟通桥梁,真正为成员服务,对发展农业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茶叶专业合作社
2009年12月28日
第三篇:茶叶专业合作社情况汇报
三江县布央茶叶专业合作社情况汇报
三江县自90年代初开始发展茶叶生产,经过10多年,全县目前有茶叶面积11万亩,年产值2亿多元,茶叶生产加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
我们布央村是全县开展茶叶种植最早的村,从91年开始到现在,全村有茶园面积3000多亩,有大小规模加工厂20多家,全村有从事茶叶购销经纪人20多人,其中布央村茶叶加工厂生产的“仙人山”牌茶叶于07年通过国家QS质量安全认证,参加今年“广西春茶杯”评比荣获金奖,系列产品历年参评均获奖。我村茶叶经纪人活跃在全县各乡镇开展购销活动,有力地带动了茶叶产业的发展。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发展,我们意识到各家各户生产加工的模式己不适应生产和市场的要求,要做强做大我村的茶叶产业必须走联合发展的道路。今年初,我村在村委、种植大户、加工业主、农民经纪人等组织下,在县供销联社的积极协调指导下,成立了“三江县布央茶叶专业合作社”,全村有38人(户)自愿入社,入社茶园面积3000多亩,注册资金702万元。我们的经营模式是茶园农户自管、技术统一指导、产品统一加工。努力打造“仙人山”品牌和创建农民营销队伍。大力提倡有机绿色茶叶,最终使合作社达到“茶叶基地(农户)+龙头加工厂+经纪人”的合作经营模式。
存在问题:
一、专业合作社组织机构建设尚未规范。如没有明确的部门指导和扶持我们的工作,遇到困难和问题我们不知道找哪个部门帮助。
二、扶持政策不明确。如贷款政策、税收政策,其他扶持政策等等没有具体落实。
建议:
一、应明确规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协调指导部门和扶持实施部门,以便我们开展合作经济工作。
二、应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的贷款政策、税收政策,及各项扶持政策,以便我们开展业务经营。
三、建议各级政府将专业合作社发展项目列入各级财政支农预算,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给县级供销联社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建和发展。
二00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汇报
德县广合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汇报
——广德县广合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
2006年下半年广德县生猪养殖由于受疫病和市场行情的影响,导致价格大幅下跌。养猪企业业出现严重亏损,生猪养殖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县内部分养殖企业负责人聚在一起经过认真思考和到浙江等地考察,讨论全县生猪产业的发展,决定成立广德县生猪产销合作社共同闯市场。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农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县内50名生猪养殖户申请入社,认购股金100万元,于2006年9月注册成立了广德县生猪产销合作社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7月1日更名登记为广德县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2009年6月变更为广德县广合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
一、建章立制、健全机构
广德县广合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根据行业特点,参照农业部制定的《示范章程》制定了理事会、监事会,理事长和监事长,并聘用专职经理,全权负责合作社的经营和服务工作。合作社下设有技术服务部、药品经营部、饲料厂和财务部四个部门,聘请员工42名,并制定岗位责任制,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
二、围绕“六个统一”,开展服务
1、统一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
为了引导和带动社员及其他养殖户走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道路,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就根据社员养殖规模、管理及规范化水平等方面评选了9个“广德县广合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示范养殖基地”,并给予优先推荐享受各种优惠扶持政策。
2、统一开发,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
为开发和推广新品种,合作社先后在上海、浙江、美国等地引进新美系杜洛克、丹系长白等种公母猪1200头和纯种美系杜洛克、长白等共315头,为下一步推进品种改良做好准备。合作社在社员养殖场中开展冬季保暖设施改造,包括在产房使用电热板、保温炉等设备、添加自动食槽等;在省内率先推广使用全程食喂全价颗粒料,推广的颗粒料,全部通过高温消毒制粒而成熟料易消化吸收,料比低,降低了粉尘,杜绝因吸
入呼吸道病发生率,同时颗粒保存时间长,便于运输储存,减少了社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统一为社员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和技术培训
合作社十分重视动物疫病的防疫工作,把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工作作为一项强制制度来执行,合作社经常性的为社员开展各种培训,并且合作社还多次聘请安徽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的专家和教授为社员进行培训,推广养殖新技术,提升合作社养殖整体水平。在合作社成立后,共开展培训多达40余次。
为提高社员养殖技术和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合作社还免费为社员订购了生猪养殖技术专刊,每月寄到社员手中。通过移动短信平台,每月向社员发送2—3条关于生猪行情、养殖技术、疫病情报、政策、财务公开及合作社内部动态方面的信息,以加强与社员之间的沟通。合作社还编制《广德县生猪产销合作社社员手册》,发放给每位社员,内容包括公司章程、经营制度、财务制度、内部联系方式、养殖技术等,不仅让社员了解合作社的基本情况,还成为指导社员从事生产的好帮手。
4、统一为社员提供种苗、饲料、原材料和药品
合作社经营部负责统一向社员提供种苗和药品,只在成本价上加5%的利润。为了有效实施统一采购制度,合作社还成立了“采购委员会”,制定了《物资采购程序》,合作社指派专职理事负责监督,实行透明采购。由于经营部直接与厂家联系,降低了物品采购价格,与市场价相比社员买药品和种苗节省成本在10%以上。
合作社为了解决饲料供应问题,租赁了安徽锦中工贸公司饲料厂作为饲料供应问题,租赁了安徽锦中工贸公司饲料厂作为饲料生产基地。该基地总投资1800万元,拥有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年可生产各种饲料10万吨。饲料生产基地统一向社员提供饲料,只在成本价上加2%的利润,由于合作社集中采购原料,降低了原料价格和采购费用,减少了中间环节,社员每出栏一头生猪为其节省成本20元,仅此一项每年为社员增收600余万元。饲料生产基地在保证为社员服务的同时,还对外开展畜禽饲料代加工服务。
5、同一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
合作社经营部负责生猪销售,所有社员实行统一销售。合作社成立之初
就在浙江、上海等地畜牧部门申请登记、备案,2008年被上海爱森食品有限公司定为生猪生产基地,并获得入沪准入证,将社员养殖的生猪以高于本地价格销售到杭、嘉、湖及上海等地。合作社的经营部和技术服务部还对外开展经营,除社员外,还为县内80%以上的生猪养殖户、县外近百个规模养殖场提供服务。
6、统一注册商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提升产品品牌为了提升产品品牌,合作社建有自己的网站,并成功注册了“广合”商标,下一步将并以九个“示范基地”统一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合作社还要求社员在生产中遵循《无公害产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合作社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等,保证生猪产品的质量。力争把广德建成长三角城市的无公害生猪供应基地,使产品得到消费者欢迎和认可。
三、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利润分配
为确保财务管理规范化、公开化,合作社聘请具有高级职称的会计师担任专职会计,负责合作社财务管理,理事会常年聘请审计部门专职审计人员,对合作社各项财务账目按季度进行定期审计;实行财务数据上墙制度,按月公布相关数据,将数据上报理事长、监事长,并以短信形式向社员通报,力争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可信度高;年末由监事会牵头对总经理全年工作机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并向社员大会提交审计报告。按年出具财务报表,经理事会审核后,报社员大会审议通过。按照合作社《章程》规定,合作社制定了年终盈余分配制度,即:在税后利润中,优先提取10%作为公积金,5%作为公益金,5%作为风险金,再提取65%按照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进行分配,剩下15%按照股金比例再分配。
四、积极筹措资金并采取多途径解决社员融资困难
合作社为了支持社员做大做强,采取一系列办法解决困扰社员发展的流动资金问题。首先,合作社向社员赊欠原料、饲料,赊欠的价值不超过社员股金,两个月内不计利息;其次,合作社为社员向金融机构担保短期流动资金;再次,合作社为了应对生猪低弥期的困难,进一步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2009年4月合作社成立广德县广合生猪产销合作社内部社员资金互助社,通过联保方式向农行贷款470万元,并充分利用社员
间的岔口资金,到目前为止总计向社员放贷560万元。极大的缓解了广大社员发展的资金困难问题,可以让广大社员在新一轮的生猪高峰期内大展身手。
五、取得成效
合作社成立近两年来,通过规范化运作,产业化经营,呈现良好态势。2006年底合作社被评为“宣城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宣城市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2007年被评为省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08年农业部、省、市、县领导多次到合作社参观指导,给予我社高度评价。2008年,合作社实现统一性服务经营销售收入0.64亿元,总利润135万元,社员发展到230多名,股本235万。全年出栏生猪30万头。通过合作社的示范作用,带动本县及宣、郎、宁和浙江安吉、长兴等地养殖户近3000余户。有力地促进了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六、合作社发展面临的困难
1、合作社成立时间不长,合作社的少数社员合作意识还有待提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2、政府有些职能部门对合作社作为市场独立的法人主体认知不够,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将各政府职能部对合作社的扶持纳入政绩考核。
3、《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后,相关扶持政策力度不够,合作社缺乏必要的扶持,制约合作社的发展。
4、能尽快将合作社的评级与龙头企业评级享受同等的待遇,从而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七、发展规划
(一)制定产业规划保行业发展
根据广德县生猪业发展的实际状况,结合省生猪产业发展“462计划”,合作社制订了《广德县生猪产销合作社发展“639”规划》,即到2010年末,广德县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社员养殖出栏生猪达60万头,重点建设“30个标准化生猪示范养殖场(小区)”,场(小区)年出栏规模达5000头以上,积极构建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推广生猪良种工作,使社员生猪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二)积极构建集体安全防疫体系
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广大养殖户(场)对重大动物疫病的认识,提高其防疫意识;帮助养殖户做好产前的猪场址,猪舍设计,规范引种、购苗工作,鼓励养殖户自繁自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对猪病的预测和预警能力,加大生猪调运和屠宰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大力发展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将部分规模养殖户集中到高标准小区中去养殖,减少疫病危害。
(三)加大“畜牧养殖协同信息管理平台”和“信息机”
(四)加大生猪销售市场的开发
(五)逐步规范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社,加大合作社融资力度积极解决社员大展的资金瓶颈。
(六)力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合作社示范小区
(七)加大宣传力度,促合作社发展。
第五篇:茶叶专业合作社组建实施方案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根据县委试点方案,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试点工作,提出以下方案。
一、主要任务
一是探索发展模式。探索一条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路子,为在全县推广提供经验建议、典型案例。二是创新扶持体系。探索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模式,建构配套法规政策支持体系,完善资金扶持环节和金融信贷方式。三是促进土地流转。探索农民股份合作发展专业合作社路子,发挥合作社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实现农村生产要素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
二、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会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围绕优势主导产业,提高我县农业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自然农户”向“法人农户”转变,促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完善农村生产经营体制的机制创新,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基础。在试点过程中,尊重农民意愿。具体工作中,做到:不侵犯农民利益,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改变农民主体地位,不剥夺农民民主管理权力。
2、坚持产业发展基础。以我县规模化生产已有一定基础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为依托,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组织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进一步促进特色产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合作社参与市场竞争和盈利能力。
3、坚持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兴办合作社的出发点。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服务领域,帮助合作社增强服务能力,指导合作社健全运行机制,并着重解决合作社发展中的难点问题。
三、试点模式
围绕我县“南茶北桑、整县核桃、特色立县”为主导产业,主要试点四种模式:一是农地入股模式,二是公司改制模式,三是完善现有合作社管理、利益分配模式,四是合作社内产业分区模式。实行多资本参与合作社发展,在县域内实行产业分区,在一个区域提倡主导一个产业经营。
1、农地入股模式:依托农业龙头企业龙神公司,在其现有的商品品牌、加工能力的基础上,吸纳三个茶叶民营公司、四个茶叶个体经营,组织加工设施良好,出产优质茶叶鲜叶的村社,发动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吸纳以产品技术入股,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产前为农民统一提供茶园技术服务,产中提供绿色食品生产及管理技术,产后由专业合作社加工统一出售,进行二次分红。
2、公司改制模式:将我县茶业有限公司改制为茶叶专业合作社,将其原茶叶基地农
户吸纳为社员,改制为农民专业合作社。
3、完善机制模式:完善专业合作社董事会、监事会职能职责、会计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规范其发展。将其成功的运作模式向全县推广。
4、产业分区模式:目前各镇茶叶、核桃、天麻、蔬菜、水产、养殖、等产业已具有一定基础和规模,将其现有相对独立的合作社组合起来成立统一的合作社,在社内进行分区。试点单行业的合作社与综合性的合作社之间的差距,对比其经济效益。
四、鼓励支持政策
(一)财政扶持。一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扶持。二是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扶持资金对试点合作社重点支持。
(二)金融支持。金融机构把扶持专业合作社作为信贷支农重点,各级农业担保机构把合作社纳入信贷担保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合作社在内部开展与生产活动相关的资金互助业务。政策性农业保险将合作社纳入试点范围,给予保费补贴。
(三)人才培养。有计划开展业务培训,培养一大批有合作思想、懂得如何指导合作社发展的干部和合作社管理人员。
五、步骤和时间
试点工作从2012年10月20日开始,争取利用半年时间完成。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主要确定试点合作社,摸清基本情况,分类制定工作计划。完善试点项目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1、改制茶业有限公司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合作社章程,确定合作社发起人,建立董事、监事会;到工商局变更注册登记;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吸纳入社社员,试运行各项生产计划。
2、探索农民以地入股模式。以茶叶公司为依托,组织发动有积极性的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农户以地入股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探索运行管理模式和财政、金融扶持方式。逐步引导合作社走生产、加工、销售合作一体化发展道路。
3、在茶叶专业合作社内部完善运行机制与利益机制,指导其按照“一法一条例一章程一制度”要求,完善包括收益分配机制、社员保障机制在内的利益联接机制,提升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
4、组合我县茶叶、核桃、天麻、蔬菜、水产、花卉单个合作社为综合性的合作社,试点综合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能力。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对试点项目进行总结,向县委提出发展中的问题建议、政策建议。对效果好的试点合作社提请市委表彰。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农业、发改委、财政局、供销社、工商、银行、税务等部门及试点合作社所在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农牧局局长担任,办公地点设在县农牧局。
(二)落实责任
县农牧局牵头负责试点项目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具体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和各有关部门的联络。同时,根据本部门职能负责制定与试点有关的政策和管理相关业务,规范和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和服务工作。
发改委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纳入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财政局在2012支农资金项目计划安排中,拿出一定的资金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工商、税务、银行等综合部门也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扶持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
在行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职能的同时,协助农牧局搞好试点合作社的管理,相关专业合作社项目资金与试点单位打捆使用。
(三)工作信息报告
各试点专业合作社建立工作信息报告制度,将开展情况、所需的政策、资金扶持、所遇到的困难不定期上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每季度汇总通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查漏补缺。2013年底召开一次总结表彰大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推进试点工作全面开展。
(四)跟踪服务
建立定期和不定期调查研究制度,经常组织调查了解合作社的生产、工作、利益分配等情况,协调各方关系,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确保设员的合法权益。
(五)经费筹措
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必须安排落实必要的项目工作经费作保障,为此,县财政把试点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有关部门安排一定专项业务工作经费用于试点工作开展、组织协调、技术支持和督促指导,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
二0一二年十月二十二日